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2:57

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小微金融;实体经济;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7)04-0029-06

一、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供给现状及特征

近年来,商业银行小微金融发展迅猛,供给量逐年增多,各商业银行为了满足监管要求,同时为了享受与小微信贷相关的政策激励,纷纷加大小微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供给力度。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末,我国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0.84万亿元,同比增长16%,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7.2和9.1个百分点。商业银行把小微信贷业务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在产品创新、客户开发等方面提出新举措,与此同时,小微金融供给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

(一)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供给现状

1.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供给总量逐渐增多。由于银监会从2015年起才开始披露商业银行小微信贷数据,之前皆是以整个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披露对象,因此本部分主要分析2015年四个季度以来的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余额变化情况。

2015年各季度商业银行整体小微信贷余额(见图1),1季度商业银行整体小微信贷余额为159326亿元;2季度为164337亿元,与1季度相比增长5011亿元,增速为3.15%;3季度为167896亿元,与2季度相比增长3559亿元,增速为2.17%,比2季度下滑0.98个百分点;4季度为176720亿元,与3季度相比增长8824亿元,增速为5.26%,比3季度提升3.09个百分点。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余额逐渐增多,增长额先减少后大幅增多,增速先放缓后拉升,4季度的环比增长额和增速均超过了2季度和3季度增长之和。

2015年各季度商业银行整体小微信贷余额占贷款余额的比重(见图2),1季度商业银行整体小微信贷余额占贷款余额的比重为22.63%;2季度占比为22.59%,比1季度减少0.05个百分点;3季度占比为22.48%,比2季度减少0.11个百分点;4季度占比为23.23%,比3季度增加0.76个百分点,比1季度增加0.6个百分点。商业银行整体小微信贷余额占贷款余额的比重从1季度开始下滑,至3季度达到最低,4季度又迅速回升,最终超越1季度的水平,达到年度最高值。从整个年度来看,商业银行整体小微信贷余额增速水平大于贷款余额增速水平。

2.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供给量有差别。根据银监会的统计口径,商业银行可分为五大类,分别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截至2015年底,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小微信贷余额也不同(见图3)。五类商业银行中,国有商业银行的小微信贷余额最多,为60195亿元,占商业银行整体小微信贷余额的34.07%,是大约排在第二位的农村商业银行的1.5倍;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的小微信贷余额比较接近,占商业银行整体小微信贷余额的比重皆超过了20%;外资银行的小微信贷余额最少,仅占商业银行整体小微信贷余额的1.01%。同时还可以看到,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业务的市场集中度较高,五家国有商业银行提供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微企业贷款,如此高的市场集中度,显然不利于商业银行小微信贷行业的市场竞争,大大降低了商业银行小微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

截至2015年底,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小微信贷余额占贷款余额的比重(见图4)。五类商业银行中,农村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余额占贷款余额的比重最高,达到了52.25%,城市商业银行小微信贷占比为42.95%,排在第二位,两者均远远超过了商业银行的整体水平23.23%;而排名三、四、五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的小微信贷占比却均低于商业银行整体水平,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m管其小微信贷的绝对量远超其他类型的商业银行,然而其小微信贷占比却不高。

(二)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供给新特征

1.供给体系趋于完善。从银监会披露的年报数据来看,截至2014年底,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有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有12家,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数量分别达到了133家和665家,外资银行法人共有40家。商业银行提供小微金融服务,主要通过小微金融服务专营机构来进行,包括专业部门、专营机构和专业支行。大型商业银行充分发挥其庞大的机构网点、员工人数优势和处于前沿的技术优势,通过建立相对独立的专营机构,成为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的主力军;中小商业银行则利用其立足地方、与小微企业联系紧密的优势,积极增设扎根基层、服务小微企业和社区居民的小微支行、社区支行,成为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的重要力量,供给主体数量大大增加。

2.运行机制独立高效。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专营机构的运行,遵循“四单”原则,即单列信贷计划、单独配置人力资源与财务资源、单独客户认定与信贷评审和单独会计核算。与此同时,为保证小微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纷纷建立“六项机制”,一是利率风险定价机制,根据小微信贷业务的风险程度,基于大数原则确立完善的利率定价机制,制定合理的利率水平,以产生的利差来弥补小微信贷的风险。二是独立核算机制,将小微信贷业务与其他信贷业务区别开来,对小微信贷的成本和利润进行独立核算。三是高效的审批机制,授予符合一定条件的基层机构合理的权限,减少小微信贷审批层级,简化审批程序,设定严格的放款时间上限,提高审批效率。四是激励约束机制,对小微信贷部门的员工所设定的业绩考核机制,既要因防范风险而采取一定的约束措施,又要包含必要的正向激励措施。五是人员培训机制,对小微金融员工展开常态化的专业培训,以应对因贷款审批层级减少而可能带来的风险问题。六是违约信息通报机制,主动搜集各自所负责区域内的恶意违约客户信息,并通过合理的渠道进行通报,实现信息共享。

3.信贷产品日渐丰富。各商业银行科学设置贷款期限,实现到期续贷“无缝对接”,陆续开发出循环贷款、年审制贷款等小微信贷产品。循环贷款只需经过一次审核,在授信额度的有效期内,小微客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随时进行贷款的提取和偿还,按日计息。年审制贷款,小微客户只需要在贷款授信到期前,通过银行的年审条件,便可自动续贷,无需归还原贷款,也不需签订新贷款合同。通过对还款方式的创新,保证了小微企业贷款资金使用的连续性,大大降低了小微企业再次申请贷款的成本,同时还避免了小微企业断贷、资金链断裂等风险。同时,商业银行相继开发出了“政府+银行+企业”、“政府+银行+保险”、与非政府第三方合作贷款等贷款模式,其中非政府第三方主要有特定客户群的自律组织、管理单位和核心企业,等等。

二、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尽管商业银行在小微金融领域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供给也暴露出了一些新问题。

(一)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供给存在的问题

1.商业银行定力不足。就小微金融管理来看,多数商业银行在提出战略目标后,并没有做出更为明确的战略实施指导细则,仅仅设立宽泛的小微金融业务框架,或是借鉴甚至模仿其他银行,忽略了自身的发展需求,在运营机制持续性建设上定力不足。同时,多数商业银行更为侧重业务的展开,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向基层业务部门倾斜,而对于产品设计、服务优化却关注较少,在客户体验优化层面定力不足。

2.结构性问题较突出。国内现有研究多表明,现阶段全社会的资金流动性较为充裕,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更多的是由于结构性问题而引起。本文用2015年底不同行业的小微企业融资指数来反映商业银行小微信贷的投向结构。小微企业融资指数是小微企业运行指数的一个分项指数,可用来判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小微企业的外源融资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因此可以把该指数作为商业银行小微信贷投向结构的代替指标。(小微企业运行指数,是全国第一个按月、专门反映小型微型企i及个体工商户生存发展状况的指数,该指数由经济日报社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从2015年5月开始于每月初连续,包括宏观总指数和六大区域、七大行业、指标各分项指数。通过这一指数的,可以更加生动地追踪和展示小微企业群体生态趋势,用一种更为科学完备的方式,描述和揭示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小微企业运行指数取值范围为0到100,以50为临界点。

从表1中能够看到,七大行业的融资指数均不高,皆在临界点50左右,但除了住宿餐饮行业外,融资指数皆高于行业指数,基于整个小微企业运行指数水平来说,各行业小微企业融资指数较高,七大行业中,仅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三个行业的融资指数超过了50,且服务业最高,为51.8。也就是说,从信贷投向看,当前商业银行小微信贷资源主要集中在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等少数行业,尤其是服务业小微信贷所占比重最大,对住宿餐饮业、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却支持力度不够。

3.产品同质化现象频发。尽管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产品日渐丰富,但在产品类型上却存在着同质化现象。多数商业银行在开发小微信贷产品时,仅仅是在同业间进行借鉴、模仿,有的甚至就是直接复制,某些所谓的创新产品,虽然产品名称、宣传口号不同,但产品性质、申请流程、利率水平方面却差别不大。同时,多数商业银行并没有充分发挥本行的比较优势,在目标定位、客户选择等方面存在盲从现象,忽视了不同银行之间业务管理、运营机制和风险管控等层面存在的不同,对商业银行小微金融市场的动态变化关注不够,产品创新多为集成创新,而自主性创新产品较少,产品同质化现象频发。

(二)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

1.小微金融长效机制不健全。由于商业银行小微金融发展时间较短,仍处于摸索阶段,多数商业银行受传统思维影响,以追逐盈利为首要目标,依然偏向大中型企业,并没有以战略眼光、从根本上认识到小微金融对银行转型发展的作用。其开展小微金融业务,往往只是为了应付监管,小微金融仅仅徒有其表,自然收效甚微,结果又加剧了对小微金融的轻视,形成恶性循环。商业银行小微信贷长效机制不健全,导致了其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存在易变性,显得定力不足。同时,短期诱因影响较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多数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攀升。根据银监会的统计数据,从2013年开始,不良贷款余额逐年增加,截至2015年末,不良贷款余额达到12744亿元,超过2013年一倍有余;不良贷款率也从2013年的1%上升到2015年的1.67%,信用风险不断爆发,商业银行纷纷做出业务调整,普遍将业务重心转向消除不良贷款上,“惜贷”现象成为常态。

2.经济环境制约了小微信贷的供给结构。地域分布的影响。小微企业运行指数涵盖的七大行业中,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大多分布在重点区域和中心城市,农林牧渔业则分布在乡镇和农村地区。乡镇和农村地区,甚至是县城和小城市,多年来一直处于传统金融服务链的末端,金融资源匮乏;同时,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欠佳,小微客户群体相对比较分散,且信用观念较差,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信贷业务成本较高。相对而言,商业银行更愿意向重点区域和中心城市的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基于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国家的支持力度一直在加大,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更是国家创新的中坚力量,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便重点投向这三个行业。对于住宿餐饮、批发零售、建筑业来说,住宿餐饮业和批发零售业往往缺少固定资产,而建筑业的黄金时代也已过去,因此其获取商业银行小微信贷支持较为困难。

3.产品创新机制不健全,存在理念偏差。多数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产品创新的动因仅仅是迫于外部的监管压力,内生动力不足。一旦研发出新产品,便马上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业务拓展上去,对产品的市场份额关注较多,而忽略了产品的后期维护以及二次开发,使得产品创新出现间断,难以长期保持自身的比较优势。小微金融产品创新往往是由商业银行总行主导,由产品研发部门实施,而基层分支机构只负责产品推广及业务营销。自上而下推动,这是产品创新的常态,然而真正接触客户的却是基层机构,基层机构对于客户的真实需求了解最深;相对而言,总行产品研发部门通过调查和分析得出的结论与现实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便使得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产品创新效率不高。

三、促进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供给增长的建议

(一)加强政策引导

1.扶持中小商业银行。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小商业银行的小微金融供给力度更大,因此应当加大对于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支持力度,进而提升整个商业银行贷款组合中的小微企业贷款比重。具体做法有,减少中小商业银行在县域、乡镇设立支行的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同时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对在偏远地区、乡镇农村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的中小商业银行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增加在这类地区的金融资源供给;鼓励中小商业银行在有条件的地区,增设小微支行和社区银行,专职服务小微企业,提升小微信贷专业化水平;加快民间资本引入,鼓励民营银行发展,多种措施扶持中小商业银行发展壮大。

2.严格落实已有监管措施。针对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业务,银监会于2015年调整提出“三个不低于”的监管目标,应当严格执行已有的监管目标,要求各商业银行在信贷计划中留出更多的信贷资源,逐步提升小微信贷余额在贷款余额中的比重,以监管目标的实现作为商业银行享受相关激励政策的前提。同时,严格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与传统信贷业务区别开来,既要控制不良贷款率,又要适当程度地“松绑”,给商业银行留出足够的发挥空间,更好地开展小微信贷业务。

(二)健全商业银行小微金融长效机制

1.矫正对小微金融的认知。多数商业银行对小微金融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小微金融仅仅是作为应对监管的一种“面子工程”,从而也丧失了建立小微金融长效机制的动力,应当做好广泛的小微金融宣传,矫正商业银行对小微金融的认知。一方面,小微企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小微金融服务是商业银行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与实体经济之间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小微企业更是这种共生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小微金融领域存在着无限潜力,是商业银行转型发展和寻求突破的最佳选择。因此,商业银行应当将做好小微金融服务作为长期战略任务,兼顾商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真正做到尽全力、不松懈。

2.完善小微金融供给长效机制。商业银行应当以战略性眼光,从全局的高度,系统性的建立商业银行小微金融长效机制。由于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仍处于摸索阶段,尚没有成型的、范的发展模式,各商业银行应当展开积极探索,战略目标设定、管理制度建立、业务运行机制设立、基层分支机构设置、业务人员培训、绩效考核机制确立等等,都要尽可能的科学合理,并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完善,实行动态调整;同时,也要明确各种制度的实施细则,将商业银行小微金融的长远目标与短期任务有效协调起来,保持商业银行小微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三)增强商业银行小微金融创新力度

1.小微金融产品要进一步创新求变。商业银行应当坚持市场导向,根据小微企业的产业特征、行业特点、发展潜力、区域优势等因素,及其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需求,开展“定制”服务,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做金融产品,实现全程对接。尤其是在初创期或成长初期,提供短期贷款产品并加大监控力度,一旦其能够周转,马上督促其还贷。同时,各商业银行应当大胆尝试发展“互联网+”模式,积极开发线上产品,或直接将符合条件的线下产品直接搬到线上,或结合小微客户的网上交易记录等信息开发出特色线上产品;还可以大力借助移动终端的优势,开发与小微信贷相关的手机app软件或是设立微信公众平台,及时推送银行最新的小微信贷产品,加大产品信息普及,甚至直接在移动终端上完成整套业务,提高业务的便捷性。

2.尝试改变产品创新模式。各商业银行应当正确认识质量型创新模式的作用,改变传统的“唯业务论”思维,形成与小微金融长效机制相配套的产品创新机制,将内部资源向产品创新倾斜,在产品开发完成后也不能松懈,应当将产品的后期维护和二次开发放到与产品创新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样便可以长期给小微金融产品“保鲜”,进而形成银行的竞争优势。同时,针对传统的“自上而下”创新模式所存在的弊端,各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尝试改变创新机制,探索由总行发起、分支行策划的“自下而上”型产品创新模式,或者仍由总行产品研发部门策划,但抽调基层业务经理和业务精英共同参与的研发模式,真正摸清小微客户的信贷需求,做到对症下药,提高创新效率。

(四)加大商业银行小微金融风险管控力度

1.注重贷前银企互动。由于小微信贷业务的特殊性,商业银行传统的贷款业务开展方式明显失去了作用,贷前审查往往难以获取真实的企业信息,因此,其固有的贷前审查流程亟待加以改变。良好的银企关系,应当从贷前就开始培养。对于有贷款申请却没有达到授信条件的小微企业,甚至暂时没有信贷需求却经营良好的小微企业,商业银行应当主动与其保持联系,有意识地培养彼此间的关系,根据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其提供免费的有助于其发展的金融或非金融帮助,在帮助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培养自身的潜在客户,实现合作共赢,从源头上控制商业银行小微信贷的信用风险。

2.明确贷后管理价值。贷后管理,尤其小微信贷业务贷后管理,是保证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能够安全回流的重要步骤。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企业经营决策存在很大程度的易变性,信贷资金的用途难以保证,因急需资金周转而挪用信贷资金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小微信贷业务的贷后管理更应受到重视。商业银行应当设定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机制,配备足够的小微信贷贷后管理资源,一方面,密切关注小微客户的经营状况,监督信贷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资金安全;另一方面,做好小微客户的金融服务工作,使得小微企业得到最大限度的金融帮助,进而改善经营状况,为未来更深层次的业务往来提供可能,实现双赢。

(五)完善小微金融配套服务建设

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篇2

 

关键词:wto 金融服务贸易协议 金融自由化 证券监管法律制度

化提供了具有约束力的根本原则、规则和制度,其价值取向在于自由、效率、秩序、安全。wto有关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的法律价值取向和相关规定都会对证券监管法律制度产生影响,证券监管法律制度对wto有关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倡导的金融自由化有反作用,两者存在强烈的互动。

wto体系中有关金融服务贸易协议为金融自由化发展提供了具有约束力的根本原则、规则和制度,为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构建了多边谈判机制与法律框架,揭开了金融服务贸易法律多边化的序幕。证券业的自由化发展作为金融自由化的重要内容,是wto有关金融服务贸易协议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证券监管法律制度在保障wto有关金融服务贸易协议所倡导的证券业自由化的同时有可能成为其障碍,wto有关金融服务贸易协议与证券监管法律制度之间存在互动关系。

一、wto有关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及其价值取向

wto为国际金融服务贸易构建的法律框架包括:《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金融服务附件》、《关于金融服务承诺的谅解》、《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

GatS及《金融服务附件》是wto有关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的核心部分,GatS所发挥的作用正如其宗旨所述,“为服务贸易建立一个多边框架,借以在透明度和逐步自由化的条件下扩大自由贸易,促进各方经济的发展”。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法律框架的主要原则及规定集中于GatS中,因此GatS构成了第一个有关国际服务贸易法律多边化的基本法。

鉴于金融服务业在服务贸易中的特殊重要的地位,而各国均对金融业加以严格的管制,对金融业自由化的发展的趋势而言,这些管制构成了主要的贸易壁垒。wto的成员达成了《关于金融服务的附件》作为GatS的补充与进一步规定。该附件对GatS的适用范围加以明确并对审慎措施及其承认、金融服务贸易争端的解决、金融服务的定义做了规定。《金融服务第二附件》主要是有关金融服务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豁免,及各成员对其具体承诺中有关金融服务部分的改进、修改和撤消等规定。

《关于金融服务承诺的谅解》确定了一些发达国家成员起草各自金融服务承诺的基础,提出了乌拉圭回合参加方得以通过不同于服务贸易总协定第三部分的方式在协定下的金融服务方面承担具体承诺,但不得与总协定条款相冲突,并须保证达成的具体承诺在最惠国基础上实施。

《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的内容中有重要意义的是各成员方关于金融服务的具体承诺减让表和第2条豁免清单,在全面的最惠国待遇原则的基础上,将全球银行、证券和金融信息贸易的95%以上纳入wto的管理和争端解决机制之内。

wto有关金融服务贸易协议作为金融自由化发展的多边法律框架,通过市场准入及非歧视性原则及透明度原则及各成员方的具体承诺使各国开放本国金融市场,促使各国在金融服务贸易中逐步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放松管制,保障金融资源以市场为配置基础,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合理、优化配置。

wto有关金融服务贸易协议作为调整国际服务贸易的规则,实质是促进金融自由化发展的多边法律体系,有其特定的价值取向,其价值取向与精神实质必然会渗透到其成员方相关法律中。本文认为wto有关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的法律价值取向在于:自由、效率、秩序、安全。自由是整个现代法治的价值取向。wto有关金融服务贸易协议所推进的自由着重于经济自由,在实现经济自由的必要因素中,经济制度起着重要作用,一种经济制度若不能实现一定的经济自由时,就是一种不完善的、有缺陷的制度,而实践和理论都证明了经济自由只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才能成为现实,市场经济需要广泛的经济自由,只有在充分实现了生产、交换、竞争、收益等自由的基础上,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正常地运作,从而更有效地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另一方面,只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有效地阻止国家权力过度膨胀对经济自由的破坏,才能保障通过实施有效的法律规则促进竞争自由、契约自由和经营自由,wto有关金融服务贸易协议所倡导的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实质是要求一国政府在国内及对外金融服务贸易中逐步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放松管制,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获取最佳的经济利益,这一过程以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为前提,可以说,wto对各成员方最大的影响就在于其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通过保障各成员方国内金融业的自由从而促进世界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wto有关金融服务贸易通过确立市场准入、非歧视性、透明度等原则促进了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的实现,体现了对自由的崇尚与关注。

效率是指经济组织以既定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的经济资源的利用状态。就法的价值而言,自由与效率有着同质性。如前所述,自由在市场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效率,充分的经济自由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必要手段,wto有关金融服务贸易协议通过确立实现金融自由化的宗旨以提高金融业效率,其大多促进自由化目标实现的规定都旨在提高国际金融领域的效率,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使得金融领域的竞争加剧。市场准入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透明度原则使得各国金融服务贸易提供者能积极参与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资源配置以提高效率,由此可见,效率亦为wto有关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的重要价值取向。

然而,wto有关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对自由与效率的关注并不意味着没有约束的任性,金融业的高风险性与不稳定性及其巨大的破坏性都促使wto亦关注金融业的秩序与安全,提出应尊重成员方国内政策目标,承认成员方有权对境内有关服务提供进行管理并适用新的法律,规定了“谨慎例外”的原则,明确了wto对待金融业的自由化带来的效率与保障金融业安全的监管法律制度之间关系的态度,即在保障金融业安全稳定的秩序的前提下,确保金融业自由化带来的效率,后者是主线,前者是辅助性手段。因此,安全与秩序亦是wto有关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的重要的法律价值取向。

二、wto有关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对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影响

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篇3

辛立国:总体上看,山东省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山东金融业与山东实体经济发展在全国的位次很不相称,与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从总量上看,山东是经济大省,2012年山东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50013.2亿元,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广东省和江苏省,但山东省金融业增加值只有2018亿元,仅占生产总值的4%。而同期,广东省金融业增加值已突破3000亿元,占GDp比重达6.5%,北京市GDp总量虽仅有山东的1/3,金融增加值却高达2592.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4.6%。

从结构来看,山东金融业也不够合理。长期以来,山东金融业中银行业“一业独大”,实体经济融资严重依赖银行体系。目前,银行业资产占山东全部金融资产的90%以上,从银行业融资约占到社会融资总量的八成。这种局面一方面造成融资规模小、融资难、融资贵,金融难以支持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金融风险向银行业集中。

从金融服务水平上看,尽管近年来山东金融业持续快速发展,整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大为增强,但应该看到省内部分地方性金融机构基础仍相对薄弱,面向社区和城乡居民的小微金融机构偏少,金融服务体系尚不够健全,金融服务水平和能力亟待提高。

《商周刊》:此次金融改革亮和创新有哪些?金融改革将如何作用于山东省整体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辛立国:《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山东省未来5年的金融改革发展目标,描绘了山东建设金融大省乃至金融强省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成为山东省金融改革发展的新起,其亮和创新体现在以下方面:

坚持金融改革发展要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理念,把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聚焦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上来。《意见》立足于服务山东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确定金融发展目标,强调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要求做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金融服务,营造金融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坚持按照市场化方向推进金融重领域与关键环节改革,强调各金融行业协调发展。《意见》重在完善金融运行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展和规范各类地方金融组织,在坚持发挥银行融资作用的同时,强调发挥好证券、期货、保险、股权投资、民间融资等多渠道的融资工具。

坚持金融创新和对外开放并重,全方位提升金融业的创新能力和开放水平。《意见》一方面强调支持和推动金融市场创新发展,要求稳步推进多种形式的社会融资,发展股权交易市场,建立各类要素交易平台,发挥期货市场功能,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另一方面要求加快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提出引进金融投资类机构,加强跨区域金融合作,做好对“走出去”企业的金融服务。

此次金融改革立足于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旨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释放金融改革红利,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通过改革,在实现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使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其他政策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将有力地推动山东省整体的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商周刊》:山东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内容和形式有哪些不尽人意之处?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在本次改革中,意欲如何解决?

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篇4

机遇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主动适应农村实际、农业特点、农民需求,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农村信用社要牢牢坚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定位。清远市政府下发的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指引是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根据探索和创新“三种模式”,深入推进“三个重心”下移,稳步开展“三个整合”的工作要求,提出具体做好11个方面的工作,包括建立和规范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完善和规范村级党组织设置、完善和规范村民理事会、完善和规范农村社会综合服务站、整合涉农服务平台、整合农村土地资源、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稳妥开展村民委员会范围调整准备工作、建立政府工作入村准入机制、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等。此外,《指引》还提出,每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原则上只能选择一家金融机构开立一个账户,将集体资产和财务统一转记入集体经济组织名下,由集体经济组织负责经营、管理和分配使用。通过对《指引》的解读,不难看出建立和规范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完善和规范农村社会综合服务站、整合涉农服务平台、整合农村土地资源、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等6个方面的工作都直接或者间接与农村经济金融有关。而农合机构作为与农村经济联系最密切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综合改革中有着持续、广阔的业务空间和前景。

截至2014年底,佛冈县农村集体的资金总额约为1.1亿元。而同期佛冈农信社的各项存款余额为40.9亿元。据测算,如果佛冈农信社能将农村集体经济的资金争取过来,那么存款至少增长2.69%。进一步考虑到农村综合改革给农村集体经济注入持续增长的动力,佛冈农信社积极参与农村综合改革,将是其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应对“经济新常态”下的激烈同业竞争的重要手段。

挑战

农村综合改革作为清远市委市政府的“一号工程”,涉及资源融合、生产融合、渠道融合、组织和管理融合等系统工程,离不开金融行业的大力支持,引起了众多金融机构的高度重视。农村综合改革在给当地农合机构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竞争和挑战:农村金融市场的格局正由“农信一枝独秀”向多类机构并存发展转变。以佛冈县为例,现有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6家,除了佛冈农信社,还有中农工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邮储银行。在参与农村综合改革方面,各金融机构以及电商企业以物理网点或“互联网+”信息科技的方式,创新金融服务,积极抢滩农村金融市场。可以预见,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入,未来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将愈演愈烈。目前各金融机构以及电商企业参与农村综合改革的金融业务模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新设实体网点模式。主体为国有大型银行,通过在重点乡镇设立实体营业网点的方式,快速与当地的农村市场融为一体,以提高对乡镇地区的影响力。如工行在撤并城区的营业网点的同时,在佛冈工业重镇――汤塘镇设立营业网点,导致该乡镇银行机构增至4家(农信、邮储、农行、工行),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设立自助银行模式。主体为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城区及重点乡镇以外的区域,通过设置包括CRS存取款一体机、BSt转账汇款机、自助发卡机等专用设备的形式抢占农村金融市场,准备把自助银行打造成具备发卡、存取款、转账汇款等多功能的电子网点。

设立电商服务站模式。主体为电商企业,通过建立村级服务站的方式,对农民的生产收入水平、消费偏好等原始数据分析,通过“互联网+”的形式为农民、农村经济组织提供存款、贷款、结算、担保等金融服务,成为迷你型的“小银行”。如电商企业阿里巴巴通过千县万村计划,用3~5年时间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目前已在佛冈县设立了35个村级服务站,未来可能会成为农信社的最大竞争对手。

助农取款服务模式。由中国人民银行主推,主体是银行业务金融机构,通过poS机向偏远农户提供一定数额的取款及查询服务,满足其对日常基本金融服的需求。目前,佛冈县总共有助农取款服务点125个,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使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得到进一步延伸。

与政府合作模式。主要为其他金融机构,通过抢先介入地方政府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的工作,与地方政府签订排他性协议,取得“三资”管理平台接入权限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银行账户开立资格,直接争抢农村各类资金,对农信社业务产生的影响最大。

佛冈农信社的“农村金融便利店”

佛冈县位于广东省中部,是广东清远市下辖的山区县。佛冈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一直以扎根本土、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截至2014年底,各项存款为40.9亿元,约占全县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40.43%;各项贷款余额为28.7亿元,约占全县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51.19%;拥有网点数量19个,已覆盖到镇一级的金融市场,约占全县金融机构网点总数的51.35%;纳税5600万元,是当地企业纳税十大户之一。2015年初,佛冈县政府根据清远政府下发的指引要求,深入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的各项工作。佛冈农信社抓住机遇,依托现有的营业网点、自助设备和村办公场所为基础单位,创新地推出以“农村金融便利店”为载体的新型业务模式,整合、优化现有农村金融服务资源,实现农信社与农户、农村集体组织的深度融合。

“农村金融便利店”是指通过金融信息科技,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将各个农村金融服务项目进行整合,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优化、提升,从而形成的便民金融服务新渠道。它的主要作用包括:推动电子化渠道在农村的推广应用,促进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提高服务普惠度;接入地方政府的“三资”监管服务平台,实现农村财务收入会计台账录入电子自动化和及时性,杜绝农村财务坐收坐支现象的发生;在金融便利店内设立咨询渠道和载体,听取周边村民意见和建议,开展金融服务社会监督;与地方政府主导设立的农村信用合作部进行定向合作,互利共赢;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加强反假、防诈骗等金融知识宣传,推进金融消费者教育活动;以金融便利店为依托建立农产品小型化垂直电子商务平台,打造农村消费商家联盟,构建“农村互联网金融”大体系。总体功能如图1所示。

经与佛冈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多次沟通,佛冈农信社“农村金融便利店”的做法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纳入了佛冈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规划中。目前,“农村金融便利店”已在多个行政村“开张”试点,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应,佛冈农信社拟用两年的时间,在全县90个村(居)委会或经济联合社发起设立,实现全面覆盖。“农村金融便利店”对接农村综合改革,要切实取得效果,离不开政府支持,更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提升,并积极挖掘农村金融服务需求。

首先要借力。在农村综合改革的任务中,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分离村民小组经济权和建立“三资”管理平台等工作,由于涉及银行账户的开立和涉农资金整合、使用问题,将对农合机构的业务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存人失地,人地皆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佛冈农信社通过主动加强与地方党委及政府的沟通联系,成功争取到全县1902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对公账户在农信社开立,并通过列席参加县委书记办公会、联合纪委搭建“村廉通”村级组织财务监管平台等形式主动参与农村综合改革,借助地方党委政府和公共资源的力量推动“农村金融便利店”建立工作,及时将全县涉农财政资金、农村集体资金纳入农信系统内运转,为对接农村综合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次是整合。在建立“农村金融便利店”之前,佛冈农信社在村一级建立了金融服务站、“村村通”工程、助农取款点、反假反诈骗宣传点等服务机构,就像一个大杂院,每家每户开小灶,各买各的菜,各做各的餐,没有形成竞争合力,服务优势也没有得到体现。通过在全县90个村(居)委会或经济联合社发起设立“农村金融便利店”,佛冈农信社不但整合了包含助农取款、转账、查询、金融知识宣传等功能在内常规金融服务,还通过建立涉农贷款推广渠道、金融服务社会监督平台和农产品小型垂直电商服务站,搭载地方纪委的“村廉通”农村财务管理体系,真正把每家每户的小灶改成大厨房,有效完善了农信社的服务渠道,为村一级搭建便捷、高体验的立体综合平台,使农村金融服务的重心进一步下沉基层。

关键要打通。建立“农村金融便利店”并不光弄点“吃的”,关键是要通过“农村金融便利店”充分发挥对农信社的业务及服务推广渠道作用,在农村及农业产业发展的每个环节都注入金融元素,使金融服务及资源惠及更多农业生产组织、农业生产者。特别是通过“农村金融便利店”,实现“政银保”等相关贷款产品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合作社、农业公司的融资需求进行无缝对接,充分发挥农信社的金融资源优势、现代农业公司的科技引领作用、经济合作社的土地资源碎片化整合功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色产业带动能力,构建起包括“农合机构+经济合作社(或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公司+农户”的完整现代农业产业链,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带领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进一步巩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篇5

【关键词】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金融管制经济政策

在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这一大背景下,我国金融市场呈现出了新的发展态势,金融风险也出现了新的特点。为此建立相应的金融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确保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实现消费者利益的有效维护,对于发展中的我国来说,能够更好地保护自身金融安全,实现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实现金融管制势在必行。

一、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应当以金融健康发展为基础

之所以实现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主要目的在于确保金融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实现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积极向先进国家学习,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发展市场。笔者认为,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必须建立在深入调查和研究基础上,如果盲目地开放金融市场,不仅难以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还有可能影响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也承认,金融体系的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己本国金融业的发展,但如果本国金融业难以应对金融体系开放后的巨大压力,轻则会损害消费者利益,重则还有可能导致一国经济动荡,这样的后果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由此可见,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确立必须具备一定的策略性,实现循序渐进的开发,切记不可过于急躁,应当在确保我国金融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实现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

二、实现约束导向金融管理模式的建立

在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大前提下,我国传统的金融管制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甚至还会对金融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金融管制模式,是金融管制模式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能够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实现市场约束导向经营管理模式则可以有效地满足我们这一目标,市场约束导向金融管理模式作为金融管制模式的创新,其更加适合市场化的发展,能够公平和公正的建立相应的金融市场机制。市场约束导向,金融管理模式包括金融a品价格机制以及金融资源配置等内容,这是实现金融市场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化的前提。实现约束导向金融管理模式的建立也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约束导向金融管理模式建立的经验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来。

三、灵活运用金融服务相关协议

灵活运用金融服务相关协议主要是指《金融服务协议》中,审慎例外条款的灵活运用。与国内金融活动相比,国际金融体系非常负责,这就导致《金融服务协议》难以对所有的金融活动进行规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这就需要我们灵活机智的运用审慎例外条款,对那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但我们也应当意识到,由于《金融服务协议》缺乏对审慎性措施的具体规范,这就使得我们在应用审慎措施时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它可以是保护我国经济利益的有效措施。由于目前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完全一致,却呈现两极化发展态势,因此,再利用审慎措施时,不同的国家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标准,换句话说,对同一事件不同的国家可能采取不同的关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审慎,而对另一个国家来说则可能失去保护中国贸易活动的有效工具。为了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维护各个国家的利益,世界贸易组织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些特殊性的权利,而笔者认为,这些特殊群体原理的应用必须建立在灵活机制的基础上,因此,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应当充分利用审慎条款,切实保护本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实现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审慎条款的利用还需要借鉴其他国家在处理紧急事务时的经验和教训,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审慎条款的积极作用,使其为国家金融界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加强各部门的金融监管合作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给各个国家带来了经济水平进一步发展的机遇,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常见的金融风险包括国际交付自由化所可能产生的资本流动风险等等,这些风险一旦产生,或多或少都会对本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甚至还有可能威胁本国经济安全。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最为主要的内容就是资本流通的自由化,然而,众多金融危机事件向我们表明,如果金融体系不健全,比较脆弱,那么在此基础上加上资本国际流通,就很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给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这也是我们必须要实现金融管制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提高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实现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应当深入考虑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科学统一的金融监管标准。各国之间应当进一步加强沟通和交流,实现对联合资本的流动控制。除此之外,各国的中央银行也应当实现信息的广泛交流,切实提高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避免出现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体系瘫痪这一现象。与此同时,还应当建立区域合作经济体系,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维护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还可以建立国际金融协调组织,不断提升了本国防范全球金融危机的能力,提高国际援助的灵活性。

五、结语

近些年来,经济全球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而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发展中国家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为了切实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有必要建立金融管制措施,实现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还比较薄弱,缺乏科学合理的管制措施,在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很有可能会面临更加严峻的金融危险。正因如此,有必要采取金融管制措施实现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确保全球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实现国家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英.中国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D].辽宁大学,2013.

[2]廖淼.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14.

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篇6

[关键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信贷保障;产融结合;风险化解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更是实体经济的血液。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正致力于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亟需金融业大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助推宁波实体经济爬坡过坎、行稳致远。为此,要求金融机构牢牢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导向,与实体经济和衷共济,携手并进,共同实现转型升级;不断完善多元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开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渠道、新路径、新生态;大力培育优质规范的现代企业梯队,使之获得一流的综合金融服务;努力营造诚信和谐的金融生态,持续提升金融抗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坚实地支撑宁波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牢牢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导向

要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就要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和本源,使得实体经济和金融的关系“如鱼得水”,互促共进。各地各部门和金融机构要提高认识,始终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导向。

(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上级有要求

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作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从中央层面看,近年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都要求金融为实体经济发展做好服务,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和先进制造业。今年以来,多次强调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在2月底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指出,要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4月20日在广西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定要有正确的战略选择,我囯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在4月底的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会上,就维护金融安全提出了6项任务,其中强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定要把金融搞好;要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资金支持,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金融环境。李克强总理也在多个场合指出,要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从省级层面看,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上级有要求,宁波必须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各地各部门和金融机构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上级的要求,增强大局意识,增强责任担当,不断创新服务产品,努力提升服务品质,以更新更实的举措支撑实体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宁波有需求

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实体经济起步,以实体经济见长。善用金融手段促进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是宁波创新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根基。去年,嘱咐宁波,要与杭州协同发展、错位发展,共同唱好“双城记”。省委、省政府希望宁波成为全省“一体两翼”的重要“一翼”。宁波靠什么来唱好“双城记”?靠什么来成为全省“一体两翼”的重要“一翼”?就是要靠实体经济,就是要提升发展实体经济。宁波要紧紧抓住获批“中囯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囯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囯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等机遇,大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大力激发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活力和质效,加快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宁波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市政府工作报告都花了很大的笔墨来部署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希望各地各部门和金融机构优化服务方向,牢牢聚焦实体实业,重点优先支持,重点给力服务,推动实体经济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升竞争力。

(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市场有诉求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增长速度、增长方式、增长结构、增长动力等不断演变,实体经济和金融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市场格局、内在特点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需要我们用更宽的视野来审视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这个问题。从实体企业看,随着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发展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开始显现,比如产业整体层次还不够高,新经济培育还不够充分,创新驱动尚未成为发展主动力,企业主体治理体系不规范,企业利用金融资源的手段方式还比较传统等等。这些都需要借力金融资源来推动实体企业加快转型。从金融企业看,这几年宁波金融业发展总体稳健,保险创新、普惠金融等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投融资服务的新兴主体、新型渠道快速增加。但金融业发展也面临不少挑战,比如金融资源配置不够合理、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对接不够紧密、金融持续盈利能力不强、局部领域金融风险显现等等。这些都迫切需要金融系统把好方向、守好正道,直面存在的问题,与实体经济和衷共济、携手并进,共同实现转型发展。

二、不断完善多元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业是服务业,服务实体经济责无旁贷。要坚持以服务为根本,视服务为生命,紧紧抓住当前实体经济发展的难点、重点问题,深化金融改革创新,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一)全力做好信贷保障

巩固提升金融信贷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对实体经济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工程的支持力度。1.抓总量。在甬金融机构要围绕增加资金供给量,加强向上沟通、挖掘潜力,积极向总行争取信贷规模、总行直贷、单列信贷计划等,给予宁波差异化、最大化的政策支持,千方百计做大“信贷蛋糕”,特别是在重大项目建设方面给予重点保障。2.调结构。把好信贷投放的方向,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将有限的资金投放到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对“一圈三中心”建设,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明确的“3511产业”和八大细分行业,智能经济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要最大限度做好金融保障,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千亿级细分行业和产业集群。要加快全国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建设,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打造全面覆盖、重点渗透、满意度高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三农”加快发展。3.降成本。金融机构要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准则,完善服务定价管理机制,规范收费行为,进一步减少涉企收费项目,调低收费标准。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大对涉企金融收费情况的检查力度,推动降低企业隐形融资成本和债务负担。

(二)全力推进产融结合

抓住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机遇,大力推动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与金融产业互促共进、融合发展,迸发更强大的生机活力。1.加大倾斜力度。实施积极的支持政策,建立制造业贷款稳定增长机制,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个性化评价指标体系,坚决扭转制造业贷款下行趋势。今年银行机构支持制造业的贷款增速,要争取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今后要逐年提高,力争到2019年制造业贷款余额占贷款余额的比重达到30%以上。2.加快产品创新。强化实效导向,引导“银”、“证”、“保”、“投”、“租”等金融和投融资机构全面对接制造业,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在更好地均衡风险与收益的情况下,更有效地支持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要推进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大力推广装备首台套保险、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和产品研发保险,强化科技金融资源的集合集成服务。要推动发展融资租赁,满足制造业企业开展设备更新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需求。3.加强优质服务。充分利用慈溪国家产融合作示范城市、宁波科创金融服务产业园等平台,探索开展针对制造业的创新型金融服务。要推进跨境贷款、境外并购等改革试点,完善针对性金融服务,大力推动优势制造业企业“走出去”发展。

(三)全力扩大直接融资

近几年,直接融资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除银行间接融资外的重要融资渠道。但相对于银行信贷,相比较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直接融资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1.推动企业上市。要全面落实企业上市挂牌扶持政策,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主动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更多的优质企业在境内外上市,鼓励更多的成长型企业在“新三板”、宁波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支持上市挂牌企业开展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努力保持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的领先位置。企业上市不光是融资,更是让企业脱胎换骨,走上规范发展、跨越发展之路。2.发展债券融资。扩大债务融资规模,推动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和企业债券发行,扩大可交换债、可转换债等股债结合产品,争取试点发行创新型债券品种。3.引进保险资金。发挥保险资金期限长、额度大、成本合理、使用灵活等优点,改善宁波政府平台重大项目融资方式。今后,政府项目要优先通过直接融资来筹资,把宝贵的信贷资源腾出来支持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4.运用创新型渠道。加快发展天使、创投等私募股权投融资,促进各类基金集聚发展,把金融资本转化为实业资本,更好地服务实体企业发展。

(四)全力深化金融改革

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全面推动金融的机制、业态、模式、产品等创新,开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渠道、新路径、新生态。1.推进试点示范。加快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保险+产业”战略,推动保险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保险全产业链。要加快研发推广保险新产品、新模式,鼓励保险资金以股权、债权等方式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更好发挥保险在分散风险、支持融资、提高保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推动业态创新。大力培育新型投融资服务机构,支持小额贷款、融资租赁和商业保险发展,完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丰富金融服务市场。同时,要积极搭建新型服务平台,创设推出各类共保体、统贷平台和区域性金融要素交易市场,努力提供综合金融服务。3.推广模式创新。积极推广“银政担”、“政银保”、ppp等新兴合作模式,优化风险分担机制,提高实体企业贷款的可得性。要稳步开展供应链融资、动产和无形资产等抵(质)押贷款业务,全力支持企业争取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为信誉良好的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减少担保类贷款,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三、大力培育优质规范的现代企业梯队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要尊重市场规律,既要构建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金融生态环境,也要鼓励企业练好内功、夯实根基,加快转型发展,努力做优做强。

(一)壮大市场主体

1.强化政策导向。发改、经信、科技等部门要主动作为,围绕“中囯制造2025”、小微企业“双创”、跨境电商等重大改革创新试点,聚焦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关键领域,研究完善产业政策体系,为各类企业创业创新提供更好更有力的政策支持。2.强化存量提升。引导广大企业专注主业、回归实业,把产业做强,把特色做优,把产品做精,推动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强化增量带动。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借助众创空间、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政府产业基金的作用,引入一批风险投资机构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筛选挖掘一批优质企业主体,建立一批优质产业项目资源库,培育形成更多符合发展需求、市场前景广阔的企业群体和特色产业。

(二)规范企业治理

规范是企业生存的命脉,也是有效获得金融服务的前提。企业的规范治理水平高,融资就相对容易。尽管当前宁波a股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国各城市前十位,但总体上看,运作规范、能够被资本市场认可的企业还不多。下一步,要进行积极的努力。1.在完善企业管理上下功夫。针对企业治理不够规范、管理不够科学等问题,引导企业培养现代企业理念,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企业科学决策,控制各类市场风险,提升质量品牌水平,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2.在健全企业制度上下功夫。引导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和金融产业发展要求,通过内部高管持股、引进股权投资机构参股等方式,建立规范的股份制企业制度,扩大股权性融资,建立企业发展纠偏和约束机制,提升企业的信用水平和多渠道融资能力。3.在构建企业梯队上下功夫。因势利导、因企制宜,全面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作,鼓励优质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做好规范化股改和挂牌上市工作,提高企业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打造更多的成长型企业和领军型企业群体。

(三)促进投融对接

引导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增强主动意识,加强沟通对接,切实破解“信息不对称”、“供需不衔接”、“联系不紧密”等问题。1.加强统筹。各地各部门要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投融资对接会,梳理排摸各行各业需要重点支持的企业名单和资金需求规模,统一投融资信息,为各类金融机构、融资中介服务机构提供项目资源,促进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的有效对接。2.借助外力。积极举办各类创业大赛、股权融资路演、私募基金峰会等活动,吸引各路资本进入宁波,投资宁波的好企业、好项目。3.构筑平台。发挥宁波股权交易中心的作用,加快推进市级路演中心、“新三板”培训基地、中小微企业孵化中心等平台建设,打造宁波成长型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努力让各类企业得到一流的综合金融服务。

四、努力营造诚信和谐的金融生态

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共生共荣,离不开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各地各部门要和广大企业一道,坚持底线思维,加强金融监管,科学防范金融风险,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提升金融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强化政策引导

将金融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完善金融政策体系,大力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政府已出台《关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激励引导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通知》,各地各部门和金融机构要抓好政策的细化和落实工作,形成正确的政策导向和工作导向,让实体经济得到实实在在的支持与发展。要完善督查考评和奖惩机制,通过财政奖励、贷款补偿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项目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对已签订的融资项目,市金融办和“一行三局”要加强项目跟踪,每季度开展融资落实情况督查,杜绝“走过场”,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二)抓好风险化解

各地各部门对存在的各类金融风险,要做到心中有数、密切监测、积极破解,不断提高金融安全发展水平。下步,要在推进不良资产处置、担保链风险化解、联合惩戒机制建设等工作的同时,扎实做好打击逃废债工作。要深入开展打击恶意逃废债专项行动,严格排查涉嫌逃废金融债务的相关线索,健全逃废债主体“黑名单”制度,加大对企业不诚信行为的曝光和惩戒力度,形成强大的震慑力。要健全逃废债联防机制,司法机关要对担保人的“贷款诈骗”“违法放贷”报案,依法从严审查认定,防止逃避担保责任。市场监管、住建、囯土等部门要对风险企业有关财产的过户、变卖、转移、变更、假租赁等手续办理进行严格监督,切实营造良好的诚信经营环境。

(三)提升信用水平

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篇7

一、高度重视,正确认识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

深刻认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实体经济是金融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工作的本质。因此各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金融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工作要求,坚决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坚决抑制金融资源脱实向虚,防止出现虚拟经济膨胀和产业空心化现象,以实现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转型升级。

二、确保总量,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

合理把握信贷总量和节奏。各金融机构要继续执行稳健货币政策,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确保信贷总量与各地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投放节奏与实体经济运行规律相衔接。要围绕支持实体经济这一主题,做到“信贷支持力度不减、方向不偏”。金融机构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信贷政策倾斜。在符合信贷调控要求的情况下,要结合自身业务发展特点和风险管控能力,用好用足用活政策。确保各项贷款增量保持一定水平,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有效满足实体经济合理资金需要。

用好各种货币信贷政策。各金融机构要以“总量适度、审慎灵活、定向支持”为原则,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等政策工具,为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再贷款、再贴现应重点支持小微企业、“三农”、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各地人民银行应当充分运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工具,做好法人金融机构货币信贷调控,强化对辖内合意贷款执行情况的指导和管理,引导法人金融机构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发挥其他信贷补充作用。各金融机构要规范发展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等其他信贷产品,发挥其补充作用。要积极做好其他信贷产品的监测,加强银行承兑汇票等业务的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确保其他信贷资金真正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三、优化结构,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支持重点建设和重点项目发展。各金融机构要根据各地的重点项目规划和建设计划,全面落实各项金融扶持政策,推动大平台、大项目建设。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发展,通过并购贷款等形式,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资源。继续支持当地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工作。各金融机构要全面落实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继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储备项目”的信贷支持,逐年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比例。

四、落实责任,强化对信贷薄弱环节的支持

服务三农持续发展。各金融机构要根据上级行政策要求,深入持久地做好支持三农,服务三农工作,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支农主力军作用。

优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各金融机构要深化风险定价、独立核算、贷款审批、激励约束、人员培训、违约信息通报等机制,通过单列信贷计划,单独配置人力和财务资源,单独客户认定与信贷评审,单独会计核算,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

着力提升民生金融。要根据城乡居民消费特点,推进汽车、家电、旅游等与民生密切相关产业的消费信贷。积极开办助学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等业务,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充分发挥金融在推动教育、扶贫、就业、创业等方面的作用。以公共租赁住房为重点,结合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建设和危旧房改建设,加大对各地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金融支持力度。

五、加强创新,丰富服务实体经济手段

扩大债务融资规模。积极争取或向上级行推介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力争各地发债总量超过上年。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法人金融机构发行各类金融债券,鼓励有条件的非法人金融机构向上争取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积极利用全国金融市场资源服务当地实体经济。要积极推进“区域集优”计划,各金融机构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切实推动信用增进支持和服务工作。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各金融机构要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扩大股权、应收账款、林权、农房等抵质押贷款覆盖面。

六、深化改革,支持涉外实体经济发展

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各金融机构要加大外汇政策对进口的支持力度,不断简化进口付汇手续,引导企业做大做强进口业务。按照国家外汇管理部门的统一部署,逐步取消外汇局外商投资项下购付汇和再投资核准。开展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进出口企业的合规贸易外汇收支直接到银行办理,确保95%以上的外贸企业享受新政策便利。

支持企业“走出去”。各金融机构要深入调查,进一步做好企业“走出去”的相关金融服务工作,要支持企业通过增资、境外放款、融资性对外担保等渠道解决“走出去”企业融资难题。

优化汇率避险服务。各金融机构要推动汇率避险产品的创新,加强汇率避险市场培育。积极推进银行间合作开办远期结售汇业务,为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创造条件。开展人民币对外汇期权、掉期等新型业务,为涉汇主体提供更加全面的产品服务。

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利用新闻媒体、营业网点等载体,进一步加强跨境人民币政策的宣传,扩大跨境人民币业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各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境外人民币市场,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境外人民币市场发债等措施,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七、提升服务,优化实体经济发展金融环境

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篇8

一方面,地方金融国资承担了对接、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任务与角色,与实体经济的对接程度,直接反映了区域资源配置的效率与效益。另一方面,地方金融国资还承担了代表地方参与全国、全球金融竞争的重要角色,能否在全国乃至全球发挥地方金融国资的作用,直接反映了区域能级地位的高低与优劣。

目前,上海整体金融生态在全国相对领先,地方金融国资已涵盖银行、券商、保险(放心保)、信托等众多业务范围,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体量和较为丰富的经验积淀。但与全球领军的金融机构、金融企业相比,上海地方金融国资全球业务刚刚起步,能级偏低,功能不足,在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各个业务领域,仍未形成举足轻重的市场影响力、行业领导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制定国际游戏规则方面的话语权仍然不足,资源配置能力相对较弱、与实体经济对接尚不充分等问题仍然存在。下一阶段,上海地方金融国资可积极把握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大契机,尝试从战略控制型向战略功能型转变,积极探索业务功能化、实体化和全球化,在某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能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全国实体经济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有效助力。

地方金融国资可以在积极融入多功能、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做强传统金融业务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各类市场形态之间、各类市场主体之间的共性需求,在金融业务方面形成全国领先的整合能力与互助氛围。例如在银行、信托、券商、保险、期货、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都可获得资产管理牌照,不同行业之间交叉和融合愈发深化的背景下,探索建立跨各类机构的,能为各方服务的地方金融国资公共服务平台与市场,建立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的柔性流动机制,取长补短,加强合作,发挥共赢效应,避免浪费与无序竞争。此外,争取增量,着力创新领域,抢占发展先机。地方金融国资要不断探索和尝试新兴金融业务,努力提升产品开发和做市能力,成为上海打造国内金融产品研发和生产中心的重要支点,特别在货币经纪、期货经纪、保险经纪、投资咨询、资信评级、资产评估、国际金融与财经类媒体、信息、职业资格认证与培训中心等业务领域积极探索与尝试。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给地方金融国资在全球范围内做大体量、做强能级创造了良好氛围,地方金融国资可把上海当作管理和产品创新的重要窗口和融入国际的重要桥头堡。与此同时,地方金融国资在切入区域经济的同时,还应逐步形成宽广的全球视野,比如探索成为全球经济的功能枢纽,既要将传统金融业务拓展到全球,还要成为全球实体经济的功能枢纽,既帮助区域、国内的实体经济走向全球,也要逐步建立海外网络,帮助海外实体经济走进中国,成为中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的重要参与者。再比如,探索成为全球金融的人才枢纽。积极尝试通过内部选拔、国外深造以及外部猎头招聘等方式,加快壮大金融顶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尝试积极建立与海外金融人才经常性联系的渠道,通过金融机构、海外社团、各类活动,建立海外高级金融人才储备库,同时,建立高等学校优秀学生重点培养制度,建立金融员工终身继续教育体系。还有,探索成为全球创意的挖掘枢纽,探索跟踪全球经济、产业领域不断涌现的创意和亮点,构建针对全球创新创意想法、亮点在种子期与研发期、创建期与起步期、扩张期与发展期、成熟期在内的完整链条,筛选相对成熟的想法、创新,与国内实体经济进行产业链的完善和对接。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包括众多实体经济在内的系统性工程,充分对接、服务实体经济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上海地方金融国资发展的重要考量,这意味着以服务上海本地实体经济为支点,通过将业务触角逐渐扩至长三角、西部、东北、珠三角与京津塘地区,实现服务全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目标。上海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实体经济的转型发展也逐渐衍生出新的投资空间与机会,伴随着城市建设逐渐从规模扩张向能级提升转型,从传统资本对接,向金融人才、金融理念与城市对接转变,都为地方金融国资逐步梳理起符合现代经营理念的、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方法与手段创造了新空间。

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篇9

一个统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金融全局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既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统领金融工作全局的客观需要。实现金融事业快速稳健发展,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全面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经济金融工作的内在规律与联系,引导金融部门牢固树立三种意识,正确处理六个关系。

牢固树立三种意识:一是树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机遇好比种子,只有在最适宜的土壤和环境中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金融部门只有抢抓机遇,才能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当前,各地经济发展形势普遍趋好、机遇明显增多,金融部门如果不苦练内功,铆足干劲,积极创新,加快发展,再好的形势和机遇都将成为海市蜃楼、镜花水月,只可遥望,不可企及。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金融工作全局,加快推进金融改革,整合聚集金融资源,规范发展金融市场,做大做强金融产业,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实现金融产权制度全面突破、金融机构类型全面发展、金融服务网络全面覆盖、金融服务经济能力全面提升,实现金融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二是树立勇于竞争、敢于作为的意识。在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之下,金融企业只有勇于竞争、敢于作为,才能有所作为。面对激烈的金融竞争和各种生存发展困难,政府要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强化竞争意识和作为意识,树立事在人为、敢有作为、善有作为的思想,变被动为主动,变劣势为优势,敢于在竞争中找客户、抢市场、争份额,善于在竞争中破难题、求生存、谋发展,勇于在竞争中增强实力、转变机制、提升形象、锻炼人才,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三是树立繁荣金融、服务经济的意识。金融是经济的血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促进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充分发挥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金融部门主动把自身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强化金融支持和服务,满足经济发展的有效金融需求;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资金使用和服务效率;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增强金融发展活力;不断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

正确处理六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金融与经济的关系。经济是金融的基础,决定着金融发展方向和水平,金融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进程和效率。各级政府要准确把握金融与经济之间血肉相连、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遵循经济金融发展规律抓发展、作决策、行改革,实现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和互利双赢。

二是正确处理防范风险与加快发展的关系。政府要引导金融机构把风险视为一种重要的经营管理资源,在把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的前提下,不放过每一个拓展业务、加快发展的机会,最大限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的需求。既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发展、小发展,或者被动地规避风险,以防范风险为借口阻碍发展;也不能单纯追求发展而不去防范风险,以增加风险为代价谋取短暂的繁荣,影响金融业的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三是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的关系。近年来,中央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全局出发,实施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各级政府必须引导金融部门把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落实到信贷政策、信贷投向之中,确保宏观调控实效。同时,要引导金融部门结合地方经济实际,注重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衔接,做到有进有退、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大力支持竞争力强、有市场、有效益、讲信用的企业和项目。对在建项目不能釜底抽薪,避免重蹈“冷得快、启动慢”的旧辙。

四是正确处理强化监管与支持创新的关系。监管与创新是矛盾的统一体,但都是为了金融事业发展。政府部门要引导监管部门既严格依法合规监管,对金融机构的违规操作行为严惩不贷;又要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保护创新、支持创新、促进创新,不断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现象发生。

五是正确处理扶大扶强与培育造血功能的关系。优质客户不是永恒的,今天的大企业不等于明天的强企业,今天的小企业可能就是明天的大企业。政府要引导金融机构既坚定不移地大力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发展;又要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客户,善于发现、敢于支持那些造血型、成长型的中小企业和项目,使更多的“经济小苗”长成“经济大树”。

六是正确处理条条管理与块块管理的关系。金融部门是地方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各级政府不能因为多数金融机构属于系统条条管理而不闻不问、放手不管,要消除条块分割的旧观念对金融工作的不利影响,多关心支持金融工作,为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金融部门的职能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从适应市场竞争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出发,淡化“派驻观念”,增强“属地意识”,以主人翁精神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之中。

两个保证:确保金融事业稳定健康发展

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安全运行,关系到经济的协调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各级政府要把保证金融事业健康发展和安全运行作为管理金融工作的核心目标。

要保证金融事业健康发展。要实现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金融机制。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政策性银行、地方性银行、保险、证券业的改革步伐,不断提升金融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主要是形成“五个机制”:即完善金融机构组织机制,使各金融机构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增强金融的整体服务功能;建立科学有效的信贷投入机制,以控制风险为中心适度调整信贷投入的行业结构,使信贷投向、投量向金融资源丰富、投资回报率高的金融安全区倾斜,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完善信贷管理机制,改进评级授信制度,科学测评客户信用等级,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限,增强经营活力;完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信贷各环节中各种风险的研判、监测、防范和处置,有效防范化解信贷风险;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废除“零风险”考核制度,统筹发展速度、规模、质量、效益等各项指标,完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金融创新,激发金融业发展活力。着力推进“四项创新”:推进思维创新,坚持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不断壮大自身实力、提高经营效益、抓住业务发展机会;推进体制创新,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使一切改革围绕提升竞争力来进行,完善各项改革配套措施,破除旧观念、旧体制的束缚,建立现代金融机构体制和管理制度,提升金融综合能力;推进营销创新,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设计不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金融衍生产品,为各类客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推进技术创新,要注重银行电子化信息与现有产业的嫁接改造,广泛应用现代科技,加强清算系统电子化建设,加快银行卡联网通用,逐步实现银行服务网络化、业务管理信息化,促进金融业的结构升级。

要保证金融事业安全运行。金融是高风险行业,金融风险无处不在。从江西来看,金融风险主要来自六个方面:金融资产质量不高,仍然存在较多的呆坏账,存在潜在的风险压力;部分中小金融机构亏损巨大,存在市场退出风险;融资结构不尽合理,风险过度向银行集中;农信社改革虽取得重大进展,但资产和财务风险仍很重;部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还未完全到位,上市公司质量不高、经营不善、违规问题时有发生;保险市场恶性竞争、误导消费、不讲诚信等违规现象没有完全杜绝等。

要切实保证金融业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做到四个加强:一是加强政策的“窗口指导”。政府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确立发展至上的理念,牢固树立服务经济就是壮大自我的意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上来,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之中,在发展中化解矛盾,防范风险。

二是加强金融监管。金融监管部门要按照“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要求,把防范风险作为维护金融安全的根本工作任务,不断促进金融机构内控机制的完善,切实防范各类风险和案件发生。同时,要树立“寓监管于服务之中”的理念,以促进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人为本,宽严相济,注重监管艺术,以服务促监管,以监管促发展。

三是加强金融企业内控建设。强化法规制度约束,实现依法合规经营;强化严格管理意识,靠制度管人管事;强化监督制约机制,防范权力失去监督;强化惩处力度,扩大震慑教育效果;加强操作风险、道德风险防范,防止重大案件发生。

四是加强处理应对复杂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政府要制定《金融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有关部门参加的风险处置机制,坚持“大事急事不过夜、处理危机不过时”的原则,提升对系统性、流动性、治安性、不可抗力性突发事件的应变判断及处置能力,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个扩大:提升金融机构整体服务能力

要提升金融对经济的整体服务能力,必须扩大金融的整体规模和实力。各级政府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金融业实际,通过政策引导、制度激励、扩大开放、优化环境、培育产业等,促进金融机构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做优质量。

扩大金融规模。政府要根据不同金融机构的特点和优势,大力支持各金融机构做大存贷款规模,使金融总量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金融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相匹配。着重实现“六个扩大”:扩大存款规模,使居民储蓄存款增速高于居民收入增速;扩大贷款规模,使贷款增速高于GDp增速;扩大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年提高固定资产贷款增速;扩大对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龙头集团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的信贷投入;扩大对新农村建设的信贷投入,加大对三农、下岗职工、低保居民、贫困学生等弱势群体的信贷支持等;扩大非银行金融机构规模,充分发挥信托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财务管理公司、保险证券在理财服务、盘活资产、强化内部资金管理、保障资金安全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各展所长、功能互补的金融效能。

扩大金融机构。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各级政府要建立开放型大金融市场,努力扩大金融业的开放,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科学配置各种金融资源,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效率金融服务。支持既能遵守国家经济金融政策、有效防范风险,又能按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来定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现有金融机构做大做强;积极创造条件,合理有序地引进一批有实力、有创新能力、能够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外资金融机构;加快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步伐,支持条件具备的城市信用社组建城市商业银行;整合地方金融资源,组建地方性银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向农村合作银行过渡;加快邮政储蓄银行的组建步伐,使邮政储蓄资金返哺农村经济;完善保险市场体系,鼓励非公有制企业投资保险业;鼓励区域外金融企业兼并辖内弱小金融企业,吸引发达地区战略投资者和民间资本的资金注入,改善融资结构。

扩大流动资金投放规模。一个地方的金融规模、金融能力最终体现在流动资金投放规模上。近年来,各地培植了一大批具有强大发展后劲的造血型、成长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已成为经济之树、财政之林,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引擎。在此关键时期,需要金融业“浇水施肥”。政府要把流动资金投放作为衡量金融发展程度的重要标杆,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融入经济发展战略之中,增加流动资金的有效供给,着力支持造血型、成长型经济主体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后发优势变成新的竞争力,比较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政府要建立公平竞争环境,充分发挥政策资源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存款营销力度,增强资金实力;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资金运用效率;优化资金结构,提高资金流动性;整合各种金融资源,形成资金合力。

四个优化:增强金融适应经济发展的能力

金融事业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优化。当前,各地经济结构正在不断调整,经济成份也在不断变化,金融事业要适应这种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与之相协调,就必须大力推进金融优化。

优化信贷结构。政府要引导金融企业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科学合理地把握信贷投入力度和投量节奏,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要摒弃“贪大弃小”观念,既要支持效益好的大型企业和项目,又要支持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型、成长型、造血型企业和项目;要克服“嫌贫爱富”思想,既要支持现有效益型、实力强的企业和项目,又要支持三农、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等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要杜绝“惜贷惧贷”意识,既要有效防范信贷风险,落实信贷管理责任,又要加大信贷有效投放力度,积极扶持技术含量高、有市场、有销路、有效益、有潜力、有信誉的企业和项目。

优化发展机制。政府要引导金融企业建立适应经济发展并符合自身特点的经营发展机制,增强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实现有效监督、科学决策和有效防范风险;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完善用人机制和人才培训考核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建立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机制,提升市场竞争力;建立促进业务发展并有效防范风险的业务发展机制,实现业务的有效发展;建立成本定价与内控机制、利益与风险补偿机制、协调与问责机制等,促进金融和谐发展。

优化机构布局。政府要从经济发展的全局谋划金融机构及其网点的布局。要优化区域金融机构布局,使金融机构及时跟进经济发展步伐,提高金融覆盖率;要避免城区金融机构的重复设置,提高金融网点的服务效率;政府要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和优惠扶持政策,支持农村金融机构提升盈利能力和竞争力,防止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因亏损经营退出农村而使农村出现金融“盲区”,保证农民获得最基本的金融服务。

优化金融环境。各级政府要树立支持金融工作就是支持经济加快发展的观念,把打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为金融部门排忧解难作为支持金融工作的重点,为金融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重点要把握三项原则:一是引导而不误导。政府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优先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项目,但贷与不贷、贷多与贷少最终由金融机构决定,要避免政府“点贷”现象发生。

二是监督而不干预。政府要督促金融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金融政策、法规,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绝不能按主观意志搞行政干预,更不能直接干预具体信贷项目。

三是服务而不阻碍。政府要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为金融机构提供有效的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形成发展的合力,不能做金融改革发展的旁观者,更不能设置障碍,干扰其正常经营管理。

五个加强:夯实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既是金融业自身的发展要求,也是政府管理金融的重要目标。各级政府必须强化协调服务意识,通过加强政、银、企合作,完善信用担保机制,健全金融监管制度,优化信用环境,加强金融人才培育,全面夯实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加强政银企合作机制建设。银企关系是密切相关、紧密相连的鱼水关系。一个现代企业没有银行的资金支持、结算服务等,难以生存和发展;而银行没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条件。因此,政府要当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积极构建新型的银企合作伙伴关系,按照“政府搭台、政策引导、市场运作、银企双赢”的方针,形成政府、银行、企业合作互动的机制,为银企共兴共赢营造良好宽松环境。

一是要建立方便快捷的信息沟通机制。建立省、市、县多层次政银企三方联席会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和联系,协调解决经济金融运行中涉及的资金融通、信用环境建设、债权维护等问题,帮助银行和企业解决实际难题。如:江西省政府拟成立省金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通过召开季度例会等方式,从整体上协调金融工作,加大对金融工作的督导和落实力度,帮助化解实际难题。

二是要建立定期信息机制。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工业经济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招商引资项目信息,并建立企业信息档案,定期和通报企业逃税、逃废债、违规经营信息,以更好地引导银行优化资金投向。

三是要建立银企融资洽谈合作机制。政府要积极创新银企合作形式,以组织召开银企洽谈会的方式开展融资活动,引导信贷资金有效投放,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如:江西已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了大规模的银企洽谈会,让银行与企业面对面交流,签订融资合作协议,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加强信用担保机制建设。政府要积极研究建立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的具体政策措施,借鉴、推广先进有效的信用担保形式,大力开展再担保、联保、信用共同体等担保方式,形成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和企业、银行、保险、担保公司风险分担机制,提高信用担保能力,有效解决贷款难问题。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针对“三农”和地方经济发展中各类不同需求,充分发挥社区政府、中介组织、专业协会等信用资源作用,建立信贷受益各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信用共同体”担保机制,目前通过在青源区、余江等地试点,取得显著成效,不仅有效解决了分散经济主体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也有效控制住了信贷风险。

加强金融监管制度建设。要实现金融业可持续发展,政府必须大力支持配合金融监管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督促各级工商、司法等部门与监管部门、金融部门密切配合,坚决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及其非法金融业务,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督促政府职能部门和监管部门支持金融业深化改革,为金融机构提高资产质量、转换经营机制提供有力支持。引导监管部门转变监管方式,既要按照金融法律法规严格监管,更要强化服务意识,帮助金融机构规范经营、化解难题,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篇10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基层央行基础服务工作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求发展、促进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因此,以人为本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是如何做好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各层次各环节各部门都要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与自身工作实际和特点紧密结合,把各自的工作体现在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体现在为全体人民群众的服务中。基层央行切实做好基础服务工作是体现以人为本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基层央行应怎样切实做好基础服务工作呢?

一、把握基础服务的重点

一是做好为金融机构服务的工作。为金融机构服务主要体现在政策服务、业务协调和窗口指导三个方面。政策服务就是要通过相关渠道和平台及时准确地传导国家货币政策,引导各金融机构正确地贯彻执行。在政策引导和政策服务过程中,基层央行必须树立全局意识和宏观意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使各项货币政策的执行标准到位,这样才能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样也才能真正体现基层央行应有作用。政策上的为民服务必须是全局性的而不应该只考虑局部的利益,尤其是国家在宏观调控期间的货币政策更要求基层央行准确把握。

业务协调则直接体现在基层央行的各项基础业务工作当中,是较为直观的为民服务。目前,基层央行基础业务与金融机构密切相关的主要体现为支付体系建设及运营管理、货币发行及流通人民币管理、国库业务及系统管理、金融统计及调查分析、征信体系建设和反洗钱工作等。基层央行通过组织实施这些基础业务工作,最终作用于整个金融市场,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众。在这个过程中,基层央行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在确保各业务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和指导服务,及时反映和解决业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窗口指导也是基层央行为金融机构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窗口指导使各金融机构的工作能更好地体现国家和央行的政策意图,特别是国家需重点支持和扶持的产业和群体,比如对“三农”的金融服务和金融支持,对高科技环保型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和金融支持,对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弱势群体及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和金融支持等,都需要基层央行加大窗口指导力度,为经济社会的平稳、和谐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这些在现阶段市场经济尚不发达,市场调节作用尚不充分的情况下,窗口指导就显得更为重要。由于金融与社会公众的紧密联系,因而做好对金融机构的服务,事实上也是为民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是做好为地方党政服务的工作。基层央行为地方党政的服务集中体现为促进地方区域性经济的协调、稳定和持续发展。这当中必须时刻贯穿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准确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作为基层央行在服务地方党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上,必须重点把握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因此,站在中央银行的角度,协调各金融部门重点支持什么产业,扶持什么产业也就十分明显。总体目标是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优势行业和特色产业加大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的力度,要充分用好用活中央银行的政策措施和服务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