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1:05

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篇1

【关键词】公共文化供给;问题;建议

我国作为文化大国,由于长期的体制机制因素阻碍,城乡之间文化服务供给差距日趋扩大。因此,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协调发展,不仅是多样化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对文化“软实力”增强的必然结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管理、服务支配理念和模式发生转变,完善城乡公共文化供给的协调发展问题已经水到渠成。但就全国而言,城市社区及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还属于薄弱环节,文化发展现状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加快城乡公共文化供给协调发展势在必行。

一、城乡公共文化供给现状

(一)政府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的投入,重点向农村倾斜。政府用于全国文化事业费逐年增加,“十一五”期间,全国文化事业费合计投入1220.41亿元,其中城市850.65亿。县及县以下369.76亿元,占不到城市投入的二分之一。“十二五”规划后,国家加快对公共文化体系的构建,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尤其重点加强对县及县以下文化投入,“十二五”规划的前三年,文化事业费总额已高达1403.21亿元,超出“十一五”投入总额,县及县以下投入增长速度是32.06%。由此可见,政府对文化杠杆逐渐倾向乡镇。

(二)全面启动全国性公共文化工程,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发展。为了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发展,财政部、发改委及文化部门等还专门设立专项资金,推动若干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建设。例如“村村通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中心)建设项目”等,这些工程都有效地向偏远农村倾斜。另外,还大力推广送书下乡活动,着重解决农民看书难、借书难得问题,鼓励建立农家书屋,满足农民对各类图书的需求。

二、城乡公共文化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城乡文化发展建设不平衡。近年来,尽管我国政府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多了,但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仍然有待提高,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等,大部分都是建在乡镇上,偏远山区的农村根本难以享受到这些基础设施;另外,大多数农村没有实现数字化电视、有线电视,能接收的频道很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

(二)城乡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不平衡。在许多大城市,打着建设地标性建筑的名义,兴建豪华的大型场馆,资金消耗巨大,然而,普通市民需要的文化活动场所,无需豪华的外观及高档的设施。而在农村,文化投入经费严重不足,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人民对文化基础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国家财政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了,却不能与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相协调,难以满足农村人民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需求。

(三)弱势群体文化权利得不到重视。不管是市民还是农民,都有获取知识的权利。在大城市有着一群为城市建设付出艰辛汗水,却一直被忽视的群体-农民工,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缺乏,他们没有其他的文化生活,所以应该关心重视农民工在文化方面的需求,组织建立农民工活动场所,丰富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还能推动建设和谐文明的城市。

(四)缺乏长效的文化下乡机制。在我国,虽然文化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增加了,文化基础设施却没有得到逐步完善。究其原因在于容易流于形式,缺乏持续性。文化基础建设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容易跟风建设,临近乡村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时,便也跟着建设,没有长远的规划,一旦资金跟不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就会停滞,浪费资金的同时,文化建设也没有得到提高。

三、城乡公共文化供给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缩小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差距。农村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必不可少的力量,在共享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时,他们的利益应当受到重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文化精神生活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政府应当兴建活动中心、篮球场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确保农民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

(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城乡公共文化建设主要是一些免费或者低收费的实惠项目,没有财政支撑,这些项目、活动无法展开。政府在建设公共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的同时,要明确资金流向,确保建设资金是真正用到实处,并协调城乡建设资金的分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农村与城市公共文化供给的协调发展,是促进城乡和谐的重要保证。

(三)重视社会各群体的需求。农民工生活在城市,却扎根在农村,他们不仅享受不到农村的基础设施,也无法使用城市公共设施,属于被遗忘的群体。在城市,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大多生活在建筑工地周围的棚户区内,政府应当重视这以群体,适时的建设农民工所需要的文化基础设施,满足他们的文化生活需求,帮助他们在陌生的城市寻求存在感、归属感。

(四)政府应当建立长效的文化下乡机制。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持久关注。不仅要给予资金扶持,更需要政府监督作用,实时验收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严厉打击跟风建设。另外,应呼吁城市帮助农村逐步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城市图书馆有大量书籍,可以适当借转一些到农村书屋,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城乡公共文化供给协调发展。

四、结语

城乡公共文化供给虽然是城市和农村两个对象,但它其实是一个整体,都是国家的一部分,统筹城乡公共文化供给,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在未来有望实现。

参考文献

[1]季根章.乡镇图书馆建设的实践和理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3.

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篇2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新民居和城镇化建设为载体,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努力建立并不断完善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和制度,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二)发展目标。城镇化水平有新提升,农村经济有新发展,农民生活有新改善,农村社会事业有新进步,农村文明程度有新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新进展。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56%,人均gdp达到5万元以上,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比重达60%左右,城乡差距得到明显缩小。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城乡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社会保险实现城乡全覆盖,城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均衡,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基本实现同质化。全市选择抚宁、北戴河作为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区,并分两个层次推进城乡一体化,到2015年,三区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到2020年,四县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构建城镇体系框架。按照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秦皇岛的目标,着眼于环渤海地区、京津冀城镇群区域发展,科学编制《秦皇岛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总体规划(20xx年-2020年)》、《秦皇岛市域城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县区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20xx年-2020年)》。合理确定城镇空间布局,实施中心城区“西移北进”主体战略,带动西部滨海地区和内陆地带卫星城镇发展,。以新民居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农村中心镇、中心村建设,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基础设施建设向中心村集中。按照“一次整体规划、分期推进建设、逐步完善功能”及村内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街院净化、“一建四改”的要求,确保到2015年有25%以上的村完成新民居建设任务,逐步实现农村居住和生活条件与城市接轨。到2015年,全市建成20个中心镇,300个中心村,30个产业园区(年销售额超百亿元的10个,超50亿元的20个)、100个乡村休闲旅游农业观光点。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推进产业聚集。从构建城乡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入手,建立健全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新机制,促进城乡产业合理布局、三次产业有机融合、城乡经济要素有序流动和城乡产业有效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按照“一个中心、三个基地”的产业定位,充分依托中心城区对县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强力推进产业聚集区建设。

按照旅游立市战略,以休闲旅游市场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农业旅游资源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民增收为出发点,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构建融现代农业和现代旅游为一体的城乡旅游产业体系。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按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的原则,加快城镇水、电、路、气、讯和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实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聚集区和小城镇建设相协调、相配套,不断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加快推进津秦客运专线、承秦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加快县域公路交通网络建设,形成国省干线与乡村道路相互交织的四通八达、布局合理、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构建我市半小时经济圈。加快四县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适时谋划中水回用和垃圾处理项目。加紧谋划建设向各县工业园区输油、输气管道项目,为用油、用气企业落户创造条件。加快推进抚宁360万千瓦、卢龙240万千瓦电厂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昌黎风力发电厂项目前期工作。加大对市域内中小河道综合治理力度,实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人饮安全、“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抗灾能力和农民健康水平,构筑市域绿色生态保障体系。

到2015年,实现市、县区高速公路联网和城乡客运一体化或公交化,实现所有乡镇通柏油路,宽带网覆盖率、电话普及率达100%,城市水网、气网延伸到三区所有行政村,四县有条件的行政村全部通自来水或实现集中供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2.98%,其中,50%的城镇及村庄绿化率达30%以上。加强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垃圾场(站)建设,形成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的城乡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体系。

(四)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与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取消中小学择校费用,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新教师补充机制、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城乡中小学校结对率达到100%。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推动城乡基本医疗全覆盖,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落实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经费,为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促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完善乡、村两级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完善和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开展城乡文明生态创建活动,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搞好县区图书馆、文化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基层服务员建设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提升城乡文化的渗透力、融合力和创新力,使城乡人民共享文化建设成果。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以科技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五)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与社会保障。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覆盖全市的就业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就业培训、指导和服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每年组织农民就业技能培训3万人次,新增转移就业3万人。同时,大力拓展农村内部就业空间,促进农民充分就业,近郊区要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和旅游休闲农业,促进一、三产业融合,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中远郊区要以优势农产品的规模生产、加工和物流业为重点,挖掘农村多领域就业空间,促进农民向现代农业产业工人转变和加快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机制。积极推进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逐步扩大范围,力争到2015年实现全覆盖。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乡村覆盖率要达100%,农民参合率达95%以上。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联动机制,巩固和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镇“三无”人员的集中供养水平,积极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加强困难救助和就业帮扶,发展慈善事业。

(六)统筹城乡社会管理。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管理体系,打破城乡分割、部门分治的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政府服务向基层和农村覆盖,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制定秦皇岛市乡镇、村庄行政区划整合办法,促进村庄综合整治和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创新农村管理和服务模式,探索建立农村公益服务员制度,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和村民中心建设,提高基层管理和服务能力,完善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结合乡村区划改革实际,以建立联村党组织、建设联村村委会等方式,推进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推广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做法,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组织领导力度。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尽其责的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市、县区成立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县区委农工委,由农工委负责日常组织、指导工作,并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城乡一体化政策和措施。各县区要根据统筹城乡发展目标、任务要求,研究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实施方案,并将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指标分年度规划、量化;市直相关部门要根据全市目标任务要求,研究制定支持措施。市委、市政府将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县区的方案和市直相关部门的措施进行审查论证,并予以批复。各县区、市直各相关部门根据批复意见,制定年度工作安排,全面组织实施。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市、县(区)要分别整合资源,加大城乡发展的统筹力度,推进经济要素向农村投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产业发展和支持重点向农村延伸。国土部门要认真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新民居建设周转用地、村庄土地整治和土地置换政策,将其收益用于村庄建设和提高村民社会保障水平。财政部门要从体制和政策上研究措施,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资金投向、投量,重点解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带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问题。发展改革部门要在主导产业和重大项目规划布局上向县、乡倾斜,会同交通、广电、电力、通信等部门对县、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予以安排。规划部门要认真组织编制《秦皇岛市城乡总体规划》,并加强对《县区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与新民居建设规划的指导。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城镇体系建设和农村新民居建设的规划设计、建设监管与服务。环保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农村环境整治的具体措施并指导基层组织实施。农业、林业、水务、交通、教育、卫生、民政、文化、体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旅游、公安、金融等部门要结合各自的职能,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营造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环境。要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在不低于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15%用于农业(国发【20xx】8号)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对贫困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从20xx年起,市、县区财政每年按上年财政收入的1%安排统筹城乡发展专项资金,市级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各县完善基础设施、公益服务项目建设和统筹城乡试点及工作经费支出;县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及工作经费支出;各级财政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确保在农村立项的水、电、路、气、通信、文体、教育、卫生、绿化、环保等公共基础设施、公益事业项目投入的70%投向中心镇、中心村建设,低于此投向和投量比例的,各级财政不得拨付资金;城市维护建设税新增部分主要用于乡村建设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全面落实农业补贴政策,确保国家支农惠农强农的各项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组建市、县(区)两级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小城镇建设投资公司,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投融资平台。要广泛运用市场机制,引导战略投资者、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服务事业建设。

(四)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围绕统筹推进“三个集中”(推进工业集中发展、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稳步推进土地适度集中规模经营),促进“三化联动”(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政府职能向规范化服务型政府转变、社会资源向社会资本转变、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从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问题入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要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化市、县区政府部门管理体制改革,大力简化和规范行政审批,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和集中服务,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管理体制。要大力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促进人口的集聚和合理、有序流动,凡已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具有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生活来源的人员及与其共同生活的配偶、父母、子女,自愿在城区落户的,均准予落户。构建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及就业培训、就业优惠政策、就业援助、就业工作责任体制。大力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实现城乡保险制度全覆盖。积极推进城乡学校、医院用人和分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教师、医务人员合理流动。要围绕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全面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工作,落实农民对土地和房屋的财产权;创新耕地保护和村庄土地整治机制,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探索建立农村产权流转制度,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作价入股等市场流转形式,流转的集体建设用地不得用于房地产开发或“小产权房”建设。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未利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用途。要深化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农村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党领导下充满活力的群众自治机制。

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篇3

关键词:城市转型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U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b)-0216-01

淮北市是一个由单一的煤炭城市,逐步发展为以煤炭、电力、纺织、酿酒为主,多行业共同协调发展的能源基地,是皖东北地区和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的工业城市。

近年来,淮北市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改革作为强大动力,在积极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公共服务、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城乡基层组织建设一体化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城乡融合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好。然而淮北市经济结构调整、城市转型发展刚刚起步,土地和资金供需矛盾突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亟待突破。

针对在城乡发展中的种种问题,淮北市展开积极探索。

1高起点规划引领城市发展

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和刚性约束力,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有超前的总体规划、重大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要从国家生态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等高标准、高水平出发,规划设计城市的建设布局。

按照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修编和完善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空间布局规划及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完成重点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当地实际,尊重农民意愿,按照利于农民生产生活的原则,突出“皖北江南、文明淮北”特色,编制或修编完成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详细规划。

2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城镇化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转移和调整,促进和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鼓励全民创业,积极发展县域经济,扩大县域规模。

在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立足做好农业、工业、流通三篇文章,促进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企业向规划区集中、商贸流通向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产业集聚和效益最大化,激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活力。

3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破解土地制约

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加快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的配套改革,实行城乡统一的以实际居住地登记的户籍制度和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加快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流转制度和承包地、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制度,增加农民进城创业的原始资本。

积极探索在城市规划区内,以“农民集资建房+政府补贴”的运作模式建设农村新型社区,节约集约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办理转用手续后,通过公开拍卖,获得的土地收益返还用于补偿农民集资建房。鼓励濉溪县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探索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交易平台,逐步破解园区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土地瓶颈制约。

4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在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同时,加快城市向周边延伸,拉大城市骨架。通过各种类型的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特色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文化科技城等建设,通过引进和建设大项目,使之成为中心城市持续发展的新空间、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极和现代服务业的新集聚区。

加快城市“东进、西延、南扩”,实现相山组团与濉溪组团、烈山组团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大市域南部开发力度,壮大百善、临涣区域副中心,打造段园、石台、南坪、五沟特色重点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加快东部新区开发建设,“十二五”末,东部新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7万人。

5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加快发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事业,促进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方面取得突破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扎实开展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快集中居住区建设,在全省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业结构,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6发展成果城乡共享,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进和谐发展

大力推动全民创业、自主创业,创造条件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加强职业培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房,增加中低收入者住房供给。

7加速推动美好乡村建设

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建设目标,出台《淮北市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实施意见》,组织县区编制规划和实施方案,进一步修订完善村庄布点规划,加快编制美好乡村建设规划。

立足自然生态资源,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以创绿色小康村、创文明生态村、创清洁示范村、创移风易俗村的“四创”活动为中心,因地制宜开展旧村改造,建设美好新农村,积极推进烈山区榴园村、矿山集东山、高岳办刘楼村、百善镇道口村等为代表的一批旧村改造型新农村建设项目。

整合涉农资金,加大统筹力度,切实发挥好美好乡村建设资金的拉动作用,结合“清洁乡村、美化家园”工程,在126个自然庄深入开展村庄“三清”(清垃圾、清污水、清杂物)整治行动,推进土楼村和桥头村等城乡一体化建设。

8财政引导,重落实

严格按照《淮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支持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方面的集聚引领作用。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配合市财政等部门加大涉农项目资金的统筹力度,重点用于引导小城镇、集中居住区和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吸纳并引导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向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项目、重点领域。

加大对全市132个城乡一体化项目的督查督促力度。实施重点城镇带动战略,以规划为先导,加快百善、临涣、石台、段园、五沟等重点城镇道路、供电、供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文化、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参考文献

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篇4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江阴市

作者简介:董李锋(1981-),男,中共江阴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城乡问题。

中图分类号:D632.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8.01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8-01-03

一、江阴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与成效

(一)优先发展教育,提升教育优质均衡水平

一是建立教育投入增长机制。“十一五”期间,江阴市教育经费投入从2006年的15.6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7.4亿元,经费投入每年递增,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二是统筹城乡教育和各类教育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公办民办并举,稳步推动学前教育,基本解决了入园难问题;实施阳光招生,增加热点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比例,有效缓解了择校热问题;深化体制改革,建设办学资源一体化的职教园,提升了职业教育规模化办学水平;完善和规范社区教育和民办教育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教育服务。基本形成了初、中、高相互衔链,普、职、成协调发展的格局。三是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和队伍建设。江阴市先后撤并各级各类学校45所,新建、改扩建78所。全市91%的中心幼儿园建成省示范实验幼儿园,92%的中心小学和100%初中建成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12所普通高中全部为省三星级以上高中。在优化队伍方面,江阴市制定了《2008—2012年江阴市教师发展规划》,统筹城乡师资均衡配置,高标准实施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同时,江阴兼顾本地人和新市民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新市民子女入学享受同城待遇,全部在公办学校就读,解决了3.8万余名新市民子女的入学问题。江阴市被评为江苏省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市、无锡市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

(二)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健全城乡就业体系

江阴市以加快城乡就业体系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完善就业政策,强化就业服务,加强就业创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形成了城乡一体、普惠共享、功能完善、服务规范、管理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通过构建以市人力资源市场为龙头,乡镇职业介绍所为基础,村级劳动保障专管员和社区再就业援助员为依托的覆盖全市城乡的就业服务网络,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培训、就业、保障措施。2012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5.3万个,解决本地劳动力就业2.1万人;本市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2%以上,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实现100%就业;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人数分别超过10000人、40000人、2000人;扶持自主创业2100余人,带动就业1.3万余人。

(三)强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完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医疗救助和补充保险为辅的三位一体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01年,江阴市在全国率先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形成了“江阴模式”。十几年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标准越来越高,覆盖面越来越广,惠民力度越来越大。新农合参合率连续7年达到100%,人均筹资标准从开始的15元提高到2012年的500元,新农合基金从2100余万元,增长到3亿元。二是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江阴市以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为目标,加快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2006年,江阴率先在江苏省内推出新农合参保对象免费体检服务,每两年为全市所有参合群众提供一次免费健康体检,目前已完成3轮168万人次,建立户籍家庭健康档案36万多户,个人健康档案114万余份,建档率达98%以上。三是公共卫生项目化管理不断深入。按照“政府购买服务、钱跟事走”的原则,实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化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3大类8个项目有效落实。全市累计建成国家卫生镇5个,省卫生村150个。

(四)统筹城乡社会保险,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江阴市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不断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了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为主体,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为补充的覆盖城乡、阳光普照的社会保障新体系。一是城保扩面扎实推进。将扩面重点由“农保”向“城保”转移,由二产向三产转移,由规模企业向中小企业转移。截止2012年上半年,江阴全市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分别达56.8万人、38.2万人、23.3万人、26.5万人。二是社会保障惠民功能不断提升。新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覆盖率100%。2011年,江阴连续第7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月人均养老金达1513元,养老金按时发放率达到100%。2013年江阴市实行企业职工社会保险“五险合一”征缴政策,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保必须参与“五险”,不再允许参保部分险种。

(五)推进文体设施建设,促进城乡文体服务均等化

江阴市以政府为主导,不断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的力度。一是构建市、镇、村、企业、集体、个人多元立体的文化设施基础体系。全市各镇(街道)均建设了文化服务中心,各村、社区都建成了文化活动室,全市拥有500多个文化活动室,200多个农家书屋。二是建立农村文化指导员制度。由基层文化积极分子在各村、社区担任文化指导员,为群众提供文艺培训、咨询指导等无偿服务。三是积极送文化下乡。2006年以来政府每年拿出500余万元,开展送戏曲、电影、图书、展览下乡活动,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在城乡体育设施建设上,江阴市构建了以市、镇、村(社区)三级体育设施为主,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化体育设施为辅的多层次体育设施体系。市级完成了4000座体育馆、31888座体育场、2万m2健身活动中心、2500座水上活动中心“四个一工程”。镇级都建有标准游泳池、400米塑胶田径场和2000m2健身活动中心,70%的镇街拥有体育馆。行政村(社区)体育设施在实现“村村体育健身工程”的基础上逐渐向自然村延伸。同时,积极倡导学校、企业、社区等公共体育资源全面开放,共建共享,进一步完善补充全市体育场馆设施体系。

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约因素

(一)公共财政投入相对不足

公共财政投入始终是制约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因素。如在促进就业方面,江阴市、镇、村劳动保障机构的全面建设需要公共财政的追加投入。在医疗卫生方面,人员经费、基本建设、设备投入、公共卫生专项经费等政府投入也相对不足。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虽然不少镇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已经采取了一些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但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等仍需后续的资金支持。

(二)体制束缚依然存在

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是造成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主要原因。在既有的就业制度设计中,与就业密切相关的失业保险尚未实现城乡全面覆盖,之前也没有强制缴纳。目前的失业保险覆盖对象还局限于城镇居民,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农村调查失业率分别实施,这里有国家制度设计上的局限性,也是未来江阴可能率先改革的突破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配套还不完善。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侧重于考核验收,长效管理的机制有待完善,特别是被撤并集镇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公共服务设施缺乏,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规划与长期维护还欠缺制度保障。

(三)人才资源的深层约束

无论是江阴内部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还是江阴与外部更高层面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人才制约的瓶颈。高层次人才落户江阴的还不多,且多集中在江阴市区。如在医疗方面,高层次卫生管理人才、名医名专家数量偏少,有一些也主要集中在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师、社区医生和部分专科人才紧缺,尤其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医疗和公共卫生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在教育方面,城乡师资差距短期内还难以缩小。城区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以及城区学校大规模扩班的需求,吸引了大量农村优秀师资流向城市,乡镇学校骨干教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流失,势必会加剧城乡教育之间的不平衡。

三、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与策略

(一)打造城乡平等的就业服务体系

坚持稳定就业与促进就业并重策略,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就业公共服务的财政体制改革,提高就业服务投入水平;以各类技能培训为载体,不断提升就业能力,推动充分就业和有体面的就业;构建面向外部的就业服务体系,有效吸纳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健全面向所有劳动者的免费服务制度和面向所有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逐步覆盖惠及外来人口,有效拓展更高层面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平等、群体公平的就业服务体系。

(二)打造全覆盖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设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为主体的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障体系,同时探索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模式;推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各类社会保险城乡一体化;以重大疾病救助为重点,加大救助力度,推动社会救助普惠化;发展多层次、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医疗保障体系;健全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供应体系,完善和补充现有住房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险参保率,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养老和医疗社会保险的转移接续服务工作。在将全体居民纳入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三)打造高位均衡的教育服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支持农村教育的政策,加大力度,均衡配置城乡教师资源;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健全教育经费保障和增长机制;探索和完善城乡师资交流轮岗等制度,科学整合城乡学校,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高位均衡成果,在办学条件和生源质量上避免出现新的失衡;适时探索“十二年制”义务教育,提升城乡教育的发展层次和水平。

(四)打造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进一步理顺公共卫生机构设置体制,规范公共卫生服务标准,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大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配置力度,促进优质卫生资源“下沉”,更加方便城乡居民就医;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载体,健全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创新资源设置机制,提高各级卫生资源的配置标准,建设与基本现代化相符的医疗资源与人才体系;完善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机制,提高定位水平,构建城乡一体、防治结合、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五)打造全民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管理,全面升级市、镇(街道)、村(社区)、文化中心户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改革政府文化投入方式,引导民间资本和技术进入基本公共文化领域,拓宽公共文化服务的投融资渠道;加强对基层文化的指导,改善群众参与氛围,创新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机制,提高群众公共文化参与度。

(六)打造科学合理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市、镇、村(社区)三级体育组织网络,大力推进各类俱乐部和体育社团建设,形成政府主导、依托社会、群众参与的新格局;充分发挥现有体育场地设施的作用,积极开发各种潜在的健身场所,整合各类体育设施,有效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向农村覆盖延伸;积极创建具有江阴特色的高水平的群众体育活动品牌,提高全民健身项目的质量和规模,推动全民健身的普及与发展;建立体育公共服务的社会参与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市场资本进入,壮大体育产业规模,满足城乡居民日益突出的多样化需要。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报告(2011)[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2]马海涛、姜爱华等.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3]李伟.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篇5

(一)基本原则。

1.民生为重原则。

按照《中共*市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穗字〔2006〕15号)及“惠民66条”、“补充17条”的相关要求,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健全以常住人口为目标人群的公共服务体系。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中,财政资金要重点投向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着力向欠发达地区、基层和困难群众倾斜,使城乡居民能够基本均等地拥有义务教育、基本就业和社会保障、初级卫生保健、公共文化、公共交通、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公共服务,促进城乡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

2.统筹财力原则。

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村的义务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公共交通、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公共服务的投入,将农村社会事业逐步融入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格局中,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把社会事业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优化市对区(县级市)的财政体制,在保障市本级财政对该项工作投入的同时,充分调动区(县级市)财政投入的积极性,全面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同时,鼓励有财力保障的区(县级市)进一步加大投入,发挥在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上的示范带动作用。

3.效益优先原则。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应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集中财力优先安排群众最急需、受益面广、公共性强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避免分散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将资金重点投入到对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力强的项目中,鼓励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实现公共服务与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要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科学有序地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的相关工作。

(二)工作目标。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与城乡居民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由政府予以保障,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实力的增强,扩大财政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

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保证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的均衡合理配置。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争取在5年内,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把农民对农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负担逐步转为各级政府的财政负担。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实现农村和城镇义务教育免费标准无差别,城乡贫困家庭子女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同样享有“六位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推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灵活就业、稳定就业,覆盖城乡居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乡社会事业、人口计生优惠优先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基本形成。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二、具体政策措施

(一)明确工作重点,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

1.教育方面。健全全市教育经费统筹机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实现农村和城镇义务教育免费标准无差别。加快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和初中学校建设,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执行的公用经费标准。逐步完善区(县级市)域内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公告机制,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加强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将农村学校教师培训放在本地区培训工作的优先位置加以规划和落实,鼓励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完善义务教育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2.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就业、就近转移就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可能使用本地农村劳动力。“十一五”期间,全市每年新增就业岗位20万个。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对生活无着的返乡农民工提供临时救助或纳入农村低保。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能力情况,适时调整提高被征地农民和农村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政府资助标准,进一步强化政府资助激励机制,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提高其老年生活保障水平。

3.卫生方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和医疗救助制度,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2010年起,各区(县级市)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到参合农民年人均250元以上,参合农民在村卫生站看病减免收费,住院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加强镇级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和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推进镇村卫生机构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型,按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为当地农民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六位一体”综合服务,逐步实现按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对镇村卫生机构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给予补助。

4.文化方面。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功能完备、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全市公共服务机构、服务设施、服务内容、人才队伍进行统筹规划和系统建设,以社区和农村为重点,推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文化室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绿色网园等文化惠民工程向基层、向农村全面延伸,消除覆盖盲区,增强覆盖效果,提高公益性文化服务水平。到2009午,基本实现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全覆盖,社区(村)全部建有文化室,20户以下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区(县级市)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实现农村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数字电影。到2010年,城乡居民平均每千户拥有一个符合标准的户外文化活动场所,完成*市第一套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任务,实现社区(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全覆盖,建设部分“绿色网园”,形成社区“十五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广泛深入开展“体育进社区”、“体育三下乡”活动,到2010年基本实现一村(居)一健身点。

5.交通方面。加大对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包括农村公路、各类客货运站场建设等;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和自然村通水泥路项目建设,力争2012年前完成村庄布点规划保留型、户籍人口在100人以上自然村村道建设;落实以区、县级市为主体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逐步撤销城乡结合部开放式收费站,扩大城区路桥隧道车辆通行费年票制范围,积极推进珠三角区域大年票制;积极改善农村出行条件,推进公共交通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推进“村村通客车”民心工程,力争到2010年,具备安全通行条件的行政村l00%实现通客车;逐步调整区域内公交线路,优化公交线网结构;逐步将现有城区与城乡间相连接的客运班车改为公交模式运作;加大对农村客运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弥补因客流不足导致的政策性亏损,建立促使农村客运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6.人口和计划生育方面。建立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全面推行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和农村计划生育节育奖制度。统筹城乡计划生育奖励机制,建立独生子女家庭和低保计划生育家庭扶助政策,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帮扶和救助。

(二)调整支出结构,完善财政分配体制。

1.调整现有“切块资金”的管理模式。

现有财政切块资金的使用应优先用于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各项工作。属于基建、教育、文化、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科技等范围的相关支出,原则上在现有相关切块资金中安排,列入各切块资金预算。同时,统筹每年切块资金的增量部分,集中用于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相关项目,重点投入到与农村教育、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文化及基础设施相关的全市性项目中,确保城乡一体化所涉及各项工作的均衡发展。

2.完善市对区(县级市)财政分配体制。

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市对区(县级市)的财政管理体制,促进区(县级市)各级财政集中财力,重点用于全市性的改善农村与民生相关的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卫生、文化、交通、人口和计划生育等项目,确保该项工作在全市范围稳步推进。加大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保障因服从规划功能布局需要而受发展限制区域的利益。区(县级市)财政要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采取多项措施增强基层财力,重点优化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保障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资金投入。

3.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

整合财政各项支农资金,统筹安排,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提高公共财政的资金使用效率。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运用财政调控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建立财政、金融机构、农业产业化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多方融资合作机制,积极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落实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政策,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农村生态环境、公用基础设施等方面,多渠道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提供资金保障。

(三)依托整体规划,规范工作程序。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部署安排,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尽快提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工作规划和具体项目,进行详细的资金测算和可行性分析,报市委、市政府同意后,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项目建设范围。

市财政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项目纳入项目库综合管理。结合财力情况,按照轻重缓急、突出重点的原则,确定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项目的年度投入规模,提出当年预算安排的建议,报市政府审定。

各职能部门将经过市政府审定的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项目作为下一年度预算安排的依据,纳入部门预算,按规定程序实施。

三、相关配套办法

(一)加强财政监督。

财政部门要围绕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工作的推进,加强对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使财政监督管理融入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强专项资金的检查以及财政转移支付和各种政策补贴资金的监管,加大资金跟踪问效力度,确保资金足额落实到户。各级财政部门要结合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会计集中核算、政府集中采购等工作,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强化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的监督;严格财政支出的审批程序,把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督贯穿于财政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确保资金使用规范、有序。

(二)加强绩效评价。

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篇6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东阳市地处浙江中部,建县始于公元195年。1988年撤县设市,东阳素有“教育之乡”、“建筑之乡”、“工艺美术之乡”之美称。全市总面积1739平方公里,人口80万,下辖17个镇、4个乡和6个街道办事处。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必须按照“中心拓展,两区并进,拉开框架,基础先行,园区共建,整体推进”的城镇发展思路,着力塑造城镇特色,完善城镇功能,强化城镇管理,实现乡村城镇化、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目标,促进全县城乡建设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乡一体化既是一个城乡综合的社会、经济、空间发展过程,又是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终极目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环境卫生设施是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历年增加,同时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增高,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建设和改善成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紧迫的内容。转运环节是整个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中间环节,是垃圾源头管理与最终处置之间最重要的衔接部分,其布局对整个垃圾处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即重点研究转运站的选址,以力求资源配置最优化。

1城乡一体化概念、内容

目前,各学者从不同的领域重点分析和研究城乡一体化课题,有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哲学、系统学、生态学、地理学等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实现城乡一体化途径理解不同,如社会学家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协调城乡的社会事业发展,促使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循环流通,生产力合理布局,确保居民在居住、教育、就业、医疗等社会事业领域能享受相同待遇,缩小城乡差距,高度共享城乡资源。经济学家则认为,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的表现是通过制定平等的经济政策,使得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自由运作,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良性经济循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生态学家认为要实现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就必须解决经济和环境的对峙、城市和农村对立的局面,建立统一的环境保护机制,促使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环境有机融合,促进城乡健康、可持续发展。研究空间布局的相关学者认为实现城乡一体化需要调整和优化城乡的空间结构,通过有效布局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点状设施与各交通设施的线状设施之间的结构,使得城乡之间信息、物流等各要素流通方便顺畅,促使城乡协调发展。

2基础设施规划的特点

2.l系统性、独立性

各个系统规划的内容是完全相对独立的,每一个系统都完整地自成体系,因此如何良好的管理和协调各个系统历来是市政规划管理棘手的问题。但各个系统规划内容仍然存在共性,如各系统的组成部分可概括为源、管线、用户三个部分,其中源包括各基础设施系统主要供给部分的相关内容。如给水系统的水源,能源系统的热源,环卫系统的垃圾处理站等合理位置的确定、设施规模选择、设施建设要求等等。管线主要涉及如何布置、敷设及相应的管径取值等内容。用户则包括社会生产及生活用户。

2.2规划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涉及面积广,建设周期较长,短期收效小,需要投入的资金多,由此限制了投资渠道,国家政府投资成为主要资金来源。

2.3改良维修困难度大。由于基础设施绝大部分是敷设在地下的,容易被忽视,往往等出现问题了才想起如何补救维修。

2.4协调、管理部门多。基础设施规划涉及十几个小类,每部分管理的部门不尽相同,当需要协调的时候,各部门利益会出现冲突,处理难度比较大。

3基础设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内容与方法

3.1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最重要的元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各种危机相应产生,为了人类未来发展考虑,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显得尤其重要。将水系统分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来分析实现城乡一体化涉及的内容。

1)区域统筹建设范畴

基础设施系统包含很多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具有自身特点,但很多基础设施具有区域性、外部性的特征,需要从区域整体出发去考虑其设施的建设与布置。如水系统中整体流域协调、水源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内容;能源系统中的电力、电信系统规划;安全防灾系统中防洪、防震等规划;生态环境系统中生态环境分区规划。

(1)水资源流域协调。水系统具有流域性,一个地区的水系统的流域可能不仅局限在规划区域范围内,还涉及其他地区,因此需要规划流域协调区,完善流域的水域功能区划(公共供水、灌溉、排水、防洪、渔业等)及流域水资源保护,如按照水资源保护要求及标准,控制协调流域内供排水、防洪排涝、灌溉等内容的设施建设。

(2)水源保护。水源保护包括饮水水源保护和其它水源保护(如风景水体保护、生态水体保护等),在各种水资源保护中应该优先保护饮水水源。首先结合现状水源的分布情况,研究其分布是否合理,现有水库的库存量能否满足附近区域的供给。在大区域缺少蓄水工程的地方,考虑建设水库工程解决水源问题。从整个区域确定好水源后,依据《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等规范,划分各等级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确定各饮用水源保护区需要执行的标准。

3.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节薄弱,很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处于空白阶段,农民的生活条件在很多方面得不到保障。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最关键的突破口就是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支撑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在农村的发展建设情况对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和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因此需政府通过各种调控引导和投资建设手段,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找到合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法,实际地解决城乡基础设施差距问题。

4结论

总之,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存在的二元分割状况提出来的,同时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其中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力度,使城乡基础设施达到共建共享水平,并协调相关各类型、各层次规划,使城乡一体化中的基础设施规划能发挥对城乡空间优化的引导与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篇7

[关键词]:因地制宜美丽乡村就地城镇化丹东

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的基本方向。当城镇化达到相当水平之后,会有相当大的人口比例留在农村。而就地城镇化就是使海量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宜城则城,宜乡则乡,尽可能做到“离土不离乡”。可以说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实现这个目标是一项综合系统工作。作为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的丹东,有着建设美丽乡村的天然优势,我们要根据丹东自身特点,以“美丽乡村”的建设引领“就地城镇化”。

近年来,丹东市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市64个乡村实施了村镇道路、供水、排污、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改造,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已有18个镇、村喜获省级“宜居示范乡镇”和“宜居示范村”称号。但由于丹东市农村基础建设薄弱,地域发展不平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就地城镇化意愿,制约了丹东市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为促进丹东市城镇化发展,帮助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城镇化,我们尝试给出可以践行的建议。

一、强化政府投入,保证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支持,满足农民就地城镇化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先决条件。丹东市农村乡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要实现农村城镇化、村民市民化,就要建设等同于城市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供热、垃圾污水处理、学校、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因此,应强化政府投入,市场运作,安排固定的资金用于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建立扶持和激励机制,通过贴息贷款、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持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各级政府每年要拿出一定数量的城市建设专项资金支持重点乡镇、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资金的使用上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发挥引领作用。按照就近(距离城市近)就优(村镇地理位置和财政实力好),先郊区、县镇,后乡村的原则,统一规划和逐次延伸财政资金的使用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缩小城市与郊区、县镇、乡村之间的发展差距。要根据县(市)区财政实力和现实条件,合理分配辐射和承载城镇化建设份额(如东港市份额比例可以大些),形成以强带弱,梯次推进,协调发展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局面。切忌只唯上、不唯实,贪大求全,运动式造城的政绩观和工作态势。

二、强化产城一体,增强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能力,为农民“离土不离乡”广开就业渠道。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旅游业,鼓励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尤其应注重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整合生态资源与农业资源,充分发挥耕地、园地的生产、生态、景观和间隔功能。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使农业与旅游休闲业融合发展。要不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扎实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进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东港的前阳镇等均实现了以产业兴城镇,以城镇促产业,产业集聚区与城镇布局相融合,人口板块与经济板块相协调的良好态势。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化,“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了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市场、园区和城镇建设的有机结合。不但让农民成了庄稼地里的工人,其不断放大的观光旅游功能也为农民“离土不离乡”开辟了新渠道。一些旅游度假资源丰富的乡镇则通过开发利用特色资源,建设成为旅游服务型小城镇,以特色经济带动了其他产业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以旅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凤城的大梨树村、东汤镇、宽甸的河口村、青山沟镇等都走出了一条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度假经济和城镇建设相结合的成功之路。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只有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缘、资源、环境、文化优势,促进资源加工、特色农业、旅游服务等产业发展,才能帮助农民实现“离土不离乡”就地城镇化。

三、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和壮大村镇企业及合作组织,促进农民向产业工人过渡。需要合理调配土地资源。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依据相关法规的前提下,对自然村落进行整理,使村落布局更加集中、合理,节约土地,方便基础设施配套。可在一些试点村探索经验,逐步推广。

而农业龙头企业和涉农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解除了留乡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推动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村土地进一步流转。经过土地流转,分散的土地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既提高了土地经营效益,又帮助农民获得了红利,促进了农民的身份转换,为农民“离土不离乡”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也为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到城镇化建设创造了条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丹东市土地流转面积仅达28万亩,发展空间巨大。

四、加快户籍管理制度和相关配套政策的改革步伐,为农民“离土不离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条件,从而增强公共服务对农村居民的服务保障能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户籍改革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完善。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贯彻落实2014年7月国务院印发实施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在充分考虑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基础上,谋划制定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加快消除原先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城乡不平等待遇,让在小城镇居住的农民,在求学、参军、就业、医疗、社保等方面能够享受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让农民愿进城、能进城、能安居、能乐业,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向城镇聚集。

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篇8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县、全省开展重点绿色小城镇示范试点、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和郴资桂、郴永宜“大十字”城镇群建设等发展机遇,按照“政府引导、部门配合、乡镇主抓、村社联动、全民参与、综合整治”的方针,以建设现代宜居城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解决城乡环境和“脏、乱、差”为重点,全面开展以扩容提质、强化功能、促进城镇规模壮大、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城乡共建活动,全面推进以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序化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共建与环境同治活动,用3年时间切实改变城乡面貌,提高文明程度,使全县人居环境、城镇品位和村容村貌提高到新的水平。

二、目标任务

(一)城乡共建工作目标任务

根据县城总体规划编修,突出“1+6”重点城镇建设。依托重大经济项目和骨干交通建设,以县城为核心,重点发展中心镇、特色镇。抓好中心村建设,构筑现代城镇体系,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区位竞争力强的城镇经济圈。到2014年底,县城人口达18万人,城镇化率达50%以上。各建制镇基本实现“八个一”,即一条彰显地方特色的城镇景观道路(街道)、一个合格的自来水厂、一个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一个休闲文化广场、一个完善的商贸流通市场、一个农村小康住宅区、一个标准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一个标准的乡镇卫生院。市级以上重点镇(梅田镇、黄沙镇、白石渡镇)要提前实现以上“八个一”的建设目标。

(二)城乡环境同治工作目标任务

1.乡镇政府所在地

(1)基础设施。有垃圾填埋场所,主要街道设置相应的垃圾桶、果皮箱,公共区域有无害化公厕,主要街道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序化工程。

(2)乡镇容貌。乡镇区道路平整、干净、整洁,拆除农村废旧不用、影响美观的杂房、烤房、茅房、栏舍、煤棚等,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停乱摆、乱贴乱画和占道施工、经营现象。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基本实现“三无”,即可视范围内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无乱堆乱放。基本做到户有垃圾桶、组(自然村)有垃圾收集站、村有垃圾消纳场、乡镇有垃圾处理场,主要街道按规定位置设置相应的垃圾桶、果皮箱,公共区域有无害化公厕,坚持做到垃圾日清日运日收集。

(3)农贸市场。规范农村集贸市场和超市,基本取缔马路市场。2012年全面取缔国、省道两侧马路市场,2013年全面取缔县道两侧马路市场,2014年取缔所有马路市场。农贸市场划行归市,秩序井然,有专人清扫保洁,市场及周边环境干净整洁,无垃圾积存,无污水溢流,垃圾清运及时。

(4)单位庭院。乡镇机关、学校、医院、企业等单位庭院干净整洁、规范有序,无污水溢流,无暴露和积存垃圾,无卫生死角。

(5)公路沿线。乡镇辖区公路两旁无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杂物堆放,及时清除路边杂草。

(6)餐饮业和集体食堂。餐饮业就餐环境卫生、餐饮具严格消毒、操作间卫生达标,无使用腐烂变质和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原料制作加工的食品,无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发生;单位食堂特别是学校有必备卫生设施,无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7)建设施工现场。县内城乡所有在建施工场地做到卫生设施齐全、符合标准,施工现场管理符合《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要求,施工场地有符合要求的隔离护栏和车辆冲洗设施,做到物料堆放整齐、建筑垃圾管理规范,全面实施密闭运输,无偷倒乱倒现象;加强土渣和搅拌场管理,严格落实工地保洁、防尘、降噪措施;职工食堂、宿舍符合卫生要求,厕所、洗浴间保持清洁。

2.村庄

按照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的要求,在各村辖区内全面开展以“四化”(街巷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路灯亮化)、“五改”(改房、改水、改厨、改圈、改厕)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行垃圾定点投放、定时清扫、定期清运;养殖区内实行统一消毒集中圈养,畜禽粪便定点存放、定期处理,总体上达到“六有”(有一定的经费、有整洁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基本完备的卫生设施、有相对固定的环卫保洁人员、有比较健全的长效管理制度、有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五无”(无道路乱占、无粪土乱堆、无柴草乱放、无垃圾乱倒、无污水乱流)的目标。

三、工作举措

(一)实施镇村规划工程。按照中心镇、宜居村、标准房的要求,用3年时间完成乡镇总体规划和所有行政村村级规划及村庄(村落)规划编制工作。做好中心镇规划编制工作。各乡镇要组织进行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和城镇发展战略研究。要本着区域资源共建共享、协调发展的原则,明确各乡镇的发展重点、功能定位及发展思路和空间布局。市级以上重点镇要在与本地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相衔接的发展规模基础上完成近期建设规划,确定产业发展区、居住发展区、重点景观建设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内容与时序,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做好交通、通讯、能源、供水、绿化、排污、消防、环保等专业建设规划。积极推行修建性详细规划管理制度,市级以上重点镇在2012年以前要做到近期建设区域内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95%;其他乡镇2013年前要完成60%规划编制与审批工作,2014年前全面完成。各类规划都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遵循规划委托、方案选优、咨询论证、社会公示等程序,确保规划编制的科学化、民主化。做好宜居村规划编制,合理布局中心村和城乡社区,加强“空心村”整治、闲置地利用和危房改造。加强交通主干线、风景旅游景区沿线村庄特色风貌塑造,推进农村住房标准化建设,提倡散居农户集中居住,引导农民建房向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方式转变。科学规划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规划体系。

(二)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完善县城区与市级以上重点镇、重点镇与一般乡镇之间的道路系统,到2015年实现所有乡镇3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水泥路和沥青路。促进县城区与中心镇之间的公交互通。根据地理条件,加快县城区供水管网向城郊各乡镇延伸,市级以上重点镇的供水管网有条件的向邻近乡村延伸,实现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积极开展重点镇污水集中、垃圾无害化处理试点,鼓励污水处理回收利用,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2012年实施梅田镇、白石渡镇2个中心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13年、2014年每年新增4个中心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中心镇的污水处理设施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抓好城镇绿地系统建设,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必须编制绿化设计,配套绿化用地要一次提供、统一征用,绿化工程要与建设项目同步实施。市级以上重点镇对基础设施、市场、工业园区和住宅小区的建设实行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其建设综合开发率达50%。玉溪镇按中等城市标准建设,到2015年以前城镇居民供水普及率达到99%,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100%;新城区和新开发小区全面实施雨污分流管网建设,老城区雨污分流管网覆盖的居住小区雨污管网改造完成6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

(三)实施产业发展工程。坚持以产业聚集带动城镇发展,根据各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合理布局和优化城镇产业结构。重点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扶贫开发园区。每个镇要建设一个节约集约、设施完善、服务配套的产业园区,引导镇域企业进入园区发展,原则上新建项目均要落户园区,形成集群发展。建立项目审批、资金支持、用地供应、标准厂房、节能减排等激励约束机制,引导产业有序发展和集聚发展。城乡统筹的电力、交通、通信、环保、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应主要与县城和中心镇衔接,医疗、文化、体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要重点向县城和中心镇集中,商贸、流通、金融等社会化服务设施应重点向县城和中心镇布局,以增强对企业和农民的吸引力。放宽招商引资条件,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特别是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总部、技术开发中心、营销机构迁移落户我县各乡镇。对进入城镇新设立的科技型、农产品加工型的企业,注册资本在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的,允许其注册资本分步到位,首期到位10%,1年内增至50%,其余部分3年内补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有效期为3年的营业执照。

(四)实施绿化点亮工程。扎实开展路边、屋边、水边及山头植树造林活动。推进绿化建设,切实落实城乡绿化攻坚任期目标责任制。大力发展脐橙、油茶产业,建设以桉树为重点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强化荒山造林、火烧迹地和采伐迹地更新造林、低产林改造、封山育林等措施,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全面落实《县人民政府禁火令》、《县人民政府禁伐令》,严厉打击森林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森林资源。深入开展“点亮”行动,2012年完成城区规划范围内所有街道、住宅小区、背街小巷和城区至玉溪镇黄土山村宜凤高速出口、城区至五岭乡留军村原沙坪乡政府、城区至白石渡镇车湾村S324线氟化铝工业园入口3个路段的LeD路灯节能扩改安装。到2014年,完成中心镇主要街道路灯安装和景观亮化美化工程。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实现亮化美化。村内公共场所全部安装路灯,主干道每50米设一盏夜间照明路灯,主次干道灯光亮灯率达到9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平方米以上,人均道路面积7平方米,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220天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三类以上。市级以上重点镇按小城市标准建设,到2015年,要建设一个5000平方米以上公共绿地游园,城镇供水普及率达到96%,绿化覆盖率达到3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平方米以上,绿地率达到30%。

(五)实施卫生整洁工程。深入开展城区环境大整治和农村大整洁行动。彻底清除城区街道、农贸市场、建筑工地、夜宵摊点、住宅小区、单位院落、背街小巷和田边地头、沟渠池塘、河道沿岸、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公共场所等可视范围内的垃圾,有效治理城区和乡镇政府所在地、人口众多居住密集的中心村“脏、乱、差”现象。建立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引导城乡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置,通过回收、焚烧、堆肥、填埋等方法,就地减量从简处理。加强公路环境卫生整治。优化完善城乡路网,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对损毁路面、公路设施及时保养、修复。做好干线公路路面、绿化带保洁及附属设施的改造工作,做到无垃圾、无渣土、无泥沙、无扬尘,基础设施无损毁、无污迹,标识牌完好、无积尘。加强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全面清理公路占道经营、摆摊设点、打谷晒物、堆场作业等行为,努力构建畅通、安全舒适的交通网络。

(六)实施宣传教化工程。深入开展大动员、大宣讲、大规劝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开展“和美”创建和“五好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着力推进观念大转变、陋革除、习惯大养成、素质大提升,最大限度地调动市民参与城乡共建、环境同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提高市民的文明形象,养成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穿行街道等的良好习惯,营造人人讲文明、讲道德、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的新风尚。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城乡共建与环境同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齐抓共管的推进机制。成立县城乡共建与环境同治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任顾问,县长任组长,县委办公室主任和县政府分管城建的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领导及相关县级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委农村工作部,由县委农村工作部部长彭振刚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成员单位要抽调干部脱产到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同时,实行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和县直单位包干负责制。各乡镇要成立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组织机构,安排专人负责,村干部中要有专人分管,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二)加强部门协作。建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工协作和联席会议制度,合力推进城乡共建与环境同治工作。县委宣传部负责宣传城乡共建与环境同治的目标、意义和要求,及时报道城乡共建与环境同治中的先进典型,大胆曝光不讲文明的陈规陋习,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协调中心镇、示范镇和农村集镇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体系建设,整治建设工地现场脏、乱、差现象。县委农村工作部负责组织协调城乡共建与环境同治具体工作。县城乡规划局负责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县城管局负责城区街道市容环境卫生的监管,对各乡镇卫生管理、市政设施维护、街道秩序管理进行业务指导。县环保局负责城乡环境监管、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农村环境治理项目和生态村创建的组织实施工作。县卫生局负责开展全民健康教育、病媒生物防制,以及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工作。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加强饮食、服务行业食品安全和卫生监管。县国土资源局负责落实农村环境治理的建设用地审批及土地综合整治。县交通运输局、县公路管理局负责道路建设、维护和管理。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负责城乡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县工商局、县商务局、县市场服务中心负责城乡商业经营秩序整顿和城乡集贸市场建设,治理整顿马路市场。县水利局负责安全饮水工程和农村水利事业建设。县农业局负责农村农田污染治理和省下达乡村清洁工程项目的实施,以及农村的除鼠灭害工作。县林业局负责组织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县畜牧兽医水产局负责规模养殖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水面养殖污染治理。县能源办负责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县财政局负责城乡共建与环境同治专项资金的落实与监管。县教育局负责在全县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开展宣传和整治学校及周边环境卫生。县旅游外事侨务局负责加强景区及旅游行业监督管理,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服务质量。县有关部门要统一成立综合执法队伍,开展综合执法行动。各乡镇要全面负责抓好辖区内的建设与环境综合治理。

(三)创新投入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主体”的模式,积极探索城乡共建与环境同治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十二五”期间,市级财政对每个市级以上的示范镇分年度共安排50万元城镇建设引导资金。县财政3年内采取“以奖”的形式给予每个乡镇60—80万元的引导资金,但各乡镇自筹资金不能低于200万元。今后,除县城规划区范围外的乡镇土地开发的出让金收入县级部分,原则上全部返还乡镇,专项用于城乡共建与环境同治工作。其中2012年重点抓好玉溪镇、梅田镇、白石渡镇、黄沙镇、天塘乡、莽山乡、里田乡、迎春镇,在此基础上,每年再做好7个乡镇的建设和环境治理工作。县财政对实施净化工程示范村每村安排1万元工作经费。2012年市定的“民生100”工程环境整治26个重点村,今年县财政除安排“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外,另外再安排10万元引导资金。各乡镇也要通过财政预算和用好用活农村“一事一议”政策,多方筹措资金用于农村建设与环境治理。鼓励社会各界自愿捐资用于城乡共建与环境同治,鼓励各种经济实体投资城乡共建与环境同治。各企业、各单位要挤出资金用于支持所联系乡镇、村的城乡共建与环境同治。要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用于城乡共建与环境同治,将住房和城乡建设、林业、交通运输、农业、水利、国土资源、环保、农村“一事一议”等部门的政策项目资金打捆,向城乡共建与环境同治倾斜。各乡镇要以村(社区)为单位,创新方式方法,推行市场运作模式,对垃圾清理实行有偿服务。

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篇9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吐鲁番

abstract:thispaperfocusonthedevelopmentofturpanurbanandruralintegration,analyzesthefacingturpanintheurbanandruraldevelopmentissues,tryingtostraightenouttheideaof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developmentfromtheaspectsofindustry,space,publicfacilities,infrastructureandecologicalenvironmentconstruction,thenputoutthedevelopmentmode

Keywords:urbanandruralintegration;developmentmode;turpa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

1、城乡布局现状

吐鲁番地区包括一市两县,即吐鲁番市、鄯善县、托克逊县,共有32个乡(镇、街道、场)、166个行政村、51个社区。2011年,吐鲁番地区总人口达到63.19万人。从新疆人口的空间分布看,吐鲁番属于人口规模较小的地州。地广人稀,且空间分布不均衡。吐鲁番绿洲是全区人口密集区域,而广大的区域则是荒漠戈壁等不宜人居的地貌环境。目前城乡布局呈现如下特征:

(1)城镇布局依绿洲而定,山区和荒漠城镇数量少

吐鲁番地区绿洲的分布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空间特点。城镇布局也遵循这一特征,表现出在绿洲区域相对集中,而在山区、荒漠区等地数量少的布局特点。城镇大多数聚集于天山南麓绿洲区域、吐鲁番盆地中部区域,绿洲水土条件较好,城镇密度相对较高,集聚了绝大部分的乡镇团场,而南部戈壁和荒漠地区,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只分布有少部分的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矿城镇,城镇数量较少,城镇分布稀疏。全地区平均597平方公里绿洲面积上仅有1个乡镇,乡镇平均人口不足1万人。

(2)城乡差距较大,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尚未形成

2011年,全年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53元,比上年增长11.8%,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155元,比上年增长11.3%,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5.3%,吐鲁番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低于自治区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城乡差距大,且有逐渐加大的趋势。

(3)城镇布局的道路指向性明显,主要沿交通干线集聚

吐鲁番地区城镇布局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道路集中性特征。吐鲁番地区境内内铁路、公路干线网对城镇布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东西走向的兰新铁路和312国道是吐鲁番地区的城镇集聚区,在这条交通走廊两侧汇集了地区几乎70%的乡镇。并且乡(镇)与县城之间、乡(镇)之间交通距离较长(大部分距城区30公里以外),集镇空间结构多数仍处于沿路一字拉开式的“马路经济”的低级阶段,乡(镇)政府所在地大多数为传统的农村集市,基础设施缺失,对周边农民吸引力不大,起不到带动乡村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城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镇与乡村之间发展不平衡

吐鲁番地区由于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不健全,城乡建设资金投入差距、管理体制等原因,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部分城镇缺乏支柱产业支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狭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且差距有逐渐加大的趋势。

图1城乡收入变化对比图

(2)中心城市辐射影响力较弱

吐鲁番市中心城市地位不强,城市首位度的优势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对其周边县的辐射力和影响不大,在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心龙头作用不突出。吐鲁番的经济实力总体偏弱,从总量上看,2012年吐鲁番市生产总值66.52亿元,财政总收入6.59亿元,进出口总额1784.8万美元,分别只占全地区总量的27.27%、26.05%、和51.59%。从增速上看,近三年吐鲁番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6%,比地区年均增长水平10.87%,低1.31个百分点,经济总量落后于鄯善县,与托克逊县持平。从产业发展能力看,其他县、乡(镇)分别依托不同类型的优势资源,建立了相对独立的主导产业,使得市、县、镇间的产业关联度较低,城市辐射影响力尚未超过所在绿洲范围,辐射带动能力有限。

(3)乡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供需缺口较大,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各项基础设施比较匮乏,没有形成配套,生活环境质量较差。农村安全饮水通村率仅达87%,自来水普及率93%,公路通村率98.3%,供气、污水、垃圾处理等覆盖率为“零”。村村通的道路路况差、等级不高。地方财政对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不大,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单一,现行的投资模式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不大。

三、城乡一体化空间布局策略

1、产业一体化

坚持以葡萄产业发展为骨干,创建政产学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促进科技价值链与产业价值链的融和,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带动城乡各项产业发展。延伸葡萄产业的产业链,加强葡萄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葡萄新品种培育、葡萄营销、葡萄酒加工、葡萄籽利用等项目,提高葡萄产业的附加值。

产业协调错位发展。推进和延伸吐鲁番地区形成了石油化工、煤炭、无机盐化工、金属冶炼加工、建材、特色农产品加工等六大产业的发展。因地制宜地确定乡村发展方向和规模,推动工业向重点城镇集中,鼓励农村具有特色的第一产业和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适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手工业。

2、空间一体化

鼓励城镇发展,引导人口转移。鼓励农村居民向重点城镇集中,适度进行村庄撤并,通过设施优化配置引导农村居住人口适度积聚。突出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富民安居工程建设,促进城乡要素的优化配置,积极推进“两流转”、“三集中”和“三保障”。以农村劳动力与人口流动、转移为突破口,实现城乡互动的发展。以快捷的交通联系,新型农业产业作为城乡一体化的支撑,弥补城乡空间的刚性融合。

3、公共设施一体化

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使城乡居民在就业、受教育、卫生、医疗和文化娱乐、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平等的政策和机会。以基础教育、社区医疗卫生、文化活动设施为重点,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设置城乡一体化建设试验区,实现城乡共建、设施共享、环境共保,以中心村、生态村整治为重点,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点带面,典型示范,积极引导,加大村改居工作步伐和安居富民工程建设,为吐鲁番地区实施城乡一体化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4、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到“十二五”期末实现所有乡镇通油路,行政村村村通公路。加大对村庄道路、饮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不断提高农村公共设施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农民居住生活社区化,形成农村社会新风貌。

5、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

加强综合整治,农村连片整治,改善城乡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保持乡村风貌。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强化农村作为生态本底的作用,突出城乡空间特色差别,保持农村自然生态风貌,引导农民进行庭院绿化,保留区域内生态廊道,防止生态绿地碎片化,城市建设基本形成城乡生态环境高度融合互补、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发展格局。

四、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吐鲁番地区面积大,自然条件复杂,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在吐鲁番地区实施城乡一体化不可能建立统一的发展模式应结合吐鲁番自然环境、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总结了不同模式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途径。

1、“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

目前吐鲁番市的葡萄乡、亚尔乡,托克逊县的夏乡、鄯善县的辟展乡都属于城市边缘区类型,这类型区域最为理想的模式是进行合理的行政区划调整,将城市边缘区的村镇划归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消除政策管理中的人为障碍,把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市民身份,按照统一的城市发展规范进行管理。在近期,如果行政区划调整一时难以实现,可考虑先从居民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着手,取消城乡居民在城市就业的户口等门槛限制,在供排水、道路、生活设施等方面与城市统一考虑,在建筑等领域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进行一体化建设。

2、工业园区带动发展模式

吐鲁番地区现有大河沿、七泉湖、鄯善火车站等独立在中心城市之外的工业园区。这类型区域应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农业支持工业”的宏观思路,逐步增强工业园区与农村区域的相互帮助。工业企业和工业小城镇的就业机会和岗位应向附近农区有重点的倾斜;当地政府积极响应和鼓励园区驻地企业和地方职教中心合作,帮助农民培训园区相关从事行业的生产和服务技能,为农民转变为工人提供条件;企业和附近的村镇可以共同合作进行公益性建设;农村居民为企业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后勤服务,保证企业的生产条件,协调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分配比例。通过和谐共建,推动工业城镇与附近农区一体化发展。

3、旅游业带动发展模式

旅游资源是吐鲁番地区最具特色和发展潜力的资源种类。旅游业为主体带动农村区域的发展是吐鲁番地区很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一体化模式之一。

这类型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乡镇在引进旅游业和文化产业过程中如何做好产业化运作和提高组织性。结合吐鲁番地区创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示范区”的契机,通过旅游服务和文化产业化吸纳就业和村镇劳动力。

参考文献:

[1]倪天麒,杜宏茹,权小燕,李雪梅.干旱区绿洲城乡一体化研究—以吐鲁番为例,2012

[2]刘从鸿.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对策,2012

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篇10

(一)统筹指导,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全域规划体系。全域谋划是城乡统筹的基础。编制出台城乡一体化战略规划,把全旗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优化城市空间、农村空间和生态空间布局,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努力构筑城乡联动发展的空间格局。抓住薛家湾、沙圪堵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这一机遇,加快各类专项规划修编。特别要编制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对产业、用地、建设、环保的规划实行“四规合一”,确保各项规划的整体设计、高度衔接。通过区划调整和撤旗设市,整合区域综合力量,形成以薛家湾、大路新区为轴心的“一体两翼”的中心城市,沙圪堵、龙口两大市镇在主要职能上紧密依托并服务于中心城市,积极培育布尔陶亥、十二连城等4个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中心城市“组团”,推进准格尔由极化发展走向均衡发展,形成全域发展的新格局。突出镇村规划修编,实施“送规划下乡”活动,既方便了基层,又提升了规划的科学性、约束性,实现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的全覆盖。

(二)统筹布局,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服务体制。党的十七大最重要的决策之一,就是要让城乡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落实这一重大决策,关键在于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构建城乡人民同兴共荣的良好环境。就我旗而言,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要抓好“三基”。一是抓基础。以交通、水利、市政、通信建设为抓手,结合“三区”规划,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区域成网、城乡通达”的思路,推进农村公路升级提速,发展城乡公共交通事业,实现所有乡镇和重点村通公交车。按照“统筹协调、衔接配套”的思路,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各乡镇逐步普及城镇供水、供电、供气、环卫、绿化和物业管理等,达到城镇标准,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同建共享。二是抓基本。以教育、医疗、文化为重点,狠抓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寄宿制学校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加大薛家湾、沙圪堵城区学校新建扩建力度,解决班容量超大问题。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四免一补”、高中教育阶段“三免一补”政策的稳步推行,大学教育阶段费用已成为农民家庭的沉重负担,要完善大学教育阶段的教育扶助、救助、奖励制度,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实施城乡居民健康促进工程,继续加强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建设,完善旗、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全面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实现城乡卫生资源公平分享和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目标。着力引导城镇文化体育事业向农村延伸,因地制宜建设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和村文化室,消除乡村文化设施空白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科技、法律下乡活动,鼓励开发有地方传统、区域特色的民间艺术项目,努力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三要抓基层。以路面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环境美化“四化”为重点,大力实施农村基层环境卫生综合治理,达到村容村貌整治标准,同步配套水电气管网、绿化设施及学校、医院、商业网点、文化体育设施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努力构建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舒适的农村“新社区”。

(三)统筹保障,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随着全旗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们已经具备了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重点转向农村的基本条件。建立促进全旗城乡统筹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首先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由以城镇为主向更多地支持农村转变,将改善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的中小型设施建设纳入到政府投入范畴,逐年增加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的投入,逐步实现公共财政城乡全覆盖;落实好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向农村倾斜的政策,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其次要建立健全投入增长机制。合理安排对现代农牧业的预算支出,建立稳定的新农村建设、设施农业发展等专项资金,确保财政资金用于现代农牧业的比重逐年提高,形成财政投入“统筹城乡、向乡倾斜”的稳定增长机制。第三,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城乡统筹的农村金融制度,校正金融资源的城市偏向,金融机构在农村吸收的资金,采取行政和市场手段,使其大部分回流农村。从财政上支持信用联社、商业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适时将农业保险提上议程,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资源。继续引导驻地企业在自身壮大的基础上,充分承担城乡统筹发展的社会责任,在所包扶乡镇、村社大办公益事业,重点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牧业发展等出资添力。

(四)统筹攻坚,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配套政策改革机制。城乡各自为政、各行其道、制度互异,是妨碍“三农”发展、农民增收的体制,必须加快突破土地、户籍、社会保障等体制,优化城乡统筹发展环境。一要统筹推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以土地承包权入股、租赁、托管经营等办法,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促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为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建立,先由政府牵头成立非营利性土地管理公司,通过市场运作承接农民转让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统一管理、统一供给,提高经营权流转效率。制定现代农牧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按照“公司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模式,鼓励工业企业、经济组织投资涉农项目,提升现代农牧业经营效益。二要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打破户籍二元化结构,逐步建立起以居民身份证管理为依据、全旗统一的人口登记管理制度,实行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按职业划分,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按居住地划分的办法,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创造有利条件。三要围绕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城乡保障项目同有,保障差距逐步缩小,人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标准。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救助、日常医疗救助、大病医疗救助、临时医疗救助和慈善医疗救助“五位一体”的农村医疗救助体系。健全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积极发展慈善事业、老年人事业、残疾人事业等社会福利事业,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助救济力度。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逐步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