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联系十篇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联系十篇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联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1:02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联系篇1

在市社科联二届二次全委会上的讲话文章作者:xcypyy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6月21日19:40(2004年4月27日)各位委员,同志们:2003年10月市社科联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今天,举行二届二次全委会议,学习贯彻《中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审议去年的工作,讨论今年的任务。这是一次重要的会议。我借此机会,就做好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讲三点意见,与大家交流。一、进一步提高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的认识哲学社会科学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我们党一贯重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发表了一系列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你追我赶的态势自不待言。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必然出现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如何在竞争中把握主动权,争取一席之地,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供正确的思想和理论引导。比如,从经济发展来说,我们正处在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的前沿和转型的关键时期,既要积极稳妥推进新旧体制转换,又要大力调整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更要坚持“五个统筹”。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观念、旧体制进行科学的批判和否定,促进人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新体制、新机制,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再比如,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迫切需要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深入人心,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大力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从而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还表现在其他许多方面,这里不一一展开说了。总之,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和中发[2004]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更加自觉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为推进铜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二、深化和拓展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多作贡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这是一项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事业,但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市的基础比较薄弱,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实施“率先突破、率先发展”和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共同努力,社科联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希望大家重点做好这么几项工作:一是要认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作。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我市实际来开展研究,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重点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在铜陵的实践,既要深入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使人们在认识上不断达到新的高度,又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研究我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既要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思想理论,又要推动干部群众理论武装工作的深入发展。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工作力度,努力推出更有影响的作品。要扩大理论武装工作的覆盖面,特别要重视面对青年学生,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打牢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二是要把关系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很广,需要探讨的课题也很多,但作为地方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该突出为地方服务,就是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推进我市的物质文明、*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此,要坚持把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以应用对策研究为主,同时要扶持地方优势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边缘学科的研究,扶持对学科创新发展起关键作用的项目研究,扶持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有重大作用的课题研究。要鼓励理论创新,提高研究水平,推进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

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三是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宣传和普及。掌握必备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于人们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因此,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千方百计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宣传和普及工作。要充分发挥报刊、图书、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哲学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宣传优秀成果,扩大社会影响力。各高等学校、党校、科研机构和团体要组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到农村、到社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让社会科学走向大众,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科学知识日益增长的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科学素质。四是要加强队伍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教学人才,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目前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我们讲科教兴国、科教兴市,讲人才强国、人才强市,这里的人才理所当然地包括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因此,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队伍建设,大力开发人才资源。要针对人才成长特点和人才流动趋势,努力营造一种尊重特点、鼓励创新、信任理解的人才成长环境,既要考虑到大多数、普遍性的要求,也要考虑到优势学科、重点专业对创新人才的特殊要求,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形*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青年理论骨干。要加强思想道德和学风建设,促进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三贴近”,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学风,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术道德修养,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自觉维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良好形象。三、充分发挥社科联的作用,努力把社科联建成具有凝聚力和影响力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之家”社科联是党委领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性群众团体,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联合组织。它联系着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各路大军,具有学科齐全、人才荟萃的综合优势。在新的形势下,要进一步明确职责,理清思路,把活动开展起来,努力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把社科联建设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之家”。关于社科联的作用,江泽民同志曾经概括为四大职能:一是在加强党和政府同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联系方面,积极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二是在组织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学术研究和参与决策方面,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三是在促进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化方面,积极发挥咨询服务的作用;四是在帮助广大群众增强理论素养和提高理论水平方面,努力发挥宣传普及的作用。这些要求是很高的,市社科联过去就是按照这个要求做的,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做法,同时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各项职能履行得更好。首先,要进一步发挥“联”的优势,切实增强合力。社科联的突出特点是“联”,最大优势也是“联”,发挥这种优势,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社会科学资源分散的缺陷,增强社会科学界的合力。要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积极探索“联”的方式,充实“联”的内容,扩大“联”的视野,提高“联”的效果。要总结经验,从社科联的特点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科学需求的角度出发,以重大课题和重要学术活动为“联”的主线,促进学科之间的交融和学术团体之间的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合攻关。要帮助各个学会、研究会和协会开展活动,按照社团管理的有关法规和《章程》,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合力,不断提高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其次,要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

,做好评奖工作。市政府已把社科奖作为政府奖,社科联承担社科类优秀成果的评奖工作。社科奖我市已评选了二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要根据社科研究成果的特殊性,建立和完善成果评价体系,将评奖与调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起来,与突出社科联的主攻方向和服务我市大局结合起来。除一些基础研究、历史研究和特色研究外,优秀成果应该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社会效益,包括充分运用于党委、政府的决策,充分运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帮助公众提高社会科学素养,等等。如果标准不高、要求不高,只是在“小圈子”内部引来喝彩,那么这样的评奖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要精心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第三,要探索建立社科联委员会的工作机制。社科联委员会是社科联的领导组织,研究和决定社科联的重大事宜,对于组织协调整个社科界的学术活动有重要作用。要针对社科联的特点,探讨和建立社科联委员会的工作机制,按照《章程》规定召开工作会议,加强与委员们的工作、学术联系,虚心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各位委员有的是有关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有的是学会工作骨干,有的是政府有关方面的管理专家,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要主动关心社科联的工作,积极参与社科联的建设,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共同把社科联委员会的工作做好。最后,希望各级党委、政府都要象重视自然科学一样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有关方针政策,切实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经常向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注意把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吸收和运用到各项决策之中,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坚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投入以财政为主的原则,根据财力的增长情况,逐步增加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投入。要正确处理思想领域的问题,注意区分学术和*问题,既把握*方向和根本原则,又鼓励学术讨论,活跃学术气氛。要密切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联系,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既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又要多办实事,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志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搭建了施展聪明才智的广阔舞台。希望大家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团结一心、扎实苦干、共同谱写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崭新篇章。文章出处:【大中小】【打印】【关闭】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联系篇2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这是我县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县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文学艺术工作者的一件喜事。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县社科联、文联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对省市领导、兄弟县市区朋友们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向为我县文化事业付出辛勤劳动、作出重要贡献的全县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文学艺术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是整个文化事业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发展、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任。新成立的社科联、文联是县委、县政府联系全县社会科学工作者、文学艺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和繁荣我县社会科学事业、文学艺术事业的组织机构,是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建设经济强县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县社科联、文联的成立,必将为我县各项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实际出发,研究确立了加快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和目标措施,努力推动全县经济和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科学界和文学艺术界作出了重要贡献。两大领域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服务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针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开展理论研究,推动理论创新,促进了理论成果的转化;积极反映现实生活,热情讴歌时代精神,创作了一大批群众喜爱、具有一定影响的文艺作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全县的社会科学、文学艺术事业呈现出崭新的发展局面,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社科文艺界是一支重要的力量,社科、文艺工作者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发挥好社科、文艺工作者的作用,必定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增添动力、注入活力。

我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社科研究和文艺创作具备一定的基础,曾涌现出了一批影响持久的理论学术成果和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了许多理论、文艺人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理论研究推陈出新,文艺作品层出不穷,社科、文艺工作队伍日益壮大,为社科研究和文艺事业发展繁荣奠定了良好基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要有发达的物质文明,还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不仅要有繁荣的经济,还要有繁荣的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经济强县的进程中,要始终注重把文化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通过建设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先进文化,为加快发展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基于这种认识,县委决定成立社科联、文联两个正局级事业单位,目的就是要把我县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文学艺术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应,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广大社科、文艺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新经验、新做法,不断形成新思想、新观点,以理论创新促改革、促发展。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双百”方针,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学艺术作品,真实地反应社会实践,讴歌发展业绩,颂扬时代精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广大社科、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加强学习,提高修养,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扎实的作风,认真开展理论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甘于奉献,德艺双馨,做一名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理论文艺工作者。

县社科联、县文联成立后,要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从实际出发,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发挥好组织、协调、联络和服务作用,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号召力,把广大社科、文艺工作者,特别是把那些在各行各业做出突出贡献、具有广泛影响的社科、文艺界人士,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形成发展我县社科、文艺事业的中坚力量。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社科、文艺工作的有效途径,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努力形成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全县各级、社会各界要满腔热忱地关心、支持社科、文艺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积极为广大社科、文艺工作者开展理论研究和文艺创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社科、文艺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社科、文艺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鼓励支持社科研究和文艺创作。县委宣传部要切实发挥好组织、领导和协调作用,为社科联、文联工作的开展把关定向,创造条件。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文化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为社科、文艺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各级各部门要像奖励自然科学成就那样奖励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成就,要像重视培养自然科学人才那样重视培养社会科学、文学艺术人才,在全社会营造重视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尊重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工作者的浓厚氛围。要加强社科、文艺界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密切党同社科、文艺界的联系,充分调动社科、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社科、文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联系篇3

同志们:

今天,区社科联在这里召开一届四次理事(扩大)会议,总结和部署社科工作。刚才,__同志代表区社科联一届常务理事会作了工作报告,对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对的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讲的很好,我完全赞同。会议还对先进学会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区诗词学会、教育学会作了交流发言,他们的经验值得各学会学习借鉴。希望大家按照今天会议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

下面,我讲两方面意见。

一、对去年工作的基本评价

全区宣传思想工作可圈可点,亮点闪烁。区委宣传部在年终目标考评中,分别被市委、区委评为“先进单位”,

“解放思想主题教育活动”被市委评为创新奖。具体来说有七大亮点:

一是解放思想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的有序、有效、有力,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市在淮阴区召开解放思想主题教育活动现场会,推介淮阴区的做法。

二是理论武装工作成效显著,党员冬训工作被省评为先进单位,并荣获全省一等奖。区委中心学习组被市表彰为“先进集体”。

三是“中国村级集体经济高层论坛”成功举办,有效提升了淮阴的影响力。

四是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的轰轰烈烈,文化惠民举措得到加强。

五是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在实践中得到展示,文明创建遍布各地。

六是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社会反响强烈。

七是重要宣传战役有效有力,引导正确舆论。

过去的一年,区社科联工作也取得优异成绩,社科联服务大局主动性较高,组织协调能力增强,社科应用研究成果突出,社科普及富有成效,学会管理服务进一步规范。全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牢牢抓住我区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勤奋耕耘、潜心研究,在基础理论、应用学科和对策研究方面,推出了一批有思想深度,有学术分量,有实际价值的优

秀成果,为我区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去年社科工作在淮安市创造了“三个唯一”的神话:即社科普及宣传周工作是全市唯一获省“组织工作奖”的县区;社科应用研究课题是全市唯一被省“立项资助的县区”;社科摄影作品是全市唯一在省获奖的县区,这确实可喜可贺,可以说区社科联工作在全区有作为、在全市有位置、在全省有影响。借此机会,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一年来辛勤劳动和工作的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二、社科工作要求

关于社科工作,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明确社科职责增强工作的紧迫感

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总书记说:“我们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刘云山同志也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我们要明确肩负的使命,增强紧迫感,认真做好工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应对国际国内环境重大挑战、实现“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全区社科理论工作者要认真学习领会区()委有关要求,更好地把握形势,充分认识到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认真履行繁荣和发展我区哲学社会科学的职责和使命,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意识形态工作复杂性艰巨性等方面的认识一定要到位,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需要信心和理论,越是需要社科理论界发挥作用。

全区的社科工作者都要强化阵地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从基层广阔而丰富的实践中提炼研究题材,整合各方面社科资源,努力探索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积极组织开展应用对策研究和区域文化研究,深入分析研究经济社会生活的现实课题,深入研究提炼本区域文化特色,推出一批有创见、有深度、有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实现社科成果的实践性转化,使社科文化活动成为淮阴区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实现淮阴新跨越提供智力支撑。

(二)顺应形势需要服务发展大局

我区社科工作要创新活动的形式、内容,没有形式就没有活动,没有活动就没有作为,没有作为就没有地位。要始终坚持以应用研究为主,以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为主,以地域特色文化研究为主的原则,自觉担负起探索规律、创新理论、服务决策的历史使命。

第一,坚持正确导向,加强理论武装。

当前,我区社科理论界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以淮阴发展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问题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省委“三保两促”和淮阴区“三步并着两步跨,三年力争翻一番”的奋斗目标,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思想理论支持,为战胜经济危机严峻挑战、破解发展难题贡献才智。

由于受历史、基础等条件制约,我区社科工作存在研究能力较弱、工作基础薄弱的问题。如何找准定位,明确基层社科工作的着力点,努力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是我们应注重研究并在实践中探索的问题。全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自身学科特点,撰写各类学习体会理论文章,结合区委中心工作,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

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今年3月到8月已在市、区开展,社科工作者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市、区的要求上来,把握新形势,增强紧迫感,要围绕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和理论宣讲活动,要多学科、多角度、

多层次研究阐述科学发展观的丰富科学内涵,开展理论研讨活动。

第二,开展应用研究,服务中心工作。

要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各部门的业务工作开展应用对策研究,围绕韩信、漂母等历史名人开展地域文化研究工作。要积极开展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的申报工作,认真开展区第二次社科优秀成果评奖工作。

近年来,我区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创新,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走出了一条符合淮阴实际,具有淮阴特色的发展路子,有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我们要及时总结淮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色、新经验,进一步提炼淮阴的创造性实践,把它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而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加强社科普及,扩大社会影响。

社科联作为区委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团体,最大的优势在于“联”,最大的潜力在于“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社科联特有的组织优势,充分整合社科界资源,扩大社科联的影响,推进学科建设,促进学术繁荣。

要注重学会建设,形成良好社科管理服务机制。要定期对全区学会、研究会、协会工作进行全面的走访和指导,加强与各学会挂靠单位的沟通联系,组织开展研讨、交流,实现学会工作创新,使学会管理逐步呈现出日常管理规范化、运行机制科学化、学会建设特色化的新态势。

要注重形成良好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机制。将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普及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明确目标,创新载体,通过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市民讲坛、组织社科优秀成果评奖等切实有效的方式,弘扬科学精神、彰显人文素养,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不断拓展哲学社会科学宣传普及的受众面和影响力,将社科普及变成导向正确、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广泛覆盖、群众喜爱的文化大餐。

(三)强化组织领导积极探索创新

面对淮阴区“争先淮安、崛起苏北、追赶苏中、学习苏南”的伟大实践,面对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繁重任务,各级党政组织要更加自觉地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摆上重要议程,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规律,提高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首先,要切实加强对社科工作的领导。

全区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努力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注意改进领导方式,提高领导水平。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树立服务意识,关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各级党组织宣传工作人员要切实担负起党组织领导意识形态、哲学社会科学的职能作用,加强对社科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管理。要加强思想政治的领导,坚持党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各项基本政策,注意区分和把握思想认识问题、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鼓励探索,激励创新,推动创造。

其次,要充分发挥社科联的职能作用。

区社科联肩负着组织协调全区哲学社会科学学会、研究会、协会的重要职能,是联系全区社科界“五路大军”的桥梁和纽带。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区社科联要进一步履行好“组织、指导、管理和服务”的职责,及时反映社科工作者的科研成果和建议要求,在加强社科界同党委、政府的沟通和联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要注重引导和激励,形成良好的学术交流工作机制。要加强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理论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加强社科队伍的组织和协调,通过专题研讨、联合攻关等多种形式发挥淮阴社科界整体优势。要着力构建各类学术研讨、交流和科普活动平台,引导和鼓励各学会扎实有效地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活跃社科工作者的科研思维、凝聚科研力量。

最后,要高度重视社科队伍作风建设。

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要切实加强全区社科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加强学习,注重修养,自觉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进一步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联系篇4

“生日”是每一个人值得庆祝的日子。今年,对于校级组织——大学生社团联合会来说,同样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大事。在过去九年的时间里,在全体社联人员的努力下,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对外扩大了太原科技大学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的知名度、对内打造了一批优秀的团队。为加快这一目标的进一步实现,为扩大校园社团在校内外的影响,同时也为庆祝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十周岁生日,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特举办“社团风采,辉煌十载”十周年庆典晚会,希望得到学校领导和各学院老师的大力支持。

晚会目的:随着第二届社团文化节和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十周岁的携手而来,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将举办一次大型庆典晚会来配合此次社团文化节的圆满举行,并本着丰富校园社团文化,营造大学生活氛围,推动社团健康发展,展现青春时尚魅力,体现社团多姿多彩的目的来给这次特殊的社团文化节增光添彩。

晚会意义:以大型庆典来纪念太原科技大学大学生社团联合会成立10周年,体现社团文化,展现社团风采。通过此次晚会,把社团的象形加以塑造和整合,把社联“立足社团·服务社团·管理社团”的宗旨加以深化,把校园活动的方向加以引导;并且把这次晚会作为科大社团走出学校的平台,把科大学生社团的形象加以向校外推广,实现校级化、时代化和和谐化!

一、晚会主题:

“社团风采,辉煌十载”,小标题“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十周年庆典晚会”

二、晚会口号:“聚社团精英,庆十年辉煌”

三、晚会时间:20xx年11月19日晚7:30—9:00

四、晚会地点:体育馆

五、合作单位:(待定)

六、邀请嘉宾:校团委和各院系团委老师大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席和校学生会主席太原市各高校社团联合会主席各院系学生会主席和各社团负责人

七、晚会特色:

(1)精英阵容、紫茵璀璨:晚会的文艺节目将会于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各部门、各社团及艺术团分别选送。

(2)节目多姿多彩、形式多样:包括唱歌、舞蹈、小品、朗诵、游戏,相互交融。(3)晚会声势浩大:各位领导出席本场晚会,使得晚会影响力更大。

八、晚会思路:

1、前期工作(11月17号至18号)

(1)以校内宣传为主,宣传以校团委的指示为方向!由社联宣传部和各社团宣传部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宣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校广播站、校报等),宣扬社团文化,宣传社庆以及社庆的具体活动;对公关方面宣传主要是联系学校领导和老师

山西青年报社、各校团联等,以及进行具体公关策划。

(2)以下是前期工作要点:

⒈组建筹备委员会;

⒉资金来源:商业赞助+学校支持;

⒊庆典赞助联系与洽谈;

⒋联系新闻媒体、与校内广播电台联系、及策划实物宣传方案(含海报、通知等实物宣传);

⒌邀请嘉宾:校院领导、学生会代表、各校团联代表及社团代表,合作单位代表和赞助单位代表等;

⒍开始筹备社庆专刊:筹备一期期刊;

⒎联系晚会需用地点;

⒏制作大会资料及社庆通讯录;

⒐制作社庆纪念徽章;

2、社庆活动:以下将详细介绍活动流程,活动中工作重心以组织协调为主,各组各安其职,具体活动交具体专人负责,每位活动负责人及活动组长总结每天工作进度,并每日定时由秘书组汇总并向总负责人汇报;每天工作组全体组员进行一次短暂碰头会议,让各组了解其他小组工作进程进而了解社庆的进度,并针对将会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改正。

3、后期工作:以完成本次活动的意义为主,与报社、赞助商和兄弟社团保持长期友好联系,发行社庆专题期刊等。

九、晚会活动议程:(1)晚会30分钟前,学生入场,并发放荧光棒。

(2)晚会20分钟前,礼仪小姐带领领导入场,入座嘉宾席。

(3)晚会开始;

①社联主席简单介绍科大社联和社团,并感谢各位嘉宾领导出席本次周年庆典晚会;

②校领导为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和各社团致辞;

③校团委为大学生社团联合会成立十周年致辞;

④校、院老师颁发太原科技大学2019年度“优秀社团”“先进社团”、荣誉证书;⑤由学生会主席、社联主席颁发2019年度“十佳干部”、“十佳社员”荣誉证书;

⑥学生处处长颁发2019年度“最佳贡献奖”荣誉证书;⑦节目表演(附节目顺序单);⑧结束曲——嘉宾领导与全体社员合唱《爱因为在心中》;并合影留念。

晚会组织结构:

(一)筹委会人员组成:

1、晚会领导组:指导老师:杨老师总负责人:2、庆典工作组:为了保证本次活动顺利并有条不紊地进行,必须有一条较为完善的活动参与者的管理措施和组织结构,我们准备采用分组制,每组1—2名组长,组员若干。太原科技大学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十周年庆典晚会前期安排:宣传组组长:组员:宣传部时间11月15号任务进度设计以社庆为主题的展板(2块);并联系常委社团或者其他合作社团(10个)出展板11月16号制作社庆期间所需海报,一类是社庆主题海报,一类是晚会具体安排海报,准备展开前期宣传攻势;11月17号联系协调部抬板和张贴海报;联系校

广播站进行每天两次的播报11月18号写出节目流程图、时间安排表,画出晚会平面图

外联组组长:组员:外联部时间11月17号11月18号任务进度联系校党委领导,校团委老师和各院团委老师邀请嘉宾(发送请柬),太原市各高校社联主席,校学生会和各院系学生会主席,各社团负责人11月19号

办公组:组长:组员:办公室时间11月15号任务进度制作请柬、大会嘉宾资料、节目单及社庆通讯录;联系并统计社团简介单11月16号制作横幅、社庆纪念徽章、工作牌;为社庆提供文书(打印)服务11月17号11月18号负责检查社庆期间各组工作的到位情况

节目采集组:组长:组员:策划部时间任务进度对社团的串场秀和节目进行收集对社团的串场秀进行彩排(配简介稿)对表演的节目进行彩排和修改对表演的节目进行二次彩排并决定进出场顺序

11月15号11月16号11月17号11月18号

新闻采编组:组长:组员:科技协作部任务进度1、为10周年《科大社联》精华版筹稿(11月15号开始);2、联系山西青年日报、校报、校园广播站和校园网站,制作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十周年社庆专题报道;(11月16号)3、活动后期的文字宣传编写;并收集社团内外社庆间动态信息;4、将社庆最新消息及时到学校网等网络媒体上(每天)

附件:太原科技大学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十周年庆典晚会当天安排:(19号)12:00-15:00协调部:晚会场地的布置(电线的铺放、喷绘和条幅的挂置、台上下的装饰、主席台的布置)15:00-18:00策划部:全部流程的彩排18:00-19:00办公室:主席台上节目单、嘉宾牌、茶水的放置到位宣传部:节目流程图、时间表、晚会平面图的安放组织部:主席台周围和表演进出场的秩序的维护就位外联部:礼仪接待到位,凭请柬安排就坐策划部:安排节目的出场顺序和流程到位科技协作部:活动后的会场整理后续工作;人力调配,以防止突发性事件的发生19:00-19:20上报工作就位情况,检查各项工作的完成19:30晚会正式开始

附件:太原科技大学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十周年庆典晚会节目流程

时19:2919:3019:3319:3519:4519:5520:2520:2820:3020:3520:3820:4120:4520:4820:5120:5521:00

间倒计时开场舞

节目

联系人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联系篇5

关键词科技传播;多主体;跨界沙龙;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4)125-0017-02

生活在当下的社会,我们无时不刻不处在科技进步带来的极大便利中: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让我们在眨眼之间沟通世界风云;新一代生物技术,作用于从餐桌到战场的广袤领域;而在科学的发现上,“上帝粒子”的证实昭示着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新高度。科技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益凸显,崇尚科学、传播科学成为全社会的呼唤。

互联网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互联网时代,有笑、有料的科学传播正在信息大爆炸的海洋里显得弥足珍贵。

1问题的提出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学科发展在纵深和交叉两个纬度上不断深化。一方面在纵深的方向上,学科前沿与学科本级、普适的距离越走越远,另一方面学科间的交叉越来越多,越是在深入的领域里越是会遭遇相邻或其他学科的难题,越是在产业支撑的关键适用技术领域越是遭遇跨学科的挑战。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静海在中国科学院主持的学科发展研究报告中曾指出:“在前沿研究方向、新兴学科领域,学科间交叉融合的趋势日益彰显”、这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明确。”针对学科发展当前面临发展不协调、文化和制度环境建设亟待改善等困难,李静海提出“应统筹规划,努力推动学科体系的协调发展,开拓创新,发展支撑新兴产业的学科体系”的对策。以人为本,培养造就勇于创新的学科队伍,并切实提升科技开放与合作水平。

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决定了科技开放与合作的现实需要,也让更广泛意义上的科技传播,成为科技发展的必要和制约力量。

尤其在学术界和产业界之外,从传播受众到主流渠道的消息源,还深受传统人文思维模式的影响,崇尚科学理性、尊重创造创意的浓厚氛围还有待进一步形成。公民社会是理性社会。以科技视角关注社会文明,以科技传播培育社会文明,是产业进步所需要的学术理性,是社会进步所需要的主旋律。党的十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对科技创新驱动科学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三中全会决定也进一步提出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生产力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而与此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科协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公众对科学技术信息感兴趣的程度比欧盟、美国、日本还高,但同时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显得单一、肤浅和简单。公众一方面对科技信息的敏感度高,另一方面科学素质水平偏低。

学术界和产业界自身也难免受害其中: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治理格局的新形势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挑战近在眼前。面对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我国科技界存在一个追赶者所必须面对的困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原创性科技成果少,关键技术自给率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科技评价导向不够合理、科技工作者被尊重状况堪忧等。

普遍、有效的科技传播越来越成为科技发展、产业进步和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

2汽车科技的启示

在时空的四维空间里,汽车不仅让人们走得更远,更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而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的影响,在当下更深刻地在汽车领域里得以体现,并通过汽车更深刻地变革着世界原来的模样。

一方面,汽车通过电子、通信、与互联网技术手段,实现更高智能,甚至无人驾驶。

实际上目前已经出现许多辅助驾驶系统,广泛应用在汽车上,如自动泊车,可以自动感知驻地信息,自动倒车入库自动泊车;碰撞预警,感知碰撞危险,自动刹车;智能空调,通过检测人皮肤的温度来控制空调风量和温度;智能悬架,自动根据路面情况来控制悬架行程,减少颠簸;同时基于互联网海量数据的各种信息服务也开始在车载终端中海量开发。汽车智能化前景广阔。

另一方面,汽车也据依这些技术手段,对外环境和人车本身产生更安全、更便捷的影响。改善人车空间,改善交通环境,创新汽车生活新方式。大数据的地理基础信息及其实时交互的服务开发,是汽车厂商开发智能汽车的外环境。智能汽车实际上是智能汽车和数字化公路、数字化设施组成的系统。目前国际上数字化外环境的条件也还不充分,“车联网”作为近两年兴起的“物联网”思维的新领域,在主要的发达国家也还没有实现重大突破。令人鼓舞的是,目前在数字化地理信息的基础设施上,在实时定位导航领域,中国有了自己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预期在汽车这一移动载体的领域,北斗――这一中国自己的外环境系统将大有可为。

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的双模电动车已经在深圳的出租车市场上实现市场化盈利。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最近在2014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上指出,“我国电动汽车在科技进步、产业发展的进程中,与国际间的科技合作越来越紧密,相互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输出和产品输出越来越多,部分品牌电动汽车和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性能正在走向世界前列”。可以设想,未来我们的私家车生活将直接与国家电网的技术进步与国际能源产业的格局,密切相关。

毋庸置疑的是,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汽车业与能源化工、通信业、软件业,以及汽车学科与材料学科、环境学科、交通学科等的交叉融合将越来越紧密,一个更加开放的汽车业,将是唯一的选择。而在汽车科技的传播中,我们看到在以汽车厂商及其零部件体系厂商主导的市场化传播的同时,有关研究院所、传媒机构和车迷机构的传播,更是因为贴地气、少推销而更深入人心,更对科技的进步和普及推波助澜。

3从汽车科技的传播显见,科技传播是系统工程。

1)科技不是象牙之塔的专利,而应该是降落凡尘的天使,服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2)只有深入把握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文化、科技与社会的融合,科学有效地表现科技进步与社会进步的高关联性,才能在科技事业发展的同时,推动经济社会全局的发展;

3)科技传播是系统工程,要尊重科技进步的累积性,尊重科技创新的生态、规律。多维度、多主体来表现科技进步。

多主体参与科技传播模式、渠道、内容和手段创新

科技传播是弥足重要的一环。经过多年来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开始转换到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上来。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战略的有力引擎。一些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包括环境保护、落后产能、传统产业的升级以及在新型产业领域的布局等,包括社会治理、民主政治等,都需要科技进步的支撑乃至引领。通过传播科技,使科学精神、科学文化渗透到各行各业、各个社会阶层,为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提供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的借鉴,推动创新驱动的科学

发展。

唤起全社会关注科学的热情,呼唤多主体参与面向产业支撑的科技传播,无疑是对当前科技传播体制机制的必要继承和创新。

3.1模式:多主体参与的跨界沙龙模式

基础科学的领域固然阳春白雪,应用科学和技术的领域,更体现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其中新兴科技产业,尤其体现科技与社会的关联性,是更具艰苦挑战的领域。在当前转型期的中国,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传播面向产业支撑面向经济转型的导向尤其重要。

多主体参与,在于切实把握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文化、科技与社会的融合,科学有效地表现科技进步与社会进步的高关联性。

跨界沙龙,在于以“沙龙”的宽松、灵活形式,容纳各学科自身学术的“严谨”和学科间交叉的“跨界”,引领社会对于科技发展和产业进步的各种思潮,释放一种开放的、逼近真理的学术/产业融合生态。

3.2渠道:传媒、学界、产业界

面向高端人群和未来知识阶层的科学普及。

传媒界是传播科技新知、发挥科技力量的重要力量。丰富的受众资源和国际国内影响,决定了其作为科技传播主渠道之一的重要地位。

学界,是未来的知识阶层,未来社会的主流影响力来自

他们。

产业界,是现代科技进步的重要主导力量,尤其在技术的领域。

必须站在全球的高度,追踪世界科技进展,有对人类进步以及对产业安全、国家形象、科学道德的丰富积累和敏锐认识,从而发挥中国科技队伍的优势,做有担当、有影响的科技传播。

必须和科学家交朋友,赢得科学家的信任、理解和配合,从而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必须从产业中来,这是我们科技传播贴地气、见实效、切实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可持续之道。

3.3内容

3.3.1内容平台的构建

以话题构建内容平台。

聚焦热点、焦点话题,提炼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建设进程中的科技元素及其科技进展,构建内容平台,以求整合科技界共识,形成面向公众的科技传播。具体的话题,可以结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和科技进展展开,需另文说明。这里不再做具体的展开。

3.3.2互联网工具平台的构建

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探索世界的另一只手。互联网工具平台的构建必不可少,当然这是另外一个专项的工作这里无需具体展开。

3.4手段:“学科之旅”系列传播活动

3.4.1综述

科技回应社会热点,服务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学科贡献服务产业发展。相关学科提炼科普能力,培育社会理性、产业理性,服务产业经济发展

科技专家资源交流整合,传承有序,创新学科教育与交流,拉近学科与实际距离,缩短科技工作者入门周期

“学科之旅”活动是产业进步所需要的学术理性,是社会进步所需要的主流舆情,是科技服务社会的服务创新和传播创新,使学术界提炼核心能力创新科技教育与交流的科普传播创新。是以科技传播的创新,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3.4.2主要内容

“学科之旅”系列科技传播活动,针对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进程中,公民社会对消费、生产、以及科技发展的热点、焦点关注,整合科技界共识,通过传媒互动,为公众带来开放式的理性解答,凝聚起产业各领域、社会各界科技驱动创新发展的共识。并通过与博物馆机构、科技社团、教育、企业等机构的协作,以学科共识、科技前沿为亮点,以对标博物馆展陈、以及消费前沿、热点为辅助,传播科学理性,培育科技文明,涵养经济社会科学、理性的水土,弘扬科学精神。

包括话题组织(含社区互动,互联网调查)、调查研究、形成沙龙主题报告、专家邀请、场地落实、观众组织、媒体组织、舆情监测、活动总结提高等环节。

3.4.3活动目标及预期成果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联系篇6

摘要:科学和宗教之间有密切的联系,首先宗教在早期对科学的发展所提供的一些外部条件,其次在主体——人方面的也有密切联系,最后从科学和宗教对社会的作用可以看出二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但是二者之间的联系并不能够掩盖他们之间有着的本质上的差别:第一、科学不承认任何超自然的力量,以承认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作为自己的基础,而有神论则确认主宰万物的超自然力量的存在。第二、科学以实践作为检验理论真伪之标准,凡经不起实践检验的任何理论、学说、信念都会被否定或改进。第三、科学始终坚持认识的相对性,而宗教却信仰和崇拜绝对的无限性。

关键词:科学;宗教;关系

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的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发展,宗教为了维持自身的地位而对科学进行发难扭曲或者“融合”,使得科学和宗教的关系问题一度成为研究者热议的话题,引发各种各样的对科学和宗教关系的思考、论辩。科学和宗教究竟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如何看待科学和宗教的关系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文在阐述科学和宗教问题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将进一步科学和宗教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得出对待科学和宗教的正确态度。

科学和宗教问题的研究现状

从科学和宗教关系引起人们的关注以来,学界对于科学和宗教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就不曾间断。在有关科学与宗教的关系讨论中主要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首先是冲突论的观点,谈到对科学史上科学与宗教冲突的研究,一般都要追溯到19世纪后期的两位美国学者———德雷伯(JohnwilliamDraper)和怀特(andrewDicksonwhite),他们各自的著作《宗教与科学的冲突史》(1875年)和《基督教国家科学与神学的战争史》(1895年)给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与宗教研究领域定下了“冲突”论的主基调,并影响至今。①持冲突论观点的研究者认为科学和宗教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其矛盾是具有本质性的。科学的发展必然意味着宗教的消亡。其次是融合论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科学和宗教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宗教为科学的发展开辟了条件,宗教和科学在信仰追求、对自然的态度等方面是一致的,宗教为科学提供指引。宗教和科学之间不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冲突和矛盾。再次是复杂关系论,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科学和宗教的关系不能用冲突或者非冲突来断定,科学和宗教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针对宗教的定义的不同以及根据不同时期宗教的教义的改变来理解科学和宗教的关系。

笔者认为联系是普遍的,科学和宗教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科学的发展开端,宗教确实提供过某些条件,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科学家有其以及基督教办教育等方面。但是,这不能说明宗教对科学有引导的作用,也不能掩盖科学和宗教在本质上的差异。

科学和宗教的联系

谈到科学与宗教的联系,主要是从历史的维度来进行阐述。科学和宗教虽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二者之间的联系也不容忽视。

首先是宗教在早期对科学的发展所提供的一些外部条件来阐明二者之间的联系。最初的文化教育事业,是在教会的倡导下发展起来的。基督教会从传播信仰和知识的需要出发,还在教堂学校的基础上开始兴办大学,像法兰西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这样经久不衰的科学机构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还曾得到教会组织从人员到物资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②虽然这些学校是以神学教学为主的,但是学校里面所设置的其他科学学科却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硬件设施。

然后是在主体——人方面的联系,在科学发展历史上有着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如牛顿、波尔、笛卡尔等都是有的信徒。这些主体确实起着桥梁的作用把科学和宗教联系起来了,但是这种联系并非科学和宗教的本质联系,也不可能成为证明科学和宗教有本质上一致的证据。这些科学家确实有,但是他们的是否在他们的研究工作中发挥了指导的作用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科学家得出科学的理论的途径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而不是超验经验的总结。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是所体现的科学的批判精神而不是对上帝的崇拜。

最后从科学和宗教对社会的作用可以看出二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科学依靠精密的实验、观察和严密的逻辑推理,不断地揭示自然界的奥秘,揭示客观真理,为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助推力。③但是同时人类对科学成果的误用有对人类文明产生知命的打击,而宗教所倡导的一些如宽容、关爱大自然等理念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精神约束。

综上所述,科学和宗教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只能说是体现了事物之间具有普遍的联系,不能否定科学和宗教之间无法调和的本质差别。

科学和宗教的区别

前文已经具体阐述了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密切联系,并表明联系无法掩盖二者之间的本质差别。科学和宗教的本质差别主要体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第一、科学认为自然和社会存在着可认识的规律,宇宙是可知的。宗教是有神论的,它认为世界是由无所不能的神或者上帝主宰的,世界包括世界里面的人也是上帝创造的。

第二、一切的科学知识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结合现实的实践经验通过科学的实验研究得出来的能够经得住实践检验的知识才能称之为科学知识。而宗教知识具有某种程度的虚构性是不可能经得住实践的检验的。

第三、科学始终坚持认识的相对性,而宗教却信仰和崇拜绝对的无限性。科学坚持认识是不断发展的,随着研究的深入,人的认识会越来越丰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而且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但是对于一定时期和一定的人而言认识又是有限。

第四、科学和宗教对社会的最终作用不一样。科学是生产力发展的引擎,科学知识会被转化成为现实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发展。而宗教有神论认识不可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

总而言之,科学与宗教有着不可忽视的本质上的差别,对此,我们应该树立对科学和宗教的正确的态度。

对待科学和宗教的态度

对科学与宗教的联系和区别的了解是为了树立正确的对待二者的态度。

首先摆正科学与宗教的位置。科学是放在首位的,因为科学是保证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前提,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树立科学的理念,增强自我的科学意识。但是宗教对于社会而言也能够发挥某种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宗教的存在有其必然性,我们应该正视宗教的存在。

其次,不能夸大宗教对科学的影响,科学和宗教有紧密的联系,但是这些联系更侧重于历史的角度。认为宗教对科学有着指导作用,是企图掩盖科学的作用的做法。而且宗教所倡导的如宽容、理解、热爱尊重大自然的理念在非宗教的教育中也可以很好地体现。

再次,我们不能人为地消灭宗教。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宗教会有其自动消亡的时候,但在现阶段,宗教的存在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不能人为地使其消失,否则会引发社会的动荡和战争。所以我们要尊重。

小结

科学和宗教的关系问题是有必要澄清的,人们也有必要明确二者的关系,但是一直在二者问题上牵扯不清,甚至想恢复宗教中世纪般的统治地位并且掩盖科学或者企图阻碍科学的发展则是枉然的。

参考文献: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联系篇7

【关键词】社会科学;休谟问题;因果推理

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是理论解释,对现象的描述和分类是前科学阶段。所谓科学理论,是关于超脱具体现象的一般性概念和命题系统,不仅能够说明是什么,还能够说明为什么。如牛顿力学,解释苹果垂直落地、行星运行轨迹等。社会科学虽然有很大的特殊性,描述性研究占据很大份额,但理论解释仍然是其最高目标(merton,1968)。[1]

一、社会科学中因果关系相关理论

因果关系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无所不在,几乎身边的每件事物都可以找见由其产生引致结果的因果缘由。由于现有科学水平的局限性,有些未知事物我们还在探索中,但我们相信将来终会对其进行科学的说明。所以我们会普遍认为,因果关系不仅存在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中,还在社会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们生活中最基本、最本质、最原始的存在关系。[2]

(一)休谟问题

因果关系的论述是休谟的重要贡献,该论述颠覆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因果关系的看法。该理论对于休谟的整个哲学体系而言占有核心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是休谟认识论的重要内容,而且在不同程度上成了其伦理学、美学、宗教哲学的一个基本依据。在《人性论》中,休谟对因果关系作了详尽而条理清晰的论述。

休谟认为,所谓因果,有三层含义。第一是原因和结果事件之间在时空上毗连,时空联接是因果关系的先决条件。如果两个时空相距很远的物体产生了因果作用,那么其间必然存在某种因果链条的衔接。第二是时间顺序,即因先果后。第三是必然联系,即因果现象相伴而生,有其因必有其果。休谟指出,这三要素中,前两条是必要因素,而第三条是最重要的。这一条也是最具争议的。

关于第三要素,休谟用了两个术语,一是必然联系,二是恒定关联。二者在语义上有细微不同,恒定关联强调经验伴随现象的重复性,用现代统计学术语就是统计相关。而必然联系则是超越感官经验的,是人类对恒定关联的心理印象。这种定义上的微妙矛盾蕴含了经验主义的基本问题。一方面,休谟强调,因果联系不同于逻辑推论,一定来自经验;我们不能通过分析原因事件的特性而推导出它的结果。另一方面,他指出,我们的内外感官都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总的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自然的联系是我们能够感识的。所有事件都是离散的。一事件跟随另一事件之后而发生,但我们永远无法观察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他们似乎相伴而生,但并无联系”。[3]休谟认为,因果概念只有一个来源:我们对经验关联现象的重复观察。当我们一次又一次观察到两类现象总是相伴而生,“我们便认定二者之间有某种联系,某种力量,使其中一现象能够屡试不爽地、确定地、必然地产生另一现象”。

所以,因果判断,以至我们关于自然界的一切知识,都是基于人类对重复性关联现象的归纳。然而,休谟认为,无论对两个事物前后相随重复观察多少次,我们也无法肯定明天它们还会前后相随。如何从有限的经验观察归纳出必然性的因果判断?这就是休谟的“因果问题”或“归纳问题”。这个认识论问题启发了许多大哲学家,包括康德、罗素、波普尔,引起一系列哲学讨论并延续至今。

(二)反事实问题:因果效应通常是一个反事实问题

出于道德和伦理的原因,许多诸如政策、培训等干预措施不可能对人类进行实验。比如说,在评估学前教育对个人成就的影响时,即使我们能够进行长期追踪,但很难为了设定控制组,人为地让部分幼儿不进行学前教育。因此,对于同一个人,我们会面临多种反事实的可能性。当然,这些反事实的问题在个体上都不可能得到回答,因为在社会科学领域,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个体和个体之间是不可比的,而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在分组水平上进行因果分析的原因。面对这种情况,社会科学家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充分利用追踪数据的信息,在分组水平上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二、社会科学中因果推理的形式――密尔的方法

因果推理是一种逻辑推理形式,它分析并说明事物的因果关系,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逻辑就可以解决“因果说明的推理形式是建立在逻辑基础之上的综合产物”。

在1872年,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密尔总结了洛克的认识经验,同时也是发展了培根提出的“三表法”,[4]从而全面地提出五种探寻因果关系的方法,就是人们一直沿用至今的契合法、差异法、同异法、剩余法、共变法。这五种因果分析办法中,密尔本人最注重差异法。他认为差异法是“于穷理致知,其用最广,亦所最先”的实用好方法。相比之下,契合法常用于对研究对象的观察方面,差异法适合做实验,因为它的特性比较精确。密尔认为这五种方法只能用于一因对应一果的基础情况,对于更复杂的研究对象时需要采取更多的方法参与。

我觉得在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中,这五种方法是探求事物之间最基本的办法。在分析理论的时候,这些办法并不是单独进行的,它们之间都是相互弥补、交错运用的。虽然它们之间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以及不足,因此在它们推断出的少量案例中并不能总结出全面综合的因果关系,所以在探寻因果关系的基本方法的同时,我们要更加深层进行挖掘、更加详细进行分析、更全面进行综合,运用社会科学中因果推理的方法诠释实际现象与事物的本质。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尽管不同的学科特点各不相同,但追问“为什么”,对现象进行描述、解释、预测,从而造福于社会,则是社会科学面临的共同问题与最终目的。要做好因果分析,不仅应从研究思路、研究逻辑、实现手段与目的的整体性上对每种方法准确把握,而且,在实际应用中,还应对概念的界定、方法的前提与适用性、研究的具体特征等方面,加以深入地领悟。同时,对研究问题的相关理论更要有较为透彻的了解。只有这样,才可能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用好因果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1]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m].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法)杜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商务印书馆,1995.

[3]陈晓平.休谟问题评析――兼评“归纳问题”与“因果问题”之争[J].学术研究,2003(1).

[4]郝娟.社会科学研究中因果分析方法的比较与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9(24).

[5]王天夫.社会研究中的因果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6(4).

[6]章奇.社会科学中的因果关系及其分析方法[J].浙江社会科学,2008(3).

[7](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华夏出版社,1999.

[8]谢宇.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联系篇8

关键词:科技进步;科技发展;科技革命;社会和谐;人道主义;苏联

中图分类号:K51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961(2008)02-0081-03

苏联虽已解体,但是人们不应淡化和抹杀其先进的科技成就对世界所做出的重大贡献。特别是苏联学者们关于科学技术进步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研究与西方学者的研究有本质的不同,这成为苏联科学技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苏联时期科学技术哲学的主要成就。

一、科技进步与科技发展、科技革命概念的区分

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一直是苏联学者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在上世纪60―80年代,伴随着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苏联学者们围绕科学技术的相关问题(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和科学技术进步问题)举行了大量学术会议,对“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科学技术革命”等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区分。В.П.罗任(В.П.Рожин)在1974年4月9日、10日于列宁格勒国立大学召开的“科学技术进步的源泉与动力学派”大会上发表了学术报告,在他的报告中涉及到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科学技术革命概念的区别问题。他认为“科学技术发展是最广泛的概念,它反映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常规特点。而‘科学技术进步’概念表现的只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最后,科学技术革命是整体的突变形式,也是最窄的概念。作者还特别强调把科学技术发展的全部内容包括在科学技术革命中是没有根据的。”[1]

其实,正如В.П.罗任所说的“科学技术发展”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它强调的是科学技术运动变化的一般过程,突出科学技术发生了改变,而且这种改变主要是指科学技术前进性的变化,但也不排除个别局部性倒退的事件。而“科学技术进步”代表着科学技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单方向的发展变化,它是一种正向的、积极的变化,而且更多指的是一种连续的、不间断的变化。“科学技术革命”概念的含义更窄、也更为具体,它不像“科学技术进步”那样强调科学发展的方向性,而且它与“科学技术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最本质的不同在于,它强调的是科学发展中的突变,是一种质的飞跃。如果说“科学技术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中包含有量变的话,那么“科学技术革命”概念强调的只是质变,是科学技术发展在本质上的飞跃,体现的是科学技术发展变化中的非连续性。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苏联学者对“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科学技术革命”进行了详细的区分,但是我们能够看到,在更多时候,苏联学者们往往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将这三个概念作为同一概念来使用,只是在使用时侧重的角度有所不同。在论证科学技术的积极意义时,学者们更多地使用“科技进步”一词。为此,我们首先来分析苏联学者们关于科技进步的重要思想。

二、科技进步的含义与历史分期

早在1974年出版的由А.М.普罗霍罗夫(А.m.Прохоров)主编的《苏联大百科全书》的“科学技术进步”条目中,Г.Н.瓦尔科夫(Г.Н.Волков)就曾指出:“科学技术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基础。”[2]可见,科学技术进步观在苏联占据重要地位。为此“苏联共产党提出,无论从当前的观点看,还是从长远前景看,苏联的首要任务都是千方百计地加速科学技术进步。”[3]

严格说来,科学技术进步包括科学进步和技术进步两方面内容。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技术哲学家П.К.恩格迈尔(П.К.Энгельмейер)就曾这样评价技术:“它用自己的装置来增强我们的听力、视力、体力和灵活性,它缩短时间和空间,并且一般说来它会增加劳动生产率。最终,它在使满足需求变得容易的同时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技术为我们征服空间和时间,物质和力量,并使自己成为推动进步车轮的不可抑制的力量”[4]。在这里暗含了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可见,社会进步离不开技术,尤其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苏联学者们往往并不将科学和技术分割开、而是把两者结合起来,共同论述科学技术进步问题。在1974年版的由А.m.普罗霍罗夫主编的《苏联大百科全书》的“科学技术进步”条目中,指出:“科学技术进步是科学与技术统一的、相互制约的和不断前进的发展。”[2]

Г.Н.瓦尔科夫还把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进步的历程划分为三个时期,这正如白夜昕在《前苏联技术哲学初探》一文中指出的:“科学技术进步的第一个时期起源于16世纪到18世纪的工厂手工业生产,这时科学理论与技术活动开始逐渐发生联系。

科学技术进步的第二个阶段以18世纪末出现的机器生产为标志。机器生产是一大批数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和技术能手共同创造的产物。它不仅仅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的进步,尤其取决于“科学具体的物化”。

科学技术进步的第三个阶段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相联系。这时科学的学科范围急剧扩大,并开始以技术发展作为其主要目标,科学对技术的领先地位逐渐明显地确立起来。

由此可见,在科学技术进步的三个阶段中,技术经历了由与科学彼此相对独立;到技术发展开始依赖科学进步,是“科学具体的物化”;再到最终一方面先进技术完全依赖于科学的重大发现,另一方面技术也对社会的其他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三个重要时期。其中在第三个阶段,出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其他方面的互动,此时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后果问题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苏联学者们的社会和谐思想就渗透其中。

三、科技进步论中的社会和谐观

科技进步对人们日常生活的积极影响显而易见,但是随着科学技术成就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与延伸,科学技术进步的负面影响日渐突显。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使人与科学技术和谐发展就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问题。

苏联学者认为科学技术进步对日常社会生活的主要影响有三个方面:

首先,科学技术进步引发社会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为此要使人们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引发的生活方式、社会环境、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使之相和谐、相适应。苏联学者О.m.古谢伊诺夫(О.m.Гусейнов)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伴随工业化、都市化、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以及熟悉的生活方式、社会环境、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这会破坏对人们尤其是对青年行为进行社会道德监督的传统形式,使人们失去行为规范,这往往使得人们在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条件而进行道德调节和社会调整时遇到一系列困难。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在全体居民中的普及与科学技术进步联系在一起,这必然会增加人们对改变人们日常交往方式和形式、改变邻里间和家庭内部关系问题的兴趣[6]。这正如А.Г.哈尔切夫(А.Г.Харчев)和В.Г.阿列克谢耶娃(В.Г.Алексеева)所指出的,“习惯于家庭和邻里间无孔不入的、看得见的监督的那些出生在农村和小城镇的人,他们一旦脱离家庭、脱离熟悉的社会环境,就容易产生一种不畏惩罚、为所欲为的错觉。”[7]

其次,科学技术进步培养人的个性的作用不断增强,为此要使科学技术发展与人们不断提高的道德水平相和谐、相适应。О.m.古谢伊诺夫指出,“科技成就通过人们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对精神过程产生影响,这就必然会相应地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心理和精神需求。”[6]在科学技术广泛深入日常生活的条件下,科学技术作为交往手段和信息传播者,这同时意味着它们作为培养和形成人的个性的工具的作用大大增加了。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进步不仅会促使人们团结、统一和互相理解,同时它也会使人们脱离和疏远。问题全在于人们如何使用他们所享有的技术,以及同技术打交道的人的道德觉悟水平如何。如果一个人只在自己的房子里忙碌,轻视作为个人基本需要和培养个人社会性的要素之一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的话,那么被用来降低并推广人与人之间间接联系的电视机、收音机、电唱机、录音机等信息工具,就会在个别时候成为利己主义和小市民心理的根源。这就是为什么在现代条件下,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觉悟水平,提高他们的内心修养水平以及提高人的社会生活技能水平的问题在人们的相互关系方面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原因。

再次,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人们的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的比例,为此要处理好对闲暇时间的利用与控制,使对闲暇时间的充分利用与对闲暇时间的有效控制相协调。这正如О.m.古谢伊诺夫指出的,科学技术成就广泛地渗入到日常生活领域,减少了人们花费在家务劳动上和用于个人家庭生活以及运用企业公共日常生活服务的时间。以这样的方式节省下来的闲暇时间可以用来提高精神和文化素养,发展智力和体力才能,教育孩子和从事其他有益于社会的活动。但是,简单地从数量上增加闲暇时间还不能解决将其变为社会财富尺度的问题。科学技术进步由于缩短了距离,强化了时间,改变了人的居住环境,从而把闲暇时间变成充实和发展人的本质力量的相对独立的源泉。在此,无论个人、国家还是社会团体,都有必要加强控制对闲暇时间的利用。社会主义利用闲暇时间的方式从根本上说带有社会组织性的特征。但是科学技术进步在扩大个人利用闲暇时间形式(无线电、电视机、录音机、交通、通信、私人藏书等等)基础上的同时,增加了人们尤其是青年在利用闲暇时间上的自发性因素,降低了社会的调节作用,在许多情况下引发教育感化作用结果的不确定性[6]。因此,对科学技术引发的闲暇时间的充分利用和有效控制是极其必要的。

与上述观念相适应,苏联学者还特别强调,不应将单纯经济利益的增长当成科学技术进步的标准,而应当以人道主义作为评价科学技术进步的标准。В.Л.巴萨涅夫(В.Л.Басанев)指出,“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进步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进行人道主义评价渗透于科学技术进步的全部内容。……当今科学技术进步只有被用于人的幸福,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精神财富和个人全方位的发展时才是正确的。”[8]这一观点即便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ПигровКС.ШколапоИсточникамиДвижущимСиламНаучно-ТехническогоПрогресса[J].ФилософскиеНауки,1974,(6):151.

[2]ВолковГН.Научно-ТехническийПрогресс[eB/oL].cultinfo.ru/fulltext/1/001/008/080/450.htm.

[3]БольшаяСоветскаяЭнциклопедия[m].mосква:СоветскаяЭнциклопедия,1974.

[4]СтёпинВС.,ГороховВГ.,РозовmА.ФилософияНаукииТехники[m].m.,1996.

[5]白夜昕.前苏联技术哲学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4):93.

[6]ГусейновОm.Научно-ТехническийПрогрессиmоральныеОтношенияЛюдейвБыту[J].ФилософскиеНауки,1985,(4).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联系篇9

关键词:体育科学;体育科学体系;学科;分类;结构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250-02

0引言

上世纪七十年代,世界科学发展大潮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于是分化出诸多的分支学科,分支学科又促使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繁衍出许多交叉科学。促使了新兴的体育科学的繁荣,诞生了大量的体育新学科。促进了我国体育科学及体育科学体系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体育科学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归入体育科学体系,通用教材影响深远,以至新世纪还有人在体育科学体系研究中引用这种观点,这些学科是体育科学的科学基础,而不属于体育科学的范畴。进入21世纪,我国体育实践领域由竞技体育主导转向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协同发展。体育学科方面,成熟的体育学科发生分化,又分化出一些新兴的体育学科。体育实践与体育学科发展对体育科学和体育科学体系研究提出了新要求,加之我国体育科学的概念、体育科学的分类尚未统一认识,继续探讨体育科学及体育科学体系是必要的。研究体育科学及体育科学体系对促进我国体育学科、体育专业、体育科学的发展以及推动体育事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1体育科学

1.1体育科学的性质国内外学术界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体育科学的性质,得出不同的结论,曾出现过多种观点,认为体育科学属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行为科学、交叉科学等。确定科学性质的依据有学科研究的对象、科学分类的方法、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的等,其中以研究对象最为重要,是确定学科性质的关键依据。以下从确定科学性质的多种依据分析体育科学的性质:

1.1.1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体育现象和进行身体运动的人。体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1]”,同时,“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2]”,人还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所以体育科学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1.1.2根据于光远科学的分类方法,把整个科学分成五类(见图1),图中a+C是自然科学;B+C是社会科学;C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共同领域;D是哲学;e是数学;体育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处于C类领域,属于综合性交叉科学[4]。

1.1.3从研究体育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体育科学既要运用力学、解剖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又要运用社会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的方法。体育科学的研究方法既有自然科学方法,也有社会科学方法。

1.1.4从体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分析,体育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增强人的体质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律,表明体育科学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还为了揭示体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活动关系的规律,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综上所述,体育科学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特点。体育科学的综合性是指多种学科的综合,交叉性是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交叉也是一种综合形式。所以,体育科学的学科性质是综合科学。

1.2体育科学的概念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体育科学的概念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目前我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将体育科学定义为是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一个有系统的学科群。还有学者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和揭示利用体育的方法手段,全面提高、改善和发展人类身体、心理和社会特性的规律的一类科学群,是一门拥有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科学。”[5]

认识体育科学的概念,首先要理解科学的概念。《辞海》对科学的解释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变化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在认识客观事实的同时应遵循客观事实及其规律[6]。体育科学是在认识体育现象的基础上去反映体育事实及规律,揭示深层次的体育事实与规律的知识体系。体育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社会活动,涉及到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而且,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现象,并不是孤立的,它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活动,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因而,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要深刻地反映体育这一复杂社会现象的事实和规律,需要从多学科去认识,而且,事实上也产生了众多的体育分支学科。所以,体育科学是由众多学科构成的学科群,具有群体性特点。

依据《辞海》中科学的概念和辩证唯物观,结合体育科学的性质和特点可以认为:体育科学是以体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揭示体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的、由众多分支学科构成的综合科学。

2体育科学体系

研究体育科学体系,是从总体上、宏观上探讨体育科学的结构,体育科学与各分支学科的关系以及各门分支学科之间的关系。亚里士多德说过“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体育科学体系这一“整体”的构建及完善势必会增强其各组成“部分”的科学性[7]。目前,我国体育科学体系研究中,对体育科学体系概念、构成的认识差异不大,主要分歧在体育科学的分类上。下文重点论述体育科学的分类。

2.1体育科学体系的概念体育科学作为综合科学,是由一系列学科组成的学科群,涉及数十门学科。这些学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序联系,相互结构和层次划分。体育科学体系应符合体育科学的内在逻辑和学科特点,反映体育各学科间的关系和体育实践活动,并符合现代科学体系和国际国内常用学科分类方法,使体育科学体系成为一个完整、有序的系统整体。体育科学体系是指在构成体育科学的众多学科中,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从而构成了一个有序的结构体系。

2.2体育科学体系的结构体育科学就其体系的构成来讲,既有纵向结构,又有横向结构。作为一系统,体育科学体系内部结构表现出以下特征:①系统性特征,即各体育科学学科按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②立体结构特征,即体育科学各学科之间不仅存在平面网络式的关系,而且具有立体层次以及交叉的联系;③动态开放性特征,体育科学各学科不但相互吸收和兼容,而且广泛吸取其他科学研究成果,并通过分化与交叉产生新的学科,推动着体育科学的不断进步[8]。

2.3体育科学的分类科学分类是一门研究科学之间关系的学问。恩格斯认为“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互相关联和互相转化的运动形式的,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即是把各种知识系统化,建立科学分类体系,严格按物质运动形式排列,并充分考虑彼此密切的联系,进行科学分类。科学分类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有结构层次分类、群体学科分类、能级性学科分类、特点式学科分类、综合式学科分类和全息式学科分类等。常用的是结构层次分类、群体学科分类。

2.3.1按体育科学的结构层次分类按结构层次分类是国内体育科学体系最主要分类方式。我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将体育科学分为指导性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体育应用科学和体育专业技术科学四个层次。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属于体育科学的范畴,显然这种分类是不合理的,这些学科与体育科学相关,不属于体育科学,而是体育科学的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性的科学,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指导体育科学中的各种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自然科学中的人体生理学等,是体育自然科学运动生理学的母体科学;社会科学中的社会学等,是体育社会学的母体科学,体育自然科学和体育社会科学是根植在母体学科之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体育科学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体育科学的科学基础。依据体育科学体系结构特征,进行纵向的层次分类,可将体育科学的具体学科按其性质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2.3.1.1体育指导科学体育指导科学指的是体育哲学。体育哲学是从宏观上和整体上探讨体育运动实践和体育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体育过程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的学科。它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一门应用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体育领域的具体运用。其在学科体系中居最高层次,是体育科学体系内其他学科共同的指导学科。

2.3.1.2体育基础科学体育基础科学是体育专业理论和体育专项技术学科的基础,可以分为四类:①体育自然科学类:体育自然科学是研究在运动条件下人体变化规律的学科,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②体育社会科学类:体育社会科学是运用社会科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体育现象、揭示其客观规律的学科,包括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等。③体育人文科学类:体育人文科学是介于体育自然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包括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等。④体育管理科学类:体育管理科学是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体育管理相关问题的学科,包括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等。

2.3.1.3体育专业理论学科体育专业理论学科是从体育实践和各运动项目实践抽象概括而来,以揭示体育实践、各运动项目实践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学科。体育基础学科是体育专业理论学科的基础,体育专业理论学科可以指导体育实践及体育专项技术学科。体育专业理论学科包括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等。

2.3.1.4体育专项技术学科体育的专项技术学科是运用体育基础学科和体育专业理论学科的一般理论来解决体育运动实践活动中各项运动理论与技术的教学和训练问题的学科,如田径运动、篮球运动等。它是最接近于体育运动实践的一个层次。

2.3.2按群体学科分类按群体学科分类是国际上常用的科学分类方法。国际上群体学科分类各异,联合国教科文科学技术统计工作手册分五大类: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医药科学、农业科学和人文与社会科学;美国分为七大类:物理化学科学、数学科学、环境科学、技术科学、生命及地球科学、心理学和社会经济学;现行我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统计用学科分类为五部分: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医学科学、农业科学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7]。

根据体育各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借鉴我国国家科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结合我国体育科学分类习惯,按群体学科进行横向分类,可以将体育科学分为四类,体育自然科学、体育社会科学、体育人文科学、体育专项技术学科。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联系篇10

通识教育既是一种大学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以人的理性发展和德性完美为最高目标,而不仅仅是培养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台港澳地区的大学相继进行通识教育改革,中国大陆自90年代开始提倡素质教育,有些学校尝试开设“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成长平台,拓宽他们的视野,使之成为具有良好价值观念的社会公民。通识教育逐渐成为大学教育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人才培养成为大学关注的焦点。在通识教育的视野下,我们思考将学科研究与教育研究相结合、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将大学理念与大学的功能相结合。本文以文明史课程为中心讨论如何将教育理念与学科教育融为一体。

一、通识教育理念与文明史课程追求

教育理论界对通识教育的理解有各种各样的表述。最早明确提出现代意义通识教育概念的是19世纪初的帕卡德,他赞同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全面了解来为专业知识学习奠定基础,借此解决专业教育的狭隘性问题,“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通识教育,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1](pp.6-7)哈佛大学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普通教育》报告也透露了通识教育的旨趣:通识教育是指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培养一个有能力的人去有效地思考,善于思想交流,能够做出切题中肯的判断,对于不同价值做出辨别。[2](p.188)更通俗地说,“通识教育就是:当你接受了教育,又把当初学到的内容忘记后,最后还剩下的东西”[3(]p.9)。通识教育追求学生在广博知识、解决问题方法与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工具式训练。

通识教育与古典自由教育同根同脉。自由教育将人视为一个拥有自由心灵的人来开展教育,其目标就是获得理智的发展。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关注人自身的发展。由于社会分工日趋细化,19世纪以来的教育主要按专业来进行,这种按专业细分的教育模式使学生过早进入专业领域,专业教育使得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深度受到限制,直接影响学生的潜在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不再仅仅作为谋生的手段,而与人的终生发展相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提到教育的作用时特别指出,教育是一种社会经历,接受教育不再是为了升学和谋生,而是为了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以及个人终身学习,是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这种教育是一种应对策略“,鉴于科学进步及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新形式所带来的迅速变革,必须把相当广泛的常识与就少量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可能性结合起来。”[4](p.9)通识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尊重和满足人的内存求知需要、促进人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唤醒理性,开发心智,最大限度促进人的发展。在这一终极追求上,文明史课程与通识教育是一致的。

作为课程学习的文明史展示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重大演变和人类当代状况的基本性质,在知识、方法与修养上与通识教育的宗旨相一致,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文明史遵从通史的意涵,重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的连续不断与相互联系。在《说文解字》中,“通”“达也”,其反义词是“穷”“,往来不穷谓之通。”“通”是指空间意义上的由此及彼,而空间上的往来不穷又是在时间里进行的,因而也就变成了时间上的连续不断。[5]中国古代对文明的理解有“经天纬地”、“照临四方”两个重要的观念[6](p.2),也说明了文明将人与人、现在和过去联系起来,“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史也就是世界通史。……文明史不同于世界史,就是它所研究的单位是各个文明,是在历史长河中文明的流动、发展、变化。”[7](p.6)

文明是人的文明,是人类创造的财富,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文明史穿越时空,关注人类的总体发展进程,连接了不同学科,展现人类发展全貌,涵盖的范围从科学到艺术,从自然到哲学到宗教。文明史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过去时代的史料与事实,更重要的是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了解人类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与方法,这些都与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建立起直接联系。过去与现在的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文明史充满生命力。联系是创造的基础,事物之间的不同联系能形成许多生长点,产生新的知识,交叉学科、跨学科研究也正是缘此格外受人重视,正如能够进行广泛知识联系的达尔文与就事论事的水手存在本质区别:“一些水手曾从地球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但是,他们所碰到的外在对象之丰富多彩并不对他们的想像力构成任何一种协调一致的图景;……他们所看见的任何东西,都不会把他们带向未来或带向过去,带向任何超越这些东西自身的思想。”[8](pp.131-132)达尔文就不是这样,他搭乘军舰沿大洋海岸观察,将所见到的事物与现象联系起来,在生物、海洋、地理、气候等之间进行广泛联系,拓展了人类对生物进化的宏观视野。联系能引发思考,联系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文明史关注各种事件、进程、文化、交流等之间的联系与发展,融古今于一炉,汇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展示人类文明从古到今的发展与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责任与追求,培养视野宽阔、具有判断能力与创造能力的人才是大学的立命之本。通识教育的起点与追求是人的整体发展,因而它格外重视人的能力开发和培养。在通识教育视野下,文明史教学关注知识的整体性、广阔性和联系性,重视方法训练,重视完整人格的养成。文明史教育体现通识教育理念,有助于通识教育人才的培养。“人类文明史就像一条长河,时时回望它,才能使我们寻到自身的原点和根基;人类文明史就像一座宝库,时时挖掘它,才能使我们不断变得更加富有;人类文明史就像一位长者,时时面对它,才能使我们变得更加睿智。”[9](pp.2-3)这是文明史的内在魅力。在通识教育中,文明史教育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二战后,美国一些大学开始开设文明史课程,“西方文明课程变成了战后课程设置中的一大创新。”[10](p.428)文明史课程重视文化的主题,注重价值观的塑造,课程设置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从最近的情况来看,哈佛大学2005年核心课程涉及七大领域,其中有“外国文化”介绍非英语文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及其研究方法,还有“历史研究”让学生当代世界之背景与发展之主要事件,着重历史材料的研读与分析。①#p#分页标题#e#

香港中文大学“四范围”通识科目是文化传承、自然科技与环境、社会与文化、自我与文化。台湾大学2008年的通识课程分为包括历史思维、世界文明在内的领域。台湾清华大学在人文类通识教育选修课中设有“世界文明史”。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设有“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模块,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历史演变和文明的多元发展、冲突、整合及其在当代的意义,开设了包括文艺复兴、中西文化交流史、环境变迁与中华文明在内的十几门课程。清华大学的文明史通识课程指向让学生对中国文明史和中华民族精神有较全面的认识和较深刻的认同;对世界文明史有基本的了解,学会自觉地从世界文明史与振兴民族文化的高度来看中国和世界,增强文化自觉。文明史体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和谐发展的目标。我们可以从方法、修养等方面思考如何将文明史学科教育与通识教育融为一体。

二、文明史方法观与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将知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指向内容的博与通。文明史产生于人们不满于历史被分割成条条块块,力图还原人类活动本来的统一面貌,将人类经历的各组成部分结合成整体,把社会看成一个有机体。文明史并非只对历史事实进行描述,它的目标就是解释历史发展过程,解释人类对历史的认知。学习文明史旨在形成文化意识、问题意识,寻找问题解决的基本路径,让学习者基于历史背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与思考问题。文明史教育指向方法的训练,其基本理念为通识教育提供一种路径。学习是一个从已知到未知、变未知为已知的过程。史学方法由一般思维方法和特殊专业方法构成,两者缺一不可。史学家余英时谈史学方法时提出,史学方法有两个不同层次的含义:一是一般的科学方法在史学研究方面的引申,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二是各种专门学科中的分析技术,如天文、地质、考古、生物等各种科学中的具体方法都可以帮助解决历史问题。[12](pp.443-445)通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的各种变化。社会总在日新月异,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基础上,须重视方法的训练。“现在也许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所有领域都在发生迅速变化的时代,以至于一代人在政治学、工业、商业和工艺学领域所掌握的实际知识对于下一代人几乎没有什么价值,父亲学到的生活知识对于他的儿子几乎毫无用处。如果新的一代要想找到走出明天的迷宫之路,他们所需要的是原则,永恒的原则,而不是资料、事实和有用的小常识。”[13](p.71)正因为如此,学生应在不同领域得到深入的方法论训练,文明史教育可以说是其中一种尝试,它以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各种问题为主线,通过共同的问题将各个学科联系起来,涉及各学科的研究方法。

文明史涵盖了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知识,需要综合的方法观。学习知识是为了系统地认识世界,通过知识迁移在不同专业领域或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人们可以从历史的学习中,从过去的行为、事件、趋势中寻找现实价值。“通过过去来理解现在,通过现在来理解过去”,“现实和过去是以它们各自的光亮互相映照的。”[14](p.18)有人认为“历史不是一件约束物,它不能束缚目前的一代。……如果你想要知道你要去哪儿,它帮助你了解你曾去过哪儿。”[15](p.49)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人们在现实中为了更深入了解被研究的事物人为地选择了不同的研究角度,但综合的跨学科研究是知识本身发展的要求。历史学能在与其他学科的“交接点”上实现真正的跨学科发展,历史学与其他一些学科找到了共同的研究对象,并把他们的研究在方法论上统一起来,历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搭起了一座跨越疆界的桥梁,用历史证据去检验的各种理论和观点。文明史研究涉及诸多社会科学,如社会发展进程、经济改革、文化传播与传承、语言变迁、人口流动、教育目的与内容的变更、各种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存在等,力求对文明的观念有一整体的把握与阐释。布罗代尔从几个方面分析文明,作为地理区域的文明,作为社会的文明,作为经济的文明,作为集体心态的文明。[16](pp.29-43)文明史采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方法,统括诸多学科门类。文明史关注人类经历的内在联系,通过跨学科研究方法打通了相关领域,使学生能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文明史教学穿越时空,打破学科界限,提供多学科学习与跨学科研究的视角及方法的训练。学术有传统,知识有传承,知识的创新须建立在知识的积累之上,经典阅读是必要的方法。经典阅读与批判性阅读是研究历史的基本训练与方法。

文明史也不例外,同样重视批判性地阅读、鉴别史料。经典是人类知识和思想的精华“,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17](p.4)有学者指出,“对一个社会来说,经典训练可以传承和发扬文化传统,增进社会成员的认同感;就个体而言,经典训练可以使人获得一定的思想和知识水准,为寻求有意义的生活做铺垫。”[18](p.198)历史学把漫无头绪的零散事实连接起来,让人在阅读中发现,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联系,并通过经典阅读和世界建立创造性的关系。文明史教学通过批判性阅读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育追求理性的训练与心智健全发展。文明史在时间上是遥远的,在空间上也是广阔的,重视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延展性,是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统一,这样的历史有助于人形成反思意识,以今人思想去反思历史。阅读、反思、联系等活动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大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思维,造就能独立思考、有创造性的人才,应注重方法的学习与训练,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专业技能的掌握。通识教育除了从知识与方法的角度培养人,重在“识”,面向每个个体,还重视学生品性的陶冶,面向整个人类。

三、文明史修养观与通识教育

大学不仅仅要训练特别技能,更要塑造有责任感的公民,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培养健康的价值观念和对社会责任的品质。让学生懂得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超越自己狭隘的经验,也是文明史教育的目标之一。“在传播文明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人的历史主体意识,增强人的历史使命感,提高人的历史创造力。”[19](pp.3-4)历史认识不仅仅是一种事实性认识,还是一种价值性认识。历史是一系列已经发生的事和人,对于学习的人来说,它是一系列存在过的有意义的事和人。“一个社会,一个群体,都需要关于过去的知识来帮助自己定位,形成共同体意识;同时,一个社会,一个群体,也需要通过展望前景来确定生活的目标,激发奋斗的热情。”[20](p.97)文明史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用历史批判现实,以现实批判历史,既考察过去,又论及不远的将来,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成长。#p#分页标题#e#

文明史将带领学生进入广阔的人类生活,探索文明的源流,帮助学生在历史的大背景中有效地建立人际纽带,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历史既是一种方法论,又是一种认识论”。[21]具备宽阔的视野对大学生至关重要,无论从思维方面还是生活态度方面来说都是如此。亨利•罗索夫斯基在设计哈佛通识课程方案时提出,“若不顾及我们以外的更大的世界,不顾那些决定了现在还将决定未来的历史动力而安排自己的生活,已不再可能了。也许只有少数有教养的人才能拥有这种充分广阔的眼界。然而,我认为有教养和无教养之间的一个重大区别就在于他是否能够用开阔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生活经历。”[22](p.86)现实与历史存在广泛联系,学生通过了解文明进程来感知历史的时代精神,形成理解生活的穿透力,将自己的文化生命与历史文化之间联系起来。在学习中传承,在学习中联系,在学习中发展与创新,通识教育的宗旨与文明史紧密联系在一起。文明的演变是人类不断解放自己的历程。文明史追寻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真、善、美,通过学习、阅读、分析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可以将自己所处的时代与人类发展进程联系起来,将自己和世界联系起来。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高度专业化,导致社会离心力越来越大,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年龄群体之间,越来越缺乏共同话题、共同语言,难以达成社会共识。作为一种“共同教育”,文明史为学生提供了共同的话题。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无论人与人之间有多少分歧,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现在”,而只有“共同的现在”才使人们有理由去期盼一个“共同的未来”。如果没有一个历史的共同过去,那么一个共同体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基,也就无法期盼一个共同的未来。只有共同的历史过去才会使每个公民意识到他对共同体成员以及共同体本身所肩负的责任,由此才能建立一个不但人人有权利而且人人有责任的文明共同体。[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