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4:59

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篇1

当今,是一个追梦的时代。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亚洲的梦,也是世界的梦。在这个辉煌的追梦时代,人们都会自然地、自觉地、自愿地努力去创意、创造、创业和创新,呈现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局面。

这诸多的创造与创新,都有一个共同的支撑点,这就是大智慧。大智慧的核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过:“我们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差。”为此,钱学森院士在20世纪80年代就大力倡导开展思维科学研究,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为我国研制智能机提供理论基础,二是为了大力提高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思维学》这部书诞生了。这部书,由本刊总编辑于童执笔,龙江省委党校刘奎林教授、北京大学赵光武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田运教授、哈尔滨速读学校王功玲校长、哈尔滨师范大学陈明文先生、中共吉林省委党校胡珍生教授等专家学者集体创作而成。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启示我们:不研究创造思维,不懂得创造的规律,是难以造就出杰出人才的。为此,本刊2015年特辟《创新思维学研究》专栏,连载《创新思维学》这部书,为追梦征途上的人们,增强创造与创新的思维能力。

第十一章创造与创新者的思维特征

中华民族的振兴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也是一项伟大艰巨的社会创新工程。要实现这样一项前无古人的历史创举,不仅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还要树立现代化思维新观念,掌握现代思维的基本特征,以便提高科学思维水平。

第一节时代性特征

一、时代性特征含义

创造者思维的时代性特征,是指在其内容、形式、方法方面都综合反映着一个时代、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文化教育、社会伦理道德的共性的特征。因此,创造者思维特征作为一种动态的历史概念,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具有时代特色,是对时代总体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反映。创造者思维的时代性特征,就是指处于某一时代的思维主体以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伦理道德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生产方式等为思维内容,并在综合反映时代共性特征基础上形成的时代性特征。

二、时代性特征的基本因素

1.历史发展趋势决定着思维的时代性

人类社会的历史,犹如奔腾不息的长江大河,作为一个创新者的思维一定要反映时代的本质、时代的内容、时代的呼声。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会在历史上留下闪光的业绩和不朽的一页。科学的思维是时代的产物,它标志着现代的思维观念、思维形式和思维方式正在走向一个新阶段,预示着适应改革开放的科学思维特征的形成和发展。

2.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思维的时代性

决定思维产生、发展、变化的原因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诸多因素构成的复杂实践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该时代的社会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们的各种实践方式。恩格斯说:“自然科学和哲学一样,直到今天还全然忽视人的活动对人的思维的影响;它们在一方面只知道自然界,在另一方面又只知道思想。但是,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思维和思维方式、方法与艺术,作为思维主体反映思维客体的一种模式,它必然顺应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生产关系变革的大格局,并在深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相应地实现某种转变,以其一种现代化思维和思维方式、方法与艺术,取代某种滞后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式、方法与艺术。在我国小生产方式基础上生成,并为封建社会结构所强化的传统思维,尽管有某些优点,但有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弱点,如封闭性、保守性、滞后性等。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进入了一个政治、经济、科技一体化并蕴含着国际性的全面激烈竞争的时代。适应时代的需要,人们的思维,特别是创新者思维观念和方式的变革,也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第二节整体性特征

一、整体性特征含义

创造者思维的整体性特征,是现代人们的思维的主导性特征。整体思维能力是现代人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维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因此,揭示思维的整体性特征含义,无疑对于增强人的思维能力,提高人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整体思维特征,就是指创造者首先要视工作为一个系统,然后以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协调为思维内容,并最终以实现工作系统目标最佳的整体性思维特征。现代系统科学揭示了人们的系统观,即人们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都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和系统方式。思维的整体性特征,是系统观点在思维中的体现和运用。思维的整体性特征,也就是指创造者把创新工作作为一个系统来加以考虑的思维特征。换言之,就是指创造者长期以创新系统为对象的思维,采用系统方式和方法,在从事科学创造中逐步形成的,并且旨在追求创新整体功能最佳的思维特征。

二、整体性特征的主要标志

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定量分析强调把数量分析作为思维问题的基础,以数量分析为依据。定性分析则侧重对事物进行性质、特点、非数量化的分析。创造者思维的整体性特征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既要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又要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它强调两者的结合。

2.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

微观分析是将系统中的各子系统要素单独拿出来考察。宏观分析是指对系统作整体性的了解与剖析。一般说来,宏观分析是以微观分析为基础的。整体性思维也不例外,它要求一方面要对系统做出微观的分析,另一方面又要在这个基础上做出宏观结论。

3.系统结构与系统功能相结合

在一定条件下,整体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整体系统功能又反作用于整体系统结构。因此,创造者思维的整体性特征,要求人们必须做到辩证地分析系统结构和系统功能的相互作用关系,在研究与改善系统功能时,不要把思路仅停留在提高单个要素功能方面,而要在提高各个单个要素的素质上作文章,并致力于改革系统结构,以充分发挥系统的优化功能。这就充分体现了整体系统结构与整体系统功能相结合这一创造者思维的整体性特征。

第三节战略性特征

一、战略性特征含义

创新工作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创造未来的工作,而对未来的工作要有全局性,要有长远谋划。所以,创造者的思维必须具有战略性。创造者思维的战略特征,就是指创造者为科学创新,并使创新工作系统目标优化,在调查研究和科学预测基础上,对创新工作未来进行超前思考,全面思考,以获得创新工作主动权的思维特征。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创造者思维的战略性从本质上说是总结过去,立足现实,着眼未来。

二、战略性特征的具体内容

1.时间的未来性

强调思维的战略性,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珍惜和利用时间。时间是物体存在的持续性、非间隔性和顺序性。其特点是一维性、不可逆转的。它只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序向。正因为如此,作为创造者的思维就应该走在时间的前面,科学地预见未来,在前进的道路上,引导人们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避免发生失误,这正是为了节省时间,充分利用时间,达到超前的效率。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贯穿于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它要求在战略思维中,以回溯分析、现状分析为基础,进而把握未来。同时,时间的特性是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它要求战略思维应具有变化性和选择性。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今社会里,同过去相比,人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做的事情要比过去多得多。这说明,人们的社会活动效率在提高和加快,战略思维一定要适应时间的变化。

2.空间的广延性

空间也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空间呈现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它表示物体彼此之间的并存关系或排列次序,表示物体的体积、形态、位置等特性。空间具有长、宽、高三维性。空间的三维性要求战略思维要具有开阔性。同时,空间所表示的物体并存关系还要求战略思维具有综合性。任何战略思维,都要研究未来工作对象在空间中的并存关系及其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揭示出现实空间中的因果链,预测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结果。这就要求战略思维要遵循综合性原则,对预测对象的数据资料做全面分析和综合研究。

第四节相似性特征

一、相似性特征含义

人的心理、思维、智慧、知识是共振的。早在三国时代,诸葛亮就说过:“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志益也。”所谓“集众思”,讲的就是集体思维,集体思维可以达到智慧互补和相似,并能充分发挥人们思维合作的效应。由此可见,相似是思维的又一显著特征。相似就是在创新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那种思维方向、思维目的和思维结果一致性的思维特征。这种相似性特征,首先是由产生思维方式的诸多时代性因素决定的,其次又要受思维的传播性所制约。思维的这一相似性还包含一定历史时期创造者思维空间的一致性、思维内容的社会性、思维规律和方法的相近性以及引起思维频率的协调性等特征。

二、相似性特征的表现形式

1.相似性表现在集体思维的继承性上

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社会思维。社会思维作为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其显著特点就是它的历史继承性。因为任何一种理论思维,都是历史的产物,它的发展变化是顺应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走向高一级程度的。正如钱学森所说:“人不仅要继承认识客观世界,继承创造精神财富,而且还要经常地使用前人已经创造的精神财富,而我们所说的信息、情报,广义来说就是人的知识,人类多少年来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人类世代积累的精神财富是很重要的,都是人类集体思维的成果,也是思维形成的基础,是思维相似共振性特征的具体表现。

2.相似性表现在思维方式的协调互补上

思维的相似性不仅表现为创新集体内部的合作与互补上,而且还表现为对别人、前人思维成果的吸收、继承和创新方面。“无古不成今”,科学思维的发展也主要是通过对前人理论的继承来实现的。牛顿说:“如果说我比笛卡儿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破除了牛顿力学绝对时空的老观念,提出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密切联系的新理论。爱因斯坦却说:“要是没有牛顿的明晰的体系,我们到现在为止所取得的收获就会成为不可能”。人的心理、思维、智慧是需要互补的,思维方式也具有互补性。集思广益,“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合作交流信息,增长知识。信息不同于物质和能量,它并不遵从守恒定律,而是无限增值的。在个人思维和集体思维,或个人思维与个人思维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不仅可以从量上相互取长补短,而且可以从质上实现思维合力的增强,并出现新的突跃,从而提高思维的质量。信息、知识在互相交流中出现增值、增强的趋势,这是思维信息运动的重要规律。在人才群体中使用不同类型的人才,就可取长补短,增强群体的互补功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美国物理学家勃兰特为首的人才群体就是集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物理学家、生理学家和测量技师等11个人互相配合,从而成功地研究出了雷达。现代化建设更离不开群体内部的集思广益,全息互补。同时还表现为对别人和前人思维成果的吸收、继承和创新上。一般地说,所谓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都是思维产生共振的结果。

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篇2

关键词:求异思维;特征;方法

一、求异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求异思维又叫发散思维、扩散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多向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途径去思考,或是从事物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探求多种答案,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思维。这种思维是没有一定方向和范围由己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求异思维并非主观思想、标新立异、荒诞之说,而是指在认识过程中着力于发掘客观事物间的差异性、现象与本质的不一致性和

己有知识的局限性。对惯见的现象和己有的权威理论持分析的、怀疑的、批判的态度。

求异思维本质上是一种非逻辑的思维形式。求异思维因其创新与求异的特点使其成为创造性思维中的主要心理成分。根据不同学者对求异思维特征的不同认识,我将求异思维的特征总结为:

敏捷性、深刻性、创造性、假设性和反问性。

二、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求异思维的体现

1.生物实验中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也就是思维的速度。它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短时间的思考迅速做出反应,也就是快速地抓住问题的本质,迅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生物实验过程中,思维的敏捷性自始至终贯穿其中,从实验的原理、选材、设计、过程到结果都需要敏捷的思维方式来建构整个实验操作。

2.生物实验中思维的深刻性

深刻性是求异思维一个明显的特征也就是思维的深度。由于求异思维常常是打破思维定式的,具有独特性,所以其往往是深刻的。生物实验不管是验证性的实验还是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了解了实验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只有在了解实验原理以及相关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实验,才能分析实验现象,进而深入到生物知识的本质上来,才能将生物知识真正应用到解决问题上来。生物实验是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实验,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科思想的理解。

3.生物实验中思维的创造性

创造性是求异思维最大的特征,正因为其创造性和独特性,求异思维才成为了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也就是在思维过程中要全面地思考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打破思维定式从不同的角度甚至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形成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生物实验是一个寻求创造性的过程,其实验的灵活性决定了它的创造性。不论是演示性实验、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不同的实验仅仅提供一种实验研究的方法或是给出了一个示范,实验教学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能够根据已知的模型或是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也

可以说是生物实验为创造性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平台。

4.生物实验中思维的假设性

求异思维的假设性就是通过假设的途径,从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它是以假设来解决某个问题可能有几种方法作为基础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人们在思维的过程中,运用假设作为思维的先导,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超乎寻常的推测和想象,从而获得对某一事物的不同认识,在这种以假设为前提的推测和想象中,往往能够发现他人所未发现过的新性质、新特征、新功能。这一点在生物实验中也有体现。生物实验首先必须是建立在假设的前提下,然后通过实验检验假设是否正确,最后得到一个结论。在探究性实验中这一特点尤为突出。探究性实验就需要对同一事物用不同的假设作为先导,然后对其一步步探究,最终找到答案或是了解事物的本质。同样,演示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过程中假设性也是必要的。

三、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方法

1.营造气氛,集思广益,设问诱发求异思维

在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营造一个松弛甚至娱乐的环境,利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让学生畅所欲言,针对实验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当所有可能的建议都已经提完,教师设问,帮助学生对自己所提出的观点进行评价、修改并产生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建议。

2.选择典型的实验

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内容,通过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和辨析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3.教师把某些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使之达到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

学生经过实验探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进行思维加工,从而总结出初步结论,然后对初步结论进行质疑、检查,并思考探究方案的严密性,证据收集的周密性以及所获结论的科学性,再利用已有知识和实验探究释疑,最后得出可靠结论,并用文字、图像、公式等方式表达出来。

4.多元化的反馈和评价

求异思维下,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的反馈和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应当根据不同学生所创造的不同方法给予及时的评价。这种评价不光评价结果,主要的应当评价过程,评价学生不断实验以及修改的过程。这样才真正有助于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童秀英,张艳莲,姜雅东,等.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学研究:综述[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7(1).

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篇3

论文关键词:创造力;创造力测量;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人类自身潜能的发挥,而潜能中最重要的就是创造潜能,即创造力。自吉尔福特于1950年在美国心理学会提出呼吁以来,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即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时至今日已有一些辉煌的成果,并且为教育和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创新已成为教育立足于21世纪的一项基本要求,成为衡量教育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因此,创造力的研究成为了各个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创造力的内涵

英文中,创造力即“creativity”一词,依韦氏大字典的解释,有“赋予存在”的意思,具“无中生有”或“首创”的性质。但是,不同学者、文献因对创造力的观察与说明的侧重点不同而有所差异,综合各家,大致可归纳分为下列四种:

(一)强调智力结构和心理测量的学者,把创造力作为一种发散式思考的能力,包括流畅力、变通力、独创力和精密性等基本能力,可以透过量表测量出创造力的量化分数,以显示创造力的高低。

(二)以系统生态观点而言,创造力涉及创造者、创造过程及创造物,是个人依据原有欲求,运用原有记忆数据库的知识与技能,转换制作出新颖、独特、具有价值的装置或系统。

(三)创造力的表现是经专家评定为有创意的作品、反应或工作,创造产品的诞生至少有三个基本成份:领域有关的技能、创造力有关的技能和工作动机。在创造的变异与选择中,这三个成份将不断地交互对话与沟通。

(四)以信息处理理论方式研究创造力,认为创造力是心智信息处理的连续辩证,是将所接受外来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的信息过程,重视注意、意识和自我调整后的认知作用。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我们可看出,所谓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当今研究认为,创造力一般包含三个核心的成份,即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环境。只有综合考查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才能更好地研究创造力,探讨创造力的思维机制,认识创造力的人格特征,创设合适的环境以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是个综合的特征,并不是由单一的因素构成的,所以,我们要克服以前那种智力就等于创造力、创造力就是创造性成果、创造力培养就是思维的培养的错误观点,从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去看待创造力的内涵。

二、创造力的心理测量

吉尔福特提议通过纸笔测验,使用日常事物和心理测量的方法来突破创造力的研究。其中一种就是非常用途测验,即要求被测试者说出某种事物的尽可能多的用途。这种“发散思维”任务很快就成为了测量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根据,也是在一个标准量表中比较人们创造力水平的简便途径。

1.基于发散思维的测量

在众多创造力的测量方法中,以发散思维为指标而编制的测验是最常见的一种。发散思维的概念,最初是由武德沃斯于1918年提出来的,后来被吉尔福特纳入智力三维结构之中。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一种不同方向、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思维方式,其重点是从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其所表现的潜能就是创造力。他提出了发散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即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并以这三种特性为指标,编制了发散产品测试(简称Dpt)和非常用途测试(简称UUt)。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发散思维测验是创造力测量的主导工具,大部分创造力研究使用的都是发散思维测验,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ttCt)。他参照吉尔福特的创造力测验,在一项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和促进儿童创造力的长期研究计划中,发展了创造性思维测验,他以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精细性为基本指标,编制了著名的“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ttCt)。这个测验不同于以答案的正确与否记分的智力测验,而是以上述四种特性为标准,根据反应观念的数量、类别数及比率给分,以判断其创造力的高低。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创造力测验,适用于各年龄阶段的人。除此以外,采用发散思维思想编制的创造力测验还有很多,比如:葛德温和墨兰(Godwin,L.J&moran,JD1986)编制的多维流畅性测验;布莱恩南(Brennanm.a.,1991)编制的舞蹈创造力测验。这些测验都遵循了吉尔福特的思想,采用发散思维的方式来测量创造力。

2.基于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统一的测量

聚合性思维又称收敛思维、求同思维、辐合思维或集中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聚合思维侧重的是准确地思考出某一问题的惟一正确答案的能力。随着研究的进展,不断有人提出以发散思维为基础测量创造力存在不足和局限。研究发现:在创造力的产生中,虽然发散思维起到主要的作用,但是聚合思维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一个人创造力的高低不仅仅体现在发散思维上,也体现在聚合思维上。因此,后来的研究者主张将聚合思维纳入创造力的测量范畴,把二者结合起来测查创造力。

在Heller领导的针对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慕尼黑天才研究项目中,Facaoaru编制了一种发散—聚合测试,期望它在能力和综合性问题解决方面,能够比传统的智力测验或发散思维测验提供更好的预测信息。研究认为,只有在丰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聚合和发散思维才能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并且,在提出假设时,更多地使用发散思维;在检验和确认假设的阶段,则要求更多地使用聚合思维。关于发散和聚合思维的代表测验有Dow和mayer的顿悟问题(insightproblems)测验和mednick的遥远联想测验(Rat)。mednick认为,创造力就是把头脑中的观念按照不寻常的、新颖独特并且是有用的方式加以组合,形成一种新的联结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在考察被试的概括能力,即从具体特征中寻找它们的共同特征。一个人的创造力可以通过训练其对同样刺激产生不同联结来提高,创造性过程是将互相关联的元素进行组合,使之成为一个用于指定需求的新联结。遥远联想测验与吉尔福特的发散思维不同,其最大特点就是测量被试建立词之间新联结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在考察被试的概括能力。因此,这一测验与发散思维角度的测验具有互补性。

3.以创造性个性为指标的评价工具

(1)发现才能团体问卷

该问卷是S.Rimm和G.Davis分别于1976年和1980年研究出来的一种测试方法。其使用和研究范围很广,涉及各种族、各国度的各种中小学生。它包括三个年级型,初级型用于一、二年级,基本型用于三、四年级,高级型用于五、六年级。问卷分别由32、34和33道是非题组成。该测验主要测量中小学生的独立性、坚持性、变通性、好奇心、兴趣广度、过去的创造活动及爱好等。

(2)你属于哪一类人

托兰斯在1965年编制了一个简便、易行、相对有效的创造性人格自陈量表《你属于哪一类人》。该量表包括66个从50项有关研究中收集来的创造性人格的特征。其中的项目均是自选形式,即二择一式,其目的是让受测者本人提供其创造性人格特征的报告,以了解他们的创造性水平。

(3)探究兴趣问卷

该问卷有两个版本,分别适用于初中生和高中生。该问卷包括60道自陈题目,分别测量创造性、独立性、冒险性、坚持性、好奇心、内省性、幽默感、艺术兴趣等特点以及创造性活动的个人背景、兴趣和爱好等。测验项目以五点量表的形式出现,其等级分别为:“否”、“有点”、“一般”、“较”、“是”。该问卷的信度、效度较为理想。

三、创造力的培养

1.结合实际条件和情况,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同时也不忽视聚合思维的培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人们对创造力的研究,源于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在学校教育中,大部分教师所关心的是训练学生寻找一个正确答案的聚合性思维,学生的发散思维受到很大束缚,因此,学生的创造力没有得到很好地培养。这说明,忽视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会强烈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而把发散性思维当作创造性思维也是矫枉过正。发散性思维是求异思维,仅仅靠发散思维也难以产生创造性的产品。实际上,创造性活动是真正的、具有创新意义地去解决复杂的问题、产生有意义的产品的活动,这需要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的高度协调,才能构成相辅相成的高水平创造性思维,才能保证创造性活动的顺利进行。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度地追求发散思维效应,同时也不要忽视聚合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最好能够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2.重视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发现创造性动机、创造性个性、创造性情感等人格特征对创造性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高创造力者常具有如下一些人格特征:求知欲强烈,控制能力强,严谨,有责任感等;兴趣广泛,语言流畅,具有幽默感,反应敏捷,思辨严密,善于记忆,工作效率高,从众行为少,好独立行事,自信心强;喜欢研究抽象问题,生活范围较大,社交能力强,抱负水平高,态度直率、坦白,感情开放,不拘小节,给人以浪漫的印象。另外,聂衍刚等的研究表明,9~19岁中小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5岁以前是第一个稳定期;15~18岁是突变期,16、17岁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水平显著降低;18岁以后又进入第二个稳定期,其水平与第一阶段相当。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特征。

3.创造宽松的环境来培养创造力

研究发现,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培养创造力的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家庭环境,一个是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家长的培养意识十分重要。作为家长,应该做到:(1)不要轻易地批评孩子的意见。(2)对孩子富有建设性的想法,要加以鼓励,并给予正确引导。(3)不要斥责孩子的错误和失败,要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认识到如何总结教训,避免失误。(4)不要限制孩子太多的自由,要让他们有充分的想像天地。(5)不要因为怀疑孩子的能力而事事代劳。只有给他们充分的空间,创造有利的条件,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使孩子从小就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同时,良好的亲子互动能够使孩子进一步摆脱幼稚的心理状态,学会独立思考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除了家庭外,学生生活的最重要场所就是学校。良好的学校环境和氛围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和教师要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搭设施展才华、锻炼能力的舞台;学校应该不断引进新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增强学校的硬件设施;另外,学校要注重教师在课堂中的内容的更新与创新。一些创新教育的成功经验表明,创设供学生自由探索和思维自由表达的环境,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或者引导学生在探索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以开放的、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创造活动和创造产品,有助于培养学生以自由的心态探索环境,发展其创造的自信心和对挑战性问题的兴趣。由此可见,学校应该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并辅以必要的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创新。

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篇4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9-0186-02

建筑学是关于建筑及其环境构成的综合性学科,同时具有技术和艺术两个属性。建筑创作是科学与艺术的双重创造,不论是人文层面的建筑学,还是技术层面的建筑学,其本质都是创新。近年来,中国蓬勃发展的建筑市场为建筑师提供了广阔的创作舞台,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主导下的建筑设计竞标机制,打破了建筑师既有的思维模式,增强了建筑师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但是,这种由市场竞争主导的创新意识,往往是功利主义驱动的结果,而非创造性人格的表现。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建筑设计的创造性这一问题,需要从建筑教育入手,探求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高等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目标。

一、创造性思维概述

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从1896年FGalton对天才人物所做的智力研究至今,“创造性思维”一词已被广泛应用。目前对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和认识往往是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性、状态性和结果性三方面入手。综合国内外对创造性思维的不同认识,可以将创造性思维概念的界定为大脑皮层区域不断地恢复联系和形成联系的过程,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点的心智活动。

2.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影响因素。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除了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外,与个体所处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个体品质都有重要关系。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可以促进或抑制个体创造潜能的发挥。作为个性品质内容的耐心、恒心、好奇、自信、独立等个性特点,本身就是创造性的组成部分。而作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在发掘学生创造性潜能、影响学生创造性发展方面将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3.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途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首先,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产生创造性思维所需的家庭、社会以及学校环境。这些环境不管是在物理属性上还是在心理感受上所传达的情境都应该是积极的、宽松的。其次,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程中,要从教育观念出发,注重学生个性的自主性展示以及独立性人格品质的发展。最后,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丰富其想象力,鼓励求解的创新性、多样性,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扩散思维训练、异同转化思维训练、思维定式弱化训练、想象力思维训练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建筑教学中阻碍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因素

1.设计选题落后,导致惯性思维和模仿主义。一方面,主流建筑设计教学采用以“类型学”为主线的设计选题模式,往往是题目类型、建筑规模的简单变化,学生在面临新的设计题目时,在惯性思维的作用下,机械地沿用过去的经验和方法解答,从而束缚了想象空间,致使创造力缺失。另一方面,“假题真做”的设计教学内容,导致建筑教育几十年来一些陈旧设计题目沿袭至今,像“公园茶室”“书报亭”等设计选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设计教学中的模仿主义与样式主义的产生。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易于找到相似的“先例”而进行简单的模仿甚至是“复制”,这与建筑设计的创作性特点是相悖的,也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教师主导教学,抑制创造性思维。在影响了各国教育近半个世纪的“行为主义教育观”的作用下,目前建筑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过多把持教学。教师既是设计题目的设置者,又是设计成果的评判者,难免致使教师将自己的设想、解题思路甚至是答案影响学生,学生一直处于一种被动地位,缺少“我应该如何做”的主动思考,这与建筑的多解性的魅力特征恰恰是背道而驰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盲目、机械地迎合教师的审美趋向、评判标准,而缺少提出质疑的批判精神,丧失了思维的主动性,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个体封闭式学习,创造性思维难以激发。在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国内高校的学生往往具有比较内敛的性格,他们在建筑学习的过程中不善于与他人分享、交流设计的构思及创作过程。这一现象会阻碍学生在建筑设计中思维开放度的扩展,禁锢其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不利于设计中的协作意识的培养。教学中发现,那些性格外向、善于表达、喜欢交流的同学的设计往往更有创意性。

三、建筑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针对建筑设计教学中阻碍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现实问题,借鉴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一般性途径和方法,下面探讨在建筑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塑造。

1.优化教学内容,营建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情境。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创造力的维度。因此,在建筑文化趋于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从深层次理解“广义建筑学”的内涵,在课程体系中要强化学生在人文、社科、自然等方面的学习,搭建一个主次明晰、多元化的课程体系,设计合理有效的训练内容、课题实践,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内容,更新和扩展自身的知识结构,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建筑学专业是一个互动性极强的专业,强调创造性思维学习情境的塑造。正如孔子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中强调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开放性和多元化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除了系统化的教授知识之外,要营造宽松的、适宜学生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心理安全环境,给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提供一定的空间舞台。创新性课题是克服惯性思维、避免模仿主义的很好的途径,也是一个营造性思维的学习情境的理想舞台。国内设计院校对此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在与设计课程联系比较紧密的美术课或建筑初步课中增加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课所占比重。尤其是一些特定主题、特定要求的空间和造型训练,开辟了与传统教学模式截然不同的学习情境。如同济大学初步课中《如是我闻如是我画》的“音乐凝固”训练、《意大利广场变奏曲》的色彩构成训练等转译类课题和让学生设计一种使鸡蛋从三楼落下而不破碎的装置及方法的课程环节;香港中文大学建筑设计入门阶段用瓦楞纸板来设计和制作一个能够承载人重的实用性坐具的训练;还有其他院校的折纸建筑等一些趣味十足的课程环节等。这些课题环节都脱开了原有的课堂情境,以音乐、感受、实验等多元化的学习情境来训练思维的多向性、变通性、流畅性和独特性。再如,东南大学在中国建筑史理论课教学中一改传统的“编年史”式讲解,加入了意向设计教学,进行“理性直觉思维”的培养,以理性的逻辑分析为切入点来提升学生的设计创造性思维能力。

2.注重启发式教学,推动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作为教学方法的实施者和教学课程的主导人,教师的教育理念会直接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传统的教育观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传授为目的,教师往往会更多地关注检查以及改正学生的错误,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支持与鼓励,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单向教学转而开展双向、多维的启发式教学。

作为推动创造性思维的先决条件,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够接受和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由于从小学到高中的应试化教学,学生更习惯于模仿和复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统一性讲解会得到学生的普遍接受和采纳,这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是对教师引导能力的重大考验。创造性的学生需要创造性的教师引导。教师对学生设计起到的主要是引导作用,必须要让他们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在建筑的“非规范类”课程的授课中应尽可能避免带有主观彩色的讲解,能够给予学生表达个人见解的机会;对于实际案例的分析应该在相关教材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促进学生接受信息的广度和多样性,并为学生提供采用不同见解、不同视角解决问题的切身体会;在建筑设计中,要提供学生阐述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的机会。实践表明,这些形式会改变学生多年形成的封闭学习习惯,有助于激发灵感。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在现代大学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在学术中的关系更加趋于平等。在欧美建筑学教学中,学术辩论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建筑学教学中这种观念更为明显。以建筑设计课为例,一边是学生对于自己创作见解的表达,一边是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评价或批判。在激烈的辩论和对撞中,深入思考、凸显问题、激发灵感。与传统的被动学习相比,学生的扩散思维能力、异同转化思维能力以及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很大提升。

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篇5

地理课程改革中强调学习方法的创新。因此,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成为我们实施地理课程标准的重要研究课题。地理学习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需要。由于现代教育理念的提升,地理教学的重心已由“教”地理转移到学地理上来了,因此以往只强调地理教学方法的倾向正在逐渐被扭转,而地理学习方法日益受到重视。地理学习方法具有自身特点与内容。它是学生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任务而采取的学习方法,体现了地理空间性、综合性、差异性以及人地相关性,同时包含着认知心理过程、地理思维方式、探究问题策略、具体学习措施等丰富内容。

地理学习方法应是自主的、灵活的、开放的、民主的。在实施地理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地理学习方法应吸取方法领域及其他学科领域的方法精髓,加以改进创造,为我所用。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结合地理教学实践,笔者仅从三方面阐述中学生地理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感知能力的培养

感知是学生对各种地理信息的接受与识别。感觉指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光、声、色、形、量等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而知觉则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如果对地理事物感觉到的个别特征越丰富,那么对它的整体感知就越完整。在创新学习中,知觉不应是许多感觉的简单堆积,而是将各种感觉进行有机综合,使知觉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比感觉更真实、更完整。

对地理事物的感知有多种途径,可以通过有关地理的文字、音响、图像、实物、景观等等。人的感觉主要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地理研究的对象是地球上千姿百态的地理事物,它们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与鉴赏性,因而调动学生的视觉,利用图像“冲击”感的效果来实施地理学习是完全可行的途径。同时,地理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性学科,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通过动觉来进行地理学习的内容与活动比比皆是,小到动手制作乒乓球地球仪,大到外出旅行考察,生动活泼的地理学习方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美国马里兰州洛克威尔市特定诊断研究会,对美国、日本和中国的学生进行学习方式测试,得出的结果是动觉的学习,即通过移动、触摸、行动来学习占37%;视觉的学习,即通过图片等来学习占29%;听觉的学习,即通过声音、音乐等来学习占34%。可见感知学习法的重要。如以动觉为主导型增强感知的有动手制作型、观察观测型、视听阅读型、游戏娱乐型、参观调查型、实验操作性、规划设计型、竞赛演讲型、论文撰写型、旅游探险型等。例如,动手制作型,这类活动主要是以制成某一种有关地理的实物为标志的。包括地理标本的采制,如岩石、矿物、土壤等标本;地理模型的塑造,如地形模型;地图的绘制,如学校平面图;地理教具的制作,如幻灯片、投影片以及多媒体学件制作;地理摄影等。

二、理解能力的培养

地理理解能力主要包含对地理概念、特征、成因、规律的理解。因地理内容的分类不同,所以培养理解能力的途径也有所不同。

地理概念是认识各种地理事物的基础,区分不同地理事物的依据,也是进行地理思维的“细胞”。可以说,地理概念的理解是地理原理性知识学习的基本前提,即先对地理概念中的“地理术语”、“地理名词”、“地理名称(地名)”等基本单元进行领会,然后发展到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的学习。如学习我国矿产资源特征,首先就要有“地质条件”、“贫矿”、“富矿”、“伴生矿”等名词概念的基础;要分析喀斯特地貌的成因,首先就要搞清楚什么是“喀斯特地貌”、“石灰岩”;要掌握煤、石油的地理分布规律,就必须先弄懂“沉积盆地”、“湖盆”、“大陆架”等概念。可见,离开了这些基础概念,上述的学习就会产生障碍。

地理特征与地理概念具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它能为地理概念的正确形成提供认知“台阶”,如理解了我国水资源特征的内容,自然也就会形成“中国水资源”的基本概念。在某种情况下,两者很难分清你我,有的地理特征其本身就可视为地理概念。理解地理特征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明确地理特征的内涵,运用地图发现地理特征,在比较中概括地理特征,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总结地理特征,运用地理特征解释地理现象和实际问题。

地理成因是地理原理范畴的核心知识。任何地理事象的分布与成因都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成因的探讨往往有助于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针对教材中出现的有关成因的知识点,从成因入手能收到较好效果,引导学生从抽象到形象,从复杂到分解,化深为浅,从易到难,坚持探讨必有收获。一旦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掌握了地理事象的本质,实现一次深化和飞跃,他们的知识就基本完整了,就能从较高层次理解知识点,而且再也不用抽象死记硬背。加强对地理成因的理解,有利于改变地理学习只见“地”不讲“理”的状况,有利于学生弘扬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篇6

数学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和智能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思维)它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其主要特征是新颖性、独创性、突破性、真理性和价值性,并以此作为检验思维成果的标准.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成果一般包括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新理论.

二、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不仅存在于数学家的创造活动中,也存在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虽然是前人创造性思维的成果,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处于再发现的地位,学习活动实质上仍然具有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实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完全可行的.在数学教学中可通过如下途径加以培养.

1.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展示数学思维过程

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只有按照思维活动过程的规律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优化思维品质,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自己创造的思维活动,在数学家的思维活动和学生的思维活动之间架设桥梁,以实现三种思维活动的和谐.具体来说,就是将知识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探索过程,问题的深化过程,分析解决问题的艰难曲折过程展现出来.数学家希尔波特在哥廷根大学任教时,常常在课堂上即兴提出一些新的数学问题,并立即着手解决.虽然他并非每次都能得到圆满解决,甚至有时把自己“挂”在黑板上,但他展现的思维过程却使学生受益匪浅.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可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创设“心理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情境.把学生的好奇心升华为求知欲.从而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数学真理.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创新精神.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通过问题的选择,提法和安排来激发学生,唤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新的提问方式会让学生坐不住,欲解决而后快.例如,在一堂研究市场营销的数学应用课上,可设计这样一场开场白:“假如每名同学都是商店经理,请问各位,你们有什么盈利的方法?”如此的开场白,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个个跃跃欲试.学生的意见主要有两种:①薄利多销;②提高售价.教师又问:“降价扩大销售量或提高售价是否一定盈利?怎样才能获得最大利润?随后展示题目,引导学生活动,学生就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解题中,积极探索,从而得出最佳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探索精神得到培养,甚至可能提出一些富有创新性的建议.

3.加强数学自觉思维训练

数学自觉思维是以一定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对数学对象作总体观察,在一瞬间顿悟到对象的某一方面的本质,从而迅速作出判断的一种思维,自觉思维经常与解决数学疑难问题相联系,并伴随数学创造性思维出现.它具有直接性,整体性,或然性,不可解释性等特征.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自觉思维训练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恰当地设置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做整体思考.自觉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思维形式的整体性.对于面临的问题情境首先从整体上考察其特点,着眼从整体上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一般可以激发自觉思维.

②引导学生寻找和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自觉思维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思维方向的综合性.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复杂的问题中寻找内在的联系,特别是发现隐蔽的联系,从而把各种信息做综合考察并作出自觉判断是激发自觉思维的重要途径.

③教学中要安排一定的自觉思维阶段,让学生留下自觉思维的空间.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实践和训练中发展的,在教学中适当推迟作出结论的时机,给学生一定的自觉思维空间,有利于在整体观察和细观察的结合中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作出自觉判断,这是发展学生自觉思维能力的重要措施.

④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养成善于猜想的数学思维习惯猜想是一种合情推理,它与论证所用的逻辑推理相辅相成.数学教学中许多命题的发现、思路的形成和方法的创造,都可以由学生通过数学猜想而得到.因此应当精心安排教材,设计教法,在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归纳,类比等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中,鼓励他们提出数学猜想和创见.培养善于猜想、善于探索的思维习惯是形成数学自觉,发展思维创新的重要途径.

4.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发散思维是对一个问题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它是集中思维的前提,是创造思维的精髓之一,数学家创造能力的大小和他的发散思维能力可用如下公式来估计:创造能力=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可见,加强发散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中心环节.

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等特征.根据这三个特征,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应从培养三种机智入手.

①培养发散机智.在一个数学问题前尽可能多地提出许多设想,多种解法途径与答案,这种机智主要能提高发散思维的流畅性.

②培养变换机智.一般事物的质和量都是由多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决定的,如改变某一种因素,或改变因素之间的位置、地位、联想方式,培养新思路.这种机智主要提高发散思维的变通性.数学中的变量替换、几何问题代数化与代数问题几何化、几何变换等都属于这种机智.

③培养创优机智.要千方百计寻求最优答案以及探索途径,方法要独特,内容要新颖、简化.数学史上许多重大发现正是实现创优机智的体现.数学教学中寻求简便证法、反常规解法以及独特的训练正是为此.

【参考文献】

[1]刘安君,等.数学教育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篇7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实证明,音乐作为一种审美艺术,它能够怡养人的性情,陶冶人的情操,甚至在某些时候亦能发挥疗治心灵创伤的作用。良好的音乐素养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亦能够引导个体获得对生命状态的美好体验。由此,音乐教育历来为教育者所认同,被加以积极实施并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是祖国的希望,重视素质教育从娃娃抓起,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教育工作者亦应有自己的担当,通过方方面面的分析、研究、探索,摸准儿童教育的关键脉络,才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潜能,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帮助他们独立自由的成长。

一、儿童的心理特征——无意想象

一般来说,儿童起初想象力的产生经常是从外界刺激而引起,其想象力没有目的性,属于无意想象。如:3岁的儿童玩橡皮泥,他们不会提前想象自己要把橡皮泥捏成什么样的形状,只是在玩的过程中看到橡皮泥被自己捏成了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一个4岁的小男孩玩积木,他随意摆弄积木,当你问他这时摆了个什么东西时,他便慢条斯理地看看手中所摆积木,再回答你说:“这是一个房子。”第二天,若要求他再摆出一个和现在所摆形状一模一样的积木“房子”时,他却怎么也摆不出了。事实证明,孩子们的想象力事先是无明确目的的,是直接由外部刺激所引起,其想象的主题是易变的。

对儿童的教育应该重视对其想象力的合情合理的主体性的引导,孤立的是与非、对与错,在形成基本的价值观念的同时,潜在的是对其个性的消解。世界丰富多彩同时也矛盾广存,个体意识获得良好的激发,更使其具有创造的潜质,则须使其获得美的体验,在脑海中存留“美”的体验,这就需要广泛的知觉体验,但对于儿童来说,不可避免地要遭受时间空间上的限制,由此,教育者需要借助音乐来传递关于世界的信息,将真善美的种子埋藏于一方方希望的田野之中。

二、想象力的升华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

马斯洛在其论著《自我实现者的创造性》中称,“创造性是每一个人生下来就有的继承特质”,他强调指出,创造性是非经验的,无法以传授的方式获得。佛洛姆也认为:“生产性是人类天生固有的”(佛洛姆,产生性的爱和生产性的思维[m].manforhimself.1948:8。)(生产性即创造性)。由此可这样解释:创造性是个体固有的心理特征,创造性思维是群体长期的心理积淀以遗传方式在每一个体思维中的集中反映。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和有价值的作品的能力或特性,也称创造力。而最终产生创造成品的活动和现象称之为创造,它可分为真创造和类创造。真创造是创造者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产生了对人类社会而言为首开先河的、对社会有价值的成品的活动。如:蒸汽机的发明和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类创造则是针对个体具有首创性,即个体最终产生了对本人而言是新的和有价值的作品的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事物的高级、复杂的思维的综合表现。人类思维分为形象、抽象思维两类,两种思维相互补充,形成综合思维能力。形象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通常情况下,创造性思维是在强烈的创作动机和外部启示的激发下,以渐变或突变的形式,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在不同的方向、程度的重组而获得的独特的、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和创造性的成就。

由此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即想象力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要素,创造性思维是在想象的基础上做出真理性价值选择从而获得的对事物的全新的认识。

2、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应重视把握儿童思维活动的特征

儿童的思维活动体现为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一般情况下,儿童总是对一些形象特征鲜明的事物印象最为深刻,这一点在其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中也最能体现出来,因此,儿童的思维活动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第二,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水平与其已有的心理层面是相一致的,并且在其思维过程中是离不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及所处的生活环境,是与儿童的年龄特征相符的,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第三,伴随着儿童的成长、阅历的丰富,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也是逐渐增强的。

综上所述,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施教者应采用多样的方法,为孩子们的尝试、选择、创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气氛,给他们以创造的激励,并为他们提供广泛使用的素材,以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努力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与此同时,教师不仅应注重培养儿童的求同思维,也应因材施教,注重开发儿童的求异思维,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捕捉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因素,有意识地训练儿童的独创性思想。

三、音乐教育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音乐教育的特质及其对儿童的影响

音乐教育本质在于抒发人的内心情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李斯特说:“音乐能直接表达感情的内容和深度”。德国音乐家奥尔夫说:“音乐应该同其它学科一样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个性”。

音乐教育对于儿童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音乐教育会影响着孩子们的审美和情感的发展。在儿童的早期教育中,音乐教育包括:歌唱、打节奏、游戏、打击乐及音乐欣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儿童在音乐的熏陶和潜移默化中,逐渐提高了其审美能力,激发了其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还促进其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向往,建立了健康的审美观念,并能使儿童情绪安定、心情愉悦,从而达到美育的教育目的。

一张景色迷人的风景照片看后能使人心旷神怡,那么一首美妙动听的音乐旋律更是能够打动人心,引起人们在情绪上的波动,或高兴,或忧愁。音乐的特殊之处便在于此,能够触及人的情绪,抒发内心情感。孩子童年时期恰恰是其情感发展从初级到高级的逐步成长阶段。伴随着儿童社会交往的扩大、情感体验的丰富,音乐教育在此时可极大地促进儿童情感的健康发展,并让儿童知道如何对待真善美与假恶丑。

其次,音乐教育影响儿童听觉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首先依赖于所听,儿童跟着音像资料学着聆听、欣赏、感受、表达音乐,并在学习过程中使得自己的听觉能力得以提高。孩子们通过边听,可以边模仿着唱与跳,与此同时,也逐渐记住了音乐中的旋律、歌词、动作等,在这样动手动脑的参与中,也促进了儿童记忆能力的发展。

再者,音乐教育会影响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交流能力。因为在儿童时期,孩子的思维活动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因此,其想象力是由再造想象逐步转变为独创想象的,并在音乐活动中,运用想象力进行创造。如:5岁的小孩学弹钢琴小曲《越过山坡》时,在聆听完一遍教师的示范弹奏后,便描述出了旋律线表现为先上后下,就像人们爬山一样,甚至在此基础上,还创造性地想象出帆船冲浪等。孩子想象与创造音乐的同时,也用语言说出了自己对音乐旋律的感受,与周围人分享了自己内心的体验与想法,从而加强了儿童自身的语言交流能力。

最后,音乐教育有益于儿童的身心与个性发展。如:儿童在学习打击乐的过程中,不仅满足了其天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同时,在清脆悦耳的声音、节奏中感受到了乐器所带来的愉悦感,使其身心轻松愉快,并消除了其紧张感。在这个世界上,因为我们无法找出任意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相应的,儿童的个性差异也是各不一样的。由于每个儿童个性不一,在音乐活动中,并非每个儿童都愿意参与进去,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音乐活动中进行巧妙、良好地引导。儿童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可陶冶其情操,并在音乐舞台上找到信心,变得自信、坚强,使其产生乐观的心态,形成自尊、自立的性格,为塑造良好的人格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增强了其团队协作意识,加强了儿童之间的友谊,也提高了其对待事情的应变能力。

2、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

第一,培养兴趣是推动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让学生体验音乐的快乐。“玩”是孩子的天性,儿童的兴趣是在活动中产生的,音乐教师可将“玩”引入音乐课堂,以穿插游戏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从而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利用游戏的方法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游戏活动使儿童身体获得发展、情感得以满足。例如:一名音乐教师在给一年级的孩子们欣赏《狮子王进行曲》时,孩子们自己分配角色,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服装,表演狮王、王后、小狮子、其它小动物等角色,孩子们在游戏中更好的理解了音乐,而且把握了乐曲的结构。又如:在音乐教学中可以穿插击鼓传花、猜谜、拼图等游戏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第二,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事物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客观信息转化为个体经验的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创意的开始。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可视化教学与实地教学,让孩子们更多地接触自然的、社会的实体、实物等,培养孩子良好的观察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曾有一名教师在他的课堂中组织了一次分类游戏的活动,选择了以下物体作为分类游戏的材料:象棋、篮球、钢笔等。要求孩子们根据分类材料的特征和性能,自己动手、动脑进行物体分类。通过教师与学生问的互动和相互启发,促使了学生的“发散型思维”,并不断产生了新的分类方法的连锁反应。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被激发起来后,往往会产生一些出人意料的结果。

第三,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在和小孩接触时,会发现孩子们总喜欢问“十万个为什么”。比如:一小孩儿见到笼子里喂养的小白兔和小灰兔,便会问身边的长辈:“小兔子只有白色和灰色吗?为什么没有花色毛绒的小兔子?”由于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解答他们的“为什么”外,更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原则,教师可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儿童的求知欲。

例如:教师在教幼儿《爱劳动的好宝宝》这首歌曲时,教师引导幼儿为幼儿园进行大扫除,思考小朋友们能做什么(擦桌子、拖地板、擦玻璃窗等)。然后,教师再请幼儿聆听一段音乐,欣赏一遍,思考能否听着音乐进行大扫除。再请幼儿出来——爱劳动的好宝宝听音乐大扫除,自由想象动作,按音乐节奏创编大扫除动作。

第四,培养儿童的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美国心理学家terman从1921年起就对一千五百多名超常儿童进行跟踪观察与研究,经50年的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个性与成就的关系远大于智力与成就的关系。儿童只有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创造性思维及其创造力才能得以发挥和提高。因此,为了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应精心培养儿童的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儿童只有具备良好的心境,才能真正地促使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更大程度上得到发挥。

四、总结

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篇8

摘要创造性是当今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探讨创造性的内部发生机制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随着脑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初级思维过程与创造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该领域相关研究的简单回顾,提出了有关创造性源事件激活能力的假说,并对未来的研究做出了展望,以期能最终揭示出创造性的内部机制。

关键词原型,创造性,源事件,初级思维过程。

分类号G305

创造性(creativity)也译作创造力,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精确的定义。不过一般学者都赞成新颖性和适用性是创造性的基本特征[1]。目前对创造性的研究多局限于现象学描述、心理学求证以及心理测量的范畴,相关的理论模型都侧重于从直接感知的经验常识范围对创造性思维的发生过程作现象的描述。假如能以精神分析的观点从意识的深层结构,即从潜意识的角度揭示创造性的内部发生机制,这无疑将对探索创造性的本质做出有益的尝试。已有的研究表明初级思维过程与创造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学者甚至认为初级思维过程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条件及其发生的内部机制。本文通过对该领域新近研究的回顾,提出创造性源事件激活能力的假说,设想运用脑认知成像技术(eRp、fmRi)深入研究初级思维过程与创造性的辨证关系。

1初级思维过程概述

Freud认为心理能量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可以是自由的或流动的(如潜意识系统中的能量),一种形式是“束缚的”或休眠的(如前意识系统中的能量)。他把受前一种能量形式所支配的心理活动称之为“初级思维过程”(primary-processthinking),而把受后一种能量形式所支配的心理活动称之为“次级思维过程”(secondary-processthinking)。心理活动中最早产生的是初级思维过程,次级思维过程是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能抑制和掩盖初级过程[2]。他认为初级思维过程是一种原始的思维活动,受到本能欲望的驱使,而不遵循逻辑规则或现实原则。例如在梦中经常出现的观念和意象等,它们都是初级思维过程的产物。遗憾的是Freud并没有进一步揭示初级思维过程、次级思维过程与创造性之间的内在关系。

arieti进一步发展了Freud的观点,并把它用来阐释创造性。他认为创造活动应该包括三个过程:①原发过程(primaryprocess,相当于潜意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心灵的无意识的活动方式。它在梦中和精神病中较为常见。②继发过程(secondaryprocess,意识过程),是大脑处于清醒状态下使用正常的逻辑规则时的思维方式。③第三级过程(tertiaryprocess,审美的升华过程),是原发过程与继发过程的特殊结合。第三级过程用特殊的机制与方式把精神和物质这两种世界混合起来,并且在许多情况下是把理性和非理性这两种世界混合起来,结果便产生了创造性思维[3]。

arieti认为理性世界虽然遵循逻辑规则,思维具有严密性,但现实事物是相当复杂的,以致仅仅根据某种逻辑程序来揭示真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按部就班的格式化、古板化的逻辑思维,就需要灵活的思维方式来帮助。而非理性世界里的思维活动正好具有灵活性,它不受固定格式的约束,也不受任何时间、空间的限制,因而可以渗入任何思维过程,可以在关键时刻,帮助断路的逻辑思维重新接通,促使个体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2初级思维过程与创造性的关系

根据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初级思维过程以思维的流动性为特征,因此,arlow认为初级思维过程的产生应该使心理能量自由流动,而不局限在具体的观念或是客体上[4]。它通过具体形象而不是抽象的概念进行,具有自由联想和类比的性质。在这一过程中,思想观念是很容易互换的,注意力也是广泛和易变的。初级思维过程的产生使所有的观念与意象都具有流动性和易变性。而这些特征与高创造性个体的思维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敏感性)是不谋而合的。近年来有关创造性与初级思维过程的研究较为丰富,以下将简要介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2.1初级思维过程与退化

Kris在创造性的产生机制方面强调初级思维过程的重要性。他认为高创造性的个体更愿意回到一种早期和原始的思维模式下(原发过程),以适应创造性的需求。因此他把初级思维过程看作是“在自我协助下的退化”(regressionintheserviceoftheego),并强调对初级思维过程进行控制的重要性。他认为创造力是前意识的产物而非无意识的产物,也就是强调不处在意识中却多少能容易变成意识的那些成分的重要性。前意识过程受到本我当中自由的或易变的能量的制约,从而被引入到原发过程;而另一方面,当本我的派生物受到自我能量的专注从而成为前意识心理过程的组成部分时,就发生了相反的过程(无意识的变成了前意识的)[3]。他认为有创造性与无创造性的个体相比,前者能很好地在初级思维过程与次级思维过程之间进行转换,其中初级思维加工通过具体形象而不是抽象的概念进行,具有自由联想和类比的性质;次级思维加工是以现实为导向的抽象逻辑思维过程。创造性灵感常常是在意识回复到初级加工状态时出现,因为初级加工的意识是联想性的,它有利于发现思想元素的新组合。

2.2初级思维过程的结构模型

Holt提出了一个初级思维过程的结构模型。他认为初级思维过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系统,有它自己的发生与发展过程。arieti也认为退回到早期的思维模式并不是产生创造性的必要条件,因此初级思维过程与次级思维过程一样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同时获得发展和完善[3]。Holt认为初级思维过程包含内容和形式两个部分。其中思维内容主要包括生理需要、生命安全、欲望满足等;而思维形式则主要有非逻辑思维、凝缩(把两个观念或是意象融合到一起)以及发散联想等。带有情感色彩的思维内容可以使个体产生离奇的幻想,它可以把认知过程与情感内容进行充分的整合,从而产生有创造性的产品。因此他认为个体是否可以让带有情感色彩的内容进入意识领域并把它们表达出来,以及个体怎样来对初级思维过程中的内容进行控制和整合是创造性产生的关键所在[5]。

2.3情感联想网络理论(associativenetworktheory)

初级思维过程通常被认为是认知过程和情感内容的混合物,其中情感内容通常涉及个体在孩童时代所经历过的紧张性情感体验(生理需要、生命安全、欲望满足)。学会调节和控制这些情感以及它们所引发的思维和想象过程是一个重要的发展任务。Bower认为可以把初级思维过程中的每一种情感体验都看作是一个记忆单元,即在记忆中都有一个具体的存储节点,在特定的情境下某一情绪节点的激活可以帮助个体回忆起与之相联系的生活事件,使个体产生丰富的情感联想网络。对情绪和记忆的研究表明联想的搜索范围由于情感的涉入而变得更加广阔,这一拓展的搜索过程可以使创造性更容易产生(如发散思维和迁移能力等)[6]。那些善于表达自己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的个体比那些总是压抑自己情感体验的个体更容易在搜索过程中激活相关的记忆节点。Russ认为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他们有更多的线索可以用来激活情绪节点,从而产生极为丰富的联想内容;其次,当个体处于某一开放的情感状态时,更多的情感资源可以得到编码和存储,从而有利于线索的激活和回忆[7]。有证据表明高创造性个体与一般的个体相比是极为敏感的,而且对自我经验也是极为开放的,他们可以通过自由联想、幻想或是感知觉的分类加工来给事件赋予一定的情感色彩[8]。

2.4初级思维过程的生理基础

martindale认为不同类型的精神错乱都涉及初级思维过程以及与之相伴随的认知去抑制(cognitivedisinhibition)[9]。他认为初级思维过程的不同成分可能在不同的精神错乱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如初级思维过程的认知成分可能在精神分裂症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情感成分可能在躁狂抑郁症中占据主导地位。高创造性的个体可以理智地评估与监控自身的初级思维过程,因此不会像精神病人那样有异于常人的行为表现。他还认为低皮质唤醒水平(lowcorticalarousal)和散焦注意(defocusedattention)有利于创造性的产生[9]。那些善于表达自己情感体验和具有较多初级思维过程的个体可以让大脑皮质处于低水平的唤醒状态,因为他们更愿意让自己处于一种自然舒适的心理状态下。当大量的记忆节点(神经或神经网络)被激活时,高创造性的个体与一般个体相比总是处于一种发散的注意状态之中(可以同时注意多个对象),发散注意在较低的皮质唤醒状态下更容易产生;而且高创造性的个体似乎更有能力控制他们的皮质激活水平[9]。

2.5初级思维过程与阈下觉知

masling则认为初级思维过程可能是一种思维模式,无意识的思维过程以及对刺激的阈下觉知可能在初级思维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10]。通过对潜意识觉知的文献综述,masling认为当刺激没有完全被个体意识到时,联想的速度会更快,并且更容易产生一些新奇独特的观念和意象组合。在Spence和Holland的一个研究中,发现对一个单词的阈下呈现比没有呈现和完全呈现两种情况所引发的相关联想都要多一些。他们还假定不同类型的认知过程都可以在减少个体对情境的觉知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11]。masling还假定阈下刺激会引发广泛的联想网络,而广泛的联想网络则有利于解决那些需要发散思维和迁移能力的创造性任务。

3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目前对创造性与初级思维过程关系的研究还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而言包括:首先,关于初级思维过程的本质及其在创造性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有待深入的探讨。如初级思维过程是否真的存在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两个不同的组成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怎样;初级思维过程中的思维内容与形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情感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又是怎样的;既然初级思维过程与创造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那么如何才能诱导和控制个体初级思维过程的产生并让其学会有效的利用这一过程,从而把它导向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方向上来。

其次,由于初级思维过程在正常人或是一般人当中只有极少的表现,因此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得不在精神病人中进行。prentky推测由遗传决定的认知方式是高创造性个体与其家族中易患精神病的个体所共有的东西,精神病人存在着较多的初级思维过程的内容特征,但他们却不具有创造性工作所需的整合和批判思维(形式特征)[12]。通过对精神病人(特别是儿童)的研究可以揭示出初级思维过程的整合过程,并通过对儿童(患有精神病的个体)初级思维过程的有效干预和引导,深入了解初级思维过程的发展过程,但是却不能直接将研究结论应用于创造性的培养和训练当中,因为毕竟一般个体与精神病人在认知过程上是存在着本质差异的。

最后,目前的研究表明,有创造性的个体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会表现出低水平的皮质激活、右半球比左半球激活水平高、低水平的前额叶激活等特征,但这些研究还远远没有能够揭示出创造性的生理基础,只有采用先进的脑科学研究技术,才能取得越来越多的有关创造性方面的实证材料,从而揭示出创造性的内部机制。

从初级思维过程的角度来探讨创造性的发生机制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尽管当前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由于创造性活动的极端复杂性,目前国内外对它的研究不管从数量上还是从成果的质量上来看都没有大的突破,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知识经济时展的需要。因此,通过对初级思维过程与创造性关系的研究回顾,我们产生了大胆的设想,提出了“创造性源事件激活能力”的概念,并试图致力于创造性思维发展机制的研究,力争从概念到测量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为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选拔和潜能的开发,提供崭新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一般而言,心理学研究最多的创造性思维形式有顿悟、类比迁移、假设检验、创造想象等。张庆林等人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是“源事件的激活”。所谓源事件,是指能对目前的创造性思维起到启发作用的认知事件,例如,顿悟、灵感思维过程中起到“原型启发”作用的“原型”,类比迁移中能用于靶问题(targetproblem)解决的源问题(baseproblem),假设检验思维过程中有助于假设形成的启发信息,创造想象过程中能起到原型启发作用的“原型”等。可以设想,有关源事件的激活是初级加工的结果,是特殊意识状态下产生的,而且,源事件激活能力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过去的创造性研究往往局限于发散性思维等外显行为的测量,因为它基本上属于意识的范围,比较容易测量和研究。对于顿悟(灵感的出现)等带有无意识性质的创造性思维,研究者往往认为无法研究。但是按照作者所提出的理论假设可以深入探讨过去认为无法测量的无意识加工过程。

脑科学的研究证明,推理、问题解决等复杂的认知过程和前额叶皮质(pFC)功能有关,但与pFC的哪些区域有关,却了解得不多。一项运用fmRi技术的研究发现,对复杂关系进行整合的思维与pFC的背外侧区有关[13]。但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例如,还没有见到关于初级思维加工的脑成像研究。因此可以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等手段对源事件激活的脑机制进行脑成像研究,开创“源事件激活能力”的研究方向,建构源事件激活能力研究的实验范型,筛选具有较高信度的源事件测验题项,运用脑认知成像技术(eRp、fmpi)研究初级思维加工和源事件激活的脑机制,探索源事件激活能力发展的心理机制与脑成像特点。打破创造性思维测验信度、效度不能令人满意的尴尬局面,摆脱创造性研究近40年没有重要突破的局面,为创造心理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庆林,Sternberg.创造性研究手册.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2车文博.弗洛伊德文集(①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7

3S•阿瑞提.创造的秘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4arlowJ,BrennerC.psychoanalyticconceptsandstructuraltheory.newYork:internationalUniversitiespress,1964

5HoltR.amethodforassessingprimaryprocessmanifestationsandtheircontrolinRorschachresponses.newYork:Krieger,1977

6BowerGH.moodandmemory.americanpsychologist,1981,6:129~148

7RussS.affectandcreativity:theroleofaffectandplayinthecreativeprocess.Hillsdale,nJ: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1993

8mcCraeRR,Costapt.Validationofthefive-factormodelacrossinstrumentsandobserver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7,52:81~90

9martindaleC.personality,situation,andcreativity.in:J.Glover,R.Ronning,&C.R.Reynolds(eds.),Handbookofcreativity.newYork:plenum,1989

10maslingJ.whatdoesitallmean?inR.Bornstein&t.pittman(eds.),perceptionwithoutawareness.newYork:Guilford,1992

11SpenceD,HollandB.therestrictingeffectsofawareness:aparadoxandexplanation.JournalofabnormalandSocialpsychology,1962,64:163~174

12prentkyR.Creativityandpsychopathology:Gambolingattheseatofmadness.in:GloverJ,RonningR,ReynoldsCR(eds.),Handbookofcreativity.newYork:plenum,1989

13Vivekprabhakaran,Characterizingtheroleofprefrontalcortexinworkingmemoryandinhigh-levelcognition.Umi,proQuestDigitalDissertations,2001

CReatiVitYanDpRimaRY-pRoCeSStHinKinG

QiuJiang,ZhangQinglin

(SchoolofpsychologySouthwestnormal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

abstract

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篇9

   摘要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教育是在创造型的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育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的过程。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倡导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创造性学习者擅长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具有创造性活动的学习动机,追求创造性学习目标。

  关键词  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学习 

  一、 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人类智力能力的最集中的表现。什么是创造性,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们把创造性定义为: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这里既指思维过程,又指思维产品,也是思维的个性特征。这里的“产品”,即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既可以是一个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种新技术、新工艺、新作品。不管是强调思维过程,或者是强调思维产品,还是强调思维品质,共同的一点是突出“创造”的特征。产生这种特征的原因在于主体对知识经验或思维材料的高度概括后集中而系统的迁移,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找出新异的层次和交给点。概括性越高,知识系统越强,_减缩性越大,迁移性越灵活,注意力越集中,则创造性越突出。

    过去,,对于创造性的研究,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索的。

    第一阶段(约1869-1907年):1869年,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F.Gallon)出版了《遗传与天才》一书,公布了他所研究的977名天才人物的思维特征,是国际上研究创造性的第一部文献。在这一阶段,出版或发表的文献,大都是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并对“创造性”

的“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展开了辩论,但这阶段没有实验研究。

    第二阶段(约1908-1930年):心理学家把创造性心理学划入“人格心理学”中,对创造性进行个性心理的分析。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传记、哲学思辨的方法研究文艺创作中的创造性,并将这种创造性作为人格或个性的表现。

    第三阶段(约1931-1950年):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开始研究创造性的认识结构和思维方法。

    第四阶段(约1950-1970年):此阶段以吉尔福特(G.GUilfo川1950年在美国心理学会年会的一次题为《创造性》的讲演为起点。他指出了以前对创造力研究太少,号召必须加强创造力的研究。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的上天,成为刺激美国加强创造性研究的一个动力。

    70年代之后,20余年来,创造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重视,研究方法也越来越多,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也提到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议程上来了。

    对于创造性的探索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探索富有创造力的人究竟是什么特点。例如,梅肯诺(mackin-。刘在1960年曾分析富有创造力的建筑师和创造力较差的建筑师在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灵活程度、自信心、专心创新程度、勤奋等方面。有些研究者指出,它有创造力的人所以能超过缺乏创造力的人,在于他的对待自己和世界的动力、兴趣和态度等人格特征。另一个方面是探索有创造力的人的智力过程,一般地研究儿童、青少年的发散思维过程。有不少研究表明创造力或创造性与智力、特别是智力的天赋因素有关系,但不呈现高相关。

    从以上不同的4个阶段和围绕着两个主要方面对创造性探索的结果来看,创造性思维确实是有一个过程的,并且也有产品,但更重要的是与个性人格特征相联系。,表现出创造力的个性差异,亦即创造性或独创性的智力品质。

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篇10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创新素质;特征研究;形成过程

创新素质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构成创新智慧的基础。我国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对于传统单一创新素质的解决思路与方案显得局限,而为了寻求更为智慧的解决路径就需要从创新素质的培养中,强化创新思维能力训练,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对于激发人的创新能力的整合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作为以创新精神为主导的哲学观,在尊重实践、科学、辩证地反思与批评中,更能够引领个体从综合能力的展现中来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作为当前创新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不仅是我们全面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具体体现,更从其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创新价值中客服片面思维的局限性,增强个体创新素质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1.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及思维表现

1.1创新素质的内涵

创新素质包括“创新”和“素质”两个词,其内涵的把握应该从两者的组合上进行解读。对“创新”的定义,有学者提出创新是对新事物的开发过程,或者是运用知识来创造或改进新事物的形成过程;还有学者从环境学上将对一个组织或一定环境的重新接受,并被应用到新的实践或制造物中的过程。对于“素质”的内涵,心理学认为,主要是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特性,如神经系统、大脑及其他感官的特性,是构成个体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可见,对于创新素质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在个体基本素质基础上形成的能够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来创造新的事物、解决新的问题的高级的、复杂的、综合的能力素质,既包括认知领域的创新素质,也包括实践领域的创新素质。创造力理论创始人J•p•熊彼特提出,个体创造性特征包括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心理学家R•J•斯坦伯格提出:创新素质不仅表现在良好的处理问题的能力上,还能够以新的方式来看待问题、勇于承担、敢于挑战,以“全面的”的视角来组织事件。心商理论创始人王极盛从四个方面来提出创新素质的构成,即实现系统,包括个体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及智力策略;动力系统,包括理想、信念、情感、意志等个性等;调控系统,包括心理承受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协调能力、心理平衡能力等;供给系统,包括潜心能因素,如记忆的潜能、想象的潜能、尚未顿悟及尚未出现的灵感等。

1.2创新素质的思维表现

创新素质作为个体在继承先天既得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后天的努力而形成的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创新立场、创新方法、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及思维等。对于创新素质的思维表现,往往是个体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对各类信息进行重组、选择、嫁接、综合的过程。由于创新思维在整个创新实践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因此,在探讨创新素质中可以从剖析创新思维的表现来关注创新素质。

1.2.1科学化思维

对于学术界中科学化思维的探讨,也称为求真思维,主要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来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及本质。对于自然科学中的思维方法与人文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有区别的。自然科学思维方式倾向于实验数据来进行逻辑推理,从而获得可重复性、可证实性的逻辑思维,其方法多以精确性、实证性数据对事物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对于人文科学中的思维方式,主要倾向于从偶然中寻找必然的思维逻辑,其研究对象与特定事物相隔离,或者以纯粹的意识形态来进行研究,其方法表现在发散性、模糊性、思维的横向性及归纳推理上,侧重于定性分析。

1.2.2艺术化思维

艺术化思维不同于逻辑性思维的按部就班的线性跟进,而是依据个体的情感体验、从想象、联想中来感悟事物的规律及本质。艺术化思维是建立在形象性的信息材料基础上,由一个形象跳跃到另一个形象以形成新的形象。对于艺术化思维的表现,尽管属于非逻辑性思维方式,对思维的结果存在偶然性或有待逻辑证明和检验,但艺术化思维往往能够从直觉能力上获得意外的创新成果,是个体进行创新的必要思维之一。如爱因斯坦在相对论的思维过程中,将人的自由下落旅行想象成骑在一束光上,从而获得了对科学创新的经典构思。

1.2.3哲学化思维

哲学化思维是通过思辨、批判、反思等方式来揭示事物的一般本质或规律,倾向于运用超越性思维来重新审视世界。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哲学化思维的价值能够从多方科学思维的整合中,吸收艺术化思维、科学化思维的优势来进行创新。哲学化思维作为认识论之一,能够从创新主体、创新客体及主客体之间的协同中把握新的看法、观点和态度;哲学化思维能够从宏观认识上,而不局限于某种科学或艺术性创作方法来揭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应如何”等问题进行追根溯源并给与回答;哲学化思维作为高于局部的思维方式,能够从“求真”中获得更深、更高、更广的认识或价值。

2.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特征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是基于实践形成的,对一般问题获得的唯物辩证地概括与归纳,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实践性。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并非囿于自我精神的封闭,而是从个体思维的最本质、最切近实践的层面来进行概括与推演,基于实践来理解个体、理解个体与世界的关系。也就是说,不仅强调个体的理论源自实践,还要将个体的思维方法付诸实践,进而从实践中来对理论进行检验、丰富和发展。二是抽象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发挥到极限,力求从对象的总和及意义上来把握“无限”。抽象是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往往以主观世界的普遍性或一般性来看待世界。可见,对于唯心主义哲学思维,从“物质”特性上进行抽象,超越具体的物质的象,以构建成有限领域内具体物质的象,并不能代表整体的、本质层面上的普遍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摆脱了经验主义的束缚,从超越具体实物论上,将“客观实在性”作为世界可能的、有限的、无限的最普遍的特性进行整体抽象。三是唯实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从哲学的基本问题上,肯定物质决定意识;其次从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上来承认物质世界的可知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将“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强调思维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并从个体思维与客观实际的相符合上来崇尚实事求是。四是辩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作为变化发展的动力,在揭示认识事物思维上表现出鲜明的辩证特征。首先表现在以普遍联系的观点来看待世界,从事物的整体性、多向性和开放性上来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其次从矛盾分析法上来坚持对立统一的“两面性思维”。五是批判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强调实践性,从尊重实践上来对现有理论进行批判地创新。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将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为基础、《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将对实践的尊重进行经典阐释;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从德国哲学与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来进行探讨;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更是从多种哲学思潮的批判中来进行新哲学观的论述。

3.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创新素质形成过程

在对创新思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关系研究后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凭借其立得稳、站得高、想得深、看得远,从创新思维的高度自觉性、动态灵活性和积极求异性上来实现创新目标。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在提升个体创新素质上具有鲜明的推动性和涵育价值。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为创新素质提供了创新立场。作为创新哲学思维,从思维的实践性、批判性、反思性上来促进创新者立足实践,并从自觉反思中来追求卓越;同时,以批判反思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将创新主体的能动性作为实现创造真善美的基本立场。事实证明,创新立场的明确,对于创新之科技价值和人文价值同时兼顾,能够从批判和超越中为创新者奠定基础。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为创新方法提供必要的导向作用。创新者在创新实践中,对于所用的方法或程序,如比较法、归纳法、分类法、演绎法等等,这些方法往往表现为单一化倾向,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能够从辩证思维方法上,从联系的、发展的、整体的观点上来看待创新,能够引导个体发现新的创新方法,即客服单一方法的狭隘性和片面性。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为创新过程提供具体的修正功能。创新的过程是从创新计划的实施中获得创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首先从唯实思维和辩证思维中坚持实事求是,并从辩证法上来尊重客观事物的规律,并从联系的、变化的发展中来优化创新方法。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为创新素质提供科学的理念。矛盾是事物的变化发展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将矛盾作为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马克思提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可见,对于创新的开展与实现,需要从问题的发现、深刻的揭示与完美的解决中,遵循科学的创新理念,依据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原则来解决问题。

4.结语

创新素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养成,关键在于从创新精神具备创新意识与态度,把握和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承认矛盾和问题,从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中来展开思维,有条理的对困难进行怀疑与开拓,促进创新主体能够从批判思维和反思思维中对创新主体进行创新假说,以独立思考来自主建构和追求卓越,最终为实现创新目标提供精神支撑。

【参考文献】

[1]杨耕.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五个重大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04):5-2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