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1:30

化学品的概念篇1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等的发展,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结果,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机电一体化,促进了传统产品朝着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等生产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承载者,同时也是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的体现者,在产品概念设计中,mCD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有重要的意义。产品概念设计的设计方法,对产品设计非常重要,概念设计也是产品设计中的关键,将机电一体化系统应用在产品概念设计中,可以提高产品设计的理论化、规范化、智能化、网络化等。在产品概念设计中,因为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具有复杂性,很多产品设计理论虽然可以对产品概念设计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些设计理论也为产品概念设计的机电一体化进行了限制。概念设计是产品设计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影响着产品设计的质量,为了提高设计质量,需要建立产品概念设计机电一体化设计理论,在良好的产品概念设计方案下,完成产品的机电一体化概念设计。公理化设计理论、pFD理论等,在产品的创新设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mCD机电一体化自身的特性进行分析,在产品概念设计中,建立完成的、系统的产品概念设计的理念、方法、方案,可以促进产品概念设计的进行,实行产品的机电一体化创新设计。在产品概念设计中,mCD机电一体化设计,为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理论、方案等,促进产品概念设计创新等。

2基于mCD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的可操作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机电一体化的进行,也为工程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机械生产、加工、制造等行业中,机电一体化的形成和应用,使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电一体化主要是将主功能、动力功能、处理功能等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并引入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电子设计、软件、设备等的结合。当前的机电一体化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这主要是因为机电一体化自身具有复杂性,涉及到很多领域的知识、技术等,mCD机电一体化,主要是机电一体化方案,在产品的设计中,应用mCD机电一体化系统,结合机械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形成科学性、复杂性、融合性等特点为一体的产品设计系统,充分的利用它的功能,完成产品概念设计。为了研究基于mCD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的可操作性,我们针对产品的mCD机电一体化概念设计的内涵进行分析。概念设计是产品设计中最复杂、重要的部分,是实现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的一个过程,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的支持和应用下,概念设计取得了新的发展成果。应用mCD机电一体化进行产品概念设计,主要分为产品概念设计的规划、概念设计、详细设计、改进设计等,不同的环节中,有不同的子模块组成部分,例如在概念设计中,分为功能设计、原理设计、功能分析等等。将mCD机电一体化应用于产品概念设计中,需要借助各种信息库确定mCD机电一体化方案,然后进行产品概念设计。mCD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交换频率非常高,抗干扰能力强,在进行产品概念设计中,系统误差小,结构功能非常强,将其应用在产品概念设计中,可以保证产品设计的实用性、可靠性、稳定性、规范性、经济性,同时也有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为了研究研究mCD机电一体化在产品概念设计中的可操作性,我们以其在传感器概念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在进行产品概念设计时,先进行系统的划分,对传感器的功能、性能等进行分析,然后检验传感器子系统的传感器的功能载体,了解传感器的类型和用途,最后采用mCD机电一体化中的信息处理系统,对传感器设计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和控制,完成信息的分析、处理之后,进行mCD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互感器等产品的mCD机电一体化设计制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含了很多的子系统和子环节,每一个过程都比较的繁琐,稍有差错和偏差,就会造成设计制造的失败,而且产品的设计需要很长的时间,设计制造中使用的材料价格很高,所以在产品的概念设计中,如果出现差错,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在使用mCD机电一体化进行产品概念设计中,一定要对产品的概念设计理论、方法、方案等进行仔细的审核。概念设计是中最为重要的是方案设计,要确定mCD机电一体化产品方案,需要将前面的各项工作的理论等加入其中形成一个逻辑思维,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的支持下,基于mCD机电一体化的产品概念设计,具有可行性。

3小结

化学品的概念篇2

成功的处方药概念营销,能够确立新的竞争框架,在众多的竞品中脱颖而出,达到迅速在医生心目中确定领先地位的效果。

处方药的营销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概念营销

第二重境界:循证营销

第三重境界:关系营销

国内医药企业的处方药营销几乎全部停留在第三重境界;绝大部分外资和合资企业的营销属于第二重境界;个别有远见卓识的外资和合资企业采用了第一重境界的营销,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骄人业绩。

靠第三重境界的关系(带金)营销完成原始积累的国内企业,如果不提升营销的水平,必然会在越来越严峻的市场竞争中落败。而概念营销并非外企的专利,只要有想法、有办法,国内的产品同样可以进行成功的概念策划。

处方药概念营销分类

1.疗法概念营销

定义:一种新的治疗常规或标准(类似于临床治疗指南或真正发展为指南)。

策略:

(1)将自己的产品置于疗法概念中的有利位置;

(2)向临床医生推广该疗法;

(3)临床接受了该疗法,就自然确定了该产品的竞争地位。

案例:北京萌蒂(专业生产治疗癌痛的处方药)推出的《癌痛治疗三阶梯》,遵循了根据个体病情轻重逐级给药的原则:

轻度疼痛给予非阿片类(代表药物为意施丁),为第一阶梯;

中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代表药物为奇曼丁),为第二阶梯;

重度疼痛给予强阿片类(代表药物为美施康定),为第三阶梯。

《癌痛治疗三阶梯》因为有理有据,又能简化临床医生的处方选择过程,在作为一种治疗规范在全国推广后,迅速被临床接受,从而确定了萌蒂的意施丁、奇曼丁、美施康定等多个产品的竞争地位,营销取得极大的成功。

2.机理概念营销

定义:对药物发生作用的原理进行提炼,创造新的概念。

策略:

1.深度挖掘该产品发挥药理作用的各个环节,找出关键点;

2.全面梳理临床分类标准和概念,找出机会点;

3.用上述关键点弥补机会点,并赋予逻辑的概念名称。

案例:杨森吗叮啉的“胃动力”。吗叮啉为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可增加食管下部括约肌张力,防止胃一食管反流,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抑制恶心、呕吐,并能有效地防止胆汁反流。

上段所述是药理和生理学专业术语,这些专业词汇虽然医生都能够理解和接受,但是不容易记忆,所以杨森经过加工,提炼出一个词:“胃动力”。“胃动力”指的是胃肠道平滑肌蠕动,是一个生理学范畴的概念,但是经过提炼和后续推广,胃动力不足从一种消化不良的内在表现变成了病因,变成了一种分类标准,并快速造就了吗叮啉的成功。“胃动力”概念的成功还表现为很容易被普通消费者接受,吗叮啉转为otC后,这个概念更是被表达得淋漓尽致,为营销成功立下汗马功劳。

发展处方药概念的思路

处方药的概念发展不能信马由缰,必须遵循严密的流程,总体思路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建立假设:结合市场机会、临床进展、竞品策略,对产品进行深入分析,寻找关键点和机会点,提出概念假设。

2.收集证据:在此概念下寻找证据,收集国内外专业文献,听取专家意见,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罗列出a类、B类和C类证据。

3.建立逻辑:对所有证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提炼出概念。

最终的概念必须符合以下评价指标:科学性、创新性、引导性。

科学性指的是不但要有循证依据,还要符合逻辑,这样才能够被专业人士接受;创新性指的是不但概念要新颖,还要符合国内外主要学术潮流;引导性是最终目的,指的是或者在新概念中明确自己的竞争地位,或者成为新概念的代表药物。

发展处方药概念的原则和方法

一个原则

发展处方药必须坚持以科学证据为本的原则。

处方药的概念发展不是一个创意过程,而是逻辑推理的结果,像目前很多otC尤其是保健品那样凭空编撰概念是行不通的。

三个方法

1.联合其他产品共同形成治疗常规,并赋予临床学或医学哲学高度的概念。如通过医学模式,由生理学治疗模式向社会――生理――心理模式的转变,可以带动抗抑郁药的推广。

2.将生化、生理、解剖学的机理运用到临床。如上述的吗叮啉案例。

3.对现有临床概念进行梳理和整合,创造新的概念。如笔者2003年为丽珠的“达吉”创造的新的消化不良概念:“酶缺乏性消化不良”。

丽珠销售的韩国产品“达吉”含有多种消化酶和熊去氧胆酸,其中多种酶能够在消化道内精确定位释放,可以说在消化酶制剂中,“达吉”确实是一个好产品。此前,丽珠以200万元人民币的年服务费聘请一家著名外资广告公司制定了推广策略,主推消化酶的精确释放优势,市场反应不佳。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达吉”面临的难题不是在消化酶品类中的地位问题,而是整个消化酶品类整体低迷的问题。当时的消化不良医学分类有两种:一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二是分为动力性和化学性。如图1所示。这种分类对“达吉”有两个不利之处:第一,分类中没有提到酶缺乏,“达吉”没有根基,不容易被医生想起;第二,即便是“达吉”能够成为化学性消化不良竞争框架中的代表产品,和动力性的、器质性的产品也是并列、对立、排斥的关系,和吗叮啉会形成直接的竞争。

笔者进一步对国内专家进行探访,发现了两个关键点:第一,所谓的化学性消化不良,其实就是消化酶缺乏造成的;第二,消化酶缺乏与否与其他分类不排斥,也就是说,动力性的、器质性的和功能性的消化不良都有可能有消化酶缺乏,当然也可能不缺乏。

现在的情况比较明朗,那就是推出“酶缺乏性消化不良”概念,把消化不良分为酶缺乏性和酶不缺乏性,其中酶缺乏性消化不良与器质性、功能性和动力性是交叉关系,而不是并列排斥关系(如图2)。把“达吉”定位为“治疗酶缺乏性消化不良的第一选择”,将含有多种消化酶、精确定位释放等产品特点作为支持理由。

这样,“达吉”将原来的化学性消化不良概念淡化,从一个“边缘人”变成了不可或缺的治疗药物,和其他治疗胃病的药物由原来的竞争关系变成了联合用药关系。由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小结

处方药概念营销的意义在于:

化学品的概念篇3

【关键词】职高政治课感念教学分解剖析对比推导

概念教学是思想政治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教材基本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概念的讲解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想把概念讲解的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就需要一定的教育技巧。下面是我的一些粗浅体会。

一、分解剖析要透彻

通过下定义分解概念,通过分析定义概念之间的关系来揭示概念本质特征的方法就是剖析法。

教育学告诉我们,常见的下定义的方法是:种差+属概念=种概念。讲这类概念时,需要分三步进行:(1)找出属概念和种差。(2)分析种差和属概念的关系。(3)下结论。比如商品的概念,课本定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它的属概念和种差分别是劳动产品和用于交换。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劳动产品很多,有的用于交换,有的不用于交换,其中用于交换的那一部分才是商品。由此可看出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再就是用于交换,只有二者同时具备才成为商品。所以说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这样由分析到综合,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有助于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

二事例推导要严密

所谓事例推导法就是讲解概念前先分析事例,通过分析事例再导出被定义概念。此法适用于比较抽象难懂的感念,比如讲解商品“价值”概念,可以先举出两种不同质的的商品相互交换的事例,比如:民间有“鸡蛋换盐不找钱”的谚语,它们之间为什么能相互交换?二者所含的什么相等呢?这种共同的东西是什么呢?二者都是商品—都是没有差别的人类劳动。这种凝结在商品中没有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二者能相互交换说明这两种不同质的商品中所含的价值的量相等。这样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符合认识规律,也便于概念的把握和理解。

三层次分析须清晰

有些概念比较冗长,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这类概念的讲解就应采取逐层分析法。所谓逐层分析法就是先把整个概念分为几个层次,再找出概念的主体,然后一层一层找出它的修饰限制成分,最后从整体上理解把握概念。比如讲“货币的产生”,第一定义主体,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二层次分析,货币的含义和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第三总体把握,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是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如此分析,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个概念。

四、概念对比避混淆

有些概念比较近似,有的仅一字之差,学生很容易搞混淆。此类概念的讲解即可采用对比讲解法。所谓对比讲解法就是把两个或几个相近的概念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来达到对本概念理解的一种方法。采用此法既可加深对本概念的理解,又可避免相似概念的混淆,同时又复习了其它概念,可谓一举三得。比如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两个概念,学生很容易用错地方。可以把二者对比一下:

同:(1)主体相同,都是行政机关。(2)形式相同,都是向受害者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

异:(1)引发原因不同,行政赔偿是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引起,主观上有过错;行政补偿是行政主体的合法行为引起,主观上无过错。(2)性质不同,行政赔偿是普通的违法行为引起,具有对国家行政行为的责难;行政补偿是例外的民事责任,不具有对国家行政行为的责难。(3)标准不同,同样的损害,行政补偿一般少,而行政赔偿却较多。通过对比讲解,答案一目了然。

五、形象生动是法宝

讲解时运用比喻、故事、寓言、成语、笑话、漫画、图表、图示等进行具体形象的说明,易于帮助理解抽象概念。

比如哲学中的相对静止概念时,我讲了《张三借钱》这则笑话:张三借别人的钱一直不还,人家找他要钱,他却说,借你钱的是以前的我,不是现在的我,你不应该找现在的我要钱。人家就拉着他到县衙打官司,县官听了二人的诉说以后,二话没说,就让衙役狠很地打张三,张三受刑后连呼冤枉。县官说:我打的是刚才的你,不是现在的你,现在的你喊什么冤枉?同学们听后,禁不住笑了起来,我趁机说:张三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县官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结果导致了上述笑话。

化学品的概念篇4

问题产品,拷问企业良心

“问题产品”的问题不是配料、生产、质检等方面的大意疏忽而产生的,更多的是在开发新品、选择材料、生产工艺等方面人为故意造成的。为什么要故意呢?就是为了节约成本。配方设计粗糙、材料选用低劣、工艺简单落后、生产环境恶劣,甚至采用违禁的原料和添加剂,如工业酒精、色素、吊白块、二氧化硫等。低成本、高售价,使企业“巧”得暴利。正是在这种不负责任、不顾后果的暴利心理驱驶下,才催生了这么多问题产品。

企业主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丧心病狂地制造贻害无穷的“问题产品”却绝不能容忍。单一产品带来的利润是微小的,而对消费者造成的伤害却是巨大的:可能是病痛,可能是毁容,甚至可能是生命。有良知的企业主不该对此有所反思吗?

反观我们化妆品业,“问题产品”有多少呢?有人说,经过多年的规范发展,“问题产品”在行业内只占少数。三证齐全,生产规范,多数厂家生产的产品都合格。果真如此吗?我要说,大多数化妆品属于“问题产品”。这种问题不在质量,不在效果,而在于卖点。

对于产品卖点的概念炒作,业内人士都心知肚明。成分凭空添加,功效凭空想象,使用实例凭空捏造。这样的宣传推广对消费者是欺骗,对经销商是利用,对行政监管部门是蒙骗。这就是问题,很大的问题。

虚构概念,还可以走多远

不知从何时开始,化妆品业概念炒作之风愈演愈烈。随便编几个英文加阿拉伯数字,就是XX成分,XX加上因子两字,就成了有效成分……要问什么原因?无法解释,这就是概念。

头几年,产品概念炒作还能为消费者接受,但现在阻力越来越大。原因有三点:一是消费者意识的提高;二是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大;三是概念炒作的负担。

消费者意识的提高。现在的消费者已经不再像前几年那样,动不动盲目跟风,哪个概念新就追哪个,哪个卖点好就要哪个。更多的消费者学会了思索与判断。概念的依据是什么?是否科学,是否切合实际?成分是真是假,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功效到底有多好,有多少人使用过,使用效果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消费者在购买前都会仔细考虑。单纯靠概念打动消费者,将很难奏效。

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大。早在年初,化妆品行业监管部门就传出风声,要对化妆品的生产加强监管。虚构概念、虚标成分的行为将受到严重惩处。随着今年“问题产品”现象的突出,政府将会对化妆品行业的“问题”加快清理整顿的步伐,虚构概念的路子将越走越窄。

概念炒作的负担。其实概念炒作对化妆品企业来讲也是个沉重的负担。一个品牌做概念,前几年很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但现在很快被淹没在众多概念之间。为使概念能被人听到、被人接受,就必需加大声音。加大声音,就必需加大投入。但投入增大,回报会不会增大,也是个未知数。可能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宣传的费用用尽,货还是压在仓库里走不出去。对想炒作概念的化妆品企业来说,这种财力、物力和精神上的负担,实在难以承受。

与其找退路,不如走正途

对于化妆品企业而言,概念的炒作、卖点的虚构可能是使企业迅速崛起、快速打响品牌的捷径。但对于长久发展来讲,是绝对不可取的。有些企业主可能会说,走一步看一步,到时再说。但到那时也许悔之晚矣。这两年,业内有几家大公司因为税收的问题被罚几百上千万的税款,重创之下得到一次难忘的警示。而虚标成分、谎报功效,随时都会导致重罚。

一家业内大企业的历程,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隆力奇从保健品扩张到化妆品,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短短几年时间销售额达20个亿,并在今年6月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中国品牌第48位。作为唯一入选百强的日化企业,隆力奇的成长是迅速而平实的。在生产化妆品初期,隆力奇并没有去创造概念,而是在原有保健品的“蛇粉、蛇胆”基础上,顺势开发了“蛇油”系列化妆品。切实的卖点,看得见的功效,令隆力奇一款“蛇油膏”红遍大江南北,奠定了隆力奇化妆品王国的坚实基础。

化学品的概念篇5

1.1研究背景

每一件优良的设计的背后,都蕴含着设计师智慧闪光。一个设计项目的开展,首先要确定以何种思维方式去考量设计的进行。在实际的设计实务中,每一个设计项目的开端都需要设计思维的导入,从而展开设计程序,以完成设计。但每一个设计师几乎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对应不同的项目,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设计思维去应对呢?尤其设计师遇到设计难点的时候,需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之时,设计思维的运用就显得行之有效了。从工业设计教学体系当中,我们常规的设计思维方式主要有两种,就是概念设计与改良设计。这是我们在学校当中所必须学习的设计课程。两种设计方式使用的是两种不同的设计思维,具体而言都是属于工业设计产品开发当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但是关于这两者的应用与对比方面的研究确实不多见。而且,设计思维方面的研究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的,在实际的设计实务当中,我们应当如何应用不同的设计思维呢?这是非常实际的问题,能帮助设计师迅速寻找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1.2研究目的

概念设计与改良设计是两门工业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工业设计方法学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研究这两者以及这两者内涵的设计思维,对设计师进行设计实务的效率有非常大的提高作用。就概念设计与改良设计两者而言,对市场当中的产品所具有的影响都是不同的。两种设计方式虽然都是产品开发的重要手段,具体的执行却各有千秋,甚至会给人以对立的假象。因此去研究概念设计与改良设计的应用和对比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1.3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实际项目案例说明问题的方式。本文所提到的案例当中,有超过半数都是本人亲身经历的设计案例。本文的题目和论点也是由于本人在长期从事设计实务当中所感受出来的。另外就是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将一些产品开发设计当中的经典案例收集并深化,结合参考文献的资料,进行综合的研究分析,从而强化论证。

1.4研究意义

前全国专业工业设计机构近2000家,就广东一省就占了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工业设计从业人员近10万,占全国1/5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25%,居全国第一;全省设计研发年投入超过800亿元,投入规模全国领先;2011年,全省设计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15.29万、11.93万件,居全国前列;①这样蓬勃发展的工业设计产业,越来越需要更多的设计人员去参与。对于从学校毕业走向设计岗位的毕业生们,带着学校所学的知识和理论进行实际的设计开发是会有很多问题的。本文所研究的论题及其意义在于提高工业设计从业人员的设计思维宽度,拓宽设计从业人员应对项目的思维方法。为工业设计产品开发积极寻求高效的解决办法,丰富工业设计实务的理论。

2.概念设计与创新思维

2.1关于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个没有被严格定义的词语,创新思维却又是我们常常听说的一个名词。创新,意味着有新的东西诞生,是原来所没有的。创新,是所有设计都需要的,创新的产生有其不确定性。我们无法将创新进行一个量化的计算,创新也难以进行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在开发产品的过程当中,我们时常会感觉到创新的困难,这是由于我们的创新需要有一定的依据与过程。创新思维则是推动创新的一种思维方法,他可以帮助我们在设计的过程当中有效地寻找创新点。创新思维是意识的一种,从哲学的观点上我们知道,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那么创新思维也不例外,创新思维同样是建立在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理解之上的。那样,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创新设计思维是建立在设计师对现实生活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之上的。那么我们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创新思维的关键其实是设计师对世界的认识。关于认识,我们知道认识是有不同的层面的,例如吃饭,或许我们就存在有一下不同的层面认识:

(1)吃饭为了填饱肚子,满足生存需要。

(2)吃饭为了享受美食,获得愉悦感受。

(3)吃饭为了与人(家人、朋友、客户)交流沟通,获得群体愉悦感。

(4)吃饭为了欣赏美好事物,获得精神、文化需求。

那么问题来了,假如设计师对吃饭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填饱肚子或者享受美食的层面上,那如何让他设计出一流的餐厅呢?这时候我们发现,优秀的设计人员,其本身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是会影响到他的创新思维的,没有前卫的创新思维有何来优秀的好设计?

一件优秀的设计,必须是建立在设计师对其生活的理解的基础上的,设计是需要分析这件物品在生活中的位置,它的功能是什么?它的需求是什么?它可能带来什么变化?它的人群定位是什么?很多时候,设计师既需要了解贵族的生活也需要了解穷人的生活。这样才能拓宽设计师思维的层面,使设计师拥有对社会对世界较为全面的思维。

2.2关于概念设计

2.2.1工业设计多元发展

概念设计起源于德国学者pahl和Beitz,1984年他们在《engineeringDesign》一书中提出了“概念设计”的概念,将概念设计描述为:在确定设计任务之后,通过抽象化,拟定功能结构,寻求适当的作用原理及其组合等,确定出基本求解途径,得出求解方案,一部分的设计工作叫概念设计。②

这是我们能够找到最早关于概念设计的描述,我们发现,其实作者所说的概念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过程当中,前期概念确定的活动。我们知道现代工业设计在进行项目设计的过程中,第一步必须是确定需求与定位,设计师必须对设计项目进行周密的分析与策划,通过各种的分析与调研,把设计项目的定位与人群需求在设计报告立项书中明确地标出,从而提炼出设计项目最精确的需求用于推动后续的设计活动。其实,概念设计对于产品开发的关键作用是他定义了由项目需求分析到深化设计之前的这样一个阶段性的设计过程。因此我们发现了概念设计的核心问题――需求。

《哆啦a梦》是我们80后一代人所熟悉的一部日本动漫。在这部充满对美好生活想象的动漫里面,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工具,比如,可以穿越到任何地点的“随意门”;又比如可以无限量收纳物品的“八宝袋”、粘在头上就可以带你在天空到处傲游的“竹蜻蜓”、吃过后可以把书本知识记忆在脑中的“记忆面包”‘可以随意把人缩小放大的“放大缩小枪”……这些极富想象力的工具,满足了儿童对美好未来的幻想,同时也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充满科幻色彩的世界,这种想象力完全就是创新思维的表现。假若我们从设计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哆啦a梦”的各种神奇工具,其实会发现所有的神奇物品都是基于一个关键的原因――需求。这些物品其实都是实现了满足需求的设想,尽管它仅仅是动漫当中的幻想,但是以简化的图形形象出现了,属于设计流程的第一阶段,因此我们也可以将其归纳为概念设计的范畴。

2.2.1概念设计的基础――需求

概念设计给我们的观念往往是华而不实的,是那种不能实际应用的,甚至是没有实际使用可能的设计。其实这只是我们对概念设计的误解。正如动漫中的神奇的概念物品,我们都知道在现实当中这些都是不存在的,起码是现阶段不存在。那么在未来呢?我们说概念设计最有价值的部分是那种由需求而生的概念思维。实际上,在产品设计中,由概念设计思维所导向的新产品设计比比皆是。为什么人们会对概念设计产生这样的误解呢?因为人们往往忽视了概念设计的立足点――需求。

2.2.2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

回到“哆啦a梦”的动漫当中,我们发现,每次机器猫拿出一样新的神奇工具前都会出现有两中情况:一是大雄迫切提出的需求,指定要的物品,如“随意门”每次大雄要去什么地方就要求机器猫拿出来。二是大雄遇到了困难,需要解决某个问题,苦思良策的时候,机器猫就拿出一个前所未见的神奇物品满足了他的需求。在设计上,需求其实是分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的。现实需求是指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所需要某种功能的产品,是一种被人们广泛发现的需求,如我们需要阅读,因此产生了书本。如我们需要生火煮菜,我们发明了锅。这是我们能够看得到的需求。这种需求的满足,很难成为概念设计,概念设计应该是指我们那种不被发现的潜在的需求。如我们发现在电脑屏幕单靠键盘是难以精准地操作的,因此为了满足屏幕精确操作的问题,设计师发明了鼠标。如苹果的ipHoto,设计的原意就是个人数字移动终端。这些惊艳一时的产品,就是概念设计的结晶,同时,也共同源自于那种潜在的需求。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概念设计的关键点就是发现那不容易被发现的潜在需求,并试图满足它。

2.2.3关于概念思维的方法

在工业设计公司里面,概念设计往往意味着有趣的创新和风险,然而当我们发现创新是一门非常有价值的工作的时候,我们就会不遗余力地去寻找创新的方法。而在产品开发设计工作中,我们发现概念设计与创新思维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概念设计是基于对设计项目对应的客户需求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可能的满足的方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创新概念的介入,因为在实际的项目运作当中,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做用户研究与需求分析,而更着重的是设计师团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从而通过讨论分析以及各种快速的思维方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2.3概念设计的特征

2.3.1创造性

我们知道,概念设计其存在的意义是满足人类不断增加改变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能够让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能够不断的提升,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的美好、舒适、高效。因此概念设计是具有创造性的设计活动,其创造性包括了产品形态的创造、产品功能的创新与产品使用方式的创新。形态的创造是基础,功能的创造是深入,最终我们要达到的是整个产品对人的影响,包括生活上使用产品的方式整体的创新。

2.3.2前瞻性

概念设计是一种可以暂时无法实现的设计方式,其价值在提出满足人们潜在需求的一个解决方案,既然是潜在需求,那就可以是不必现实马上解决的。因此,概念设计可以天马行空的进行想象。这就要求概念设计师对客观世界有多层面的较为深入的认识,这样才能发现市场上潜在的需求,潜在的需求是需要对未来有充分合理的想象才能发现的。概念设计看似天马行空,实则是对未来的发展有前瞻性的认识。同时我们也会发现,这些基于未来需求的某些概念设计是现阶段无法实现的,因此概念设计往往给人以不现实、无用的假象。这种假象的存在,实则是设计外行人士对概念设计的误解。而概念设计的本身,应该是一种前卫的,有设计研究价值和社会发展研究价值的设计。

2.3.3科技性

曾经有一句话说“昨日的神话已经成为今天的科技,今天的神话可能是明日的科技么?”古代我们在神话故事当中看到千里传声,今天移动电话是非常普通的产品。神话故事当中有飞天遁地,今日飞机潜艇早已进入我们的生活。概念设计,提出的是未来产品的设想,他将会以明日的科技作为实现的手段。所以说,科技性是概念设计的固有特性,是他所不能离开的土壤。

2.3.4试验性

既然概念设计是一些未能实现的产品设计,那么概念设计的本身就是一个设计的试行,以试验的形式去研究未来产品设计的方向,以试验的形式去满足未来人类的需求是概念设计的价值所在。概念设计在实现的过程当中,无论是工艺、原理、功能、使用方式等,可能都充满了不成熟的试验性,但正是这种合理的试验为我们带来产品设计的进步。

2.3.5层次性

一个产品的研发,会经过很多步骤和过程,是很多不同的学科共同合作的结晶。对于一件产品而言,很可能其中的某些部分或者设计的某个流程是概念设计的成果。比如CmF设计的概念应用,很可能是针对一件成熟的产品,如电冰箱等,但由于表面处理和印刷的新材料新应用,使得产品有了新的飞跃。因此在这个层面上来看,也属于概念设计的范畴。

3.改良设计的进化思维

3.1工业设计的“进化论”

进化,是源自于生物学上面的概念定义。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进化,又称演化(evolution),在生物学中是指种群里的遗传性状在世代之间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在选择压力下,生物群体的遗传组成随时间而发生优胜劣汰的改变,并导致相应的表型的改变。③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改变使生物适应其生存环境。经过了数亿年的进化,我们发现生物的形态也只有长成现在的这个样子,才是合理的、安全的、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继续繁衍。

总的来说我们发现,无论是生物还是产品,都遵从这一个共同的规则――适者生存。生物需要适应生态环境的变化,产品需要适应市场生态的变化。而两者最终都会把合理有效优质的个体筛选出来,并淘汰掉不合理的个体。因此,我们利用生物进化论原理,我们发现了工业设计的一条规律性的理论――产品进化论。④

3.2“进化”思维与改良设计思维

产品之所以会进化,是因为改良设计方式的存在。套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改良设计就相当于产品的下一代子产品设计。我们知道生物进化是根据生态环境的变化而逐代选择变化的。在改良设计当中,我们也同样进行着相同的事情。改良设计思维,就是要根据市场生态的各种因素,对这些影响市场的因素加以分析,最后找出改良点,从而指引新产品改良的方向。或许,这种改良的过程就是改良设计的进化思维。

3.2.1改良设计的方法

我们知道改良设计是基于原有产品的基础上,针对原有产品的问题进行改良的一种设计方式。但是如何找到原有产品的问题呢?这个应该是改良设计的核心问题了。

寻找原有产品的的问题,有的产品很容易寻找,因为原设计的问题太多,很容易就找到改良点。我们说这是因为原设计太多粗糙的原因。而在现实的市场环境下,一件产品的推出,是需要资金投入运营的。因此退存在于市场的产品必定是经过详细的推敲,可以说,市场上的产品身上的问题一般都是不明显的。那么我们如何找到市场产品的改良点呢?

3.3“产业链”与改良设计

产业链的概念,相信都不陌生,产业链与改良设计有着息息相关联系。产业链是产品功能和工艺的配套,决定着产品开发设计的实现。因此,具有产业链的配套的产品,其进化发展的改良路线会很顺畅。现今制造业的生态实际上是一个以产业链分布为上游的产品生态圈。全球化的产业链早已形成,区域经济的发展难以影响既定的产业链分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产品的厂商实际上对产品改良设计的余地并不是很大。在改良设计当中,我们的很多改良点实际上是与产品的功能和工艺有关联的,每当修改产品的核心功能和工艺的时候。就必然会牵涉到产业链的升级。

4.进化思维与创造思维

4.1关于产品开发的进化与创造

进化,源自与于生物学的概念。在产品设计当中,我们发现产品设计的过程与生物进化的过程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于是我们认为产品也是有一定的进化过程的。这种进化是基于旧有产品的改良,从而衍生出下一代产品的设计方法。因此我们或许可以认为进化思维的表现就是改良设计。

创造,在词典当中的含义是指将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以达到某种目的行为或想出新的方法,创建新的理论,创出新的成绩和东西。是建立在自己创新的基础上来制造新事物。在产品设计当中,创造是我们常用的词语,创造思维是工业设计所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但是创造思维的产生充满着偶然性,是灵光一闪的瞬间,同时也是客观分析的结果。正因为这种思维的不确定性,在产品开发的概念设计当中尤为重视。概念设计是在研究分析用户的需求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初步的笼统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因此概念设计相对没有太大的制约,这也就给了创造思维以极大的空间去发挥。我们或许可以说,概念设计就是创造思维作用的体现。

4.2改良设计与概念设计在思维过程中的对比

4.2.1改良设计的优势与缺陷

通过对旧有产品的采样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良进化的方向,是改良设计的常规思维模式。在设计实务过程当中,改良设计的方法非常实用,目前也是市场上大部分产品设计程序的主要思路。改良设计的方式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

(1)市场上的大多数产品,都是基于前代产品的基础进行改良进化的。因此在实际的项目运作当中,使用改良设计思维的几率会非常大。

(2)改良设计有其固有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寻找到产品存在的问题,可以使我们的设计师高效率地发现产品存在的问题,从而有足够的理据去支持自己设计作品的应用。

(3)改良设计思维尤其适合应用在成熟的产品市场,如家电、家具、消费电子产品、交通工具等行业。因为这些行业的产品都是相对成熟的产品,在市场上都会有前代产品,如此设计师便可以去分析现有产品的问题,然后提出新设计。

通过对旧有产品的分析去找到问题,提出设计点,从而进行新的下一代的产品方案,是改良设计的思维模式。这是一种很合理有效的产品开发思维,但并不是万能全面的产品设计方法,在某些方面改良设计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的:

(1)从改良设计的流程看来,原产品是改良设计存在的立足点。立足于原产品就很可能会受到原产品的限制,甚至像轨道效应般的沿着原产品的某些错误路线继续走下去,影响了创造性的概念的应用,因此,我们应该对改良设计有清晰的理解。

(2)改良设计是以进化的思路去考虑下一代产品的开发的,然而就像生物学的进化一样,进化的路线其实不一定是正确的。在产品开发上,假如我们走错了产品进化的方向,对产品而言是非常大的教训。因此,改良设计必须要做充分的用户需求调研。最大限度地为产品进化的方向保驾护航。

(3)改良设计的理念是使产品不断地进步升级,从而满足市场的需求。一个产品要满足市场的需求,首先必须满足市场对产品的功能的需求。我们知道形式的需求相对是可以通过设计来进行满足的,然而功能的需求在实际产品开发当中往往受制于上游产业的发展。因此产品的改良设计必须与产业链的概念相联系。只有产业链支持的情况下,产品的改良才有会实现的可能。改良设计深化也会受到上游产业及用户意见的影响,在改良的过程当中也会有走出改良方向的情况出现。这是制造业之疼,却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因此,要想通过进化成为行业领先的产品,首先必须要占领产业链的上游。

4.2.2概念设计的优势与缺陷

概念设计由于其制约较少,尤其适合进行创造性的产品开发活动,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所以概念设计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流程深得广大设计师的喜爱。概念设计之所以广受爱戴是有其优势的:

(1)概念设计没有太多的制约,可以从幻想中去实现需求的满足。因此概念设计广受欢迎。

(2)概念设计重视客户的需求,尤其是客户的潜在需求,对于探索未来市场发展的方向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其他设计方式所不能替代的。

(3)概念设计尤其适合创造性强、工艺要求不高的行业,如精品玩具、文具、礼品、包装等行业。由于这些行业的工艺制约较少,不需要太多的上游产业链支撑,因此非常适合概念设计的实现。在这些行业里面往往能够使概念设计成为现实的产品。

(4)概念设计尤其适合设计竞赛,设计竞赛往往不需要太多的现实支持,因此非常适合概念设计的应用。竞赛的奖项虽然对于公司项目没有直接的帮助,但是对于学生和设计师而言是一种非常鼓舞的社会认可。

概念设计与改良设计一样,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概念设计往往无法实现。由于基于用户潜在需求的满足,也就是非现实需求的满足,因此他的立足点就已经有不现实的地方。再者概念设计往往是以未来实现为目标的设计,因此往往给人以空中楼阁的感受。

(2)概念设计的的产品是没有经过市场验证的产品,它的实现能否适应市场的竞争是一个无法确定的因素。对于无法适应市场生态的产品,只能是一件试验品,虽然实验能够提供很丰富的数据,但毕竟不能作为产品去实现利润。

(3)概念设计立足于用户的潜在需求,这种潜在需求也是通过现实的分析推导出来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即使概念设计的产品能够以现实科技的手段实现,也同样存在巨大的市场风险。很少企业会以一件概念性产品作为企业推销的重点,因此概念设计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4.3“创造”与“进化”在行业适应性上的对比

市场上各行各业有着丰富多彩的产品,而工业设计的理论毕竟是有限的。正如概念设计与改良设计,这两种设计的思维方法谁也不能说能够适用于所有的产品。所以概念与改良应该有其对应的行业适应性。

改良设计是一种稳步前进的方式进行设计的改良,正如生物的进化一样,是经过漫长的时间来选择的。因此改良设计尤其适用于成熟的行业,如家电、交通工具、家具等行业。因为这些行业的每一款产品,都是在市场上久经考验的商品。每一件市场上的产品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所以,每一款新的产品的设计开发,必定是基于前一代产品的基础上的。

概念设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它可以是通过头脑风暴或者灵光一现的方式获得,但都是必须是基于用户的需求或者潜在需求的方式获得。概念获得的过程充满着偶然性,因此,概念设计不能应用在逻辑性较强的传统行业当中。相反,他可以很好地在一些新生行业中得到市场,如:精品礼品的开发、动漫形象的设计、数字通信界面、新技术的应用等创新性较强的行业。在这些创新产业当中,概念设计被用于创新的实现形式,创新的价值是不可沽量的,同样概念设计的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

结论

我们发现在实际的产品开发过程当中,其实是难以单独使用改良设计的方式或者概念设计的方式去实现产品设计的进步。在具体的案例当中我们会发现,改良与概念实际上是相互扶持、相互协调地帮助产品开发的。概念设计重创造,改良设计重进化,实际上是工业设计产品开发思维的一对翅膀,有了这对翅膀,我们的设计师、我们的产品才能展翅高飞。(作者单位:广东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注解:

①《广东省工业设计发展情况》工信部工业设计座谈会汇报材料.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秘书处

②《产品概念设计》高教出.梁玲琳.p.12iSBn978-704-027664-0

③百度百科.遗传学定义

④郑志强.工业设计中的进化论,江南大学,2009-06-01

参考文献:

[1]柳冠中.原创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链创新,美术学报,2009-11-15

[2]柳冠中.塑造制造业企业设计创新机制.中国新时代,2014-10-15

[3]肖颜琴,詹武.试论广东工业设计教育与地区工业化建设.美术教育研究,2011-04-20

[4]鲍梦玲.工业设计中的创新思维与改良性设计.中国电子商务,2013-07

[5]郑志强.工业设计中的进化论,江南大学,2009-06-01

[6]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秘书处.广东工业设计发展情况,工信部工业设计座谈会汇报材料.2014

[7]梁玲琳.产品概念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9787040276640

[8]唐智.产品改良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iSBn:9787517001409

化学品的概念篇6

(1)虚构模型的产生阶段

由于并行工程等设计方法和手段的进步,产品概念设计与设计研发中的其他步骤相互串联、反复、交错,但就产品设计前期的概念开发工作而言,产品概念设计依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产品概念设计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其具有一个较完整的设计过程。从各种方式的调查研究或寻找新科技,得到初步的想法,把想法整理成清晰的要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得到众多的解决方案,即概念设计方案,这时提出的可行的概念越多越好。

(2)虚构模型的选择阶段

制定评判标准,从产生的众多概念中,选择出最好、最可行的方案。概念选择是产品概念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新产品开发小组中各专业人员要共同工作,并努力达成一致意见。前面步骤产生的众多概念,每个概念从表面上看似乎都能满足要求,但我们必须从中选择出最有发展潜力的概念,进行接下去的设计工作。概念的选择将决定以后工作的方向,正确的方向可以节省时间和开支,而错误的决定则导致时间、人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概念的选择是概念的产生和概念的验证密切相关的重复的过程。概念选择进行时可能会激发新的概念产生,对这些新产生的概念,也应该像前面产生的概念一样进行概念选择。

(3)虚构模型的实现阶段

把选择出来的概念细化,做出概念产品或模型。概念的实现是概念设计的第三个步骤。对于企业,产品概念设计一般以概念产品的出现而结束。对于个人或学生由于技术及财力方面的原因要做到这一步就比较困难,往往只能做到概念模型或动画演示,以及对概念设计的详细说明。

(4)虚构模型的评价阶段

化学品的概念篇7

关键词:质量;密度;元认知;相异概念

人类对科学本质的认识经历了由科学的“真理观”向科学的“建构观”的转变。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并非学习者对于所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以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以下是教学过程中,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对初中科学概念教学的实例探讨。

一、基于元认知巧设情境构建新概念

基于元认知的教学关键在于巧妙安排各类具体、丰富的学习情境,精心设计有层次性的问题于各类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使学生感受到原有概念不能解决现有的问题,从而能够主动建构新概念,以提升对概念本质的认识。

在讲“密度概念”的探究性教学设计中,教师给每组学生准备三种不同材料构成的6个实心物品(外观上无法辨识),让学生分组探究,辨出构成物品的材料的异同并归类。物品的选择和处理,一是要能避免学生靠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就能分辨出物品的材料构成;二是要能引导学生用考虑体积和质量(两个变量)的思路,解决材料辨别问题。

为形成有梯度的探究过程,在准备材料时,教师选择了外形、体积相同的6个物品,其中两个物品质量也相同,对于初中生来说,在小组合作下,很容易把这两件物品归为一类。挑出两个后,剩下的4个虽然形状各异,通过测量发现有两个物品的净重是一样的。因此只要比较它们的体积,即可判断出材料是否一样。测量可知,这两个物品的体积也一样,因此判断是同样的材料。最后剩下的两个物品,不仅形状各异,而且通过测量得出它们内装材料的净重和体积均不一样,根据提示,可推断它们是同种材料。

此环节关键在于,能否引导学生用前面的辨别经验推断他们是同种材料。这既是学习过程的应用,也是本次探究的升华过程。因此,要判断其中所装材料是否一样,必须综合考虑每一个物品的质量和体积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可能产生“根据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可以区分”的猜测,实现密度概念的有效建构。

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可以解决其中一部分问题,但另外一部分问题,必须超越已有的经验认识,探寻新的解决办法才能解决。这种基于学生已有经验,而又驱动他们超越经验的问题解决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智力活动中,对于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获得对科学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也许是最有价值的一种体验。

二、基于元认知的发展,追根溯源建立新概念

教学中有些概念对于老师来说也只是书面上的理解,平时很少对它们的出处进行考究,这使我们向学生传递的信息也只停留在表面,更无法谈及深入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能吃透概念,利用先进的现代网络技术,获得想要的信息,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聪明才智,使学习者通过意义建构来优化和完善认知结构,获得自身发展。

比如在讲“质量”这一概念时,教材上给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的定义,从概念到定义都很抽象,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教材中还给出在英文物理文献中,质量对应的词为:mass。这个概念是怎样来的?通过查找可获得以下内容:牛顿在其《原理》一书中最早引入mass(质量)的概念来表示物质的量。在牛顿之前,描述物质的量的常用词为bulk和moles。“bulk”在中文里合适的对应词是“大块头”。另一个词“moles”来自拉丁语,也是一大团、一大块的意思,如果加个小词,变成molecule(molecula),就成了一小块,汉语标准译法为“分子”。也就是说“一大块”是由“一小块”,即物质由分子构成。这样介绍后,会给学生一种质量是由微小粒子堆加累计的印象,再给出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的定义,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可生成以下知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状态、形状、温度、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这样不仅深化了对概念的理解,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深入学习的途径:通过网络查询所需的资料,培养学习过程中的追根索源的精神。

三、从生活前概念出发,促前科学概念转变

前科学概念指的是与科学概念的内涵、外延不尽一致的个体概念,包括错误概念、前概念、相异概念等。错误概念并不是内涵完全错误的概念,实际上是与科学概念不尽一致的相异概念,但是错误概念和相异概念都是易使人们产生歧义的术语。狭义的前概念指的是原发性前科学概念,广义的前概念指的是前科学概念,包括原发性前科学概念与继发性前科学概念。这样的概念形成后,不易被重建,也极易成为今后学习的误区。如在讲密度概念时,进行如下课堂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铁和木头相比,哪个重?

生:铁比木头重

师:(出示一枚小铁钉和一块体积较大的木头)这枚铁钉比这块木头重么?(学生否定)那你们为什么就说铁比木头重呢?请修正原来的表述。

生:体积相同的铁和木头,铁要比木头重。

师:如果不是比轻重,而是比质量大小呢?

生:体积相同时,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师:很好!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大小并不相同。

由此,引出密度的概念。

上述案例,教师用比较一枚铁钉和一块木头谁重的质疑,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从而促使w生主动修正原有的观点,构建起密度的概念,实现前科学概念的重建。

通过上诉建构主义教学实例,我们发现,建构主义学习观能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选择学生理解得更为透彻的概念作为概念转变的生长点,考虑学生已有知识或前科学概念,实现新概念的有效构建。概念教学中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教学方法的选取、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等,这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至于文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也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星凯,刘小兵,梁维刚,吴娴,张琴美,李萍昌.“密度概念的引入”探究性教学设计.人民教育,2002(9).

2.曹则贤.质量与质量的起源.物理学咬文嚼字之十一.

3.李高峰.科学教育中的“前科学概念”.教育学术月刊,2010.9.

化学品的概念篇8

精品图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图书出版中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它是知识、技术和智慧的结合。它具有导向正确,思想性强的特点;具有科学质量,学术质量,艺术质量和编校质量等方面的保证;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精品图书的出版作为一个独立成系统的精神产品生产过程,从其出版理念的构筑到具体操作程序的实施,都是一个多人参与、多部门配合、多工种协同作战的复杂过程,要把每一项细微的工作踏踏实实地做到位,并取得预期效果,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机制来予以保证。精品图书的打造,首先要经过精心的策划。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绝不是偶然的,就出版业而言,每年各出版社的出版物种类逾20万,然而受到大众关注和畅销的书却是凤毛麟角,原因就是大多数的图书出版都缺乏成功的策划,造成市场上重复生产,缺乏出版特色,难以保证效益,更谈不上品牌建设。从出版社的角度,关键在于如何整合自己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策划特色选题,特别是那些实力相对比较弱的出版社集中必要的出版资源,细分图书市场,赢得部分读者群是可能的。精品战略的实施看似使出版者的经营范围变窄了,然而实际上却是使其在长远发展中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精品图书战略更容易使出版者发挥优势,形成自己的品牌。精品图书的打造,关键在于人才。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着人才争夺战,原因就是今天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特别是出版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杰出人才的作用有时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出版精品战略需要的人才首先是编辑人才。编辑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劳动,一本书最终能否创造效益,对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力,编辑的劳动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编辑出版工作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编辑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知识素质和职业素质等缺一不可。政治素质是指编辑要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当前的政治导向具有较高的敏感度。思想素质是指编辑的思想品位和精神境界。文化知识素质是指编辑要具有深厚的文化积累以及良好的知识结构。职业素质是指编辑要认真对待工作,具有端正的工作态度,热爱自己的岗位,具有敬业乐群的精神。精品图书的打造往往依托于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高超的管理艺术。企业的管理虽然不能直接体现为效益,但企业的不良管理往往导致效益的滑坡。改革开放以来,各行业都提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出版业这一制度的建立稍显滞后。但建立现代科学的管理是可以实现的。科学的“管理”的概念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事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计划既包括企业的短期目标,也包括中长期计划。企业为了达成既定目标,在各方面所具备的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周密部署,将目标量化为各部门、个人的目标,建立反馈机制,不断修正计划,做到责任明确,激励和惩罚并行。只有科学的计划被严格地执行,加之激励得当才能创造效益。图书市场上那些精品图书是经过了静心策划,严格操作才问世的。科学的管理在对精品图书的塑造过程中发挥宏观上的作用。科学管理不仅体现为成功地操作某一种产品,他还体现为对企业的总体发展胸有成竹。只有管理科学的企业才能对全体员工具有强大凝聚力,避免人才外流。精品图书的打造绝不是某个个体的事,需要出版集体的力量,所以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精品战略的成败。精品图书的打造,必须以宣传先进文化为指导思想,实现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出版者要创造经济效益,同时也不能忽视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出版者应当时刻意识到出版业是国家先进文化的宣传阵地,不能完全以市场为导向,谈文化出版工作的文化性和意识形态性。出版者一旦放弃了传播先进文化的职责,就丧失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打造精品图书还必须视图书质量为生命,无论内容方面还是形式方面都要体现一流的水准,只有高质量的才是有生命力量的。从小范围来看,精品战略关系着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从大范围来看,文化产业首先是出版业,出版业的产品是否为精品,在社会上具有怎样的影响力也体现了我国整个文化产业的建设水平。实施精品战略是一项从整体上进行策划的工作,从组稿策划、出版发行,到宣传和营销,各个环节要相互配合,把各个环节纳入一体化考虑,使策划、出版和发行成为一个有序的系统工程。这其中营销的地位不可忽视。营销区别于销售的根本特征在于引导消费,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消费。出版企业经过不断探索,已经掌握了一些营销策略。比如定价策略、媒体广告、签名售书、举办讲座等等。营销形式的多样化体现了出版业的营销策略日趋成熟。我们不妨结合精品战略对营销策略中的概念营销稍作介绍。所谓概念营销,指企业将市场需求趋势转化为产品项目开发的同时,利用说服与促销,提供近期的消费走向及其相应的产品信息,引起消费者关注与认同,并唤起消费者对新产品期待的一种营销观念或策略。概念营销着眼于消费者的理性认知与积极情感的结合,通过导入消费新观念来进行产品促销。目的使消费者形成新产品及企业的深刻印象,建立起鲜明的功用概念、特色概念、品牌概念、形象概念、服务概念等,以便顺手牵羊,增强企业的竞争性实力。将概念营销引入出版业,核心含义是引导人们关注图书背后的文化,通过深层挖掘图书的文化内涵完成销售。实行概念营销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市场需求原则,读者的阅读需求是出版的动力,是否具有市场是概念营销战略所要考察的首要因素。概念差异化原则,是指图书营销过程中要传播一种区别于同类产品竞争者的独特主张,这种主张立足于消费者,易于理解和传播,具有极大吸引力。注重挖掘并培养图书背后的文化,在图书销售过程中仅仅表达一种卖点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图书所表达的文化引导大众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全面打造自己的品牌,品牌是企业之间相区别的特色和标志。注重图书概念的传播,概念是图书蕴涵的文化内容的提炼,这种概念只有被读者认同才会形成购买。概念是图书出版营销取之不尽的资源,除文中提到的还有许多方面值得研究和探索。精品战略与概念营销相辅相成。精品战略是生产理念,概念营销是营销。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企业战略符合市场经营规律,脚踏实地地工作,出版者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定会实现。#p#分页标题#e#

化学品的概念篇9

关键词概念管理;虚拟组织;网络组织;概念化

伴随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管理学科作为一门仅有百年历史的新学科其发展却尤为突出。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伴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管理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创新。由于企业日益重视人性化管理,企业的管理重点、方式、手段等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管理正在以硬管理为主走向以软管理为主,企业管理出现软化的趋势,而这种人性化的、软化的趋势的出现实质上预示着以实物管理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正在向以价值、概念为主的现代管理方式过渡。

企业概念管理的内涵

1、概念管理的定义。概念管理是指在社会经济、企业组织日益虚拟化的条件下,将管理对象、管理形式、管理手段以及管理组织形态本身等从客观实体上升到一种代表各自价值去向的观念,通过对观念的管理来实现组织的各自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概念管理不同于依靠投入强制性的制度和物质手段的传统管理,它主要依靠思想的灌输和在同一组织中价值观的认同以及感情的互动而形成的一种理念来使企业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概念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虚拟化的管理,但它仍要以传统的组织结构和形态为载体,以某种有形和无形的产品为依托,并要借助于现代化的科学和信息网络技术,不过这种无形或有形的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事实上只是一种“概念”产品。

2、企业管理概念化趋势的内涵。

(1)企业组织形态的概念化。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在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企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网络组织作为一种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企业组织模式,不仅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企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问题得到合理解决,而且改变了传统管理的刚性思维,实施开放式的柔性战略,这使得企业在知识经济中的战略视野开拓更加开阔。所谓企业组织的概念化是指企业借助于inteRnet设立虚拟橱窗、虚拟展销会、虚拟经销商等,使企业组织由实体走向概念化,并不断完善其内在功能。企业组织形态的日益虚拟化、网络化,形成虚拟组织、网络组织。虚拟组织(Virtualorganization)是指为实现对某种市场机会的快速,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拥有相关资源的若干独立企业集结以及时的开发、生产、销售的多样化、用户化的产品或服务而形成的一种网络化的战略联盟经济共同体。至于网络组织(networkorganization),则是一种适应知识社会、信息社会与组织创新要求的新型组织模式,它能使组织更好地适应复杂、不确定的环境变化,是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外界环境日趋复杂、变化日趋迅速的要求相适应的。网络化运营的跨国公司、虚拟国家、战略同盟都是网络的形式,小企业网络是中小企业赢得协作竞争、多营优势的模式选择,新兴的虚拟组织、weB公司都具有网络组织的特征。网络组织作为一种概念公司,将会随着技术发展日趋成熟,人们对企业组织的认识也将从实体化本身向概念化转变。

化学品的概念篇10

但现在行不通了,

如今的概念营销该怎么做?

所谓的“概念营销”,是指企业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将产品的某些特性概括成一个概念,并通过各种媒介广为传播的一种营销策略。

概念看似简单,但并不是每家推行概念营销的企业,都能如愿实现“赢”销。

概念营销的两大成功基石

一、概念营销必须建立在产品及服务特殊性的基础上

概念营销并不是凭空想出一个概念,然后通过媒体炒作就能得到消费者认可的。

概念营销必须建立在产品及服务特殊性的基础上。2005年,a企业为了提升其冬季主打的蛇油SoD蜜的产品优势,率先推出的“纳米蛇油技术”的概念。为了向消费者输出卖点,a企业专门邀请了清华大学化工技术专家和原料供应商一起到企业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立项攻关;在该技术配方研制成功后,a企业第一时间就向国家提出专利申请,还专门召开了新闻会。伴随着“纳米蛇油技术”在高空和终端的广泛传播,不但绝大多数消费者很快就接受了这一概念,而且2005年冬季a企业SoD蜜的整体销量比2004年同期增长了近50%。

与a企业不同的是,2006年,B企业为了尽快打开市场,B企业模仿日本某品牌提出的“无添加”的概念,决定为该品牌提炼出“无刺激,零负担”的核心卖点,并在产品的外包装上打上了这样的宣传口号,但既没有对这一概念进行科学认证,也没有对概念进行大力度的宣传推广。结果可想而知。

可见,概念营销的基础是在洞察消费者需求之上的差异化。首先要有产品基础,其次要有实在的功能体验。否则即使凭广告轰炸堆起一个概念,赢得一时的关注,也很难支撑长久的销售。只有产品或者服务本身确实与同业形成较大的差异,并且可提炼出来,形成与消费者沟通的触点,才能谈得上“概念营销”,否则就无异于虚假宣传和炒作了。

二、概念营销必须建立在企业持之以恒的炒作决心和雄厚的实力基础上

任何概念营销,如果像B企业一样只停留在字面上,不对概念加以传播与推广,这就会让人感觉这是一种空话或者是噱头。当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没有强大的实力来做广告宣传,并不代表就无法成功运作概念营销了;或者先从小市场做单点突破,或者围绕产品的概念点,做精、做深、做透地面宣传,或者采用会员俱乐部方式,都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宣传推广方式。大家一定对“宜家”这个品牌并不陌生,在“宜家”运作初期,我们从未看到它做过任何电视广告,但它凭却借目录式推广方式成功了。

因此,企业在运作概念营销之前,首先要先审定一下自己能有多少的资金预算来推广,然后量体裁衣,根据自身的实力来选择适合的宣传推广方式。

概念营销的三大运作要素

一、从产品的成分和功效卖点入手挖掘适合的概念

概念不能无中生有,概念只能来源于产品本身。如果没能够突显产品卖点,概念营销也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了。寻找和挖掘适合的产品概念,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是,从产品的成分和功效卖点入手,剖析一些消费者比较关注的现象和制造一种新的消费者需求。因此,寻找和挖掘适合的产品概念,离不开企业对化妆品市场需求趋势的关注,更离不开对消费者深层次需求的研究。

二、做好具体服务让概念以消费者实际可感知的方式传播

概念如何不能以具体的形式落地的话,那只能说是一句空话。只有真正将它转化为消费者可以体验和感受的消费价值时,概念营销才能真正达到“赢”销的目的。因此,当品牌或产品概念提出后,要多从概念方面引出服务和机理来,用知识营销和服务营销中的表达、体验、测试、对比等促销手段,反衬出概念肌理,这样以消费者实际可感知的概念落地,就可以大大地丰富我们的促销线和终端线,从而形成头尾抱团,自成一体。

例如,某品牌化妆品最近向消费者提出了“导入式护肤”的概念,其利益点就是有效成分的吸收性和渗透性比一般的化妆品要好。为了迅速推广这一概念,该品牌专门给每个有导购员的终端配备了皮肤水分测试仪,在终端开展了皮肤水分免费对比测试活动。将该品牌导入式和非导入式配方的两套产品,在消费者两次使用后,分别进行皮肤水分的测试。通过确切的水分数值对比,极具说服力地向消费者说明了具备“导入式护肤”概念的产品优势。由此,要让消费者接受此概念也就变得顺理成章和十分容易了。

三、市场执行精细化须有完善的制度监督作保障

适合的概念和富有战斗力的概念推广模式,犹如拥有了柴火和烧水的方法,而要最终把一锅水烧开,关键还要看烧水人在烧水过程中的努力,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三分策划,七分执行”。而这一执行过程就是将概念向消费者传播和让消费者接受概念的过程,因此丝毫怠慢和马虎不得;没有很精细的执行,再好的东西到消费者那里也变样了。

按操作的精益化程度,笔者把概念营销的运作分为三个级别:初级运作:广告语+大肆宣传;中级运作:广告语+配套解释(或话术);高级运作:概念+服务+机理+落地形式+各环节部署配合。其中高级运作是一种精益化的执行模式,只有从产品的终端陈列、终端形象、促销员的口碑、促销活动、广告传播、产品手册等各个环节都执行到位了,概念才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