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建议十篇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建议十篇

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8:46

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建议篇1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产业,河南,经济发展,建议

一、数据的整理

运用《2009年河南省统计年鉴》上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对河南省产业进行合并整理计算,将第二次产业中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与第三产业中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这两大类信息技术行业单独列为信息技术产业,而将剔除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第二产业作为新的第二产业,将剔除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第三产业作为新的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信息技术产业并列放在一起进行分析。

下表就是运用excel表格整理后的投入产出表(见表1)

表12007年河南省投入产出表

资料来源:根据《2009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行到。

二、信息技术产业的中间投入与中间需求以及中间投入率与中间需求率

分析这个指标时,需要引入中间投入与中间需求两个概念。中间投入指的是一个产业在经济活动中从其他产业也包括自身产业等的投入总和;中间需求则指的是一个产业的产出在经济活动中被其他产业同时也包括自身产业消耗的总和。而中间投入率则是指各个产业的中间投入与总投入的比率,中间需求率是各个产业的中间需求与该产业总需求的比率。

中间投入率的含义是:如果中间投入率偏高则说明该产业需要其他产业为他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比较多,多发生在资本密集型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反之则相反。而中间需求率的含义则是指,该产业能否为其他产业提供较多的产品与服务等。如果中间需求率高,则意味着该产业所产出的产品能更多的用作其他产业发展的原材料,就越靠近基础产业,如果相反则说明该种产业的产品不能很好地为其他产业发展所用,就越不能成为基础产业。

利用表2我们就可以算出中间投入、中间需求、中间投入率与中间需求率,如下表所示。(见表3)

表3信息产业的中间投入、中间需求、中间投入率与中间需求率

中间投入

中间需求

绝对量

比率

绝对量

比率

第一产业

164483709

0.43

276473475

0.72

第二产业

2074425481

0.72

1836841068

0.63

第三产业

387100699

0.47

504177059

0.62

信息技术产业

22653747

0.47

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建议篇2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主要内容是传达贯彻中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信息产业的指示精神,以及*年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省信息化工作的实际,全面部署我省*年信息产业、信息化和无线电管理工作。在去年底召开的全省经贸工作会议上,我们已经对信息产业的部分工作做了初步的部署,这次还将结合国家以及省委省政府一些新的指示要求,做进一步的细化和调整。

刚才游宁丰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游省长对信息化工作非常重视,对信息化工作深思熟虑,每每在一些关键的时候为我们指明方向,可以说信息产业厅每一步的成长都倾注了他无数的心血。全省信息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游宁丰副省长的讲话,推动我省信息化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这次会议的材料比较多,*年的工作总结,*年的工作要点都已发给了大家,我们的具体工作思路、工作措施都在上面,大家可以认真研究讨论,在这里,我主要是对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作进一步的说明和阐释。下面,我先传达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并就全省信息化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

1月12日,信息产业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很有新意,有两点新的提法引人注目。一是突出强调大信息化的概念。提出要牢固树立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发展信息产业的观念,各部门不论职能分工,都要围绕信息化大局开展工作,明确信息化是大局,信息化是市场,信息产业部门要围绕各领域信息化需求,积极主动提供技术装备、网络支持和信息服务,实现对信息产业的拉动和提升,形成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相互支撑、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突出强调提升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以此作为电子强国的基础。提出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举全国之力,从投资、研发、人才等方面组织和引导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集中投入、重点扶持,在集成电路、关键元器件、软件等关键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会议还明确了电子强国的内涵,那就是要形成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支撑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稳固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链,成为世界电子产品研发制造基地,技术研发、装备制造、企业规模、经济效益、信息技术应用等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发挥重要影响。会议还对加强规划、政策和法规工作;促进电信业更快更好发展;加大信息产业自身结构调整力度;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产品出口;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务实推进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等八个方面的工作做了具体部署。王旭东部长的报告已经印发给了大家,大家回去认真学习,我就不再重复,只是想强调,这次会议提出的大信息化观念以及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这两个重点问题,对于我省信息化工作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年底省政府机构改革整合了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管理资源后,游宁丰副省长就要求我们要发挥好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的相互支撑作用,我们也在以信息技术应用拉动产业发展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同时,省政府提出的“关键领域重点突破”工作我们也已经开展了两年,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我们要继续坚持,继续深入。王旭东部长在会议讨论时还强调,广东的信息产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发挥好广东的优势,继续为全国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创造好的经验。这是对我们全省信息系统干部职工的鼓励和鞭策,我们要振奋精神,更好地做好工作。

二、*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年我省的信息化工作,有很多大的举措,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简单列举一下,大概是九个方面:

一是在九大产业竞争力调研和广东省信息化调研两大调研成果的基础上编制了《广东省信息化发展纲要(*-2020年)》、《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0年)》和《广东省电子信息产品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谋划下一步我省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方略。二是组织推动了部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珠三角地区和深圳市被确定为首批部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我省在全国9个基地中占据两席。三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全国第一个linux公共技术支持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珠海、深圳、广州等地的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基地取得积极进展,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支持服务;去年还组织了嵌入式软件公共技术支持平台、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宽带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及应用三个关键项目的招标。四是招商引资和企业走出去取得了重大突破,tCL集团兼并重组了法国汤姆逊公司的彩电和DVD业务,一跃而成为全球彩电行业的领导者,华为公司和中兴公司的3G产品wCDma在亚欧非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大规模商用;跨国公司来粤设立研发中心取得重要进展,英特尔公司在广东省linux公共技术支持服务中心建立了自己的linux实验室,爱立信公司的3G增值业务研发部门、意法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均落户广州。五是在突破制约信息化发展的体制方面有了良好开端,制定了《广东省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办法》,在推动电子政务资源整合和数据共享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同时开展了电子政务效果评估,促进电子政务应用实效的提高;以跨部门跨地区信用信息资源整合为特点的全省企业信用信息网正式开通,为突破信息化建设体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广东省企业信用信息公开条例(草案)》也已完成并报省政府审议;制定了《广东省“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从整合信息资源、优化业务流程入手,把面向社会公众的行政许可事项逐步通过互联网提供“一站式”电子化服务,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六是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企业信息化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以制造业和物流业信息化为重点,中小企业信息化为突破,全面推进我省企业信息化的措施,同时对我省20多家重点制造业企业和20多家商贸流通企业进行电子标签(RFiD)等新技术应用的培训。七是山区信息化持续深入,省、市、县、镇、村多级联合共建的山区信息服务体系和培训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第三届“山洽会”信息分团取得了良好成效。八是泛珠三角区域信息化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开通了泛珠三角区域信息化交流网,签订了《泛珠三角区域电子商务合作发展行动纲要思路框架》、《泛珠三角区域Ca互联互通合作协议》、《泛珠三角区域无线电管理合作框架》等协议,逐步建立区域内信息化合作机制。九是无线电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圆满完成年初民航无线电干扰事件的查处,净化了新白云机场的电磁环境,频率资源的优化和无线电新技术、新业务的应用有了新的发展。

回顾*年的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感受很深。

一是省委省政府对信息化的重视是空前的,我省信息化发展的环境越来越好。为了解决当前信息化发展面临的一些关键的瓶颈问题、体制问题,省委省政府专门邀请了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开展了九大产业竞争力调研和广东省信息化调研两次大规模的调研活动,为广东信息化发展把脉问策。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就信息化的发展问题做出指示,并亲自参与到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工作中。张德江书记明确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要敢为人先,突破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加强信息化的统筹协调、统一规划和资源整合,改变我省信息化多头管理、重复建设、效率不高的现状;黄华华省长专门主持召开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重点研究突破当前制约信息化发展的体制,加强全省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协调等问题,做出了率先突破体制,以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为重点,加快我省信息化发展的工作部署;游宁丰副省长也专门就如何突破瓶颈、体制问题,加快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发展多次作出明确指示。省领导的倾心关注和亲切指导,极大地推动了我省信息化的各项工作,可以说*年我省信息化工作力度空前。

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建议篇3

关键词:物联网提案;全国两会;产业结构;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今年的两会中,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献策,共提交议案489件、提案6069件,物联网产业仍然牵动各方神经,其产业发展纷纷被写进议案和提案。

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试点示范工作步伐。

据业内人士分析:“我国已形成基本齐全的物联网产业体系,部分领域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网络通信相关技术和产业支持能力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小,而传感器、RFiD等感知端制造产业、高端软件及集成服务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大。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软件与集成服务等产业虽已有较大规模,但真正与物联网相关的设备和服务尚在起步。”

1增加对行业支持力度

日前,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代表邓中翰在两会上提出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诸如证监会等能够增加对物联网企业在金融、财政方面的支持力度。

邓中翰指出,物联网是最近几年来欧美、日本、中国等一些国家推动的一个重要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它和云计算技术结合以后,进一步延伸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网络化的联系中。近期刚刚推出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推动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是这个概念经过这两年来的研究和深入宣传,大家已经越来越认可这样的产业、应用、新型的服务模式;另一方面,国家很重视这一领域的发展,而这一产业也处于很好的发展机遇期。

同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建议要加快物联网商用进程。他表示,当前物联网推广的速度还是“太慢”,物联网的规范、标准、规划确实很重要,但利用无线通信、传感器等现有技术,已可提供大量物联网应用。

他认为,物联网的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各个领域,也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利用现有的技术和产品,可以开发出许多物联网的实际应用,重要的是要扩大应用的规模,通过大规模的使用,才能更好地发挥物联网的作用。

据业内人士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既存在机遇,也面临挑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着眼长远的重大战略选择,将会对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引领中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支持、鼓励物联网产业发展是信息产业立足自身、影响未来的切实需要。

2智能化细分各领域

“每个行业都有智能化的需求,而且智能化在速度、精确度、存储量等很多方面已超过了人的大脑,通过智能化,能够把整个行业的水平提上一个新的台阶。”全国人大代表、迈普集团董事局主席花欣表示,行业智能服务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行业效率、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行业向高端发展,提升国家和企业的竞争力。

针对目前频繁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党组书记张新建提议,政府应该借助物联网技术来加强食品安全。他指出,在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以新型的RFiD技术或者“二维码”标识为载体,以移动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对食品安全的基本信息进行详细录入。这须强制执行,无此录入信息的禁止入市,并且加强对录入源头的管理。执法人员必须对标识编码、标识佩带、身份认证等信息进行录入和检验。监管部门需对信息平台进行统一管理,便于进行数据分析与查询。

全国政协委员茅玉麟建议通过推广“电子车牌”,实现城市交通的精细化管理,对特定路段、特定拥堵时段采取车流量调控,化解拥堵。

“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现有电源点布局,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极限。即便新建大型电厂,也只有两种可行方案――要么核电,要么煤电。煤电涉及运输、环境污染及治理等问题。相比之下,坚强智能电网方案不但方法可行,还可以解决当前以及潜在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王纪年在两会提案中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家电商会会长、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在云教育转型的建议中,他把目光投向如何利用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力量,解决我国教育效率低、投入大、供需失衡等长期存在的问题,以推动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物联网应用领域众多,各类应用特点和需求不同,对相关技术的要求也就不同,但要以突破关键性技术为切入点,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的重要方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专家表示。

3以应用加快普及

台盟中央在提案中指出,促进物联网产业健康发展,要加强宣传力度,推广行业应用。

目前,一些地区和部门对物联网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现在物联网运用主要是社会、企业自发行为。有人将物联网技术理解成条码和iC识别卡的升级产物,有人将物联网和RFiD认为是一种当前的“时尚”,认为它不会持续太久。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从政府的窗口网站、各种媒体宣传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举办科普讲座和专家咨询活动,在民众中进一步宣传物联网的基本知识,选取特色行业进行应用示范及推广。

同时,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移动总经理郑杰认为:所有议案、建议的内容都贯穿了一条“红线”,那就是“信息化”。其主旨思想就是让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信息化应用加快普及,让经济发展更有活力,百姓生活更加实惠。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这些看似高深的技术,不仅仅是信息产业的机遇,更是促进各行业发展和提升政府管理及民生服务水平的机遇。

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建议篇4

8月15至17日,2012中国国际通信大会在北京召开。此项会议是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由中国通信学会与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通信大会。大会吸引了来自国际组织、政府主管部门、电信运营商、设备厂商、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全球资深专家学者400余人参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尚冰、国际通信学会主席VijayBhargava会议并致辞,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纽约大学教授tedRappaport、华为无线Cto童文作专题报告。大会围绕“支撑可持续发展的通信技术”这一主题,就未来5G、有线和无线融合、智能绿色通信、新一代互联网及云计算、认知无线电、物联网应用开发及智能电网通讯系统等热点议题进行探讨。会议同期还设立了展览展示、技术报告、研讨沙龙、专题论坛等环节,旨在全球业内人士共享新一代信息技术成果并展望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2012中国互联网大会举行

2012中国互联网大会于9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单位指导,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尚冰、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大会以“开放・诚信・融合――迎接移动互联新时代”为主题,分为三大版块共12个主题论坛,覆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网络安全与网络诚信、网络媒体、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创新与创业等多个领域,重点关注如何促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探讨在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同时,如何构建一个开放、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大会还聚焦与大众生活关系密切的话题,探讨如何使互联网的发展更加诚信、便捷、安全,促进互联网在提供便捷、帮助就业、改善环境等方面的应用。

中国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举行

9月17日,2012年中国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主办,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协办,围绕“宽带中国与稳增长、调结构”这一主题,深入研讨如何推动“宽带中国”战略落地的紧迫课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部科技司领导等出席开幕式。刘利华在论坛上指出,宽带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日渐显现,要加强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支持,通过全行业各个环节共同努力,加快提升我国宽带发展水平。在本届论坛上,与会代表还就“通信技术革命与我国的现代化”、“移动互联网,创新发展、前景无限”等相关议题开展研讨交流。

2012SupermapGiS自主创新与

应用研讨会收官

9月6日,由上海市测绘学会与超图软件联合举办的2012SupermapGiS自主创新与应用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立足当前上海市数字城市建设发展大势,分享上海金融、交通、气象、商业流通等当地多领域应用实践经验,探索地理信息云服务模式及“云落地”策略,展示领先的二三维一体化技术与应用成果,为推动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地理信息行业发展奠定基石。上海市测绘学会秘书长姜正芳,上海软件产业促进中心主任、云海产业联盟秘书长唐全荣等出席会议并现场致辞。姜正芳表示:地理信息产业对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意义深远,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发展的举措为GiS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SupermapGiS平台为上海数字城市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上海市测绘学会非常愿意为超图软件与上海各应用单位的合作继续提供有力的服务。

2012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国际高峰

论坛举行

2012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于9月14日在上海举办。本次论坛由上海市交通电子行业协会主办。论坛旨在瞄准国际汽车电子最新技术,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汽车安全、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与应用水平,凝聚行业智慧,共同推动我国汽车工业和汽车电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上海市交通电子行业协会、上海交通大学、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的领导、专家、企业高管分享最新技术和发展策略。此次汽车电子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的召开,进一步促进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步伐,加强产业链各方合作,自主创新、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引领汽车产业向安全、高效、便捷、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

软件名城创建暨上海市软件产业

工作会议召开

9月17日,上海召开软件名城创建暨上海市软件产业工作会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艾宝俊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肖贵玉主持。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司局、上海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以及各区县政府、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管部门负责人,相关行业协会、软件学院、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基地、重点企业代表共计400余人出席会议。会上提出,2000-2010年是本市软件产业第一个“黄金十年”,经营收入从47亿元增长到2000多亿元,预计到2015年,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将力争达到6000亿元。为了在更高起点上做大做强软件产业,会上正式了《上海市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设计人员奖励办法》、《上海市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核心团队奖励办法》。

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建议篇5

【关键词】ipv6协议智慧油田物联网

一、引言

国家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在信息化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加快建设宽带、安全、融合、泛在感知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下一代互联网将会从当今的商用试点阶段发展成为全面商业用途部署阶段。

根据华北油田战略发展目标,坚持按照“六统一”原则谋划信息系统建设,积极探索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应用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慧油田建设。通过全面感知和深入的智能化,改变现行生产管理方式,为生产经营提供科学、高效的决策支持手段。将“二连高寒油气田生产管理示范项目”和“山西煤层气物联网示范项目”建成智慧油田的示范工程。在二连智慧油田项目中,利用智能巡检、自动感知、数据融合等技术,探索建立无人值守、全天监控、组织运维、重点巡视、安全平稳、层级简化的高寒油田管理新模式。在山西煤层气物联网项目中,利用泛在感知、整体协调排采、全过程实时监控、云端再现、智能支持等技术,实现生产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煤层气的开采效率和效益,创建煤、气的梯级开发、煤矿安全生产、大气环境友好的新型发展模式。通过建设云中心、下一代互联网、泛在感知系统、智能电网四个基础设施系统,搭建智慧地质、智慧工程、智慧管理、智慧矿区四个应用平台,按照规划、整合、建设、完善、升华五个实施阶段,最终实现智慧油田建设的宏伟目标。

二、智慧油田建设应用基础需求

智慧油田是数字油田的升级版本,数字化油田用以实现油田的数据化、让信息系统代替手工劳动操作,业务模型、知识库、专家系统等基础数据库作为其利用的有效资源与源泉,通过深入分析挖掘,对油田的生产和决策做出智能辅助分析,达到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对油田进行深入研究和管理,而各种应用则是建立在物联网技术基础上,具有感知、可视化和智慧的功能,这就需要其具有包括传感器、人工采集与数据集成在内的全方位感知能力。丰富的泛在感知系统、庞大的节点规模、以及智慧油田丰富的应用,在基础应用需求上也带来了技术上的挑战。

一是网络传输能力的挑战

智慧油田建设中,下一代互联网及泛在感知系统由数量繁多的子节点组成,在连接的组织方式上,节点的通信就会涉及到地址的寻址问题,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ipv4的地址的匮乏问题已经成为业界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当前,ipv4地址空间已经不能够满足泛在感知系统对地址数量上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由此产生的系统对海量地址的强大需求,将地址分配的方式摆上了桌面,提出了新的需求,传统的利用手工分配地址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新应用。

二是网络移动性的挑战

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壮大,移动性对互联网提出了革命性的挑战,互联网的移动性不足成为了下一代互联网及泛在感知系统的瓶颈,ipv4协议在设计时,由于基于当时互联网设计,并未考虑到未来的移动性问题,当然也没有注意到节点移动的路由问题,节点的移动性设计是需要特殊机制的,虽然前期在ipv4协议中提到了利用相关机制解决移动性问题,但同时产生了三角路由的问题,这种方法对于数量不多的节点所产生的网络资源损耗较少,但是这种机制并不适合数量巨大的移动节点,利用这种机制,将会导致资源被迅速耗尽,整个系统瘫痪。

三是网络传输质量的挑战

网络质量保证是下一代互联网及泛在感知系统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ipv4网络中实现服务质量的划分基本是从流的类型出发来实现端到端服务质量保证,而下一代互联网及泛在感知系统的服务质量保障必须与具体的应用相结合。

四是泛在网络安全性的挑战

由于节点成本的制约,相当多的节点是基于简单硬件的设备,其可靠性差,并不具备处理复杂加密算法的能力,安全性能主要依靠多节点冗余技术进行保证。因此,传统的应用层加密技术和网络冗余技术并不能满足网络安全性的需求。

由此看来,ip位址的需求量愈来愈大,更大的地址空间、更小的路由表、增强的组播支持以及对流的支持、自动配置的支持、更高的安全性使得现有的ipv4协议技术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协议技术用于满足这些需求,而ipv6协议技术的出现,恰恰迎合了这种新的需求。

三、ipv6协议应用在智慧油田中的技术优势

一是地址空间优势。ipv6拥有不可想象的地址空间优势,128位的ipv6地址包括地址前缀和接口地址两部分,其标识空间约有185亿亿个地址空间,其空间完全满足海量节点标识的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地址不足的问题。在油田的泛在感知系统中可以利用ipv6地址中的接口地址来标识节点,并对以往的自动化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适应油田泛在感知系统的规模化应用的需求。

二是管理的优势。无状态地址分配技术将会带来高效率的解决海量地址分配,采用该项技术后,不需要利用原有技术来保存节点地址状态,简化了地址分配过程,资源利用率极高。

三是移动性优势。ipv6协议设计之始就充分考虑了移动性的问题,这对智慧油田海量信息点的采取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四是传输质量优势。ipv6协议由于定义了流量类别字段和流标签字段,正好解决了在智慧油田应用中普遍存在节点数量多,通信流量突发性强的特点,做到对服务质量的精细化控制。

五是安全性优势。ipv6协议技术具有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核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泛在感知系统的安全保障方面,能对用户网络行为进行实时监控,提升网络监控能力;二是在泛在感知系统中可靠性通过节点之间的互相冗余来实现。

综上所述,ipv6作为构建网络的基础拥有技术上的诸多优势,巨大的ip地址数量为移动ip设备提供了地址保障,ipv6的移动性在新功能和新应用方面可提供更大的灵活性与可靠性,伴随着这些技术优势,建立在智慧油田范围内的更为丰富的应用将会大量出现,其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四、ipV6与ipV4协议共存方案路线

智慧油田的建设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设计实施涉及众多方面,作为智慧油田的神经网络,ipv4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智慧油田泛在感知系统的实际需求。鉴于多年来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如果进行全方位、大面积的ipv6改造,其改造成本也将非常高昂,对于长期形成的以ipv4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构架也将产生诸多问题,比如应用层的技术多以ipv4技术为基础,而ipv6技术当前并没有全面铺开并形成产业链,所以地区公司如果全面铺开ipv6技术必将产生大量衔接问题,无异于ipv6孤岛,而仅仅解决了相对狭小的数据采集问题,大量的应用层面问题将会出现。因此,基于对ipv4与ipv6技术的研究,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是ipv4协议技术与ipv6协议技术共存互融,两者将会长期存在,对于示范区的建设,有针对性的采取ipv6协议技术,分阶段、分层级、分应用的进行项目改造。

目前,ipv6/ipv4双栈技术、隧道技术和ipv4/ipv6协议转换技术。是ipv4协议技术过渡到ipv6协议技术的主要技术。对各种技术的综合分析,各种技术都有其优缺点,还没有一种方案能够适用于所有的情况,ipv6协议将长期与ipv4协议共存已是不争的事实,采用双栈技术为主,各种演进技术的综合使用,是针智慧油田建设实践中最好的过渡方式。

五、ipV6在智慧油田建设中应用实效分析

与ipv4相比,ipv6的资源充裕,接入网络的终端种类和数量更多,在万物互联的ipv6时代,各行各业都会牵涉其中,油气田企业也不例外,大量前端感知系统的应用将会对传统工业与信息化有效融合提供契机,真正实现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研究集成化、管理科学化、矿区智能化的工作目标。ipv6技术应用于油田生产过程中,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手段,可以实现油气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ipv6技术应用于专业研究应用与集成平台上,根据研究需求,通过前端ipv6设备对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历史与实时数据及研究成果进行集成整合与推送,通过智能化的分析手段深入挖掘利用数据中有效信息建立二维或三维模型,并利用可视化的方法进行模拟展示,从而达到减少了数据处理时间,提高数据处理效率,提升数据处理质量,提升智能分析水平与辅助决策准确性的目的。ipv6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建立新型的管理组织、制度和管理方式,实现企业与外部、企业内部之间畅通的交互机制,实时获取需要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开发利用,从而智能的做出科学决策,达到信息实时掌控、资源最优配置、管理精益运作、效率快速提升;ipv6技术应用于矿区建设中,以ipv6技术为基础,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社区安防、健康管理、智能交通及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进行创新应用,达到改善民生、方便群众、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目的。与此同时,规模化应用将使互联网的发展实现重大突破。

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建议篇6

综合协调机关日常工作,负责党务、党风廉政建设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负责党政会议的组织、落实工作;负责人事、专业技术职务的报审工作;负责机要保密、党政会议记录、文档(含电子文档)管理、信息管理、收集及报送等工作;负责电子政务、网络维护及影音设备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负责人大代表议案、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负责局机关及归口部门干部、职工教育、考核、推荐等管理工作;负责目标任务的分解及科室目标的制定工作;负责机关政务公开、政务及工作督查、制度建设;负责计划生育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负责机关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负责制定本年度党政工作打算及工作总结;配合工青妇搞好各项工作。(对应的市工信委处室:办公室。对应的区上单位:区四大班子办公室、纪委、政法委、组织部、宣传部、经文办、工青妇、人事局、计生局、信息中心等)

二、项目服务科

拟定全区工业和信息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相关扶持政策;负责落实全区工业和信息产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招商引资、争取资金和利用外资工作;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和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负责组织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及扶优扶强等工作;推进政产学研结合及科技成果产业化;负责拟定都市工业发展规划及实施意见。(对应的市工信委处室:规划发展处、技术创新处、招商处、装备与军工产业处、轻工产业处、工业信息化推进处、有色冶金建材处、化工处。对应的区上单位:区发改局、科技局、统计局、经合局)

三、经济运行科

负责制定落实地区工业经济指标的年度计划,监测分析全区工业、信息产业及非公经济运行势态,按月编制工信及非公经济运行动态信息,统计并上报相关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负责全区信息产业的发展工作,it产业的生产及发展状况并进行分析,促进“两化”融合的快速发展。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有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措施;协助安全部门进行安全生产的督导工作,负责民爆生产行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煤炭经营监管和煤炭市场的整顿。(对应的市工信委处室:经济运行处、信息产业处、服务体系处、装备与军工产业处、轻工产业处、工业信息化推进处、有色冶金建材处、化工处、煤炭处)

四、循环经济发展科

负责制定全区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拟定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负责协调落实年度节能降耗目标任务;推进循环经济技术开发、清洁生产;负责资源综合利用、节能技改项目的审核、报批及备案工作;负责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负责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协助市上对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的岗位认证工作、负责节能降耗监测和考核评价,履行节能监察中心职责。(对应的市工信委处室:循环经济处、环境资源处、节能监察中心、装备与军工产业处、轻工产业处、工业信息化推进处、有色冶金建材处、化工处。对应的区上单位:区发改局、环保局、科技局、技术监督局、统计局)

五、财务监管科

负责监管各类财政性专项资金的使用;编报部门预决算和管理资金的使用;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管工作,监督指导系统企业财务工作;管理所属房产工作、负责应收账款的追缴工作;负责机关的政府采购和审计工作;负责劳动工资、医疗保险等工作。(对应的区上单位:区人社局、区财政局、区医保局、区审计局)

六、担保服务科

完善担保中心各项规章制度、项目考察、项目评价、保后监管等制度;建立健全中心评审会议制度、完善职能、强化抗风险能力;优化内部管理,降低担保风险;负责完成区上下达的担保目标任务;加强与协议银行的合作与沟通、扩大合作面,完善银行与企业间的融资平台;定期组织银企联谊会,交流并及时掌握企业和银行的信息,帮助企业开发项目,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拓展担保业务、探索中小企业贷款的运行模式并成立中小企业贷款中心。

七、企业管理科

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区有关企业改制法律法规、政策,负责系统企业的改制工作;负责系统企业的管理与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脱困及再就业工作,组织企业做好各项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工作。(对应的区上单位:区人社局、区社保局、区医保局)

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建议篇7

一、深化改革,着力优化创新驱动发展环境

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条工作主线,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上多做文章。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大举措建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快研究调整经济政策,推动行政审批、项目核准、投融资、价格、反垄断等领域改革,给予企业更多的创新自,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营造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努力扭转靠垄断、靠低成本赚钱易,靠创新获益难的局面。

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作用,配合有关部门加快改革突破,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为培育新的增长点集聚力量。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关于向民营资本开放宽带接入市场、开展三网融合有关工作的通知,研究起草了促进大数据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措施。在通用航空领域,进一步下放通用航空机场和通用飞机制造项目核准权限,扩大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范围。在新能源领域,了新建电源接入电网监管暂行办法,以及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加强光伏电站运行和管理、优化光伏企业兼并重组等政策,通过改革解决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入网难、寻找屋顶难等瓶颈问题。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务院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建立了促进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聚焦重点,着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作用

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重要的先导力量,按照研发突破与产业化政策相衔接、供给侧与需求侧政策相配合的产业化创新模式,打通从新技术到新产业进而带动新增长的通道,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更加注重完善政策环境。研究提出并报请国务院批准了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引导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产业合理布局和创新发展,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研究制定并由国务院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实施《2014―2016年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这些政策着眼于建立新的机制,发挥好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和创新主体的作用,政策的实施有效调动了相关领域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二是更加注重关键技术的应用突破。实施云计算工程,通过核心技术和系统设备的突破,为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提供有力支撑。新型显示工程改变了国内电视面板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使我国成为全球显示产业重要力量。实施蛋白类生物药和疫苗专项,促进了一批临床急需的重大新药、疫苗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填补国产空白,有效解决了临床供应不足问题。生物育种专项方面,滚动支持一批种业龙头企业,保障了粮食安全,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示范,促进了北斗导航终端应用从百万量级到千万量级的飞跃。我国自主设计的喷气式支线飞机aRJ21飞机取得适航证。

三是更加注重新业态培育。实施信息惠民工程,组织深圳市等80个城市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启动公共安全、养老、社区等3项信息惠民行动计划,开展城市公共视频共享服务、养老社区信息服务、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在相关领域培育出一批信息服务与民生服务相结合的新兴业态。提出高技术服务领域事业单位改革等建议,为相关领域新兴服务业态发展创造环境。

四是更加注重产业集聚化发展。提升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水平的指导意见,引导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创新发展,提高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北京、上海等24个城市先后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点,结合自身情况,创新发展模式,形成一批有特色的产业集聚区。长江经济带以上海先进医疗器械、集成电路产业为龙头,沿江城市群在新型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和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形成了数十个特色产业集聚区,支撑其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内河经济带之一。京津冀地区,以高端软件为代表的北京“高精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石家庄形成了微生物制药和现代中药完整产业链,天津航空航天高端制造产业链成为重要增长点。中西部地区高技术制造业产值规模增速高于20%,对带动区域协调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创新模式,开拓新兴领域投资和消费热点

将工作着力点更多聚焦在拓展新兴领域投资和消费空间上,更多依靠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带动新的投资机会、激活新的消费需求。据机构测算,2014年末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市值规模不到a股市场的2成,但ipo和增发募集资金额分别占总体的30.9%和35.1%,较上一年的比重均有较大提升。加快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作为我委定向促进投资的7大类重大投资工程包之一,重点推进国家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实现预期投资4000亿元。开展“宽带乡村”试点工程,在四川、云南两省40个县探索中西部农村地区宽带建设和发展新模式。新兴产业快速创新不断带来新消费热点,2014全年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8万亿元,信息消费带动了相关产业1.2万亿元的发展,对GDp贡献约0.8个百分点。第四代移动通信(tD―Lte)牌照发放刚一年,用户达到约9000万。深入推进53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推动电子商务立法和相关领域制度建设,有效释放了电子商务的消费潜力。积极推动基因检测、精准诊疗等新技术运用,组织宁夏、云南等五省区开展远程医疗政策试点,为拓宽个性化、多样化的健康消费市场创造条件。组织实施生物基材料重大工程,引导和支持部分省市实施限塑令等措施,在推动低碳环保的同时,扩大了生物基产品的市场空间。

四、夯实基础,着力提升新兴产业创新能力

一是加快推进国家科技基础创新能力建设。启动转化医学、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联合财政部、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实施我国首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办法》,规范设施管理,加大建设和运行环节的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开放共享。

二是扎实推进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在新兴产业领域新支持建设了视觉信息处理与应用、平板显示玻璃基板等1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支持了陶瓷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等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新能力建设。截至2014年底,近300家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已凝聚了一支3万多人的高水平科研人才队伍,获得专利授权近万件、国家科技进步奖300多项,实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1万多项。移动通信、高速列车、大型核能等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并实现产业化,形成了若干新的经济增长点。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清洁煤电成套装备等方面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为促进节能减排降耗发挥了重要作用。超级稻、微创激光治疗成套设备、肿瘤靶向治疗、抗肝炎新药及公共安全等领域的重大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在新能源汽车、环保等领域新建96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给予企业技术中心进口科技开发用品免税等多种政策支持,促进了企业研究投入快速增长,人才队伍迅速扩大,创新成果不断增加,创新效益明显提高。截至2014年底。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1098家,数量占全国大中型企业数的比例不足2%,但研究开发人员数占了一半,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占了近三分之二,实现新产品收入占60%以上,发明专利拥有量占了近一半,成为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

五、转变职能,着力创新对新兴产业的支持方式

按照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加快转变政府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式。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发展。2014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成倍扩大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规模。我们会同财政部加大了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实施力度,新支持组建了72只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截至2014年底,“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共支持组建了创业投资基金213只,总规模达到570亿元以上,将直接和间接带动股权投资、银行贷款等各类资金约3000亿元,扶植创新型企业约3000家。在此基础上,2015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设立方案,重点支持处于“蹒跚”起步阶段的创新型企业,促进技术与市场融合、创新与产业对接,孵化和培育面向未来的新兴产业。重点强化项目、政策、改革的组合拳,牵头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移动金融科技服务、电子发票等一批电子商务政策试点,探索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改革攻坚,为培育电子商务新业态创造条件。开展物联网、智能制造、云计算等应用示范,从需求侧政策入手,着力培育新兴市场,为创新产品拓展发展空间。重点发挥金融支持创新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六、开放创新,着力开拓高技术领域国际合作新局面

配合“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实施,强化通信、卫星、数字电视等优势产业的海外布局,将各领域高技术产业双边合作逐步引向深入。

一是深入推进中古生物和信息合作。与古巴部长会议执行委员会签署了中古进一步加强生物技术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与古巴通讯部签署了进一步加强数字电视技术及产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二是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与德国经济和能源部成功举办经济技术合作论坛,推动双方加强创新合作谅解备忘录等3个部门间文件以及35个重大项目签约。

三是务实推进中以高技术产业合作。召开中以高技术产业合作第一次工作组会议,常州、广州、东莞、大连等区域与以色列在生物、电子信息、创业投资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在大连支持设立中以生物技术创业投资基金。此外,推动中国与印度信息技术合作,中国与加拿大、美国、欧洲的航空合作,中国与英国新兴产业合作,海峡两岸信息技术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建议篇8

聚焦人大振兴经济it要当开路先锋

3月5日上午8时30分左右,全国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前夕,一直守在人民大会堂北门内的本报记者,在络绎不绝的参会代表人流中,忽然发现了一张熟识的it人面孔――全国政协委员、华旗资讯的总裁冯军。记者赶紧大声招呼:“冯军总裁,您的提案要点是什么?”冯军很“配合”地走过来,微笑着说:“我的提案主要关注两方面,第一是帮助中国企业建立自信,第二是中国企业要走出去。”

冯军所关心的问题,或许正代表着本土it企业的重要思考。在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的艰难时刻,对于中国信息通信产业而言,当前最迫切需要明晰和落实的问题无疑是,如何探寻转“危”为“机”的基本路径。

业界建言

“我们今天可以这样说,我们还不知道这场金融危机的底在哪;但是有一点我们是知道的:每一场金融危机都酝酿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3月4日下午,在全国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前夕,人大代表、中星微电子董事局主席邓中翰博士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过去我们的重点是合作和引进,现在转向自主创新。我觉得这种转变要落实到法律层面。需要在包括税收、国家拨款、政府采购、专利保护、专利收购、针对自主创新的个人的收入等方面完善法律、法规。”

国内it业界有多名知名企业家和科学家均是本届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柳传志、用友软件王文京、浪潮集团孙丕恕、方正集团肖建国、中星微电子邓中翰、海信周厚健、tCL李东生、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胡伟武等,均在人大代表之列。

邓中翰博士十分关注与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创新保护和鼓励自主创新这两大方面的立法工作。而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则提出了关于《关于加快发展信息安全关键产业的建议》和《关于规划发展我国存储器产业的建议》。

孙丕恕认为,“信息系统安全”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安全”一直是制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同时也是制约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突出问题。因此他建议,在保增长、调结构中,优先发展事关我国信息系统和信息产业安全的高效能服务器、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存储器等三大产业。

产业机遇

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多处直接涉及信息通信产业和自主创新。

其一,促进发展软件和创意产业。报告在论述关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举措中,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金融、现代物流、信息咨询、软件和创意产业发展,拓展新兴服务领域。提升传统服务业。

其二,支持和推进第三移动通信、三网融合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报告在论述关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举措时着重提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为此,2009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将达1461亿元。

其三,积极发展网络动漫等新型消费。报告在关于2009年主要任务时指出,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而政府在扩大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的举措中,就包括了要积极发展网络动漫等新型消费。

其四,鼓励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建设创新型企业。报告关于2009年主要任务时指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央财政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从39亿元增加到96亿元。继续实行鼓励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增加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建设创新型企业。

开路先锋

“信息产业不同于其他的一些产业。它已渗透到其他产业当中,提高了其他产业的效率,也提高了全社会的效率。”邓中翰博士说。政府工作报告不仅直接为信息产业明晰了发展方向,同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推出,也将刺激新一轮企业信息化热潮。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日前也公开撰文指出,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形势下,应更加重视发挥信息技术的引领支撑作用,把优先发展信息产业作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举措,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通过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信息产业未来3年的发展进行了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明确要抓紧做好各项工作。

“美国在不同的阶段,通过发展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带动了国家实力的提升。比如飞机、通信,以及后来的互联网等,这使得美国的竞争力远超过了其他国家。”邓中翰进而认为,我国在技术进步和科技创业方面,一定要着眼解决根本性问题。“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信息产业要发挥出引领经济振兴的作用。”

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建议篇9

关键词:wto电子商务it业挑战对策

it业是个国际性很强的产业。加入wto后,我国将放宽国外资本进入国内市场的准入限制,通过引进外资,开展竞争,不断降低信息产品成本和服务成本,提高信息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从而带动网络互联、技术兼容、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外商参与经营国内电信服务业,会加快我国网络产业和通信产业的发展,也会在破除垄断、促进竞争、提高服务质量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当前,政府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制定和修改有关政策、条例和规定,加快电子商务及信息安全方面法规的研究,完善竞争机制,深化管理改革,从而促进资源有效利用。

电子商务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切实有效地发展,要以信息产业的发展为基础,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密切结合,通过试点广泛积累经验,循序渐进。同时,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加入wto为中国电子商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1)加入wto能扩大国际贸易范围和数量,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动力加入wto后,中国开展国际贸易的范围扩大,进出口贸易会显著增加,国内外的商业往来日益频繁,企业开展外贸活动的积极性与日俱增。事实上,国际贸易不同于国内贸易。在国内贸易中,由于商品交易的范围较小,派员上门推销、来人来函订货、货物运送、现金和支票支付都比较容易实现;而在国际贸易中,这些传统的商品交易方式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且国际贸易中对商品的个性化和快节交易奏的要求很高,传统的商务模式和手段难以满足这些要求。然而,电子商务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实现商品交易中的快速与互动,从而满足国际贸易中对商品的个性化和交易快节奏的要求。

加入wto后,企业必须面对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一些商品将借助网络进行网上出口,我国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积极性会逐渐提高,届时,近2000亿美元的出口额将会有相当一部分转到网上来。此外,加入wto也会调动政府和有关部门发展电子商务的积极性。总书记指出,在发展电子商务方面,我们不仅要重视私营、工商部门的作用,同时也应加强政府部门对发展电子商务的宏观规划和指导,并为发展电子商务提供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可以认为,加入wto是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动力。

(2)wto的电子商务免税政策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1997年7月1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全球电子商务纲要》中指出,因特网应宣告为免税区,凡经由网络的商品,如软件和网上服务等,无论是跨国交易还是在美国的跨州交易,均应一律免税;在网上达成的有形商品交易应按常规办理,不应另行课税。克林顿还说:“世界各国应和美国一起,对跨越国界的电子传输免征关税。我们不能允许不公平的关税壁垒阻碍几十年中最有希望的新经济机会的发展。”白宫多次建议wto制定协议对电子商务免税。在1998年5月19日至21日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因特网电子商务会议上,美国代表极力主张世界其他国家支持美国政府对电子商务缓征关税的设想。经过协商,1998年5月20日,wto的132个成员国的贸易部长达成一项至少在一年内对因特网销售的软件和货物免征关税的协议。该协议对永久性免征电子商务关税产生了推动作用。wto第三届部长会议于1999年12月初在西雅图举行,并达成一项决议,在短期内仍将维持internet上交易免税现状。

目前,电子商务还处于发展初期,各国给予免征关税扶持,可以扩大网上商品交易量,有利于电子商务的普及和成熟。

(3)加入wto有利于引进国外信息技术,推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技术的先进与否,是关系到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我国的信息技术产品无论在品种上,还是在质量和技术水平上同发达国家相比都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要进行大规模的电子商务活动,还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施。

1997年3月,wto成员国达成的《信息技术协议》规定到2000年前的200多种信息技术产品的关税降为零,此外,该协议还要求信息技术贸易自由化和信息技术投资自由化。加入wto后,执行《信息技术协议》,有利于在信息技术领域吸引外资;有利于引进国外信息技术产品,获得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使我国信息产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促进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使国内技术纳入到世界技术的标准之中,有利于我国信息技术的标准化和国际化。这样,能从技术方面推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加入wto对我国电子商务的挑战

(1)对传统思想观念的挑战

发展电子商务既是商务活动的一项重大变革,也是商品交易观念的一项革命。在我国,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思想观念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技术,轻商务”。由于中国电子商务是由信息技术产业界来推动的,所以中国电子商务在发展之初就带有浓厚的技术倾向,以为只要技术到位就一切自然成功。事实上,电子商务中“电子”与“商务”的关系是“皮”与“毛”的关系,电子是“毛”,商务是“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二是“留恋传统商务方式,观望电子商务方式”。由于电子商务在我国刚刚起步,电子商务中一些技术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加之网上购物不直观,缺乏逛商场的那种乐趣,所以工商企业和消费者对电子商务还存在着怀疑态度和观望心理,习惯于采用传统商务模式进行商品交易,很多企业还没有开展电子商务的强烈愿望,消费者“眼看、手摸、耳听”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购物习惯还根深蒂固,对电子商务的需求严重不足。

(2)对商家信誉的挑战

电子商务对商家信誉的要求很高。然而,我国一些企业和商场的商品质量较差,假冒伪劣商品甚多,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广告宣传言过其实,这在传统商务活动中就已表现出来,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企业和商场信誉较差的印象。而在网络交易中,消费者不能看到产品实体,不能观看商品的外观和色泽,无法亲自鉴别商品的质量,甚至怀疑在网上订购商品后,商家是否发货或能否按时发货,消费者对企业和商家的信誉更是表示怀疑,这会影响到消费者利用电子商务方式购物的积极性,会限制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3)对实物配送体系的挑战

电子商务对于无形商品来说有其特有的优越性,因为无形商品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传送,不存在商务信息流与物流的配合问题。对有形商品来说,电子商务却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有形商品不可能通过网络直接传送,必须借且于完善的实物配送系统。由于我国绝大部分商品交换都是由顾客直接到商场选购,邮购方式运用较少,所以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实物配送系统。加入wto后,开展广泛的对外贸易活动对实物配送系统的要求更高,如果没有大范围、高速度的实物配送系统和网络,电子商务,尤其是国际电子商务只能停留在网络营销阶段,这必然会限制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会限制对外贸易活动。

三、wto条件下的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1).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做好电子商务的发展规划和宏观指导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其特有的规律,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和应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多方面甚至全社会的通力合作与协调,因此,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发展初期,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和引导有关部门和人员对电子商务进行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二是对电子商务发展和应用进行指导、规划和协调。

(2).加快我国信息化进度,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打好基础信息化就是在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广泛而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要发展电子商务,最重要的是加快企业信息化、金融机构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建设,而这几方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又是信息网络的建设与利用。企业、金融机构和家庭没有计算机和相应设备以及业务、管理工作的电子化,国家没有一个畅通的网络,企业、金融机构和家庭不上网,就不可能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国家应做好规划,有计划地推进企业信息化、金融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

(3)集中多方面的力量,加紧研究与开发,尽快消除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电子商务中的安全保密、身份认证、电子支付、实物配送是世界电子商务中普遍存在而我国尤其突出的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入wto,必须组织科技、银行、信息产业、税务、海关、法律等有关部门,抓紧时间、集中力量攻关,尽快解决这些问题。

(4)加强电子商务宣传与教育,提高国民的电子商务意识,培养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人才针对我国企业和公民的电子商务意识还较淡薄、电子商务专门人才缺乏的情况,要认真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对此加以改进。

(5)建立国际电子商务框架,大力发展国际电子商务我国应积极参加电子商务的国际对话,鼓励中国企业与外国公司合作,吸收国外公司参与开发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同时学习国外先进的电子商务运行模式和技术手段,建立一个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电子商务框架。

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建议篇10

tD网络创新研讨会已于2009~2011年成功举办三届,前三届研讨会主要探讨了tD产业的发展环境、方向与策略,分析了tD网络的规划优化及与其它系统的共存,讨论了tD网络的重要创新技术等方面。前三届研讨会的召开,揭示了tD产业奋进发展的主旋律,进一步推动了tD—SCDma向tD—Lte的稳健发展。

2011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组织指导下,在国内进行的tD—Lte规模技术试验第一阶段测试结果全面验证了tD—Lte的技术可行性,系统设备已达到FDD商用初期的水平,tD—Lte单模终端具备试商用能力。2012年2月,工信部批准tD—Lte规模试验第一阶段结束,进入规模试验第二阶段。同期,由中移动主导的tD—Lte全球发展通信倡议(Gti)公布了tD—Lte今后三年的规模部署计划:到2014年,全球将建成超过50万个tD—Lte基站,覆盖超过20亿人口。与此同时,中移动还明确了tD—Lte在国内的发展路线:在2012年启动tD—Lte的扩大规模试验网建设,在10个城市建设超过2万个tD—Lte基站,并计划2013年通过新建和升级两种模式扩大tD—Lte基站规模。tD—Lte网络三年部署计划的出炉,不仅为tD—Lte的全球商用步伐定调,也向业界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大大提振了产业信心。

在此背景下,本次会议传达了工信部对tD—Lte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从业界最为关心的tD—Lte网络产业化和规模试验进展情况、首批试点城市的建网经验、tD—Lte的组网和商用方案、tD—S与tD—Lte的协同发展、tD与FDD的融合发展、提升tD—Lte网络效率的各种实用技术等方面入手,总结了tD网络创新成果,探讨了室内分布、天线技术、干扰分析等技术,研究了tD网络创新和tD未来演进等问题,为加速tD—Lte的商业化进程与产业成熟度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本次会议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部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究院等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代晓慧副局巡视员、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蒋远副院长、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究院黄宇红副院长等领导莅临本次大会,并发表讲话。

代晓慧巡视员在致辞中肯定了tD—Lte的网络建设与产业化进程,表示我国政府和产业界下定决心要把tD—Lte推向国际市场,并在国际移动通讯设备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指出下一阶段要进一步验证tD—Lte多模组网,工信部将一如既往地做好产业规划和政策扶持工作。

蒋远副院长在致辞中表示,tD—Lte规模试验第二阶段目前已圆满完成相关测试,今年下半年将迎来扩大规模试验。他指出,tD—Lte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商用时间表不明确、多种传输模式的自适应技术有待改进、仪器仪表的性能不够成熟等。这需要政府和业界同仁共同努力,占领tD—Lte产业高低,引领世界tD—Lte技术潮流。

黄宇红副院长在致辞中表示,tD—Lte已成为国际主流技术标准,在产品化和国际化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这得益于我国政府和产业界开放的创新策略和明确的发展目标——融合、同步与国际化。下一阶段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有扎实的技术准备,全面把握端到端的优化,应对复杂的网络与运营环境,充分挖掘tDD的技术特性,实现FDD和tDD的融合组网,重视产品方面未来的演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