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十篇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十篇

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3:43

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模块化技术创新;架构维度:技术战略;技术创新

Starr于1965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模块生产(modularproduction),其实质是所设计、开发和生产的零件能产生最大组合或通用性,不仅实现大规模、标准化的高效率与高质量生产,还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要求;而Salvador等通过文献考证得出evans在1963年提出的模块设计概念。自此,产品模块化理论逐渐得到一些大型跨国企业的重视和应用,如iBm、SUn等。

如果说信息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观念,知识时代改变了社会经济的资本结构,那么模块时代将改变企业或国家的生存规则.本文将通过对企业在模块化时代的技术创新思考,从企业技术创新理论的视角,把我国企业的潜在边缘化危机进行系统的研究,以便国家与企业在进行战略规划和决策时可以作为有益的参考。

1 产品模块化的简要历史回顾

自福特汽车公司于20世纪初建立世界上第一条标准化生产线以来,大规模标准化制造成了国际制造业的基本模式。但随着人们经济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调的产品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追求个性化的社会需要个性化的产品。标准化优点是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但是缺点也和其优点一样突出,一是产品单一;二是产品一旦重新设计,标准也将随之更换,更换的成本非常高。

随着产品技术的日益复杂,模块化技术越来越得到工程师和企业管理者的青睐,尤其在信息技术产业领域,不同的版本、系统和网络的兼容性主要依靠模块化技术得以方便地实现在传统产业领域,基于辅助工具软件的模块化设计使得制造业以较大程度地实现个性化、大批量生产,即所谓的柔性制造;更多的是通过模块化设计大幅度降低了制造成本。在不同的产业,对模块化产品的构成有不同的描述,如电子产品和机械产品有尺寸的概念,而软件业则没有。本文在参考了一些学者的模块化产品的描述,提炼了产品模块化的三个主要要素——架构、模块和元,而且每个模块都拥有这三个要素,使模块化产品具备嵌套结构。模块化产品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紧密相关的元件按产品功能划分集成在同一个模块中,这为产品设计、制造、创新和服务提供了新的管理环境。

2 基于产品模块化的企业技术创新架构

传统的技术创新研究一般按技术的外部特征或时间特征进行研究,如许庆瑞,郭斌等在90年代的组合创新是主要以技术的外部特征进行研究;而Utterback和abernathy的U/a创新模式,以及吴晓波的二次创新既有创新的外部特征,同时也有很强的时间特征。研究者们通常把技术创新分为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显性创新和隐性创新等,由于技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技术创新管理研究者很少涉及技术本身的内部结构,所以传统的技术创新理论把技术几乎当作黑箱来研究,很难从本质上解释当今企业在产品或技术方面全球化创新的战略行为。产品模块化理论为本文提供了新的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思路,可以方便地解释目前企业的全球化技术管理战略。

在提出基于模块化技术创新(mBti:modularity-basedtechnologyinnovation)理论架构之前,有必要回顾一下这一研究方向的历史成果。Henderson和Clark曾做过产品技术的架构与部件创新的研究,限于当时的条件,且其研究对象是机械产品的创新,该理论没有从产品的多样性角度去考虑。一些敏感的研究者意识到产品模块化趋势的重要性,提醒管理者在这一趋势下注意技术创新的变化。所以,国际上对基于模块化产品的技术创新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仍很少。

2.1 技术创新的架构维度分析

与传统的产品相比,模块化产品由架构和模块组成,模块用来代替传统产品的部件,使之在不同产品中具有较高的通用性;模块化架构具有更好的柔性和灵活性,使之在产品族中具有更好的共用性。产品模块化特点为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和个性化制造提供了很好的平衡手段。按模块化产品的构成与技术分类,模块化产品的技术创新也可以作相应的分解——架构技术创新、模块技术创新和元件技术创新。

1)架构技术创新(ati:architecturaltechnologyinnovation)。通常可以视为最重要和最复杂的创新,在高技术领域里ati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大多数领先型企业都拥有这样的核心能力,如iBm、微软、Ge等。

2)模块技术创新(mti:modulartechnologyinnovation)。按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维度可以进一步分为核心mti(即Cmti)和通用mti(即Gmti),核心模块技术一般被少数专业化企业所垄断,如20世纪,intel和amD基本垄断了微处理器产业;或者被拥有架构技术的企业所控制,象SUn微系统一样。而通用模块技术通常容易被潜在的竞争对手所模仿,也常被领先型企业为追求低成本或开发市场以外包或合作方式输出。因此,可以认为Cmti是垄断型企业(不包括自然垄断型企业)的核心能力,Gmti则因经济的全球化而表现出多样和繁荣的特征。

3)元技术创新(eti:elementtechnologyinnovation)。也可以按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维度分为核心eti(即Ceti)和通用eti(即Geti),Ceti是产品的基础性创新,如在电子工业以硅晶体代替电子管,或纳米炭管在将来可能代替目前计算机的芯片,Ceti往往导致相关产品的突破性创新、重大创新或全新产品的产生;Geti是元件技术的改良或改进,其作用是可以提高模块产品的性能。当然,Ceti对于单一的企业来说是比较困难的,通常通过国家或企业联盟等方式组织研发资源进行创新。

2.2 mBti的架构模型

结合技术创新的传统研究维度——重要性和可显性对传统技术创新架构进行重新分析和研究,然后建立基于mBti架构模型。

在图1中,以技术创新的架构维度为纵轴,在图的左侧从低到高依次为元技术创新、模块技术创新和架构技术创新,代表产品的架构维度指标;以纵轴为界,按技术创新的可显性维度,把mBti架构图一分为二,即左边的隐性技术创新和右边的显性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维度为横轴,在图的底侧依次为核心技术创新和通用技术创新,代表技术创新的重要性随时间的流逝而递减。这样以三个维度构成了mBti架构模型。

图1中,所有箭头表示mBti架构模型的动态特征。从核心技术指向通用技术的箭头表示技术创新随着知识的扩散和传播,少数企业垄断的核心技术逐渐为多数企业所掌握,使其核心技术创新逐渐演变为通用技术创新.如以硅晶体为基础材料的芯片制造业已正由少数几个企业垄断过渡到众多企业互相竞争的局面,其核心制造技术也逐步为多数企业所掌握;从最终产品角度看,最简单的芯片是普通的电子元件,而高度集成的芯片(如计算机的微处理器)则是产品的重要模块。从元技术创新指向模块技术创新,表示随着元件制造技术的成熟,多元件向模块集成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目的是提高和强化模块的功能,如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过程则是这方面最好的例子。模块技术创新与架构技术创新之间的箭头,表示模块技术创新将提高架构技术创新的能力,而架构技术创新也将推动模块技术创新。从pC工业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pC架构技术的演化带动其模块产品的创新,便携式pC架构使原pC模块产品进一步小型化,而微处理器的性能不断提高和增强使pC架构技术不断推陈出新。隐性技术创新与显性技术创新之间的箭头表示从知识视角观测技术创新的结果,显性技术创新得到的是以书面、电子文档或图纸等介质形式的知识以及实际的产品,隐性技术创新得到的是员工和组织的技能与经验,按nonaka等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形成的隐性与显性知识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图1以三个维度把技术创新分割成12个创新模块,以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次序分别是通用元技术隐性创新(eti_G_t)、核心元技术隐性创新(eti_C_t)、核心元技术显性创新(eti_C_e)和通用元技术显性创新(eti_G_e),通用模块技术隐性创新(mti_G_t)、核心模块技术隐性创新(mti_C_t)、核心模块技术显性创新(mti_C_e)和通用模块技术显性创新(mti_G_e),通用架构技术隐性创新(mti_G_t)、核心架构技术隐性创新(mti_C_t)、核心架构技术显性创新(mti_C_e)和通用架构技术显性创新(mti_G_e)。

2.3 mBti的架构模型与传统技术创新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1)mBti与传统的工艺与产品创新规律。工艺创新一般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性能,反映在mBti架构模型上,是指通用元技术、通用模块技术和通用架构技术的创新;产品创新一般是指增进或重组产品功能,反映在mBti架构模型上,主要集中在核心模块技术或核心架构技术创新。至于U/a技术创新模式和二次创新模式,是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工艺和产品创新的不同组合规律,反映在mBti架构模型上,则是通用技术与核心技术创新的不同选择途径。

2)mFYi与创新源。创新源强调的是个体创新和用户创新,这种创新是全方位的,当然更多的是面向市场需求的创新,反映在mBti架构模型上,大部分集中在通用技术创新;至于突破性创新、重大创新或歧异性创新则主要集中在核心技术创新。

3)mBti与创新网络、创新联盟和全球化创新。对一些复杂的民用产品,越来越倾向于企业间合作创新,以降低技术创新成本和创新的不确定性,如汽车、计算机、软件等。但研究创新网络、创新联盟和全球化创新仍停留在宏观的组织层面,很少涉及产品结构分析和微观管理研究。mBti架构模型将为这些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好的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

mBti架构模型与传统技术创新理论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对产品模块及架构的通用性更为关注,同时对产品多样性及设计与制造的经济性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后者对如何提高产品性能和巩固技术领先地位有更多的考虑。由于传统技术创新理论源于对企业传统制造模式的研究,不仅渐渐显得不适应于产品个性化需求的社会发展趋势,也渐渐不受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实践的重视。

3 基于mBti架构的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战略

本节将以mBti架构模型为基础,通过对西子电梯集团的模块技术创新战略和otiS公司电梯技术的全球化战略管理案例的详细分析,总结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竞争与合作战略;通过对华为公司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分析,提出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机遇;从行业角度,指出中国企业在新的技术环境下技术创新的挑战。

3.1 西子电梯集团的技术模块创新战略和otiS公司技术模块化创新的全球化战略

西子电梯集团是一家创建于1981年的村办企业,起初主要生产农机配件及加工电梯配件;通过创业者们抓住机遇、开拓市场、边干边学、吸引和培养人才以及务实的精神,与美国otiS公司合作迅速成为国际电梯业中的重要制造基地之一。

西子电梯集团于1997年与otiS公司合资成立西子-otiS公司,从业绩上看,合资后的三年内平均新梯增长率仅6.8%,而otiS控股后的五年间平均新梯增长率达45.6%。实际上,西子电梯集团控股时,otiS公司除了投入30%的股份和引入产品的质量管理要求外,没有其他的投入,因为合作是临时的,显然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市场环境和投资环境,而不是培养潜在的竞争对手。所以合作三年后,otiS提出控股要求时,两子电梯集团技术战略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是半途而废还是通过合作继续寻找突破的机会?两子电梯集团选择了后者,并加快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于2002年成功研制厂世界先进水平的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这即使在otiS公司内部也无此项新技术。技术上的突破赢得了合作者的尊重,顺利通过了otiS严格的产品创新证书系统论证,这为西子电梯集团在电梯产品上的主要模块技术之一——主机系统赢得了一席之地,并在otiS电梯产品的技术平台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西子电梯集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随着合作的深入,otiS对西子—otiS注入了其成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为西子电梯集团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机会,也为日后该集团凭借企业管理能力的资源优势进行多元化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显然,西子电梯集团所采取的是技术模块创新战略,在合作中创造了良好的企业经营绩效及发展机会。

otiS公司是始于1853年的国际电梯业巨头,也是国际上最大的电梯制造企业,并于90年代初完成了基本的产品模块化设计,模块化技术使otiS公司产品技术的全球化战略管理游刃有余。otiS公司以美国为母公司的基地,其产品制造以低成本、高质量为导向进行全球化扩张,并逐渐形成全球化技术创新网络,如新产品试制在德国的子公司、调试在日本的子公司、装潢设计在韩国和日本,而制造基地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但其产品的核心技术仍控制在母公司手中,如主机系统和门驱系统的控制软件等;这样otiS任何一个子公司都无法独立完成完整的全新产品开发,或逐渐退化成只能完成部分模块技术或架构技术创新的能力。

由此可见,多国公司通过产品技术的模块化分解,不仅可以加强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技术及其创新能力的控制,减少母公司向位于其他国家的子公司或子公司之间的不必要技术溢出,而且同时以比较高的效率吸取各子公司的技术特长和能力,提高公司整体创新效率和创新能力。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企业,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显然遭遇了新的挑战,因为市场营销及管理模式不但易于模仿,而且通过本地化策略得以复制。所以,目前多国公司经过几年的中国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熟悉,倾向于独立投资是必然的趋势,这样可以更有效地通过公司决策控制公司内部技术及创新能力的流动。

3.2 华为的模块化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

90年代,国际通讯与网络设备制造技术的高速创新为中国企业的快速崛起创造了必要条件。华为创办于1988年,开始时员工十来个人、启动资金仅2万元人民币,但自1992年之后企业发展迅速。1993至2003年十年间平均年增长高达55%,2003年销售收入总额达317亿人民币;在中国企业中华为最独特的是其员工组成:46%从事产品研发,33%从事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12%从事产品制造.几乎所有产品硬件的通用模块通过外包模式进行制造,仅硬件模块集成保留在华为内部;每年大于销售总收入的10%用于产品研发,和近一半的员工从事技术创新,使得华为的核心技术及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和更新。华为通过控制产品的核心架构技术及架构设计能力,从而控制产品创新网络;另外,对产品的核心模块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不断促进产品架构创新。这些不仅为华为走向全球化市场创造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与国际著名it企业的竞争与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如在美国逼平思科的知识产权诉讼案,与美国3Com公司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国际声誉,也获得了竞争对手的尊重。

目前,华为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站在技术创新前沿的企业,以“硬汉”的形象活跃于全球通讯与网络设备市场,并与国际著名的it企业——思科、朗讯等同台竞技,而且近几年的海外销售收入几乎以100%以上的增长率递增。同时,成功地运用iBm的集成产品开发(ipD)平台进行相关的产品技术开发,使所有参与产品开发的市场、研发和工程等人员在第一时间都加入进来,产品开发效率、速度和质量大幅度提高。iBm的ipD平台的核心就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模块化技术创新平台,每个参与产品开发人员在公共的ipD平台上按产品架构及模块进行分工协作、共享技术信息,同时ipD平台对创新进度和成果进行实时管理。

与图1相比较,出色的技术创新能力和高强度的技术创新投入(每年销售收入的10%以上)不断增强着华为的核心模块创新能力和架构创新能力,同时it业短暂的技术寿命周期使华为对核心技术实施动态管理,包括对现有核心技术的创新及下一代技术的开发.华为高研发投入形成了众多的技术专利,到2002年底,其申请的发明专利达1003件,在中国企业中华为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居首位。所以,良好的企业绩效是基于杰出的技术创新战略管理,当然也必然伴随着企业不断进化的创新性制度和文化、营造人尽其才的企业环境和氛围。

3.3 中国企业在mBti中机遇与挑战

模块化产品具备嵌套结构特征,使产品技术创新呈现复杂的创新网络和变幻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如何理解产品模块化创新的基本原则和灵活运用模块化技术创新战略将是中国企业把握技术机遇的关键。

1)架构技术型创新战略。对于已掌握产品通用模块技术和基本掌握了非专有的核心模块技术与架构技术的中国企业,如部分专有技术创新缓慢的家电企业(冰箱等),可以通过对产品核心架构技术进行持续改进和技术创新网络进行领导与管理,以及相关非技术部分的创新协同(如流程化改进等),提高企业技术竞争优势。

2)模块技术型创新战略。对于尚未掌握核心架构技术的企业,如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对产品模块技术的持续创新,形成专有核心技术;然后通过专有技术交换或技术创新合作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必要时通过购并方式获得核心架构技术。

3)元技术型创新战略。以元技术创新作为技术战略组成的中国企业还很少见(如方正集团),但元技术是企业创新的起点,从平均水平来讲,起点高的国家,其技术创新优势也非常明显(如美国),所以部分实力雄厚的企业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及政府的相关支持,实施元技术创新战略。

4)混合型创新战略。对于大型企业,如华为、方正等,其技术创新的条件和环境是多样且动态变化的,决定其技术创新战略不是单一的。

从动态视角看,伴随中国企业成长过程的模块化技术战略遵循如下特点:首先完成通用模块技术或通用架构技术的创新与积累;其次,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掌握非专有核心模块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然后,通过创新网络的学习掌握产品的非专有架构技术,并形成创新能力。当然,也有极少数中国企业依靠独特的元技术创新获得技术领导地位,如基于王选汉字算法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等。

4 结论与建议

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篇2

论文摘要:利用保健食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创新覆盖面等统计指标和Dea方法,研究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区域性创新绩效.结果发现: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在不同区域间的创新水平相差很大,新产品比重与研发投入强度呈较高的正相关关系,但不能单纯采用指标体系来衡量保健食品产业区域创新水平。我国保健食品产业整体创新的技术效率总体偏低,纯技术效率小于规模效率,反映了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区域创新体系中创新水平及制度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健食品产业竞争力的培育需要从提升保健食品行业的整体创新绩效着手.为我国保健食品产业研究提供了一个研究视角。

0引言

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欧、日居第4位的保健食品消费大国.保健食品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成为朝阳产业。研究保健食品产业区域性创新效益和效率,有利于比较保健食品不同区域创新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给各级政府及相关保健食品企业提供理性参考。

对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主要分别集中在区域创新领域和行业创新领域,其中以区域创新领域的研究为主。在研究方法上有Dea方法]、随机前沿SFa法]、相关分析法e3]、指标体系法…,此外还有许多学者分析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总体上,对创新绩效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区域创新领域.但对区域性行业(区域性产业)创新研究较少。

1基于创新绩效分析的理论模型

Dea方法能在一定的投入产出下,对经济系统进行综合效率评价,它是一种测算具有相同类型投入和产出的若干系统或部门(简称决策单元,DmU)相对效率的有效方法。其实质是根据一组关于输入输出的观察值,采用数学规划模型.来估计有效生产的前沿面,再将各DmU与此前沿作比较,进而衡量效率。凡是处在前沿面上的DmU,Dea认定其投入产出组合最有效率,将其效率指标定为1:不在前沿面上的DmU则被认定为无效率,同时以效率前沿面之有效点为基准,给予一个相对的效率指标(大于小于1)。此外,Dea还可以判断各个DmU的投入规模的适合程度,给出各DmU调整其投入规模的方向和程度。

该方法成熟,被应用到许多领域,但对投入产出产量的选取及异常值比较敏感,如果选取不当,会造成很大误差。由于我国保健食品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仅以发明专利数量作为创新的产出指标也过于单薄。因此,本文在科学选取创新绩效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统计指标与Dea方法,并结合保健食品产业的国内外发展形势,全面分析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在不同地区(主要以省级地区为单位)的区域性行业创新绩效。这种分析视角对于区域性经济发展和区域性保健食品产业集聚战略的实施均有良好的促推作用。

本文重点研究保健食品产业在不同区域的绩效,专门对广东、江苏、北京、浙江、江西、河南等13个省(直辖市)进行保健食品企业经济指标综合分析。

R&D人员和R&D经费作为创新系统的投入变量已经得到公认,这两项数据有两个来源,一是保健食品产业各区域的R&D人员和经费投入,一是按不同种类的保健食品统计的人员和经费投入,很显然后者数据要低于前者,作为区域性行业创新.并不都是以不同种类保健食品作为基本投入单位的,故本文选取前者数据。消化吸收支出是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支出.包括消化吸收引进国外技术和国内技术的支出。技术创新除了一部分自主创新外,相当一部分是在吸收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如我国的医药器械和营养补充剂等都是如此。如果没有消化吸收的过程,就没有进一步的创新。新产品销售收入是典型的创新产出,之所以不选取新产品产值数据就是因为部分新产品也许会面临失败,没有在市场上交换,就不被市场承认。发明专利数是典型的创新成果,申请专利数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创新成果,但不如发明专利数准确,因为前者并没有被认定,而后者是认定的结果。专利拥有量是存量数据,显然不能选取。

以上投人产出变量的选取充分考虑了保健食品产业区域性创新的实际成果而不是理论成果.较准确地反映了保健食品产业区域性创新中投入产出关系。用这些数据作为主要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能科学合理地衡量保健食品区域性行业绩效情况.在下文将主要讨论投入变量中的经费投入和新产品比重的关系

2实证结果

2.1保健食品区域性行业创新水平指标分析

为了对保健食品产业不同区域的行业创新水平进行分析,采用5个指标进行考察:(1)区域内的保健食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表示研发经费投入占保健食品区域性产业总产值的比重;(2)创新覆盖面,即区域内的创新保健食品企业占整个区域性行业企业数的比例;(3)区域内的创新保健食品企业平均项目数,反映了企业的创新强度;(4)区域内保健食品新产品比重,即新产品产值占区域内所有保健类产品产值的比重;(5)肖化吸收投入比重,即消化吸收投入占引进技术的比重。.6结果如表2所示。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较高的有广东省、江苏省、北京、上海、浙江等区域;创新覆盖面较高的区域有江苏、广东、浙江、黑龙江、北京等,较低的区域有海南、湖北等;创新企业平均项目数较高的区域有湖北、山东、江苏、黑龙江、浙江等,较低的有海南、河南、云南等;新产品比重较高的区域有北京、上海、浙江、天津、广东等,较低的有河南、云南、海南、湖北、黑龙江等;技术消化吸收投入比重较高的有海南、江苏、上海、天津、浙江等,较低的有山东、湖北、江西、广东等。总体上,广东、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区域的保健食品行业的创新水平较高,而海南、河南、云南等区域的保健食品行业创新水平较低。

需要指出的是,单纯用某项指标来衡量某区域的保健食品产业的创新绩效是有失偏颇的.需要结合区域特点以及我国该行业的实际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如研发投入强度指标,广东区域比较成熟,技术相对稳定,保健食品产品种类较多,新品研发成本较低,也许研发投入较低正是技术水平高的体现;又如技术消化吸收投入比重指标,海南的保健食品产业在全国而言并不是很强势(但椰岛鹿龟却是保健酒行业中唯一一个以单一产品为主的上市公司),加上国外营养素补充剂等保健食品技术与国内研发水平的差距客观存在,且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比较困难,如果短期内关键技术不能突破,有可能导致该项指标值偏低。

为了研究新产品比重Y与研发经费投入强度X的关系,将二者进行回归,结果如下:Y=1.535+18.034X(0.818)(7.621)R=0.675(1)从回归结果看,研发投入强度与新产品比重呈较高的正相关关系,R值较高,为0.675,并且统计检验比较显著,显示了研发资金投入对创新的正相关影响。这一结论,与国内保健食品产业产品同质化倾向严重,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规模偏小而导致产业竞争力偏低的现象是一致的.这也是在此不讨论其它指标相关影响的主要原因。

2.2保健食品区域性行业创新效率分析

将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乘积,纯技术效率反映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行业创新的投入产出水平,它是一个决策单元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相同的投入下,纯技术效率越高,产出率越高:规模效率实际上反映的是保健食品产业区域性管理水平,它是从规模经济角度分析的,规模效率一般呈U型曲线,即在规模较小时,效率较低,随着规模扩大,效率升高至最大值,当规模继续扩大时,由于管理水平不够.规模效率又继续降低采用timCoelli的Deap2.1软件进行Dea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创新总体技术效率不高,平均仅为0.7o,纯技术效率平均为0.77,低于规模效率平均值0.92的水平从技术效率看,有5个行业达到了技术与规模同时有效,分别是上海、黑龙江、海南省、河南省和江西省.技术效

率最低的区域依次是广东、山东、北京、江苏,技术效率综合反映了保健食品区域性行业的技术及管理水平;从纯技术效率看,除5个技术效率完全有效的区域(上海、黑龙江、海南、河南、江西)外,有4个省级区域的保健食品行业纯技术效率有效,纯技术效率最低的区域依次是广东、山东、北京、江苏;从规模效率看,规模效率完全有效的行业就是技术效率完全有效的5个区域(上海、黑龙江、海南、河南、江西),规模效率较低的区域依次是浙江、湖北、辽宁;从规模报酬看,除5个技术效率完全有效的保健食品区域性行业外,余下9个区域有3个区域(北京、浙江、云南)的保健食品行业规模报酬递增,增加规模可以提高效率:有6个行业规模报酬递减,减小规模能够增加效率。这深层次反映了管理水平的问题与整个保健食品产业创新效率偏低有关。

表3还给出了在维持保健食品创新成果不变的情况下,投入要素的改进程度。研发投入的使用效率相对高一些.改进度为35.98%,其次是研发人员投入的改进度为41.75%.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投入效率最低,改进度高达48.19%。总体上,投入要素的使用效率偏低,存在大量的原材料等资源浪费.这与我国当前植物提取物行业技术水平偏低的状况吻合。

结合3.1中指标体系的分析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上海市各项指标较高,技术效率完全有效;江西省虽然各项指标值偏低,但它是完全有效的。云南省各项指标偏低,并且技术效率偏低。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一方面反映我国西部地区的保健食品产业原材料优势显著,但限于技术和资本缺乏导致技术水平偏低;另一方面,也反映创新水平高并不一定效率高,创新水平低也并不一定效率低,Dea方法正是弥补了指标分析的不足。

3结论与讨论

从研发投入强度、创新覆盖面、创新企业平均项目数、消化吸收投入比重、新产品比重5个创新指标看,不同区域的保健食品行业创新水平相差很大,新产品比重与研发投入强度呈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反映了研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创新的技术效率总体偏低,纯技术效率小于规模效率,反映了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创新体系中制度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机电产品;技术创新;影响因素;优化

机电产品在我国的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对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世界市场经济的变化,近年来我国的机电产品的应用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产品的竞争力逐渐下降,这主要与我国机电产品的技术水平有关,但是目前我国的机电产品技术创新工作并没有较好的进展,严重影响力机电产品行业的发展。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机电产品的技术创新工作,提升机电产品的竞争力,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机电产品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当前世界市场竞争逐渐激烈,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自身的竞争力。机电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人们生产和生活提供相应的原料和设备,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技术创新工作难以有效进行,直接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机电产品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有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技术创新工作重视不足

机电产品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其他新产品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电产品生产企业的效益。机电生产企业忽视了对机电产品的技术创新工作,导致后来机电产品在世界贸易中失去竞争力。机电产品企业对于机电产品的创新工作重视不足,未能够对市场进行有效的分析,导致整个机电产品竞争优势的滑落,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员

机电产品的技术创新工作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但是由于当前机电产品的生产企业缺少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导致创新工作难以有效进行。当前机电企业的技术人员大都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工作人员,虽然一些企业引进了一些年轻的技术人员,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技术创新并没有明显的效果,技术人员的成长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另外我国机电企业的技术创新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作人员的技术创新工作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力整个技术创新工作的效率。

(三)缺乏资金投入

机电产品的创新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由于我国的机电企业近年来出口贸易额逐渐下降,企业的效益明显下降,创新工作难以维持。由于企业缺少大量的资金,导致创新工作缺少材料和技术支持,一定程度上影响力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由于机电企业的经营效益不理想,企业的融资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整个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企业不仅仅缺少技术创新的资金,甚至企业的生产资金都出现困难,企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二、优化机电产品的技术创新

近年来我国的机电产品企业面临生产成本上升,压力增加,利润下滑的趋势,企业的发展面临众多的挑战。机电企业经济利润下滑的原因除了经济成本上升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机电产品的技术水平不高,竞争力下降,在出口贸易中的竞争优势下降。但是由于我国的企业的机电产品技术创新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机电产品的技术水平迟迟难以得到提高,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落实机电产品的创新工作,提高机电产品的竞争力,更好地保障机电企业的发展。

(一)重视机电产品的技术创新工作

创新在当下的企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机电产品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竞争中占据不败之地,就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但是当前企业对于机电产品的技术创新工作重视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力机电产品创新的速度。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机电产品创新的重要性,在企业发展中需要将创新贯穿于整个机电产品的生产和设计中。企业需要将产品创新加入到企业文化中,在企业发展中塑造一种创新的文化氛围,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二)增加机电产品创新的资金投入

机电产品的技术创新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企业需要进一步认识到技术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机会以及技术创新对今后产品发展的重要性。企业需要进一步增加机电产品创新的资金投入,由于企业的利润出现下滑趋势,企业需要进一步增加融资渠道,对机电产品创新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机电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需要对企业的资金进行合理规划,节省企业其他方面的资金,为机电产品的创新提供资金支持。机电企业通过增加融资和减少企业开支等方式,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提高机电产品的技术水平,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

(三)引进一些高素质的创新人员

机电产品的创新最主要是依靠高素质的技术人员,但是由于机电企业缺少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员,导致整个技术创新工作难以有效进行。今后机电企业需要进一步引进一些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对技术创新工作提供先进的技术,不断壮大技术创新人员队伍。对于企业现有的技术人员应该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工作,提高现有技术人员的素质,更好地进行产品创新。技术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对机电产品技术创新工作作出重要的贡献。

(四)借鉴国外机电产品创新的经验

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国外一些企业的机电产品技术水平比较高,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着一定的优势,我国企业的机电产品技术创新工作可以积极借鉴国外产品的技术创新经验,取其精华,不断提高我国机电产品的技术水平。当前世界贸易竞争十分激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机电企业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结语:

近年来机电企业发展遭受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对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今后的机电产品生产中企业需要进一步重视技术创新工作,通过引进一些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增加机电产品技术创新投入,促进机电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机电产品的竞争力,在今后的世界贸易中占据一定的竞争优势。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今后的企业发展中仍需要坚持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鹏辉.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及制约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33).

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篇4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缩短、顾客个性化需求增加、交货周期提前等以速度为主导的竞争加剧,新产品开发已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同时,科技发展、信息膨胀及环境不确定性,也使新产品开发成为一项日渐复杂的活动。新产品开发一般包括概念生成、性能描述、外观设计、样品试制、性能检测、系统功能测试及改进、产品制造、服务结构设计等环节。从技术创新视角看,新产品开发是一种名副其实的技术创新,在我国企业中主要表现为集成创新。从知识管理视角看,新产品开发过程又是一种知识管理过程,伴随着大量知识行为。知识管理包含知识收集、知识分类、知识储存、知识过滤、知识转化、知识转移、知识共享、知识整合等多种知识行为。其中,知识转化在知识管理框架中居主导地位,是知识管理系统运营的枢纽。1995年,基于polany[10]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思想,日本学者ikuji-rononaka和takeuchiH提出了内隐知识(tacitKnowledge)和外显知识(explicitKnowledge)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的“知识螺旋(SpiralofKnowledge)模型”,认为企业不仅应用和处理知识,也在不断创造知识,知识是解释公司行为的基本单位。此处,外显知识是经过编码的知识,可以有序承载于某种载体之上,包括书面文件、电子档案、图表等,而内隐知识是未经格式化(Formalize)的知识,难以用语言表达,如心智模式或思维模式、信仰、经验、直觉、诀窍、惯例、传统等。在知识螺旋模型中,ikujirononaka和takeuchiH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不断转化,分为社会化、内隐化、外显化、组合化4个循环上升流程,推动着知识管理功能的实现[12]。知识螺旋模式也称为知识转化SeCi模型,是知识管理领域里程碑式的创举。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大量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这些知识的相互转化推进着新产品开发进程。集成创新不仅是技术集成过程,也是技术与市场、客户、供应商、组织、战略、协作伙伴集成的过程。因此,在新产品开发集成创新中,外显知识包括技术资料、技术路线、市场信息、客户偏好、供应清单、生产设备资料、设计方案、经济政策等,内隐知识包括技术人员经验和能力、营销人员直觉和判断、采购人员预测和推论、企业传统与文化、战略目标导向、组织柔性等。这些知识具有动态性,不断转化、更新和超越,从而确保新产品开发视角下集成创新的成功实现。

2知识转化对集成创新促进的微观机理

新产品开发过程是知识管理驱动下的集成创新过程,具有集成创新和知识管理双重特征。其中,知识转化对集成创新的驱动具有直接、关键、主导性作用。nonaka的知识螺旋转化模型阐释了知识转化路径,将知识转化引入众多专业研究领域。对新产品开发集成创新而言,知识社会化、知识外显化、知识内隐化和知识组合化同样具有实质。(1)知识社会化对集成创新的微观促进机理。知识社会化是内隐知识向内隐知识转化的过程,在产品研发中存在多种形态,如个体自我思考、个体感性经验累积、个体间深度会谈、个体对组织文化的领悟和对组织制度的遵循、个体对外部市场环境的直觉判断等,对集成创新存在现实性驱动作用。首先,集成创新中的技术集成并非简单叠加,而是创造性的组合,需要技术人员深度思考。在新产品开发中,可集成传统产品的优良特性,形成功能更为强大的产品,传统技术组合不是随意的,而是遵循一定内在规律。技术人员需要对传统技术模式进行深度思考,才能发现这些重组规律,形成新的产品概念模式。尽管产品概念模式只是一些意念、知觉、经验的组合,无法确切表达,但对新产品的形成至关重要。其次,集成创新中对新产品市场需求的判断只能是一种模糊性判断,需要市场人员充分发挥直觉判断能力。市场信息是取之不尽的,对新产品潜在市场价值的预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优秀营销人员的知觉和直觉,很难形成条文清晰的报告。集成创新并非仅指技术集成,还包括技术、市场、战略和组织集成,其中,技术和市场集成至关重要。如果产品开发偏离了市场需求,则会使企业集成创新陷入被动。再次,在面向产品开发的集成创新中需要对供应商和材料采购市场形成较为准确的判断,从而促进企业对采购市场的认识不断深化。供应商参与企业产品开发已成为新产品开发的一种流行趋势,新产品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采购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创新人员需要在采购市场传统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形成新判断,以引导产品开发方向。最后,创新人员之间需要不断进行深度会谈和沟通。深度会谈不同于一般性信息交流,其主要目标在于创新或意念的相互启发,只能使用暗示、比喻、引导、类比性方法,很难用语言或文字进行清晰表达。在实施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创新团队的组建包括技术、营销、生产、采购、财务等各类人员,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技术人员。随着产品开发复杂度的提高,非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2)知识外显化对集成创新的微观促进机理。知识外显化是内隐知识向外显知识转化的过程,在产品研发中存在多种形态,如个体自我归纳和总结、个体技能演示、组织制度拟定、市场需求检验等,对集成创新存在现实性驱动作用。首先,在创新团队中,核心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将自己的创新理念向其他技术人员传输。技术创新团队人员规模不一,但必然包含若干骨干核心研发人员。产品开发一般以骨干技术人员的集成创意为平台展开,在产品研发过程中,骨干人员不断将自己的隐含性创意向其他人员展示。这一过程不仅能为其他技术人员带来创新启示,也使骨干技术人员的创意精益求精。其次,相关营销人员不断将自己对市场和客户的认识向企业反馈,为技术人员提供参考性产品需求信息。广义上的集成创新包括技术、客户、材料、生产、财务等信息集成,其中客户信息反馈的作用更为显著。营销人员也可参与集成创新,不断将对客户和市场的认识、直觉、判断归纳为清晰的报告,以备技术人员参考。在欧美企业中,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产品开发路径,得到了普遍重视。再次,采购人员需要不断将自己对原材料市场的认识向企业反馈,以提高产品研发可行性。产品研发集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原材料供应,如在材料采购上出现瓶颈,再好的产品设计都将归于失败。技术人员对材料供应市场较为陌生,需要从采购人员那里获取明晰的材料供应信息,同时供应商参与产品开发可弥补采购人员认识偏差。最后,不同类型产品开发人员之间需要定期进行知识汇集,以确保产品开发如期进行。在产品开发的不同阶段,技术、营销、生产、采购、财务人员需要进行一次或若干次知识汇集,即根据现有推理对产品开发给出明晰论断,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知识汇集和深度会谈的差别在于,前者必须给出明确意见,后者仅是启发式的模糊性引导。不过,这两种行为在产品研发中均是不可缺少的。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许多企业将内部知识汇集逐渐扩展到外部知识汇集,即将客户、供应商、金融机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外部组织纳入知识汇集框架中。(3)知识内隐化对集成创新的微观促进机理。知识内隐化是外显知识向内隐知识转化的过程,在产品研发中存在多种形态,如个体学习、个体能力升华、个体或团队采购预测、个体或团队市场需求预测、个体或团队技术可行性预测、深度团队讨论等,对集成创新存在现实性驱动作用。首先,技术人员需要根据企业内外部各种信息形成集成创新理念,这是新产品开发的第一步。集成性新产品不是完全凭空想象,而是根据现实信息抽象形成。这些信息包括许多公开性的技术、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市场、政策等信息,属于显性知识范畴。技术人员需要在显性、公开、成熟的信息平台上初步形成自己的集成创意。其次,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客户需求的表述深化产品创意。新产品开发集成创新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不断吸收客户需求信息,将客户需求意愿转化为产品供给质量。这一过程可由技术人员与顾客的直接交流实现,也可通过与顾客、营销人员的三方交流完成,或由营销人员代为转述。随着新产品开发复杂度的提高,客户参与已是大势所趋。再次,技术人员需要根据供应商的信息表述不断调整产品集成方向。供应商参与产品开发已成为产品成功开发的重要决定因素,决定着产品生产的可行性、质量与风险。技术人员需要将供应商的建议转化为产品设计创意,并不断优化。该过程可由技术人员与供应商会谈实现,也可通过与供应商、采购人员三方会谈实现,或由采购人员直接转述,最后经由技术人员深度思考形成新的产品集成理念。最后,研发人员需要对外部市场进行了解、观察和分析,形成自己的判断,以指导产品开发路径选择。营销市场上不仅包括客户需求信息,也包括各种宏观市场信息,反映着市场演化趋向。研发人员需要洞悉用户个性化需求,把握市场需求宏观走向,这种宏观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政策、金融政策、进出口政策、国际市场变化等因素影响。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宏观市场因素融入越多,产品生命周期则越长。(4)知识组合化对集成创新的微观促进机理。知识组合化是外显知识向外显知识转化的过程,在产品研发中存在多种形态,如个体技能梳理、个体间交流、技术资料分类和重组、个体或组织间信息传递、原材料市场信息收集和分类、产品需求市场信息收集和分类、成熟技术叠加等,对集成创新存在现实性驱动作用。首先,集成创新中存在大量技术资料整合,其为集成创新的基础性平台。集成创新是对各种成熟技术的有机组合,在实施有机组合前,需要将各种成熟技术资料进行重新分类、存储和过滤,形成新的技术资料库。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这是一项任务量极大的工作,虽然没有产生新技术,但为新技术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集成创新中存在大量信息交流,将对参与人员形成新的知识组合。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还需要加强技术人员与营销人员、生产人员、材料采购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技术人员与客户、材料供应商、协作单位人员之间的交流。这样才能获取最为准确的产品研发信息,引导产品研发方向。再次,集成创新中需要吸收企业外部大量成熟技术和公开技术。集成创新不仅是企业内部成熟技术的融合,也是企业内部成熟技术与企业外部成熟技术的融合,甚至纯粹是企业外部成熟技术的重新组合。在企业外部,存在大量已逾保护期的专利技术、发明或公开化研发成果,可为企业技术融合提供技术资源。事实上,许多成功的集成创新均依托于外部技术搜寻与引入。最后,集成创新中需要吸纳大量外部信息,包括市场、客户、原材料、供应商、商、协作方信息。集成创新不仅体现技术集成,也体现为技术与需求、供应、生产信息的集成,而这些信息源主要分布在企业外部,需要技术部门进行收集、分类、储存和整理,形成新的知识组合。对新产品开发而言,若失去企业外部信息的引导,必将不得要领。

3知识转化视角下集成创新优化机制

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篇5

一、“”科技工作回顾

(一)主要成效

“”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科技工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科技人才建设为核心,以重大科研项目的争取和实施为重点,以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以科技大协作为主要途径,以重大科技活动为手段,全市科技事业取得快速发展和显著成效。

1.综合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突破。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在年科技部中期评估中获得优秀,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年荣列中国城市综合创新能力50强、年入选中国10大特色创新城市、年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自主创新能力位居全省首位。-年,专利申请量年增长15.71%,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商标数量、驰名商标数量以及版权登记数量居全省首位;全市登记科技成果1071项,其中国际领先水平24项,国际先进水平192项;获得部级奖励11项,省级奖励90项;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20项。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明显提升。年企业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R&D经费分别占全市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和R&D经费的70%、70%和68%;到年,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60家;拥有国家创新型企业2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省创新型企业5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20家;涌现出华北制药、石药等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知名企业集团。

“人才强市”战略成效显现。“”前四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由71.79万人增加至77.72万人,年均增长2.68%,人才密度指数由10.9%增加至11.8%。至年底,驻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97家;从事科技活动高层次人才3360人,其中院士8人;建成9个省级、市级引智示范基地;市科技局被认定为市院士工作站;高新区以岭药业院士工作站发挥智库咨询、人才培养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初步形成。-年,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实现年均增长7.21%,年达到47.61亿元,位居全省首位;市本级科技投入占当年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例呈递增趋势,年达到5.8%。-年,全市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环保节能等领域共承担部级项目与平台建设137项,经费16530万元;省级项目与平台建设335项,经费10480万元。

科技创新平台初具规模。到年底,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6家;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7家;拥有5家部级、43家省级、3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面积达到32.6万平方米。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科技中心、生物产业基地技术服务中心、生物医药技术平台、产品快速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等已投入运行。目前,全市已建成3家部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11家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

2.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明显。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80余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约15%,-年平均增长约12%。

五大高新技术领域成效显著。(1)电子信息技术及产业。现代通信、新型网络设备和光传输设备产业优势进一步凸显,半导体照明产业成为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软件园成为全省性的软件生产和服务中心;(2)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成为国家首批3家“生物产业基地”、全国10家“医药出口基地”之一,组建的“抗生素、维生素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为省首次建立的全国性契约型技术创新组织;(3)机电一体化和先进制造技术。大力推广光机电一体化、敏捷制造、网络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增25%左右;(4)新材料技术及产业。以新材料制备、材料成型、改性、复合加工等共性关键技术为主攻方向,开发出氧化锌铝陶瓷靶材、低贵稀土含量钕铁硼永磁材料、远红外粘胶纤维新型材料;(5)资源环境技术和环保产业。重点推进废水、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技术,实现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产业化。

3.农业科技创新扎实推进

农业科技总体实力不断增强。“”期间,共培育出农作物新品种(系)180多个,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43个;取得各类农业科技成果156余项,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励112项;培育建设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家;组建了中兽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饲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效显现。截至年共有农业科技园区34家,其中规模达到1000亩以上的园区23家。-年,农业科技园区累计科技经费投入8767.50万元,研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223项。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效果显著。年,、、县均实现千亩以上大面积亩产550-580公斤的产量突破,其中市核心区实现同一地块连续5年亩产620公斤以上。奶业、辛集皮革、小麦、无极蔬菜、栾城生猪等项目相继获得国家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支持。

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带动作用明显。评审认定第一批52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试点)、10个示范乡镇(试点)、5个示范县(试点),年,我市被评为“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示范市”,建立科技示范基地77个,引进新技术162项,推广新品种170个。“一县一业一园”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农业科技特派员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均取得良好效果。

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年龙头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总额9537万元,技术开发费总额7827万元,分别比年增加了70.04%和87.52%,其中企业自筹7775万元,占99.34%。-年,龙头企业技术开发项目513项,认定新品种71项,获得专利54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获科技进步奖2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8项);龙头企业获名牌产品55项(其中部级知名商标45项);获得驰名商标5项。

农村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年以来,全市先后实施了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信息资源建设、农业信息网站拓展升级、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农业信息应用服务以及农业信息化教育培训等六大工程,助推新农村建设。

4.产业聚集创新效应突出

全市有23个各级各类开发区(园区)和28个县域特色产业集聚区,产业聚集区成为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与产业化的重要基地,逐步成为科技创新的集聚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成了“一区三园”的总体格局,近年来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年均28%以上的增长速度,形成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四大支柱产业,40%的工业企业建立了技术研发机构,孵化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900家,引领示范作用明显增强。6大产业基地(含南部工业新区)、16个县域周边工业园区和28个县域特色产业集聚区成为科技创新基地以及新的经济增长点。

5.民生科技创新不断加强

新药研发取得新进展。年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15项,争取资金1亿余元,涉及企业孵化基地建设、研发平台建设、化学药大品种技术改造、新药研究关键技术及药物新品种研发等领域,初步形成新药创新能力与技术体系。

食品安全科技促进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实施食品安全科技促进专项行动,开展食品安全监控、诚信体系建设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打造食品安全放心城市提供了科技支撑。

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加强制药、电力、化工、钢铁、建材和纺织等重点行业共性、关键节能减排技术及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研究与示范,清洁生产技术及其标准研究与示范,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究,全市万元GDp能耗“”前4年累计下降17.98%。

6.科技大合作跃上新台阶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了“省省会高校科研院所联席会”;与中电科集团公司54所和13所分别签订了《关于加速“半导体照明基地”发展的合作协议》和《关于建立“卫星导航产业园”的合作协议》,直接投资额达15亿元;与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了“科技教育合作协议”和“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开创了产学研在各个领域科技大合作的新局面。

加强同京津等周边城市及国际科技合作。依托环渤海技术转移联盟合作平台,实施科技创新,促进技术转移。-年,组织实施部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7项,经费1133万元;省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3项,经费891万元。实现国际科技合作方式从“一般性的人员交流和合作项目”向“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战略转变。截止年底,已建成5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7.科技管理改革成效显著

科技计划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严把科研项目立项关,提高立项决策和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出台了一系列科技计划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了项目评价制度;公共性科技课题和重大课题实行招标制。

科技与金融互动合作机制初步形成。以“促进科技金融结合,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为主题,以农业科技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企业上市等为核心,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的金融环境。推进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项目鉴定工作,推动了全市企业研发活动的开展。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期间,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共制定科技政策30余项,对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普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主要问题

面对新的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我市科技发展还存在诸多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

-年,全市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R&D经费支出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占全省的比重由29.94%降至24.82%,R&D经费支出占全省的比重由37.76%降至27.41%。年全市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4.18%,但科技支出同比下降6.75%。

2.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年间,我市科技活动人员占全省的比重由26.87%降至25.18%,科学家和工程师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由76.29%降至74.69%,R&D人员占全省的比重由34.70%降至31.55%。

3.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需要进一步强化

从整体看,企业创新动力不足、能力不强,科学研究和产业化主要依靠财政投入,企业科研成果所占比重偏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科技投入水平较低,年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28%,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的标志性地位不强,缺少高端产业集聚,产业层次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不高,对全市科技支撑作用不足。

产生上述主要问题的原因,一是体制与机制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表现为(1)科研经费实行多头管理体制,资金分散;(2)高层次科技人才管理未能形成统一协调的工作合力;(3)未能建立有效的促进科技投入的激励机制,在税收和政策方面对科技创新扶持不够;(4)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没有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创新的机制;(5)区域科技协作水平低,与京津在人才、技术、产业对接等方面尚未实现创新要素共建共享;(6)产学研在产业技术创新链持续、稳定、深度合作不够。二是科技创新环境不够优化,表现为(1)对高层次人才培育和引进缺乏大力度根本性措施,没有形成对高层次创新人才培育和对京津等省外人才强大吸引力的优良社会环境;(2)科技金融合作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利用海外投资的比例较低;(3)对国家、省、市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强化贯彻落实。

二、“十二五”科技发展分析

(一)国内外科技与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1.世界科技与经济总体发展趋势

近年来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态势,一是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速度明显加快,正在催生重大科技变革和产业变革;二是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三是主导技术以群落的形式出现,区域科技集群化趋势突显,更加注重原创性;四是把建设知识经济社会作为科技战略规划目标,将科技与创新作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核心,采取多种政策激励企业成为研究与开发投资主体,产学研广泛合作成为各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手段。

2.国内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特征

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关系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区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二是区域科技与经济在全国均处于发达或中等水平,产业需求带动科技创新,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三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能力均落后,但科技发展更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在科技发展上,政府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方式有四种主要模式:一是区域内科研院所集中,具有明显的人力资源优势,形成知名大学中心模式;二是区域工业基础深厚,对外开放程度大,发展空间的可拓展性强,形成产业园协同推进模式;三是区域内拥有一大批在业内领先的大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主体,或以颇具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集群为主体,形成了引进消化基础上的自主创新模式,形成企业集群模式;四是在各方面平衡发展,形成综合科技竞争力,走均衡互补发展之路。

3.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省会城市,将是市“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但是,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有待迅速提升,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和发展意识,充分利用京津冀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有利时机,强化在冀中南经济区的主导地位。而全市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引领和支撑。因此,提高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必须作为实现“十二五”战略任务与目标的重要支撑。

(二)市科技发展重大需求分析

1.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需求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

实现由资源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必须加大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力度,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强大、更持久的动力。

2.产业创新能力提升需求由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变

(1)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占GDp的比重,加速壮大我市有一定优势的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循环化工、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发展,快速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在全国有突出优势、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产业,是未来一个时期的重大课题。

(2)传统优势产业升级的科技需求。一是以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二是以信息化为传统产业升级的主线和基础,加快提高传统优势产业信息化水平;三是以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应用为重点,促进低碳、循环发展;四是加快产业向园区的聚集发展,形成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规模效应。

(3)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为破解新时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增强,要求农业科技创新向进一步提升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转变;为适应新时期以“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产品标准化”等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农业产业科技由单一关键技术需求向产业化技术体系需求转变;农产品安全保障的需求日益突出,要求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畜禽(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创新。

3.县域特色经济创新需求由产业聚集向创新带动转变

我市县域特色经济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大部分没有建立起稳定的、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组织,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是技术水平低,产品档次低,不能支撑提升县域特色经济竞争力的要求。

4.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需求由资源约束向环境友好转变

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40.2%,仍然是工业为主的城市,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产业仍是主体,产业发展与环境资源矛盾突出。因此,需要科技创新开发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循环经济技术,开发资源依赖小、环境污染少的产品,实现产业的绿色化。

5.小康与和谐社会构建需求加速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城镇化加快推进、城市化率快速提高的时期,城市化、区域协调的科技需求明显增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收,加速城镇化建设,保证公共安全,实现社会和谐。

6.社会发展与进步需求让科技创新成果保障和改善民生

让公民享受新技术发展带动的好处。一是适应公民对自然、经济、健康和社会安全等知识需求,研究提供相应的知识普及、推广方式方法;二是新技术对生产生活方式影响方面的需求,研究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三是满足公民对技术基础设施的需求,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三、发展目标与战略思路

(一)科技发展定位

根据省相关规划,综合分析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市科技发展的总体定位是:在生物医药、半导体、卫星导航等领域创新能力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在冀中南经济区居科技创新引领地位,成为省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城市。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促进“转型升级、跨越赶超”为主线,以创新型城市建设和中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重点,以提高创新能力、创新引领产业竞争力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为打造京津冀第三极,强化在冀中南经济区的主导地位和全省的领先地位,建设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省会城市提供重要支撑。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初步形成创新特色鲜明、创新体系完善、创新氛围浓厚、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省区域创新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综合创新能力达到国内省会城市中等水平。到2020年,综合创新能力达到国内省会城市中上水平前列。到2015年的具体目标是:

科技投入大幅提高。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4%,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2.5%。

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企业R&D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2.75%,消化吸收费用占技术引进经费的比重达70%,培育5-8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

产业技术水平大幅提高。形成主导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县域特色产业构成的产业体系,各类产业重点开发、引进附加值高、市场竞争能力强的新产品(新技术)分别达到100项、50项、50项和150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增加值占地区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全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4%。

科技创新载体不断完善。聚集转化服务机构、科技服务企业200家,各类孵化器达到6家,孵化面积累计100万平方米,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达30件,百万人口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达12500元,持有自主创新产品和部级新产品数量达80个。部级、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达到150家,研发能力大幅提升。

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吸引聚集国内外高层次创业人才,R&D人员超过3.5万人年,每万人口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60人。

创新成果惠及民生。百人口国际互联网用户数达40户,城市空气污染指数达2.15,城市污水处理率达100%,公众基本科学素养明显提高。

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政策体系更加健全,行政效率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和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扩大,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

(四)发展重点

1.集聚创新资源。按照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要求,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科技信息等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中介等科技创新服务组织建设,引导和支持人才、技术、资金、管理、公共服务等资源要素集聚,实现科技资源共建共享,促进科技创新。

2.营造创新环境。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并在投融资、技术标准、对外开放、政府采购、财政资助和消费政策等方面出台具有突破性的政策措施,推进技术、制度、管理和文化创新。

3.突破关键技术。以重点发展的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循环化工、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突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形成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为主的产品体系和以品牌为主体的市场竞争优势。

4.聚焦创新重点。以创新型城市建设和中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重点,集中科技资源,全力打造东部产业新城,使其成为省战略新兴产业龙头带动区、最具影响力的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展现省会现代化水平的标志区。在新区规划建设低碳、生态、智慧新城,成为未来省会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的重要载体。

5.创新促进民生。推动科技创新向社会领域拓展,让科技促进城乡差距的缩小和落后地区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四、重大工程

“十二五”期间科技发展要重点实施四大工程、十五个重点领域。

(一)产业技术创新工程

1.主导产业

(1)生物医药产业。集中力量组织实施生物制药技术、中药现代化、微生物发酵技术及组合化学技术三大技术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到2015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基地。

生物工程药物。集中力量推进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促红细胞生成素、甲肝灭活疫苗、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等药物的规模化。利用较为成熟的分子克隆技术、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酶固定化技术,加速推进白细胞介素-15、角膜干细胞、基因芯片、人血清白蛋白、长效胰岛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生长激素、β-干扰素、人重组成骨蛋白-1、神经生长因子(nGF)、链激酶等药物的产业化。大力开发多肽类药物、活性蛋白、反义核酸药物系列产品和戊肝疫苗、乙脑灭活疫苗、特异性肿瘤疫苗、儿童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预防和治疗性疫苗等生物技术疫苗。

化学制药技术。组织传统遗传育器、细胞融合和构建基因工程菌、微生物培养和发酵工艺、生物反应器及其发酵过程控制、发酵后的处理及产品回收等发酵技术攻关。采用重组Dna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制药产业,大幅度提高发酵菌株产率,实现大宗抗生素原料药的技术升级;重点推广应用微生物发酵法、“一步发酵法”、耗氧法生产新工艺;加速丁苯酞、阿仑膦酸钠、阿地福韦片、唑来膦酸钠、盐酸丙哌维林、那格列萘、阿比朵尔、伊班膦酸钠、依达拉奉等国家一、二类新药的产业化;利用先进技术提高红霉素系列、新诺喹诺酮系列的生产规模;积极研究开发广谱、高效、低毒类抗生素新品种;实现D-对羟基苯甘氨酸等侧链和7-aCa、FaCCa、FanCa、7-aDCa、GCLe/GCLH半合抗等关键中间体的产业化。实现三、四代头孢类药物的规模化生产,替代进口。跟踪国际化学制药发展新形势,通过积极开发和引进,迅速实现超低分子肝素钠、玻璃酸钠、硫酸软骨素、肌氨肽苷、脑蛋白水解物等的产业化生产;利用组合化学、小分子化学等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全新作用机制和药理活性的新型化学合成药物、新型抗生素药物、手性小分子药物、合成多肽药物、糖类药物等。

中药创新药物。开展药效物质制备关键技术、药效物质分析方法和技术、活性筛选及评价、有效组分配比优化筛选模式等研究。组织中药指纹图谱质量控制、中药酶工程、动态逆流提取、超临界萃取和超微粉碎等技术攻关和推广,集中建设中药制剂提取分离先进工艺集成配套、胶囊超微化工艺产业化示范工程。重点发展治疗肿瘤、肝病、心脑血管疾病、免疫功能性疾病、病毒性疾病、老年性疾病等有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新药。着力打造有效成分提取和纯化-复合药物-新型中药制剂为代表的现代中药产品链。推进中药生产关键共性技术的工程化,加强超微粉碎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固液分离技术、中药成分纯化与精制技术、浓缩技术、干燥技术、在线检测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制剂成型技术以及加强中成药剂型的研究与开发,满足临床需求。推动中药标准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新型高端药物制剂。加快脂质体、透皮给药和控缓释制剂、纳米制剂等新型制剂技术研发。重点实施现代化软包装输液、二甲双胍缓释胶囊等项目。大力开发市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的制剂产品、进口替代产品及国际化制剂产品。

营养保健品。重点开发以道地中药材及其提取物为原料的黄芩茶、柴胡皂苷、酸枣仁多肽、枸杞籽油、丹参素等高端功能性中药保健品;重点发展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系列、维生素D、维生素H等维生素类全系列保健品;重点发展大豆分离蛋白和天然植物来源的牛磺酸、精氨酸、谷氨酰胺等半必需或条件必需氨基酸保健品。

(2)装备制造业。到2015年,装备制造业重点在煤矿采掘设备、轨道交通设备、通用飞机、节能电机、核电泵阀、专用汽车、工模具等产品领域研究开发10个以上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的产品。

煤矿装备制造。快速提升系列岩石掘进机、大型全断面掘进机、煤矿地面瓦斯抽采车装钻机、重型刮板输送机、采煤机、煤矿排水抢险大型矿用潜水大型泵、井下锚护设备等产品领域加工制造技术。

轨道交通运输装备。大力推进重载货车、高速铁路车辆制动摩擦片、道岔用全硫化弹性铁垫板、成套无砟轨道系统施工设备以及铁路货车修造、机车车辆配件、制冷空调、机车电机等产品领域先进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航空产业。大力推进运五B系列、小鹰500等通用飞机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升级,争取建成集航空产业研发、航空人才培养、航空装备生产、航空服务提供为一体的航空产业基地,积极谋划电子、精密机械加工等配套产业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专用汽车及汽车关键零部件。大力推进商务用车、随车起重运输车、车用大功率柴油机、精锻钢质活塞、智能化安全气囊、预紧式安全带、碱性蓄电池等产品领域的技术开发。

特种泵阀装备技术。大力开发精密化、集成化、高速化、机电一体化通用设备,重点发展石化用高温泵、低温和超低温泵、高速泵、精密计量泵、耐腐蚀泵、潜水泵,环保、城建、电力用泵等,延伸发展科研实验用精密泵、压电泵、直流无刷泵等高端精密泵产品,发展风机及风动工具、气体压缩机及气体分离设备等其他通用设备制造技术。

环保设备。以建设全球高端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设备生产基地为目标,大力研究空气、水质、污水CoD、烟气、酸雨等环境在线自动监测和应急监测设备及仪器仪表,吸引集聚国际国内知名环保设备制造企业,延伸发展原水处理、污水处理、除尘、脱硫、空气净化等环保设备及仪器仪表,着力打造以环境监测设备为核心的环保设备产业链。

专用工具。着重发展金刚石工具、合金工具,拓宽工具产业领域,大力开发新的粉末冶金材料、粉末成形设备和成形技术,延伸发展新性能、超高性能粉末冶金工具。

(3)循环化工产业。按照炼化一体化、园区化、经济循环化的发展思路,到2015年,实现化工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产品结构优化,节能减排显著。

石油化工。重点开发油品质量升级和原油劣质改造技术、双氧水法环氧丙烷生产技术、粗苯精制技术、汽车、电子用尼龙工程塑料生产技术、芳纶生产技术、聚氨酯专用料生产技术、高性能无机氟化盐生产技术、电池用六氟磷酸锂等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含氟电子化学品和光学级无机氟化物等高档氟化工产品生产技术、丙烯腈法制备己二腈生产技术、碳纤维生产技术。大力推广大型化工装置离散控制、节能降耗及综合利用先进技术、新型催化技术、新型分离技术、节能降耗环保技术、精细加工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

煤化工。重点开发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甲醇制烯烃技术、甲醇制芳烃(mpa)技术、大型粉煤气化技术、醋酸扩能改造技术、二甲醚应用技术、尿素、三聚氰胺、纯碱三联产技术、大型(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技术、1,4-丁二醇及ptmeG生产技术、聚甲醛生产技术、聚碳酸酯生产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回收利用技术。

盐化工。重点开发干法乙炔工艺技术、高性能pVC、oDS替代品及下游深加工生产技术、离子膜法烧碱清洁生产技术、聚氯乙烯先进工艺。

精细化工。紧密结合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重点研发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强、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端石化产品。以我市优势半合成抗生素产品为依托,大力发展D-对羟基苯甘氨酸、甲氧胺盐酸盐、呋喃胺盐等市场急需、附加值较高的医药中间体,完善产品链。

(4)现代服务业。“十二五”时期,以“信息化带动”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科技要素,以先进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着力培育、壮大智力密集型服务业。

服务业信息系统。再造金融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应用商业智能技术构建成本分析系统、风险管理系统和综合考评系统。重点推进全市传统物流资源的信息化优化与物流资源信息整合,推进第三方物流信息协作平台的综合应用,加快构筑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与示范。集成全市电子商务项目,借鉴并应用国际上成熟的先进技术(如RFiD、ebXmL、ipv6、GpS等技术),建立城市级协同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重点发展B2B模式。加快信息系统集成建设,构建商品展示、贸易、投融资、信息咨询、经济技术合作、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业信息化系统。

现代公共服务业。大力开发教育网络的建设,为全民提供网络教育平台服务。全面建设和推广使用电子政务,为企业和市民提供透明化、快速化的政府服务。

信息、软件服务业。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承载输送能力;做大做强软件产业园,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研究开发,加强金融、电力、医疗、汽车、通信、地理信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领域应用软件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创新研发机构。借助总部经济平台,创造环境,吸引国内外著名企业、科研院所在我市设立智力密集型创新研发机构。

2.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到2015年,电子信息领域市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发展到50个,大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核心技术。

半导体照明。重点开发大功率、高亮度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片和芯片制造、封装、光源模块及相关材料,努力参与半导体照明相关标准制定与公共检测平台建设。

平板显示。重点开发驱动LeD背光源等关键配套材料和专用设备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通信设备。重点开发光纤接入系列产品、高速光收/发模块、光电耦合器件、光有源器件、光电交换器件以及光无源器件和memS光开关等光通信器件的技术。

卫星导航。重点研制多模式卫星导航系统接收前端芯片及模块项目。制造多模卫星导航接收机、各类BD-2导航用户终端、oem版终端等产品,以及地面应用系统建设、北斗二代民用产品等。

公共安全。加快建设无线电监测系统、电子警察,研发相关设备及生产技术。

节能与能源电子。重点开发、研制并建设应用中央空调、电力能源管理系统、通信机房恒温恒湿节电控制系统、恒压供水(气)节电控制系统、高耗能企业综合节能控制系统。

软件、动漫。支持嵌入式软件开发测试、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家庭网络、aSp等服务和网络支撑平台建设,自主研发企业管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等领域的应用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在数字动漫领域重点研发基于CG技术的三维动画技术,制作高质量的3D游戏和3D动漫电影。

电子专用设备及测量仪器。重点开发新型电子元器件专用设备、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专用设备、多晶硅和单晶硅专用设备、太阳能电池专用设备、新型显示器件专用设备,研发通信测试仪器、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测试仪器、电子基础测试仪器。

物联网技术。重点攻克传感节点技术、传感节点组网与协同处理技术、物联网系统集成技术、物联网应用抽象及标准化技术、共性支撑技术等物联网核心技术,重点发展与物联网产业链紧密关联的硬件、软件、系统集成及运营服务四大核心领域,加快形成较为完备的物联网技术体系。

(2)新能源产业。到2015年,重点研究开发新能源新产品和制造技术,提升新能源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实现产业化,促进优化能源结构、节能减排,新能源(不含水电)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5%以上。

太阳能。重点支持中电科集团公司13所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和聚光砷化镓太阳能电池项目、晶龙集团多晶硅铸锭设备制造的技术研发与攻关,在西部信息产业带建设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大力推进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以公共建筑为重点,建设一批太阳能热水系统示范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推广步伐。

锂电池。研究开发锂电池生产制造技术,建设锂电池生产基地,加快推进锂电池在储能电源系统、邮电通讯的不间断电源以及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

生物质能。大力推进农村生物质清洁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在大型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支持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化,推广以生物质为主要燃料的节能炉具。重点实施生物柴油、甲醇柴油、甲醇汽油与能源林产业化,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秸秆发电等项目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开展充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液化天然气(LnG)等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开发及示范工作,研究开发配套建设快速充电站、蓄能电池更换站、LnG加注站以及停车设施充电系统等服务网络。

(3)新材料产业。积极开展新材料基础研究,提高新材料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开发以稀土永磁材料、硅外延材料和液晶材料为主的新电子材料、新纤维材料、新型建材等新产品。

新型电子材料。积极推进稀土永磁材料、硅外延材料和液晶材料等新型电子材料等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建设新型电子材料产业基地。

高合金特种材料。大力发展高合金特种材料技术,实施高合金特种材料系列产品产业化项目攻关,建设高合金特种材料生产基地。

新型纤维材料。积极开展新型纤维材料,实施金属纤维、功能化竹纤维等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以及产业化技术攻关。

新型建筑材料。研究开发利用废石生产高强度高耐磨高硬度混凝土(骨料)产业化、电厂废渣(脱硫石膏)生产纸面石膏板等技术,大力发展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新产品。

3.传统优势产业

(1)农业。到2015年,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100%,畜禽水产良种普及率达95%,种、养、加各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率大幅度提高。

粮棉油新品种。高产优质与节水抗逆小麦、玉米、大豆、谷子、甘薯新品种创制及种质创新;在高产稳产的前提下,选育抗枯黄萎病品种、抗盲蝽象品种、抗旱耐盐碱品种、高油品种、优质纤维品种、超早熟品种和彩色棉品种;选育高产高油高油酸花生新品种。

种质资源和生物技术。开展作物转基因研究,农作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新品种选育,农作物分子设计及新品种选育,作物抗逆与营养高效利用生物技术育种,基因沉默及基因敲除技术及产品,能源用作物生物技术育种,植物生长发育调控及多适应性品种的选育,农业生物新技术、新方法,农业生物信息的获取和利用,高营养价值(品质)及功能性食品研究,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相关标准研究。

现代畜牧科技。优质高效畜禽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畜禽重大疫病的预警、诊断与防控措施研究,畜禽转基因育种及产业化开发,畜禽重大疫病生物防治技术研究,畜禽产品快速高效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技术研究,现代畜牧产品生产和监测设备技术研发。

果蔬科技。梨、核桃、大枣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蔬菜土壤诊断和平衡施肥应用技术、蔬菜安全化药物防治技术与生物技术防治、蔬菜有机(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与开发,加快推进名特新蔬菜品种的引进和示范、粮菜轮作区蔬菜高效化模式生产、露地蔬菜优质安全、高产高效生产综合配套技术以及绿色无公害果蔬基地建设。

农业资源。土壤氮、磷、碳养分过程模型的研究分析;土壤培肥新技术、主要农作物的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区域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的方法和指标体系研究;基于信息技术和土壤养分管理模型的区域土壤养分管理技术应用研究;环保型肥料创制关键技术、专用复(混)型缓释、控释肥料及施肥技术、鉴定和筛选抗旱节水的优质种质资源技术、作物高效用水生理调控与非充分灌溉技术、现代农业水管理综合技术集成以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微生物饲料、农药、肥料、食品以及农业微生物能源技术的开发。

农业重大病虫草害综合治理技术。新的耕作制度下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和预测预报、农作物病虫害安全高效药物及防治技术的创新、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和规程的建立;农田草害发生的预测预报技术、抗草作物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技术、化学除草剂精准使用技术以及杂草的抗药性治理技术的开发。

精准农业与信息/数字农业科技。传感器与信息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系统、基于光谱诊断和机器视觉识别的智能施肥系统、农田变量作业系统、基于激光控制的土地平整技术、智能型农机具与自动控制技术、设施农业微生态调节与智能控制技术等应用研究;区域数字农业监测网络、数字农业网络化与市场化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农业电子商务开发与应用。

现代农业装备科技。加快开发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旱作节水技术与装备、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经济作物机械化中的油菜、棉花、花生和薯类收获机械化装备、深松耕技术与装备、高效喷灌滴灌渗灌设备、安全施药技术与高效低污染植保机具、工厂化农业成套设备与配套关键设备、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与装备、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生态安全技术与装备、农业装备自动导航、过程监视、智能测控与远程网络通讯技术。

农业圈层布局。充分挖掘现代农业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优化农业圈层布局,形成集科技研发示范、休闲观光、生态屏障和提供安全优质农产品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

(2)纺织服装产业。到2015年,争创国内名牌5个,重点企业技术装备80%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纺织技术装备比重提高到50%左右。

纺纱、织造、染整工艺新技术。重点开发机电一体化、连续化、自动化纺纱技术和无梭织造自动化技术;高档精梳纱线、多种纤维混纺纱线和差别化、功能化化纤混纺、交织针织、机织面料的生产工艺研发;开发无卷、无接头纱、无梭布、精梳纱产品生产技术;高效短流程、无水或少水印染技术;聚酯、涤纶、粘胶、锦纶、腈纶等产品柔性化、多样化、高效生产技术;多功能、差别化纤维及其纺织产品生产技术等。

生态纺织品技术。重点开发利用农产品、农作物废弃物和速生林等资源生产可降解、可再生生物质纤维技术;提高棉、粘胶、天丝、麻类纯纺及混纺织物服用舒适性的生物酶处理技术;具有国际水平的绿色环保染料、助剂、浆料应用工艺和技术。

高档新型面料。大力开发高档精梳纱线、多种纤维混纺纱线和差别化、功能化纤维混纺、交织、针织、机织面料;高性能碳纤维、芳纶、聚苯硫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亚胺、新型聚酯等高新技术纤维、多组分复合材料等新型纤维面料开发;可降解、可再生生物质纤维面料和溶剂法纤维素纤维面料的研制与开发。

产业用纺织品。大力开发以宽幅高强工艺技术为主的土工格栅、高强土工布、防水卷材等多功能复合材料;节水灌溉、储水和缓释包装等农用纺织材料和针刺、水刺、纺粘等先进工艺和高性能环保过滤用纺织材料的研制与开发;多功能篷盖材料、膜结构材料等轻量化特殊装饰用纺织材料、耐高温过滤材料、风力发电叶片、航天和航天器预制件材料、手术衣、隔离服、纺织仿生器官等医用纺织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制与开发。

(3)轻工产业。到2015年,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开发10个左右在国内市场有一定影响的创新产品,争创3个左右国内名牌产品,行业重大装备70%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50%左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塑料行业。重点开发适应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的绿色、节能化学建材及特种管材生产技术、农用节水塑料器材生产技术,多功能宽幅农膜、“光生态”新型棚膜、宽幅在线涂覆薄膜、高性能温室配套材料和温室专用降解地膜等新型农膜生产技术;开发与汽车、医疗等产业密切相关的塑料产品生产技术,废塑料改性及综合利用技术,新型环保阻燃塑料制品生产技术,新型免喷涂塑料生产技术,新型功能性塑料及其制品生产技术,新型可降解材料生产技术,塑料动态成型加工技术等。

造纸行业。重点开发应用高档新闻纸、箱板纸、书写印刷纸加工生产技术,新型高速九层以上瓦楞纸生产技术,新型高性能功能性纸生产技术,污染物减排集成技术,过程节水与废水回用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和高值化利用技术,配套碱回收污染处理技术,深度脱木素技术,无元素氯漂白技术,非木浆碱回收、白泥回用、热电联产、污水处理、沼气发电等技术,推广林浆纸一体化等。

五金制品行业。重点开发稳定性、疲劳性能、可靠性、强度、韧性好的新材料技术以及五金制品加工技术。

皮革、毛皮行业。重点开发应用高档鞋面革、沙发革、汽车坐垫革及其制品等关键生产技术,皮革后整理加工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和辅助设计技术,制革和毛皮加工中水循环利用技术,保毛脱毛、无灰浸灰、生态鞣制等清洁生产技术,节水型清洁制革技术,废水处理技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

家具行业。重点开发应用智能家具制造技术,新的家具结构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计算机数字多维控制技术,计算机模压技术,真空复膜技术,各种先进的饰面和封边技术,待装配家具(Rta)设计及制造技术,“即需即供”的灵活生产技术,“低碳环保”家具生产技术等。

(4)食品产业。到2015年,完成20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任务,大中型企业生产装备应用微电子和信息技术的比重达到60%以上,重点行业关键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乳制品加工业。重点开发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的搅拌型发酵乳生产工艺技术、超滤分离技术、冷杀菌技术,以及超声波技术、生物传感器、免疫学技术和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技术等乳制品检测技术。

粮油加工业。重点开发谷物蛋白和生物活性肽制备技术,淀粉分子修饰与防回生抗老化技术,谷物细胞壁活性多糖生产技术,谷物中生理功能卓越的活性物质生产技术,粮油加工自动控制技术,油料膨化浸出技术,油脂物理精炼技术。

肉食品加工业。重点开发食用品质保证关键点控制技术,保持肉制品安全、稳定、营养和风味的栅栏技术,对肉制品中微生物生长繁殖时间进行智能化预测、监控和管理的微生物预报技术,肉制品质量安全的跟踪追溯技术等。

酿造调味品业。重点开发高效节能的混合发酵技术,提高发酵效率的固体化细胞技术,液态发酵中的微孔通气技术,食醋酿造膜过滤除浊除菌工艺,DF生物反应器快速酿醋技术。

果蔬饮料加工业。重点开发高效酶解榨汁技术,酶液化与澄清技术,皮油提取和芳香液回收技术,分级、检测、包装、运输新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等。保健食品加工业要重点开发超声波萃取技术,微波协助提取技术,超临界提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微胶囊技术。

食品加工及检测装备技术。重点引进、更新、改造新型膜分离设备、连续模拟移动床设备、节能高效蒸发浓缩设备、高效结晶设备、高速和无菌罐装设备、膜式错流过滤机设备、高速吹瓶设备、新型高速贴标机等关键共性设备;开发日处理400-500吨组合式粮食清理设备,面粉后处理高效混合成套设备,食品原料进厂快速检测、生产过程在线监控和产成品质量检验设备,食品原料及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验、农药残留检验及添加剂检验设备;企业内部质量控制、监测网络和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研究与应用;食品企业质量检测中心或实验室检测检验设备研究与开发。

(5)建材产业。到2015年,完成10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任务,开发5项绿色建材新产品;骨干企业生产装备全部实现大型化和生产自动化。

水泥行业。重点开发高质量水泥熟料生产技术,适应水泥制造用的能量利用率达到20%的粉磨设备或系统的开发及相应的制造技术,高效化的大型专业生产设备和成套装备开发及制造技术,水泥制造业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利用废弃物作原料、燃料的技术,降低水泥基材料环境资源负荷的技术,石灰石矿山经济(均化)开采技术,特种水泥生产和工程应用技术等。

建卫陶瓷行业。重点开发连续式球磨机、符合环保要求的干法制粉装备、节省资源和能源的轻型和薄陶瓷板材及装备的生产技术,各种助磨机、解凝剂、减水剂等外加剂的应用和低品位原料、工业废渣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微波干燥、微波烧成技术,采用高档色釉料、大颗粒、微粉、二次布料、渗花、套印、干法施釉、多次烧装饰、水刀切割拼花等新型装饰技术,卫生陶瓷及配套技术,原位固化技术及相应装备,卫生陶瓷连续组合注浆成形工艺及装备,自洁陶瓷、抗菌陶瓷、保健陶瓷、透水陶瓷砖、调温调湿陶瓷砖、蓄光陶瓷砖等改善环境和健康等功能陶瓷生产技术,利用纳米技术改善和提高产品性能的技术,信息化技术和计算机专家系统等。

房建材料行业。重点开发适应健康、环保、节能、轻质、安全、耐久的要求,低VoC环保型、抗菌型低毒型房建材料生产技术,零排放废气、废水和废渣的全循环房建材料生产技术,工业废渣、生活垃圾用作房建材料的生产技术等。

(二)产业聚集区升级工程

1.东部产业新城

到2015年,把东部产业新城建设成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带动区、最具影响力的高端服务业聚集区、综合改革试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和科学发展先行区,成为全市新兴产业聚集区和科技创新龙头。

(1)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到2015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达到30%以上,基本建成创新功能突出、创新环境优良、创新文化浓郁、创新网络完备的科技新城,成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标志区、全市科技创新的先导区、高新技术的孵化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科技创新高地和科技成果辐射中心,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现代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集群成为华北地区规模较大、国内有重要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聚集中心。产生一批世界先进的技术创新成果和一批有较高市场份额的高新技术产品,拥有国家发明专利产品数达到300项;各类企业的R&D投入占产品销售额比例达到4%,研发人员比例争取达到15%,吸引研发人才0.6万人。

科技创新研发体系。建成2-3家部级重点实验室,支持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企业技术中心建成部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省级中心。建设或引进10家左右设施一流、国内先进、创新能力较强的专业化公共研究与试验发展机构,打造科学研究公共服务平台。谋划组建“高端医药产业工程技术服务中心”、“软件工程技术服务中心”和“精密装备制造工程技术服务中心”三个特色工程技术服务公共平台,构建科技创新“核心群”。

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增强孵化器的专业化服务能力,重点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设计、动漫游戏等领域发展专业孵化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对企业创建前端的扶持和培育,推进形成“科技孵化+创业投资”、“创业导师+专业孵化”、“共性平台+创新网络”的新型孵化机制。增建“生物医药企业孵化器”、“信息网络企业孵化器”、“精密装备制造企业孵化器”等3个特色专业孵化器。建设1个“科技企业综合加速器”,建设“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精密装备制造”等3个特色专业加速器。针对高端生物医药业、信息网络业、精密装备制造业建设1家综合性和3家专业性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中心。培育和扶持5家有实力的技术转移、信息服务、咨询评估和专利服务等科技中介服务企业和机构。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科技信息共享平台。要着力推进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现代装备制造三大产业的链接和相互融合,加快“生物医药科技信息库”、“信息网络科技信息库”、“精密装备科技信息库”、“高端人才信息库”、“自动化生产设备信息库”、“园区企业信息库”等功能强大的共享开放型的数据库和网络平台建设。依托本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建立一批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特色科技网站。着力构建大型仪器共建共享服务体系。

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建设“()高端医药产业园”,围绕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类药物、疫苗与诊断试剂、生物基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在优势特色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突破。加快推进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制药工艺和制剂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

建设“通信和微电子产业园”,依托现有的电子信息产业优势,以软件外包、软件设计、数字内容服务、高端元器件、特殊电子材料和多元化整机生产为重点,构建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核心、以高端电子产品制造业为特色的信息网络产业发展新格局。打造数字通信产业链、电力电子器件设备产业链、现代显示产业链和软件产业集群,成为省软件与服务外包业的龙头区域。

建设“光伏光电产业园”,投资100亿元建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条G5液晶基板生产线、5条G6(兼容G5)液晶基板生产线、2条彩膜生产线、5条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线,到2015年形成相对完整的光伏光电新型产业链,培育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光伏光电产业集群,年产值达到150亿元。以精密化、集成化、智能化为方向,实施产品升级工程,加强与国内外精密装备研发机构的战略合作,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精密装备并实现产业化,培育一批优势龙头企业和自主品牌;实施战略投资引进工程,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知名精密装备制造品牌和项目;集中力量推进现代装备产业功能区建设,着力打造通用设备、环境保护设备、系列制冷设备、电力自动化设备、专用工具、压力容器六大产业链。

建设“省高技术服务业示范园”,吸引与培育研发和设计服务、检验检测、文化创意、数字化媒体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引导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向高新区聚集,建设成为创业投资高地。吸引熟悉国际规则的管理咨询、科技中介等各类服务机构,形成从知识创造到知识资本化的创新服务链,打造高技术服务业集群。

“五大聚焦”战略。一是“政策聚焦”,自主创新政策、项目、资金优先支持高新区发展。二是“产业聚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在高新区聚集和发展,重大科技计划和科技产业化项目优先在高新区布局。三是“机构聚焦”,积极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国内重点企业和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市公共技术研发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各级各类产学研联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新型创新组织、创业投资和贷款担保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优先向高新区聚集。四是“人才聚焦”,支持各类领军型人才和高端研发团队在高新区创新创业。五是“文化聚焦”,形成多元文化、多元社会结构主体共生互动和知识融合发展的社区环境。

(2)其他产业聚集区

省级良村经济开发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循环化工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纺织服装产业基地,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强化创新要素聚集,促进生物医药、信息、精密装备、纺织服装、创新创业服务、现代物流产业、石油化工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开展科技协作、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和集成创新。

2.特色产业聚集区

到2015年,以现有产业集群、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为基础和支撑,以营造适宜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环境为配套,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产业集群创新平台,开展特色产业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动信息产业基地、南部工业区等重点产业园区向创新型区域产业集群快速成长。

特色产业优化升级。坚持分类指导,加大支持力度,创新激励机制,鼓励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要素向特色产业聚集区流动,推进区域特色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引进国内、国外的先进技术、生产设备、现代工艺,对现有特色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含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鼓励企业增加对科技研发和人才引进的投入,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大企业联姻,采用资金、技术入股等形式,培养、引进、留住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传统产业中的高新技术含量,提升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科技创新体系。

特色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强特色产业聚集区公共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建设,在技术咨询与服务、产品分析测试、电子商务、技术培训、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为园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三)科技创新惠民工程

1.人口与健康

“十二五”期间,全市科学防治重大疾病的能力和技术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有较大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人口和计划生育。组织实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应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加大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力度,提供优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加强服务站标准化建设。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肺部疾病以及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老年性疾病、慢性代谢性疾病等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研究为重点,开展疾病相关基因、蛋白质组学及蛋白芯片的研究,多态性分析、调控机制研究;基因诊疗技术;疾病危险因素流行病机制与模型建立;病理组织、细胞、血清标本和遗传信息文库的建立;干细胞移植技术应用;早期诊断、药物和生物治疗技术;介入、无创、微创等技术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加强多学科的交叉及融合,产生新的研究课题及诊治方法。

重大传染性疾病和重大疫情。重大传染性疾病以鼠疫、霍乱、SaRS、人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艾滋病、流感等的综合防治研究为重点,开发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技术,高通量、规模化分子筛选、检测技术,生物分子传感器定向识别、快速识别技术,靶向表达、多肽定向转移基因技术,识别标识分子肽库的建立,基因工程药物、Dna药物、寡核苷酸药物、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研制技术,疫苗规模化发酵、分离纯化技术,分子流行病、宏观流行病学疾病预测数学模型建立。

环境、职业危害。开发环境化学污染物的个体暴露检测技术和污染物健康危险度评价技术与预警技术;开展急性中毒的首选快速救治标准化方案及对策措施研究;研究开发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损害的快速和早期检测技术;开展环境污染对人体危害的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职业环境因素对健康危险性的评价体系和技术研究;探索职业性高危人群的筛选和保护措施;健全健康相关产品的卫生安全评价技术体系;加强对尘肺治疗的研究。

生殖健康与人口健康。以遗传性疾病和造成孕产妇、新生儿等死亡的疾病防治为重点,研究开发影响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的重大疾病发病原因和影响因素综合预防干预、监测和评价基因及蛋白质组学诊断技术,出生缺陷初级预防和早期诊断、干预技术;孕产妇急救技术的应用研究;研究开发妇女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早期预警和干预技术,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和早期识别不良发育特征及干预技术,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儿童健康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技术等。

基层服务模式。研究适合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机构推广适宜技术的模式、机制;开发易感人群营养与健康、膳食结构与营养状况、膳食营养相关性疾病的控制与预防技术;研究疾病及危险因素预防干预措施;高危人群的社区管理模式研究;疾病干预技术在社区的推广示范;适合本市情况的卫生服务模式研究。

2.环境保护

到2015年,以解决关键技术为核心,实现重要区域(流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研究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环境监管体系和较为完整的环境科技支撑体系。

水污染防治。重点研究饮用水安全保障及关键支撑技术,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重点河流生态修复技术。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研究区域大气污染现状、成因与调控技术,市区大气环境问题与控制,大气污染物控制与废气治理技术。

土壤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研究土壤污染与修复技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农药环境安全。

固体废物与化学品污染防治。重点研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危险废物管理、风险控制和处理处置技术,化学品环境效应与风险评估技术,重金属污染控制技术。

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重点研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建设,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监测技术,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安全支撑技术。

基于循环经济的污染防治技术。重点研究静脉产业污染防控和资源化技术,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技术,污染物总量物质流分析和控制途径,资源循环对污染物总量的影响机制及污染控制技术经济政策。

3.节能减排

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降低17%;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市区建筑节能率达到6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5%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县(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CoD和So2排放总量分别减少8%;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初步形成政府引导下市场主体自觉节能的新机制。

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在工业清洁生产、建筑节能与新型墙体材料应用、高效清洁燃烧与余热利用、高效机电节能与新能源的开发应用、工业废水处理与中水回用、烟气控制治理、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等九个“节能减排”关键技术领域,开发推广潜力大、应用面广的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攻克节能减排关键、共性技术难题。

节能减排技术示范项目。做好项目竣工、验收和后评估工作,对项目的实施进度、资金投入情况、领导重视程度、人员素质、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监督和检查。

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平台与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业废水处理”等以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支持其加强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与扩散,为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咨询、工程设计等专业性技术服务。

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研究推广循环经济关键技术,重点支持研究污染治理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形成废弃物和副产品的循环利用生态链,重点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大力推进清洁发展机制,拓展CDm项目开发领域,建立适合我市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4.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

到2015年,建设成为管理民主、决策科学、组织健全、依法治村、生活富足、全面小康、安定有序、邻里和睦、民风纯朴、生活方式健康向上、环境优美、村容整洁、文明卫生、科技普及、文化繁荣、农民素质显著提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科学技术普及与培训。应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实施远程教育、开通科技信息服务热线、开发宽带互动电视技术等手段,为广大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浏览、科技信息互动咨询、科普教育等服务,将科技服务信息“进村入户”,推动科学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普及。通过阳光培训、星火培训和科技下乡等工作,大力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增强农民职业技能,丰富农民科学知识,增强农民发展能力和转移能力,发挥农民的创造力。

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大力开展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科技人员带项目、带课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把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到位、应用到位,提升农业生产能力。

星火富民示范项目。大力加强星火富民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村、示范户建设,发展以县为主体的区域特色产业示范基地、以乡镇为主体的星火技术密集区等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推广科技成果,促进农村“一村一品”经济和优势支柱产业发展,增强农村和农产品竞争实力,带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城乡统筹。坚持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互动,用现代科技支撑农业,用标准化生产规范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按照工业化思路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城镇化为载体,积极推进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进程。

5.公共服务与公共安全

加快信息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的技术支持,提高对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到2015年,建设成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风险防范能力和应急能力显著提高,和谐、文明、稳定的宜居城市。

城乡公共服务。加强信息技术及其他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有效解决交通拥堵与安全问题。研究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电子政务水平,建立精简、高效的政府运作模式。提高科教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用信息化手段改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拓展数字广播影视服务领域,带动并促进消费电子制造业技术升级和发展。建设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加速推进信息技术在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卫生监督、科研教育等卫生领域的广泛应用。

食品与农产品安全监测技术与监测体系。研究开发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重金属污染检测技术、微生物污染检测技术、生物毒素快速检测技术与科学仪器,加快食品中有害因素、有害物质快速分析技术的开发。整合现有食品检验检测资源,建立协调统一、运行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开展食品安全科学的高技术研究、关键技术研究和食品安全科研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加强应急检测技术支撑系统建设,建立食品安全快速反应联动机制。

公共安全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的防范与应急处置。加强对爆炸物、等违禁品与核生化恐怖源的远程探测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加强对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消防技术的研究,建立重大安全事故预警与救援机制,提高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地震、洪水、暴雨、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重大自然灾害预测和警报技术的研究,建立协同、高效、现代化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系统。

(四)创新能力培育工程

1.创新平台与条件建设

技术创新平台。围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循环化工等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高整体研究创新能力。加速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和条件建设,尽快形成产业技术研发优势。积极组织装备制造业创新方法、卫星导航技术与设备、轧制设备及工艺等申报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新建2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到2015年末通过市级认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85家。

公共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平台。在已有快速制造工程技术中心等服务平台的基础上,针对优势产业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为初创期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以及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示范推广,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完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探索行业研发平台(研究院)建设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技术开发与服务活动给予政策扶持。

创新平台协调运行管理。根据平台性质及不同定位,分别制定相应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可采取股份制、理事会和会员制等多种有效运作模式。加强对平台运行机制的研究,明确平台的利益协调机制、协同作业机制、技术保障机制和组织保障机制,推动各类科技资源整合,激活存量、优化增量,实现科技资源的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形成联合、开放、共享、流动、竞争、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2.高端人才保持与吸引

高层次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建立市场基础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对于拔尖人才及优秀科研团队要给予相对稳定的支持。制定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在项目申报、团队建设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卓越、引领作用突出、团队效应显著、在国内和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科技领军人才。

教育的基础性作用。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培养研究型人才。适时调整市属高校专业结构,以适应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调整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全面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和培训工程,造就多层次科技人才队伍。

企业创新人才培养和吸引。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工资分配制度,建立健全按技术要素和贡献大小参与分配的人才激励机制,积极推行骨干技术人员年薪制。加快实施国有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试点工作。实施“企业科技新星”计划,支持和培养企业青年科技人才。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入股和兼职聘用等方式吸引科研院所优秀科技人员参与企业研发活动。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采取共建技术开发中心、搭建创新型人才的实践平台、设立面向企业的客座研究员岗位、委托高校开展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共同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支持企业吸引和招聘外籍科学家和工程师。

优秀人才引进计划。以留学生创业园、各类科技园区和基地、重点实验室为主要载体,加快引进各类科技人才。建立多种引进及激励机制和灵活的用人政策,在人事、奖励、住房、教育等多个政策领域实行更加灵活的引进办法,吸引各类人才到我市工作。继续推进院士智力引进工作的不断深入,在科研攻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咨询论证等领域,力争取得更多合作成果。加强院士工作站工作,吸引更多的“两院”院士来我市开展科技活动,增强科技智力支撑。

社会和法制环境。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重点的自主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优化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和社会环境,依法保护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动。

3.科技投入体系与机制

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在投入规模上,保证财政科技投入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速度,将财政科技投入依法落实到位情况列入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指标体系和各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到2015年财政科技拨款占市本级财政支出比例达到4%。

在投入结构上,合理安排科研机构正常运转经费、科研项目经费、科技基础条件经费等的比例,加大对社会发展、科技服务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对企业开展的中长期关键技术等研发项目,财政资金可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实施鼓励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快速发展。

在投入方式上,支持项目、产业聚集区和研究者个人相结合,通过加强知识生产基础平台建设,以及对研究人员稳定持续的支持,提高整体研发效率。

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科技项目支持和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的落实,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通过拨款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投入等方式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的扶持和引导力度,激励中小型科技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落实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认真实施有利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等方面的财税优惠政策。

科技金融互动合作平台。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对获国家与省重大科技专项等给予积极的信贷支持。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对资信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及时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创新科技保险险种,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开发等提供风险保障。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平台建设,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节能减排贷款的探索与试点。

风险投资事业。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引导创业风险投资企业投资处于种子期和起步期的创业企业。鼓励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来我市设立风险投资机构,凡在我市注册、对我市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投资额占其资本总额的比重不低于70%的风险投资机构,可执行相应的税收及其他优惠政策。

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与预算控制。建立基于绩效评价的科技计划课题管理和预算控制制度,积极推动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逐步形成以财政部门为主体、政府科技部门共同配合的一项全新的财政科技投入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保障财政科技投入目标的实现。

4.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专业化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围绕科技重点工作,以“交流、合作、创新、服务”为原则,以公益性为主要运转方式,在企业与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科技中介等之间架起桥梁,通过整合社会科技资源,提供科技成果转化、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科技文献信息、知识产权、科技政策宣讲培训与落实协调等公共服务,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行业协会。培育新型行业协会组织,发展各种专业技术协会和行业协会,发挥协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提升行业协会组织在促进行业发展和产业技术创新方面的代表性、权威性和影响力,促进行业技术联盟的形成和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推动行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

投融资服务体系。建立企业融资需求数据库,动态掌握企业融资需求和需求方式,通过设立信用担保公司、企业信用体系、完善风险担保和风险转变金制度等,调动国家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等有关金融机构投资科技创新项目的积极性。建立银企互动平台,鼓励企业与金融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大风险资本引入力度,探索建立为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服务的科技型风险组织,拓展民间资本进入渠道。

5.创新文化环境

科普教育。确保政府科普专项经费投入的稳定增长,鼓励科研院所利用科研设施、场所等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不断满足公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科普需求。壮大科普队伍,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出版科普读物,让更多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科普工作的新机制,整合社会团体、大型企业和新闻媒体等优势资源,探索社会化办科普的新路径。

创新文化环境。营造开放的文化环境,为创新提供更多的自由度、更多的制度弹性空间、更开放的社会组织形态和更宽容的心态,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提倡求真和平等的科学精神,树立开放协作的竞争观。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培育团队精神,调动和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和激发创新。建立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创新文化价值体系。

五、重大专项

“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十二项重大科技专项,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带动产业发展。

1.创新药物、生物制药及中药现代化专项

重点研究高端新型药物制剂开发、生物技术药物、传统中药现代化、现代中药、化学中药及生物中药制剂开发等。

2.高端装备制造业关键技术研发专项

重点研究快速掘进成套设备、煤矿井下应急避难系统、超硬岩深孔钻进成套技术、重型刮板输送机中部槽技术、通用飞机制造、轨道交通运输设备、宽重型织机、整车及配套产品等。

3.化工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发专项

重点研究石油化工、煤化工、氯碱化工三化合一技术、碳一化学、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化工园区能量物料平衡和能源梯级利用技术等。

4.科技提升和改造传统服务业专项

重点研究金融业、会展业、旅游业、物流业与商贸业信息化建设,开展服务业信息系统集成与示范;交通运输和仓储企业技术改造、现代服务业技术标准体系等。

5.战略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专项

重点研究半导体材料和器件、LeD背光源技术、光通信器件、多模式卫星导航系统接收前端芯片及模块、节能电子产品、嵌入式软件开发、三维动画技术、电子测量仪器等。重点研究太阳能电池生产及应用技术、锂电池生产及应用技术、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技术、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重点研究稀土永磁材料、硅外延材料、液晶材料、高合金特种材料、新型纤维材料、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等。

6.现代农业发展科技支撑专项

重点研究小麦、玉米新品种选育、畜禽新品种选育、农业生物新技术、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果蔬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农业重大病虫草害综合治理、都市型现代农业技术支撑、现代农业装备等。

7.建材与轻纺工业新技术、新材料与新产品研发专项

重点研究水泥、建陶等清洁生产技术、工业与生活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健康、环保、节能、轻质、安全房建材料及全循环房建材料生产技术等。重点研究新型环保塑料制品生产技术、新型高性能功能性纸生产技术、高档皮革产品开发、皮革清洁生产技术、家具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等;乳制品加工与检测技术、粮油生物加工技术、高效节能混合发酵技术、食品装备技术升级等;连续化、自动化纺纱技术、无梭织造自动化技术、功能化与差别化纤维产品设计与生产、高附加值纺织品设计与生产、产业用纺织品、纺织服装生产与产品检测信息化技术等。

8.产业聚集区创新体系建设和改造提升专项

重点研究产业聚集区创新资源集聚模式、科技服务体系构建、专业孵化平台建设、产业聚集区运行体制与机制创新、创新政策的制定、试验与示范等。重点支持产业聚集区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和集成创新技术、产品与项目。重点研究开发适用于改造、提升特色产业的先进适用技术。

9.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科技专项

重点研究大气污染物控制与废气治理技术、土壤污染与修复技术、水资源保护、污水深度处理和再生利用技术、固体废物与化学品污染控制和处置技术、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监测技术、生物安全支撑技术、生态保护城乡统筹关键技术、城乡统筹生活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共性技术。重点研究高效节能技术及产品、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技术、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工农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废旧物资回收与再利用技术、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及关键技术、烟气控制治理技术、工业废水处理与中水回用技术、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利用及清洁燃烧技术、农村新型节能住宅等的推广使用等。

10.科技促进公共服务与公共安全专项

重点研究信息技术与其他先进适用技术在社会管理、交通、教育、传媒、医疗卫生、金融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重点研究城乡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技术支撑,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科技创新资源城乡统筹配置,农村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有效模式,城乡信息服务一体化等。重点研究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危险品远程探测技术,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消防技术,重大自然灾害预警与救援技术,重大工业事故防控与救援技术等。

11.创新平台与条件建设专项

重点研究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平台建设及运行机制,部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创建、平台建设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探索行业研发平台(研究院)建设模式与机制等。

12.科技创新环境建设专项

重点研究解决科技发展人才瓶颈问题的政策体系制定与实施、人才载体建设、适应区域科技发展需求的财政科技投入、税收、金融支持、政府采购、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体系的制定与实施、部级与省级科技政策的配套措施等。构建创新团队选拔与评价机制,从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选择3-5个创新团队,实行持续资助计划,争取重大科技突破。重点研究激励创新的制度文化建设、遵循创新规律的评价机制建设、燕传统文化创新与重构、科普工作新机制等。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科技工作的组织与领导

1.推进科技决策机制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以需求导向为原则,通过实施“科技需求调研”,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挖掘和梳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使科技资源最大程度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改革科技决策机制,在科技政策法规制定和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决策方面实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2.进一步推动科技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

加强科技部门专业化建设,将管理职能的重点放在研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创造保障条件、优化政策环境、提高科技服务水平上。建立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

3.加大落实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力度

加强对国家、省级科技法规文件的配套政策制定工作,围绕区域科技发展需求和目标,形成符合区域发展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政策体系。

4.加强对国家与省科技计划申请和实施

积极申请国家与省各类科技发展计划,积极争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科技基础平台计划等计划项目在实施,做好全市科技计划与国家、省科技计划的衔接,引领全市科技发展。

5.加强对科技发展规划实施的跟踪评价

以科技发展规划所制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为依据,按年度对科技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以确保“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和任务的按期完成。

(二)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1.进一步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

以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为抓手,激发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究机构,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联合体;鼓励企业增强创新活动,深化以产权、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为重点的企业改革,支持企业采用技术入股,股票期权等多种分配形式,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2.进一步强化企业增加科技投入

落实有关科技、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制定鼓励企业科技投入实施意见,并加大落实企业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提高企业科技投入水平。

3.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强对外合作

制定相关政策,进一步鼓励我市企业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大型企业、集团在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共性技术攻关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企业在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

(三)构建产学研长效合作新模式

1.推进政产学研金介合作模式创新

在“省会高校科研院所联席会”的基础上建立“政产学研金联席会”,形成由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科研、教育、生产、金融、中介等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合作模式,制定政产学研金介合作方案。引导和促使基于单个项目或成果的产学研合作向与产业的培育、产业链的形成、人才及团队引进、研发实体等纵深发展,由短期合作向长期、稳定的高端战略性全面结合转型。

2.进一步发挥驻石科技资源的作用

充分发挥驻石科技资源优势,实现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为本市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推动本市企业与驻石科研院所开展广泛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建立“省市合作机制”,支持市属单位与中央、省驻石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联合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

(四)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1.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科技管理的全过程,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和保护力度,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环境,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和诚信水平。

2.鼓励重大专利技术实施

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保障,鼓励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对于重大发明专利技术予以重奖。建立专利基金,重点支持有广阔市场前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专利技术的实施与转化。

(五)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

1.积极推动京津石一体化进程

大力提升城市吸引力,提升主导产业层次,接受京津知识空间扩散和产业辐射,使我市成为京津城市的功能拓展带。充分利用交通地理优势,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京津人才到我市创业、定居,形成京津冀都市圈第三人才聚集区。

2.搭建对外科技交流合作平台

有针对性地举办国内外学术交流、技术合作、产品交易和专题论坛等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地搭建对外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引导企业拓展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空间,采取课题招标、委托研发、设立海内外研发中心、建立国际战略技术联盟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

3.积极承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合理确定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引导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向园区聚集,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创新集群。

(六)做好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接

1.有机整合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

“十二五”时期是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关键时期,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与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相辅相成,有机整合“十二五”规划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做到相互促进。

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技术创新;创新悖论;网络机制干预

随着市场环境的日趋复杂多变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创新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获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尤其是率先创新或探索性创新对于复杂多变环境中的企业竞争力提升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因素很多,组织结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的组织结构对于企业创新的开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企业创新管理面临着技术和组织上的两难悖论:企业越是追求高新技术,就越是导致企业偏重内部结构及部门之间的隔离,从而越是阻碍了企业技术创新;高生产率、产品商业化创新和创新信息管理都需要一个严格等级分明的组织,可是新技术发明和创想都要求比较灵活机动的、非等级制的组织形式。企业间合作网络机制是解决技术创新两难悖论、提高创新绩效的关键。

1、技术创新及其悖论

1.1技术创新内涵。关于企业创新,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与探讨。Kline和Rosenberg(1986,275)称技术创新是“创造新事物并使之市场化”。He和wang(2004)认为,技术创新是指一种新技术研发或将新技术市场化的过程。march(1991)认为技术创新是开发一种全新产品或进入全新的市场领域或是对现有成分的改进,主要表现为专利、知识产权、对现有产品进行更新换代(Benner&tushman,,2003)。克里斯・弗雷曼(ChrisFreeman,1982)曾提出,“工业创新包括技术设计、制造、管理以及新产品商业化过程中的营销。”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1985)也曾说,“我们可以把创新看作一门独立学科,对其展开研究,并投入实践。”美国最成功的创新者之一的爱迪生认为创新过程中最重要的挑战不是发明(即好的主意),而是如何使发明实现成功的技术化和商业化。

根据技术创新的研究文献,企业技术创新主要指新技术、新产品的构思研发或新技术、新思想的市场化和商业化。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构思即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发明,属于基础性研究开发,与知识产权、专利密切相关。新产品、新技术的商业化创新是指凭借选择、应用和综合来自新技术开发的技术知识,把技术知识转化为具体形式的产品的成果市场化的过程。新产品研发与新产品商业化是相互依存的,新技术开发需要通过新产品生产将发明成果转变为有形产品,而新产品生产反过来也可以引致新技术开发的需求。

1.2技术创新悖论。teece(1986)曾指出技术发明与知识创造应该严格控制在企业内部进行,技术创新思想产生于企业内部。因此,追求技术领先方面的成功的企业,因为很少有其他企业可以依赖,往往采取自治式的组织形式,往往导致企业集中精力于内部活动,这降低了他们对外部技术和市场因素的敏感性和反应能力,而这些本是应该引导重大创新的。而且,企业技术开发越朝向技术领先水平发展,它就越会从与外界的联动中脱离出来。同时,技术创新程度越高,技术创新往往仅属于技术研发部门的职责,开发、生产和市场等方面的企业内部沟通也随着技术开发的进展而减少,这样,技术创新导致一个在其技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非常稳定和根深蒂固的组织结构。随着技术创新程度的提高,企业组织结构越来越倾向于官僚化和层级制,而这种高度正规化、高度集权化和高度专业化的组织结构只关注内部,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外部市场的变化和科技领域的新建树,阻碍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mansfield,1968,168)。同时,与外界隔离、内部沟通的缺乏的组织结构反过来也阻碍了新工艺开发和商业化创新。当一新的产品生产过程启动时,原来解决技术开发问题的稳定的组织结构就被用于产品开发过程中,从而防碍了技术知识的重新结合,从而阻碍新产品市场化。Kusunoki(1992)认为,在技术领先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机制,它自相矛盾地阻碍开创性的创新。

teece(1986)提出,新技术的发明,不仅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交流,也需要与外部的技术源相联系。格兰斯特兰德等(Granstrandetal.1992)认为,如果企业要掌握不断扩展的生产竞争性产品必需的技术的话,外部联盟和内部学习是必需的。为了将获得的或合作创新的新技术转变为新产品,企业内部跨部门的沟通和联系所形成的网络型组织结构是不可缺少的。Burns和Stalker(1961)很早以前提出,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一个有活力的、具有应变性和适应性的小规模的组织结构对于新产品构想更为适合,一个没有明确规定等级制和个人任务的组织系统通过与其他参与者相互作用而更有利于开创式创新。Kline和Rosenberg(1986)也认为,新思想和新技术倾向于在非层级化的无序的环境中产生。注重稳定性、专业化和正规化的组织可以通过促进信息流通和投资计划的协调来推动创新,可以清除创新的制度,因而适合于新产品生产创新。有利于新产品生产的组织结构会制约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因为新产品研发需要灵活性组织;同时,有利于新产品研发的组织会阻碍新产品生产,因为新产品生产需要较稳定的组织。因此,一个企业如试图兼得创造性发明和产品快速生产和商业化,则会面临两难处境。

2、网络机制克服技术创新悖论机理

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合作网络机制是克服技术创新两难悖论的重要维度。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应该发生在一个扩大了的“互动型团体”中,这个团体跨越了组织内和组织间的边界。因为企业创新所涉及的知识和技术彼此间既是独立的又是可以相互交流的。企业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分布在各地区和单元,没有一个企业可以期望得到独特主导的地位,技术创新需要不同能力领域的交互作用,发展、协调和整合不同技术和知识的能力对于竞争来说是必需的(Kodama,1986;prahaladandHamel,1990)。企业的知识结构和技术创新更多的是把不同的知识元素横向结合,而不是由此了彼地推演。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的本质是水平的、短暂的、扁平的、循环的,而不是垂直的、纵深的、割裂的。Deschamps和nayak(1992,40)认为,创新是“引入有用的改变”。Joseph和Schumpeter(1951)指出,创新是把跨专业或边缘技术联系起来创造新发明和新技能的艺术。如日本的技术创新致力于在尖端技术网络中的竞争与合作共存,日本各种企业网络在其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美国很多的新的生物科技企业都通过联盟性的相互依赖来投资研发,并且把药物推向市场。Gm早期能够在以柴油机发电的机车行业占据主导地位,也主要归功于它集成了电子供应商,而它的竞争者没有(marx,1976)。金德尔伯格(1964)进一步提出,前西德和日本之所以在钢铁行业、纺织行业超过英国,是因为“(英国)产业内的组织是通过一个个独立的企业,各自为政,单打独斗”。

新知识常常诞生在几个原有知识体的边界区域(nonaks,1991)。企业通过联盟、合资集团等网络组织形式,一方面可以获得和接触外部的新技术和新的工艺概念,同时也可以与外部技术源共同创造新技术。和其他企业所进行的技术联合,是企业接触新技术工艺和激发新思想的通道。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计算机、生物工程和制药以及材料学是企业为了技术交换和联合研发而发展外部联盟最迅速的领域(mowery,1988;HagedoornandSchakenraad,1992)。进一步地,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外的关系网络不是静态的,企业间技术合作关系的相对重要性和相互依赖性是变化的、动态的,不可能长久保持不变,这就避免了妨碍创新的重复性活动的路径依赖。同时,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交流和协调的开放性能够避免那些阻碍知识交融和技术商业化的制度或标准,因为扁平化组织形式强调的是部门及其人员的自主性和合作性,抵制论资排辈和等级制度。企业技术战略极少产生以孤立为特征的“集聚”,企业研发和产品生产需要对广泛技术领域中的知识进行整合(Freeman,1982)。另外,随着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为了响应市场需求快速的变化和个性化需求的发展,联合研发及合作创新有利于快速的企业家行为和创新行为的产生。

3、企业技术创新悖论的网络机制干预

为了克服创新的组织上的两难悖论,有两个不同层面上的相互联动关系对创新极为重要。一是企业利用外部技术源建立有效的网络;二是企业内部各部门间形成合作网络。在企业内外两个层面上构建创新网络是一个有效的克服创新两难困境的干预机制。

3.1构建外部合作网络。外部合作网络是指企业与企业以外的技术来源相连接的过程。技术领先企业高水平的技术发明容易引致企业与外界的隔绝及内部部门间的割裂,而越来越高度正规化、规范化、专业化的组织结构,一方面使企业对外界先进的技术反应越来越迟缓和不敏感;另一方面,也阻碍了企业不能快速地将领先技术转换成市场需要的产品。因此,为了克服新技术开发的组织性悖论,企业需要与外部技术源建立联系及技术创新协作网络,使企业获取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充实和提升自身技术能力。如为了确保攻克256兆位动态随机存储器,日本东芝在1992年和iBm、摩托罗拉和西门子合作,东芝派了70名研究人员到iBm在纽约的微电子研究中心去,通过双方合作,最终研制出了革命性的新芯片。正如东芝公司的一位高级副总裁所说:“这项在高级研究上重大的突破,说明了通过公司间的真诚合作就能以领先的手段、目标明确地实现令人激动的计划”。

与大学及科研机构构建合作网络。佳能同日本国内外大学都培育了亲近的关系,大约有20位教授与佳能保持合作。佳能把研究人员送到大学的实验室中去进修,佳能在开发铁电液晶显示器项目中,与大学的交流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同佳能一样,索尼也强调与大学之间联系的必要性。丰田有着与大学合作的传统,每当要进入一个不熟悉的领域时,更会与名牌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密切而活跃的合作研究。丰田与大学的合作网络正越来越多地转向外国大学,每年大约有30-60位研究人员和工程师能有机会获准去这些有关系的大学进修。

与供应商及客户构建合作网络。技术先进的供应商在企业新技术开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研制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同供应商的比较早而牢固的联系。实行“合作设计”,邀请供应商到丰田来开发和设计零部件,这样的密切合作从开发初期就开始,并一直贯彻到生产工作层面。丰田在开发凌志车时,关键的供应商是负责协调整个项目的执行委员会的成员。为了更好地发挥供应商技术合作网络的功能,丰田采取同时与数家供应相同设备或技术的供应商保持密切的接触,以便能够选择最好的技术并使供应商之间开展竞争。又如,丰田营销部门直接与用户进行接触,并吸收相关信息,然后将其反馈给设计部门,从而实现产品创新。佳能公司的Kawashima曾说,当企业进行基础研究或材料开发时,主要会去国内或国外的大学。当进入生产阶段时,企业更愿从供应商那里取得生产工作专门技术。冯・希伯尔(vonHipple)和其他学者将用户定义为一种重要的创新源。1

与政府构建合作网络。同政府的交流和合作不仅可以取得研究经费,更能够通过与政府的合作找到适当的合作者、得到技术诀窍和信息。索尼应用政府的尖端技术预报,减少了对未来关键技术的不确定性。丰田有着与通产省紧密合作的传统,并且拥有一个有30位公关人员的办公室,其惟一目标是保持与通产省的联系。

需要指出的是,组织间的强关系网络,因长时间的接触与合作培养了较强的信任度,网络有利于企业进行产品改进、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商业化等创新。相反,组织间的弱关系网络,因为传递的信息冗余度低,更有利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构思。企业应该根据战略意图、发展阶段、社会资源选择恰当的合作伙伴构建技术创新网络,能够在适当的时机实现自身的强关系技术创新网络和弱关系技术创新网络间的演进和互补。

3.2构建内部合作网络。内部合作网络指的是由研究、开发、生产和市场营销共同构成完整的创新过程。通过外部合作网络可以获取先进的技术发明,技术发明只有转变为市场需要的产品才能为企业带来盈利。通过把企业内部有关部门纳入网络体系会进一步缩小技术创新的两难悖论。即,如果企业要想尽快地推出新产品和新工艺,就需要跨职能部门活动的同时开展,而不是依次进行;就需要跨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网络的加强,而且不能造成信息的超负荷;就需要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间的配合,而不是孤立活动。企业技术创新不是一个从他人学习或者从组织外部获得知识的简单过程,它必须通过需要组织成员之间的深入的互动。例如,佳能(Canon)公司的新产品开发团队周末在当地饭店举办“外部讨论会”(campsessions),采用头脑风暴法解决一些重要问题。

自组织团队。自组织工作团队由来自不同部门的成员构成,按照同步化工程而非顺序式工程的方式工作,即企业内部各部门人员广泛参与,共同从事新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如日本企业采用“橄榄球式”的产品开发方式,不同职能部门的成员在一个功能划分模糊的部门一起工作(takeuchiandnonaka,1986)。日本企业高强的技术研发能力源于其经常使用多职能项目团队,日本企业很多创新项目团队包含具有不同职能的10-30名成员,如研发、计划、生产、质量检测、营销和市场以及客户服务。东芝只有10%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是在公司总部的研究中心工作,其余90%人员是在工厂的开发部或者直接在生产线上与生产及管理人员一起工作2。佳能为加强研究开发成果的市场联动,研究开发人员与市场化部的成员一同出席每半年举行一次的国际产品战略会议。佳能大部分产品计划与市场化工作都是由来自研究、开发、生产厂的工程师承担。大多数参与零部件功能开发和样机产品的研究人员会留下来参加产品的设计、产品改进及产品试生产。

战略轮换。战略轮换也称为工作轮换,特别是在有很大不同的部门的工作轮换,如研发和市场部之间,这样的轮换使企业知识和技术更具“流动性”,从而快速开发新产品和服务。佳能的18个业务组内部,职务岗位相互轮换经常进行,特别是在开发、计划和市场部及生产中心尤为如此,而且业务组之间的人员轮换也非常普遍,如工程师调至计划与市场部或者与生产有关的总部都是很普通的事。东芝的一位技术主管和高级副总裁说:“我主要关心的是促进创造性和技术融合,而要这样做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研究人员的轮换。”

可变换的项目结构。可变换的项目结构是指企业一旦需要有一种有机式结构来激发员工的新构想,便建立这样一个由有关部门人员组成的结构。灵活而非常规的项目组织能相当独立地存在于常规严格的组织之中,这种反等级制和等级制的并存就能跨越创新在组织上两难的障碍。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下属的一个汽车制造公司创建了一个以有机式方式运作的跨职能、独立的机构,称为导航者团队(pilotteam),为新款轿车和卡车设计生产流程。当新款汽车投产以后,团队成员便返回车间的正常工作岗位。

混合型结构。有机式结构有利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构思和创想,而机械式结构有利于新产品的生产及商业化。企业为了同时获取开创性创新和新技术的市场化,就需要将有机式结构和机械式结构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混合型组织,即将适于激发新技术和新思想的创新和新产品生产的应用创新的两类组织结构及组织管理结合到一个组织中。当需要探索新构想和新思想时按有机方式设计和运行组织,当需要充分利用这些构想生产新产品时,按机械化方式设计和运行组织。如日本本田和佳能为了激发某项新技术,公司选派那些由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年轻职员所组成的团队去从事相应的项目,而任命一位受人尊敬的长者领导管理这个团队。又如,企业的创造性部门采用有机式方式运行,而应用新想法生产产品的部门倾向于采取机械式结构形式。如日本一家制药公司的研究实验室喜欢招聘和启用那些十分重视思想独特的员工,而制药部门倾向于雇用那些适于遵守规则和标准程序的更为常规的员工。

4、结束语

在当今的市场全球化和用户越来挑剔的条件下,现代企业面临的挑战是要在技术的深度和快速地将能够满足用户越来越个性化的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投放市场之间实现动态的平衡。技术创新的两难悖论使企业或者局限于内部专业化组织而忽略与外部技术资源的联系,或者追求稳定性的组织而排斥了企业内跨部门的技术融合和互动。通过构建企业与外部的技术来源相连接的外部网络及企业内部跨部门协同互动的内部网络,能够有效克服技术创新两难悖论,提高技术创新绩效。

参考文献:

[1]张玉利;李乾文.双元型组织研究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01).

[2]王凤彬;江鸿.企业创新悖论与两栖组织模式――基于海尔空调产品开发团队案例的研究[J].FRontieRSoFBUSineSSReSeaRCHinCHina.2009(3).

[3]张钢;王宇峰.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的演进――以美国制药产业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2011(02).

[4]陈建勋;凌媛媛;王涛.组织结构对技术创新影响作用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1(07).

[5]SigvaldHarryson著,华宏慈等译.日本的技术与创新管理:从寻求技术诀窍到寻求合作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张玉利;薛红志.探索还是挖潜――技术创新中的悖论[J].北大商业评论2007(08).

[7]aikenm,HageJ.theorganizationandinnovation[J].Sociology,1971.

[8]理查德L.达夫特著;张秀萍等译.组织理论与设计[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aStudyontechnologicalinnovation

paradoxandnetworkinterventionmechanism

maowen-jing

(Financeandeconomicsinstituteoftheinnermongol,innermongol,Hohhot,010070)

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产业创新创新路径创新过程

产业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路径,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产业创新理论。他从历史变迁的角度,对电力、钢铁、石油、化学、合成纤维、汽车、电子和计算机等产业的创新做了实证研究,并构建了产业创新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高技术产业创新问题日益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而高技术产业具有传统产业明显不同的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高风险、高渗透性等特点,由此其创新也呈现出新的规律性。因此,研究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基本特征与过程机制,揭示其创新的有关规律性问题,对于产业创新的理论研究以及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和发展并带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含义和特征

(一)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含义

创新理论的奠基人熊彼特把创新比作生物遗传上的突变,“这类似于生物学上的突变理论,即不断从体系内部革新经济结构,不断地破坏旧的并创造新的结构的‘产业突变’构成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弗里曼指出,产业创新是一个系统的概念,系统因素是产业创新成功的决定因素。产业创新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的产业创新是指一个国家产业结构转换的能力,而微观层次的产业创新是指一个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项目的能力。我国有学者将产业创新理解为介于宏观层次的国家创新与微观层次的企业创新之间、连接二者承上启下的中观层次,是企业创新的最高层次和归属,是企业突破已结构化的产业的约束,运用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及组合创新等来改变现有产业结构或创造全新产业的过程。

根据上述关于创新和产业创新的理论观点,结合高技术产业的基本特征,可将高技术产业创新定义为:高技术产业创新就是从高技术研发,经过技术创新和扩散,到形成高技术产业的突变过程。从微观来说,高技术产业创新也就是高技术产业化和高技术企业成长,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的过程;从宏观来讲,高技术产业创新也就是高技术产业从初创期向成长期、从先导产业向主导产业转换引起产业结构跨跃式升级的过程。

(二)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基本特征

1.高技术产业创新是介于宏观层次的国家创新和微观层次的企业创新之间的中观层次创新。企业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基础,而高技术产业创新可以带动企业创新并为企业创新营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可以扩充企业创新能力储备,带动和活跃企业创新,并且通过政策扶植、帮助和引导企业创新,同时为国家创新提供信息、资金、智力等服务。所以,高技术产业创新对于企业创新和国家创新,具有重要的实践上的桥梁意义。企业创新、高技术产业创新和国家创新是一个从底层到高层的创新体系,它们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高技术企业创新是指由高技术企业为主体而实施的创新行为,是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基础。按照加里哈梅尔和普拉哈拉德的观点,高技术产业创新应该是“高技术企业转型的能力以及改造现有高技术产业的能力”,是高技术企业创新的最高层次和归属。高技术产业创新的目的是通过创新而提高高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高技术产业创新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分化和减少高技术企业创新的风险使高技术企业摆脱高技术产业生命周期的束缚,具有真正的可持续成长能力。同时,高技术产业创新和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活动能力也是一国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家创新可以为高技术产业创新和高技术企业创新营造有利环境,包括为高技术企业提供各种服务、指导与制定行为规范和准则。

2.高技术产业创新是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市场创新互动与整合。产品创新是指产品技术上所出现的具有新价值的发展和变化,包括新产品的开发和现有产品的改进。工艺创新是指工艺技术上所出现的具有新价值的发展和变化,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加工技术、操作方法、生产技术装备等方面的生产技术的开发和改进。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经常是交替出现的,二者统称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为经济活动提供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为高技术产业创新提供新的可能性。技术创新是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前奏,没有技术创新,就不可能有高技术产业创新。但是,有技术创新,不一定有高技术产业创新。只有产品创新通过工艺创新不断提高其质量,降低成本,再通过市场创新开发新的市场或创造新的需求,随着需求的增加和技术扩散而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形成新的高技术产业。正是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与市场创新的交替、互动和整合才形成了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各阶段。

3.高技术产业创新更注重技术的高层性、先进性和自主性。高技术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新兴高层次实在技术群。高技术一定是新技术,但新技术不一定是高技术;高技术是以当代尖端科学为基础的,是高层次的技术。以高技术研发为发端的高技术产业创新,必须要有高的研究开发投入,在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已达到8%以上,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达到20%以上。因此,高技术产业创新所依赖的技术是高层次的技术,是先进技术,是自主创新的技术。

高技术产业创新的过程机制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从基础应用研究到实现产业化以及产业融合发展的连续过程,所以,高技术产业创新也是一个过程。结合上述对高技术产业创新含义和特征的分析,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过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高技术产业化和高技术企业成长的过程

高技术产业化是指从高技术产品或工艺的研究开发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商业化应用,通过技术扩散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全过程。这一过程经过R&D,形成可应用的高技术,高技术与资金、劳动等其它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经过高技术企业的整合,形成高技术产品,产品进入市场实现商业化应用,完成熊彼特的技术创新实现过程。随着高技术商品的扩散与渗透,生产同类高技术产品的企业数增加、规模扩大,从而形成新的高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高技术企业完成产品创新并由此带动了相关的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完成了相对比较完整的经营体系创新工作,获得了高额利润。这对其他企业将产生诱导作用,吸引其他企业效仿,使技术扩散到其他企业,最后形成新的高技术产业。因此,以高技术企业创新为基点,带动高技术产业创新也是形成、发展新的高技术产业的过程之一,如图1所示。

(二)高技术产业新体系的形成过程

高技术产业新体系是指通过产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产业重组,使原有产业边界模糊,实现产业融合,在原有的高技术产业分工体系和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分工体系基础上形成新的产业分工体系。高技术是产业融合的强大推动器,而产业融合又促使新的高技术产业体系的形成。高技术产业融合的方式主要包括高技术的渗透融合、高技术产业链的延伸融合和高技术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高技术产业的渗透融合往往发生在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产业边界处。高技术具有渗透性和倍增性的特点,使得高技术可以无摩擦地渗透到传统产业中,并会极大地提高传统产业的效率。

产业交叉往往发生在高技术产业链的自然延伸部分。高技术产业链的创新促进产业分化,使技术创新的成果不断扩大,形成一个又一个新产业。产业重组主要发生在具有紧密联系的高技术产业之间。产业重组导致新的高技术产业衍生或原有产业内部组织结构的根本性跃迁。这种方式代表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既适应了市场需求,又提高了产业效率。如我国信息产业经过重组最终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铁通和中国卫通的“5+1”的竞争格局。目前,我国“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写到“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很明显,通过“三网融合”又能形成新的信息产业。

(三)从先导产业向主导产业转换的过程

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指出,主导产业对产业结构的性质和特点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也不相同,主导产业转换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按照产业生命周期理论,高技术产业创新可以看成是从初创期向成长期、成熟期的演进过程。初创期的高技术产业部门具有先导产业、战略产业的性质,可以称为战略性高技术产业部门;成长期的高技术产业部门具有主导产业的性质,可以称为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是新兴的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的产业,经过扶持放大,可以转化为主导性高技术产业。主导性高技术产业具有很好的成长性和很强的创新性,产业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很强,对其他产业发展起到引导和支撑作用。因此,主导性高技术产业的形成,便实现了主导产业的转换,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就是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宏观图景。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对策

构建我国“努力实现投融资主体多元化、资金筹措市场化,建立健全以政府引导的、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的高技术产业化投融资体系,尽快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产权交易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大力促进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和中小高技术企业产权重组。

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扶持高技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制度环境,鼓励高技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使之真正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

加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投资力度,尽快实现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转变;建设高技术中小企业的创新网络,促进创新集聚和扩散;实质性地推进产学研合作,增强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放松产业管制,建立融合型产业体系,推进高技术企业的兼并和重组,促进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

为适应高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趋势,要大力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加强融合型和创造型人才培养,加强既掌握现代高科技知识和手段、又具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灰领”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商务印书馆,1999

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篇8

1南通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成效

1.1新型科技创新体系初具雏形

通过整合各类发展要素,优化各类资源配置,根据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的特点和科技先导型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引导和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南通市在“十一五”期间逐步形成了以科研院所、农业科技型企业为主体、农业高职院校和农技推广部门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在重点发挥应用型科技创新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前瞻性、基础性、战略性领域的科技创新,适应变化,调整思路,发挥优势,为企业的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全市建有涉农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家,重点开放实验室2家,省级科技服务机构1家,省、市级公共服务平台各2家。

1.2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基本形成

通过农业科技计划和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以及产学研联合等,涌现了一批农业科技创新拨尖人才,培养了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人物,并逐步建立起“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机制,拓展了“需求—选题—研究—鉴定—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满足需求”的科研运行模式,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逐步向创新主体集聚。“十一五”期间,南通新增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27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计划”拔尖人才培育对象4人、优秀人才培育对象2人,科技兴市功臣7人,市首批杰出专业技术人才5人,市第七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1人,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首席专家3人、中青年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4人、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134人。

1.3农业科技成果获得有效转化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改变了过去农技推广部门一统天下的局面,逐步形成了由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等院校、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成果转化体系,有力地促进了成果的转化。“十一五”期间,南通平均每年有20多项农业科技推广成果获得市政府奖励,共取得农业科技推广成果奖123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100项。在农业科技的引导和推动下,南通农业迈上新台阶,实现了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农作物良种率达93%;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23万多hm2,高效农业面积19.13万hm2、占农业面积41.4%,生猪和家禽饲养量分别达660万头和15000万只,园艺业、畜牧业成为农业主导产业;农民人均收入持续增长,2009年达到8696元;农业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生产稳步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兴农业迅猛发展,提高了农业品位,改善了生态环境。

2南通市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业科技创新环境亟待改善

农业是开放式的生产系统,与其他产业相比,属于弱势产业,投资农业不仅存在市场风险,而且存在自然风险,风险高、回报率低;而且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农业产值在GDp中所占的份额不断下降,直接贡献率降低,通常情况下,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往往不能充分显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忽视,重视农业也往往仅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讲话中,缺乏足够的实际措施。财政、社会资本不愿意投资农业,农业科技投入严重偏低。据统计,南通农业科研财政投入占农业GDp比重很小,低于1%的国际平均水平,科技3项经费用于农业科技的不足1/3,科研基础条件不能适应新时期创新任务的需要。农业科技投入的结构、方式还不完善,一些长期性和基础性农业科技工作及平台尚缺乏稳定的支持机制。2.2高水平、高层次人才较缺乏由于人们对农业重要性认识不够和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不足,农业科技缺乏对人才足够的吸引力、缺乏集聚高层次人才的科技平台,高层次人才较紧缺,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市场需求大、对农业产业水平整体提升具有特殊贡献的农产品加工、园艺等学科的高技术人才严重匮乏。

2.3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一些技术瓶颈难以突破,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还未能完全发挥。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成果供给明显不足,除玉米、棉花、豆类作物外,一些水产品、畜产品、园艺产品、农作物的品种和重大农业装备还主要依赖引进,产前、产中、产后等系列技术集成、配套不够,拓展农业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的养殖业、加工业等重点领域技术成果严重缺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技术成果明显不足。

2.4农业标准体系不健全且落后

目前,南通还没有真正形成从产前、产中、产后及产品的深加工等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标准体系,且标准体系完善的方向不明确。不完整的标准体系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规模、市场流通、产品贸易、质量监控和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技术指标落后,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方面的指标低且项目不齐全的问题突出;标准的配套性和可操作性差,农产品保鲜、贮藏、运输标准数量少,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少;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标准空缺;技术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衔接配套差;“小农户”与标准化生产的矛盾突出,南通仍以单家独户的种植、养殖为主,这种状态对执行各种标准和操作规程难度大;对农产品标准执行的监测能力和手段不足,农产品监督检测机构在提供质量检测、技术服务和保证标准实施方面与农业标准化发展形势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农产品生产者不按标准生产现象严重,生产厂商和农民受商业利润驱动,故意违反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的现象屡禁不止,严重扰乱农产品市场秩序,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2.5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滞后

2009年6月10日,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南通沿海大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机遇期,对科技支撑大开发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滞后,与形势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从省到地方没有形成系统的科技创新组织机构和人才网络,没有固定的政策资金支持渠道。

3南通市农业科技创新的科技需求及目标定位

3.1南通市现代化农业的科技需求

3.1.1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人口增长、资源约束、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产品需求增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南通处于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型结构交汇点和长江三角洲洲头,“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和消费水平提高的三大趋势同样难以逆转,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安全供给是农业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其科技需求主要表现在:主要粮食作物优良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体系;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的经济作物、畜产品、水产品的优良品种及配套的种养技术体系;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名特优农产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生产能力的地力培养技术;农业减灾防灾技术;优化时空配置,创新立体高效种养模式,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的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包括设施专用品种的培育,设施优化构型,设施土壤连作障碍控制与改良以及温室智能控制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产品生产上的研究与应用。

3.1.2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南通市农产品加工环节薄弱,加工技术装备差,加工工艺相对落后,绝大多数农产品以初级产品形态进入市场,导致南通农产品附加值低,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效益。重点以制约特色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中的瓶颈问题作为科技介入的突破口,加速农产品加工科技进步,推动加工原料基地建设和食品工业建设,实现生产规模化、技术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大幅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农产品附加值;着力培育区域性支柱产业和建设产业联盟(或企业集团),以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其科技需求主要表现在:具有规模优势的大宗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和功能食品开发技术,提取农产品生化成份增值技术,粮、油、肉、奶、蛋、蔬菜、果品、水产品等无公害(绿色、有机)加工领域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技术。

3.1.3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其科技需求主要表现在:挖掘生物遗传潜力,加快农业动植物优质、专用、抗病虫的新品种培育;农产品生产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化肥、农兽药、饲料、调节剂、添加剂的合理使用与控制技术;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检验技术与设备;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农产品的保质、保鲜、贮藏和减损技术。

3.1.4维护农业、农村的生态(产)安全

目前,随着沿海大开发的推进,重大涉海项目日益增多,水域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被挤占,容易引发赤潮、疫病;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十分欠缺,污染物无害化处理能力低,生态安全和生产安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依靠科技进步来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任重道远。其科技需求主要表现在:资源节约型(节地、节水、节能)农业技术;农业投入品节约控制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和监测技术;清洁生产集成技术与模式等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海上渔业安全生产监控、调度指挥系统;海洋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与修复技术。

3.1.5开发应用农业新型装备

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先进、适用、多功能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速南通农业装备、设施的现代化为目标,重点发展先进、适用、高效、低耗、环保型新机具。其科技需求主要表现在:稻麦秸秆还田或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玉米、油菜、蔬菜生产技术与装备,优势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滩涂作业安全生产技术与装备;适合新型农村使用的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工厂化养殖中畜禽粪便快速消毒、除臭、干燥等加工配套装备,工厂化育苗、无土栽培技术与设备;设施用微型耕整地机械、小气候调节机械和自动化调控设备,设施新型覆盖材料的引进、改良与研制。

3.1.6海洋与海涂资源开发技术

应用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综合技术,提高海洋生物和矿物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提升海洋生物开发的综合经济效益,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科技需求主要表现在:海洋生物利用、活性物质提取及功能性食品开发、生产技术;滩涂盐碱地快速改造技术,高效耐盐植物的引进、培育及栽培技术;滩涂贝类安全、优质、高效及其可持续养殖技术,辐射沙洲条斑紫菜栽培与管理技术。

3.2发展思路与目标定位

3.2.1发展思路

目前,迫切需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任务要求,遵循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客观分析南通市农业科技发展的地位、水平和优势、劣势,依托现有基础,做强已有的优势,利用后发优势,抢占新兴领域,重视交叉领域,实施创新战略、人才战略、专利战略、标准战略和“走出去”战略,调整目标任务,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与生产、生活、生态;结合南通基本市情,发展建立具有南通特色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依据各种需求目标,重新审视和统筹安排创新的发展重点;优化各种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早日实现农业科技总体率先跃居全国先进水平的目标。

3.2.2指导思想

在国家、江苏省“十二五”科技规划与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框架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面向需求搞科研”的方针,继续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规划建设一批起点高、功能全、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市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和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村;扩大对外交流与协作,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强化物质装备,提升科技水平,完善产业体系,创新经营方式,加快推进全市现代农业发展。

3.2.3目标定位

紧紧围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中心任务,牢牢盯住食物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新农村建设的主攻方向,构建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求相适应的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体系,完善和强化精干高效的农业科研运行机制,满足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教育需求,从总体上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力争在一些优势领域上保持国内领先水平。通过5~8年的不懈努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到70%;以“激励创新,有效应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为工作方针,加强以农作物新品种、专利保护为核心的知识产权能力建设;优势农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明显增强;农业科研资源配置、学科重建、机制转换和队伍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农业的原始创新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和开发有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科技型企业,使农业科技型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农民生产、经营、创业能力不断增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基本纳入依靠科技进步和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力争经过10~15年的艰苦努力,在创新能力、技术水平、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贡献率等方面全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做出典型示范,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引领、驱动和支撑性的历史贡献。

3.3基本原则

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按照农业区域特性,结合行政区划,系统设计,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职责明确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一是条件建设与机制创新相结合,加强基本条件和人才队伍建设,创新运行机制,建设条件完备、运行高效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二是整合资源与完善功能相结合,“以增量激活存量”,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准确定位体系功能,形成层次清晰、功能完备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三是统筹规划与分类实施相结合,协调相关部门,发挥市、县(区或市)、乡镇、村各方积极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部门、分期、分批组织实施。

4加强南通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路径

4.1完善体系建设,搭建创新平台

进一步完善以科研院所、农业科技型为主体、农业高职院校和农技推广部门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以实用、实效为目标的应用研究;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服务平台、科技产业平台的联结,加强产学研合作,着力解决产业链中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提高产业的科技竞争力;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能力建设,不重复研究,不浪费资源,短、平、快项目研究与长效项目研究配套实施,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强化集成创新,把自主创新成果与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成果紧密结合,研究组装在生产上应用后能产生巨大效益的系统成果,解决产业链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提升整个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竞争能力。

4.2制订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扶持政策

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形成良好的创新机制与氛围,推动农业科技持续的原始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4.2.1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的政策导向

围绕知识产权战略目标任务的实现,加强对全市现有政策、措施的梳理,加快制定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政策、措施。特别是科技、经济、对外贸易、经贸、税收、财政、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现有政策的研究、协调和调整,实施科技管理体制、对外贸易体制、技术创新体制、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突出科技、经济、财贸、税收政策向鼓励发明创造、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促进知识产权转化、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倾斜,形成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知识产权资金投入,每年财政要拨出专款用于开展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培训、公共信息平台维护、考察交流等活动,扶持、帮助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奖励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加大对知识产权公共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建设的资金投入,强化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综合服务能力;积极鼓励农业科技型企业申请专利和转化实施,鼓励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和环保节能技术等方面的专利申请,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型企业对专利技术的转化,改造传统产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围绕生产力布局的优化、调整,根据各县(市)区的产业特色,加快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培育,提高传统优势产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出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取得新的突破,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示范区。围绕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特色专业园区建设,引导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业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和资金集约利用,着力促进园区农业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核心竞争力强和知名品牌的大企业大集团,形成一批知识产权成果示范区基地;积极引导农业科技型企业研究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专利信息资源,提高技术创新的起点,在改造传统产业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外国技术中注重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产业;不断提高掌握、运用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形成一批知识产权成果示范企业,“十二五”期间培育3~5个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示范区、10个左右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示范基地、100家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示范企业。

4.2.2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要把财政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年初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资源配置、资本金安排优先向科技项目、科技型企业倾斜。“十一五”期间,各县(市)区财政科技项目经费占财政一般性支出的比例高于2%。南通市本级2007年在筹措安排科技项目经费6000万元的基础上,之后每年递增2000万元,到2015年达到2.2亿元,其中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占比达20%以上。对能有效推动南通经济社会发展并获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立项的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各级财政应按一定比例给予匹配支持。改善对农业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支持商业银行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稳定的银企关系。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诚信体系,促进各类诚信机构发展;鼓励社会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立担保机构资本金补充和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担保机构可按当年担保费的50%提取偿债准备金,按不超过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用于担保赔付。推进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权利质押业务试点;支持保险公司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财产保险、产品责任保险、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中断保险等险种,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保险服务。鼓励社会资金捐赠创新活动,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捐赠非关联的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研究开发经费,按规定在当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4.2.3支持创新载体与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依法设立的农业高新技术园区要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实行统一管理,符合规划的高新技术产业建设项目用地,应及时办理用地手续,未经依法批准,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农业高新技术园区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地方留成部分全额返还园区,优先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对省级重点科技创新载体以及重大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建设用地,予以重点保障并优先安排,其中科技创新载体项目用地实行工业项目用地供地方式。国家及省认定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软件园、留学生创业园等科技企业孵化器,自认定之日起,暂免征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孵化基地,由同级财政按其孵化项目对地方财政贡献的新增额在第二年度专项给予补贴。重点支持新建的部级、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并给予一次性资助;鼓励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中小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建立产学研技术依托,对经认定的市级研发机构,给予一定的资助。

4.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不仅要方向准确,更要符合需要,特色明显。创新团队建设应围绕农业的某些重点研究方向进行系统深入研究,要研究南通“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用战略性的眼光来看待如何在南通的农业新领域和新产业上有所突破。同时,把如何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如何提高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作为研究的目标来科学设计团队,使科技创新团队不仅能满足政府的需要、顺应科学发展的趋势,还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更能满足当地“三农”的需要,使创新团队的科学研究更具有实际意义,让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增收。对创新团队成员实行动态管理,引入团队带头人考核制和团队成员协议制。创新团队的发展壮大需要带头人的带领和内部成员的协作分工,因此,在双方相互选择建立创新团队的同时,团队带头人和成员之间应存在相互的制约和分工协议。通过团队的总体业绩产出和团队内部成员的评价来考核团队带头人的胜任程度,同时,带头人可以按照协议、团队内部分工、成员业绩对成员进行评价,并与利益挂钩,通过协议机制来对成员进行淘汰,增加创新团队在人才资源上的竞争力,使科技创新团队的发展更加快速和有效。此外,要加强创新团队的可持续性建设,支持和培养新人、新学科进入到创新团队的建设中,对于没有进入团队又没有拿到科研项目的青年科技人员、新进博士,可以设立农业创新基金,通过基金项目的实施,达到锻炼培养他们的目的,然后再让其进入到创新团队的体系中,从而提高创新团队建设的可持续性。

4.4培育涉农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新形势下涉农企业的发展壮大必须走科技产业化道路,科研是基础,开发是手段,效益是目的,产业化是过程,也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桥梁[2]。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快速转化,达到科研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反哺科研的目的。受传统思维和机制的影响,不少人甚至农业科技型企业本身都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有疑义。事实上创新型国家的知识产权80%以上产生于企业,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过程,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可能真正坚持市场导向,反映市场需求。把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明确了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即技术创新应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而不是为论文和获奖服务。企业主体地位体现在企业能够引导创新并承担主要投入,同时承担创新的风险和享受它的收益。

4.5加快发展集约型农业,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化

南通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不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偏低。因此,农业机械化对于南通来说还需要进一步发展。由于传统农业存在着严重的浪费、污染和效率低下,加强集约型农业建设已经是刻不容缓,主要是研究使用先进施肥技术、高效种养植(殖)技术。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和机制,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为基础,加快发展土地集中型、合作经营型和统一服务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水平。到2015年,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总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50%以上。

4.6健全完善标准化农业,进一步推进农业标准化

突出抓好标准体系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突出重点、先急后缓和与国际接轨的原则,尽快建立产地环境、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等级、物流设施、食品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标准体系;建立适合农业结构调整需要的标准,从发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优质专用产品的市场需求出发,以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花卉、中药材等为重点,建立产前、产中、产后配套的地方标准,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建立适合农产品外贸出口需要的标准,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选择出口创汇的大宗产品,以控制有机磷、有机氯、抗生素、激素、生长素、亚硝酸盐等农药、兽药残留指标和重金属、微生物(病毒、病菌)指标为主,制订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和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速测技术规程,农产品出口企业要参照国际标准和产品销往国的质量要求,制定相应的专项标准,尽快与国际接轨;建立配套的标准体系,形成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相配套的农业标准体系,编制层次清晰、配套完善农产品标准和支撑与服务农业标准的标准体系表;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用标准指导生产、加工、管理、营销的全过程,在农业生产领域发展“档案农业”,在加工领域建立可追溯制度,以此为基础建立农产品加工业诚信体系,在流通领域,特别是在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上按质竞拍、优质优价,以此为重点规范市场秩序,最终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农业标准化全过程管理新模式;进一步提高农业标准化覆盖率,每年都要选择一批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生产规模、管理水平和商品化程度较高的农业生产项目、基地,建立部级、省级、市(县)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发挥行业协会在农业标准化建设中的作用,选择出口量大、国外技术壁垒多的行业,尽快组织出口企业建立行业协会,推动农业标准化工作,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化信息咨询服务体系。

4.7加快发展数字化农业,进一步推进农业信息化

数字时代和信息时代是当今社会的代名词,农业科技创新也要在这块体现出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要走向智能数字和信息的时代。要在农村建立起数字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成为连接县、乡镇、村、农户的数字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大平台。抓住研究重点发展数字农业,利用数字化模拟技术来对农作物、家禽生长进行观察研究,对市场供给进行分析,从而更加合理有效的开展农业生产[3]。

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篇9

论文摘要:产品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多学科的交叉。文章从企业微观层面对与产品创新有关的功能、客户需求和实现创新的几个维度进行了研究和论述,企业在任何一个方面的改进和提高都对产品创新的最终成功有着促进作用。

一、引言

本文对产品创新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解析.并讨论了实现产品创新的几个维度和产品创新的悖论.希望纠正过于重视设计技巧.而忽视方法论研究的误区,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思考.共同探索实行产品创新的有效路径。

二、创新与产品创新

1.创新。目前.国内学术界公认“创新”的概念来源于熊比特的创新理论,比较权威的“创新”定义有两个:

(1)2000年,联合国经合组织“在学习型经济中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报告中提出:“创新的涵义比发明创造更为深刻,它必须考虑在经济上的运用.实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只有当发明创造引入到经济领域,它才成为创新”;

(2)2004年,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在向政府提交的《创新美国》计划中提出:“创新是把感悟和技术转化为能够创造新的市值、驱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标准的新的产品、新的过程与方法和新的服务”。

从创新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只有实现经济价值的发明创造才是创新,所以,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创新的主体应该是企业.而企业经营则应该一切围绕产品创新展开.产品创新能力已成为保持企业竞争力和维持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

2.产品创新。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是否为创新产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判别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自主创新和改进创新两大类。自主创新是指提出全新的产品工作原理或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自主创新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性,尤其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自主创新的风险也成倍增加。

所以.很少有企业有这样的实力进行自主创新的设计开发。改进创新则指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对相应结构、参数进行改良设计,这是产品创新中最为普遍和常见的一类另外.即使对本企业而言是自主创新的产品也有可能在别的企业已经不是原创产品.也有模型可以参考.所有完全意义上的自主创新已经很少.99%以上的产品创新都属于改进创新。文献也指出很多结构性创新只是对原有技术进行适当性改进。就可以带来了很大的竞争优势。

对消费者而言,并不在乎产品是自主还是改进创新消费者关心的是产品是否价廉物美.是否很好地实现了所需功能,是否带来了新的情感冲击。是否赋予了生活新的意义,尤其是买方时代的到来,消费者的需求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和多元化,给企业的产品创新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无论是从企业角度还是消费者角度分析.产品创新的目标都是实现功能创新对企业而言分为完善已有功能和创造新的功能,对消费者而言则分为实用功能创新和情感功能创新。另外.因为产品设计阶段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从根本上决定了产品的功能、质量、全成本、环境相容性和交货期等影响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所以产品创新很多时候指的是产品的设计创新。

三、产品功能

产品功能是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特定功效和性能.也是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主要依据。在早期.产品功能主要指的是产品的实用功能,其目标是满足消费者的生理需要。通过对设计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产品功能的相关理念主要来源于价值工程理论.该理论认为功能是产品的核心和本质,是产品竞争力的首要因素。具体产品结构只是功能的不同表现形式,而且遵循“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原则。在以生产为导向的卖方市场形态下.产品首先要满足消费者的功能需求。

然而,随着设计和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种类日益繁多.市场形态逐渐转变为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买方市场。在买方市场形态下,仅仅依赖产品使用功能方面的创新已经不足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这是因为市场上不同品牌的同类产品在功能、质量、价格等基本品质方面已经差别不大.产品同质化趋势非常明显。另外,现代社会亦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产品如何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日益显得重要。因此,产品功能的内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不仅要包含产品的使用功能,而且要包含满足消费者感性需求的情感功能.即形式不但要追随功能.而且要追随情感。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产品类别,实用功能和情感功能的侧重点不同。如工业产品的多数用户是企业,更强调的是可靠地完成某项使用功能或具有某种特有属性。情感功能的诉求降为其次:而日用消费品的选购则与消费者的情感息息相关。

四、客户需求

开发何种产品功能.与客户需求息息相关。因为只有经过市场检验的创新才是成功的产品创新。客户需求促进产品功能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技术革命促进客户需求的不断演化。同时也改变其消费方式,两者互为表里,共同促进产品的不断创新。

1.客户分类。对企业而言。产品的客户可以分为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外部客户主要指产品的最终使用者.即一般我们常说的消费者、顾客或客户,其需求一般映射为产品的功能需求,包括使用功能要求和情感需求,如审美、价格、环境等:内部客户为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管理人员以及零部件供应商、产品采购商等,其需求一般映射为产品的技术、结构和设计开发周期等需求。

内外部客户的需求都需要引起产品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但相较而言,内部客户需求较易获取,需求信息的表达也比较清晰,而外部客户需求的获取难度则大的多。且外部客户一般采用自然语言描述其产品需求.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因此其需求信息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对外部客户需求信息的研究是实现产品创新的关键.也是学术界的研究重点,如不特别指明,客户即指外部客户。

2.需求获取模式和方法。确定产品客户需求的方式主要有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两种模式

技术推动模式是通过对技术发展规律和消费趋势进行预测,从已有产品内部分析人手。以技术推动的方式获取客户需求,进而确定产品的开发规划和技术路线。Sony公司的奠基人akiamorita认为:“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要引导用户,而不是问用户需要什么。用户不知道什么是可能的,而企业知道”。即产品设计的原始需求和构思来自于企业自身,企业通过自主的技术创新来创造新的需求或者更好地满足已有客户需求。一般而言。对于自主创新的产品设计而言,更多的是依赖技术推动模式来创造新的客户需求,如数码相机、复印机等创新产品就是典型的代表。

市场拉动模式是指通过市场调查和分析.确定用户需求,之后启动产品设计,设计的原始构思来自于市场调研的结果。现在主要采用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神经网络、层次分析法和模糊集算法等技术对这些需求信息进行预处理,通过分析不同信息的重要性,给出量化的权重值。最后利用质量功能展开等工具完成转换。对于产品的改进创新。更多的是依赖于市场拉动式的客户需求获取。因为这时消费者已经对产品有了一定的使用经验.可以提出自己新的需求。

3.客户需求的进化日本Kano博士提出了Kano模型来表示产品客户需求的进化性。如图1所示。客户的需求分为基本需求.规范需求和潜在需求三类.基本需求是对产品功能和质量的基本要求.如果产品未实现基本需求则会引起客户强烈不满。规范需求与产品的质量呈线性关系.产品的技术水平高。则规范需求的满意度提高。潜在需求是指用户未曾意识到的需求.但确实需要,对潜在需求的满足是产品创新的关键。

随着时间的推移。潜在需求会逐渐转换为规范需求,进而转变为基本需求。如轿车的空调开始阶段属于潜在需求。但随着客户对轿车的逐渐熟悉。现在空调已经成为轿车的基本配置.即成为客户的基本需求。再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目前还属于多数轿车客户的潜在需求,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GpS系统也会变为规范需求。

五 创新的维度

根据客户需求信息.就可以确定产品需要开发的相应功能,着手进行后续的产品创新设计。产品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活动,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下面主要从制度、技术、工具和理论与方法四个维度来讨论企业实现产品创新成功的途径(如图2所示)。

1.管理制度创新。制度是组织运行方式的原则规定。制度创新是从社会经济角度来分析企业各成员间.尤其是设计团队之间的正式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其目标是实现对设计团队的有效管理和激励.提高设计团队的工作激情和开发效率。

从组织理论的角度来考虑.设计团队是由不同的成员担任的不同职务和岗位的结合体.设计团队的机构和结构的形成要受到产品设计活动的内容、特点、规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随着产品设计获得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比如产品设计的流程从传统的串行方式变换为并行方式就需要在管理和组织制度方面进行重大创新.才能适应并行设计的需要。面对复杂性程度高的产品创新开发。有时还要进行组织流程再造以适应各种变化。对于临时性的开发工作.可以组建自我管理团队.跨职能团队等业务小组等。

另外.企业文化对于产品创新的成功与否也具有重要性。顶尖的人才,可以精诚合作设计出世上最好的产品,也可以上演最惨烈的争斗企业如果缺乏富于凝聚力和团结精神的文化,不过是“一盘散沙”,就算人才再多,也必将沦于内耗.产生不了强大的合力所以组织管理制度的创新也必须着眼于建设合作与诚信的文化,因为文化也是生产力。

2.技术创新。一般而言,技术创新包括两个阶段,一是企业常规的技术储备创新.二是产品设计和制造时的技术创新。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加速。新的科学原理,工程算法、材料、制造工艺和发明专利不断涌现,通过选择新的产品工作原理、工程材料和工程算法,设计师能够得到创新性的产品设计概念.新的制造工艺也可以提高产品制造的效率、缩短上市时间。例如,是否可以用控制技术代替传统的机械传动和支承.是否可以用一种新的陶瓷或聚合物替换正在使用的材料等.都属于技术创新的范畴。有了产品创新概念后,是否能率先引入最新技术,在最短时间中开发成功.同时做到最小成本也是影响产品能否创新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3.工具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为产品设计师在设计手段和设计工具方面的创新提供极大的可能性。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绘图、基于网络化的设计、虚拟设计技术、数字化设计技术都是信息技术工具在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另外.像autoCaD、project等设计工具软件包的不断更新和升级,功能越来越强大,使用也越来越方便,都大大节省了设计的工作量,提高了设计效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环境下的产品协同设计亦成为跨国企业普遍采用的新兴产品设计方式.其目的是使分布在不同地点的产品设计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通过网络.采用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辅助工具协同地进行产品设计活动。实现产品信息的共享和交换、设计方案的讨论、设计结果的检查与修改,使产品设计工作能够跨越时空进行如基于weB的多智能体异地协同设计等等,网络化的设计既是一种新的设计技术,也是新的设计工具.同时也需要组织管理制度方面的创新以适应设计团队和客户的网络化互动。

4.设计理论与方法。有效、科学的设计方法学的支持.是进行产品创新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发达国家设计界。创新问题解决理论(tRiZ),公理化设计、质量功能展开、田口方法、泛设计理论和约束理论等现代设计理论都是研究的热点。对设计过程、设计本质和设计思维的探讨都是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的重点领域.设计理论的突破性进展将对设计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如tRiZ理论极大改变了设计人员对创新的传统认识.增强了创新的自信心和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基于知识的设计理论研究,尤其是基于网络环境的设计知识获取和重复利用策略的研究都是未来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重点。

当今.我国很多企业并不重视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仅仅热衷于技术的引进,而没有把技术和理论进行有机的结合例如仅仅将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作为替代图板的绘图工具.没有与设计理论与方法有效的结合起来。可以说,没有方法论的指导,产品创新难以取得真正突破。

六、结论

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产业创新创新路径创新过程

产业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路径,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产业创新理论。他从历史变迁的角度,对电力、钢铁、石油、化学、合成纤维、汽车、电子和计算机等产业的创新做了实证研究,并构建了产业创新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高技术产业创新问题日益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而高技术产业具有传统产业明显不同的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高风险、高渗透性等特点,由此其创新也呈现出新的规律性。因此,研究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基本特征与过程机制,揭示其创新的有关规律性问题,对于产业创新的理论研究以及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和发展并带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含义和特征

(一)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含义

创新理论的奠基人熊彼特把创新比作生物遗传上的突变,“这类似于生物学上的突变理论,即不断从体系内部革新经济结构,不断地破坏旧的并创造新的结构的‘产业突变’构成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弗里曼指出,产业创新是一个系统的概念,系统因素是产业创新成功的决定因素。产业创新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的产业创新是指一个国家产业结构转换的能力,而微观层次的产业创新是指一个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项目的能力。我国有学者将产业创新理解为介于宏观层次的国家创新与微观层次的企业创新之间、连接二者承上启下的中观层次,是企业创新的最高层次和归属,是企业突破已结构化的产业的约束,运用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及组合创新等来改变现有产业结构或创造全新产业的过程。

根据上述关于创新和产业创新的理论观点,结合高技术产业的基本特征,可将高技术产业创新定义为:高技术产业创新就是从高技术研发,经过技术创新和扩散,到形成高技术产业的突变过程。从微观来说,高技术产业创新也就是高技术产业化和高技术企业成长,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的过程;从宏观来讲,高技术产业创新也就是高技术产业从初创期向成长期、从先导产业向主导产业转换引起产业结构跨跃式升级的过程。

(二)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基本特征

1.高技术产业创新是介于宏观层次的国家创新和微观层次的企业创新之间的中观层次创新。企业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基础,而高技术产业创新可以带动企业创新并为企业创新营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可以扩充企业创新能力储备,带动和活跃企业创新,并且通过政策扶植、帮助和引导企业创新,同时为国家创新提供信息、资金、智力等服务。所以,高技术产业创新对于企业创新和国家创新,具有重要的实践上的桥梁意义。企业创新、高技术产业创新和国家创新是一个从底层到高层的创新体系,它们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高技术企业创新是指由高技术企业为主体而实施的创新行为,是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基础。按照加里•哈梅尔和普拉哈拉德的观点,高技术产业创新应该是“高技术企业转型的能力以及改造现有高技术产业的能力”,是高技术企业创新的最高层次和归属。高技术产业创新的目的是通过创新而提高高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高技术产业创新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分化和减少高技术企业创新的风险使高技术企业摆脱高技术产业生命周期的束缚,具有真正的可持续成长能力。同时,高技术产业创新和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活动能力也是一国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家创新可以为高技术产业创新和高技术企业创新营造有利环境,包括为高技术企业提供各种服务、指导与制定行为规范和准则。

2.高技术产业创新是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市场创新互动与整合。产品创新是指产品技术上所出现的具有新价值的发展和变化,包括新产品的开发和现有产品的改进。工艺创新是指工艺技术上所出现的具有新价值的发展和变化,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加工技术、操作方法、生产技术装备等方面的生产技术的开发和改进。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经常是交替出现的,二者统称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为经济活动提供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为高技术产业创新提供新的可能性。技术创新是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前奏,没有技术创新,就不可能有高技术产业创新。但是,有技术创新,不一定有高技术产业创新。只有产品创新通过工艺创新不断提高其质量,降低成本,再通过市场创新开发新的市场或创造新的需求,随着需求的增加和技术扩散而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形成新的高技术产业。正是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与市场创新的交替、互动和整合才形成了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各阶段。

3.高技术产业创新更注重技术的高层性、先进性和自主性。高技术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新兴高层次实在技术群。高技术一定是新技术,但新技术不一定是高技术;高技术是以当代尖端科学为基础的,是高层次的技术。以高技术研发为发端的高技术产业创新,必须要有高的研究开发投入,在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已达到8%以上,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达到20%以上。因此,高技术产业创新所依赖的技术是高层次的技术,是先进技术,是自主创新的技术。

高技术产业创新的过程机制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从基础应用研究到实现产业化以及产业融合发展的连续过程,所以,高技术产业创新也是一个过程。结合上述对高技术产业创新含义和特征的分析,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过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高技术产业化和高技术企业成长的过程

高技术产业化是指从高技术产品或工艺的研究开发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商业化应用,通过技术扩散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全过程。这一过程经过r&d,形成可应用的高技术,高技术与资金、劳动等其它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经过高技术企业的整合,形成高技术产品,产品进入市场实现商业化应用,完成熊彼特的技术创新实现过程。随着高技术商品的扩散与渗透,生产同类高技术产品的企业数增加、规模扩大,从而形成新的高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高技术企业完成产品创新并由此带动了相关的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完成了相对比较完整的经营体系创新工作,获得了高额利润。这对其他企业将产生诱导作用,吸引其他企业效仿,使技术扩散到其他企业,最后形成新的高技术产业。因此,以高技术企业创新为基点,带动高技术产业创新也是形成、发展新的高技术产业的过程之一,如图1所示。

(二)高技术产业新体系的形成过程

高技术产业新体系是指通过产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产业重组,使原有产业边界模糊,实现产业融合,在原有的高技术产业分工体系和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分工体系基础上形成新的产业分工体系。高技术是产业融合的强大推动器,而产业融合又促使新的高技术产业体系的形成。高技术产业融合的方式主要包括高技术的渗透融合、高技术产业链的延伸融合和高技术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高技术产业的渗透融合往往发生在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产业边界处。高技术具有渗透性和倍增性的特点,使得高技术可以无摩擦地渗透到传统产业中,并会极大地提高传统产业的效率。

产业交叉往往发生在高技术产业链的自然延伸部分。高技术产业链的创新促进产业分化,使技术创新的成果不断扩大,形成一个又一个新产业。产业重组主要发生在具有紧密联系的高技术产业之间。产业重组导致新的高技术产业衍生或原有产业内部组织结构的根本性跃迁。这种方式代表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既适应了市场需求,又提高了产业效率。如我国信息产业经过重组最终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铁通和中国卫通的“5+1”的竞争格局。目前,我国“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写到“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很明显,通过“三网融合”又能形成新的信息产业。

(三)从先导产业向主导产业转换的过程

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指出,主导产业对产业结构的性质和特点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也不相同,主导产业转换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按照产业生命周期理论,高技术产业创新可以看成是从初创期向成长期、成熟期的演进过程。初创期的高技术产业部门具有先导产业、战略产业的性质,可以称为战略性高技术产业部门;成长期的高技术产业部门具有主导产业的性质,可以称为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是新兴的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的产业,经过扶持放大,可以转化为主导性高技术产业。主导性高技术产业具有很好的成长性和很强的创新性,产业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很强,对其他产业发展起到引导和支撑作用。因此,主导性高技术产业的形成,便实现了主导产业的转换,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就是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宏观图景。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对策

构建我国“努力实现投融资主体多元化、资金筹措市场化,建立健全以政府引导的、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的高技术产业化投融资体系,尽快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产权交易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大力促进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和中小高技术企业产权重组。

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扶持高技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制度环境,鼓励高技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使之真正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

加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投资力度,尽快实现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转变;建设高技术中小企业的创新网络,促进创新集聚和扩散;实质性地推进产学研合作,增强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放松产业管制,建立融合型产业体系,推进高技术企业的兼并和重组,促进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

为适应高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趋势,要大力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加强融合型和创造型人才培养,加强既掌握现代高科技知识和手段、又具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灰领”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商务印书馆,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