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十篇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十篇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3:00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篇1

论文关键词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

一、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原因

(一)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表现

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达到2.3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7%,流动人口中以农民工为主体。豍这些规模庞大的农民工队伍,还逐渐凸显出一个新的特点,就是拖家带口:核心家庭式的流动。由此,衍生出随迁子女如何接受教育这一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在这些流动人口中,随迁子女则有3000万以上。他们当中,失学率却高达9.3%。近年来,农民工子女教育难的问题,虽然逐步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教育部门及有关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但还是并没有取得根本的改观。综观以农民工为核心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随迁子女入学方面:部分学校接收随迁子女入学不积极;入学条件苛刻、手续繁琐,就读难度大;随迁子女很难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二是接收学校管理方面:插班生较多,导致班额过大、管理困难;学校教育资源相对紧张;随迁子女家庭流动性大,学校管理不便

三是社会支持保障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单独解决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也没有能力协调其他部门,导致相关政策难以落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安全和质量令人忧虑;农民工子女入学方面的各项惠民政策宣传不到位。

(二)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户籍制度方面。这方面主要是户籍的城乡分割问题,新中国成立后,逐渐通过户籍制度把我国人民的身份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大块。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户籍制度有所松动,但是两类户籍划分并没有根本改变,所以那些流动到城市里的农民工,身在城市,身份却由农村决定。在我国的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的是户籍所在地政府负责提供义务教育,因为义务教育的资金是直接划拨到户籍所在地的。然而,在农民工进城流动的时候,那些划拨的义务教育资金却没有虽适龄入学儿童流动,以至于以农民工为主的流动人口家庭中的适龄入学儿童无法享受当地政府的教育补贴。

二是在教育分权方面。这主要是指义务教育中的分权,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第8条的规定,义务教育是在中央政府领导下,按照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方式进行;第12条则规定了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即由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负责筹集。这种义务教育制是具有非常强的分权性的。它导致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入学儿童的义务教育在实际中无法得到制度上的保障。

三是流动人口的经济方面。如果说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是客观的制度问题,那么下面两个方面则是流动人口自身的问题所导致的。在经济方面,主要是流动人口的收入不高,因为在我国流动人口的就业主要分布在加工制造业、环卫、餐饮、家政等服务业,以及运输业和建筑业。这些流动人口大部分居住在城乡结合部,因为那里生活费用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公办学校对流动人口的子女而言,并不容易接近。先不说求学成本,即使是公办学校的赞助费已经使大部分流动人口的子女受教育问题直接受到阻碍。

四是流动人口的家庭方面。流动人口的家庭首要特点就是流动性,这种流动包括工作地点的流动和居住地点的流动,这样流动人口家庭就无法为适龄儿童受教育提供一个安定的学习环境。同时,这种流动性造成了流动人口社会交往的短期性,这实际上是流动人口社会交往渠道窄的表现。与乡村的环境相比,乡村是稳定的熟人社会,城市则是变动不居的陌生人社会,那么流动人口家庭中的适龄受教育儿童,随着其家庭的流动,其学习就缺乏一种系统性,甚至会出现不停地转学或停学的情况,极大的阻碍了以后流动人口家庭适龄受教育儿童的发展。

二、关于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政策及其争论

(一)政策历程

为了解决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最早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政策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出台的两个文件。第一个文件是《城镇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办法(试行)》,该文件是属于试点性的,主要是在北京、上海等省市进行的试验。正是在第一个文件试点的基础上,教育部与公安部联合颁布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这第二个文件具有很广泛的指导意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该阶段处理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政策理念与思路,具体而言则是规定了流入地人民政府和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前者要为流动儿童、少年的教育创造条件和提供机会,后者要担负起管理流动儿童、少年受教育的责任。在受教育的方法上,该文件规定了流入地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担纲对象,即可以让流动儿童、少年借读。当然,也有其他方法,例如进入流入地的民办学校,或者流入地的公办中小学根据流动儿童、少年的特点,可以专门办简易的班次。同样,在学籍管理上,则是建立临时学籍。此时,第二个文件的规定在实践中的一大问题是,借读费的明文正当化反而为阻碍流动儿童、少年进入公立学校提供了一个借口。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流动人口的大潮越来越猛,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也更加凸显。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对这些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并且积累了不少经验,这鲜明的体现在国家政策层面的文件。从2001年至2005年先后了近十个文件来规范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我们可以从这近十个文件中,分析在政策理念和政策执行方面有何变化。首先在政策理念方面,并没有根本的变化,还是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和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但是,在农民工子女的身份方面有些变化,就是不再那么强调临时性和差异性,而是要求流入地政府为农民工子女受教育安排专门的经费,入学条件方面则要求向本地学生看齐。在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收费方面,则明文要求取消借读费和择校费等额外的费用,与本地的学生大体做到了齐平。在政策执行上的一大进步是,摆脱了理念的提倡,真正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进行比较实际的解决,尤其是经费保障方面的进步较大。上述政策理念和政策执行的条文可以参阅以下文件:《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2002年)、《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5年)、《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2005年)等。

在流动儿童受教育方面,最大的进步是2006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这说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不仅仅停留在行政政策的层面,而是在法律中也对其有了定位和规定。随着义务教育法的颁布,2008年实行的另一项政策,即免除学杂费的规定,为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之解决提供了一大保障。进入十二五规划期,在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又面临新的机遇,总之这些政策和法律的不断出台,为有效解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不断的提供新的便利。

(二)学界争议

针对当前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已有的研究大多是基于教育公平理论视角,从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三个层面,去探讨农民工子女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均等问题。

这种研究视角首先关注其实是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如果说义务教育是国家的义务,那么在整个义务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农民工子女是否享受到了这种权利,是否平等的享受到了这个权利,都是研究的中心问题。进一步而言,所谓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也可以看做是对公共教育资源消费的一种特殊形式,虽然这种消费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我们必须根据法律的平等精神满足之。当然,在经济学家看来,教育不仅仅具有社会功能,还具有很强的经济功能,那些人力资本学者把农民工子女视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那么,从现在国家的教育投资和未来国家发展的收益而言,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利也是必然的,因为良好的农民工子女教育,将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劲的人才动力。

三、当前的出路与对策:仰望权利的星空,脚踏发展的大地

综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其成因,是为了更好的提出对策。而我们对当下研究的探讨,则是为了更有针对性,更实际的提出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要真正的解决问题,或者对解决问题有所裨益,必须把目光拉回到现实的世界,而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的探讨。我们的思路也不再是经济学,或者法学的单一视角,而是要同时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

首先我们仰望的是权利的星空,因为那是我们诉求的目的;其实是脚踏实地,权利从来不是空洞和普遍的,而是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经济状况相联系的。所以,要从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一步步去实现应有的权利,既不做一步到位的空想家,也不做一概否定的现实主义者。为此,要从两个方面推进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的实现: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篇2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194-02

一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社会学认为,家庭是流动人口子女城市化的初始环境,而且是流动人口子女社会化的首要场所,因此,家庭教育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占据关键性和基础性地位。家庭教育是否顺利实施,直接影响到流动人口的素质,从深层次看,影响到社会是否和谐。但现实是,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1.家庭教育意识薄弱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在流动人口这类特殊的群体中,父母的素质偏低现象严重地影响着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在流动人口家庭中,多数父母不懂得孩子有其身心发展、个性的发展的规律,他们也不知道当外力破坏了这种生长规律时,将有可能导致不良的后果。此外,流动人口作为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外来人口,他们面临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他们大部分的时间用来打工挣钱,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子女的学习和成长,即使偶尔过问一下子女的学习情况,也会因为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而显得力不从心。

2.家庭环境差

子女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父母在精神上投入,也需要父母在物质上投入,如给孩子买必要的学习用品,给他们创造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安排他们参加多种多样的课外学习活动以及给孩子创造一个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家庭教育环境等,这些都会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但对于流动人口家庭来说,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大多属于城市中的低收入群体,他们的住房状况拥挤、脏乱、周边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他们居住在狭窄的、临时的出租屋中,一家几口人挤一间屋子,根本不能够为子女提供安静的学习空间和环境,从而也无法满足子女学习所要具备的基本的物质条件。

3.教育观念和方法的不得当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虽然意识到对下一代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受到本身文化水平的制约和传统农村教育观念的束缚,流动人口缺乏正确的现代家庭教育观及科学的教育方法来对他们的子女进行家庭教育,通常严而无格或宽而无度。有的对孩子的教育没有明确的目的;有的对子女要求过于严格,实施高压政策,动辄语言羞辱、体罚打骂。很多流动人口家庭采用不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手段,不与子女沟通,不理解、不尊重子女,也没有正确的指导,仅仅凭借自己的想法和兴趣去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只是重视教育的结果,也就是希望子女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却忽视了家庭教育的过程。

4.环境不稳定

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生活问题,工作是关键。但由于受到自身文化水平和户籍的限制,多数只能够寻求不稳定、短期的工作,造成了许多流动人口家庭像水上的浮萍,居无定所,流动性大,整个家庭一直处在漂泊不定的状态,加之孩子的适应能力较弱,给孩子造成了很大影响。当流动人口子女刚刚适应了一个城市的生活,他们的父母可能又换了新的工作地点,于是他们不得不随着家长不停地流动。正是由于流动人口子女处于不停地流动状态,使得流动人口子女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无法很好地衔接起来。正是这样不稳定、不衔接的教育造成了流动人口子女性格不开朗和学习态度不认真的缺陷。

5.隔代教育

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动呈现流动人口家庭化,所谓流动人口家庭化,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其一是指流动人口在流动过程中组成家庭,其二是指某些家庭中由单个成员流动变为整个家庭流动。我们这里所研究的主要是第二种,即流动人员由个体转变为家庭,也称之为家庭式流动。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家庭往往是一家五口、三世同堂一起流动,父母将子女托付给工作较为轻松或者专职在家看管孩子的爷爷奶奶照看,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牺牲了自己与子女相处的时间,他们失去了父母在子女成长发展过程中担任主要引导角色的机会,表面上看父母有了更多的挣钱时间,但无形中拉大了流动人口子女与其家长的距离。另一方面,爷爷奶奶会比较溺爱孩子,在学习方面更是知之甚少。

二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相关策略

1.流动人口自身改变家庭教育方式

由于流动人口家长整体素质相对较低,难免在家庭教育中出现偏颇。这样就要提高家长的素质,要求流动人口家长改变教育方式。由于生活、经济等压力,流动人口几乎没有时间和子女进行沟通。长期的疏远使得子女与父母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甚至会产生代沟,从而给家庭教育带来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因此,作为家长,要尽可能地挤出时间和子女定期地进行平等的、民主的、面对面的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家长应和子女保持平等的朋友关系,才能使子女敞开心扉。家长应尊重子女,用实际行动教会子女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力求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参与其中,和子女进行讨论,让孩子们能够体会到平等和被尊重,同时把握好谈话的最好时机。在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中,可以培养子女的自主意识和责任心。

2.学校给予帮助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一个整体,学校要想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要调动流动人口家长的家庭教育积极性,和家庭教育相配合。学校需要帮助流动人口父母认识家庭教育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协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以下有几点具体的做法:开办流动人口家长学校、开通流动人口家长咨询热线、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小组、定期召开家长会、要求教师定期到流动人口家庭走访、开办家长学校、举办流动人口亲子活动等。同时,邀请流动人口家长参加学校召开的报告、讲座,利用这些宣传形式,让流动人口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习得先进、正确的家庭教育理论。让流动人口家长学会多观察子女,多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和内心感受;学会欣赏和肯定子女的每一个进步;学会选择正确的就业观、家庭观和教育观,给流动人口子女提供高质量的家庭教育,通过学校的帮助、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及良性互动,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健康成长。

3.大力改善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环境

首先是流动人口家庭内部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因为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子女性格是否健康。其次是社区环境。家庭建立在社区当中,良好的社区环境也是家庭教育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流动人口在选择居住地上,不要仅仅考虑租金问题,更重要的是周边的社区环境,要尽可能地选择一个有利于子女成长的社区环境。另一方面,应在流动人口聚居区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提供免费服务,建立流动人口子女学习辅导班,帮助流动人口接送子女,并对其子女进行免费的课后辅导;建立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等。还应广招心理学方面的志愿者,定期为流动人口子女做心理的咨询和辅导,让流动人口及其子女在城市中也能得到社会给予的温暖。

4.政府给予支持

不论是学校建立的互动平台、流动人口学习班,还是社区建立的便民服务中心,都需要政府在经济、制度上的大力支持。政府也要将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视作自己的责任,负责管理流动人口的城府行政人员应定期去流动人口家庭慰问、了解情况、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若要彻底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最根本的是改变二元城乡户籍结构、改善流动人口的生活条件等,这需要政府和人民长期、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张斌贤.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

[3]夏雪.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篇3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现状成因

流动人口是现代城市的建设者,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关系流动人口家庭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关系社会公平与法治原则的实现,关系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整体发展后劲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水准,更是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本文就当前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的现状与成因进行浅显的探讨。

一、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现状

1、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受教育机会是衡量教育是否平等的重要指标,就是让每个人不受性别、种族、出身、经济地位、居住环境的条件的影响,均有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1998年3月,公安部和原国家教委联合颁发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只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做出了如下规定:流动儿童少年,以在流入地全日制公办小学借读为主,也可入民办学校、全日制公办中小学附属教学班-----接受义务教育。这个规定解决了流动儿童的入学问题,使其有了就学的场所,但在规定中表述的是“借读”、“附属教学班”等却表现了一种教育的不平等现象,让流动人口子女只是有学可上,无法上好学校。一部分流动人口子女即使有机会享受到流入地公办学校提供的教育条件,因为要交纳一定数量的借读费或赞助费,而高额的借读费、赞助费成了绝大部分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拦路虎。

2、就学过程不平等

虽然流入地政府部门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开始关注,但明显地保障力度不够,具体表现就是在流动儿童少年在流入地就学的途径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是在公立中小学借读。流入地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应相对较好。但在入学这一环节上,各地的公立学校都不同程度地设立相关规定,来提高接收流动人口子女的门槛,而且因为教育资源本身的有限性,公立学校不可能做到全部接收。二是在流动人口自发兴办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打工子弟学校大都位于城乡结合部;条件简陋,大多租借废弃厂房作为校舍,缺乏必要的设施和安全保障;师资匮乏,且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校际间的办学条件、教学管理水平差异很大,有些学校甚至未取得相应的办学资格,大多数打工子弟学校在办学条件、教育管理和教师水平上和公办学校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

3、失学辍学情况严重

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使流动人口子女中有相当一部分处于失学或辍学状态。主要原因是由于流动人口自身忙于生计,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管理。有些流动人口本身的文化素质不高,认为读书无用,对子女的教育不抱希望。

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曾以“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形式把中国公民分成身份不同的两大类别,蜂拥入城的流动人口居住在城市,户籍却仍是在农村。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应由户籍所在地负责。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动的同时,教育资金并没有随之流转,从而致使处于流入地的流动人口子女享受不了流出地政府的教育财政补贴,也没有资格享受流入地政府的优待。在流入地城市就学的流动人口子女,必须比城市孩子多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流动人口子女上学难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果。

2、义务教育制度的过度分权

《义务教育法》第八条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第十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教育法则明确了流入地政府对流动人口学龄儿童的入学并没有法律上的责任,作为城市边缘人口,流动人口子女无法享受流出地政府带给他们的教育补助。因此,义务教育的过度分权也是造成流动人口子女上学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3、流动人口经济收入低

在我国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运输业以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流动人口占到从业人员的半数以上,人数超过一亿。作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经济社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理应得到公平、公正待遇,但流动人口却经常遭遇工资偏低或拖欠的不公正待遇,收入普遍微薄。他们大部分居住在城市郊区,生活在城市贫困线以下,城市学校尤其是公办学校昂贵的求学成本,使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额外的赞助费和借读费,他们只能“望学兴叹”,这是导致他们子女上学难的直接动因。

4、流动人口家庭社会交往面窄

流动人口居住空间狭窄,条件较差,孩子没有安静的学习空间;流动人口子女尽管生活在广阔的城市空间,他们实际却只拥有狭隘的生活空间,这与乡村社会中频繁的互动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经常随同父母一起流动使适龄儿童的正常学习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甚至造成了阶段性辍学,影响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客观层面上拉大了与其他儿童的教育差距,进一步加剧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弱势地位。

5、教育经费影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

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地区偏见和观念上的障碍等原因,许多城市公立学校在招收流动人口子女时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经费问题也成为公立学校招收流动人口子女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打工子弟学校是体制外的产物,但其在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所起的作用却是相当大的。由于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批准,这些只能是半地下地进行办学。资金来源匮乏,校舍设备简陋,师

资力量较弱,教学质量不高这些都限制了打工子弟学校发展。打工子弟学校急需解决正规化的问题,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6、父母文化素质影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

家庭是儿童基础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直接决定了儿童的教育水平。流动人口家庭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应负有很大责任。许多流动人口的教育意识落后,注重眼前利益,认为读书无用。迫于经济压力,微薄的收入仅仅能满足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对于那些高额的借读费等却只能望而止步,从而这些流动人口子女丧失了最基本的受教育的权利。

三、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1、从体制上进行革新。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吻合的户籍制度,逐步削弱户籍制的身份定位功能,解除教育体制与户籍制度挂钩的传统模式,在政策上保障流动人口与城市市民在国民待遇上的一致性,降低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入学的门槛,淡化包括劳动就业、子女入学、住房分配、社会保障等政策规定中对户口的特殊要求,逐步实现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主体平等。

2、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各地政府要转变观念,提高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认识。要认识到进城流动人口为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政府有责任承担他们的子女的义务教育,要鼓励和支持流动人口子女进城上学,并为他们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

3、调配好教育公共资源。调整现有义务教育格局,合理配置国有公共教育资源,完善社会捐赠机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解决的渠道应该以公办学校为主,民办教育为辅,调整现有教育资源的分布,实现现有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建立健全捐赠机制,完善捐赠立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还可以通过适当的

方式,让用工企业分担流动人口子女的部分教育费用,并安排一部分城市教育附加费用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

4、协调疏导流动人口的流动。流动人口的流动总的来说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对个体来说更多的是盲目性。任何城市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政府还应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适当措施适度控制流动人口的规模,如通过实施积极的区域政策,引导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实现发达地区的企业、欠发达地区以及农民工家庭三方共赢,这也是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根本途径之一。

5、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教育。流动人口子女从农村走向城市,这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时需要老师、家长等积极地给予他们心理辅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跟那些城市里的孩子们和睦相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篇4

90年代以来,上海的流动人口增长很快,据最新的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流动人口总数已经达到349万左右,以家庭为单位的流动形式在增加,外来人口中的少年儿童人数也越来越多。与城市本地儿童一样,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得到关怀、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培养,但是他们作为流动人口中的脆弱人群,权益容易被忽视。再过十多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这些外来人口中的少年儿童都将逐渐长大成人,因此,关注流动人口中少年儿童的问题,不仅是对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负责。在知识经济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方式的今天,教育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能否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中国的教育法规之一,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同样应受到重视。本文主要探讨上海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受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思路。

二、现状与问题

根据上海市1997年第六次流动人口抽样调查的资料,全市237万外来流入入口中,15岁及以下的少年儿童有19万多人,流入人口中少年儿童和在校生约有34万人(这里的两个数字均包括15岁以上的在校生)。从表l可见,15岁及以下的流入人口中,在沪读中学(12一15岁)和小学(7—11岁)的人数仅占适龄儿童样本总数的38%和72%,有近四成义务教育年龄段的少年儿童不在学校学习,这不仅不符合我国于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也为新一代文盲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表1上海市1997年15岁及以下外来人口少年儿童的在学状态

总样本数其中:在沪读书(人)在沪读书比例(%)0—6岁187739721.157—11岁70150672.1812—15岁35413538.14合计29321038

资料来源:上海市1997年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造成大量外来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保障的原因很多,除了与他们经常流动的生活方式有关外[有些流动人口居无定所(如船民),或者居住地和工作地变动频繁(如建筑工人和装潢人员),缺乏相对固定的落脚点,使得其子女难以获得必要的上学条件],主要的是以下三方面:

1、家庭收入水平低,制约了对子女的教育投入。

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主要依靠父母或监护人提供教育费用,1995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流动人口调查显示,家庭对子女教育方面的消费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最高,为2.39,比处于第二位的交通和通讯消费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0.74,反映了流动人口对其子女教育消费需求有比较强烈的倾向。但上海的流入人口以体力劳动者居多,他们来沪后从事建筑施工和加工工业以及商业服务业等,收入大多比较低。根据1997年第六次流动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上海市经济型流入人口的月平均收入为680元,其中月收入在600元以下的占56.5%(见表2),仅相当于同期上海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分之二(根据劳动工资年报统计,1997年上海市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952元)。较低的收入水平制约了他们对子女的实际教育投入。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家长不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特别是不重视女童的教育。

表21997年上海市经济型流入人口的收入情况(单位:%)

月收入所占比重合计100300元及以下12.2301--600元44.3601--900元27.2901元以上16.3

资料来源:1997年上海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2、借读本地正规学校的收费水平高制约了外来人口子女的入学。

上海市政府为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提供了两条制度化的就学途径,一是取得蓝印户口或上海户口在本地学校正式入学,二是在本地学校借读。由于上海历来执行严格的户籍管理政策,只有买房、投资和紧缺人才引进等少数几条渠道才能获得蓝印户口或城市户口,因此对解决数量庞大的外来适龄儿童少年的就学来说,其作用甚微,借读为主要形式。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1996年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为9550人,借读生总数为7950人,占适龄人口的80.3%。2001年初上海社会科学院在上海全市的一次抽样调查发现,在96个在沪的7—15岁外来人口子女中,有33个在上海本地学校借读,45个在民工学校就读,18个未上学,比例分别为34%、47%和19%。在上海本地学校借读比例较低的主要原因是:(1)上海本地小学容纳能力有限,尤其在同时作为本市动迁人口和外来人口导入区的城乡结合部;

(2)在上海市教委关于借读的规定及其执行中,对借读条件从严掌握,致使大量民工子女无法利用这一形式;

(3)尽管名义上借读费用不高,约为每学期400元,但借读生家庭往往要缴纳数目不小的赞助费(每年1000—2000元)或给学校提供其它资源才能入学,许多处于低收入的民工家庭难以承受,表3反映的是流动人口子女在不同地方和不同类型学校就读的每学期费用支出情况,显然,在家乡就读的费用低于在上海民工学校的费用,在上海民工学校就读的费用又远远低于在上海正规学校借读的费用;

(4)借读中突出的不同地区在教材、教学等方面的差异,也是一个因素。

表3流动人口子女在不同地方和不同类型学校上学的费用支出比较(2000年)

样本数平均每学期费用最低最高在上海正规学校借读3818302506160在上海民工子女学校就读418421002200在家乡学校就读103652506000

资料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2001年初的上海流动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平均每学期的费用中包括借读费、学费、书杂费、生活费、暂住费等。共调查了615个经济型流动人口家庭,共有544个孩子,其中192个孩子在上海,327个在家乡。在有孩子的家庭中,42%至少有1个孩子在上海生活。

3、大量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在发展中缺乏规划和有效管理。

为适应大量外来人口子女接受教育的需要,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利,不少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在上海便应运而生了。上海市最早的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出现在1992年,后来发展很快,到1997年已经发展到100多所,据估计,目前有500所以上,主要分布在徐汇、长宁、闵行、浦东、闸北、嘉定等区和一些郊县。以城乡结合部的宝山区为例,1995年开始出现民工子弟小学,当年有8所,1996年发展到18所,1997年36所,1998年72所,至2000年9月有105所小学,27所中学,学生近2万人,其中有个较早开办的学校,分校也已经发展到了十几所。闵行区外来人口学校在最多时有108所,后来经过合并认证留下54所,目前在校学生有2万多人。

这类学校的创办者大多来自安徽省,安徽人在沪办学校的较多,这与流入上海的安徽人较多有关,也与安徽当地政府支持办学分不开。开办这类学校在满足外来人口子女上学需要的同时,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就是可以通过办教育来获得收益。一般一个学生一学期学费300多元,所以开办者积极性很高。

根据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办学性质,这些学校大致可归为三类:第一类是流动人口流出地教委或学校的跟踪办学点。此类学校主要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目的,在管理上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与家乡教委或学校关系比较密切。第二类是企业为解决本单位内民工子女就学问题而创办。第三类是其它社会力量(多为个人)办学点。

这些学校的资金来源包括三种途径:学费、社会赞助及上级拨款。学费是民i子弟学校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许多外来人口子女学校都获得过社会赞助物品,一般为课桌椅、作业本等实物,如卉园教学点获友谊汽车服务公司捐赠的课桌椅80余套,广丰小学曾获旅游中专捐赠的课桌椅20套,拥有500多名学生的皖浦希望小学的校舍和课桌都是当地政府提供的;还有些得到流出地有关上级部门提供的拨款资助或实物支持。

从学校内部管理的情况来看,外来人口子女学校中有一定规模的学校已有一定的管理规范化趋势,市场竞争、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家长的要求是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加强师资管理、教学管理的动力,并有可能促进其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在财务管理方面,各校维持了收支平衡,并有节余,这无疑是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存在的动力之一,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外来人口于女学校的师资来源是流出地的教师,教师工作量大,任务重,与此相比,教师的待遇偏低。月收入在500至1200元左右,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较差。

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创办者都是从流出地获得办学许可证,然后到上海办学,上海本地教育部门会同上海市公安局在1998年颁发了《沪教委基(1998)59号》文件,提出了《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

由于种种原因,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直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外来人口学校的主要问题是:1、办学资质问题。有些校长不具备办学资质,教师无教师证书。有个小学校长本人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水平,教小学一年级。这些学生长大后就是“新上海人”,如此下去岂不误人子弟。2、办学条件不合格。教室采光、通风不好,有些是仓库、公房等,因陋就简。教室面积、课桌椅等不合要求,厕所、饮用水、饮食卫生存在隐患,不少学校操场、体育设施都缺乏,影响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3、教材采用流出地,各省的不统一,缺乏统一的教材管理和统一的考核标准,教育质量参差不齐。4、经费短缺,常见病防治、体检等都跟不上,对儿童的头、齿、眼、耳等常规检查项目无法开展,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这类学校本来收费就低廉,办学者就尽力压低成本支出,一些最基本的教学器材都不舍得买,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教学质量较难保证。

从总体上讲,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在保障适龄儿童义务教育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应该得到肯定。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中央虽然有规定要当地政府大力协助,就近入学,但并未形成法律法规条文,特别是经费问题无从着落。许多基层政府部门对于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预防保健和食堂卫生等问题普遍进行了监督检查,有些地方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江桥镇政府在近年来筹措了大量资金,加快校舍建设,使得所有居住在当地的外来学龄儿童都能享有求学的权利,考虑到外来入学儿童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学校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当收取借读费,甚至免费入学,确保儿童入学的权利。机场镇道兴村对皖浦希望学校给予了大力支持,提供校舍,捐献书籍,与当地学校进行教学交流,当地还与学校开展警民共建活动,开办家长学校,既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家长的素质,促进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三、改进对策探讨

上海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发展形势非常快,1998年本市颁布的《暂行办法》中原则性的东西多,而可操作性较差,缺乏量化指标,加强大量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规范管理迫在眉捷。

首先,需要提高对儿童受教育权利的认识。流动人口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也是他们应该享受的权利。如果不重视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工作,不但会耽误一代人,也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不利。因此,要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一些措施开展对外来人口中少年儿童的保护工作。上海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已在“九五”期间把外来儿童的有关教育保健的状况,列入统计分析的范围,进行一些跟踪研究,在“十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其次,要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措施:

1、放宽借读条件,降低赞助费用。

本地正规学校应放宽借读条件,适当降低赞助费用,吸收外来人口儿童入学,为在上海市打工的有稳定工作、固定住所的外来人口的子女提供义务教育的机会,这与国与民都有好处。

2、把闲置的学校资源用于外来人口的教育事业。

自60年代末以来,上海的生育水平持续下降,到1998年总和生育率已降到0.87,远远低于2.1左右的更替水平。随之而来的是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例逐年减少,这部分人口的教育需求萎缩,造成了部分教学资源的闲置。从统计数据来看,1999年上海市共有小学1208所,与1990年相比,减少了一半多,招生人数也下降了7.65万人;同期幼儿园的数量减少了2/3,在园人数减少了42%。也就是说,随着生育水平的降低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上海市户籍人口中的少年儿童的实际教育需求有所减少。而以往教育投资形成的教育资源并不会因此而消失,场地、设备、师资都闲置出来,这些资源可以用于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教育。

3、广开筹资渠道,解决办学的资金短缺问题。

在经费的筹集上,可以参考民办学校的办法,同时注意办学对象的特殊性(即生源主要是经济并不富裕的流入人口家庭的子女),本着“政府拨一点、社会助一点、学校让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原则进行解决。

这里所说的“政府拨一点”是建议政府从外地劳动力管理基金和每年外来流动人口缴纳的各种收费中抽取部分用以发展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另外,“政府拨一点”也包括流出地的政府补贴一点。因为这些流出人口虽然人在上海,但他们的户口却在流出地,他们在流出地缴纳的各项税费中包含了其子女的教育经费,既然他们的子女不在原地就读,理应把他们的教育经费转出来。

“社会助一点”是指发动全社会的力量,为贫困的外来人口家庭的子女受教育提供援助。

“学校让一点”,就是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在提供适合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需要的同时,通过内部挖潜,降低收费标准,使更多的外来人口子女能够接受基本的教育。

“个人出一点”。按照我国的法律,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父母应尽的义务,不让子女上学就是违法。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政策宣传和监督力度,强制某些不愿尽义务的父母送其子女去上学,或可采取不尽义务的父母取消其务工证等措施,避免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的教育权利得不到保障。

4、把现有的“民工子弟学校”列入上海教育管理体系中,使其规范有序地发展。

许多社会现象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因为有需求才会存在,关键是如何正确引导。各级教育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责,要审查这些学校校长有无资质,教师合不合标准,收费是否合理,教学的硬件条件是否达标,是否存在各种安全隐患,教学质量能否保证,等等。各级政府允许办学的,要提供合适的场所,因为不是什幺地方、什幺人都适宜办学校,要把管理好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工作列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范畴。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篇5

[关键词]教育均衡;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城乡结合部

[中图分类号]G40―01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5-0016-03

近年来,我国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子女属地化义务教育问题日趋严峻。为何解决、如何解决该问题,理论及实践界虽有较多讨论与尝试,但仍未达成一致意见,未能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鉴于此,本文拟对该问题略述一二。

一、属地化教育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我国《义务教育法》指出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包括小学阶段教育和初中阶段教育),并明确规定: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也就是说,国家在有义务为公民提供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机会和条件的同时,也有权利要求公民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可见,九年制义务教育对国家和公民个体都有高度的约束性,政府应成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本提供者。

政府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本提供者,我国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行的是户籍管学籍政策,即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费用主要由户籍地政府筹集,中央政府根据地方财政情况予以不同程度的补贴,但对大多数地方而言,其补贴均不占多数。之所以采用户籍地政府筹集的政策,基本上是由于延续计划经济时代做法的结果。其理由是,父母在户籍地生产、生活,为户籍地做贡献,本人又出生且生活在户籍地,无论从道理还是从现实方便的角度,在中央财政不统筹全国义务教育经费的情况下,户籍地政府都应为其筹集义务教育经费,这既是对父母为户籍地做贡献的一种回馈,也是现实方便的需要。以此类推,如果父母不在户籍地生产、生活,不为户籍地做贡献,那么户籍地政府则不应有筹集其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义务;如果本人既不是出生又不是生活在户籍地,或者虽出生但并不生活在户籍地,那么从现实方便的角度来说也不应该由户籍地来解决其义务教育经费问题。不过,现实并非如此,总有各种特殊情况。例如,一些流动人口今年在户籍地生产、生活,来年又到外地生产、生活,或者今年在外地生产、生活,他年又重归故里,所以在中央财政不统筹全国义务教育经费的情况下,以父母在哪里生产、生活、做贡献,哪里的政府就有义务为其子女筹集义务教育经费的做法会带来很大麻烦。因此,不妨让彼此相抵,将特殊情况忽略,规定父母在非户籍所在地生产、生活,愿意子女在户籍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户籍地政府则有义务为其子女提供义务教育;愿意子女在流人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流入地政府则有义务为其子女提供义务教育。鉴于亲情及家庭教育之需,流人地政府在情理上当更有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属地化义务教育的义务。这也是教育部提倡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两为主”(流人地解决为主,公办学校解决为主)政策之一――流^地解决为主的合理性之所在。

同时,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存在着流动人口子女属地化义务教育的巨大需求。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今天,随着资本、技术“飓风”般地流动,人才、劳动力“飓风”般地流动同样难免。一批又一批的农民工进城后,首选的栖息地便是城乡结合部。在流入地,他们中的很多人常年务工经商,有着一份收入不高却能大体维持生计的相对稳定的工作,不再如候鸟一样纷飞于城乡之间――“农闲时外出务工,农忙时回家务农”,出现了所谓流动人口“不流动”的特点。一些杰出者甚至已在北京购房置业,长期生活在北京,成为事实上的“北京人”。如果能让孩子在流人地接受稍微像样一点的义务教育并且经济条件允许的话,那么无论是勉强维持生计类的流动人口,还是已购房置业、成为事实上的“北京人”类的流动人口,恐怕都会希望孩子能在自己的身边上学,这既是难以割舍的亲情之需,也是家庭教育的需要。而一些在户籍地不具备监护条件的流动人口子女更是必须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对于该需求,流入地政府应给予重视。

但是,倘若让非法民工子弟学校来解决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则是对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利与义务的极大漠视,也是政府的渎职行为之一。目前北京市朝阳、海淀、石景山、昌平、通州等区县城乡结合部都有为数不少的非法民工子弟学校,这些学校基本上都是无照办学,主办者素质较低,以营利为基本追求,其教学收费相当低廉却仍能普遍赢利,其办学条件之简陋、师资力量之薄弱、教学秩序之混乱、教学水平之低劣,自然可想而知。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北京房租很贵。这些学校大多租危旧的厂房、仓库、办公室等办学,一些学校还用报废的旧车接送学生,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如果让这些学校继续存在,则不仅是对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利的极度漠视,更是对其生命权的高度轻忽。而政府默许这些非法学校存在、媒体大多反对拆除该类学校的主要理由,无非是社会上有这类学校存在的需要。之所以存在这种需要,是由于目前政府尚无力彻底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

事实上,流动人口子女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是政府的义务,而非市场的义务,无论流出地还是流人地政府,若不着力解决该问题,本身即是渎职行为。而就北京市财力而言,能否建设具备基本质量的流动人口子弟学校,恐怕主要还是主观愿意的问题,而非客观实力的问题。说到底,我们还是没有把流动人口尤其是城乡结合部中低端流动人口当成自己的“新居民”,没有真正把这些“新居民”子女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当作自己的义务。

二、属地化教育的实施策略与办法

以上我们简要分析了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子女属地化教育政策的合理性与必要性,那么应如何做好流动人口属地化教育工作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目前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基本上是中低端流动人口,其经济收入微薄,人居环境恶劣,安全形势严峻,加上父母一般整日忙于生计、文化程度较低且多不太重视子女教育。可以说,就现实情况而言,流动儿童、少年在城乡结合部务工经商的父母身边接受义务教育未必就比在其户籍地的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身边接受义务教育好。因此,建议政府不漠视但也不提倡流动人口在城乡结合部接受属地化义务教育。当然,这绝不意味着流入地政府因此而无逐步加大对流动人口义务教育投入的必要。

第二,应在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居区周边建立新式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的

最大特点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向城市周边推进,而每隔一段时间向四周外移一步。现在流动人口聚居区基本上都是临时性质的,这就要求我们建设的流动人口子弟学校也应是临时性质的,并且校舍是可以移动的――每隔一段时间能随着城乡结合部区域的外移而外移,以便能及时地方便流动人口子女就近入学。近些年来,无照流动人口子弟学校之所以能够不断吸引流动儿童、少年及其家长,一个常被人忽视的原因即是其办学地点的相对灵活,入学近便。因此,笔者建议由市、区、乡三级政府及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出钱在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周边(就北京市而言,应主要是绿化隔离带周边),无偿划出临时用地(这需要突破现行相关政策),根据本地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需要,建设以活动板房为主,基本具备教学、运动及其他相关生活设施的校舍,而后广募精通又热衷于教育的各界贤达组成学校理事会,由理事会聘任校长,校长是半公益岗位,原则上从有爱心且身体健康的老教育工作者中聘任,当然也有一定的报酬。教师分专职岗位、半公益岗位和志愿者岗位:专职岗位通过市场机制聘用;半公益岗位从有爱心且身体健康的退居二线的老教育工作者中聘任;志愿者岗位由学校与首都各大专院校的学生工作处、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签订合同,原则上在同一个班选拔几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学负责同一门课程,给予其一定的报酬,并将“支教”经历记人个人档案。三类教师的比例可根据政府投入、社会捐助的情况来确定。学校日常运行经费基本由本市财政经费解决,但如果经费紧张,也可参照现行无照民工子弟学校的标准适当对学生收取少量的借读费,同时积极提倡、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对该类学校捐资助学。每年对学校经费运行情况进行严格审计,严禁将办学盈余直接或变相地中饱私囊。

第三,建立梯级入学制度。随着北京市户籍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城区或城乡结合部的公立学校出现了一定的学额盈余,一些公立学校还可通过挖掘潜力的方式扩大招生规模,以招收流动人口子女。安排流动人口子女在公立学校还是在上述专门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就读,笔者认为,应据流动人口在北京居住时间的长短(指流动人口办理暂住证时间的长短)、置业及纳税情况、学历及专业技术职称等标准来建立梯级入学制度,对时间越长、学历及专业技术职称越高、置业及纳税情况越好的流动人口子女优先安排城区公立学校就读。这不是对其他流动人口的歧视,而是对现实的尊重。如果将家庭经济条件很差的流动人口子女安排在城区公立学校就读,他连在城区学校周边租房子的钱都可能负担不起,又怎么去就读呢?同时,根据这些标准设置梯级入学制度还有利于吸引流动人口主动登记,调节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数量与质量。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篇6

1.家庭教育意识薄弱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在流动人口这类特殊的群体中,父母的素质偏低现象严重地影响着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在流动人口家庭中,多数父母不懂得孩子有其身心发展、个性的发展的规律,他们也不知道当外力破坏了这种生长规律时,将有可能导致不良的后果。此外,流动人口作为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外来人口,他们面临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他们大部分的时间用来打工挣钱,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子女的学习和成长,即使偶尔过问一下子女的学习情况,也会因为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而显得力不从心。

2.家庭环境差

子女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父母在精神上投入,也需要父母在物质上投入,如给孩子买必要的学习用品,给他们创造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安排他们参加多种多样的课外学习活动以及给孩子创造一个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家庭教育环境等,这些都会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但对于流动人口家庭来说,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大多属于城市中的低收入群体,他们的住房状况拥挤、脏乱、周边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他们居住在狭窄的、临时的出租屋中,一家几口人挤一间屋子,根本不能够为子女提供安静的学习空间和环境,从而也无法满足子女学习所要具备的基本的物质条件。

3.教育观念和方法的不得当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虽然意识到对下一代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受到本身文化水平的制约和传统农村教育观念的束缚,流动人口缺乏正确的现代家庭教育观及科学的教育方法来对他们的子女进行家庭教育,通常严而无格或宽而无度。有的对孩子的教育没有明确的目的;有的对子女要求过于严格,实施高压政策,动辄语言羞辱、体罚打骂。很多流动人口家庭采用不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手段,不与子女沟通,不理解、不尊重子女,也没有正确的指导,仅仅凭借自己的想法和兴趣去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只是重视教育的结果,也就是希望子女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却忽视了家庭教育的过程。

4.环境不稳定

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生活问题,工作是关键。但由于受到自身文化水平和户籍的限制,多数只能够寻求不稳定、短期的工作,造成了许多流动人口家庭像水上的浮萍,居无定所,流动性大,整个家庭一直处在漂泊不定的状态,加之孩子的适应能力较弱,给孩子造成了很大影响。当流动人口子女刚刚适应了一个城市的生活,他们的父母可能又换了新的工作地点,于是他们不得不随着家长不停地流动。正是由于流动人口子女处于不停地流动状态,使得流动人口子女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无法很好地衔接起来。正是这样不稳定、不衔接的教育造成了流动人口子女性格不开朗和学习态度不认真的缺陷。

5.隔代教育

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动呈现流动人口家庭化,所谓流动人口家庭化,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其一是指流动人口在流动过程中组成家庭,其二是指某些家庭中由单个成员流动变为整个家庭流动。我们这里所研究的主要是第二种,即流动人员由个体转变为家庭,也称之为家庭式流动。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家庭往往是一家五口、三世同堂一起流动,父母将子女托付给工作较为轻松或者专职在家看管孩子的爷爷奶奶照看,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牺牲了自己与子女相处的时间,他们失去了父母在子女成长发展过程中担任主要引导角色的机会,表面上看父母有了更多的挣钱时间,但无形中拉大了流动人口子女与其家长的距离。另一方面,爷爷奶奶会比较溺爱孩子,在学习方面更是知之甚少。

二、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相关策略

1.流动人口自身改变家庭教育方式

由于流动人口家长整体素质相对较低,难免在家庭教育中出现偏颇。这样就要提高家长的素质,要求流动人口家长改变教育方式。由于生活、经济等压力,流动人口几乎没有时间和子女进行沟通。长期的疏远使得子女与父母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甚至会产生代沟,从而给家庭教育带来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因此,作为家长,要尽可能地挤出时间和子女定期地进行平等的、民主的、面对面的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家长应和子女保持平等的朋友关系,才能使子女敞开心扉。家长应尊重子女,用实际行动教会子女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力求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参与其中,和子女进行讨论,让孩子们能够体会到平等和被尊重,同时把握好谈话的最好时机。在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中,可以培养子女的自主意识和责任心。

2.学校给予帮助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一个整体,学校要想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要调动流动人口家长的家庭教育积极性,和家庭教育相配合。学校需要帮助流动人口父母认识家庭教育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协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以下有几点具体的做法:开办流动人口家长学校、开通流动人口家长咨询热线、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小组、定期召开家长会、要求教师定期到流动人口家庭走访、开办家长学校、举办流动人口亲子活动等。同时,邀请流动人口家长参加学校召开的报告、讲座,利用这些宣传形式,让流动人口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习得先进、正确的家庭教育理论。让流动人口家长学会多观察子女,多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和内心感受;学会欣赏和肯定子女的每一个进步;学会选择正确的就业观、家庭观和教育观,给流动人口子女提供高质量的家庭教育,通过学校的帮助、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及良性互动,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健康成长。

3.大力改善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环境

首先是流动人口家庭内部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因为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子女性格是否健康。其次是社区环境。家庭建立在社区当中,良好的社区环境也是家庭教育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流动人口在选择居住地上,不要仅仅考虑租金问题,更重要的是周边的社区环境,要尽可能地选择一个有利于子女成长的社区环境。另一方面,应在流动人口聚居区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提供免费服务,建立流动人口子女学习辅导班,帮助流动人口接送子女,并对其子女进行免费的课后辅导;建立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等。还应广招心理学方面的志愿者,定期为流动人口子女做心理的咨询和辅导,让流动人口及其子女在城市中也能得到社会给予的温暖。

4.政府给予支持

不论是学校建立的互动平台、流动人口学习班,还是社区建立的便民服务中心,都需要政府在经济、制度上的大力支持。政府也要将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视作自己的责任,负责管理流动人口的城府行政人员应定期去流动人口家庭慰问、了解情况、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三、结语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篇7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现状;对策

有数据显示,我国的流动人口规模从90年代开始快速增长,1990年至2000年流动人口从2135万增加到1.02亿;2000年到2010年增长到2.21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流动人口规模将会不断扩大,其子女的数量也会不断上升。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合法权益的实现。

一、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现状

(一)流动人口子女中仍旧存在失学现象

根据2003年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全国妇联通过北京、武汉、程度等几个城市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情况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流动儿童失学率达到了9.3%,接近半数的流动儿童不能及时入学。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父母文化素质不高,家庭收入水平低,而上学支出大,所以有些适龄儿童被迫放弃就学机会去参加一些艰苦的劳动,失学情况堪忧。

(二)入学难

1.入公办学校难。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城市地区公办中小学学校的入学名额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尤其是流动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区,入学名额明显供不应求,许多公办学校已经在超负荷运行,无法再容纳更多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校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先满足当地适龄儿童,再考虑流动人口子女,能不收就不收”的招生原则,或者直接拒收,或者组织难度较高的入学考试,或者向流动人口子女征收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或者要求流动人口子女提供大量的证明材料,这些都使得流动人口子女与公办学校失之交臂。

2.入好学校难。据调查,考虑到个人收入、生活习惯等因素,进城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城乡结合部,而这些区域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资源配置的制约,好学校基本是缺失的。如果想要进入好学校,流动人口子女首先要有一个不错的学习成绩,其次要缴纳高额的赞助费、借读费和择校费,最后还有经历繁杂的审批程序,这些都是流动人口很难提供或者负担的,所以,目前有相当大一部分流动人口子女就读于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的民工子弟学校。

(三)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性

1.收费高。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的机会对于有当地户籍的儿童和没有当地户籍的流动人口子女来说是有差异的。虽然相关部门规定了各个公立学校要降低学费以支持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但实际上公立学校在征收学费时,除了缴纳正常的费用以外,流动人口子女还需缴纳借读费与赞助费,这对于收入菲薄的流动人口来讲,是一份沉重的负担,他们不得不放弃让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想法。

2.受歧视。流动人口子女因其社会背景和社会地位,会被城市孩子习惯性地贴上“乡下人”、“农村人”的标签,被他们所排斥。这使得很多流动人口子女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从而表现出心理上的自我封闭和行为上的自我孤立,成为不同于当地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游离于城市孩子群体之外。这对于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四)民办学校合格率低且教育环境差

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在2000年主持的北京市114所流动人口自己举办的学校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大部分位于城乡结合部,条件简陋且教室拥挤,除了上课,其他需要花钱的活动基本不举行,65%的教师没有教学经验且大部分为大专学历或中专学历。此外,民办学校审批困难,“黑”学校多,非法办学成为许多民办学校的心病,也成为许多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梦魇。民办学校由于自身条件限制,部分硬件不达标,教学设备不足,很多学校连操场都没有。这样的教学环境必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二、实现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权利的对策

(一)改革城乡户籍制度

时至今日,流动人口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支的生力军,他们和其他城市居民一样,付出劳动,缴纳税收,为流入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他们有理由要求获得与流入地居民相同的权利。只有对现行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才能使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儿童站在同一个起点上去公平竞争城市学校的入学机会,从而保证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在改革户籍制度的基础上,应该统一立法,规范户口管理,逐步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结构,取消地域、身份、户籍等限制性制度,把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流动人口承认为城市居民,使其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方面与城市儿童享有同等的权利。改革户籍制度及其相关制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二)充分认识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上支持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权的实现

当前国家已经出台多项规定来保障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权的实现,但由于这些规定并没有上升到教育基本法的层面,权威性和强制性不足,使得流入地多以经费不足为由而不予执行。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严肃对待。要在义务教育法的基础上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的层面上对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做出详细的规定。通过立法,明确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和受教育方式、解决问题的主体、责任人等内容,从而提高各方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

(三)统筹协调,改善经费保障机制,多途径解决教育费用问题

要改革当前义务教育管理和拨款制度,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责任,建立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制度。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这直接导致了各地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为改变这样的状况,要强化中央对义务教育的责任,实行“中央与城市两为主”的方针。中央和省级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较慢的城市,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设立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王春光认为,在教育经费问题上,应该改革投资和管理方式,向地方政府实行委托制,做到放权和保证教育经费同行。可以实行“教育券”制度,改变教育资源的分配途径,让接收流动人口子女的地方学校凭借教育券到教育行政部门领取相应的资金,解决因流动人口流动性大的特点而导致无法准确分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投入的问题。

(四)采用多种渠道,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学校环境,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问题

首先,应合理调配生源。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地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尤其是低龄人口减员较快,有些学校已经出现新生生源不足的现象。流入地政府应密切留意并收集相关数据,并将它及时公布,鼓励流动人口子女就近到这些学校去。其次,进行教育布局调整。政府应在城市人口密集区或者流动人口子女集中地采取新开公办学校,或者对现有学校加大投入,扩大招生规模等方式来缓解适龄儿童入学压力。再次,为了缓解公办学校的压力,还应积极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尽可能地发掘多种教育资源。如可利用部分闲置的公办教育设施,举办民工子弟学校,并且按照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标准收费,采用多种方式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最后,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监督的教育投入,改善其教育状况。在对民办学校的办学资质进行审批时,政府不应该一刀切,对不合要求的学校简单粗暴的一关了之。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加强监督的同时,对一些标准进行调整。同时,对于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解决,流入地政府不应仅限于“有学上就可以”,应设立专项资金对有符合基本办学条件的民办学校予以补贴支持,帮助他们优化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吕利丹,王宗萍,郭静.我国流动儿童生存和发展:问题和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南方人口,2013,4(28).

[2]王平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缺位及保障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2009(7):24-25.

[3]钱再见,耿晓婷.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有效执行的路径选择[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9―73.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篇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公平确定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北京积极探索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有效途径的进程中,切实破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难题,对于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正以及社会稳定关系重大,其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空间维度”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多年来,北京市、区两级政府进一步强化了其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通过出台一系列的、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破解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期刊发了北京三个区的典型经验,综而观之,中心议题是如何实现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朝阳区在解决来京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上有三个突出的亮点。

其一,突出政府主导,加大区政府统筹力度,通过多部门联动打“组合拳”,形成了政策的合力,提升了政策效力。朝阳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联动,统筹资源,抓好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专门成立了以主管副区长担任组长,相关委办局一把手组成的“综合协调领导小组”。同时,区委教工委、区教委成立了妥善解决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小组,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妥善解决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分工与责任,积极稳妥地推进随迁子女教育工作。

其二,关注质量提升,缩小教育差距。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关键在于缩小质量差距。随着朝阳区绝大多数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入公办校和符合办学资质的民办校学习,“有学上”的问题将初步得以解决,“上好学”将成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的重大关切。朝阳区在接收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加强研究融合教育,通过分层教学和逐个指导的方式,使随迁子女尽快融入到学习生活中。在专门接收随迁子女的学校中,通过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加大骨干教师培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对学校办学质量的监控,效果显著。

其三,创新机制、因地制宜,就近入学。朝阳区积极探索以政府主导、委托民办的方式,利用公办校舍,聘请优秀退休校长办学,聘请合格教师任教,开办专门接收随迁子女的民办学校。同时,对委托办学学校,在教学设备设施、干部教师培训、专项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保障,全面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此外,还采取“乡教合作”的形式,即由属地乡政府选择适合办学的校址,市区财政共同投入的方式,新建校舍,实现就近入学。专门接收随迁子女的学校,给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带来极大的便利。

海淀区在解决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过程中的三项有效举措值得借鉴。

其一,统一规划布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容量。海淀区将来京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工作纳入区域教育整体规划中,结合学校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采取腾出专业教室、修缮临时用房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公办校的接收能力,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需求。海淀区教委还推进名校办分址、集团化办学模式,扩大公办学校和优质教育资源规模。

其二,统一标准,规范化管理。海淀区制定了详细的来京务工人员子女就读流程,做好学生接收工作,提高服务水平。2011年,在全市率先开通了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在公办小学就读“在京借读证明”网上审批平台,实现联网办公,统一管理。2012年,区政府进一步完善了该平台,增加了适龄校验、信息导入学籍管理系统等功能,实现学籍统一管理,提高了管理效能。

其三,实现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升学政策统一。海淀区从2010年起,将该区所有借读生纳入“小升初”统一管理中,借读生可以通过推优、特长生、电脑派位等8种形式升入初中。所有借读生与户籍学生享有同等入学政策待遇,切实保障了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丰台区探索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实效显著,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尊重差异,促进多元文化融和。丰台区学校针对随迁子女来自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发了剪纸、空竹、十字绣、丝带绣等富有不同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定期举办“全国”小学生运动会,打破了班级界限,以各省市自治区组队,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们提供展示家乡、展示自我的舞台,以实现祖国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

其二,强化学科教学和完善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台区学校以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为核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以多角度、多方位评价为目标,激励每一个学生,同时针对随迁子女英语学习困难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寻找提高英语成绩的方法和途径,学生学习成绩得到显著提高。

其三,开展分层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自信心、自豪感。丰台区学校针对随迁子女的年龄特点,开展分层次主题教育活动。其中,初一年级以“谁不说俺家乡好”为主题,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风景、历史、人文等;初二年级以“北京,我的骄傲”为主题,对北京的人物、风景、人文地理等进行系统介绍,辅之以参观、游览等活动;初三年级以“我的未来我做主”为主题,充分展示学生个人的风采、能力以及过往的荣誉等,树立远大目标,效果显著。

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受教育的权利,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应当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纳入到流入地“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进行整体规划,协调推进。当前,国家正在积极探索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流入地义务教育阶段后升学考试办法,让我们看到了通过政府主导的卓有成效的制度变迁来彻底改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希望。

相关链接

1.浙江省宁波市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引起了宁波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当地政府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性文件,积极改善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办学条件,切实提高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使每个流动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对促进教育机会均等、解决流动人口子女读书难、改善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办学条件、规范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办学行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006年下半年,宁波市已有19.3万名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大多数为小学教育),其中,公办学校接纳13.2万人,占68.6%,其余基本上由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接收。慈溪市努力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积极支持经批准的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全市目前有流动人口子女学校21所,其中镇办民营12所,社会力量办学9所。

据2007年3月调查,有30350名流动人口子女在该市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数的22.5%。其中小学28142人,在公办学校借读的10582人,占37.6%,民工子女学校接收17560人,占62.4%。初中2208人,在公办学校借读1759人,民工子女学校接收449人。

2.上海市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篇9

人口流动家庭化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尤为引人关注。家庭是流动人口子女城市化的初始环境,提供了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城市后的社会化的基础条件,家庭教育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具有特殊而基础性的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由于流动人口家庭流动性强,在流入地就学的学校办学质量相对较低,居住的社区环境比较复杂等,因此,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对于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特别是在其社会化过程中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

尽管流动人口家长跟城市家长一样,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值,同样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但由于自身素质不高,他们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更偏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促进子女全面发展的意识淡薄;对自身的角色认知不足,对家庭教育的职责和任务认识不清;多数不懂教育规律,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偏差,等等。

因此,如何构建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提高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质量,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健康发展的问题值得关注与探讨。我认为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主要由三方面组成:一是社会家庭教育指导力量,其实施指导主要通过大众传媒进行;二是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主要由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三是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主要由子女就读学校的教职工进行。对于流动人口家庭教育指导而言,我认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是最重要的方面。

1.为了增强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收到显著效果,学校组织教师、学生、家长召开座谈会,分析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学校还发出“家庭教育调查表”,了解流动家庭家长在家里为子女提供的教育条件、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对子女有过错时采用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期望,等等。此外,通过多种调查,了解教师的指导、家长的反应和出现的典型事例等方面的情况。开展了“同读书,共成长”活动后,学校通过“‘建立学习型家庭’活动调查表”,了解以下方面的情况:学生家庭在建立学习型家庭活动中的表现,家长是否改善了家庭学习环境,是否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给孩子提供了读物,等等。

2.倡导学习与反思,学校根据家长个体户多,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倡导家长不断学习,提高自我。学校一方面直接组织多种学习交流活动,如请校外专家来校做家庭教育讲座、举办咨询活动,举办教子经验交流会、家长座谈会等,另一方面给家长赠送教子书籍,印发家庭教育有关资料,发动家长订阅家庭教育的有关报刊,让家长在自学中提高。在推动家长不断学习的同时,学校还推动家长不断反思和总结,发动家长写教子经验文章和读书笔记等,要求每位家长都总结出家庭教育的“一点感想,一个做法,一条经验”,让家长在反思与总结中加深对家庭教育各种问题的认识。家长反思总结出“感想、做法、经验”之后,学校给他们提供了发表的平台,这些平台主要有:家长论坛,学校的宣传栏,社会有关报刊,学校结集出版的读物。学习—反思—发表,每一个环节既互为基础,又相互推动,共同激发着家长参与家庭教育研究的热情,推动家长持续学习,不断实现自我成长。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篇10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教育政策

2008年秋,我国政府在农村已经实现免费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城市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已经基本得到妥善解决;但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后续问题又接踵而至。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为此专门成立了课题组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后续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研究。

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该由谁来管

(一)政策的缺失及问题

我国政府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主要采取“两个为主”政策:“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这一政策问题在于:一是与就近入学政策相矛盾。2006年6月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12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这就标志着对户籍地政府而言,承担户籍所在地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管理责任是责无旁贷的,但对于非户籍人口子女因为其户籍不在流入地政府管辖范围之内,加之《义务教育法》没有对流出地政府的责任进行明确规定,实际上,这就代表着流出地政府对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没有责任。

二是与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相矛盾。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7条指出:“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而“两个为主”政策事实上是由中央政府出面将流出地政府的义务教育责任转嫁至流入地政府的身上。这种管理体制最终导致了流出地政府无任何责任,而流入地政府消极落实中央政策的问题。

此外,国家统计局在进行统计时,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列为流动人口,而不属于户籍人口数;教育部门对入学率、巩固率或保留率的统计也以户籍人口为统计口径。这就造成了一些地区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的地区可以不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作为重要工作加以解决的问题。

(二)政策建议

从短期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将“两个为主”具体化,进一步明确中央政府以及流入地政府与流出地政府各自的责任,形成良性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协作机制。第二,在教育管理部门成立专门的外来务工人员教育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加强与公安、财政、劳动保障等机构的沟通,从宏观上把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数量、流动情况、教育的需求等,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例如:张家港市教育局就成立了一个专门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进行协调管理的科室,按照“挖掘潜力,积极吸纳,平等对待,热情服务”的原则,以超常规的热情、超常规的努力、超常规的举措,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工作真正得到落实。第三,修改义务教育法,改依户籍地就近入学为依居住地就近入学。第四,国家统计局应该改变统计口径,将以户籍人口作为统计口径改为以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以引起流入地政府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重视。第五,开展强有力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情况专项督导,全力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够接受平等的教育。

从长远来看,国家要彻底消除二元户籍制度,逐渐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本地户口与非本地户口的界限消除,建立全国统一的一元化的户籍管理制度。

二、义务教育经费究竟该由谁来埋单

(一)政策的缺失及问题

义务教育经费问题政策方面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义务教育投入体制自身存在矛盾。从现有体制来看,这种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其实是由中央政府出面,把流出地政府对其户籍人口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转移到流入地政府身上。同时,中央政府又将自身应该承担的义务教育经费支付给流出地政府,凸显出财权与事权的严重不对称性。在教育投入大为增加却没能获得相应补偿的条件下,流入地政府只能够采取消极抵制的举措。

二是对于户籍地(流出地)政府而言,承担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具有“属地问责”的强制性质,但是流出地政府则视流出的儿童少年为“泼出去的水”,根本不愿意再承担任何经费投入和管理责任。流出地政府因此既得到了国家应该承担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又被“豁免”了对流出儿童的义务教育责任,自然乐得逍遥。对于流入地政府而言,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虽有一定的责任,但是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属于“非户籍人口”,因此流人地政府往往把接纳非户籍学生入学视为一种“额外负担”。加之,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持续快速增长,若严格按照现有的义务教育投入机制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流入地政府就会普遍面临巨大困难,如财政压力巨大、教育用地紧张、学校校舍不足、教师资源短缺等。流入地政府面对这些困难,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消极抵抗”。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看,流出地政府认为:外来务工人员为流入地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提供了财政税收,其子女理应享有与流入城市市民子女同等的受教育权利,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流人地政府则认为:外来务工人员虽然为本地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提供了财政税收,但是由于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本地学校就读,需要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支付巨额费用,给本地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这些费用包括: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教职工编制增加经费、教职工工资经费、学校建设经费等。因此,流入地政府教育投入的积极性不高。现行的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已经造成了“流人地政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越多,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越大”的情况。

(二)政策建议

从短期来看,第一,政府要将“两个为主”具体化,明确规定流入地政府与流出地政府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中的合理比例。其中,至少流出地政府应该将国家支付流出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经费拿出来,实现学生在哪里就读,就在哪里享受国家给予自己的相应义务教育经费的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流入地与流出地政府的合作机制。第二,实行义务教育卡或义务教育券制度。即将国家和各级政府应该支付给每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经费由流出地政府按生均经费直接分配给每位适龄儿童,并以义务教育卡或义务教育券的形式发放。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到哪个学校就读,就由这所学校凭义务教育卡或义务教育券到有关金融部门兑付为本校教育经费。第三,实行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为导向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央政府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财政转移支付,一是根据各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数量进行统一标准的转移支付;二是加强教育审计力度,保证专项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能够做到专款专用。第四,国家可以考虑设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专项基金,对流人地义务教育经费进行适当补贴;或者通过发行教育,将所得收入用于支持流人地政府更好地实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第五,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救助基金,帮助这个越来越庞大的弱势群体,以使之有更多的机会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逐步缩小本地居民子女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优质义务教育的差距。

从长远看,一方面,国家可以建立中国教育银行。总行设于北京,隶属教育部与人民银行,各省市自治区设立分行,各区县设立支行。其主要负责对教育经费,尤其是义务教育经费的收支掌控。另一方面,建立由国家统筹义务教育经费,形成中央政府埋单,地方政府管理的新机制,依据实际就读人数,划拨经费。再者,建立以纳税人身份为基础的免费享受义务教育权利的体制,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在机会、过程与结果上的真正均等。

三、流入地与流出地教育怎么衔接

(一)政策的缺失及问题

一是目前我国实施的新课程改革加大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接受流人地与流出地义务教育时教材对接的难度。这就在无形中加大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适应流入地或流出地教育的难度。

二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接受完流入地义务教育后,高中阶段教育必须回原籍就读的问题。回原籍,学的与考的都不一样;不回原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将面临高额的择校费、借读费。即便如此,在高考逐渐实现各省市自治区自主命题、严打高考移民、大学录取新生存在区域差异的情况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仍面临着十分艰难的选择。同时,流入地政府也面临十分棘手的问题:允许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本地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参加高考,势必形成高考移民潮;不允许,又将导致大批接受完义务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滞留本市,加大就业压力,或导致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回流,形成新的留守儿童大军。

(二)政策建议

从短期来看,第一,建议有条件的流入地政府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敞开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大门,允许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第二,建议可在四个直辖市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流入较多的地区率先实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在流入地参加春季高考的试验,允许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参加春季高考,报考流入地高职。第三,在过渡阶段,暂时可以实行双重高考制度,即可以由流入地考试部门单独组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流人地参加高考,但用的考卷是全国统一的考卷或流出地的考卷,考完后由流出地组织录取工作。

长远来看,一方面,国家可以建立中国考试院。除了具体统筹负责各级各类考试外,我国可以模仿西方的水平考试(例如托福、雅思、GRe),加大对基础教育阶段水平考试研究的力度,逐渐建成基础教育阶段各个年级的水平考试库。这样既可以解决教材不一问题,又会解决在此地学习也能在彼地参加考试的问题。另一方面,伴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二元户籍制度的打破、区域教育差异的缩小等,逐渐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权利在流入地或纳税地上高中、考大学的目标。

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籍及队(团)籍如何管理

(一)政策的缺失及问题

政策的缺失问题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缺乏必要的统一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籍与队(团)籍管理规定,这就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籍与队(团)籍管理处于无序状态。各有各的章程,各有各的管法,各有各的规定。二是流入地的学籍与队(团)籍管理难以实现无缝对接,常常是项目不一,条目不一,这些都亟待进行统一管理。

(二)政策建议

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籍与队(团)籍管理卡,实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卡与队(团)籍管理卡的完全统一。另一方面,建立国家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与队(团)籍管理网站。为每一位适龄儿童建立专一的、规范的、统一的学籍与队(团)籍电子卡,将所有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情况、入队及入团情况等统一登记、统一管理,做到全国一盘棋。

五、如何防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教育过程中遭受隐性排斥

(一)政策的缺失及问题

目前,伴随着各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政策的颁布与实施,更深层次的隐性排斥问题日益彰显。例如,许多流入地重点学校不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纳入招收范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的身份大多被界定为借读;设置专门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为外来务工人员单独编班;不单独编班而单独编组;在排座位、评奖、评优、考试竞赛、文体活动、入队入团等方面存在歧视。

此外,各地推行新课程改革,出现了教材不一、教学进度不同与教材难度差异等现象。这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带来了教材适应上的困难,进而造成课程歧视。加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多学习基础较差,家长文化程度较低,也使之遭到隐性排斥。

(二)政策建议

第一,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规定禁止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各种歧视政策与做法,以保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够在学校内享受到平等、无差别、无歧视的教育。

第二,实施全纳教育。全纳教育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与推动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主要强调五大原则:每个人都拥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必须考虑到这些特性和学习的广泛差异;学校要满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学校要接纳所有儿童,反对歧视。基于此,各级政府都必须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任何学校都必须平等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

此外,近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又出现了三个新问题。一是由子女随外来务工人员迁移向外来务工人员随子女迁移问题。即为了使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哪里教育优质,外来务工人员就到哪里务工的情况。二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黑中介问题。即有一些外来务工人员专门通过帮外来务工人员或老乡的子女办证,来助其子女在教育发达城市入学,并从中渔利。这一现象为顺利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罩上了又一层阴影。因此,流入地政府必须加强管理,使真正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以顺利入学,同时又制止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违规入学。三是金融风暴的冲击令许多外来务工人员返回流出地。这一方面导致了有些流人地学校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量流走而出现教室、教师过剩现象;另一方面则导致流出地学校人满为患。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关键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教育的范畴,它与城市管理、户籍制度、税收政策、公民权利等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多方联动,才有可能彻底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孙向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与地方政府作为的个

案研究:基于江苏省张家港市“红蕾工程”的实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