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类教学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5:30

新闻类教学设计篇1

关键词 新闻教育 改革 现实选择

近几年国内关于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讨论,其实质是在探寻新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符合媒体和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一新闻教育的本质问题。目前,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很多,既有宏观层面的体制性问题、学科内在矛盾问题、教育学术化导向问题,也有微观层面的课程体系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实践教学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等。当前的讨论围绕宏观层面问题的居多,如招生规模、办学体制、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等,而对微观层面问题关注的较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明确了,但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小方向依然不清,改革路线不具备现实性,改革内容不具有操作性,改革没有近期目标。教育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探析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毕业论文(设计)提出基本构想和改革方法。

一、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灵魂的迷失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看到我国新闻教育的迷失和困境。

1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认识模糊。

国内高校对新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模糊由来已久。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为掣肘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是: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可是翻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看,很少有高校能够明确提出是为新闻媒体培养一线的记者、编辑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称谓往往被“新闻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取代。这里反映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概念变换,而是新闻学教育自身定位的基本问题。

现代新闻学教育自诞生以来,一直把培养职业记者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不同时期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记者,如何使学校培养出来的记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在当今美国对新闻学教育的争论,依然是围绕培养“专家型记者”还是培养“融合型记者”展开。无论怎样改革,培养职业记者的目标没有改变。反观国内,新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语焉不详、笼统模糊,方向迷失。这与没有认清新闻学教育和传播学教育的联系有关。恰恰由于这种对新闻学教育_和传播学教育相勾连的认识误区,导致新闻学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培养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被培养非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和传播学取代”的局面。在当下学界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界限差异都没有理出头绪的前提下,盲目用传播取代新闻是弊大于利的,用笼统的传播人才完全代替新闻人才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社会、业界和学生都怨声裁道。

2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距

如果就本科层次的新闻学教育而言,不管是研究性大学的新闻院系,还是教学型大学的新闻院系,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合格的抑或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其差别可以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区别等。依托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必然是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的。在代表美国最高水平的新闻院系里,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中“只有25%的课程是新闻、专业课程,75%是其他课程,包括历史、政治学、科学等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的128个学分中,新闻学课程最多只占44个学分,剩余的80多个学分中,65个学分必须修完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教育的特点是“课程设置完全以新闻业务为核心,正如他们自己宣称的不讲理论,只讲实践。”

反观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构架”,即使像人大、复旦这样一流的新闻学院里,依然是过度强化新闻类课程,新闻类课程占60%左右。通识教育中除掉政治类的两课、外语、体育、计算机外,真正属于文、史、哲、艺术类的课程凤毛麟角。新闻类课程中又以理论讲授为主,最优秀的教师不是讲授实务型课程的,而是讲授理论的。课程设计多年一贯制,没有课程更新,课程建设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课程中讲授概论的多,讲授实务的少。所以,媒体人士反映“很多新闻学院设置了各种课程,但这些课程培养的人90%不实用”。课程体系的种种缺陷不足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要对现有的的课程体系进行伤筋动骨的梳理和调整,恐怕又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阻碍,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中,不分学科、专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全校所有专业的大一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各个专业很难依据专业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再如新闻学专业教师自身对新闻类课程难以割舍,既不愿面对无课可带的局面,也不愿让把自家“山头”拱手相让他人等。这些都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多停留在研讨阶段,付诸实施者少之又少。

3 实践教学脱离实践,人才培养纸上谈兵

1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长期以来都被视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新闻学等同于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下,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却要以写学术论文的这种方式来结束其职业训练,似乎有些滑稽。毕业论文美其名曰是考察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检验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效。但是这种考察的方式却背离了新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新闻学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管是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他们都是新闻工作者。当然,如果一些大学认为其新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术型人才则另当别论。我们衡量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标准是什么?显然不会是新闻工作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既然如此,新闻学教育为什么会把毕业论文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成效的最后一道关口呢?这个悖论却长期存在于新闻教育之中。恐怕这笔账就不能赖在教育体制上面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闻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出了问题。

用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界常规的做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中就要求新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可以用新闻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新闻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学术论文符合专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媒体,就应该能够胜任媒体的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标准的记者媒体检验其是否合格,主要看其是否能够担当起各种新闻采写任务,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完成新闻作品。表面上看,这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新闻工作所需要的“术”的检验,实质也包括了对学生是否有“学”的检验。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新闻作品包含了“学”和“术”两个方面的水准。因此,是否能够采写出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作品自然应该成为新闻学专业检验学生的标准尺度。

以往的毕业论文只是考察了学生是否有“学”,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学”的水平和素养,不应该通过学术论文得以表现和张扬,而应该通过他所创造的新闻作品来实现和反映。因为新闻记者的终身职责就是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大学毕业时的新闻作品就是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起点。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往往是“学”和“术”的集合体,它渗透了记者的人生智慧、社会敏感、学养学识。“术”依托“学”而存在,“学”凭借“术”而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毕业论文考察不了学生“学”和“术”结合的水平,只能看到学生掌握的“学”,看不到学生掌握的“术”。更何况,此“学”非彼“学”。学术论文考察的是学术之学,新闻作品考察的是智慧之学、人生之学。就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看,其拥有智慧之学、人生之学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拥有的学术之学。

2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体系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必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把握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价体系的核心应该是媒体的而非学院的。也就是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指导教师和评审委员会在考察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间作品)时的标准应该是媒体的标准,而不能是学院的标准。一言以蔽之,就是看被评审的新闻作品是否达到了媒体刊播的标准和要求。这项评价原则不能说太高,也没有超出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科学生的能力‘要求。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和社会需要、媒体需要实现“零距离”对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是准记者,走出校门就是记者。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即将从高校毕业的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的能力和学识都应该也必须达到媒体的要求,即使不是对优秀记者的要求,起码也是对合格记者的要求。因此,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原则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要素,还应当包括政治要素、受众要素、市场要素等。

对新闻作品的评价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新闻实践中对同一个新闻作品见仁见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不同于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既要从新闻作品的基本规范着手,比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趣味性、新闻五要素、写作技巧、内容完整等;还要把选题意义、内容深度、新鲜新颖、新闻时效、标题引人瞩目、细节丰富、采访过程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新闻因媒体的差异分为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对这三种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分别建立各自不同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不同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在内容、形式、表达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还要考虑它们各自的差别。如电视新闻还要把拍摄技巧、画面质量、编辑技巧等作为评价指标。

3 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可以预见的是,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工作量和责任心要远远大于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量和责任心。比如,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要比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设计(新闻作品)选题容易的多。一般指导教师在阅读一遍学生写的论文后,很快就能发现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而一般指导教师要反复观看、反复阅读后,才能发现作品的各种细节的失误和表达缺陷。因此,不要简单的认为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比指导毕业论文简单容易。指导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过程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1)帮助学生选好报道题材,提炼新闻主题。新闻报道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报道内容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学生完全是在象牙塔里完成大学学业的。尽管经历的各种校内外实习和媒体实习,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新闻工作经验,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观察社会的角度还是不够成熟。再加上学生本身的工作学习尚未完全融入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从社会生活中独立的找到好故事?

新闻类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财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和个人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而财经新闻对监测国家的经济环境,对提供有效有用的经济信息,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财经新闻人才培养的问题,无论在新闻界还是教育界都引起了重要关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财经院校就开始开办财经新闻学专业,以期解决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发展到现在已有十年左右,很多学校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总体来说,财经新闻教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教育界和新闻界普遍认同的培养模式,这就需要我们继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适合我国需求的财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杰出的人才。

一、当前我国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

1.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从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经历了两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新闻教育事业在办学规模和学科建设上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持续影响,构成了第一次浪潮。1996年10月,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大会公布的统计信息,全国的新闻专业点基本分布于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在新闻学进一步巩固的基础上,引进了传播学,并促成了二者的融合,加速了新闻传播学类教育的发展;第二次浪潮兴起于世纪交替之际,与第一次浪潮相比,其积聚时间短,但“爆发力”强,格外引人瞩目。到2005年我国开设新闻传播学类的本科专业就有661个,其中新闻学专业209个,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146个,广告学专业232个,编辑出版学专业50个,传播学专业24个,在校生规模有15万之多。目前中国大约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财经新闻专业,财经类院校也有在新闻学专业中设立经济新闻方向,但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

2.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现状。在财经院校如何培养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的规格和质量问题上,开办新闻专业的财经院校,特别是地方财经院校一直在积极地探索,以找到一条能够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懂财经的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财经新闻是新兴的交叉学科,很多院校仅仅是将“新闻类课程”加上一些“经济类课程”简单复合,而并非有机融合,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专业设置上主要设两类课程,一类是新闻类专业课,如采、写、编、评等,目的是让学生打好新闻功底;另一类是财经类专业课,如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课程,以此来奠定经济学基础。这种简单的相加,很难将两个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就目前财经院校开设的新闻专业的课程与其他综合类或专业新闻院校开设的新闻课程没有任何区别;同样,我们经济学类的课程除了比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学的课程浮浅外亦无任何不同。就目前财经类院校师资现状而言,一般是教新闻类课程的大部分教师不懂财经知识,而教经济学的教师也基本上不懂新闻,两班人马教给学生们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让学生们自己去消化去融合,无疑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更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3.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趋势。随着近几年高校新闻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各类专业院校也在大力拓展专业面,新闻传播学类各专业的办学已经打破本专业与综合类院校一统天下的局面,各类专业院校都在纷纷利用自身优势,拓展办学渠道。财经类院校也开始注重按照自身的教育模式,设计培养具有财经类学生特点的新闻专业人才。开始了跨大学科设置新专业的尝试,以满足社会各界,特别是财经媒体、财经新闻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财经院校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才有生命力,其制造出的“产品”才能被社会各界认可、接受。其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远远高于所开设专业本身。

二、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的目的性不强。学新闻的学生反而没有其他学科更容易进媒体工作,新闻学博士不会写通讯等等,这是目前存在的一种不正常现象。出现这样问题的本质可能在于我们的新闻教育根本没有明确的目的。那么,财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学生学成之后到底将来做什么,这些院校都没有明确的目的。具体表现为:教材选择综合类重点高校的教材,与财经类各专业毫无关联,学生学起来无所适从。一般来说,正确的教育首先应该明确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往往来自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然后根据这个目的进行教材的组织,教师的训练,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学生。而现在的财经新闻教育是基本没有目的,学生所用的教材也没有明确的训练目的,因此,也就造成财经新闻专业学生在选择工作和人生的目标上也缺乏明确性。

2.教师的实践机会少。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担任实务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相关从业经历。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曾指出,“如果做新闻教师,30年的从业经历比一个博士学位有价值得多”,这句话足以说明实践经历的重要。然而当前,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教学工作量考核越来越严格,如果一个学期没有教学任务,可能意味着该教师就根本不可能完成本年度教学工作量。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建设需要,学校对教师的科研量要求大大提高,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撰写论文,编写教材。这一切都使安排教师到媒体一线挂职锻炼,事实上变为不可能。再一方面,因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需要,高校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学校规定,某个年龄段下的高校教师,如没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将来不能晋升教授。在这种政策引导下,没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年轻教师除了上课、写文章外,还得攻读学位。如此,参与媒体实践更变成一件有心无力的事情。

3.高水平教师引进难。教师学历门槛抬高,加大了高校从媒体一线引进人才的难度。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师待遇与媒体一线从业人员差距缩小,一批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媒体从业者有意来高校从事新闻学教学与研究,但这些人员中,有相当多仅有本科学历。他们加盟新闻院系,对学生来说是福音,但学校从提高教师队伍士学位拥有者的比例考虑,宁可进一个没有任何新闻从业经历的博士,甚至是与新闻传播学科不沾边的博士。所以,财经类新闻院系从媒体一线引进教师的难度是越来越大了。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影响办好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主要原因,目前要改变这样的状态,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要想把这个专业真正办好办成,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专业师资问题。这里所说的“师资”,是融合型的高水平的专业师资,这类师资应该是既懂经济学理论,又了解经济实务,同时也了解新闻业务。就目前情况看,这样的师资,可以说是基本上可遇不可求,但这个问题还必须加以解决。其简单的操作方法应该是:第一,选派教师到财经新闻媒体挂职工作,特别要注意从应用经济学的专业师资中选派有一定新闻工作基础的优秀骨干教师。第二,财经院校要加大从财经新闻媒体引进教师的工作力度。第三,将财经新闻业界的资深人士请到学校举办课程讲座,或是有选择地安排财经新闻业界的资深人士承当专业课教学,这样可以进一步密切联系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系。第四,创新办学模式,加强对学生选修课程的引导。例如,采用双学位、辅修专业的方式加强学生经济学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采取产学研联合办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第五,选派新闻学教师到国外名校作访问学者,在进修学习中拓宽视野、提高水平等等。

三、培养高素质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的路径

1.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将财经类的课程置于“前在”位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各类大众传媒所扮演的角色越发具体。这就需要财经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出带有浓厚本专业色彩的新闻工作者,以满足财经专业传媒对人才的需求。财经类院校为了培养出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宽厚的经济学基础,又懂新闻传播业务的专业人才,就必须在开设新闻专业课程之前,开设有关经济学的相关课程,打好经济学学科基础,以引领本专业学生更好地从事财经新闻和财经媒体工作。

2.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构建以“经济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多是照抄照搬新闻传播学类名牌院校的传统模式,缺少个性。传统的新闻专业课程体系,文学类课程所占比例过高,不利于新闻专业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现代新闻事业,特别是反映当代经济社会生活的报道,需要的已不是文人墨客,而是能够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做深刻剖析的新闻工作者。因此,财经类新闻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按照“通识教育+经济学+专业教育”的模式来构建。除了加强对思想政治品质培养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外,重点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包括: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经济学主干课程的学习指导,进而提高他们用经济学思想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3.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培养“经济+新闻”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财经新闻媒体中最缺乏的是既懂经济又懂新闻,既懂得wto法则又懂传媒市场规律的人才,即“复合型人才”。有专家认为,“复合型人才”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立体性,即既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传播技能;二是高能性,即集采编播与制作于一身,一人顶几人用;三是多面性,即新闻与传播的“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当然不是样样都精,样样都专,而是一专多能)。财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的专业建设,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特点,确定专业培养模式,开辟一条典型而又独特的应用经济学+新闻教育的办学路径。并且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扩大复合型人才的外延,那就是“复合型的人才,国际性的眼光”。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海纳百川的胸襟和与时俱进的眼光。

参考文献:

1.何天云:“外语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载《新闻界》2006年第6期。

2.蔡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观察与思考”,载《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1期。

3.韩建民等:“用企业经营理念构思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新闻类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 高校财经新闻人才 学科培养模式 社会需要模式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张立勤,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上海200433,浙江财经学院财经新闻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杭州310018

全国高校财经新闻教育肇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有5家高校开设了财经新闻专业,其余均为2000年之后创办,办学历史普遍较短。截止2010年7月,国内在本科阶段开设财经新闻专业方向的普通全日制高校约27,多数高校财经新闻教育缺少新闻传播的教学与科研基础,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式的发展模式。总体来说,财经新闻教育还没有为教育界和新闻界普遍认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无论是新闻院校还是传媒机构,都还需要继续作大量探索。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其类型

所谓“模式”,法国哲学家、教育家莫兰认为,一个群体内多数人认可的目标和大家共同实施的行为就是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依据一定教育理念、培养目标,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和素质培养,并使其达到预期培养标准的组织框架和运行方式。如果以简化的公式表示,即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过程与方式。其中,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和方法。从理论层面可将人才培养模式大致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学生中心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大学教育要聚焦于大学生个体学习的需要,人才培养计划应配合各个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尽力激励学生学习兴趣、避免不必要的学习内容;比较排斥学生接受教育以迎合社会需要的思想。该模式的优点是比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和自由发展,有可能打破人为的学科壁垒;缺点是课程效率低,针对个体学生需要设计培养方案的成本效益低,同时学生对自己未来真实需要的判断可能出现误区从而很难适应社会。

学科培养模式。这是大学人才培养中最常见的组织模式。其核心思想认为,存在着按某种自然方式相关联的内容进行要素分组的学科或知识体系,每一学科的学者已经或能够开发出可靠的、精心设计的认知体系,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这种模式传统悠久,受到普遍尊重;学校管理者对这种模式比较自信,组织比较容易;教材建设容易。但缺点是学校课程跨学科化不足;学科或专业越分越细,学生成为牺牲品;学科内容可能落后于社会发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差。

社会需要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具有维持和拓展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训练学生在社会中发现信息的能力、把握机遇的能力和创造新机会的能力。教学计划以帮助学生形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相关的洞察力和技能为目标,属问题主导型教学。其优点是职业或行业教育取向被授予优先权;围绕现实组织课程计划,使教学计划在适应社会变化上有较大的机动性;不太强调知识传授,重能力培养;比较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其缺点是教师在认定哪些需求在培养计划中体现比较困难;事实上会造成鼓励大学生过早地作出选择。

二、我国高校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我国高校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概况

很多高校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方面均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概言之,现阶段我国高校财经新闻人才培养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模式。

1 以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学科培养模式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高校财经新闻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既是因应社会经济生活快速发展和财经媒体加速扩张的需要,也是财经类院校寻求多科化、专业化发展的结果。对蓬勃兴起的财经媒体来说,既通晓财经知识又能熟练采写新闻报道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匮乏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以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学科培养模式成为许多高校的首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财经类院校。

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1998年该校财经新闻专业开始招生。为了解决财经和新闻“两张皮”问题,该校十分注重融合型师资的培养,创新办学模式,例如采用双学位、辅修专业的方式加强学生的经济学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事实也表明,这种既懂新闻传播又懂经济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就业门路很广,2003年首届毕业的40名财经新闻专业学生中,除了考研和出国占了25%以外,50%的去了新闻媒体如《中国财经报》等。目前,这种以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学科培养模式,被大多数财经类院校普遍采用。其主要特点是:(1)在课程设置方面,以新闻学+经济学为主打;(2)充分利用财经类院校的学科资源优势,帮助学生提高财经知识理论等专业素养;(3)注重培养学生的新闻实务能力。

2 以创新型、外向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社会需要模式

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生活的日趋复杂多元,使得能深度解读、预测复杂的经济现象和问题的高层次财经新闻人才越来越成为财经媒体的急需。国内一些高校以创新型、外向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探索媒体“订单式”的社会需要模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这方面均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北京大学财经新闻研究中心成立于2002年(因机构调整现已被撤销),自2003年起该中心每年都与英国《金融时报》联合举办“财经新闻国际培训高级课程”,这是国内首家面向新闻界高级采编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专业课程。2007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多渠道媒体公司――环球资源合作,大力推进清华新开办的“全球财经新闻”硕士项目。该项目包括一个两年制硕士班和一个针对全国在职记者的财经报道高级培训班。课程设计重点放在中西方企业和财经市场的比较研究、中国企业案例分析、财经调查新闻的报道技巧。。此外,清华还和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财经媒体《日本经济新闻》合作成立“清华日经研究所”,共同培养高层次财经新闻人才。这种社会需要模式的特点是:(1)面向有一定从业经验的新闻记者和编辑,培养高层次的财经新闻人才,(2)校企联手,发挥双方的资源优势;(3)因针对性强,在实践中切实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二)我国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顺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受众对财经新闻的需求,我国财经媒体正处于急剧增长的过程中,对财经新闻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我国财经新闻教育无论从量和质上都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这种矛盾、割裂的现实急需对现有的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改革。

1 专业高要求与学科低起点的矛盾制约着人才培养

2009年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课题组对全国开设了财经新闻方向的22所本科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专业高要求与学科低起点的矛盾是当前财经新闻教育中的根本矛盾。财经新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特征,在报道内容、报道手法、受众需求等方面有显著的差异。而财经类院校的新闻学专业是在学校多科化发展过程中的产物,由过去承担公共基础课的中文教学师资团队创办,往往既无财经知识的积累、又无新闻传播的知识储备,与新闻业界也缺少有机联系,发展起点较低。另一方面,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固,教学之间未形成有效的良性互动。以上种种,形成了财经新闻专业高要求与学科低起点的位差。

2 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过于泛化,缺乏层次感

当前我国高校在财经新闻人才培养上多采用学科培养模式,大多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名,不顾自身的办学条件,盲目克隆兄弟院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忽视了新闻媒体对财经新闻人才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具体表现为:教学缺乏针对性,教材选择与综合性新闻院校趋同,难以体现财经新闻专业的课程特色;培养目标缺乏层次感,造成学生就业目标不够明确,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加重了新闻学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现状。

3 课程体系缺乏科学规划,造成财经和新闻“两张皮”

目前高校财经新闻专业主要设置两类课程,一类是新闻类专业课,如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为学生打好新闻功底;另一类是财经类专业课,如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等课程,为学生打好经济学基础。这种通行的“财经专业课+新闻专业课”的课程设置模式大多不过是课程内容的简单相加而非有机融合,结果造成财经和新闻“两张皮”的割裂现状。

各院校的新闻类课程设置比较统一,中外新闻史、传播学、新闻学理论、以及新闻采访写作课的开设率最高(见表1)。课程总体上与一般新闻学专业高度一致,体现财经新闻专业特色的融合型课程开设得较少。目前之所以未开设此类课程的原因中,首要问题是缺乏师资,此外还受到专业教材、设备以及资金的限制(见表2),这些现实困难需要学科整体建设加强。

4 缺乏既掌握经济学理论又熟谙新闻业务的融合型师资

2009年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课题组的调查发现,目前许多院校财经新闻专业的师资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实务经验缺乏等问题,其中有86.4%的专业教师需要加强新闻工作实务经验,有63.6%的师资需要加强财经领域从业经验;另一方面,具有新闻实践经历的教师往往缺乏专业的、系统的经济学素养教育,有77.3%的教师有待弥补经济学知识(见表3)。可见,融合型师资的匮乏是制约财经新闻教育的瓶颈之一。

三、浙江财经学院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反思

(一)浙江财经学院在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探索

浙江财经学院财经新闻与文秘方向正式设立于2001年9月,依托省级重点学科――财政学,主要为各类新闻媒体培养熟练掌握财经专业知识的高级新闻人才,同时为政府管理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培养文秘、宣传等专业人才。该专业方向开办近十年来,在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学生就业等方面均取得一定突破,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到目前为止,约有3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新闻媒体,3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政府管理部门,3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各类企事业单位,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100%。

1 确定“以财经理论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支撑”的培养模式

浙江财经学院确定了“以财经理论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支撑”的培养模式,即把财经新闻和文秘专业方向设置在以省级重点学科――财政学为依托的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突出培养具有经济学基础和新闻文秘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此举可充分利用经济学科的优势资源,为学生打下深厚的经济学基础。在专业设置中,重点学习财经理论,兼学新闻理论,培养学生财税知识结构的同时,不断提高其文字表达、计算机等应用能力。在教育理念上,注重社会实践,在多个媒体建立了教学科研基地。

2 实施“l+3”教学培养模式,以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

从2005年起,财经新闻与文秘专业方向开始实施“1+3”教学培养模式。具体做法是,学生在各二级学院学习一学期后,第二学期初通过考核,第三学期转入财政学专业学习。实践证明,这种培养模式更有助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学生修读完财经新闻与文秘方向的全部课程后,将获得财政学专业的学士学位,同时又拥有财经新闻专业的学历背景。

3 实行综合导师制度,为复合型财经新闻人才培养发挥师资力量

2001年该校财经新闻与文秘专业方向率先提议并实行综合导师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导师,导师像带研究生一样带本科生。该制度通过“思想上引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指导,心理上疏导”,把专业课教师与学生之间松散、阶段性的关系转变成明确、稳定的关系。经过十年多的探索和实践,综合导师制工作已步入制度化轨道,其创新之举及其获得的实践成果获得了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被《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

(二)反思浙江财经学院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

浙江财经学院在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探索,对于当下高校财经新闻教育的创新不无启示。但同时也应看到,该培养模式在践行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师资素质等方面还有诸多亟待改革之处。

1 课程体系中通识类和融合类课程相对不足,财经类课程缺乏针对性

财经新闻与文秘方向自2005年起实施“1+3”的教学培养模式。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进入财经新闻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院系和专业,专业背景杂陈,因此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并没有完成。另外,由于现有课程体系中涉及的财经知识内容庞杂、过于专业,而且财经类课程教学采取合班上课的形式,这些都使得原本缺乏经济素养的外专业学生难以真正消化吸收经济学理论知识,导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再者,由于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融合类课程开设得较少,一些基础的融合类课程如《财经新闻报道》、《财经新闻评论》等均无条件开设,所谓财经和新闻“两张皮”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切实解决。

2 实习阶段缺乏有效的指导,造成教学和实践相脱离的局面

目前该校财经新闻与文秘专业方向实行阶段实习和毕业实习制度,虽然能使学生对一般性的新闻实务操作有所了解,但由于实习和专业课程学习是分开的,实习过程并非由授课教师亲自指导,新闻媒体虽然接纳了学生却不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指导。该专业方向曾提出了“师傅带徒弟”、“请进来走出去”等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但由于师资力量等原因,这种教学方法曾一度被忽略,结果又形成教学和实践相分离的状态。

3 融合型师资的匮乏一直困扰着财经新闻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学校内部的师资调整等因素,财经新闻和文秘专业方向的专职教师只有3名,总共要承担9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其中担任融合型课程教学的教师面临着年龄老化等问题,师资正处于青黄不接时期。由于国内财经新闻教育远远滞后于蓬勃发展的实践,既具备经济学素养又有新闻从业经验的人才尚十分稀缺。因此,现阶段宜有计划地引进具有新闻学或经济学教育背景的专职教师,制定相应的个性化培训方案,多方面创造条件提升师资的综合素质。

四、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对策和建议

浙江财经学院在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探索或许给当下高校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但囿于办学条件等因素影响,该校依然固守传统的学科培养模式,未能实现新的转型。鉴于此,正视问题,提出对策,实为当下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根本。

(一)有必要实现从学科培养模式到社会需要模式的转型

当前国内高校财经新闻人才的学科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尚存在不少问题,这与模式本身的内在缺陷有着紧密联系,比如学科培养模式的专业化细分特点必然造成课程的跨学科化不足,直接影响了“财经”和“新闻”学科的深度融合;学科内容的滞后性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财经媒体实践;学生的自主性不足亦在相当程度上无法满足社会对财经新闻人才的高要求。可见,转变现有的学科培养模式是当前高校财经新闻教育的当务之急。另一方面,从培养目标、过程和要求来看,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的高校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有必要实现从学科培养模式到社会需要模式的转型。这种社会需要模式体现在财经新闻人才培养上必然包含以下两方面要求:(1)以职业为取向的财经新闻本科教育必须密切关注社会需求的变化从而及时调整培养方案;(2)高校必须依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办学历史、发展定位等条件,选择适合自身的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

(二)构建“通识教育+经济学知识背景+新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

从财经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合格的财经新闻人才至少应具备如下知识结构:深厚的人文社科素养即通识教育,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和良好的新闻学功底。依此来考虑财经新闻专业课程体系,宜按照“通识教育+经济学知识背景+新闻学教育”的模式来构建。通识教育是打造“厚基础、宽口径”人才的第一步,为专业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美国高校对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就非常重视通识教育,威斯康星新闻学院规定本科生的四年期学习课程,必须由四分之一的新闻课程、四分之三的人文社科课程组成。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以人文社科基础课程为主,甚至占到了75%。而目前国内高校财经新闻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仅仅作为课程体系的补充,不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因此,建议增加人文社科课程的比例,开设社会学、法学、心理学、文秘学、文化产业等与新闻工作相关度较高的课程,且通识教育课程应占总学分的50%。经济学学科基础是提高学生用经济学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财经新闻教育的重点,因此应将经济学课程“前置”于新闻专业课程提供给学生修读,同时,在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上应有别于其他专业开设的同类课程。当前各高校财经新闻专业开设新闻类课程存在的问题是,课程内容几与一般新闻学专业雷同,没有体现财经新闻专业的特色,且“接近1/3的学校甚至未开设财经新闻概论类课程,其它具有专业方向特色课程开设更少,说明对专业方向的特色挖掘还不够,未形成具有个性的教学体系”。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财经和新闻“两张皮”的融合问题,必须开设一些融合类课程比如《财经新闻概论》、《财经新闻报道》等。

(三)借鉴“密苏里方法”,切实加强财经新闻实践教学

所谓“密苏里方法,是依据这样一个主张,即学生通过新闻实践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是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基石。我们相信这种方式已经被证明是最好的为学生进入现实世界做准备的方式。”目前国内高校亦开始重视新闻实务训练,上海财经大学在财经新闻教育中注重实践教学的做法颇值得高校借鉴。该校经济新闻系建设有现代化水平的报纸编辑、电视实验室、摄影实验室、网络传播实验室,硬件条件优越;并且与解放日报、文汇新民等大型传媒集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新闻媒体普遍反映该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工作适应力强,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同时,有必要借鉴北大、清华校企合作的经验,实行校企深度合作,探索合作形式的多样化之路。近年来《21世纪经济报道》已主动和北太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新闻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合作,由报社提供奖学金和部分有实践经验的师资,从学生中挑出合适人选进行财经新闻报道方面的专业培训,学生毕业后到报社实习,考核合格后报社留用。对于媒体和高校来说,此举可谓实现了“双赢”。

(四)多方面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两栖”素质,培养融合型师资

新闻类教学设计篇4

用新兴媒体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据专家保守估计未来3-5年内新媒体人才和媒体融合人才的缺口有60万到80万人之多而且目前企事业设置了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总监新闻主管媒体关系专员媒介谈判员新闻摄像文化宣传专员等岗位而这些方面人才较缺乏同时现在不少企业也纷纷创办内刊和企业网站这些机构也急需新闻传播人才可以说野泛媒体冶的大量出现为新闻传播人才提供了不少新的就业机会对新闻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二当代新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不够科学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在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高校都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高校近些年开设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大都是依托本校与新闻传播学相近的学科专业而建立起来的这些专业许多都脱胎于文学院中文系艺术学院音乐系等院系受母体的影响带有较浓厚的原有院系人才培养方案的色彩许多课程原封不动地从中文系音乐系等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照搬过来许多高校在办学方向办学类型培养目标办学层次等方面表述不详培养目标大都是笼统表述为野为各大媒体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新闻传播类应用型人才冶培养存在野千校一面冶的情况各校办学特色不够明显不少高校尤其是地方类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往往模仿国内几所野985冶高校或者野211冶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没能结合本校实际来制订。

2教学内容更新不快

现在新闻专业的课程体系仍然围绕着某一媒体来设置如新闻学专业主要围绕着平面媒体的采写编评来设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围绕着广播电视的录编播等来设置相互间缺乏交叉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反过来处于被动地位目前新闻专业的教材内容较陈旧往往滞后于新闻传媒发展的现状教师课堂教学也大都按照教材的内容体系来进行没能及时进行内容更新对当代鲜活的新闻传播现象涉猎较少如叶新闻编辑学曳内容至今仍局限于报刊编辑处在报学思维的框框中与新媒体相距甚远学生上课往往提不起劲从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3专业实习实训抓得不紧

实习见习实训等专业实践活动是新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近些年由于新闻专业学生大幅度扩招投入严重不足等原因存在着专业实习见习实训抓得不紧的现象学生要到高校所在地媒体单位实习往往较难主要是因所在市媒体提供的实习见习岗位有限不少高校为省事往往采取自主实习的办法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有些学生会联系媒体单位实习而也有一些学生则根本不去实习到返校时随便找个单位在实习鉴定表上盖个章了事一些学生就是去了实习单位也存在着因忙于考研考公务员等而精力不集中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实习的效果至于有些高校要求的非毕业年级学生的见习也因见习基地建设不足学生重视不够经费少等原因而流于形式而且这些问题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4实验室建设水平不高

新闻专业带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办好新闻专业搞好新闻教育实验室建设必不可少目前不少高校因投入不足重视不够学校新闻专业实验室实训室名不符实仪器设备较少且有些已经老化不能满足学生实验实训所需有些实验员半路出家对新闻教育的规律了解不透对新闻知识掌握不深导致在指导实验实训时感到力不从心效果不佳从而使得实验室建设水平整体不高师

5资队伍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由于起步较晚教师不少出身于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学科这一方面为新闻学教育提供了其他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学术视野另一方面也导致新闻学处于野杂家冶的境界使其学科具有独特性和独立性不强的特点在全媒体时代新闻教育呼唤野双师型冶教师希望教师既有传媒业的工作经验又有从教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培养出来的缺乏在媒体工作的经验自己动手采访新闻写新闻搞编辑的经历欠缺导致实践能力不强由于不少教师是非正规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其新闻传播学的专业理论基础也有待夯实。

三顺应传媒业发展潮流认真反思我国的新闻教育大力推进新闻教育改革

1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工作的总纲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就是为了使方案更加切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实际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就要在先进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调整首先要推动新闻专业与其他学科的适度融合加强一些行业野专业知识冶的学习如可根据学生意愿适当开设一些经济类法律类文化类等类别的课程在这方面美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新闻专业的本科生前两年以学习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为主课程门数占总课程数的75%后两年才学习新闻类专业课程课程门数占总课程数的25%可见美国新闻院系对行业知识学习的重视这启发我们要加强新闻专业学生行业知识学习以增强与经济学专业法律专业等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其次要推动新闻传播类专业间的融合适度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告学专业传播学专业等专业相融合如中国人民大学对全院通用基础专业课进行大胆改革开设了音频视频内容制作数字传播技术应用两门业务性专业课程使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不但适应传统的平面媒体也适应新媒体的发展需要再次要推动专业内部的融合新闻类课程大体上可分为理论类课程和实务类课程两大类我们要善于用新闻理念指导我们的新闻实务促进理论类课程与实务类课程的融合在新闻实务课程的教学中要以新闻编辑课程为中心推动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类课程的融合可以试行以新闻稿件的印刷或播出为中心模拟总编室流水线的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新闻业务能力和新闻素养。

2不断更新拓展教学内容

我们要顺应媒介融合的新趋势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拓展教学内容从而提升新闻传播学各专业之间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在这方面一些知名院校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07年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了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同时该校从2009年开始在本科教育阶段完善课程结构推进特色办学在本科专业教学中推出6个专业课程包在学生打牢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发展规划选择专业课程包这6个专业课程包分别是新闻学专业选修课程包传播学渊1冤视觉传播选修课程包传播学渊2冤新媒体选修课程包广播电视专业选修课程包广告与传媒经济系选修课程包学术与应用选修课程包每个课程包里至少有5门课程通常每门课程的学分是2分其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专业选修课共需选修16学分同时要求每名学生都必须在本专业方向的课程包中选修课程不少于3门计6学分以上其余学分可自由选修任何一个课程包中的课程但所选课程至少要来自本专业方向之外的3个课程包这样就促使学生所选课程的面更广除了开设一些结合新闻实践的新课程外对一些传统的课程也要与时俱进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有关理论知识和新闻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认真抓好专业实习实训

目前新闻传播学子实习实训的途径主要有两种院一是校内媒体实训学生可到校园广播电台电视台校园网校报编辑部实训了解新闻采写编播等流程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自办报纸自制网页等活动让更多的同学有实训的机会二是校外媒体实习主要包括专业见习毕业实习顶岗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在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杂志社音像制作公司等单位实习在生动的专业实习中开阔眼界增长才干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主动与有关公司传媒机构开展合作共建共办相关实验室和新闻传播学专业要加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实现开门办学争取与有关传媒机构共办相关专业要切实改变大四年级学生实习的野放羊冶状态做到实习有计划有安排有要求有指导有考核有奖惩特别要严格考核坚持实习不合格的学生不能毕业从而不断提升实习质量增强业务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4不断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

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较多与纯文科专业相比办学成本较高我们在办学过程中要加大投入加强专业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有计划分步骤建设好平面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摄影实验室播音实验室电视演播厅电视编辑实验室录音室报刊电子编辑及网络媒体融合实验室电话访问渊Cati冤实验室等以满足教学需要要加强管理保证实验开出率提升实验效果要以争创省级和部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为抓手促进实验室建设要鼓励资助学生团队建立野专业工作坊冶充分利用好有关实验室积极参加各种省级和全国性的专业大赛促进理论学习与实战训练相结合以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

5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新闻类教学设计篇5

“共建”新闻学院,正是通过交流与互动有效地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让教学人员和媒体工作者产生知识和功能的互补,共同从理论抽象和基础学术层面来深入研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用正确理论促进新闻传播事业跟上时展的步伐。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在前期反复调研、论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下面选取了共建方案的部分主要内容,作如下推介。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立足于资源共享、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加强高校新闻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水平,着力培养一批具有“正确立场、人民情怀、责任担当、传播创新”的新闻工作者队伍和新闻传播后备人才,为推进成都市新闻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共建任务1.建立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机制。建立由成都市委宣传部领导,市教育局、市广新局,各区(市)县委宣传部、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科宣局,成都传媒集团、市广播电视台,市记协及各主流新闻单位等共同参与,成都学院组织实施的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机制,推动成都学院与新闻宣传单位在师资队伍、实践基地方面的共建,鼓励成都学院与境内外高水平大学开展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交流合作,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2.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融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引导师生始终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加强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师生秉持新闻职业操守,履行新闻工作社会责任,增强做好党的新闻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3.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按照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更加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更加注重职业道德培养、更加注重现代技术运用的原则,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三)共建内容1.办学设计。结合现代媒体业的发展,顶层设计新闻学院的教育教学,努力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教育体系,推进成都市新闻传播人才的学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提高教育。切实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以满足支撑成都市作为首位城市,在领跑全川发展中对各级各类新闻传播人才的大量需求。2.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结合学校自身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切实加强专业建设,完善培养计划,致力于把成都学院的新闻传播类相关专业建设成省级、市级普通高等院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切实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积极引入媒体实战项目置换现有学校课程,推进实战型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力求在部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方面有新突破。在教材选用和编写中强化教学与教改建设,体现出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基础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统性(职前职后一体化)、广泛性(学生涉猎的知识面)。学校加大投入,组织教师、行业专家合作编写出版培养成都市新闻传播人才的相关教材。3.开展师资队伍建设。成都市委宣传部每年定期从新闻单位挑选10名优秀编辑记者到成都学院兼职或挂职任教,从成都学院选派10名骨干教师到新闻单位兼职或挂职1~2年,或到国内外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习。派出单位在人员职级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每年推荐1~2名学界知名学者、业界知名专家、媒体精英、优秀从业人员到成都学院兼职授课或从教。引入“双导师”制,聘请业界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在选课、实习、撰写毕业论文、就业等方面指导学生,推进教学与行业的接轨,让学生与行业“零距离”接触,加强学生一线体验和业界专业训练。4.推动资源共建共享。共建“成都市新闻传播研究中心”,开展新闻传播趋势研究,指导成都市新闻传播行业的实践。成立“成都市新闻传播培训中心”,开展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共建实训、实习基地,成都学院与市新闻单位合作,共建5~10个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建设校外实践平台,强化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从业技能。5.构建评估机制。健全成都市委宣传部组织,市级相关单位、专家阅评组、市级媒体等多方参与的评估机制,对新闻学院开展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办学效果。

(四)保障措施1.组织领导。成立由成都市委宣传部牵头,相关市级单位、各区(市)县委宣传部、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科宣局、新闻媒体等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与成都学院共同参与的院务委员会;制定共建新闻学院章程,明确各方权利和责任,在多方面加强深度合作。院务委员会要发挥共建优势,加强和完善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领导机制建设,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积极统筹协调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为成都学院新闻学院实施新闻传播教育的创新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的提质升位、新闻传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智力支撑。2.政策支持。成都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各相关单位给予成都学院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所需的相关配套政策支持。支持成都学院与新闻宣传单位的合作,建立联合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持新闻学院师资队伍建设,鼓励高校与新闻宣传单位从业人员的互聘制度;支持参与“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新闻宣传单位与成都学院共同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平台。3.稳步推进。强化统筹,有序推进,根据各项工作特点,做好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方案、培养标准、培养计划、专业建设、师资引进工作规划,科学安排工作步骤,把握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二、取得的主要经验

1.加强重视,凝聚共识,突出制度建设。组织机构是工作运行的平台,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是工作得以正常运行的有效保证。在新闻学院筹备前期,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高度重视新闻学院建设工作。成都市委宣传部成立了以副部长牵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闻学院筹备工作组;成都学院在学校党委书记统筹安排下,成立了以主管副校长牵头,学校宣传部、教务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和艺术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小组。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在认真贯彻国家文件精神和中央、省、市思想宣传工作会议要求的基础上,双方结合地方新闻事业发展实际和学校新闻后备人才培养需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互通有无,凝聚共识,有力有序推进新闻学院建设工作。在新闻学院筹备前期,双方在全面调研、研讨的基础上,详细规划了新闻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共建方案、领导小组、共建章程等。这些规章制度既考虑了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又考虑了各级党委宣传思想工作的会议精神;既考虑了地方党委宣传部门的要求,又考虑了地方新闻事业发展的实际;既考虑了学校当前的自身条件,又考虑了今后新闻人才培养的长远需求。

2.找准定位,“计划”驱动,打造特色品牌。成都学院在主管副校长的组织下,先后多次召集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学单位负责人、各专业负责教师、学界和行业专家等召开了共建新闻学院研讨会。专家们根据学校的发展实际,学校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城市型综合大学的定位,并结合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优势,从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培养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就校地共建新闻学院,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方案展开研讨,并形成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成都学院坚持以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驱动,在办学设计、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等都有新突破,为培育、造就一批高素质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传播后备人才,进一步推动成都市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效保证。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在共建新闻学院,全面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过程中,既体现了国家的改革精神,符合国家的要求;又充分体现了成都特色、“成大”特色,将以共建新闻学院为契机,打造一批学界与业界的特色品牌。

3.汲取经验,追求卓越,推进改革创新。俗语说,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国内一些重点高校在2013年已率先实施了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并形成了不少有益经验,并已取得了明显进展,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值得积极正视和借鉴。成都学院教务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多次向国内新闻传播学科知名院校进行调研,搜集了大量参考资料,汲取了国内知名院校在新闻学院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有益经验和主要做法,并将这些好经验、好做法融入到了成都学院新闻学院的各项制度中。成都学院在汲取这些好经验的基础上,力争顶层设计各项规章制度,逐步构建卓越新闻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全面推进新闻人才教育培养、地方新闻事业的改革创新。

新闻类教学设计篇6

另一方面,一些媒体在感叹找不到适合需求的毕业生。“我们确实觉得从社会上招收的现有人员,让他成为一个经济类优秀的记者,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市场不能满足我们,我们只好自己来培训。”《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主管们如是说。2005年开始,他们干脆联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办学,以“订单式培养”的方式,培养“新闻+经济+外语”的专业型经济新闻人才。②

媒体联合高校,按自己所需“亲自”来培养专业型的新闻人才,这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新闻人才中尚属首例。显然,它间接地指出了当下新闻教育的弊病:对媒体需求变化缺乏了解,或者说是难以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可见,瞄准市场特殊需求培养专业型的复合新闻人才,是当今新闻教育改革的急需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专业型复合新闻人才培养的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

应当说,这些年来我们的新闻教育在人才培养规格上作出了一些尝试。“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已经成为共识。但是,一般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理念是基于“通才”教育的。对于新闻教育而言,其认识依据在于“新闻学是‘杂学’,记者是‘杂家’”这一点上的。所以,培养模式往往就是“宽口径、厚基础,文理渗透、多学科交叉”的取向。而具体操作上,有些院系也就是增开几门文学、艺术、哲学、经济、法律、社会学等基础性课程。客观地说,这些课程充其量也只能起到“扫盲”作用。当然,这样的改革对于新闻教育是有一定意义的。它能拓宽人才的就业口径。

与一般的“复合型人才”的理念不同,“专业型复合人才”的内涵是:它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具有除新闻学专业的知识外,还具有某一学科的专门知识,它适合于从事某一专业领域的新闻工作。其培养模式就是“新闻+专业”(特指新闻专业以外的某一专业)。

这些年来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探索并正在进一步探索多元化的办学理念。一些专业特色鲜明的高校,依托其强势学科而兴办的新闻专业,其毕业生反倒在市场竞争中能赢得他们特有的一席之地。这实际就是走的“专业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子。这类高校的新闻专业,“它们在新闻传播学方面虽然没有多少优势,但它们在某一领域的资源则相当雄厚,而且这类资源又是新闻传播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如一些财经类大学依托经贸专业的资源优势开设财经新闻专业,政法类大学利用法律专业的资源优势开设法制新闻专业,外语类大学利用外语优势开设国际新闻专业,体育类院校利用体育专业资源优势开设体育新闻专业等等。“这类专业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恰恰弥补了传统新闻学科因某些办学资源相对薄弱而出现的空白地带”。③

“专业型复合新闻人才”的培养理念,既有其理论依据,又有其现实基础。

首先,市场细分化促使媒体转向专业化,专业化的媒体急需具有相应专业特长的复合式新闻人才。市场细分理论最早是经济学家温德尔・R・史密斯于1956年在美国《市场营销杂志》提出的。它是根据构成总体市场的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特点、购买习惯,将他们细分为若干相类似的消费群体,然后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从产品计划、分销渠道、价格政策直至推销宣传,采取相应的整套市场营销战略,使企业商品更符合各个不同消费者阶层和集团的需要,从而在各个细分的小市场中提高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比重。

受市场细分论的启示,新闻媒体为摆脱同质化的竞争,开始追求“专业化”特色。如前些年电视领域的“频道专业化”讨论,就是基于此。事实上,近年来我国一些媒体的成功,为“专业化”前景提供了足够的信心。如财经类的《21世纪经济报道》、体育类的《体坛周报》、《足球》等等,它们在相关领域的读者群中既叫好又叫座。

这类专业性媒体在发展过程中,深深感到传统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21世纪经济报道》总编辑沈颢说:“财经新闻需求的增长远高于优秀从业人员数量的增长。再加上财经媒体似乎是中国媒体改革的试验场,市场盲目进入者众多,更激发了优秀人才资源的紧张感。更重要的是,作为中国新闻人才的重要输出源,各高校毕业生与财经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有些距离。即使是新闻系的学生,也需要大量专业知识的学习,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新闻工作者。要整体提高财经新闻的品质,需要从人才抓起。”④

其次,市场细分理论启发新闻专业办学模式多元化,以避免“同质化”竞争造成的资源浪费。媒体不堪“同质化”竞争,同样,新闻人才的培养也不堪“同质化”竞争。市场细分理论实际上从另一个方面提醒我们,既然不同消费者阶层和集团的需要不同,那么,投放市场的产品也应多样,才能满足这不同的需求。

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已经提到,一方面新闻院系每年培养的毕业生供大于求,另一方面媒体又抱怨他们所要的人才难觅,以至于像《21世纪经济报道》这样的媒体干脆自己联合高校培养财经类的新闻人才。这些说明市场对新闻人才的需求标准多样,而目前高校新闻人才的培养还没有真正适应这一现实。从这些年来新闻院系培养的毕业生的去向来看,据有关学者提供的信息:“综合各大新闻院系的统计资料,本科生选择进媒体工作的大多在30%~40%,少部分考了公务员,相当多的学生选择做企业职员。”⑤我们当然不能说这些没进媒体的毕业生就是专业不对口,就是培养资源的浪费,但从扩招后大学生就业并不乐观的情况来看,适销对路至少是缓解这一矛盾的重要因素。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来探讨专业型复合新闻人才的培养问题,是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

二、我们在“专业型复合新闻人才”培养上的实践

《21世纪经济报道》报系选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合作办学,培养他们所需要的专业型财经新闻人才,首先是看中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具有的外语与经贸专业强势,同时,也是看中了我院在培养复合型的外语新闻人才的成功实践。

在培养专业+外语的专业型复合人才实践中,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处理好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抢课时的问题。从就业市场反馈的信息看,外语水平高是我们学生竞争的重要砝码。显然,这个优势不能丢。但过多的外语教学,势必挤压专业课教学。而专业课程缩水,又势必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几经探索,我们为解决这一矛盾作了三个方面的努力:

其一,根据学生外语水平的差异设计了两种教学模式:a.全英班。我校在全校范围内选定五个专业招收“全英班”,新闻学专业即为其中之一。全英班的做法是:新生入校后,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在全校范围内再搞一次选拔考试。主要考核学生的外语基础水平,从中挑选优秀者组成全英班。新闻专业现每年招收一个30人的全英班。比普通班来说,英语课程分量要稍重。全英班的专业教材或参考书要有1/3选用外文原版。专业课教学双语教学率在80%以上,其中外教上课率也提高了。B.普通班。大体与其他院校的新闻专业的教学情况相同,适当提高学生外语实际应用的能力。这样,学生去新闻单位后,运用外语采访的能力还是具有相当的优势。

其二,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努力在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我们增设了文学、美学、社会学等课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我们对普通班不再提过“外语专八”的要求,让学生从繁重的外语考试中解放出来。

其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巧妙地将专业训练与外语训练融会其中。我校历来注重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并且有一套非常有效的方法,如浸泡式教学。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新闻专业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专业与外语相结合的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综合技能大赛”、“新闻发言人大赛”、“DV大赛”等,既让学生锻炼了专业能力,又给他们用英语交流提供了平台,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

“新闻+财经+外语”这样的专业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市场细分后专业性较强的新闻媒体对专业新闻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丰富了记者队伍的学缘构成。曾任《经济日报》总编辑的艾丰引用过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专家的意见,认为记者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新闻型记者、文学型记者、学者型记者。艾丰解释说,学者型记者“不仅能够报道新闻事实,还可以用自己的丰富的知识对这些事实加以深刻的解释,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们可以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对这方面的问题自己就有相当大的发言权。他们的言论应该也可以对政府的决策和群众的思想产生更深层的影响。”⑥我国的新闻媒体现在最缺的恐怕就是“学者型记者”。显然,专业型复合新闻人才在走向“学者型记者”的道路上,与一般的复合型新闻人才相比,已经不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

媒体与高校合作培养专业型复合人才,在我国还是一种新的尝试。对于新闻教育而言,我们认为至少有两点具有启示意义:一是高校新闻专业的办学应当瞄准市场;二是有某一专业背景的复合型新闻人才正日益为媒体所青睐。

注释:

①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何梓华教授2006年5月21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的首届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际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题为《中国新闻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向》。

②覃凯:《21世纪新闻学院:关于蜜蜂、园丁和那些花儿的故事》,《2l世纪新闻学院教程(第一卷)》前言,21世纪报系出版,2006年。

③沈正赋:《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现状及其发展态势新探》,《新闻战线》2006(3)。

④沈颢:《21世纪新闻学院由起》,《21世纪新闻学院教程(第一卷)》前言,21世纪报系出版,2006年。

⑤何志武:《新闻教育面临的困惑》,《新闻知识》2006(3)。

新闻类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理工院校;新闻专业;通识教育;案例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批理工科特色鲜明的院校陆续办起了新闻传播专业。由于其学科底蕴、大学精神等与文科特色鲜明的大学均不同,其培养新闻人才的模式理应有所不同。考察其新闻人才培养计划就会发现,多数高校新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大同小异,真正凸显其大学精神和人才目标定位的是通识教育。那么,理工院校新闻专业通识教育有何特点,何以需要,如何设置,以及如何实现?本文通过考察清华、复旦和华中科技大学三所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通识教育,探索和思考上述问题,以期对理工科特色鲜明的院校新闻教育有所借鉴和启发。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说的理工院校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或者理工特色的综合院校。清华由传统的理工科院校逐渐转型为综合性大学,复旦和华中科技为典型的文理综合性大学,三所院校均有新闻传播学博士点。因而,三所院校的通识教育模式对理工院校具有普遍借鉴和启发意义。

理工院校新闻专业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所谓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就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培养具有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的教育。教育大致分为“使人成为人”的通识教育和“使人成为某种人”的专业教育两类。本文从非专业教育的宽泛意义上,将专业课程之外的其他课程均归入通识教育。以下是对清华、复旦和华中科技大学三所高校新闻专业通识教育的具体考察。

“清华模式”:宽基础,综合性,重文理交融。清华大学新闻学本科专业总学分172学分,其通识类课程分为人文社科基础课程和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两大类,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达62学分,自然科学类课程15学分,两类总计至少需修读77学分,占课内总学分(140学分)的一半以上。在人文社科类课程中,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和外语,真正体现其通识教育特色的人文社科类课程为语言文学类、历史类、哲学类、社科类和其他类共五个板块40个学分。自然科学类课程有文科数学、文科物理、现代生物学、实用统计方法等六门课程。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官方网站上,其新闻教育理念被表述为:素质为本,实践为用,体现综合性、研究性和开放性,并将其本科教学培养特色概括为“宽基础、重实践、具有国际化视野”。综合分析,我们有理由将其通识教育的特点概括为“宽基础,综合性,重文理交融”。这里的综合性有丰富的内涵,凸显了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人文社会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同时还强调中外融合(国际视野)、文理交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重的教学理念。譬如人文社科类课程就包含语言文学类、历史类等五大板块,还包括15学分的自然学科课程,体现了既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宽口径、多学科交叉融合性,又重视新闻专业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即文理交融的鲜明特色。当然,清华重实践、开放性(国际视野)的教学理念主要是通过专业教育体现的。

“复旦模式”:厚基础,自主性,重心智训练。复旦新闻学本科专业总学分143学分。其通识教育课程包括18学分的专项教育课程(英语、体育、计算机等)、24学分的通识核心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块及六大模块)、8学分的选修课程以及28学分的文理基础课程。文理基础课程分为人文类、法政类、经管类、数学类、自然科学类、技术科学类、医学类共七大类,除新闻学专业学生必选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新闻学概论和传播学概论三门课(共6学分)之外,其余22学分实质可归入通识教育之中。这样一来,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总学分达到72学分,也占总学分的一半以上。最能凸显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特色的是核心课程中的六大模块,它们是: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该模块面向全校各专业,要求学生在六个模块中各修2个学分,在6个学期内修完,共12个学分。每一个模块至少有20门以上的课程组可供学生任意选修,自由度很高。

考察复旦通识教育,以下三点是必须注意到的:第一,文理基础课程中有22学分要在人文类、法政类和经管类课程组中选修,有利于夯实基础,拓宽知识面;第二,六大模块真正体现了西方博雅教育的精神,其着眼点不在于知识传授,而重在心智训练、人格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第三,选修课自由度很高,六大模块中的任何一个模块都要二十多门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结合复旦新闻学院提出的“国际视野,中国声音,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的十六字培养方针,其通识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厚基础,自主性,重心智训练。

“华科模式”:宽口径,复合性,重文理渗透。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课内总学分162学分,另外学生还必须至少获得课外学分5学分即可毕业。其通识教育类课程包括47.5学分的一般通识类课程(思想政治类、外语、体育、计算机等)、30学分的学科基础类课程(涵盖了文学、政治、经济、哲学、法学、伦理、逻辑学、社会学等学科,实质可归入通识教育)以及6学分的自然科学类选修课程,总计83.5学分,也超过了课内总学分的一半。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一般通识类课程中,计算机基础、VB程序设计和微积分三门理工科特色课程总计10.5学分,再加上自然科学选修类的6学分,有16.5学分的理工类课程,这凸显了华中科技大学重视文理交融的新闻教育理念。其次,被归入学科大类基础课程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全部为入门性的概论类课程,学科类型涵盖了文学、社会学、哲学、管理学、伦理学、逻辑学、经济学、法学等,真正体现了其“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理念,这与华科大在其新闻人才培养计划中试图塑造学生“厚基础,宽口径,术理兼备”的知识结构也是一致的。再次,华科大将学生的社会实践、竞赛获奖和科研等因素也纳入学分管理,并规定了最低课外学分5学分,凸显其重实践、重能力的培养理念。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专业培养计划明确提出其培养特色是:文理渗透的知识结构,全能的媒体传播技能培养。基于以上事实,我们认为,华科大通识教育的特点可归结为:宽口径,复合性,重文理渗透。复合性是对其人才培养目标“全能的媒体传播技能培养”的概括。

对理工院校新闻专业通识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通识教育何以需要,通识教育如何设置以及如何实现?在描述清华、复旦、华中科技大学三所高校的通识教育构成,以及总结其各自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尝试依次探讨这些问题。

通识教育何以需要?从大的教育背景来看,实施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纠正过分“专业化”教育的弊端。20世纪50年代我国照搬了苏联“专业化”的教育模式。专业教育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急需的人才,但传统新闻专业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新闻人才存在着上手快、后劲不足以及创新能力不够等通病,其根源就在于以实用技能培训为中心,弱化甚至忽视了心智训练与非专业知识的学习,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视野狭窄、根基薄弱、人文精神与新闻理想缺失等弊病。通识教育的要义在于人文化教育、智慧熏陶、拓宽视野、提供动力,因此,新闻教育开展通识教育的确势在必行。

大学的课程体系是由“使人成为人”的知识与“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知识两类课程构成的,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理想信念、人文气质、历史认知、创造性智慧和反省精神,主要是靠开设“使人成为人”的通识教育来实现的。开设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市场化浪潮中尤为重要。人大校长纪宝成说,实用主义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大学精神的光芒。的确,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过弱的人文精神”现象。对理工院校来说,通识教育更是对追求以“实用”为中心的科技精神的纠偏,以及对人文教育不足的弥补。综观清华、复旦和华中科技大学三所高校的新闻教育,无一例外都将通识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而且这三所高校的通识教育学分都超过了总学分的一半甚至更多。这与三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密切相连的,是大学精神的充分体现。

通识教育如何设置?从清华、复旦和华科大三所有理工特色的大学来看,其通识教育的共同点是:都重视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通识教育学分在整体课程体系中占一半以上;通识教育的构成基本为一般思想政治类公共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自然科学选修课程等构成;这三所高校都将学科的“交叉融合”作为构建课程体系的重要原则;都有一定比例的理工类课程等。目前在我国也没有公认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标准,但这三所院校的通识教育设置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和思考。

首先,通识教育应当形成一个完整、全面、清晰的目标体系,此体系应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基本能力而非灌输知识的角度来制定。复旦大学的“六大模块”更多地将着眼点放在心智训练而不是知识传授上,更重视人格的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华科大人文社科类课程,全部为概论类课程,学科类型涵盖了文学、社会学、哲学、管理学、伦理学、逻辑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虽体现了“宽口径”,但却难逃以人文社会科学为基础的“知识结构”构建通识教育的套路。其次,通识教育课程比例多少才算合适?三所高校通识教育都占到一半以上,这充分显示了实力雄厚的理工院校都非常重视通识教育,但加强通识教育并非一味追求课程数量。通识教育课程的种类应当全面反映人类已有的知识领域,不同领域的课程数量之间应当形成合适的比例。华科大人文社科类课程中,文学类课程共9.5学分,明显超过其他类型学科比例。另外,清华和华科大明确提出了“文理交融”的培养理念,但两校自然科学类课程的比例也各不相同。这是一个仍待探讨的复杂问题。再次,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应当包括哪些?通识教育应当全面反映人类已有的科学文化领域,问题是人类至今累积起来的知识浩如烟海,每一类知识即便精选一门课程,在有限的大学教育里也难以穷尽。所以,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应当与高校的目标、大学精神联系起来,尽量远离学科专业,以普适性、基础性的课程为主。

通识教育如何实现?目前我国通识教育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必修、限选和自由选修。必修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修习某课程。选修指根据学生个人兴趣或专业需要进行自由选择。限选则介于必修和自由选修之间,指学校或各院系对学生通识课程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一般是在某几门课程或某一领域中要求至少选择其中的几门课程进行修习。从三所高校通识教育实践来看,基本包含了必修、限选和自由选修三种方式。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形式绝大多数都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式教学,少数课程以课堂讨论或讲座的形式出现。我们认为,通识教育的途径应当多样化。因为通识教育受制于学校的师资力量和课堂的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开展素质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譬如讲座、课外阅读引导、社会实践等。

[本文为2010年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理工科院校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SGH1031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复旦大学2009级、清华大学2008级、华中科技大学2010级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官方网站。

[3]田秋生.通识教育打造媒体精英――复旦、清华新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考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1).

新闻类教学设计篇8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我国高校新闻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闻教学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不断上升,学科外延不断扩展。但高校新闻教育在重视总量的扩大的同时,忽视了新闻教学质量的提高,致使新闻教学不能完全适应新闻事业的需要,出现了“育人”与“用人”脱节的现象。

面对新闻事业的新的挑战,高校新闻教育必须尽快找到对策,走出困境。本课题立足于我国当前高校新闻教育的现状,分析高校新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弊端,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整改的思路与对策,以促进新闻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高校新闻;教育挑战;应对

引言

从1923年在北京创办平民大学报学系算起,我国高校新闻教育己走过八十五年的历程。这八十多年来新闻教育为新闻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以1949年为界,把我国新闻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以前

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正式宣告成立,学会的宗旨是“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学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把新闻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开端。当时的新闻教育一般是以学校作为主体,新闻教育机构和新闻媒介的联系比较紧密。很多新闻老师都从事新闻实务。比如徐宝磺、戈公振等人都教过新闻,他们在教学上注重业务实习,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二阶段:解放后直到七十年代末

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以前遗留下来的新闻教育单位进行了调整和改造,合并了一些,也撤消了一些,同时也创建了一些新的新闻教育单位。1952年起新闻教育开始学习苏联,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重新确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巩固基础与发展前途的新闻文字工作者”。21954年,更加具体为“培养新闻工作干部,即从事报纸、通讯社与广播电台的文字工作人才一”。3这种培养目标显示了当时我国新闻工作的单一性,即以文字宣传报道为主,在经营管理、图像新闻等方面不必强调培养专门人才。“文革”期间,新闻教育也受到很大的冲击,“原来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被否定”,“虽然也设置了一些课程,但不成体系,而且说变就变,谁也无法预计教学效果”4没啥进步。

第三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新闻媒介的蓬勃发展,我国新闻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首先是开办新闻专业的院校层出不穷。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开办新闻教育的院校呈现多元化倾向,既有隶属国家教委的学校,也有非国家教委系统的省、部学校;既有传统的综合型、文科型大学,也有理工科院校和师范类大学。一时间新闻传播专业成为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其次,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原来的新闻传播学由二级学科升格为一级学科。学科的升级,标志着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学术地位的提高,学科的理论框架得到专家的进一步认可和肯定。专业设置也由单一向全面发展,教学领域拓宽,课程设置逐渐由过去的以报刊新闻学为主体转向融报纸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国际新闻学、广告学等于一体的新闻学。据教育部高教司2005年统计,我国新闻类专业在校生有12万余人,新闻类专业点达661个,其中新闻学209个,广告学2犯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46个,编辑出版学50个,传播学专业点为24个。5从总体上看,高校新闻教育己经形成了多种层次,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新闻学专业教育体系,整体发展态势是良好的。当然,高校新闻教育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因为新闻教育的过快发展带来的新闻教育师资水平较差、教学投资不足、课程设置不科学、毕业生质量下降。以上的一些问题在新闻教育实践中己得到重视和逐步的纠正。

进入二十一世纪,蓬勃发展的新闻事业给高校新闻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看到,最近新闻界年年都有的十大假新闻的评选,有偿新闻层出不穷;虽然每年新闻专业有3万多毕业生,而媒体依然叫苦“人才短缺”。而更具讽刺意义的是出现了“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新闻”的现象“。在学科设置渐趋完善,硬件设施纷纷到位的情况下,这些现象的出现无疑在警示着我们:高校新闻教育改革不仅包括外在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硬件设施等方面的改革,不仅要在数量与规模上扩大自己,更要思考新闻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新闻事业发展的人才的问题。因此,高校新闻教育必须仔细分析现状,找到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对策,进一步改革新闻教育,以满足日益发展的新闻事业的需要。

一、当前高校新闻教育缺失核心目标(一)新闻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

高校新闻教育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新闻工作。作为职业,新闻工作这种职业有别于其它职业,它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说新闻职业特殊,首先是因为它拥有权力。它是一种带有公众性质的行业。新闻传媒掌握着报道权、话语权、舆论监督权,有相当的权威性和广泛的影响力。美国现代报业和新闻学奠基人普利策认为新闻是文明社会中崛起的一股最强大的力量,新闻专业是所有职业中最重要的职业,要有渊博的知识和最高尚的品格。在我国,新闻还具有某种“公权力”的性质,其覆盖面十分广,对公众的影响也非常大。比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因经常揭露一些重大的冤假错案而被群众称为”焦青天”,焦点访谈的记者所到之处各级贪官污吏闻风丧胆。而国内的新闻工作者,更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历来有“无冕之王”的美誉。时至今日,我们己经赋予了新闻工作者更多的职责:统治者要求新闻工作者成为一个宣传者,用自己的文笔和喉舌宣传制定的各项法律、各项政策;公众让渡了自己的信任,要求新闻工作者监督统治者、监督整个社会,赋予新闻工作者以公权力,使社会环境得以维护。新世纪到来后,人们对新闻的使命又有了更新的认识。2005年n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首届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际论坛上达成了著名的“北京共识”。“北京共识”认为:“新闻传播事业是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力量,新闻传播工作者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担负着神圣职责”下从这条共识里我们看到新闻工作者身上的责任之重大,它不仅影响着现实生活,还影响着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

但新闻工作又绝不仅仅只是一项风光的职业,它还是一项极其危险的职业。作为社会的镜鉴,新闻必须正确地描绘这个世界,新闻工作者必须站在新闻现场。这种危险首先来自自然界,比如战争,自然灾害。然而新闻职业更多的危险是来自人为的。由于新闻工作者必须告诉世界真相,新闻报道所选用的事实必须是准确、公正、平衡、全面的。当这些公正、全面的报道将涉及到某些人或集团的具体利益时,他们势必会竭尽所能阻止其公之于众。如果新闻工作者坚持忠于事实,

一、当前高校新闻教育缺失核心目标

他就置身于危险之中了。因此,国际上将记者这一职业划定为“世界七大危险行业之一”。

新闻职业因拥有公权力变成人们追逐的对象,它的危险性又显示了不是每个人都能从事这种职业的。偏偏,现实中,新闻职业的门槛较低,专业化的程度也不高。

“律师要有律师资格证书、医生要有行医许可证、教师要有教师资格证书、会计要获得会计师资格,但是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从事新闻工作却只需要获得新闻机构的聘用,而不需要参加全行业的专业考试,也不需要领取执照。”与医生、律师、教师、护士、注册会计师等这些职业门类相比,新闻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不具有认知垄断性的特点,任何专业知识背景的人,甚至没有任何系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人,都有可能进入新闻职业领域。事实是,虽然新闻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相对其他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比较容易学习和把握,但并不是任何跨进去的人,都是合格的职业工作者。

从以上论述我们看到,要走进新闻行业找个工作很容易,但要做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却是非常难的。新闻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就是要有高尚的职业理想与为理想而奋斗的职业激情。因为只有具有了这些品质,他们才能通过新闻报道,引起公众对社会的关注,使得公众的知情权得到实现,才能为实现民主社会起到推动作用。今天,在市场经济时代,新闻工作者面临的压力,不仅来自政治上的有形的控制,越来越多的是来自商业上的无形的控制。能否摆脱这些控制,关键是看新闻工作者是否具有新闻职业的理想与激情,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新闻职业精神。

新闻类教学设计篇9

一、设计口述型作业——鼓励学生“动手”“动口”

地理口述型作业,即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在学生口头回答时,必须调动所学知识进行积极思考和语言知识,主观性题目训练要尽可能让学生口答,重要的概念、原理也要求学生口述,但不是死记硬背。所以,新课程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课间、课后多思考作业,课前或一节课快结束时让学生多说作业,让学生们的嘴巴动起来。

重视学生说的能力,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会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或不同表达,教师都要加以重视,教师要善于在学生说的内容中挖掘其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

二、设计分析型作业——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分析型作业从本质上讲,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热点新闻进行分析。因为热点新闻分析与正在发生、发展的国内外新闻相联系,所以它对课程、学生、教师等方面肯定会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通过热点新闻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各种地理原理与知识,正确认识各种地理现象,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大大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而且新闻分析的重点在于分析,即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维,分析事物的来龙去脉,学会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认清事物的本质规律;新闻的价值又在于用事实说话,新闻的真实性和师生在研究、分析新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严谨态度,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所以“新闻分析”对课程、学生、教师等方面肯定会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新闻分析课在组织应用时可以采用这样两种模式:

a、教师新闻——学生分组讨论(从地理角度)——全班讨论总结。

B、学生课前搜集新闻——师生共同评选重点新闻——对重点新闻分析讨论(从地理角度)。

当然,只有经常组织新闻分析,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效。

三、设计实践型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类作业主要是学生通过进行社会调查,用地理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周围世界,提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建议性的方案或作业。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挖掘能引发学生去调查、实践的材料(如:调查所在城市的噪声污染及危害;调查附近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所在城市绿化现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等),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并把这些调查实践的东西写下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维能力。观测类作业,需要一定时期的观测,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如可以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并用书本知识解释其原理;测算当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了解其变化规律;观测当地气象、物候特点等。

要做好地理研究性作业,学生必须主动地深入社会,走出书本和课堂,最大限度地收集资料,设计调查题目,联系调查单位,分析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这是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考验,有助于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四、设计开放性作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闻类教学设计篇10

关键词:地方高校转型;新闻传播类教师;应用型素养

一、“应用型”教育理念对“双师型”教师素养的要求

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适应社会发展,这是教育发展的外部规律。“应用型”是当下地方高校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应用型大学建设,教师队伍是关键。教师是转型的推动力量,也是改革的对象。所谓“双师”,一方面他们要具备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行业实践知识;另一方面,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应用研究能力以及服务社会和企业的能力。教师教育的转型发展将成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核心问题与改革重点。新闻传播类专业本身就具备应用型强的教学特色,新闻传播类教学围绕传媒产品来开展的流程教育内容,如选题策划、文案写作、主持播音、摄影摄像、后期剪辑、市场推广等,均为实操性课程,这对于一线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媒介环境的迅速更新,传播理念、传播方式也发生着剧变,新闻传播类课程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随时对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进行调整,所以新闻传播类教师又必须将革新作为常态。

二、当下新闻传播类教师应用型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定位错位导致教师实践意识淡薄

在学术标准的指导下,标准教学长期遵循以知识教学为基础,众多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学型、研究型、学术型等名词上做文章,重视理论性和基础性的课程设计,实践类课程环节稀少。以新闻传播类教学为例,很多教师固守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且作为唯一教学方法,广播电视编导学生很少操作摄像机,新闻专业学生没有见过采访现场,而教师也亲学界疏业界,而逐渐丧失了实践指导的能力。加上新闻传播类教学对教学硬件要求较高,如演播室、摄影棚、摄像机、灯光等,这些投入的经费来源得不到满足,也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同时,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重学历、重科研而忽视专业实践能力的现象。长此以往,一大部分教师的实践教学意识淡薄,实践教学创新力缺乏。

(二)惯性思维导致实践教学能力缺失

在新媒体逐渐成熟的新型媒介环境下,绝大多数高校校园网建设已成规模,多媒体教室大部分已实现宽带接入,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技术应用环境。然而,在具体应用中,一是部分教师很少使用这些优秀的教学软件平台,即便使用了这些平台,但却仅仅用多媒体投影设备代替传统的板书,未能很好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这对于以媒介为主要生存工作环境的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习非常不利。新闻传播类教学的实操性特点尤其需要与业界接轨,但现行高校管理体制使地方本科院校失去了行业背景,产学研教学不深入,导致实践教学动力缺失。教师逐渐离实践和业界越来越远,动手能力越来越弱。

三、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教师提高应用型素养的路径与方法

(一)全面深化校地、校企合作

新闻传播类专业学习实践性很强,教学如果脱离了行业背景,就很容易陷入盲区。校企合作是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内涵,基本要求是引入行业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增强行业能力。这种理念上的革新会直接促进教师自觉调整授课方式与考核方式,将行业企业最新、最前沿的传媒理念及创作标准带入教学。同时,校地、校企合作带来的项目往往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师在指导项目的同时也会进一步参与项目,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另外,还要以企事业单位作为实践平台,加强一线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授课方向积极承担具体的传媒工作,如策划、剧本创作、文案写作、拍摄、剪辑、导演、表演、主持等。企事业单位的挂职锻炼,一方面让教师了解行业动态、训练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加明晰教学重点与教学方式。

(二)加强日常教学的实践环节设计

新闻传播类学科先天拥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故与之匹配的课堂教学就必须紧抓应用型。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方面注意实践教学的日常化、常规化,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实践环节的设计性。如针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要从课前引导、课堂讲授、课后练习每一个环节都能给学生设计科学、恰当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可以全程参与、体验,自如地提高动手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应用型理念与操作也会自然得到深化与提升。

(三)改革评价和考核机制

科学的评价与考核机制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反之,则会不利于教学改革与教学效果的达成。传统的考核方式,不管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都是以考试成绩为主,而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还包括科研能力的考察。这种考核方式依然建立在以理论为主的考核标准之下,对于实践性、应用型教学效果的评价很难准确体现。针对应用型教学转型的开展,相匹配的考核方式也必须随之转换,如改革学生考核方式,在传统试卷考试的基础上补充适应新闻传播学科的灵活的考试方式,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也应考虑其实践教学的效果以及实践成果的突破性与应用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