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老年人常见的护理诊断十篇老年人常见的护理诊断十篇

老年人常见的护理诊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6:59

老年人常见的护理诊断篇1

关键词:养老机构;社会实践;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能力;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188-03

随着护理学专业化和专科化发展,培养护理本科生使用护理程序、提高临床决策能力成为护理本科教育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与挑战。健康评估能力是临床决策能力的基础,它是培养护生收集资料、“以与医疗诊断不同的整体护理评估的思维模式”、确认患者的护理问题/护理诊断、监测病情变化、预测疾病发展的能力[1],是现代护士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护士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必备技能[2]。为了探究提高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能力的方法,2013年,我们将养老机构作为培养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能力的第二课堂,利用护理程序指导护生在养老机构开展融学习与服务为一体的健康评估实践活动。活动后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以每个服务小组为对象,对参与活动的16组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其在整个服务过程中的感想、收获和建议,探讨养老机构社会实践对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以我系2010、2011级共32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0级23人,2011级9人。2人/组,由2010级、2011级学生结对组成9组(G1-G9),由2010级学生结对组成7组(G10-G16)。所有护生均完成了《健康评估》课程的学习,取得相应学分,具备一定的健康评估能力。

(二)研究方法

1.实施方法。确定服务对象:石河子市绿洲医院老年科是集养老、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的养老机构,从这些老年人当中选择由医院确诊过的老年患者16名(其中,高血压病人10名、糖尿病病人6名)。准备工作:由教师编制健康评估实践的相关表格,包括养老机构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评估表及随访表。评估表以吕探云主编,人卫版《健康评估》(第2版)、《健康评估》(第3版)教材为理论依据,结合养老机构老年人特点,参考国内外文献,经专家咨询和预试验基础上编制而成,内容包括:老年慢性病患者人口社会学资料,基本健康信息,功能性健康型态评估及其他需要;随访表主要包括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信息(症状、体征、服药)及功能性健康型态评估等内容。以上表格编制完成后,由教师就这两份表格的使用对32名参与护生进行培训。组织分工:1名老年慢性病患者由2名护生配合照顾。教研组2名教师参与本项目,每名教师负责指导8组护生;指导形式包括组织小组讨论及现场指导,其中每对学生的现场指导次数不少于3次。实践内容:从2013年4月6日开始,每周1次,连续12周。每组护生首次实践需完成“养老机构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评估表”,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小组讨论,确认服务对象的护理问题/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其余每次则需按照上次制定的护理计划进行实施与评价,并完成“随访表”,在教师指导下,再次确认护理问题/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如此不断循环。最后一次实践每2组互换服务对象以《养老机构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评估表》完成终末评估。

2.评价方法。评价内容: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护生健康评估能力的评价尚没有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应从健康评估理论、问诊能力、沟通能力、护理体检能力、阅读及分析相关检查报告的能力、病历书写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3,4]。结合养老机构的特点,本研究从问诊能力(含沟通能力)、护理评估记录书写及诊断思维能力两方面拟定访谈问题,探讨社会实践对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能力的影响。问题包括:(1)社会实践前后,您与老人的交流与沟通能力有无改变?改变表现在哪些方面?(2)社会实践前后,您对资料的分析归纳、作出护理诊断能力有无改变?改变表现在哪些方面?(3)社会实践前后,您书写护理诊断的准确性有无改变?改变表现在哪些方面?(4)社会实践前后,您的护理评估记录书写的质量有无改善?改善表现在哪些方面?(5)参与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您的收获有哪些?(6)您在为老人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障碍有哪些?(7)您对这项活动的建议?每组学生的访谈时间约为20分钟,访谈前说明目的,在征得学生的同意后现场录音。在访谈过程中,要认真倾听谈话内容,并仔细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对有疑问的内容进行澄清和确认。反复听取录音资料,将资料整理成文字,通过编码、分类和提炼主题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

二、结果

(一)沟通能力

1.准备工作。多数学生表示,会在每次实践开始前做部分准备工作。如G5说:“平时到临床见习,我们五六个学生问一个患者,自己也不用做太多准备,反正总有人会问;这次活动就我们两个人,再也不能依赖别人了,为了不尴尬,我们会提前把各自要问的问题分配好。”G6说:“第一次评估是像以前那样按照评估表逐条去问,结果发现老人好像听不懂,有一次还闹了笑话,我们这才意识到问题的问法过于书面化。后来,我们两个会提前交流一些问题的问法。”G8说:“我们在给老人做糖尿病健康教育时,前几次只是讲一些知识,她好像听不懂,也不感兴趣,后来的内容比如糖尿病足,我们就提前在网上找了相关图片,用手机给她看,效果好多了。”

2.沟通技巧。多数学生表示,随着实践的深入,会有意识地使用问诊及沟通的技巧,沟通效果也有了很大改善。G1说:“我们组的老人特别喜欢我们来,每次我们来了就会给我们讲好多他以前的事,这样就影响我们做正事(评估)了。后来,我们就渐渐能把握把他‘拉’回来的时机了,他想说的也说了,我们想问的也问了。”G3说:“开始时我们经常会一次问好几个问题,我们组的老人耳朵背,她总是‘挑’着回答,有的问题就漏掉了。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提问方式需要改变,在那之后每次就问一个问题,问的时候声音大点,她回答起来几乎都没问题了。”G13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是按照评估表逐条来问,后来发现有的问题具有相关性,我们就把相关的问题组合了一下,放在一起问了。这样既节约了时间,也没出现相似问题重复问的情况了。”

(二)护理诊断

1.评估意识。访谈中有3组学生表示,评估意识得到了强化。G2、G11说:“以前我们也经常来养老院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当时的服务内容带有随机性和盲目性。这次来机构,每次都是先评估后服务,这使得我们的护理措施更有针对性了。”G8说:“以前来机构,我们能为老人做的只有剪指甲、洗头等这些基础护理工作;这次通过评估老人的情况,我们为他们讲解了需要的健康知识,受到了老人的欢迎。”

2.拟定护理诊断的能力。多数学生表示,通过实践,拟定护理诊断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G10:“之前在收集到的资料中很难发现问题所在,摸不着头绪,通过训练和老师的精心指导,发现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G4:“能按照老师给的思路来分析护理问题,提护理诊断时的逻辑思维明显增强,提出的护理诊断更加全面准确。”G16:“理论课学习时侧重于确定护理诊断的名称,现在对于相关因素的确定感觉容易了很多。”G7:“以前写护理诊断会出现自编自造的情况,现在会有意识的查找资料,在护理诊断手册中查找、分析与资料相符的护理诊断。”G9:“之前随口能说出的护理诊断名称也就五六个,现在掌握的护理诊断数量增加了许多。”

3.护理记录书写。多数学生表示,护理评估记录的书写能力有了明显提高。G16:“现在每次碰到阳性资料都会进一步询问相关原因,把原因补充到护理评估记录里,这样有利于确定护理诊断的相关因素。”G14:“前几次上交的护理评估记录总有漏项,老师在群里指出问题之后就注意多了,每次书写完成后,我们会两人核对、避免漏项。”G15:“以前写见习报告时不会注意护理诊断的先后顺序,这次活动时,老师要求我们排序,并且讲了排序的技巧,渐渐地我们能很容易地完成诊断排序了”。

(三)责任感

多数学生表示,养老机构社会实践使自身的责任感明显加强。G1说:“以前临床见习时没有固定的见习对象,这次活动固定服务对象,无形中就把自己和老人联系在一起,会给予他更多的关注。”G14说:“固定服务对象使我们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有被别人需要的感觉,对这项活动的重视程度增加了”。G13说:“以前临床见习时就是觉得自己是学生只是学习,此次活动中感到自己更像是‘主人翁’,我们组的老人骨折一直卧床,感觉他真的很需要别人的关心,我们就想着多为他做点事,让他舒适一些。”G10说:“此次活动的持续时间长,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自由发挥的余地也大,更能激发我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四)无助与困惑

有部分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无助与困惑。G3:“我们想看看这些老人的病历资料,但科室的护士老师拒绝了我们的要求。”G12:“老师现场指导次数少,小组讨论的次数应当再增加一些,希望老师能多提供几次指导与讲解。”G9:“我们每次都是按照护理诊断来制定下一次的护理计划,可一些计划难以真正落实。”G16:“在服务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知识、能力有限,护士老师为了避免产生不良后果,有的具体操作不太放手让我们去做。”G7:“虽然已经学过健康教育了,但做的时候还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方法,只是讲了健康知识。”

三、讨论

(一)养老机构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护生的问诊及沟通能力

问诊是收集健康资料的主要手段。正确的问诊方法和良好的问诊技巧是确保健康资料完整与准确的关键,是做出正确护理诊断的基础,更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重要时机。因而,问诊能力不仅对于护生健康评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是其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重要体现。健康评估课程中,问诊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是临床见习和实验室角色扮演。临床见习时,很多情况都是多名护生见习一位患者,护生的见习机会缺乏,在加之很多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更加缩短了护生的见习时间,导致护生的问诊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地训练。实验室角色扮演时,大部分学生由于缺乏疾病经历及尚未开始专业课的学习,对疾病的知识知之甚少,只能从形式上训练问诊能力。养老机构社会实践已随访方式进行,使护生直面真实的患者,随访时间较长;并采取结对、责任到人的原则,护生有了责任感,大大提高了护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护生的实践机会。在反复训练及教师的指导下,护生的问诊能力与沟通能力得到了充分地锻炼。因而,养老机构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护生的问诊及沟通能力,与传统健康评估实践教学可实现优势互补。

(二)养老机构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护理本科生的整体护理评估思维

《健康评估》(第3版)指出,课程目标在于培养护生“以与医疗诊断不同的整体护理评估思维模式”确认患者的护理诊断/护理问题能力[1]。整体护理评估思维是在整体护理理念基础上形成的诊断性思维,掌握护理程序的应用是其内在要求。目前的临床见习常局限于某患者一次性健康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诊断,这使得评估、诊断与计划、实施、评价割裂开来;同时在前期课程中也未设计连续的护理程序应用实践的环节,这些均不利于护生整体护理理念的建立。此外,见习报告常以小组作业形式提交、教师的评价反馈往往滞后,且缺乏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与讨论,难以达到有效训练诊断性思维的目的。本研究中,养老机构社会实践以护理程序为指导,护生体验了“动态的”、“连续的”、“整体的”护理服务。随着实践的深入,护生改变了以往来机构时“随意、无准备”情况,形成了“根据评估及诊断结果,实施护理计划”的习惯,很好地强化了评估意识。确定护理诊断是护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实践中采取了“组内讨论确定初步的护理诊断教师指导下进行小组间研讨教师点评小结”的步骤进行。研讨型教学在这一环节的应用,强化了护生对于护理诊断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了护理本科生的诊断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养老机构社会实践培养护生健康评估能力需要更多的外部支持

为促进机构实践培养护生健康评估能力的长效发展,需要提供以下外部支持:对外,高等医学院校应当将养老机构创建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这是医学生社会实践得以长期开展的坚实基础[5]。在此前提下,双方加强协调沟通,有助于解决学生在机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其成就感。对内,高等医学院校需要进行社会实践课程化改革及师资支持。在2015年开始的新一轮实践中,我系的做法是:《养老院护理实践》写入了2013版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安排学生(2013级护本生)在三年级开学前进行为期两周的机构集中实践活动,完成后可获得1学分,这样可使社会实践规范化,解决了与专业课衔接的问题。本学期起,将机构作为健康评估课程的第二课堂,指导学生(2013级护本生)完成与课程理论教学同步的2个月的实践活动,作业及参与情况计入课程平时成绩。教师的指导对学生健康评估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目前开展的第二轮机构实践中,我系已将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纳入了实践教学师资,同时通过师生互动平台――QQ群、微信群,实现了师生实时互动,这有助于在师资紧缺的情况下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吕探云,孙玉梅.健康评估[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张文杰.护理人员健康评估能力评价研制与初步应用研究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3]罗玫,蔡敏,刘兵,等.中医护理本科生临床健康评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2).

老年人常见的护理诊断篇2

【关键词】 老年患者急诊护理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明显改善,人均寿命逐年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显著。联合国规定65岁以上为老年,我国目前以60岁为界限[1]。随着老年人比例的增加,老年患者需要更多的护理健康服务,临床上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具有特殊性。对急诊老年患者的护理对策为急诊护理工作提供了指导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0月1日,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老年患者206例,其中男121例,女85例;年龄60~90岁。内科病例140例,外科病例66例。

1.2方法采取自制的急诊病例信息登记表进行资料收集,对急诊老年患者患病特点及心理特点恰当地实施相应的护理。

2结果

2.1急诊老年患者内科病例中心脏疾病患者所占比例最大,然后依次为脑血管疾病、copd。见表1。表1急诊老年患者内科病例前3位的疾病

2.2急诊老年患者外科病例中急性阑尾炎所占比例最大,然后依次为急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见表2。

2.3急诊老年患者患病及心理特点

2.3.1急诊老年患者患病特点:①主诉少,与客观病情不一致:典型病例:男,70岁。主诉恶心,无其他不适就诊。查体:神表2急诊老年患者外科病例前3位的疾病清合作,血压100/60mmhg(1mmhg=0.133kpa),心率108次/min,呼吸21次/min,心前区听诊心音弱,叩诊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急查心电图,经查体诊断为心力衰竭(心衰)。立即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路,强心利尿,住院治疗。②临床表现不典型:一方面老年人自我感觉迟钝,对冷热痛觉反应差,自觉症状轻;另一方面由于多种疾病可以相互掩盖症状所致[2]。尤其发病初期症状往往不典型。例如,心肌梗死时较少有剧烈心绞痛或疼痛部位不典型,可表现为牙痛、腹痛、腰背痛、肩部痛等,往往通过心电图检查才能发现。典型病例:男,67岁。主诉胃痛2d,口服胃药无效就诊,查体:血压110/60mmhg,心率100次/min,呼吸20次/min,在急查心电图患者平卧时,突然发生心跳骤停,心电图示心电机械分离,提示心肌损伤非常严重,故抢救无效死亡。③容易发生多脏器衰竭:由于生理功能发生改变,老年人发病的原因有时不同于一般人,容易发生脏器衰竭。典型病例:女,73岁。自述咳嗽咳痰就诊,原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查体:神情,呼吸急促,半卧位,血压130/70mmhg,心率100次/min,呼吸22次/min,听诊双肺干鸣音。立即氧气吸入,就诊30min时,患者突然出现大汗、四肢湿冷,呼吸困难,血压80/40mmhg,心率120次/min,呼吸26次/min,提示发生急性心衰。立即给西地兰0.4mg,速尿20mg,入壶。30min后病情好转。住院进一步治疗。④多种疾病共存:由于老年人体内调节能力差,应急、防御、代谢功能减弱,往往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当某一种疾病发生变化时,其他疾病有原来相对稳定状态而发生急剧变化,造成病情发展迅速、复杂、多变且并发症多,不易控制。⑤老年患病后病情易急剧加重:老年人往往多种疾病共存,表面是一种疾病,实际上其他几种疾病已经开始出现问题,可发展为器官衰竭,病情迅速出现不能控制的危象,发生猝死。⑥容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因老年人口渴中枢敏感性降低,多脏器功能减退,饮水减少。患病时很容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⑦容易出现意识障碍:与老年人脑血管硬化、电解质紊乱等有关。⑧老年急诊患者就诊时间晚:老年急腹症患者发病后就诊时间多较晚,12h就诊的占全部病例的43.5%,而同期青、中年12h就诊率为89.6%[3]。

2.3.2急诊老年患者心理特点:①悲观失望:多数有慢性病,长期忍受病痛折磨,对疾病治愈丧失信心,心情极度悲观,甚至拒绝一切治疗护理。②多疑恐惧:由于疾病反复发作,增加了患者的恐惧感,对疾病估计过于严重,对他人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感。③孤独忧郁:老年人多数赋闲在家养老,子女忙于工作,容易产生孤独、寂寞的病态心理,心理上特别需要关爱安抚,但同时又自觉累赘,担心他人嫌弃。

2.4护理对策

2.4.1针对急诊老年人患病特点及护理对策:①我院急诊科针对急诊老年人患病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就诊及抢救护理程序。②接诊老年患者时,不能只听患者的主诉,应详细询问病情,特别是对既往史、治疗史、发病前后用药情况要详细询问,并进行必要的体检,对病情做出全面的评估。提高分诊准确率,使患者得到准确及时的救治。③急诊护士必须掌握老年患者患病特点及心理特点,思路要敏捷,接诊时要注意测量生命体征及体格检查,及时发现患者患病体征,为病情诊断提供依据。④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病情的微小变化。作为急诊护士应有敏锐的观察力,要有对病情危重信息的敏感性,准确判断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⑤老年患者病情易急剧加重,提示我们对老年患者,即使就诊时生命体征平稳,也应提高警惕,不应忽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⑥掌握老年人生命体征的特点。老年人血压一般比年轻人高,患有高血压病史时,平时收缩压170~180mmhg,如测得血压110/70mmhg,看起来很正常,实际上和老人平时相比已经降低了30%以下,已经出现了低血压现象,如果没有及时处理病情就会发生变化。提示我们一定要结合老年人生命体征的特点来判断病情。

2.4.2针对急诊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其护理对策: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心理护理要从就诊开始,微笑相迎,服务热情周到,护理操作要熟练、轻巧、稳健,使患者心情舒畅,感受到护士的亲切关怀,内心充满信任感。②交谈是心理护理的关键:护士应主动与患者谈心,做其知心朋友,多与患者倾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树立治疗的信心,引导患者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要特别注意讲话的方式和态度,说话要温和有礼貌,语言要通俗易懂,以免造成患者理解的不便,不能良好的沟通。③重视老年患者珍惜生命的心理:临床观察老年人尽管失去健康,仍十分珍惜生命。作为护理人员,要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生活信心,主动配合治疗,以最大的热情拥抱生命。④应与老年患者的家属保持多方面的联系:要求家属密切配合,多关心体贴老人,以保证老人心胸开阔、乐观向上。

2.5护理效果针对急诊老年患者患病特点及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使老年患者自就诊到出院整个过程中处于最佳的治疗效果和心理状态,达到早日康复出院的目的。经问卷调查,老年患者对我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7%以上。

3讨论

为了更好地了解老年患者患病特点及心理特点,做好急诊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不但要有丰富的临床医学及护理学知识,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敏锐的观察力、对病情危重信息的敏感性,准确判断病情,而且,还要有善于驾驭老年患者心理的能力,有的放矢地开展护理工作,能使护理工作事半功倍,取得最佳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兰,孙智晶.关注老年女性身心健康.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817.

老年人常见的护理诊断篇3

关键词:急性腹痛;观察要点;护理干预

急性腹痛是急腹症最常见症状表现,病因复杂,其中又以各类急腹症为主,病情进行速度快、特异性强,确诊难度较大,年龄跨度广,老年人比重高,老年人组织器官功能发生退化、抵抗力低、器官储备功能不足,易发生并发症,约1/3患者需转外科治疗,急性腹痛伴随症状较多,患者可能合并呕吐、腹泻、发热、意识障碍甚至休克,护理与监护难度大[1]。本院急诊科或门诊共收治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表现患者241例,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试探析急性腹痛观察要点,总结护理干预经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41患者收治于2014年1月~12月,其中男144例、女97例,年龄4~89岁、平均(51.4±10.0)岁,其中小儿29例、老年人105例。伴随症状:发热81例、头晕23例、恶心与呕吐118例、腹泻26例、胸痛14例等。发病至送院时间30min~3d、平均(2.3±0.8)h。分诊至内科疾病152例、普外科61例、妇产科19例、泌尿外科8例、胸外科1例。纳入标准:①急诊科、门诊收治;②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表现;③临床资料完整。

1.2方法

1.2.1观察要点

1.2.1.1急诊科①辅助诊断,配合医师进行常规检查、查体,及时获取相关分泌物、样本送检,观察记录患者症状表现,腹痛部位、程度、发作时间与进展情况(加重与转移情况)、体温、呕吐频次与量、伴随症状表现,重点观察有无腹膜炎体征、意识状态、中心静脉压、血压、红细胞比容、电解质水平、血清标志物水平,判断有无坏死性、出血性病理表现,采用量表评估患者死亡风险,判断有无器官衰竭等严重致死性并发症;②留观患者,对于一时无法明确诊断留观者,应做好生命体征监护,观察记录基础治疗后症状表现。

1.2.1.2分诊后①内科,观察症状表现、生命体征,据不同疾病类型设定不同的观测内容,如对于消化道出血患者,应注意观测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大便情况、尿量,鉴别发现烦躁不安、心率加快、血压下降、体温下降、呼吸急促等失血表现,在治疗早期每隔20min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在给予对症治疗后,据症状改善情况,评估治疗效果,鉴别发现再出血症状;②普外科,做好术前准备,观察患者应激指标水平,评估手术耐受,关注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评估并发症发生风险。

1.2.2护理干预

1.2.2.1急诊科①分诊前,给予基础治疗干预,如药物镇痛,常肌注盐酸山蓑若碱注射液,或采用耳穴按压、平衡针等保守方法镇痛[2],对于有发热症状者,还给予降温处理,对于合并休克者给予抗休克处理;②据拟诊结果,给予对症处理,如拟诊为胃炎急性发作者,给予胃肠动力药物,医嘱绝对卧床休息、禁水食,若伴有恶心、呕吐症状,注射胃复安,或口服胃黏膜保护剂,若脱水症状较严重,可口服补液或静脉输液补液,纠正电解质失衡[3];②心理护理,急性腹痛患者普遍伴有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一定程度上可能加重病情,促进应激指标水平上升,还可能影响治疗依从性,护士应做好心理支持,增强患者安全感,对于未明确诊断留观者,应解释留观的原因,纠正患者错误认知,留观并非误漏诊。

1.2.2.2分诊后①基础护理,作息管理,一般宜卧床休息,适当禁水食,遵医用药;②病情缓解或好转后,据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依次给予流食、半流食、软食、普食;③做好病房管理,防寒保暖;④据疾病类型给予专科护理,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安排压迫止血(三腔两囊止血)、胃液抽取、护理,以预防胃反流、胆汁反流,观察内科治疗药物止血效果;⑤关注合并症管理,如伴有肝硬化等消化性合并症患者,应适当延长禁食时间,安排专科饮食,避免摄入可能增加肝负荷食物,对于合并糖尿病患者,还应做好血糖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处置低血糖反应,预防休克;⑥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采取积极的措施促患者镇定镇静,纠正患者错误认知,以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默契的团队合作,体现护理专业性,减轻患者顾虑,增强其治疗信心,同时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在选择风险诊疗活动如手术时,尽快取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避免延误治疗,在患者出院前,还应据疾病类型、治疗情况,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预防复发、并发。

2结果

2.1送院时临床表现有弥漫性腹膜炎体征181例、休克41例、发热(≥37.2℃)84例、中心静脉压(0.44±0.05)kpa、血清K+

2.2诊断情况12内明确诊断144例、12~24h内明确诊断85例,临床表现属原发病典型表现94例(12h内明确诊断86例),采用病理诊断(手术与活检)84例,与拟诊相符80例。

2.3结局死亡1例,为坏死性急性胰腺炎,其余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2~35d、平均(7.3±2.3)d。

3讨论

本次研究中,12内明确诊断59.75%,诊断效率仍有待提高。原发病典型表现39.00%(94/241),原发病典型表现12h内明确诊断占91.49(86/94),提示急性腹痛患者多无典型症状表现,是致疾病延迟诊断的主要原因。采用病理诊断占34.85%(84/241),与拟诊相符95.24%(80/84),病理诊断是急性腹痛病因诊断"金标准",但病理诊断多为创伤性操作,手术诊断风险相对较高,护士对于未明确诊断、留观者,应做好手术适应证筛查。

急性腹痛病因较复杂,常见病因包括急性胃肠炎、急性阑胆石症发作、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机械性肠梗阻等,多以急诊科就诊,应注意收集相关信息,特别关注腹痛发作、变化进展情况、伴随症状,发现典型症状,为拟诊、明确诊断提供依据,同时做好基本的对症护理、心理支持,拟诊后据拟诊结果给予治疗护理,分诊后据原发病护理路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包括治疗性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合并症管理等。

参考文献:

[1]肖红丽,王宇,王艳,等.急诊腹痛症状早期预警方法研究进展[J].临床诊断杂志,2014,15(1):56-60.

老年人常见的护理诊断篇4

关键词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症护理体会

老年糖尿病是老年人内分泌代谢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种,其中老年糖尿病大多数是2型糖尿病,占90%~95%。与非老年糖尿病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脑并发症多,在治疗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易造成医生误诊,护士观察病情的误判,持续严重的低血糖不能及时纠正,将会导致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7~2009年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反应者18例,年龄56~91岁,平均73岁;全部为2型糖尿病,病程7天~28年;其中男12例,女6例,胰岛素治疗者3例,其余为控制饮食及加服降糖药治疗。

讨论

维持一个相对高的血糖有利于对胰岛细胞的刺激:老年人发生感染或心脑血管意外时,血糖反应增高多为一次性的,一般<8mmol/L的老年人1~2次空腹血糖增高,即可诊断为糖尿病,若给予积极的药物治疗易导致低血糖反应发生,因老年人随年龄增高处理糖的能力逐渐下降,维持一个相对高的血糖水平有利于对日渐衰退的胰岛素细胞给予兴奋性刺激。如1例男性患者,64岁,入院前门诊体检,空腹血糖7.8mmol/L,给服“优降糖”2.5mg,日服3次,服药7次后突然晕倒,急查血糖2.6mmol/L,给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40ml后即刻苏醒,此病例说明临床医生诊断标准过宽,未进一步明确诊断,滥用降糖药,作为第一线护士应作好把关工作,注意提醒医生,对老年人诊断糖尿病不能随意放宽标准,其空腹血糖<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mmol/L,一般不宜用降糖药治疗,建议通过饮食和锻炼改善血糖浓度。

脑部病变易致中枢神经对糖的调定点发生改变:老年人因不同程度脑细胞萎缩及脑动脉硬化,易导致中枢神经对糖调定点发生改变,因此老年人慢性高血糖是存在的,其机体处理糖的能力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血糖浓度虽在正常范围,但因无能力转化,细胞仍处于饥饿状态,而表现低血糖症状。护士在工作中应提醒医生,在判断老年人的血糖指标时应结合临床,老年人由于各功能衰减的因素不能以一般原则思考。

多系统疾病并存易漏诊低血糖反应: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低血糖时,可有血压增高,心脏供血不足及神经精神症状,易误诊为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心绞痛而延误治疗,本组即有4例患者如此,说明老年人因多系统疾病并存,在发生低血糖时因顾及既往史,临床可能已以“脑血管意外”诊断,但护士在全面询问病史和查体后需提醒医生,注意鉴别,对老年人昏迷患者一般应常规送检血糖。

药物治疗中易发生低血糖:老年人肝肾功能衰退,降糖药在肝内代谢及肾脏排泄减少致血中浓度增高,故常规剂量用药也会发生低血糖反应,本组统计有2例患者,此外老年人胃纳不佳,也易发生重症低血糖。特别应注意注射胰岛素要准时、准量。注射后30分钟必须进餐,护士还应该了解降糖药的种类、剂量及药理学知识,以便在用药过程中根基药物的特点作好用药观察,还应特别注意药物在个体效应中的特异性。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致低血糖症状缺如或轻微: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作为低血糖信号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可以缺如或轻微,而突出表现为脑细胞糖供应不足所致皮层下功能障碍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本组共11例),其原因可能为老年人肾上腺皮质功能生理性减退。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长,多有糖尿病神经性病变,从而失去对低血糖反应分泌肾上腺素的功能,表现出低血糖特有的儿茶酚胺水平增高所致的症状。老年人血糖低至25mmol/L时无症状,当血糖降至2.0mmol/L而突然表现出脑部症状,提示在老年糖尿患者治疗期护士应随时观测血糖,了解血糖指标。

糖尿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其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或迟或早地会出现各种急慢性并发症而威胁患者生命。而低血糖反应对患者的危害更大。因此,护士在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工作中应熟练掌握血糖指标,总结本文中引起低血糖反应的各种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认识,使老年糖尿病得到良好的控制,延长其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一清.糖尿患者健康教育护理体会[J].河北医药,2005,11(9):859.

2刘志梅.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症[J].老年实用医学,2003,17(2):104.

老年人常见的护理诊断篇5

【关键词】基层卫生院;门诊病人;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088-02

一、当前基层卫生院门诊治疗的特点

近些年,现代护理学飞速发展,现代医学模式也逐步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传统护理学中,实施的是功能制护理,即把任务当作核心,简单地将护理工作划分为各种不相关的任务。护理人员只是机械、被动地将眼前任务完成,基本不去考虑患者的实际需求,没有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的护理,也没有与患者进行沟通。该模式根本不能满足现代医学的发展需求。目前护理工作主要是把病人当做护理工作的中心,解决患者各项治病难题,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是促进患者痊愈的重要护理模式。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基层卫生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不断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功能也逐步在完善,加之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模式下,治疗费用在不断降低,病人逐步增多,有效解决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难题。近些年迫于生活压力,大部分的青年农民都进城打工,“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各大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当前基层卫生院大部分的服务对象都是老人和小孩,其所占比例高达95%以上。由于服务对象比较特殊,基层卫生院开始重点关注心理护理。护理工作从传统的心理护理逐步向“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过渡。

二、门诊病人就诊时的心理状态

(一)病人希望“一长三短”,仔细检查

所有来卫生院就诊的病人都希望能够尽快完成所有的治疗。特别是老年患者和儿童患者,他们希望挂号、候诊以及取药的时间都不要过长,希望能够由医术水平较高的老医师或者自己比较熟悉的医生来进行诊治,并且能够得到医生仔细的检查和诊断。并且在进行注射等治疗时,希望由中年护士来进行操作。

(二)患者内心存有较多的疑虑

在基层卫生院中,面临的患者99%都是来自农村的。近些年由于基层卫生院的基础建设越来越好,医疗水平也得到了质的飞跃。然而由于诊治对象大都是老人和儿童,他们的经济水平都较低,担心医生会另眼相待,不仔细进行检查。这些患者都比较敏感,他们希望进入卫生院后能够得到护士的热情接待,自己的主诉可以得到护理人员的尊重,医护人员能够高度重视自己的病情。

(三)儿童患者存在恐慌害怕的情绪

儿童患者来到陌生环境之后,尤其是在见到大量身穿白大褂的陌生人时,会感到高度紧张,产生恐惧心理,更甚者会啼哭不止,给治疗带来较大的困难。

(四)老年患者焦虑,性格孤僻

部分经济条件较好而且富有文化气息的老年慢性病患者通常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疾病能否完全治好,而且会重点观察家属和医护人员对自己患病的态度,担心家人和医护人员对自己的病情进行隐瞒。部分孤寡老年病人,由于经济困难、社会地位较低,没有强烈的求医欲望,特别是来自偏远山村的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受宿命论的影响,认为“一切都是命”,加上知识水平较低,认为死亡就是自己的归宿,根本不关心自己的疾病状况和预后的好坏,情绪比较悲观,意志消沉,医护人员提出的相关问题,他们大都是十问一答。而且在基层卫生院中,诊治对象大都都是上述情况中的后者。

三、在基层卫生院门诊治疗中心理护理措施

(一)设置专家门诊和问事咨询台

卫生院可以安排老护士对候诊进行指导,进一步解决病人的心理障碍及其他困难。还需要向咨询的病人强调门诊诊疗程序的重要性及严肃性,向其解释还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客观情况。热情接待所有的来诊病人,像亲人一样对待病人,用实际言行换得病人的信任和感情,对病人在就诊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问进行认真解答。同时对病人在就诊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顾虑进行解答,消除病人的疑虑。比如告诉病人“老年医师、中年护士的经验比较丰富而且操作比较娴熟,年轻的医生和护士则是心灵手巧”,告诉患者每位医生对常见病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疑难病例则需要经过会诊来进行解决。严格遵循分配察诊制度,部分患者对检查结果存在较多的疑虑,万分焦虑,害怕自己患上不治之症,此时医护人员就应该用诚恳的态度对其进行解释,引导患者正确的认识疾病。

(二)积极解决患者的困难

医护人员应该积极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获得患者的信任,患者就会主动配合医生诊治。农村来的老年患者大部分都是文盲,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给予患者特殊的照顾和指导,特别是没有人来陪诊的老年患者,医护人员应该主动关心,做到体贴入微,让患者感到温暖,帮助这些老年患者解决各项难题,比如给老年患者带路,指引患者去挂号、候诊,带领患者到达取药地点等,让患者从精神上感到安慰。关于就诊的儿童患者,医护人员可先让患者在一旁观看具体操作,清楚地向他们讲道理,消除儿童患者的恐惧情绪。而面对需要打针的儿童患者,医护人员需要用的态度来夸赞儿童,鼓励他们要坚强勇敢,并且将准备打针的儿童带到旁边进行观看,让患儿亲眼观看打针究竟是怎么回事。儿童患者完全消除恐惧心理后,就会完全信任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就会积极配合,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疗效

大部分的患者在取得药物之后都会对药物的具体效果产生担心的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就应该积极配合医生,在一定程度上向患者解释所用的药物。比如使用阿托品之后可能会产生口干、面红、心慌等副作用,医护人员应该嘱咐患者无需害怕,可以适当饮用一些水。还有一部分病人没有达到住院条件却主动要求住院,医护人员应该仔细向患者解释不住院的必要性,告诉患者回家之后需要注意的各事项以及随诊的具体时间,并在起居、体育锻炼、饮食和营养方面对其进行指导,同时向病人宣传在家中需要常备的药物及病情观察的方法和病情恶化时的抢救手段等方面的知识,让病人安心回家,这样患者及时在家中旧病复发,也能够从容应对。

参考文献:

[1]贾平,高会文.浅谈门诊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8:114.

老年人常见的护理诊断篇6

 

关键词:急性气管炎 支气管炎 护理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感染是此病常见的发病原因。其中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包括腺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肺炎支原体、衣原休也是本病的致病菌。理化因素刺激属于非生物致病因素,主要是由于吸入某些刺激性较强的物质所致。常见致病因子有粉尘、冷空气、刺激性气体(强酸、强碱、某些挥发性溶剂)等。吸入能够引起机体产生过敏反应的物质,如花粉、有机粉尘或真菌孢子等。除上述主要病因外,过度劳累、着凉也可诱发本病。主要病理改变为气管-支气管充血、水肿、纤毛细胞损伤、脱落,分泌物增加。炎症消退后,气管-支气管黏膜的结构和功能多能恢复正常。

   (二)临床表现

   起病较急,初期以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为主,如鼻塞、流涕、咽痛、声音嘶哑等;发热时可有头痛、乏力等症状;炎症累及支气管黏膜时,可有咳嗽和咳痰,这是急性支气管炎的主要表现;开始以干咳为主,3~4天后,可咳出黏液性痰,随病程发展可转为脓痰,偶有痰中带血;有时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咳嗽,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胸腹部肌肉疼痛,咳嗽可持续2~3周,甚至更长时间;伴支气管哮喘时,可有喘息、胸闷和气促,听诊肺部可闻及哮鸣音,气道分泌物增多时,两肺呼吸音粗糙或可闻及干湿??簦??婪置谖镌龆嗍保?椒魏粑?舸植诨蚩晌偶案墒??簦?人浴⒖忍岛罂上?В?奁渌?⒎⒅ⅰ1静≈⒐睾吞逭魅缜ㄑ硬挥?勺???灾??苎住

   (三)诊断要点

   急性支气管炎主要通过症状和体征、胸部X线片、血常规检查、病毒抗体检测和痰细菌学检查作出临床诊断。胸部X线检查可无异常或有肺纹理加深。

   (四)治疗原则

   此病一般无需住院。如有合并症或有其他慢性病史的病人可根据病情给予对症处理;对于咳嗽剧烈者,可用止咳祛痰药物治疗,但需慎重使用镇咳药;对有支气管痉挛喘息症状者可适当应用茶碱类或β2-受体激动剂;对有发热的病人,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多饮水,或应用解热镇痛药物治疗;应用抗生素要有病原学检查依据,否则不宜作为常规使用药物。 

   (五)护理

   1.护理评估

   (1)病因评估 询问病人健康史,发病原因、与周围环境因素的关系,以便帮助病人识别疾病的危险因素。

   (2)病情评估 主要是对病人呼吸道症状、体征,如咳嗽、咳痰、头痛、乏力、胸闷、气短和发热等,以便为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具体内容包括:咳嗽性质,如干咳、阵发性或持续性,伴随的症状及影响因素等。

  (3)健康行为与心理状态评估 主要评估病人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重视程度,评估是否掌握疾病预防及注意事项,同时,注意病人所伴随的相应的心理反应,如呼吸道症状导致病人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变,胸闷、气短所引起的紧张和焦虑等心理状态改变。

   2.护理诊断 病人可存在的主要护理诊断与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常见护理诊断基本相似,但与个体差异有关。护士可根据病人不同相关因素提出确切的护理诊断。

   3.护理目标 通过护理要使病人能够有效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和缓解症状,维持病人舒适状态。

   4.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对老年人群患病者应给予高度重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器官的生理功能逐渐发生衰老和变化。其肺泡数量减少,且泡壁变薄,泡腔增大,弹性降低,呼吸功能也不断下降,对缺氧和呼吸系统的调节功能也随之减低,咳嗽反射减弱,免疫力低下,使老年人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加之老年人常患有其他慢性病变,如脑血管病等,一旦卧床,并

[1] [2] 

发合并症,常可危及生命。其护理要点如下。

   ()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咳嗽、咳痰,多应用化痰药物治疗以稀释痰液,便于咳出,禁用或镇用镇咳药,以防抑制呼吸中枢,引起呼吸抑制,甚至昏迷。加强体位护理,勤翻身、叩背或其他物理排痰法。当出现症状时,应尽量取侧卧位。一般健侧卧位利于引痰,可左右交替卧位。

   ()观察生命体征 注意呼吸、脉搏及节律的改变,注意痰的颜色、性质和量的变化,如发现病人精神不振或嗜睡、懒言、不喜活动或呼吸困难及发绀等出现,应高度重视,急查血气分析。

   ()正确指导老年人用药 按时服药,正确使用吸入药物或雾化吸入器,定时留取痰标本,及时检查痰细菌培养,及时调整抗生素的应用。

    .健康教育

   ()嘱患者及时休息,多饮水,注意保暖。

   ()增强体质,防止感冒。

   ()对吸烟者,指导忌烟。

   ()改善劳动与生活环境,减少空气污染,避免接触或吸入过敏原。

老年人常见的护理诊断篇7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148-01

急性腹痛在急诊科就诊患者中是一个常见症状,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的特点,一旦诊断延误,治疗不当,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危害,甚至死亡。因此,,对急性腹痛及时识别和诊断显得非常重要。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病因复杂。涉及内、外、妇科等多学科、其表现多样、有些特征不典型,因此急诊预检护士应高度重视其鉴别诊断。

1临床资料

自2007年7月至2007年10月,我科接诊各种急性腹痛病人270例,男160例,女110例,其中结石100例,宫外孕20例,肠梗阻20例,疝气10例,急性胰腺炎10例,外伤所致脏器破裂出血18例,阑尾炎12例,急性肠胃炎70例,胃穿孔8例,卵巢囊肿蒂扭转2例。

2腹痛鉴别:

2.1年龄差别不同的年龄常有不用多发病:婴幼儿急性腹痛多件肠套叠、嵌顿疝,青壮年多见急性胃肠炎、阑尾炎、胃肠穿孔,外伤所致畸型腹痛多见脏器破裂出血等,老年人腹痛多位癌肿的并发症(穿孔、梗阻、出血等)和胆道疾病。

2.2性别差异女性病人腹痛时多为妇科疾病、如急性盆腔炎、附件炎、异位妊娠破裂、卵巢囊蒂扭转等,男性病人多见溃疡病、梗阻性疾病、泌尿系统结石。

2.3要注意区别是外科系统还是内科系统腹痛。在诊查急性腹痛时,特别是在手术前、首先应除外非外科原因引起的急性腹痛。外科性腹痛症一般先有腹痛,后又发热、呕吐。而内科性急性腹痛则先有发热,后有腹痛。对持续性腹痛超过6h的任何患者应考虑外科疾病,查体时注意外科急腹症常有局限性腹痛及压痛。

2.4要注意区别是功能性还是器质性腹痛。功能性紊乱腹痛是间断性、游走性、一过性或不规则性,缺乏明确定位,一般不超过3~6h,虽超过6h,也渐趋好转。症状重而体征轻、腹软,无固定压痛及反跳痛,无明确体征,如包块、肠型、肠蠕动波、肠鸣音改变等,病程虽长而全身改变不明显。

3分诊与护理

3.1分诊分诊护士在接待病人时,应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等简单扼要的询问病史,进行必要的护理查体。迅速做出准确的分诊判断。及时通知相应科室医生诊治。

3.2生命体征的护理

对表情痛苦、面色苍白的病人,尤其是外伤后引起的急性腹痛疑有内脏破裂出血的病人,及时测量生命体征,对血压下降休克前期或休克的病人,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保证及时用药,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3.3心理护理

急性腹痛的病人多表情痛苦,尤其急腹症的病人,常辗转不安。急诊护士在接诊分诊的同时,应给与病人必要的心理安慰与支持。增强病人抗病与治病的信心,较好的配合治疗及护理。

4讨论

预检护士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知识及理论水平。并且观察患者全面、仔细。详细询问,根据病情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及时发现危重患者,争取抢救时机。挽救生命。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对急诊患者处理敏捷,判断果断。及时通知各科医生,协助急诊医生、护士做好抢救治疗工作。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亲切真诚的接待患者。对患者一视同仁,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主动做好就诊只是宣教和注意事项的介绍,提高工作效率,做好每一位患者的预检工作。

老年人常见的护理诊断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3例是在我院外科住院并进手术确诊的病人,其中男39例,女14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5.7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5~72h,平均时间为32.8h;并存其他慢性疾病29例,其中以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老年性内科疾病为主。

1.2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中多以腹痛为常见.腹痛有42例.其中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21例.典型的右下腹固定压痛者23例:31例病人有消化道症状,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等;有发热者27例。其中口腔体温在38.5℃以上者10例:辅助检查中血白细胞高于10×109/L者24例.高于15×109/L以上者4例:腹部B超发现右下腹炎性包块者8例.伴盆腔积液者3例:腹部X检查提示不全性肠梗阻2例;行腹腔穿刺,抽出炎性液体者2例。

1.3治疗方法 53例病人均在入院明确诊断后.于6h内进行手术治疗,包括:(1)术前准备积极行保守治疗,如抗生素、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术前病情评估、对于病情严重者及有并发症者.请相关科室会诊。(2)手术方法:选择适当有麻醉方式及心电监护.其中行单纯性阑尾切除术45例.阑尾切除术加腹腔引流术4例.阑尾坏疽穿孔致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3例。(3)术后处理:加强心电监护、抗生素、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预防肺部感染及加强支持疗法,同时治疗并发症。

2结果

53例病人中治愈51例,好转2例,住院时间为9~53d,术后发生切口感染6例,肺部感染6例.泌尿系统感染5例,无一例死亡。

3讨论

3.1老年人阑尾炎临床特点

(1)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抗病能力下降,血管多伴有硬化,一旦发病易致阑尾坏死而致阑尾穿孔。(2)因老年人对疼痛感觉迟钝,腹肌薄弱。防御机能减退。所以主诉不强烈,体征不典型,对疾病反应能力差,症状与病情常不相符,常延误诊断。(3)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2l例.占39.6%.典型的右下腹固定压痛者23例,占43.4%.说明右下腹疼痛和固定压痛仍是老年人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4)并存其他慢性疾病29例,占54.7%,一般以内科疾病为主,加之病情不典型,容易被延误诊断,并发症多增加老年人的手术危险性.故围术期要重视的处理。(5)一旦延误诊断和治疗,病情发展凶猛,甚至危及生命.有报道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死亡率为4.2%。因此对于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要重视病史与体格检查:除注意腹痛的发生时间、性质、部位、转移时间等外,还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特别应注意腹部体征的变化。有时需要反复检查.左右两侧对照。

3.2辅助检查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发病后全身反应如体温、白细胞计数变化多不明显.本组53例患者入院时有发热者27例.占50.9%.口腔体温在38.5℃以上者10例.占18.9%:血白细胞高于102109/L者24例,占45.3%.高于15×109/L者4例7.5%:腹部B超发现右下腹炎性包块者8例,占15.1%,伴盆腔积液者3例,占6.1%;腹部X检查提示不全性肠梗阻2例,占3.8%。必要时可行腹腔穿刺,腹腔穿刺诊断穿孔性阑尾炎的阳性率达91.6%。因此对于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需要做到全面的辅助检查,以减少误诊的发生。

老年人常见的护理诊断篇9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3)05(b)-0028-02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指的是终末的细支气管远端气道的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及肺容积增大,同时可伴有气道壁的破坏,其诱因较多,如吸烟、大气污染、肺部感染等诱发慢性支气管炎,进而导致本病发生,具有发病缓慢、病程长、中老年多发等特点[1]。自发性气胸作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病情凶险,临床体征复杂,一般治疗及护理不当,死亡率极高,同时也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痛苦[2]。为了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诊治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该研究选取自2009年11月―2011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8例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68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16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68±4.78)岁,病程5年~15年,平均病程(9.76±3.21)年。其中原发病为慢性支气管炎48例,支气管哮喘17例,肺结核3例。气胸类型:闭合型16例,交通型34例,张力型18例。按照随机分组,分成2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

1.2诊断标准

①临床症状可见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等体征,活动后可见加剧,可见桶状胸;②既往可有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史,每年发病持续3月,连续发作2年或2年以上;③查体胸廓增宽,叩诊心浊音界缩小,肝浊音界可见下降,听诊呼吸音减弱;④经X线提示肺容积扩大、横隔下移或横隔运动受限等。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经过确诊气胸后,肺部压缩程度20%的患者立即行胸膜腔穿刺抽气并减压或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所有患者均积极给予抗感染、吸氧、治疗基础性疾病、预防并发症及应对休克或心衰等措施。

1.4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首先是基础护理,老年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饮食上鼓励患者多吃高蛋白质、高纤维素类食物以提高患者营养和防止老年患者便秘的发生,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翻身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利于肺复张。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和雾化吸入,防止气道过于干燥引起咳嗽,同时要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频率、深浅度及呼吸困难的程度。其次是做好胸腔闭式引流过程中的护理,观察引流管通畅情况,引流液的量、色等情况,如发现引流出的气泡由多变少且液柱波动变小,同时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说明肺已经复张,应及时通知医生。

心理护理干预:由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气胸患者临床上常见呼吸困难等症状,伴有濒死感,因此老年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情绪急躁等心理上的障碍,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护士应多和患者进行沟通,及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安慰鼓励老年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根据患者需要可为患者适当播放舒缓情绪的音乐调畅情志。

1.5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疗效评价标准[3]。老年患者情绪评定使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定。

1.6统计方法

选用SaS8.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和Fisher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达到临床控制12例(35.29%),显效8例(23.53%),有效9例(26.47%),无效5例(14.71%);对照组达到临床控制10例(29.41%),显效7例(20.59%),有效11例(32.35%),无效6例(17.6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组间资料采用χ2检验,p=0.9102>0.05,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抑郁情况比较

通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情况比较组间资料采用Fisher检验,p=0.0353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常见肺部疾病,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该病的患病人数持续增加[4]。自发性气胸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常见并发症之一,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支气管壁长时间充血水肿,导致纤维组织增生,患者支气管平滑肌和弹力纤维被破坏及机化,造成支气管管腔的狭窄,进而细支气管呈现半阻塞和扭曲状态,使得活瓣机制形成,最终导致肺大泡的形成。如果在外界诱因的诱发下,如剧烈咳嗽或胸内压力突然增高,则肺大泡记忆破裂,进而导致气胸的发生[5]。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由于老年患者基础性疾病较多且较重,各项生理功能均减退,对痛觉的敏感性也较差,因此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发生气胸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如果不能及时进行X线检查,往往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6]。

针对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气胸的患者,对疾病进行积极的诊断和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及时给予吸氧、抗炎等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时注重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在基础护理方面,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严密观察患者体温,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因外界因素造成的并发感染。对于采取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要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详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情况,注意引流管的通畅情况并和医生进行及时沟通了解患者肺复张情况。最后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两组患者抑郁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患者由于年龄长、体质弱、病程较长、病情严重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做好高质量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要认真观察病情、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工作、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

[参考文献]

[1]崔祥滨.实用肺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49-550.

[2]金德玲.36例老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24):356-357.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呼吸和结核杂志,2002,25(8):455-456.

[4]郑东庆,党立群,刘长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38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1):96.

[5]刘盛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误诊1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2):562.

老年人常见的护理诊断篇10

急诊留观病人健康教育的目标

通过护士对病人在留观期间的一系列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康复保健知识,从而增强了预防保健意识,改变了病人的不健康行为,减少了因缺乏预防保健知识,而使所患疾病经常复发,加重了心身负担的情况,缩短了留观天数,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

急诊留观病人健康教育的特点

2.1通俗性特点:即健康教育语言、形式、通俗易懂,易接受。由于病人起病急,情绪不稳定,老年病人较多,及病人的文化程度,背景不同,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少用或尽量不用医学术语,遇到必须使用医学术语时,则深入浅出,并辅以相应解释,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

4.2随机性特点:健康教育时注意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由于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所患疾病病种不同,我们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非常注意针对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视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4.3短暂性特点:急诊病人的观察期较短,急性病症得到缓解即可出院,门诊随访,而病情较重的病人经过短期的观察后,视病情收治入院或手术治疗,这就需要护士能合理安排工作,既不影响病人治疗,又不延误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

4.4综合性特点:急诊留观病人中以老年病人居多,而大多数老年病人同时患有两种甚至更多的慢性疾病,责任护士便会向病人传授具有综合性的最新最有效的健康教育内容,来消除病人因病重而产生的厌烦心理和自弃情绪。

4.5强化性特点:针对急诊留观病人中年龄相对老龄化及家属比较多的特点,我们采取了反复强化的宣教方式,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意识、表情,来判断病人是否明白。

4.6礼貌性特点:针对急诊留观病人的起病急,情绪不稳定,患者不能及时进行角色转换的特点,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表现出对病人充分尊重和友好,真诚相待,耐心负责的态度,决不能自以为是或用说教的语言,切忌生硬等语气。

急诊留观病人健康教育的内容

3.1病人的权利与义务:主动介绍急诊留观病室的环境,医疗保险方法,便民措施,卫生注意事项,作息制度,安全制度,陪客制度,并告知病人对治疗护理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3.2常见的健康教育知识:全面系统的介绍内科、外科、神经科各种常见疾病的有关防病、康复知识。包括疾病的病因、症状、有关化验检查、饮食指导、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药物的使用方法、出院指导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目前已制定出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教育内容。示范教育:为了让病人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针对病人健康知识的水平及技巧的掌握深浅程度,护士现场对病人进行宣传示范,如帮助长期卧床病人叩背、拍胸,教会病人有效咯痰,指导糖尿病病人测试尿糖方法,插胃管的配合等,每次示范后大家共同讨论、切磋,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提高每一位护士的示范宣教能力。新晨

通过上述七种系统的健康教育形式,使急诊护理工作由单纯的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系统化保健服务转变,通过与病人不断交流,沟通,改善了护患关系,使病人满意率提高。

4急诊留观病人的健康教育的评价方法

4.1与病人交谈的方式:责任护士、护士长采用与病人交谈的方式了解和检查健康教育执行的程度和质量。

4.2集体交班时提问:在交班时不定期请责任护士介绍所属病人的基本情况,检查责任护士的了解程度,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