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2:00

人文科学的含义篇1

关键词:暧昧表达教科书すみませんいいです(よ)

1.日本人的价值观造就了日语中的暧昧表达

学过日语的人都知道,在日语中很忌讳用语言伤害对方、或在不体恤对方用意的情况下表明自己的意见、看法,而是用一种委婉、间接的方式表达。因此,在日语中出现了有很多暧昧的表现。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率直地阐述自己的想法和否定对方的意见都是极其正常的行为。彭飞(1994)指出日语是一种包含着无微不至关怀的表达,是一种极为丰富的语言。它代表着日语其优美之处的最大特征之一,同时,也有可能成为在国际交流中,引起文化摩擦的元凶。冯富荣(1999)阐述每种语言并非是独立存在,往往受到各自社会文化、习惯的影响和支配,各尽其责。(中略)相对于日语表达中所体现的以“体谅”为代表的日本文化、习惯来看,它与具有“直率”特点的中国文化、习惯是大不相同的。因此,中国人在学习日语时尤其应该关注日语中的暧昧表现,在与日本人的日常交流中更需要体会日本人的价值观在语言中的表现,从而减少交流中产生的摩擦和误解。

因此,对于国内日语学习者来说,日语的暧昧表达较难理解但又不得不去面对学习的内容。而教科书是学习者在国内学习日语的主要的资料。为此,笔者对目前在中国的学校、日语培训机构中主要使用的几类日语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编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新编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中级上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新编日语1、2、3、4册》共八本教材中,会话文部分的“すみません”,“いいです(よ)”的表现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目的是为了反映出通过这些教科书的学习,学习者对这两种暧昧表现的理解和掌握度的影响。

2.“すみません”的暧昧表达及其在教科书中的表现

2.1“すみません”的暧昧表达

“すみません”有三种含义。第一,表示歉意时,中文可译为“对不起,抱歉”。如,“束のにれて、すみませんでした。”。第二,拜托对方为我做某事,向对方打招呼,为引起对方注意时,中文也可译为“对不起,抱歉”。如,“すみませんが、そのをけてくれませんか。”。第三,表示感谢时,如,在车上a为B让座,B就会对a说“すみません”。

前两种含义对于学习者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是含义三对于母语是中文的学习者来说有些难以理解。中国人几乎不会用“对不起”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感激之情。而日本人在表示谢意的场合使用“すみません”是为了向对方暗示“您的好意,以及给您添的麻烦我都明白,而且我认为您为我所做的并不是理所当然的”。同时还包含着“我们之间的这种友好相处的关系并未就此结束,从现在起我也会为您做些什么”等这样的心情。因此,通过在表示感谢时使用“すみません”,可以看出日语“体恤对方、委婉、暧昧”的特点。

2.2“すみません”在教科书中的表现

表1:在《新编标准日本语》初级和中级中,“すみません”的三种含义分别出现的次数

表2:在《新编日语》1、2、3、4册中,“すみません”的三种含义分别出现的次数

如表1、2所示,与“すみません”的其它含义相比,含义2在《新编标准日本语》《新编日语》这两类教科书出现的次数最高,合计均有22次之多,分别占58%和88%。在《新编标准日本语》中表道歉的含义出现了15次,所占比率为39%。而在《新编日语》中,表道歉的“すみません”出现2次,占到总体的8%。

其次,关于含义3,表感谢的“すみません”,分别在中级会话中出现1次。

3.“いいです(よ)”的暧昧表达及其在教科书中的表现

3.1“いいです(よ)”的暧昧表达

“いいです(よ)”对于初学日语的人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用法了,表示了一种肯定、容许的意思。但是,其实到后来会发现“いいです(よ)”除了肯定的意思外,还有与此完全相反的否地、拒绝的用法。比如,“店:お客、にもうちょっとスプを入れませんか。客:いいですよ。”当店员遭遇客人这样的回答时,到底是该往锅里倒汤好呢?还是不倒好呢?真的会感到很困惑。而往往很多时候,日本人习惯用“いいです(よ)”这种委婉、暧昧、间接的,不至于过于令对方失望、难堪的表达来拒绝对方。所以,当别人回答你“いいです(よ)”的时候,你还需要多察言观色注意对方的表情和肢体语言。

3.2“いいです(よ)”在教科书中的表现

表3:在《新编标准日本语》初级和中级中,“いいです(よ)”的两种种含义分别出现的次数

表4:在《新编日语》1、2、3、4册中,“いいです(よ)”的两种含义分别出现的次数

如表3所示,在《新编标准日本语》中,“いいです(よ)”总体出现的次数不多,共5次。其中表示肯定、许可的用法有4次,占了80%。表否定、拒绝的1次,出现在中级会话中。

其次,如表4所示,在《新编日语》中,“いいです(よ)”共出现13次,其中含义1和含义2的出现比率分别为85%和15%,表拒绝的含义也是出现在中级会话中2次。

4、总结

通过对《新编标准日本语》《新编日语》中“すみません”和“いいです(よ)”的表现的分析我们可以分析总结出以下两点。第一,较难理解的含义一般出现在中级水平。比如,“すみません”表“感谢”的含义,以及“いいです(よ)”表“拒绝”的含义都是出现在中级水平的会话中。这是符合学习者理解规律的编排方式。第二,不同含义在会话中出现的频率不均衡。例如,“すみません”的“道歉、打招呼、感谢”三个含义在《新编标准日本语》《新编日语》中出现的频率分别是39%、58%、3%和8%、88%、4%。“いいです(よ)”表许可和拒绝的出现率分别是80%、20%和85%、15%。因此,在教科书中表“感谢”的含义和“いいです(よ)”表“拒绝”含义的出现比率相对较低。而恰恰这两个含义又是能活脱脱地反映出日本人独有的考虑谈话对象心情、顾全双方的面子的价值观,但又往往是日语学习者较难理解和把握的。

因此,通过学习这两类教科书中的会话文,学习者能够较娴熟地掌握“すみません”的“道歉”和“打招呼”的含义,以及“いいです(よ)”的“许可”的使用方法。而相对于“すみません”的“感谢”和“いいです(よ)”的“拒绝”的用法,如果不适当地参考其它书籍,或教师没有对此做额外地补充、解释和练习的话,掌握程度并不能达到与前两者同等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冯富荣.日本学における母の影中国人を象として-[J].风间书房.1999.

[2]彭飞.「ちょっとはちょっと…[J].讲谈社.1994.

人文科学的含义篇2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中医术语,语义学,字面含义,学术含义

中图分类号:n04;H059;R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1-0024-04

RelationshipbetweentranslatorSubjectivityandtCmtermtranslation

QiUHemin

abstract:thisauthorprobesintotherelationshipbetweentranslatorsubjectivityandtCmtermtranslationfromthesemanticapproach.theauthorpointsoutthatthetranslatorsarerequirednotonlytomaketherightchoicebetweentheliteralmeaningandthescientificmeaningoftCmterms,butalsotoproducetheappropriateversionswithagoodknowledgeofsemantics,terminologyandtCm.

Keywords:subjectivityoftranslator,tCmterm,semantics,literalmeaning,scientificmeaning

引言

中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科学中少数能完整地保留至今并在当今以自身独特的体系继续不断发展的学科,她凭借其独特的学术体系影响着当今世界,并越来越多地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与认可。

丰富的中医理论离不开独特的概念,而其概念源于大量的术语。总体而言,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自然科学的术语译自外语(主要是英语与俄语),对中国的现代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饱含浓郁民族特色的中医术语始于先秦,经过几千年的历时演绎,中医学已发展成为富含“国情”的医学体系,其术语与中国的传统哲学、文化密切相关,富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很大一部分术语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译词。中医走向世界,术语翻译无疑是巨大的障碍。多年来,中医翻译研究一直偏向于医古文文本与译入语英语文本之间关系,循着从文本到文本之路,较少探讨在翻译实践中起主导地位的译者作用。

基于多年中医翻译实践的经历,笔者试图从语义学角度解读中医术语的内涵,结合中医术语的特点,提出在翻译实践中要积极发挥译者主体性的作用,以探讨译者主体性与中医术语翻译的深层关系。

一译者主体性的界定

基于翻译本身的复杂性,国内译学界对什么是翻译主体还众说纷纭。许钧认为[1],译者是狭义的翻译主体,而作者、译者与读者均为广义的翻译主体。杨武能则认为[2],作家、译家与读者都是翻译主体。

笔者对上述观点均表示异议。第一,德里达(JacquesDerrida)曾对由“在场(presence)的形而上学”与“语音中心主义”构成的“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指出,文字使作者与作品相分离,封闭的在场就被解构(deconstructed)了。这就表明,文本一旦以文字形式固定下来,作者就失去了说话的当下性。由此看来,作者不能充当翻译主体[3]。

第二,尽管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论关注读者对文本的建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在译者所提供译本的基础上进行二度解读而产生的,其反拨作用十分有限。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是翻译的唯一主体,而作者是创作主体,读者是接受主体,它们三者之间呈现的是“一种平等的主体间性关系”[4]。

有学者这样总结:“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5]这样看来,译者主体性虽然具有自主性、目的性与能动性,体现的是一种十分活跃的、个性化的创造意识,但它同样受到相应客体不同程度的制约。将这种主体性的核心引入中医术语英译领域,不仅可指导中医翻译实践,而且能丰富翻译理论,有助于把握中医术语文化内涵。

二从语义学看中医术语

术语是指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专业概念的约定性符号,它跟普通词语的区别在于:术语的语义外延(denotation)是根据所指(signified)的关系确定的。换而言之,它跟能指(signifier)没有直接的附属关系。根据术语学规定,术语一般具有单义性(univocal)与单一指称性(monoreferential)的定义要求。现代语义学认为,概念是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思维产物,语义是客观事物在语言中的反映。俄罗斯学者谢尔巴指出:“任何一种语言的绝大多数概念词与另一种语言的概念词毫无共同之处,只有术语是例外。”[6]不同语言之间的语义内涵(semanticconnotation)有宽窄之分,语义范围有大小之别。

中医术语是指中医里确定某个概念时所使用的专门语汇,它是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是中医概念与原理的基本表述单位。一般认为,中医术语包含两层含义:字面含义(literalmeaning)与学术含义(scientificmeaning)。语义学家往往着重研究其字面含义,中医学专家较多注重其学术含义,翻译研究学者则必须兼顾其字面含义与学术含义。

中医术语的字面含义是由构成该术语的每个汉字以及由这些汉字结合而成的句法规则(syntacticalrules)共同决定的含义,而其学术含义则取决于专业定义。据现代语义学,术语的字面含义是其学术含义的语言基础,术语的学术含义不能游离于字面含义而独立存在[7]。就内容而言,中医术语的学术含义应该比字面含义更为丰富;其次,中医术语的学术含义应该与学术的字面含义保持一致,并只能在其字面含义基础上加以科学的界定而形成;再次,中医术语的学术含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内涵(connotation)通常会随着学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譬如,《黄帝内经》里有这样一句话:“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这里共出现了三个中医术语“太阳”“阳明”“少阳”,若光从“字面含义”看,似乎与天气天文有关。其实它们是传统中医学里辨证分析病证的术语,表示疾病的深浅程度与邪正盛衰,以揭示外感病邪侵入人体的病机变化与传变规律。译学研究者必须同时考虑字面含义与学术含义,一般分别将其译成greateryang、brightyang、lesseryang。

三译者主体性在中医术语翻译中的能动作用

中医术语门类繁多数量庞大,具有以下的特点[8]:(1)历史性;(2)人文性;(3)定性描述;(4)民族性;(5)传统性;(6)抽象的概念由具体的名词来表述。译者翻译时须借助语义学、术语学、中医学等知识。

中医翻译因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中医理论的深奥玄密而变得“趣不乖本”与难以“曲从方言”(汉朝佛经翻译的经验),著名英国翻译家魏杰(nigelwiseman)就说,世界上恐怕很少有几个人能够,甚至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的。从译者的角度看,英语里缺乏中医术语的对应语,这既是面临的最直接与最现实的难题,但同时也是最能发挥主体性的地方,因为成功的译文主要取决于译者如何设法选取合适的译入语。

1.尽力把握好中医术语的学术含义

例如,中医术语“贼风”,从词源学看由“贼”与“风”两个普通的汉字组成,起初有译者望文生义,把它翻译成thief-wind、evilwind与thievishwind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上这样描述“贼风”:“自孔隙透入之风,易致疾病,故称贼风。宋王衮博济方四胎产:床头厚铺褥,遮障孔隙,免有贼风所伤。”[9]这其实还是语义学上所指的字面含义。而作为中医术语,其学术含义主要指“能引起四时季节性疾病的病邪”(itreferstoallabnormalclimaticchangesandexogenouspathogenicfactors,whichmayattackandharmthehumanbodywithoutbeingnoticed)。译者在参照“贼风”的字面含义时,要更多考虑其中医学术含义,因而经过不断改进,目前形成了pathogenicwind这个比较科学的译语。

又如,针灸有众多穴位(acupoint),其中“远道刺”一词源于《灵枢•官针》:“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输也。”它指“身体上部有病痛取用肘膝以下阳经的穴位进行治疗”[10],因其针刺穴位距离病灶较远而得名。从语义学看,可把“远道”与“刺”当作两个意群处理;就术语学角度而言,“远道刺”的字面含义比较明确,可理解为“距离比较远的针灸疗法”,其学术含义指“对离患处较远部位进行针刺的方法”。据此,似乎可译作remoteneedling,distantneedling,distalneedling等,但如从中医学术含义考虑,distal一词本身包含了“远侧、远端、末梢、末端”等与医学相关的内涵,所以译为distalneedling最接近本义。

2.字面含义与学术含义的取舍

医古文含义丰富,行文简洁,语义大多呈提示性,英译时提示性术语往往变成了明确的陈述,这给译者带来很大的挑战。如术语“纯阳之体”,如果光从字面含义去理解,就恐怕很难联想到它与“小儿的体质特点”有关,其学术含义特指“小儿正处于阳气盛发、生机蓬勃之生长期”。有的译者把它译成infantilebody,从语义的内涵与外延来看,意义不够明确,而译为bodyofpureyang更贴近“纯阳之体”的学术含义,因为infantilebody没有指明“小儿充满生命活力,茁壮成长”的核心内容。

针灸学里有“交会穴”,指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交会通过的穴位,大多分布在头面与躯干部位[10]。该术语字面含义与学术含义都比较明确,而且也比较靠近,在这种情形下,主要取决于译者对译入语英语近义词的取舍。现在常见的译法有confluentacupoint,crossingacupoint、convergentacupoint等[11]。据《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confluent一词解释为“汇流的,汇合的;尤指两条河流的合流点”,而“交汇穴”的学术含义是“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交会通过的穴位”,与confluent正好吻合,以此看来,可译为confluentacupoint。

3.努力保留中医术语固有的文化异质

中医术语的特点往往要求译者在努力保持那些中医学固有的文化特质,特别是要竭力保留中医学有别于现代医学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

有些中医术语似乎能在西医里找到对应的术语,出于方便或其他因素考虑,译者可能会自然而然的选择该“对应语”,其实,这种简单的处理办法很有可能会导致中医术语文化异质性的丢失。如“郁证”从表面上看好像与西医术语“抑郁症”相同。其实,在中医语义语境下,“郁证”的学术含义是“因情志不畅、气机淤滞而引起的征候”,译者只有准确把握这层核心意义,才有可能从译入语里重新构建较为妥帖的译名,可以译为stagnantsyndrome或depressivesyndrome,尤其是stagnant,从语义学的学术含义看带有中医的原质标记。有译者提出译为melancholia,也未尝不可,但不是理想的译语:第一,它在学术含义方面与中医“郁证”只是存在部分重叠,并且导致该症状的病理原因也很不相同;第二,作为术语,melancholia似乎有一点西医色彩,它表示“以情绪低落与莫名恐惧为特征的精神疾病”(mentalillnessmarkedbylowspiritsandfearsthathavenorealcause),而“郁证”则有明确的致病原因,抹杀了中医术语的异质性。

另外有些中医术语,特别是临床上涉及疾病名称的术语,会有相近的西医学术语,这时译者须慎之又慎。比如“劳瘵”,指的是“病程缓慢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伴有恶寒、潮热、咳嗽、咯血、纳差、肌肉消瘦、困顿乏力、盗汗与自汗等症状”(itisachronicinfectiousdiseasefeaturedbyaversiontocold,hecticfever,hemoptysis,cough,badappetite,emaciation,fatigue,spontaneousperspirationandnightsweat)[11],有译者根据其中医学术含义把“劳瘵”翻译成tuberculosis(肺结核)。根据《现代高级英语双解辞典》,tuberculosis的学术含义为akindofwastingdiseaseaffectingvariouspartsofthebody’stissues,esp.thelungs(肺结核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影响人体的各个组织,尤其影响肺部)[12],与“劳瘵”相比,其内涵要小得多,只是涵盖一小部分症状。而如果译为consumptivedisease,则较好地包括了术语的学术含义,也能保留中医术语的个性化原质标记。

四结论

随着中西方在中医领域交流的不断深入,译者需要发挥主体性,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有效的翻译策略,使早期一些较为复杂冗长的译语趋向于中医英语术语。一方面,译者需要把握字面含义与学术含义的不同,为此就需要精通英语与医古文、熟悉中医基本理论、通晓传统与现代翻译理论、掌握术语学要旨;另一方面,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受到源语医古文、目标语英语、语境、历时性与共时性等许多因素的制约。译者需要努力协调好上述各种关系,在实践中创造出比较理想的中医术语译名。

中医翻译不同于一般的科技翻译,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它更偏向于文化翻译,因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如老庄、孔孟学说)天生就具有悠久的渊源关系,蕴含着不可分割的深邃哲理。译者在具体翻译实践中须根据实际情形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由于中西文化及中西医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许多概念很难在英语里找到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对应语,运用几种翻译方法来翻译一个中医术语已经成为较普遍的现象。

参考文献

[1]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9-11.

[2]杨武能.再谈文学翻译主体[J].中国翻译,2003(3):10.

[3]裘禾敏.论后殖民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J].浙江社会科学,2008(3):87-88.

[4]陈大亮.谁是翻译主体[J].中国翻译,2004(2):6.

[5]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22.

[6]黄建华.双语词典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7]冯志伟.现代术语学引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8]朱建平,王永炎.加强中国术语学学科建设之我见[J].科技术语研究,2005(1):18.

[9]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10]《中医大辞典》编辑委员会.中医大辞典[Z].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人文科学的含义篇3

对于美学研究,其主要体现的是人根据主观意识对于美的事物的评价,同时可以根据人的感情以及价值观进行美学的判断。美学实际的发展是以艺术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探寻美的本质以及重要意义为研究课题的学科。美学也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艺术当中的美学问题,被誉为美的艺术哲学。很多学者对于翻译的定义较为广义,认为翻译就是词语的替换,为保证翻译的准确性,体现的是句子与句子之间意义相同的特点,翻译之后的意义与原文意义相同是翻译的关键。在美学翻译当中,不仅需要表达的词语与原文的词语意义相通,同时也需要对传统意义上的语言进行美化,达到与原文一样的流畅程度,主要体现的是对于美的追求,重视翻译的灵活程度。如:Dawnbreakingovertheislands,verybeautifulinasoftgreylightwithmanyclouds.thereistransparencyaboutthelightwhichcannotbedescribedorpainted.原文翻译为:“拂晓降临小岛,灰色的柔光,许多云彩,景象美极了。这里有透明的光线,他不能够描写与刻画。”[1]通过对原文进行意义上的对照翻译,会导致翻译出的词义缺乏生动性。在不违背原文含义的过程中,应该加入相应的描绘词语。如“曙光之下的小岛美极了,晨曦柔和美丽,彩云片片。美丽的光影无法通过描写与描画进行体现的。”这样的描述体现了美学翻译在实际翻译中的重要性。

二、科技英语概述

科技英语指的是对于自然科学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科学著作,是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用到的重要的学科。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科技英语逐渐地呈现出其重要性。同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国家也逐渐重视起美学的实际应用,并设立了相关的专业。在科技英语当中涉及到的词汇,多数都具有半科技型的特点。英语词汇会根据具体的情景表现出不同的含义,科技英语词汇也是如此。例如:inventarobot翻译成为“发明机器人”,inventacom-puter翻译成为“发明电脑”。但是在其它的实用英语当中,inventlies不能够被翻译成为“发明谎言”而是被翻译成为“编造谎言”。在实际的英语翻译当中,应该重视具体情境的使用。

三、翻译美学取向在科技英语中的具体应用

(一)科技英语翻译中的精确特性在科技英语翻译当中,同样要重视翻译的准确性。翻译的准确性是体现原文具体含义的重要因素。科技英语翻译应该重视挖掘词语当中的深层含义,这会使得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语言的使用更加和谐优美。此外,词语的简洁性也很重要。例如:dogclutch含义是爪型离合器;piggyback表示的是背负式运输。科技英语具体概念的精准定义也是翻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重视词语的辨析,才能够针对具体的语境准确地定义词汇表达的具体含义。通过对于整体句子的理解,明确其需要表达的正确含义,重视多义辨析以及词语的引申含义。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体现精准度的控制,同时能够达到简洁优美的表达效果。同时对于句子的翻译工作,应该结合语境进行完善,防止执行汉语的表达方式。如:“photosensitizingeffectsofvitamins(orphotosensitiza-tion)onlylatertoRecognized.”原文直译为“维生素感光在后来才确认的”,正确的翻译为“维生素(或光敏)光敏效应知识后来才确认的”。

(二)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逻辑推理特性科技英语翻译应该重视逻辑推理性。逻辑推理性在具体的语言实施当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体现语言优美特点的重要因素。逻辑美学是科技英语翻译中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产生的因果关系进行科技英语翻译,对于表达英语的重要特性有着重要意义,体现科技英语当中的内部关联特性。在逻辑推理的使用中,应该明确文章的实际逻辑顺序,通过正确的理解,体现语言美学的特点。如:“themorehardrock,drillingmoredifficult.)nevertheless.Fewwhichtypeofrockafterblastingalsohassufficienthardness.andnolongerneedtousestonesorconcreteliningup.”被翻译为“更坚硬的岩石,钻井更有难度。尽管如此,一些爆破后的岩石类型也有足够的硬度。不再需要用石头以及混凝土衬砌”。句子的逻辑顺序,能够有效地促进科技英语的翻译准确度,并且体现出语言的逻辑美感。

(三)科技英语翻译中的条理特性条理性在英语翻译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遵循条理性的原则,才能够在实际的科技英语翻译中保证翻译的简洁准确性原则。科技英语当中对于促会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混成法,例如“Lenovo”是“Le”与“novo”的混合模式;第二,词缀法,如:调节“demodulation”的构成主要是以前缀以及词根组成;第三,缩略法,如:不明飞行物UFo:UnidentifiedFlyingobject;第四,合成法,例如:下来“down”以及装载“load”,合成起来就是“download”下载的含义。只有通过词语之间的正确组合,并进行实际的分析,才能够突出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存在的条理美感以及不同的韵味。

(四)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审美特性修辞手法是语言实际运用的重要体现,在实际的语言描述当中,加入修辞手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科技英语具有相对的严谨性,实际修辞手法的使用中包含比喻以及拟人两种手法。比喻,通过对于科技英语的理解,运用本质不相同但是现象相同的方式来进行语言的翻译工作,使得表达效果更加生动。例如“like”“as”“asthough”等的使用。拟人,拟人的手法是通过运用生动的形象和语言进行实际的表达,将事物赋予人格,拟人的表现形式进行实际的事物描述,使得理解更加直观、自然,便于理解。例如:“whendifficulttoreturnwhentheweatherbegantoslowlywar-ming,northernChinaswallowsuptheirmindsaroundthemid-autumnFestivalagainstthetide.camesouthtoset-tle.”译文是“当南方天气开始慢慢变暖的时候,我国北方地区的燕子在中秋节左右开始拿定主意进入反潮流,来到南方定居。”这里将燕子进行了拟人化的处理,实现了修辞手法的重要意义。

四、结语

人文科学的含义篇4

关键词:符号三角理论;华科大校训;英译原则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华中科技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合并后的华中科技大学充分发挥教授治学的作用,在全校征集校训,最后于2003年形成新校训“明德厚学、求是创新”,而后该校外语学院提供了以下四种英译:

译文1:illustriousvirtue,erudite,practical,innovation

译文2:Bemoral,beerudite,betrue,becreative

译文3:Virtue,erudition,truth,innovation

译文4:illustratevirtue,advocateknowledge,seektruth,makeinnovation

另外,在2011年6月更新的维基百科上查到两种译文,分别是:

译文5:illustriousvirtue,erudite,truth-seeking,innovation

译文6:morality,knowledge,truthandinnovation(illustriousVirtue,erudite,practicalandinnovation)

诚然,这些译文表意较清晰,都具有一定可读性,而且有的还译出了相当的水平。但根据校训这种公示语翻译标准来看,以上很多译文不太符合译语表达特征,没有达到相应的翻译目的。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历年在国内综合实力排名前十,而其官方校园网上并无规范的英译校训,这与其身份极不相配。本文从符号三角理论和翻译目的理论对以上译文进行分析,并探讨中文校训英译的基本原则,从而探讨出能达到相应交际目的的英译文。

二、相关理论

(一)符号三角理论及其翻译原则

20世纪20年代,奥格登和理查兹提出符号三角理论,如图所示:

图中符号(Symbol)指语言成分,如词语等;所指(Referent)指客观世界中的事物;思想或所指(thoughtorReference)指人们大脑中的概念。符号的意义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性的。要确定符号的意义,除了考虑其所指意义之外,还要考虑符号使用者的意图(语用意义)以及与其它符号(语境)的关系。

根据符号学理论,翻译的本质可阐释为“翻译是以符号转化为手段、以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许均,2009:41)。而语言符号的意义具有多重性,原语和译语词汇多重意义一般不对等。在实际翻译活动中,应在译语句法和惯用法规范以及译语读者能够接受的限度之内,采用适当的变通和补偿手段,以保证特定上下文中最重要的意义优先传译为前提,尽可能多和准确地传达原语信息的多重意义,以争原文和译文最大限度的等值。而判断最重要意义的根本依据是翻译目的。

(二)翻译目的理论

翻译目的理论由汉斯・弗米尔(Vermeer)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翻译目的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也就是说,译文功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nord,2001:27)。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对等”,而是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弗米尔还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应该由译者来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也就是说,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而且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或修改。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人文精神、办学特色等内涵的浓缩和概括,具有激励和训导等功能。中文校训引经据典,意蕴深远,传统现代,含义丰富。根据符号三角理论的重要意义优先传译原则,中文校训英译时应译出校训语言中最能体现其办学理念及校园精神的含义。这个最重要的含义及其选词,又是由翻译目的确定的。根据翻译目的理论,校训英译最重要的目的是达到预期宣传目标,符合译入语语言特征,使译入语读者能较容易地理解并接受原语学校的教育理念,否则其英译就是失败的。

三、中文校训英译原则

(一)英文校训特征:用词通俗、结构简约

西方国家办学较有特色,校训主要包涵一至两方面内容,即追求真知或自由,部分学校校训也宣传信仰宗教。根据一份对国外37所著名大学校训的统计,有八所学校校训中包涵有“knowledge(求知)”,7所学校校训包涵“truth(求真)”,2所学校校训包涵“freedom(自由)”。英文校训用词都很通俗,这符合公示语特征,能增强其校训的普及性。综观世界著名高校的校训,按不同主题可列举出以下关键词汇(见表1):

表1显示各高校校训所选用的均为通俗、大众化的词汇。除了与“上帝”、“神学”有关的校训会用古英语(如哥伦比亚大学校训“inthylightshallweseelight”中的“thy”)外,其余均不会涉及古英语或是一些非常生僻的词汇(龚晓斌,2007),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校训从功能文体上来看,属于公示语,传播校园文化,宣传办学理念,激励师生员工,因此,应选用师生群体所熟悉的通俗用语;其次,高校是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的,要保持不与社会大众脱节,其校训也得选用大众化的词语。

除了用词通俗,西方名校校训多采用名词性短语结构,其次为介词性短语或简单句,复合句较少。如耶鲁大学“真理、光明(truthandLight)”,爱丁堡大学“智者能看到表象,也能发现内涵。(thelearnedcanseetwice.)”。不过短句校训一般选自圣经或名人题词。表2为世界著名大学采用名词短语校训的代表。

(二)中文校训特征及其英译原则

中文校训多源自古籍四书,因此用语正式,结构为对偶或排比形式的两词八字动词短语,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或四词八字动词短语,如武汉大学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或四字结构,如浙江大学校训“求是创新”。中文校训一般包涵两层以上的含义,如德育、智育、发展、创新等,讲究美学效果。中文校训英译,旨在向英语世界宣传该校,使该校走向世界。根据这一翻译目的,译文应选用符合英文校训特征的词语传达出原校训中最重要的含义,这是中文校训英译最基本的原则。因此,中文校训英译时不宜选用英文句子表述,最好选用英文短语表达。表2显示,英文短语校训主要用普通的名词并列结构。由此可见,中文校训英译,词性上应统一,最好选用平行结构、名词性结构,而且应选用通俗名词。英文中名词为第一大词性,表达能力较强。从译文简洁角度来看,名词,尤其是由形容词或动词派生而来的名词(如movement),词化程度高,含义丰富,表达有力,兼具动作含义,可表达号召、训导等功能,尤其适用于英译中文校训。

目前公认的最佳中文校训及其英译为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Self-disciplineandSocialCommitment。该英译采取变通方式,传达出了原文中的最重要的含义,同时也是上乘的英文表达,可以用神似标准来衡量。形式上忠实于原文,而且采用了头韵修辞,Self-discipline一词传达出了该校要求学子努力向上的关键,SocialCommitment不仅表达了该校希望其学子能够向大地一样拥有宽厚的修为以胜任将来的职业并承担更重要的社会责任,同时也符合西方现代教育的宗旨,即培育合格的公民。

(三)“明德厚学、求是创新”及其英译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校训“明德厚学、求是创新”为排比形式的两词八字短语。根据该校第三次教代会的解释,“该校训合乎办大学的理念,涵盖德育、智育、发展科学、与时俱进等多方面的内容,具有现代高校校训特征;雅俗适宜,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其中,‘明德’意为彰明伦理,完善品德。具有理解、普及和恪守道德之义,包含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意义,语出《礼・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见《礼・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厚学’意为崇尚知识,学问渊博。转义出自《易・坤》‘坤厚载物’。‘求是’意为追求真理,发现规律。包含‘求实’的意义但不拘于‘求实’,在实中求学问。语出《汉书・河间献王传》‘实事求是’。‘创新’意为与时俱进,追求新高。与创办一流大学的现代办学理念一致。义出《大学》引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华中大在线,2003.6.2)”

而以上六种译文并没有最大限度地传达出这些含义,没有达到宣传华中科技大学校训深邃内涵的目的,从结构到选词上都有待改进。

译文1“illustriousvirtue,erudite,practical,innovation”和译文5“illustriousvirtue,erudite,truth-seeking,innovation”属于最差译文。首先,没有采用平行结构,“明德”译为两个单词“illustriousvirtue”,而其他三个词都译为一个单词。其次,词性也没有统一,平行结构中形容词名词混用,这是英文校训结构一大忌讳。最后,选词上也非常遗憾(下文再具体阐释)。

译文2“Bemoral,beerudite,betrue,becreative”和译文4“illustratevirtue,advocateknowledge,seektruth,makeinnovation”较译文1有所改进,结构上统一了,都用动词短语,但除了选词欠缺(尤其是“求是”译为“betrue”为最大败笔)以外,显而易见,根据英文校训的结构特征,这种表达不够简洁。

译文3“Virtue,erudition,truth,innovation”和译文6“morality,knowledge,truthandinnovation”是较以上译文有较大改进,都用了名词平行结构,符合英文校训结构特征,而且有些选词也非常精到,如“求是”译为“truth”。“求是”意为追求真理、发现规律,是中西方共同的教育教育理念,世界知名高校有相当学校校训中包含“truth”一词,如耶鲁大学“truthandlight”。但其他选词就有待改进。

首先,词义选择不够准确。“明德”意为彰明伦理,完善品德,英文中与之相对的是virtue,而非morality。这两个词都是常用词,均源于古拉丁语,但含义有区别:morality指个人或某文化群体中一种能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观,它自身并无优劣之分(moralityisasenseofbehavioralconductthatdifferentiatesintentions,decisions,andactionsbetweenthosethataregood(orright)andbad(orwrong).而virtue指美德(Virtueismoralexcellence.avirtueisatraitorqualitysubjectivelydeemedtobemorallyexcellentandthusisvaluedasafoundationofprincipleandgoodmoralbeing.personalvirtuesarecharacteristicsvaluedaspromotingindividualandcollectivewellbeing.)与“明德”含义吻合。

“创新”意为与时俱进,追求新高。作为校训用语来说,英文originality与之相对。originality由动词originate派生而来,强调原创性,符合现代高校教育理念,符合创新型社会对高校教育的要求:学生应该能独立思考,有原创思维,而不是简单地在原有基础上稍作改进。innovation意为“革新”,一般指能把新的思想技术等应用于社会实践(innovationgenerallyreferstothecreationorimprovementofproducts,technologies,orideas.),一般在校学生还很难做到,这是教育的后续要求。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校训“诚敬恒新”中的“新”就译为originality。所以,这里“创新”译为originality是较好的。

其次,用词不够通俗。“厚学”意为崇尚知识,学问渊博,erudition和knowledge均有“学问渊博”这一含义,但在语体上有很大差异。erudition源于拉丁语,属于生僻词语,而且学究味浓,不符合校训这一标示语的用语特征,故在英文校训中几乎不用。Knowledge属于大众词汇,由动词know派生而来,具有动作含义,词化程度较高。校训大都倡导自由、追求真知,语言凝练,含义深邃,易于公众接受。因此,Knowledge是常用校训词汇,芝加哥大学、华盛顿大学、英国皇家学院校训都选用了“knowledge”一词。由此,“厚学”译为Knowledge并不会产生词不达义的后果,恰恰相反,正是由于对这一词汇的熟知,人们才会更准确地将其与大学所宣扬的精神理念结合起来。

综合以上分析,华中科技大学校训“明德厚学、求是创新”最好是译为Virtue,Knowledge,truth,originality。这一译文不仅传达出了原校训的所有主要精神内涵,而且符合英文校训用词结构特征,达到了预期翻译目的。

四、小结

华中科技大学综合实力国内历年排名前十,其新校训“明德厚学,求是创新”含义深邃,符合现代校训特征,而以上六种英译文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应改为Virtue,Knowledge,truth,originality。这一译文符合中文校训英译原则。从选词来说,这一校训选用通俗词汇译出了原文中最主要的含义,符合符号三角理论的翻译原则;从语法上来看,这一译文所用的几乎都是派生名词,含有动作含义,符合校训这一公示语文体的简洁特征;从结构来说,这一校训符合英文短语校训中的平行结构特征。总之,这一译文以符合英文校训大众化的平行短语结构,准确地阐明了华中科技大学有中国特色的办学理念,符合翻译目的理论。

当然,译途漫漫,译无止境,该校训可能还会有更好的译文,欢迎同行斧正!

参考文献:

[1]nord,Christiana.translationasapurposefulactivity――Functionalistapproaches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

[2]龚晓斌,兰夏.国外著名大学校训的语言特点及文化内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许均.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人文科学的含义篇5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英语翻译应用

大学英语教学是重要的,为提高当代大学生英语能力服务,但现在企业快速发展,企业的用人标准在改变,对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有一定要求。英语翻译不仅是英语能力,同时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有一定认识,专业英语翻译与普通英语翻译是不同,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促使学生能更好的进行翻译,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认知语言学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的语言,人类的语言是丰富,语言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必须科学的应用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应用,能快速提高大学英语能力,符合现代企业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

一、认知语言学简述

1.认知语言学含义。认知语言学已经发展到30多年,现在应用领域比较广泛,尤其在一些语言应用过程中。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到人工智能、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学者对认知语言学提出是根据语言天赋,在学习与应用过程中,都需要人类文化知识进行解释,认知能力是学习知识的基础,在英语翻译中引进认知语言学,对提高学生英语的翻译能力,由于认知语言学是语言的理论总称,对学习语言有促进作用。

2.认知语言学基本原则。

(1)语法性辨别与范畴化。语法性辨别是有一定规律的,具有渐进性特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同一个语法与语义、语法环境有一定关系,认知语言学与其它语言的语法有本质区别,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渐进性、可变性的特征,根据认知语言学特征,要实现语法学家的目标是有一定难度,必须科学的应用认知语言学语法性辨别与范畴化,掌握其基本原则,能更好的学习英语翻译。

(2)语言与其他认知。认知是认知语言的功能,必须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进行认知,除了常规的认知,还需要具有特色的认知,以提升认知语言学的特色。认知语言学是要在常规的认知中不断寻找语言现象的类似物。认知语言学家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吸收心理学关于人类范畴化、注意以及记忆性的研究成果来不断完善理论,进而使认知语言学更具有活力。认知语言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能促进其实际应用的效果。

(3)句法的非自主性。句法是一种模式,英语在学习过程中有多种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根据实际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企业用人的标准。句法的模式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知识的应用能力,句法有一定格式,具有一定的非自主性,根据其句法特征,可以让学生根据规则进行模式演练,对提高学生翻译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3.认知语言学与形式语言学的区别。人类的语言丰富,认知语言学与形式语言学是两种相反的语言形式,认知语言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以句法为基本结构,语法与语义,词的结构都有一定联系,是一种有效的结合体。对语义的研究涉及到语法,还受一定语言的环境影响。

二、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特点

1.体会性特点。体会性是认知语言的特征之一,人类的认知语言在应用过程中,展现出英语翻译观,这对英语翻译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英语的翻译作品,翻译者与作者需要沟通,进行体会,体会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知语言学应用的能力,是否能对英语的翻译能力得到迅速提高。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具有体会特征,在教学过程洪,要引导学生正确应用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特点,对英语的翻译能力进一步提升,体会性特点制认知语言翻译观的体现,让学生体会到翻译中的快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工作。

2.互动性特点。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具有互动性特点,英语翻译本身就应该具有互动性,教师可以与学生互动,学生之间也可以互动,学生在学习平台中进行英语翻译练习,遇到困难也可以与平台进行有效互动,互动是学习好英语翻译的有效方式,翻译者与作者进行互动,能体现出英语翻译作品的原创性,现在很多译文在翻译完成后,没有体现出原创的精髓,在翻译过程中改变了作品中的实际应用价值。英语文献的应用最能体现出认知语言翻译观的互动性特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及时与作者进行有效沟通,完善其实际应用意义,翻译后能体现出作品的特色,符合现代认知语言翻译观的特点。

3.创新性特点。创新性是认知语言翻译观的核心特点,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现代高校对大学生培养的目标,高校在各个层面都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对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对英语文献作品翻译的过程中,翻译的水平能体现翻译者的创新能力,在翻译前,要对作品的思想,社会背景,应用的意义等要有所了解,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就能翻译出优秀的作品,也是对作者的创新能力的检验,符合现代大学生人才培养标准,具有一定的现实应用意义。

三、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问题

1.词汇、语句与文章含义的关系。词汇与语义是文章的终于组成部分,对提高英语文章的质量起到重要作用。认知语言学也非常重视词汇与语义在文章应用的重要性,正确应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词汇与语义,对提高学生英语的翻译能力起到重要保障。英语词汇、语句的涵义主要是上下文的相关内容,是联系英语文献作品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认知和态度。整篇文章相对而言是一个整体,其表述的内涵是由词汇与语句融合为展现出来的。众所周知,词汇是语句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语句是整篇文献的组成部分,这就使得语句表述的含义对整篇文章的核心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词汇、语句和整篇文章之间的含义通常不具有一致性,例如使用隐喻后,在对文章进行理解时,就不能从文字表面的意思进行理解。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在进行翻译时,就会对翻译文献的内容产生影响。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要充分地将原有词汇进行理解,将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方式进行深人的探讨,进而明确作者想要表述的含义。并依照原有的含义在另外一个语境中重新找到适当的词汇或者语句进行代替,进而能保留和传达原英语作品的文献价值。学生要能准确翻译文章,必须理解文章的含义,才能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促使文章偏离正确的轨道,对学生翻译起到促进作用。

2.文本含义与作者意图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重视文本含义与作者意图的关系,翻译出来的作品不能脱离作者写作的意图,要充分了解文章的语义,是科学的翻译中重要环节,符合现代英语翻译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完善其中的应用意义,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在文献中,文本的涵义是相对孤立和机械的。通常情况下,文本自身的涵义要最大化的解释作品原创作者真实的意图,而对文本的解释要以作品原创作者实际意图为标准。但是在不同文章篇幅中以及文学创设的环境下,文本的涵义具有差异性。例如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本,在表述的过程中就会展现出不相同的涵义。在翻译过程中,文章的历史背景,文化的差异性都要考虑,这是保障翻译准确性的基本含义,文本含义与作者意图是一致的,必须深刻理解作者意图与文本含义,要科学的理解其中含义,这是保障翻译质量的关键因素。

3.翻译者文学加工和内用忠实性的关系。认知语言学在翻译中的应用,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实际在翻译的过程中,作者不仅要有雄厚的外语理论基础能力,还必须有一定的实践能力,翻译过程中,要考虑文章的文化差异性,历史背景性,当时的社会环境等因素,要对作品有充分的认知基础上,在进行适宜的翻译,这样才能保障翻译的科学性。在翻译者对英语文献作品进行翻译时,基于翻译者对作品理解的角度和深度不同,就使得在翻译后的文献作品与原创作品的含义的有一定的出人性。很多时候翻译者为了能将作品更好的表述出来,很多情况下会对文献的内容进行加工。由于对原文内容进行加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很好的翻译原创的文献,并非改变原文文本,这种创新后的文献,没有与原文真实性发生冲突,也可以说,对原创文献文字进行加工只是对翻译工作的一种补偿的行为。同时基于各方面的原因,如若要使文本在另一个环境中准确地展现出来,在这样的状况下就不需要对文本的文字进行加工。文字加工是对文本的有效处理,是提升语言的准确性,尤其翻译完成的作品,必须需要进行文字加工,加工过程中,提高学生文字处理能力,这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英语翻译能力。

四、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应用探索

1.深刻理解文本内涵。深刻理解文本内涵,是进行翻译的首要任务,翻译不是简单把英文翻译成汉语,或把汉语翻译成英文,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对文章内容有所理解,不是机械的翻译,必须结合作品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翻译,保障翻译的质量。认知语言学应用在英语翻译中时,翻译者首先要对文献的内容进行深刻的了解,不要只根据文本语言文字表面的含义进行翻译,应摆脱文字表面含义的误导,通常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对的失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原发于和目的语之间有很多相似语义产生的误导,这些语义相似的语言具有隐蔽性,由于文化背景、社会体制和认知方式存在差异性,这些都使得在一种语言下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和思想,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进行理解就会很吃力。翻译具有整体性,认知语言在应用过程中国,需要对文章从各个层面进行了解,根据作者的意图,有效根据文本含义,科学的,有效的进行翻译,提高翻译的质量。

2.以作者意图准确重构为导向。翻译是一项复杂工作,必须从多个层面进行考虑,科学的准确进行翻译,保障翻译的质量。一作者意图就是翻译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翻译工作这需要以作者意图准确重构翻译的方向,引导学生正确翻译,认知语言学的应用,从各个层面进行认知,能更好的对文章进行理解,充分了解作者意图,能科学准确进行翻译,有效提高翻译的质量。

3.进行有选择性的翻译创作。在对文学类的英语文献进行翻译时,要将适应主题为翻译的第一要素,在运用修辞手法时,要服从原著所要的表述的内容和思想,同时在刊语言文字进行加工和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要使用能辅助读者理解原著的修辞方式,同时还能有利于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总之,认知语言学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需要从不同层面进行认知,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英语,对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起到促进作用,翻译是一项复杂过程,需要从不同方面m行考虑文章内容,需要结合作者意图与文章含义,科学有效的进行翻译,有助于提高翻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姜丽.谈语域理论和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才智.2015(26).

[2]王晓燕.隐喻理论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海外英语.2014(21).

[3]宋薇.概念整合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梧州学院学报.2014(04).

[4]姚吉刚.象似性翻译观在英语委婉语汉译中的应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

[5]吴晓明.大学英语语法教学行动研究与实验分析报告――谈认知语言学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1).

[6]胡家英,闫卓琳.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及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人文科学的含义篇6

语言是活的东西,它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形式,且总是不断发生变化。语言变化的研究是历史语言学和英语语言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一个字或词汇都是发音、形态和意义的单位。所有的单词意义都发生变化,其含义与它们第一次进入英语时比较起来大相径庭。

一、语义变化

读者可以在一个句子或文章中找到术语定义或者一个单词的含义的解释。使用者很容易根据作者写的内容、目的和方法发现语义信息从而理解其主题。研究意义的转换,许多语言学家使用不同的术语,例如“意义的转变”(copley’s term)、“意义的变化”(room’s term)和“语义的变化”((matthews’s term, hartmann’s term)。“语义变化,通常指单词意义的变化。(matthews, 2000: 333-334)而hartmann的语义变化指单词或短语在很多因素的推动下产生的意义的损失和获得。各种因素都在起作用,例如意义缩小(“减少”或“专业化”)、意义扩大(“泛化”)、积极的转变(褒义)或消极的转变(贬义)等 。(hartmann, 2000: 123)

笔者使用的语义变化强调语义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在语义场方面。语义学,作为语言学研究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关注词义的变化和意义发生变化的方式。 (baugh, 2001:302)

二、语义变化的范畴

当我们查阅语言学字典关于语义变迁的意义,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语义变化的类型包括意义的延伸与扩展、意义的限制、褒义和贬义的变化,也涉及修辞变化,包括暗喻和一些传统的修辞。(matthews,2000:333-334)

但我认为room的研究是最好的,它有很好的逻辑和系统化。字典意义的变化研究更系统。他列举了语义变化的11种范畴:1. 意义的功能迁移;2. 意义的缩小;3. 意义的恶化;4. 意义的延伸;5. 意义的联想迁移;6. 意义的抽象;7. 意义的改进;8. 意义的弱化;9. 意义的科学更正或调整;10. 意义的人为变化;11. 意义的加强。

现在,笔者将说一下copley对语义变化所做的贡献,他讨论的每个条目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简洁的词源,结合实例以及最新的发展,他并没有明确地分类语义的变化。

笔者主要参照room的观点,并结合一些二分法或三分法的方法,这种方式使第二语言学习者更容易理解语义变化的机制。

(一)意义扩大和意义的缩小

意义缩小,指名词或形容词的意义已超越从一般到具体的发展。如accident,最初指“事故”、“演员”、“实干家”。

意义的限制,词义变化仅仅用该词特征表达。例如:deer,以前泛指动物,现在表示一种具体动物——鹿。(p.h. matthews,2000:319)

事故的最初意义上是指发生的不幸,如莎士比亚的《暴风雨》:

……我的生活故事,

特别是不幸发生了

自从我来到岛上……

目前,这个单词的词义变得更窄。

意义扩大表示单词所表示的内容扩大。例如:bird,在早期的英语里指“小鸟”,现在泛指任何“鸟”。意义扩展也被称为“意义延伸”,但是,限制意义的延伸(如bird指小鸟的限制)与增添新意义的延伸有本质的不同。(p.h. matthews,2000:404)

意义扩展表示起初是具体的意思现在变成泛指,从而意义扩大了,这与意义缩小正好相反。

(二)褒义和贬义

褒义(ameliorative)指一个词慢慢变得受人喜爱。例如nice(好的,受人喜爱的), 当初从13世纪古法语中借用来,意思是“愚蠢的”;或minister(长官,部长),最初在prime minister中,意义是“仆人”。ameliorative也可以写成meliorative,其对立的意思是pejorative(贬义)。(p. h. matthews,2000: 16)

意义改进(improvement of meaning),这与意义恶化(deterioration of meaning)正好相反,在一些语言学书中又叫“改良的意义”。它包含一些不好意义的词已提升到“好”或至少是“中立”的意义。如liberal (自由的),在英国的自由主义中

指不受束缚。policy(政策),最初指政治阴谋或政治把戏,现在这个词意是中性的。practice(实践),以前表示阴谋或背叛意义,这个词现在已经失去了这个意义。

贬义(pejorative),用来指某人或某事不被人接受。因此,早期beast (大型动物)实际上已被其贬义取代,如the beast hit me (那野兽攻击我)。另外,词义改变慢慢会让人接受,也许animal(动物)一词可能在未来会发生类似的贬义的变化。(p.h. matthews,2000:270)

词义恶化(deterioration of meaning),语言学上又称为“意义的贬抑”(pejoration of meaning),包括词的含义已经从“好”,或者至少是“中立”变成坏的含义。如形容词artful(艺术的)、crafty(有手艺的)、cunning(狡猾的)等等最初指的是skillful(熟练的)或clever(聪明,机智的),根本看不出任何有坏的涵义。

(三)意义弱化和意义的加强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意义弱化(weakening of meaning)指一些单词原来“强”的意义已被弱化。terrible (可怕的)现在已经失去了其原来意义上的“激起恐怖气氛”,目前该词经常用于口语表达。意义加强(strengthening of meaning)与意义弱化正好相反,表示一类意义“弱”的或“中立”的词经过演变意义变强了。如莎士比亚的作品《李尔王》中的一个句子,“and turn their halcyon beaks/with every gale and vary of their masters”,(刘炳善,2002,447)其中gale(大风)这个词,现在它指的是温和的风或微风。

(四)意义的抽象和意义具体

意义的抽象(abstraction of meaning)包括一些意义原本具体的词变成了抽象含义或者最初的字面意思成为修辞化意义。如deduce(推断),最初是来自于拉丁词deducere,其字面意思是“领着走”、“带”、“传达”。下面,笔者列举意义的修正或调整,因为这个类别包含随着科学分工词语意义从抽象分裂成具体含义。意义的科学修正或调整(scientific correction or adjustment of meaning),这是古希腊的词汇,其含义是随着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新的思想发展词也随之发生变化。例如science(科学),指的是具体的某一学科,像化学、物理、生物科学等等,而它开始却指整个知识范畴。再如philosophy(哲学)一词表示的是“文学研究”或“语言科学”。(t.f. hoad,1986:350)这种用法被视为意义的缩小。

(五)意义的迁移

意义的功能迁移(functional transfer of meaning)指一些词因为他们定义或表示事物或行动本身已经改变而产生的意义变化。像lobby和secretary, 前者在void lobby里指游说,其最初的意义是大厅入口,而现在却变成参与参议院投票的人。后者的意思也逐渐从知己变成收发信件的人,现在具体指公司秘书。

意义的联想迁移(associated transfer of meaning),这个与意义的功能迁移相似。其区别在于联想迁移是由于主要意义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的变化。如bureau一词来自于法语,表示带有抽屉的办公桌或写字台,现在指带有桌子或椅子等供人办公的房间。意义的人为变化(artificial deflection of meaning)表示词义来源于“假词源”。也就是说,一些词与别的词有错误关联,但人们仅仅接受了其错误的关联意义。

三、语义变化的原因

为什么词义会发生变化呢?schednl给出了一些解释,既有语言学方面的也有超语言学方面的,因为语义变化的背后是历史语言学起重要作用。它为了适应新的交际需求和满足人心理变化等都被视为超语言学因素,一些语言学家指出语言学因素才是语义变化的重要方面,尽管这还没有得到求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语义场是语言变化的重要因素。

人文科学的含义篇7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结构设计;第二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原理设计。

(来源:文章屋网)

人文科学的含义篇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科技交流日益频繁。为了适应对外交流的需要,我国公开出版的科技刊物大多要求作者附上外文摘要(主要是英文摘要)。有些社会科学刊物和内部发行刊物也要求作者附上英文摘要或英文篇名。因此,英文摘要已成为我国科技论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我国对外科技交流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常常看到,在相当数量的科技工作者和专业教师的英文摘要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随处可见。有鉴于此,论述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写作方法的论文也不时见诸于报端,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之文。然而,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仍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下去。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对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写作的一些常见技巧作一探讨,并附带谈及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特点以及我国一些科技工作者的论文英文摘要中的常见错误和不妥之处。我国科技工作者大都是先用汉语写好论文摘要,然后再译成英文,因此我们的探讨也围绕汉译英进行。

1如何选词

正确选词是保证译文质量的重要前提。选词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1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原文的词义

词的正确选择首先取决于对原文词义的确切理解解而对原文词义的确切理解又取决于对原文上下文的推敲,英译汉如此,汉译英也如此。

例1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anewcomputer-aideddesignmethodispresented(inthispaper).

说到“提出”我们往往首先想到putfor¬wardraise,advance或make等词,如“提出建议”,英语为putforwardaproposal。但本例中的“提出,,指“叙述”、“讨论”或‘介绍'故用pre¬sent„当然,本例也可说成thispaperpre¬sents...method,只不过英文摘要中人们更倾向于用被动语态。

例2本文建立了柔轮原始曲线的数学模型。

theexpressionsoftheoriginalcurveoftheflexsplinearederivedinthispaper.

原文中的“建立,并非指“建立,某个机构(如学校、公司等),而是指“推导出”即“推导出数学模型’,,故选用derive(推导)比estab-lish(建立)更为贴切。“数学模型”不同于“飞机模型,、“汽车模型,等,其本身是以函数关系式表达的,实质含义即“表达式”因此,“数学模型,,译成expressions比译成mathematicalmodel更符合原文的本义。

1.2注意使用书面词语

科技英语除了大量使用各学科的专门术语夕卜,还喜欢用一些日常语言中不怎么使用的书面词汇(有人称之为bigwords),以体现科技英语正式、庄重的语体特征。例如,科技英语多用many,少用alotof或lotsof;多用obtain,少用get;多用finally,少用atlast或intheend;多用正式动词(如performinvent等),少用短语动词(如carryout,makeup等)

例3本文主要研究平面机构的可动性。thispaperprincipallystudiesthemovabilityofplanecomponents.

“主要(地)”最常见的对应词是mainly,这里用mainly当然也可以,但用principally更能体现科技英语正式、庄重的语体特征。

 1.3注意使用名词来表示动作

这类名词通常为表示动作的名词,如anal¬ysiscomparisonstudy,introduction等,常见的结构为“make(give等)+名词(analysis等)+介词’,意义上相当于相应的动词,如makeastudyof相当于study,makeananalysisof相当于analyse,giveanintroductionto相当于intro¬duce等等。

例4本文研究了电容对频率响应的影响。

astudyoftheeffectofcapacitanceonfre¬quencyresponseismade.(比较:theeffectofca¬pacitanceonfrequencyresponseisstudied.)

1.4注意词的搭配

由于语言习惯的差异,汉英两种语言在词的搭配方面不尽相同,如“开机器”,英语为startamachine;“开车”,英语为driveacar。汉译英时应注意其不同之处,切勿生搬硬套。关于这个问题,请看关于词语搭配的论述。

2如何搭配

汉英两种语言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固定词组和搭配用法。这些比较固定的表达,有时可以逐词译出,有时则不行,勉强译出,不是词不达意,就是不符合英语的习惯。因此,翻译时尤其要注意两者的不同。请看下面几种情况。

2.1定语和中心词的搭配例5硬水hardwater

汉语中同一个‘硬”字,由于中心词不同,英译文要使用不同的词:

hard与water搭配,high则与steel搭配。

例7本文认为,这一定义具有重要意义。

原译:theauthorholdsthatthisdefinitionhasimportantmeaning.

汉语可以说“重要意义”,但英语通常不说importantmeaning。英语的习惯说法是great(或important)significance(注意meaning指“意思”、“含义”,而significance则指“意义”、“重要性

改译:thisdefinitionisofgreatsignifi¬cance.

2.2主语和谓语的搭配

例8本文所讲的内容对通讯工程师来说是很感兴趣的。

原译:thecontentthatthispapertalksaboutisofgreatinteresttocommunicationsen¬gineers.

汉语的“本文”可以与“讲”搭配使用,但直译成英语thispapertalksabout则不符合英语习惯,属于汉语式英语,即Chinglish。英语中talkabout的主语通常为人,而不是物。本例中“讲”的实际含义为“叙述”、“描述”或“讨论”,因此应该用describe,discuss或present等。此外,content一词虽然可以表示汉语“内容”的含义,但如果谓语动词为describe,discuss或present等时,英美人更倾向于使用what一词。这种用法值得我们注意。

改译:whatthispaperdescribesisofgreatinteresttocommunicationsengineers.

2.3谓语和宾语的搭配

例9本文对提高打印速度的印字质量提供了一种机辅设计手段。

原译:thispaperpresentsaCaDmethodforincreasingtheprintingspeedandtheprintingquality.

汉语既可说“提高速度”,也可说“提高质量”;但英语increase只能与speed搭配,而不能与quality搭配,“提高质量”英语要说improvequality。

改译:thispaperpresentsaCaDmethodforincreasingtheprintingspeedandimprovingtheprintingquality.

例10本文强调指出了光强随圆柱直径变化的正弦规律。

原译:thesinelawofthevariationofthelightintensitywiththecylinderdiameterhasbeenpointedoutemphatically.

汉语的“强调指出”译成英语的pointoutemphatically从字面上看,似乎完全对等,但用法上存在差异。英语的pointoutemphatically常用在普通英语和政治文章中,在科技文章中一般用动词emphasize而且即使在普通英语和政治文章中,英语也倾向于用emphasize。

改译:thesinelawofthevariationofthelightintensitywiththecylinderdiameterhasbeenemphasized.

B哪些词可以不译

汉语里有些名词,如“工作,、“问题,、“条件,、“状况”、“情况”等,有时有具体含义,有时没有具体含义,或具体含义不多。如‘我提个问题,中的“问题”一词,有具体含义,汉译英时必须译出,译成mayiaskaquestion;而“人民内部的矛盾问题,中的“问题,一词,则无具体含义,不必译出,只需译成Contradictionsamongthepeople。这种无具体含义的词,人们称之为“范畴词,(categorywords)。我们在写英文摘要时,或者将论文的汉语摘要译成英文时,这类范畴词通常不需要写出或译出。例如:

例11论公关工作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FunctionofpublicRelationintotalQualityContral.(比较:“工作服,译成clothes)

“公关工作,等于“公关”(公共关系),故“工作,不必译出,只译成publicrelation即可。

例12关于建筑产品质量问题的法律思考

aConsiderationfromtheangleofLawontheQualityofBuildingproducts.(比较:“关键的问题,译成akeyproblem)

本例中“产品质量问题,即“产品质量”故“问题,一词无需译出。

例13论劳动力市场需求约束条件下的经济模式未译。(比较:“自然条件,译成naturalcondi¬tions)

总之,遇到“工作’,、“问题”等词时,是否需要译出,关键是看这些词是否具有实际含义,或者说是否属于范畴词。我们应该根据上下文仔细推敲,以使译文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原文含义。

此外,我们中国人写论文时,常常在论文的标题中加上“探讨,、“初探,、“试论,、“浅谈,“研究’等词,以示作者行文谦逊以及在学术上留有余地,这类词语英、美作者过去也常使用,但目前使用的人已越来越少。目前英语科技论文标题的趋势是简洁、醒目、突出主题。因此,将这类词语译成英语时,尤其是在投往国外科技期刊的稿件中,除非强调,最好省略不译,以符合科技论文标题的发展趋势。下列英译文中括号内的词语通常可以省略不译:

例14过滤常数确定方法初探

(preliminaryStudyof)methodsofDeter¬miningFiltrationConstants

例15现代机械系统可靠性设计探讨

(Discussionon)ReliabilityDesignofmod¬emmechanicalSystem

例16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研究

(Researchon)naturalResourcesandenvi¬ronment

例17论建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

(on)architectureandmodemScientifictechniques

3如何断句和并句

汉译英时,一个汉语句子通常译为一个英语句子。但是,由于两种语言习惯的差异,有时一个汉语句子需要译成两个或更多的英语句子,这种情况称为断句,又称分译;或者反过来两个或更多的汉语句子需要译成一个英语句子,这种译法称为并句,又称合译。下面我们分别讨论。

3.1断句

常见的断句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方法是在接近句首的地方断句,第二种方法是在接近句末的地方断句,第三种方法是在中间断句。

3.1.1在接近句首的地方断句

这种断句方法通常用于“总提一详述”的句型中,即开头部分先用几个字概括地提一下,然后再详细地加以说明。概述部分通常断开译例18本文介绍了在iBm—pC机上开发的一种功能卡,将它直接插入主机的i/o扩展槽就可在CRt上直接显示出转速、扭矩的瞬时值及转动方向。

inthispaperafunctionalcarispresentedforiBm_pC.ifthecarispluggedinthei/oex¬tensionslotofthemanframeorextensionbusofpC,theinstantaneousvalueoftorqueturnspeedandturndirectioncanbevieweddirectlyon

本例原文中句首的“本文……功能卡”属于“总提”译文译成一句;其余部分为“详述”译文另外译成一句。

3.1.2在接近句末的地方断句

这种断句方法多用于“详述一总结”的句型中,即先详细地把事情说清楚,然后再简单地加以概括,也可能是一种评论或得出的结论,总结部分常常断句。例如:

例19本工艺具有造型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工艺性能优良等优点,引起世界铸造工作者的关注。

thistechnologyhastheadvantagesofgreatmouldingspeed,highproductionefficiencyandfinetechnologicalperformances.therefore,ithasbeentakennoticeofbyfoundrybusinessesallovertheworld.

原文“本工艺……优点,为“详述’,“引起……关注”为“总结'故译文在两者之间断句。

3.1.3在中间断句

在中间断句的句子,大都是前半句叙述一方面的情况,后半句说明另一方面的情况。这样断句,译文更清晰、明快。例如:

例20本文扼要地叙述了用来制造单块电路的各种工艺及其优缺点。

thevariousprocesseswhichmaybeusedinfabricatingamonolithiccircuitarebrieflyre¬viewed.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eachprocessareenumerated.

本例汉语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用来制造单块电路的各种工艺’,,二是“这些工艺的优缺点’,,英文分开译出,意思更加明确。

以上的例子都是一句译成两句。当句子的层次比较多时,一个句子还可以根据意思的层时,句首、句末和中间都可能断句。例如:

例21本文对去污工艺的化学、物理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氧化去污机理是6种化学反应的联合进行,还提出了去污剂选择的理论依据。

theauthorofthispaperhasanalyzedtheo¬reticallythechemicalandphysicalprocessofde¬contamination.theauthorholdsthatmechanismofdecontaminationconsistsincombinationofsixchemicalreactors.thescientificbasisforselect¬ingdecontaminantsareproposedaswellinthispaper.

本例原文有三层含义:“对……过程进行……分析’,、“认为……进行,和“提出……依据’,,故译文译成三句。

3.2并句

并句通常是由于两个句子的内容联系非常紧密,而且两个句子都不长。这种联系包括因果关系、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及后句修饰前句中的某个成分等等。例如:

例22本文比较了Stm和atm。结果表明atm是BiSDn的基础。

acomparisonbetweenStmandatmshowsthatatmwillbethebasisofBiSDn.

在上例原文中的两个句子含有因果关系,故译文译成一个句子。

例23本文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方法。这种方法简单而又切实可行。

anewmethodforsolvingthisproblemispresented,whichissimpleandpracticable.

本例汉语原句中“方法,是两句内容所共有的,即后句修饰前句中的“方法’,,所以可以用定语从句来合并两个句子。

人文科学的含义篇9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结构设计;第二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原理设计。

(来源:文章屋网)

人文科学的含义篇10

【关键词】翻译;互译;问题

引言:

无论英翻中,还是中翻英都是将一种语言通过个人具有的知识和技能将其转换为最符合另一国文化和习俗以及思维方式的语言。从玄奘的西经引进到汉文化的输出,开启了中外语互译的先河。他将中国的文化通过翻译的方式传递到异国,又将外国的宗教文化带到了中国,至此中外文化的渗透具有了实质性意义。严复先生非常强调“信、达、雅”的翻译理念。所谓“信”就是忠实原文,在翻译中要尊重原文的含义;“达”则是在翻译活动中使得原文意义翻译得最能符合原文本意。只要从事过翻译工作的人,无论是笔译口译,无论是中翻英还是英翻中,都要将自己原文所表达的意思最大程度地体现在另一重语言中,而不是字字对应地进行生硬的翻译。翻译活动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并非字面对仗的被动思维。要想最佳地体现原文的含义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真领会原文意思

译文是一项思维活动在文字和语言上的体现。无论是口译笔译,都离不开对原文含义的揣摩和领会。中文和英文分属不同的语系,而且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做支撑,中西文化上的差异在文字表面上有时具有鸿沟效应,所以用中西文对应的翻译方式势必会使得原文的含义轻则偏差,大则出现歧义和反义,这是最要不得的。翻译中,无论是涉及公共内容的文章还是科技文章都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和文化来做支撑,在此基础上对相应的文字进行分析和理解,进而用较为达意的语言进行中英文的互译,由此而得到的译文才有可能是最符合原文意图的文字。

二、避免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是翻译活动中最容易碰及的红线之一。它是翻译中最容易导致译文出错的原因。中文和英文很难有一一对应的文字,而将“竹子种在胸中”的译法已经成了翻译实践中的笑谈,让翻译工作者对翻译活动中的望文生义产生了警惕。但文化背景和知识上的欠缺,最重要的是在翻译活动的认识上的差异,许多翻译却闹出了诸如“油炸齿轮”的笑话,可见翻译活动中望文生义的毛病是不能经意避免和克服的,而是需要在翻译实践中不断进行钻研和认识,在不断提高翻译修养后才有可能避免的问题。翻译者要从字面的含义理解上找出对应语种中可以达意的文字,并用符合目的语习惯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这才是一名合格的翻译所应具备的翻译技能。

三、注意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

价值观念作为文化构成的深层因素,既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在人们心目中长期渗透、积淀的结果,是民族性格的基石。中西文化差异之一是时间取向不同。中国人在时间上采取过去取向,对过去的眷恋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中国人对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珍视。在中国文化中长者是智慧和权威的象征。与此相反。西方人在时间上是未来取向,因而尊重青年是西方文化中第一级价值。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社会背景、及道德观念等造就了中西文化中价值观念的不同。在文化个性上,东方人崇尚群体价值观念,而西方人崇尚个体价值;东方人讲究社会伦理,西方人则讲究个体道德;东方人性格内向、表达情感含蓄,而西方人性格外向、直率;东方人以形象、综合思维方式看待事物,西方人则以抽象、分析思维方式看待事物。这些差异在语言中都有体现,翻译应特别注意,以免引起交际失误。

(一)情感色彩中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处理

英汉对基本颜色的分类差别不大。汉语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英语中有red,white,black,green,各种颜色对于不同的民族而言,在视觉和心理上所引发的联想和象征意义也不尽相同,译者在翻译时应特别注意其中的差异。在英汉语言中,红色red有时可以完全对应,有时却大相径庭:如:红旗redflag红糖brownsugar,红茶blacktea等等。green在英语中可以表示“嫉妒、眼红”,如,greenwithenvy是指“十分嫉妒”的意思。汉语中表示十分嫉妒的“眼红”,应该译为green-eyed而不能译为red-eyed。由于美元的纸币是绿色的,所以green在美国也指代“钱财、钞票、有经济实力”等意义。黄色yellow在英汉语言中的引申含义差别较大。在英语中yellow可以表示“胆小、卑怯”的意思,例如:ayellowdog可鄙的人,ayellowlivered胆小鬼。汉语中黄色一词有象征低级趣味、色情庸俗的意思,如黄、黄色书刊等等。这些名称中的“黄”与英语中的“yellow”无关。

(二)的差异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宗教意识、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的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这三大宗教在中国民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汉语和英语中,大量的习语体现了与的关系。佛教在中国有超过一千多年的历史,信仰佛教的中国人相信佛控制着世间的万物。例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许多西方国家,人们信仰基督教,因此人们视圣经为其为人处世的指导原则,许多英语习语来自圣经。例如,“sellone’sbirthrightforamessofpottage”(因小失大、见利忘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切不可硬要将异族文化向本族文化靠拢,一定要了解宗教文化的差异,才能准确、娴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四、避免科技翻译中字词的直译

科技翻译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进化到一定程度时出现的必要的社会活动。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是人类的共识。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自己的国家,或将本国的先进技术传到国外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所以引进和输出都需要一种媒介的支持,那就是文字和语言翻译。科技翻译涉及翻译工作者对技术的了解。脱开对某一学科的认识和学习,翻译中就会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而技术是精细的东西,丝毫的偏差都会酿起大祸。所以科技翻译更需要在字意上准确。字意的含义并非是随便对应的含义,而是在技术层面上对应的意义。否则,一个词中错一个字都会引发巨大的偏差和错误,从而导致翻译活动的失败,使得翻译不是技术引进的桥梁而是成了技术错偏的祸首,这是翻译别要注意的事情。

总结:

翻译是国际间理解的钥匙。越来越紧密的国际间的经济合作要求文化的全球化,而文化的全球化并不是以某一种文化来一统天下,而是多元文化的交流合作。世界上每一种语言文化的背后都有着发展的渊源和存在的理由,不同的文化之间有相通、相异之处。因此,我们在作翻译时,既要尊重对方的文化,也要符合语言本身的习惯表达。从英汉/汉英翻译来看,由于两种文化背景的差异,在语言的表达和词语的使用上存在很多不同。翻译工作是一项学无止境的专业,需要我们以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来适应和掌握这项活动,并通过长期不断的实践使之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江峰,丁丽军.《实用英语翻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3]宋天赐《翻译新概念英汉互译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