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老年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十篇老年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十篇

老年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7:02

老年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篇1

【关键词】老年精神分裂症;摔伤;分析;预防

我院是公安局所属的三级乙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有床位1400张,主要收治肇事肇祸和一般精神病人。特点为老年人居多,60岁以上的患者占全院22%;住院1年以上的患者占全院的73%;缺乏家庭关爱的患者居多,家属探视较少。近年来我院共发生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跌倒摔伤10例。笔者分析跌倒摔伤的原因并总结预防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目前,我院住院患者1200例,2008年1-12月跌倒摔伤病例10例,占住院病人的0.8%。全部为男性,年龄54~77岁,平均(62.5±6.65)岁,入院年限1~31年,平均(14±9.55)年。跌倒造成骨折的患者9例,其中骨股粗隆间骨折2例,左股骨颈骨折1例,胫骨下1/3处骨折1例,右侧2~3肋骨骨折1例,右手克雷氏骨折1例,左脚跖骨骨折1例,右膝髌骨骨折1例,左侧腓骨小头及胫骨远端骨折1例。

2原因分析

2.1疾病及药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住院时间长,各相关器官相对退化,造成骨质疏松、心肺功能不良、体力衰退、认知功能减退以及感觉反应下降等,均易导致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加上常年服用镇静催眠药、抗焦虑抑郁药、降糖药、降压药、利尿药、扩血管药、维生素及钙剂等药物可以影响老年患者的神志、精神、血压、血糖、视觉、步态、平衡等,引起老年患者的跌倒[1]。本组中有3例与疾病及药物因素有关,占30%。其中1例为在病室门口处不慎摔倒跪地,致右膝髌骨骨折;1例为外出活动站起时崴脚,致左脚跖骨骨折;1例为平地摔倒,致骨股粗隆间骨折。

2.2环境因素是引起老年患者跌倒的重要因素。住院病区的设施条件,如采光过强或过暗;地面光滑或潮湿;老年患者穿不合适的衣裤及鞋子;走廊有台阶及障碍物;浴室或楼梯缺少扶手;床铺过高或座椅过低等增加了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本组中有2例与环境因素有关,占20%。其中1例在洗漱间不慎摔倒,致右股骨粗隆骨折;1例为进餐时,在餐厅不慎摔倒,致右手克雷氏骨折。

2.3地点与因素跌倒最易发生的地方是患者床旁,其次为厕所。对跌倒时的活动方式调查发现,最多的跌倒发生在患者起床和上床时,其次为如厕时起身[2]。由于老年人关节僵硬,屈膝不便,不能正常坐立,起床及久坐后站立时,常因的突然改变,致使大脑供血不足,发生头晕,站立不稳而跌倒。本组中有3例与地点与因素有关,占30%。其中1例为晨起下地不慎崴脚,致左侧腓骨小头及胫骨远端骨折。1例为在病室用便器小便时摔倒在两床之间,致右侧2~3肋骨骨折;1例为如厕起身后突然向前跌倒,致上唇里侧中央开放伤口,缝合三针。

2.4服务不到位因素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欠缺。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安全隐患,造成病人摔伤。本组中有2例与服务不到位有关,占20%。其中1例被病室内充气床垫的电线绊倒,致左股骨颈骨折;1例在大厅踩到呕吐物不慎滑倒,致胫骨下1/3处骨折。

3预防措施

总结以上患者跌伤的教训,采取干预措施如下。

3.1环境干预(1)夜间增加光线柔和的照明灯,避免了日光灯的强光对老年人眼睛的刺激,影响视物。(2)病区的走廊安装了扶手,洗手间铺设防滑垫,卫生间门坎为坡道,配置舒适坐便器;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步态不稳的老年患者用轮椅。扶助患者用餐、如厕、洗浴。床旁是跌倒的高危地点,护士应高度重视,及时去除隐患[3]。离开患者时,需拉起床扶栏,日常用品放置于患者触手可及的地方。(3)病区餐厅设置老年病人专用餐桌,由工作人员为他们端饭,提前用餐,减少用餐时拥挤或地面潮湿造成跌倒。(4)危险地带设立警示标志,地面及卫生间保持干燥,如果刚擦过地应有明显标志,提醒老年人注意防滑。浴室地板铺防滑地毯。

3.2对患者的干预(1)护士长和经治医生一起对年老体弱的患者进行跌倒危险性评估,甄别高危患者,住重点病室,专人护理。与家属沟通并告知,使其清楚患者目前的状态及需家属配合的内容。(2)制定了规范的预防跌倒护理流程,确定为高危病人后,床头卡设警示标记,岗位护士加强巡视,仔细观察,重视患者的主诉和表情,提前采取安全保护措施,解决安全隐患,详细交班。(3)引导患者熟悉病区环境,对不安全地带进行重点说明。对首次住院老年患者,护士应将其相互介绍给对方,使患者尽快适应新环境,消除恐惧心理。(4)合理用药的观察,对长年服用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的老年患者,劝其未完全清醒时勿下床活动。根据药物的剂量、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报告医生处理。(5)健康教育,向高危人群讲授跌倒的不良后果及预防措施,将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张贴在每个病区的醒目位置,普及老年人保健知识,提醒老年人在上下楼梯时要扶扶手,站立、转身时动作应缓慢,特别是要防止猛回头和急转身的动作[4]。对活动受限的患者,除了要协助肢体功能锻炼外,还要向家属重申患者活动能力障碍、《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意外事件防范告知书》及要求监护人签名表示理解、支持、配合院方进行治疗、护理等措施。(6)其他措施,对有排泄障碍如在床上大小便、卧床的患者,尽可能安排其接近卫生间的床位,保持地面干燥,搀扶易跌倒患者定时如厕或送便器。对高危精神病患者采取特别护理,专人护理,增加巡视次数,限制无目的徘徊。夜间用便壶排尿,使用床栏及保护性约束等。

3.3对护理人员的干预(1)由于个别护理人员对预防跌倒缺乏充分的认识,预见性缺如。因此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防范跌倒的教育,使其树立主动保护患者意识,通过真实事例分析护理缺陷,提高防范意识,组织专题讨论和学习培训,使大家掌握导致跌倒的内外在因素,使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患者安全。(2)加强服务内涵,强调以人为本,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主动护理意识,提倡“主动服务”、“超价服务”,平时多与患者交流,主动询问患者所需,并及时解决,避免患者怕麻烦他人而导致跌倒事件的发生。根据老年患者心理、躯体、性格、个别需求的特点,因人而异,采取个性化护理。提高服务水平,保证患者安全。

预防患者跌倒是护理工作中需要重视的一个环节,每一位护理工作者都需用细心、爱心和耐心,对每位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仔细评价发生跌倒可能的危险因素,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将“预防患者跌倒”纳入质量控制范畴,并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拟定相应的预防对策,确保执行,尤其是对于行动受限、意识障碍等易发生跌倒的高危人群,更需多给予关心、问候,多巡视和多观察,尽量确保每一位住院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库洪安,詹燕,于淑芳,等.老年跌倒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2,37(2):143.

2范臻.住院老病人跌倒的护理研究.现代护理,2006,12(6):571.

老年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篇2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风险与防范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15-02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疾病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股骨颈骨折又是老年人高发的一种外科疾病,同时老年人常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因此,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根据风险类型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是非常必要的。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我科共收治了7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我们从病人自身的风险因素(年龄、合并疾病、性格、心理状态等)、环境的风险因素(病床、地面)、给药的风险因素、病人交接的风险因素、便器使用中的风险因素、护理人员素质水平的危险因素、工作流程上的风险因素等几方面来评估病人潜在的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并及时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有效的减少了风险的发生,所有病人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康复出院,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做法

1.1评估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存在的护理风险:由于老年人自身适应性、协调性下降,主动活动减少加上年龄偏高,生理调节、自身调节能力下降,容易引起误吸、猝死、摔倒、坠床、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常伴有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早期老年痴呆、视力障碍等疾病,治疗常常涉及多专科用药、治疗;护理上涉及多专科护理,工作上存在较多的护理风险,有时即使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护理活动都会存在风险[1]。如:各型糖尿病的专科治疗、各种胰岛素使用和注意事项,如没有经过专科的护理培训,注射胰岛素使用方法不正确容易引起低血糖、低渗性昏迷等护理风险。

1.2组织全科护士对科内潜在和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学习交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对常见潜在护理风险:误吸、猝死、摔倒、坠床、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心力衰竭、出血性休克、骨折部位移位、术后内固定物(螺纹定、钢板、植入骨片等)松动、人工髋关节脱位、伤口感染或髋关节感染等相关知识,及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并规范各工作流程;对涉及它科的护理风险的相关知识,采取护理咨询,护理查房、组织专科讲课、参加院内相关知识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护士处理风险的应急能力,提高风险意识。

1.3制定科内各种护理风险的应急处理流程,完善各种报告制度:根据科内常见潜在和存在护理风险,制定猝死、误吸、跌倒、坠床、术后人工髋关节脱位等应急预案处理程序,并经常组织学习及在晨会期间或床旁交接班时抽查提问,同时组织全科护士演练误吸、摔倒、坠床等常见风险预案及处理程序,使全科护理人员通过观看演练,加深理解,熟练掌握,并正确应用。

1.4组织实施,防范于未然: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由于疼痛、肿胀等刺激,病人容易并发各种并发症。过去护士进行护理操作时,很少向病人及其家属告知可能出现的问题具有风险性,以及解释需要配合的方法和原因等。而风险管理则强调将护理操作中的高风险在护士和病人、家属间透明化,使“家长制”管理转变为“理解配合”型,达到护患双方互利的目的,保证了护理安全和服务质量[2]。病人入院时,接诊护士要认真做好体格检查工作,对压疮好发的骨隆突处认真检查皮肤情况,对院外带入的压疮要写好护理记录,并填写高位压疮评估表及压疮报告单,留家属陪护,详细做好入院须知宣教及健康教育,告知住院期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减少因未尽告知义务而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

1.5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病人入院后及时评估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出原始的护理方案和护理措施并组织实施。入院初期,由于骨折致局部剧痛、肿胀,病人往往拒绝翻身、抬臀、活动患肢。患者骶尾部、足跟部、内外踝等受压的骨突部位,极易发生压疮。同时由于疼痛的刺激,病人出现烦躁不安,拒绝配合的情绪变化,有发生坠床、摔倒等风险。疾病初期护理措施的重点做好病人的健康宣教,讲解压疮危害及防范措施,根据病情帮助或协助病人翻身、抬臀,受压部位予垫水垫或气垫,减轻局部受压。烦躁病人适当使用约束带、加防护床栏、专人看护、关心安慰病人,取得病人的配合,防止坠床、摔倒等护理风险的发生。其后应根据疾病各期特点,动态式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对非本专科能解决护理问题,采用护理咨询、护理查房等方法寻求解决措施。整个管理过程,应遵循规范-创新-再规范-再创新的管理思路,用扬弃的观点,不断审核各项护理流程[3]。

2体会

2.1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各种应急预案,护士既是创造者,也是使用者和受益者,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各项应急预案从评估制定实施,整个过程由科内护士直接参与,整个过程护士心中有数,能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使护士能深入了解风险管理的意义,并积极投身到风险管理中去。

2.2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工作时能更有效地对重点病人、重点病种、重点的治疗、重点护理、重点时段及时有效地监控。根据我科部分病人并发糖尿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期过程中,任何时间都可以发生低血糖,但夜间多于白天[5]的特点,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人都会被列如夜间重点监控的对象;同样地当天接受手术治疗,特别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早期可因术口出血量多而有出现失血性休克可能,也列为重点观察的对象。科内潜在和存在的护理风险预报及各项专科应急预案的制定,使护士工作更有目的性,把有限的时间放在重点的工作中去,克服盲目性、依从性,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2.3风险意识增强,保护意识、自律性高;病人入院体格检查、皮肤情况的检查由马虎应付式主动检查和汇报;通过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强化了护士护理风险意识和责任心,明确了职责范围,克服了随意性,盲目性,使各项护理工作规范化、合理化、标准化,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保障了病人的生命安全,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辽平.香港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J].医院管理杂志,2000,7(4):313-315

[2]钟煜.普外科风险管理体会[J].护理学报,2006,13(9):89-90

[3]张广清.流程再造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2,1(3):37-39

老年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篇3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并发症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之间的骨头出现了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关节攘外间骨折。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上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通常以1.5比1的情况出现[1]。目前,在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多以手术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让患者提早下床活动,提高生活质量[2]。本文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70例作为本研究活动对象。研究总结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护理方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70例作为本研究活动对象。并对所有患者在术后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年龄均在55~82岁,平均年龄63.5岁。其中男45例,女25例;所有患者出现股骨颈骨折的原因有:出车祸20例、平地跌40例、其他原因10例。其中70例患者中伴有其他疾病的有51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11例、高血压14例、贫血及营养不4例、糖尿病13例、慢性支气管6例、前列腺肥大3例。

1.2方法对所有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一下部分:

1.2.1一般的护理措施在患者接受治疗后,护理人员采取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患者接受治疗的初期应当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其次应当对患者实施特特护理措施,减少患者的病痛。

1.2.2并发症的治疗护理在患者治疗期间,老年人血液循环较差,活动较少,容易出现褥疮。因此,护理人员应当注意便盆位置的放置。臀部应当抬高,避免患肢出现内旋和内收。轻放便盆,避免患者变化将皮肤擦伤。患者平卧时嘱咐患者将下肢屈伸,将臀部抬高。必要时还应当在便盆边沿垫上布垫。护理人员还应将双手插入患者骶尾部进行摩擦。同时,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还应注意预防深静脉血栓。在护理期间应注意患者患肢的温度、颜色以及感觉。认真听取患者的倾诉。对患者进行褥疮预防和深静脉预防护理措施之后,还应对患者进行坠积性肺炎以及消化、泌尿系统的护理。老年人咳嗽反射慢、痰不易咳出,因此,患者的病房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必要时还应知道患者在床上做振臂活动。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每隔一段时间给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运动。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使用膳食纤维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促进患者的消化。对于置尿管的患者,英嘱咐患者多饮水,清洁外,保持内裤的干燥。定期对患者进行换管和冲洗膀胱。在拔管时还应训练患者进行排尿训练。

1.2.3并存疾病的护理在患者接受股骨粗隆间骨折期间,患者同样在治疗其他的慢性疾病。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疾病护理。

2结果

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显示,本次研究活动70例患者中,65例顺利的通过了围手术期,其中5例在治疗期间引发并发症,对此护理人员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地患者康复、无伤残出院。

3讨论

近年来,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高龄群体的骨质变得更疏松。同时,由于有的患者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过程中多伴有其他的慢性疾病,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治疗的难度[3]。因此,我们认为,在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期间,应当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预防各种并发症的产生。

本研究活动,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70例作为对象。本研究活动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病理特征,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采取必要性的镇痛、深静脉血栓、泌尿感染以褥疮等一系列的预防指导措施,防止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的产生。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显示,本次研究活动70例患者中,65例顺利的通过了围手术期,其中5例在治疗期间引发并发症,对此护理人员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地患者康复、无伤残出院。

综上所述,根据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应当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患者并发症的产生,降低患者伤残和病死概率。

参考文献:

[1]程凌燕,耿莉华.骨科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12;18(12):2086-2088.

老年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篇4

【关键词】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皮肤护理

【中图分类号】R323.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7-82-02

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提高,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人因跌倒损伤导致髋部骨折比例逐年上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髋部骨折老年患者行动不便、长期卧床,极易滋生皮肤问题和压疮,影响手术进程,增加治愈髋部骨折的难度。我院如今选取52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进行预防性的皮肤护理和针对性的压疮护理,比较分析效果和作用。

1资料

选取我科2012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52例髋部骨折患者,男25例.女27例,年龄段在68-96岁,平均年龄76.2岁;均为围手术期患者,术前37例患者坚持行骨牵引术,26例患者行皮套牵引。入院前压疮患者8例,入院后患者出现压疮1例,术前其余患者的皮肤都完整无缺。

2护理

2.1预防性皮肤管理

2.1.1开展护理工作前进行护理人员全员培训,根据压疮类型及其风险评估的检查事项,结合个案培训全科护士,把握风险评估测量准确度,以保证风险评估表具有参考价值,以便制订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2.1.2老年患者压疮风险评估使用Braden量表,将压疮严重的患者归为预防性皮肤护理中。

2.1.3建立严谨的皮肤护理工作交接班秩序,要求护理人员积极记录书面交班情况外,必须在病房内交接护理工作和任务,保证患者和家属及时了解交接班情况。

2.1.4检查短时间瘫痪患者骶尾部皮肤,可以使用“镜子反射法”。运用健肢撑床让患者离床抬臀,偏瘫、体力不支患者无法抬臀、抬臀,请两位护理人员协助抬臀,护理人员面对患者将镜子移到其臀部下方,使用照明光线将其臀部皮肤状况反射到眼前进行检查。为了防止患者皮肤出现问题,每天每2h更换一次其骶尾处的凉液垫,使用宽度同凉液垫的柔软棉毛巾隔离骶尾和凉液垫,避免汗液浸渍皮肤组织。

2.1.5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认真讲述压疮预防措施。在髋部骨折治疗期间,患者和家属注重病症的治疗方法和效果,忽视预防性的皮肤护理措施。有的患者和家属存在错误的认识和偏激心理,以为治好骨折才是最大的事,不管治疗前后压疮情况的变化,或者以为短期卧床不会影响皮肤产生皮肤疾病。在52例子患者中有4例压疮由于家属不配合护理造成皮肤病情恶化,由此可见,在护理前必须做好病患家属健康宣传教育工作。进行宣教工作中列举具体事例说明压疮的危害,转变家属的思想观念,使其配合患者的皮肤护理工作,降低压疮引发率。

2.1.6每天检查行皮套牵引术患者的受压皮肤,小腿下部的皮套不宜扎得过紧,并给患者使用棉垫保护背部受压皮肤。疑有轻度压疮的患者,运用泡沫敷料保护受压皮肤,缓解局部压力影响皮肤健康。

2.1.7能够半坐卧位的患者,注意患者半坐时间,逐渐减少其半坐时间,增加半坐次数,避免长期受压皮肤过度承受剪切力损害,也有利于改善全身上下的血液循环。

2.1.8加强皮肤护理工作管理,每日严格检查护理措施的进行程度和效果。也要时刻注意患者入院前后的情绪变化,跟踪了解其术前术后的心理变化,针对其性格特点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缓解躁动不安、焦虑等消极情绪和消极配合护理工作、逃避药物治疗等不良心理,减少髋部骨折术后病痛带来的精神痛苦,缓解长期卧床引起的心理压力,及时向主治医生和专家组反映情绪激动、心理消极的个别患者得护理情况,必要时共同商讨应对措施[1]。患者情绪失控时,要配合主治医生给予镇静药调整和治疗,针对个别病例调整护理措施。

2.2压疮护理

2.2.1护理人员每天必须认真做好护理工作书面记录、压疮评估工作,抱着严谨的心态积极完善护理记录和压疮评估表的测量内容,制订合理、科学的护理措施。

2.2.2积极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工作和日常护理指导,根据压疮的发展情况选择有效的外用药和敷料,由主管护士教育指导,并及时做好伤口评估表测试工作,交由护士长仔细检查。

2.2.3以辨证方法搭配患者的日常饮食,根据其消化系统变化和疮面变化,合理调配三餐饮食,以健康的饮食调整其身体素质,消除病体毒素、增强肌肤再生能力,加强营养补给,加快压疮愈合速度。

2.2.5不进行牵引术的患者,令其采取、保持侧卧60度,减少自身重力转化的压力,给予10cm软垫隔开两腿,稍微保持健肢弯曲度,伸直损伤的肢体,在给予柔软的腰枕隔垫其背部。

2.2.6护理愈合不久的压疮皮肤,外贴泡沫或者水胶体材质的敷料来保护。

2.2.7给予皮肤干燥患者润肤露并外涂,冬季使用这个方法可以避免伤口瘙痒抓破皮肤。

3结果

52例患者中带入压疮8例,经过治疗控制管理、合理搭配施食、针对性施教等护理,均在19d前后不久时间内全部治愈。骨折部位按照治疗进度进行了手术治疗;1例入院压疮患者,针对个别情况施以合理性的处理和护理,均在4d前后不久时间内治愈;其余经过预防性皮肤护理的43例患者如期行髋部骨折手术,在围手术期均能保持皮肤完整性和健康状况。52例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都康复出院。

4讨论

52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带入压疮和院内压疮都对髋部骨折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使手术延期进行,延长了老年患者住院时间,加重了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大幅度降低在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显示,预防性皮肤护理能有效抑制压疮产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治愈率。研究证明,压疮护理应以预防为主、从整体治疗入手,注重局部护理[2]。预防性皮肤护理可以阻断压疮引发的条件,大大减少皮肤所受的压力,保证病患皮肤健康,加快髋部骨折术后康复速度。

本次研究也表明,压疮患者和皮肤健康患者以及家属对压疮的危害并不了解,甚至存在错误的认识,极力抗拒预防性皮肤护理措施。经过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后,患者及其家属的态度有所改观,积极配合和参与日常的皮肤护理工作,可见,对病患和家属的健康宣教具有十分关键的重要作用[3]。

参考文献

[1]苗玉琴.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综合分析与评[J].中国卫生产业,2011,48(19):326-327.

老年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篇5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临床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34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676-02本院骨科于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了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给予患者术前与术后进行护理。鉴于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选自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4例,男女比例为49:35,年龄在56-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3.5)岁。其中,有3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高血压,10例患者合并糖尿病,15例患者合并有冠心病,13例合并哮喘病,11例合并支气管炎。

1.2方法

1.2.1术前护理措施

1.2.1.1术前心理护理针对患者表现出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加以重视,并鼓励其以正确的方式抒绪。若患者对手术出现任何疑问,应给予有效的解答。由于老年患者大多已失去行动能力,主要依靠家人的照料,因此在内心会出现诸如自卑、沮丧和绝望等心理特征,发展下去就会成为恐惧感和焦虑症状等[1]。此时,护理人员应给患者宣传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相关病理知识,以及实施手术的主要措施,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此外,还应给患者家属讲解相关的护理常识,解释手术的原理与安全性能,劝解家属多鼓励患者,树立治愈的信心。

1.2.1.2术前牵引护理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其手术前通常进行牵引治疗,使骨折处于稳定状态,并减少患者肌肉的张力,从而降低局部的出血量,减轻疼痛感。在行牵引治疗时,应使患者的肢体轴线同牵引力线之间保持一致,患肢呈外展、中立位30°左右,利用软枕将患肢抬升30°[2]。密切观测患者患肢肢端感觉与血流运行情况,引导患者适当屈伸其踝关节与股四头肌。

1.2.1.3术前饮食护理因为老年患者的牙齿多有松动,消化系统也在逐渐消退,因此其饮食应作特殊处理。鼓励患者多食易消化的新鲜水果与蔬菜,可适量进食蘑菇、豆类和山楂、木耳等活血化瘀的食物。同时,还应指导老年患者多喝水,可进食高热量、丰富维生素、粗纤维的食物,帮助排便。

1.2.2术后护理措施

1.2.2.1术后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的呼吸、血压和脉搏等生命体征,每间隔一个小时记录一次,并给予患者实施低流量的吸氧和心电监护。针对合并心脏病与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还应密切观察其心电图与心律的变化情况,若发现任何异常出现,应立即报予主治医师。此外,还应观测患者的患肢温度、颜色,以及是否出现肿胀,给予患者的引流管进行定时挤压,1次/h,使引流管始终保持通畅。若患者的切口出现渗血,应立即更换敷料。

1.2.2.2给予患者术后实施皮肤护理老年患者卧床时间太长会使受压的部位出现压疮,因此应给予其必要的皮肤护理。采取填写翻身卡的方式,定时予以患者翻身,2h/次。而患者病床的床垫应选用海棉床垫或气垫床,在其骶尾部安设水垫和气圈。针对患者受压的部位,应给予必要的按摩,并用温水进行擦浴,2次/d。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使其血液供应情况得以改善。

1.2.2.3术后康复训练和出院指导手术6h之后引导患者屈伸足趾,术后2d进行适量背身运动、踝泵运动,3次/d,25min/次。术后5d指导患者抬高其上身,高度不宜大于30°,并适度的屈伸膝关节。直到15d拆线后即可逐渐活动其髋关节,并鼓励患者扶着拐杖下地走动[3]。患者出院时,应告诉患者及家属持续进行功能锻炼,不能侧卧、弯腰和坐沙发。同时,加强患者的饮食调理,多饮食豆制品,并多到户外晒太阳。

2结果

经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均已痊愈出院,没有出现术后并发症。

3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条件得到有效的提升,我国的人口正朝着老龄化的趋势发展,因此出现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股骨颈骨折在骨科临床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常发生在老年人群体中。由于老年人的股骨颈通常会出现骨质萎缩和骨质疏松的情况,只要有一点轻度的外力影响,即可导致出现股骨颈骨折。患者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通常会伴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这也给医师的手术带来一定的风险,而且术后恢复也非常的困难。而且发生股骨颈骨折之后,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恢复较慢,无法正常的行走和站立,只能长期卧床休息,而且还会伴随着局部的剧烈性疼痛感,严重的情况下会引发许多的并发症,危机老年患者的生命。鉴于此,给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显得非常的重要,不仅能提升其生活质量,也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保障。

本院将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其围手术期给予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经一系列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所有患者均已痊愈出院,没有出现任何的并发症。可见,给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平等和谐的医护患沟通使患者熟悉了疾病的有关知识,逐渐主动接受治疗。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苏向荣.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4):189-191.

老年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篇6

4月诊治的12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后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及疼痛感评分分别为(42.63±7.00)、(2.03±0.5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52±10.67)、(3.98±0.4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综合康复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12-0093-02

ComprehensiveRehabilitationCareofosteoporoticthoracolumbar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tenGXue-ping,YanGLong,wanGwei.//ChineseandForeignmedicalResearch,2016,14(12):93-94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effectsofimplementationofcomprehensiverehabilitationcareinpatientswithosteoporoticthoracolumbar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method:Fromapril2013toapril2015,120senilepatientswithosteoporoticthoracolumbar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admittedtoourhospitalwereselected,theyweredividedintothecontrolgroupandtheobservationgroupaccordingtotherandomnumbertablemethod,60case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wasgivenroutinecaremeasures,theobservationgroupwasgivencomprehensiverehabilitationcareonthebasisofroutinecaremeasures.theclinicalnursingeffectsbetween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aftertheimplementationofnursinginterventionsbetweenthetwogroups,thescoresofanxietylevelsandpain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42.63±7.00)pointsand(2.03±0.52)pointsrespectively,which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51.52±10.67)pointsand(3.98±0.48)pointsi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Senileosteoporosis;thoracolumbar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Comprehensiverehabilitationcare;Clinicaleffect

First-author’saddress:nanningChongyangnursingHomes,nanning530219,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12.050

骨质疏松在我国老年人群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因骨小梁异常以及骨质进行性脱钙等因素影响,常常会出现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不仅会出现明显的腰腿部疼痛情况,还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3]。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患者临床采取的治疗措施主要有药物、牵引以及经皮椎体成形术等治疗方法,由于受到骨质疏松的影响,常常无法达到满意及预期的治疗效果[4-8]。笔者所在医院选择2013年

4月-2015年4月诊治的12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诊治的12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10例,女50例;年龄61~79岁,平均(71.21±2.34)岁;合并高血压22例,合并糖尿病16例;压缩程度:24例椎体压缩不超过1/3,20例椎体压缩在1/3~2/3之间,16例患者椎体压缩超过2/3。观察组中,男8例,女52例;年龄62~80岁,平均(71.26±2.61)岁;

合并高血压24例,合并糖尿病14例;压缩程度:28例椎体压缩不超过1/3,18例椎体压缩在1/3~2/3之间,14例患者椎体压缩超过2/3。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1)进行骨密度检查确定存在骨质疏松;(2)进行脊椎影像学检查确定为压缩性骨折;(3)患者知道本次研究的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1)合并有脊髓神经损伤;(2)合并肝肾功能障碍;(3)合并恶性肿瘤疾病;(4)具有精神异常或者意识障碍。

1.3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3.1运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患者入院之后常规应用维生素D及钙剂,即每天口服钙尔奇D,2次/d,2片/次;肌内注射100iU降钙素,前7d每天1次,之后14~28d每隔1d注射一次,从28d之后改为应用降钙素喷剂每天200iU,连续应用至少3个月。

1.3.2中频电疗患者在受伤第3天开始实施中频治疗,运用K89-Ⅱ型电脑中频治疗仪,采用这一机内存储的协定的第1号处方,主要以方波调制的中频电流,频率设定在4000Hz。在治疗过程中运用适合病变范围的电极大小,垫上厚度约为1cm的衬垫,将其放置在病变部位[9]。电流强度以患者感到有明显的麻木震颤感,每次治疗时间为20min,每天治疗2次,1个疗程为1周时间,需要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3心理干预大多数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是老年人,由于对治疗及康复情况缺少认知性,多伴有严重的紧张以及焦虑情绪,会对恢复情况产生不良影响[4]。护理人员应多到病房与其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康复情况进行评估,通过细心和耐心的疏导来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在患者住院期间应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认真倾听患者的想法,及时给予心理指导。

1.3.4健康教育对于老年人群在交流时应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于一些高龄患者可先对其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叮嘱家属逐步地向患者进行讲解[10]。向患者说明具体的治疗过程以及治疗成功的案例。此外,根据住院期间的生活方式向患者建议以后采取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保证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

1.4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后的焦虑程度、疼痛感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焦虑程度运用焦虑自评量表,满分设定为100分,选择患者后由护理人员进行评分,得分超过50分的即为存在焦虑状态,得分越高,焦虑状态越严重。疼痛感运用模糊数字评分方法,患者在0~10分之间选择一个数字表现疼痛程度,其中0分为无疼痛,10分为非常疼痛。生活质量运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价。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实施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及疼痛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老年人多存在骨质疏松,骨强度减低与骨量丢失呈正比例,骨质疏松会导致骨小梁变脆,骨骼失去了正常力学原理的骨小梁结构,降低了对外界力量的抵抗力,当受到轻微损伤时也可能引起骨折。国外相关研究指出,年龄超过50~60岁的男人及年龄超过40~50岁的女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由于临床对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X线平片而得出结果,估量缺少在30%~60%时即能够通过X线片发现。骨质疏松是导致骨强度降低的因素,会明显增加骨折发生的概率。本文所选的患者进行X线片检查时均可见脊椎椎体存在骨质疏松,这就表明骨的力学强度非常脆弱,仅仅受到轻微外伤或者长期负重时就会出现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并伴随较重、急剧的胸腰背痛,脊柱活动受限,局部可见压痛。当局部后凸急性,软组织可能存在肿胀时,会伴有神经根刺激痛、无马尾神经及脊髓损伤等表现。

对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病因相对复杂,例如生殖腺机能减退、钙调节激素失衡、运动量降低以及其他多种危险因素等。因而,骨质疏松的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随着最近几年骨矿物测量技术的不断应用以及对药物研究的逐渐深入,卧床制动时间长、运用止痛剂均会引起严重的骨质疏松,同时存在诱发原有肺病、心血管疾病以及消化道功能失调的疾病。因而应尽早缓解病痛,改善症状,早期实施合理的运动至关重要。老年患者因骨质疏松、骨量缺少等原因,当出现外伤之后就会引起骨折,出现比较严重的胸腰椎疼痛感,具有明显的压痛。为了确保患者的康复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工作中实施综合康复措施,从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到健康教育、积极预防骨质疏松等方面进行,其中健康教育和个性化心理干预能够很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可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双磷酸盐防治骨质疏松的多种药物中,唑来膦酸能够对骨吸收产生抑制作用,对破骨细胞的活性产生抑制,同时加快骨的吸收,增加骨密度,而且唑来膦酸应用半年之后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后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及疼痛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疼痛感,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浩林,李淳德,朱佳琳,等.pVp或pKp治疗激素诱导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7(2):242-247.

[2]甘月红.老年骨折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9):77-79.

[3]潘杏玲,冯周莲.舒适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9):89-91.

[4]王丽.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62-63.

[5]伍先明,吴俊.鲑鱼降钙素(密盖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4-6.

[6]陈勇,应文魁,王锡宇,等.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130-131.

[7]李美艳,王林玲.倒置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61-62.

[8]吴浩源.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29-30.

老年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篇7

关键词:老年人;骨折;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515(2013)5-140-01

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老年人口为1.3亿,占总人口数的10.09%,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亿多。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而导致骨折,而且骨折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老年人年跌倒发生率为14%,其中6.3%发生骨折。因此,老年人骨折的问题愈来愈突出,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日益退化,代谢水平逐渐下降,一旦发生骨折,并发症较多,预后较差。因此,分析老年人发生骨折的原因,制定干预措施,对降低骨折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老年人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

1.1跌倒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其骨折发生的87%可以归因于跌倒,而跌倒中约有3%~6%会引起骨折。跌倒及其产生的后果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日常活动及独立生活能力。随着年龄增加,跌倒发生率也增加。

1.2骨质疏松目前我国老年人中约有25%为骨质疏松病患者,骨质疏松病患者在一些低能量的冲击下,就可以发生较为严重的骨折。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内环境发生了变化,肾上腺素皮质酮作用相对增强及甲状旁腺分泌增多、维生素D缺乏、钙的摄入不足等致骨钙吸收减少、排泄增多,骨组织细胞活性和数量增加,骨转换速率加快,破骨细胞的增加大于成骨细胞,使正常骨重建过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平衡被打破,骨形成远少于骨吸收,致骨小梁结构异常,骨强度减弱,易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而且骨骼肌量逐渐减少,使骨骼肌力随之下降,促使骨质疏松发展造成骨折。

1.3车祸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经济条件的改善,交通工具日益增多,但由于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仍较薄弱,交通事故逐年上增;且由于老年人视力下降,听觉减退,反应较迟钝,有时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交通事故的受害者。

2预防老年人发生骨折的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口在社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老年人的骨折问题将越来越引人注目,针对老年人发生骨折的常见原因,我们制订了预防骨折的几项护理干预。

2.1医院内的护理干预

2.1.1疾病方面的护理干预护士要利用一切机会对老年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教,让老年人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及转归情况,教会患者识别脑部供血不足及低血糖而出现的头晕、乏力等症状及自行处理的方法。使患者学会“三步式”起床方式,即早晨醒来先在床上静卧几分钟,再坐靠几分钟,最后再下床。同时向患者宣传保持二便通畅的意义。

2.1.2用药的护理干预慎用降压、安眠、降糖等可影响步态的药物。护士应教会老年人识别药物的不良反应,指导老年人按时、按量正规用药。对门、急诊的老年患者应进行耐心细致的用药知识宣教。

2.2社区护理干预社区护理干预主要采取老年人保健知识讲座、咨询、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定期身体检查等形式帮助老年人调整心理状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走出健康误区。

2.2.1心理干预对仍有不服老的心理,应进行心理疏导。做到定期体检,及时治疗可能引起摔倒的疾病,如心脑供血不全、性低血压、颈椎病、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低下等。酌情使用手杖。

2.2.2环境设施的干预老年人生活环境尽量布局合理,设施要符合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如地面应选用防滑的且最好为白颜色或单色调材料,以免造成视觉误差而摔倒;老年人使用的床铺不要过高或过低,便器、坐椅应适合老年人使用,尽可能地保证行走区域宽敞,告诫老年人不要登高取物;房间地面,尤其是厨房、厕所地面要保持干燥,以防滑倒,同时根据季节不同调节居室温湿度。

2.2.3老年人运动的干预一般可选择散步、慢跑、跳舞、太极拳、剑术等方式。应注意节奏不宜太快、幅度不宜过大,以能耐受为度。同时应注意运动后不能马上坐卧休息,应放松一段时间,使心跳、呼吸逐渐恢复平衡状态。清晨锻炼时间不宜过早,因太早大气压低,污染的空气尚未上升,易造成人体缺氧,故应在早晨7~9点时间内锻炼为宜。

2.2.4老年人户外活动时应格外注意交通安全待车停稳后方可上下车,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生活不能自理或自理能力较差者出门时应有专人陪护。

2.2.5老年人饮食的干预老年人要合理补钙,除遵医嘱用药物外,还要注意从食物中补取。日常生活中要合理膳食,少食多餐,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如乳类、豆类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老年人的骨折问题将越来越引人注目,其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在老年人骨折预防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应尽早探索我国老年人骨折发生的流行规律和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骨折的发生,这将促进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并减少治疗老年人骨折的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罗发军.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J].微创医学,2009,4(3):270-271.

[2]孔祥标,王春.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2008,20(1):70-1.

[3]姜贵云.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3~165.

[4]宁宁.骨科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1.

[5]马敬东.老年人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6(19):70-74.

老年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篇8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16例老年骨折病人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人原发病病情稳定,无发生护理并发症,心理状态良好,焦虑抑郁的心理得到改善。结论:了解老年骨折的心理需求和特点,做好完善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是老年骨折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活动中全面康复的有效保证。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患者在骨伤科治疗的所占比例逐渐增多。由于骨科老年患者治疗时间较长,活动受限,在卧床治疗期间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大多数患者担心肢体残废,而常常表现出不同情绪的反应及心理需求,因此,我们在临床护理中,要针对老年骨折的特点和心理状况,加强心理护理,尽量多给予患者关心和安慰,耐心解释长期卧床患者的注意事项,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收治116例老年骨折病人,其中男49例,女67例;年龄66~98岁,平均73岁。骨折部位: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占81%,前臂骨折占19%。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等病史。

心理护理:由于老年骨折患者住院后,离开了家庭和工作单位,对周围环境都很陌生,所以多数患者都会产生一种孤独感,而表现出紧张焦虑、抑郁痛苦等心理,担心疼痛、生活上不能自理以及发生意外等,为此,我们护理人员要给老年患者创造良好的环境,护士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以热情、关心和严肃的态度对待病人,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告诉患者各种治疗方法以及护理的意义,提醒患者必须要配合治疗中的注意事项。要通过治疗和护理的机会,护士要坦然向病人作自我介绍,保持仪表文雅,表情自然,引导病人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及相关的乐观行为,以取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爱抚与关心:对新人院的老年病人,护士都要以高尚的护理道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去迎接和关怀照顾老年患者,对老人可通过微笑、交谈、按摩、康复指导及协助病人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等,使其感到幸福和满足。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对老年住院患者,除了医护人员的护理外,还需要家人、朋友、同事及社会的支持,要多给予正面的指导、劝解、鼓励和安慰等,帮助患者渡过最困难的时期,并真正体验到社会及亲人的关爱与温暖,使其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同时要向老年患者介绍成功病例,请同病室疗效好的病人进行现身说法,讲述治疗经过及配合方法,以增强信心,解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耐心解释,细心观察:老人对疾病的体验,往往不能讲述得很清楚和具体,所以护士不可能等待病人的主动反应,必须仔细检查病人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上的变化,详细收集有关老年患者的病情资料,便于正确估计病情,做出正确护理判断和采取正确护理措施。

加强培训,掌握护理技能:护士要积极参加各种护理专项学习交流,接受护理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护理能力,在业务技术上使老年骨折患者充分信任。护理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老年患者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在某项护理技术操作中,动作粗疏,便会被认为在拿他们做试验,从而引起老年患者心理上的一些变化,所以护士应举止稳重,操作熟练,操作轻柔,反应敏捷,关心和重视他们的各种治疗和检查。如有的手术后患者需要静脉注射,由于老年人血管硬、滑,给穿刺带来一定困难,加之老年人的心理作用,总是担心新护士不能“一针见血”,在这种情况下,最好让新护士先给同病房的其他患者操作,让老年患者从侧面了解新护士的过硬静脉注射技术,使其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

结果

老年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篇9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护理院住院病人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方法:对我中心老年护理院2000~2008年8年期间出现跌倒的56例病人的跌倒原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高龄、体能状态差、患有慢性疾病、不良的外界环境、镇静安眠药物的不良反应、改变时陪伴人员照顾不当等因素均为造成住院老年病人跌倒的因素。结论:对老年高龄、体能状态差、原有基础疾病等病人采取必要防范措施,可防止或降低跌倒发生率,对保障医疗安全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老年护理院;住院病人;跌倒原因;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153-0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中心老年护理院2000年12月~2008年8月期间在医院内发生跌倒56例,占同期住院病人的2.24‰。其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龄52岁1例,55~65岁5例,66~75岁11例,76~85岁13例,86岁以上26例,平均年龄74.6岁。跌伤24例中,肱骨骨折2例、股骨骨折3例,尾骨骨折1例,皮肤小裂伤7例,皮肤软组织挫伤11例;其余32例未受伤。投诉2例,发生医疗纠纷1例。

1.2基础疾病高血压、冠心、心功能不全14例,糖尿病9例,肺癌5例,胃癌3例,食管癌2例,肝癌3例,肝硬化肝性脑病1例,贫血3例,脑膜炎后遗症1例,精神分裂症2例,老年痴呆症6例,服用安眠药物的7例。

1.3跌伤后的治疗例肱骨骨折及2例股骨骨折患者经手法复位后予石膏固定3个月后愈合;7例皮肤小裂伤进行清创缝合后5~7天愈合;1例股骨骨折患者经手术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后痊愈,1例尾骨骨折及11例皮肤软组织挫伤经一般外科处理等痊愈。

2讨论

2.1与跌倒直接相关的原因

2.1.1年龄及生理因素研究发现,65岁以上住院老人跌倒危险性增加,跌倒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80岁以上的住院老人呈高度跌倒的危险。

2.1.2疾病因素①高血压、冠心、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肿瘤等引起的衰竭:本组36例因全身衰竭,变换时大脑供血不足或活动时体力不支发生跌倒。②营养不足:患病后长时间进食减少或者因疾病需要禁食,可能出现贫血、营养缺乏、电解质紊乱或低血糖而发生晕倒或跌倒3例。③精神因素:本组因服用安眠药、老年痴呆、肝性脑病或精神分裂症出现幻觉、幻听或烦躁不安,行动不能自控而发生跌倒17例。

2.1.3环境因素地面湿滑、不平或遇阻碍易造成病人滑倒或绊倒。

2.1.4动作不当病人变换或活动时动作过快、取物时姿势不当或鞋袜过大造成跌倒。本组26例(46.4%)在排便后由蹲位向站立位变换或由卧位下床时跌倒;11例(19.6%)在取物转身时跌倒。

2.2跌伤造成的不良后果①增加病人身体、心理创伤。②病人生活质量因制动或卧床而明显降低。③延缓原有疾病的恢复,住院时间

延长,床位周转率降低。④增加病人及家属乃至医院的经济负担。⑤引发医疗纠纷。

2.3防范策略

2.3.1进行跌倒危险性评估对入院患者进行筛查,有高危跌倒倾向的予以全面评估,包括不稳定步态或不平衡坐姿、认知行为受损、年龄因素、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是否有肢体运动、感觉障碍等。

老年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篇10

[关键词]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136-01

随着人口老年化,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老年人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肺部疾病等多种慢性内科疾病,身体状况差,长期卧床易引发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因此,积极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或出院时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008年1月-2010年11月,对1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病人,给予积极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出院时家庭康复训练指导,效果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58岁-86岁,平均年龄72岁;本组手术前均经过3-7天胫骨结节骨牵引或下肢皮肤牵引。合并有高血压6例,冠心病5例,呼吸系统疾病4例,糖尿病3例。

2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因突发意外受伤,多数有紧张、忧虑、恐惧和烦躁的心理情绪,易导致患者思想负担重、害怕手术、对预后缺乏信心,因此,我们必须要有耐心、关心、细心、爱心和同情心,与患者或通过患者家属与病人进行沟通,积极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紧张、忧虑和恐惧心理,消除其顾虑,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健康教育和生活护理老年患者各项生理机能可能都有不同程度减退,受伤后生活规律和环境变化导致生理和心理不适,加上老年人或多或少存在内科疾病或潜在疾病。因此,①让病人尽快适应新环境,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②注意口腔、皮肤和头发卫生,习惯床上大小便,保持会阴卫生。③鼓励病人戒烟,扩胸,深呼吸,咳嗽排痰,增加肺活量,减少呼吸道感染;练习抬臀,按摩受压部位,避免压疮形成。④给予病人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汤、鸡汤等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及高纤维素食物,保证充足的营养,避免便秘和腹胀。⑤多饮水,保持小便通畅,避免泌尿系感染。

2.3术前准备

2.3.1牵引护理大多数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手术前都需要进行3-7天的牵引。牵引有骨牵引和皮牵引两种,对牵引的护理要注意:①肢体的位置和重量:病床脚端及患肢各抬高30°,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并穿丁字鞋,一般情况,皮牵引的重量为3-5kg,骨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6-1/8。②在牵引期间每天测量双侧肢体的长度,密切观察患肢肿胀及末梢循环情况,避免皮牵引过紧,骨牵引处每天以碘伏消毒牵引针孔,防止针道感染。③注意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其它部位的损伤,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3.2配合医生进行术前主要脏器功能检查,交叉配血备用,嘱病人8小时禁饮,12小时禁食,术前保留尿管,遵医嘱在术前半小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4术后护理

2.4.1密切观察病情术后48-72小时内必须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给予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护,给氧,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引流量、伤口敷料和患肢末梢循环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如:血压过低或过高、伤口敷料被血液浸湿、引流量多、患肢末梢循环差、头痛头晕、四肢麻木、表情异常、肢体活动障碍、语言不清、心前区疼痛、脉搏细速等,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作好各种记录。

2.4.2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和护理①患肢肿胀和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创伤手术后患者活动减少造成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减慢引起肿胀,而血流减慢是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主要因素[1],护理要点为:将患肢抬高20°-30°,穿丁字鞋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避免受压,保持引流通畅,指导患者做踝泵运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从远而近按摩下肢肌肉,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消除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②预防压疮:加强营养,保持床面整洁平整,注意皮肤清洁卫生,保持皮肤干燥,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避免拖拉拽等摩擦皮肤动作。③泌尿系感染的预防:保持会阴清洁,拔除尿管后,多饮水,防止泌尿系感染。④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坠积性肺炎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鼓励病人深呼吸(吹气球),咳嗽排痰,翻身拍背,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

2.4.3康复护理:早期患肢功能锻炼,有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减轻患肢肿胀,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术后4-5天开始,鼓励和指导病人作患肢肌肉和关节的主动活动,同时给予Cpm持续被动进行患肢髋膝踝三关节屈伸训练,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防止粘连,防止肌肉萎缩,防止关节僵硬和退变,促进骨折愈合。术后1-2周,扶病人坐起,双小腿下垂于床尾或床边作膝关节屈伸运动,增强肌力,手术部位给予理疗,促进伤口及受损组织康复。术后2-4周,指导病人在床上作直腿抬高及患肢关节的屈伸训练,锻炼肌力及关节活动,逐步在医务人员指导下下床患肢不负重行走。

2.5出院指导:病人出院时由责任护士根据医生的出院医嘱,向患者及家属讲明以下重点:①加强营养,补充富含蛋白、钙磷和维生素的食物,定期复查X线片,定期随访;②在家人或专门陪护的保护下活动,防止跌倒再次受伤,骨折愈合前患肢勿盘腿、勿侧卧、勿过度内收和过早负重;③4-8周扶双拐或助行器患肢逐步部分负重行走,8-12周根据骨痂生长情况,扶单拐或手杖行走,骨折完全愈合,肌力恢复正常方可弃拐行走。

3结果本组1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均住院56天,病人恢复满意,无1例并发症的发生。

4讨论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减退,特别是股骨粗隆部骨质疏松,加上合并内科疾病,导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上升,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卧床时间长,容易发生褥疮、呼吸道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或导致原有疾病或潜在疾病发作或加重因此,目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多主张手术治疗,可以缩短住院及卧床时间,减轻家庭护理的难度,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给予恰当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愈合和身体康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