文化创新的知识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1:11

文化创新的知识点篇1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文化创新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政治文化创新的知识1、我们为什么要积极开展庆祝民族节日的活动?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地位+意义)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②保护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保护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特点: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现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

(4)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会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4、怎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5、为什么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文化是世界的,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2)文化又是民族的,各民族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3)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6、为什么要进行中外文化交流?

必要性:

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特点: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

要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意义:

(1)对内:

①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维护民族文化。

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

③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④有利于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2)对外:

①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有利于加强两国人民的友谊,发展友好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7、如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①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②利用商贸活动、人口迁徙、教育等途径,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推动文化传播与交流。

③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在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中,要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⑤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封闭主义等。

8、传统文化的特点

(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习俗、建筑、文艺、思想的继承。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内涵又因时而变。

(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9、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1)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2)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10、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的态度:

(1)继承角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落后腐朽的东西,要“移风易俗”,自觉地改造或剔除。

(2)发展角度:“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3)创新角度: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积极吸收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

(4)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推动我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提高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5)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

1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2)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1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制度的更替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重大的。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13、全面认识教育的作用:

(1)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也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类文化传承中产生重大影响。

(4)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4、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2)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文化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时代要求。

15、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2)基本途径: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借鉴、融合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主体角度: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进行文化创新要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4)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

(5)必由之路: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提高政治成绩的答题技巧1、高中政治选择题的技巧。

选择题题干在情境设计和设问上多种多样,题肢往往似是而非,迷惑性强,稍一疏忽,后悔莫及。要想解答好选择题,首先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准确把握概念和原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是选择题主要考察内容,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次,养成好的习惯:做题习惯,如建立错题本,或在资料中对不同难度的题做不同的标记,对反复出错的题进行重点分析;总结选择题的干扰方法、做题的好的经验习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好的思维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2、问答题解题技巧。

要注重切入语,观点要明确,能分段就分段能分点就分点,标清大小点,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引用材料关键论述。

3、启示类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技巧上,一般先提出理论依据,然后再提出应该怎么办,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寻找措施。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4、启示类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答题技巧,一般先提出理论依据,然后再提出应该怎么办,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寻找措施。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在政治答题时要避免哪些问题1、急于求成。

不审题,不构思,怕时间不够,想一句写一句,结果不是错解题意,用错原理,就是重重复复,颠三倒四,该回答的没回答好,不用回答的却写了很多。

2、照本宣科。

不理会题目的具体要求,不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紧扣题意进行回答,只是一味地按照复习资料或辅导老师给的相似题的答案答,结果由于答题的针对性不强,得分率不高。

3、表达不准确、不科学。

原理表述不准确,分析用词不当。

文化创新的知识点篇2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知识产权;法制建设;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D919.4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6)02-0078-04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排在首位的就是创新发展。可见,在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如何实现创新发展乃是中国社会经济急需研究和解决的大课题。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在于创新,创新的重要支点是知识产权法制建设。知识产权法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法律,知识产权法制建设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制度支撑和法律保障。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要求是创新

创新始终是推动世界经济、国家经济、民族经济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新时期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策划创新,就是谋划未来发展。

1.创新发展做的是乘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即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这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其中创新发展是核心,是基础。因此《建议》又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把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1]“创新发展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是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全面发展的根本支撑和关键动力。”[2]传统的发展理念是在做加法,新常态下中央提出的创新发展则做的是乘法,是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关键。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发展着眼于培养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长达35年平均增长9.8%的高速度。这样的局面,从供给因素看,主要依靠的是劳动力、土地低成本;从需求角度讲,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增加、消费提高、国家基础建设投资加大、对外开放拓展等对经济的拉动。2010年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从国际经济的发展看,许多国家在类似发展阶段上,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因素逐渐消失,同时又没有培养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失去了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因此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3]我国目前与发达国家之间最大的差距,就是经济发展的创新能力问题。因此,从党的十以来,在许多场合多角度阐述创新问题,特别在2015年3月,参加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深化。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发展,强调的多轮驱动,既是对邓小平提出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升华,同时又超越了科技层面,将创新引入理论、制度、文化等综合层面。这样的创新是乘法,创新的范围扩大了,创新的内涵延伸了,将创新提升到“第一生产力”的核心位置,要求“贯穿在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中去。总之,在新时期,我国只有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才能尽快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中高速度增长,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2.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点是创新。当前,国际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将中国经济的发展推到了创新发展的风口浪尖。发达国家正在探索推进高起点的再工业化,谋求新一轮科技革命,新的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面临新常态,经济正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益集约型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4]即,我国经济已进入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增长动力转换的新常态。问题在于,我国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还不高:一是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发达国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率一般要达到70%以上,我国目前只有45%左右,预计到2020年有望达到60%。二是研发投入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发达国家一般要达到GDp总量的2%,近年来我国总体研发投入只占GDp的总量的1.5%左右。三是对技术的依存度比较高。发达国家对技术的依存度一般不超过30%,而我国对外技术的依存度则在50%以上。[5]

我国经济发展条件、比较优势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站在国际经济的视野看,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实现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新常态下,如果不能走好创新发展之路,经济发展的中高速度、结构调整的优化升级、发展方式的集约增长、发展动力的转换就难以实现,同时,五中全会提出的其他“发展理念”也会失去发展的前提,创新中国发展模式将难以运行。因此,必须将创新作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技术视为经济发展到核心资源,加快推进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运行模式的变革和完善。坚持创新发展,就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推动中国经济的创新体系架构,夯实创新驱动的基础,“培育创新发展新动力,拓展创新发展新空间”。[1]这样创新发展才能取得新突破,才有可能达到新水平,才有可能让创新创造的活力不断迸发,才有可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创新的前提是知识产权法制建设的健全和完善

制度创新促进知识创新。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发展的基点放在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上,引领社会经济发展快速健康。

1.知识创新必须与制度创新相合。中外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20世纪初期,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创新理论”。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在生产体系中引入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应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6]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有学者认为,创新是指人们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全部领域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创新体系,由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两部分组成。知识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是构成社会经济发展的两要素。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的;制度性因素在创新体系中居以基础和保障地位,创新的制度是激励技术创新、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这就是说,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知识创新与法制建设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协调运行过程。在知识创新、经济发展、法制建设的协调机制中,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处于中心地位,知识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法制建设则是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纵观社会经济的发展,不难看出,经济发展依赖于以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知识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知识产权作为制度创新的法律文明,通过激发人们的知识创新活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2.知识产权制度是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创新发展离不开产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是一种对知识产品有效的产权制度安排。知识产权制度是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产权制度的运用对创新活动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为创新活动进行产权界定,给创新主体提供激励机制。知识产权制度通过授予发明创造者以私人产权,为权利人提供了经济、有效、持久的创新激励动力,从而保证科技创新活动在新的高度上不断进发。二是为创新产业进行资源配置,给创新主体提供市场交易的条件。知识产权制度不仅界定了相关产权,而且也规定了产权交易,从而促进知识产品的传播和利用。知识产权的交易规制,目的在于调整知识产品的生产者、传播者、使用者权利配置关系,以实现知识产品的合理配置,推动创新发展。三是为创新成果提权保护,为市场的有效运行提供规范机制。知识产权制度保护的是产权化的创造性智力成果。具有法律意义的独立性“占有”的智力成果,才能将其科技优势、经营优势提升为市场优势,以对抗一切侵权行为。打击侵权行为,一方面保护产权所有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实现对市场竞争秩序的规范管制。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说明一个事实:知识进步、经济发展的国家,都是知识产权制度健全完善的国家。从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的功能看,知识产权不仅是一种私权法律制度,而且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

知识产权是私权法律制度变迁的结果,是直接保护创新活动的基本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既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从国际社会经济的发展视角分析,法律制度的创新与科技创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过程。知识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机制。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依赖于以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知识创新已成为经济提质增效、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知识产权制度更是承载着激励知识创新、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可以说,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国家实现创新发展的保护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就失去了社会经济创新发展的前提、知识产权强国的前提、法制强国的前提,也失去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产权法制建设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制度支撑和法律保障。

三、新常态下推进中国知识产权法制建设的路径选择

知识产权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知识产权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直接决定着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能否从现在的以投资拉动为主的模式转向以创新驱动、消费带动为主的模式;能否尽快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战略选择;能否实现创新发展进而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立足我国经济社会的现实实践,推进知识产权法制建设,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1.抓紧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将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在创新发展上,是我国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然选择。”[6]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战略,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知识产权战略既是中国创新发展战略,也是国际竞争战略。

第一,处理好“三大关系”。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效运作、高效实施,必须要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要坚持“政府推动、监管”“市场引导”的原则,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着力构建创新发展的新体系,即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二是国家与公众的关系。在国家发展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关系问题上,国家要在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的同时,构建完善社会公众利益技术研究机制,注重创新发展成果,更加惠及民生。三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在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问题上,从整体上要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同时,积极实施国家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突破重大技术瓶颈。

第二,集中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坚持知识产权创造为目标,推动文化、科技创新。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将国家的文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对创新发展能力的提升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在我国以版权为制度支撑的文化产业,主要表现在软件、电影、音响、广告、图书出版的行业。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全世界文化产业创造的价值达270亿美元,并以5.5%的速度递增”,[7]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增速更快,其增速都在两位数以上,这一产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其发展速度快,增长潜力大。二是,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构建创意产业群。从国情出发,当前应大力发展新产业,重点放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信息等知识密集型产业。提高我国的文化创意、技术创新、品牌创新,建立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形成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通过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将其文化成果、品牌优势转化成产权优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在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行中,知识产权既是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的制度支撑和法律保障,又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就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言,无论是大市场还是小市场,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其高效运行都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主体都会从各自的利益出发,而展开竞争,竞争的无序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知识产权是保护和规制文化创新、技术创新主体进行市场竞争的法律手段。从国际、国内市场高效配置资源视角看,只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社会资源的配置才能有效运行,才能使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的主体将人力、物力、财力投资在创新活动之中,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真正发挥作用,才能形成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使创新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2.健全知识产权法制体系。我国是知识产权大国,而不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推行创新发展的共同思路,也是中国当前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知识产权法制建设的本身,就是一场以制度创新推动知识创新、以法制建设保障创新发展的实践活动。

着眼国际大视野,立足中国经济新常态,从创新发展的要求出发,当前知识产权法制体系建设,要注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完善创新制度体系。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由两部分组成,即法律和政策。从法律的层面看,要加强知识产权立法。知识产权制度以基于创新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其体现的是尊重创新、保护智力成果、规制市场秩序。知识产权制度在任何国家的法律体系中,都是激励和保护知识创新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讲,有些学者将其称为创业之法、产业之法。[8]在立法方面,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围绕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进行法律增补和修改。从政策的层面讲,要建立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体系。其主要包括促进科技成果产权化、市场化、产业化的知识产权关联政策。这些关联政策主要是指经济政策,有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

第二,加强知识产权环境治理。当今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知识产权环境的治理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即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新时期,我国知识产权环境治理的突出任务,是进一步促进知识产权的行政执法与司法的互动、协调运行,高效实施。现阶段,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不断凸显,这就要求我们在治理知识产权环境过程中,既要抓灵活有力的行政执法和公正高效的司法,又要建立和完善仲裁机构和协调机构,从而形成以司法为主导、行政执法为基本、仲裁和协调为补充的现代知识产权法治体系,为中国经济的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第三,打造知识产权文化基础。“知识产权文化是一种以激励和保护创新为核心的创新文化,其集中表现在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9]在现实社会经济的运行中,知识产权的法治文化、法治运行、法治秩序的构建,要求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自觉遵守、真诚维护,这是历史的承载和时代的要求。目前,我国只有大力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提高民族文化素养,才能为知识产权法治化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才有可能实现中国知识产权强国梦,实现中国的创新发展活力持久。

3.大力推动知识产权产业化。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要实现创新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产业化。从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的两会,再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都强调知识产权要产业化,大力推动知识产权产业化成为众所瞩目的热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创新要实,推动全面创新,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创新必须落实在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10]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涉及的是知识产权产业化问题。近年来,国家一再强调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发展知识产权产业化。这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既加强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又彰显了知识产权法制建设的有效途径。

知识产权产业化,是知识产权的高效应用,是创新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目前,我国经济处在新常态之中,适应新常态、支撑新常态、引领新常态,需要努力发挥知识产权的作用。为此,必须大力推动知识产权产业化,这是由于知识产权产业化是将知识产权与产业相结合,进而能直接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知识产权产业化,不仅可以增加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同时还能够带动就业、拉动内需和出口,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知识产权产业化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上。在西方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产业化的水平较高,他们主要强调的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为发达国家GDp的增长做了较大贡献。例如,“美国专利商标局、经济统计局联合的专题报告《知识产业与美国经济:聚焦产业》显示,美国经济整体依赖于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为美国创造了35%的GDp,就业机会的28%和出口额的61%;欧洲专利局和欧盟内部市场协调局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对欧盟经济及就业的贡献》报告表明,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为欧盟创造了39%的GDp,就业机会的35%、出口额的90%。”[11]目前,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虽然,随着经济发展和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我国的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指标都有很大的增长,有些指标已居世界第一,但我们可以说是知识产权大国,还不是强国。

新时期,推进我国知识产权产业化,要特别注意抓好以下两个方面:一要提升创新主体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我国经济要实现创新发展,就必须将知识产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只有这种优势得到转化,才能使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企业是承载知识产权转化的主体,只有企业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质量和应用效益,知识产权才能真正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综合国力、实现创新发展的新局面。二要推进知识产权与产业的深度融合。知识产权的产业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当下我国应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要以应用型科研开发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为重点,加快科技创新,使一切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在中国的大地涌流,使我国经济既得到量的增长,又得到质的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公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R].2015.

[2]评论员.论五大发展理念[n].南方日报,2015-11-05.

[3]蔡p.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n]光明日报,2015-11-05.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中国日报出版社,2014.

[5]姜春明.世界经济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217.

[6]梁晓民.西方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15.

[7]王立民,黄武双.知识产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86.

[8]吴汉东.知识产权多维度学理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320.

[9]王曙光.知识产权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107.

文化创新的知识点篇3

关键词:外国文学创新式教学途径和方法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于外国文学,涵盖欧洲文学和美国文学,亚洲,非洲文学,内容,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内在要求,进行全面的创新教学。

一、高职高专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创新要求

(一)教学目标要求

高职高专外国文学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各国文学经典,认识其发展历史,开拓文学视野,增强文学素养。学生在受教的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过程,也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过程。只有掌握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又能利用知识进行创造和开发,才是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

(二)教学内容要求

第一,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对知识进行消化理解,才能真正掌握基础知识点。人的创新能力,是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操作实践能力以及各类的情感因素如情绪、意志、兴趣等组成的,是一种综合能力。而创新是人的本能,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史。

第二,只有培养创新能力,才能真正掌握文学发展演变的规律。依现代派和后现代派文学而言,在一百多年时间里,各种文学流派一浪接着一浪,从表现主义开始,其后的心理分析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结构主义、魔幻现实主义、黑色幽默、新小说派等等,都各领,令人目不暇接。而每一种文学现象,既有文学作品的招摇过市,又有各种理论观点眩人眼目。

第三,只有培养创新能力,才能洞察不断发展的外国文学,在现有的知识体系上进行探索,从而培养研究能力。

(三)教学方法要求创新能力的一个很重要之点就是能用超常甚至是反常的观点或方法去研究问题、思考问题,因此,教学方法本身上的创新不仅教给学生新的方法,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高职高专院校外国文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外国文学创新式教学成功经验分析

外国文学创新式教学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概括如下:

第一,在教学中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启发、引导学生。例如使用比较法对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

著名篇章与其他作家作品比较,或者拿到现代语境下进行放大,用新的观点去解读、剖析,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

第二,案例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案例教学是运用得较为成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

不仅使学生直接进入到具体的事实的剖析中,而且生动形象,直观性强,同时较容易引起学生的讨论,活跃思维。

第三,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教学。现代技术手段为我们创新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实践证

明,多媒体教学因其信息量大、直观性强、知识转换的程序化和科学化等等优点,对于开创学生的创新思维确实是有很大效果的。

(二)外国文学创新式教学中的障碍

中国的高职学生大多接受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职高专里,许多教师,所谓的讲课,是在部署了突破考试的策略。因此,反而成为创新思维,知识覆盖面,能力的培养的障碍。实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途径,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步骤,是高职高专一贯坚持的原则。教学创新的激励机制的缺乏,教师评价的主要考核指标是科学的研究和教学的专业技术职称的指标,但已基本形成了指标量化的性质,教学生如何培养创新能力有没有相应的规定,更无从考核。

三、外国文学教学培养高职高专人才的原则

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有一个坚实的思想基础,加强学生的思想训练,学生都必须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切实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把握外国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重点。

外国文学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必须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外国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掌握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演变,阐明其在系统中的知识的性质,地位,作用机理,找出的起源和不同学校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可以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和判断。同时,还要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

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给教学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的形式和手段,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技术和手段,做到科学改变,规范化,程序被改变。为了将科研训练纳入教学,采用适当的研究训练。

四、高职高专外国文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一)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提到的许多作家,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文学家,思想家。由于思想内容和一些是非常复杂的,学生在消化,很难理解。例如,格尔德和托尔斯泰的这两个伟大的作家,他的思想是复杂的。要真正了解这两个伟大的作家认为,马克思的原则,不能正确理解。外国文学在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如何去感受准确的发展,在未来做出准确的判断,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手。善于思考,引起,导致想象的,反复无常的,可以激发灵感。

(二)创新能力的知识吸纳培养

1.新视角下对基本知识的判断吸纳培养在基本知识吸纳上,要掌握基本要点。外国文学不仅要弄懂重点作家、作品,还要掌握作家、作品在历史上的地位以及与流派之间的关系和异同点。

2.对新知识、新观点的判断吸纳培养创新式的教学离不开对新知识、新观点的判断、吸收、消化与理解。教师在传授这样的知识、观点的时候,应能启发学生,进行引导,展开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学生选择具体的作家进行研究,判断其属于哪一个层次,学生受到这种新观点的启发,讨论非常热烈,不仅进一步深化了知识,而且为创新研究开拓了思路。

(三)创新能力的实践操作培养

1.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改革

这里着重在如下几点:制作科学合宜的电子课件。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教材的内容,制作出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电子课件。要搞好案例教学,以更科学易懂的形式,便于学生接受。要加大网络的使用程度,通过网络与学生沟通问题,交流心得。

2.强化科学研究环节

加强学生的科学研究训练。可以区分不同情况,灵活开展。可以在课堂上设置课题,进行讨论,并由教师进行归纳,使学生们随机地得到科学研究训练。可以利用相关的科研活动,组成科学研究小组,集体开展研究。学生科学活动制度必须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要做好课题的结项工作,使学生们受到初步的科研锻炼。

3.情景摸拟等实践体验方式外国文学的创新实践是个较难实行的环节,但可以采取诸多变通之法。利用学校的相关活动,可以让学生表演外国戏剧,或者诵读外国文学的名篇,通过情景摸拟而进行创新。

文化创新的知识点篇4

内容摘要:知识管理是组织创新的基点,而知识管理的目的和手段是实现知识的转化、共享和创新,其途径是以改变观念、建立合作与联盟、构建知识生成及知识价值转化的组织和实施人文管理为条件的。

关键词:知识知识管理组织创新

知识管理是一门新型学科,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它的定义和内容。如对知识管理概念的描述:“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进行管理和运用知识进行管理的学问”;“知识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对一个项目组织所拥有的和所能接触到的知识资源,如何进行识别、获取、评价,从而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的管理过程。”本文认为,要凸显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中心的管理,知识管理是组织创新的基点,借此研究知识管理到底管理什么和怎么管理的问题。本文从知识的特点入手,阐述知识管理的内容和实务。

1知识的特点

“知识”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值体现在它已变为经济要素中的首要资源。相对于物质资源、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知识资源的特点如下:

(一)知识是一种无形资源

从资源性特点看,知识是一种无形资源,与有形资源有本质区别。首先,物质资源是可以用尽的,知识资源则可以生生不息,取之不尽,这是知识资源最本质的特征;其次,物质资源的扩张是有限的,知识资源却可以无限扩张。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质资源的有限性限制了人们对物质和财富的量的需求,但人们对它们的质的需求却是无限的,而这种无限性的需求正体现在知识需求的无限性上,只有无限扩张的知识才能满足人们对质的无限追求;第三,物质资源只能是物理上的换位,知识资源则可以充分共享。

(二)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

从知识在经济中的作用原理看,知识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知识资源的以下特点使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

一是共享性。知识资源可以共享,允许众多使用者同时共用同一知识资源,而且共享者越多价值则越大。二是反复应用性。知识资源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再生应用的能力,可以反复使用。三是累积性。知识资源在其传递和使用过程中可以累积,知识在人类系统进化和个体发育过程中都是累增的,且具有不可逆转的特性。四是渗透性。知识资源具有极大的渗透性,一种知识资源可以渗透到许多领域而产生影响,大量知识资源相互渗透使智能呈指数式迅速膨胀,造成“知识裂变”。五是时空相对性。知识资源的空间可以虚拟,无法用感官去度量知识资源在载体中的空间和形状。另外,知识资源所占空间可以压缩,所以,同样的空间所储存的资源是不同的。知识资源的时效性特征也是很显著的。有些信息一旦,就会使另一些同类信息毫无价值,而有些信息迟早都不会影响其价值。知识资源时效的长短也是相对的、不确定的。知识资源经常被创新淘汰,在淘汰中积累,在积累的基础上再创新,所以,知识资源就是创新资源。

(三)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从知识存在的状态看,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通过正常的语言方式传播的知识,是可表达的,有物质存在的,可确知的,已被文本化了的知识。所以,显性知识是知识管理明示的对象,是知识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的直接动力。隐性知识则是未被文本化或难以被文本化的知识,因而有难以言明和模仿、不易被复制的特点。它包括那些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经验和诀窍等,即它不易用语言表达。另外,也包括个人的直觉、灵感、洞察力、价值观、心智模式等,这些认识方面的隐性知识会深深影响到个体的行为方式。隐性知识属更深层次的、由个体拥有并控制的知识,是组织进行知识创新和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

2知识管理的内容

知识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对知识进行管理和运用知识进行管理的学问。它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在实施过程中,是根据知识的特点及知识经济研究领域的认识阶段来进行的。知识经济认识领域分三步进行:一是知识价值论,核心是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和知识的价值;二是知识创新论,主要探讨知识创新的机制和过程;三是知识转化论,主要着眼于知识的转化和知识如何参与分配和共享。其中,知识的价值已在人们中达成了共识,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将知识转化和共享并在转化与共享中创新。

(一)促使组织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互相转化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是多方位的,一般包括:

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这个转化的目的是推动内部的显性知识交流,以减少信息流的摩擦,降低运行成本,是发挥知识外部性的直接方法。显性知识间的转化是知识管理明示的对象,是知识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的直接动力。

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这步转化的意义在于:由员工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后,再通过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机制使其创新知识被企业共享,从而建立鼓励员工的创新行为机制,以激发员工的潜能来达到这步转化。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是知识转化的核心,是知识生产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

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隐性知识是创新的源泉,而隐性知识本身也需要不断的积累、更新,如果隐性知识停滞不前,显性知识也将被定格并很快就会落后。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与员工的学习能力和素质密切相关,所以企业应加强员工的素质培训,建立学习机制来鼓励员工的自发转化行为。

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这一过程是知识管理中最高层次也是最难以实现的。因为隐性知识具有隐匿性、不易传播的特点,如何进行隐性知识间的转化,其根源在于其知识所有人的知识隐性维度、观点、情绪及所处的环境氛围。人类掌握隐性知识的动机、多少及使用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在隐性的维度下潜意识的交互作用中进行的,由此可知:首先,学习是一个主观的过程,干预的效果有限。其次,个人的所知比所表达的要丰富的多。组织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如何将个人蕴藏的隐性知识向外展现,转为他人隐性知识的来源,并发挥其乘数作用,去伪存真,创造具有价值的知识。所以,隐性知识间的转化速率、范围及深度,取决于一个个体的工作氛围和激励机制。

(二)促使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是指知识所有者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是知识从个体拥有向群体拥有的转变过程。由于知识从本质上来说是可以相互交流与学习的,而且使用的越多就越能创造出新的知识,因此,知识产品就与具有排他性、有限性的物质产品有着天然的区别,但由于先进知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给拥有者带来丰厚的收益,所以拥有者会极力维持知识的垄断性。所以,知识是不能自动实现共享的,必须通过鉴别知识范围和类型,创造一定的途径才能达到。

1.从知识共享范围看,有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和企业外部知识共享。组织的知识管理应先从内部知识共享开始,然后通过企业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接口,再向外延伸。对于组织内部知识应在坚持平等性原则和开发性原则的基础上,畅通知识共享的渠道。如改善与重构组织结构,建立对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配备必要的计算机网络硬件设施和必要的规章制度等软件措施和必要的规章制度等措施来实现。相对组织内部知识共享来说,组织外部知识游离于企业的可控范围之外,不为组织所左右,但它对组织的经营与运行有很大的影响。组织外部知识共享可根据其外部知识与组织的密切相关程度和外部环境的复杂程度,依次采取经营策略的变化去影响,或是预测知识走势去主动适应等方式去实现。

2.从知识共享类型分,有显性知识共享和隐性知识共享。显性知识共享是伴随着知识传播方式的变化而发展的。近年来,磁介质和光电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不仅使人类知识的存储和传播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也提供了渠道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极大地加速了显性知识的可获取性和共享性。

隐性知识的共享一般考虑以下因素:一是个体因素。知识独占能产生垄断利润,所以知识拥有者为追求个体价值的实现会阻碍隐性知识的共享。二是组织因素。组织环境与氛围影响隐性知识的共享。如在传统的层次机构设置下,员工的思维和工作能力受制度和岗位的约束,员工之间缺乏超制度以外的直接接触和互动交流,难以推动隐性知识的共享。三是社会文化因素。不同文化背景下,知识共享的途径与程度是有区别的。如东方人的谨慎、含蓄、内向的性格使得东方人在与人的初步交流时会产生一些障碍,但东方人却善于使用非正式的方式传递信息,这也许是隐性知识共享的一种“隐性”力量。

3.从共享方向来看,知识共享分顺向共享、逆向共享和横向共享。知识的价值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无形形态,即知识的认识价值;另一种是它的物质形态,是知识的认识价值通过实践实现的,即知识的实践价值。认识价值主要反映知识生成的主观意识性,它既可能是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也可能是人们发挥能动性对已有的经验知识进行加工和再行思考的结果,所以它是一种隐性的潜在价值,当人们在它的影响和指导下自觉不自觉地利用它来改造外面的主观和客观世界时,它将变为物质的或精神的实践价值,实现了知识的价值目的。

这种实现有三条途径:一是顺向实现。即由认识价值到实践价值的共享。先有少数人或企业的新的认识发展为新技术、新工艺,生产出低成本、高价值的产品供大多数人共享。二是逆向共享。在现有技术和产品基础上,解剖其“生成”方式、“还原”其结构原理,重新认识它的价值,以便再取得新的突破。三是横向共享。首先是认识价值的形态的共享。一般说,知识的认识价值在人们之间的相互共享是互动的。因为人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本能,当他遇到新的知识时,经常并不是一成不变地、死板僵化地全盘接受。事实上,当人们收到新的知识信号时,经常受其启发,会有意识地加以改造和发展成新的认识价值;再则,由于人们思维的差异性,对同一种原理性的认识价值,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所以知识的认识价值在人们之间的横向共享,往往表现出由小到大的趋势;另外是实践价值之间的共享。由于知识的实践价值能够使其物质和精神在实践中体现它的产出效能,这使得知识实践价值的横向共享效果更加便捷和有效。

(三)促进组织知识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了组织成功的基础,具有新的特征和要求:

更加开阔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差异直接导致创新方式及效果的差异。传统的“内部独立研制创新”模式受制于研制力量,致使创新效率低下。经济全球化趋势及知识共享范围的扩大,创新必须建立在“开放性”思维的基础上,即知识创新与其价值转化必须通过社会性协作过程中互相沟通交流并加以“研制”来实施。

创新方式互动化。随着知识共享平台的进一步建立,知识产品的加速发展及社会对知识产品需求的日益增大,个体和组织只靠独自的创新能力来完成大型的、关键的创新项目日见力不从心。所以,创新已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有关社会知识创新、技术知识发明和应用系统的创造相互作用的产物,已具有了一种整体的、协同的、互动的系统特征。

知识流动因子多元化。过去的创新一般集中于投入和产出分析中,大多表现为静态性和线向性的特点,而新时代创新系统的运作效应依赖于知识流的流动性和联系性。所以,新时代创新系统是由诸如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等这些创新因子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建设成相互联系的机构网络,在这些因子之间进行着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的活动。

创新机制的转移。现在的创新机制大多是重点控制和影响企业内部“知识存量”的内容和处所的累积机制,应主要控制和影响内部知识源和外部知识源之间平衡的界面机制。

3现阶段知识管理的实务

(一)更新企业经营理念

建立共生的观念。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或个体开发新知识的相对能力越来越小,局限于企业或个体的知识创新的潜力及研发绩效将受到极大的限制,不同的社会与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目标进行知识共享、合作开发,才能达到合作方双赢、社会共赢的目的。

建立文化吸收理念。据统计,在广东深圳的不到经营期限中途解散的三资企业中,大约有34%的企业是因为文化冲突解散的,这就充分说明了不同经济主体合作中文化融合的重要性。知识的转化与创新是在不同的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作用下完成,而这种互动完成必须在其行为主体间的文化融合的状态下才能完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任何组织都需要认真对待文化性质与结构的问题,对内应建立组织的文化,对外应容纳与借鉴外部文化。通过组织内外部成员间的文化认同推动知识的发展与更新。

建立垄断与共享结合的理念。知识的组织垄断有利于本组织竞争优势的形成,知识共享有利于行业或社会知识水平的提高,进而使本组织受益,所以,组织并不需要限制所有知识的对外传播,相反,应以共享为主、垄断和保密为次。首先要做到在不损害本组织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与他人共享知识;其次,也应认识到,组织在向社会提供优势成果的同时,应不断地向社会吸收知识,进一步增加自身的创新能力。

(二)加强组织间的知识合作

组织间进行知识合作可以产生三种效应:

知识的聚合效应。通过组织间的知识合作,使组织原有的知识系统进行联合与补充,汇合成为组织之间的知识网络。这将使得各自知识优势得到叠加与延伸、强化与巩固。在未对组织进行专门性优势知识追加投资的情况下,通过这种知识聚合来实现优势知识的发展与完善,既可加速知识成果的转化,又可避免专门知识过度投资的倾向。

知识的重组效应。在知识合作过程中,知识超越了组织的边界,在组织之间不停地传递、交流,为知识突破原有使用的限制或者路径依赖性创造了条件,形成了知识要素之间的重组。

知识的激活效应。知识合作可以通过互动增加知识激活的机会,形成原有组织所不具备的新知识。来自不同组织的知识合作,可以彼此相互交流与分享、彼此沟通与对话,在这种开放的动态的知识互动中,新知识得以产生。

(三)建立企业间的知识动态联盟

进入工业经济后期,“竞合”的理念已得到广泛认可。但是,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这种“竞合”的关系就进一步发展成另一种更为高级的形式,那就是在组织之间建立动态联盟。动态联盟的基点在于:一是实行的是动态联合,而不是刚性联合,使组织间的“竞”与“合”变得更为兼容,既可保持竞争的活力,又可避免两败俱伤的过度竞争;二是动态联盟构筑在集中各方面优势的基础上,因此能做出快速响应市场机遇的决策;三是实现的动态联盟可以解决如何利用社会现有存量知识,实现知识资源的最优配置。

四)打造知识生成和价值转化的组织

建立学习型组织。知识生成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学习。这是因为:一是知识有积累性的特性,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也只有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才能有效地组合、配置并创造知识;二是知识有一个老化的问题。随着各个领域的知识爆炸,知识的有效期会不断缩短,因此,组织必须不断更新、补充、增添和创造更多的知识,才能保持竞争的优势。

建立知识生产和转化的机制。包括物质手段基础与有效的制度机制。完善物质基础能为组织学习提供一个完好的基础设施网络,包括配置因特网设施,建立较完善的知识信息、技术资料等资料库。利用组织内部以及外部大量可编码的知识,人们能够随时查阅、学习、分析相关资料,在此过程中整合和创造新的知识。

有效的知识管理制度机制指建立有利于组织成员彼此进行合作的创造性方式和激励组织成员参与知识共享的制度机制。内容包括:一是要建立组织学习的制度,二是要设立知识主管,三是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精神环境基础。精神环境基础是指创造一个借助组织力量来形成一个创造型组织视野的组织文化氛围。这种组织文化应有利于组织知识创新的作用有:首先,它能展示一个愿景。这个愿景的功能就如雷蒙德•迈而斯所说的那样:“展示伟大愿景的企业文化,就是力图准确地定义组织将要探寻的知识流,然后向它们看齐”。同时,这个愿景应是一个共同愿景,力图把组织的价值观和个人的价值观及发展方向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共同愿景。其次,它能鼓励创新。即这种组织文化能鼓励员工以创新的方式来思考问题,以不同的观点来处理问题或机会,以便创造出更多的新的机会,得到新的理解或学习。

(五)实施以人为主体的人文管理模式

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实施以人为主体的人文管理模式。因为知识的载体是人,知识管理实际上就是对知识人的管理。人们掌握多少知识,为了获取某些知识需要付出多大的投入,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有多少能够转化等等,都是由掌握知识的人的动机和组织所能提供的动力决定的。人文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人性化的管理,其基本特征体现为:一是作为个体的人,自尊、自立、自信、自爱、自强;二是作为群体的人,尊重人、理解人、善待人、成熟人、创造人。人文管理的内涵体现了新时代人类的主体性需求,实施人文管理将奠定知识管理的基础,拓宽知识共享的范围,为人们的互动学习提供条件,同时,也指明了知识管理的目标趋势。

参考文献:

1.吕国良.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管理[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1,18(3)

文化创新的知识点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文化产学合作

[作者简介]丁桂芝(1958-),女,河北沧州人,天津职业大学科研产业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及科研管理;李建生(1964-),男,甘肃武威人,天津职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无机化工及知识产权创造。(天津300410)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201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校区合作分层培育知识产权文化和知识产权创造源的路线图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tJJX11-080,项目主持人:丁桂芝)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031-02

我国高等院校具有丰富的智力和技术资源,拥有丰富潜在的知识产权,是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领域。但是,受人才培养目标的局限,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知识产权创造教育基本上还是空白,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中“零专利”现象还普遍存在。这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提出的“大规模培养各级各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要求极不相符;与“十”报告提出的“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极不相符;与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提升自身发展能力的要求极不相符。因此,高职院校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产权创造意识与能力。

一、高职院校知识产权创造现状

(一)教师观念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

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受师资水平、生源情况等因素的影响,沿袭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对科技创新和创新教育不够重视,认为能使毕业生顺利就业就足够了,知识产权教育和知识产权创造未跟上时代要求。调查研究发现,即使《国家知识权战略纲要》已颁布五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3件的指标已明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仍觉得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离自己很遥远,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只停留在口头上,缺乏社会认同的可展示的创新成果。

(二)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1年我国专利申请数量高达160多万件,位居世界第一,但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仍处于“零专利”状态。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2012年9月统计数据,国内高职院校已公开的专利申请约9000件,其中发明专利2000多件,按高职院校在校人数约1000万推算,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数量大约2件,远低于全国2011年底每万人口发明专利2.4件的平均水平。而在发明专利申请数量靠前的10所高职院校中,发明专利申请总数约817件,专利申请总数约2424件,分别约占到全国1260多所高职院校专利申请数量的41%和27%。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在编教师达40多万人,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高,除个别院校外,从专利申请数量上并没有充分体现出高学历人才和高新技术聚集的优势,不仅拖累了本区域的人均专利拥有量评价指标,而且导致未来经济转型中缺乏大批懂知识产权的高素质人才,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整体社会地位和校企合作的深层次发展。

二、高职院校知识产权产出过少的原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中普遍缺乏创新意识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是以就业为导向,主要为国内制造业培养“能工巧匠”。教学中教师千方百计地教学生“学会”一些简单操作技能,却不重视训练学生“会学习”和“会创造”的本领。许多教师自身也不重视科研和技术创新,在年复一年的重复性教学工作中,不但没有培养出太多的“能工巧匠”,而且连自己也逐渐失去了创造能力。其结果是,高职学生将“能工巧匠”简单理解为“熟练操作工”,而这种“熟练操作工”又往往局限在某一岗位或工位上,致使学生日常学习中不善于动脑和创造,创新意识很少得到培养。

(二)高职院校中缺乏激励创新的制度

许多高职院校对教师的晋升考核学习本科院校,把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作为重要的指标,致使专业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写理论文章上。技术创新不仅需要投入很大精力,而且失败风险也很大。由于缺少激励创新的制度保障,大部分教师知难而退,很少主动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甚至放弃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转向行政化方向发展,导致许多工科专业教师的研究课题并不是企业关注的具体专业技术问题,教学中也很难让学生真实接触到企业对新技术的应用,更谈不上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三)大部分高职院校中没有创新环境

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科研的动机似乎是为了晋升职称和应付各种考核,没有提升到通过知识产权产出展示学校实力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高度。学校中浓厚的行政化色彩,使内部缺少宽松的创新环境,反过来又影响了外部对高职院校的社会评价,导致高职院校争取来自企业的技术创新资金支持非常困难。即使有少量来自政府部门的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研究人员也以单打独斗方式开展研究为主,难以形成有实力的研究团队,发表几篇论文交账了事,很少取得社会认同的重大技术成果。久而久之,很难通过科研项目或产学研方式形成创新环境。

三、提高知识产权产出的方法与途径

(一)以知识产权文化培育为抓手推动知识产权战略有效实施

从狭义上来理解,知识产权文化是指关于知识产权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包括制度形态的知识产权文化(也就是知识产权的制度体系)、观念形态的知识产权文化(其实质是对知识产权的认知与认同的状态和程度)。知识产权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法律文化”“权利文化”,奉行权利本位并借此建立利益激励机制,其核心内容是崇尚创新、尊重知识的价值理念。根据知识产权文化的含义以及知识产权活动的实践,大致可以将知识产权文化分为知识产权意识文化、知识产权制度文化和知识产权环境文化。如下图所示,要以知识产权文化为推手推动知识产权战略有效实施,就要从意识、制度、环境三个方面入手。

具体来说,首先,高职院校要将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纳入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制定知识产权文化培育战略目标,这是高职院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应该肩负的重要使命;其次,为了实现知识产权文化培育战略目标,分别从意识层面、制度层面和环境层面梳理重点任务和可操作的实施途径,各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基础和需求选择应用。

(二)以科研项目为推手校区合作培育区域知识产权文化

天津职业大学作为天津市知识产权建设工作试点单位,在知识产权文化培育过程中,师生知识产权意识得到提升。据天津市知识产权局年度专利统计分析,2009~2012年连续四年专利申报数在天津市51所高校排名第六。2011年学校又与天津市河北区知识产权局联手,共同承担了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校区合作分层培育知识产权文化和知识产权创造源的路线图研究”,并获研究经费资助。研究课题从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入手,传播“人人是创造之人,处处是创造之地”的创造教育观,引导学生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员工参与创新和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活动,结合学习和工作进行知识产权挖掘和创造,培育了一批知识产权创造源。以学校、当地政府和企业共同开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文化建设为纽带,可以探索出一条校企合作实现共赢的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之路。

四、提高知识产权产出的实施建议

全国高职院校中知识产权产出比较多的院校基本上地处广东和江苏二个全国知识产权工作先进省份,这与当地知识产权文化意识强、市场经济发达和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密切相关。对已经具备比较好的知识产权文化基础和知识产权创造基础的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努力创建知识产权示范校。对处于知识产权创造起步阶段的高职院校,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制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和实施路线图

高职院校在内涵建设和品牌建设中,必须重视培育知识产权文化,树立“人人是创造之人,处处是创造之地”的创造教育观,充分运用知识产权战略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声望。当务之急是消除本学校的“零专利”现象,树立高职院校的社会形象,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和实施路线图。

(二)培育知识产权创造的“种子”人才

从有知识产权创造设想的一个学院、一个专业、一名教师或一名学生抓起,将其培育成为一颗知识产权创造的“种子”人才,以点带面逐渐形成知识产权创造的“种子”人才群。只要前期精心培育获得几件核心知识产权,掌握了知识产权创造技巧,以后几年学校知识产权数量就能实现稳步增长。

(三)积极争取地方知识产权部门的支持

地方政府为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均划拨了知识产权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制定了许多扶持政策。各高职院校只要主动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推进地方知识产权战略计划实施,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承担相应的知识产权产出指标,就能得到地方知识产权部门的各种支持,从而利用人才和技术聚集优势,逐步成为当地的知识产权试点或示范单位。

(四)产学合作提高知识产权产出

只有将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相结合,才能充分体现知识产权的价值。例如,产学合作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现有生产技术改进、生产设备改造或产品新用途开发等挖掘专利,既能通过专利策略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又能扩大产品应用范围,实现专利价值最大化,产学合作是提高知识产权产出的捷径。产学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和专利挖掘,可使学校的专利创造目标更具有针对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加密切,更容易实现专利成果转化。

(五)开展创新教育提高知识产权产出

高职院校中开展创新教育是实现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鼓励专家型教师将头脑风暴法、类比创新法、逆向思维法、检核表法以及创造问题解决理论tRiZ等创新技巧融入专业课程或开展创新技巧培训,引导学生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创造。国内外研究和实践证明,开展技术创新技巧培训,可提高专利创造数量80%以上。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方面,具有潜在的拓展前景。短期内高职院校的许多知识产权即使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转化为直接经济效益,也可以作为教学案例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以多种形式体现出知识产权价值,因而比企业进行知识产权创造更具优势。从目前高职院校的基础来看,培育知识产权文化和提高知识产权产出任重道远。如果我们从现在就开始在校内系统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具有较强的知识产权意识,那么学生毕业后就会将知识产权意识带到所到之处,对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产生不可忽视的覆盖作用,同时也是高职院校贯彻落实“十”精神的实际行动,为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虞文武,华文松.高等职业院校知识产权创造和管理现状论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2(4).

文化创新的知识点篇6

一、创新与知识流动及企业文化的关联

研究表明企业的创新需要企业内部不同部门间的合作和知识的整合。这种知识的流动和整合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如果企业的文化支持知识的流动,其对企业的创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企业的文化与知识流动互不兼容,则会阻碍企业的创新。

企业的中层和基层领导者可以影响企业文化的传递和延续,同时,他们在知识内、外流动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看门人”和“联络员”角色。在对三星的实证调查中发现,100%的受访者在工作中需要与同部门的人员进行合作和交流;96%的受访者要与其他部门的人员进行知识传递和信息交流;81%的受访者需要与客户和供应商进行知识传递和信息交流。这充分表明了知识的多范围流动对于创新管理的重要性。企业相对于外部的知识和信息交流有益于企业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提升企业对市场的洞察力和敏感度。相对而言,实际工作对于企业部门之间及各部门内部的知识交流的要求更多,因为这种知识交流是知识整合的必要保证,也是成功创新的关键之一。

知识的顺畅流动对于参与知识交流的人员之间的关系也有要求。如果人员之间相互缺乏信任或有矛盾冲突,会对知识分享造成阻碍。本研究所收集的资料表明,绝大多数受访者与客户及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良好。建立在组织承诺和个人能力基础上的信任使得知识在组织间的交流顺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这些“看门人”和“联络员”在对外交流中得到有用的信息,并将这些知识在自己部门内传播,从而为企业的创新提供帮助。

同时,所属同一部门的人员之间的关系相对更为密切。这种密切的关系、属于同一团体的归属感、利益相关和相互协作的精神使得部门内部人员的凝聚力增强。这些都有助于知识在同一部门内的流动变得流畅。不同部门的人员间的关系则不密切。工作之外的交往也不多见。但约62%的受访者与其他部门人员之间的关系良好。这良好的关系大多建立在部门之间相互协作的共识中,从而有助于他们在需要时能够从对方得到足够的、有用的信息和支持。此外,不同部门间的知识交流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缺乏专业知识平台成为知识的跨部门交流的阻碍。不同的部门间存在着利益矛盾。基于不同利益的出发点,不同部门的人员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成为知识跨部门交流的潜在问题。综上所述,虽然三星公司的内部、外部知识交流会受到一定的阻碍,但是,大多时候知识交流是顺畅的,而这与企业的文化有很大关系。

二、企业文化对知识传递的影响

在大型企业,不同的部门和分支机构在企业主导文化之外还有不同的部门文化,即次文化。三星公司的企业文化和次文化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如下。首先,三星对于创新的依赖度和重视度非常高,以创新为最高指向是三星的主导文化之一。从访谈和问卷所收集的信息来看,三星不同部门间的隔阂是存在的。由于各个分公司和事业部的独立经营的体制,形成各不相同的部门文化。一些部门相对而言比较传统和保守,工作气氛严肃、保守。在这种氛围影响下,有的员工不乐意为他人提供帮助,担心被训斥,或使问题变复杂等。同时,由于工作任务多,责任明确,每个员工必须按期完成个人任务,部门内会出现‘各扫门前雪’的现象,形成较强的个人主义气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知识流动的顺畅。一些技术部门,如,产品规划部,重视创意,尊重职员的意见。另一些部门则强调程序化,严格按照程序工作,缺少创意。也有一些部门的次文化的特点是以团队的利益为第一。

部门的次文化各不相同,部门间的知识交流对于企业创新又十分重要。三星需要克服部门间的隔阂,使得必要的知识跨界交流顺利进行。这关键在于要给各个次文化找到兼容的东西,使得次文化间的冲突不至于影响到企业的创新。因此,必须在主流文化中建立一个共识,认同多种次文化的存在,使其能够支持创新,或至少不阻碍企业的创新。三星的具体做法是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建立利益相关。在企业文化上强化三星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强调不同部门的相互协作精神,弱化部门间的隔阂和矛盾。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三星公司为减少部门间的矛盾,除去在组织结构上进行调整,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加强零件部门和整机部门的合作关系,使之利益相关外,更在企业文化中强调部门间的和谐和合作。通过各种培训,促进内部、外部交流及不同部门间的交流,注重培养协作精神,建立以整体利益为重的观点。

三、企业文化转变及创新的重要构成

三星公司目前的企业文化是逐渐形成的。三星企业的文化也由原来的讲究公平为主的企业文化转变为当前的多层次的、以创新为主的企业文化。企业领导人对于企业文化的建立和改变有着深远的影响。李健熙会长被认为是对三星的成长和成功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他对于变革和创新的高度重视和坚持为三星的创新文化定了基调。在他的决策和影响下,三星的企业的企业发展策略从快速跟从先进技术,转变到以自主创新为主,成为尖端技术的引领者。他的天才创造价值的观点,为企业营造了创新的精英文化。同时,他又主张创新从下开始,鼓励人人都要有创新的思维。高层领导对于创新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使支持创新和变革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由于高层领导对于创新的高度支持,企业得以对于人员招聘、培训、激励、绩效考核,以及其他一些管理制度上进行调整以支持创新,使得企业的创新文化得以延续。

高层领导对企业创新文化的影响深远,但是依然不能忽视企业的中层领导在企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资料表明,企业的中层领导对于本部门的次文化的形成和转变起到决定性影响。部门领导以身作则,他们对于知识跨界交流和创新的态度影响属下员工对于知识分享和传播的具体行为。当部门领导比较保守,且对本部门的业绩过度专注,往往会忽略本部门与其他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另外,当部门主要领导被更换时,新的领导常常会带来个人认可的一些工作方式和交流方式,去影响和改变该部门原有的工作和交流方式。三星公司实行部门领导届满轮换制,如果新的领导与旧的领导在对知识交流的观点和具体做法上有很大不同,则会对企业的创新和知识交流带来不确定的因素。

成功的创新还需要企业文化和创新的其他构成要素相结合。首先,企业的组织结构需要配合创新所必需的知识跨界流通。三星公司的组织结构主要是以产品种类划分的事业部体系结合职能结构,结构复杂。仅三星电子就有十个事业部。每个事业部独立经营自己产品的研发、制造和营销等。这样的事业部结构有利于专业化,决策速度快。不足之处是事业部之间由于独立经营,关系复杂,事业部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和协调。随着企业规模的急速扩大,业务细分后,各个事业部、业务组别之间的融合变得越来越难。这就给知识的跨界流动带来困难,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创新。为解决这些问题,三星成立了信息战略部,整合分公司的资源,为企业的总体创新成立一个开发平台。一方面,有效整合资源,提高创新项目的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使得全体企业的总体利益得到各公司的重视,促进不同单位间的信息共享和知识交流。

结构的变化要达到预想目标需要文化的支持,而相应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和培训制度能够帮助企业创新文化的发展。三星公司将创新与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挂钩。将创新能力设定为招聘筛选、业绩评判的指标之一。为企业创新提供动力,三星公司设立了专业的人力资源发展中心,为企业各层次的人员提供各种培训,提升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增强各部门员工间的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一些部门实行弹性工作制,给员工更多的自由。韩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上下等级分明,下属毫无异议地服从上级命令。意识到这会抑制创新理念,一些部门努力建立上下平等的关系,加强沟通,不排斥不同意见,让有创意的员工可畅所欲言。

四、三星的创新成功带来的启示

企业的创新表现与企业的文化有重要的关联性。三星企业文化的转变与发展利于知识的跨界流动,从而帮助企业的创新。企业的创新成功也要求企业文化与其他创新要素相配合。企业总体战略要与企业的变革结合,成为企业创新的有力支持。企业结构调整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要利于知识的流动和传播。

由于不同的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各不相同,所处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环境也有所不同,成功企业的创新和文化不可能完全复制到其他企业,但是他们成功创新的一些具体做法还是可以借鉴。当然,三星作为一个韩国企业所受到韩国国家文化的影响。韩国人有较强的民族意识,倾向于服从上司制定的计划。这些民族特点使得三星人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荣誉感。当高层管理者强调部门合作和沟通时,下属企业和部门有较强的执行力,易于消解次文化间,及与主流文化间的差异,减低部门间的隔阂。国内企业在借鉴三星的经验时,应当结合本国及企业的具体情况,找到适合自己发展创新的具体做法。

注释

文化创新的知识点篇7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创新;成长阶段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8)08-0048-03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创新的制度设计研究”(批准号:0602156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批准号:06Ge-04)

[作者简介]徐建蓉,广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

(广东广州510091)

一、问题的提出

知识是高新技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对知识的有效管理可以帮助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和发展竞争能力。明确知识管理活动的重点,对知识管理活动模式作出选择,明确企业的知识管理策略,可以使企业更有效地开展知识管理。

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始终与新技术、新方法的发明及商业应用相伴,创新能力直接影响他们的竞争和发展能力。创新的实现以知识为基础,创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知识的获取、消化整合及运用提升的过程。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管理应该考虑企业创新的需要,这些需要反映了高新技术企业在创新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基于创新问题来思考企业知识管理策略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阶段与创新问题差异

当考察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时,人们常发现具体问题体现在资金,技术,人员等各方面,虽有差异,但是处在同一发展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创新上面临的问题却具有共性。

关于企业成长阶段的划分,对具体标准和阶段学者们看法不一。本文按初创、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时期来讨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中面临的问题差异,因为这几个阶段较具有代表性,阶段间差异明显,另外用来说明企业发展中的生命状态,这四个阶段的划分已经比较充分。1.初创期。这一时期高新技术企业的常态是创业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一项或两项技术开办企业,企业人数很少,生产规模很有限。创业是艰难的,失败率很高,高新技术企业创业的失败就是第一次创新的失败,原因常常包括:(1)经营管理经验缺乏。创业者和管理者往往是技术出身,我国的调查显示84%的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就是管理人员,由于他们缺乏管理经验,初创企业在管理上常处于无序状态。(2)技术的原因。包括技术定位的失败,技术过于先进,缺乏核心技术、配套技术不成熟。(3)市场的原因。市场没有被培育起来,缺乏市场开发经验和明确的开发战略。(4)资金的原因。资金非常有限,使用也缺乏经验和规划。我国78.5%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建资金主要由创建人自筹,往往是自己及几位合伙人的积蓄或者亲朋好友的资助。

从比例上看,初创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失败更多的是由于商业上的失败。由于资金和人才的限制,初创企业在技术上几乎不会有太多的变化。初创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创新中的主要问题是急需将技术推向市场,获得收益,但企业的商业运作能力却严重缺乏。

2.成长期。由于销售量迅速增加,企业规模扩大,管理开始变得复杂,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流程和组织架构。在技术上,为了保持现有的增长形势,企业重视对顾客需求的响应和产品及服务质量的改进,需求――创新――寻求知识解决方案的过程体现了这一时期企业创新和成长的主要模式,使得这一阶段的企业急需建立自己的研发队伍。我国的调查显示,超过90%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是通过提升核心产品生产规模和利用技术扩散与深度开发在同领域推出新产品来实现成长,这一过程中57.28%的企业认为主要困难之一是缺少创新人才。一方面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另一方面企业实力有限,福利不佳,人才流动性较大,常出现技术开发和销售工作的中断和知识的外泄。

在这一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在创新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1)企业发展迅速,而企业的商业运作能力的强化与提升滞后。(2)急需建立研发团队,加强技术实力,但人才的供应不足且流失严重。

3.成熟期。由于前期的努力,企业在这一阶段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始实现稳步的增长,这时的企业已形成规模,产品在市场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内部管理比较规范,销售额和边际利润双增长并逐步分化出新事业。由于企业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较高知名度,往往能够获得本专业领域最优秀的人才,并向他们提供优厚待遇。

从创新角度来看,产品的商业化能力已不是主要问题,这时的主要问题变为:(1)需要加强技术变革的深度,以形成技术领导能力,促成新的消费需求和竞争优势,使企业再创利润增长点和维持现有地位。(2)因为前期的成功,企业开始出现一定的文化惰性,不愿改变现状,害怕风险。

4.衰退期。这一时期的企业特点表现为成长的预期减小,甚至销售额和利润急剧下降。衰退的出现可能是因为:意外的环境事件的发生,原有产品市场萎缩,缺少储备技术,没有形成新利润增长点。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衰退的发生从根本上讲还是因为企业技术和管理上的缺陷以及文化上的没落造成的创新能力不足,因为机制科学,文化先进的企业,应变能力往往也很强,他们能够在意外的事件和市场的衰退中寻找和利用新机会,重新发展企业。

这时企业创新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危机意识不足,不关注创新或者害怕创新风险对个人其他利益的损害,企业内部缺少可以不断发展储备技术的管理机制。

三、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问题

企业的创新活动与知识有着天然联系。创新过程本身就是知识的获取、消化整合及运用提升的过程。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矛盾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些问题,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创新,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至少需要两大类的知识:关于新技术的知识和关于商业运作的知识。高新技术企业在创新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从这两种知识的获取、存储、转化、生产、保护及相应的文化环境的营造等方面进行理解,具体见下表。

四、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管理策略选择

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应该帮助企业解决主要的创新问题。

1.对于初创的高新技术企业。这一时期除了掌握在创业者手中的一些技术知识,企业关于生产、营销、财务等方面的知识存量几乎为零。这时知识管理活动策略应该把重点放在两个方面:(1)商业运作经验与知识的获取与初步积累。由于企业内部知识存量很少,应该加强对外部知识的获取和利用,包括生产、财务、运营、供应商、竞争者、顾客、服务组织及其他大环境知识与经验的获取。硅谷是全球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成功率较高的地区,重要原因在于该地区是一个便于企业获得创新要素的地区,新创业公司的控股权可以较容易地被分散到风险投资家、生产经营者和市场营销管理者等人员手中,创新、创业由原来的单一的技术人员管理变为不同人员、机构的参与和协作管理。这些人员、机构所连接和带来的知识、机会、能力共同推进各项新技术产品的创新。为此,高新技术企业主应该想方设法寻找具有生产、营销、财务等经验的人员,组建团队,并且积极同相关的中介机构联系,获得相关经验和支持。(2)维持创业团队的稳定,因为知识与人没有分离,创业团队的人员离开,就代表着某种经验、关系和知识的流失,这对于初创期的企业来说可能是致命的。因此,从股权安排、分配制度、激励制度等方面来预防和阻止富有隐性知识的创新人才流失是这一时期知识管理的一个重点。

在知识管理的模式上,参考韩新伟,陈良猷(2003)所区分的两种模式:编码化模式――对具有显性特征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并存储在数据库中,通过知识的重复利用获得收益;人格化模式――通过与知识拥有者的直接接触和交流实现隐性知识的学习和共享。在初创期由于企业人数少,创业团队及员工之间容易建立起融洽的关系,面对面地交流方便有效;另外,初创期产品所涉及知识常常是不稳定和不明确的;同时,出于保守商业秘密的考虑,这个阶段的核心知识不应采用编码模式,个性化模式应该是这一时期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模式。通过这一过程企业建立起了关于产品、顾客、市场、生产、控制等问题的最初的知识。

2.对于快速成长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了规范未来运作和维持企业优势,对那些已获取的知识,进行筛选、分类、排列、比较、计算等,将其综合成高级产品非常必要,以避免因为人才流失而造成的知识流失与中断。因此,这一阶段知识管理活动的重点应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对企业现有的市场知识、客户知识、生产知识、管理经验进行编码,建立知识数据库和知识地图。(2)将知识管理活动制度化,实现知识内容的收集、存储、整合、编码、传递、运用及评价各环节的规则化、制度化。通过制度将知识管理的目标、责任、方法和范围规定下来,并长期不懈地执行下去。(3)建立起企业内部的鼓励交流合作的创新文化,以促进知识的共享、创造与积淀。

从量上看,编码化模式是这一阶段知识的主要管理模式,这为下一阶段的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基础。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由于员工数量的增加,不断有新员工加入,个性化模式已经不像初创期那样容易实施,但企业内部应该鼓励一种有利于交流和创新的文化,通过员工之间的交流,鼓励知识的共享,同时对企业的核心知识要注意保密。

3.对于发展较成熟的高新技术企业。这一时期知识管理重点应该不再针对具体的技能和管理流程,而是企业的愿景和核心能力。在技术上引领变革才能够维持企业在行业内部的地位。为此,企业的目光应该由内转向外,从更大的时空来考虑企业发展,通过与用户、供应商、竞争对手、政府、大学科研院所等建立紧密联系,利用他们的信息、知识从网络中学习;也应该面向未来,更多地跟踪事物的演变,拓展视野,创造性地设计和思考企业的未来,在预测未来中学习。

这一阶段知识管理的重点应该在于:(1)思考企业的愿景和价值观,注重对发展企业核心能力的知识的开发和应用,重视知识价值的深度挖掘,比如,知识的基础性研究和开创性研究。(2)通过开发知识新用途(直接提高知识的利用率)和增加盈利性的知识扩散(技术有偿转让、特许经营等)来提高企业营业收入以支持重大的变革性技术研究的投入。(4)强化新知识获取,包括投资于企业人力、设备、技术研发等的内部知识获取,也包括资助大学研究、合作、许可证贸易或完全购买等方式的外部知识获取。(5)强化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文化,并在制度上加以保证。

在具体的知识管理模式上,由于这一阶段企业制度和常规管理的成熟,为了避免企业知识和思想的僵化和创新能力的降低。应该加强人格化模式的知识管理,以促进对企业内外部的新知识的获取、消化和利用。

4.对于面临衰退的高新技术企业。解决文化惰性和知识老化问题,知识管理的重点应该在于:重塑企业制度,以制度变革带动文化变革,改善对知识管理和创新活动的考核与评价,强化面向知识共享与创造的薪酬和考核制度,使员工重新认识到学习与创新的价值,鼓励员工把对人际关系的关注转移到对创新和顾客的关注上来。具体作法上可以强化分权和物质激励。由于有较高独立性与学习能力的知识型员工占高新技术企业的员工主体,创新组织机制,比如通过建立项目团队、组织分拆、分享项目收益等方式进行分权和激励,可以给更多的员工发挥才智、实现个人理想与利益的机会,使更多的员工愿意把个人发展和企业的前景联系起来,贡献个人知识,学习和创新性地运用知识,从而有效地促进组织知识的更新,创造新技术和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国的华为公司和美国的3m公司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这一时期的知识管理应该更注重对人格化模式的鼓励,通过团队内部、团队之间及企业内外的交流来促进新知识、新想法的产生。同时,在交流中改善人际关系和激发团队精神。

五、结论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策略的选择应该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地解决创新上遇到的主要问题。创新不同于创造,意味着将创造性的思想转化为商业结果。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不仅需要技术知识,而且需要商业运作知识。不同的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着不同的创新问题,但是,处在同一发展阶段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在面临的创新问题上却具有共性,不同发展阶段上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管理策略应该依创新问题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7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迈克尔a.希特,R.杜安・爱尔兰,罗伯特e.霍斯基森.战略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陈佳贵.关于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蜕变的探讨[J].中国工业经济,1995,(11).

[4]仲伟俊,胡钰,梅姝娥.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和政策选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文化创新的知识点篇8

一、更新观念,强化主体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要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没有创新的意识,没有新的教学观念,创新只是空话而已。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不墨守成规,敢于向传统挑战。课型要创新,设计要创新,课堂组织形式要创新,教学方法要创新,教学手段等也要有创新。语文教育只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在授知的同时,注重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并针对语文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选择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求知欲中学习,在主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还要树立新的学生观。要摒弃单纯重视“教”,把视点转向“学”,真正使学生通过“学”来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作文、自己领悟,使学生能够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

二、课堂教学的创新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当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型的创新

课型创新的目的是探索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型创新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真正“悟”出课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义来。质疑问难式、启发讨论式、自读自悟式、自教式等都是在传统讲授式课型基础上的创新。这些课型的共同优势在于真正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落实学生的创新行为。如自教式课型分为“自学—自教—自评—师评”四个环节。其中“自教”环节鼓励部分同学当小老师,小老师们怎么学就怎么教,按照自己的思路完全独立地教。实践证明,小老师们极具创新能力,不仅完成了自教任务,而且讲究了怎样教得更好,让大家听得更明白,记得更牢。其中有不少的闪光点,甚至值得教师们学习。

2.找准切入点,创新设计

我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点、训练点、教育点、激发点和切入点。所谓“切入点”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结合点。语文教学要通过挖掘教材的创造教育潜在因素,找准教材与教学实践的切入点,或集中或发散,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在教学古诗《鹿柴》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一句时,启发学生想象:走进柴扉后见到的是怎样的景色?(这就是本节课的切入点)学生将自己的想象付诸笔端:“待到人回柴扉开,绿叶红花宽院窄,赤橙黄绿青蓝紫,百花齐放竞开来。”,“未尽柴扉先闻香,满园鲜花汇花洋,小树正长嫩绿叶,蜂蝶飞舞捉迷藏。”这是从学生的即兴创作中选取的两首诗,既押韵,又充满了丰富独特的想象和天真烂漫的童趣。我们认为,这些诗作就是学生的创新,这是与教师找准了切入点,创新设计密不可分的。

3.课堂组织形式的创新

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较死板。而学生的学习需要自读,也需要讨论和互助,讨论式较好地满足了这种需要。一般的讨论分为同桌讨论和四人小组讨论两种形式。能否打破这种形式,而有所创新呢?我们也曾作过尝试。如教《只有一个地球》时,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这个句子的意思时,由课文本身的内容找准切入点,引出辩题“在月球或火星上建造移民基地是否能实现?”围绕一个问题,学生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如教《镜泊湖奇观》时,由题眼“奇观”引出“湖奇、瀑奇、林奇”,在课堂上按学生的兴趣自由组合成学习组,按提纲重点分别学习湖、瀑、林的奇观。这两堂课的组织形式都允许学生下位、走动,但课堂活而不乱,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生动、学得有法、学有所得。

4.教学手段的创新

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多种教学媒体的形、光、音、色等信息输出功能,立体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使抽象变得具体,使复杂变得简明,使不可见变为可见,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创新,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如我执教《丰碑》第七自然段时展示多媒体课件:大雪纷飞(动画),狂风呼啸(立体声),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左手微微向前伸着(静态)。课件的展示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老师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读书、观察课件、思考,仿佛置身文字叙述的环境之中,去体会老战士的所思所想,思维活跃,答案众多富有新意却又紧扣中心,教学效果很好。

5.板书设计的创新

一堂富有创意的优质课,始于针对教材和学生特点所作的精心构思,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的教学方案。其中,作为教案内容之浓缩的板书设计十分关键。欲使板书新颖别致,首先要善于挖掘课文潜在的构思线索,化隐为显,以图析文,从而庖丁解牛似地将课文的内在结构外化为课堂教学的直观形式。其次,板书形式追求形象生动的“微型化”,以精粹的字、词或成语并配以动态、立体又具有美感的简笔几何图等为上,从而收到凝精聚华,发乎探微之功效,将主要教学内容创新地定格在黑板上。板书设计的创新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参与设计,甚至独立完成板书设计。总之,新鲜生动,灵活多变的板书形式,是课堂教学艺术追求的创新目标之一。

6.教学语言的风格创新

风格化的教学语言是卓越的教学创新的标志之一。由于教学语言是教师口头表达的综合反映,这是教学创新中最直接、最外在、最为学生迅速感知的因素。此外,风格化的教学语言,还包括广义的体态语言,如表情、目光、手势、体姿等,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的艺术创新过程,需要教师充分调动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并尽力创造色彩多样,个性鲜明的体态语言,以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

三、语文课外活动的创新

文化创新的知识点篇9

这次市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年度例会,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总结全市2011年度知识产权工作,安排部署2012年度全市知识产权工作任务,进一步振奋精神,强化措施,推动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更好更快发展。刚才,中级法院、公安局等部门汇报了工作,大家都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立足本职、尽职尽责,齐心协力,密切配合,知识产权整体工作有了显著提升,多次受到省政府表彰,并在全省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希望同志们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发扬协同作战、争创一流的精神,推动全市知识产权事业全面发展,为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宏伟目标再立新功。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增强做好知识产权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知识产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实现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上水平,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依靠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我们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积极打造科学发展高地,就必须发挥好知识产权对科学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必须适应发展需求,抓住机遇,有所作为;要牢固树立服务中心的意识,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为目标,明确责任、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实现知识产权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区域产业发展高地的现实需要。培育壮大“石油化工、煤电化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优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是“十二五”时期我市产业发展的重点,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必须围绕这一中心。要积极实施专利战略、商标战略、品牌发展战略,根据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产业专利技术布局,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优势;积极培育著名商标和知名品牌,营造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加强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激情;加快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优化升级,促进科技优势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助推“1655”企业升级计划的完成,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为打造区域产业发展高地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是建设创新型城市,打造区域自主创新高地的关键举措。知识产权是提升地区竞争力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要素,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是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基础指标,只有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知识产权的创造和应用,才能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

(三)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是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打造区域对外开放高地的重要保障。随着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在招商引资活动中日益成为投资者考察的重点。要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招商质量和引资水平,必须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发展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高端资源来菏投资,提高对国内外先进技术、优势品牌等知识产权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之为我所用,进而增强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开创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四)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是形成富有特色的文化优势,打造区域社会事业发展高地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指出,要“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产业支持力度,打造知名品牌”。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延续传统文化与优势的内在动力。要加强“一城四乡”文化资源和非物质遗产资源的保护,着力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充分发挥好知识产权制度激励、保护创新的作用,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推动我市知识产权事业全面发展的总抓手。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就是通过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优化创新的社会、市场环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顺利通过验收,打造新的城市发展“名片”。

二、认清形势,明确责任,扎实推动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的开展

2011年7月5日,市政府召开专门动员会议,正式启动了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创建工作。一年来,全市严格按照菏办发[2011]53号文件要求,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全市知识产权组织领导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日益完善,财政投入不断加大,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显著增强,知识产权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知识产权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2011年,全市专利申请2177件,较去年同期增长21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13件,占比超过全省平均水平0.18个百分点;专利授权1193件,较去年同期增长16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41件,占比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87个百分点。注册商标7122件,新增著名商标13件;新增名牌1个,省服务名牌2个,登记著作权18件。创建省知识产权园区1个,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1个,银香伟业集团有限公司获“省长质量奖”。全年处理专利侵权案件12件、商标侵权案件126起、版权案件200多起,市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案件108件,结案105件。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总体上还未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对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发挥不明显。当前和今后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需突破的薄弱环节。一是知识产权还没有真正广泛地引起政府部门和社会的重视,知识产权的社会认知度较低。二是知识产权的资源和资产意识弱化,部分企业还没有给与高度重视和科学管理,仅是作为申报项目和企业评级的手段。三是全市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不强,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在全省处于较落后位置。四是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尚未健全,中介服务机构亟需规范。五是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队伍亟待加强。六是创新成果转化实施率低,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渠道窄等。

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全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问题,整体推进知识产权工作。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实施方案》,按照部门的职责分工,切实抓好落实,确保到9月底圆满实现全部工作目标。10月到12月是总结验收阶段,相关单位要充分做好准备,对照各自的任务逐项检查,对任务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完成各项试点工作任务,迎接上级部门的考评验收。

(一)要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继续实施专利战略、商标品牌战略,落实名牌培育计划,大力发展印刷出版、动漫影视、文化娱乐、工艺美术等核心版权产业,加强对小麦、棉花、蔬菜等植物新品种的培育,着力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截至2011年,全市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件,著名商标59件,名牌37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著作权登记432件。按照试点城市工作方案中确定的目标,今年全市专利年申请量要超过2300件,其中发明专利不低于560件,创造国家驰名商标5个,著名商标60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45个,原产地及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著作权登记280件。这些任务目标都是刚性指标,必须确保完成。目前著作权和专利申请量及发明专利占比已经达到要求,其他还需要大家进一步明确责任,攻坚克难,确保目标实现。

(二)要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服务能力。完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系,重点抓好县区知识产权机构建设,力争2012年底前县区全部建立知识产权局和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制度。按照全省部署,尽快启动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审议机制,加快进出口企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建设,规避产权风险。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重点抓好创新型企业和全市60家重点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加快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提供支撑。支持各类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加强对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促进知识产权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要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完善知识产权产业化机制,大力推进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知识产权产业化,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创新成果向企业转移,大力培育一批熟悉知识产权制度、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创造条件,年内启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拓宽知识产权资本化渠道。支持产学研结合,规范创新成果的产权化、资产化管理,完善知识产权的奖励分配制度,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向企业转移知识产权,加快知识产权流转;鼓励企业采取知识产权评估、转让、许可、联盟等方式推动知识产权的应用和产业化。

(四)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继续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提高执法水平和效率。完善行政司法部门之间、周边地区之间的执法协作网络。尽快建立侵权案件投诉举报制度、重点案件移送报送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公布制度。完善展会知识产权监管保护机制,重点加强农资交易会、林交会、牡丹花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集中整治,切实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

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时间紧,头绪多,任务重。各县区、各相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真抓实干,不能滞留于开会、发文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形成工作合力。

(一)协同配合,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单位,要注意互相配合、协同工作,真正把试点城市工作落到实处。希望大家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强化协作精神,认真履行职责,坚决贯彻实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全面加强我市的知识产权工作,扎实、深入、有效地推动试点城市工作开展。市、县区知识产权办公会议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机制,有力管理,有效协调,有序推进。要注意做好成员单位间的沟通,多方听取成员单位的意见,定期通报知识产权工作情况,重要的问题要抓紧研究解决,确保圆满完成试点城市工作的各项任务。

(二)明确责任,加强督查。市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已将2012年度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认真落实。要加大对知识产权试点工作的考核督查力度,尽快形成定期研究部署知识产权工作的制度,加强对知识产权政策落实情况的督导和检查。争取市人大的支持,加强对《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实施。

(三)完善政策,健全机制。要继续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研究制定适应全市知识产权发展需要、有利于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配套政策,重点加强与产业、科技、金融、贸易等政策的衔接。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十二五”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规划和《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市政府拟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希望各职能部门认真做好文件相关内容的起草工作,把上级精神落实到位,把的实际体现出来,任务要明确、措施要具体。进一步加强发展改革委、财税、科技、经信、知识产权、工商、版权等部门的联系,建立分工明确、保障有力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工商、版权等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建设,形成管理有序、规范协调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部门的协作,建立协同配合、执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执法机制。要尽快把知识产权作为教育、医疗、科研、工程技术等行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职级晋升的重要标准,切实落实知识产权奖励政策和其他优惠政策,鼓励自主创新。要加大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投入,确保知识产权发展专项资金落实到位,力争县区全部设立知识产权发展专项资金。

(四)加强宣传,扩大培训。要做好知识产权宣传的统筹规划,各新闻单位首先要发挥舆论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精心策划、突出重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把知识产权知识学习纳入各级党校主体班次和公务员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切实履行《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公务员培训计划》,确保初任培训知识产权参训率。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环境。

文化创新的知识点篇10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创新与保护

《创意经济》的作者霍金斯在书中将创意产业描述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文化消费,是优化苏州产业结构、推进自主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必由之路。

一、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近年来苏州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一直处于全国前列,玉雕、核雕、刺绣、折扇等传统手工艺重新恢复活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

(一)形成了数量较多、具备一定规模的文化创意园

1.以传统手工艺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如镇湖苏绣文化产业区,可谓是“家家有绣绷,户户刺绣”,镇政府近20年以来不断投入大量资金,现已打造成一条集刺绣手工艺现场展示、销售及旅游综合的特色绣品街,容纳了439加刺绣工作室落户经营。

2.以老工业厂房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苏州在大力发展服务业的产业升级过程中实行退二进三,将大量工业企业迁出古城区,闲置了诸多老厂房,有一部分被改造用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一批规模较大文化产业园,如姑苏69阁、旭日文化创意产业园及989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创意园。

3.以著名文化景点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名胜众多,为打造文化创意街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创意文化与名胜古迹相结合,为旅游景点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创意企业的文化品位,两者相得益彰。

4.以高科技为特色的影视、动漫、软件产业园

以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打造了全新的文化创意产业,动漫产业、3D电影等是运用高科技发展的最典型代表,如苏州国际科技园、昆山软件园、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太仓市科技创业园等。这些创意园体现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发展,给创意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已形成相对完善的领导机制和法律法规

十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完成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战略目标。苏州市政府根据党中央及江苏省政府的相关规定,成立了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领导、协调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具体包括制定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培育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集聚区、组织引导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实施和项目的申报及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数据库等。至今为止,苏州市出台颁布了十多项法律法规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如《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标体系考核办法》、《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政策意见的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及《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目录(2015)》等,这些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创意产业的发展。

(三)知识产权宣传与服务与日益完善

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全面展开。为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苏州开展了知识产权工程师和知识产权贯标内审员培训、欧洲知识产权实务培训班,举办了专利导航与运营高峰论坛、太湖知识产权等相关论坛。作为全国性文化创意设计产业领域的专业展会,中国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从2012年的第一届到2016年第五届成功在苏州举办,2016年的创博会以“专业+产业”为理念,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十个相关产业对接,充分发挥创意设计的产业引擎作用,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该届创博会促成各类项目签约总额达50.442亿元,是2014年的2.93倍。

二、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不足

苏州拥有较强的知识产权产出能力和众多创新成果,但知识产权优势尚未充分转化成科技创新和发展优势。与苏州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苏州市文化创意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措施尚不够完善,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和完善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尽管苏州市出台了《苏州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但主要涉及土地、财政、融资等方面的政策。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创新激励政策和促进知识产权保护、转化方面的规定较少,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不齐全,缺乏标准化知识产权交易和评估体系,服务水平及市场监管能力尚待提高,行业协会服务功能不健全。

(二)文化创意企业创新和保护意识较弱,侵权现象普遍

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创新能力不足,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欠缺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方面,苏州企业的专利、商标和版权的拥有数量多,但在利用知识产权打造和保护品牌方面还比较薄弱,创新性不够,经营者缺乏敏感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品创造成本高、投入大,在网络和电子技术水平高度发展的前提下使得复制更容易,实施侵权行为成本低,一些不法企业为追逐短期经济利益,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三)知识产权应用转化水平较低

在知识产权转化方面,尚未形成容创意的产生、制造、消费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欠缺创意的多重使用和广泛延伸。企业应重视衍生品的开发,充分运用“一项创意,多重使用”的理念,将核心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品结合起来实现文化创意企业产业化,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当前创意企业利润较低,主要来自创意含量低、利润小的低端加工及代工制造业,对附加值较高的创意生产和营销环节不够重视,效益未得到充分利用。

三、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采取的对策

企业是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知识产权法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对文化创意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但都存在保护困境。创意企业应根据所属行业特点及所处的创意产业链阶段制定知识产权战略,选择最优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构建产业全链段、多维度的立体化保护策略。

(一)构建文化创意产业立体、复合保护体系

1.著作权保护

著作权是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最核心知识产权权利。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的著作权保护,首要措施是尽快将创意转化为作品,以文字、图片、影视、模型等有形作品体现出来。创作中可充分利用著作权法中对权利人的权利限制,如运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制度借鉴他人创意,丰富自己的创作。其次,创意作品应及时进行著作权登记,可以作为将来出现侵权时的有力证据。创作作品应尽量保留纸质版本,单纯的电子版本因易修改证明力较弱,而纸质版本的形成时间则可以通过司法鉴定大体确定。

2.专利权保护

创意除形成有形作品外,还应根据创意作品的情况及时进行外观设计、实用新型或发明专利的申请,以获得专利法保护。尤其应当注意的是,新颖性是申请专利保护的必备条件,在申请专利之前相关的产品或者工艺应该予以保密,一旦公开销售或者使用,均可能会因新颖性的丧失而无法获得专利保护。

3.商标权保护

商标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文化创意企业应实施商标战略,商标先行,应根据企业经营规划提前提起国内商标和国际商标的申请。加强品牌培育,在全省选择一批有潜力的活动、企业、产品品牌,集中宣传推介,推出一批具有江苏特色的创意设计品牌。为更好保护主商标,应建立联合商标和防御商标体系,并尽可能实现商标、商号和域名的一体化,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企业可以借助政府相关部门或社会中介组织的商标服务平台,建立全国甚至全球商标监控体系,防范商标侵权。

4.商业秘密权保护

具备秘密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均可以作为商业秘密,不需要经过主管机关登记和审查,由企业将符合商业秘密的信息采取一定的保密措施予以保护。因其保护措施的便利性被众多企业所青睐,文化创意产业应充分运用商业秘密保护措施,建立健全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商业秘密权和专利权、版权在保护上具有互补性,对已经完成但尚未取得或无法利用著作权或者专利权进行有效保护的创意信息,商业秘密是最为及时有效的保护方式。女子十二乐坊案中权利人败诉的主要原因是权利人无法举证该创意文案为商业秘密,并对该文案采取了保密措施,故无法通过商业秘密的方式予以保护。

(二)实施提升文化创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专利战略

著名管理学大师汤姆•彼得斯曾说过一句名言:“要么创新,要么死亡”。创意企业应当重视专利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专利战略是企业运用专利制度和专利文献,为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总体性谋划。主要包括以下战略:

1.专利调查战略

专利调查战略是基础性战略,已公开的专利文献中蕴含了丰富的技术、法律和经济信息,是企业进行研究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文化创意企业在进行专利调查时主要包括对拟开发新产品的公知技术、有无专利性、技术趋势、同族专利进行调查,并对竞争对手和特定技术专利的申请、授权情况进行监控。

2.专利实施战略

主要包括专利输出、回输和交叉许可战略。专利输出战略指权利人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根据自身专利情况与其他企业签订专利权转让或专利许可合同的法律行为。专利回输战略指企业对通过转让获取的专利进行消化吸收、创新改进形成新的技术,对新的技术申请专利并获得授权后,将该专利权转让给原输出方。交叉许可战略是企业双方互相交换各自拥有的专利技术,实现专利互补达到双赢的局面。此种战略适用于双方技术领域相近、互为主专利与从属专利关系,在实施专利中容易引发专利侵权诉讼的情形。

3.专利防御战略

专利防御战略是企业为维护其利益或将自身损失降到最低所实施的战略性防卫措施。在实践中可以采取取消对方专利战略,即根据专利法所提起的专利撤销程序或专利无效程序,一旦被专利主管机关认定理由成立,则使对方丧失专利权,这是一种釜底抽薪的策略,既可以作为进攻手段主动向对方提出,也可在被控专利侵权时作为抗辩的防御性手段。

四、总结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为依托,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低能耗性、低污染性等优点,知识产权制度是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中国欠缺的不是创意,而是对创意的运用和保护,完备的知识产权创新与保护机制能有效保护和激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厉无畏.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城市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J].科学发展,2014(2):7-8.

[2]邵培樟.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创新与保护[J].浙江经济,201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