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意义十篇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意义十篇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0:54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意义篇1

关键词:民生;公共体育;法律

体育法教学与研究长期存在某种理论自足与逻辑自洽的臆想,就体育论体育,较少运用其他社会科学部门的分析视角来检视与分析体育本身的问题。民生视角契入体育法的教学研究即是以政治学、公共管理学以至经济学的视野来分析体育发展问题。

一、公体设施法律教学与研究的民生基点

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重点。时下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就更为注重民生保障与改善,以实现公平正义。作为政府则有责任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制定出旨在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系列制度安排,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民。作为民生发展之公共体育事业也必将纳入民生执政视域之内,公体事业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公共体育在我国的发展长期不如竞技体育,也满足不了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公共体育的长期落后,势必引发国民体质堪忧、医疗费用高企、人民幸福指数低下以及工作效率与国家竞争力同步下降等问题。我国公共体育设施的落后长期制约公共体育的发展。我国人均公共体育设施数远远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场馆建设滞后且规划不合理,分布不均衡,资源未经优化整合,已有设施利用率低,严重制约公共体育活动的开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的执政理念也在更新,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体育事业的重点也由竞技体育转向民众广泛参与、普遍受益的公共体育,更加注重民众体育运动权的实现与保障,更加注重政府自身的公共体育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和责任,另一方面,民众的要求也从物质需求逐渐转向精神文化需求层面。同时国家财力充裕,政府的供给能力、服务能力、保障能力有了提高的基础与条件。政府加大投入,合理规划、建设公共体育设施,科学管理,妥善运营,全程监控,让公体设施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用,在民生方面将产生积极效果。

公体设施是发展体育事业,贯彻《体育法》,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与保障条件。我国政府亦日益重视自身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工作重心转向公共体育,同时民众的体育运动需求与权利意识日益增强,要求公体服务均等化的公平正义观念日渐形成。新的理念与体制转变需要新的制度安排,法律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性、指引性、执行性的制度安排在公体事业规范化、科学化进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与作用。

二、公体设施法律教学与研究观点述评

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与利用不仅直接关乎国民的体育健康、娱乐休闲等安身立命之权,且与中国市民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密切相关。因此,关于公共体育的研究一直为学界关注。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界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公体设施的建设与利用的现状、动因、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等。而法学研究主要在以下方面:

(一)公体设施建设与规划法律制度

1.有关政府责任的反思。范宏伟等从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政府职能转变角度论证政府提供体育公共产品和体育公共服务的法律义务,以及从实现人权、公民体育权利角度论证政府责任,还有从落实全民健身,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角度分析政府的职能职责。

2.有关公体设施用地制度的研究。雷哲提出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规划、社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政策、法律建议,此外,有学者论及公益性体育用地的资产化运营基本理论,分析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及香港体育用地管理的经验,提出了公益性体育用地在规划、取得、运营三阶段的监控框架和监管建议。但鲜有学者从实践需要和法理层面论证体育用地的征用及补偿、平整与利用等法律制度。

3.有关公体设施建设资金制度的研究。学者李毳等集中研究体育公益金投资公共体育设施时的使用、管理、监控法律问题;此外有学者在民营资本投资体育健身服务业政策研究中,提出要从公平性、优惠性、竞争性、保护性、管理性五个维度规制民营资本投资公共体育设施。

(二)公体设施管理与运营法律制度

1.有关公体设施管理模式的反思。潘姝指出,公共体育场馆管理模式是一种成型的、可供直接参考运用的完整的管理体系。由于不同性质的公共体育场馆其管理模式也多种多样,根据其资产的性质,结合市场经济规律,提出了财政管理、自主经营管理、法人管理等三种管理模式。

2.国外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的有益借鉴。周爱光等通过比较中日体育法,提出我国应学习日本提高法律的权威性、系统性、明确性,并增加量化内容;郭树理通过研究美国体育法,提出我国应借鉴美国为大众体育专门立法,发展垂直管理模式和俱乐部制度以及对弱势群体使用公体设施的特殊制度安排。

(三)公体设施保障与救济法律制度

1.公共体育设施保障与救济的体系建构问题。李静提出完善体育设施、加大公共投入、改革投融资体制、发展第三部门、拓展供给渠道、建构绩效评估体系等措施以完善体育公共服务的支持与保障体系,还有学者就实现政府机构(规制者)—市场主体(被规制者)—消费者(公民)三者平衡的多元化的体育公共事业治理体系进行了研究。

2.监控制度的立法填补。张大超系统研究了国外包括学校体育、体育休闲与娱乐业、大型体育公共设施在内的体育风险管理体系,还有学者探析了我国在公共体育领域建立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此外还有学者建议发展体育社工制度和公共体育设施的资源共享协作制度。

3.侵权、伤害制度的立法完善。龚文东认为,立法应完善运动参与人与体育设施管理者间的运动伤害责任,强化设施管理者的关注义务(法定义务和合理注意义务),特别是完善非法定的安全保障义务,也有学者运用侵权法理论分析体育人身伤害侵权纠纷中的民事法律责任,还有学者强调,体育伤害中的自甘风险作为一种免责事由进行规定。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意义篇2

关键词:县域;责任教育;模式;研究

一、确立“三统一”培养目标

增强社会责任感有赖于责任教育的实施,责任教育的目标为:增强学生的自我责任感、家庭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做负责任的小公民,为培养中华民族复兴的高素质公民奠定基础,并要求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放弃个人的利益,把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承担起对国家、社会和集体的责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都提出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因此在校学生责任教育的培养目标要统一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建设目标上来,要统一到当地公民道德的建设目标上来,要统一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目标上来。

二、贯通“三融合”建设领域

在校学生责任教育的内容为:热爱生命、自理、自力、自尊、自强、自爱、自护、自信、自律、严谨、诚信、惜时、学会学习、乐观向上、学会做人、尊重人格、学会生存与发展;爱老师、爱同学、爱幼小、尊敬师长、关心同学、敬老爱幼、帮助他人、平等尊重、善待他人、乐于助人、学会合作、谦虚谨慎、和善待人、扶弱助困;爱父母、热爱家庭、关心家庭;。以上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校学生的责任教育要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融会贯通,要和公民道德建设融会贯通,要同和谐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融会贯通。

三、建立“三落实”责任机制

学生责任教育的责任机理要有主有辅,协调配合,分工合作,形成合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等,都强调指出,党政各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因此,在学生公民责任教育中,一要落实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群众团体齐抓共管、分工合作的领导责任;二要落实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三要组织广大群众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担当社会责任。建立“三落实”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公民责任教育。

四、健全“三结合”教育网络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要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坚持不懈地在学生中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要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使全县未成年人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健全“三结合”教育网络,一是以学校教育为中心,扎实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奠定学生公民教育的良好基础。二是以家庭为单位,以家庭教育为起点,以父母为负责人时刻教育引导自己未成年子女自觉地增强责任感,让学生在家庭责任体验中成长。三是以社区(村)教育为平台,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成就自我,形成社会化、开放式齐抓共管的未成年人公民责任教育的工作格局。

五、打造“三服务”公共文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提出,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文化氛围,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完善面向未成年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因此,要开展“三结合”文化服务,一是做好文化产品供给、阵地建设服务;二是做好文化基地建设和开放使用服务;三是做好校内资源与校外场馆的衔接服务。

六、实施“三层级”评价体系

一是对学生责任教育公民社会责任感进行总体评价;二是对学生责任教育责任机构进行责任目标管理评价;三是对学生责任教育对象的个体责任、责任心及责任感进行成长评价。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和考察等形式,对学生责任教育的效果进行满意率的评议和感受。根据有关部门在学生责任教育工作中所要承担的职责和工作任务进行过程性评价。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思想品质和文明行为方面的评估,以学生的爱国情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自我责任感、他人责任感、家庭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程度为内容进行评价。

“县域责任教育实践模式”如以上所述,要放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按“有设计、有指导、有读本、有成果、有评价、有推广”的“六有原则”进行县域责任教育模式的创建,力求达到“突出区域资源,形成特色品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意义篇3

一、工作目标

对照《创建省示范文明县城责任分解》、《象山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责任分解》的目标任务要求,在我区全面开展“两城同创”活动,以加快推进以开发区建设为重点,实现区内群众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区容区貌明显改观、社会环境明显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环境卫生明显好转、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明显丰富、公众安全感明显增强的要求。动员全区人民积极投身“两城同创”活动中,在全区营造浓厚氛围,确保创建活动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工作责任

(一)实施文化引领工程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教育。运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形式,在全区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教育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容,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和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价值观念。

2、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抓好公民文明教育,在机关、企业、社区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学习教育,普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之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成为区内群众的自觉行为。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园区、文明企业、文明商户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机关、企业、商户深入开展层层创建活动,制定出文明企业、文明商户、文明科室等系列标准并开展评选活动,进一步提高区内群众的文明素质;在全区开展“创文明园区,从我做起”的社会公德实践系列活动,组织机关干部、企业职工走上街头净化、绿化、美化区容区貌。

3、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和优化我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布局,改善现有文化基础设施,建立健全我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着力完善开发区党员服务中心及职工文化中心软、硬件配套能力,为区内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实施群众文明素质工程

1、开展“机关作风讲文明,争当好公仆”活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按照建设“五型”机关的要求,倡导学习之风、创新之风、实干之风、服务之风、清廉之风,塑造廉洁勤政的人民公仆现象。结合机关效能建设,促进机关建立权责明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机关运作机制,使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变,履职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进一步改进,创建优质发展环境。继续保持企业服务“一站式”,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效率、现场办结率以及群众满意率。

2、“服务窗口讲文明,争当好使者”活动。大力加强机关窗口服务自身建设,提升窗口人员和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完善优质服务和行风建设常态机制,创新服务载体,打造服务品牌。

3、“红绿灯下讲文明,争当好公民”活动。以提高区内群众安全交通意识为着力点,开展“文明行车光荣、乱闯红灯可耻”主题教育活动。

(三)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1、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重点完善人行道、绿化带及路灯亮化等设施的建设。

2、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公共设施建设规划,加快我区园林绿化项目建设;加大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建设力度。完善社区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3、文体设施建设。加强大众化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整顿和管理,添置必要的休闲、娱乐、健身设施。

(四)实施社会环境整治工程

1、整治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加大力度整治区容区貌,搞好环境卫生,全区辖区内做到街道路面平整,沟渠畅通、无污水坑凹、残墙断壁、无垃圾、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设摊点、乱挂衣物、乱写乱画乱贴及随地吐痰现象,彻底清理“牛皮癣”。各企业、商户实行“门前三包”、“门内达标”环境卫生责任制。

2、整治交通程序。联手交管部门,加强交通安全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加强全区道路秩序管理,开展机动车尤其是摩托车及非机动车等的专项治理和无证机动车的治理,以我区主要干道、主要出入口、车站、交叉道口等为重点整治部位,做到车、人各行其道,无闯红灯、无拥挤上车、无攀越栏杆等现象。

3、整治社会治安。充分发挥开发区综治中心效能,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组织对公共娱乐场所“黄、赌、毒”的专项打击处理工作,做到规范一批、整治一批、查处一批。坚持开展“打黑除恶”和禁毒专项斗争,严惩“黑恶”势力。把社区治安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落实群治制度,形成良好的治安秩序。

4、整治文化环境。深入持久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全力推进网络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专项整治,大力净化网吧、网络和企业周边环境,坚持遏制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的传播,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

(五)实施“两城同创”舆论工程

1、广泛开展宣传活动。采取印发创建资料、制作宣传牌、宣传栏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富有成效的形式和办法,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强劲造势,使全区群众知晓“两城同创”的目标要求,明确自己在创建活动中的作用和责任,真正做到创建意义、创建目标、创建标准、创建要求和文明规范“五个明确”,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区内群众的自觉行为,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创建活动的良好氛围。

2、做好公益广告。在重要路段设立一批创建宣传牌,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横幅、墙体广告等形式进行宣传。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

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的两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创建工作联络员,负责有关工作进展情况等相关信息的上报。领导小组根据创建工作的实施情况,适时组织召开相关会议,并及时通报工作进展。

(二)提高素质,全面部署。

通过教育和学习培训,提高队伍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务实作风和廉洁形象。各科室要根据工作职责,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讨论,结合工作实际对任务进行细化,把握工作进度,确保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三)强化督查,严格考核。

将该项工作纳入工作目标考核,每月组织召开一次月度工作会议,及时做好对创建工作的跟踪调度,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健全创建工作相关档案整理和收集工作。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意义篇4

关键词: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现状意义措施

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不断扩大的城乡差异、校际差异和群体差异现象严重挑战教育公平,并势必影响进一步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的机会。因此,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城乡基础教育失衡的现状

1.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

在“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管理体制下,市直中小学市管,镇中镇小镇管,村小村管。由于受经济发展状况的限制,集资成为筹措教育经费的主要渠道,在经费投入上形成倒金字塔,城区市直学校和城关镇所辖学校投入比镇中、镇小多,镇小比村小多。这使乡村学校办学的硬件设备远远落后于城镇学校。

2.师资配备不均衡。

发展农村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师资队伍建设。我在调查中发现,在农村中小学中普遍存在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学历整体偏低的情况。由于农村教师福利偏低,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相对艰苦,高校毕业生不想到农村教书,农村教师特别是农村骨干教师想方设法涌入城镇学校的现象比比皆是,以致农村40岁以下教师所占比例很小,教师队伍严重老化,第一学历达标者甚少,大多通过进修拿到大专学历。这与城市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高,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结构相差甚远。

3.学生素质发展不均衡。

农村大多数学校依然沿用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管理机构通过各种考试、竞赛等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领导围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组织开展工作,教师只注重于文化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的生理、心理、能力、价值观念等的培养和树立较为漠视。这与城市中小学教育理念的更新、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潜能的开发有较大的差别,从而导致农村孩子在能力素质方面明显不足。

二、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

1.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环节。教育是相关利益群体最多的社会事业之一,教育公平也就自然地成为人们评判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应是国家提供的同时也必须予以保障的公共事业,其本质属性就是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现在教育发展很不均衡的状态,不仅无法满足大多数人共同的教育需求,而且促使教育热点问题持续升温。

2.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各地、各个学校都在努力地研究和探索,但就整体讲,素质教育还是任重道远,还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和全社会的长期努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此,实施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一主线,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学生之间的素质差距。

3.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大力开发人力资源的前提和基础。

人力资源是指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怎样把巨大的人口资源转化为丰富人力资源,把潜在的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的人力资源,最直接又最重要的是依靠教育,而义务教育又是最重要的基本途径。

三、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

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一是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通过政府投资、社会捐助及学校勤俭办学等途径筹集资金,对农村学校校舍进行加固和重建工作。

二是推进农村中小学多媒体教室建设。教育主管部门成立农村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建设项目领导小组,按照“低成本、高有效、可持续”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原则,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配备多媒体教室。同时通过网络设施建设,与城市教育网络资源管理平台相链接,将城市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传送到农村地区,有效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三是加快乡镇中小学学校图书室建设。通过政府拨款、社会捐助和与城市图书馆建立资源共享的关系,以充实图书的数量,提高图书的质量,解决学校没有图书室,或者藏书量不足、图书陈旧、藏书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

四是加快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建设。认真落实《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特别是体育场地建设。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建设结合起来,改善农村学校体育条件。

2.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一是实施“五大计划”,建城乡一体教师培训体系。依托当地高校现有资源,进行师德师风建设计划,农村教师全员培训计划,艺术、体育、健康教育教师专项培训计划,英语教师专项培训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网络研修等“五大计划”,对农村教师开展全员培训,加快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

二是城乡校际结对帮扶,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积极探索城乡学校共同发展的工作机制,城镇重点中小学与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牵手”,对口开展人员、资源、课堂、教研、科研全方位帮扶。

3.健全机制,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建立倾斜提高机制,即让在贫困地区、乡镇以下学校工作的教师工资水平高于城镇教师,以弥补农村教师交通、饮食、夜间工作(晚自习下班辅导、生管值班等)等方面的费用。

二是建立农村优秀教师补贴机制,即对农村优秀教师实行特殊性补贴制度,如优秀教师补贴、在农村学校服务年限10年以上教师津贴等,使人才得到相应待遇,安居乐业,从根本上解决教师逆向流动的问题。

三是建立对农村学校师资培训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将农村学校教师培训经费核定为工资总额的3%―5%,确保农村校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各级各类培训学习。

四是完善城乡校际结对帮扶机制,即建立中青年教师定期流动制、名优教师巡回授课制、紧缺教师跨校走教制等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教师有序流动机制,并建立相应的政策导向机制和保障制度。

总之,义务教育是国民素质提高的起点、人才强国的基点、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基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是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义务教育健康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晓妹.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的决策选择[D].福建师范大学,2003.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意义篇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和农业问题一直关系到经济发展、国民素质、社会稳定和国家富强。所以“三农”问题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大事。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47亿人,其中城镇人口所占比例为51.27%,农村人口为48.73%[24]。农村人口仍然占据我国人口的重要比重。“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体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所谓农村体育是指在县及县以下广大农村开展的,以农民为主要参加对象,以增强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25]。“十一五”以来我国学术界涌现了一大批关于“农村体育”的研究成果(约1296篇),2011年我们迎来了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计划,在这重要的历史时期,回顾和总结“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的重要进展,提出新时期有待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将具有现实意义。

1“十一五”以来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现状

1.1研究成果(论文)发表情况分析

“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党和国家做出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的战略部署。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也特别提到了“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发展战略。随着我国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体育问题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关于农村体育问题的研究一直以来跟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紧密相关,涌现出了一大批关于农村体育研究的成果,通过以“农村体育”为题名对cnki数据库进行检索,结果显示在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共有1296篇,以“农民工体育”为题名检索的结果显示共有107篇文章发表,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题名进行检索共有377篇文章发表。其中关于农村体育问题研究的1296篇论文在各年度分布如下,2006年为123篇、2007年为235篇、2008年为254篇、2009年为253篇、2010年为234篇、2011年为197篇(见图1)。

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学者们对农村体育问题关注度较高,主要集中在:1)对农村体育思想与制度的研究;2)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及资源配置方面的研究;3)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效果的研究;4)以家庭体育和学校体育为契机的农村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5)农村体育组织研究;6)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体育发展战略研究;7)农民工体育与体育权利等几个研究领域。

1.2研究成果(部级课题)立项情况分析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高水平课题,通过对“十一五”以来的课题立项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2006年至2011年期间共有关于农村体育问题的课题研究24项(见表1)。

通过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主要涉及“农村及农民工体质健康研究”,“农村体育服务产品研究”,“农民工及子女体育教育研究”,“农村体育服务的法律保障研究”,“农村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时效性研究”,及“民俗与人类学视域下的农村体育活动”等几个热点领域。

2“十一五”以来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的四个热点述评

2.1关于农村体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

农村体育的发展深受社会变迁的影响,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农村体育在不同历史阶段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结果,不同的地域环境和经济背景也造就了不同的发展状况。黄北翔等(2010)对湖南省农村体育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进行研究后认为“湖南省农村的体育设施严重不足,体育场所占用或挪用情况较多,农村体育组织以基层和村委组织为主,体育经费缺口很大。经济、文化素质、体育资源、管理体制等是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建立保障制度、健全农村体育管理体制,发挥传统体育项目优势,整合农村体育资源,依托学校体育资源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策略[1]。韩军(2009),奚风兰(2006)认为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差距较大、体育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体育管理组织、参与农村体育的主要力量流失是当前农村体育发展的基本现状[2][3]。王洋等(2006)对陕西省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进行研究,认为资金缺乏、体育组织建设落后、思想重视程度不够是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王绍军等(2007)对江西农村体育发展现状研究的结果显示江西省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匮乏,体育组织和管理工作薄弱,农民健身意识淡薄,缺乏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了解。郭敏刚等(2007)在梳理农村体育思想变迁的基础上认为农村体育的发展策略应集中体现在建立农村体育组织、大力兴建场馆设施,充分发挥民族体育的多元化优势,引导农民体育锻炼习惯。刘玉等(2009)认为目前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比较落后呈现不均衡局面[4]。闫艾萍等(2011)对太原农村体育发展的研究结果认为体育组织人员不足、体育活动较少、资金来源单一、体育健身设施缺乏、管理制度不健全是农村体育的基本现状。董静(2007)认为场地器材不足,农民本身对体育健身认识不够,体育社会指导员较少,体育健身消费水平较低是吉林通化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基本现状。王程等(2006)认为提高领导认识,强化政府职能作用,解决体育发展经费问题是当前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策略[5]。胡庆山(2006)袁文惠(2009)则认为整合农村学校体育资源,培养农村体育主体力量是当前农村体育发展的策略[6][7]。田雨普(2006)认为经济社会、经费投入力度、主体力量、文化素质、导向机制等是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建立农村体育的长效机制,推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培养农村体育主体力量是农村体育的发展策略。林彦芸(2011)认为加大农村体育投入、改善农村生活、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完善体育组织网络是当前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策略。

通过对上述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人的本身是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具体表现为农村体育发展不均衡,体育场馆和资源设施缺乏,农民体育锻炼意识不强,体育组织不完善等几个方面。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状况是相一致的。笔者认为目前关于农村体育发展现状与策略的研究缺乏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存在着理论深度不够、研究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差的弊端。因此构建和提炼多学科理论、建立与社会变迁相结合的创造性理论仍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转贴于

2.2关于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就目前而言对农村公共产品的相关研究已经较为系统和成熟,但是对于公共产品的子系统之一的农村体育公共产品方面的研究关注较少[8]。“十一五”以来关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产品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围绕着体育公共产品的概念,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模式策略,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的制约因素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在概念上学术界对于该方面内容存在着“体育公共产品”和“公共体育产品”两种表述。汪艳等(2007)将体育公共产品定义为“体育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和使用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体育产品”[11]。张建明,田雨普等(2008)认为“体育公共产品是指用于满足人们体育需要市场不能提供或不能完全提供具有一定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或服务”[9]。那么农村体育公共产品是体育公共产品的子集是以农村为服务区域的,农村体育公共产品即包括公共体育设施等实物产品同时又包括体育服务、法规政策等非实物的产品[10]。第二,关于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状况研究。大部分研究结论显示农村体育公共产品存量较少,分布不均衡。如秦椿林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王园园等(2006)的《贵州省农村体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李萍美(2006)的《浙江省农村体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冯建(2008)的《对我国农村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的分析研究》等等。第三,关于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的制约因素研究。张建明等(2008)认为农村公共产品的整体供给不足、城乡二元结构、农民健身意识不强等是主要因素。许月云等(2008)则从体制与制度上面的得出了答案,认为缺乏公共政策的支持是制约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的主要因素[12]。高军(2008)则认为资源不足是制约供给的主要因素。第四,关于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制度和模式研究。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体育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其中部分学者研究认为我国大部分农村没有体育管理组织,如张峰(2007)《对陕西农村体育人口现状的调查研究》,于向(2007)《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等等均反映了农村体育管理体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的现状。在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的模式方面张建明(2008)等倡导以国家供给为主将公共产品供给放在农村的供给模式;许月云(2008)则认为应建立供给决策机制和供给监督机制加强供给。汪艳(2007)等认为应避免行政手段倡导经济手段加强供给。田雨普(2007)和虞重干(2007)则认为政府应重心下移,大力提倡以广大农村为核心的体育公共产品供给模式。

综上所述“十一五”以来我国学者对于体育公共产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现状、制约因素、模式策略等方面研究。研究结果呈多元化趋向,但是从总体来看研究的抽样、研究的实用性、研究方法等仍然困扰着我们。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进一步开拓研究视角、倡导跨学科理论的应用,围绕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财务管理、模式与体制制度、资金筹集与使用等应用领域的研究将进一步凸显。

2.3关于农村体育保障机制问题研究

解决“三农”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2006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要“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自此新农村体育也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政策的实施离不开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自此农村体育保障研究也开始方兴未艾。张宏伟(2011)研究认为农村体育的发展应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体育财政体制,完善城乡一体的体育行政管理体制,强化城乡体育一体化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体育资源的布局等机制作为保障[13]。王联聪等(2010)认为农村体育保障是国家社会保障的一个组成部分;村落社区体育保障则是具体服务的提供对象,农村体育保障应是实现社会福利的手段。研究农村体育保障应以社会福利、社会服务以及社会保障研究作为基础[14]。李宗山(2010)认为农村体育保障体系的建立应从完善机构、多元化融资、队伍建设、宣传营销、扩大约束等方面入手[15]。

农村体育的良性发展离不开体制制度和法律的保障,体育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一部分应该得到法律保障,在发达国家公共服务均等化早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基本施政纲领。在我国对于保障体系的建立略显滞后,尤其是体育权利的保障体系更是起步甚晚。通过“十一五”以来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涉及甚少。特别是从法学的角度上对于农村体育保障进行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就目前研究成果来看仅仅停留在制度上的建构较多,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非常少,因此农村体育发展的制度和法律保障将是“十二五”期间研究的重点。

2.4关于农村体育文化建设问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符号象征,是一个民族的根本,在农村体育建设中体育文化的建设和繁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构建农村体育文化氛围、繁荣农村体育文化是发展农村体育的首要路径。徐成立等(2009)认为体育文化建设是提高农民身体素质的有效手段,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16]。刘玉等(2009)认为保障乡村和农民在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是我国农村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提高农民的体育话语权,倡导建立国家主导下的农村体育文化市场服务和体育文化服务相结合的综合服务体系[17]。任宝国等(2007)认为农村体育文化是新农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体育文化整合、改革体育文化传播体制、加强城乡关联是发展繁荣农村体育文化的必要途径[18]。陈浩然等(2011)利用帕森斯的agil模式建构了乡村节庆体育文化社会功能的agil模型,认为乡村节庆体育文化具有情感目标、文化维模、个体适应和社会整合4个功能取向[19]。魏强(2009)认为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需要乡(镇)村两级政府的重视,需要政策和体育设施的保障[20]。针对发展农村文化的问题石冰等提出了利用大学生村官来加强体育文化建设的举措[21]。孟凡强(2011)认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主要表现在培养新型农民为根本、以和谐为主题、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和以建立农村体育良性发展机制为内核的生态体育价值诉求等方面[22]。

从目前研究的成果来看,学术界对农村体育文化的研究成果质量不高,尤其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成果不多。这充分显示了两方面原因,首先是学术界对农村体育文化这一命题关注度不够,其次也体现了部分学者关于体育文化研究思路的闭塞、方法的单一。因此,“十二五”期间广泛汲取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学和史学方面的知识至关重要。

2.5关于个案研究与田野调查方法在农村体育研究中的应用

田野调查指研究者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之中,采用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研究所需资料,然后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是指对一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23]。个案研究与田野调查的方法是人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法。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体育的现状也不尽相同,这正符合进行个案研究的需求。个案研究与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在农村体育中的运用使一大批有一定价值意义的研究成果开始涌现。如《广西红水河流域农村族群体育活动的体育人类学审视》(2011),《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与促进湘鄂渝黔边区农村妇女健康研究》(2010),《青南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中藏族农牧民体育健身的研究》(2008),《新农村建设中村落农民体育发展环境分析——安徽小岗村、小井庄和落儿岭3村实证分析》(2011),《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困境及救赎——以盐城地区义丰龙舞及楼王莲湘为个案》(2011),《小康社会中的村落体育——山东三村的调查》(2009),《禄村变迁中的传统体育流变研究》(2010),《一个村落舞龙活动的变迁》(2010),《民族传统体育的变迁与传承研究——以广西南丹那地村板鞋运动为个案》(2008),《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以湖北省大洲村为个案》(2007)等等。转贴于

3“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的展望

3.1国家提倡的文化繁荣战略将推动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当今世界的发展将面临多极化、各种思想相互交融的挑战。文化作为民族的血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与地位越加凸现。为此2011年11月18日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中国农村发展一直跟党和国家的政策紧密相关,上述文件的颁布实施势必将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体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受到影响。“十二五”期间围绕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方向的研究命题研究将成为热点,为此体育界应未雨绸缪围绕这一命题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不仅要思考如何促进农村体育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问题,还要思考与体育文化相关的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管理、文化引导以及如何促进城乡合作、城乡融合、统筹发展、探讨不同模式和发展路径等问题。《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出台实施以及《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等都将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特别是《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在“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指出“加强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创造出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在“全面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中指出,“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体育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我们坚信我国农村体育的研究在伴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全民健身和文化产业的大势中必将迎来新的学术热潮。

3.2农村体育的深入研究将影响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格局

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的辉煌成绩奠定了我国体育大国的地位,也拉开了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序幕,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9月29日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表彰大会上提出“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号召后,为我国体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因为群众体育短板所产生的“水桶效应”成了制约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主要因素之一。正如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同志在2010年体育局长会议上曾经指出,“群众体育是我国体育的薄弱环节,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与有限的资源之间的矛盾是制约我国体育发展的主要问题”。从宏观的角度来讲“农村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子系统,农村作为中国最有潜力的群众体育发展“基地”,农村体育的发展必须与我国体育的发展战略相契合。因此提高农民体育参与热情,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向体育强国迈进成为未来中国体育工作的重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农村体育也势必成为未来群众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于推动群众体育发展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我们期待“十二五”期间将会有更多的学术团队和学者投入到农村体育研究与实践之中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意义篇6

沈阳市公共体育设施条例全文第一条 为了促进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加强对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和保护,充分发挥公共体育设施的功能,满足公众健身活动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全民健身条例》和《辽宁省全民健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公共体育设施,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或者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不以营利为目的、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体育活动的公益性的建筑物、场地和设备。

本条例所称的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是指负责公共体育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为公众开展体育活动提供服务的相关单位。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使用、服务、管理和维护。

第四条 市体育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本市行政区域内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区、县(市)体育主管部门依据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发展改革、教育、公安、民政、财政、规划国土、建设、城建、房产、文化、物价、工商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公共体育设施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大对城市社区和农村地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形成布局合理、互为补充、功能完善、覆盖面广、普惠性强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

第六条 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维修、管理资金,应当列入本级人民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

体育公益金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用于公共体育设施,专款专用。

第七条 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建或者捐赠公共体育设施。

捐赠人可以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享受优惠;对于捐赠的公共体育设施,可以留名纪念;对于单独捐赠的公共体育设施或者主要由捐赠人投资兴建的公共体育设施,可以提出公共体育设施的名称,依法报请批准。

第八条 市和区、县(市)体育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规划国土、建设等部门,根据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并由规划主管部门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予以落实;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用地应当不低于国家对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规定的指标,并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九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按照就近、便民的原则建设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小型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场所。全民健身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应当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在新建、改建、扩建广场、公园、公共绿地、沿河风光带等公共场所时,应当结合实际条件,配套建设全民健身路径、健身步道、登山道、自行车道等公共体育设施。

第十条 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划和建设相应的公共体育设施,并与居民住宅区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保证公共体育设施达到规定的要求。

已建的居民住宅区配套公共体育设施不足的,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安排资金逐步补建。

第十一条 公共体育设施的设计,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

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应当考虑设置饮水、公厕等符合公众实际需要的便民设施;充分考虑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特殊要求;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应当考虑农村生产劳动和文化生活习惯。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公共体育设施的用途和功能,不得缩小其建设规模和减少其用地面积。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使用公共体育设施时,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体育设施,按照设计和使用说明,正确、合理使用公共体育设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坏或者擅自拆除公共体育设施。

第十四条 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坚持为民、便民、惠民的服务方向,充分利用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和公众提供有益于身体健康、有益于社会文明的体育健身服务。

第十五条 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全年向公众开放,每天开放时间应当不低于十二小时,但因维修、保养、赛事、教学、公共安全等因素关闭的除外。

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公共体育设施应当适当延长每天开放时间。

公共体育设施需要临时调整开放时间的,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应当提前三天向公众公告。

第十六条 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有服务成本的,可以适当收取成本费用,收费项目和标准应当经物价主管部门批准。收费所得应当用于公共体育设施的日常维修、保养和管理,不得挪作他用。

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对学龄前儿童、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等免费开放或者优惠开放。

公共体育设施应当逐步免费向公众开放。

第十七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公共体育设施在用水、用气、用电、用热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第十八条 市体育主管部门应当通过新闻媒体或者其他方式,定期向公众公布本市行政区域内公共体育设施的名录。

第十九条 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在建立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关系之日起,对公共体育设施进行登记,并将公共体育设施的名称、地址和服务项目等内容报市和所在地的区、县(市)体育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 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

(二)公示服务内容和开放时间;

(三)收取成本费用的,在公共体育设施的醒目位置,公示收费标准和依据;

(四)配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设施,并在公共体育设施的醒目位置标明设施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安全提示;

(五)定期对设施进行保养、检查并及时维修、更换,保证设施使用安全;

(六)按照国家标准配备安全防护设备以及人员;

(七)符合国家、省的其他相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 市和区、县(市)体育主管部门每年应当对公共体育设施的状况进行核查,并对其使用效率和管理单位服务水平进行评估。

第二十二条 违反第十条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未按照规定规划、建设公共体育设施的,或者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擅自改变居民住宅区内公共体育设施的用途和功能的,由市或者区、县(市)体育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侵占、损坏或者擅自拆除公共体育设施的,由市或者区、县(市)体育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九条和第二十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或者区、县(市)体育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对公众开放的;

(二)未按照规定免费开放或者优惠开放公共体育设施的;

(三)未将公共体育设施的名称、地址和服务项目等内容报市和所在地的区、县(市)体育主管部门备案的;

(四)未建立、健全公共体育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的;

(五)未公示其服务内容和开放时间等事项的;

(六)未在公共体育设施的醒目位置标明设施的使用方法或者注意事项的。

第二十五条 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五项规定,未定期对公共体育设施进行保养、检查并及时维修、更换,保证公共体育设施使用安全的,由市或者区、县(市)体育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分。

第二十六条 市和区、县(市)体育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履行本条例规定的职责,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本条例自20xx年3月1日起施行。1997年9月15日起施行的《沈阳市体育设施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意义篇7

关键词: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群众体育

1.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

1.1群体性格局初步形成。国务院在《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中提出了“三纳入”的要求。即要求把全民健身事业,特别是公共体育设施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全民健身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把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当地《政府工作报告》。截至2013年底,地市级“三纳入”总体覆盖率高达97%,在县级市“三纳入”的总体覆盖率达93%,比上一年度增加了11个百分点。实现全民健身“三纳入”,已经普遍成为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履行体育公共服务的重断发展,全民健身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关财政投入力度越来越大,这是为我国全民健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条件。

1.2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截至2014年,我国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28.2%,体育锻炼越来越成为人们健康生活的方式。以各级政府颁布实施的《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为突出标志的法规制度日益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推动各级政府履行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职责,加快改善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群粽体育工作格局。进一步明确相关工作机制和要求,积极推动《“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的实施工作,推进基层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2013年,投入总局本级体育公益金约13.3亿元,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近5万个,“雪炭工程”190个,采购符合新国际的健身路径器材1192套。为支持各试点单位加强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群体司在2013年支持20个试点单位建设“全民健身路径示范工程”,每个试点单位有10套《新国标》生产安装的路径器材,集中安装在1-2个公园(广场)或大的社区等对外开放,便于群众使用的公共场所。并对“示范工程”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努力将“示范工程”场所打造成宣传科学健身的新阵地。

2.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意义

2.1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符合客观规律,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保障

(1)个人层面的意义。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一个长远的,重大的,有建设性的策略。那么对于个人层面来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意义是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的,全民健身,全民参与体育运动,可以达到强身健体,扩大社交,锻炼意志,提高自己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升全民的身体素质水平和社会素养,特别对于青少年而言,参与运动对其成长的积极意义非常重大。“现代文明病”的出现,更促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以求尽快建立包括体育活动在内的更加文明、健康、高效的生活方式。因此,开展全民健身,使大众树立“健康就是幸福,健康就是力量”的全新健康理念,走出“食物进补、药物保健”误区,提高大众对体育锻炼意义的认识,形成科学的体育健身观,并积极投身体育锻炼,是全面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最基本、最行之有效的有效途径。

(2)社会层面的意义。全民健身的开展,可以使体育运动本身所固有的积极意义得到很大的体现,如:规则意义,团队合作,顽强拼搏,公平公正等充分的发挥,同时,全民健身也具有体育的固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对于塑造人格的健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和谐社会关系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3)国家层面的意义。对于国家而言,体育是政治影响力,经济实力,国家文化宣传力,社会亲和力于一体的,是建设先进的文化,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评价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综合实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准。

2.2推动经济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新的支柱性产业。截止2013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体育产业总产出为1.1万亿元,中国体育产业年度总产值占GDp的0.6%,而相比于发达国家而言,体育产业总产值大致占到GDp的2%,与此相比,我国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另外,我国目前的体育人口还达不到美国上个世纪80年代的水平。美国业余时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1.8亿。基于我国体育产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预计在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产值将达到5万亿,是目前规模的5倍,其专家预测增加值将占到GDp总量的1.3%。全民健身的开展可以优化体育产业内部结构,使其体育服务业所占比重在体育产业总比重中大幅提高。

2.3能够稳步提高体育人口数量,培养群众体育意识,促进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发展全民健身,本质上是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可以激励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由点到面,由个体到群体,促使群众逐渐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提高我国体育人口数量,推进体育社会化。同时,通过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言传身教,会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积极投身到全民健身活动中。随着体育人口的增加和全民健身活动的不断推广,群众对体育基本知识的需求日益迫切,这种较高层次的需求,将促使体育知识在大众中迅速普及,为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2.4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能够提升老年人身体素质,为广大老年群体造福。根据联合国定义,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有超过10%的人口超过60岁,及进入到老龄化社会。截止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12亿,占到总人口数的15.5%。根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届时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民政部部长、全国老龄办主任李立国表示,我国空巢和独居老年人近1亿人,在此情况下,老年人的身体与否特别关键,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推广全民健身增强全民体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届时运动养生康复运动需求将大幅提升,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所以推进以舒缓亚健康及自然生态休闲为主体特色的,将健康监测、健康评价、运动健身、休闲娱乐紧密结合,将社会交往、医疗康复等元素与体育健康相结合的健身养生康复产业势在必行。

3.结语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里程碑式的突破发展,标志着我国全民健身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同时《全民健身计划》和《全民健身条例》的贯彻实施,也为我国全民健身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必定会使我国的全民健身事业建设的环境与条件得到不断的改善和进步。另外,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全民健身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以及全民健身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财力保障、以及制度和政策保障,必然会使我国全民健身进入到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平台,为实现全民健身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夯实的基础,也为全民健身事业的腾飞提供了保障。(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汪波,李慧萌.论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概念与结构[a].体育科学,2011,31(2).

[2]阮伟,钟秉枢.2014年体育健身业格局与市场前景分析[C].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14),p90-91.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意义篇8

关键词: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

中图分类号:G8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9)05-0012-04

theConstructionandimprovementofCommunitySportpublicServiceSysteminChina

HUYin

(ZhejiangCollegeofConstruction,Hangzhou310012,ZhejiangChina)

abstract:Byintegrativemethods,thepaperdoesasystemicstudyontheconstructionandimprovementofthecommunitysportpublicservicesystem.itfindsoutthelawsandthemaincharacteristicsindifferentperiodsoftheformationanddevelopmentofthecommunitysportpublicservicefromtheperspectiveofspaceandtime,concludesandanalyzesthechangesandcharacteristicsofcommunitysportpublicservicesystemduringthe30yearsofReformandopeningontheaspectofsociety.Basedontheconclusionofexperience,drawinglessons,essenceabstractandexplorationandinnovation,itdefinitudesandforecaststhenewtasks,newtendsandnewrulesofcommunitysportpublicservice,carryouttheviewofscientificdevelopment,formcommunitysportpublicservicesystemwhichcansatisfyallofthecommunitymembersgradually,andadaptthedemandsofthegenerallayoutoftheChinesestylesocialismcareerandallroundconstructionofwealthysocietyinitiatively.

Keywords:communitysports;publicservice;system;construction;improvement

加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任务,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1]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其四项基本职能中主要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群众性体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2],而公益性事业则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对象。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则是满足社区成员公共体育需求,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益性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总和,也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努力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2],建设和完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的基本职能,是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体育健身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新平台,以吸引更多人参与体育活动、体验健康的快乐,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也是保障社会公众基本体育权益和享有基本体育服务的具体体现。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群众健身场地设施逐步增多,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日益完善,全民健身运动得到广泛、深入的普及,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关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完善,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标志着我国体育公共服务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有助于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十七大坚持的“明显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3]

1研究方法

采用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统计学等综合方法,就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完善进行全方位的实证研究和系统研究。

1.1阅读文献

阅读和分析有关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研究的文献约300余篇(册),以求归纳和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区体育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特点、基本经验和基本轨迹。

1.2回顾调查

从时空两个视角了解和掌握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形成与发展规律及其在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力求在科学性、理论性、现实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方面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1.3实证研究

对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合肥、武汉、长春、哈尔滨以及廊坊、深圳、大连、宁波、青岛、镇江、苏州15个大

投稿日期:2009-02-25

作者简介:胡茵,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中城市的70余个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进行分层抽样的实证研究,力求全面反映现阶段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4归因分析

从社会层面总结和分析30年来改革开放和实行市场经济后社区体育的变化和特点,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和特点进行归因分析,力求在科学性、理论性、现实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方面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1.5专家咨询

就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框架结构、运行机制、发展趋势进行专家咨询,体系框架结构、律和,阐明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创新和完善。

1.6资料整理

对上述调查所得各种资料予以整理分析和统计学处理,在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提炼精神和开拓创新的基础上,研究和探索我国城市化提速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观念,进一步明确和预测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新任务、新经验和新规律,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2分析与讨论

2.1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正处于构建与完善的关键时期

社区体育是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是中国特色体育事业和谐发展的基础。但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提速,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正处于构建与完善的关键时期,亟待解决的问题有:

2.1.1由于认识和理解的偏差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不平衡,难以满足居民群众的体育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事业的管理是政府及体育管理部门通过计划的方式直接参与和以行政的手段控制体育的规划与发展的,再加上我国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一开始就是一种政府行为,并在政府的主导下,形成了区、街、居三级框架的社区服务网络管理体系。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表现为两个层次、三条系统。两个层次中,一个是街道办事处,另一个是居委会。三条系统中,第一条系统是街道社区全民健身领导小组负责以各居委会为单位的居民体育,对所属居委会是以行政手段,安排各居委会参加社区各项体育活动;第二条系统是社区体协负责以辖区机构为单位的职工体育,开展体育活动时需要辖区单位参加协作;第三条系统是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和社区体协共同管理的体育活动站,开展以体育爱好者为对象的社会体育。[4]

目前,社区体育主要以行政手段为推动,政府部门成了社区体育的决策主体、组织主体甚至参与主体,而居民只是被动地参加由“官方”组织地“大型”体育活动,充当了“官办”社区体育活动的陪衬。因此,单纯的“单位体制”下的行政管理方式运用到城市社区体育建设上,不能适应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和完善的需求,难以主动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体育权益。由于认识和理解的偏差,造成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不平衡,难以满足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能主动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体育权益;难以达到社区体育“共同建设、共同组织、共同享受”的理想效果,[5]不能主动适应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和完善的需求。

2.1.2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主管部门不明确,社区体育宣传活动滞后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仍应是政府领导与指导下的社会公益事。但现阶段各地各级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主管部门不明确,社区体育组织较少采用社团管理方式,社区和成员之间没有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但有不少社区有自己的体育组织和体育协会,社区体育领导小组也能根据本社区的具体情况,不同的人群或居民对不同体育项目的兴趣和爱好建立体育活动点,开展体育活动,发动辖区内的单位积极参加社区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类型主要是太极拳、健身操、快步走、舞蹈、球类、游泳和趣味活动等。单一依靠文化体育局负责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本质和属性有一定差距。

社区体育建设作为一项新事物在中国经济改革的浪潮中出现,开始以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为主要内容,继而以创建文明城市社区体育为目标,现今已进入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型的新阶段。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深入推广,人民的健康意识与活动意识迅速提高,社区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阵营。调查显示:多数社区的体育宣传和培训活动,有着自己的特点,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明显的区域特征。但大多数社区每年仅仅进行1~2次体育宣传和培训活动,难以发挥社区体育活动基本的功能和作用,难以贴近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间,不能全面有效动员和组织社区成员积极参与社区体育。

2.1.3当前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硬件建设严重滞后,未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调查发现,现阶段社区体育设施的种类主要有器械健身设施、儿童游戏设施、篮球场、游泳池、网球场以及台球、、乒乓球、体育舞蹈等室内活动设施。与2005年国家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和用地定额界定的19类社区体育设施指标相差甚远,特别是羽毛球、排球、足球和门球等设施更为缺乏。体育设施比较集中于少数较为大众化的项目之中,种类还不够广泛。从浙江省杭州市城西居住区块内的社区体育用地规模上来看,该居住区块内的体育设施室外总用地约为2.34万m2,室内总建筑面积约为0.73万m2,人均水平分别约为0.094m2/人和0.03m2/人,人均用地水平仅达到《2005年指标》制订的室外控制指标0.3~0.65m2/人和室内控制指标0.1~0.26m2/人的1/3。[6]

加之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自然村快速转入城镇版图,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硬件建设”尚处“沙漠化”。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用地的不足、体育场地设施布局不合理、功能和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比较突出。其主要原因:一是政府资金投入短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经费来源更显捉襟见肘;二是社区体育设施和体育活动场奇缺。

2.1.4缺乏共享共建意识社区体育资源和体育服务未能得到有效整合导致利用率很低

1996年底的首届全国社区体育工作会议,将社区体育作为社会发展和体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标、体制、组织、设施、经费等各方面加以规定,全面推动了我国社区体育研究的发展。如2003-2006年,浙江省体彩公益金投入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的总资金达到2.2亿元,带动地方资金8亿多元,主要用于改善群众体育健身设施。建成部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3个,部级全民健身活动基地2个,全国职工体育示范基地2个,部级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1个,省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4个,健身广场和体育主题公园3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8087个,全省各级各类健身活动点达24600多个,群众健身的物质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7]但由于缺乏体育资源和体育服务的共享共建意识,调查发现,许多社区现有的体育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导致现有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源利用率很低,造成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资源的极大浪费,难以承担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重任,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的需求,难以满足社区体育深入发展之需求,严重阻碍了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2.1.5缺乏整体标准化设计与发展规划,难以承担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应尽的职责和服务

“以人为本”是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的宗旨和原则,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应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坚持体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力求有效地增强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发展体育产业,引导促进体育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成为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但调查发现,多数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缺乏整体的长期的发展规划,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和产品的供给与群众的需求严重脱节,社区体育设施缺乏标准化设计与指导,难以在整个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中承担应尽的职责和服务,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远不能满足群众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与产品越来越多样化的要求,或者几乎无法提供社区体育公共服务。

2.2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路径与完善途径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提速,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正处于由消费型向发展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而现行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与这一趋势很难适应。由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具有公共物品、自然垄断和外部经济等特征,因而是市场无法有效提供的。要保持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公平性,掌握公共权力的政府必须承担起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责任与功能。

2.2.1政府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和指导作用

社区体育是以社区为单位,以整个社区成员为对象,以体育为载体,通过自治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体育活动,最终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丰富社区居民生活,培育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为目的的社会化教育过程。“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政府应承担的主要职能,为大众提供公共服务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以人为本”是社区建设宗旨和原则,体现共同区域生活的全体居民的意愿和需要,把公益性放在城市社区体育的第一位。[8]社区体育建设应以公益性为主体,经营性为辅助发挥城市体育职能、社区管理部门的主导作用,培育、扶持城市社区公益性体育组织,适当发展经营性社区体育组织,在工作中起到引导、管理、监督功能。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争取和获得社区各部门、各学科的支持和参与,特别要争取体育行政领导和决策人的重视。只有当行政领导认识到社区体育重要性,有关社区体育及其有关问题才易解决和推行,因此,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与完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又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必须找准政府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角色定位,才能充分发挥政府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2.2.2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应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才能创建良好的发展运行环境

社区体育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基础,是活跃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支撑,对社区体育的促进也是构建城市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体育设施规划作为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将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创建良好的发展运行环境。依据不同层次的社会环境,重点为农村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创建良好的发展运行环境,构建和实施不同层次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制定必要的扶持鼓励政策和有序的启动机制,充分发挥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功能,主动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基本需求。

公共体育设施是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中的一部分,其规划内容与深度触及到社区这一层面。因此,需要加强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专项规划,特别是充实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的体育设施规划内容,在小区开发之初和建成之后,规划建设部门应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如体育行政部门等)对规划的审批工作和验收工作进行严格指导与监督,使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得到真正落实。

2.2.3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体育资源和民营资本,推进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优化升级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应该投入市场竞争之中,但这种投入与竞争不等同于文化市场专事营利的娱乐企业单位。

开展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活动必须有稳定的物力、财力和人力等资源作保证。除积极筹集资金,争取外部支持外,还应争取本社区各行各业的支援,充分发掘内部潜力。而资源的开发又必须是可靠的、稳定的、多方面的。如何筹措和利用资源是社区体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能。

各级政府应制定实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经济政策,以政府主导、多元投入为发展动力,以公益性文化事业为发展方向,鼓励和促进人们特别是民营经济投人社区文化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各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体育资源,鼓励民营资本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推进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产业的优化升级,促进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产业的繁荣发展。

2.2.4合理配置和使用体育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创建特色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建立社会体育的社会化体制,体育行政部门应加强服务功能建设,突出政策的导向性。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为数众多的新兴小城镇在建造住宅小区时,房地产商受经济利益所驱动,尽量压缩绿地空间和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以致形成文化生态环境的“盲点”。部分老城社区的文化设施陈旧简陋,缺乏发展空间。省、市、区(现)三级政府应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列为整个小城镇包括住宅小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以政府文件或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改变单纯由政府单方投资、包办社区文化的旧模式,把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融合在社区的生活环境之中,使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同整个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相协调。[6]

随着人们对科学健身意识的提高,也要求提供更多的体育技术服务,提高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社会体育辅导员的数量和质量与日益增长的体育人口尚有较大的差距,充分发挥辖区内各学校、单位的体育干事、教练员、体育教师以及热心体育和有体育专长的离退休人员的作用,吸收他们参与社区各类体育组织的领导与管理工作以及活动的组织、技术指导等,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

2.2.5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实施亲民便民利民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和管理网络

由于体育场地拥挤,得不到保证,公益性体育设施损坏,得不到及时修复;体育经费匮乏;社会体育指导员少;缺乏组织保证和社区居民体育意识淡薄。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从单纯的强身健体发展到集娱乐休闲、社会交往与强身健体融为一体的多功能发展;选择体育锻炼场所以家居地为中心,就近求便进行体育活动为基本原则;对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主要以普及程度较高的娱乐性项目为主,在锻炼类型的选择上主要集中在散步与跑步、球类和休闲类等。

没有健全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网络,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活动的开展是困难的。只有一支稳定的、素质好的专业骨干队伍,并自觉地承担社区体育的职能,才能全方位的、系统的、长期的开展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活动,只有把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活动与社区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工程才具有活力和生命力。应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和实施亲民便民利民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和管理网络。[6]就地就近开展区域性的群众体育文化活动,把各个层次、各个界别、各种人员团结和凝聚起来,用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影响人们的思想和灵魂,用民族的、科学的、进步的文化代替没落的、颓废的、反科学的文化;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反对迷信,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充实和丰富人民的小康生活。

2.2.6通过社区多元化体育公共服务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

近年来,我国社区体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并形成了一定规模,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区体育的开展和水平的提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建设和全民健身活动奠定了基础。随着人们对科学健身作用认识的深化,社区体育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之中,形成“共建、共创、共享、共荣”的价值观念,强化“同地而居,共创繁荣,共建文明”的良好氛围。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坚持体育服务的多元化,适应各方面的体育健身需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通过科学健身健康改变人们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社会的影响,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2.2.7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品位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把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提升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品位,优秀体育产品送到百姓家门口,以便广大基层群众能够普遍享受到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使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在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人的方面有较大的改善和进展,充实和丰富人民的小康生活,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

2.2.8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的专项规划,逐步形成具有现代高新科技含量的社区体育配套设施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要逐步改善群众性体育运动条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必要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服务。应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性体育事业,加强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专项规划和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需要加强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专项规划,以推进和逐步形成具有现代高新科技含量的社区体育配套设施。特别是充实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的体育设施规划内容,在小区开发之初和建成之后,规划建设部门应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如体育行政部门等)对规划的审批工作和验收工作进行严格指导与监督,使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得到真正落实。

3结论

1)政府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应找好角色定位,并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2)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应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3)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体育资源和民营资本,合理配置和使用体育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推进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优化升级。

4)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实施亲民便民利民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和管理网络,通过社区多元化体育公共服务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

5)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的专项规划。

参考文献:

[1]李建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n].中国体育报,2008-07-11(8).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n].中国体育报,2002-07-25(1).

[3]中国体育报社论-大众期盼人民的节日“全民健身日"设立[n].中国体育报,2009-01-14(1).

[4]陈健.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14-218.

[5]樊炳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的缺陷及创新构想[J].体育与科学,2001(6):27-29.

[6]饶传坤.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以杭州市城西居住区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2007(1):16-20,48.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意义篇9

近些年来,我国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初步建立起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险制度已经基本覆盖了全体城乡的居民。总体来看,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但是基本公共服务的规模、质量仍然还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是人民群众反应比较强烈的问题。

《规划》较为系统地勾勒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各项制度性安排,是“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构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主要内容有:

一是明确“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项目。在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及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确定了44类80个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如公共教育领域的义务教育免费、寄宿生生活补助、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等。

二是按照服务对象、保障标准、支出责任、覆盖水平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每一项基本公共服务的国家基本标准,旨在体现公民权利、政府责任和基本公共服务工作目标,以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在国家层面的管理和技术规范。所有标准的内容均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提出。

三是实施一批保障工程,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等,改善各领域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基础设施条件,健全服务网络。

四是要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健全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加大公共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力度,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缩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促进资源均衡配置、发展机会均等。

五是建立与经济发展和政府财力增长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增长机制,明确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健全财力保障机制,切实增强各级财政特别是县级财政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

六是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坚持政府负责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意义篇10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农村体育;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简介 李杰(1980-),女,山东滨州职业学院助教,体育硕士。(山东滨州256600)

推动实施“农村体育健身工程”是一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基层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从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制定至今,我国的群众体育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正在形成,随着大中城市群众体育事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乡镇农村体育事业将成为群众体育今后工作的重点。

一、实施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义

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又可以叫做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2007年国家关于《“十一五”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农村体育建设工程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在全国完成10万个行政村农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使六分之一的行政村建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农村体育组织网络和体育骨干队伍,促进当地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经常开展,使农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将使受益人口达到1.5亿左右,这必将有力地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必定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减少医疗费的负担;二是可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培养塑造新型农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三是体育场地将成为村民聚集交流的场所,通过开展经常性的体育活动将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促进农村的稳定与和谐;四是通过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引导富裕起来的农民增加体育消费,促进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总之,实施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发展农村体育事业,不仅可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改善生活质量,更可以繁荣先进文化,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二、影响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1 体育意识。体育意识是人们对体育促进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等诸方面全面发展功能的认识。体育意识包括群众的体育参与意识和科学锻炼意识。

在群众体育的发展研究中,体育意识始终被列为核心因素之一。在乡镇农村,要促进群众体育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群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不仅是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更是首要问题。2001年第二次群众体育普查显示,居民因缺乏兴趣而影响参与锻炼的占30.2%。广大农民的体育参与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我国群众体育的开展与发展。在乡镇农村由于场馆设施及指导人员的严重缺乏,人们即便进行体育锻炼,也是在附近马路、空地等独自进行。只有增强锻炼意识的同时,加强锻炼中的自我监督,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性的运动知识,“积极健身”与“科学健身”才会同步进行,才能实现体育锻炼的最大价值。

要改变乡镇农村体育意识薄弱的状态,政府应利用各种方式,如公益宣传、传播媒体、特色比赛等,营造一种全民健身的舆论氛围,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体育意识,并不断传播科学的健身方法。电视媒介是影响各人群特别是文化水平低的农村地区群众参与体育的重要媒介。如中央体育频道播出的“城市之间”,就是一档很好的提高人们全民健身意识的节目,地方可借鉴开展。

2 地方政府及群众体育组织管理机构。地方政府既是群众体育的领导者又是调控者,而具体的组织管理部门则是群众体育的直接执行者。由这两者组成的管理机构是乡镇农村群众体育工作的主要推动者。

在大中城市,除政府及群众体育组织部门,工会、老年体协、妇联、社区、街道办及健身房等都可协助参与到全民健身中来,而在乡镇农村,基层组织匮乏,群众体育组织工作基本只能依靠政府和群众组织管理机构实施开展。而实际乡镇政府对群众体育的重视并不乐观,政府往往从眼前利益出发,重视抓经济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忽视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和全民健身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对全民健身计划采取形式主义,只简单下几道文件或制度,并不真正重视实施,没有了政府对群众体育的重视,体育组织部门也往往形同虚设,并无实际内涵。甚至部门内的人员并无组织、管理和指导群众体育开展的能力,或自身都无全民健身意识。另外,体育部门培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对群众体育工作能否健康、科学的开展,更是起到充分的作用。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指导质量及组织活动的水平等,不仅大大滞后于群众健身意识的快速提高和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而且也滞后于硬件建设的发展速度。政府领导不够重视和组织部门内缺少专门的群众体育管理和指导人员,成为限制乡村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应把农村体育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为农村小康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乡镇干部考核的内容,使当地全民健身工作有计划、有投入、有总结、有制度的进行。同时群众体育组织部门应规范自身管理,提高整体素质。首先,配合地方政府建设充足的公共体育设施,为大众提供健身的场所和器材。第二,广建体育俱乐部、体育活动站等基层社会团体,使大众能广泛的参与。第三,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和竞赛。将社会体育指导员纳入体育队伍建设的范围,加强培训,也可充分发挥农村体育教师的作用,帮助推动乡村体育工作的开展,组织部门还应扶持各基层体育社会团体的成立。鼓励兴办群众性体育俱乐部,并在村庄建立体育活动站。例如重庆等地方农村健身工程建设,就采用在村或屯内选“文体中心户~村级文体中心”的方法,吸引农民参与健身锻炼,总之政府和群众体育组织部门应提高自身体育意识和责任感,通过管理和指导,真正有效的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发挥体育在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3 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1)经济的发展。经济是群众体育发展的基础。群众体育的发展规模、水平和速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所能为群众体育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经济的发展不仅会带来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也会由此引发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有调查显示,地方经济发展与孱民家庭收入对参与体育锻炼存在较大影响。经济状况好的人可能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但体育活动绝不能没有经济作基础。第二次群众体育普查显示,有经济

基础而因缺少时间而影响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占53.8%。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化机械的普遍利用,使农民在田间劳动的时间大大减少,为农民节约出了用于健身娱乐的闲暇时间。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带动政府对健身场馆、设施建设的投入,解决公共体育设施严重欠缺问题。总之,经济的发展对群众体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们的体育消费水平、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及体育事业经费的投入三个方面。

(2)体育科技的进步。现代体育科技是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它在大众体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乡镇农村的群众体育发展尤其需要体育科技的指导和帮助。它可以对群众体育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指导,能增强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功能、体育运动与抗衰老关系等的认识。另外,开展体育科技服务,从体育锻炼监督、体质评价和运动处方,等方面人手,开展不同年龄、不同项目负荷与锻炼效果关系的研究,指导大众科学的健身。如北京某社区的“知己健康管理”就是根据软件与检测仪分析数据,开出处方,指导大众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适度的健身,使全民健身真正科学化。

4 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目前,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同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是制约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矛盾。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我国现有体育场地85万多个,其中仅有8.18%分布在乡(镇)村。国家体育总局在《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中已明确指出“以经济、实用的小型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为重点,把场地建到农民身边”,“农村体育场地建设的基本标准是一块混凝土标准篮球场,配备1副标准篮球架和2张室外乒乓球台”。这就要求地方应加快经济发展,利用多途径扩大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加快解决公共体育设施严重欠缺问题。政府还要充分利用学校、企业及其他已有的健身场地、设施来缓解农村体育资源缺乏的现象,满足农民体育锻炼的需求。

实施“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必须抓住体育场地建设这一基础环节,大力推进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通过各级政府的投入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把体育场地建到农民身边,提供最基本的健身条件,为农村体育组织的建立健全和活动的开展提供平台,将有效地推进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建设,使广大农民能够享受到基本的体育服务。

5 地方传统体育项目。乡村是个巨大的文化舞台,许多传统的民间体育项目也隐藏其中。挖掘保护当地传统的体育项目,对群众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参与积极性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作用。这些体育项目的开展可弥补乡村健身场馆、设施严重匮乏的弊端。而且这些项目本身就是当地的特色文化,开展起来无论农民的积极参与程度,还是接受程度都不是难题。乡村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开展,不仅能实现乡村全民健身工程的全民化,也有利于和谐新农村的建设。

三、结论

1 体育意识与观念是影响乡镇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的核心因素与难点问题。政府应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出发,扩大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传播媒体、宣传画、设立服务点等途径来支持群众体育事业,改变人们的体育意识与观念。

2 地方政府是乡镇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的执行者和调控者,组织管理机构则是直接执行者。“十一五”期间政府和体育机构应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建设好群众身边的场地;二是健全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三是开展好群众身边的体育活动。

3 现代体育科技则是推动乡镇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政府应加强地方经济与科技文化的发展,鼓励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先进企业资助全民健身,鼓励体育部门及各阶层群众开展不同年龄、不同项目负荷与锻炼效果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