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融资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40:19

常见融资方式篇1

【关键词】境内外联动;内保外贷;全球授信;资金池

随着海外配置资源和海外并购热潮的掀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出去,而在境外设立子公司往往是走出去的第一步。境外子公司通常o立时间较短、资产规模较小,可用于抵质押的有形资产较少,在开展业务时较难直接取得境外银行贷款。在没有贸易背景的情况下,可考虑通过境内外联动的方式,依托境内母公司雄厚的实力,取得境外低成本资金。本文拟介绍常见的几种方式并做简要分析。

一、内保外贷

内保外贷是最常见的方式,具体方案为境内企业向境内银行缴纳保函费用,申请开立融资性保函。不同银行可能要求提供不同比例的保证金,通常由于不同的保证金比例意味着不同的风险敞口,需要不同的收费标准进行风险定价,故融资性保函费率随保证金缴纳比例而下降。境内银行开立融资性保函给境外银行;境外银行在担保金额内为境外公司发放贷款。到期境外公司归还境外银行贷款,境内银行解押境内企业缴纳的保证金。这种方式下境内外银行不要求同属一个银行,只要境外银行认可境内银行的保函即可。

采取这种方式融资时,需要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1.境外银行接受境内银行保函的局限性及解决方案

由于国内中小银行国际化程度尚低,国际公信力不足,存在境外银行不接受其融资性保函的可能性。如果境内企业取得了该类境内银行的授信,则可以通过选择一家境外银行认可的(如国有五大商业银行)或其自身境外有分支机构的银行(如招商等大中型股份制银行),同时对该中小银行有授信,这样就可以将企业在中小银行的授信转化为该境内银行的低风险授信,由其开具融资性保函,实现境外银行对境外企业的放款。

2.融资步骤的安排及效率提升方案

鉴于不同银行有不同的授信管理模式,部分银行可以给予综合授信,使用时针对具体贷款用途发放流贷、项目贷或开立融资性保函。为提升融资效率,可提前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取得授信批复,待境外公司有实际资金需求时,即可实现快速放款。据了解,在已经取得综合授信(包括融资性保函)的情况下,放款前只需境外银行对境外公司资金用途进行尽调,该过程约为1-2周,大大缩减了放款周期。由于该方案在授信使用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故一般银行仅对大中型企业提供该类授信,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

3.资金用途

原则上除信贷资金不允许投放的领域,内保外贷贷款资金可用于补充境外企业的营运资金、项目投资、公司并购等,一般不允许进行资本市场投资。另外,该种方式下所融资金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回流境内使用。由于是银行信用保函,境内企业担保无需外管局备案。

鉴于目前人民币贬值预期较大,部分企业通过内保外贷境外融得资金后,到期通过境外不还款,境内罚没保证金的方式实现境内资金变相出境,加大了资金外流。近期外管局对多家银行进行了约谈,因此银行目前对该类业务持谨慎态度,一般境外公司有具体资金用途后方可受理授信申请,批复周期约1个月,无具体项目提前取得综合授信的难度明显加大。企业应根据形势做好融资节奏安排。

二、全球授信、切分额度放款

该方式为境内企业向境内银行申请全球授信,取得授信批复后,当境外公司有借款需求时,境内银行将该额度切分至境外分行,由境外分行尽调后对境外公司发放贷款。这种方式下境内外银行同属一家银行。

该方式与方式一相比,凭借的是境内企业的信用而非境内银行的信用,无需境内银行开具保函,依托的是银行境内外分支机构的有效联动。通常是跨国程度较高的大中型商业银行有能力提供该类融资方式,其内部通过双向计分平衡境内外分支机构的利益,实现银行伴随熟悉的中资企业客户走出去、增加业务、扩大收益同时风险可控的战略目的。

目前能够取得该类授信的企业相对较少,一般为知名跨国企业,如海尔、海信等,方可取得全球授信,其全球各地子公司有项目并购等资金需求时,通过境外银行切分额度实现放款。未来随着国内银行的国际化程度提升、中资企业全球化程度提高,征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相信这种方式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三、境内企业境外放款

境外资金亟需资金时,境内企业在资金充沛的情况下,根据汇发[2009]24号文和汇发[2015]13号文,可在外管局核准额度内,以合同约定的金额、利率和期限,为境外公司直接放款。境外放款余额不得超过境内企业(单户)所有者权益的30%,并且不得超过境外公司已办妥相关登记手续的中方协议投资额。境内企业向外管局申请办理境外放款业务,资料齐备后20个工作日内取得批复或不予批复的意见,批复情况下凭境外放款核准文件在外汇指定银行申请开立境外放款专用账户对境外企业放款。

该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境内公司自身的人民币资金或外汇资金,通过人民币购汇或外汇资金池实现对境外放款。但是鉴于境内资金成本高于境外,与其他方式相比无法实现充分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的目的。但是考虑到人民币的长期贬值趋势,在人民币兑换为升值货币(如美元)进行投资的情况下,该方式有助于额外获取汇率收益。但正如前文所述,目前形势下,除非境外投资项目非常符合国家战略投资方向,否则资金出境存在一定的困难。

四、境内资金通过跨境人民币资金池出境后购汇使用

境外资金亟需资金时,境内企业在资金充沛的情况下,根据银发[2015]279号文件,境内企业可通过跨境人民币资金池,在核定额度内将境内人民币资金调至境外成员公司,由其购汇后使用。

该方式与方式三区别在于方式三在境内购汇,本方式在境外购汇。企业可根据购汇时点在岸和离岸汇率点差,灵活选择购汇地点。虽然原则上根据银发[2015]279号文件,跨境人民币资金池在核定额度内可实现人民币的自由跨境使用,但鉴于目前的外管形势,资金出境存在一定的困难。

五、自贸区分行境外放款

自贸区分行可接受境外公司授信申请,对资金用途及项目开展尽调,批复授信后可直接对境外公司发放贷款。若是基于项目的融资,若项目本身收益率良好、风险可控,则无需境内公司担保增信,若项目存在风险敞口或是基于公司基本面的融资,则由境内公司提供担保进行增信。境内公司提供担保的情况下,需要去外管局备案。

该方式由自贸区分行直接对境外公司放款,可省略境内银行和境外银行联动的步骤。境内公司无需在自贸区开设公司。同时自贸区政策较为灵活,对于并购融资,贷款规模比例上限等可做一定的突破。

综上,当境外公司有资金需求,且凭借自身实力,无法直接取得境外银行借款时,可结合上述多种方式,依托境内公司的实力,寻求恰当的途径满足境外资金需求,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同时点国家监管机构对资金进出境的态度,做好依法合规、统筹规划。

常见融资方式篇2

关键词:众筹;股权众筹;私募股权众筹;公募股权众筹

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股权众筹都是目前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现行法律对股权众筹的规定有限,主要有2014年12月18日颁布的《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2015年3月2日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以及今年7月十部委联合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十部委意见》”)。上述多是一些原则性规定,且对于诸如股权众筹是公开发行还是非公开发行等问题尚未有明确的界定,可以说,现行法律只是肯定了股权众筹的地位,但对其具体运行规则等尚未进行明确,不足以指导实践。

一、股权众筹的定义

众筹即面向公众筹集资金,特别指以资助个人、公益慈善组织或商事企业为目的的小额资金募集,股权众筹是众筹的一种。我国法律环境下,现有的对股权众筹作出定义的规定主要有两个。2014年12月的《管理办法》规范的是私募股权众筹,其规定“私募股权众筹融资是指融资者通过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平台以非公开发行方式进行的股权融资活动”。而按照今年7月出台的《十部委意见》,股权众筹融资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形式进行公开小额股权融资的活动。

对比分析前述两项股权众筹的定义,可以发现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共同点在于两者都强调“互联网平台”,即股权众筹必须借助互联网平台来实现。不同点在于两者对股权众筹的发行方式规定得明显不一致。《管理办法》强调股权众筹是以“非公开发行方式”进行融资,而《十部委意见》规定股权众筹是“公开”小额股权融资活动。在求同的基础上,现行我们至少可以将股权众筹理解为融资者通过互联网平台出让一定比例的股份来换取投资者的出资,以达到融资者的融资目的和投资者的投资目的。

二、“公开”与“非公开”之争

如前所述,《管理办法》和《十部委意见》对于股权众筹的发行方式做了不同的规定。在《十部委意见》出台之前,学界和实务界对股权众筹的发行方式没有争议,都认为是非公开发行,即不能突破200人的限制。而随着《十部委意见》的出台,开始存在另外一种声音,认为股权众筹已经突破了200人的限制,公开的股权众筹得到了法律的认可,股权众筹的“公开”发行将成为我国法律认可的方式之一。

概括而言,股权众筹属于股权融资的方式之一。股权融资可以分为公募和私募,两者的差别在于募集资金的对象不一样,公募是向社会大众募集资金,而私募则是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按照国外的经验来看,股权众筹是以私募的形式开展的,即向特定的人群募集资金。按照我国《证券法》的规定,公开发行有两种,一是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二是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二百人。《管理办法》第十二条对私募股权众筹的发行方式及范围进行了规定,按规定私募股权众筹融资只能向特定的对象融资,且不得采用公开宣传等方式突破公开发行的界限。在此基础上,目前不少学者及实务工作者认为,股权众筹从起源发展至今,都是以私募的形式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也未曾突破二百人的人数限制。且在现今我国的法律环境下,融资者多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法》要求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得突破五十人。因此,股权众筹的发行方式只能是非公开发行,《十部委意见》中的“公开”二字应该仅指平台的公开,即互联网融资平台向社会大众公开,而在具体选定投资者时,仍应该适用合格投资者的标准来选定,且不得突破二百人的界限。

与前述观点不同,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十部委意见》所界定的即是公募股权众筹,公募股权众筹在我国已经具有合法的地位。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的讲话也印证了这一观点。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曾在证监会例行新闻会上明确指出,股权众筹融资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形式,进行公开小额股权融资的活动,具有“公开、小额、大众”的特征。目前一些地方的市场机构开展的冠以“股权众筹”名义的活动,是通过互联网方式进行的私募股权融资行为,不属于《十部委意见》规定的股权众筹融资范围。

比较而言,笔者支持第二种观点,即《十部委意见》所指即为公募股权众筹,属于以公开发行方式募集资金的行为。股权众筹融资业务由证监会负责监管,而私募股权众筹是由证券业协会监管,两者的主管机构不一样。从《管理办法》与《十部委意见》的规定本身出发,两者规范的对象是有差别的,《十部委意见》还指出“股权众筹融资方应为小微企业,应通过股权众筹融资中介机构向投资人如实披露企业的商业模式、经营管理、财务、资金使用等关键信息,不得误导或欺诈投资者。投资者应当充分了解股权众筹融资活动风险,具备相应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小额投资”,对于信息披露的要求及风险提示是公开发行的基础条件,结合证监会发言人的讲话内容,笔者认为《十部委意见》所规范的股权众筹融资应指公募股权众筹,今后我国股权众筹应该即可以采用私募方式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发行,亦可以采用公募方式向社会大众公开发行。公募股权众筹是我国的一项创新性试点活动,《十部委意见》对股权众筹的规定仍旧过于简洁、过于原则,有待后续出台具体的监管细则对公募股权众筹进行规制。同时,公募股权众筹的真正落地尚需要修改变通现行法律规定,譬如公募股权众筹可能使股东超过二百人,而“合格融资者”小微企业多为有限责任公司,会超过现行公司法规定的合法股东人数的相关规定。

三、合格投资者的认定

关于合格投资者的认定问题,《十部委意见》并没有提到合格投资者的概念,《管理办法》对私募股权众筹融资项下的合格投资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虽然《管理办法》目前只是征求意见稿,但其对正式立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且实践中的股权众筹平台已经按照该标准进行合格投资者认定,因此研究《管理办法》对合格投资者的认定具有重要意义。

《管理办法》第十四条对投资者范围进行了规定,按其规定,“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的投资者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或个人:(一)《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合格投资者;(二)投资单个融资项目的最低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的单位或个人;(三)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以及依法设立并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四)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的单位;(五)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或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的个人。上述个人除能提供相关财产、收入证明外,还应当能辨识、判断和承担相应投资风险;本项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六)证券业协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目前而言,监管机构在制定合格投资者认定标准时,着力点在于资金实力与风险承受能力,具体到法律条文中,多是对投资者的收入及投资额度等设置限额,而很少关注投资者的知识能力等软实力。笔者认为,资金实力不应该成为合格投资者的唯一认定标准。之前发生的京东上线股权众筹项目被小股东泄漏的问题就很好的说明了软实力的重要性。现行唯资金实力论的标准使得不少资金实力雄厚但不了解股权众筹运作模式的人成为了合格投资者,而这些投资者中不妨一些将股权众筹当做炒股的“玩家”,这样的小股东对股权众筹的概念、责任、义务等都不甚了解,与“合格”的股权众筹投资者名不副实。另外,现行法律规定对股权众筹投资者应承担的义务的规定也较少,一定程度上而言会阻碍股权众筹平台的正常运转。在今后的合格投资者认定标准中,有必要通过问卷等形式加强对股权众筹相关知识的核查,并适当增加关于股权众筹投资者义务的规定。

四、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

在当前股权众筹行业监管政策尚未落地的情况下,面临着包括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在内的双重风险。现行法律框架下,股权众筹投资者利益保护存在比较大的问题。第一,存在投资合同欺诈的风险。现在整个股权众筹是缺乏监管的,普通投资者在投资时不能确定项目推荐人是不是和项目公司存在利益关系。目前实践中的股权众筹,很多都是领投加跟投的模式,如果领投人和项目公司或者实际控制人之间有协议安排的话,作为跟投人其实并不知情,其权益也很难得到保护。第二,股权众筹平台权利义务模糊。现行平台除了本身做一些中介服务以外,或多或少会参与一些投后管理,包括一些和项目公司有关的服务,因此很难保证其在这一过程中处于中立的地位。第三,现行股权众筹平台多采用格式合同,且此种格式合同完全侧重保护平台本身,投资人在投资时只有接受格式条款才能参与投资,没有能力去要求修改条款或者做一些对自己有利的保护性的论述,在发生争议或者发生退出事件时,投资人想通过格式合同来保护自己的权益是非常困难的。第四是投后监管缺位。领投人参与投后监管,但事实上领投人对跟投人是没有任何义务的,发生争议时,领投人自身可以和实际控制人协商退出的方式和退出价格,但领投人不会考虑跟投入的退出问题,因此跟投入的利益其实是没有办法得到保障的。第五是退出机制不健全。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股东入股后不能随便退出,退出只有两个途径,即减资或者转让股权,减资需要经过股东会的同意,股权转让则需要为股权找到下家,目前众筹股东的退出机制主要通过回购和转让这两种方式。跟投人在退出时明显处于弱势的一方,真正股权众筹沦落到考虑退出的情况下,跟投入的回购或转让都是难以实现的,其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五、小结

股权众筹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规定比较少,而且也存在着不少的漏洞。现行法律环境下,股权众筹平台的合法运行和投资者利益保护都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在今后的具体监管细则等规定中,有必要对股权众筹的发行方式、合格投资者的认定等规定进行完善。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杨东、苏伦嘎:《股权众筹平台的运营模式及风险防范》[J],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第22卷第4期,第157页。

[2]周灿:《我国股权众筹运行风险的法律规制》[J],载《财经科学》2015年03期,第14页。

[3]李玫、刘汗青:《论互联网金融下对股权众筹模式的监管》[J],载《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第28页。

[4]《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就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中证协发[2014]236号,2014年12月18日。

常见融资方式篇3

(一)金融投资的风险评估技术中的常见问题1、多个指标中没有一定的统一性,且没有较强的可比性以高低顺序方法对类型不同资产投资的风险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时,如果使用方差衡量法与日系数方法,那么分析所得到结果通常会容易出现背离等情况。2、对风险进行分析时,无法对其程度进行精细描述现阶段,使用金融投资的风险评估技术对金融风险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时,还无法对其程度进行比较精确的描述,所分析出来的结果和实际情况还有一定差距,此外对风险侧面相关情况的反映也比较少。因此,每个投资人员所得到的风险程度及信息的相关情况也会有所不同,此时,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还无法通过多个侧面为投资人员的利益提供一定保障。3、事后的风险无法对事前进行准确表示使用均值)方差衡量法、日系数方法对金融投资风险进行评估时,计算过程中所使用的数据及信息资料基本都是历史中的数据信息,因此,所计算出来的结果及最后分析都是对资产在历史中的某一时间段所可能出现的损失情况。此外,使用VaR方法对金融投资风险进行评估时,所得出的结果在金融投资市场实际情况的应用中通常都会失效。

(二)金融投资的风险评估技术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1、使用压力及后验方法对VaR的计算模型进行测试使用VaR方法对金融投资的风险情况进行计算与分析时,此应用过程中通常会含有较多的假设性条件,从而就会容易导致金融风险的评估过程及结果存在一定缺陷,但VaR方法是一种可在事前对金融风险进行估算的方法,其表达方式也比较简单,此外,此方法还能对风险的计量标准进行科学、合理而有效的统一。因此,为了使VaR方法在金融投资的风险评估的应用中具有更明显的效果,于是,可通过压力及后验方法对VaR方法的计算模型进行有效测试。压力测试主要是通过情景模式方法对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其主要是假设多种不利于金融投资的市场环境,然后在资产或资产组合的相关背景下对它们所可能会出现的风险情况进行有效计算,此外,其还会采取相应措施对有可能出现的变化价值进行比较合理的估计。后验测试主要使用正态性方法对VaR模型进行检验,现阶段,其常用的检验方法主要是峰度、偏度检验以及KolmogorovSmirnov等。2、把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进行结合使用对金融投资风险进行计算及评估时,通常都需使用多种类型的模型对风险的大小或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因此,在实际分析中,可采取风险图评价法、管理评分法以及风险度评价法等科学方法把定性分析中所计算及评估出来的风险进行合理结合。其中,风险图评价法主要是根据风险的出现的可能性与严重性进行绘制,相关研究及实践表明,对于风险的识别而言,此方法的实用性和上述中的其他两种方法相比,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二、金融投资风险评估的意义与作用

(一)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化企业中,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其是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使企业风险得到一定控制。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及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企业的发展都因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问题而受到了阻碍,因此,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必须对采取有效措施对风险进行一定了解。

(二)可把之用于对审计及监管进行操作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投资工具的种类也会有所增加,金融工具不同时,其操作方式也会有所差异,于是对风险的评估及预测能力也会不同。把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应用中审计监督中,虽有一定难度,但是只要方法正确,审计及监督中的相关操作都会得到有效完成。

(三)可把之用于对投资业务员的业绩进行评估风险对每个金融投资者而言,都具有一定的震慑作用,因此,为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得到一定保证,企业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对企业内部负责金融投资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比较明确的限制。如对于极可能会出现的过度投机操作等行为,可通过评估金融投资工具的风险来对相关的操作业绩进行合理而有效的评估,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所能承担的金融投资风险控制一定范围内。

三、结束语

常见融资方式篇4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运营—移交”。Bot实质上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政府对该机构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价格可以有所限制,但保证私人资本具有获取利润的机会。整个过程中的风险由政府和私人机构分担。当特许期限结束时,私人机构按约定将该设施移交给政府部门,转由政府指定部门经营和管理。从二十世纪90年代后,我国开始尝试利用Bot方式进行公路建设项目的融资,Bot方式包括外资Bot方式和内资Bot方式。我国的京通高速公路、上海黄浦江延安东路隧道复线工程、广州深圳高速公路、海南东线高速公路等都是采用外资Bot投资方式建成的,福建省泉州剌桐大桥则是采用内资Bot投资方式。

尽管Bot确实曾经为我国吸引外资立下了汗马功劳,但Bot方式并非一种仅仅用于吸引外资的方法,同时应该看到,我国用来吸引外资的Bot项目常常步入各种困境之中,如汇率风险问题、货币兑换的困难、国际惯例与国内现状的矛盾等等。因此Bot在中国的推广过程中,除了吸引外资以外,更应该而且能够吸引国内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即采用内资Bot方式,这才是Bot在中国的正确发展道路。利用内资Bot形式进行公路建设的目的是启动民间闲置资本用于国家急需建设、而国家财力又暂时无力建设的公路建设项目中去,通过公路建设,进一步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并使参与建设的民间资本获得合理的回报,因此,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通过近几年的实践经验,Bot模式逐渐衍生出其他运行模式,比较常见的为“建设—移交”即Bt模式。Bt发展时间短,是新生事物,漳州市近几年比较成功的Bt融资建设项目包括2011年的漳州沿海大通道(漳浦境)一级公路工程项目和2012的厦漳同城大道先导段项目,于2013年开工的在建项目漳州新江东大桥及接线公路工程也属于这一模式。

二、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

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aBS)是以项目(包括未建项目和已有项目)所属的资产为基础,以该项目资产所能带来的稳定的预期收益为保证,经过信用增级,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主要是债券)来募集资金的融资方式。从本质来说,资产证券化是属于一种以项目的收益为基础融资的项目融资方式。这种新型的融资方式是在二十世纪70年代全球创新的浪潮中涌现出来的,其内涵就是将原始权益人(卖方)不流通的存量资产或可预见的未来收入构造和转变成为资本市场可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其实质是融资者将被证券化的资产的未来现金流收益权转让给投资者。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为“基础资产的现金流分析”,三个基本原理为“资产重组原理”、“风险隔离原理”、“信用增级原理”。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资产证券化是资产支持融资。银行贷款、发行证券等传统融资方式,融资者是以其整体信用水平作为融资基础。而资产支持证券的偿付来源主要是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而与发起人的整体信用无关。资产证券化条件下,投资者根据由资产担保所决定的证券的信用等级决定是否购买,而不需要对发起人的整体信用水平进行判断。

2.资产证券化是结构融资。所谓结构性融资安排是相对于银行、企业单一的负债行为或单一的贷款等线性融资安排而言的。资产证券化之所以是一种结构性融资方式,是因为发起人并不是直接到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或投资者以其他方式直接融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首先要成立资产证券化的专门机构SpV。第二,发起人将未来可能产生一定现金流的资产“真实出售”给SpV,实现基础资产与发起人破产风险的隔离。第三,在证券化过程中一般会先将资产按照其信用等级、期限、利率偿还方式等条件,进行分解、重组和配置。而且,为提高证券化资产的质量,增加证券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发起人往往会在资产信用等级的基础上,由自己或第三方对资产进行信用增级。第四,资产证券化为分解风险和满足不同需求,常常以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为基础设计多样化的证券品种,使得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拥有更多的投资自由和选择权,这也有别于企业发行债券、股票融资证券等形式比较单一的融资方式。

3.资产证券化是表外融资方式。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一金融资产转移》之规定,只要发起人将与资产有关的几乎所有的收益与风险转移给了另一个实体,或者发起人已经放弃了对资产的控制,将其“真实销售”给了SpV就允许发起人将证券化的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并确认收益与损失。为实现发起人表外融资的目的,SpV也必须支付全部资产的受让对价,其资金来源并非是SpV自有的资金,而是SpV以证券化资产为基础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所募集的资金。由此可见,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可以提供表外融资的融资方式。概括地讲,一次完整的证券化融资的基本流程是:发起人将证券化资产出售给一家特殊目的机构,或者由SpV主动购买可证券化的资产,然后将这些资产汇集成资产池(assetpool),再以该资产池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在金融市场上发行有价证券融资,最后用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来清偿所发行的有价证券。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只阐述了资产证券化运作的最一般或者说最规范的流程,实践中每次运作都会不同。尤其是在制度框架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这种不同会更明显。因此,在设计和运作一个具体的证券化过程时,应以既存的制度框架为基础。

三、项目融资方式风险分析

采用项目融资方式进行融资的项目风险可以分为三大类:商业风险、非商业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商业风险包括市场风险、建设风险、运营风险、技术风险等;非商业风险包括法律风险、金融风险、环保风险等;不可抗力风险主要包括灾害、工程和设备遭受意外损害等。Bot项目通常采取风险分担原则,通过特许权协议将项目的风险合理分担到政府和投资人身上。即对投资人应承担的风险采取较严格的态度,如建设、设备供应、技术应用、运营与风险由投资者承担;而商业风险中的收入风险(即或取或付义务)、非商业风险中的法律变更风险等由政府承担;其他无法确定应由哪方承担的风险由双方分担,如通货膨胀风险、汇率风险等。这样一来,项目建设、运营风险基本由投资者承担,投资者又可按风险承担原则,将风险合理分担至建筑承包商、运营维护承包商、保险机构等各方面,从而大大减少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风险。

常见融资方式篇5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融资方式;众筹方式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0.057

0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都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举措支持大学生创业,在税收、办公场地租金、创业培训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根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显示,在2015届大学毕业生中有2.86%选择了自主创业。

为了调研分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创业资金筹集现状语文题,我们对北京地区大学生进行了随机的问卷调查。问卷采用线上和线下纸质问卷分别发放,有效回收问卷共206份。这次的问卷设置一共21个问题,除创业者个人基本信息、创业背景问题外,问卷主要就创业意愿、业障碍和创业资金来源等方面问题进行调查。

1大学生创业资金有效渠道少,获得困难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80%以上大学生创业者对当前的创业政策和环境较为满意,但创业资金成为他们创业行动的首要障碍。

大学生创业获得创业资金的有效渠道非常有限,及时获得也不足以支撑创业活动有效开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政府及金融机构支持有政策,难落实。尽管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扶植政策,但支持资金要求门槛高,数额小,杯水车薪。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对于什么项目可以发放贷款,发放贷款的金额以及贷款抵押物要求严格,而绝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不符合要求而无法获得贷款支持。

其次,社会风险投资机构对创业项目和创业者均有严苛要求。不仅追求短期内即有高回报收益,而且附加严苛的投资条件以及过高的股权要求。这些情况往往使得风险投资据大学生创业者于千里之外。

此外,高校及社会层面创业帮扶往往局限于创业教育培训、宣传报道、市场信息牵线搭桥等非关键因素方面,对于获取创业资金方面缺少有效的实际性支持。

2大学生创业资金主要渠道及其利弊分析

2.1大学生创业资金主要渠道来源

目前,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个人及亲友自筹全部资金:这种方式包括个人自有资金、家庭成员或亲友资助以及两种情况混合。选择自己或家庭完全出资作为创业初始资金的比重是最大的,占35%。

(2)合伙人按股份出资:合伙创业者按照约定出资,约定所占股份的方式,这是最常见股权融资方式,在创业大学生中占22%。

(3)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风投基金投资:股权投资单位通过投资取得新创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股份,可以货币资金、无形资产和其他实物资产直接投资于企业,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可以通过分得利润或股利获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取得。能够获得风险投资的创业大学生占被调查者10%。

(4)民间或银行有偿借贷:有偿借贷,包括民间借贷及银行贷款。这两种方式都是借入有期限有利息支出的款项。一般而言,民间借贷利率要比银行贷款高得多,但如果缺少固定资产或抵押物,大学生很难从银行贷到款。这种筹资方式占被调查者21%。

(5)众筹融资:众筹,即创意者或微小企业等项目发起人(筹资人)在通过中介结构(众筹平台)身份审核后,在众筹平台的网站上简历属于自己的页面,用来向公众(投资人)推介自己的项目以获得众人投资的形式。这种筹资方式占被调查者12%。

此外,很多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是混合型的,即上述方式中两种以上方式的混合。总体而言,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主要有此五种情况。

2.2大学生创业资金主要来源方式利弊分析

2.2.1个人及亲友自筹全部创业资金

这种方式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企业股权单一,创业困难期度过会收获全部收益;自主决策,无干涉,决策效率高;创业者经营压力大、动力足等。

自筹资金创业的高风险也可能带来高收益。一旦熬过创业初期,当公司步入正轨之后,获取的收益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对于一个股东少的公司来讲,事务的决策是非常高效的,大学生创业者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设计去经营创造这个公司。

完全自筹资金的不利之处在于:全部个人出资,经营财务风险完全有创业者承担,风险高压力大;创业资金一般数额有限,难以快速扩大规模;创业者家庭共同承担经营风险和心理压力等。

在当今这个发展节奏快,越来越强调用户数量与用户服务体验质量的年代,没有足够的资金就意味着较差的公司管理经营反馈制度、较差的用户体验以及更少的顾客利益。而这又会对公司接下来的发展起到制约作用。

2.2.2合伙创业者按股份出资

这种方式的好处:融资方式非常普遍,融资周期较短;一般按股份份额出资,据此分配企业职权和收益分配机制,有制度和法律保障,纠纷少;合伙出资创业还能分担创业压力和财务风险等。

这种方式是当代大学生创业者选择最多的创业方式之一,也属于现代企业制度最常见治理形式之一,股份制管理。也是我们向大学生创业者积极推荐的融资形式之一。

不利之处:创业初期,牺牲了部分的决策效率,决策需要达成一致,共同决策;创业者之间可能会出现权力分配、发展战略与事务决策的分歧,导致矛盾;企业内部容易出现围绕不同创业者的派系等。

2.2.3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风投基金投资

这种方式的好处:融资透明性好、安全性高、投融资过程规范;融资额度大,可以最大定程度上解决创业者的发展资金问题;投资方的实力和资信较高,退出机制规范。

不利之处:门槛高,对企业条件与发展前景要求高;同时融资谈判过程和投资周期长,难度大;投资方一般要求话语权,融资方要牺牲一定的话语权和管理权限等。

其不利的方面主要体现在:

(1)风险投资机构一般对创业公司的起点要求非常高,尽管现在个人企业的融资门槛降低,但是创业初期的大学生所创办的项目要求仍旧非常高。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创业项目与产品的技术含量并不高(甚至较低),其经济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替代品多。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些创业项目的投资风险较高,难以引起投资者的关注。

(2)创业者牺牲了自己一定的话语权。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股权多的一方,必定会参与更多的企业决策和企业规划等方面的决策。这样企业将很难完全按照创业者的想法去经营。

2.2.4民间或银行有偿借贷

这种方式的好处:银行Y源丰富、资金雄厚;民间资金操作简单快捷。

银行贷款是最常见的融资方式,但是贷款对于创业者而言门槛极高,因此民间借贷应运而生。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而非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资源丰富、操作简捷灵便的融资手段,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银行信贷资金不足的矛盾,有效解决创业企业的发展问题。

但是其不利之处也显而易见,银行和民间资金借贷均有很高门槛;银行程序复杂,放贷慢;民间资金利息较高,易出现纠纷,安全性差等。

2.2.5众筹融资

这种方式的好处:股东数量多、融资速度快;融资过程本身成为营销过程,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创业项目营销传播。这是近年最新的分散型融资方式之一,也是最具互联网创新意识的融资方式。

不利之处:融资对项目要求门槛也较高;当前相关法律系统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本次问卷调查中,有一小部分的篇幅都是关于现在大学生对众筹的了解及思考。结果表明,大部分的大学生只是听说过或者有了解过众筹投资。同时也有相当多一部分同学表示对众筹这一投资方式并不信任。

2.2.6混合情况

事实上,融资常常是多种形式混合。例如,合伙出资创业又获得贷款资金。尤其是当企业走上正常发展轨道,混合融资就会成为常态。

3结论与建议

通过我们的实际调查,我们得到如下基本结论:

(1)当前大学生创业资金主要有效来源渠道是个人及亲友自筹全部资金;合伙人按股份出资等两种方式。

(2)调查中,大学生创业者目前选择最多的融资方式是个人及亲友自筹全部资金。

(3)大学生融资创业未来发展方向是合伙人按股份出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风投基金投资。

(4)已有少数大学生创业者开始尝试众筹融资等新型创业融资方式;但大部分人对此类方式尚无完整的认知。

对于大学生创业项目融资,我们给出这样的建议:

(1)大学生创业尽量从小微型项目起步,创业资金主要依靠创业者个人或家庭筹集。因客观条件限制,大学生创业者很难获得创业基金风险投资或银行贷款。

(2)如创业项目属于中大型项目,应该进行严格可行性论证,务必获得风险投资机构足额投资以后,才能保证较高的成功率。

(3)创业融资方式多样,各有利弊,创业者选择应根据个人和项目实际情况区别而定。

参考文献

[1]罗明雄,唐颖,刘勇.互联网金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2]梅俊彦.国内众筹平台闯入股权融资“禁地”[n].中国证券报,2013,(03).

[3]邢缤心.境外股权众筹的发展与监管简述[J].清华金融评论,2015,(3).

[4]丁辰灵.股权式众筹:创业融资变简单了[J].沪港经济,2014,(1).

[5]马建.基于众筹融资模式对大学生创业的研究[J].商业经济,2015,(10).

[6]张盼.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创业融资与众筹对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10).

常见融资方式篇6

关键词:ppp融资模式政治风险金融风险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a)-0245-02

1ppp融资模式概述

ppp融资模式,亦即公私合伙制,起源于英国,已流行于全球,这也为我国的城市基本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众多的城市轨道交通融资,北京的鸟巢融资等都采用了这一模式。

ppp融资模式具有很多种类,美国政府会计将ppp融资模式分为12类,ppp国家委员会则将之细分为18类,世界银行则将它分为6大类,我国学者杨卫华等则将之细分为4大类9中类22小类,这些分类主要是根据设计、建设、经营、移交、外包、租赁(含回购租赁)、持股等方面进行了考量,为不同的基建项目选择不同的ppp融资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2ppp融资模式存在的风险

由于ppp融资模式通常都是应用于比较大型的基本建设项目,建设的资金需要量巨大,建设的周期较长,因此,其风险也比较大,常见的有如下几种风险。

2.1政治风险

由于政策改变或者审批需要授权等问题,或者由于政治原因导致项目不可继续实施的风险,其中包括获准风险、税收政策变化风险、新法律产生、总统选举等导致政策变化等不可预测的风险。其中,特许经营权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一旦发生变化,将会给ppp融资项目带来极大风险,甚至导致项目的失败。例如,由于鸟巢的运营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导致成本分摊出现了问题,最终导致使用权被政府收回,项目终结。

2.2金融风险

ppp融资模式通常应用于大型基本建设项目,因为建设周期长,可能面临金融市场的巨大变化,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常见的有外汇和利率风险,当经济运行出现异常的时候,央行可能会调整利率,对于巨额投资项目而言,利率上调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汇率也是同样如此,外汇市场也是经常出现巨大的波动,其风险也会导致外资利用风险。另外,还有国内通货膨胀风险,物价的快速上涨也会导致原来预期的投资额出现巨大缺口,可能导致项目实施的资金链断裂。

2.3不可抗力风险

不可抗力风险都是政府和投资人无法控制的风险,有些可能还可以监控,如天气预报等,有些则具有突然性,且破坏力巨大,如洪水、泥石流、战争、地震、罢工、甚至极端势力的发酵等等,都是不可忽略的风险。

除此之外可能还有其他的各种风险,以上是主要的几种风险。

3ppp融资模式风险评估

正因为ppp融资模式存在巨大的风险,因此,对风险进行评估,并进行规避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作。

3.1识别风险

首先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并进行分析和研究,采用一些定量分析方法进行描述,也可以通过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分析,其中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都需要考虑进去,一般要求使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风险识别与估计。因此,在对ppp融资模式进行风险估计时,应当确保项目中投资回报率的稳定性,在进行风险估计的过程中,将其融资模式开展中的投资回报率进行分析,然后再对风险发生后的投资回报率进行分析,通过二者之间的对比,从而在确保误差相对较小的基础上,实现对融资风险的估计。

3.2风险评价

利用理论化基础知识,对ppp项目当前面临的风险进行系统性的评价,具体包括风险的影响水平及可造成的整体损失,对评估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为风险评价提供出有效数据支持。同时,也应当对ppp项目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分析,确保风险估计与风险评价两方面的综合考虑,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评估,最终实现对ppp融资模式风险的规避。在风险评价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对其日后是否会影响到城市规划前景等问题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价,确保其在风险评价的全面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工程日后的预期营业成本,实现对风险的系统化评价。

4规避ppp融资风险的建议

在分析了风险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尽量规避ppp融资风险。

4.1针对不同的项目选择不同的融资种类

不同种类的ppp融资模式,对经营权、所有权的要求不同,首先从大类上来选择是外包型、回租回购型、特许经营型、资产剥离型,然后再选择具体的中类和小类,这需要充分考虑不同ppp融资模式下,政府与投资人之间的合作程度,根据项目特点,从招投标、设计、融资、建设、经营和移交等环节进行考虑,从信任、共享、沟通、协作、承诺多个方面来测量合作程度,预测存在的风险,选择相应的ppp融资模式,规避相应的风险。

4.2管控ppp融资规模,规避财政风险

国际上ppp融资应用比较成熟的国家,ppp融资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投资金额,仅占全部公共部门投资的15%~25%,对于我国而言,经济发展水平有限,金融市场发展不够完善,建议政府在审批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其占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目前财政部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2015年4月)要求不超过10%,认为更保守一些,控制在5%以下应该是可以的。在应用比较熟练、制度建设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可以慢慢提高这个比例。

4.3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ppp融资项目建设周期长、金额大、不确定因素多,因此,可组织学者和国资委、规划、城建等专家对ppp融资模式展开研究,对已经完成的项目进行考察,建立科学、全面、完善的风险监管技术和方法,并完善相关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并聘请相关专家学者对项目的审批进行论证,提供参考意见,规避各种风险。

4.4组织政府审计部门和民间审计机构全程跟踪审计

对于国家财产物质的安全需要得到相应的保证,民间资金的安全也应该得到保证,能够按照合约认真履行,各尽其责,这就需要国家审计部门和民间审计机构对项目实施的全程进行跟踪,保证合作行为的合理合规。对于日常的建设、经营、移交等活动并不干预各方决策,但必须最大程度上保证各方按照合同认真履行。对于出现的突发重大事项,两方审计人员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来出具审计报告与建议,最大程度上规避各种风险,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4.5合同中应预先约定风险分摊机制

ppp融资项目,私人参与的目的是盈利,政府参与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不能因为国有产权的虚位,就承担大部分乃至全部的风险,也不能因为私人的逐利,大部分盈利都归结于私人。因此,对风险与盈利都应该在合同中予以约定,规避项目风险,共享项目成果。

⒖嘉南

[1]叶晓d,徐春梅.我国公共项目公私合作(ppp)模式研究述评[J].软科学,2013(6):6-9.

[2]严晓健.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的应用及审计重点探讨[J].审计研究,2014(5):45-51.

[3]吴孝灵,周晶,彭以忱,等.基于公私博弈的ppp项目政府补偿机制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3(S1):198-204.

常见融资方式篇7

关键词汽车融资风险

一、经销商融资的模式分析

银行向汽车企业提供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两类:一是信用融资;二是质(抵)押融资。信用方式现实操作中极少,70%的经销商还是依靠借用厂商信用质(抵)押融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见证回购模式

厂家为经销商承担回购担保责任,一旦经销商逾期后仍未足额还款的情况下,银行方可根据质押的剩余合格证即可要求厂家提经销商垫付还款。通常这种模式由主办行代为保管合格证,根据经销商的还款比例释放对应车辆价值的合格证。优势:授信额度有保障及审批效率较高,同时对于一些中小型汽车制造厂家也是一个较低的准入门槛。劣势:第一,银行整理并邮寄合格证工作量大,周期长,并且人为因素的丢失也不可避免;第二,并且如果经销商车辆出现私售行为,通过合格证的回购模式得不偿失。

(二)见车见证回购模式

在经销商逾期后仍未足额还款的情况下,银行和第三方监管公司需提供对应的车辆和合格证等相关随车材料,厂家可根据协议的具体约定采取回购的方式。优势:对汽车制造厂家较为保障,如果经销商私售车辆导致的损失,将有第三方监管公司或银行承担责任。劣势:第一,监管公司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要求较高,较为严格的管理人员会限制经销商移车和放置二网车辆的比例,另外频繁的盘库和抽查也需与经销商沟通平衡;第二,一旦经销商出现倒闭并私售的行为,银行在承担损失的同时继续质押合格证,可能存在客户因购车后无法上牌引发的投诉也是厂家较为头疼的问题;第三,银行的损失会导致对经销商整体授信额度的严格审核,对厂商的融资渠道将会收窄,因此一般来讲厂家还是会尽力协助配合解决银行的损失。

(三)调剂销售模式

通常在融资能力强、较为强势的汽车制造厂家中,银行和厂商系的财务、金融公司都不会要求汽车制造厂家回购,核心厂家仅承担在经销商销售不利情况下,在销售区域内将融资库存车辆调剂给其他经销商代为销售的模式。优势:此类车辆品牌较好,销售通畅。劣势:需追加经销商担保可能存在担保风险。

二、汽车经销商库存融资的风险点

(一)合格证抵押风险

“车辆合格证质押”模式下的金融风险是较为明显。主要风险在于汽车经销商销售回款款后是否立即“赎回”合格证有充分的自,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往往将客户交付的车款挪作他用,轻者作为银行保证金继续开票结算车辆,重者将资金转移至其他产业中。该行为即属于私售,一旦出现问题,厂家和银行就会面临失去实物资产,调剂或回购都无法实施。同时客户没有合格证无法上牌,经销商逾期产生企业不良记录,都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和不良后果。经销商这种延迟赎证挪用车款行为不仅侵犯了客户的切身利益,也会影响汽车品牌的客户满意度。由于汽车合格证易复制、易补办,为防范这一风险,可以采取合格证带芯片以防止造假或合格证直接由厂家寄给银行。对于银行加强合格证的监管,防止经销商“以证换证”。

(二)企业多元化的产业经营风险

资金链,资金链是指维系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运转所需要的基本循环资金链条。部分经销商的投资人往往不止投资于一家经销商店面或者在其他行业领域也有投资,一个投资人在多家公司拥有股份在汽车行业中是很普遍现象,尤其如若投资于一些高危或当前不景气产业,同时涉及多方融资贷款,如果突然产业中其中一个模块出现资金周转困难,银行收缩贷款或停止放贷,各家银行闻风收贷,严重的会导致所有产业破产清算。

(三)担保、同业联保风险

除了常规性的厂商回购以外,部分厂商不承担回购责任的融资通常需要引入担保联保方,这也是银行风控的一种手段。但是公司在对外提供担保时,由于承担了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责任就成为潜在的债权人甚至是全部和部分财产的所有人,这可能给公司带来较大风险,实践中,公司的担保行为是引发债务纠纷的“高危因素”。投资人不当的对外担保,可能因为连带的法律诉讼,波及本来正常运作的经销店。另外一些当地汽车商会中,也会有互相担保的行为,一方面经销商之间都有需要,另一方面朋友之间迫于面子、信任。因此,有些看似销量很好的4S店,往往一夜之间改头换面,甚至人去楼空,通常都是吃了对外担保的亏。

(四)库存压力大并管理风险

一般银行和主机厂都倡导经销商对库存合理管控,但往往在现实中,由于移车困难、销售便捷、客户选择等问题,部分经销商未能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一方面会导致车辆库龄偏长,长期未熟车型销售不畅,质押价值下降;另一方面在涉及库存融资的时候,会导致车辆未售到期,经销商面临大量的还款压力,将原本融资库存变为自有资金库存,丧失流动资金。尤其在经销商进行大量库存备货后,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后果更加严重。

常见融资方式篇8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融资管理

1引言

我国民营企业缺乏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如何通过资金融通和资本经营来加速企业的就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除了原因、金融体制和环境等因素之外,融资瓶颈的另一关键因素在于民营企业缺乏对不同发展阶段融资的认识和理性的融资管理机制。本文着重从融资管理的理性化入手,强调民营企业应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扩大内部盈余的积累,由此产生的内部资金管理的优化,必将产生好的外部效应,会在降低经营风险同时,增强了企业的外部融资竞争力,在努力化解外部约束的同时,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和企业价值的提升。

2民营企业融资管理原则

企业价值最大化也称企业总价值最大化,即企业权益价值和负债价值之和的最大化,结合企业融资管理的内涵,企业的融资管理的目的在于——合理筹集企业所需资本,在投资收益一定的情况下,使得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最低化从而实现融资管理的最终目标,即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企业通过好的融资管理模式来低成本地为企业的发展筹集资金,同时做到资金成本、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之间优化和平衡,是企业财务规划和融资管理的主要原则。

3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融资管理思路

从资金融入效应和风险控制角度看企业融资管理,当论及企业的融资需求时,企业融入的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在用途上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一般来说,长期资本主要用于满足企业长期发展需要的扩建项目、新建项目和对外投资等方面,而短期资金主要用于解决企业运营资金的周转等方面。资本结构一般是指长期资本的比例关系,因此,我们可以从长期资本的融入和其产出收益方面,从企业的良性资本循环角度(不考虑不顾及成本的用融入资本来偿还债务等方面)来说明企业的融资管理问题。从企业融资的价值创造来看,企业在融资决策时,一般要符合融入资本的投资回报率要大于融入资本的综合成本。因为当企业投资收益率高于融资综合成本时,提高了原有资本收益率,增加了企业原有投资利益,并产生了价值创造;当企业投资收益率低于融入资本综合成本时,企业使用融入资本将使原有资本收益率降低,损害了企业原有投资者利益,甚至发生亏损,严重的可能产生经营危机甚而破产。

企业融资也认为,企业为了达到市场价值最大化往往寻求最佳的融资结构。由于各种融资方式的资金成本、净收益、税收以及债权人对企业所有权的认可程度等存在的差异,在给定投资机会时,企业就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函数和收益成本约束来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以确定最佳的融资结构,从而使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本文借助虚拟的案例,并借助简洁的定量思路,把融资和投资结合起来,在我国民营企业特有的融资环境和常见的管理思维方式的前提下,在我国民营企业特有的融资环境和常见的管理思维模式下,探讨基于价值创造的融资管理,该思路和方法适用于一般性的企业,但对于众多规模实力有限、存在外部环境约束和缺乏理性的融资管理观念的民营企业而言,更具有实际意义。

一般来说,企业首先要从融资来源的结构和数量入手,预测未来的融资能力。从来源来看,不外乎外源性融资,主要指银行贷款和证券融资,内源性融资主要是留存收益和业主资本追加,随着我国市场的改革和国有资本在竞争性领域势力的弱化,民企融资来源将更加广泛和合理。如股票融资对于一些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在我国民营经济领域则出现了不愿发行股票和上市融资现象,甚至一些前景非常好而且又急需资金来发展壮大的民企,在政府的支持和证券融资门槛降低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如浙江、广东等很多优秀的民企宁愿借助非正规金融的渠道融资和常规的银行借贷,即使成本很高、风险大,也不愿上市融资,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守财的思想作怪,就其后果,一方面使企业发展资金不足或资金成本过高,另一方面,使他们丧失了通过上市规范企业管理的良机。所以民企融资决策时,要根据发展阶段和发展需要,适机吸纳社会资本,抛开狭隘的守财思想,多渠道融通资金。

其次,选择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投资方案,很多民企,在历史上抓住了一些机遇迅速成长,而然存在决策的路径依赖,投机思维甚于投资理念,不做企业的发展规划和投资项目的遴选,决策跟着机会走,盲目多元化,不考虑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和建设,结果抓空了一些看似机会的机遇;还有一些民企强调社会资本和政府资源,常通过寻租来巩固既得利益,一旦政策变化和人事变迁,则从此一撅不振。来看,国家和经济体制改革趋于深化,市场经济法治化、政策协调透明化,产业趋于成熟化,市场中投机的成份和泡沫将越挤越小,因此,民企应该树立正确的市场经济思想,科学地进行投资项目的选择,这就需要认真分析宏观经济形势、中观行业资迅和微观自身状况来确定可选的投资方案,并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和风险性分析来测算各方案的预期收益率,然后在融资能力限额下,找到价值创造最大的投融资组合。

再次,需根据各项目的资金需求量和需求特性(如合资的股权比例),以及融资来源的资金成本,可利用线性规划的来解决融资分配。

以某企业融资方案规划为案例。某企业欲投资两个项目,一个扩建项目,一个新建项目。两项目投资分别为5288万元和1540万元(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0%和25%。在融资来源上,预计发行股票最大额度为3500万元(预期的资本成本为14.7%),考虑到股票发行的规模成本,企业最小的发行额度为2000万元;该企业银行的长期贷款最大额度为4000万元(资本成本为6.7%);留用利润的最大利用额度为800万元(预期的资本成本为8.10%)(见表1)。

该企业可根据以上情况,做出以下融资规划,目标是融资的综合资金成本最低。

即:min■×14.70%+■×6.70%(1-33%)+■×8.10%(1)

在考虑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利用eXCeL线性规划出:

X1=1288,X2=4000,X3=0,X4=740,X5=0,X6=800

最低融资综合成本为9.24%。且融资组合为,股票融资在两项目中的分配分别为1288万元和740万元;贷款融资分别为4000万元和0万元;留用盈余分别为0万元和800万元。比较成本与收益,加权投资收益率21.13%大于融资综合成本9.24%,表明该融资方案是有利的。很多民企出于逐利的思想,强调低成本,认为最低的资本成本将意味着最大投资收益,财务部门上报给决策层融资方案时,也常迎合民企老板的增利动机,忽略了企业经营和财务的风险,国营企业尚可依赖国家加以解决,而民营企业常以自身资产做融资保证,难以套现,转而求助相关企业时,又因对民企资信非常敏感,多愿锦上添花不愿雪中送炭,因此陷入困境。

所以,民企更应高度重视融投资的风险性,需借助各方案下的预测现金流量和债务偿还筹划表进行分析。先假设企业前期资产负债表如下(见表2):

根据该融资组合并结合前期企业资产负债状况来测算和分析,那么项目的现金流量预测、融资及债务偿还筹划见表3:

从表3我们看到,该融资组合,融资结构中负债比率较高,导致头一年期末现金流量为负,面临进一步融资偿债的问题,从预测的净现金流量的累计值11094.05万元来看,企业的投融资是有价值的,因此需对融资组合调整。为了降低财务风险,增加股票融资,改变后的融资组合(当然这种融资组合,要多重比较,选择一较满意方案):股票融资在两项目中的分配分别为2288万元和740万元;贷款融资分别为3000万元和0万元;留用盈余分别为0万元和800万元。线性规划得出融资综合成本为9.44%,满足收益大于成本,进一步对财务风险和价值创造进行分析。

如果按照方案⑴融资,企业头一年需筹得174.36万元的短期贷款来偿还银行贷款本息。而方案⑵(见表4),头年就可产生92.64万元的现金净流量,没有偿债压力。累计净现值为11918.42万元。因此不论是从风险的角度还是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看,企业选择组合⑵融资模式较为合适。

所以,企业融资管理的性很重要,不仅要考虑资金的成本,还要考虑到财务风险,否则,就是用较低的资金成本融入所需资金,也无法维持正常运营,因此,企业融资管理的目标应是在资金成本、财务风险和价值创造这三者之间取得最优平衡。

我国民营企业在初级阶段,更多是考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融资来源单一的情况下,资本成本高低的因素对民营企业融资的较少,可以说更多是通过资本结构的适应性调整而非资本结构的优化角度,来维持企业的生存和未来现金流量的创造。在民企发展的高级阶段,多种融资渠道并存,更符合融资次序的前提,我国民企应根据特有的融资成本次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注重成本的同时兼顾风险的平衡,来优化资本结构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

1Harrism,a.Raviv.theoryofCapitalStructure[J].JournalofFinance,1991(1)

常见融资方式篇9

关键词:零售企业;财务分析;财务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零售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十二五”规划指出,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32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经引起诸多专家和学者的高度重视。自2004年12月开始,我国零售业市场全面开放,家乐福、沃尔玛、易初莲花等外资零售企业涌入我国,使得我国零售业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零售业的企业正处于机遇与危机并存的阶段,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有效利用财务资源,制定和实施适合企业的财务战略。

一、a公司简介

a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是一家定位于中小城市商业连锁的民营企业,总部位于湖南湘潭,2008年经证监会批准于深交所成功上市。公司位列全国连锁经营百强企业30强,并连续多年列入商务部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的“全国连锁经营百强企业”排名,被中国建设银行授予“aaa信用客户单位”。a公司的经营范围除了商品零售,还有广告的制作、经营,商业咨询服务,经营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服务,普通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商品配送、柜台租赁服务。

二、a公司财务战略分析

(一)融资战略分析

根据a公司2010年-2012年的各融资来源占比可知,a公司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债务,且其占比逐年攀升(见表1)。

对所有者权益的结构进行分析(见表2),可以知道a公司在权益方面的融资倾向。

a公司上市以来都没有对外发行股票,致使股权融资占所有者权益的比率逐年下降,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全靠利润盈余,由此可见,在权益融资方面,a公司倾向于内部融资的方式。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a公司的资金主要来自债务融资,因此有必要对企业的债务结构进行分析以便对它的融资战略有更深入的了解。a公司的债务构成如表3。

流动负债占比都在90%以上,说明企业债务融资偏向于选择成本较低而风险较高的短期债务。

(二)投资战略分析

投资战略按结构可以分为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对内投资与对外投资。通过对投资结构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在投资活动中对资产变现能力、投资风险的要求,反映了企业的投资战略。a公司2010年-2012年的流动投资比率分别为55.63%、45.17%和38.48%,可见其以短期投资为主逐渐向以长期投资为主转移;a公司近几年的长期股权投资占资产总额的比率几乎为0,说明a公司的投资以对内投资为主,风险相对较小,收益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较高。

投资战略按类型可分为扩张型投资战略、稳定型投资战略和收缩型投资战略,其中扩张型投资战略又分为一体化投资战略和多元化投资战略,一体化投资战略又可以分为纵向一体化投资战略和横向一体化投资战略。通过a公司门店规模的变化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了解a公司的投资战略。a公司的门店由2010年的106家扩张到2012年的134家,每年扩张的速度不低于10%,可见在投资方面,a公司采用了扩张型财务战略;由于a公司自身门店规模不断扩大,即在自身业务的基础上扩大自身的规模,因此也是横向一体化投资战略。

(三)股利分配战略分析

股利分配的形式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负债股利和股票回购。从a公司近几年的利润分配方案可知,a公司采取的是现金分红的股利分配方式。

在股利分配实务中,公司常采用的股利政策主要有剩余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或持续增长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从a公司近几年的现金股利分配情况(见表5)可知,a公司总体上采用的是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

三、结语

本文站在财务的角度对零售行业a公司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融资方面,a公司采用债务融资为主,权益融资为负的融资方式。其中,债务融资以短期负债为主,权益融资以内部融资为主。这样的融资方式降低了综合融资成本,但是风险较大。

第二,在投资方面,a公司逐渐向长期投资转移,并且以内部投资为主,根据其门店的扩张速度可知其采用的是扩张战略中的横向一体化战略。

第三,在股利分配方面,a公司采用现金分红的方式,满足大多数股东的偏好,但是不能满足偏好资本利得的投资者的需求,从而失去潜在的投资者。a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期,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以扩张,其应降低利润分配率。(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德章.中国零售业态发展与零售市场管理[J].商业研究,2002(4)

常见融资方式篇10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主要模式

(一)传统互联网金融模式

这是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上的一种延伸与扩展,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快捷的金融服务。除了开户需到柜台办理外,其他相关业务基本都能通过互联网完成,客户可随时随地完成交易。网上银行属于传统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代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基本都开设了网上银行,不仅涵盖了相关传统业务,还开辟了很多新业务,如网上理财、第三方存管、股票、黄金、保险、银期证业务等。

(二)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

当前,国内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迅速,对传统金融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主要包括p2p、第三方支付、电商贷款、众筹模式等。

1.p2p网贷模式。p2p(peertopeerlending)模式是一种个人对个人的直接融资模式。资金持有者通过这一信贷平台,将资金借贷给相应的贷款人。而该信贷平台的搭建人必须对借款者的信用情况、经营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发展前景等进行全面考量,以确保借贷行为的安全性。同时,再从中收取部分中介服务费与账户管理费。目前,p2p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民间借贷方式,涉及到的金额一般在几千或几万,具有额度低、周期小、成本高、范围广等特点[1]。

2.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是指利用计算机与信息安全技术搭建成的客户和银行支付终端的电子支付中介,已成为当前互联网交易的主要渠道。支付宝、财付通均属于第三方支付。

3.电商贷款。该模式是将大数据云计算融入到电子商务与小额贷款中的一种新型贷款模式。这是基于大数据的一种的金融信贷模式,信贷方通过数据库了解借贷方的具体资信程度,并决定是否给予贷款。该信贷模式不仅节约了交易成本,还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极大提高了风险的可控性。比如,阿里集团先后在浙江与重庆组间了小额度贷款公司,主要面向天猫与淘宝等电商,为他们提供小额信贷业务。

4.众筹模式。它是指项目发起人利用网络平台的大众性与快速性等特征,发动大众筹集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由于该模式正处于起步阶段,应用范围较窄,融资规模小,主要为文化艺术类产业提供融资渠道。淘梦网、追梦网、众筹网等网站是国内发展较为成熟的众筹网络平台。但是该融资模式面临着很多法律障碍,容易与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等行为相混淆。

二、互联网金融具有的风险特征

互联网是实现互联网金融行为的手段与方法,而金融才是其最关键的内涵。因此,和传统金融一样,互联网金融仍面临着很多风险。其中,操作性风险、技术风险、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均是常见的风险类型。此外,互联网金融属于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又带有不同于传统金融模式的风险特征。

(一)金融风险扩散迅速

网络信息技术是互联网金融服务高效、快捷的重要保障,反之,金融风险也可通过这些高科技技术迅速扩散开来,从而增加应对难度与补救成本。

(二)给金融监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互联网金融活动主要依靠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实现,随着交易活动的虚拟化,突破了时间与地理空间的限制,人们可随时随地进行交易。同时,这也让交易对象更加模糊,加上交易过程缺乏透明性,无形中增大了金融风险[2]。此外,监管对象与监管者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相关监管部门也很难掌握被监管者的资产负债信息,给监管工作增加了较大的难度。

(三)金融风险交叉感染日益增加

伴随着国内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其综合金融业务也得到不断的完善。金融机构间通过互联网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各类金融业务与客户间都互相渗透。因此,一旦发生互联网金融风险,极易导致交叉感染,增大风险扩散面。

三、加强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几点建议

(一)加快健全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

首先,政府要重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意义,并根据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规范互联网金融活动。其中,要明确互联网金融业务各交易主体的相关权利与义务,并制定信息网络安全维护细则。重新梳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相关业务范围,并确定监管主体,完善相关监管分工与合作机制。同时,要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并将其和互联网金融相融合。其次,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要进一步完善。目前,国内金融法律主要有《保险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等。对于其中不合理的内容要加以完善,出台相关细则,以消除互联网金融监管中的真空地带。商业银行业要根据市场现状以及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景,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机制,为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顺利实施做好制度保障。

(二)加大监管力度,层层管控

一要把好市场准入关,在设立互联网金融机构前必须获得政府部门的审批。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商业银行均参照市场准入原则来审核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建立资质。在审查过程中通常会评估该金融机构存在的必要性及发展前景等,以做好金融风险的防控工作。二要重视事中监管,即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机构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的监管力度,评估其资本是否充足,了解其业务范围与资产情况,面临的市场风险等。三要加强事后监管,即市场退出监管。对于濒临破产或涉及到严重违规违法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由金融监管部门要求其退出市场,以维护投资方的利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途径有以下几种:清算关闭、解散、接管、购并、注资挽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