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观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1:48

科学观的内涵篇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邓小平和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努力把握发展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3.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

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4.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第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坚持以人为本

1.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由对物的依赖关系变为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是由对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对立的扬弃而实现的。到了共产主义,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实现了劳动的普遍化,劳动不再成为人谋生的手段,而成了人的第一需要,这样就会有足够的自由时间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打开了航向,但它不是共产主义的实现。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为本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是朝着这个伟大历史目标的迈进。一切有志青年都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当前,我们要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积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科学发展观重在落实

1.科学发展观重在落实

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讲的经济较快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的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特别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为此,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五)坚持可持续发展。(六)坚持改革开放。(七)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

2.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第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第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第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的目标体系。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求真务实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要按客观规律科学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切实抓好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就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较多;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科学观的内涵篇2

党的*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所作的最全面、最深刻而又最鲜明的新概括,四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其丰富,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领域,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各个方面。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对于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一条基本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同志也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如何分配,这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回答和解决的基本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体利益,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同时要关心人的价值、尊严和权益,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回答了“如何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法,从而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切入点和重要现实途径。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报告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以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兼顾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兼顾各方,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就是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准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不断增强把握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辨证思维能力,切实做到统筹兼顾。

科学观的内涵篇3

一、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作用。科学发展观突破了过去把发展单纯理解为经济增长的局限,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出发来思考和认识发展问题,具有丰富的内涵。学习掌握科学发展观,首先应该全面、准确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发展是人类进步的永恒主题。经济发展为社会进步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进步也为经济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和保障体系。科学发展观把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健全、科学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作为发展的总目标,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推进,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党的*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发展的实质,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平衡与和谐。认真落实党中央的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努力改变目前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存在较大发展差距的状况,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有利于促进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它强调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最终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人类社会在曲折中发展所取得的一条宝贵经验,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认真对待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才能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造福人民和子孙后代。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程度越高,越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有效改善;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分而必要的物质文化基础。因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需要通过经济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二、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合格学校建设

面对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学校必须把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指导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原则,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用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加快学校的发展步伐。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合格学校建设,就是要树立科学的规划观,谋划好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它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学校自身已有的办学条件与特色、国家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世界教育与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按照适应性、层次性、整体性、前瞻性、可能性、创造性的原则,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统筹考虑,合理部署,科学规划。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合格学校建设,就是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确保教育质量。要倡导科学的、全面的质量观,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尤其要把提高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巩固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推进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师生的首创精神,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从严治教,规范管理。

科学观的内涵篇4

通读*报告,我们可以发现:从阐述的篇幅看,“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差不多,在整个报告中是比较多的;从它在整个报告中所处的位置看,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建设的阐述之前,可见,“科学发展观”在国家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今年新修订的《》也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作为一名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写入了其中,从这几点看,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在细读了第三章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后,有几个关注点值得大家仔细体会:

关注点一: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既体现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承前继往,又体现了与时俱进和丰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关于发展问题的很多重要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解决了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发展,使党的发展观发生了一次重大的飞跃。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观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因此,它们的一脉相承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上的一脉相承,它们的与时俱进也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而实现的与时俱进。

关注点二: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的战略选择。

从这一点来说,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哲学的观点,告诉我们,在看待问题时,既要看到成绩,也要看到不足。

党的*报告科学分析了我国发展在新阶段呈现的八个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等各个领域,既有成绩和进步,又有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在这其中,我们特别要看到的是报告中所提到的“一个重大变化”和“两个没有变”,即: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与之相应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重要矛盾没有变。

因此,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关注点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对前两个内容的认识有助于理解这一点。*报告中明确阐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报告中,继而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个根本要求。

其中,“以人为本”作为核心,表明了科学发展观正确的价值取向,凸显出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不动摇。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我们都是教育工作者,所以,我们尤为关注的是如何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全局,要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的办学就是要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我感到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我们的教育要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本。从德育工作的开展来看,学校近年来结合时世形势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活动,感恩教育活动,“温馨教室”的建设等。这些教育活动的开展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学生需要什么,学生的发展需要什么,我们就要开展适应时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从教学看,“二期课改”强调以人为本,今年一年级的教材又有了调整,增加了二到四星期的准备期教学,就是考虑到刚入学的孩子适应小学生活需要有心理上的、情感上的准备,从实践来看,孩子们很喜欢以游戏的形式来学习知识,他们对小学的适应期明显缩短了,他们感到学习很快乐,老师教得也比较轻松。当然,在看到收获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总结,这也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我想,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也要学会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去发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在获得成绩后,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周而复始,不断前进的过程。

今年9月,我们学校转公,两校合并,在这过程中会有许多问题产生,这也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这就要求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发展的眼光看待学校转公、两校合并,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在这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使我们汇师小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这也是我们现在正在思考的问题。

科学观的内涵篇5

深刻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这是我们学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的一个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以来,对其思想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进行的更加全面、系统、完整的阐述。这四个方面,提纲挈领,切中实质,使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在工作中应当全面、完整、准确地把握,深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思想内涵和基本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从而更加自觉、主动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首先,要深入理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要深入理解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第三,要深入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等关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第四,要深入理解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必要性。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扭转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统筹兼顾,总揽全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注重实现良性互动,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在统筹中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在发展中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明确重点。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我们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特别要明确的是,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中,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坚持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动摇。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新认识,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集中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准确把握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新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就能确保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科学观的内涵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思想内涵

精辟概括的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传统荣辱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深刻总结。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与有机统一,高度概括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涵盖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鲜明价值导向,回答了当前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注和关心的社会现实问题,明确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大是非问题,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很强的时代气息。

一、“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是对爱国主义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的本质概括,是社会主义公民必须坚持的根本立场

中国传统思想中蕴涵着丰富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之不存,何以家为”“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经典名言为千秋传唱,为万代记诵。知荣辱之大者,乃是以国家之荣为荣,以国家之耻为耻。千百年来,爱国主义被中华民族始终奉为道德传统的至高原则,熔铸在中华儿女的思想深处,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之中,并成为衡量人们是否真正爱国的道德评判标准。可以说,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爱国史。作为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爱国主义的内涵与主题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会有所不同,却始终有着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涵。这就是: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和耻于危害祖国的强烈愿望。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新时期热爱祖国的时代主题。“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荣辱观是与这一时代主题紧密相连的。围绕这一主题,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公民,不仅要“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且要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1](p3)。

二、“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问题,是对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大力弘扬。它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

“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中的最高价值,是统领社会主义道德所有准则的灵魂,也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建党的根本宗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p.262)这就从根本上既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各种形形的非马克思主义政党划清了界限,也与封建统治阶级所鼓吹的“民本思想”区别开来。曾经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3](p857)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3](p1094)。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服务人民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及每一个社会组织都应当努力遵循的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行为准则。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是否服务人民、是否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是判别不同个人、团体和政党先进与落后的根本标准,也是一切社会势力在历史潮流中荣辱进退的分水岭。”[4]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推动力量。这就决定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最核心的价值取向,就是始终不渝地坚持“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句话,“服务人民”,就要以人民为基本价值主体,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客观的价值标准;就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等作为制定和检验各项改革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客观尺度,把人民的利益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判断荣辱问题的基本标准;就要始终做到相信、信任、尊重并依靠人民群众;就要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系,情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是衡量一个政党、一个集团或个人是真心实意服务人民还是背离人民的根本标准。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三、“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旋律和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承担的道德责任,体现了我国社会对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道德价值取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每个公民对待科学的态度从根本上决定着这个国家、民族和个人的盛衰与命运。科学不仅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财富的重要武器,也是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实现精神解放的重要杠杆。崇尚科学,就是要弘扬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知识,应用科学方法,学会科学思维。最根本的,就是要顺应规律的要求,按客观规律办事。现代中国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逐步摆脱盲目落后和愚昧无知走向现代文明的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巨大杠杆。当前,树立和坚持崇尚科学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提倡科学,宣扬真理,反对愚昧无知、迷信落后”[5](p25);就是要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浓厚的科学氛围,尤其是要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培育出“学科学、懂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就是要真正“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6](p41)“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正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四、“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观的核心精神和本质要求,回答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究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劳动观和荣辱观的问题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以辛勤劳动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和最高准则,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优秀民族,素有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懒惰乃罪恶之根,勤劳乃幸福之源”,[7](p61-63)道出了劳动对于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真正价值。劳动是实现崇高理想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语)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手段,也是获取和享有财富的前提,劳动者是最光荣的,剥削者是最可耻的。树立和坚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勤劳精神的弘扬,也是对好逸恶劳思想的有力鞭挞。它要求人们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劳动和从事劳动,发挥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为社会多作贡献;要尊重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不断激活和增强全社会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以造福于社会和人民。正如所强调指出的那样,“要在全党和全社会大力提倡高尚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艰苦奋斗、勤俭朴素为荣,以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为耻”[8](p2278-2279);要通过制度和体制约束,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支持、鼓励和保护人人干事业、人人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五、“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是对社会主义社会所应遵循的集体主义思想的揭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古人就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敬业乐群”,强调社会的团结与和谐。团结互助是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高度概括,是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翻身解放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可靠保障,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力量源泉。崇尚集体主义,褒奖团结互助,贬斥损人利己,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法则。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应该大力发扬集体主义精神,讲究邻里团结,注重和衷共济,相互之间应讲究相互关爱、和睦相处。“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旗帜鲜明地倡导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观念,批判损人利己、自私自利的不道德行为,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团结互助的良好道德风尚,规范和约束那些违背社会公共道德的思想和行为,抵制并减少损人利己的言行,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和谐美好的社会关系,有利于13亿中国人民的紧密团结、互相帮助,形成中华民族无坚不摧、无往而不胜的强大凝聚力。

六、“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对社会主义诚信道德的基本原则的概括与总结

诚实乃为人之本,守信乃行事之道。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诚实守信被珍视为“立身之本”、“处事之道”、“齐家之要”、“治国之宝”。孔子倡言:“与朋友交,言而有信”[9](p3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9](p42)“民无信不立”[9](p106)。自古以来,那种见利忘义、言而无信、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种种不道德行为均为世人深恶痛绝。在当代中国,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社会得以正常运转的道德支撑,是维系人们之间相互信任关系的道德基石。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协调机制的不完善和利益驱动的消极影响,诚信失范、见利忘义的现象和行为明显增多。“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对于在新时期弘扬社会正气,整肃和打击失信毁约和见利忘义的不道德行为,构建现代诚信体系和道德支撑,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公民所应具备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的集中概括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公民树立良好的守法意识和健全的法制观念对于保障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再加上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大变革的关键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取向和行为模式等正处于不断变化和调整之中,迫切需要建立起统一协调的道德秩序和法律秩序以使人们有所遵循。“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从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观高度增强人们的道德自律意识,从荣辱的自我评判上划清荣与耻的界限,自觉扬荣抑耻,进而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有利于培育和养成公民的现代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从而保证国家法律和纪律的权威性、严肃性,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长治久安。

八、“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概括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是强国固基所不可限量的强大道德力量

艰苦奋斗是人类克服一切困难,创造辉煌业绩的宝贵精神品质。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险著称于世。我国古人就留有“艰难困苦,玉钕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优良传统美德。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民族的兴衰存亡、国家的长治久安乃至政党的兴旺发达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是靠着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的种种消极负面影响,特别强调“要在全党和全社会大力提倡高尚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艰苦奋斗、勤俭朴素为荣,以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为耻。”[10](p245)“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有利于动员和鼓励我们在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面前更加自觉地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拼搏开拓,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有利于驱除在一部分人中存在的骄奢淫逸不良作风所产生的不谐之虞,冲破一切人间障碍,创造人类历史从未有过的辉煌;有利于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共同奋斗。

注释: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赵存生,宇文利.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内涵与时代要求[J].高校理论战线,2006,(4).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研究出版社,2004.

[7]崔自铎.生活哲学――思想语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8].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a].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科学观的内涵篇7

既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反思了传统的发展观以及我们现实中所存在的许多问题而提出的。那么根据这种反思,结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本意以及目前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其基本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发展

这可说是我们党提出的新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之所以如此,这是因为:其一所谓发展观,即人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而一切认识和看法,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来看,均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因此,发展观就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发展问题的反映。由此可知,发展是发展观形成的客观存在前提,没有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其二,上世纪作为我们的改革开放的设计师的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生前在他的“政治交代”——南方谈话中,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问题,基于我们与周边一些经济发展比我们快的国家和地区的差距,曾深有感触地告诫我们:“发展才是硬道理。”因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无论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家的长治久安,还是实现“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还是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均离不开发展。其三,目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更要讲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扭住发展这个“牛鼻子”,始终不放松。

正是基于以上三点,人们有理由认为,新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强调发展。

二、注重全面

在发展的问题上要注重全面,这也是党中央提出新的科学发展观的要义。一方面它要求我们在发展的同时,既要考虑到全国一盘棋,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的发展,做到既要使先发展起来的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争取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进而实现民主、富强、文明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强区。又要使西部内陆通过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迎头赶上,使地处东北的老工业基地通过我们的“振兴”计划,发掘潜力,再现辉煌,使地处我国的中部地区迅速崛起。一言以敝之,使全国各地的发展出现一个“遍地冒烟,处处点火”的发展态势。另一方向,它要求我们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甚或是GDp的单纯增长,不仅是速度的发展,而应当是速度、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的发展,应当是在抓好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和基础的同时,使社会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也与时共进。也就是说使所有应该的发展,如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人与自然的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发展都能够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使各种应该的发展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最终实现“共赢”的局面。也就是要通过强调发展,使应该的发展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拉下,使千树万树的梨花在我们强调发展的同时,竞相地都得到绽开。但是,全面的发展,并不是不分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平均使用力量,齐头并进,而应该是主次分明,有重点、有步骤的循序渐进的发展,是星火燎原式的发展。

三、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所谓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就是指我们在注重全面发展的前提下,要协调好各方面发展的比例和速度,既不能使重点与非重点的发展比例等齐划一,也不能使其发展速度平均等同,更不能使其发现出现很大差距,甚或出现两极分化,而要在抓好发展“中心”或“重点”的同时,使其它非“中心”和非重点得到兼顾,各方面的发展比例适当,发展速度不能拉得太大。不能单打一或一叶障目,出现一手硬、多手软的现实。也就是早就说过的,要学会弹钢琴,要在保重点保中心发展的同时,兼顾“四面八方”的发展,考虑到各种群体的利益、各个方面关系的利益。通过统筹兼顾协调的发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建设社会主义。也就是说,我们强调发展,做计划、办事情、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十多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对所有的人负责。这是我们过去一直所提的统筹兼顾。而十六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把它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根本要求来看的,不仅如此,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要亮点就是拓展了统筹兼顾的内容和范围,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但是在这里,我们必须明确,统筹兼顾,并不是绝对的平衡,也不是搞平均主义,更不是重犯过去一平二调的错误,而是既承认差别,又要使各方面利益都能照顾到,并得到保护和实现,各得其所,是在总体上能够平衡、协调地发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得社会能够协调发展。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我们眼前的发展不能只着眼于眼前的发展,搞什么掠夺式的“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无酒喝凉水”的发展,比如对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能挖光用尽,对于生存的环境的影响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而要在重视满足当代人发展的同时要把人与自然的协调以及子孙后代的发展作为发展观的问题来考虑,不要再干那种“吃祖宗与饭,断子孙路”的得不偿失的蠢事,别的不说,单纯就中华民族种的的延续来说,也要求我们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新的科学发展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其一项重要内涵,这是党中央在反思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危急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以往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的人口的过度增长、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追求人、社会与自然、资源的持久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目前,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具有战略眼光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为了适应世界发展的大势,我国政府已在上世纪末提出了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即: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加强环境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等等。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便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西部地区地处长江、黄河等江河的上游,是我国生态屏障之所在。只有加快西部发展,大江大河特别是长江、黄河的中下游地区的安全才能有所保障,全面的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改善。

新的科学发展观之所以再次将可持续发展问题引入其中,就是要再次告诫我们,我们的发展既要为当前的发展着想,同时也要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着想。那种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不是正路,而是走不得的斜路。对此我们应该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科学观的内涵篇8

首先,“以人为本”的规律论意义,体现为人的价值需求在社会发展中的某种前提性。如中共17大所强调的,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关于“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的思想,需要理解为一种社会价值规律:首先是人的价值需求和自然条件,然后才是以此为前提的“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的价值需求构成了历史活动的第一个前提。这种前提性也体现为人的实践活动的动力性。每个人的价值需求以及实现这种需求的人的力量的聚积将形成巨大的合力,构成创造历史的动力。这种前提性还体现为价值需求对价值实现形式的制约性。中国所以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直接的因素是市场机制有利于实现人民富裕和国家强盛。

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深刻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这一规律论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定,确立了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将亿万民众导向致富的方向,生产力得到了空前解放。这一过程实质是把富强作为基本价值确立起来并逐步予以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需要从这里开始其论述的逻辑。该逻辑的根本立足点是要解决人的基本需求问题,让中国人民富起来,让国家综合国力强起来。国家的战略、政策和发展机制是否合理,要看它们能否满足人的价值需求。从改革开放30年的思想历程看,从“三个有利于”到“以人为本”,都体现了重视和落脚于人的价值需求的特点,反映了在历史的进程中围绕价值需求展开实践的重要性。

其次,“以人为本”的规律论意义,体现为人的价值需求的全面性和价值实践进程的全面化趋势。中共17大报告所强调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这一意义在实践层面的反映。马克思曾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表明,中国发展已经展现出价值实践进程的全面化趋势,反映出人的价值需求结构的某种全面性。从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总体战略布局,以致目前形成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基本价值目标体系,反映了价值体系逐步全面化的趋势,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以人为本”的这一规律论意义,已经通过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形态而具体展开,体现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并展开为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系和实施途径,体现了价值建构的层次性。它既反映了价值实践的横向推进,也反映了纵深方面的推进,对于中国发展新模式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观的内涵篇9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正是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这样一个时期,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并不是说这些年我们的发展有多大的问题,更不是说需要我们长期坚持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出了问题。而是说,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可否认,在我们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够全面,也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这些问题,有些是在中国发展的现阶段难以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导致的或者所加剧的。而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正是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反映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需要。经过20多年的奋斗,我们在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我们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光是追求GDp的指标,它还应包括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和精神道德水平的提高,需要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显然,要实现这样的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靠传统的发展观是不行的,需要我们转变发展观念,树立新的科学发展观。

总之,新的发展观既符合时展潮流,又符合当代中国国情;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对全球、对人类的负责态度。如果将这一发展观付诸实践,将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将对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应当说,科学发展观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句话,准确而深刻地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内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共产党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宗旨和理念在发展问题上的反映。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还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只是经济的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注重以人为本,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当前,坚持以人为本最生动最具体的体现,就是要切实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应该看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我们一定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个道理,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通过发展经济,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尺度。

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发展要全面、协调、可持续,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首先,发展必须要全面。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不可偏废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其次,发展必须要协调。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再次,发展必须要可持续。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可以说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它所涉及的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我国发展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城乡差距较大,导致所谓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连同“三农”问题,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的拦路虎,是我们必须啃下的“硬骨头”。统筹城乡发展,应该着眼于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同时,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思路,例如,应该注重从“农”外找出路,通过“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来促进“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

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应当说,在一个国家内部,发展不可能有“齐步走”的模式,经济发展不平衡应该是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由于历史、地理、资源等方面的差异,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的问题比较突出,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地区差距不仅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也表现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还表现在省、自治区内部地区之间。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同时还不利于地区的稳定。当然,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以牺牲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为代价,硬求发展平衡,而应该通过国家宏观政策的扶持,加上发达和比较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等方式,来缩小地区差别,实现各地区的共同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社会发展领域存在的问题,许多同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职能不到位有直接关系,需要转变政府职能。社会保障、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等领域有其特殊性,政府必须承担起应负的责任。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是人均资源比较少的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全过程的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选择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乃至社会生活方式时,都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问题。

科学观的内涵篇10

一、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是: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情况,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党的*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部署,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抓住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实现“*”规划的宏伟目标,进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关键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在全党全国人民中形成了广泛共识,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广大干部群众衷心拥护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形成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同志指出:“全党同志都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精神的战略高度,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统一思想,增进共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研究和宣传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掌握贯穿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问题是,要站在能否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切实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这个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必须更好地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就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我们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面对的社会利益主体更多,领域更广,利益关系也更复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全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局面亟待改变,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的发展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