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0:58

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篇1

一是推动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各地区可适用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及其标准全部达到。继续加大公共服务投入,有效保障民生支出,全年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524.26亿元,80%以上的投资用于中西部地区,重点向城乡基层、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倾斜,推动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整合和设施共建共享,人民群众享受各类公共服务的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

二是加快社会领域服务业发展。《关于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印发实施。推动实施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重点加强健康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和体育健身设施3个领域15类项目建设。

三是协调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实施,明确要求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居住证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与户籍制度紧密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等改革工作进展顺利。《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实施,启动实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明确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相继实施,将现代职业教育进一步纳入国家战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等政策陆续实施。研究提出国家公园体制基本思路和试点方案,并初步确定了试点名单。继续完善我国节假日制度。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或配合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改革创新、完善制度的基本思路,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培育社会产业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第一,着力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教育、卫生、文化、民政等公共服务领域基础设施条件,确保完成“十二五”规划建设任务。积极研究“十三五”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扎实开展“十三五”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人口发展规划及各领域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出台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发展规划,加强设施共建共享共用,促进基层公共服务更加公平可及。继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特殊人群关怀帮助,规范并引导社会组织参与。

第二,全面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发展。教育方面。均衡义务教育资源特别是教师资源配置,促进城乡学校建设标准化、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化。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继续扩大实施“专项计划”和“协作计划”,促进城乡、区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卫生方面。继续完善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推动出台进一步鼓励社会办医、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等政策文件。文化方面。推动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电影产业促进法、著作权法(修订)。推动公共文化机构改革,建立健全文化发展经费保障机制。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组织开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人口方面。发挥人口计划调控作用,加快推进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建立人口基础信息共享机制。改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积极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意见,推动出台居住证管理办法。

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篇2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北京102600)

摘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切实促进了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章通过综述我国目前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主要政策,为深入研究公益性事业发展问题提供政策分析参考。

关键词:党的十六大;公益性文化事业;主要政策

中图分类号:D261.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1.037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繁荣和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把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完善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内涵和发展繁荣的有效途径,使公益性文化事业走上了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1十六大以来出台的主要政策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呈现逐步推进、稳步发展的势头,这与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密不可分。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划分为理论认识逐步深化期、政策逐步完善期两大阶段,以下给予分别阐述。

1.1理论认识逐步深化期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两个概念提出来,这在文化的理论认识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足以看出发展文化事业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意志和政府措施。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和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战略思想。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必须要坚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决定》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提出了一系列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和完善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具体条件和途径,这充分表现出了党和国家对人民权益的重视,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视,充分说明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1.2政策逐步完善期

中共十七大深刻阐述了完善政策的重要性,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明确把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子目标之一,提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2011年3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胡锦涛在“十二五规划”中对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要求,“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些既是先进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保证,也是新时期文化事业发展的目标。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专门提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决定》明确提出“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要求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举措以及到2020年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作为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和重要抓手,2012年2月,《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指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等。同年5月,《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详细阐述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等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和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7月,《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提出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提高服务效能的更高要求,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公益事业走向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2政策重要内容及分析

2.1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

进入新世纪后,党中央对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职能作了更为明确和深刻的阐述,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反映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认识和相应改革部署逐步走向系统化。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明确提出“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发展社区服务,方便群众生活。”200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将以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公示制度、完善国有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对未成年人等免费或者优惠开放制度、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发展等6项举措,体现了宏观政策的指导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将会进一步拓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2007年十七大以来,文化部通过加大政策制度设计,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了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在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实施保障等方面不断突破,发挥导向性、带动性和示范性等作用,推动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2011年3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把“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作为主要内容,提出“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等重大措施。同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明确了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并且明确提出“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这必将督促和激励政府及其官员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高度重视,推动公共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2012年2月,《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的要求和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同年5月,《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将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列为重要任务之一,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硬抓手。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时期,2012年7月《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较为全面系统勾勒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各项制度性安排,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该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项目,包括公共文化体育及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是“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构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

2.2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为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等具体政策,显示了党和政府将更多的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的决心和力度。

2011年3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强调要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并且提出“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同年10月,针对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要“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并强调加强文化惠民工程。2012年2月,《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指出要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同年5月,作为落实《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出“进一步加大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向贫困地区、落后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农村倾斜”、“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组织好‘文化下乡’”、完善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等重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2.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十一五”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全面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发展统一起来、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等明确的要求。2011年3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同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指出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2012年5月,《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要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的整理、编目、存档,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的研究和利用,编制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报告,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重点调查等重点工作任务,还提出“加强省、市、县级传承人队伍建设”、“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建设模式和整体性保护方式”、“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等保障规划做深做实的具体内容,体现出该规划战略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2012年7月,《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大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和逐步提高面向公众开放、展示的水平,并将其列为重要任务之一。同时,该规划强调重点支持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遗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设施建设,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试点。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篇3

一、强化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中的责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涉及范围极其广泛的领域,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公共卫生、农村义务教育、环境保护、文化娱乐、公共安全等诸多方面。从财政支持的角度讲,主要是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一是明确农村公共服务财政直接投入的范围,对于那些市场无法提供、私人无力承担或不愿投入的农村社会服务,以及基本的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应由政府直接投入,承担起提供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责任。主要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卫生,农村义务教育,环境保护,公共安全,贫困人口的救助等应由政府直接投入。二是对那些市场和社会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界入的农村公共服务,可以由财政投入部分资金,提供部分公共产品和服务,并通过政府公共服务政策的制定和监督机制的完善,为市场和社会介入公共服务创造条件和提供公平的环境。在政府制定具体政策、确定公共服务人员资格(如农村医务人员、代课教师、各种农业技术人员等)、并监督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市场和社会可以界入部分农村公共服务,提供部分准公共产品,可以由民间组织承担部分公共服务职能,以弥补政府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投入的不足。如农村道路建设、中小学校舍建设、具体的医疗服务、文化娱乐、荒山改造、慈善事业等,以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投入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扩大农村公共服务的保障范围。

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为不发达地区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投入保证社会成员获得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体现社会公平原则。中西部地区由于财力有限,不能完全保证农村地区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其缺口部分应由中央政府承担,通过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来解决中西部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缺口。中央应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地区人口数量、地区财政收入水平等有关数据,制定地区财政收支平衡指标,确定地区财政应承担的公共服务支出水平,然后,中央财政根据全国公共服务平均水平,确定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数额。同样一省区域内,由于同样存在经济基础、地理条件、资源情况的差异,因而也存在财政收入水平和支出水平的不同,存在着本地区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同,需要省市级财政通过本省市范围内的财政转移支付来弥补财政收支缺口以及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投入的不足,使本地区农村人口获得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改善本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设施,提高落后地区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从而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三、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弥补政府资金的不足

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的需要,通过国家、社会和个人多渠道共同投资,可以拓宽投资渠道和服务范围,促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速度和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首先,引导社会和个人投入农村公共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乡镇企业和个人财富,有能力为农村公共服务投入资金,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乡镇集体和民营经济投资农村公共服务,如可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道路、文化娱乐设施、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和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以扩大投资渠道,弥补政府资金的不足。其次,合理利用国债资金和外国政府贷款,近年来,我国利用外资和发行国债的力度都很大,有力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但由于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力度不大,出现了城乡差别扩大的局面,因此,在目前地方财政困难,用于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从外资和国债转贷资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农村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改造,以及农村教师、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以改善农村教学、医疗、科技服务和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再次,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的福利赞助和捐赠,在国外,社会团体和私人赞助及捐赠是社会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筹资渠道之一,国外一些有名的公司和企业家,对社会公共福利和慈善机构有数量可观的捐赠,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公共福利的服务发展。近年来,我国也接受了一些国外和国内社会团体及个人对教育、卫生、社会救助的捐赠,但由于这项工作起步晚,各种配套政策、管理措施和宣传力度都比较滞后,需要根据新的形势及时制定有关政策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捐赠、接收使用行为,并加大宣传力度,使我国的公司和企业家增加社会责任,积极参预各种公益活动,提高我国企业家和公司对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的支持力度。

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环境

一是大力加强农业重大工程的建设,搞好农田水利、中低产田改造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一些重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要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制,逐步扩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要继续搞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山区综合开发等生态建设工程,改善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二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解决贫困地区人畜吃水困难,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速度。三是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山西省在“十一五”期间,分期分批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四化”和“四改”工程,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环境。

五、加大农业科技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是提高农业科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保证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国债资金用于农业科技投入,用于农业重大科技工程和重点农业科研基地的建设。二是要利用财政贴息、财政补贴和税收政策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科技。三是要发挥农业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联系科研机构和农业生产环节的桥梁作用,调动社会资源用于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农业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多种形式的结合,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根据市场需要搞科研,培养“公司+农户”、“科研+基地+农户”等多种科技推广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培养农业科技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四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山西省于2004年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各地根据地理位置和传统产业以及各类技术人员情况,依靠农村基层部门和农村能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因此,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集团化、产业化发展,将分散的农户和企业联合起来,形成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专业协会,提高农村的社会公共服务能力。

六、加大农村公共卫生投入,改善农村医疗条件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卫生投入比重,保证各级政府卫生预算支出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的速度,并保证各级政府卫生投入向农村公共卫生倾斜。二是加强农村公共卫生经费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山西省已经制定了实施全省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规划,中央和省财政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的建设。财政部门要加强经费的监督管理,保证项目资的安全和有效使用。三是加快推进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步伐,加大对医疗救助资金的支持力度,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重点解决好农村五保户等贫困家庭的医疗救助问题。四是严格合作医疗资金管理,建立稳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认真总结试点工作以来一些有效的做法,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简便有效、农民认可的筹资办法。同时要加强资金管理,将提高补助标准所增加的资金最大程度地用到农民身上,以要避免出现基金透支,防范基金支出风险。

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篇4

公益性文化事业(也称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是指由政府举办的传播先进文化和保障大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各种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涵盖文化政策、基础设施、人才队伍、技术技能、创造发明各方面内容,旨在满足大众的多层次、多样化、整体性的公共利益。它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相对应,主要着眼于社会效益,以非营利性为目的,为全社会提供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既是商洛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商洛整个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在积累、传承、创新和发展区域文化,落实公民文化权力和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促进多样化的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商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在整合资源、查漏补缺上下功夫;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完善必须统筹兼顾,把握重点。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必须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扎实实施重点文化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体育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要建成设施网络覆盖面广、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强、资金人才技术保障有力、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机制灵活、群众满意度高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坚持政府主导、面向基层、不断创新、城乡统筹。①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公益性事业,必须把公共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之中,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做好把握方向、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强化扶持、有效监管等工作。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丰富公共文化产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真正实现文化惠民。④要坚持城乡、区域间文化统筹发展,通过以城补乡、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把建设的重心放在基层和农村,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着力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形成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的生动局面。

2、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完善

(1)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一是实施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在加大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的同时,重点规划与建设基层文化设施,进一步扩大公共文化设施的覆盖面,实现“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进一步完善文化馆、图书馆空间布局,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推进村落文化活动阵地建设;把基层文化宫建设纳入城市规划。二是加大公共文化设施资源整合力度。要本着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整合利用不同领域、不同系统文化设施,有组织地实施学校、企业等社会公共文化设施资源的开放共享,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建成功能结构合理、地区分布均衡、高效便捷可及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三是根据《国务院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基本原则,出台商洛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条例或办法,加强对已建或新建的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四是针对商洛相当部分的公共文化设施功能欠完善、活力不够、效率较低的情况,积极探索与创新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机构,充分挖掘与发挥商洛已有的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优化服务,提高效益。如通过采用总分馆制或加盟馆制、网络图书馆和流动图书馆等多种方式,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方式,以市、县图书馆为核心,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纽带,以村(社区)图书室为基础,以企业、学校等行业系统图书馆联合加盟为补充,构建覆盖全市、城乡一体、功能完善、资源共享、管理规范、具有商洛特色的新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2)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队伍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首先,要着力抓好三支队伍建设。一是公共文化单位要配足配强各类业务干部,理顺用人机制,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加强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职责和主体地位,着重解决专职文化站长的配备、使用、待遇等问题,建设、培育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社区文化员、村落文化员队伍。三是要把文化志愿者作为公共文化工作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提高文化志愿者的素质,使志愿者更好地投身于公共文化服务,积极促进文化志愿者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要加大业务技能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公共文化人才培养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以基层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为重点,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创新内容、扩大规模,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门类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建立健全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艺术团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机构工作岗位规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逐步实施职业资格管理制度。再次,要完善选拔和激励竞争机制。制定落实选拔、任用、激励、评价等方面的措施,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发展,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者进行表彰宣传。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注重发挥基层文化骨干、文化能人的作用,培育和发展农村业余文艺团队、文化示范户等,形成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专兼职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3)进一步提供优质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公益性文化单位要充分发挥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骨干作用,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进一步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博物馆、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要免费向社会开放,深入开展“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农村”活动,继续实现“一村一月看一场电影”和“一村一年看一到两场戏”的目标。依托流动图书馆,扩大服务覆盖面,有效解决农民看书难的问题,争取到“十一五”末,全市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和社区建立起流动图书馆流通点。组织开展全市农民文化艺术节、社区文化艺术节,精心安排适合外来务工人员需求的文化活动。鼓励和支持国家投资的影剧院每年安排一定场次,为低收入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及其他特殊群众免费或低价演出。

(4)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一是要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进一步推动政事分开、事企分开,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用人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公共文化单位要优化组织结构,整合内部资源,面向群众、开拓市场,增加公共文化服务总量,提供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文化服务。二是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创新。改革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对重要公共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要实行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效益。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努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向社区和农村延伸。要完善管理制度,简化审批登记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兴办实体、赞助或冠名承办活动、免费提供设施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各类文化基金会和文化投资公司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发展,鼓励民间开办博物馆、图书馆等,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多元化、社会化。积极探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实行市场化统一配送服务的新路子。三是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水平。加快推进现代科技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大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网络文化产品,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使之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篇5

【关键词】成都温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重要性现状发展

前言

在成都温江各级政府按照“科学规划、统一标准、统筹实施、保障有力、推进有序”的原则,建立健全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工作机制,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城乡发展相适应的倡导政策下,进一步完善全区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格局已然成为了成都温江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蓝图。至今为止,成都温江的工服务设施规划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各项工作也在井然有序的进行中,但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过程中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本文选择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重要性、成都温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现状和成都温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发展等方面对成都温江公共服务工作展开一番探究。

一、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重要性

公共服务设施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社会发展以及国民生活水映的重要反映指标。其涵盖领域从教育发展到社区福利,从社会文化到体育事业。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无论是对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发展还是在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上都有着重要意义,是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惠及民本、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而这也成为了许多地区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地区全面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具体言之,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重要性在地区建设上,可以促使城市建设管理更为的有成效,使得社会保障更为的完善,在区域文化建设上,有利于城乡文化的发展,使得文化建设更为的繁荣,在区域卫生服务上,使得城乡服务更加的全面,在区域教育事业建设发展上,使得城乡的教育更为的均衡。

二、成都温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现状

从具体的调查情况和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从成都温江公共服务工作被列入重点来抓开始,无论是试验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还是在普及推广的时期里,温江区城乡公共服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同时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还存在几个方面发展的不足。在城乡教育、卫生、文化、环境、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投入,且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公共服务的面貌,提升了城乡公共服务的水平。以财政安排的教育经费为例,2006年19227.4万元,2007年29513.68万元,2008年30206.89万元,财政投入极大增长,有效地改善了城乡办学条件。第一,虽然在过去的供服务设施规划中,成都温江公共服务事业无论是在人力、物力还是在财力上的投入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不足之处也是十分的明显,那就是在面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全面上还是欠缺较大,发展不够平衡,力度也还有待加强;第二,虽然成都温江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的加强和提升,但公共服务的极大需求还要加强进步。据统计,目前温江就仅仅在地产项目的开发就远远超过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速度,甚至部门的公共服务设施还极度的落后,从而导致在地产开发建设的速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规划虽然不断完善,但在支撑保障体现以及良性的运转上还有待提升。在近些年中,温江区出台的《关于构建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措施对温江区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常态化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但是其执行力和发展程度却不尽如人意,这也是在未来发展中需要提高的地方。第四,在成都温江区被列为全国统筹城乡改革实验区建设以来,温江区通过推行“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使得该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建设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温江区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虽然在不断的转变,但是面对基本的民生要求的满足还要不断的拓展深度。

三、成都温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发展

针对成都温江公共服务设施当下的发展现状的调研情况,就当下温江区在公共服务设施中存在的问题,要想解决当下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调整是必不可少,从而保障成都温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平稳、快速发展。要想使得温江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合理有效的发展,首先,要统一思想、深入改革。只有在思想统一了,才能保证各级政府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建设中能够将各项设施有效的执行下去,才能在社会各个阶层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维护和投入到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中去。其次,在具体的措施执行以及实际行动上,第一,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确保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序推进。针对过去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中出现的诸如政策执行不到位,部门职能不明确,工作进行效率没保障,出现问题没法及时有效调整等问题,我们应该在温江区就公共服务工作建立统筹兼顾、一致管理的部门,只有这样才能合理的解决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工作中出现过的问题,从而保证温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以及建设的快速发展,确保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有序推进;第二,要不断的优化完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规划,确保公共服务设施合理的布局。在近些年温江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立过程中,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规划基本呈现出较富裕地区布点密集、发展薄弱的乡村地区以及城乡接壤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布点也相对稀薄。第三,制定标准化、系统化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从而确保公共服务设施的规范化和统一化。在当下的发展规划建设中,温江区的各个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样式标准各一,没有统一的标准,也导致使用中损耗较大,因此要想做到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不断进步,那么精细统一化、标准化的规划建设势在必行。除此之外,深化完善公共服务统筹机制,确保公共服务高效配置。加大人们对公共服务设施的认识度以及参与度等措施也是对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温江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与发展可谓是任重而道远,通过上文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重要性、成都温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现状和成都温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发展等方面对成都温江公共服务工作展开的一番探究,我们不难发现:只要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保质保量的将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的开展出来,那么温江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张莹莹,杨剑.温江区向卫星城转变过程中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9期

[2]许跃辉.欧洲公共服务创新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3]张应良.重庆市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篇6

一、标准缺失是当前农村公共服务面临的突出问题

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的主要任务是将“标准”引入农村基础设施、社保就业、医疗卫生、环境整治、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公共安全、行政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中,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置、服务行为、业务流程、日常管理、工作考核、财政定额等建立一套标准,并组织实施。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以公共服务财政定额标准作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和核心,通过财政均等实现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均等;制定并实施公共服务标准;引入质量管理模式。近年来,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改善,但总体上标准缺失,服务条件差、水平低、评价难、随意性大、农民满意度不高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成为当前农村公共服务面临的突出问题。

1.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标准缺失。合理的资源配置是保证公共服务有效提供的物质前提。资源配置标准缺失直接导致了公共服务提供条件差、能力低。一是产品品质标准缺失。产品品质是公共服务的核心,具体表现为产品质量应该达到什么标准,例如农村道路硬化的宽度和厚度、农村饮用水的水质级别等,这是资源配置的主要依据,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农村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公共服务品质需求差异很大,统一标准很难制定,且由于标准的高低直接关系财政投入多少,地方缺乏制定实施标准的积极性,少数现有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往往要求低、弹性大。二是机构设施标准缺失。机构设施是提供服务的物质条件,包括机构、场地、设施设备、人员等。虽然我国初步形成了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在内的公共服务体系,且已经在一些领域制定了国家或地方标准,但这些标准普遍要求过低、弹性过大且实施不力。三是资金保障标准缺失。由于缺乏产品品质和机构设施标准,造成财政资金安排缺乏科学依据,预算支出定额标准随意性较大。尽管近年来我国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在不断增加,但与发达国家比,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2.公共服务过程控制标准缺失。与物质产品不同,有些公共服务例如婚姻登记,其特点是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统一,服务过程控制标准缺失直接导致服务品质不高和农民消费满意度低。一是工作标准缺失。缺乏服务流程、岗位职责等相应工作规范,没有从职能导向型转变为流程导向型,办事流程不够简洁化,人性化程度不高,服务行为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服务过程重管理、轻服务现象严重。二是管理标准缺失。一些政府部门虽然构建了服务流程,制定了工作标准,但管理制度缺失,没有建立相应责任制,部门管理的透明度、政府行为的可问责性、政府管理的效率等不被重视,窗口部门和监察部门之间的权责界限模糊,监管规则及其执行机制不健全,对服务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缺乏依据。三是参与标准缺失。标准化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认可和执行,还需要社会公众的认同和参与。但在多数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和监管中占主导地位,各种行业协会、社会组织、消费者保护组织及社会大众如何参与缺乏标准,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

3.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标准缺失。对结果进行评价是公共服务持续有效并不断改善的必要条件,结果评价标准缺失使服务能力和条件得不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得不到改进、服务品质得不到提高。一是评估体系标准缺失。服务品质和服务过程标准缺乏导致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缺乏、无据可依,不少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处于自发、半自发状态,没有客观的衡量标准,评估内容和评估重点差别大、随意性大,更没有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评估主体标准缺失。应该由谁来评估、评估主体应该具备怎样的资质条件,没有标准。目前政府的绩效评估大多是政府内部考评,缺乏民众的参与。即使在政府内部,大多也是上级对下级的评估。群众参与和第三方评估,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无法做到客观公正,直接影响了整个结果的准确性。三是评估方法标准缺失。评估方法缺乏统一规范,不少绩效评估分散在目标责任制、社会服务承诺制等多种管理机制中,评估方法不一致,评估程序存在很大随意性,有的甚至完全流于形式,评估结果很难做到客观公正。

二、标准化是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抓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标准缺失,直接导致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低下,城乡区域均等化进程缓慢,公众参与度和满意度不高。从国内外经验看,作为科学管理的有效手段,标准化最先在工业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之后被应用到农业生产领域,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又将其广泛引入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进入新世纪,我国一些地方基层政府也开始自发将标准化引入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自2007年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启动了部级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试点项目绝大多数集中在城区,少数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在农村。标准使复杂的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简单化、固定化,极大地促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1.标准化使公共资源配置有标可依,有利于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品质标准和服务效率标准是公共资源配置的指向器。一是提供了公共服务品质的技术标准。标准化针对农村公共服务开发设计可操作的、具体的量化指标,对于一些难以量化的服务环节和服务内容,也着眼于通过优化定性标准来尽可能明确公共服务的品质要求,为确定财政支出标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优化了公共资源配置效率。二是改革了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不少地方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抓手,通过标准化建设,集中场所、集中人力、集中事项、集中办公,改变过去部门多头垂直管理、各自为战、重复建设、分散办公模式,整合办公资源,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改善了公共资源X―效率。三是缩小了公共服务城乡与区域差距。制定和实施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合理确定公共服务空间布局,指引公共资源在空间上合理配置,有利于改变农村公共服务整体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农村发展实际需求的状况,有利于改变公共服务城乡、区域间供给不均衡状况,有利于公共服务产品品质的统一。

2.标准化使公共服务过程有章可循,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通过制定实施标准来细化、量化、优化、固化公共服务过程,实现公共服务菜单式的申请、服务、评价,过程公开透明,结果自动生成,有利于规范行政行为、改善服务质量、推动权力阳光运行和廉洁政府建设。一是促进了政府公权力的自我限制。标准通过对公共服务提供流程各环节的工作和行为进行规范,在具体事务的执行上降低了相关部门的工作自由度,有助于消除“潜规则”,限制行政服务中的自由裁量权,促进农村基层政府尽快摆脱“权力行政”和“官本位”传统思维,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二是规范了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操作行为。标准通过将公共服务理念内化到每一个部门及工作人员思想和行为中,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标准,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工作人员疏忽造成误事、误时、误工现象,促进政府部门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打造服务型政府,提高公众满意度。三是方便了群众监督。公共服务标准化实质上是政府权力的社会公示,为公共服务事项的公开和透明畅通了信息沟通渠道,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了进一步保障,有利于避免行政部门“有选择的管理和有选择的服务”。

3.标准化使公共服务绩效有据可考,有利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公共服务评价的难点在于存在许多难以量化的指标且易受主观因素影响。标准化既是管理工具,又是检测和考核政府绩效的指标,为公共服务可量化、可比较、可考核提供了技术支撑。一是提供了绩效评价基本指标。标准通过对农村公共服务的目标、流程、提供方式等进行规范,明确管理服务要求,使政府工作有标准可依循、可操作、可检查、可评价,既为各级政府提供服务、履行职能提供了标准,也为绩效考核提供了标准。二是完善了政府绩效评价办法。将公共服务标准纳入到政府绩效综合考评中,既为政府内部考核评价提供了工具,也让公民对政府有一个评价标准,便于公众监督及引入公众和第三方评价,起到吸引社会关注、激活民主意识、强化社会热情的作用,增强了考核的科学性。三是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借助于考核评估体系和机制,标准的建立使公共服务工作更加有章可循,促使政府部门增强绩效意识、树立行政成本理念、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改善服务质量,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提升农民满意度。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

标准化作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技术支撑手段,在引导政府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规范政府公共服务行为、转变政府公共服务理念、创新农村管理模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全新的政府改革建设路径,面临巨大的挑战,更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稳妥推进。认真贯彻落实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开展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当前可考虑如下三项工作:

1.建立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合作推进机制。农村公共服务涉及基础设施、环境整治、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保就业、公共安全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等诸多方面,需要多部门、多级党委政府参与。当前可考虑在中央层面联合相关部门成立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启动试点工作,共同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工作程序和验收要求,指导地方开展试点工作。各级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相应项目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包括项目申报、项目建设的管理和指导。地方政府作为试点项目承担单位,要建立“政府推进、部门主导、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整合多方力量,协调解决标准化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具体负责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聘请标准化、公共服务和公共财政等领域专家,成立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咨询专家组,对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制修订以及标准实施进行指导。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建立标准化信息沟通机制,促进经验交流和标准推广应用。

2.开展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前期研究。遵循“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突出公益、专业导向”原则,由有关部门牵头开展需求调查研究,理清农村公共服务需求,根据需求制定标准体系。按照“急用先行”的现实原则,从基本公共服务品质和流程、机构与设施、工作人员、预算和支出等方面,中央应探索制定统一的公共服务最低标准和公共服务均等化阶段性目标,地方政府参照国家最低标准和均等化目标,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公共服务标准制修订和实施工作。具体到试点地方,重点是按部门对基层政府农村公共服务职能和工作进行统一梳理,形成政府职能和工作任务体系;针对职能和任务列出完整的标准需求体系;全面梳理、归纳已出台的农村公共服务有关法规政策,对使用有效的部分,直接列入标准体系,对缺失或过于抽象的部分,列入标准制修订计划;开展重要标准前期研究,重点标准制修订,在此基础上,制定形成完整的农村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研究报告,为中长期扩大试点做理论和技术储备。

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篇7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3.8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5-0025-02

一、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1.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实施

黑龙江省自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来,不断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2010年,已经基本完成“村村通”工程各项任务。实施1654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工程,建设模式为卫星直播。完成了全部62233套直播卫星设备的发放安装调试、用户信息采集上传、智能卡开通的任务,解决了1804个村62233户约30万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超额完成271个村。并按照黑龙江省广电局制定的考核验收标准和要求,完成了市、县的验收工作,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2.农家书屋工程有序开展

黑龙江省积极制定农家书屋工程“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建设农家书屋工程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实施办法和组织领导等,全面启动了全省农家书屋建设工程。通过积极建设“农家书屋”促进“文化育民”,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乡村文明示范带建设,在条件适合的村组开展“农家书屋”建设,并通过多方筹集配送大量书籍。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开展3年来,共投入4000多万元,全省13个市地、65个县(市)、907个乡镇,共建成农家书屋3270个,惠及农村人口774万人,覆盖率达36%。服务群众2010824人次,借阅图书3008794册,基本解决了农村群众看书难的问题。

3.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工程顺利开展

近年来,黑龙江省不断加大对乡镇文化站的投入,2007年已投入600万,完成改扩建15个文化站、巧150个文化室。2008年已投入1829万,改扩建13个文化站、改扩建437个文化室。2009年计划改扩建30个文化站、改扩建420个文化室,文化站市级建设资金300万、文化室建设资金1260万已经到位。到2010年已经完成“十一五”规划的136个文化站,1578个文化室的建设目标,现建成的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90%以上的都在发挥着文化主阵地的作用,广大的人民群众享受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的文化权益。

二、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尚不完善

第一,黑龙江省农村文化管理体制不顺。农村公共文化主管部门职能仍旧没有彻底转变,公共文化主管部门职能不清、管理不力。

第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法律机制不健全。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很多方面,诸如经费保障、管理体制、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缺乏具体的、可行性的政策和法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缺乏刚性的支撑体系。

第三,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黑龙江省尚未研究提出符合黑龙江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未将其纳入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其他相关行业规划相衔接。由于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绩效考核缺乏一套完整的量化指标评价体系,致使各级政府无法将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建设的责任层层分解,难以推动文化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农村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在黑龙江省大多数农村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队伍不能把农村文化建设放到重要的位置,多数地方领导、政府部门把文化建设作为软任务、软指标,或者仅仅把文化建设作为形象工程、作为宣传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农村文化管理队伍不能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和服务作用。基层文化单位的队伍不稳定,人才严重缺乏。许多有才华、有能力、有关系、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文化人才因为基层文化部门条件差、待遇低而改行、“跳糟”、“走为上”,导致农村的文化精英流失严重,文化骨干队伍不稳定,专业人才缺失。

3.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短缺

黑龙江省农村县、乡、村级文化基础设施与城市比较十分薄弱,陈旧落后。设施缺乏的现状严重影响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甚至有些服务尚无条件开展。乡镇文化馆、村文化室由于缺乏基本的文化设施,导致长期闲置不用;县级图书馆很少购置新书,而且农民看得懂、用得上的书籍不多,面向农村发行的报刊更是有限;“农家书屋”数量仍然偏少,同样面临着图书匮乏,流动性较差,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书难的问题。

4.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匮乏

黑龙江省广大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比较少,有利于提高农民群众素质的各类培训还不多,文化活动的内容相对陈旧粗糙,缺乏吸引力,形式单调,农民参与度不高。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仍然有部分农村存在“一个月过年,三个月种田,八个月赌钱”的现象。“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还是许多地方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

5.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黑龙江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非常薄弱,全省文化建设投资基本上靠政府,保障农村基层文化工作的经费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乡镇文化事业经费大都没有列入财政预算,许多文化站因经费短缺、发展困难,个别文化活动站成了无人员、无阵地、无经费、无活动的“四无”文化站。农村图书室、阅览室因缺乏经费,馆建规模不够,图书更新缓慢,馆藏总量不足,不能满足农民阅读的需求。虽然近年来黑龙江省逐年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但多用于年久失修、恢复文化站建设或赠送部分设施设备及图书,相对于农民实际文化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三、完善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对策

1.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

第一,改革农村文化管理运行体制,营造建设的制度环境。政府应该改革文化行政部门职能重叠的管理体制,积极推进自身职能转变,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和管办分离,改变长期以来文化主管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局面,切实把政府的职能由主要办文化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第二,强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和监督机制。建立全方位的绩效评估体系,提高财政效率,量化指标,确保绩效的具体与明确化,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对评估的参与。

第三,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当鼓励采取多种形式对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进行评估监督,以保证评估的客观公正性。

第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法规,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的有序开展。该根据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研究制定和完善一批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指导性意见和规划等等。

2.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第一,改革人事制度以选拔人才。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从业人员应该实行职业资格管理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通过“聘用、聘任”形式,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培养、使用、激励、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新的人事制度和科学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

第二,优化工作环境以吸引人才。根据人才需求预测和需求目录,政府应该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人才引进计划和相应的引进政策,落实保障措施,营造良好的文化人才成长环境,不拘一格,广开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优惠政策引进人才。

第三,加大培训力度以培养人才。政府应该制定人才培养规划,采取院校培养、岗位培训、业务交流等多种方式,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培训、轮训力度,加强农村文化专业队伍、文化经营队伍和文化管理队伍的建设。

第四,增设学科专业以储备人才。政府应该创新完善高校专业设置,在黑龙江省属高校如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校现有相关学科专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调整和增设一批文化建设相关学科专业,招收培养青年学生,着手建立以文学、音乐、美术、书法、摄影、戏曲、民间艺术以及相关艺术门类的专业艺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一体的文艺人才库,对纳入人才库人员,通过开展继续再教育、组织学习观摩活动等方式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毕业后充实到农村基层文化战线,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长远发展积累储备足够的人才。

3.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物质保障,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建立健全农村各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仅要增加资金投入,修建、重建大量设施,更要整合农村文化资源,有一个长期的战略规划。规划的制定应该符合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着眼长远,广泛听取有关专家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民为对象,按照“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完善功能、分级配置”的基本思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加大建设力度,形成门类齐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实用高效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4.积极开展农村公益性文化活动

各级政府应该按照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要求,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等时机,组织开展花会灯谜、文艺演出、书画展览、读书征文、体育健身、劳动技能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发掘民族民间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继续开展以“送思想、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送法律”为内容的“五送”进农村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各级政府应该积极扶持热心公益文化事业、有文化特长的农户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专业户,扶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文化室、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农民乐队、民办博物馆、民间职业剧团和业余剧团,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

5.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

完善投入机制,夯实发展基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物质保障。财政是政府集中资源和调控分配的重要手段,政府财政渠道的支农资金是政府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政策手段,对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十分重要。黑龙江省建设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按照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明确要求,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对农村文化事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对社区及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主要用于推进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社区文化站、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等重点惠民工程的建设。要在市财政设立社区及镇村专项文化建设资金,不断提高用于城市社区、乡镇和村文化建设的比例,并努力保证其以不低于当地政收入增长的速度逐步增加。

参考文献:

[1]李燕.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科学社会主义,2006,(6):84-86.

[2]闫平.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理论学刊,2007,(12):112-116.

[3]羊守森.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策略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12):5189-5190.

[4]韩军.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J].党政干部论坛,2008,(3):84-86.

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篇8

一、江苏省“建设服务型政府”成效回顾

“十二五”以来,江苏省各级政府在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许多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1.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两年多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对资源配置和市场行为的干预现象大大减少。全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稳步推进,截止2012年底,保留省级行政审批事项694项,其中:行政许可564项,非许可行政审批130项。进一步理顺了各审批部门之间的关系,为深入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

社会管理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12年9底,全省共注册登记各类社会组织40241家,其中社会团体21236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8595家,基金会410家。均居国内前列。在社会管理改革创新实践中,全省支持社会组织服务项目资金超过700万元;推进社会组织基地建设,2012年投入超过1010万元;全省共有359家社会组织取得公益捐赠税前扣除资质。成立了社会组织服务管理机构,全面推进社会组织评估工作。

优化市场环境,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出台了《关于清理规范政府制定价格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的意见》,扎实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减轻车主及运输经营者负担1.23亿元。清理涉企收费,共取消、降低34项收费标准,为企业和个人减轻负担9亿多元。

2.全面健全依法行政

全省依法行政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依法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常态化、制度化,行政问责制得到进一步强化,政府公信力得到了较大提升。

行政法律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颁布实施了《江苏省小额贷款公司非现场监管细则》《江苏省小额贷款公司现场检查实施细则》《江苏省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处罚细则》;《江苏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办法》进入立法程序;《江苏省重点污染源环保信用评价及信用管理》《信息归集和使用管理》等作为暂行办法公布;《江苏省价格管理监督条例》《江苏省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等一批现行法进行修订增补。

3.加快推进政务公开

全省政务公开取得明显效果,增强了公共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电子政务建设进展顺利,“12345”政府服务热线平台建设,实现了市、县(区)两级全覆盖和对接联动。

社会管理按照“五个一”(一处固定场所、一套信息设备、一名信息员、一套管理制度、一个长效机制)的基本要求,整合资源,规范流程,积极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及时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共信息服务。全省各市信息服务均实现“一线接入、集约管理”,社区事务实现“一站受理、一网协同”,信息采集“一次产生、多方使用”,有效整合了资源,延伸了服务,提高了效率,减轻了社区负担。2012年起,除敏感部门外,省级部门财政预算全部公开,并推进省级10部门试点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4.继续优化政府层级

全省进一步优化政府层级结构,明确职能责任,大部制改革稳步推进,扩权强县工作破冰前行,省直管县、经济发达镇管理体制试点工作有序推进。2013年底全面实现由省直管县(市)的管理体制。累计下放外部管理权限599项,内部管理权限387项;各市政府管理权限全部调整到位,全省20个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方案已通过省级评估。全省城乡社区“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新型社会管理体制覆盖率已分别达80%和50%。

二、江苏省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总体建设思路不足,缺乏完整的制度体系

江苏省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刚刚起步,总体来看和国外先进制度以及民众的实际需求还存在较大距离,主要表现在:制度建设比较零散,缺乏科学规划,服务型政府运行制度体系尚未形成。

2.制度建设存在动力不足、创新不足的问题

少数部门和地区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仍然存在“等、靠、要”的依赖心理,敢闯敢干的劲头不强,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失灵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些部门对于服务型政府的价值理念还缺乏深刻认识,即使提出“服务承诺”“一站式服务”“权力阳光运行”等口号,但仅限于操作层面的摸索,还没有上升到制度层面。

3.区域和部门发展不平衡

由于全省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地方政府和部门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视程度、积极性等都很不平衡,总体来说经济社会发达地区普遍优于欠发达地区。从部门情况来看,由于部门的强弱差距决定了部门制度的刚性和权威性。少数强势部门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往往考虑本部门利益较多,用部门的文件阻碍和对抗服务型政府建设事件仍有发生,导致部门提供服务的差异性增大。

4.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视不够

少数地方政府在管理服务上还存在依法行政、管理服务不规范的问题,法律在政府部门内的权威不高,行政执法的程序意识冷漠,政府管理服务存在缺位、错位、越位和监督不到位的情况,因此,依法行政和政府管理服务的法制化水平仍待加强。

5.公共服务缺乏统一的标准

到目前为止,全省公共服务规范和公共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影响了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当公众对服务不满或者服务过程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找到及时有效的维权方式和投诉途径都比较困难。

三、江苏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政策建议

1.强化依法行政

按照“两个率先”的基本要求,强化法治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各级党政机关要严格遵守法律和政策规定,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一是要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明确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进一步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以及建立决策后评估和纠错制度;二是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规范行政权力,完善行政管理法规体系、行政执法体系和执法监督体系;三是尽快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强化行政问责,严格责任追究。

2.完善基础性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问题是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中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加快建立适合江苏省情、惠及全民、公平公正、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键所在。

一是要推进公共财政制度建设。公共财政制度要紧紧围绕公共服务的核心功能,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压缩非公共性财政支出,坚决杜绝“政绩工程”。加大社会公共需求投入,将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保证基础公共服务支出增长适当高于一般预算收入的增长,保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力支持。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用法律推动各项社会保障的制度化、规范化,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兼顾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利益,积极推进养老、医疗、待业、工伤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尽快建立适合江苏省情、覆盖城乡居民、具有较高均等程度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

三是促进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公共就业促进机制和政策机制,加强职业培训和再就业援助制度建设,规范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积极推进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全省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体系,实现区域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均等化、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一体化。

四是强化公共教育服务制度建设。要把义务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保证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的增长。建立健全公共教育体系,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普及化、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五是加快公共医疗卫生制度创新。要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尽快完善公共医疗卫生制度。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将城乡居民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基层财力、物力、人才投入,切实增强基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六是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网络的通达能力,形成立体综合交通运输格局,有效满足居民出行需求。加强城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安全防洪、保障供水和改善水环境为根本目的,建成防汛抗洪和饮水资源保障“两大体系”。加强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档次和水平,使城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内涵。

七是完善公共安全服务制度建设。要建立健全制度约束机制,防患于未然。树立大安全的观念,完善公共安全立法,加快管理制度建设,强化制度管理。要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将损失减少到最小。要建立健全事件查处机制,遏制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建立健全救助保障机制,使受灾群体有保障。

3.继续转变政府职能

江苏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确立适应并反映权利公共属性的政府职能,提升政府行政服务能力,推广政府信息化服务,完善服务承诺,更好地为公民提供高效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强化宏观调控措施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公平对待社会力量提供的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群众健身、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

4.理顺部门职责

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篇9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状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非均等化

目前,我国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完善,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仍处于起步状态。由于资金的匮乏导致我国广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涉及的范围较窄,只包括养老、医疗、低保、特困户等基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和社会救济制度,而失业、生育、工伤、住房等社会福利基本没有。

(二)城乡教育资源分布的非均等化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城市教育当中,而对于农村教育的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导致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教育设施、教师资源、教育资金都十分落后。农村的学校少、教育设施差,很多农村学生连最基本的义务教育都无法得到满足;农村教师待遇差、教师资源紧缺、教师教学水平低,无法满足学生的中高等教育,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政府对农村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加大了城乡间教育水平的差距。

(三)医疗服务的非均等化

目前,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处于高水平、低覆盖的局面,大量高端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以及优秀的医疗人才都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医院,而小城镇以及农村的医疗服务十分落后。医院分布不均匀、医疗设备简易、医疗环境差,同时,农村的医疗服务制度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报销比例低、小病医疗缺失等,导致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甚至出现因病致贫、因贫再致病的恶性循环现象。

(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非均等化

由于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改革滞后,水、电、学校、医院、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在城乡间差距较大。政府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往往依靠农民和农村自行解决。尽管近几年,政府有意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建设速度依旧缓慢,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原因

(一)严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我国建国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主要以农村支持城市为主的二元结构发展模式。政府将居民人为地划分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其中城市居民拥有良好教育机会、丰富的就业机会、完善的养老医疗制度、生育伤残等社会福利,而农村居民却被限制在土地上,无法平等地享受国家公共资源。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无法适应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要求,各地政府也逐渐采取措施进行改革,但始终未能有较大改善。

(二)公共财政制度不完善

一直以来我国的发展战略均以城市为中心,对r村重视度严重不足。尽管近几年我国对农业的支出比重有所上升,但与工业生产的投入相比仍偏低。面对广大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来看依然显得微不足道,尤其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当地的农民连最基本的公共服务项目都无法享受。同时,由于我国采用分税制,导致政府更加关注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而忽略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使得广大农村财政资金不足,尤其是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资金严重紧缺。

(三)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不合理

在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以由政府供给为主,私人组织或社会团体供给为辅。但由于公共服务设施属于公共产品,很难获得经济收益,使得非政府组织投入资金的意愿不强烈,很难参与其中。同时,政府作为公共设施主要的供给者,其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明显少于城市,增加了城乡差距。

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还存在着所供非所求、所求非所供的问题。农民无法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充分表达自身偏好,导致出现政府供给非农民所求,农民所求政府未及时供给的现象。

三、提升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

(一)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分配制度

我国政府应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增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让农民能够与城市居民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首先,我国政府应逐渐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优化养老医疗制度、失业伤残生育保险制度。其次,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保障农村学生获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缩小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之间的文化差距。再次,大力发展农村医疗服务,增加农村医疗服务站点,提高医疗设备水平,改善医疗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最后,增加对农村公共服务资金的投入,将优化农村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纳入我国农村长期发展的规划中,着力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升农民的精神面貌。

(二)拓宽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渠道

政府作为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主要供给者,单纯依靠政府难以持续稳定地向城乡提供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优势,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建立农村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同时,鼓励私人组织或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形成以政府供给为主,私人组织或社会团体供给为辅的模式,使公共产品的供给来源更加多元化。

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篇10

为巩固我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成果,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设施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长效管理,确保所有公共服务设施的完整和运行正常,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原则,明确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的责任,建立完善的运行维护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的正常化、规范化,切实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质量,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面貌。

二、总体要求

进一步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长效管理制度;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保障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维护资金。明确专人或兼职人员负责公共服务设施的运行管理。保障所有已建公共服务设施的正常运行。

(一)环境卫生。按照农村环境政治要求建设垃圾池,购置垃圾箱,组建专门的保洁队伍,添置垃圾清运车辆,全面清理家前屋后和公共活动场所的垃圾,彻底治理村庄内以及沿路、沿河垃圾的乱倒、乱堆、乱放现象,加大对卫生死角的治理力度,达到村庄内外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无乱堆乱放,河道内无垃圾沉积物,道路两侧无杂草杂物。积极鼓励和引导村民在家前屋后、道路两侧的空地栽种花草树木,全面提高村庄绿化覆盖率。

(二)道路桥梁。重点解决道路坑洼不平、路面乱石抛洒物多、路边乱堆乱放等突出问题,安排专人加强道路巡查力度,路面不得堆放建筑垃圾、打谷晒场,要保证路面整洁、坚实,出现破损要及时修补,保障道路清洁、安全、畅通。道路两侧的绿化,要定期修剪,出现缺苗的要及时补植。

(三)农田排灌设施。2013年,将对全乡重点排灌渠道进行疏浚工程,对影响灌溉和排水的渠道清淤、拓宽。安排专人负责对排灌站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排灌设施保持正常运行状态,冬天农闲时安排专人看护排灌设施,做好防盗工作。疏通有关村的排水通道,储备充足的抢险防汛物资,加大汛期巡防力度,确保防汛安全。

(四)综合服务。2013年完善党员活动室的活动设施,及时更新上墙规章制度以及党员公示信息等。完善治安室的值班设施和制度,加强节假日期间的治安巡查,保证村民人身财产安全;完善三农金融服务中心设施,对接纪委的“四网五制”工程,做好三农资金的安排和发放工作,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兑现各类惠农资金。

三、资金管理

为做好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确保资金安全运行,一是按照资金管理办法实行专帐管理,做到预算时有计划,申请拨款时有方案,使用过程有监督,工程竣工有验收。会计核算列专项明细科目支出;二是加强工程竣工财务结算审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针对我乡目前农村公共服务的运行维护管理滞后建设的现状,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财政、农经、水务、建管等相关单位为成员,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工作措施,落实长效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