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十篇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十篇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6:42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篇1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参与;城乡统筹;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D6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7-0067-09

本次调查由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小组办公室委托开展;得到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430)的资助,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0ZD&018)的一项成果。调查问卷由袁方成副教授设计。本次问卷调查得到浙江省安吉县、永嘉县和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农村综合改革部门的大力支持。调查问卷在博士生周纯义指导下,采取epidata软件,由华中师范大学2012级、2013级地方政府学硕士生录入。特此一并致谢!

一、调查的缘起及基本情况

早在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立足县情,提出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两年后,“美丽乡村”建设升级为浙江省委、省政府决策。近年来,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成绩斐然,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排头兵。如今,安徽、广东、江苏、贵州、广西等省区也在积极探索本地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但在许多地方,“美丽乡村”建设主要是由地方政府主导并自上而下推动的,它是否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期待和要求呢?对于基层干部、群众而言,他们又是如何认识“美丽乡村”建设的?他们的所思所想是什么?

为了了解当前基层干部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看法和要求,课题组在2013年暑期跟随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小组办公室领导到浙江省安吉县、永嘉县和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等地调研时委托当地农村综合改革部门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79份,其中,安吉县样本数为167份(占44.18%),永嘉县样本数为45份(占11.90%),高淳区样本数为166份(占43.92%)。

表1是这次被访者的基本情况。被访对象涉及乡村干部、农民、农村事业单位职工等不同职业群体;他们的平均年龄为33.5岁,以中青年为主(21~50岁之间的占72.87%);家庭平均年收入79072.37元,人均年收入24926.04元,但收入结构总体趋向分散,人均年收入不足1万元和超过4万元的分别占14.16%和11.50%,因此本次调查的数据反映了基层干部、群众不同阶层的需求、态度和观点。

本报告主要以这次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在对基层干部群众态度、需求和“美丽乡村”建设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二、农村卫生环境

从调查来看,在一些“美丽乡村”建设的县区,农村生活垃圾得到了较好治理,但部分农民囿于既有的生活习惯,并没有按照要求处理生活垃圾,仍然存在随意弃置生活垃圾的现象。与之相比较,农业生产产生的废弃物治理较差,而乡村工业污染情况尤其严重,成为当前农村卫生环境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一)农村生活垃圾得到一定处理

这次问卷调查的三个县区较早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其农村卫生环境得到较好治理,被访者对本村的卫生环境状况评价较高,3/4的人表示满意。不过,也有21.66%的人评价一般,3.74%的人不满意。①

这些调查的村庄,绝大多数都对生活垃圾进行了处理。其中,不少村庄有专门的保洁人员进行垃圾清理。对被访者所在村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问卷中设置为多选题)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选择“设有垃圾处理池”一项的被访者有55人,占被访者总数的14.75%;选择“设有垃圾收集箱”一项的被访者有21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58.45%;选择“有专门的保洁人员进行清理”一项的被访者有249人,占被访者总数的66.76%;选择“其他”一项的被访者有2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6.43%;选择“没有对垃圾进行处理”一项的被访者有32人,占被访者总数的8.58%。

被访者家庭的生活垃圾也进行了一定的处理。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一些农民因为仍然延续着原有的生活习惯,并未对自家的生活垃圾进行任何处置。例如,10.16%的被访者是将自家的生活垃圾随手扔到路边、沟道里或门外空地上。①6.37%的被访者将自家生活污水泼到院子里,更有26.60%的被访者只是将它排到室外,未作任何处理。②

(二)农业生产性废弃物有待进一步治理

尽管这些地方农村生活垃圾得到了一定治理,但是农业生产性废弃物的处理仍然不尽如人意,需要进一步加大治理。譬如,使用过的农用薄膜,29.44%的人将它混同生活垃圾扔进垃圾箱,未作特别处理;还有8.51%的人将其直接丢弃在田地里,5.05%的人从田地取出后随意弃置。③

又例如,相当多的秸秆(稻秆)只做简单处理甚至未做任何处理。27.85%的人将秸秆烂在田里做肥料,15.65%的人在田里焚烧秸秆,5.84%的人随意弃置秸秆。④这些随意弃置的秸秆,不但影响农村卫生环境,而且极容易引致火灾,威胁农民生命财产安全;而焚烧的秸秆,则直接污染空气,成为近年一些地方频遭雾霾的“元凶”。此外,还有5.85%的被访者承认,将自家饲养的禽畜粪便随意弃置。⑤

对于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药,11.44%的被访者认为,它使人畜饮用水受到了影响,但还能使用;高达13.56%的被访者认为,它使人畜饮用水变质,不能使用。⑥

从这次调查来看,农业生产形成的废弃物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三个“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示范县区尚且如此,我国其他农村地区的情况想必更加不容乐观。

(三)乡村工业污染应该加强治理

相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乡村工业污染的危害更大。而且,调查显示,乡村工业污染并未得到有效治理。在有乡村工业的村庄里,只有30.24%的被访者表示,本村的工业废弃物经过了严格处理;13.29%的被访者表示,这些乡村工业废弃物没有经过任何处理;37.12%的被访者表示,这些工业废弃物虽然经过了简单处理但仍有污染。此外,还有19.35%的被访者不清楚情况。

三、村庄文化生活

调查数据表明,被访者的日常文化娱乐活动包括看电视、看书或看报、玩电脑、玩手机、听广播或听音乐、跳舞等健身活动、看戏或看电影、打牌或下棋、打球等体育运动、KtV唱歌、参加祷告、礼拜等宗教仪式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被访者做的最多的是看电视(占59.32%),其次只有14.41%的人看书、看报,仅有5.51%的人去KtV,4.66%的人做祷告或礼拜,3.81%的人玩手机、玩电脑,2.97%的人跳舞等健身活动。说明人们日常文化娱乐活动比较单一,而且,基本上是一种私性文娱活动①,当前农村公共文化生活尤其匮乏。

调查的数据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情况。从调查来看,只有38.61%的被访者表明本村经常开展各种公共文化活动,26.94%的被访者反映本村很少开展公共文化活动,24.72%的被访者表示只在某些节日开展公共文化活动,9.72%的人说本村从未开展文化活动。

农村文化生活贫乏与当前农村的文化设施匮乏不无关系。从调查来看,59.60%的被访者反映本村有文化广场,另外将近一半的人反映本村有社区图书室、运动场、户外健身设施等(参见表2)。不过,人们去得最多的地方主要是文化广场(占比42.54%)(同时,文化广场和公园也是被访者最希望政府建设的②)。此外,仅有13.60%的人光顾运动场,9.65%的人去社区图书室(参见图2)。这表明,目前农村的文化设施不仅少,而且仅有的文化设施使用效率也非常低。它也从一个侧面表明,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局限于卫生环境的整治,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对于是否有必要保护本村的特色文化,高达83.65%的被访者认为有必要,只有6.27%的被访者认为没必要,还有10.08%的被访者认为无所谓。当然,人们之所以赞成保护本村特色文化,其目的是不同的。有不少人认为,保护本村特色文化,有利于乡村经营项目的开发,把保护特色文化视为乡村经营的一种手段;也有部分人认为,保存本村的特色文化,有利于人们加强对村庄共同体的认同,提升家园意识。

从调查来看,在安吉、永嘉和高淳这些“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示范区,当地政府对本地乡村历史遗迹遗存均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一半左右的被访者认为,当地政府对本地的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采取了保护措施,对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也进行了一定的保护和开发。还有部分地方建设了民俗文化公园。①在这些地方,它们被当地政府纳入“美丽乡村”建设之中统一规划、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

四、美丽乡村建设

从调查来看,71.93%的被访者反映本村正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另外,也有11.76%的被访者明确表示本村没有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还有16.31%的被访者不清楚情况。对于已经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人们大多给予了积极评价。73.17%的人表示满意(其中39.35%的人非常满意,33.82%的人比较满意),22.75%的人认为一般,仅4.08%的人不满意(其中,2.33%的人不太满意,1.75%的人很不满意)。

依据被访者的需求排序,在当前,他们希望“美丽乡村”建设首先应注重生态经济建设,其次依序是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人居建设、生态文化建设②。也就是说,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人们所注重的依然是经济发展方面的指标,改善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他们的首位要求。

同时,被访者又认为,“美丽乡村”建设中最具示范意义的是“生态旅游”(占比36.89%)和“环境保护”(占比35.45%)。仅有11.53%的人认为是“特色产业”,16.14%的人认为是“居家环境”。这在某种程度上跟当地所选择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及其宣传有关。从我们的实地调查来看,许多地方的“美丽乡村”建设也主要是在生态旅游上做文章。很显然,“美丽乡村”建设并不局限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其根本目的不是为城里人提供休闲娱乐之地,而是为农民建设美好家园。

那么,结合本地实际,如何发展本村经济呢?60.86%的被访者选择扩大本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48.26%的人选择发展“农家乐”等休闲旅游业,还有45%的人认为应该促进本村规模生产经营,建立现代农业园区,打造特色品牌。③

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72.39%的被访者赞成对本村垃圾进行集中收集、转运和无害化处理,68.36%的人赞成改厕并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60.32%的人赞同对本村企业、农家乐、农户污水、烟尘等排放物进行治理,55.11%的人同意建立健全环卫保洁制度,配备专门的环卫保洁人员,42.9%的人认为应该加强森林环境保护与加大绿化面积。(另有1.88%的人选择“其他”选项,在问卷中,改善本村生态环境的措施这一问题设置为多选)。

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75.80%的被访者同意完善本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67.37%的人赞成整治本村水利设施、加固山体和改造危旧房,52.66%的人建议重新规划村内房屋布局、统一美化村庄建筑外观,51.99%的人同意引导本村人口集中居住、推进中心村建设,38.20%的人对规范村内宣传与广告牌设置持赞同意见(有5.57%的被访者选择“其他”一项)。

在保护本村文化方面,67.73%的被访者建议引导村民向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活方式转变,62.67%的人赞同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宣传、培训活动,59.47%的人希望保留本村的历史遗存并建议制定相应的政策加以保护,59.07%的人同意对村民开展“民主法治村”、“平安乡镇”等活动,提高人们的民主法治观念,此外还有接近一半的人主张发展文体教育事业、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所占比例为48.53),有6.67%的受访者选择“其他”一项。

调查表明,75.07%的被访者认为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符合村民的利益,超过一半的人(所占比例为54.25%)认为建设的项目没有超出现有的村庄能力范围。另外,36.16%的人表示村民可以自愿决定建设项目,32.05%的人经过了村民商议,26.58%的人允许在可接受范围内分摊资金和劳动力,但仅有13.97%的人表示项目建成后经过村民商议进行管理。这说明,一些地方比较重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民主决策,却相对轻视对建成项目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进行管理。

从调查了解到,被访者认为推进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应加强财政支持、提高村民参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发动以及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加强后续日常管理。如被访者中有282人选择政府财政投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保障,占被访者总数的75.00%;受访者中认为美丽乡村建设保障依赖于村民参与程度、组织领导方式、宣传动员力度、社会资金参与、科学技术支持、后期日常管理以及绩效奖励与奖惩激励的各有214人、209人、177人、173人、154人、142人、66人,分别占被访者总数的56.91%、55.59%、47.07%、46.01%、40.96%、37.77%、17.55%。另有66人针对美丽乡村建设保障一题选择“其他”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2.33%。

从调查来看,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上级政府补助(占79.48%)、村集体组织投入(占66.49%)、部门项目资金(占56.21%)。①因此,如何积极引导社会、企业加大投入,是“美丽乡村”建设亟待探索解决的一项课题。

60.78%的被访者赞同政府补助、部门帮扶、社会捐赠、企业赞助、乡村自筹和农民筹资筹劳相结合的筹资方式。不过,也有26.61%的人依赖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投入。对“以村民分摊为主”、“以社会捐赠和企业赞助为主”、“以村集体组织自筹为主”、“不需要村民出资出劳就行”以及“其他”方式持赞同意见的被访者人数相对来说较少,各有8人、11人、2人、23人、1人,分别占被访者总数的2.24%、3.08%、0.56%、6.44%、0.28%。

五、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新事物,从调查了解到,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不符合“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美丽乡村”建设倡导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活方式,但是,不可否认目前仍然有相当一些农民因为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习惯,随意弃置生活垃圾和生产性废弃物现象随处可见。这在传统的小农社会里或许不会产生问题,因为在这样的社会里,农民的生活垃圾和生产废弃物基本上是生物性的,可以自然地溶解、分解,甚至成为农业生产的自然肥料,成为再生性资源。但是,在一个日益开放的工业化社会里,农民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塑料等化工产品以及大规模耕作,使得农业生产废弃物和生活垃圾不可降解或者不能尽快分解还原,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尤其是在一些农房聚集的地方或新建的农村社区里,由于人口的高度集中,如果这些生活垃圾和生产性废弃物不能及时得到处理,环境卫生问题会更加严重。

2.乡村社会个体化阻碍“美丽乡村”建设。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乡村社会日渐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农民公共意识大大衰落。农民不但从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中的全能主义国家中相脱离,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从地方性共同体、家族、家庭乃至亲密关系中解脱出来,把日常性生产和生活关系转变为即时易关系。这些从旧有社会性关联中脱离出来的个体,他们行为关照的对象由传统村落社区、社会主义集体、家族乃至家庭转变为个体自身。他们对村落社区的认同越来越淡漠,跟集体几乎没有任何利益联系,“为自己而活”是其信条,除此以外别无价值信仰。人们主要关注自身利益,却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1]。

从这次问卷调查来看,这种个体化至少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民文化生活个体化。农民的文化生活不但单调,而且基本上是一种私性文娱活动,村庄的公共文化生活日益衰落。其实,农民文化生活个体化只是当前乡村社会个体化的一个侧面而已;二是乡村卫生环境治理呈现“差序格局”。一般地,农民比较重视自家的生活卫生,却不顾及自家门院之外的卫生环境。对于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乡村工业废弃物的治理依次变弱,呈现出“差序格局”。在一个日渐个体化的社会里,“公地悲剧”越发突出;三是农民难合作。如今,农民越来越难以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村庄公共建设,即便像“美丽乡村”建设这样关涉农民利益的事情,许多农民也只是一味地仰赖政府的投入和外力支持。四是农民公共意识淡漠,对村庄公共事务、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日益冷漠。

3.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推动。调查了解到,在许多地方,当前的“美丽乡村”建设主要是由地方政府依靠行政力量推动的。譬如,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财政投入,建立部门协同、层级联动机制,将它纳入干部绩效考核体系等传统行政动员方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没有积极地去探索如何激发乡村社会内部动力和活力,通过农民群众的有效参与,建立“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发展机制;没有积极地去探索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引导社会性力量的必要参与,形成多元参与、共同建设“美丽乡村”新格局。

尤其是,政府主导有余、农民参与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民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以致部分农民群众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的事,养成“等靠要”思想。这就难免会出现“美丽乡村”建设“上热下冷”、“外热内冷”的现象,甚至出现“干部热情高,农民冷眼瞧,农民不满意,干部不落好”的情况,其主要症结就在于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4.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内容单一。在许多地方,“美丽乡村”建设目前仅仅局限于农村卫生环境治理和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丰富内涵缺乏深刻认识。而且,还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护”、“重经济、轻文化”、“重硬件、轻软件”、“重外观、轻内涵”以及“重基础建设、轻制度创新”等现象。“美丽乡村”建设不等于村庄整治,更不等于乡村旅游开发,也不简单是改善乡村公共服务,而是乡村社会“人”、“文”、“地”、“产”、“景”的综合性建设,是建设美好乡村的系统工程。卫生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产业发展固然重要,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同样重要;不仅要让乡村美观、让农民富裕,还要增强农民对乡村的认同感、归属感,把“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农民的幸福家园。

“美丽乡村”建设还要深入到体制机制层面,着力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乡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上积极探索,真正融入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最终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5.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同质化严重。从调查来看,绝大部分受访者都赞同保护本村的特色文化,而且在安吉、永嘉和高淳这些“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示范区,当地政府对本地乡村历史遗迹遗存均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但是,毫无讳言一些地方“美丽乡村”建设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同质化问题。首先是由于认识的误导所致。对于什么是“美丽乡村”,有不少人片面地以城市人的眼光、思维去想象、设计所谓的“田园风光”,或者简单地以所谓的“工业文明”取代“农耕文明”,甚至以“消费主义”的“美学”去曲解乃至剪裁“美丽乡村”。以致一些人认为,所谓的“美丽乡村”建设就是把农村建成欧陆风情小镇。其实质,乃是将文化问题简化成美学问题,即“装饰和美化问题”,而不是从人们如何使用生活环境并与之发生关系的人类学角度去考虑[2]。之所以产生诸如此类的误解,最根本的是由于他们没有尊重农民的需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尊重农村特色、尊重农耕文明。

六、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1.重建乡村公共生活,大力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一个真正的美丽乡村,应是农民所向往的幸福家园。然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以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农民从乡村社会旧有的社会关联中解脱出来,乡村公共生活日益衰落,人们的集体观念和公共意识随之消解,这些个体化的农民只注重个体的利益,而不再关心集体的或公共的利益,它势必影响乃至破坏“美丽乡村”建设。显然,这种个体化的乡村不是人们所期待、所向往的。因此,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注重乡村公共生活的重建,大力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重建乡村公共生活,除了要建设乡村公共设施、公共空间,开展公共活动以外,还要建立公共参与机制,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到乡村公共事务、公共建设中来。

2.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建构群众民主参与机制。村庄不仅是农民的居住地,也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家园,农民才是“美丽乡村”的主人。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单靠外力输入是不可能持久的,关键在于要激活“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发展活力,最根本的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生活在本地的农民提升幸福指数。评价“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标准是增进农民民生福祉,让农民真正享受“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从规划、建设到管理、经营,自始至终都要建立农民民主参与机制,从而保障政府规划建设的“美丽乡村”和农民心目中想要的“美丽乡村”相统一,而不是政府的一厢情愿,更不能沦为显现政绩的形象工程。通过一定的群众参与机制,切实让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与能动性,真正拥有“美丽乡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真正共建与共享“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3]。

3.积极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的长效机制。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财政奖补资金为引导,鼓励吸引工商资本、银行信贷、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投入大,不能靠政府用重金打造“盆景”,不能靠财政资金大包大揽,否则不可持续,也无法复制推广。建立有效的引导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结对帮扶、捐资捐助和智力支持等多种方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农民筹资筹劳、政府财政奖补、部门投入整合、集体经济补充、社会捐赠赞助”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对“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些具体项目(譬如乡村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实施,要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交由企业或市场去运作,形成长效运行机制。村庄内部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维护和运行,也须积极发挥村民自治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大力培育和发展乡村社会组织,探索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维护、自我管理的社会民主治理机制,最终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

4.尊重乡村特色,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无论是聚集发展型、旧村改造型还是景区园区带动型、古村保护型“美丽乡村”建设,都要注意尊重农民意愿、尊重乡村本地特色,切不可简单地用同质化的建设标准裁剪、改造乡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命力在于乡村特色的保存、彰显和弘扬。

5.不断提升内涵,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向前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在抓好村庄整治、乡村外形美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提升“内涵”美。“美丽乡村”建设要“形神兼备、内外兼修”,既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也要以硬件建设为引导,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金融体制创新、乡村治理机制改革等软环境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凭借“美丽乡村”的内涵建设,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活力与生命力,供给“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6.坚持城乡统筹,把“美丽乡村”建设跟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

“美丽乡村”建设不能与城镇化相脱节,也要城乡统筹,实现以乡村推动城镇建设、以城镇带动乡村发展的联动发展战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既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抓手,又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结果。要把“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统一纳入到“美丽中国”建设大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

[1]吴理财等.公共性的消解与重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237-240.

[2]Colinmercer?穴1999?雪?熏Culturalpolicy?押researchandthegovernmentimperative[m]inD.BoswellandJ.evans?穴eds?雪?熏Representingthenation?押aReader.London?押Routledge?熏398.

[3]吴理财、吴孔凡.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4,(1).

①此次问卷调查将被访者自家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设置为多选题。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被访者中选择“扔到路边、沟道里或家门外空地”一项的有3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10.16%;选择“扔到田地里”一项的有3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8.99%;选择“扔到垃圾池(桶),自己处理”一项的有6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17.99%;选择“卖给收废品”一项的有9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25.93%;选择“扔到垃圾池(桶),并有专人收集清运”一项的有271人,占被访者总数的71.88%;选择其他方式的有1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3.7%。

②此次问卷调查将被访者自家生活污水的处理方式设置为多选题。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被访者选择“泼到院子里”一项的有2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6.37%;选择“浇到田地里”一项的有19人,占被访者总数的5.05%;选择“通过排水沟排到屋外”一项的有100人,占被访者总数的26.60%;选择“下水道收集后排到村外”一项的有5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15.47%;选择“排入自家挖的污水下渗池”一项的有7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20.74%;选择“下水道收集后并统一净化”一项的有19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51.73%;选择“将污水集中,喂养家畜”一项的有21人,占被访者总数的5.59%;选择“其他方式”一项的有1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3.73%。

③将被访者家里使用过的废弃农用薄膜的处理方式设置为多选题。其中被访者中选择“直接丢在使用过的田地里”一项的有32人,占被访者综述的8.51%;选择“从田地里取出后随意弃置”一项的有19人,占被访者综述的5.05%;选择“交给薄膜收集站统一处理”一项的有62人,占被访者综述的16.49%;选择“混同生活垃圾扔进垃圾箱”一项的有111人,占被访者综述的29.44%;选择“卖给收废品的”一项的有79人,占被访者综述的20.95%;选择“其他方式”一项的有22人,占被访者综述的5.84%;选择“家里不用薄膜”一项的有141人,占被访者综述的37.50%;

④对被访者家里收割后的秸秆处理方式的调查(问卷中将其设置为多选题)结果显示:除文中所示外,选择“交给秸秆收集站”、“发酵秸秆产生沼气”、“使用秸秆烧饭”、“其他处理方式”以及“家里没有秸秆”的各有30人、30人、61人、20人、153人,分别占被访者总数的7.96%、7.96%、16.18%、5.31%、40.69%。

⑤对被访者家里的禽畜饲养点(场)废弃物的处理方式的调查(问卷中将其设置为多选题)结果显示:选择“加工禽畜粪便生产有机肥料”一项的被访者有51人,占受访者总数的13.56%,选择“建立禽畜粪便收集站”一项的被访者有34人,占受访者总数的9.04%,选择“发酵禽畜粪便制造沼气”一项的被访者有38人,占受访者总数的10.11%,选择“将禽畜粪便堆积作农田肥料”一项的被访者有101人,占受访者总数的26.86%,选择“随意弃置禽畜粪便”一项的被访者有22人,占受访者总数的5.85%,选择“其他处理方式”一项的被访者有28人,占受访者总数的7.45%,选择“家里没有禽畜饲养点(场)”一项的被访者有179人,占受访者总数的47.61%。

⑥针对被访者家里因使用农药造成的影响的调查(问卷中设置为多选题)结果显示,除文中所示外,选择“使用规范、保护得当,对人畜没有危害”、“使用的是无害农药”、“没有使用农药”选项的各有113人、89人、157人,分别占被访者总数的30.05%、23.67%、41.76%。

①为了便于描述当前农村文化活动,笔者将它划分为“公共文化活动”和“私性文化活动”两种类型。前者一般是指超出家庭以上的单位(如村庄、社区、政府或民间组织)组织的具有公共性的文化活动,如庙会、歌舞会、民俗表演等活动;后者主要是以个人或家庭私性活动场域为单位而进行的文化活动,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文化需求,不能给其他更多人提供文化享受的文化活动,如看电视、上网等。请参阅吴理财、夏国锋:《农民的文化生活:兴衰与重建――以安徽省为例》,2007年第2期《中国农村观察》。

②59.2%的被访者最希望政府在本村建设文化广场或公园。

①针对受访者所在乡村历史遗迹遗存的保护情况的调查(问卷中设置为多选题)结果显示:有194人选择“保存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例如祠堂、牌坊、古桥、古塔、革命旧址等)”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52.72%;有218人选择“保存古树名木”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59.24%;有148人选择“保存当地民俗文化(如节日习俗、婚丧嫁娶礼仪、宗教等)”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40.22%;有73人选择“建设民俗文化公园”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19.84%;有28人选择“其他”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7.61%;有28人选择“没有采取措施”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7.61%;有19人选择“不清楚”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5.18%。

②问卷要求被访者对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人居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几项“美丽乡村”建设内容进行排序。为此,将排序第一、二、三名分别赋值3、2和1,经过计算,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人居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的排序分值分别是2.52、1.86、1.24和0.37。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篇2

建设美丽乡村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涵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所有要素。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深化新农村建设内涵,促进新型城乡一体化进程,完善各项服务措施,真正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

建设美丽乡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节约利用,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有利于节能减排和降耗治污的绿色城镇建设。因此,必须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切实抓紧抓好。

建设美丽乡村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建设美丽乡村是统筹城乡和谐发展与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各级地方与政府加强和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有助于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规律,更好的密切联系广大农民群众,有效地提高领导能力的科学性。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二、端正认识,充分了解建设美丽乡村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改革历程从农村起步和突破,改革开放又推动农村经济迅猛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民生活水平呈阶梯式增长,农副产品产量稳步提高,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还为世界农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与建设美丽乡村的总体目标相比较,农村的各项事业发展程度仍存在很大差距,提升农民居住环境质量,推进新农村建设,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①基础设施不健全,工作体制不顺。受经济发展状况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各地区在建设美丽乡村前的基础设施情况也大不相同。经济好的地区基础设施会健全一些,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基础设施落后,需要投入的资金和物力要多一些。有些地方政府在建设美丽乡村规划中,没有组织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进行走访调研,导致规划脱离实际,考虑问题不周全,或规划与施工脱节,建设中无人监管和指导等现象出现。

②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缺乏持续动力。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提高农村人居生态环境,还要拓宽农民就业和创业的空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生态与经济同赢。当前,多数乡村存在着生产生活垃圾随地乱放、化肥农业实用过量、非法占有耕地等现象。部分乡村为了优先发展经济,任由非法开采矿山破坏土地,接收城市淘汰的高污染企业等。虽能短时间发展经济,但破坏了环境,不能持久存在发展。

③农民主动性不能调动,工作缺乏主动意识。要建设美丽乡村,最终的受益者是农民。建设怎样的美丽乡村,怎样建设美丽乡村,都应该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建议,不能忽略他们的感受和想法。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如果不能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引导他们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再好的政府规划,再多的政策扶持,再大的资金投入,也难发挥长久有效的作用。

④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人才制约突出。制约建设美丽乡村因素有很多,关键的一点就是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乡村生态面貌的改善与农民整体素质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全面型高素质农民进行管理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建设美丽乡村,能把生态、文明、持久的理念渗透到农民生产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改变和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

⑤基础设施管理难解决,服务理念缺乏。由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力量薄弱,责任划分不清,党群干部服务意识缺乏,常常会出现基础设施建设后,有人使用,却没人管理的情况。如乡村道路、公共设施、绿地等基础设施,因为长期没有人维护和管理,已经出现了坏损和荒芜的现象。美丽乡村建设完成后,也将面临基础设施维护和公共服务事业管理问题。

三、突出重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

建设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的目标。建设美丽乡村,涉及范围较广,工作内容任重道远。要求各地方与政府,健全机制,加强监管,进一步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做到工作细致入微,保障美丽乡村。

①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工作机制。要立足改变村容村貌,通过整体规划和环境整治,配好相关公共设施,为村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基础保障,创新和推进环境长效保障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因地制宜,因点施策,统筹规划,把当地实际情况与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相融合,健全责任分工和经费保障体系,深入参与建设一线中,从整体上把握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

②重整产业结构,增强持久发展动力。美丽乡村以产业经济发展为生命线,没有合理的产业结构,美丽乡村就不可能持久发展下去。建设美丽乡村要立足现有资源,坚持环境优势与人文特色相结合,保留传统农业,开发特色产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在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上,鼓励乡镇、乡村投资建立绿色产业基地,吸引有实力的企业来投资,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企业转型,实现互惠互利,达到共赢。

③增强农民活力,发挥主力军作用。美丽乡村的创建与维护都需要广大农民的参与。这需要各地方政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转变传统落后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增强农民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责任感。只有增强农民建设美丽乡村的活力,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聪明才智,形成建设美丽乡村良性循环的互动局面。

④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解决人才制约问题。建设美丽乡村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因此,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引导农民自我教育和管理,帮助他们学习科学文化技术,提高文化素质。同时,还应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和创业,推进农业科学技术和文化下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只有农民整体素质不断的提高,才能更好的管理和维护美丽乡村建设。

⑤健全保障体制,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对美丽乡村的管理与维护,村里应设立农村社区物业管理处和保洁队伍,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卫生,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旧面貌。各政府应制定具体工作措施,明确分工和责任,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和内容,经常组织领导干部下基层,了解农民关心的问题,及时解决困难,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与拥护,形成良好的干群氛围。

四、结语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篇3

在十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美丽乡村其内涵就是要确保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保证乡村经济发展,同时要保证乡村的自身文化发展。众所周知,衰弱的文化无法凝聚人心,无法起到向心的建设作用,而这正是乡村景观存续的基本条件,所以让人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也正是我们景观工作者所需要思考的命题之一。

乡村景观的内涵

乡村景观是指以乡村自然景观为背景,由乡村地区的聚落为核心,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的景观环境综合体,反映着人对自然进行低烈度的改造后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作为乡村景观的美丽则反映在村落内部空间布局以及村落整体同自然环境的和谐之上,同时乡村景观还体现在着村落自身的历史文化的传承、民俗传承。乡村景观的建设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乡村的建设对于乡村景观的要求就是创造一个生态适宜、经济合理、方便舒适的乡村生活体系。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对于村落的改造已经变成了一个新的热潮,部分地区,对于乡村进行大拆大建,而乡村景观的建设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改善了村容村貌,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但是这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1.规划不合理,城郊乡村成为大城市附属。部分规划人员没有将城市中的规划与乡村规划区分开,在乡村中也按照这城市规划的方式来对乡村进行改造,使得乡村成为城市的附庸,而无法独立发展。殊不知乡村相对于城市是独立的个体,乡村自有其自己的经济文化特征,如果其经济文化都围绕城市进行,那么最终乡村将丧失其文化自信和自觉。美丽乡村背景下的乡村建设绝对不是城市化。

2.只重建设,忽视文化。乡村农业的发展无法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那么“外出务工”“村办工厂”大行其道,一切为了乡村经济的发展而进行。而乡村这样被动致富的结果就是造成“空心村”,即人口流失和老龄化,认识乡村建设的主体,而这对乡村景观的伤害则是其乡村民俗、手工艺、乡村曲艺传人的丢失,而这样的乡村发展只满足了物质条件的提升,反而会对乡村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

3.景观同质化。部分地区对于乡村的建设变得高度功利化,不尊重当地的景观元素特征,而只是简单地进行拿来主义,伪造民俗文化、媚俗城市游客等层出不穷,对于符合当地文脉特征的景观而没有进行仔细挖掘,这些对于社会形态、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最终将体现为乡村景观的特色丧失。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与保护措施

为了深入推进美丽乡村的良性发展,在总结了其出现的诸多问题之后,笔者认为应当在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以下4点措施是必不可少:即合理规划理念,因地制;拓展乡村景观开发思路,在经济开发的同时,挖掘当地文化特征,开发乡村体验式文化,将村民文化传承人留驻乡村;发挥当地村民的主体意识,调动村民的主观能动性;风貌特征的保存与新技术融合。

1.合理规划。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建立在合理的规划基础上,地域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我们应当从生态功能入手,把景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合理规划当地土地资源及水资源的的使用,确保乡村的饮水安全,污水处理方便,以生态适宜和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对能源、材料进行合理再利用,确保对村落环境不会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2.拓展乡村开发思路,在乡村景观的开发中,不仅仅只有农业生产景观以及简单的农家乐,应当挖掘当地文化传统,依据当地文化传统特色,打造个性乡土景观,开发体验式乡村旅游。将乡村的原生态生活展现给游客,并且能让游客不仅仅是游览过,更是将自身置于农业生活环境之中,这样不仅仅保存了当的文化生活习俗,并且还可带动了乡村经济的进步。

3.发挥村民主体意识。在乡村的建设中,农民是其主体,主体没有其能动性,而仅仅靠外部输血,对于乡村景观的层面来说,是远远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而村民对于传统文化的断裂和对物质生活的单向追求,导致其缺乏正确的景观观念,所以需要基层政府对村民进行宣传,努力提升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将村民从城市的漂泊中引流回乡,而在今后的产业营造中,村民也会成为乡村建设的干细胞,不仅是当地传统建筑景观施工工艺的传承者,同样也是当地文化风俗的传承者。在实际的景观营造重也起着重要的主体作用。

结语

在乡村的建设中,乡村的发展不仅仅只是经济的发展,而乡村的保护,也不仅仅是停滞不前。乡村的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其乡村的本质问题是目关短浅的拜金与自身文化不自信所造成的。我们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人,而发展的目的,也是为了人,归结于一,都是为了培植出适合我国乡村发展的途径,发展和保护,对于乡村来讲是统一,本质是一体的,其目的都是为了乡村的独特价值。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简介:魏广龙(1970-),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居住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住宅户型设计;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篇4

[关键词]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农业产业

1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的关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拥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其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策略,是促进三农发展的基本架构[1]。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来说,相应概念来源于2003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并在2013年于全国范围内推广落实;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来说,其主要针对乡村发展问题与薄弱环节提出解决办法,符合农村群众的现实期望。能够看出,“美丽乡村”与“乡村振兴”战略处于同根同源的地位,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支持与指引下,“三农”发展架构逐步成熟。第二,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均是在一定时期内推行的工作安排,其内容的设定均具有时代性特点,着重贴合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与现实需要。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来说,“美丽”是没有尽头的,但是“美丽的目标”却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具体而言,必须长时间推行美丽乡村建设,并结合农村地区现实发展情况与建设需求,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路径、主要内容等实施更新调整。第三,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表现出相互补充、搭配的关系。其中,乡村振兴属于战略层面的部署,而美丽乡村建设则为措施层面的内容。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能够生成更具体的政策内容以及举措方案,驱动着美丽乡村建设内容进一步丰富,最终达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的效果。无论是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来说,还是对于美丽乡村建设而言,均需要为农业发展升级提供支持,让区域农业逐步发展成为“有奔头”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提升农业生产对优质人才的吸引力,促进农业生产与弄农村生活升级,并让乡村逐渐转变为住户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2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价值分析

在当前的发展中,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更为关注,相应问题的解决成效不仅关联着国计民生,也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性。基于此,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并迅速、广泛推行,为三农问题的更好解决提供支持。对于美丽乡村建设而言,相应工作的展开与乡村振兴战略推行之间有着极高的重叠性,能够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更好落实,也切实满足了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现实需要。实践中,出于对促进乡镇振兴战略推进提速增质的考量,必须要精准把握着力点,强化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促进农村更好发展。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相关工作的展开,促使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增强了农民群众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更好保护了农村特色文化,并达到了推动农村地区经济水平更好发展的效果,整体支持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与成果巩固。因此,联动展开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3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展开路径探究

3.1打造生态工程,强化公共设施建设

(1)优化整体规划一方面,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前,相关人员应利用科学规划布局理念适时打造生态工程。相关部门需实行优化调整整体布局规划,利用点与面的结合来全方位加强乡村振兴。具体来看,相关部门应依照该地区的实际情况,科学布局乡村内部的教育区域、商贸区域、农业生产场地与文化广场等,在合理优化多项资源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乡村教育,适时提升该区域村民的教育水平,完善地区教育质量。(2)改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在实行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参与者可利用适宜理念及时改造旧危房,通过对扶贫工作的结合来规范农户的房屋建设,增强农屋建设标准,做到美观、实用与安全,在妥善解决相关矛盾后,增强乡村各项布局与功能的合理性,更为合理地打造出以生态为主的美丽乡村工程。实际工作中,应当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设定为打造美丽乡村、持续优化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条件等方面,加速农村地区生态工程建设;设定美丽乡村试点,并充分发挥出试点的区域带动性作用,促使区域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成为现实;持续加深美丽乡村建设模式,驱动重视建设转变为建设、管理与经营并重,把握政府部门占据的主导性地位,同时落实多元投入机制,促使美丽乡村生态宜居环境常态化保持;搭建并引入全域美丽乡村骨干体系,重视农村地区家前屋后和村内公共空间清理项目的切实落地,以此构建起一批宜居村庄;重点推进区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先行先试开展村企合建、市场运作、民间投入等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有序推进各级美丽乡村建设,驱动生态工程加速提质。(3)完善基础设施在以往城乡发展中,城市居民可基于广场、公园休息闲聊、锻炼身体,而农村区域的公共设施不全,农村的劳动人员与孩童同样向往广场公园等基础设施,其希望能够在公园中运动锻炼与游玩,因此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共建美丽家园过程中,应逐渐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不可安于现状,需从农村居民需求入手,加快公园、广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此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此外,乡村振兴发展期间必须做好交通设施建设,从公路、高铁、桥梁等交通设施入手,切实提高农村交通条件,以此拉近城乡间关系,关注民众利益,确保农村区域能够紧跟时代进步而发展,使乡村居民能够实现舒适宜居生活。因此,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共建美丽家园期间,应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使新时代农村能够展现出新面貌。(4)做好卫生治理在农村地区长期发展中,对于生态保护及卫生管理内容存在忽视,且受到物质条件及受教育程度限制,在农村发展期间可能出现各类环境污染问题,如垃圾乱堆等,此外,新能源在农村现已未实现规模化普及,造成了一定能源浪费。针对上述问题,应以生态建设为核心理念,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同时推进新能源入村入户工作,针对农村现有问题着手解决,同时持续推进厕所改革,全面消除旱厕,使利民政策能够切实落实。考虑到垃圾乱堆现象,应贯彻落实垃圾分类政策,做好地方性垃圾收运处理站建设,从生态建设与基础设施方面改善农村环境,切实推动美丽家园的建设。

3.2多渠道发展乡村产业

(1)发展乡村旅游业在新时代产业发展中早已推出了“旅游+”模式,并依托于该模式形成了“旅游+农村”体系,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动过程中,应以共建美丽家园为目标,依照农村区域的具体情况来合理拓展旅游业,若该类旅游业带有适宜的生态特色,不仅能为广大游客带去适宜的体验感,还能增加该地区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在保证区域农业效益的情况下有效提升广大村民的整体收入。结合当前乡村旅游产业来看,其主要以采摘园、农业工业园、特色民俗为主。①采摘园。将农村特色耕种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构建采摘园区,由旅客自主动手采摘,实现体验消费。②农业工业园。打造主题式工业园,将特色养殖业、种植业以工业园的方式建造,并增设工业园市场及特色小吃,在提供体验式产品的同时,带动当地特色产品发展。③特色民宿。以当地民族习俗、文化传说为主题改造房屋,以此完善乡村旅游体系,健全配套设施。(2)发展特色种植业在发展乡村产业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还需适时强化科学技术,管理人员精准找出该地区适宜的种植品种,利用适宜的科学技术来发展该类品种,增进该品种种植与栽培效果,提升该品种的优良性,有效缩减农业市场的各项风险。最后,相关部门管理者还可在该乡村搭建与农业种植相关的信息网络平台,将农业种植信息投放到该平台中,并利用适宜的网络宣传来强化区域特色种植业的发展,从而借助多项渠道来发展该地区的农业产业。(3)实现协同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需要着重发展农村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形成特色农业品牌,以此助推美丽乡村建设[2]。此时,要求深入挖掘、开发农村地区的优势特色,并针对特色农业产业实现规模化建设与集群化发展,在乡村内逐步建设起优势产业带。在实际产业规划期间,应注意打造协同效应,整合村落、乡镇力量,以区域为单位展开统一管理。在协同发展建设期间,应做好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建造区域性产业园、物流园等,以行业为单位成立区域产业联盟等地方性产业发展组织,在区域协同发展中整合力量,突出优势,继而带动区域整体发展,从产业角度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4)延伸产业链充分发挥出乡村之间的联系性优势,整合、延伸农业产业链,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提升农村地区优势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另外,应当重视对乡村旅游产业的持续性优化发展,结合乡村文化推行文旅融合产业建设,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以此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更为良好的经济环境。例如:①发展农产品初加工、深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价值,使作物能够以产业链下端的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②打造无公害等农村地方品牌,并做好农产品等级划分,用于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以此逐步形成品牌优势,继而实现农产品增收;③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借助“三微一端”等新媒体渠道销售农产品,构建“线上+线下”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以此促进农产品销售。

3.3充分发挥村民主体性,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在建设美丽乡村期间,相关部门需将村民主体性发挥出来。一般来说,在实行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其重要建设目的促进乡村效益,更好地为村民提供便利,因而应采用适宜方式来发挥村民作用。其一,在实行各项乡村发展与惠民政策前,该地区管理人员应仔细问询当地村民的具体意见,若其对该项政策存有异议,则应通过讨论与研究来完成对应修改。其二,在发展乡村建设的进程中,村民综合素养的培养较重要,相关部门可依照该地区发展的特色,为相关村民制定适宜的培训计划,即广大村民要利用该项培训来提升自身的农业种植、管理水平,了解该区域具体的农业产业结构,利用自主自治意识的提升来强化对该乡村的归属感与荣誉感,继而有效增强乡村建设水平,提升生态文化工程的建设力度。其三,按照国土空间规划文件指导,做好农村区域“三生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划分,调整农村零散化土地板块,进行空间整合,以此提升农村土地利用率。而在农村土地空间规划期间,规划主体不仅限于专业规划人员及当地政府人员,还需引导当地农村居民参与其中,选取农民代表作为纽带衔接农村规划项目与当地居民,以此彰显村民主体地位,使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美丽家园建设中,此外,由村民参与其中后,可极大提升农村国土空间规划效果,继而切实满足农村居民的现实需求。另外,在推行美丽乡村的优化建设工作中,应当着重整治乡村环境,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实践中,需要在村党总支部的指导下,由党员带头整治村庄环境卫生,同时积极引导农村群众参与其中,切实发挥出农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农村群众广泛监督的作用,促使农村群众明确责任,自觉清扫、相互监督,提高群众的参与度,营造共同爱卫生、讲文明的良好氛围;结合不同乡村在产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3.4强化村级文化建设

在建设村级文化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落实以下几项工作内容:第一,在开展村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管理者应设置多种与村级文化相关的文化教育活动,利用该项活动可适宜增强村落内部文化的特色性,比如,相关管理者可设置“戏剧村庄”“村庄节令故事”等活动,并借助该项活动来深入挖掘出村庄内部的特色文化,增强村级文化建设的合理性。第二,部分村落受历史影响,其内部存在一定数量的文化遗产,在实行村级文化建设期间,管理人员需精准保护该地区特色的文化遗产,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文化保护相结合,设置不同形态的“乡村记忆”档案馆、村志馆与博物馆等,在历史记忆的影响下,增进乡村内部的地域特色,继而把当前各类乡村打造成广大村民的精神家园。第三,在农村环境内定期举办多样性文化实践活动,如文化节活动,以此助推农村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价值性更高的文化品牌,推动乡村发展成为农村居民的人文家园、精神家园。第四,针对村落“老建筑”,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好修复管理工作,保留村落文化细节,使“老建筑”成为农村美丽家园建设工作的见证人,在推进美丽家园建设的过程中,实现文化保护与传承。在强化村级文化的建设工作中,还要着重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在农村环境中形成良好的精神文化,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更理想的环境条件支持。对于不同的乡村来说,其在长时间发展中所形成的文化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性,在乡村振兴视域下,需要着重提取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与传承,而这也是美丽乡村建设中要重点完成的任务,特别是要关注对农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包括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手工艺文化等等,可以结合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对地域文化影响力的持续性扩大,实现文化振兴[3]。

3.5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的优化建设

农村地区的发展依赖于农村集体经济,因此在推行美丽乡村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农村集体经济的优化建设,持续性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村地区更好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经济基础。在当前的实践中,可以依托两种方式强化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即乡村集体资产盘活以及依托农村产业提升经济水平,必须要结合乡村地区的现实情况与需求选取不同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此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强化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水平,具体包括:第一,在农村地区推行合作组织带动模式,依托农业合作社的建立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突出当地产业优势,充分挖掘农村资源,并根据资源特色打造优势产品,在农业合作社的帮助下实现统筹管理。为避免出现利益分配不均、等现象,要求农业合作社由村民代表构建委员会,并搭建监督监管机制,做好权力约束,以此切实保障各村民利益[4]。第二,推行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结合集体土地、资金等获取更多经济收益。在情况(下转第30页)资源与旅游风景条件,发展旅游产业,同时结合仙海水利风景区的特点,在当地乡村发展康养、旅养产业,同时康养、旅养产业为乡村带来人流与老年人,与当地老年人形成交往活动与聚落空间。同时,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资源,深挖历史文化融入乡村风貌与乡村产业中,打造适合旅游与老年人的产业与产品,例如旅游装备,民宿(包括旅游型民宿,康养性民宿),餐饮,书法国学堂,中医文化体验店,禅茶文化店,仙海文创产品店等。同时打造中医药材耕种体验店,茶树采摘体验店等,重构生产生活聚落空间,让外来游客有所体验,让本地村民寻回耕种生活的习惯与乐趣。通过吸引同龄人,注入活力产业的方式,重构活化乡村产业聚落空间。

4结语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篇5

关键词:长沙市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与对策

1.相关背景与概念界定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致力于探索解决的重大课题,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社会的发展不同步、结构不协调一直阻碍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在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有其艰巨性、复杂性和特殊性。在201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是利用农村现有的农业设施与条件、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农村人文资源及农村自然资源,通过合理的布局规划,提升农村环境品质、发展农村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美丽乡村建设能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发展现代化与特色化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改变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实现城市与农村的互动发展。

为促进城乡小康同步、城乡社会保障及公共服务一体化,2016年长沙市委“一号文件”确定为《中共长沙市委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实现农村基本现代化的意见》,并指出要用三年时间,在长沙建设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100个美丽乡村特色村,力争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80%,初步实现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的“五美”乡村格局。

2.长沙市美丽乡村建设的Swot分析

Swot是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内部优势(strengths)与劣势(weaknesses),以及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与威胁(threats),是衡量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条件,长沙市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景、困难与模式等都应该考虑到这几个方面。

2.1优势分析。

长沙市的周边乡村地处城乡接合部,处于“30分钟城市休闲圈”内,依靠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与人文环境优势培育了比较完善的农业产业基础;长沙市高等院校和科研技术单位众多,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平台;部级新区―湘江新区的建设对发展长沙城郊农业示范区和扩展乡村产业功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2.2劣势分析。

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势必会占用一些农村的集体用地,目前长沙市的城郊乡村在城规上已划入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指标申请存在一定的难度;部分基础设施和景观区的建设需要租赁农民的土地,或引导农民参与产业项目的运营,统一农民的思想较困难。

2.3机会分析。

政府重视乡村建设与农业发展,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保障和支持,相关文件的出台为美丽乡村建设带来了重大的政策利好;“互联网+”的新思维、新模式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新路径、新方法;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为美丽乡村走向市场提供了契机。

2.4威胁分析。

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开展美丽乡村的动因,长沙周边的农村地区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该地区的美丽乡村新模式,很多地区农村资源丰富,发展模式比较成熟,在撬动市场方面竞争激烈,对后发地区也是个威胁。所以美丽乡村建设不能重复建设、重复发展,只有特色建设、特色发展才能持久。此外,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招揽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3.长沙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模式

长沙市目前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城郊休闲农业,且模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观光农园模式、民俗风情旅游模式、连片开发模式、产业带动模式等。

3.1观光农园模式。

随着长沙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常年生活在高楼林立、拥挤喧嚣、空气污染、景观呆板的城市中,城市居民离幽美舒适的自然越来越远,加之生活节奏紧张,社会竞争激烈,使得城市生活缺乏生趣、充满压抑。许多人想返璞归真,到安静、优美、洁净、开阔的环境中感悟大自然、放松身心、考察生态、增长阅历、提高生活质量的强烈愿望。与此对应,长沙城郊的许多单纯的农业种植区,由单一的生产功能区逐渐转变为具有观光和休闲功能的农业综合园区,如长沙县的浔龙河、锡福村等。

3.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

民俗风情旅游模式是以当地的风土人情、特色民俗文化为载体,突出特色,以农耕文化展示、民间技艺展示、节庆活动展示等为休闲旅游活动,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望城的新康戏乡、浏阳永安的华山屋场就是民俗风情旅游乡村的代表。

3.3连片开发模式。

以政府投入为主,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对道路、水、电、卫生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带动农民连片开发美丽乡村,引导农户根据市场的需求,结合当地的自然优势、人文优势和特色民俗兴建休闲娱乐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度假、娱乐、体验等需求的服务场所。望城区的千龙湖在连片开发模式上值得借鉴。

3.4产业带动模式。

地方的美丽乡村建设实际是一个区域品牌化的过程,通过美丽乡村这个平台,吸引城市消费群体来乡村旅游、体验和消费,从而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望城茶亭的武庄花海,游客来参观时需支付100元的门票,而游客在离开时还可以带走价值100元钱的当地特色农产品。这一模式的应用一方面催生了当地餐饮与住宿产业的兴起,另一方面促进了农产品种植与深加工的发展,在提高农业经济附加值的同时打开了销售渠道。

4.长沙市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4.1缺规划,少特色。

大多缺乏整体规划,布局不够合理,很多地方的美丽乡村建设就是种些花草、建些栅栏、修些木屋等,再辅以一些采摘园、垂钓池等休闲场所,特色不够鲜明,设施配套不齐,没有形成产业带动作用,没有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在市场定位方面,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无法实现游客和农民的多赢局面。

4.2缺管理,少人才。

不少村庄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当中,都会对外进行招商引资,而政策也往往向开发商倾斜,由于缺乏相关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从而导致一系列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浪费资源的无序开发和粗放开发。

由于农村的年轻劳动力往往在外务工,农村留守劳力普遍呈老龄化、女性化特征,缺乏开拓的能力,从而阻碍美丽乡村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的设计与指导,美丽乡村建设必须解决开发、经营、管理和公关礼仪等方面的人才短缺问题。

4.3缺科技,少效益。

长沙城郊的美丽乡村建设科技含量普遍不高,农业科普开发明显不够,停留在传统低层次开发层面上,农业资源要素配置单一,农作物成熟期过于集中,造成经营忙闲不均、产业服务链过短、游客停留时间不长、乡村综合效益降低。

4.4失农味,少组织。

不少乡村在开发建设上过分依赖非自然技术手段,致使城市化和人工痕迹明显,脱离“农”字,“趣”味不足,失去特色。挖掘和组织农业文化内涵不够,是乡村缺失文化底蕴的根本原因。此外,在建设时盲目跟随的现象比较普遍,同质化的内容难以满足游客的多元化消费需求,也很难达到休闲、娱乐和体验的多重功效。

5.长沙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5.1统筹规划,科学定位。

要根据具体区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产业发展的布局与特点,因地制宜地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和定位。美丽乡村建设要以“乡村旅游目的地与产村相融示范村”为打造对象,在外部形象上要形成“绿水青山”的现代农村宜居环境,在内部功能上要以“绿水青山”为基础打造产业集聚发展、特色发展的“金山银山”。

在具体建设的功能铺排上,鉴于长沙城郊同质项目的激烈竞争,要对项目进行差异化的定位。要结合市场的需求在功能布局上体现休闲性、娱乐性、科普性和互动性,通过建设特色园区、特色展示区与长沙市的旅游景区实现连线联网,将建设美丽乡村与发展旅游项目结合起来,纳入长沙市的整体旅游系统通盘设计与规划。

5.2挖掘文化,盘活资源。

美丽乡村的内涵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文化。旅游是人们在完成社会劳动后对文化创造、文化欣赏的一种心理诉求与行为方式,所以在构建产村相融示范村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文化重塑这个基本脉络,挖掘并盘活文化资源。要收集在吃、住、节日、庆典等方面的特色文化,以特色化、场景化、艺术化的方式表达出来。要梳理乡村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标识物系统打造。

挖掘乡村文化,盘活文化资源要求以生态、和谐为特点,遵循就地取材和就地造景的原则,突出农耕文化与文明,实现生态美、艺术美和功能性的统一。乡村旅游的本质是交流,是人与景观的交流,是人与文化的交流,要增强参与性,增加乡村游乐活动的文化动感,引入新鲜的、互动的、动态的文化因素,赋予更多的新奇性与趣味性。

5.3加强创新,树立品牌。

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村环境建设和农业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因此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工作就是把现代农业生产工作搞好。要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综合发展高科技农业,建设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乡村。要通过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从而拉动整个乡村的新农村建设。创新是美丽乡村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要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农业生产,探索出一条利用第一产业优势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产业发展是船,品牌树立是帆,美丽乡村建设只有结合市场需求打造具有辨识度的特色园区,并践行一套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才能塑造品牌、辐射市场。在打造品质乡村、美丽乡村、文化乡村、特色乡村的同时要注重宣传与推广,善于挖掘和打造亮点,勤于策划和营造节点,精于传播和传递价值点。

5.4培养人才,激发活力。

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多层次、多元化地培养年轻农业骨干是至关重要的。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拓宽视野,采取综合措施多管齐下。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要设立专项基金用来培养骨干、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等。要通过宣传引导、资金融通、政策优惠等,使本来是农家出身但在农业以外行业就业的优秀人员重返农业,并吸引非农家出身的人加入从事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行列。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举办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普知识及技术讲座等,形成热爱创新、关心发展、理解产业、支持建设的良好风气,注重培养一批既懂农业技术又会经营管理更善于搞好销售流通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的需要。

5.5完善制度,合理分配。

经营美丽乡村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在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可以组建村集体经济组织或相关农业协会,通过制订章程来规范行业行为,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流程化来完善内部经营机制。同时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相互交流经验,促进各经营主体之间的互助协作常态化。要发挥制度的硬性控制和软性引导作用,促进各个业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扩大产业规模、不断吸纳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

美丽乡村建设不管是哪类经营模式,对农户的尊重和持续带动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因此公平的分配机制至关重要,应体现在规划、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不能把当地农民当成美丽乡村建设的廉价劳动力,而把利益主体倾向于开发企业或个体业主,不能形成“外来者赚大头、当地农民赚零头”的局面。一定要注意农民的利益,切实把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环境建设和农民收入提高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牛君仪.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与对策[J].生态经济,2014(1):124-127.

[2]刘海波,李少游.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乡村旅游的集约可持续发展之路[J].生态经济,2013(4):138-141.

[3]彭秋纯.依托城区山水优势发展城郊休闲旅游[J].湖南经济,2011(12):58-59.

[4]刘军.湖南省农业资源利用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96.

[5]兰海颖.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以益阳市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15-16.

[6]徐晓莉.休闲农业开发的理论与实证:文化资源的挖掘与表达[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6.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篇6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思想认识方面,1.重视程度不够,片面认为乡村振兴就是经济振兴,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就是环境建设,公安机关只要稳住治安就是履行职责,没有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平安建设主力军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要力量的作用,迅速融入、全力护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重大战略,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助力全区乡村振兴。2.政策把握不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不够积极,对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识不深,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相关政策把握不准,不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待和处理新问题时,常用老办法、老经验。面对新形势下政法公安工作如何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等课题,准备不足,应对方法不多。3.思想认识不深,缺乏对乡村振兴、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问题的研究,学习不够深入,存在浅尝辄止的现象,精力更多的用在了公安业务的学习上,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理解不深,认识存在脱节现象。

(二)宗旨意识方面,1.群众立场不牢,对“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训词精神认识不深,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根基打得不牢,对“美丽乡村建设,群众得到什么”理解不透,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上,还没有完全从群众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没有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没有更多的在职责范围内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如在行政案件处置和矛盾纠纷处置上,过于强调程序公正而忽视了结果运用,没有让当事人满意,一定程度上伤害了群众的感情,没有达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2.政治格局不高,对“走在前列的主人翁”角色定位不准,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认识不到位,对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认识不深刻。在乡村治理中未跳出公安业务范畴,站位低、格局小。如没有协调好社区警队、警务助理与街道网格员这几支队伍之间的关系,没有形成社区工作合力,没有打造出高新区的社区综合治理新格局。3.宗旨意识减弱,习惯于在办公室处理工作、解决问题,直接面对群众少,“四不两直”式的检查督导少,尤其是到矛盾纠纷多的重点乡村去得不多,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能力作风方面,1.服务大局能力不足,工作具有局限性,日常多以公安工作为主,对党工委的其他工作缺乏主动性,对如何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想的少、做得少。如自己分管的、与乡村振兴战略休戚相关的基层综合治理工作进展缓慢,对政法综治部门的“全科大网格”建设督导不够,综治平台作用发挥不明显,助力、服务乡村振兴的效果不佳。2.工作创新意识不强,思想不够解放,眼界不够宽阔,开拓创新意识不够强烈,存在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问题。在工作中,习惯沿用老经验、老做法,默守陈规之意居多,求新求变不够。如“一村一警”工作,多是萧规曹随,跟着上级政策亦步亦趋,鲜有自我创新之举。3.深入基层频次不够,对工作安排部署多,督导检查少;对接上级多,走访一线少。特别是对担负乡村治安工作的派出所,关心关爱不够,加之警力紧张无法进一步为派出所增加警力,客观上导致一线民警出警多、压力大,影响了队伍的战斗力。

(四)法治意识方面,1.依法履职能力不强,对基层一线民警的培训力度不够,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乡村社会治安领域新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2.打防关系统筹不够,警务工作方式和警力部署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打轻防现象,社会动态控制力度跟不上形势发展,驾驭和控制治安局面的整体实力仍待加强。3.改革工作瞻前顾后,特别是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没有正确处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还存在本位主义思想,没有积极融入“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局,没有让更多的公安服务上线运行。

(五)工作方法方面,1.工作方法简单,指导工作“大而化之”,不具体,措施可操作性不强。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新问题,把握不准,运用新理论指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足。如提出的社区警务考核、特警驻勤派出所等机制,具体实践中还存在指挥不畅、考核激励不完善的问题,服务群众的效果不够理想。2.习惯“按部就班”,讲究“稳步推进”,缺少勇挑重担的勇气、敢担发展之责的豪气和甘当维护发展“店小二”的“匠气”。如信访维稳工作,多是开会研究、做批示,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未能靠上帮助化解,导致工作进度缓慢、效果不佳。3.抓重点工作不到位,安排部署工作存在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的问题,遇到困难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重点不突出、调整不灵活。如社区禁毒工作,由于认识不够到位,没有拿出行之有效的硬措施,致使考核成绩不佳,需要反思

二、原因剖析

(一)政治学习“不深入”。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关论述学习不够深入,缺乏思考,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充分发挥政治理论的指导作用;日常学习多是为完成任务而进行,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同时,学习的广泛性也不够强,存在“功利性”,书到用时才拿起,导致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新理论理解不透。

(二)理想信念“不牢固”。“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是对人民警察的训词,也是我们公安民警安身立命的根本遵循。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不深,有时会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加之心理上存在“干好本职工作就行”的思想,使得认识上出现麻痹和松懈,在拧紧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方面,距离党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

(三)群众立场“不坚定”。自己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主要原因还是群众立场不牢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深刻内涵是什么,助力乡村振兴的意识树得牢不牢,有没有染上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习气,这些都没有自觉、深入地去思考。民主生活会上,也以谈工作为主,很少剖析个人思想、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开诚布公地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

三、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全面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践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总书记关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不断加强学习、获取真知、汲取动力,不断凝神聚力、服务发展,着力解决“身体进入新时代,思想还停在过去时”的问题。

(二)坚定党性,脚踏实地。加强党性修养,坚持扎实、务实和踏实的作风,做到实事求是,将精力集中到解决当前影响乡村振兴的社会治安瓶颈性问题上来,确保每项工作都能见底到位、落地见效。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作为根本标准,深入推进“百万警进千万家”“包村联企创满意”等活动开展,在服务美丽乡村建设上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将人民群众的关切和困难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和主攻方向。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篇7

【关键词】生态农业;美丽乡村;农村经济

生态文明建设现阶段已经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手段,城市及乡村发展过程中要将其融入到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方方面面之中,但国家相关文件中多次指出,“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及难点是“美丽乡村建设”,就目前来说,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广大农民为了提高自身的生活条件,牺牲了自然环境,导致农村地区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的破坏,危害百姓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广大农村居民必须要切实认识到农村生态环境、生态农业及美丽乡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为美丽乡村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农村生态环境、生态农业及美丽乡村建设的辩证关系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需要提高当前农村地区百姓的生活环境,还要积极的为广大农民拓宽就业及创业的空间,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经济收入,也就是说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为农村经济发展谋求一条致富路。

(一)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生态环境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可以说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有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保证,如果自身的生存及发展难以保障,百姓自然无法顾及到环境保护相关的问题,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水平普遍较低,许多地区都是以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也是这个原因。同时经济水平较低,政府也没有能力改善及治理自然环境,导致环境日益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影响百姓的身体健康,会使得农村居民的生活更加贫穷。因此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发展,是当前情况之下“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

(二)发展生态农业是协调农村环境与经济矛盾的唯一出路

生态农业的重要任务就是保护并改善农业环境,要求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遵循生态经济学、生态学规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及系统的工程方法建立起集约经营的农业生产模式。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依然沿用的是传统的发展模式,并没有结合各个区域农村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探索出符合区域农业经济可持m发展的道路,没有发挥出农村地区的资源、地理环境优势,这实际上十分不利于乡村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保护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必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农业生产强调绿色、生态,提倡种养一体化,尽可能少的使用化肥、农药,多采用有机肥,降低生产成本,避免带来环境污染,同时提高经济效益。乡镇政府可以依托乡村的自然环境,建设生态养殖、种植、旅游服务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帮助乡镇居民树立环保意识,减少污染,促进农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三)生态农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联动关系

生态农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其实是互相促进的,两者相互制约,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百姓生活富裕、乡镇和谐发展。生态农业则是在充分利用本地区生态环境资源、发展区域经济,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同时,培养其环保意识,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美丽乡村建设必须要尊重大自然,把握自然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提高农村的生态效益,从而促进乡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就是优化乡村的额自然环境,这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十分重要。

二、农村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近年来由于农村地区百姓普遍缺乏环保意识、生活污染加剧,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以往的碧水青山逐渐被臭水黑山取代,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部分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百姓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以自然为代价发展经济,环境问题愈发严重。

(一)农药、化肥污染逐渐加剧

化肥中的氮磷钾元素不可能完全吸收,化肥利用率较低,而没有被植物吸收的氮磷等化合物会随着土壤水逐渐下渗,进入地下水,很容易导致江河湖及内海出现富营养化问题,且这些物质会污染土壤,长期过量且使用单一的化学肥料很容易导致土壤酸化。土壤溶液及土壤微团上的铵离子量增加,替换原有的镁离子、钙离子,使得土壤胶体分散,破坏土壤结构,很容易导致土地板结,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及质量。此外,亚硝酸盐具有很强的生物毒性,胺类与亚硝酸盐结合会形成一种n-亚硝基化合物,该种物质具有很强的致癌作用,对区域的动物及人体的危害极大。我国是农业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60年来,我国化肥使用量增长了百倍,现阶段我国农用化肥单位面积平均使用量达到434.3kg/公顷,是化肥使用安全上限的1.93倍,因此农村地区的生态农业发展必须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二)生活垃圾缺乏科学的收集处理手段,生活污染严重

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农村地区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生活垃圾处理站,生活污水及固体废弃物随意倾倒、堆放,“垃圾围村”现象比较普遍,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直接排入自然环境之中,不仅影响百姓的生产生活,也容易加剧环境污染。尤其现代社会各种塑料制品用量较大,众所周知塑料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环境中很难以被分解,相关研究显示,普通的塑料袋在自然界中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够自然降解,不仅污染土壤环境,被动物误食会危害其生命安全,影响生态平衡。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部分城市为了美化市内环境,将没有经过处理的垃圾直接倾倒到城市附近农村地区的荒山、河流之中,加剧了农村地区的生态恶化。

(三)乡镇工业企业污染严重

就目前来说,很大一部分的工业企业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污水、废气、固体垃圾处理设施,加上环境监测部门的工作没有严格落实,许多工厂的工业废弃物排放都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严重破坏了区域的生态环境。近年来环境问题逐渐受到重视,为了美化城区的环境,城市相关部门就工业企业的选址、废弃物排放都有了更严格的监管,许多工业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开始向郊区、乡镇迁移,工业污染也随之转移到农村地区,严重危害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百姓的身体健康,对于农业、经济发展都十分不利。

(四)农村地区环保主体缺失

农村地区的百姓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大多数的农民受到以往的生活生产方式的影响,缺乏环境保护的主人翁意识,生产生活中以增加家庭收入和方便自身生活为主,随机倾倒处理生活垃圾,滥砍滥伐。而我国环境保护部门最基层的机构是县级环保局,乡镇地区并没有直属的环保监测保护部门,加上农村居民大多缺乏环保维权意识,乡镇地区的许多污染问题都无人问津,长期以来处于无政府状态,环境监管力度严重不足,加剧了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三、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建议

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善农村地区自然环境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措施,下文主要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生态农业、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加强农业环境源头治理、推广沼气综合利用工程,促进农村能源建设等等几个方面提出几点简单的建议,希望能够对乡镇政府的相关工作有所启发。

(一)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环境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农村地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要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清洁化、资源使用的节约化、废弃物利用的资源化、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将农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起来。结合当地的农产品生产特点,以园区引领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山上建果园、茶园等园区,山下建社区,农、林、畜、渔等农业产业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乡镇生态农业的高速发展。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还可以充分发挥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将特色农业与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创建独具特色的休闲旅游品牌,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村改革,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及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加强农业环境源头治理

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农业环境源头治理是改善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的重点。为了真正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农业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鼓励使用有机肥,如果必须要使用化学肥料则应该结合本地土壤的实际情况合理搭配,加强农产品病虫害防控,农产品栽种养护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做好综合治理工作,人工防治与自然防治相结合,喷洒农药时严禁使用甲胺磷、水胺硫磷等剧毒高残留农药,以免危害人类及其它有益生物的生命安全。积极推广生物防治及微生物防治法,加强农产品检疫。秸秆是农业生产中十分常见的废弃物,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生成的秸秆可以达到7亿吨,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大多采用堆积焚烧的方法处理玉米、小麦等秸秆,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现阶段农作物秸秆已经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新源头,基于此,农村地区应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过秸秆肥料化、能源化等等技术手段,提高秸秆的转化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产的清洁化、无害化。此外,乡镇地区还应积极推行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产地准出等等制度,促进产品的标准化、高质化生产。

(三)推广沼气综合利用工程,促进农村能源建设

沼气和有机肥加工工程是转化农业废弃物、实现废弃物资源化的有效措施,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农村地区可以积极的推广建设农村沼气清洁一体化工程,推广小型沼气集中供气等能源新产品,对于畜牧业发展良好的地区还可以建设大中型沼气池,与太阳能增温及沼液冲圈等等设施结合起来,减少养殖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动物排泄物污染,同时,在大型的畜牧养殖厂还可以建设有机肥加工厂,利用沼气工程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有机肥短缺及养殖场沼肥污染问题,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一举多得。

(四)由政府主导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监督机制

农村地区的乡镇政府必须充分发挥环境保护治理的主导作用,建立完善的r村地区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严格的生态环境污染责任追究制度帮助广大村民树立环保意识,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等方式探索农村地区环境保护的有效方式。同时,环境监测保护部门要加大农村地区环境监测及监管的力度,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及美丽乡村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结束语

美丽乡村建设是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严重危害了农村地区百姓的正常生活以及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生态农业发展的角度就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建设美丽乡村提出了几点建议,仅为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提供简单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崔用慧.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J].安康日报.2015(04)

[2]唐亚凯,李永勤.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美丽乡村[J].经济研究导刊.2015(04)

[3]原锁龙.以生态建设为主体,促进“美丽乡村”健康发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05)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篇8

美丽乡村是深化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建设美丽乡村要求在推动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好蓝图。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建设美丽乡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不断地深化和升级。针对新农村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需要亟待解决理论和实践上的新情况、新问题。

为了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全面理解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了《美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以下简称《丛书》)。该《丛书》以论文论著、专家讲坛、实地考察、建设活动等形式,从政策篇、理论篇、实践篇、方法与技术篇、境外篇等方面对美丽乡村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述。这套丛书在乡村建设工作者以及其他读者群中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与认可。本文基于美丽乡村的建设现状,结合《丛书》中几本代表性著作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

一、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在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状况引起社会各届的高度关注。尤其近几年来,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的新农村建设,打造出了一批诸如浙江的高家堂村、广西的红岩村、安徽的宏村、河南的郝堂村等为代表的建设试点,在探索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美丽乡村这一建设任务,最早是在浙江省的安吉县提出并实施的。早在2008年,该县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经过认真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十年时间开展以“美丽乡村”为总抓手的新农村建设工程。通过三年的努力,全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勾勒出了“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雏形,被誉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行者”。2010年10月,浙江省委将安吉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上升到一项省级发展战略,专门研究并制订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近几年,浙江省的美丽乡村建设硕果累累,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目前,贵州、广西、安徽、福建、海南等地根据自身的地域优势,也在探索本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2013年2月,农业部在全国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这是农业部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同年7月,财政部启动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该工程各级财政投入资金约30亿元,在130个县、1146个行政村实施首批推进工程。2015年,在全国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中,中央及各级地方财政共投入资金110亿元,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形成了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

美丽乡村在取得实效的同时,对于其建设工作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有些部门思想不统一、部门协调难度大、重建设轻规划、市场机制发挥不够、农民参与度不高等。这需要我们在研究和实践中,积极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路径,使美丽乡村建设永续发展。

二、《美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的出版

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中国环境出版社与农业部科教司合作策划出版了《美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丛书》由农业部科教司唐珂任总主编,成立了编委会。该套丛书包括《美丽乡村――亿万农民的中国梦》《美丽乡村建设方法和技术》《美丽乡村国际经验及其启示》《美丽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等图书,分类系统地阐述了美丽乡村创建的要求、原则、方法、目标和建设模式,对国内外美丽乡村创建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客观、科学的总结,是新农村建设领域的权威性著作,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丛书》的出版对扩大“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社会影响力,调动人民大众参与的积极性,尤其是对乡村建设的启示、引领与示范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美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1.传播建设理念,增强当地农民参与的意识。美丽乡村建设是在政府的引导下,以农民为主体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旨在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计划,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不同类型和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更是深入人心。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互联网、电视、广播等传媒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美丽中国乡村行》《美丽乡村快乐行》等电视节目的开办,全面展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景观和文化资源,带动了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了农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丛书》作为传统媒介,它的出版能够更加系统、规范、持续地传播建设发展理念,共享建设的方法和技术。

2.借鉴他山之石,探索发展之路。在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中,认真分析并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发展经验,对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丛书》之《美丽乡村――亿万农民的中国梦》的“实践篇”中,来自于不同省份的专家学者探讨了本地区的做法与经验,体现出了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探索出来的成功案例。如浙江省从先发性优势到内涵升级建设,广西省的“清洁乡村”适用技术引领生态乡村建设,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贵州省的农业示范园带动美丽乡村建设等等。这些案例对我国其他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有着积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在《丛书》之《美丽乡村国际经验及其启示》中,介绍了北美、西欧、东亚、澳洲与南美等国外的乡村建设案例。在最后一章,该书从国外美丽乡村的建设模式、乡村经济类型、小城镇建设实践、农业科技推广、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培养“会思考的农民”“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农民职业化”培训模式等方面阐述了国外乡村建设的成果,旨在从丰富多样的乡村建设模式中,提出具有共通性的建设思路和经验,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篇9

初夏的北京,绿荫里满是城市跳跃的细胞。此时此刻,当创意城乡与美丽中国激情相遇,将会是怎样的生机勃勃?

5月12日,钓鱼台国宾馆,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求是《小康》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创意城乡中国行启动仪式暨美丽中国论坛会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保育钧,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城乡规划发展研究院院长付崇兰,求是《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舒富民出席会议,并与学术界别、媒体机构等相关领域人士共话美丽中国的现实选择——创意城乡。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柳忠勤主持了会议。

乡村:既要“创意”又要“美丽”

当下中国恰逢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各地推进实施的城乡规划、新型工业化和现代特色农业等普遍缺乏“文化”和“创意”,导致所谓“千城一面”现象的出现,工业化进程中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及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现代服务型农业的发展水平都亟待提高。这成为了此次创意城乡中国行活动的契机。

创意城乡中国行旨在发现并强化城乡建设和经济活动人文意蕴和品质内涵,是一项政府、科研机构、媒体、企业和公众广泛参与的生态文化传播与实践活动。

据主办方介绍,创意城乡中国行将为各地城乡建设提供系统化服务支持,活动将协助发展各地文化产业及文化创意农园,协助各地打造创意城市、乡村名片,升级乡村旅游运营品质并组织国际交流合作,提供环保技术支持,奠定创意城乡生态基础。

在厉无畏的阐释中,建设美丽中国,首先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要实现文明、进步和发展,在城镇化领域还要实现城乡规划和创意的进步,这要借助文化创意产业传承,强化文化底蕴和内涵,打造创意之村和人文乡村,如果城乡建设缺乏创意,那么美丽中国亦不可完善。他认为,创意不仅是追求形式上的美丽,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的诉求,文化创意产业代表一种健康、持续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诗意化的生活,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更有助于个体价值的自我实现。

创意城乡中国行必然要涉及环保产业的话题。郑新立认为,发展环保产业、改善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核心内容,而环境治理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最重要的是国家通过立法,颁布行政法规并制定一系列鼓励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政策来为环保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环境。郑新立以雾霾现象为例说明一定要采用现代技术。郑新立强调,要全国协同,通过市场机制创造环保产业发展的大市场。

保育钧在讲话中建议,创意城乡行不要流于形式主义,“在凝聚、汇聚各地的创新、创意方面提出几条建议就好。”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创造都是来自于基层,顶层设计必须有群众创新做基础,通过创意城乡中国行活动总结城乡建设经验,鼓励各地发展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实实在在解决诸如乡村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

要从“千城一面”到“创意乡村”

在活动组委会秘书长王长青的阐述中,创意产业和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和绿色经济的重要内容,不仅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而且对城乡规划设计、城镇化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美丽中国的前提必须是在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施更有创意和文化品位的城镇化。

付崇兰认为,当下中国已经进入到快速城镇化的中期阶段。但是从世界的经验教训来看,城镇化的速度不是越快越好;城市化率也不是越高越好;中国城镇化需要提高质量,必须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在他看来,中国农村有两大优势,第一大优势是自然遗产,青山绿水,土地洁净。第二大优势是传统文化,大到国家体制,小到字画,都深深扎根在农村,这是建设美丽农村的宝贵遗产,如果开发得当,就能实现厉无畏主席提出的创意城乡目标。

《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舒富民在发言中认为,此次活动对于贯彻落实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以及对建设美丽城乡都是非常有意义的。“现在每个城市几乎是千城一面,农村的建设也是脱离了传统文化,中国有成千乡村正在失去原有特色,失去我们认为自豪的一些东西。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贵在创意、贵在文化、贵在个性,千万不能千城一面,千万不能毁掉我们的传统搞所谓的现代化建设。”

重庆有一个“乐和家园”的地方,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廖晓义等人已在那里进行了持续的探索与实践,五年前他们的团队走进地震灾区,协同当地县委、县政府等推动乐和家园建设,共同探索城乡合作。作为试点项目,乐和家园也是创意城乡的尝试和生态文明的基层实验。在实际工作中,廖晓义感慨道,创意城乡是非常中国式的传统智慧的思维。他们在那里复兴乡村文化,发展乡村经济,保护乡村环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沈立延伸了廖晓义的话题,在周游世界的过程中,沈立关注到基于中国文化与教育的有机农业,并将其命名为文教创意农业。在沈立的观察中,很多发达国家都注重生态的可持续循环,发达国家的乡村都完好地保留着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保存着以村或者小镇为主的聚落结构。“他们没有抛弃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且保持了高贵的修养与学识,并维系了传统的社会群落组织与架构,当然,这一切还有一个发达良好的交通网保障。”沈立认为,由此延伸出的一个问题便是:未来中国的乡村发展道路是走城市化的道路,还是走另外一种乡村发展的道路,也就是说完全地保存青山绿水的环境,并且保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篇10

[关键词]建设“美丽家园”发展做法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3)12-0009-01

党的十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让老百姓期待“美好家园”,实施“美丽家园”行动计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美丽中国”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是扩大内需的具体措施;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具体抓手;是优化城乡环境,提升城乡文明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发展现状

建水县的“美丽家园”建设由于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切实结合我县的地理资源特色优势,抓住党的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战略部署的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建水·美丽家园”这一主题,我县以做亮项目示范村,以示范促带动,以带动促发展,全面推进“美丽家园”行动计划的思路,根据前期摸底情况,结合实际,确定了我县实施“美丽家园”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2013年,我县重点打造西庄镇的水打营、临安镇的碗窑等19个示范样板村,计划完成危房拆除重建1300户、旧房改造提升2701户和做优曲江、南庄、官厅三个集镇。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将其率先建成亮点村镇,为全面推进“美丽家园”行动计划提供示范。建成标准化中小学1所、乡级幼儿园12所、村级幼儿园5所,改造B、C、D级校舍10.62万平方米;建成标准化乡级卫生院2个、村级卫生室16个,标准化乡级敬老院1个、村级敬老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个。新建城市保障性住房7.4万平方米,全面完成1000户棚户区改造。

二、主要做法

为扎实稳步推进全县“美丽家园”建设,我县加强领导,理清思路,采取措施,狠抓落实,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美丽家园”行动计划项目资金筹集、整合工作。

1.加强领导,及时部署,明确职责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美丽家园”行动计划,把此项工作作为今年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美丽家园”行动计划相关工作,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准确把握行动计划整体工作重点。明确当前工作的重心,打造集中连片、成带状分布的示范样板——泸江烟柳景观大道沿线村庄,以此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实现以点带面、统筹发展。同时,建立挂钩包保责任机制。

2.注重宣传,强化培训,营造氛围

美丽家园行动计划启动以来,全县各级层层召开动员会,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张贴标语、召开会议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实施“美丽家园”行动计划的重要意义及相关政策,在县广播电视台、《建水时讯》等新闻媒体开辟了“宜居建水·美丽家园”专栏,举办了“美丽家园”行动计划专题培训班,14个乡镇美丽办成员、19个项目村理事会成员共计200余人参加了培训,为实施“美丽家园”行动计划营造了良好氛围。并与红河日报社签订了“千年古临安·美丽新建水”专栏合作协议,切实加强宣传工作。

3.制定标准,政策扶持,狠抓落实

为确保“美丽家园”行动计划有效实施,我县积极筹措资金,每年计划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美丽家园”建设。危房拆除重建的房屋建筑面积150平方米以下的,按每平方米200元的标准补助,房屋建筑面积超过150平方米的,按最高限额30000元/户进行补助;旧房改造提升补助资金按改造项目实际工程量核算后予以兑付,最高限额为15000元/户;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按项目村(社区)危房拆除重建和旧房改造提升户数每户5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补助资金由项目村(社区)理事会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危房拆除重建户贷款贴息补助,贴息贷款最高金额为50000元。目前,已拨付项目补助资金926.3万元,其中:危房拆除重建补助201户402万元,旧房改造提升补助20万元、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补助504.3万元。其余补助资金将分期进行拨付到位。

4.科学规划,突出特色,示范带动

按照“做特民居、做美村庄、做优集镇、做强城市”的目标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结合抗震设防、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建筑风格,我县积极做好新型农村民居建筑规划设计,设计出了22套不同模式、不同类型、不同特色、不同风格的户型图,供群众挑选,确保示范村的外观一致,整体色调统一;同时结合当地产业特色、资源特色和人文环境,打造出特色美丽的示范村。

5.统筹安排,整合资金,规范管理

我县就项目资金整合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召开“美丽家园”行动计划项目资金整合工作会议,对项目资金整合工作进行安排布置,开设银行账户,对建设资金实行专户(账)管理。

6.全民动员,强力推进,成效显著

全县19个项目村的“美丽家园”行动计划已全面展开,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7.强化责任,督促检查,助推建设

对“美丽家园”行动计划的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督查,对工作推进较快、成绩突出、完成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县委、县政府给予表彰奖励;对重视不够、工作不力、挂钩包保责任落实不到位,影响建设进度、质量,完不成目标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责任。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推进“美丽家园”行动计划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1.从上级已批准下达的项目资金情况看,绝大部分项目属专项定点(即有明确的项目点和用途,需专款专用),而且上级批准下达的项目资金已被安排使用,加之上级有审计、检查、验收等相关要求,要整合使用项目资金存在较大难度和“风险”。上级已批准下达的项目资金若不申报在州、县级示范样板村(重点村)、重点集镇范围,要将项目资金整合到示范样板村(重点村)、重点集镇范围使用面临困难。

2.由于我县2013年示范样板村、重点集镇建设任务比较繁重,县财力十分有限,筹融资存在一定难度。

四、措施及建议

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恳请州委、州政府等上一级部门能够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在下一步整合项目时多给予一些政策倾斜。同时我县将积极探索破解方法,进一步强化措施,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强化部门间的协作配合,继续推进项目资金适度整合,督促各乡镇项目村按照“一村一策”的原则,因地制宜细化实施方案,扎实推进“美丽家园”行动计划实施。

2.加大工作力度,创新举措,调动各方力量,着力打造示范典型和工作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