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3:48

融合教育问题篇1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育;人文教育

1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内社会对教育方面的重视度也在日渐提高,语文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当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也在不断进行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改革,但根据当前社会的教育现状来看,语文教育无法得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进而致使语文教育难以和人文教育产生有效融合。

2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秉承着以下几点:第一,课堂教学模式要确保具备灵活性和开放性;第二,在课堂组织方面要相对宽松和民主;第三,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培养,务必保证学生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第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高职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3.1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侧重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因此高职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通常采用应用性课程作为主体,但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目前高职学校对于语文教育方面的课程安排较少。另外高职教学期间提升高职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应用理念,这就导致语文教育方面的课程再度减少。最后,语文教育难以像其它课程一样在短期间内取得良好成效和应用效果,语文教育需要漫长的教育时间才能体现出教育效果。因此当前高职语文教育课程设置并不合理,这是形成高职学校语文教育效果低下的主要原因,为高职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形成严重的影响。

3.2理论高于实践,学生的应用意识不强

在语文教育期间,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教育有认知方面的误区,语文是中国国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基础,其中不光能够提升人们的知识水平,还能提高人们的交际能力,但目前高职学校对于语文的认知显得本末倒置,因为语文知识在日常生活当中普遍存在,包括人们的日常交流中也会体现到个人的语文知识水平,良好的语文教育可以增长人的涵养素质。但当前语文教育当中,课本上的内容过于枯燥乏味,导致学生们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积极性,无法提升学生们的应用意识。

3.3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升

在语文教育过程中,由教师作为教育中的主体和引导者。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仅能够利用风趣的教学方式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但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当前高职学校的师资队伍水平普遍不高,同时缺少对于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难以将语文教育和人文教育产生有效融合。最后,教师缺少人文教育的教学经验,无法将人文教育应用在日常教学当中,这也是导致语文教育效率低下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急需解决。

4高职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4.1合理安排课程

如果想要合理安排语文课程,同时展开有关语文教育方面的改革,就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提升高职院校校董事会层和教育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光要重新建立合理的课程制度,同时还要有效落实和监督,避免出现占课的问题,务必确保语文课程能够有效展开,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素质。第二,采取多元化宣传渠道进行宣传,务必要提升校内全体师生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让人文教育能够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环境,加大语文课程的教育力度,建立起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语文教育体系。

4.2形成应用型语文教育模式

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应当避免一味上使用书本教育方式,应当侧重实践方面的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现实生活当中的应用,形成应用性语文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在语文课程中获得实际价值的收获,让语文教育能够实践大于理论,对学习的知识充分掌握并应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意识,在实际操作时能够拥有极强的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满足岗位的需求,为职业学院培训大量应用型人才。为了确保能够形成应用性语文教育模式,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手段:第一,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期间采用较为趣味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以及自主积极性,让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容易让人接受,比如可以使用古文诗歌朗诵、古文诗词传龙等方式,让学生能够自主对语文教育产生兴趣。第二,实用性教学手段。语文内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高职学生应当能掌握课本内容融入自身,提升自身的交际能力,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需要着重讲述能够实用的语文知识。

4.3基于人文教育的特征构建师资队伍

为了高职院校能够建立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语文教学课堂,因此需要根据人文教育的特征构建师资队伍,因此需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培养:第一,要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应当由专门的相关专家对教师进行课程辅导,为高职院校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同时要培养教师对人文教育的教学能力,通过演示课的方式来提升教师在人文教育方面的教育经验。第二,由学校相关部门展开对教师素质方面的培养工作,比如聘请文学界专家进入校园进行座谈会、讲座和演讲的方式,加大培训力度,为高职学院的教师进行教学方面的规划内容,同时由学校组织定期对教师进行测查和考核,一旦教师无法拥有良好的人文教育理解和人文教育经验,如果教师的考核结果属于不及格,视情节轻重给予扣除奖金、停职等惩戒手段。

融合教育问题篇2

关键词:融合教育;特殊学生;行为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238-02

一、前言

融合教育在推广的过程中面临许多具体的困难,其中之一就是普校教师普遍缺乏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包括行为管理的知识。特殊学生的行为问题往往让普校教师望而却步,不知所措。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特殊学生很难融入班级,被学生接纳,也让任课教师的班级教学面临很大的挑战。因此,正确认识特殊学生的行为问题,掌握特殊学生行为管理的基本原则对普校教师而言至关重要。

二、正确认识特殊学生的行为问题

1.认识到特殊学生行为问题的普遍性。不同障碍类型和障碍程度的特殊学生行为问题的表现方式不一样,但是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行为问题。教师首先在心理上要有较为充分的准备,遇到特殊学生的行为问题不能惊慌失措或者产生强烈的反感心理,这种心态将不利于教师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容易让教师从一开始就对特殊学生产生抵触心理,错误地选择处理方式。因此,当班级里出现特殊学生时,教师一定要有针对性地阅读与该障碍类型有关的教育书籍,了解此类儿童的身心特征和教育方法。如果学生的行为问题对其自身和其他同学无显著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包容,切勿以普通学生的标准衡量特殊学生。

2.认识到行为问题解决的时效性。普通教师由于对行为矫正专业知识的缺乏,在处理行为问题时往往希望立刻见效。事实上,一个的错误的行为如果已经上升到行为问题,说明该行为已经存在较长时间,改变起来不是那么容易。因此,根据问题行为的性质和形成时间长短,矫正周期也不太一样。教师在矫正行为问题时务必保持耐心,保持教育方式的一致性,坚持正确的教育原则。

3.认识到行为矫正方法的重要性。儿童的行为问题表现各异,行为矫正的方法也非常多样。不同的问题有相对适合的矫正方法,因此,方法的选择很重要。长期以来,许多普校教师对待行为问题更多地会选择惩罚作为矫正手段,而在行为矫正专业领域,通常只有在各种积极行为矫正方法无效的情况下才会选择惩罚。惩罚只是让学生迫于压力而暂时不敢表现某种行为,一旦环境和对象发生变化,行为就可能反弹。常用的积极行为矫正方法包括:强化、消退、行为塑造、前提控制、刺激链接、差别强化、自我管理、代币管理等,教师可以找到有关行为矫正的专业书籍详细了解。很多时候教师不一定能一次成功选Ψ椒ǎ因此,可以多次尝试,或者综合使用多种方法。特别注意方法实施过程中,教育的一致性和时效性。单个行为问题的彻底解决必须找到维持该问题行为的强化物,移除该强化物,问题行为才能得以消失。

4.认识到特殊学生行为日常管理的重要性。无论是普通儿童还是特殊学生都可能存在行为问题,只是特殊学生的行为问题相对较多。对于智障儿童、自闭症儿童、多动症儿童等类型,行为问题很难根除。也就是说,某一个问题被解决或者某一时间段内不出现行为问题不代表不会出现新的行为问题。如果教师只是疲于矫正不断出现的行为问题就会非常被动,且不一定会有好的成效。况且,特殊学生是处在班级这个动态的群体当中,其问题行为不仅有自身的因素,也和互动的环境密切相关,教师需要关注的显然不仅仅是点的问题,更应该是面的问题。因此,始终坚持正确的教育原则,坚持采用一些面向集体的行为管理方法,创设理解、包容、互助、无障碍的班级氛围,点和面兼顾,尽量避免出现引起行为问题的线索,做到预防为主,才应该是行为问题解决的最有效方法。

三、特殊学生行为问题的矫正和管理原则

1.预防与矫正相结合,以预防为主。在行为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尽量避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教师要具有善于观察的品质,每当发现特殊学生有不良苗头时,就应该及时采取措施,以免火苗燃烧成大火。例如,小敏是个多动的孩子,经过评估,发现小敏的课堂注意力大概在5分钟,快到4分钟的时候,小敏就已经表现出不耐烦,有离开座位的冲动,此时,老师果断采取措施,请小敏站起来回答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同学们给予她掌声,回到座位的小敏很高兴,又坚持了几分钟。可以想象,如果老师不采取这个小策略,而是等到小敏已经离开座位了,再去拉她回来,处理难度就要翻倍了。行为矫正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一个问题行为的形成比矫正要容易得多。因此,预防永远是第一位的,它让教师可以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而矫正是行为已经发生,教师不得不被动地应对。要做好预防工作,教师还必须尽可能消除引起行为问题的内外因素,创设积极的环境。

2.从“前提―行为―结果”的联系来理解问题行为。对问题行为进行功能评估是行为矫正的必要环节,所谓功能评估就是收集与问题行为的发生有关的前提和后果的过程,评估结果有助于推断问题行为发生的原因[1]。没有弄清楚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就无法彻底矫正一个问题行为。对问题行为进行功能分析的过程,就是从“前提―行为―结果”的联系来理解问题行为的过程。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奶奶带着8岁的小军去上学,路过冷饮店,小军要奶奶买雪糕,奶奶认为雪糕吃多了不好不愿意买,小军就赖着不走,奶奶刚开始还跟小军讲道理,发现讲不通,就威胁说不管他,直接往前走,小军一看奶奶要走了,情急之下躺地上哭起来,奶奶见此情景只好妥协买了一根雪糕。在这个例子中,前提是:奶奶带小军上学路上看到冷饮店;行为是:小军通过哭闹行为来坚持自己不恰当的需求,要吃雪糕;结果是:奶奶满足其需求,妥协买了雪糕。在这个例子中,结果将进一步强化小军的行为。小军经常哭闹的行为原因在于:小军认为哭闹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找到了问题行为的原因,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策略。对小军而言,今后奶奶应该引导小军用正确的方式表达需求,当需求不合理时,奶奶应该坚持原则,不予满足。

3.行为矫正的同时注重良好替代行为的养成。人的行为大多有着较为明确的目的,当目的没有达到时,通常会尝试其他的行为,以期达到目的。对特殊学生而言,很多行为问题其本质是采取了错误的行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如果目的达成,这个行为问题就得到强化。在行为矫正的过程中,教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简单地制止学生的错误行为,却忽略教会学生正确的替代行为。以下是个简单例子:学生小鹏是个学习障碍学生,加上平时一些不好的习惯,班上同学在课间游戏时都不愿意叫上他,站在一旁的他很想参与,但是又不知如何参与进去,索性搞破坏,不让我玩,你们也玩不成,结果学生小鹏更加受到排斥。教师得知情况之后对学生小鹏“欺负同学“的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但是效果不理想,类似的行为还是经常发生。以上例子中,学生小鹏之所以有破坏行为,其目的是希望能够参与同学的活动,破坏行为本身并不是目的,因此,教师在指出学生小鹏行为不当的同时,更应该指导他如何更好地融入学生,并适当做其他同学的工作,让他用正确的行为替代原来错误的行为以达到目的。行为矫正在消除一个错误行为的同时该让学生养成一个新的良好替代行为,日积月累,学生的良好行为就会逐渐增加。

4.坚持教育的一致性。许多教师会抱怨,行为矫正的那些方法不管用,自己尝试过专业书籍上的那些方法,结果都没效果。事实上,方法本身是没有错的,一定是没有找对方法或者没有用好方法。从实践的经验来看,教师用行为矫正的方法处理行为问题无法得到理想效果,最常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浅尝辄止,不能坚持。总是希望方法一用就见效,耐心不够。第二,无法做到教育的一致性,教师之间、家校之间合作不畅,行为矫正的方法无法得到一致的实施。在这两个原因中,行为管理的一致性因为涉及到不同人员的合作,所以相对比较困难,但也是对矫正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因此,当行为矫正的方法确定以后,教师之间,家校之间必须多沟通,多合作,确保教育的一致性。

总之,特殊学生的行为问题虽然复杂多样,但是在处理策略上通常是有规律可循的。普校教师在遇到特殊学生行为问题时切莫绕着走,或者简单粗暴,而应该勇于面对,尝试解决,总结经验,以获得处理各种问题行为的能力。

融合教育问题篇3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而大学生作为创新的核心力量,是国家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因此,在大学期间国家就需要对学生的各项技能进行专业化培养,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创业发展需要。实践证明,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创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在职场上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缓解当前我国就业压力,提升就业质量,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1职业生涯规划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1.1充分认识自我能力

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对于促进自身全面的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创业目标,对学生自身的各项素质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全面的考核,然后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职业目标。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学生可以全面识别自己的兴趣爱好,然后通过科学的管理将自己的职业情况进行更加全面的定位,对自己的职业进行更加全面的发展,最终制定适合自己的可行性创业方法,对创业进行更加科学的管理。

1.2为创业做足准备

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创业活力和科学的创业规划,然后学生根据规划的内容制定符合发展的目标和计划,了解自身的专业发展前景。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应对各项职业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适应经济发展的各项规划,将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身心素质和专业的科学素养进行培养,努力按照科学的规范方法对自己的能力加以提升,进一步明确就业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创新过程中的盲目性,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得学生全面发展,少走弯路,在发展中掌握更加充足的经验,增加核心竞争力,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1.3提升创业的适应性

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教师将职业教学的方法全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课程都和就业联系起来,学生在校期间就将个人能力加以发展,提升学生职业生涯的期望和创业预期,对社会的就业和创业进行全面规划,在学校期间制定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教学方法,关注社会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展开适合自身的实践活动,教育学生从自身出发,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可持续性,在大学期间对社会的复杂性进行了解,然后制定清晰的就业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就业目标的可操作性进行评估,然后学生根据就业规划来培养自身能力,不断提升创业方面的技巧和能力,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创业计划。

1.4全面开发学生潜能

大学期间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学生在校期间就会接受各种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这样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在掌握充分的理论知识,完成大学期间各项标准课程的同时,尽量安排时间进行其他各项能力提升的课程,将大学期间的各项课程安排得更加合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各项特长进行实际课程的管理,发挥自己的潜能。大学期间的学业压力对于学生来讲虽然较大,但是并不是无法分出时间进行自身能力培养,反而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掌握更加充分的经验,进一步全面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促进学生自身素质和技能的完善,促进其全面发展。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忽视实践教学

在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将较多的精力放在理论学习方面,教学过程仍然是采用教师或者专业机构在校进行授课的方式,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取一些就业知识,但是由于缺乏专业指导,使得一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仅仅是纸上谈兵,为了应付学分而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影响课程教学效果,学生难以做到学以致用。而相应的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意识也是缺乏的,忽视学生的创业思维培养,造成整体创业意识的缺乏,影响就业的实际应用和分析情况,造成实践性运用管理与实际存在差异,影响整体的实践性课程教学成效。

2.2忽视教育的连贯性

国外进行职业生涯管理过程都是从小学期间开始进行,这对学生整体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却是从大学时期开始的,因为大学生的就业出现一些问题,毕业之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国家在开展高等教育过程中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教学体系中,面向全体大学生进行全面的创业管理,为了让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但是因为前期的教学中缺乏专i指导,学生在创新方面存在不足,即使在大学期间进行了创业意识的教学,因为教育本身起步较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深蒂固的思考方式和处事方法难以改进,造成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2.3忽视创业与就业的平衡教学

高校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将较多的精力放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在课堂中帮助学生分析就业环境,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和服务方面的各项问题,帮助学生在毕业之后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但是在创业方面是忽视的,在校期间学校对于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关注力度明显不足。但是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我国进行结构性调整过程中,创业是解决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通过创业意识的培养,充分释放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活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学校职业生涯规划中应该重点关注的一大方面。

3创新创业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融合途径

3.1增加创新意识培养

我国整体的就业形势是非常严峻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的问题,培养其主动迎接挑战的能力。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就业,这种思维定势决定其发展方向受到限制,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将大学生的思想方式进行转变,在毕业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就业,而是对思维进行创新,积极创业,打破传统墨守成规的思维方式,教师在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为学生提供创业机会,让学生整体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符合大学生的发展需要。

3.2建立实践平台

大学生创业创新观念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和在校期间的实践缺乏存在一定的关系,学生不知道使用何种途径进行创业活动,造成实际工作中缺乏创业积极性。因此学校应该在大学期间开展相应的实训建设,将职业规划内容加以延伸,不仅包括就业知识和技巧,还需要涵盖企业创立、运作、发展和运营管理方面的内容,培养大学生全方位的能力,并在人际关系上加以提升,增加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市场需求,不断地培养大学生的活动能力和思维活力,让大学生敢想敢做,不会因为现实问题而退缩,更好地实现理想。

3.3强化执行力

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首次接触社会,对社会的复杂性认识不够充分,因此在进行创业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造成一部分学生出现退缩的心理,虽然在大学期间制订了全面的创业计划,但是实际的可行性不够,影响整体的创业规划,造成大学生创业受到打击。创业教育的实践性是非常强的,高校在进行创业管理过程中应该重视实践性,在大学期间对学生的创业规划进行积极的沟通和指导,将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计划进行修正,保证大学生的创业规划更加符合市场需要。同时,关注学生在离校之后的创业状况,针对创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指导,将专业知识、创业知识和显性知识等进行全面引В保证学生创业的全面发展,尽量帮助学生将创业规划加以有效践行,防止出现创业中断的情况,提升创业效果。

4结语

国家经济的发展依靠不断的创新,为了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应该将引导的重点放在创业方面,关注大学生的创业,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积极开发大学生的潜能,将创业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融合,这样才能既有效解决就业,又将创新理念和生涯发展理念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同时也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奠定了更好的基础,将教育资源加以更加充分的使用,提升我国经济整体活力。

参考文献

[1]龚安华,孙岳玲,田歌亮,康洁.职业生涯规划视域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0:8-9.

[2]陈伟.论创业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融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6.30:152,156.

[3]王平,韩菡,尹昌美,魏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探析[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1:56-60.

[4]史凤贤.基于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3.4:92-93,96.

融合教育问题篇4

【论文摘要】在我国,教育被喻为“三座大山”之一,可见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影响之大。在这其中,学生上学资金匮乏又是一个广为关注但仍未能有效解决的棘手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教育就很难健康发展。本文所提出的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问题,就是为解决这个难题而进行的探索。

在我国,教育被喻为“三座大山”之一,可见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影响之大。在这其中,学生上学资金匮乏又是一个广为关注但仍未能有效解决的棘手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教育就很难健康发展。本文所提出的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问题,就是为解决这个难题进行的探索。

一、理念创新:从教育需求方视角研究教育金融制度

教育金融,是解决教育融资问题的新理念。通常,人们大都习惯于将教育理解为一种公共产品,认为国家应理所当然地为教育发展提供经费。这种由国家提供教育经费的机制叫做“教育财政”。事实上,教育也具有“私人性”,教育经费应当由政府和私人共同承担。当个人经费不足时,可以通过市场途径获得融资,这种机制叫做“教育金融”机制。大家熟知的“助学贷款”就是有政府参与的教育金融模式。

本文所研究的教育金融,又有如下新视角:

其一,融资主体特指教育需求方,不包含教育供给方。比如,它仅探讨学生的金融问题而不探讨学校的金融问题。后者研究的是企事业单位的投融资问题,属于传统问题;而前者属于自然人的投融资问题,它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还都比较落后。

其二,教育取其广义概念,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学校教育,也包括在职培训。从纵向上讲,广义教育与终身教育理念一致,它包括个体在母体中孕育到离开人世的整个过程。

其三,这里所谈的教育金融不仅仅是融资问题,还包括投资和理财。要从理财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如何有效运用所拥有的各种资源,高效进行人力资本积累,以达到个人效用最大化效果。上述教育金融概念的提出是对现存两大重要命题的进一步深化。

首先,教育金融问题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所开创的人力资本理论关系密切,在本质上它是对人力资本理论前提假设的阐释。舒尔茨认为教育和培训等行为都是增进人力资本的行为,都能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而增加个人收益。但舒尔茨对人力资本者的资金瓶颈总体上存而不论。教育金融理论则要着力如何解决人力资本积累者面临的资金瓶颈、如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问题。随着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和教育周期的拉长,个人教育培训资金的稀缺性日益凸显,由此导致的机会成本和教育公平问题也日益为人们关注。高效解决个人在教育需求中的资金问题,日益需要有科学的理论加以指导。

其次,穷人的银行家、经济学家,格莱珉银行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所做的工作也说明了教育金融的价值所在。尤努斯开创和发展了“微额贷款”服务,专门提供给因贫穷而无法获得传统银行贷款的创业者。2006年,“为表彰他们从社会底层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努力”,他与孟加拉乡村银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尽管学生也属于其贷款对象,但并非其主流业务。教育金融则将集中研究并解决教育需求方资金融通问题。创业者一般处于人力资本积累后的阶段,融资的目的是进行客观世界的投资。而受教育者融资的目的是进行人力资本积累,这将关系到教育公平和人类社会文明进程。因而,教育金融产品的创新比乡村银行创新模式具有更加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机制创新:实行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

所谓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是与债性教育金融相对应的新型教育金融制度。

从权利义务的特征来看,金融契约大致可以划分为债性契约和股性契约两种。关于企业金融契约的研究相对比较发达,而自然人金融契约在我国则发育不足。目前比较常见的契约形态主要是非标准化的债性契约,比如,个人向银行借款。标准化债性契约和股性契约均处于缺失状态。如果说金融契约发展顺序的规律是先发展流动性弱的契约,然后再发展流动性强的契约,那么,对于自然人来说,非标准化股性合约即股权合约将是继银行贷款合约后的下一个创新重点。股性合约的本质是分成制,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是与债性教育金融制度相对应的新型教育金融制度。

与债性合约相比,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更适合学生的信用风险特征。严格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作为融资主体,必然有责任和义务按照金融契约的约定向供资方提供相应回报。用以回报的现金流来自于学生人力资本积累的收益。然而,学生人力资本的回报带有极强的不确定性。人力资本积累效应不仅与学生的学习方向、成长潜力、兴趣爱好、学习方法等自身因素密切相关,还与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本的认定和经营风险相关,而且还与产业结构变动、经济波动等中观、宏观问题密切相关。由于债性合约是固定性收益类合约,供资方将会在学生人力资本积累失败或主观违约的情况下损失本息;而在学生人力资本积累成功时只获得较小的利息回报。这会使银行成本—收益—风险过度不对称。而分成制契约的“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特征则会使供资人的成本—收益—风险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这与创业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而更适合于通过风险投资获得资金的道理是一样的。

当然,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的提出不是对学生贷款合约的完全否定,而是对其缺点的克服,也是对学生贷款制度的补充。在我国目前信用条件下,由于银行面临的风险过大,学生贷款制度几乎无法运行。随着政府、高校等主体的引入,债性契约的成本—收益—风险的对称性有了一定改善,助学贷款制度有了一定普及。但学生贷款给银行和金融系统所带来损害仍然比较大,债性合约的劣势显而易见。在我国,大学生贷款呆坏账高达80%。政府采取的公布学生欠款名单以及采用生源地贷款的方法尽管对降低坏账率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前者是一种以损害学生信用资源为代价的不可持续性方法,后者则是将父母信用资源引入助学贷款的一种制度异化模式。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学生贷款证券化方法则可能因为其风险转移效应刺激银行的逆向选择行为而最终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损害,次贷危机即是例证。

现实中已经存在许多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的雏形。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按比例还款模式,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分成制。而张五常在佃农理论中所揭示的分成制、流行于世界各地的明星-经纪人合作模式,都是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精髓的萌芽。

如果说风险投资企业分成的对象是风险企业的现金流,那么,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分成的对象则是学生人力资本积累的回报,表现为学生作为员工时的工资或者创业回报。这里将存在对学生未来工资或回报的认定问题。为了降低供资方的风险,构建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征信体系将是必要的。为了调动一切融资手段,现实中的教育金融契约可能会是综合教育财政、债性教育金融契约、分成制契约三种形态契约的“混合”性或“化合”性契约。债性契约和分成制契约也将出现“债转股”、“股转债”、“债+股”等多种搭配形式以满足不同偏好的资金供求双方的选择。

三、分成制教育金融:教育制度改革的新型发动机

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的价值,在于其本身不但能有效解决教育教育需求方的资金瓶颈问题,还具有促使教育制度改革的作用。只要使用了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教育制度就自然发生改革和优化。这主要源于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的“收益—风险共分机制”,该机制可以促使供资方为受资方提供增值服务并监督受资方的激励。该机制会促使供资方逐渐专业化,成为具有专业特长的教育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引入,将会进一步促进分成制教育金融的发展。如果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是企业,那么分成制教育金融契约投资的就是学生的人力资本。基于教育需求方的分成制私募投资基金,会使教育金融制度具有“聚集资金、代客理财、分散投资”的特征,从而产生“风险分散化、专家产业化”的制度效应。投资于不同的学生可以降低或消解非系统性风险,不同的资金提供者聚集资金则有利于分担系统性投资风险。而基金经理人“阅人无数”,很容易成为懂得教育规律的教育家。

融合教育问题篇5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对策

近些年来,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全国很多高校都展开了合作办学活动。结合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效果可以发现中外办学对教育发展而言,确实起到了推动作用,中外合作办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然而,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不断深入,中外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也越加明显,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对此,高校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进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金融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现状

从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看,在地域分布上,相对集中在北京、上海、山东、广东、江苏等经济、文化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城市;在合作对象上,外方合作者主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法国、英国等经济发达、科技及教育先进的国家和地区;中方合作者主要包括北大、清华、复旦、同济等名牌大学;从办学层次看,跨越从幼儿教育到博士的各个学历层次;从专业分布看,开设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机构和项目居多,大约占36%左右。截至2013年7月19日,教育部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公布了经过合法批准的400多家本科中外合作办学名单。这400多家中外合作办学都是本科以上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其中举办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的有:上海财经大学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合作举办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与加拿大道格拉斯学院合作举办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浙江工业大学与英国利兹大都会大学合作举办国际贸易与金融硕士学位教育项目,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与美国印第安那波利斯大学合作举办国际金融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厦门大学与爱尔兰都柏林商学院合作举办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济南大学与英国格拉斯哥加利多尼亚大学合作举办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等等。许多教育专家都认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把关不严,教育部虽然有着严格的审核制度,但许多国内院校和培训公司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都和国外一些三流甚至不正规的大学开展合作办学,严重影响了合作办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和声誉。

二、金融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

世界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机遇,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挑战,只有牢牢抓住机遇,克服挑战,我国经济才能得到高度发展。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人才,特别是金融专业的人才,这就对我国高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所培养的人才要能够满足社会的发展与需求,达到社会的综合要求。而我国高校教育虽然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提升,但仍不够完善,所培养的大学生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必须引进外国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进而有效提高我国的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合作办学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目前我国多所高校的金融学专业采用了中外合作办学方式,比如,东北农业大学、济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等。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这些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还不够完善。

(一)教学教材问题

一些金融学专业采用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对外声称自己采用的教材是从国外引进的,因此,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知识更加先进。事实上,这些学校的金融学教材根本没有引进国外的教材,即使引进了外国教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几乎没有进行有效使用,所引进的教材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还有一些高校为了提高中外办学的质量,引进了很多国外金融学教材与大纲。但因为对所引进的教材,学校并没有给出固定的评判标准,导致高校引进了很多低质量,不适用的教材。不但没有通过教材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还因为教材的不合理致使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效果明显下降,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与困扰。以上两种情况虽然体现了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理念,但却没有真正践行中外合作办学的内容。

(二)合作对象层次低

虽然我国很多高校的金融学专业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活动,但合作项目的整体水平较低。在2013年中外合作项目的统计中发现,经过批准与审核的中外合作项目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一共有900多个,本科层次的合作项目与合作机构有700多个。进行合作的对象一般都是国外二三流的高校,或是一些不知名学校。这些合作对象的学术水平以及教学质量都没有充分的保障,我国进行合作的高校对合作对象的具体情况也没有明确的认识与了解。这就造成我国高校所进行的中外合作办学水平整体偏低,所能引进的教育方法与教育资源不够充分,无法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另外,很多高校为了吸引学生,提高招生数量,在进行宣传过程中,过于夸大自己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一流,合作对象是国外名校,不重视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导致教育工作出现严重问题。

(三)教师职业素养存在问题

金融学专业在进行中外合作办学中,需要很多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教师。然而,当下金融学专业的教师普遍存在问题,教师的教学水平参次不齐,职业素养需要提高。中外合作办学下的金融学专业对教师的要求比普通专业的要求更高。聘用教师时不仅要考虑到教师的工作经历和教学经历,还需要注意教师的学历和教学能力,最好有一定的留学经验。但目前高校金融学所聘请的教师要么是有高学历,但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和留学经历,要么是有工作经历和留学经验,学历却相对较低,总之,既具备高学历又拥有丰富经历的教师非常少。此外,教师的教学队伍还不够合理,一支优秀的教学队伍中,不仅要有教龄较高的老教师,还应具有思想观念较开放的年轻教师。老教师是教学队伍的坚强后盾,年轻教师是教学队伍的前锋,两者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促进,进而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完善金融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措施

(一)选用适合中外合作办学的教材

要想提高金融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和水平,首先要解决教材问题,改善金融学专业的教材现状。目前,我国进行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多学校还采用国内教师编著的教材。这些教材都是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以及各个层次的学生情况来进行编写的,适用于全体学生。但中外合作办学要培养的人才是国际化人才,因此,进行中外合作办学中的金融学专业学生不仅要了解本国的国情与金融发展情况,还需要了解国外的金融发展情况。但国内的教材并不能为金融学专业学生提供这些学习内容。要想真正实现金融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目标,培养国际化的人才,还需要使用中英双语版教学教材或是原装英语版教材。国内与国外教材除了关注的国家不同之外,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国内教材更加重视理论,而国外教材则更加重视结合实际。金融学专业学生使用国外教材不但可以拓展视野,还可以将知识与国外的国情现状结合起来,做到与国际接轨。此外,需要对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进行合理调整,开设一些国际金融方面的专业课程。比如国际经济法、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金融学等等。以上这些课程可以专门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外国教师来进行教学。开设双语课,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一方面让学生充分学习与掌握外国金融知识。

(二)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

我国高校在进行中外合作办学中,所选的合作对象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合作办学的水平。如果合作对象的教学质量比较高,教学资源较丰富,那么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也会相对较高;如果合作对象的教学质量较差,教学资源较匮乏,那么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也不会理想。因此,各高校在进行中外合作办学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在发展金融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前,高校要对国外合作院校进行充分的了解与细致的分析,深入了解外方教学机构的办学能力与办学资质,避免遇到一些非法办学机构。要明确中外合作办学的目标,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提高合作院校的层次。按程序对合作学习进行严格审核,提高国外合作学校与合作机构进入我国市场的门槛,进而实现合作对象的高层次化。同时,为了吸引更多外国优秀的教学资源,应增加各种优惠政策与扶植措施,对外国资源进行严格核查,详细调查其社会背景、教学水平、师资力量、学术地位等等,进而开展符合自身教学情况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高合作办学的整体水平。另外,我国各级政府以及相关的教育部门应加强高校进行中外合作办学资质的审核工作,充分利用外国的教育资源,保证金融学专业的管理机制、学科研究以及教学课程向着国际化发展。

(三)完善教师队伍

教师是决定高校金融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金融学专业的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教学能力不突出,教学经验不足,那么金融学专业的合作办学质量也不会过于理想,相反,如果金融学专业的教师不仅教学能力高,教学经验还非常丰富,那么合作办学的质量至少不会太差。由此可见,金融学专业教师的职业水平直接关系着合作办学的水平。要想培养国际化的金融人才,那么首先要保证教师队伍的国际化。高校可以将一些30岁左右的金融学专业教师送到国外合作对象或是其他名校进行学习,提高其知识水平,丰富其学习经历。金融学专业的教师都应该具备留学经验,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开阔教学视野。除了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外,还应招聘一些海外留学的硕士甚至是博士使其回国任教,也可以招聘一些优秀的外国教师。留学硕士或博士以及外国教师与本国教师相比,在国外学习与生活的时间要更长,对于外国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特点更为了解,可以将国外的一些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引入到本校教学工作中来,将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有效地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方法,提高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漾滨.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合作办学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2]李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办学研究[D].青岛大学,2007

[3]王悦,房红.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14(2)

[4]贾欣宇,裴英凡,房红.基于中外合作办学的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5(10)

[5]许圣道.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其监管与规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6]叶敏.论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成功(教育),2011(7)

[7]潘娜,张洁珺.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1)

融合教育问题篇6

关键词:学历教育;任职教育;融合;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107-02

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公安现役院校实行计划分配体制,毕业学员的职业指向性和岗位任职方向明确,公安现役院校人才培养必须瞄准岗位任职,以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探索出一条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融合发展之路,才能更好地满足公安现役部队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新期待。当前,在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同校实施的背景下,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我们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融合发展现状1.地方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现状

2014年,教育部提出全国85%的本科院校要转型为职业技术类院校,这为地方高校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多样化,地方院校在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借助原有学历教育的优质资源,依托教育部、院校自身、当地政府或社会企业出台相关政策,在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在措施层面,通过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共享,建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学分互认机制,与政府开展联合育人,与企业建立双向交流机制等途径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效融合。

2.军队院校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融合现状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从本质上说属于职业教育范畴,是我军为了区别于地方“职业技术教育”而提出的。从本质上讲,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教育类型,也是教育的两个不同阶段,实现两类教育之间的过渡和衔接是近年来军队院校教育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军队院校教育向部队靠拢、向实战靠拢的重要举措。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后,军队院校教育开始回归其军事职业教育属性,将任职教育置于院校教育的中心位置。2011年召开的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着眼加快战斗力转变生成模式,部署了军队院校和训练机构调整改革任务,进一步调整、改组和细化了学历教育院校和任职教育院校的数量、规模和类型,开拓了军队院校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边界明确、分工科学、教学内容合理的新局面。但目前,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两类教育的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各自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谈两类教育在院校调整后融合发展的理论成果还较少。

二、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论认识不足

当前,针对军队院校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自教育属性方面,尽管也有研究者在探究两种教育类型的关系问题,但大多集中在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的过渡和衔接上,研究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融合的成果还较少。这从侧面反映出,在实现了生长干部学历院校和任职教育院校的划分以及院校教育与训练机构的调整、优化组合后,对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融合发展的理论认识还不足,如何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促进两类教育“分离”后的深度融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观念落后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推进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融合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观念的转变。但思想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实践中,一切制约深化改革的阻力的根本还是思想观念守旧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对两类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缺乏主动作为和创新发展的改革动力,存在“不愿融合”的问题。二是对任职教育特点规律把握不够,在理解贯彻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掌握运用教育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能力不足,存在“不会融合”的问题。三是囿于传统教学模式,怕冒风险,怕担责任,怕出问题,怕丢面子,存在“不敢融合”的问题。

3.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不到位

推进两类教育融合发展,必须首先抓好人才培养体系设计环节。当前,普遍存在对人才培养体系设计关注不够、研究不透、举措不多的问题。一是设计不够全面。关注“怎么教”的问题多一些,考虑“怎么学”的问题比较少;对教的方面设计多,对学的方面设计不够。二是设计不够系统。不能自觉将两类教育融合过程中涉及的教学诸要素统筹考虑,局部点的设计多,整体面的设计不够,导致转变不平衡、不到位、不匹配。三是设计不够深入。有的只做表面文章,实质内容没有转变;有的只提出设想轮廓,没有进行深入分析论证;有的设计大而化之,缺少对实施细节和保障条件的具体考虑。

三、两类教育融合背景下公安现役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1.加强理论研究,做好顶层设计

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在教学规律方面有很多是共通的,是需要共同遵守和把握的,但任职教育又具有其鲜明的特色,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与学历教育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必须加强两类教育融合方法的理论研究,准确把握新定位、探索新规律、适应新形势。此外,还要加强顶层设计,一方面,要做好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宏观衔接、要素融合和资源配置中的顶层设计,充分利用各种优质教育资源,避免重复浪费;另一方面,要把培养岗位指向明确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公安现役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进一步调整学历教育重心,突出任职教育元素,构建以部队实战需求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2.实施全方位培养,建立多维立体人才培养模式

采用主体人才培养方案与辅助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主体人才培养方案由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素质规格要求以及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技能选修计划等构成;辅助人才培养方案由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科研创新素质、军事体能与专业技能和军人作风与部队管理能力等部分构成。通过脉络清晰、有机衔接的能力、素质生成体系,从多个维度对学员进行全方位培养;在统一规划的主体方案之外,将大量随机、零散、相对独立的第二课堂活动转化为规定性、系统性的教学资源,通过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技能选修、课外活动、日常训练和管理等多个平台对学员实施立体化培养。

3.立足岗位,构建适应岗位任职需求的新型课程体系

一是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设课模式,以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规格为标准,按照“能力本位”设置课程,通过映射对应关系构建课程体系,形成各类课群。在每个课群中确定核心课程,按学位课模式管理,通过“能力本位”的设课理念增强岗位适应能力。二是需求牵引,构建适应特殊工作岗位任职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与地方高校毕业生相比,公安现役院校毕业学员对心理知识的需求更加迫切,为此,在面向所有专业开设心理学类课程的基础上,用好心理咨询中心,开设专门网站,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既满足学员心理健康成长需求,也适应未来工作需求。三是一专多能,构建适应岗位轮换需求的警种通修课程体系。目前全国公安现役部队普遍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岗位的不确定性要求公安现役院校必须拓宽专业口径。同时边防、消防部队实行岗位资格考试制度,学员毕业前必须取得相应岗位的资格证书。根据部队实际需要,通过设置警种通修课程,按警种实施大类培养,提高学员的专业适应能力和岗位转换能力。

4.适应个性化发展需求,构建更加开放的选修、选训体系

一是强化自主学习,构建适应个性发展需要的选修课程体系,扩大学员自主学习、自我选择、自我发展的空间,培养学员的兴趣、特长,保证学员个性化发展,加大选修课比重,打通选修课知识模块限制,扩大学员的选课自由度。二是增加实践技能选修科目,构建适应个性化能力生成的选训课程体系,学员选报后采取教师适当指导、学员自主练习的方式进行修课,满足学员个性发展及任职需求,拓展学员能力生成渠道。三是信息主导,构建适应现代化学习需求的在线学习平台,建设虚实结合的模拟仿真训练平台,用足用好模拟演练中心、综合实战模拟指挥中心等实战化模拟训练设施,引进模拟仿真实验系统,建成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实现院校教学与部队训练同步、同质。加强精品课程库、战例案例库、多媒体课件库等特色鲜明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引进优质慕课课程,自主建设专业特色鲜明的自有慕课课程,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学员的学习创新能力。

5.突出实战,构建教、学、练、战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系统规划,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加强实践教学,保证学员专业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生成。确保学员在校期间能力素质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兼顾学员第一任职和后期发展能力需求,系统构建满足“基本技能―军人职业能力―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四个能力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二是“基专”结合,推进新学员强化训练改革,实现军事基础科目与专业基础科目有机结合,组建专业基本技能教学示范班,高年级学员全程参与到新学员强化训练各个环节,有效提升训练班长的队伍管理和组织指挥能力。三是面向实战,创新专业综合演练教学模式,将战斗力标准贯穿始终,构建靠拢部队、贴近实战、聚焦科技的专业综合演练实战练兵新模式。四是积极推进实习模式改革,根据部队需求和人才能力生成规律,组织学员到部队参加执勤、执法、训练等工作,提高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结束语

文章从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角度,探讨了公安现役院校实现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两类教育的深度融合,在理论研究、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地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融合教育问题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新时期

现如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就业问题关系着学校的发展,更关系着学生的未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学生能否顺利融入社会、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就业形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的融合”这个课题的分析,探究两种工作之间的融合方式,构建合理的、科学的新时期高校就业教育体系。

一、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的必要性

纵观历史,社会文明的发展与生产力水平息息相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度也会不断增大,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要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更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个人魅力、自身才华、健壮的体魄和坚定的信念都是日后工作中取胜的关键。因此,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穿插必要的就业知识,使学生认清自身情况和社会现状,确立正确、全面的发展方向。只有通过这种方式,高校才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地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二、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的方式

1.二者在工作方式上的融合

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进行创新、融合时,要体现出渗透性、主导性、启发性、包容性。真实的生活是复杂的,而精神世界同样如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的融合工作时,要尊重并认同多样性,这样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合理科学地融合起来,才能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坚持原则,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融合的包容性。主导性是指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融合工作时,要以诚实守信、爱国守法为指导思想,高校教师和领导在讲授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知识的同时,还需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言行来影响学生,呈现亲切而又威严的形象,使就业指导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互动,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使领导及教师的言行渗透到学生的心中。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合理性和事实性,关注教学中的细节和过程,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用理性的态度去反思问题、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总结实践经验,以正确的理念为指导,将理性思维和经验相结合,最终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

2.二者在运作机制上的融合

机制的整合与创新,为就业指导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高校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建立合理、完善的教育体系。领导组织机制要求党政领导担起责任,合理划分下级领导职责,使领导和学生共同参与;开放动态机制提倡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采众长,通过交流会、研讨会、现场讲座等方式,吸取、借鉴其他学科的经验;激励总结机制要求学校制订对思想政治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成果评价的指标及标准,建立完善的考核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的相关职责分配到各个人员和部门,明确全校师生各自的任务;管理监督机制要求学校使用舆论监督、高层管理等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合理性及透明性,保证教育工作的稳步开展;预防监督机制要求学校建立师生交流渠道,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对现存问题深层、全面的分析,发掘出更深层面的问题并及时制止,处理处于萌芽期的问题,建立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

3.二者在教育载体上的融合

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需要的不仅仅只是机制上的融合,两者载体同样需要融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的载体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载体的融合方式,抓住结合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感情因素及技术含量。具体来说,就是为融合载体注入民族精神和更多的感情因素,创立现代化的融合载体,建立校园内部的信息网络,为师生的交流提供网络平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影响范围,创新人文型融合载体。学校要根据学生的精神生活需求,创新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融合环境。

参考文献:

[1]彭玉丹,朱爱虹.学生自我管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3).

[2]廖小平,蒋阳飞.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07).

融合教育问题篇8

关键词:融智观念;高校;师资;技术

融智教育观念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他的本质特征是通过社会资源的利用去提高我国高校的整体教育水平。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虽然我国的高校数量不断增加,可是对于一些新生的地方性院校来说,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缺失很低,那么就需要一种理论和理念去改变这种现状,提高我国的整体教育水平,而融智教育观念正是这样一种理念,下面我将对融智教育观念进行具体的介绍和分析。

一、融智观念的内涵

高等教育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直是我国学者研究的中心和焦点问题,有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的中心是“育人”,有的学者认为中心是“育才”,有的学者认为应该德才兼备。那么,我们就来共同讨论一下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马克思说过世界的本质是矛盾,要想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就要掌握存在于事物之中的矛盾。那么,在高等教育发达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高等教育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大学人才呢?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急需搞清的问题。这些问题固然重要,但是回答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提高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从而去培养高水平的学生,只有具备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

融智观念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吸收和融合社会中和学术界的有效资源和高水平资源(主要指人力资源)去发展学校的教育。这种教育观念对我国的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但是真正的学术大家和学术名师的数量却与之不成比例,非常的稀少,这样就造成了我国的高水平教师和科研人员往往都集中在了著名的国内大学之中,而对于广阔的省属高校和地方性高校的教师水平有待提高,这样就产生了两个重要现象和问题。第一是不公平,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这种人才的概念不一定指的是精英型的人才,而指的是受过高水平教师点拨和指导过的人,一个好的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受用无穷,受益一生。但是,高水平的教师往往成群的集中在我国的知名院校,而地方院校的高水平教师人才是奇缺的,这样就造成了由于高考成绩的不同,而导致了受教育水平和人生发展轨迹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这就是一种不公平,同时应当解决这种不公平。第二个现象和问题是高水平教师的使用效率不高,我国的高水平教师往往集中在高水平的国内院校之中,这部分教师的课程量往往不是很大,同时,具有大量的退休的高水平教师,这部分人才几乎处于闲置的状态。这样,就为解决第一个问题(教育不公平)提供了思路,这种思路就是融智观念。

融智观念是儒家文化的一种继承,主张社会是一个共同体,教育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一个人要想成为人才就应该受到多方面教师的指导和教育,这种教育不仅仅来自于学生的授课教师,同时,还要来自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整个社会都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作用,但是,社会中存在着许多没有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包括退休教师、在读的研究生和一些工作不忙的高水平教授等人,根据功利主义价值观的看法,社会最大的正义就是使社会中的所有资源都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这种功利主义价值观与融智观念存在许多契合支出,都主张应当将社会中的闲置的或者没有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用到目前的高等教育中去,从而使得社会中的所有资源都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去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才。融智观念充分体系了社会共同团结和帮助的理念,使得学校和社会之间的隔阂基本的消失了,社会中的企业和各种教育资源都可以参与到高校的教育中来,共同培养社会人才。

二、我国高校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校师资队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正常的高等教育教师的师资队伍应该是成金字塔形状的,年轻教师处于金字塔的低端,人数较多,中年教师处于金字塔的中段,人数居中,而年纪较大的教师处于金字塔的顶层,人数较少。这种金字塔式的年龄结构是国际公认的合理结果,这样就可以在教育领域中,不断的培养新的高水平的教师。但是,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教师年龄结果就与之完全不符。对于,一些高水平的高校来说,往往是高水平的教师比较多,而年轻教师较少,因为,高水平院校的招生人数变化的并不是很快。而对于相对发展较晚的地方性高校来说,教师的年龄结构就更加的不合理了,在地方性高校中往往是呈现出年轻教师较多,而中年和老年的教师较少的现象,这样就造成了地方性院校发展畸形的现象的产生,即不能够真正的培养出人才,同时,教师也很难通过学习而提高自己的水平。除了教师的年龄结构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之外,教师的水平结果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必然会带来社会教育的不公平,因此,我国高校亟待出台办法来解决这种发展不平衡和不公平。

第二,师资队伍中存在着大量资源的浪费。我国高水平的高等院校的人才饱和,而地方性院校人才短缺,与这种发展不平衡并存的现象是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教育资源的浪费。因为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不同,高等教育的教师工作量相对于初级教育来讲很少,因此,许多退休的高校教师都可以并且能够通过返聘的形式回到高校中继续工作,而这种返聘不是要回到原来的大学,而是要补充到地方性高校的教育中,为地方性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初次之外,大学中还存在许多课程不是很紧张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都可以补充到地方性高校的教育中来。而对于一些高水平的教授来讲,他们不应该只在一所高校担任教授职位,应当像美国的教育体制一样,采取教授的讲座制度,即一个高水平的大学教师可以在多所院校担任讲座教授,定期给学生进行重要专业知识的讲授。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社会中还存在大量的教育资源的浪费,所以,地方性高校应当积极的采取措施,吸收社会中的优质教育资源。

第三,没有将社会中的成功人士和技术精英纳入到师资队伍中来。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技术和能力,其目的是通过学生未来的就业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但是,对学生技术和能力进行教学的往往是在大学毕业,但是没有到实际工作岗位中工作过的研究人员,这样的教师结构就会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技术性的理工类的高等教育过于的倾向于理论教育,而忽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建设,或者教学的内容我国的实际生产技术不相符,造成了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不对口的现象。这种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中缺乏社会中的成功人士和技术精英。我们国家是市场经济国家,国家的经济主体是企业,所以大部分的成功人士和技术精英都集中在企业之中。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应该聘请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向我们广大的大学生进行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知识教学。但是,我国目前高校与企业的这种师资和人事合作是很少的,并且仅有的为数不多的合作的水平还比较低,仅存在于学校的后勤管理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没有出现教学和师资队伍方面的合作。

三、融智观念在我国高校师资建设中的可行方式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我国社会中的闲置教育资源有很多,这些资源都可以被用于高校的教育中去,下面我以教育资源的主体为分类方式,对融智观念在我国高校建设中的可行方式进行分析。

第一,兼职教师融智方式。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社会中具有大量的闲置的教学资源,因此,地方性高等院校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些闲置资源,利用的方式可以采取兼职聘用的方式进行利用。兼职教师的融智方式主要针对的对象是高等院校中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为地方性高校的一些基础性课程进行教学,这样可以降低学校的运营成本,同时,也可以对外聘的教师进行严格的管理,择优录用,为学校未来的教师提供人才保障。

第二,退休教师融智方式。融智观念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要吸收社会中的优质教学资源去帮助学校的教学。高等教育的水平往往是与教师的年龄和资历是成正比的,因此就会有大量的资深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因为退休而在社会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样的资深退休教师就是融智观念所要找寻的社会优质教学资源,所以,高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退休的教师返聘回来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客座教授融智方式。我国科研和教学的中坚力量就是大学中的中年科技人才,这些人才往往聘用于我国的知名高校,本着融智的原则应该将这部分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利用,因此,地方性院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聘请这些资深的在职教师担任学校的客座教授,定时给学生们讲解专业的核心课程。除了国内的融智之外,我们还要将眼界放在国际,定期应该聘请国外的知名学者到学校中进行讲学,从而促进我国高校的高水平发展,使我国高校不仅在数量上增加,同时在质量上提高。

第四,社会精英融智方式。融智观念不仅要利用社会中的教师和专业人才,还要利用社会中的成功人士和技术精英,由于成功人士和技术精英大多都工作在企业之中,所以,要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不是合作办学方面的合作,而是师资队伍建设和人士方面的合作。高校可以与企业的人事部门进行沟通可以让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走进大学的课堂为学生们讲解社会中和企业中真正缺少的技术是什么和常用的技术是什么,并且要求学生们到企业的车间中进行参观和进行实习,从而增加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以后工作的就业机会,这样就可以使得大学的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模式,真正地使学生的知识来自于社会并应用于社会。

参考文献:

[1]黎利云.民办普通高校师资建设战略规划[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融合教育问题篇9

关键词:融智观念;高校;师资;技术

融智教育观念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他的本质特征是通过社会资源的利用去提高我国高校的整体教育水平。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虽然我国的高校数量不断增加,可是对于一些新生的地方性院校来说,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缺失很低,那么就需要一种理论和理念去改变这种现状,提高我国的整体教育水平,而融智教育观念正是这样一种理念,下面我将对融智教育观念进行具体的介绍和分析。

一、融智观念的内涵

高等教育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直是我国学者研究的中心和焦点问题,有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的中心是“育人”,有的学者认为中心是“育才”,有的学者认为应该德才兼备。那么,我们就来共同讨论一下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马克思说过世界的本质是矛盾,要想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就要掌握存在于事物之中的矛盾。那么,在高等教育发达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高等教育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大学人才呢?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急需搞清的问题。这些问题固然重要,但是回答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提高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从而去培养高水平的学生,只有具备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

融智观念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吸收和融合社会中和学术界的有效资源和高水平资源(主要指人力资源)去发展学校的教育。这种教育观念对我国的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但是真正的学术大家和学术名师的数量却与之不成比例,非常的稀少,这样就造成了我国的高水平教师和科研人员往往都集中在了著名的国内大学之中,而对于广阔的省属高校和地方性高校的教师水平有待提高,这样就产生了两个重要现象和问题。第一是不公平,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这种人才的概念不一定指的是精英型的人才,而指的是受过高水平教师点拨和指导过的人,一个好的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受用无穷,受益一生。但是,高水平的教师往往成群的集中在我国的知名院校,而地方院校的高水平教师人才是奇缺的,这样就造成了由于高考成绩的不同,而导致了受教育水平和人生发展轨迹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这就是一种不公平,同时应当解决这种不公平。第二个现象和问题是高水平教师的使用效率不高,我国的高水平教师往往集中在高水平的国内院校之中,这部分教师的课程量往往不是很大,同时,具有大量的退休的高水平教师,这部分人才几乎处于闲置的状态。这样,就为解决第一个问题(教育不公平)提供了思路,这种思路就是融智观念。

融智观念是儒家文化的一种继承,主张社会是一个共同体,教育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一个人要想成为人才就应该受到多方面教师的指导和教育,这种教育不仅仅来自于学生的授课教师,同时,还要来自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整个社会都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作用,但是,社会中存在着许多没有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包括退休教师、在读的研究生和一些工作不忙的高水平教授等人,根据功利主义价值观的看法,社会最大的正义就是使社会中的所有资源都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这种功利主义价值观与融智观念存在许多契合支出,都主张应当将社会中的闲置的或者没有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用到目前的高等教育中去,从而使得社会中的所有资源都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去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才。融智观念充分体系了社会共同团结和帮助的理念,使得学校和社会之间的隔阂基本的消失了,社会中的企业和各种教育资源都可以参与到高校的教育中来,共同培养社会人才。

二、我国高校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校师资队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正常的高等教育教师的师资队伍应该是成金字塔形状的,年轻教师处于金字塔的低端,人数较多,中年教师处于金字塔的中段,人数居中,而年纪较大的教师处于金字塔的顶层,人数较少。这种金字塔式的年龄结构是国际公认的合理结果,这样就可以在教育领域中,不断的培养新的高水平的教师。但是,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教师年龄结果就与之完全不符。对于,一些高水平的高校来说,往往是高水平的教师比较多,而年轻教师较少,因为,高水平院校的招生人数变化的并不是很快。而对于相对发展较晚的地方性高校来说,教师的年龄结构就更加的不合理了,在地方性高校中往往是呈现出年轻教师较多,而中年和老年的教师较少的现象,这样就造成了地方性院校发展畸形的现象的产生,即不能够真正的培养出人才,同时,教师也很难通过学习而提高自己的水平。除了教师的年龄结构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之外,教师的水平结果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必然会带来社会教育的不公平,因此,我国高校亟待出台办法来解决这种发展不平衡和不公平。

第二,师资队伍中存在着大量资源的浪费。我国高水平的高等院校的人才饱和,而地方性院校人才短缺,与这种发展不平衡并存的现象是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教育资源的浪费。因为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不同,高等教育的教师工作量相对于初级教育来讲很少,因此,许多退休的高校教师都可以并且能够通过返聘的形式回到高校中继续工作,而这种返聘不是要回到原来的大学,而是要补充到地方性高校的教育中,为地方性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初次之外,大学中还存在许多课程不是很紧张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都可以补充到地方性高校的教育中来。而对于一些高水平的教授来讲,他们不应该只在一所高校担任教授职位,应当像美国的教育体制一样,采取教授的讲座制度,即一个高水平的大学教师可以在多所院校担任讲座教授,定期给学生进行重要专业知识的讲授。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社会中还存在大量的教育资源的浪费,所以,地方性高校应当积极的采取措施,吸收社会中的优质教育资源。

第三,没有将社会中的成功人士和技术精英纳入到师资队伍中来。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技术和能力,其目的是通过学生未来的就业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但是,对学生技术和能力进行教学的往往是在大学毕业,但是没有到实际工作岗位中工作过的研究人员,这样的教师结构就会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技术性的理工类的高等教育过于的倾向于理论教育,而忽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建设,或者教学的内容我国的实际生产技术不相符,造成了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不对口的现象。这种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中缺乏社会中的成功人士和技术精英。我们国家是市场经济国家,国家的经济主体是企业,所以大部分的成功人士和技术精英都集中在企业之中。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应该聘请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向我们广大的大学生进行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知识教学。但是,我国目前高校与企业的这种师资和人事合作是很少的,并且仅有的为数不多的合作的水平还比较低,仅存在于学校的后勤管理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没有出现教学和师资队伍方面的合作。

三、融智观念在我国高校师资建设中的可行方式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我国社会中的闲置教育资源有很多,这些资源都可以被用于高校的教育中去,下面我以教育资源的主体为分类方式,对融智观念在我国高校建设中的可行方式进行分析。

第一,兼职教师融智方式。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社会中具有大量的闲置的教学资源,因此,地方性高等院校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些闲置资源,利用的方式可以采取兼职聘用的方式进行利用。兼职教师的融智方式主要针对的对象是高等院校中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为地方性高校的一些基础性课程进行教学,这样可以降低学校的运营成本,同时,也可以对外聘的教师进行严格的管理,择优录用,为学校未来的教师提供人才保障。

第二,退休教师融智方式。融智观念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要吸收社会中的优质教学资源去帮助学校的教学。高等教育的水平往往是与教师的年龄和资历是成正比的,因此就会有大量的资深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因为退休而在社会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样的资深退休教师就是融智观念所要找寻的社会优质教学资源,所以,高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退休的教师返聘回来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客座教授融智方式。我国科研和教学的中坚力量就是大学中的中年科技人才,这些人才往往聘用于我国的知名高校,本着融智的原则应该将这部分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利用,因此,地方性院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聘请这些资深的在职教师担任学校的客座教授,定时给学生们讲解专业的核心课程。除了国内的融智之外,我们还要将眼界放在国际,定期应该聘请国外的知名学者到学校中进行讲学,从而促进我国高校的高水平发展,使我国高校不仅在数量上增加,同时在质量上提高。

第四,社会精英融智方式。融智观念不仅要利用社会中的教师和专业人才,还要利用社会中的成功人士和技术精英,由于成功人士和技术精英大多都工作在企业之中,所以,要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不是合作办学方面的合作,而是师资队伍建设和人士方面的合作。高校可以与企业的人事部门进行沟通可以让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走进大学的课堂为学生们讲解社会中和企业中真正缺少的技术是什么和常用的技术是什么,并且要求学生们到企业的车间中进行参观和进行实习,从而增加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以后工作的就业机会,这样就可以使得大学的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模式,真正地使学生的知识来自于社会并应用于社会。

参考文献:

[1]黎利云.民办普通高校师资建设战略规划[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融合教育问题篇10

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融合必然性

一、引言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两种典型的教育思想。在教育中这两者的地位本来应该是并重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人文的发展却显得相对缓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重理偏文的思想。这种教育思想所培养的人,总会存在某些方面的欠缺,如所培养出的人不注重人文精神、不注重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国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发展与和谐等。因此,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必然的。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础

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论基础

目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思想界和教育界的主流观点,即科学与人文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才可能是一种“完整的教育”。一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培养完整的人格和全面的素质等方面具有互补性。二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同源共生,二者在起源、发展的过程中侧重于不同方面,最终归结于提高人的素质。

2.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现实基础

一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需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合乎科学的,不一定能办成好事,科学研究的成果,也许会对人类有害甚至是威胁人类的生存;合乎人文,也不一定能办成好事,没有科学,不按科学的规律办事,就会事与愿违。因此,科学必须以人文为影响,人文必须以科学为基础。二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需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人具有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性,对物质与精神两个文明的追求即是对科学和人文两个教育的要求,二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正是人生存和发展本身的要求,两者缺少任何一方,都是片面的教育。三是素质教育需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人最重要的素质体现在思想道德水平,所以素质教育不仅要提高科学教育水平解决“做什么”的问题,还应包含提高人文教育水平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现教育本身的功能。

三、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途径

1.树立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理念

树立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是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前提。思想决定行动,因此首先要树立科学人文教育理念。在传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它利用科学人文主义的理念和追求来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它既避免了因轻实践而造成的空疏无用,又克服了因轻人文而造成的道德、价值、人性的失落。它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幸福。在此教育中,人将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单纯作为现实的劳动者而得到发展和满足。

2.课程改革是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

两大教育的融合要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的,一是提高人文学科与科学学科的渗透性,提升学科综合性。纠正高中阶段文理分科的教育方式,重新开设综合学科、交叉学科,加强文理渗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放大视野、拓宽思路、触发灵感、增强创新能力。二是开设综合活动课程,增强社会活动能力。活动课程以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为起点,以解决问题为基本过程,以经验整合的改组和改造为目的。这类课程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设各种各样的活动课,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友情的可贵,也可班级组织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三是大量开设选修课,扩大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艺术修养,同时也促进学生个性全面自由的发展。

3.激发创新意识,加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催化剂。创新需要冷静的思考、深入的研究和艰苦的探索,这是科学精神的内容,但在创新的同时需要热情、激情和感悟,这又是人文精神的表现,它与一个人的目标和价值观直接相关。因此,激发创新意识,可以加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创新都是独特的,它以个性为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上要注重保护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自学、研究、自由发挥的余地。用创新的方法实施教学,用创新的思维指导教学,注重学生的思维方法时间训练,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开拓和创造新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进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因此,在发扬创新精神中应进一步加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在二者的融合中进一步高扬科学创新精神。

4.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教育思维的人文转变

要不断完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和或要求教师参加有关科学教育和人文知识的讲座,尤其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一是要全面理解教育的含义,不仅仅是教知识、教专业,更重要的是智慧、思想、道德的培养,生命意义的启迪,生命价值的完善,人生境界的提升。二是要有渊博的知识,不限于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包括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和一定的人文知识,以及各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促进作用。三是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包括高度的责任感和高尚的人格品质,才能确保教师专心于人才培养的教育事业。

5.营造人文氛围,建设和谐校园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要通过塑造环境、美化校园、举办讲座、丰富活动、活跃社团、社会实践等各种方法在营造浓浓的科学氛围的同时从校园环境的各个方面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筑牢和谐校园主阵地,发挥“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教育和引导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信念。

参考文献:

[1]刘柏林.人文教育・素质教育・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6):1.

[2]乐传永.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必然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