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设施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2:24

公共设施的认识篇1

浅谈依法强化XX城建公共设施的养护与管理

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功能与发展方向。随着我国的改革不断深化和开放的力度加大,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日益加强。对一个城市的规模、建筑风格、文化底蕴、风俗民情、投资环境、管理水平等将直接展示在人们的眼帘,并面对面的接触,但给人们的印象最深刻的要数城市的市容面貌和管理水平。特别是城建公共设施的养护更直观地反映城市综合水平。笔者根据城建公共设施养护管理工作的实践及调查掌握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城建公共设施养护与管理水平,谈谈个人见解:

一、XX城建公共设施养护与管理的基本情况

我在城建公共设施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

(1)各级政府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城建公共设施养护与管理成效明显,市政府不仅对城市规划、建设要求高,管得严,而且对城建公共设施的养护与管理极为重视。各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根据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都明确各自的职责,采取积极措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严格做到“养管”经费到位,任务目标明确,责任制到人,使城市的交通干道、排水排污、市容卫生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市民反映满意,凡来宁的外省市人员也赞扬XX城市管理水平高。

(2)积极推进综合“养管”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了城建公共设施养护与管理水平。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城建公共设施“养管”任务的加重和难度的加大,市建委及有关行业管理部门联手从20xx年开始,先后在江东新区和栖霞、雨花等区,对城建公共设施进行综合养护与管理的体制,进行改革试点,收到了明显成效。不仅克服了原来三个维护管理部门(市政、园林、环卫)各自为政,在实施“养管”目标任务过程中,相互扯皮推诿现象,而且堵塞了“养管”工程款审报上的漏洞,提高了养护资金使用率,提高了城建公共设施“养管”水平,促进了城建公共设施硬件建设。

(3)加强养护与管理队伍建设,提高了城建公共设施“养管”质量。为了适应现代化大城市管理水平的要求,近几年来,区政府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采取措施,除对养护队伍进行整顿和更新外,有计划地组织培训,努力提高人员“养管”工作技能和整体素质。市建委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每年都要分期、分批地组织法律法规培训班、专业技术技能培训班。通过培训,一是有效增强了参训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二是全面提高了参训人员的技术技能。三是参训人员获得了相应岗位资质证书。四是提高了整体养护队伍的素质;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根据市政府要求,以技术骨干为龙头,广泛开展各种专业技术培训,每年坚持开展金陵之夏百日优质竞赛等活动,扩大培训成果。

(4)坚持依法行政,强化监督与管理力度,促进城建公共设施“养管”水平的提高。为了发挥建设管理职能部门作用,强化城建公共设施的养护与管理,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坚持依法行政,强化监督力度,有效保证城建基础设施完好率及其功能的发挥,实现长效管理。例如:每年除市级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不定期的暗查外,还由XX市建委牵头,市园林局、市政公用局、市财政局、市市容局等行政部门组成的联合考核小组对各试点单位分别进行两次集中考核检查,考核标准严格按《市政养护维修质量检查评定标准》、《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技术规定》、《城市环境卫生标准》等文件执行。并进行打分制,与养护经费挂钩,绩优者奖励;连续两年不达标者,取消综合养护资格。明确区政府有关建设行政职能部门为管理单位(业主)对中标单位进行长效管理,每月进行检查和考核,以促进“养管”责任到位,提高综合维护水平。

二、目前全市城建公共设施“养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调查情况综合分析,我市城建公共设施“养管”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与国际化城市标准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现行的城市公共设施“养管”体制相互制约因素太大,影响了公共设施“养管”上档次、上水平。现行“养管”体制是三个主管部门(市政、园林、环卫)行使各自职能,很难形成合力,在实施“养管”工作中,经常出现相互制约,相互扯皮的现象,行政主管部门也难协调。严重影响了城建公共设施“养管”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的落实,有些问题,很难追究那家责任。例如,园林工人在树木大修剪工作中,由于清场不及时或不彻底,造成树枝树叶随风飘落,对环卫工作造成影响;另外,环卫工人有时将路面的树叶和尘土直接扫进路边的雨水井,又造成市政雨水井淤泥超标;市政在清疏雨水井和窨井时又会因淤泥滴漏造成路面污染等。

(2)依法加强检查监督力度不够,使“养管”经费和目标任务难于落实到位。公共设施的养护质量很难保证。

三、依法强化养护与管理,使城建公共设施“养管”上新台阶

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它展示着一座现代化城市的总体形象和综合实力。在科学地做好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全面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中,需要依法强化,科学管理。尤其要重视依法对城建公共设施的养护与管理,我认为要切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际工作:

(1)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目标“养管”责任制。从20xx年开始市、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联手对原相互扯皮的城建公共设施养护与管理体制,虽然进行了综合改革,推进新的综合“养管”体制,初步改变了基层“三所”(市政、园林、环卫)各自独立养护与管理,经常发生相互扯皮不协调、相互矛盾、任务与责任难落实的现象,但在实践中仍然不适应现代化城市公共设施“养管”的要求,往往在清疏窨井、修剪行道树、清理道路绿岛杂草等工作中仍然存在相互不协调矛盾,影响城建公共设施“养管”质量达标。

为了彻底改变现实存在的问题,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水平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养管”体制改革,真正实现政府行政职能部门依法行政,加强检查监督,基层“三所”实行养护管理“一体化体制”,彻底改变原“三所”各自为营的旧体制。改革后,各区政府对城建公共设施养护与管理,按区域划分等级,实行工程作业量公开招标养护管理,这样做既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和行政职能部门事务缠身以及违法行为,又彻底解决了原基层“三所”相互不协调,容易产生矛盾,任务与职责难落实的问题,真正落实目标任务、工作责任、管理经费包干一次到位,便于政府行政职能部门坚持依法行政,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城建公共设施养护与管理质量。同时,新体制也能把竞争机制引入城建公共设施养护与管理中,逐步同国际接轨,使养护与管理战线的职工在无形中不仅增强责任感而且也产生了危机感。

(2)健全和完善地方法规,依法加强养护与管理。我国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努力建立市场经济体系,实际上在实践中逐步创造条件建立法制经济体系。同样,对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必须纳入法制化轨道。否则,现代化城市建设与管理,很难达到国际化先进水平。为此,抓紧健全和完善地方性法规,依法加强城建公共设施养护与管理,势在必行。

(3)整顿“养管”队伍,努力提高整体素质。根据目前“养管”人员的整体素质,是难以适应现代化城建公共设施养护与管理的。队伍需要整顿更新,有计划地组织培训。在培训中,除组织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外,更重要的是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工作技能,使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确保城建公共设施养护与管理不断有所创新,上新台阶。

公共设施的认识篇2

城市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应与城市发展同步,这是中外大中城市建设中的经验。城市无障碍建设包括: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物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应方便残疾人通行和使用。近年来,我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在海宁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通过建设、公安等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无障碍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自1991年5月实施残疾人保障法以来,全面贯彻《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该标准通过近十年的运行,于20__年进行重新修订,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为此省、市各职能部门相继出台了有关文件。20__年8月,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批转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规划建设局、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老龄委、市残联等六部门联合起草的《海宁市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无障碍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法规保障。二是无障碍意识逐步加强。通过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公布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等政策法规,已经认识到无障碍设施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的重要措施。同时加强无障碍建设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提高公民素质,培养公民公共道德意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同时无障碍环境也是一个城市品位的标志。三是无障碍建设已逐步被政府职能部门重视,无障碍环境发展势头较好。近年来,我市新建、扩建盲道近60公里,新建、改建无障碍坡道800余处,在全市范围内安装了50多套有图像辅助提示的交通信号指挥灯,其中市区28套,有语音提示5套,共投入资金570多万元;新建、改建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公厕14个。如:漂亮的洛塘河公园在每个上下坡处都设有无障碍坡道;新建成的市人民医院门诊大楼里配有专门的残疾人厕所;刚刚扩建的南北大道人行道上铺上了醒目的盲道,这些都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充分肯定我市无障碍设施建设成果的同时,对照《设计规范》,倾听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呼声,并与发达国家与地区无障碍环境发展的深度与广度比较,只能说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的发展。主要差距:一是认识不足,错误的认为,盲道、坡道、残疾人专用厕所等无障碍设施,使用频率低,投入意义不大。二是无障碍环境发展慢,盲道、坡道建设虽已起步,但占城市道路总量还较少。大型公共建筑、住宅、医院、体育场、影剧院、残疾人轮椅专位、泊车位等无障碍设施建设尚未引起重视。三是管理意识急待加强,无障碍管理尚无明确的责任单位和相应的管理规定,在日常生活中,盲道、坡道被各类车辆、杂物占用的情况随处可见。因此,切实改善我市无障碍环境已是当前海宁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海宁实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无障碍建设与管理。一、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增强无障碍环境意识。我市现有1.3万余名持证残疾人和近10万老年人,在城市道路和公共设施中采取方便残疾人和老年人的措施,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提供基本条件,是推进社会文明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提高现代文明意识,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上充分认识推行无障碍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城市道路和公共设施的无障碍设计和建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同时,新闻部门要密切配合,大力宣传无障碍环境的意义,使广大市民认识到无障碍设施建设是体现国家和社会对残疾人关心的一个重要内容,无障碍设施建设不仅方便残疾人、老年人,而且方便妇女儿童和所有有需要的人,从而增强自觉维护管理和爱护无障碍设施的意识。二、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制度,将无障碍建设纳入设计审批和竣工验收程序。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单位进行有关规划和设计时,必须按规范规定考虑无障碍设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基本建设综合管理部门在组织审查相关设计文件时,要把无障碍设计列为审查内容;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规划审查时,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有关建设一律不予以批准,不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不按规范规定进行施工的,要责令其限期改正;在有关建设竣工申请规划验收时,对于违反规范要求,未设置无障碍设施的,不予发放验收合格证明,并责令建设单位限期予以改正。为加大监督力度,可聘请残疾人代表、有关部门同志组成无障碍设施建设监督检查组,在设计、施工、验收过程中协助把关。同时,要加强培训,强化设计技术人员和有关责任人的无障碍意识,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感和执行规范的自觉性。三、创造条件,切实将无障碍设施建设落到实处。目前,正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海宁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旧城改造、“六城联创”、创建示范镇(街道)一波接着一波。因此,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快无障碍设施建设,尽可能避免“前边建、后边改”的现象发生。在新建或改建的城市道路、公共建筑、住宅区、公共绿地、大型广场等,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建设无障碍设施。过去已建的道路、重要公共建筑等,凡没有无障碍设施的,都应按照《规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的予以系统化改造,使无障碍设施“连线成片”,并充分发挥设施的综合效益和方便残疾人出行、生活的功能。同时,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在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中把无障碍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努力提高全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水平。四、部门联手,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强无障碍设施管理。加强无障碍设施的管理,保证无障碍设施的正常使用需要各有关部门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建设部门要重点做好各类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把关;市残联要争取事前加入,主动参与检查、管理和监督,并担任无障碍设施监督员,及时反馈残疾人对无障碍设施建设和使用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公安、城管等有关部门要加强维护管理,教育广大群众和业主单位自觉爱护无障碍设施,不在无障碍设施上堆物、停车或设置其他障碍,不得将无障碍设施另坐它用,以发挥正常的使用效益,不断推动我市的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再上新台阶。相信通过几年、几十年的努力,海宁将建成一个美丽、繁荣、无障碍的现代化休闲都市,使广大残疾人、老年人真正在生活上、环境上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全社会的关爱。

公共设施的认识篇3

【关键词】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空间场所教学方法主题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设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也逐渐成为了设计艺术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是笔者在所承担教学改革项目研究过程中,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及优化设计实践的基础上,尝试引导学生在课程中以相关的设计理论和调研依据为基础,将环境、设施本体和人之间的相关概念、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创新设计中,充分把握公共设施在设计实现过程中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使之适应公共设施设计教学的发展需求。

一、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学科背景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在不断扩展。而作为横跨文理、融技术和艺术于一体的设计艺术学科,其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学科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作为设计专业的一门骨干课程,不断有新的学科理论和知识在更新。动态的设计艺术学科在横向外延并不断扩展范围的同时,专业内部间的交叉与融合更是显得频繁与血肉相融,从而推动着设计艺术学科整体的不断发展。

二、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特征

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跨度较大,涵盖了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内容,因而不同专业领域对公共设施设计有不同的理解和思考的侧重。对环境艺术而言,其首先是对城市环境的设计和景观要素的组织,具有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意义,主要从环境的整体视觉出发;而对于工业设计而言,公共设施是室外空间的大尺度产品,需要在实现功能的基础上追求形、色、质及结构的统一,是微观具体的实现和创造。

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课程就是立足于与环境相结合的思路来拓展工业设计的视野,恰与当今跨学科设计的趋势相吻合。与此同时,工业设计的程序、研究方法,以及系统整合的观念和问题先导的思维,常给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带来新的启发。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组织方式

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教学需要实现学生的知识构建形成从感性认知到设计实践能力的转化。我们将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教学共分为三部分进行:前期侧重于理论教学,中期侧重于设计前的市场调研与分析,后期则侧重于设计过程的指导,形成完整的教学链,依次完成学生知识的建构。

(一)理论教学

前期理论教学主要通过对基本内容的讲述和对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典型案例的分析,侧重学生对于设计方法的学习,力求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指导设计。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阐述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概念;论述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以“人类——环境系统”分析为核心的基本原则;介绍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过程及内容,使学生从中掌握公共设施设计调研、分析、评估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技术;介绍各类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要点。

(二)调研与分析

要求学生结合城市公共设施设计项目进行实地参观调研,鼓励学生接触生活、接触社会,调查身边的公共设施与人生活的密切关系,并分析公共设施所体现的审美性和实用性。调研所得出的成果以制作ppt报告的方式在课堂上演示并陈述,通过汇报交流来积极消化理论教学环节中的知识内容,并加强学生对设计原理与方法的理解。

(三)主题设置

后期设计过程的设计内容严格按照教学进度要求逐步深化。从方案起步、修改深入,直至定稿上版,整个设计过程中教师指导的重点在于设计方法、设计思维过程的引导。其别强调培养学生在设计前期的分析和制作能力,例如,利用草图进行图示思维、制作效果图模型帮助方案推敲比较。为提高学生方案研究与表现的综合技能,在方案草图阶段进行与设计课题相关的主题性与概念性城市环境空间的平面图设计,增强学生对于环境与设施统一性的理解。

四、主题性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教学实践

具有主题性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教学实践强调课题的概念性与实验性。笔者曾多次尝试将拟定的空间形态让学生进行设计创作,以实验性的研究态度,从对场所空间的认识入手,对城市中人们的活动现象予以重新梳理和组织,从而体现人、公共设施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塑造更为美好、和谐的城市户外生活场景。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树立起对公共空间环境的系统性观念,因此需要结合公共设施形态、结构以及功能的配套性等方面,寻找设计的切入点,进而做出较为明确的创新性设计方案。这个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学生以往单向思维及封闭创作的定式。这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做设计时更具有针对性,使其最终的方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以主题性的空间形态为切入点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充分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增强师生教学的互动性。

结语

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实际上是一个系统性的设计课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公共环境建筑的加快,公共设施设计前景光明。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课程的设置在强化学生专业设计能力的同时,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更多地了解和熟悉其他相关专业领域的技能与理论。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能为学生将来胜任不断发展更新的设计行业要求,包括从事设计管理与协调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本文为武汉大学211建设项目“面向智慧城市的城乡规划学”科研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呁,王菁菁.城市环境设施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安秀著.公共设施与环境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丁熊,刘珊.公共设施设计跨专业教学研究[J].创意与设计,2011(1).

[4]高翠萍.试论室内设计与工业产品设计的交叉[J].大众文艺,2010(9).

公共设施的认识篇4

关键词:河北省;公共体育服务;群众参与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河北省体育科技研究项目:“河北省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中的群众参与研究”(编号:20152004)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062.6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8月7日

一、群众参与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意义

群众参与对于提升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水平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体现在:

(一)有利于更好地满足河北省人民群众的公共体育需求。群众参与能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提出有利于维护和实现自身体育权益的意见建议,有利于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把公众的体育诉求和意愿转化为自身工作要求和工作目标,从而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公共体育需求。

(二)有利于保证河北省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公共利益取向和均等化。群众参与能及时反映和反馈公众对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意见和需求,保障群众自身合法体育权益不受侵害,使体育行政部门在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中所制定和实施的各项政策措施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对于保证公共体育服务的公共利益取向和均等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有利于弥补河北省体育行政部门的缺陷。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依靠政府体育行政部门,难免会出现偏差。群众参与就是要确保将群众中反馈的各种问题和诉求进行梳理并纳入决策体系,形成体育行政部门与群众互动交流的良性循环,可以有效改善体育行政部门盲目建设、信息不畅等缺陷。

(四)有利于维护河北省体育行政部门的公信力。群众参与是群众和体育行政部门在建设中的良性互动,不仅是对公民体育权利的尊重和保障,同时也有利于增强群众对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的亲切感、认同感,从而维护了河北省体育行政部门的社会公信力。

二、河北省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群众参与现状

课题组经调研发现,目前群众在河北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参与度还不高,发挥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从参与主体看。一方面受传统“官本位思想”、“臣民意识”等影响,河北省多数群众仍将自身定位为公共体育服务的“被动接受者”,参与意识淡薄,参与能力不强,在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中的影响力有限;另一方面河北省社会体育组织在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中虽有一定的参与权,但目前看一般仅限于举办体育活动上,其在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中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还未能成为群众参与的组织依托。

(二)从政府和体育管理部门看。一方面受计划经济时代“强势”行政思维和权力意识影响,河北省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惯于单方面决策,在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中缺乏民主意识和主动服务理念;另一方面充分、可靠的信息是群众有效参与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重要前提,但是目前河北省群众与体育行政部门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客观现实,体育行政部门的信息公开力度、更新速度、透明程度不足导致群众获取信息不充分、不及时。

(三)从参与过程看。一方面是参与的领域偏窄、形式偏少。目前河北省群众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领域主要体现在群众监督方面,如各地体育行政部门均设置监督电话、监督信箱来接受群众监督,而公共体育服务的政策制定、绩效评估、产品供给基本还未纳入群众参与领域。参与形式也偏少,多以公民听证、关键公众接触为主,其他方式基本上还未涉及;另一方面参与的制度不健全、渠道不顺畅。在群众参与制度不健全情况下,实际操作过程往往就流于形式,使群众参与难以取得实效,如公共体育监督领域,体育行政部门往往把监督电话、监督信箱简单地等同于监督体系,没能进一步的做好配套服务,监督难以到位。

三、河北省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群众参与的影响因素

影响河北省群众参与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文化因素。受历史上臣民文化和官本位文化影响,河北省群众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普遍薄弱;二是经济因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和发展水平与其群众参与程度息息相关。体育需求属于人的需求中的较高层次,离开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体育参与、群众参与均难以实现。就河北省现有条件来看,公共体育服务还只能满足于一些较为基本的体育需求;三是制度因素。尽管河北省一些体育行政部门尝试推行听证会、政务公开、局长接待日等举措,但是一般较为原则性,其制度化、规范化程度不足,实效性、可操作性不强,造成群众难以真正参与进来;四是组织因素。作为群众参与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组织形式,河北省各地体育协会(社团)目前对体育行政部门的依附性强,从一定程度来说成了体育行政部门的补充机构,缺乏独立性,一切听从体育部门的安排,这导致体育协会(社团)参与能力普遍较弱,还不能够成为群众参与的有力依托和有效渠道。

四、河北省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群众参与模式设计

群众参与对于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而言意义重大,但该采用怎样的群众参与模式呢?课题组综合考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和河北省的实际情况,将河北省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中的公民参模式作了以下五种模式的设计。

(一)政策型参与:群众参与制定河北省公共体育服务相关政策法规。政策型参与指的是群众参与公共体育服务政策法规的制定过程,并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参与模式。在政策型参与运作中,须明确参与人员、参与环节、参与层面及参与方式。

在参与人员上,除河北省体育行政人员和学者专家外,还应包括群众代表。参与环节上,在决策的问题识别与确定、情报收集、方案(规划)设计论证这些基本环节中要求群众参与充分发挥作用。参与层面上,因微观层面的公共体育服务政策由普通公民来参与决策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较大,因此应着重研究和发展加快基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群众参与。在参与的方式上,一般包括听证会、论证会、调查问卷、关键公众接触等具体方式。

(二)监督型参与:群众对河北省公共体育服务过程和效果进行监督反馈。监督型参与,是群众对体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及公共体育服务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反馈,协助体育行政部门矫正其工作中的偏差与失误的参与模式。

监督型参与模式的有效实施,要求河北省体育行政部门应树立较强的服务意识,做到信息公开透明、渠道便捷畅通,实践中除继续发挥办公热线电话、常用信箱的作用之外,还可借助网络媒介,通过民意调查、政务微博、地区论坛、e-mail等多种方式鼓励群众参与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监督。

(三)供给型参与:群众直接参与河北省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过程。供给型参与,指的是群众或体育社团(协会)等体育社会组织与体育行政部门合作或协助其实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模式。供给主体多元化有利于提升公共体育服务的公平性、实效性和社会公众的可选择性。

在实践中,体育志愿服务、体育社团(协会)承办体育赛事和健身活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健身群众实施体育健身指导、群众个人出资建立体育场馆或设施向公众开放等都属于供给型参与。为进一步完善这一参与模式,河北省体育行政部门可给予体育社团(协会)或群众个人适当的经济补偿、减免税收、特许经营等优惠补偿或政策支持,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四)评估型参与:群众对河北省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和质量进行绩效评估。评估型参与,是群众对公共体育服务的内容、过程、水平、质量、效果等内容进行单项或综合评估并作出积极回应的参与模式,其特点是直接、具体、真实。

公共体育服务的很多内容如体育设施建设、体育活动的举办往往难以用特别精确的指标体系来进行测量。评估型参与,可作为了解和衡量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重要依据和标准。通过面对面采访、发放问卷、电话采访、网络平台调查等方式来测试、搜集群众感受和群众满意度是这一模式的核心内容。尽管这一模式属事后参与,但却能为体育政策、体育赛事、体育设施的服务效果及后续改进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五)认可型参与:群众对河北省公共体育服务政策和措施的倾听与认可。认可型参与,是体育行政部门对于拟推行和实施的公共体育服务的政策措施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意见和方案,但为了获得公民认可,提高执行力,在正式公布前,通过一定方式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参与模式。

五、促进群众参与河北省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合理化建议

(一)提升群众参与河北省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一方面要通过公开透明的信息环境给予群众最大的空间和自由度,激发群众参与公共行政行为的热情,不断增强其主体身份意识、自觉参与意识及理性参与意识;另一方面要注重培育群众的参与能力,提升参与效能。可以以学校和社区教育为途径进行体育公共服务知识的宣传普及,有意识地培育公民的公共体育管理知识、获知体育信息的能力及理性判断和分析能力。

(二)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组织在群众参与河北省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中的作用。社会组织具有聚合作用,使群众参与的影响力更大、参与效能更强。因此,体育社团组织的发展壮大,也是群众参与公共体育服务建设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充分发挥体育社会团体(协会)的作用,使其成为群众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有力依托,就必须做到:不断完善体育协会(社团)的内部管理,增强其独立性;发挥其组织作用,充分吸纳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公共体育诉求;减少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的干预,创设有利于体育社会团体(协会)参与河北省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外部环境。

(三)政府和体育管理部门应积极支持和引导群众参与河北省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一方面政府和体育管理部门应摈弃旧的工作作风,树立现代行政理念,充分认识群众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并确保信息公开、透明、及时,保障群众参与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实效;另一方面还应不断深化参与内容、创新参与形式、拓宽参与渠道、健全参与制度。深化参与内容,就是要不断扩大群众在公共体育服务政策制定、监督反馈、绩效评估及产品供给中的影响力,进一步丰富参与实践。创新参与形式,就是要综合运用并不断完善公民听证、群众调查、公众接触、公民旁听、群众投诉、专家咨询、网络互动、有偿供给等具体形式,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完善。拓宽参与渠道,就是要搭建群众参与平台,通过“政务公开”、“领导信箱”、“局长热线”、“接待日”等途径不断改善群众与体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增强互信互动;充分利用现代媒介,建立网络渠道、电视渠道、短信渠道等更为便捷的参与渠道,保证群众在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中更为有效地施加影响力。健全参与制度,就是要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各项制度,如决策制度、公示制度、监管制度、供给制度、绩效评估制度,使程序和配套措施更加健全和具有可操作性,避免群众参与过程的形式化和偶然性。

主要参考文献:

[1]季彦霞等.河北省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框架构建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3.

公共设施的认识篇5

全民健身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加快体育强国建设进程,国务院在2011年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计划》提出,到2015年我们要形成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而发展迅速的社区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在此之前,学者已经对我国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在设施配备、资金、制度、人才和内部协调诸多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具体表现为设施种类单一和数量不足,经费缺乏以及法律保障机制薄弱,等等。这极大地限制了社区居民的日常体育健身活动,严重阻碍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基本任务的实现。为此,本文将服务外包理论引入到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研究之中,以期推进我国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的服务外包研究进程。

2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服务外包理论相关概念梳理

2.1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概念

“社区”一词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费孝通先生在翻译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一本著作《CommunityandSociety》时,从英文单词“Community”翻译过来的,后来被许多学者开始引用,并逐渐流传下来。它最初源于拉丁语,其意思是指共同的东西与亲密的伙伴,后经德国的社会学家滕尼斯开始应用到社会学的研究中。至今关于“社区”的概念存在诸多版本,每种版本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如:《辞海》中将“社区”解释为“在一定地域内由相互关联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强调“社区”的地域性;郑杭生〔1〕则认为社区就是区域性的社会,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其强调社区的区域性、社会性和文化性。除此之外,学者也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社区”进行了定义,虽然他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文化背景也不一样,但综合而言,本文认为“社区”应包含如下特征:一、有一定的地域空间和聚居人群;二、有一定的生活服务设施;三、居民群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四、居民群之间发生种种社会关系。一般来说,我国目前所称的社区,在城市一般指街道,农村则指乡、镇或自然村。

目前学术界关于“体育设施”的概念已经达成共识,正如《现代汉语词典》所言,“体育设施”是指用于体育竞赛、训练、教学和群众健身并满足其使用要求的场地、建筑物和相关固定附属设备。但关于“体育设施”的最终隶属问题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形成了“公共体育设施说”和“体育公共设施说”两大派别。但本文认为,不管是“公共体育设施”,还是“体育公共设施”,其都是“公共设施”的下位概念,其争论的焦点在于其最终应该归属于“公共问题”还是“体育问题”。进一步而言,“公共”一词是对“体育设施”的修饰,对其只起到限定作用,而“体育”才是对“公共设施”的具体和延伸,应占据“核心”地位,因此,笔者更倾向于“体育公共设施”这一学说。结合本研究的特点,,笔者认为“体育公共设施”具体是指国家、政府、企业、公益性组织通过多渠道投资兴建的,用于普通社会群众健身并满足其使用要求的社区体育公共运动场地、体育公共运动场馆、体育公共运动器械和相关固定附属设备和服务。

“管理活动”自古已有,但长久以来学术界对“管理”概念内涵的界定仍未取得共识和统一。而我们通过综合这些概念定义发现,“过程活动说”普遍受到诸多学者的赏识和认可。“过程活动说”认为“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领导者,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种有效方法和手段,使内部成员和组织一块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从这一概念中我们不难发现,“管理”内涵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特点:第一,目标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第二,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总是存在于组织之中,是对组织的管理;第三,管理的对象和内容是组织内部资源。资源具体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等类型;第四,管理活动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即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科学的体系。因此,我们认为“管理”是指一定组织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种有效方法和手段,对组织内各个要素进行不断的调节,继而最终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就此,依据以上对“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三个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并不是三个词汇的简单组合,而是在融合基础上的丰富和发展,拥有更明确的内容结构和更明显的功能价值,并具有鲜明的特征:一、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或其他非营利性组织;二、管理的对象是由国家、政府、企业和公益性组织等共同投资兴建的运动场地、运动场馆、运动器械和相关固定附属设备;三、管理的范围是具有共同生活习惯或价值观念的社会群体;四、管理的目的是满足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上述特征是在原来概念基础上的丰富与发展。

2.2服务外包概念

“外包”一词最初由美国管理学者加里·哈梅尔(GaryHamel)和C·K·普拉哈尔德(C.K.prahalad)于1990年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先提出。作为一种运营模式,作为外包的一种组织形式,服务外包的转移对象主要是指投入的服务性活动。最早,英国学者查尔斯·盖伊和詹姆斯·艾辛格在《企业外包模式》中认为,服务外包就是依据服务协议,将某项服务的持续管理责任转给第三者执行,以此来提高效率、降低运作成本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经营方式。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全球化发展、产业结构非实物化及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服务外包”的内涵也得到诸多研究领域、诸多专家学者的青睐,虽然现阶段学术界对“服务外包”的概念内涵仍莫衷一是,没有取得一致性认识,但是诸多学者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各自角度进行了探讨分析,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和借鉴性意义的观点。并且经过综合分析发现,这些概念在本质功能上均趋于一致化,即服务外包就是指企业为了将有限资源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将非核心的服务生产业以商业形式发包给企业以外的专业服务机构,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对市场环境迅速应变能力并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服务模式或管理模式。

3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服务外包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3.1体育公共产品理论

“体育公共产品”是“公共产品”的下位概念,其包含“公共产品”所具有的所有属性,同时也适用“公共产品”的分类标准。“公共产品”按照形态分类时,可以分为物质型公共产品和服务型公共产品,那么“体育公共产品”即可相应地分为物质型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型体育公共产品,也就是我们常言的有形体育公共产品和无形体育公共产品。在体育领域中,有形的体育公共产品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所研究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就是其中的典型,它已经随着社区体育的发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形成了相应的管理机制。就目前国内发展而言,关于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管理主要集中于设施配置、工作人员责任、基础经费使用、维修网络建设和健身宣传等几个方面,从客观角度来看,其管理机制的选择与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密切相关,这是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中应该遵循的基本特征,也是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模式创新的关键所在。

3.2服务外包理论

服务外包过程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它能够将很多资源进行重组,同时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绩效。它自身具有很多属性:首先,服务外包是由发包方将自身业务中非核心的业务交由第三方来完成。这种工作内容的转移是通过合同的方式达成的,并需要支付一定的外包费用,但相比整体的工作绩效而言,其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其次,服务外包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并利用其作为服务提供的手段。信息技术发展得越来越快,其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巨大能量已经辐射各行各业,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在服务外包行业内也是如此。第三,服务外包有利于发包方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获得竞争优势。由于发包方将自身非核心的业务全部进行转移,因而就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从而大大提高其工作效率,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第四,服务外包是一种整合与利用外部优秀的专业化资源的经济活动和经营方式。承包商大都具有比发包商更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他们能够更好地帮助发包商有针对性地解决相关问题,同时只需花费少量的费用,这与他们节省出来的资源、精力和时间相比较,是一种巨大的优势。

4国内外社区体育公共设施服务外包相关研究

目前国外关于服务外包模式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研究较少,但关于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多,涉及内容也非常广泛。

4.1国外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相关研究

诸多学者对德国、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个发达国家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研究视角集中于社区体育设施的配置、规划、开放程度、人才培养、法律法规建设几个方面。在设施配置方面,主要对设施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具有较为完备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这与他们有力的国家财政支持有关。在设施规划方面,主要对设施的建设与民众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国外发达国家在社区体育设施规划过程中,注重居民的意愿,富有较强的人性化特点。在体育设施开放程度方面,主要对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使用费用进行了探讨,指出发达国家的大部分体育公共设施都供居民免费使用,只有少数维护成本较高的体育设施收取少量的费用。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对社区内管理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涉及体育设施的维护人才培养、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养等。在法律法规方面,主要对政策的完善程度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建立完善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政策有利于提高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管理水平。国外发达国家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水平普遍较高,这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体育资金分配密切相关。

4.2国内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相关研究

目前,我国关于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设施配置、设施规划、设施维护、设施开放、相关法律执行以及相关资源共享等方面。杜建辉、张启明(2005)〔28〕,苏艳(2011)〔29〕等学者对社区体育设施配置方面进行了研究,指出体育设施种类单一和数量不足是一个具有普遍性和人们所共知的事实,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矛盾会越加突显。庄永达〔2〕,赵春珍〔3〕等学者对设施规划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社区建设有早晚之分,发展有先后之别,就此造成现阶段新老社区之间设施规划水平的差异,从总体上而言,新社区的规划水平要远好于老社区,但也同样存在不同程度的科学性缺失问题。何建伟〔4〕等学者对体育设施的维护状况进行了研究,指出缺乏体育设施维护人员是现阶段我国社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设施破损而无人维护的情况下继续对其使用,不仅会缩减设施的使用寿命,而且还有可能威胁到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学者对设施开放度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一些设施资源较好的社区,管理者为了降低维护成本,延长设施使用寿命,采取限制使用或付费使用的方法进行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降低了设施的使用成本,节省了维护费用,但却是以降低人们的健身热情为代价的。卢耿华〔5〕等学者从法律执行角度进行了研究,指出我国已经颁布了多部法律来保障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供给,但在执法过程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这与部分法律内容的笼统和管理者法律意识的淡薄是密切相关的。李骁天〔6〕等学者对资源共享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应该充分整合学校、企业等多方面的优秀资源,将之与社区共享,从而改善社区体育设施资源不足的现状。

4.3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评价与分析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相关研究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国外发达国家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在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配置、规划、开放程度、人才培养、法律法规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组织形式;而国内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管理机制还不成熟,各方面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

虽然国内外由于体育文化背景和政策环境的不同造成了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效果上的差异,在管理方式上也未形成系统、成熟的服务外包管理机制,但各国已经开始将研究视角转移到服务外包领域,这对于进一步丰富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还需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地分析和探讨。

5小结

社区体育公共设施是社区居民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重要媒介,也是人们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依托。但目前在体育设施管理中出现的设施配置低、维护差、开放程度小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体育健身活动,不利于全民健身目标的实现。要想调节供需矛盾,实现体育公共设施建设满足社会公众的体育需求,关键是要改变管理思路,提高管理水平和层次。因此,本文以服务外包模式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为根本出发点,对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和服务外包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与其相关的基础理论,探讨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管理机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方法,促进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72-275.

〔2〕庄永达,陆亨伯,郑建岳.浙江省城市社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调研关〔J〕.浙江体育科学,2005.27(1):14-38.

〔3〕赵春珍.临汾市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存在的问题〔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S2):51-53.

〔4〕何建伟,李建生,曾琳叶,赵广高.莆田市城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运动,2010,(3):131-138.

〔5〕卢耿华,张黎,谢英,等.西安市社区体育设施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6):690-694.

〔6〕李骁天,王凯珍,李璟圆.我国城市社区与学校体育设施共享理论构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4):83-98.

(责任编辑:阎彬)

公共设施的认识篇6

城市设计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后,其重要性与日俱增,各地纷纷通过举办设计竞赛和委托方式编制城市设计,并将城市设计与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相结合,指导城市规划实施与日常管理,从而营造宜人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随着城市设计实践如火如荼地开展,城市设计的理论探讨也逐渐成为国内规划理论界的热点话题之一。就其概念而言,城市设计是指为达到人类的社会、经济、审美或者技术等目标,在形态方面所做的构思,它设计城市环境可能采取的形体[1,2]。城市设计对象包含从微观到宏观三个层次的内容:城市或区域设计、系统设计和工程项目设计[3]。城市设计理论亦分为形态理论和应用理论,其中应用理论认为城市设计是一种关于现实生活的问题,与城市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密切相关。因此,城市形体设计必须作为一个连续的决策过程,即应将城市设计作为公共政策[4],规定土地利用、引导城市开发、改善城市环境、体现人文关怀[5]。然而,在目前国内城市设计实践中,对城市设计形态的关注却远胜于对其编制与实施过程的理性分析,这不仅导致城市历史文脉缺失、城市设计成果难以实施,也间接影响土地收益合理分配。首先,城市设计过程中忽略城市经济社会条件和历史文脉,缺乏对当地经济、社会的深入研究,盲目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形态,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载体被侵蚀,而浮躁崇洋的速食文化则随着“国际化”的城市设计泛滥,极易形成“千城一面”的城市风貌[6]。此外,由于城市设计过程封闭,缺乏沟通交流,忽视各相关主体利益分析,居民利益在城市设计过程中无法有效表达,难以形成社会共识,从而导致城市设计成果难以有效实施。城市设计缺乏公共性问题,国内虽已有学者提出,然而更多是从提高城市设计法律地位,加强公共参与等角度进行探讨,对于城市设计过程的分析和创新仍有待深入。鉴于此,有必要在理论层面澄清城市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背景下城市设计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在实践层面积极探索城市设计作为公共政策的方法创新。本文将首先从政策目标、实施手段、演变历程角度对城市设计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加以梳理,然后以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住区灾后重建设计为例,讨论借鉴公共政策过程理论,优化城市设计过程的可能模式以及存在问题。

1作为公共政策的城市设计过程

1.1城市设计目标服务于公共利益服务公共利益一直以来都是城市设计的核心内容[7],然而对于如何界定公共利益,各理论流派却长期存在争议,城市设计所服务的公共利益内容也随着经济、社会环境和公众需求变化而不断演进。以美国为例,早期城市美化运动模仿欧洲的对称轴线、林荫大道、放射型道路广场等古典式设计风格,试图为市民创造舒适宜人的城市景观,并展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财富与权力。二战后,现代主义兴起,明确功能分区、大尺度的街道与广场、简洁建筑风格成为这一时期城市设计主要特征。城市设计成为专业规划师和建筑师代表公共利益通过理性方式解决城市环境及社会问题的重要工具,而背后起推动作用的则是追求无限利润的资本家和谋求权力的政治家所结成的政体联盟。之后,现代主义城市设计受到人文主义学者的从阶层、种族和性别视角的批判[8],塑造整洁、生态、具有吸引力的城市空间成为城市设计的新目标,土地混合利用、社会多样性、公共空间可达性和可支付性也被列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原则。此外,后现代主义学者还对客观、理性的公共利益是否存在提出质疑,认为预先设定的公共利益并不存在,公共利益是各方政治力量妥协的结果。通过展示未来城市形态方案,城市设计为多元主体提供选择可能,而公共利益内容在此过程中可能被拓展或删减,从而改变受益者和利益损失者[9]。按照此观点,城市设计过程不仅是以规划师为主体的设计过程,更重要的是作为实现公共利益的必要途径。

1.2城市设计实施需要与其他公共政策衔接城市设计涉及城市空间环境的营造,然而空间环境并非只是由物质要素构成,同时还包括社会行为、文化活动和社会交往等社会要素。实现空间环境的手段并非局限于物质设计,政策制定对于空间环境影响亦随处可见。就此而言,城市设计过程也是提供公共物品的过程,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城市空间环境。由于城市设计涉及土地利用、城市开发、改善城市环境、体现人性关怀、低碳节能,因而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公共政策会产生组合效应。如何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与空间相关领域的公共政策相衔接;如何在多元化社会中,选择、整合和取舍公共利益也是城市设计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城市空间环境营造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平衡土地开发经济收益,因此需要与开发控制中的开发权转移政策结合;而采用高层和多层混合的设计策略也为实现各收入阶层多样居住的社区提供了可能。如果城市设计涉及公共利益,与公共政策密不可分,那么就必须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公共利益,而非只是在城市设计成果完成之时才邀请公众参与决策。城市设计过程中对于各社会主体的利益取舍不仅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城市设计实施,同时也会涉及到土地收益的社会再分配。因此,公共政策过程理论的引入将对优化现有城市设计过程理论产生重要的借鉴意义,并在实践过程中推进城市设计公共政策属性与工程设计属性有机结合。

2.市设计引入公共政策过程理论对于政策过程的研究一直是西方公共政策领域核心议题,其理论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根据“阶段启发法”,哈罗德•拉斯维尔结合政策过程和功能性的政策生活周期(policyLife),构建出概念图系(Conceptualmap)以指导认识集体行动的主要阶段,随后提出决策过程的七个阶段:情报、提议、规定、合法化、应用、终止和评估。加里•布鲁尔在此基础上,提出创始、预评、执行、评估、终止五阶段决策过程模型,这从概念角度和操作层面为思考公共政策提供了程序性的方法。阶段启发法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成为政策过程分析的主要工具。查尔斯•琼斯、詹姆斯•安德森、彼得•德利翁等学者都或多或少地在研究中关注这个清晰、连续的政策过程框架并从中获益[7]。第二阶段:80年代末期,“阶段启发法”的局限性在研究和教学中凸现。保罗•萨巴蒂尔对“阶段启发法”提出六点质疑:(1)阶段模型并非真正是一个因果关系模型;(2)阶段模型并没有为经验假设检验提供一个明确的基础;(3)启发式阶段在构建时存在描述不严谨的问题;(4)阶段启发法会受条文主义和自上而下关注的困扰;(5)阶段启发法忽视了政府间的关系系统;(6)阶段启发法没有能够为整合政策分析与贯穿公共政策过程始终的政策取向研究提供有效工具。因此,在阶段模型局限性认知的基础上,政策过程理论变得更加多元化,制度、文化、权力、政策传播途径等因素被引入公共政策过程,并相继出现优化和替代模型,如理性选择模型、支持联盟模型、政策传播模型、因果漏斗模型、间断—平衡模型、权力竞技场模型、文化理论模型和建构主义模型[10]。尽管政策科学领域对阶段启发法存有疑虑,然而阶段启发法把政策过程看作是一个启发式方法来帮助分解不同的无缝隙公共政策处理网络,有助于整合政策事件,阶段分析法在政策过程分析中仍居于主导地位[11]。受拉斯维尔的阶段启发方法影响,公共政策过程被分为问题确认、议程建立、政策规划、决策、政策执行、效果评估、政策修正和政策中介八个阶段,其中前四个阶段属于广义决策部分,而后四个阶段属于广义执行部分,如图1所示。与之相比,城市设计过程包括按照编制过程可分为分析、综合和评估;按照运作过程可以分为设计、编制和实施;依照城市设计实践过程可分为立项阶段、设计阶段、选择阶段、执行阶段、使用评价阶段[12]。与公共政策八阶段过程模型相比,城市设计理论界仍习惯于将设计工作作为一个独立阶段,完成公共部门假定已明确的问题。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城市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说服务的公共利益往往是模糊的,不明确的,需要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政府、公众和市场三方的沟通来实现。规划师不仅作为价值中性的技术人员,同时还可以介入问题确认阶段,考虑城市设计中可能涉及的社会问题,将其列入议题,并作为媒介帮助实现政府、公众和市场三方有效沟通。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引入问题确认、议程建立、政策规划和决策等公共政策决策过程,将有助于优化传统偏重物质空间的城市设计模式,更好地服务公众。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住区灾后重建城市设计中,规划团队引入问题确认、议程建立、政策规划和决策等公共政策程序,对公共政策决策过程与城市设计结合进行实践探索。

3案例分析

3.1项目背景称多县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辖县,东邻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北部、西部与曲麻莱县接壤,东南和四川省石渠县毗邻,西南和玉树县隔河相图1政策过程理论模型(资料来源:谢明.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望。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称文镇位于称多县西部,距玉树州府驻地148km,距省会西宁750km,是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地震,造成玉树州州政府所在地玉树县结古镇以及包括称多县在内的周边部分县、镇(乡)房屋倒塌、城市设施损毁严重。在完成应急救灾工作之后,党中央立即组织全国力量开始了灾区重建工作。为更好地推动称多县的灾区重建和提升,受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和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共同承担称多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服务工作,住区重建城市设计则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与内地相比,称多县城规模偏小,常住人口只有约7000人。县城内很多居住区都是基于农村居民点和村落发展而来,地块划分比较随意,道路设施很不完善。从城市发展长远利益出发,应当借灾后重建的机会对道路设施进行整体改造,这必然涉及到对于居住地块的大规模调整。但是,当地居民对土地归属的意识非常强烈,大规模调整居住地块、改造道路等设施实施难度较大,而让居民灾后在原有地块上重建住房,又无法根本改善道路等基础设施。因此在住区城市设计重建编制过程中,规划项目组借鉴公共政策决策过程,尝试在城市设计中融入公共政策制定中的问题确认、议程建立和达成共识等三阶段。首先,在城市设计要素分析中,注重土地产权类型对于城市肌理形成的影响,并将其列为城市设计应考虑的问题。然后,通过对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社区组织和居民访谈和调查问卷,在尊重现有土地产权基础上,制订居住区灾后土地重划方案,并将其作为方案汇报的重要内容进入政府讨论议程。最后,通过方案宣讲与公示,就灾后住区重建城市设计中土地产权分配的议题,在政府工作人员(包括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社区组织代表和居民间展开讨论和沟通,规划师作为媒介促进三方的意见表达和交流。

3.2问题确认—基于土地产权的城市肌理分析:称多县城以居住、宗教、商业和行政办公功能为主,这几类功能的土地产权和城市功能也反映在城市肌理上(图2)。第一类为居民自建房住宅区,土地产权主要是本地户籍居民私人所属宅基地,其中部分宅基地已转让外来居民。此类住区由村落自然发展而成,没有统一规划,道路狭窄曲折,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缺乏。第二类为寺庙用地。多依山而建,以高大的寺庙经堂为中心,周边散落大量寺院僧侣住房。这些僧侣住房由其家庭资助修建,家庭之间的经济条件差异也导致僧侣住房空间面积和建造质量参差不齐。此类用地边界不明确,产权也不清晰。第三类为商业区,其城市形态与居民自建住区类似,但是房屋高度、体量,尤其是沿街部门的体量明显高于一般居住区,其使用权大部分属于居民。第四类为政府和事业单位用地,主要用于政府机关、医院、学校,建筑以多层为主,多围合成院落。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但使用权则归各单位,部分用地上盖有单位宿舍楼,使用权归单位职工个人。一般而言,城市肌理分析内容包括物质环境要素(尺度)及其形成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然而此次项目中确认城市设计中的政策问题被列为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基于对城市形态的产权分析,规划团队将居民自建房重建产权问题作为住区灾后城市设计的基础工作,引入公共政策过程确定各方接受的土地重划方案,既可以延续原有城市肌理,同时又改善住区基础设施。

3.3列入议程—沟通与达成共识制订合理的土地重划方案的基础需要各方沟通并达成共识。因此,土地重划方案制订所需的基础工作则是收集与住区重建相关的三方主体(政府、社区组织和居民)的意见。其中政府和社区工作人员以访谈为主,而居民意见收集则主要采用访图2称多县城城市肌理与土地产权数据来源:自绘谈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访谈,收集到的政府部门主要建议包括:第一,希望重建后该地区风貌有很大提升;第二,尽可能减少居民搬迁数量,以增加设计的可施行性;第三,改善道路、排水、管线等基础设施。社区和行政村的基层组织则更关注规划方案的实施。第一,希望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强,后续工作容易推进。第二,居民自建房用地尽量不要变动。第三,努力配合,作好规划实施的动员工作。而通过问卷方式收集的居民意见则主要关注房屋土地产权。第一,居民大多希望在宅基地原址重建住房(约64%居民选择此方式),即使搬迁,也希望离市中心位置更近。第二,希望政府按照统一标准发放重建资助费用,但是由居民自主支配,这样富裕家庭可在此基础上由家庭出资盖更高标准建住房。第三,希望改善住区的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第四,大部分居民(约80.85%)可以接受消减部分原有宅基地面积用作公共设施建设用地。其中27%的居民可以接受减少10%的宅基地面积,接受减少20%、30%和40%宅基地面积用于公共设施用地的居民家庭比例分别为24%、13.5%和36%。基于对三方的调研与访谈,规划小组以称多县下庄住区为案例,在尊重土地产权和改善道路与公共设施的前提下,制订了两套宅基地重划方案供居民和政府选择,两方案主要差异在于居民宅基地缩减比例和搬迁人口数量(图3、图4)。如果按照方案一实施,约20%居民需要异地搬迁,留在原址的居民宅基地面积每户减10%,政府所付的搬迁成本较高。依照方案二,居民不需要异地搬迁,留在原址居民每户宅基地需减少25%,该方案不需考虑异地搬迁家庭,政府所支付搬迁成本较低,但是每户居民宅基地面积缩减幅度较大,可能会受到部分居民抵制。方案完成后项目组首先组织了三场宣讲会,分别向政府在职和离退休工作人员、社区组织领导和居民代表详细讲解方案利弊,并接受三方人员的意见回馈进行修改。最终,选择政府、社区组织、居民三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二作为深化方案。在住区土地重划问题上达成共识之后,规划团队再进行城市设计的一般工作程序,对景观、高度、色彩、风格、界面等常规城市设计要素进行控制。事后,通过访谈也证实,政府官员、下庄社区组织和居民三方对采用这种工作方式达成的方案比较认可,住区重建中的社会纠纷减少,城市设计的可实施性强。图3下庄住区居民宅基地范围示意图(作者自绘)图4下庄住区两套宅基地重划方案(作者自绘)此次实践案例说明规划师在着手工程设计之前,可以首先分析城市设计中潜在的公共问题,在问题确认的基础上,将其列入公共议程,组织政府工作人员(包括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社区组织代表和居民进行充分的讨论和沟通,规划师作为媒介促进三方交流。在问题解决方案达成共识之后,再进入设计阶段,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城市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还有效缓解了土地再开发中的矛盾与冲突。

公共设施的认识篇7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和体会

经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和研讨,全镇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尤其是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转型升级的思想认识有了很大转变和提高,解决了不少困惑,取得了三大明显成效。

(一)思想认识上有成效

1、理解和反思上发生了可喜变化。通过解放思想,联系实际,我们加深了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形成了“五个适应”的新思路。2、引进与开发观念上发生了可喜变化。我们必须在引进项目、资金及土地资源开发上创新思路,改变发展模式,以开发土地资源为主向土地和人才资源开发并重转变,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三位一体的格局。3、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发生了可喜变化。主要表现在,认识到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社会发展。一是公共事务管理方面,实行农村大社区制。二是在公共产品方面,着力解决老百姓缺乏公共产品需求问题。三是在公共保障方面,以新一轮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为契机,努力完善我镇公共保障体系,最终实现城市形态经济和城市形态社会。

(二)工作措施上有成效

1、形成了12项重大调研成果。我镇以解放思想为动力,以城市化统领经济社会双转型发展为主题,着眼于探寻影响××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及解决办法,围绕城市升级、产业升级、民生问题和干部队伍建设等重大工作形成了12项专题调研成果。2、结合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学习讨论活动,形成了“七个着力”的新举措。3、学习贯彻书记的讲话精神,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这一核心任务,确定了我镇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总体目标。

(三)边查边改上有成效

我镇在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过程中,边查边改,做到“四个结合”:一是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实际,深入分析了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薄弱环节、发展瓶颈制约等;二是结合人的思想实际,深入分析了领导干部、党员、群众甚至新莞人等各阶层人士,思想意识中存在哪些不合时宜的东西;三是结合政策体制实际,深入分析了各级党组织、各单位存在哪些制约发展的不合时宜的体制政策问题;四是结合农村“双委”换届选举,教育和提升了新一届农村班子集体在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上的思想认识和发展意识。通过边查边改,突破惯性思维,突出以人为本,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突出问题。

二、对照实践科学发展观,我镇当前发展中仍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产业结构上的突出问题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

1、产业结构不合理。一是三产比例不合理。二是组织结构不合理。三是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四是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2、发展后劲和动力不足。一是研发处于起始阶段,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二是劳动者素质不高。三是资本运作机制不活。四是创业群体不大、能力弱。五是招商引资模式落后,势头不猛。六是高端资源要素集聚度不高。3、发展瓶颈制约尚未突破。一是土地瓶颈。二是能源瓶颈。三是环境瓶颈。4、产业的载体和平台不优。主要体现在城市建设上。一是档次不高,硬件不硬,软件不优。二是集中度不够。三是统筹不力。四是推进不快。

(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成为科学发展中的“软肋”

1、公共安全管理显得薄弱。2、教育、医疗、休闲、文化等公共产品满足不了群众的需要。3、就业与社会保障不容乐观。一是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二是养老保险扩面、征缴难。三是劳动关系日趋多元化、复杂化。4、部门服务意识不强,管理不到位。

(三)群众反应最迫切的问题。

一是治安问题。二是环境问题。三是企业反映的问题主要是用电、用工和办事难等。

(四)干部队伍执政能力受到严峻挑战

首先,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在思想意识、工作作风、领导能力、个人形象、党员的先进性等方面,与形势的要求、上级的期望及群众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其次,各单位、各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纪律意识有待加强,党员的年龄、文化结构及综合素质、先进性等方面与群众的要求相差较远。

三、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根源

(一)思想认识的制约

一是认识上缺乏连贯性。二是理解上存在片面性。三是实践上缺乏指导性。

(二)体制机制的制约

一是没有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经济体制、行政体制和用人考核机制的改革。二是没有围绕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三是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特别是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改革没有实现新突破。

(三)创新能力的制约

一是创造性的见解不多。二是创造性举措不多。三是创造性的成果不多。

(四)利益格局的制约

利益之争所带来的经济发展之争,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济的发展。由于利益的制约带来了行政效率低,管理成本大,短期行为严重等问题,制约着经济发展和环境的改善,制约着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

四、我镇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消除认识误区,巩固科学发展观,树立发展新理念要通过算好经济账、人口账、资源环境账和社会管理账,进一步认清当前××面临的形势,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端正产业结构的思想认识,消除各种认识误区。

(二)着力打造大市区功能组团和服务型政府,营造发展新平台,

1、高眼光抓好城市规划。2、高档次抓好城市建设。3、高效率抓好城市管理。4、高标准打造服务型政府。5、高要求抓人的素质提升。

(三)坚定不移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的升级转型,打造新产业

1、抓项目落实,保现有商务资源。2、抓挑商选资。3、抓三旧改造,实施“腾笼换鸟”。4、抓特色产业。5、抓产业平台建设。

(四)狠抓民生工作,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构建幸福和谐新家园

按照我镇既定的三年民生工作规划,努力完善社会公共产品、公共保障、公共服务,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最相关的教育、医疗、社保、就业、公交、文化、娱乐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采取有利的各项措施和多种优惠,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带来的便利,让更多的人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公共设施的认识篇8

摘要:公共选修课是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教育部提倡的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针对目前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选修课课程开设现况,文章将公共选修课开设过程中的问题集中作了一定的分析,并对今后的建设与管理提出探讨性建议。

关键字:公共选修课;建设与管理;教学思考

公共选修课是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教育部提倡的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学分制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高等学校普遍认同并大力推广实施。实行学分制也是高职教育主动适应市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必然选择。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要求,公共选修课是为拓展学生知识结构与素质而开设的拓展学习领域课程。积极探索和研究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2009级人才培养方案开始进行此项工作。公共选修课是面向全院2009级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以人文素质、科学素养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类教育课程。开设此类课程的目的在于丰富校园文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我院09级公共选修课共开设九门,有2790名学生在第二学期进行选修。经过一学期的教学运行,取得了一定教学效果,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以确保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选修课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学时学分较少,内容较多。一般在1~1.5个学分十六个至二十四个学时。这是由于其在课程体系中与专业课的主辅关系所决定的。但较少的学时和学分并不表明选修课教学内容一定较少,这是由于课程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性所决定的。例如《商务礼仪》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讲,处理好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人际交往中,礼仪不仅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还体现出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准、个人学识、修养和价值。大学生在进行职业准备时,必须掌握规范的礼仪,来充实自己,完善形象,以改进人际关系,实现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主要内容包括仪容仪态修饰礼仪、着装礼仪、礼宾礼仪、办公与会务礼仪、社交礼仪、求职礼仪等内容。本门课程概括了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主要方面,内容较多。

二是选修人数多且杂,因材施教、实践教学难。由于公共选修课是全校范围内学生任选,一些契合当代大学生心理需求的课程很受欢迎,报选人数多,专业、年级、生活背景、心理期望各不相同,这就为因材施教带来了较大困难,也为实践教学的开展带来了困难。《商务礼仪》课由于符合当代大学生自我完善和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心理需求,成为我院最受欢迎的选修课之一。《书法》课程以传承书法艺术、弘扬民族文化为宗旨,用独特的教学方式:了解书法进程与发展和学习书法运笔与结构。向学生传递“写字是一种创造美的过程”,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但书法可以有鉴赏及临摹练习等多种学习期望,且书法的字体就有十几种之多。学生学习需求各不相同。

三是不易得到重视。在以专业教学为主的高职高专院校里,公共选修课由于其在课程体系中的次要地位,上课时间全部利用非正常教学时间,导致上课人数时多时少。转班现象时有发生。以上现象往往难以引起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学校在精力和物力上投入往往不够,这就对选修课教学团队的敬业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选修课的建设与管理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选修课开设的实际情况,对公共选修课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公共选修课开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院公共选修课设置九门课程,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开始修读公共选修课,规定每学期选课数量不得超过2门。公共选修课开课数与需求数之间呈供不应求的状况,影响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如何在增加数量的同时确保开课质量,真正达到公共选修课开设的目的,是我们在教学管理中必须重视的问题。现针对我院实际情况,对公共选修课目前存在问题及原因加以分析。

(一)对公共选修课重要性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高。

我院各级教学管理部门、教师、学生并未充分认识到公共选修课是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没有把公共选修课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开课教师当中存在开课积极性不高、授课质量不尽人意、马虎应付等情况。部分学生认为公共选修课可有可无,抱着混学分的态度而修读,甚至抱有“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思想;教学管理部门对公共选修课宏观设计不够重视,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对教学质量监控力度不足。这一系列情况严重影响了公共选修课开设的数量与质量,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对教风学风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宏观设计缺失,开课指导不到位。

我院公共选修课目前开设得类别还不够多,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微乎其微。现在开设的课程类别和2010级将要开设的课程类别的发展应该有可持续性发展。目前开课数量仍未满足在校学生的需求。

(三)课程建设质量欠佳。教学管理监控不到位。

教师到教务处进行报名登记,申报课程。教务处对申报公共选修课教师的资格和所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核准,公布公共选修课名称及课程简介、任课教师简介、上课时间、地点,公共选修课所用教材,由任课教师选定版本,报教务处审核批准,学生自愿购买。

由于教学任务繁重等因素,开课教师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高。教务处作为最终审批部门,大多只是审核其开课资格,而对教师教学大纲的制定质量并未作出严格审核。尽管组织了教师试讲,但鉴于选课老师数量过少,导致师资力量薄弱,开课程序过于简单,质量把控不到位。在课程正式开出后,课程的质量监控措施尽管设置了教学督查人员,但查出问题后的处理力度不足。对教师的教案、讲稿、课件只是应付检查,部分教师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巡视、教学督查人员检查任课教师教学资料准备情况,学生到课率,课堂组织情况,评教评学资料的收发等工作。坐在教室听课的次数太少。部分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课堂出勤率较低,对学生的考核过于随意,个别教师的授课内容过多播放视频。导致公共选修课整体水平不高。

(四)学生选课盲目,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生对公共选修课重要性认识程度不高,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认为选修课可有可无:学生的选课指导工作做得不到位,大多是宣传选课的规定:学院对选修课的教学秩序管理不够严格;任课老师对学生课堂纪律要求不严:部分学生选课抱有极强的“实用主义”,受这一因素的影响,公共选修课课堂出勤率远不如必修课,逃课、迟到、早退的学生大有人在,学生经常因参加班级活动、社团活动、学生会活动等不到课。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为数不多,在进行纸质评教评学的活动中,发现许多班级只有几位同学带笔,大多数同学只是空着手来听课。

二、加强公共选修课建设与管理的策略与措施

(一)加强宏观设计与管理,优化课程体系。

宏观设计是公共选修课建设的“顶层设计”,对公共选修课的建设与管理水平起决定性作用。我院应该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结合全院开设的专业布局情况,对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论证,对开设的课程进行充分地调研。并能根据每一学年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课程内容应能适合不同专业的学生,课程结构应真正体现文理渗透、学科交叉,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我院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开课,加强课程建设工作。对于学院因师资原因无法开出又有必要开设的课程应由教务处负责外聘符合任课资格的教师。

(二)建立激励机制,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公共选修课中的课程建设质量目前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有些课程堂堂爆满,有些课程却门可罗雀。出勤率低除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课程吸引不了学生。我院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及采用一系列措施,一是予以政策扶持,比如对一些普遍反应良好的课程予以立项及经费支持,努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精品课程,又如对于选课人数多、授课水平高的课程增加课时费,因为公共选修课的上课时间都是非正常上课时间,建议增加课时费用,提高教师开课的积极性;二是实行优胜劣汰机制,对于选课人数少。授课质量差的课程逐步淘汰。

此外,可以通过经常性举办公共选修课授课比赛、评选最受欢迎公共选修课等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课程建设水平的提高。

(三)注重日常教学管理,做好质量监控工作。

一是从源头抓起,做好开课的管理,应做好开课教师资格审核及教学大纲的审核工作。要求开课教师除提供申请表、教学大纲外还必须提供全套的教案、讲稿、教学进程等材料。成立专家组,每学期组织专家对新开课程进行论证,并要求开课教师试讲,对不符合要求的课程坚决不予开出。

二是注重日常的教学检查。组织教学督导组深入教研室和课堂,检查教学档案并随机听课,掌握真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是做好教学评价工作。特别是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结果作为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的资格条件,并坚持职称评聘中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而且要与教师的课酬挂钩。

(四)加强选课指导,营造优良学风。

针对学生选课较为盲目。对公共选修课开设意义认识不到位、对选课要求及技巧不了解等情况,应做好选课指导工作。可编印专门的

《公共选修课选课指南》,在组织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工作系统职能。每年组织新生深入学习,促使学生真正认识公共选修课的意义及重要性、了解清楚学院的相关规定,避免盲目选课。应做好优良学风的建设工作,无论是教学管理人员还是任课老师、辅导员、班主任,对于优良学风的建设工作都应高度重视,责无旁贷。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注重抓好课堂出勤率,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确保学生能真正做到用心听、用心学、用心记。

公共选修课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院各级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做好宏观设计工作,经常深入调研,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引导公共选修课建设朝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注重课程的内涵建设,切实做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的建设水平,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选修课实施方案

【2】刁晓平,李少华;加强公共选修课教学及管理的思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夏欧东;曾志嵘;杨军;杜华;段俊杰;文民刚;;我校公共选修课现状及改革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6年08期

公共设施的认识篇9

【关键词】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管理维护

在现代化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人们对公共场所的安全问题十分的重视,因此就在公共场所中设置了一些消防设施,从而避免火灾的发生,降低了公共场所的危险系数。而且人们为了使得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的功效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还对其进行了相关的管理维护,以确保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然而,从我国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管理维护的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就对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的使用有着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就应该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充分,在采用相关的技术手段,来加强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管理维护的力度,使得公共场所的安全性得到很好的保障。

1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的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当中,对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的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保障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还使得公共场所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是,从当前我国公共场所消防社会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就对公共场所的安全性有着严重的影响。

1.1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管理认识不足

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和系统在运用时,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出现老化的现象,这就使得消防设施的工作性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我们就需要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相应的控制管理,从而满足现代化城市规划建设的相关要求。不过,人们对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进行管理维护的过程中,对其管理维护工作的内容认识得不够全面,这就十分容易导致其管理效果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使其管理功能无法的充分的发挥,有时甚至会加快消防设施的老化。

1.2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缺乏专业性和技术性

目前我们在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管理维护的过程中,人们已经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到其中,这就使得消防设的维护管理工作的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但是,我们在对其进行维护管理的时候,由于受到工作人员技术能力的影响,这就导致人们在对消防设施管理维护的过程中,其管理效果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得公共场所消防设施无法得到正常的使用。

1.3消防部门对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监督管理力度不足

在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管理中,其消防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很好的保障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但是,从现阶段消防部门监督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由于我国消防部门的监督人员有效,而且缺乏专业性,这就使得人们在对公共场所消防设施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管理力度不足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对公共场所消防设施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加强其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还对其消防部门的人员配置进行相应的优化,从而使得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监督管理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

2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维护中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由此可见,在我国现代化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管理维护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提高了公共场所的危险系数,使得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的影响,还使得消防系统的功效大幅度的下降。因此我们就需要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采用相关的技术手段来对其管理维护工作进行完善,以确保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

对于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在管理和质量上是关键,只有做到规范管理和达标的质量,才能够保证消防设施性能的完善。但是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由于是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所以在产权所属上责任意识不强,对于消防设施的管理不够到位。很多的日常管理和维护都是交给保安等人员,而这些人员一般都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缺乏专业知识,在个人素质上也是参差不齐,所以管理和维护水平有限,致使消防设施的功能不完善,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此外,由于是公共场所,所以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单位的经济利益,在选购消防设施的时候,为节省成本,在质量上不过关,无法保证消防设施的功能,致使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留下了很多的安全隐患。

3如何解决公共消防设施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通常由场所的产权单位和日常使用单位及专门从事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维护的部分来进行对其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所以这些负责维护管理的单位应充分意识到消防设施的重要性,同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强化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从而保证消防设施时刻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保证公共场所的安全。对于加强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维护工作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1公共场所建成之初即应明确主体、落实责任,做到有依可循、依法办事

一是明确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应由公共场所产权单位负责,当公共场所使用权全部或局部转让时,应由公共场所产权单位向该公共场所使用单位明确公共场所消防设施日常管理责任。保证各个时期、各个阶段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避免相互推诿的现象发生。公共场所消防设施使用单位应按照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进行日检、月检、季检、年检。二是公共场所消防设施使用单位应依据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健全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管理及维修保养办法和各项工作制度,以保证消防设施长期处于可靠、准确、灵敏的运行。

3.2健全消防设施维护单位管理制度,做到软件不软

一是明确责任人。确定一名单位领导负责人,管理使用者为直接责任人。二是签订责任状。主管部门同所属单位签订,法人代表与分管领导签订,分管领导与具体责任人签订,逐级管理,层层负责。三是奖惩分明。每个管理者既要有相应权利又要承担相应责任,尤其要明确奖惩措施,做到奖优罚劣。其次建立一档二薄三查制,一档,即建立消防设施防火档案。二薄,即设立日查、月查登记薄,每个单位每日都应进行检查,并认真填写登记,也作为值班记录。月查登记薄一式两份,一份送当地消防监督部门备查,一份送本单位领导审查。三查,即实行日查、周查、月查。针对不同规模和不同类型的消防设施,由单位消防负责人制定相应的日查、周查、月查的内容和方法,并组织实施。

3.3消防监督部门要加强消防设施监督检查的力度

切实有效的消防监督也是保证消防设施充分发挥功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消防监督部门对消防设施实施有效监督,必须注重提高业务水平、持证上岗、严格执法三个环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提高消防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努力做到科学执法、规范执法、严格执法。

3.4加强人员的培训,保证持证上岗

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时则需要维护管理人员具有专业性的技术,这样才能保证维护管理的效果。以消防监督部门在进行监督的过程中,还要组织相关的管理维护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从而加强维护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从而使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的管理队伍整体水平得以提升。公共场所具有人流量大,人员密集的特征,所以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十分重要。对于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维护管理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我国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管理维护工作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导致其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不仅增加了公共场所的危险系数,还使其消防设施无法正常的使用。为此我们就要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相关的分析,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加强对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的管理维护,从而使得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的工作性能得到很不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马锡凯.浅谈建筑物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与功效发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5).

公共设施的认识篇10

   破坏电力设备罪是指故意破坏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按照我国刑法第118条、119条之规定,破坏电力设备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笔者通过办理此类案件认为,该罪名在法律规定上存在漏洞,尤其是认定是否“造成严重后果”破坏电力设备案件,该法条规定过于笼统,在适用上容易产生误解,以致影响此类案件的及时办理。比如我院在办理贾某破坏电力设备案中,贾某伙同他人盗接中原油田电缆线,由于该线几年前施工被挖断,已经闲置多年未用,审查时对认定是否正在使用中的动力线意见存在分歧。对于因破坏电力设备造成的“严重后果”缺乏相关解释。截至目前,对破坏电力设备罪的数额、情节等定罪量刑标准缺乏明确的规定,究竟那种情况是造成了严重后果无法界定,只能人为判断,造成很大随意性,影响案件的顺利进行,不利于严肃、公正执法。据统计,2003年以来,受理此类案件逐年上升。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遏止涉电犯罪的势头,准确适用法律,快速及时就有必要澄清一些理解不一的问题,统一认识,统一标准,厘清罪与非罪,罪轻罪重的界限。笔者认为认定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是重中之中,就在办案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

   认定破坏电力设备罪关键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上下工夫。“公共安全”是本罪侵犯的客体,也是该罪与他罪区分的标志。刑法理论和司法解释中强调的“正在使用”,实际上也是为了诠释是否“危害公共安全”这一特征,并不意味着只要属于正在使用中的电力设施,不分青红皂白,一旦破坏,即为危害公共安全。一般来说,只要属于“正在使用”中的电力设施,对其实施盗窃行为,很少会对公共安全不构成威胁。但也不尽然,有时候虽然处于“正在使用”中,却不一定危害公共安全。因此,“正在使用”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危害公共安全”才是充要条件,二者并不总是要求同时具备。对二者做这样的理解认识,就用不着在司法实务中再为是否属“正在使用”而困惑和争论不休了,只要抓住它的本质特征—“是否危及公共安全”,作为落脚点,即可快刀斩乱麻,问题迎刃而解。

   要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必须根据其破坏的具体对象、具体部位、破坏的方法以及破坏的具体损害程度、具体停止供电的原因等来综合分析,切忌一概而论,去机械理解掌握。首次交付后进入运营状态的电力设备,一旦遭受破坏,则随时可能会造成不特定多人的人身伤亡和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而因电力不足或其他缘故暂停供电,其停电原因的暂时性和不确定性,同样随时有通电的可能,存在着造成触电、火灾等灾害事故的可能性。因此,此类行为应以破坏电力设备罪论处。备用线路及设施和已遭毁坏而未采取停电检修时的线路及设施,亦有随时通电的可能,如果对其实施盗窃破坏同样构成犯罪。而对于专门停电检修、调试或已采取停电安全措施的电力设施,实施盗窃破坏行为,因一般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使财产损失有多大,虽属于正在使用中的电力设施,亦只构成其他犯罪。特殊情况例外。

   对于特定生产单位和用户正在使用的电力设备,如实施破坏后并不危及公共安全或只危及不特定少数人的人身安全,也不以破坏电力设备罪追究刑事责任。1993年8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破坏生产单位正在使用的电动机是否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问题的批复》指出,“对拆盗某些排灌站、加工厂等生产单位正在使用中的电机设备等,没有危及社会公共安全,但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按盗窃罪、破坏集体生产罪或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处理。”但如果危及了公共安全,哪怕是盗窃居民用户的照明设施仍会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都要因案而异,案案不同,总要具体分析。

   因此,司法实践当中,认定破坏电力设备罪时,一定要正确地分析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为犯罪分子定罪量刑,才能维护我国《刑法》的正确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