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造业的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6:18

手工制造业的发展篇1

一、民族手工制造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传统民族手工制造业在青海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青海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海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族地区手工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明确提出了“因地因时制宜,发挥优势,广开生产门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大力发展集体和个体手工制造业,恢复和重点发展具有青海民族特色的手工制造产业和地方名牌产品;同时,积极开发新产品,特别是适应旅游事业发展需要的各种民族手工业产品”。在生产资料供应、税收、工商注册、土地征用、银行贷款、经营管理、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了较为优惠的政策,使青海民族手工制造业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为了更好的扶持传统民族手工制造业发展,2012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又出台了青海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了“十二五”期间青海民族手工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任务和目标。在青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强调加强旅游商品、纪念品的开发生产,带动民族手工制造业等相关产业发展的意见,为进一步发展青海民族手工制造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截止2015年12月底,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民族手工制造业企业达600多家,资产总额近16.5亿元,产品种类730个,实现产品销售额113000万元,在全省工业中所占的比重达3.6%,成为青海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企业规模较小,微小型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6%,就业人数4万人,文化程度比较低,除个别技术工人外,多数就业者均为小学文化,平均年龄在20周岁。

青海民族手工制造业工艺独特,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民族文化的长期积累和沉淀。目前,在全省各地区县已形成了特色产品生产区域。

黄南藏族自治州具有丰富的藏传文化艺术,同仁县是热贡艺术之乡,又是部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个县的吾屯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在绘制唐卡、雕像制作也非常有名气;曲库乎、年都乎两个乡以制作堆秀而闻名天下;保安镇以铜银器加工而闻名;泽库县和日乡等地又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热贡艺术手工制作,主要制作的手工艺品有:唐卡、堆绣、刺绣、泥塑、藏式木雕、藏式地毯、藏香、石雕、金银铜器、和砚加工等,泽库县泽和石源石材工艺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石雕艺术品多次获得省级荣誉称号;河南蒙古自治县少数民族主要以牛、羊绒编制各种蒙古族和藏族生活用品为主,产品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

黄南州热贡画院、同仁县刚坚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布达拉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唐卡、堆绣、刺绣名扬海内外,同仁县仁俊热贡艺术有限公司制作的佛像、泥塑以精湛的艺术展现在世人面前,黄南州旦正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制作的藏式木雕深得少数民族群众喜爱,同仁县热贡神工金属手工艺品传播有限公司生产的金银铜器饰品以精细而闻名,同仁县赛雄热贡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藏式手工地毯供不应求。由青海省藏医药博物馆珍藏的全长618米的彩绘大观唐卡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正在制作的全长1300米的唐卡即将刷新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为了整合民族手工艺品的挖掘和科学发展,黄南州不断发展壮大民族工业,他们在州委、州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2010年成立了青海热贡文化保护与开发有限公司,集中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使黄南州热贡艺术品的开发与保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藏族群众不仅是一个热情奔放、非常好客的民族,也是一个心灵手巧、善于创造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藏民族发展过程中,大多以家庭手工作坊为主,藏族男人基本上都会绘画、刺绣、堆绣、雕刻、泥塑等基本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技术,称为闻名遐迩的“热贡艺术”。全州专门从事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的从业人员近1000余人。唐卡、堆绣、藏式雕刻、泥塑、手工织毯、刺绣、民族服饰、藏靴和传统金银首饰等产品非常热销,供不应求。除满足本地市场外,主要销往东南亚国家和内地城市。目前黄南州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艺人5个,获得部级非物质文化艺术传承人称号的3个,获得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12个,获得省级非物质文化艺术传承人称号的7个,获得中国艺术奖称号的1个。这些艺术大师不断传承和创新民族手工制造业,又带领了数以千计的热贡人走上民族手工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尖扎县制作的唐卡、绘画、敲制铜雕、刺绣、藏香、弓箭、藏式家具、民族服饰、五谷画制作等产品远销国内外。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生产的石雕艺术品、羊绒画、“娜迪娅”民族被褥、伊斯兰民族服装、鞋帽、藏式服装、藏香制作、唐卡制作、木质雕刻等也非常有名气,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玉树藏族自治州生产的黑彩陶、唐卡、藏族服饰、安冲藏刀、泥雕像、铜金银制品、藏式家具、标本工艺品、玛尼石等,深受游客青睐。

互助土族自治县生产的土族盘绣、各类佩戴挂件、剪纸画等工艺精湛。

海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南藏绣”,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刺绣派别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艺术,也是藏区农耕文化的一部分。海南州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生产性保护,并逐步走向产业化,基本形成了“布绣嘎玛”和“贵南藏绣”两个商标品牌。近年来,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趋于返朴归真,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更加高涨,民间刺绣等手工艺品开始走向市场逐渐火爆起来,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民族传统手工艺术正在世界范围茸咔巍J止げ匦迤废允境鼍薮蟮目发潜力,具有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为藏绣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青海藏羊集团公司生产的手工地毯、挂毯;昆玉集团生产的各类昆仑玉饰品;巍巍昆仑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类文化旅游产品等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产品远销国内外,具有很高的声誉。

二、民族手工制造业在全省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民族手工业制造业在工艺传承、产品生产、企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5年手工制造业在全省工业中所占的比重达3.6%,在青海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青海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促进和发展青海省传统民族手工制造业必将对青海省工业结构的调整、补产业结构的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生态安全屏障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创建、民族地区的稳定、扩大就业以及民生改善、精准扶贫等工程将产生长远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三、积极促进和发展青海省民族手工制造业的利好形势

1、国家和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激活了民族手工制造业快速发展。

2、国内旅游消费市场有效拉动,带动了民族手工制造业迅速发展。一些信奉佛教团体及人员来我省考察旅游增加,随着交流的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步伐加快,投资成倍增长,特别是国家对藏区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摆在国家发展战略之上,这些利好因素对我省大力发展民族手工制造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青睐纯手工制作的产品,为传统民族手工艺品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改革开放加快了我省与周边省份及沿海、东南亚国家的联系,特别是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实施,带动了我省地方民族手工产业的迅速成长和发展。羊绒、牛绒纺织品以及手工地毯、民族服饰、床上用品等产品已通过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口到东欧和整个欧洲。

4、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有力推动和发展了民族手工制造业,为脱贫致富,扩大就业,稳定社会发挥着积极作用。

四、民族手工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产业化规模较小,未形成合力,市场竞争力不强。大量的传统手工业者仍然采用传统家庭式作坊,没有规模,故难以形成产业优势。

2、旅游纪念品市场虽已形成一定的体系和规模,但是与日益发展的旅游业相比,仍然又很大差距。

3、品牌意识淡薄,商标注册和产品包装滞后,满足不了市场消费者需要。

4、企业流动资金不足,普遍存在融资难问题,向银行贷款又面临中小企业信誉度不强,可用于抵押的有形资产少,抵押担保率较低,可贷额度非常有限

五、促进民族手工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和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对发展地方民族手工制造业重要性的认识。2016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暨国资监管工作会上省经信委提出:“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工信和国资系统肩负的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力促我省工业经济发展必须着力把握好“五个坚持”,“四个结合”。

我省是国家资源储备重要的战略接续地,又是发展民族手工业产品原材料基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青海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加强民族手工制造业的研发和生产,是符合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十次、十一次、十二次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环保、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青海民族手工业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有所创新,既要增加产品种类,更要稳步提高产品质量,重视注册商标专利申请的工作,加大产品宣传的力度,提高产品创新能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彻底改变目前“小而全”“小而散”现状,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3、转变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加快民族手工制造业创新步伐。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理念,树立大市场意识,不能把市场仅仅局限于本地市场,加快制定青海民族手工业制品的行业标准,使民族手工业逐步向制度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开拓销售渠道。建立起相对固定的销售网络体系,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支持增强青海民族手工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青海民族手工业的规模化、产业化。

4、大力宣传,促进传统民族手工制造业的发展。建议:一是2016年手工业联社准备通过与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电视台、中华全国集体经济杂志社等部门合作开展青海民族手工业产品万里行宣传片制作活动;二是对为民族传统手工艺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不断提高民族传统手工艺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三是省联社拟与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胜利宾馆合作,在胜利宾馆设立我省民族手工艺品陈列馆,展示青海地方民族传统手工艺,扩大民族传统手工艺在国内外的影响和知名度;四是以北京工美合作,每年举办一次青海地方民族手工业产品展,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五是帮助企业建青海省轻工业联合会,发挥联合会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指导企业发展、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行业自律、技术咨询、人才培训、宣传、法律援助、招商引资、项目策划、项目论证等方面更好的服务企业作用。

5、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坚持抓大不放小,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抓骨干促协同。建议启动实施“百户民族手工制造产业领军企业打造工程”,培育若干技术先进、市场竞争力强、主业突出带动明显的优秀民族手工制造企业。带动一批延伸型、配套型传统民族手工艺产业。重点以黄南州地区、玉树州地区、循化县、互助县为传统民族手工艺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和产业园集中区建设。

6、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重人才保护与培养。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改变民族传统手工艺队伍后继乏人的现状。一是从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民族传统手工艺大师和行业艺人,为他们的艺术创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二是组织企业负责人、能工巧匠、带头人外出培训、学习、考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艺术品味,提升组织带头能力;三是灵活办学方式,整合培训资源和资金,遵循贴近实际、满足企业用工要求的原则,举办各类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培训班,帮助广大年轻手工艺工作者尽快成才,促进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发展。

手工制造业的发展篇2

1.1可选择性与其他企业的成本控制相比,机械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具有可选择性。机械制造企业中,成本控制的对象具有多种发展的可能,企业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对企业成本进行控制,从而满足企业发展的各种需要。

1.2全面性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具有全面性的特点,主要是指成本控制可以贯穿于机械制造的始终。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中所涉及到的各项成本收支,工作人员通过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掌控各阶段的成本支出状况。

1.3连续性与其他企业成本控制相比,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还具有连续性的特点。机械企业成本控制与产品的构成比例有直接关系,如果对某产品价格已经做出要求,想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降低成本投入。这就需要成本控制工作从产品生产、设计以及经营等各个环节着手,把成本控制渗透到各领域。

2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中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2.1成本管理观念问题部分机械制造企业过分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忽视了产品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得不到有效提升。另外,还有的企业将成本控制工作的范围局限在企业内部,忽视了产品从生产到经营期间成本管理的作用,这些现象都是企业职工成本管理意识偏低的表现。

2.2成本管理方法手段落后目前,信息技术在各企业获得广泛应用,并在成本管理上取得良好的效益。受机械制造企业自身和特点的影响,机械制造企业电算化程度普遍偏低,导致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脱轨。

2.3信息化问题严重机械制造企业存在大量的信息转换,信息内容主要涉及生产、供应、销售以及人、财、物等多个方面。机械制造企业通常采用人工信息传递的手段传递信息,导致信息失真、可靠性和准确性偏低等问题,从而影响企业生产管理中的成本控制。

2.4成本核算不及时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成本控制工作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受机械制造企业自身特点的影响,生产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应该具有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但是,这些因素在机械制造企业存在明显不足,导致成本核算不及时,成本控制问题重重。

3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中成本控制的优化策略

3.1转变管理观念,健全管理制度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提升机械制造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控制。首先,企业管理者应该转变职工管理观念,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以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为目标,分析和研究最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另外,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制度,将成本管理工作渗透到机械制造的始终,将成本管理的职责细化到每个部门、每位职工手上,引导职工正确认识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3.2降低材料成本,减少人工费用降低材料成本,减少人工费用是强化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中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机械制造企业应该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材料选购。选购人员应该在明确市场材料基本价格的前提下,多方面调查,选择最优的生产厂家。选购材料时,需要对材料的质量合格证书以及出厂证明进行检查,确保材料质量合格后签订购买合同。另外,企业还应该对人工成本进行控制,减少生产过程中人工成本的投入量,确保人工投入成本的实用性,优化企业的成本控制。

3.3改进产品设计,提高自动化水平优化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还需要企业改进产品设计。机械制造企业应该从生产工艺的优化着手,从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着手,提高施工工艺的同时,减少因施工浪费产生的成本投入。改进产品设计还需要企业结合现代科技改进产品生产设备,对生产工序进行调整,从而降低生产管理中的成本投入。另外,企业还应该提高机械自动化水平,综合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从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建立先进的管理模式,为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中成本控制提供技术保障。

3.4强化现场控制,加强经济核算现场控制是优化机械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企业应该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管理,提高生产现场生产过程的质量。现场控制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减少因施工错误产生的经济浪费。另外,企业还应该加强经济核算,重点关注生产过程中各种开销状况,要求各部门制定开销流程单,了解各部门费用支出的原因,减少因利益需求产生的成本投入。

手工制造业的发展篇3

论文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今天,我国中小制造企业作用与日俱增,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中小制造企业市场环境,研究了中小制造企业营销现状,最后提出了针对中小制造企业营销现状的建议。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国中小制造型企业近年来发展大步向前,成为一支庞大的队伍,现已形成了电子通讯、信息家电、化工橡胶、饮料食品、汽车船舶、服装服饰六大支柱产业。

二、当前中小制造企业生存环境特点

1.标志性规章:国家工业和信息部制定各种相关规章以保障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打造“三有环境”,即有法可依、有资金支持、有发展方向可循,从而推动小制造企业逐步实现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并在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鼓励支持发展中小制造企业的具体措施。明确提出要扶持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从创业时就选准产业方向,从而有利于发展现代制造业等先进业态。

针对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出《关于做好缓解当前生产经营困难,保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做好缓解当前生产经营困难,保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关工作。

2.标志性细节:中小制造企业具有高成长性。为推动这种高成长性,国内不少大的城市进行了很多有益尝试,并不断扩大成为全国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试验田”。如2007年青岛市经贸委出台了专门的《青岛市民营制造企业教育培训大纲(试行)》。青岛在促进中小制造企业发展方面,坚持了高起点发展的原则,有效打造了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有利环境,在很多方面成为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试验田”。

3.标志性成效:中小制造企业的高成长性,给经济以越来越丰富的回报,中小制造企业群被誉为“高回报地带”。此外中小制造企业还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力量。

三、中小制造企业市场营销存在问题

1.市场调查不充分,无法明确回答“谁是你的目标客户”。很多中小制造企业在刚起步时各项资源有限,无法像大企业那样投入巨大市场调研经费,对目标客户信息了解不充分。例如一家生产氟涂料公司,只负责高档氟碳金属漆生产,由于前期市场调查不充分,开始主要把业务定在型材市场,可是销量一直上不去。后来在开展市场调查后才得知型材市场需求零散且量小,而渠道成本也太大,就把主营业务方向调整为外墙和钢结构,取得明显突破。市场调查不充分造成市场细分欠缺,无法找到目标客户,这是目前中小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2.对竞争对手了解不充分。中小制造企业普遍过分关注眼前竞争对手而忽视远期对手及破坏性技术。企业普遍缺乏搜集和分化竞争对手的能力,缺乏对自己产品的保护意识。例如某公司是一个专门生产墙用护角的企业,其墙护角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但其一车间主任后来出去单干,与公司竞争并取得了不错业绩,而公司却没有在意这一情况,认为自己有绝对优势;可对方后来却把公司无力经营的市场做的很好,给公司遭成很大损失。中小制造企业在不断维护自身创新制度情况下,应保护好自己,时刻留心竞争对手的变化。

3.市场营销团队管理不善,对业务员绩效考核模糊。如一些中小制造企业的销售部门一般和生产部门没有形成紧密联系,企业不能及时改进产品,营销与生产脱节。企业对营销团队支持不力,财力和物力上明显比其他部门少,这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质量。虽然中小制造企业资源有限,但开发市场时必要的开支是应该的,不应因此而失去机会。但一些中小制造企业对市场调查缺乏认识,现金流又制约着其投入,只能在小范围做文章。对业务员的绩效考核没有科学标准,使其不关心企业营销。

四、中小制造企业市场营销建议

1.市场调查是市场营销的前导。做好市场调查,要结合中小制造企业的特点。由于人力、财力和时间有限性,中小制造企业更应该重调查方案设计与信息分析,调查方案设计关系到整个实施的成败,信息分析直接决定成功的指标,相反就不能结合市场推广来做市场调查,对中小制造企业比较适宜的就是由业务员在推广市场时一并做市场调查,可以节省一部分资源,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同时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

2.组织竞争情报系统,对竞争对手保持时刻警惕。“战场上的失败可以原谅,但遭到突然袭击不能原谅。”弗勒德里克这句话强调了组织情报系统的重要性。中小制造企业不必设置情报部门,情报工作可以交给外部来做,而管理协调的工作由营销经理负责。竞争情报系统有分析员、数据库管理员和项目经理组成。中小制造企业组织情报系统应充分利用市场开发人员的作用,及时处理市场营销人员从市场带来的有价值信息并做出对竞争对手的有效反应,同时定期对信息汇总,从而加强对对手的了解,预测其动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小制造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要坚持长期性、持续性和可参考性,要信任员工,激励员工来为企业发展提供有价值信息。

3.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要做到明确、公正,选择适当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中小制造企业销售考核制度要制定相应的业绩标准和激励机制。业绩标准有利于对业务员进行适度加压从而保持企业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机制要从过去的注重个体激励向个体间竞争激励转变,要有利于业务员选拔,提高业务员素质。中小制造企业还要注重营销沟通,只有企业的各个部门特别是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市场方案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五、结束语

中小制造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中的主要参与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小制造企业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更应抓住机遇好好发展,对自身存在的营销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做好市场调查和市场细分;注意营销的动态循环和公司资源充分利用,有的放矢,在营销中有计划性和针对性,不断推动中小制造企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乔尔?埃文斯,巴里?伯曼.《市场营销教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

手工制造业的发展篇4

关键词:中小制造企业市场营销分析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国中小制造型企业近年来发展大步向前,成为一支庞大的队伍,现已形成了电子通讯、信息家电、化工橡胶、饮料食品、汽车船舶、服装服饰六大支柱产业。

二、当前中小制造企业生存环境特点

1.标志性规章:国家工业和信息部制定各种相关规章以保障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打造“三有环境”,即有法可依、有资金支持、有发展方向可循,从而推动小制造企业逐步实现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并在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鼓励支持发展中小制造企业的具体措施。明确提出要扶持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从创业时就选准产业方向,从而有利于发展现代制造业等先进业态。

针对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出《关于做好缓解当前生产经营困难,保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做好缓解当前生产经营困难,保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关工作。

2.标志性细节:中小制造企业具有高成长性。为推动这种高成长性,国内不少大的城市进行了很多有益尝试,并不断扩大成为全国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试验田”。如2007年青岛市经贸委出台了专门的《青岛市民营制造企业教育培训大纲(试行)》。青岛在促进中小制造企业发展方面,坚持了高起点发展的原则,有效打造了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有利环境,在很多方面成为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试验田”。

3.标志性成效:中小制造企业的高成长性,给经济以越来越丰富的回报,中小制造企业群被誉为“高回报地带”。此外中小制造企业还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力量。

三、中小制造企业市场营销存在问题

1.市场调查不充分,无法明确回答“谁是你的目标客户”。很多中小制造企业在刚起步时各项资源有限,无法像大企业那样投入巨大市场调研经费,对目标客户信息了解不充分。例如一家生产氟涂料公司,只负责高档氟碳金属漆生产,由于前期市场调查不充分,开始主要把业务定在型材市场,可是销量一直上不去。后来在开展市场调查后才得知型材市场需求零散且量小,而渠道成本也太大,就把主营业务方向调整为外墙和钢结构,取得明显突破。市场调查不充分造成市场细分欠缺,无法找到目标客户,这是目前中小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2.对竞争对手了解不充分。中小制造企业普遍过分关注眼前竞争对手而忽视远期对手及破坏性技术。企业普遍缺乏搜集和分化竞争对手的能力,缺乏对自己产品的保护意识。例如某公司是一个专门生产墙用护角的企业,其墙护角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但其一车间主任后来出去单干,与公司竞争并取得了不错业绩,而公司却没有在意这一情况,认为自己有绝对优势;可对方后来却把公司无力经营的市场做的很好,给公司遭成很大损失。中小制造企业在不断维护自身创新制度情况下,应保护好自己,时刻留心竞争对手的变化。

3.市场营销团队管理不善,对业务员绩效考核模糊。如一些中小制造企业的销售部门一般和生产部门没有形成紧密联系,企业不能及时改进产品,营销与生产脱节。企业对营销团队支持不力,财力和物力上明显比其他部门少,这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质量。虽然中小制造企业资源有限,但开发市场时必要的开支是应该的,不应因此而失去机会。但一些中小制造企业对市场调查缺乏认识,现金流又制约着其投入,只能在小范围做文章。对业务员的绩效考核没有科学标准,使其不关心企业营销。四、中小制造企业市场营销建议

1.市场调查是市场营销的前导。做好市场调查,要结合中小制造企业的特点。由于人力、财力和时间有限性,中小制造企业更应该重调查方案设计与信息分析,调查方案设计关系到整个实施的成败,信息分析直接决定成功的指标,相反就不能结合市场推广来做市场调查,对中小制造企业比较适宜的就是由业务员在推广市场时一并做市场调查,可以节省一部分资源,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同时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

2.组织竞争情报系统,对竞争对手保持时刻警惕。“战场上的失败可以原谅,但遭到突然袭击不能原谅。”弗勒德里克这句话强调了组织情报系统的重要性。中小制造企业不必设置情报部门,情报工作可以交给外部来做,而管理协调的工作由营销经理负责。竞争情报系统有分析员、数据库管理员和项目经理组成。中小制造企业组织情报系统应充分利用市场开发人员的作用,及时处理市场营销人员从市场带来的有价值信息并做出对竞争对手的有效反应,同时定期对信息汇总,从而加强对对手的了解,预测其动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小制造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要坚持长期性、持续性和可参考性,要信任员工,激励员工来为企业发展提供有价值信息。

3.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要做到明确、公正,选择适当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中小制造企业销售考核制度要制定相应的业绩标准和激励机制。业绩标准有利于对业务员进行适度加压从而保持企业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机制要从过去的注重个体激励向个体间竞争激励转变,要有利于业务员选拔,提高业务员素质。中小制造企业还要注重营销沟通,只有企业的各个部门特别是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市场方案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五、结束语

中小制造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中的主要参与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小制造企业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更应抓住机遇好好发展,对自身存在的营销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做好市场调查和市场细分;注意营销的动态循环和公司资源充分利用,有的放矢,在营销中有计划性和针对性,不断推动中小制造企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乔尔?埃文斯,巴里?伯曼.《市场营销教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

手工制造业的发展篇5

   关键词: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技术

   中图分类号:tH1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1)22-0102-01

   自动化生产是新时期工业经济的先进理念,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自动化等均是工业自动化的具体表现。积极推广智能制造技术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1传统制造模式的缺陷

   不可否认,传统手工制作对当时的工业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在倡导科技创新的今天,传统制造技术却显现了多方面的缺陷。

   ①生产质量低。我国工业包括重工业、轻工业等两大类别,重工业指的是采掘业、原材料加工等,轻工业则指化工等行业。传统的工业制造生产依赖于手工操作,许多产品的质量无法保证,如:机械制造行业靠手工打造金属物件,产品的尺寸、形状等指标很难达到高水平。

   ②生产时间长。传统工业制造因缺乏先进的工艺流程,制造人员几乎凭借个人经验制造产品。对于一些先进的制造工艺未能及时采用,如:采煤行业中煤矿开采工艺落后,造成矿工每天的煤矿开采量量少,且矿工需持续工作12h以上才能保证足够的产量,作业时间超出预期范围。

   ③生产效益少。企业投入了大量的成本投入工业制造,但由于生产产品质量不达标,成批产品无法走向市场销售,这造成企业出现货物囤积现象。此外,由于质量问题引起的各种补偿问题均给企业经营造成很大的阻碍。早期我国工业呈现出生产投资大,回收效益少的状况。

   ④生产设备缺。根据我国工业发展历程可知,早期工业产品的制造生产70%以上均依赖于手工操作。这不仅是国内工业技术落后的表现,也是工业生产设备不足的象征。由于缺乏机械设备从事相关生产,手工制造才会一直占据工业产品加工的主流,制约了工业自动化进程的加快。

   2智能制造技术的工业运用

   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对工业经济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全国各地开始积极开展工业技术创新活动。经过近30年的技术改革,我国的工业制造生产已经掌握了自动化、一体化、智能化等多项技术。有了先进技术为支撑,我国的工业经济效益开始翻倍增长,智能制造技术在工业中的运用更加普遍。工业生产自动化中引进智能制造技术的优点如下:

   ①人机操作。智能制造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人机操作”,企业在制造高精度、高要求、高质量的产品时,必须要使用智能化操控系统保证自动化生产的质量。如:机械制造行业中,对于金属产品的精度要求十分严格,若依旧安排人工制造加工时无法达到精度指标的。企业可利用计算机与数控设备建立连接,用计算机编程后输入程序指令,机械自动化生产可保证产品精度符合要求。

   ②自动设计。智能机器具有强大的推理、预测、判断等功能,制造设备可参照接收到的数字信号或程序代码设计工业产品。产品研发人员把某个产品的重点参数及程序代码输入智能机器中,则可通过自动设计将产品模型显示在计算机上,让企业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方案投入生产。如:许多企业采用CaD、proeUG等自动化设计软件,获得的产品模型更加精准。

   ③虚拟生产。虚拟技术依旧以计算机为核心控制,并结合信号处理、动画技术、智能推理、数据预测、模拟仿真等功能,对工业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行模拟。虚拟化模拟生产可及时发现设计产品存在的问题,对生产制造工艺做进一步改学原料比例调整提供依据。

   3结语

   总之,随着工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企业致力于扩大生产规模,制造产品的数量相比之前更多。面对这种状况若依旧采用传统的生产制造模式,则难以满足生产效率指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孟俊焕,孙汝军,姚俊红,张秀英.智能制造系统的现状与展望[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5,(4).

手工制造业的发展篇6

1.标志性规章:国家工业和信息部制定各种相关规章以保障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打造“三有环境”,即有法可依、有资金支持、有发展方向可循,从而推动小制造企业逐步实现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并在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鼓励支持发展中小制造企业的具体措施。明确提出要扶持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从创业时就选准产业方向,从而有利于发展现代制造业等先进业态。

针对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出《关于做好缓解当前生产经营困难,保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做好缓解当前生产经营困难,保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关工作。

2.标志性细节:中小制造企业具有高成长性。为推动这种高成长性,国内不少大的城市进行了很多有益尝试,并不断扩大成为全国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试验田”。如2007年青岛市经贸委出台了专门的《青岛市民营制造企业教育培训大纲(试行)》。青岛在促进中小制造企业发展方面,坚持了高起点发展的原则,有效打造了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有利环境,在很多方面成为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试验田”。

3.标志性成效:中小制造企业的高成长性,给经济以越来越丰富的回报,中小制造企业群被誉为“高回报地带”。此外中小制造企业还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力量。

2、中小制造企业市场营销存在问题

1.市场调查不充分,无法明确回答“谁是你的目标客户”。很多中小制造企业在刚起步时各项资源有限,无法像大企业那样投入巨大市场调研经费,对目标客户信息了解不充分。例如一家生产氟涂料公司,只负责高档氟碳金属漆生产,由于前期市场调查不充分,开始主要把业务定在型材市场,可是销量一直上不去。后来在开展市场调查后才得知型材市场需求零散且量小,而渠道成本也太大,就把主营业务方向调整为外墙和钢结构,取得明显突破。市场调查不充分造成市场细分欠缺,无法找到目标客户,这是目前中小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2.对竞争对手了解不充分。中小制造企业普遍过分关注眼前竞争对手而忽视远期对手及破坏性技术。企业普遍缺乏搜集和分化竞争对手的能力,缺乏对自己产品的保护意识。例如某公司是一个专门生产墙用护角的企业,其墙护角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但其一车间主任后来出去单干,与公司竞争并取得了不错业绩,而公司却没有在意这一情况,认为自己有绝对优势;可对方后来却把公司无力经营的市场做的很好,给公司遭成很大损失。中小制造企业在不断维护自身创新制度情况下,应保护好自己,时刻留心竞争对手的变化。

3.市场营销团队管理不善,对业务员绩效考核模糊。如一些中小制造企业的销售部门一般和生产部门没有形成紧密联系,企业不能及时改进产品,营销与生产脱节。企业对营销团队支持不力,财力和物力上明显比其他部门少,这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质量。虽然中小制造企业资源有限,但开发市场时必要的开支是应该的,不应因此而失去机会。但一些中小制造企业对市场调查缺乏认识,现金流又制约着其投入,只能在小范围做文章。对业务员的绩效考核没有科学标准,使其不关心企业营销。四、中小制造企业市场营销建议

1.市场调查是市场营销的前导。做好市场调查,要结合中小制造企业的特点。由于人力、财力和时间有限性,中小制造企业更应该重调查方案设计与信息分析,调查方案设计关系到整个实施的成败,信息分析直接决定成功的指标,相反就不能结合市场推广来做市场调查,对中小制造企业比较适宜的就是由业务员在推广市场时一并做市场调查,可以节省一部分资源,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同时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

2.组织竞争情报系统,对竞争对手保持时刻警惕。“战场上的失败可以原谅,但遭到突然袭击不能原谅。”弗勒德里克这句话强调了组织情报系统的重要性。中小制造企业不必设置情报部门,情报工作可以交给外部来做,而管理协调的工作由营销经理负责。竞争情报系统有分析员、数据库管理员和项目经理组成。中小制造企业组织情报系统应充分利用市场开发人员的作用,及时处理市场营销人员从市场带来的有价值信息并做出对竞争对手的有效反应,同时定期对信息汇总,从而加强对对手的了解,预测其动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小制造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要坚持长期性、持续性和可参考性,要信任员工,激励员工来为企业发展提供有价值信息。

3.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要做到明确、公正,选择适当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中小制造企业销售考核制度要制定相应的业绩标准和激励机制。业绩标准有利于对业务员进行适度加压从而保持企业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机制要从过去的注重个体激励向个体间竞争激励转变,要有利于业务员选拔,提高业务员素质。中小制造企业还要注重营销沟通,只有企业的各个部门特别是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市场方案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3、结束语

中小制造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中的主要参与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小制造企业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更应抓住机遇好好发展,对自身存在的营销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做好市场调查和市场细分;注意营销的动态循环和公司资源充分利用,有的放矢,在营销中有计划性和针对性,不断推动中小制造企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乔尔?埃文斯,巴里?伯曼.《市场营销教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

[3]任天飞.《市场营销案例解析》[m].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4]曾忠禄.《情报制胜》[m].天津: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年9月.

手工制造业的发展篇7

相比工业发达的其他欧美国家,德国经济腾飞的路程并不顺利。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德国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然而,这个相对年轻的国家却创造了两次经济和文化迅速恢复的契机。在工业发展的初期,德国产品曾经被欧洲邻国所不屑,其粗糙的外观和低劣的质量常常被人诟病。但是,“德国制造”在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一跃成为了高质量和畅销的代名词,德国也因此跻身世界最强经济体之一。历史经验无法照搬,更何况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更为复杂。中国的设计制造业或许无法单纯地从西方设计史中找到答案,但是重新审视德国设计的历史经历能够得到一些启发。“从制造到设计――20世纪德国设计展”策展人张春艳认为,“研究和展示20世纪的德国设计制造,不是重播经典的历史叙述,而是在这些第一手资料中发掘某些被忽视的,但又可能对当代社会的新问题有所启示的线索。”难得的是,这次的德国设计展不只是展示大名鼎鼎的设计师和他们的设计作品,还能看到大师们的设计思维是如何与使用者、制造者进行互动的。聚光灯下的不单单是那些设计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作品,还有它们背后那些能够给今天中国发展带来启发的历史故事。

由制造衍生的设计

相比起制造,设计出现的时间更晚。“制造”一词在古拉丁文中即手工。在工业革命之前,制造基本上通过手工艺的形式来实现,与今天的大规模工业生产有所区别,制造与设计二者是一体存在的。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后,传统手工艺与工业制造能力之间存在的鸿沟愈发明显。工业化大生产无法达到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当时的制造业需要一种力量将艺术融入到生产中去,这种力量正是现代的设计先驱,设计逐渐成为制造的前提。走在工业化第一线的英国在一开始就把批量生产视为一种分离手工业者和手艺的异化方式。然而,德国却认为工业革命不仅是解放了人们的双手,还是生产关系的重组。工业化的本质是更好地为大众服务,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停下来思考什么样的产品能够解决生活中不断出现的问题。于是,产品不只是技术、功能和商业目的混合在一起的产物,而是适应具有时代文化特征的生活环境里的物件。设计制造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这其中的矛盾是在社会生产、物质文化、文化认同以及生活方式变迁等诸多复杂要素中发生。

手工艺作为“职业设计”之前的“设计”,为后来现代设计启蒙者提供了大量的创意灵感,早期的现代设计作品中也常常能够看见伴随传统制造艺术影子。1923年意大利蒙察(monza)装饰艺术双年展,德国代表队的领队保罗・布鲁诺(paulBruno)曾经设计了一款带底座托盘的咖啡机就是典型带有传统制造痕迹的作品。布鲁诺虽然身为知名设计大师,但是面对市场销售原因,他仍然无法完全投入到现代主义的设计之中。当时,设计师并不能算作是一种职业,无论是从创作手法还是与企业的合作方式来说,他们采用的仍旧是艺术家式的处理方式。从约瑟夫・伊曼纽尔・马戈尔德(Josefemanuelmargold)设计的饼干盒子,到彼得・贝伦斯(peterBehrens)的家具设计中都可以发现,他们的服务对象是圈内人和上流社会,设计的推广也仍然借助着艺术展览进行,这些设计品的销量也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艺术家在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威望,他们并完全不是今天意义上的设计师。

随着欧洲工业革命对生产技术的不断推进,将手工艺对于材料、工艺和图案造型融入到产品中成为了一种风潮。赫尔曼・穆特修斯(Hermanmuthesius)成立的德意志制造同盟就是一个在这种大背景下诞生的设计生产行业内组织。德意志制造同盟会对加入者十分挑剔,只有怀抱先锋理念的行业精英才被批准参加。因此,这个组织是德国的“好设计”(GuteForm)观念最初形成的地方,也强力地推动了德国设计制造的发展。即便在这样一个精英会中,内部的分歧依然严重,“形式服从功能”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还并没有成为当时德国设计界的主流意识,直到包豪斯的诞生。

思想源泉的包豪斯

德国作为世界大战的战败国,道德和经济两方面都受到重创,建造成为了战后德国社会中最核心的力量。担任杜塞尔多夫应用艺术学校校长彼得・贝伦斯(peterBehrens)认为,工业化是“Zeitgeist”(时代精神)与“Volkgeist”(民众精神)的符合主题,建造的使命就是赋之以形式。包豪斯正是在这样的信仰下应运而生。复兴的国家意识极大地促成了包豪斯的诞生。包豪斯学院存在的14年完美地反映了西方从工业大规模生产走向设计创造的时代变迁。从马塞尔・布劳埃(marcelBreuer)设计的第一把钢管家具“瓦西里椅”,到米斯・凡・德・罗(LudwigmiesvanderRohe)为1929年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设计的“巴塞罗那椅”;从威廉・瓦根费尔德设计的“包豪斯系列灯”,到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设计的几个形象组合的门把原型,这些伟大设计作品的背后不仅是设计与功能本身的故事,更是关于大规模制造到现代设计制造转变的历史。艺术家、工艺师和手工业者通过合作,共同构建了当时包豪斯时期艺术与技术结合,手工与艺术并重,创造与制造的同盟。这也使得包豪斯不仅仅是一所设计学院,还是一种新的理念和思想源头。

包豪斯学院富有挑战和开拓的变革精神创造了上世纪最早的流行设计文化,它将设计中材料和功能的重要性提高至一个新的高度,进而涌现出第一批追求简约和功能至上倾向的设计作品。这种“少即是多”的构成思想进一步推动了以德国工业为代表的机械美学精神,简约、精准、批量化生产最终服务于大众成为了工业设计的灵魂。格罗皮乌斯在1942年成立美国通用板材公司,极力推广预制板组合结构的建筑模式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将房屋主要构造的很大一部分预先在工厂制作完成,这些预制板有着不同的分工,并且可以互换。这种标准预制的设计理念影响至今,在今天的生活和环境中依然随处可见。

社会浪潮中的设计

说到标准化和一体化生产和设计,就不得不提及20世纪上半页的纳粹德国。除去政治层面,纳粹在推动新的设计价值方面极为高效。纳粹政府采用特有的“一体化”(Gleichschalfung)政策来控制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德意志制造同盟被纳粹转化为其最有效的政治手段之一。现代设计中对于标准和功能的追求恰好符合纳粹的社会实践。不止于此,极端的纳粹政府还认识到理性主义和标准化设计生产对于德国工业制造的根本性变革作用,通过一系列行政手段推动一体化的,倾向于技术和经济上的功能主义,大大增加了军工制造能力,以至于今天德国先进的工业设计制造能力仍然得益于此。

1933年,包豪斯被迫关闭。政治形势迫使学院内师生大批向国外迁移,正因此,现代主义设计理念被带往世界各地,逐渐发展出了国际主义风格的设计。二战的形势改变了许多设计师的命运,一部分选择移民国外,一部分留在了纳粹德国,其中被誉为“德国工业设计之父”的威廉・德夫克(wilhelmH.Deffke)是其中命运最为独特的。德夫克的作品主要特点就是使用极简的形状和粗壮硬朗的线条组合出多个直角的抽象图形,从aeG到双立人刀具标识,再到1925年糖制品工业展览海报上的蜜蜂,都体现着他独特的设计语言。德夫克几何形的标识风格可以称得上是现代主义设计的先驱代表。可是,在他众多几何风格作品中,一幅万字形的标识被纳粹党选作党标改变了他的命运。德夫克从未打算将其制作成一种政治符号,但是却因为纳粹丑恶的名声对自己造成了非常糟糕的影响。以至于在二战结束后,他作为纳粹标识的设计者被德国社会刻意地遗忘在历史外。

手工制造业的发展篇8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并迎来了全省制造业信息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我市隆重举行。今年是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关键的一年。等下,巧艺同志将就去年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安排布置今年的工作。我先强调几点意见。

一、再宣传、再发动,进一步认识我市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重要意义

1、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应对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迫切需要。

全球化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显著特点。随着第三轮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包括资金、技术和人才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的范围越来越大,传统国界的作用日益弱化。制造业也不例外,全球化制造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引发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打造了新兴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同时通过对传统制造业的渗透和辐射,使机械、冶金、化工、纺织等传统制造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制造业信息化因此成为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另一大趋势。目前,国际上正在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这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特点是,由于发达国家的劳务成本不断攀升,很多产品的生产制造将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我国由于经济连年高速增长,社会政治稳定,加之有比较便宜且素质较好的人力资源,成为很多跨国公司的首选。去年底我到德国进行访问考察时,非常强烈地体会到了这一趋势,我市德国工业园的建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应该说,我们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的机遇期。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其过程是不可逾越的。但我们更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在信息时代,工业化的过程是可以缩短的,跨越发展是可能实现的。英国实现工业化用了200年的时间,日本用了100年的时间,而韩国只用了30年的时间,究其原因,就是韩国抓住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革命的机遇。目前我市尚处在工业化进程中期,为了尽快提高我市制造业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核心竞争能力,必须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

2、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实现湘潭经济跨越发展的客观要求。

去年,市委在全市开展了解放思想,实现跨越发展的大讨论,全市上下都形成了必须加快湘潭经济发展的共识。市委、市政府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根据湘潭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优势,提出了建设三个中心的战略思路,即从今年起,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将湘潭建设成湖南先进制造业中心、湘中南现代物流中心、长株潭生态休闲中心。其中建设湖南先进制造业中心,又是建设三个中心中的重中之重。湘潭是一个老工业基地,工业是我市重要的财源,而制造业又占了工业的90%以上,用信息技术提升和改造我们的传统产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成为我市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进一步推进企业信息化示范工作,以点带面,全面铺开

企业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基本单元,企业是投资主体,实施主体,受益主体。制造业信息化最后必须落实到企业,落实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今年市里重点抓好30家示范企业,创造条件,全面铺开。示范企业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很好把握。

一是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与管理改革和流程再造有机结合。以eRp为代表的企业管理软件,不仅是一种先进生产力,而且是一种先进文化。它代表了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是国外许多优秀企业成功管理经验的结晶。如果我们原来的管理模式不改变,不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实践证明,再好的管理软件也难以奏效。湘钢的企业信息化工程,有一条很重要的经验,他们非常强调管理和流程必须服从系统。

二是企业的信息化必须一把手亲自抓,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原因很简单,因为企业信息化是一场革命,涉及到权力和利益的调整与再分配,是企业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的一个过程,如果没有企业的主要领导特别是一把手的坚决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极有可能半途而废。只有企业的一把手对这个问题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并且背水一战,坚决推进,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三是不能为信息化而信息化。信息化仅仅是手段,是工具,企业信息化工程不等于软件工程。企业信息化必须讲求务实,不能搞花架子。软硬件的购置都应当既要兼顾长远又要立足现实,以先进适用为原则。没有必要盲目攀比,切记只有合脚的鞋才是最好的鞋。

三、进一步加强应用技术攻关和培训工作,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

我市拥有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三所本科院校,一大批中等专科学校及科研院所,科研实力雄厚。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优势,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进一步结合,为信息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通过政府的政策导向、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中介组织的咨询服务,企业的积极参与,建立有效的制造业信息化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

要进一步发挥专家组技术支撑作用。继续实施专家与企业对口联系制度,促进专家与企业紧密联系;同时开展应用技术攻关和二次开发工作,近期内力争完成1~2个具有突破性、代表性攻关课题;在流程型、离散型等各类型企业中总结出2~3个示范样板,并在全市的同类型企业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工作力度,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培训应分两个层面进行。工程技术人员信息技术培训:着重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着眼于信息技术与其它技术的结合,主要解决微观的技术问题。管理人员培训:着重于信息技术对传统管理方式的改变,着眼于对生产经营组织方法的创新,主要解决思维方式和宏观决策问题。:

四、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营造更加良好的氛围

政府推进企业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是营造环境。科技局、经委、信息化办、计委、财政局要紧密配合,要积极为企业服务,积极向上级部门申报各类信息化项目,争取上级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手工制造业的发展篇9

【关键词】手工;学前教育;手工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是专门研究手工制作特点、造型规律、表现媒材和学前手工教育的一门学科,该课程从属于美术学科并具独特造型特点和表现手段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不仅具备美术学的一般性质,更强调造型媒材自身特点的发挥与利用。学前教育是影响一个民族素质教育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该专业的学生担负着历史交予的重任。学前教育手工制作课程因它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成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手工制作技能教育是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手工制作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手工制作过程中,不仅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兴趣,增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不断宏扬我国传统手工艺术,而且为她们的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使自身变的聪明能干起来,使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得到发展。所以,实施手工技能教育对幼儿品德,智力、体能、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很有帮助。成为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人才,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特别是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系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对其自身的成长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直接关系到未来儿童的全面发展,关系到我国的基础教育的质量祖国的未来,是极为重要的。具体的讲学前手工制作课程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还能通过操作实践锻炼学生的个性品质。只有手与脑的相互结合,才能促进手的娴熟,脑的敏捷,真正达到心灵手巧。

一、学前教育手工教学包含的形式

纸艺,指得是以各种纸张、纸材质为主要材料,通过剪、刻、撕、拼、叠、揉、编织、压印、裱糊、印刷、装帧,装置等手段制作而成的平面或者立体得艺术品。纸艺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纸,因其材料廉价可塑性高以及再次设计制作方便的特点是极佳的的艺术创作材料。因纸艺几乎没有年龄的限制。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可以通过一张纸或折或剪或撕使其变成一种所需要的作品。

布艺,指主要用布料制作的玩偶或装饰品。布艺的形象有多种多这样,如人物、动物、植物、风景等等。布偶在学前教育中运用较广,如在讲故事、儿歌中可以增加故事和儿歌的情趣性。

泥工是指用橡皮泥、黏土面团等材料和一些辅助材料,通过手的活动塑出立体形象或贴出简单情节的造型活动。泥工活动可以发展学生手的动作的精确性和灵活性,促进幼儿和儿童视觉、触觉和动觉之间的配合,使幼儿手脑一致,眼手协调。

综合材料指的是,一切可以为造型所用的无毒无害、安全洁净的,便于加工的材料。对其进行二次改造创新,从而赋予其新的内涵,并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废旧材料的再利用课程教育的隐形教育是培养孩子节俭、创新、环保的理念,如在收集分类到整理二次加工的过程中就增强了幼儿对节俭、环保意识,积累和扩展幼儿的感性经验,而且能培养他们的认知和审美能力。

二、学前教育手工教学常用的基本技法

手工制作的技法,虽然大多比较简单,但是也要符合一定的技术要求和规范的制作方法步骤。因此不同的设计要求,在工序上选择的技法各不相同。通常情况,手工制作常用的基本技法如下:

剪:纸、布、金属皮等。持纸的方法要正确,行剪时左右手配合要协调。

撕:纸或其他软质、泡沫材料。在纸上起稿,沿轮廓线撕制成剪影。

编织:纸条等软质材料。经线纬线编织。

粘贴:点、线、面、状材料。

雕刻:纸、泥、等软质材料。

三、学前手工创作的规律大致应包括以下环节

创作一幅手工作品看似简单,其中每一步的环节却需要缜密思考,一般的步骤如下:

1.意图与构思设计。意图:即是创作的前提,又是创作的开端。手工创作首要条件是创作的意愿和激情,不论出于自身需求还是出于社会需要,不论是实用目的还是出于表现的目的。也不论出于明确的需要还是出于对物质材料的直接兴趣,总要形成自觉的或自发的创作意图,才能进入构思设计。

构思设计:意指制作前在头脑中形成的关于造型物的用途、形象、结构、材料选择、制作条件、成品效果等心理操作的总和。首先,以用途为构思依据;其次,确定造型物的表现手法和具体形象,并从结构、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完善;最后,选择造型材料,应当以经济易得、易加工、能恰当塑造造型物为前提。

2.材料选择与造型规律,可用十二字概括:“因意选材、因材施艺、绿色环保”。“因意选材”,即根据造型物的构思与主题,选择使用能够准确而充分表达造型物形象的材料进行创作,比如,制作皮毛类动物时,选择毛绒类纺织材料就比较适宜;“因材施艺”,即根据材料自身所具有的物理属性呈现出的外在特点及形状,联想到某一具体事物,并将其创造出来。这种造型规律具体表现为“迁想状物”、“借形造像”。“绿色环保”,是指用来制作加工的材料,必须是对人身体健康安全、对环境保护没有负面影响的物品。

3.媒材加工规律,可用九个字来概括:“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加一加”,指通过材料添加进行造型的方法,如粘贴、插接、编制、缠绕、串联、钉铆、镶嵌刺绣等;“减一减”,常指消减或剔除材料中与形象塑造无关部分的造型方法。如撕剪、雕刻、削切、刮刨等;“变一变”,是指加工材料形变而量不变的造型方法,如折叠、捏、弯曲、冲压、卷、团、浇铸等。

4.制作调整,运用材料及合理的制作技法做出作品。手工活动可以训练幼儿手部的精细运动和手眼脑的协调能力,从而达到促进神经系统发育的作用,还可以训练幼儿神经系统的稳定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不管是未来的准幼儿教师、还是现在在园的幼儿园教师都必须掌握具备手工设计、制作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手工创作能力,才能在幼儿园的实际活动中正确地选择和驾驭教材,灵活处理美工教学环节中所出现的技能问题,并能为幼儿园的其他教学和游戏活动设计制做教具和玩具,运用自己的手工技能、作品进行环境布置,丰富幼儿的环境文化生活,对幼儿进行审美等方面的影响教育。教师心灵手巧必然会促进幼儿获得更多机会使其手眼脑协调利用,促进大脑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手工制造业的发展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全周期动态化

【引言】: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城乡建设速度的日益加快。在建筑工程发展过程中,全过程的工程造价日益受到了有关单位的重视。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全过程的工程造价能够从前期的设计到后期的竣工验收环节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当中,对于施工单位来说也只有实施全过程工程造价才能够保证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的作用分析

在进行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作为一项重要的环节,在整个建筑项目的前中后期等阶段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建筑项目的不同生命周期,所采取的主要工程造价手段和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动态化的工程造价监督管理手段是保证项目建设有效性的重要依据。

例如,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成本计算、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预算等都需要工程预算员予以高度的重视。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算的过程中,合适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建筑工程的相关因素核算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实现我国建筑工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2、建筑工程造价动态化管理和控制所存在的问题

2.1我国法律法规制定上的局限性

当前来看,我国在建筑行业的造价工程管理过程中,起步时间比较晚,导致我国目前没有相匹配的完善法律法规来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性。针对有关招投标环节中的工程造价等,对于一些详细因素的成本描述不够清晰,而且在工程开始之后往往存在大量的未知因素,严重制约了工程造价的合理性。

同时对于施工单位自身来说,缺乏完善系统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部分建筑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过于僵化,大多数都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作用,而且部门与部门之间模块化严重,没有达成有效的共识,这种现象限制了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动态化。

2.2工程造价审批控制的局限性

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化管理过程中,不同的环节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而建筑企业自身往往在审批模式上大多沿用国家所出台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国家所出台的标准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一定的普及性,但是缺乏针对性,企业没有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制定全面的协调管理机制势必会造成建筑企业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缺乏。

3、建筑工程造价的规范化管理对策

前面笔者对当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化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局限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究,可以看出在当前建筑工程项目规模日益扩大的基础上,动态化的工程造价管理依然存在不小的问题,下面笔者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当前阶段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有效对策。

3.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管理制度的构建

首先,要想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便要从根本上做起。对于国家来说,重视完善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将当前在招投标等环节过程中模糊的成本概念进行详细的解释,保证工程造价能够立足于准确的成本概念,进而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以及科学性;同事对于建筑企业自身来说,应当重视系统全面的管理体系建立,通过管理制度的完善为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化管理提供信息基础,同时通过健全适合企业发展的制度和条约来保证建筑企业在工程造价预算过程中的良好发展。

3.2重视人才的培养,引进高素质人才

在进行工程造价实施和预算的过程中,高素质的人才对于建筑项目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进行建筑工程预算的过程中,利用Bim技术手段来进行预算愈来愈普及,在未来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Bim技术手段必然会成为建筑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

因此在当前来看,建筑企业应当重视高素质人才、掌握相关技术手段的人才进行工程造价和管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保证工程造价预算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为建筑单位提供充足的理论数据支持,实现我国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3重视工程预结算的信息化,积累预结算的数据成果

当前在进行工程项目的造价预结算过程中,核心的要素便是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能够为建筑企业的决策提供全面的理论依据,如果在工程预结算过程中出现较大的误差等现象,那么不仅会严重制约到建筑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建筑企业招投标环节的竞标优势。【1】

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预结算的过程中应当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工程项目预算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当前来看,Bim技术能够在设计阶段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3D立体模型,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可以直接通过模拟3D立体模型的调整和优化来进行项目的设计,则可以通过动态化的模型来进行钢筋、土方的成本核算等,为后期的建筑工程材料的数量进行核算。【2】

而且在进行工程项目预结算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应当实现信息数据的网络化,构建全面系统的信息采集系统以及数据库,对于前期所预算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全方位的记录,以保证在后期的竣工验收过程中能够有系统的数据支持,保证建筑设计单位的动态化工程造价的合理性。【3】

总结

综合上文所述,本文主要从当前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动态化工程预算入手进行分析和探究。首先对我国当前在工程预结算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局限性进行阐述;其次针对上述的有关问题,提出了详细的解决对策。总之,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进行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规模和数量在不断的扩大,只有实施全过程的动态化工程造价预结算,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重视现代化信息技g的利用以及建立健全适合企业发展的制度,才能够实现建筑企业的良好发展,实现建筑企业在当前市场竞争当中的良好态势。

【参考文献】:

[1]李慧,王建国.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4,02: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