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工技术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8:56

电子电工技术培训篇1

关键词:培训基地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0引言

铁路的建设发展十分迅速,每年都招进一批退伍专业军人,到铁路就业。为此进行二年的岗前培训。虽说他们是高中毕业,但实际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基础教学也有不少困难。《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系统性、实践性较强,内容广泛课时偏少的课程,在有限时间内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好掌握好《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为专业课打好基础,要求教师课程设计要合理。

1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特点,对铁路当前发展知之甚少,讲诸论时教师要准备充分,让学生了铁路的现代化的发展,如电气化铁路、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办公自动化……等。这些现代化技术都离不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让学生知道学习这门课的重要性、必要性。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鼓励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将来投身铁路建设的热情,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创造未来美好生活。

2理论联系实际用已知学未知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中,有的知识概念难以理解,例如:p型半导体中以空穴导电,这个原理同学们难以理解,老师举一例,教室前排有一个空位,同学逐一前移座位,空位就会移到后排,空穴同理。

3确立每章每堂课的重点、难点、删繁就简

例如:《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章节,放大器是重点,“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作用”这一节是难点。老师要求学生掌握,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基本电路,基本公式。在难点上老师帮助学生总结,判断负反馈电路类型的方法,“串联、并联看输入,电压、电流看输出”。这样学生易懂好记,有助教学质量的提高。

4注重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教学质量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中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制作多媒体逼真的模拟课件,帮助学生摆脱认识障碍和困惑。例如: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的分析,在黑板上讲学生不易理解,使用模拟课件学生易懂易会。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中的电磁互感知识点,其中电磁感应的认识,互感线圈同名端的判断。是这一节的难点,教师要借助教具和仪表,做实验演示,加强直观教学。

另外为加强学生知识巩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学生在实验室自己动手,在实验室中,选器材、设计实验方法,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证明理论。

电子电工技术培训篇2

中心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根据电子信息领域的国内外电子产品生产与制造发展状况和趋势,以服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兼顾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需要,完成电子产品生产、电子产品设计、电子产品性能检测、电子新技术工程应用等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满足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实践教学,并为学生创新型、创业型的实践活动提供支持。

二、现代电子产品制造与设计综合技术应用中心的建设内容

中心完全按电子企业真实产品设计、生产、检测流程与行业技术规范要求,整合已有的实训室优势,改扩建不能满足实践能力教学的实训室,将建成拥有一个电子技术理论与实践平台、三个创新实训室的新产品研发中心、五个技术应用中心的科技公司、三条生产线的生产车间和两个产品检测室的生产研发基地(如图一所示),使之具有“三个层次、四大功能、五化特色”。完成学生一线操作、技术应用与服务、产品设计开发与检测三个层次训练;达到学生实践教学、员工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产品研发与生产四种功能;实现环境真实化、功能系列化、管理企业化、设备生产化和人员职业化五化特色。让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按照图一所示①②③④⑤的训练顺序,完成产品设计、生产、测试一条龙的真实企业环境下的实训,职业规范、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贯穿始终。形成既满足学生学习规律又直接对接岗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成后的中心将形成如下特色:

1.对接产业中心以轨道装备制造业为立足点,对接湖南经济支柱的电子信息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发展需要,为企业培养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工学结合深化工学结合,促进专业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心构建了电子产品设计、试制、生产、测试一条龙的真实企业环境,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训练学生的职业规范、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

3.突出创新在已有实验设备条件的基础上,构建“基础创新实训室、微控制创新实训室、机器人实训室和嵌入式技术应用实训室”三个层级的综合创新实训室,满足三个年级不同基础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求,着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达到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4.开放共赢中心实行开放式的实训室管理体制,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营造开放共享的教学环境,搭建“工作与学习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专业学习与创新相结合”的个性化发展平台,实现“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共赢的模式。

三、现代电子产品制造与设计综合技术应用中心建设的预期成效分析

1.实践教学,校内教育教学成效分析中心建成后,可为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及其他电类专业师生的服务;每年可承担约1300名学生的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年承担的时间教学任务约120000人·时;每年可承担电气与信息类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及相关课题的毕业设计约1500人·周;承担电气与信息类专业学生的机器人竞赛培训。

2.社会培训,资源共享,示范辐射作用分析学院实训中心是中南五省唯一的部级实训基地、中国南车集团“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教育部“中德师资”培训基地、湖南省中职专业教师培训基地。现代电子产品制造与设计综合技术应用中心建成后,面向企业技术工人的技能培训容量在原有基础上将增加30%,面向中高职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培训容量在原有基础上将增加50%。同时,电子产品生产线以及各创新实验室等优势资源,可为株洲地区的三所其他高职院校及其他中职学校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与创新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3.技术服务,项目开发成效分析依托铁道供电与电气学院318自动化研究所这一校企合作平台,可充分利用中心的电子产品生产与制造车间、电子技术应用开发与技术创新综合实训室等,对外承接企业产品代工生产与产品检测实验,进行新产品研发与课题研究。

4.科技创新、学生创新能力和教师科研水平成效分析中心的电子技术应用开发和技术创新实训室,开设了“三个层次”的创新实训室,为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这一创新平台和先进的实验设备进行横向课题和纵向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四、结束语

电子电工技术培训篇3

关键词:电子工艺;实训教学;电子;工艺

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电子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新电子器件、新工艺、新技术,还有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和无引线元件,已经被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电子产品的生产由传统的手工装备方式向自动化装备方式转变,Smt技术也已经在大量的电子产品装配上广泛应用。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电子技能为主的电子工艺实训课程,应该要满足时代的要求,优化教学方法,更换旧的教学项目,按照工厂生产工艺对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为企业培养出满足社会生产力要求、高技能的现代电子技能人才,作者认真总结了本校电子工艺实训教学课程改革情况,并结合电子工厂进行的考察与学习的内容,并进行社会调研,深入分析和思考,提出了5个电子技术基本技能项目,使学生在电子工艺实训教学过程中,能够真正感受和提前体验今后电子工厂的要求,从而明确学习的目标。

1确定电子工艺实训项目

电子工艺实训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既要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由此,为适应电子技术发展的需要,适应时代对电子技术人才的需要,在实训项目的安排上,既要有电子技术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也要包含有先进的电子工艺技术内容如Smt技术和计算机制作印刷电路板等工艺,参照当前社会上主流电子工电子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最终确定了电子元器件检测、电子元器件装配、电子元器件焊接、电子产品检查与调试、电子产品维修五个训练训练,让学生们了解电子工艺生产的真正流程。

2确定实训项目内容

实训项目的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保证让学生进行电子技术基本技能的训练,二是有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先进生产工艺和技能。电子技术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讲解和大量操作来进行,而对了解和掌握现行的先进工艺进行训练主要通过对先进设备的认识和操作来进行。无论是哪个方面的训练内容,都要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只有掌握了技能技巧,才能使真正掌握技术的人,比如手工焊接训练,就专门设立了金属板上焊导线的技巧训练,对铸塑原件和弹簧片类元件的锡焊技巧训练。

3技能训练方法的确定

技能训练最终实现的目标,不仅训练学生完成任务,而且要考虑完成项目的速度,这就需要有好的技能训练方法,并且不同的项目要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比如对电子元器件检测项目,可以通过反复使用万用表对大量元件进行测量,掌握测量方法和判断元件好坏的目的;对电子元器件装配项目,主要是通过对不同的电子产品进行装配,最终达到认识电子元件和按照图纸正确安装的目的。

4按照工位实行工艺卡操作训练

工厂行话说得好,“工艺就是法律”,工厂的每个产品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工厂的工序去生产,有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学生在校学校期间,如果能够严格按照工艺卡进行操作和训练,为今后的就业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按照工艺卡操作训练,充分考虑电子元件装配上所涉及的数量和种类,焊接方面所涉及到的数量、检测仪器的名称和连接方法、调试内容和检测点等都在卡上有详细而明确的记载,这样一来,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所完成任务,也就为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实训的质量和效果,从而为针对性的提高教学质量,找到了可靠的依据。

5科学合理、有效的实训考核

按照产品检验标准和生产定额实训成绩,严格进行考核。要实行分类量化考核,也就是每个不同的项目,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考核方案,要具体考核到每道工序,给出评分标准,不仅要看学生在这道工序的操作水平,还要看学生在每个工序中的熟练程度,主要涉及学生的操作水平和操作速度。

本文作者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总结,最后可以明确:如果按照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确定电子工艺实训项目,按照电子产品的生产工序确定项目内容,按照产品检验标准和生产定额进行实训成绩考核,使学生在完全模拟工厂的生产环境下进行技能训练,有效地提高了电子工艺实训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忠诚.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战略选择[J].辽宁高职学报,2005(01):14-16.

[2]俞仲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研究[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3]宋玉秋,余小滢,刘淑萍.在电子工艺实习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技术与理,2005(05):93-95.

电子电工技术培训篇4

关键词:“三位一体”;电子书包;信息技术能力

中图分类号:G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12-0205-02

作者简介:高金枝(1986-),女,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及应用;刘力(1953-),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及应用。

1电子书包教学现状

(1)国外现状。

2000年初,新加坡教育部门就开始在一些中小学校推广“电子书包”,新加坡是最早试行“电子书包”的国家。2001年4月,马来西亚教育部在吉隆坡及其周边地区200所中小学试验性推广电子书包,登嘉楼州政府也将开始向州内324所小学的2.5万名五年级学生免费提供电子课本,以此取代现有的纸质课本。2003年,香港有10所小学正式推行“电子书包”试验计划,经过一年的试验,开始向全港1000多所中小学推广。2009年6月,美国加州计划分阶段让州立的各级学校舍弃传统纸质课本,转而让学生使用电子书包。韩国也在2012年让学生放弃纸制书本,以电子书包取而代之。

(2)国内现状。

2001年,北京伯通科技公司生产的“绿色电子书包”通过了教育部的认证,并在北京市20所学校内率先进行试用。2002年,台湾就有比较完整的“电子书包”计划,同时展开了数字化的科技计划,成立了电子书包发展促进会并推广电子书包的教学实际应用,先后有大批的中小学校陆续加入电子书包试行行列。2003年,香港10所小学正式推行“电子书包”试验计划,经过一年试验开始向全港千余所小学正式推广。同年,上海金山区金棠小学开始使用电子书包代替传统书本教材。

2010年,宁波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开始试行“电子书包”教学计划。2012年4月,唐山荆各庄小学用电子书包实现教学理念的创新,经过两年的电子书包实验,教师和学生同时得到提升,用信息技术来推动教学改革。2012年12月,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云技术班”正式开课。

2013年4月,福田区教育局开展“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等活动,实施全区中小学wiFi全覆盖,将使用“电子书包”的试点学校增至18所。

目前很多学校都在进行电子书包教学的实验,像上海、北京、南京、深圳等城市的许多学校都在使用电子书包教学,还有很多城市在实验阶段。电子书包教学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若想有效地进行电子书包教学,对教师进行相应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是必须的。

2基于电子书包教学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构成

基于电子书包教学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有较高要求,教学中要实现教师端与学生端的有效连接以及与外部网络的连接,还需要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电脑、电子白板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能够利用现有的教学软件,开发和创造教学资源。以下将教师需要的信息技术能力分为硬件使用能力和软件使用能力两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1)硬件使用能力。

利用电子书包教学,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能够熟练地操作多媒体教学设备,例如电脑、电子白板、电子书包等。教学过程中电子书包作为教材和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工具,电子书包承载了各学科知识、练习题库以及工具书等数字化教学资料,教师必须能够使用电子书包的各个功能,来辅助上课、布置作业、检查作业以及与家长沟通。教师需要培训的是电子书包的使用技术,以及能够支撑电子书包教学的其它信息技术能力。

(2)软件使用能力。

电子书包教学是借助电子书包应用其承载的一些教学软件来实现新形式的教学,电子书包教学软件分教学环境软件如电子教室系统、辅助教学软件如powerpoint、电子词典以及教学游戏软件如拼音打字练习等软件。

教师在利用电子书包上课时必须使用这些软件,若想有效实施电子书包教学,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应用电子教学软件,并且在网络中能够找寻适合教学的软件。

(3)资源开发。

教师若想自如使用电子书包教学,必须熟练应用这些软件。教师在使用之前必须要有计划地接受培训。教师不但要能够应用这些教学软件,还要能够进行资源开发,以及对教学资源的二次利用。

3“三位一体”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模式

“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将高校与实验学校联合,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行具体化和有针对性的培训。

3.1“三位一体”模式结构

“三位一体”团队模式,即以高校教师、研究生以及接受培训的信息技术教师,组成三位一体的培训梯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训方案。由高校教师带领、研究生培训、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配合共同完成。

(1)高校教师。

高校教师根据调查访谈情况及教师的实际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制定分层教学方案。分别设置初级班和提高班,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开始实施“三位一体”团队培训。

高校教师是整个培训团队的灵魂人物,领导从前期的调研到培训的具体实施,带领团队其他人员展开工作。

(2)研究生。

研究生主要是指高校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或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在校研究生。在高校教师的指导和领导下,研究生主要负责培训前期的调研分析和“三位一体”培训模式中的具体培训工作,并负责对教师的练习进行指导。

研究生是“三位一体”培训团队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工作的具体实施,配合团队任务进行培训工作。

(3)信息技术教师。

信息技术教师指被培训学校负责信息技术教学及设备管理的教师。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多变,在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是学科课程的设计者和教授者,同时还是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管理者,新设备与新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者。信息技术教师在“三位一体”新模式中,还是教师课件制作和开发的指导者和引领者,不但要起到带头作用,还要帮助其他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教学多媒体化,同时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

3.2“三位一体”模式特点

“三位一体”团队培训模式是一个互利互惠的高校与基层学校交流的形式。既能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又能够为高校研究团队提供研究的环境。高校教师和研究生了解一线电子书包的教学环境,有针对性地在观察中寻找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使研究具体化、实际化。

(1)针对性。

“三位一体”团队培训模式具有针对性,体现在对学校的针对性和对教师的针对性。对于学校,团队会根据学校的硬件设施安排培训内容。对于教师,团队的高校教师和研究生会根据培训学校的教师的实际水平制定培训计划。

培训的种类有很多,以往信息技术的培训之所以形式大于效果,根本原因就在于培训的针对性不强。“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是根据培训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目的是使培训效果更加有效。

(2)实时有效性。

“三位一体”团队培训模式的有效性体现在培训的实施过程中,除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过程中还有相应的练习。培训过程中,高校教师、研究生以及校信息技术教师具体指导教师的练习情况,以达到有效培训的目的,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掌握培训内容。

“三位一体”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模式区别于其他形式,就在于团队的构建和培训的切实有效。培训团队打破了以同样的培训内容培训所有教师的形式,“三位一体”培训团队先对教师们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分析情况,再对教师进行分层次培训;配合练习,以达到最有效的结果。

(3)可持续性。

“三位一体”团队培训模式具有可持续性。高校与培训学校的合作是可持续性的,培训往往不是一次就能达到目的,团队根据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和培训期间的接受情况,制定下一步的培训方案。

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快,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数字教学资源丰富,教师对所有的信息技术资源不可能面面俱到,进行可持续性的信息技术培训是必要的。高校和培训学校建立的合作关系,不但能够使高校建立实验基地,还能使学校获得信息技术培训,这即是“三位一体”培训模式的互利且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4培训效果

根据接受培训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具体、实时的培训内容能让一线教师切实应用在教学工作中。在“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中,经过教师的具体培训指导,培训效果相当好。同时,还可以根据信息技术教师的反馈信息,进行进一步网络指导和答疑,甚至再培训。

模式实施的建议是希望学校教师能够真实地提供前期调查的数据,以及反馈出教学中具体存在的问题,以实现预期培训成果的有效实施。

另外,希望“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能够为其它地区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供借鉴,并逐渐构建和营造一种培训文化。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向晋榜.电子书包的现状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6).

电子电工技术培训篇5

[关键词]巴彦淖尔市;电子政务;人才队伍建设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4.06.057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4)06-0093-02

电子政务人才队伍,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巴彦淖尔市电子政务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地进行思考。

1电子政务人才队伍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1.1管理人员中缺少复合型人才

这里所说的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管理工作经验和政务工作经验,既能跟踪信息产业发展的趋势,又能够把握党的方针政策和政府工作的重点。这类复合型人才是非常缺乏的,一方面是现在的学校没有设置相应的专业,还没有系统地培养出这一类人才,只是把电子政务人才培养归于信息化等专业中,所以这类人才只能是在工作岗位上加以培养。另一方面,懂得管理、政务的人员需要多年的工作经验才能很好地培养出来,但这一类人员又不是专门学习信息技术的,专门学习信息技术的人员多数都在与信息技术专业相关的岗位,发挥专业特长,没有很好的机会在管理、政务方面学习、工作和培养。而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巴彦淖尔市,又需要一些在上述复合型人才的技能中再加上懂得蒙语的人员,就目前来看,这样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1.2专业技术人员不稳定

按照电子政务的发展要求,各个单位、部门要有负责电子政务工作的科室,没有科室的至少要有懂电子政务的专业工作人员。从巴彦淖尔市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单位没能达到上述要求,有的是负责其他工作的科室附带的开展电子政务工作;有的只有一两个懂计算机的从事其他政务工作的人员,兼职负责电子政务方面的工作;有的甚至没有一个懂电子政务的人员,出现问题要联系设备供货商和电脑公司来解决;有的直接雇佣临时的人员来处理问题。出现这些情况主要因为:①单位领导层不够重视电子政务工作,认为只要购置了软硬件设备,工作人员会使用就可以了,不需要再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了;②单位人员编制制定时没有考虑电子政务方面的技术人员,现在想要,再申请编制很难,只能雇用临时的人员来工作;③在购置电子政务软硬件设备时,供货商为了能够中标,附带条件就是提供后期的技术服务,使单位有了依靠,认为有问题直接让供货商来负责,不需要单位再有专人来负责了。

1.3人才培训工作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巴彦淖尔市电子政务培训工作,存在着培训机构不完备,师资力量不足,课程标准不统一,设置不规范的问题,不能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有侧重地进行课程设置。比如,培训对象水平参差不齐,培训内容和方法不好确定;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普通公务人员的培训选用同样的教材,一起进行培训;将大部分学时分配为计算机基础操作培训;与巴彦淖尔市电子政务实际情况没有很好地结合等问题。这显然偏离了培训要求和实际需要,如此往复将会形成以计算机培训代替电子政务培训的局面,达不到应有效果,影响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实施。其次,巴彦淖尔市的电子政务培训尚未实现与全国统一考试同步实施,因此电子政务培训,从内容、标准和效果上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2解决途径

2.1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对于广大高校,特别是有公共管理硕士授予权的高校,应该承担起培养我国电子政务复合型人才的责任。将管理、政务、信息技术科学地整合在一起,成立一个新的专业,内蒙古的高校还可以将蒙语也整合进去,培养更适合内蒙古地区的复合型人才。对于已进入政府电子政务领域的管理人员,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在逐步整合现有电子政务建设与管理机构的基础上,设立政府首席信息官(Cio)职位,然后对这类人员进行在职培训,组织他们参加由国家指定部门设立的专业培训班,集中起来进行授课、案例分析与考察学习。学习结束后,由国家权威部门组织考试,学习合格的,颁发结业证书或资格证,持证上岗,就和法官必须有律师资格证一样,没证的将不能担任政府Cio。这样,复合型人才才能较快地培养起来并走到相应的岗位上。

2.2规范电子政务专业技术人员身份

首先,应将电子政务管理纳入政府内部管理序列,即把电子政务管理工作视为政府内部事务,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统一和明确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身份。进而再逐步打破现有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中公务员身份、事业单位聘用制身份以及临时聘用身份并存的混乱局面,建立以公务员身份为主、少量临时聘用人员为辅的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管理体制。这样的制度选择,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①电子政务项目外包的大趋势。电子政务项目外包是国际电子政务发展的大势所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也正逐步朝此方向发展,这必然会缩减现有各级政府和部门信息中心中庞大技术人员队伍的存在空间。②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的职责。从应用角度看,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政府信息化的建设、运行和维护。这种职责不仅要求这支队伍本身有较高的素质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权威性,以保证其管理职能的行使,而权威性的基本保障方式就是其具备公务员身份。

2.3结合地区实际和人员分类进行培训工作

结合巴彦淖尔市电子政务实际,按照人才队伍的分类,培训工作在内容、形式、课程设置上应有区别。对于管理人员的培训,应侧重在电子政务理念以及电子政务的系统规划与管理上,使他们全面了解电子政务理念、网络和安全体系建设知识,自觉运用电子政务网了解信息、办理公文、指导工作、决策事项,通过培训加深对推进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工作重大战略意义的认识,明确责任,理清建设思路,提高推进电子政务工作的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使管理人员真正成为电子政务的使用者和推动者。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应通过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网络建设、运行管理、应用开发和信息维护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保障全市电子政务网络的正常运行,使其具有评估和鉴别各种最新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电子政务最新的应用发展和实践效果,以便辨识新技术给政府现代化带来的新的机会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不断适应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对于普通公务人员,则应把重点放在电子政务办公能力培训上,主要培训桌面系统应用、oa办公自动化应用、网络平台应用等操作技能,使他们能熟练运用电子政务开展各项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电子电工技术培训篇6

电工技术作为一门高职高专工科类专业教学中的基础课程,在整个专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型职业对人才的需求,企业与社会对职业技术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潜心研究,对电工技术这门课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顺应时展需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二、电工技术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目前高职教材存在整体知识面较窄,相关的新知识内容太少,实用性的例题不多,注重的大多是对公式的推导和计算,不能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不能满足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而一些教师的知识还停留在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对这个行业如今所使用的新技术知之甚少,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社会要求脱节。

(二)教学方法落后,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较多而学时较少,教学模式仍是黑板加粉笔、教师主宰课堂的模式,教学互动少,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没能将相关的知识和专业要求紧密结合,使得学生被动学习,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甚至厌烦学习本门课程。而实践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也比较单一,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指定内容,没有创新。

(三)考核方法单一,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考核仅注重理论知识的测试而缺乏对实践和动手能力的考核,无法体现学生的真实能力和水平,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不利于课程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掌握好电工技术课程所必须具备的高中物理基础知识,导致其在进入高校后学习本课程时非常吃力,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再者,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差,有些甚至不愿意动手,结果该掌握的东西没有掌握。

三、改革途径与成绩

结合实际情况,针对目前学院存在的困难:实训设备少,实验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实训设备数量不足,学生训练次数少,实验仪器落后,开展培训的专职教师较少,参加培训的教师业务水平仍需要不断提高等等,拟定解决的途径有:

(一)进一步增加培训所需的工具与设备,扩大培训的场地

同时拟校外参观,与周边学校联合实施教学,解决校办实训场所设备条件或加工工艺满足不了生产实训教学需要的矛盾。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为电子电力工程系添置了大量的新型仪器设备,实际总价值达到200万余元。其中包括引进通用电工实训考核装置、引进触电急救模拟人、引进高级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装置、引进数码投影机并提供一系列配套电脑二十多台,使可用电脑总数达到100余台等等,这些都为电工培训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使电工培训提供实际的操作平台。

(二)积极开展对高职院校、兄弟院校的考察学习,建立对口支援与合作关系,使有利于我们对该项目的研究与探索

我院积极与广西区内包括南宁地区、柳州地区、百色地区等高职院校积极进行交流互访,在进一步增进友谊的同时,也对高职方面所遇到的问题与挑战进行深入地探索,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展望广西高职的机遇与发展,努力争取为社会、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

(三)积极开展电工电子产品的制作竞赛

开展面向广大市民的家用电器维修活动,开辟第二课堂,弥补实训教学不足,改变学生单一的课堂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对电工技术的浓厚兴趣与热情。一方面可减轻教师的负担,促进学校科研向深层次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对巩固学生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有良好的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活动的机会,为将来走向社会、独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从2009年至今,我系派出大量成绩优秀、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参加广西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经过激烈地对抗,我系的学生不负重望取得一次次优异成绩。如2009年11月,我系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11年秋11月,我系学生获得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

(四)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培训体系

针对以往培训工作缺乏完整系统性、培训管理幅度力度较弱、培训科目及受训人员层次的问题,今年我系调整了培训的管理方案,进一步加大对员工培训工作的管理力,责成培训教师建立完善且综合的备案登记制,在总结以往培训经验的基础上,优化培训管理流程,完善教育培训制度,鼓励教师参加业务培训,此外,鼓励受训的人员对培训效果与系部领导及时进行直接反馈,从而促进全体培训教师业务素质的共同提高,极大改善了培训的质量。

(五)积极开展教师培训进修

建立了由大量专业技术人员构成的高素质的培训教师。目前,参加培训的教师与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均达到12人次以上,培训的教师与专业技术人员均为讲师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的中、高以上层次与高职称,保障了培训的顺利进行以及培训质量的提高。

(六)以实训室为基地,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包括电工上岗证培训及电工职业资格证培训,提高我系毕业生的素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缓解或解决学院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强学院在高职院校中的竞争地位,扩大学院的办学规模。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按照培训教材大纲要求,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和配套的教学方法,每位参加培训工作的教师均备有较为详细的培训教案,从而保障了培训的质量;对每位培训的学生均严格要求,杜绝缺课现象,保障学员学习的时间;采取多种多样的培训方法与手段,保障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总结

经过一年多电工技术课程的改革,我系组织了多期电工上岗证培训,培训对象均为我院的在校大专学生共有150人,培训一次通过率均在90﹪以上。目前,150名学生已取得电工上岗证,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一门实实在在的技术,学生在学完电工技术课程之后参加等级鉴定并获得相应的电工证,为今后工作拓宽路子,也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培训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授课能力得到加强,形成了一支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队伍。通过培训,我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摸索出适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方法做出有益的尝试,为培养学生学习电工技术技能能力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路子,在新形势下为工科类高职院校的教学发挥了示范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鲍洁.新世纪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北京:高教出版社,2004.

电子电工技术培训篇7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细分重组推广应用职业技能大赛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131-01

机电一体化是在以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高度发展、精密机械高度发展、机械与电子技术高度结合的现代工业基础上,综合应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试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的技术集成。

机电一体化技术已是当今世界及未来机械工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向,也是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实现这些经济发展目标,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机电人才。因此,为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我院于2004年成功申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并于2005年正式开始招生。

历经多年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已经形成规模,并成为央财支持的重点专业之一。近几年,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始组织学生参加部级和天津市级高职院校“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的职业技能大赛。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本人深刻地认识到依托职业技能大赛,能够不断地促进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1依托职业技能大赛,实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细分重组

1.1基础技能实训室的建设

金工基本技能实训室:该实训室配备了台式钻床、钳工操作台和虎钳等钳工整套设备。该实训室主要完成平面和立体划线、钻孔、攻丝和套丝、弯曲与矫正、锯削加工、锉削加工、制作加工、栏板加工、装配等实训项目。

电工技术基础实训室:该实训室配备了高级电工系统实验装置和直流稳压电源。该实训室主要完成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的验证,单相和三相交流电路电压和电流的测量等,以及功率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的使用等实训项目。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室:该实训室配备了电子技术综合实验台、直流稳压电源、毫伏表、数字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该实训室主要完成常用仪器仪表使用,以及二、三极管、单管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测试,单相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组装与调试,基本门逻辑电路、ttL集成门与三态门的应用,触发器、集成电路计数译码和显示,三端和多端可调集成稳压电源的组装与调试等实训项目。

1.2专业技能实训室的建设

电气控制实训室(一):该实训室配备了电机控制系统实训教学平台和各种交、直流电动机、发电机及控制电机。该实训室主要完成交、直流电机、单相、三相变压器和控制电机的认知和调试,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各种控制方式的认知和调试,工业中各种电机的起动、运行、制动方法的选定和相应参数的测定等实训项目。

电气控制实训室(二):该实训室配备了机电一体化实训平台、网孔板、电源、直流电机脉宽调速器、接触器、时间继电器和行程开关等常用低压电气模块。该实训室主要完成常用低压电气控制线路的装接、调试和排故,常用交、直流低压电气设备的调试和维修,直流电机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装接和调试等实训项目,实现初、中级维修电工培训和技能鉴定考核的功能。

传感器技术实训室:该实训室配备了传感器检测技术实验台、传感器温度源、模拟示波器、各种实验模板和相应的传感器。该实训室主要完成压电测振动、电容测位移、光电测转速、磁电测转速、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霍尔传感器等实训项目。

电工专项技能实训室:该实训室配备了电工专项技能工作台、低压电气控制线路板、照明电路控制线路板、直流稳压电源。该实训室主要完成常用低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和维修的操作技能和焊接工艺实训,照明控制线路等典型控制线路的装接、调试和排故等实训项目。

pLC技术实训室:该实训室配备了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训装置、各种控制模块、机械手、电梯模型和pLC控制分拣装置。该实训室主要完成pLC指令及程序调试,电机拖动控制,交通灯自动与手动控制,自动送料装车系统控制,邮件分拣机控制等控制模块的编程和调试等实训项目。

1.3综合技能实训中心的建设

电工综合技能实训中心:该实训中心配备了组合机床电气实训装置、直流调速系统实训装置、晶闸管直流调压调速实训装置和常规检测仪表。该实训中心主要完成C6140普通车床、Z3040B摇臂钻床、X62w万能铣床、t68卧式镗床的电气控制调试及排故,电力电子技术,直流调速电压单闭环、转速单闭环、电流截止转速单闭环、双闭环调速系统等典型工业控制线路的装接、调速及排故等实训项目,实现高级维修电工培训和技能鉴定考核的功能。

柔性制造实训中心:该实训中心配备了柔性制造系统、六自由度工业机器及FanUC系统数控铣装置。该实训中心主要完成工业生产中自动化装配生产线为原型开发的综合实训项目,如:机械传动技术、电气控制技术、气动与液压技术、过程控制技术和现代化生产的组态控制、工业总线、实时监控等实训项目。

工业控制实训中心:该实训中心配备了机电气一体化实训装置和自动生产线拆装与调试装置。该实训中心主要完成机电气一体化设备、pLC工业通讯网络和气动控制回路安装与调试、传感器技术、变频调速应用技术、触摸屏及组态监控技术等实训项目。

2依托职业技能大赛,实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推广应用

2.1在校内同类专业的推广应用

近年来,依托职业技能大赛,大力推进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改善了实践教学条件,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培养了大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影响了学院电气自动化类、数控类等专业群,在客观上对学院整体实训基地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2在国内职业院校的推广应用

我院电子工程系自2010年以来承办电子类职业技能大赛,到我院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职业院校来自全国各个省市,由于承办大赛的地点就坐落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参赛的职业院校可以随时参观,经过他们的反馈,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等到了许多职业院校的认同和借鉴。近年来,到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参观的职业院校近上百所,人数近上万人次。

2.3在天津滨海新区区域经济中的推广应用

近年来,我院电子工程系为天津滨海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中80%上的毕业生在天津滨海新区就业。同时,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扩大了社会服务的功能,满足了培训的需要,为退役军人开设了“维修电工培训班”,培训了近百位退役军人,使他们能够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等级证书,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电子电工技术培训篇8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践技能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144-01

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较强的动手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工电子技术几乎渗透了各行各业的所有知识领域,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日益密切,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电工电子专业技术人才,是中职学校电工电子教师要面对的一个非常现实而迫切的问题。电工电子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规范性,需要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电工电子教学不仅要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基本理论和方法,更要注重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电工电子教学一个最主要的难题就是怎样讲才能让学生透彻理解,教学的艰难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质量。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电工电子专业教师,我认为,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要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电工电子实习是以学生动手为主,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电工电子操作技能及工艺知识的基础训练课程,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实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涵,实训教学是中职学校实现技能兴校、突出技能培养、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教学环节。电子电工专业实习实训课程作为综合性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习实训课程设置要根据就业市场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和授课模式应根据企业需要实行弹性灵活机制。实习实训教学内容要根据电工电子岗位的具体要求而制定,应当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学生就业为目的。实习实训教学强调理论教学为应用服务,突出动手能力培养,以就业为第一价值取向。

加强和改进电工电子专业实践性教学,是办好中职学校电工电子专业教育,实现中职电工电子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电工电子实习实训是电工电子实践性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目前很多中职学校这方面的设施非常落后,有些实习项目受到实习设备的限制,难以有效开展。中职学校应该建立电子电工实习实训基地,突出强化技能训练,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中职学校还应该为实训室配备专门的实训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既要有一定的教学水平,又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比较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指导老师是实习实训课程的设计者,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的示范指导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使学生直观、具体、形象的进行学习,对于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指导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实习实训的质量。学校应给指导老师提供参加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机会,通过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及时了解电工电子行业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等情况,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知识结构,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为了保证电工电子实训的正常进行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中职学校应该有相应的电工电子实习实训经费。有了经费的支持,才能确保实习实训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实习实训教学的质量。中职学校要依托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基地,开展体验性学习,融“教、学、做”为一体,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中职学生作为应试教育的弱者,文化基础较差,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自卑心理较重,学习主动性、探索性不足,这已经成为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中职教育应该从实际出发,教师要做到“少讲精练”,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学得会”为最终目的,增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因为在中职学生看来,“做”比“听”容易懂,而且,亲自动手实践比单纯的理论教学印象更加深刻。中职电工电子教师对学习好的学生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对学习差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教给他们学习方法。教师从备课到讲课,从问题设计到课堂提问,从作业布置到考核,都要做到胸中有数,因人而异,激发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收获,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避免大面积滑坡现象。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对“后进生”要少一些批评指责,多一些理解和信赖,并加强个别辅导,争取快速提高,克服学生动力不足、习惯不良、成绩不佳的被动局面。

电工电子专业课是专业性、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并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并激发其创造性,达到较好掌握理论知识的目的,提高其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操作能力。中职学校必须以企业电工电子岗位为就业导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高度重视电工电子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帮助学生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并在实习实训中发展团队合作精神,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技能高手、管理高手,为以后就业打好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中职电工电子专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由于企业对电工电子人才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育要立足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备很强的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在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中不能忽视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毕业后能立即走向岗位,胜任工作。中职学校电工电子专业课程设置要做到厚基础、宽专业、增强适应面。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方法既要注重知识传授,又要加强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根据企业工作岗位的需要,转变教育理念,整合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创新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电工电子专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电子电工技术培训篇9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人才的核心素质;要点

1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意义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相关专业人员和工程师的需求也在随之增长。而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则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电子科学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国防建设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电子科学和技术专业制造“核芯”,该专业连接了许多高科技学科,例如微电子学、光电子学、物理电子学、电子材料和组件,并致力于应对未来的新发展和新形式的科学技术。专业人才也是面向21世纪服务于数字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和人工智能行业的高科技人才。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全新领域,新的技术和新的理论层出不穷,对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也随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核心素质与培养

深入探索电子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的思路,以达到不断提高电子科学与技术的质量并提供专业资格的目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核心素质应具备以下要点:

2.1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电子科学和技术专业知识

优化传统的人才培训目标,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并设定特定的培训目标。以电子科学与技术为基础,与时俱进,适应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调整电子科技人才的培养目标。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来看,学校应增加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广度,包括能够适应与其专业密切相关的行业以及边缘或跨行业的工作。

2.2具有使用与电子实践相关最新工具的技能和能力

学校可以增加实践教育的强度,加强与公司的合作,加强实验室内部和外部培训中心的建设,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活动,例如实践创新和校园竞赛,为参与的学生提供专业技能指导以及提高学生的表现,通过允许学生参加教师和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来增加动手体验。

2.3能够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和汇总,具有特定的设计功能

要根据电子科学和技术专业人员的培训目标来制定专业发展计划。培训计划是模块化的,设置了不同的模块(例如基础知识和专业),一个或多个专业说明以及不同的培训要求。学生从一开始就学习同样的基础课程,完成基础课程后,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未来计划选择专业方向,并学习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化培训计划针对不同的培训目标制定了不同的要求和培训计划,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轻了学习负担并提高了学习成果。

2.4具有操作生产相关设备和设计电子系统的能力

电子科学与技术需要改革课程并优化课程体系。首先,有必要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扩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终身学习能力,适应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原来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与该专业相关的课程,删除一些与该专业无关的、实用价值较低的课程,重塑基础专业课程,实现训练目标。二是优化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根据不同的专业指导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同时,在专业课程设置中,需要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以增加学生人数。实践经验,以提高操作技能,获得该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除以上几点外,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还需要做到具有国际视野,了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具有自学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关注当前问题、了解工程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了解和应用工程伦理,并具有社会责任感。

电子电工技术培训篇10

关键词:柔性教学环境;集成化管理;校企共建

电工电子专业基础实验课是高职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中起着基础的作用。下面结合我院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建设(以下简称“实训基地”)的具体案例,谈谈实训基地建设的几点体会。

实训基地模式——柔性教学环境

建立柔性教学环境是为了适应当前实验教学具有综合性、现场性、开放性和双主体性四个主要特征,最终能实现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或综合技能三大实验教学任务。

具体思路在柔性教学环境下上课,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先讲后做,边讲边做,或项目导入——先做后讲”等多种教学方式,体现柔性教学的灵活性。在实验项目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接受能力,设计了基本实验(验证性)、提高型实验(综合性实验、应用性实验)和创新型实验等三种类型的实验项目,以全面培养学员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具体做法实训基地承担十门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教学。从培养适应现代电子制造业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按照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三个层次的特点,把电工基础、电子组装工艺、电子测量实验教学目标定位为“验证性实验+电子专业基本技能培养”;把“模电、数电、pLD技术、单片机、射频、功率电子”实验目标定位在“验证性实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把“虚拟测试技术、电子创新实验”实验功能定位为在“综合应用+创新能力培养”,采用小班化教学。

具体课程(以电子组装工艺为例)(1)在组建时先进行企业调研,确定培养目标,重点培养适应企业一线技术岗位(测试技术员、Smt技术员、物料准备、QC、Qa等)相关的工艺知识和工艺技能。(2)开发实验项目,具体确定的项目:静电防护系统的认识;穿孔元器件与表面安装元器件的识别与简易测试;手工焊接与焊点质量标准;通孔元器件的手工组装技术;表面安装元器件的手工焊接与返修技术。(3)实验教材的开发,结合实验项目以自编为主,同时完成立体化电子教材建设。我们在建设中注重积累,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如《电子组装工艺》课程被评为江苏省二类精品课程,《电子组装工艺》一体化教学与实训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集成化管理体制

集成化管理体制主要思路对实训基地的资源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我院实训基地作为学校一个独立的机构承担实践教学、企业培训、职业资格认证等各项工作。实训基地内配备有实践教学、职业技能鉴定的设施。为全方位地行使实验基地的各项职能,我们采取了几点措施:

日常管理——集成化集成化管理理念就是体现节约、高效、实用的管理。节约是实训基地建设中的一条主线,我们采用最小单元的日常管理模式,由实训基地主任、实验室负责人和学生志愿者构成管理团队,电子工程系主任兼任实验基地主任,各专业课程负责教师担任实验室负责人,要求教师具有“双师”资格,这样能做到及时维护设备和及时修改实验项目,实现高效、实用的管理。学生志愿者由优秀学生担任,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在充分节约人力资源的情况下,实现了向全院和社会开放实训基地的各个实验室。同时承担了职业技能训练、企业员工培训以及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等任务。

全员参与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是实训基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的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监督和考核。具体的做法:(1)实训基地按学年由系主任召集各专业带头人对实验教学目标体系、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并制定改进和完善计划;(2)各专业课程负责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并鼓励开展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和手段的研究。(3)各专业带头人负责教学的监督和考核。实验设备管理——导入学院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导入学院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主要目的,是对实验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进行控制,确保实践教学能正常有效地进行。根据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我们制定了《采购管理程序》、《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办法》、《设备操作说明书》、《设备维护保养规范》和《人力资源管理程序》文件和相应的表单。这些文件对实训基地的规范化使用,实训基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实验耗材的使用,实训基地场地的安全、卫生等都作了明确规定,有力地保证了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良好运行及其功能的充分发挥。

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

我院电子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苏州工业园区及周边地区先进电子制造业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要达到培训目标就必须保证实验室设备配备先进合理,而靠学校投入是很难实现的,如一条Smt线需要几百万,有的微电子设备需投资高达几千万。实验基地培养目标要符合企业需要,只有与企业共建,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我院实验基地电子组装工艺实验室是由noKia苏州公司共建而成。虚拟测试技术实验室是美国ni公司联合实验室。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共建。

“定向班培养”模式它是学校按照企业对人才质量与数量的要求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直接输送到企业的一种教育模式,是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倡导的教育模式。在“定向班培养”模式方面,我院与德国博世汽车公司进行了非常成功的合作。首先,我们坚持互利互惠、双向互动原则,切实从双方利益出发,寻求合作的切入点与联系双方的纽带。其次,为满足企业的培训师资要求,我们和公司签订相关协议,送我院实验基地培训教师到德国培训,让师资质量保持先进性和符合企业的要求,实现双方的长期合作。最后,为保持设备的先进性,我们与公司共建实验室,为了体现双赢,我们让德国博世汽车公司优先挑选优质的生源,组成定向班,并为其提供全面的智力、技术和人力支持与服务,在得到公司充分认可下,换取相应的先进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