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新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5:22

城市设计新理论篇1

关键词:可持续城市理念;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ourpeople'slivingstandardscontinuetoimprove,moreattentiontocityplanningandcommunity-based,thetraditionalplanningmodelbecausecontrarytotheconceptofsustainabledevelopmentofmoderncity,isnolongersuitableforcommunityplanning.thispaperdiscussesthenewurbanismcommunityplanningforsustainablecityundertheconceptofvalueinthiscontext.

Keywords:theideaofsustainablecity;newUrbanism;communityplanning

新城市主义思想的产生源于对地方地理、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和“新经济”时代的理解,它代表了人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新探索。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社区环境建设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被暴露。如何营造人性化的社区,成为一个越来越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摆在设计者和建设者的面前。新城市主义针对郊区化蔓延发展产生的弊病,提出旨在提供更加完善和完整的生活品质,重建社区和邻里关系,重塑多样性、人性化的城镇生活氛围。其核心思想中提倡功能混合,促进邻里交往与交流,对地域传统文化的重视等一系列人性化设计内涵对我国目前的社区环境建设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

一、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态城市不是“城市”与“生态”的简单叠加。城市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如果用牛顿拉普拉斯决定论的观点来研究城市的运动规律,并用一个方程式来表达的话,其中每个参量所涉及的自由度的个数将非常之多,况且很难对每个参量进行定量描述。因此,假设存在一个描摹城市的方程式,恐怕也是很难求解的。尽管人们为建设生态城市作了不懈的努力,但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专门测度生态城市的标准,也许这个所谓的标准永远也不会有,因为生态城市具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地域性。

生态城市是人类理想的栖息地,人们采取不同的方式、途径,就是为了实现“生态城市”这一目标。例如,巴西的库里第巴市、德国的erlangen市从交通入手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我国的一些城市则从绿化、生态恢复入手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走向生态城市虽然任重而道远,但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可持续城市理念下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空间价值观

城市建筑师和设计者发起新城市主义理念,并通过市场运作方式来实现目标。不同的城市规划理念有不同的空间价值观,很多学者认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则就体现在具有意识形态且又能够反映社会公平的空间公正观方面。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理念在可持续城市发展理念的前提下强调公共空间的公平性,不仅能够实现空间公正的规划理念,还能兼顾社区的空间功能。

以强制性适宜居住环境为标准的社会平等价值观。城市居民追求的最基本的人本空间就是城市社区空间的适宜居住性,也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最基础的居住空间,不会因为国家、地区不同而有所改变。

以混合居住为主的社会平等空间的适宜居住性。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通用模式就是混合居住模式。混合居住模式是处于社会各个阶层不同人士居住空间融合的体现,每个国家的每个地区都有这样的居住空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隔膜,体现社区的融合。

强调社区公共区域各个阶层的平等可进入性。“空间错位”指的是居民居住地和工作地的空间设置不合理,即错配。在城市经济影响下社区的建设倾向于中上层居民的居住空间,下阶层居民的居住空间处于被中上层“剥夺”的状态之中,导致城市社区构建中空间不公正。

三、可持续城市理念下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社会价值观

可持续城市理念下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将社会环境和人为居住要求、空间功能多样性以及社区平等结合起来,协调四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居民对现实居住环境的期盼,体现了健康、平等的人为居住环境。可持续城市理念下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社会价值观主要有四个,分别是社会环境的协调性、空间的多样性、人文性以及社区空间的平等使用性,下面进行逐一介绍:

1.社会环境的协调性。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开发以及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产生了极大的冲突,为了调节三者之间的冲突,城市建筑师和设计者在可持续发展城市理念的前提下提出了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可持续城市理念下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提倡在充分尊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下,构建具有人性化的城市生态社区。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人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本质理念。

2.空间的多样性。可持续城市理念下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空间多样性充分体现了社会居住环境的公平与对应空间的公正性。新城市主义倡导居住空间的多样性,这个多样性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城市社区居民居住空间功能的多样性,即在一定范围内居民居住、生活、上班、上学、休闲和娱乐等的空间功能统一;二是城市社区居民居住阶层的多样性,即一个社区内居住的居民来自各个阶层,体现了社会居住环境的公平与对应空间的公正性,减少了由于“空间错位”带来的空间歧视。

3.人文性。可持续城市理念下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提出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注重实现人类生活、居住的便利性,将生活工作、休闲娱乐、公共交通、体育活动设施等进行有机结合,充分考虑社会生态环境、空气质量、社交网路以及社会就业等对人类居住生活的影响,努力构建更为合理、健康的居住环境。

4.社区空间的平等使用性。可持续城市理念下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空间平等性提倡各个阶层平等使用公共设施和服务,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便利可达的公共通如公交等增加了各个阶层人群的通勤流量,最大程度上了消除了社会空间歧视隔膜,有助于促进社会各个阶层人群关系的融洽发展。还有一些公共娱乐设施如社区公园等,体现了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中社区融合的构建理念。二是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建造了价格不同的住宅,不同阶层的人群都可支付使用,提高了社会居住空间各个阶层居民的可进入性。

四、结束语

新城市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我国城市并没有经过完全类似西方郊区迁移往返的过程,但是在快速发展条件下也显现出许多问题。随着全面信息时代的来临和全球化的冲击,新城市主义为城市提供了人文,自然和社区平衡发展的思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及社区生活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武贤慧,沙爱民.美国新传统邻里道路设计对我国小城镇道路设计的启示[J].中外公路,2007,(3).

城市设计新理论篇2

关键词:精明增长;精明准则;地理剖面;形态管控;城乡近地;旧工业用地

1背景

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城市建成环境正在经历由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的转型,快速城市化的扩张放缓,内涵式发展与土地高效集约利用转变为新的发展模式,城市中大量旧工业用地面临再次开发提容的新机遇。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创新效能提振的需求与土地资源日益收窄的矛盾逐渐凸显,存量产业空间面临协同区域产业提质与公共服务扩容的双重需求。一方面,传统工业地区用途分区的界线被打破,生产空间自发地结合新的功能形式,产生新的空间模式,形成新的城市场景,组合多元复合的土地功能布局。另一方面,随着精明增长的理念渗透到城市发展,城市、近边地区、自然地貌之间被重新视作紧密结合而非割裂的连续过渡形态。在古代,杭州《富春山居图》展现了农业生产、聚落营建与山水环境之间自然共生的空间模式。如今,如何引导城市近边地区与自然地貌环境协同共生,形成整体、过渡的人地关系值得深思,要求从形态学的角度出发,以一种山水格局的扩展视角去审视城市近边地区的更新开发。1915年,苏格兰社会地理学者patrickGeddes在研究峡谷断面时提出“断面分区”概念,借助地理剖面的方法描绘区域地貌从高山到大海的特征演变,构成跨尺度的地理形态解读。这种借由地理剖面理解人地关系、以断面视角研究地质环境过渡的方法,同样适用于近山、近水地区跨尺度、多层级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正如当下,城市建成环境扩散在地理地貌之中,我们需要一种剖面式的研究方法适应跨尺度的人地关系。本文借“空间断面”的方法,探究城市近边工业地区与山水环境之间渐次融合的形态设计策略。

2理论基础

2.1背景与历程

20世纪70年代以后,公路大规模建设与汽车主导的交通方式促进了城市蔓延。城市空间增长形态发生转变,由工业化时期市区边缘的高密度蔓延转变为城市郊区的低密度扩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城市从市中心向郊区低密度蔓延的趋势加剧,以用途分离为核心、倡导土地单一功能的区划制度引起了美国学者的批判与思考,并促成了精明增长理论的形成。精明增长理论认为应将城市的发展融入区域整体生态体系之中,尤其强调“城市增长边界”,通过土地的混合使用、集约布局和紧凑发展来应对城市的无序蔓延。在精明增长理论的影响下,美国规划界开始意识到,区划制度是以追求土地经济性为目的的,对城市空间形态缺乏管控,亟需综合性的城市空间管控方法指导精明增长。在新城市主义、断面理论以及绿色建筑理论等场所营造原则的基础上,以andresDuany夫妇为代表的规划师编制了形态控制准则,这是一种以空间形态为基础,通过场所营造的方式介入传统区划的“城市设计法定导则”。其突破了区划制度的刚性用途管制思维,从三维空间形态层面构建了精细化的城市设计管控体系。2003年,“精明准则”被提出,整合断面规划理论与形态控制准则,以形态设计管控的方式,重塑城市公共空间质量。随着精明增长理论的不断深化,形态管控思想逐渐深入城市设计与社区规划层面。

2.2精明准则的理论构成

作为形态控制准则的核心支撑,精明准则是基于精明增长理论和新城市主义规划原则发展而来的指导城市发展的形态控制导则。精明准则通过对开敞空间、建筑及街道等空间要素标准的设定实现对三维空间的管控,从而引导城市建成空间形态。精明准则也是一种采用空间断面控制模式的形态设计准则。2003年,空间断面理论被引入精明准则内容中,其核心管控框架由此确立。空间断面是精明增长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为精明增长理论下的精明准则从区域层面延伸到社区规划、建筑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工具,完善了精明准则的方法体系。1999年,在Duanyplater-Zyberk出版的著作《theLexiconofthenewUrbansim》中引用空间断面概念,描述了空间形态从乡村过渡到城市反映在剖面上的渐变规律,并定义了从稀释的乡村肌理到高密度城市中心之间一系列空间过渡和转化状态(见图1)。2002年,Duanyplater-Zyberk在《精明准则9.2版》中提出“城乡断面”概念,即跨区域、连贯的城市空间模式。精明准则构建了一个区域地理横断面来显示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融合过渡的特征,提出将乡村到城市中心的一系列过渡空间划分为形态更加紧凑合理的6个断面分区管控模型(自然分区、乡村分区、市郊分区、一般城市分区、城市中心区和城市核心分区),土地利用强度和混合度逐级提高。作为基于形态分类思想的控制标准,精明准则对从城市中心到乡村不同尺度范围的道路、开放空间、建筑、基础设施等各类空间要素的样式与控制指标进行控制,建立空间类型标准,提出相应的设计导则。

3案例研究:杭州高新区(滨江)

3.1研究范围与概况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于1990年,是部级高新区,是杭州数字经济和“新制造”双引擎发展的重要载体。杭州高新区(滨江)位于钱塘江南岸、滨江区腹地空间,江对岸坐落着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依托钱塘江串联起城市空间与江湾自然生态空间,形成沿江、依山、抱湖、串河的地貌特征,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条件。

3.2近山生态管控

高新区南侧紧邻回龙庵山、冠山和紫红岭3座主要山体,区域山体、江河格局清晰,自然山水与现代城市交融呼应,组成富春山居式的城山地貌特征。本次研究区域选取高新区临近山体的城市近边地区,与自然连接,与山水交界,组建成了跨越城市和山前近郊的过渡地貌。如何处理城市形态与山体的关系、协同近边一体化发展,是城市设计重点考虑的问题。

4城市设计管控内容

4.1山前梯度分区构建

借鉴精明准则构建空间断面对城市形态进行分区管控的理念,本次杭州高新区(滨江)总体城市设计针对城市近边地区,细化山前管控要求,构建三级梯度分区,从中心到分别为山体控制区、近山协调区和近山影响区(见图2)。以回龙庵山为例,基于空间断面的理念建立“城市中心—近山地区—回龙庵山”的“城山空间断面”,并以此研究跨越城市至近边地区的连续过渡形态,通过重新梳理、优化城市建筑与自然山体的高度关系,塑造柔性的山城过渡界面。山体控制区以山体基准高度20m等高线划定山体控制线,确定山体的具体边界。以山体200m区域划定为山体控制区,山体控制区内建筑高度管控15m以下;以山体201~335m范围划定二级分区—近山协调区,在此分区内建筑基准高度管控15m以下,重点标识高度不超过40m;以山体外336~660m范围划定三级分区—近山影响区,在此分区内建筑基准高度管控24m以下,重点标识高度不超过60m。从城市到高山建筑高度逐渐下降形成梯度过渡的平缓城山界面(见图3)。

4.2望山视廊断面管控

基于从“高山”到“城市”的剖面视角,城市设计在垂直于冠山与回龙庵山的街道构建2条主要的垂向生态廊道和多条次级绿廊,并作为驻足观看的望山视觉通廊,强化了城市与山的视线联系。以长河科技谷望冠山视廊为例,城市设计构建30m的生态绿廊,通过在绿廊范围内限制建设以保障由望山视线不被遮挡,形成通畅的望山关系。此外生态绿廊两侧建筑通过向绿廊中央梯度下降的空间秩序,在人视角度减小了建筑对山体的遮挡,扩大了望山廊道的视线界面,增加了山体的可见范围,强化了城市与自然地貌的沟通联系(见图4)。

5结语

创造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形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形态控制工具的介入与管控。当下,我国形成了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核心的开发控制体系,指导快速城镇化时期的开发建设。然而,控规对城市形态和空间的引导难以达到预期标准,对城市形态和特色空间的塑造缺乏有效引导。当下的城市设计更多扮演一种思考方式贯穿在城市规划的阶段,还未达到调控城市形态的程度。精明准则作为新型的指标控制理论,从城市形态学的角度解析城市设计指标控制体系,突破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引导城市格局,通过指导构建环境的形式来创建和保护紧凑、可步行和混合使用的开发模式,体现精明增长的理念,其涉及的设计研究理念与方法具有跨地域的应用意义和讨论价值,对我国城市设计管控体系的精细化建设和管控技术的精细化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冯立,唐子来.产权制度视角下的划拨工业用地更新:以上海市虹口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3(5):23-29.

[2]侯鑫,王绚,丁国胜.精明准则对我国城市设计导则编制的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8,33(4):35-41.

[3]章征涛,宋彦,丁国胜,等.从新城市主义到形态控制准则———美国城市地块形态控制理念与工具发展及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8,33(4):42-48.

[4]徐明玉.深圳众创企业创新利用旧厂房模式分析[J].城市住宅,2021,28(4):58-61.

[5]亢晶晶.精明增长理论下的城市社区规划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6]戴锏,赵雅馨,吕飞.美国形态准则对我国城市设计精细管控的启示[J].规划师,2021,37(21):84-90.

城市设计新理论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改革

【abstract】basedontheconstructio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ofinnermongoliatownplanningprofessional,forexample,inviewoftheoverallurbanplanninganddesigncurriculumconstructionpresentsituationandexistingproblems,fromthecurriculumtargetorientation,curriculumcontent,teachingmethods,teachingorganization,teachingmaterialconstruction,coursepracticeteachingandcurriculumevaluationmechanismandsoonhascarriedontheoverallurbanplanninganddesignofthecurriculumreform,toimprovethequalityofteaching,exercisestudent'sinvestigationandanalysis,thecomprehensivedesignandcomprehensiveskills.

【Keywords】urbanoverallplanninganddesignofcurriculumreform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是我院城镇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城市规划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城镇规划专业高职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法规的不断更新,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准确地把握这门课的教学环节,使课程发展趋于完善,本文尝试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课程实践等方面进行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改革的探索。

二、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在我院城镇规划专业第三、四学期开设,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为第三学期开设的《城市总体规划原理》,以理论教学主,辅以实践教学和第四学期开设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主要以实践教学为主。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开设至今,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行模块教学,在保证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积极建设课程信息和资料库,在零距离上岗的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在2011年,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被评为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时间安排不当

从我院城镇规划专业的整个教学计划来看,由于一年级的两个学期主要安排的是公共基础和大量的建筑设计课程,没有安排规划的理论课程,因此安排在二年级第三学期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的《城市总体规划原理》课程,是学生认识城镇规划专业的首门专业理论课,同时在本学期还相应的安排了一些与总体规划相关的理论课程,如《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这样的安排旨在为第四学期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撑,但是大量的理论课堆积在一个学期,一方面使得每门专业理论课的课时量相对减少,学生消化起来感觉吃力;另一方面在仅有三年学制的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接触专业理论课的时间较晚,课程安排缺乏系统性,影响了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亟待更新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政策性,因此城市规划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必须及时反映到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的教学之中。近年来,随着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新思想、新内容、新方法不断地涌现,同时,新规范法规及相关指标体系的出台和变更,如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颁布、2012年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实施,对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及时补充到教学中来。

(三)课程实践教学不足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但是,受高职院校学制影响,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的实践学时偏少,教学实践环节不足,学生的动手设计及实际操作能力较弱。另外,由于学院城镇规划专业师资队伍较为年轻,总体规划方面的工程实践少,缺乏一定的项目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实践教学。再加上课程实训场地、实践基地的建设相对滞后,缺乏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和顶岗实习,导致课程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四)教材缺乏针对性

目前我院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同济大学吴志强、李德华主编的《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该教材内容系统、全面,是部级“十一五”重点教材,是高等学校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系列教材。但是,由于受众面主要针对的是普通高等院校,高职类院校城镇规划专业在使用该教材时,内容就显得较深而多了,不适用于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求。

此外,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城镇规划专业所出版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教材,因此迫切需要一本高职类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教材,以指导课程标准教学。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滞后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尤其是城市总体规划原理部分,理论性内容较多,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少量互动和案例教学,基本上是老师教什么,学生被动的学什么,没有很好的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不利于学生创造力与职业岗位素质的培养。

三、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改革探索

(一)课程目标的重新定位

不同于本科院校,根据我院城镇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技能、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广泛的适应能力的应用型规划人才,在胜任大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和研究工作的同时,主要面向急需规划人才的中小城市(镇)发挥专业才能。结合城镇规划专业发展的社会经济需求和内蒙古地区建设行业特点,针对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提出“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究相结合,技能训练与思维培养”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思想,并对课程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力求通过此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城市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规划设计中的经济技术问题,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调查分析、综合设计和综合表达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城镇规划专业知识打下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时间的调整

课程设置时间的调整主要是将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的内容进行分解,把城市总体规划原理的内容分为总规原理(一)和总规原理(二),分别安排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的内容安排在第四学期。这样的设置,不仅为理论、实践教学争取到了更多的课时量,任课老师不会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赶教学进度,而且拉长了学生学习、消化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相关内容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解决了大一学生接触不到专业理论知识的尴尬。

(三)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与重构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围绕城镇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对企业人才需求基本情况进行深入调研、论证和对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专家的指导建议,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选取。同时,课程内容的选取始终坚持以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法律规定为依据,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建设的客观要求紧密结合,努力反映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动向和趋势,把教学内容的选题重点转移到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逐步凸现我院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以小城镇为主题、与规划实际紧密结合、加强应用能力培养的鲜明特色,从而确定了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的内容模块。如图1所示。

图1: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内容模块示意图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的改革

1、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按照我院城镇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在研究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种课程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课程实践环节采用项目教学方法,即课程实践所选择的均为实际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项目,将实际项目引入课堂,采用“真题真做”或“真题假做”的课程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最大可能地让学生参与体会真实的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其岗位操作能力。

案例教学:主要针对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理论性较强的特点,为了丰富课堂,避免“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国内外城市总体规划典型案例,尤其是学生较熟悉的或身边城市的规划案例进行讲授。通过个案分析,并引入其他城市案例进行分析比较,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城市的特点以及不同的城市总体规划模式,另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城市总体规划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式教学:主要通过加强课堂讨论和组织阶段性方案汇报等形式,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方案进行汇报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要了解、准备好方案汇报,又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其他方案进行评比,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总体规划的认识,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专题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安排相关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题讲授,如在研究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时,邀请社会经济方面的教师就城市经济社会方面的内容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了解城市经济社会分析研究方法,科学确定城市性质和规模。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则邀请城市市政工程规划方面的教师就城市工程规划有关知识进行专题讲座和答疑,在此基础上学生初步完成市政工程规划方面的内容,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城市总体规划成果。

2、课程教学组织改革

以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实践教学为例,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进行分阶段方案设计的教学设计,如图2所示。在整个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图2:分阶段方案的教学组织示意图

(五)加紧课程教材建设

课程以《城市规划原理》教材为基础,结合我院城镇规划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组织教师以授课讲稿为基础编写《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实训》教材。教材根据高职高专城镇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相关国家现行规范规定,以掌握基本原理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相结合为目标进行内容的组织,注重设计方法上的解析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实用型、实践性的职业能力教学特点。目前该教材主体部分已大致完成。

(六)完善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特别是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除了将电子教材、教案和课件等基本教学材料上网之外,还将增加总体规划设计案例、总体规划相关法规、往届优秀学生设计案例等网上资源,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七)注重课程实践性教学

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是由城市认识实习(城市现状基础资料调研)、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和小城镇总体规划设计三部分组成。在这三个部分的课程实践中,始终坚持与工程实践相结合,选取适宜的实践项目,通过现状调查—分析—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到提出规划方案—向教师专家组汇报交流—修正规划方案,直至提出规划成果的阶段性的实践模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全过程,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调查分析、综合设计和综合表达能力。

与此同时,与企业联合,建立“仿真+全真”开放式的校内外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实训基地,将教学项目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保证实践性教学的有效开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八)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的改革

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中,引入过程考核评价方法,建设学生作业评分标准体系(如表1所示),使各项内容的打分有据可依,增强作业评分的客观性。

表1:学生作业评分标准

同时采取“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考核与课程指导小组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如课堂参与程度、能力获取程度的评价由本班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评定;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由本班指导教师与城市总体规划课程指导小组共同评定。这样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使得学生评分成绩相对透明、公正,也使得学生在评分过程中清楚的认识到设计的优与劣。

四、结语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过对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改革的探索,我们将根据课程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深入分析学生群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案,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关注新的教育理论,注重教师师资队伍的培养,扩大学术交流,建立健全校内外实训基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课程教学特色,以适应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城镇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友川,崔东旭,张军民,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高等建筑教育,Sept.2006,Vol.15no.3;

[2]陈玉娟,唐瑜,应云仙,汪如钢,张静莹,独立学院城市总体规划原理课程建设研究,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une2011,Vol.10no.2;

[3]陈锦富,任丽娟,罗文君,《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教学改革研究,新建筑,5/2009,129-131;

城市设计新理论篇4

关键词:德阳;建筑及规划;城市空间

德阳,四川省重点建设的九大城市之一,由于80年代建市时间不长,城市起步晚,城市建设跨越绵远河呈现带状发展,城市空间以南北山脉为背景,呈现出具有历史和现代气息的山水城市历史的发展给德阳城市空间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城市改造,新城市建设这些不仅依赖于德阳自身地方经济的支撑,而且还需要城市空间的专业理论对城市空间特征进行指导。因此,对德阳城市空间特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结合实际,理论创新

德阳城市空间是以新时代建筑及规划设计的理论为基础,结合成都平原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城市空间设计理论,突出本地特色,力求创新,以指导德阳市城市空间规划项目的实施。在进行德阳市城市规划的空间设计时,尽可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促进城市空间设计可持续发展。德阳城市空间的实体是城市建筑,内部空间是城市中的所有空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论创新:①德阳的水,绵远河穿城而过,是德阳的母亲河,2006年德阳市旌湖两岸生态整治工程获得联合国人居范例奖,由水入景,形成城市景观走廊沿线的城市空间。②的德阳的山,可以走绿色生态空间,形成和谐的城市绿地系统,环环相扣。③德阳的工业文化和文庙文化,它承载德阳市的历史,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突出的德阳的历史文化特色,需要真正体验空间环境并充分与它沟通。

2提升品味,改造形象

德阳城市空间不同于川内其他城市,从城市空间认同上呈现出自我特征。德阳是“成德绵”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德阳可以利用这一独特的优势和环境,改善城市空间的特点,以更好地体现城市的独特品位。人们对德阳的城市空间感受来自于:旌湖两岸景观的合理规划、城市平原及丘陵地貌的功能的开发;东湖山及石刻公园旅游业的大发展;德阳文庙民间文化保护等相关内容。德阳市区山水园林结合,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空间立体感,也给我们带来了空间环境的多样性,在容纳人们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活动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传统的和现代的不同的沟通空间。文庙广场是人类物质和信息交流的场所的性质,是城市中的各种活动的作用结果,是德阳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也是德阳城市魅力的重要之处;德阳的南北公园充分体现在人与空间的互动中,在城市空间的品味。新建和提升现有各类绿地系统的质量,重点实施公园绿地体系建设、街道和广场景观营建建设等。使德阳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地理文脉在空间延续上得以继承。在城市空间设计的布局中,可确定德阳市区绿色、水线的基本风格相互交错的文化特色的城市。德阳市的城市空间,不仅体现在中心城区,也在城郊得以发展和深入,创超出独特的生态空间。东起东山,西至石亭江,在德阳市区5~20km范围依托独特的山水特色,以浅丘区片状森林和坝区农田林网构成的环状森林带为基础,改善城市背景环境,拓展城乡居民活动的森林环境和空间,逐步建成一个生态功能完备、景观优美的城郊生态空间,显著提升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

3特色改建,继承历史

德阳城市空间的历史延续一直来源于德阳城市空间历史发展连续性理论研究,得益于城市设计空间的丰富内涵。城市空间是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基本环境、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环境。城市空间设计通过城市环境评价和适当调整,实现德阳城市空间设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是德阳的工业历史,一方面是德阳的文庙文化。德阳市工业特色是城市长期历史文化积淀的良好表现。新老城区现状的差异性,体现在对建筑的表现,例如在德阳,老的工业建筑在近年的城市建设中已经越来越少,中国二重的红砖建筑,那是一代又一代德阳人心中的抹不去的文化符号,是一种人文历史。工业厂房及家属区的红砖楼是德阳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德阳工业城市的沉淀,在空间上延续了城市工业文化的特点,不论城市如何不断变化发展,我们在把握城市形象的动态发展的观念上,依旧需要保存历史和塑造德阳新的城市空间的独特特征。熟悉老城市的人们都知道;老城区主要街道是蜿蜒的小巷,建筑风格是砖木结构。街道的两边便是典型的川西民居风格的建筑,坝子里绿树成荫,如同德阳城市的肺。每一条街上的空间格局凝聚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德阳民俗文化。德阳文庙是中国西部地区保存完整、规模宏大、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庙。德阳文庙文化也是德阳的一张活名片,古建筑错落有致,空间上以中国古代城市空间设计为依据,同时兼顾现代商业气息,城市空间的布局要保护城区的基本格局。例如文庙广场周边的旅游业的发展,庙街及文庙新天地、钟鼓楼广场空间设计,在对老城区街道的保护的同时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例如:旧城区街道、轮廓、质地。然后利用控制道路的布局、建筑高度等手段来展示历史街区,突出城市历史的特色。城市空间组织包括:当地的历史遗址、遗址和空间体系的特征的形成。如德阳市城区空间的历史文化,城市空间的特点将继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流动。

4和谐人居,持续发展

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趋势是一种必然趋势,促使着德阳城市空间设计的不断演变的。德阳新老城区的城市改建升级,德阳市的整体环境和其他基础设施,包括城市家庭组织结构、城市邻里交往模式、城市社区构建模式和城市社会生活存在方式等在德阳城市空间升级城改造的发展过程中,都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首先以人为本,根据当地民居的特点,合理开发和利用当地环境资源,满足居民生产生活、居住休闲、生理心理需求为前提,建设具有德阳特色的城市居住空间;为了充分反映德阳山水城市,在宜人的特色的城市人文景观环境;城市环境设计在商店的互补性;根据不同行业的需求,城市居民居住空间设计。其次以和谐自然为基本点,以德阳市城市空间环境的独特的地理特征,体现良好的亲水环境。创造为天人合一的自然环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兴城市空间环境。最后德阳未来城市空间的前景和现代城市空间的设计是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趋势。以自我条件为出发点,寻城市空间内部结构的同时,调整城市空间持续发展的合理机制,促进德阳城市空间区域特色的和谐发展。德阳城市空间结构的系统研究是城市空间结构要素的组织结构。良好的城市空间研究方向,可以更好地体现德阳公共城市空间的整体推广,以及人与环境的融合。德阳城市空间体现城市地方特色变化的研究,不断丰富城市文脉,不断演变。并遵从本地的传统风俗习惯,形成德阳的新的城市空间形态。

参考文献

[1]恩其.城市•前言•城市空间(一)[J].国外城市规划,1988.

[2][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林•弗朗西斯.俞孔坚,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城市设计新理论篇5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慧建设理论;物联网;云计算

中图分类号:F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2

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宋刚和邬伦撰写的《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一文中强调智慧城市不仅是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是要以人为、协同、开放和用户参与。将智慧城市定义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

到今天,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希望建设出新一代文明、和谐、资源节约、经济发达、生态的城市。2013年评选出的全球7个智慧城市为:美国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市、芬兰的奥卢、加拿大的斯特拉特福、台湾的台中市、爱沙尼亚的塔林、台湾的桃园县和加拿大的多伦多。我国也在不断加大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希望建设出信息化与城市化高度融合的城市,使城市信息化走向更高阶段,实现城市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智慧建设相关理论概述

与智慧建设理论相关的理论主要有四种,即: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精益建造理论、智慧城市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1.1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项目一词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几乎所有的生产活动都是以独立的项目方式开展的。在传统的项目中,其生命周期就是指项目决策、项目实施、项目竣工验收、项目使用和维护。在项目的各个生命周期中都存在许多复杂的关系,各个生命周期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之后,项目管理效率会大大提高,管理成本会降低,管理水平会提高。智慧城市梳理那些千丝万缕的联系,使每个个体都能按照一定的规范运行,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

1.2精益建造理论

所谓精益建造,就是将“精益思想”在建筑业加以改造和应用,彻底消除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浪费和不确定性,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要求,从而实现建筑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简单来说,精益建造理论就是要对工程建设实行全过程管理,整体把握工程建设,从而极大地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工期、提高质量、减少资源浪费。而智慧建设理论则是基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理论,融合现代化高新信息技术,从整体上把握项目整体,提高管理效率,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问题。

1.3智慧城市理论

学界将智慧城市定义为:“通过智能计算技术的应用,使得城市管理、教育、医疗、房地产、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和公众安全等城市组成的关键基础设施组件和服务更互联、高效和智能。”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德仁认为: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与物联网有机结合形成的产物。越来越多的学者在对智慧城市进行研究时开始重视生态、人本观念,智慧城市要从人本的视角的建设。简单来说,智慧城市就是要实现城市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解决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智慧建设理论就是从智慧城市理论中形成的,同时,智慧建设也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4可持续建设理论

可持续建设理论也是从项目的生命周期管理中形成的,就是说: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力求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尽可能多的使用可再生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而智慧城市则力图实现全过程的可持续建设,为项目建设建造出能源消耗分析的经济模型,寻求到最佳建设方案,实现项目建设的节能和环保。

二、智慧建设理论的内涵和特点

智慧建设理论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为项目建设营造出良好的智慧环境,满足项目建设中所有的个性化需求,对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创新和优化的理论。换言之,智慧建设理论将传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可持续建设理论、物联网技术、网络技术、云计算等有机融合起来,最终统一集中到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中,实现项目建设的集约化,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是智慧建设理论的来源,智慧建设同时又是智慧城市得以实现的方法和途径。智慧建设需要物联网、网络技术、云计算等的支持。

智慧建设理论的核心是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项目建设的高度集成,为项目建设和管理提供多层次的个性化需求,最终实现项目的节能和环保。所以说,智慧建设理论有智慧性、集成性、便利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

第一,智慧性。这表明的是智慧建设理论的功能性特征,智慧建设理论是要为项目建设和管理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的智慧服务。

第二,集成性。智慧建设理论将项目建设与项目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从过程和结果两个角度力图达到最优化,实现项目建设各个内容的高度统一,使项目设计规范一致、设计标准一致、各个部门的信息交流共享、团结合作管理。

第三,便利性。智慧建设理论为项目建设和管理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所以说,它是以参与项目建设各方的个性化需求为基础的,既考虑到项目建设者的利益,也考虑到项目使用者的利益,力图提高所有人的满意度。而每个人的需求又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就是灵活多样的,满足所有人的个性化需求,为每个人提供便利。

第四,可持续性。智慧建设理论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希望实现节能、环保的项目建设。无论是在项目的建设中还是在项目的使用中,都体现出可持续性。

三、关键技术问题分析

3.1关键技术

3.1.1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所以其基础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最早于1999年被提出,被称为人类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简单来说,物联网就是利用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定位系统等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在某一范围内形成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互连。物联网分为感知、网络和应用三个层次,每一个层次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物联网可以广泛的运用于物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业检测、花卉培育、食品溯源、个人健康、情报搜集等领域中。具体的操作方法是:首先将感应装置安装到铁路、公路、桥梁、管道等物体上,然后利用物联网技术将现有的互联网连接起来,从而实现人与物的交互。在这个物联网中,需要有众多的计算机,需要工作人员对相关设备进行实时管理和控制。在物联网基础上,人类可以精细的管理生产生活,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发展,使人类生活达到“智慧”的状态。

3.1.2云计算

云计算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力量。云计算是由Google公司提出的,它是一种新型网络应用模式,是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以及虚拟化服务、软件服务等的融合。云计算使得所有大规模和高精度的计算成为可能。利用云计算技术,将多台计算机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系统,然后按照资源需求进行分配,实现高精度、大规模的计算。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建设云计算平台,可以对智慧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多种信息和状况进行迅速处理,合理分配资源,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建设。

3.1.3数据挖掘技术

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紊乱的数据资料,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迅速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剔除没用的数据,将有用的数据整理出来,然后再进行一定的数据处理以满足人们的各种个性化需求。

3.2关键技术问题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努力建设出各种需要的平台,为项目建造各种模型,为项目提供个性化服务。那么,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有哪些关键技术问题呢?

3.2.1智慧建设的理论体系和管理模式

为了尽快建设成智慧城市,那么就需要尽快构建出智慧建设的理论体系,根据智慧建设理论的内涵和特性,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和精益建造理论,构建出智慧建设的理论体系,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运用项目分析管理、信息管理、融资结构、委托等学科知识和理论,结合云计算、物联网、全球定位系统、数据获取、数据挖掘等技术,进行智慧建设的管理模式探讨,努力为智慧城市建设创建出良好的软硬件工作环境。同时,为了保障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还需要制定出相关的保障制度,建设基础设施等,最终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效率、安全性。

3.2.2构建智慧建设模型

要促进智慧城市的建设,构建出智慧建设模型很重要。根据项目建设的全生命周期以及项目建设中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构建出不同的模型,比如说,构建出对项目建设的能源消耗进行经济和环保分析的模型,通过模型,得出项目建设能源使用的最佳方案,尽可能多的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项目节能和环保的最大化。

3.2.3建设信息交流平台

为项目建设建造出智慧的信息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中,项目各方参建人可以实现无障碍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不同施工阶段的信息可以兼容,能够进行对比分析;项目管理人员可利用信息交流平台全面掌握项目建设信息,对项目建设实行跟踪管理,从整体上把握项目建设的进度、成本和质量。

3.2.4建设合作平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项目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大。为了促进项目的智慧建设,需要为此建设合作平台,利用三维设计技术建设出合作平台,提高可视化、参数化,为项目设计规划、施工提供技术支持,逐步实现项目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使项目各个阶段的建设信息能迅速实现共享,降低信息损耗。

3.2.5风险管理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建设中的所有风险进行分析,构建风险管理模型,对各个风险要素进行评估。然后再根据风险要素为智慧建设构建出一套融技术风险、施工风险、信息安全风险、文化风险、地域风险等风险防范措施于一体的保障体系。

3.2.6运营维护

为保证智慧建设的顺利开展,探讨智慧建设运营维护的方法,并在现实情况下不断改进运营维护的方法。

结束语

智慧建设理论以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GiS等为技术手段,为项目建设构建出良好的智慧环境,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实现项目节能和环保的最大化。但是,目前在智慧建设的理论体系、平台建设等方面还不完善,随着技术发展和科研的进步,智慧城市建设也会加快进程,逐渐建设出高质量的智慧城市。

参考文献:

[1]李伟,陈治睿.浅谈智慧城市理念和关键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

[2]王要武,吴宇迪.智慧建设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8).

[3]陈晨.城市智慧建设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3(10).

[4]蒋云钟,冶运涛,王浩.智慧流域及其应用前景[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31(6).

[5]郦月飞.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2013(1).

作者简介:王雷(1976-),浙江衢州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科技政策。

城市设计新理论篇6

关键词:城市更新;改造;创意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14日

在当前城市发展背景下,创意产业成为时下的一个新兴知识产业,创意产业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挂钩使得创意产业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地区的社会竞争力。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英国,布莱尔工党在提出“新英国计划”时第一次提出了关于创意产业的概念。在现在的欧洲,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与金融行业比肩的产业,因此发展“知识”产业、发展创意产业在世界范围内都成为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产业转型,知识创新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把科学发展观和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我国的一些一线城市已经成为发展创意产业的先锋。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具有先天的文化和经济背景优势,北京的创意产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创意产业聚集区。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在近年来同样快速发展和建设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一线城市开始,近年来其他城市也正在不断地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如杭州、南京、成都、武汉等等。

创意产业园是依托文化和知识的产业园区,它最初形成的雏形是创意工作者、艺术家等自发改造的工作聚集区,在政府推动的作用下,依靠有效的规划以及营建协助和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目前,新的发展阶段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与商业结合的复合型园区,对于维持园区运营、增加园区活力也具有正面的作用。

一、当代城市设计观念发展初期――从功能主义到系统主义

自工业革命开始,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打破了过去农业社会下功能单一,原始的城市发展建设模式。工业社会之前的城市形态和环境在进行相对简单统一的规划和控制就能使城市维持较好的秩序和统一性,这在较小规模的工业前社会是较好达到的,但是工业革命的到来打破了这样的城市发展形式,城市规模随着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骤然扩大,由此便产生了一系列的复杂问题,同时产生的土地价值和所有权的变化使得城市建设和开发成为了只考虑纯粹商业利益的行为却忽视了城市整体发展和人的其他现实需求。在思考和解决城市发展建设和城市环境改善的过程中,当代对城市设计的观点逐渐形成和发展,在批判中革新。

针对工业时代城市发展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自1933年以来,Ciam在《雅典》提出功能主义城市的观点,虽然在《雅典》中提到了应该对城市中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进行保留,但是对于功能主义的城市设计观来说,主要在城市功能的严格划分,它对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总体上是一个忽视的态度,在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概念中,他对城市规划推崇的是一种推倒重建式的方式,他的方式对于复杂的城市环境和结构来说是片面的,对于功能分区的过于严格的划分造成了生产与日常生活关联性的降低,反而使复杂的城市结构矛盾加剧了,造成了城市运转效率的降低。

因此,面对新的城市发展带来的更加多元化的要素,城市发展涉及课题的日益复杂化,在现代主义主张的功能城市,即后现代城市设计观中,从更加全面系统的角度来关注城市设计、城市建筑和人的关联,以及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性。一部分建筑师根据结构主义的观点,完善了城市设计的思想,在城市设计中对城市中存在的种种多样性、复杂性的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城市形态和城市的空间环境是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一个统一整体。根据结构主义的观点,结构是由一个系统构成的,系统由各个成分构成,结构就是一个按照一定规律形成的综合体,结构主义就是在这个系统的基础上来做研究。对于城市来说,便是强调在复杂的城市系统整体上来考虑城市设计,当然是对于之前功能主义城市理念的反对,功能主义只是在孤立的考虑问题。

在“小组10”的金巷住宅^规划中,首次提出了“空中街道”的概念,利用空中连廊的形式将生活空间和社会环境融合起来,这是最早的从建筑空间上对功能之外的人的生活、社会化要素以及城市组成要素的考虑,在对城市要素的界定上更加接近人性的环境,从街道、房屋和区域划分生活空间,而每一种分类都是各种类型功能要素和结构的集合,这已经不是如功能主义上把城市孤立的划分为居住、工作、交通和娱乐简单的四个功能区块了。

二、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关注――类型学与场所理论

瑞典哲学家哈尔登认为:“大多数人认为最好住在一个充满记忆的环境里,知道前前后后是什么东西,会使人感到安全,在我们跟环境和历史的联系中,文化的认同是归属意识,这是由物质环境的许多方面造成的,这些方面提醒我们意识到这一代人跟过去历史的联系。”

类型学理论的产生,使对于城市历史建筑的关注成为了当代城市设计理论的重要部分,类型学理论的观点从对城市建筑的历史形式的总结和归纳中作为城市形态和空间的设计语汇。实际上类型学对历史建筑的关注更多的是在于从历史的城市元素和城市空间关系中寻找类型和结构的本质。希特作为早期关注欧洲城市设计的先驱之一,他就提出了对于城市设计要从古代的城市布局中寻找思想源泉,包括从古希腊的城市广场和中世纪有机城市中那些复杂不规则形态的街道形成的空间形态等等。同样的罗西在他的城市设计观念里发展出“类型城市”的思想,他将城市作为建筑的场所背景,建筑构成城市的有机部分,建筑的存在一定是在现有的城市语境中产生的,包括了城市内在的历史性结构。城市的历史和传统空间就成为了新建建筑的场所载体。

类型学的观念还带给现代城市设计一种新的营造视角,在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利用城市历史环境中的类型和空间形态,塑造出新的具有历史延续性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共空间,这对于使用历史建筑的空间改造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三、城市更新运动与人文主义的城市设计观

从古希腊开始就形成了有关人本主义的观念,而现代的将人文主义带入城市设计中的,来自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城市更新运动。西方国家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恢复后进行了大量的城市建设活动,而城市更新运动中对城市的规划试图用一种推倒重建的方式来进行,直接而粗暴的城市更新方式,缺少对城市复杂性的认识,加剧了对城市文脉和历史肌理的破坏,而功能分区上对城市核心区的简单划分,使得曾有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生活脉络瓦解了。

基于这个时期对城市更新实践的失败探索,西方的建筑理论、城市理论开始着重关注城市环境以及人文关怀,而实际上,在之后的一些新的城市更新中,往往都转向了城市历史文化、城市生活环境、社会经济因素等综合考量的设计,以此来创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和活力的城市。

在城市更新运动之后,关于城市设计的理论探索中,结合了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和环境关系的心理学讨论人与城市空间、城市环境的关系,这就是从人文主义出发的城市设计观,它更加关注人的尺度,并且从城市的大规模的建筑体量形成的超常空间考虑,它更关注的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活化的空间,在城市这个巨大空间纬度的层次上同人的内在体验形成的关联性。凯文林奇提出的城市意象理论就是这样一个关注人的城市环境中的心理体验和行为模式的理论。凯文林奇将城市的空间环境抽象为五个构成要素,即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以这五个构成元素为基础构成描述城市可意象性。

四、当代城市设计观总结和思考

当代城市设计观的发展从孤立的功能主义到后工业时代对人文和历史文化的关注,便是对城市方方面面要素和城市复杂性的关注。那么,当我们进行城市内场地建筑设计时,就要带有多维的观点去理解设计,从城市空间、城市语境的复杂背景中去考虑建筑设计,包括工业遗产改建的创意园区建筑,本身它基于的工业遗产建筑就带有城市历史文化的关联性,而新的创意园区建筑又是一个功能复杂,服务于城市经济需求文化需求的建筑,在这样的条件下建筑空间设计便是一个综合考虑和分析问题的过程。

主要参考文献:

城市设计新理论篇7

abstract:fromtheUnitedStatescanbeseeninthecourseofdevelopment,urbanplanningand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hasthecloserelation,bothinmanyareasoverlapcoincidence,landscapeplanningdesignersinthefieldofurbanplanningplayinganimportantrole.Sointhispaperputsforward,withthelandscapedesigntheorytoguideurbanplanning.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景观设计理论指导城市规划的依据

1.美国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密切联系

美国的工业革命,为美国带来优越的物质文明。但其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了资源和环境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大工业生产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不再是少数贵族及其侍从,他们渴望得到一个自然。美国的景观规划设计应运而生。

1.1olmsted

从1860年到1900年,olmsted等景观规划设计师在城市公园绿地、广场、校园、居住区及自然保护地等方面所做的规划设计奠定了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基础。由于olmsted及其合作者的实践以及专业教育在哈佛大学的确立,使美国的景观规划设计一开始便定位在一个很大的活动范围内,包括城市公园和绿地系统、城乡风景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居住区、校园、地产开发、农场和国家公园的规划设计和管理,随后又进一步扩展到主题公园和高速公路系统的景观设计,这使景观规划设计师成为人居环境的主要规划设计师和创造者。

1.2ianmcHarg

生态规划的倡导者,他的《设计结合自然》(Designwithnature,1969)建立了当时景观规划的准则。mcHarg一反以往土地和城市规划中功能分区的做法,强调土地利用规划应遵从自然固有的价值和自然过程,并因此完善了以因子分层分析和地图叠加技术为核心的规划方法论,被称之“千层饼模式",从而将景观规划设计提高到一个科学的高度。

2.当今我国所面临的生态困境

目前,我国660多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在城市和乡村流淌的河流几乎没有一条未被污染;在中国境内的大多数河流上建筑15米以上高度的大坝25,800座,占世界总坝数一半以上;每年都有3436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变成沙漠,且每年都在不断上升;每年都有近50亿吨的土壤被侵蚀。在过去的50年中,有50%的湿地消失;地下水水位每天都在下降。经济高速发展的代价是环境的破坏。

这一系列的数据说明,中国的生态处境很险峻。我们需要有一种与自然系统,自然演变进程和人类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特殊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经验,来解决现状社会问题,以及未来社会人口迅猛增长和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的难题。

能帮助我们度过难关解决生态问题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经验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应该是中国的景观设计和城市规划相结合,用景观设计理论指导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在美国,景观设计是同城市设计紧密结合的,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意识进步以及技术的飞跃而不断得到调整,在动态发展中,从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从局部的环境调整走向整体环境的改造,同时,越来越多的商业企业感受到景观设计职业的作用及其带来的商业价值。而广大公众也因其在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平衡方面所所取得的成就而对其大加赞扬。可见,在美国的城市发展中,景观设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我国,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也正是创造性地将中国的风景园林同城市设计相结合的发展思路。所以,中国应当扩大园林景观师的职业范围,让他们运用丰富的园林设计知识与优势,结合当今优秀的城市设计原理,积极参与到城市的改造、商业步行街建设以及城市设计当中,从根本上改变城市环境面貌。

二、景观设计理论指导城市规划的优势所在

1.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我们一直强调的“设计以人为本”的说法,其实是比较片面的。因为从生态价值圈这个意义上理解的生态,全面理解的生态概念,土地和环境都是有生命的。而环境中的土地、动物等等都应该拥有各自的位置,得到相应的尊重。中国人普遍认为,西方哲学是“天人二分”的。但是,有很多现代的西方景观规划设计师们也一样相信“天人合一”的哲学原理。

景观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反映,景观设计理论在城市规划上的反馈,也正是人类道德价值的反映,通过这样的城市设计,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种设计必然是长远的、尊重自然的、维护生态的、切实为人类创造可持续发展生存空间的设计。

2.传承中国造园文化

有人说,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建筑或者生活空间,很难满足现代中国因“人多地少”而带来的像“需要高密度住宅”这类要求。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设计的一些手法,已经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现成的好的做法。在传统的中国园林设计中,不是用人工的理性和几何方式来创造景观,而是用他们所熟悉的自然景物来创造一个微缩的自然景观,造就了不少“一壶天地”。将现代景观设计理论结合中国古代造园手法,对我国的城市规划进行指导,可以达到高效利用土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将我国丰富的造园文化传承下去,

3.保证城市设计的整体性

从目前我国的城市设计项目来看,几乎是由规划师、建筑师、园林师分工分段合作完成,这种工作模式导致生态环境得不到充分的保护利用,同时造成建筑环境与园林环境的脱节,使设计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由景观设计师负责整个城市设计项目的全过程,能够消融规划师、建筑师、园林师的明确分工界限,有利于创建协调一致的城市景观,促进城市空间的整体构建,营造自然和谐的城市氛围。

三、景观设计理论指导城市规划的具体手法

1.他山之石

美国景观设计发展是美国工业化发展的产物,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所以在对待产生于美国并发展起来的现代景观设计理论的态度上,我们必须采取儒家的取之有度,笔者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实行“拿来主义”。

城市设计新理论篇8

关键词:大城市,中小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与设计,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循环水系统

 

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分为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循环水系统3个子系统。免费论文,给水系统。市政给排水规划与设计是城市基础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城市给水管网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管网优化;关系着城市地面水的排除,而城市污水的处理是使水资源得以良性循环的基础,对居民居住环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排水系统是水循环中水质和水量的连接点,再生水利用是水循环中质与量的桥梁,污水资源化,污水的再生和利用既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又有效的保护了水环境,有利于城市水资源系统健康、良性的循环。通过先进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平台,解决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势在必行。

一、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

城市给水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市政给水范围的划定,市政给水量的预测等规划内容;而城市给水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给水厂,给水泵房,给水管网及阀门井,计量设备等设计内容。

城市排水规划的主要摘要的设备等设计内容。

二、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存在的问题

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存在的问题有:

①市政给水工程规划科学依据不足,城市水系统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各类指标、标准、基础数据和分析工具,其中水量预测和水平衡分析是核心工作。目前,我国的水量预测工作主要是参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中有关规定,但我国不论在国家还是在区域层次上都缺乏对用水工艺、各种用水器具和用水行为的详实系统监测,缺乏对新型用水技术替代规律和扩散规律的基础研究,缺乏对多种信息的综合性和结构性分析。

②排水体制规划还比较混乱,虽然目前绝大部分城市的排水体制分别由环保局、市政工程管理处、水利局等不同部门管理,由于部门间沟通不够,加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对排水设施存在的问题和发生的新问题都不能及时解决。另外传统的防洪和排水设施设计中,强调采用分流体制将雨水、污水尽快排出城市,而忽视了城市径流面源污染的控制和雨水资源的利用。随着流域整体水质的改善,城市随机性的暴雨径流和突发事件引起的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冲击,也成为流域污染控制的主要内容。免费论文,给水系统。

③传统的给排水专业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由于城市给排水规划与设计技术参数多,不定因素多,且由于城市发展新增交叉学科的特点,这使城市排水规划难度大大增加,而从传统的给排水专业毕业学生,因为受知识的限制,而不能从宏观的分析论证,不适应城市发展新增加规划多学科、多层次的分析论证要求,不能满足城市给排水规划与设计的需要。

④市政排水工程规划滞后,而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过程中,给排水处于配合地位,影响了城市给排水规划科学化发展。往往出现道路要求快速建设,造成排水工程规划没有编制,一些排水工程不能与道路工程同期施工,有的虽然设计完成,而排水规划由于相关原因需要修改,许多工程项目未能按照规划建设,规划的指导意义也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造成工程需要再次改造。

三、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解决的措施

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解决的措施有:

①城市水系统需要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城市水系统规划是针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水源、给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子系及各个要素的综合布置。城市用水规划的总量平衡非常重要,必须优化组合各种可行的节水、回用水等方案。免费论文,给水系统。要做到这些,首先要了解城市水利用规划,内容应包括:地面水、地下水、雨水和海水等水资源平衡;给水、排水和污水再生利用等总量的平衡;给水节水规划和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规划;水的生态循环规划;各类水工程设施的规模和布局等。免费论文,给水系统。对于当前我国的城市水系统建设中的普遍出现的规划不协调、建设不配套、管理不统一等问题,规划中特别要注意管网配套和给水、排水和污水处理能力的协调增长,确定规划期内水系统及网络设施建设的规模、详细布局和运行管理方案。

②水量规测是给排水规划的基础,水量规模预测是否符合发展趋势和实际需要,对水资源的工程总体布局、合理利用、实施步骤和工程费用产生重大影响。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是测算城市总用水量规模的主要依据,预测包括:总体规划阶段给水水量预测;总体规划阶段污水水量预测;分区规划阶段及专业规划给水量预测;分区规划阶段及专业规划污水量预测;总体规划阶段污水水量预测;详细规划阶段给水量预测;详细规划阶段污水量预测。改革以来,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住宅建设、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使给水量不断增长。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之一的给水量的增长规律也将与过去不同,水量预测就不能仅按历史的发展计算,还要根据具体的城市规划对不同类型用水量分别预测分析。

③在城市水系统中增加节水子系统,加强节水力度,促进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良性循环。免费论文,给水系统。在城市水系统中增加治污子系统,加强治污和再生水会同力度,重视再生水、中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利用,促进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良性循环,是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免费论文,给水系统。

结束语

编制城市给排水规划时要善于处理好城市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等问题,绿色环保节能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合理地布置管网,充分做好系统安排,远近期结合,使管网设计具有现实性和超前性;而在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道路辅助设计系统,道路资料可直接提取到给排水设计人员,使城市道路与给排水工程设计实现科学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282-9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318-2000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8.

【3】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GB50013-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4】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GB50014-2006室外排水水设计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5】林向明.城市排水管网的规划设计【J】科技咨询导报.2006,8.

城市设计新理论篇9

关键词景观都市主义风景园林设计风景园林教育

中图分类号:tU986-4文献标识码:a

景观都市主义是当前西方最热门的城市设计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景观是城市的基本单元,倡导的“以景观作为核心介入手段”多学科合作的思想来解决复杂的城市规划建设问题。

然而,我国当前的风景园林教育仍以单一的“人居环境空间、场所”设计主,面对综合复杂的诸多城市问题,当前的教育思想缺乏多视角、多学科、多技术协同的合作研究,已较难满足实际需求。

因此,笔者提出基于景观都市主义设计思想的风景园林教育改革,鼓励风景园林专业跨界融合,重新定位当代风景园林教育,通过多学科融合、多种技术手段协作来解决复杂的城市问题。

1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简介

1997年,美国城市学者瓦尔德海姆提出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Urbanism)的概念,并指出“景观将取代了建筑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基本单元。景观突破学科的界限,不仅成为洞悉当代城市的透镜,也成为重新建造当代城市的媒介”。这标志着一种以景观作为主要介入手段,并结合多学科理论交叉的城市设计思潮的诞生。景观都市主义强调多学科融合,考虑将人文、生态、社会、经济等因素融入规划实践,并充分运用新的图形分析、图像模型生成技术,形成崭新的城市设计理论。

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师詹姆斯・科纳(JamesCorner)提出景观都市主义研究的四个主题:生态与城市过程、水平表面的分阶、操作或工作方法、想象力。景观都市主义观点主要包括“系统、跨界、动态、基础设施、数据”等方面。

系统观念认为,应该将“自然、生态、人文、社会、经济”等因素纳入都市景观设计与再造的过程,力求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图形图像处理和操作模型的建立,来描述复杂的现代都市空间环境。景观都市主义倡导跨界融合发展,传统的风景园林学科应该和城市规划、建筑学、市政工程、生态学、社会学等交叉合作,形成良好的学科协作平台。城市景观是一个动态发展演变的过程,景观的创造应该打破对传统视觉领域构图美学的教条,创造出不确定的,流动变化的空间形态。景观都市主义还认为,城市景观化、绿色可持续性的基础设施设计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它可以有效整合传统基础设施和城市户外空间人公共活动,提升城市活力。基于信息技术的数据化图像处理、分析,是景观都市主义通常采用的技术手段,它开启了数字化的崭新的景观生成过程。

2当前我国风景园林教育

2.1我国风景园林教育回顾

我国风景园林教育,最早可以追溯至1951年清华大学与北京农业大学合作组建的造园组。后来由于国家院系调整,北京林业大学于1956年成立“城市及居民区绿化专业”,是我国早期园林教育的开始。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北林大的园林专业一度停办,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园林专业的发展走上快车道,并取得较大成绩。

据2014年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统计,我国现有220所院校开设园林、风景园林及相关专业,每年招收各种层次的学生50000人。我国风景园林教育主要分布在“建筑、农林、环境艺术”三大学科背景的高等院校,各个院校结合自身优势,园林专业教育、教学内容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2.2我国风景园林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风景园林学科理论体系尚待完善,所以各类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在建筑类院校中,风景园林教育强调依托“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科理论,以人居环境的“空间规划设计”为主的教学模式;而农林类院校则强调以“植物学、生态学、传统造园学”来指导教学。

这就造成我国风景园林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专业定义、内涵、外延存在争议。

(2)专业教育总体质量不高。由于各个学校办学实力差异,专业教育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所以导致很多院校的教育水平层次不齐,效果不理想。

(3)专业教育理论及思想发展缓慢。由于学科理论研究不足,在风景园林教育实践中,许多院校教学缺乏“多学科协作、应用新的技术手段”等教育理念,致使专业教育缺乏思想及理论的革新。

(4)课程内容较单一,缺乏创新性研究。当前围绕“建筑、规划、绿地、生态、人文历史”等因素,我国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多以单门课程教学展开,缺乏跨学科、跨专业之间的综合性的课程设置。

(5)理论与实践教学不紧密。由于不同院校师资、场所硬件条件的制约,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教育,多以校内课程设计方式展开,缺乏校外实践以及围绕现实生活中复杂的城市问题进行综合性研究型教学。

3基于景观都市主义设计思想的风景园林教学改革

3.1教育理念的革新

针对日益复杂的城市问题,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应借鉴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观点,将城市的设计纳入以景观主导下的多学科协同合作,创新城市空间分析方法、大胆采用基于信息技术的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树立基于“自然、生态、人文、技术”为一体的新型城市空间规划教学理念。

未来的风景园林学科,需要多学科的相互促进,融合发展;而相关教育就更要转变仅仅在城市绿地类型的空间界域思考问题的思维,将解决问题的思路转向城市区域尺度、城市生态系统层次,从系统观综合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

因此,基于景观都市主义设计思想的风景园林教学,首先要突破单一绿地空间界域和传统园林设计的视野限制,力图将人居环境学科与生态、人文、自然、市政工程技术等紧密结合,从学科的交叉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3.2教学内容的调整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设计思想的风景园林教学,要突破单一传统的园林专业课程设置,在进一步加强建筑学、城市规划课程教育的前提下,大胆引入“城市水文、城市生态学、市政设计、人文地理学、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GiS技术、参数化设计”等相关课程。专业教育应适当借鉴医学教育方式,以七年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为主体,保证学生能有较多时间在校学习多门交叉学科的理论,真正做到跨界融合,夯实和延伸专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树立利用多学科视角进行研究和探索的能力。

3.3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风景园林教育以“基础课―专业课”为最基本组织模式展开,综合类的课程设计安排较少。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容易形成以单一某门课知识为主体的的思维,缺乏多种课程融合、多学科、多角度思考探索的精神。

要打破现状过于分割的课程培养体系,建立以综合设计studio模式为主导的设计教育方法,保证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每个学期都有专门综合设计studio课程。这些课程的训练主题应紧密围绕复杂的城市问题,如“旧工业遗址再生、景观生态修复、绿色基础设施设计、城市空间活力营造”等,从而逐渐让学生认识景观都市主义设计的价值所在。在教学中革新教学方式,可以采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自我研修的学习习惯。

3.4教学质量评价

良好的教学质量体系需要科学而缜密的教学大纲设计,为突出多学科融合的教育思想,要增加风景园林专业涉及城市气候、土壤、水文、地理、生态、人文学科、市政工程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还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如:鼓励跨学科专家及社区公众组成评审团,共同参与课程设计成果评价。对于学生设计成果,要坚持开放性评价原则,在坚持科学与艺术原则基础上鼓励方案多解的思路与方法,以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多种思维。

4结语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关注复杂背景下城市问题,力求通过打破单一传统园林设计界域,建立以景观设计作为主要介入手段,跨界整合相关学科,形成多层次、多维度、多学科参与的城市设计理论。其核心是强调景观作为核心媒介重新定义城市的秩序,力求真正整合相关学科理论与技术,解决人类日益复杂的城市问题。

所以,基于景观都市主义设计思想的风景园林教学,应该树立新型的以“风景园林学科主导并多学科协作”的教学理念,同时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合理调整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才能满足未来不断变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东云.当代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与谱系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4(129):133.

[2]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树人成境――清华大学风景园林教育成果集

(1951・2003・2013)[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031-032.

城市设计新理论篇10

关键词:实践教学,建筑学,城市设计,教学改革

0引言

“城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设计师能够始终以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思维去思考设计对象,能够从社会经济、地域文化、绿色生态等角度切实地去应对现实社会环境中的具体问题,城市设计是联系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重要纽带。城市设计理论及实践发展至今,在指导中西方城市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城市特色营造、传统风貌保护、老城区有机更新、新区场所空间营造等方面[1]。城市设计课程,是建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其课程体系通常包含城市设计概论(理论课)、城市设计课程设计(设计实践课)两门主要课程以及城市设计相关专题。目前的城市设计教育延续传统的建筑学专业培养模式,学生较为注重设计对象的空间形态,注意力和着重点大多落在建筑空间及形态组合的“创新”上,而相对忽略甚至无视周边城市环境、居民风俗习惯及地域特色的传承与延续。实践活动为城市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设计实践层面而言,主要分为三个大的层次:1)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概念性城市设计、总体城市设计等;2)详细规划层面的地段级城市设计、街区级城市设计、旧城有机更新等;3)具体建造层面的城市小品、广场、公园景观等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等。当前,在城市设计教学中如何结合具体设计项目,加强设计实践环节,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现状环境、挖掘历史文化、传承地域特色,充分理解城市、建筑与人相互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当前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议题[2]。

1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城市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面貌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许多“奇奇怪怪”的建筑在全国各城市不断涌现,其与周边整体环境、历史文化特色的不相协调也越来越多地被公众关注,不断挑战着公众的审美底线。因此,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的建筑实践往往容易走入误区,忽视宏观的城市环境,而沉迷于建筑单体的创作。因此,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应加强“城市思维”的培养,而作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重要的联系纽带,“城市设计”获得了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传统的培养模式势必随着设计实践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在本科阶段城市设计教育中,适时的培养基于城市思维的建筑设计手法,进而影响其后续的建筑设计实践尤为关键[2]。

2城市设计现状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实践中被人诟病的问题,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追根溯源,专业教育的误区及对人才培养的片面甚至错误导向责任无法推卸。当前建筑学本科培养模式中,建筑设计实践类课程的安排通常是按照项目类型难易程度逐步深入的,而城市设计相关课程往往在高年级独立设置。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课题也独立设置,缺少必要的联系,而从细部入手的惯性建筑思维已经相对定型,使高年级学生较难理解或接受近似“变革”城市设计思维,也较难充分了解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由于不能充分认识或接受从“城市思维”来指导建筑设计的新设计手法,从而其从复杂城市环境入手来分析解决建筑问题的能力也较弱,导致往后的工作实践中建筑较“自我”,成果说服力不强[3]。目前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结合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设的城市设计系列课程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城市设计概论》课程以理论讲授,原理讲授为主,结合教授设计方法;而《城市设计课程设计》结合具体实践工程项目设计,主要是理论知识及设计方法的具体运用。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系统的专业知识,教学重点主要在于强调城市设计的内容、设计方法和步骤,教学方法上运用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而对案例的分析往往更加注重平面分析层面,从而导致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教条的学习案例,只注重案例形式学习,而对案例内涵挖掘不够,运用到课程设计中往往就容易忽略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和公众的参与,导致片面的案例学习;此外,许多学生过分强调“设计创意和设计理念”,而忽视了对基础资料的调研分析,造成创意和理念成为“空中楼阁”,无法落地[4]。为此,在城市设计教学中如何加强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完成好因地制宜的城市设计作品,对今后培养优秀的城镇建设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3基于实践教学的《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3.1结合设计项目实施环节,强化实践控制要求

我校城市设计系列课程安排在大四年级,《城市设计概论》开设在先,《城市设计课程设计》环节在后。而在课程实际教授过程当中,学生较为教条的理解课本及教师讲授的知识,掌握和实践运用的都是注重城市公共空间的具体形态设计,这就使学生对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内容常常忽视,缺少对地块周边区域乃至是更大层面的认识,缺乏对城市设计实施策略的深入了解,对实践项目的推进过程缺乏整体认识。导致绝大多数学生在方案设计层面过分注重设计概念,而缺乏对实际项目的可操作性的考虑,最后设计变成墙上的一张“蓝图”。因此,在城市设计课程改革实践中加重实践环节的比重显得尤为必要,如实地踏勘调研阶段加强问卷调查,随机访谈等,搜集项目基地的历史环境、风俗习惯、地域特色等资料。与此同时,在现状调研的过程中注重任务的合理分配及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让学生真正了解并掌握设计与管理工作的流程[3]。

3.2结合设计项目推进过程,着重沟通交流能力培养

城市设计项目的推进过程,包括现场踏勘、资料搜集、问卷调研、方案生成及成果交付等,同时也包括贯穿设计乃至实施全过程中的与各方沟通协调的过程。城市设计成果不仅是规划设计师个人设计理想的表达,同时也包括了与委托方、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公众等进行多次讨论的过程。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是规划设计师解释、坚持甚至让步的结果[5]。因此,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今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能自如的面对各方的质疑,并有充分的应对能力。在教学环节中,我们主要采取的措施是:首先,注重现状调研环节的训练。在《城市设计课程设计》课程前期阶段,专门安排了综合调研作业,调研的对象就选择在设计地块,最终形成调研报告并做ppt汇报交流。由学生分组进行,时间安排3周~4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熟悉基本的调研方法、手段,并鼓励创新调研方式方法,以及调研过程中对现状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同时,学生在调研和访谈过程中,就会接触到形形的人,这对其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提升大有益处,并直面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这对身处象牙塔中的学生们而言,将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成长机会;其二,在设计过程中,分阶段设置多种形式的汇报答辩。在《城市设计课程设计》中,我们通常分为现状调研阶段、一轮草图阶段、二轮草图阶段、正式成果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多方沟通能力,在每个阶段结束时,均安排一次公开的答辩,其他同学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作为甲方、行政主管部门、专家以及公众等,站在不同的立场,提出尖锐的问题,在与答辩人唇枪舌剑的交锋中,学生们不但很好地训练了思辨及表达能力,还能站在不同的立场,思考相应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6]。

3.3结合设计项目利益协调过程,注重综合决策能力的培养

城市设计实践项目的实施过程,也是利益相关方综合协调的过程,各方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基础不同甚至风俗习惯也各异,均有各自的利益诉求,都希望自身的利益得到维护,话语权得到关注。社会文化的魅力,在于其包容性,在于多姿多彩文化及风俗恰当融合。而城市设计的核心就在于其协调及决策的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协调及决策能力,我们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尤为注意进行多方案比较分析,搜集整理实践项目中的中标及陪标方案,让学生进行详细分析,提交简要的专题研究报告并进行简要汇报,点评过程别强调“参考答案”观念:即设计方案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终极蓝图,更谈不上绝对的对与错,只有结合不同立场,从不同视角来分析其合理与否。要使一个设计成为“优秀设计”,就必须综合各方观点,协调各方的矛盾甚至冲突,并综合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设计及实施的过程就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通过这些教学手段,让学生们明白城市设计实施过程的系统性、复杂性以及灵活性,结合利益协调过程,逐步培养其协调与综合决策的能力,为将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复杂情况做好充分的思想及行动准备[6]。

4结语

城市设计系列课程在建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当前部分地区城市缺乏特色、建筑求新求怪的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重要的联系纽带,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结合我校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课程多年来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提出了结合实际设计项目的实践教学思考。需要指出的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笔者的部分思考及教学实践也处于探索阶段,需要结合各高校城市设计课程成功的经验加以整合和优化。

参考文献:

[1]汤慧,宁启蒙.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设计课程教学优化研究[J].山西建筑,2015,41(29):226-227.

[2]王引,袁方.见微知著设计有道———城市设计专题会议综述[J].城市规划,2014(1):69-71.

[3]雷捷.结合实践、强化特色———《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3(6):64-66.

[4]李昊,裴钊,鲁旭,等.结合设计竞赛的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探索———以2014年度第25届国际建协Uia世界大学生竞赛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4(11):45-55.

[5]肖哲涛,郝丽君.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华中建筑,2012(11):17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