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业产业化企业工作总结十篇农业产业化企业工作总结十篇

农业产业化企业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6:00

农业产业化企业工作总结篇1

同志们:

首先,向前来参加会议的企业代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代表以及农业产业化成员单位领导致以节日的问候!

20__年农业方面的一个重要会议就是今天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座谈会,可见市委市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此次会议的目的是总结我市农业产业化工作取得的经验,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布署20__年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另外还要给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授匾,给获得20__年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颁奖。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正确把握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喜人形势

几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到20__年底,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__*个。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固定资产总值__*万元,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全年总收入__*万元;专业市场全年交易额__*万元,占总收入的__;从业人员达__*人,直接辐射带动农户__*户,生产基地种植面积__*万亩。具体表现在:

(一)农业产业化及农业优质产业呈现良好的多元化发展态势。

一是以市场带动为主要模式的市场基地农户的田阳农业产业化及农业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二是以田东香米、香油、香蕉等七香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迅速发展;三是以种桑养蚕、烟草、生姜、中草药等为主导产品的南烟北桑为主要特点的靖西优势产业基地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四是以食用菌、葡萄、剑麻、黄花菜、木薯等为主要内容的以工补农的平果县基地建设如火如荼;五是田林速生丰产林、食用笋、桐油、淀粉加工等加工龙头加工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逐年提升,部分农产品已经打入韩、日等东南亚及欧美市场,市场占有率逐年扩大。

(二)龙头企业健康发展,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统计表明,我市123个产业化经营组织中,龙头企业带动型的有13个,占10;固定资产总值达19.66亿元,占总资产的99;年销售收入达29.76亿元,占总收入的75;直接带动农户16.36万户,人均纯收入1067元,人均比上年增收103元;辐射带动农户14.47万户,辐射带动农户人均纯收入809元,人均比上年增收53元。

(三)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品牌农业发展良好。

几年来,我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形成了秋冬菜、芒果、香蕉、茶叶等区级优势产业带和一批市级的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名特优农产品生产基地,现已建成了以××、××和××为中心的全国最大的芒果生产基地,芒果总面积近40万亩,年生产总量10万吨;建成了以××县为中心,××最大、全国知名的南菜北运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建成了13.8万亩年产10万吨的香蕉基地;××县13万亩优质茶叶生产基地;××20万亩年产3万吨板栗、核桃基地和50万亩八角、玉桂基地;××县20万亩八渡笋生产基地;××、××50万亩的速生丰产林基地;××6万亩八角基地;××和××3万亩桑蚕基地;××、××2万亩马玲薯冬、夏繁和食用菌生产基地;××、××5万亩木薯生产基地;××年产12万吨的生姜生产基地和10万亩的山楂生产基地。××科技园区初步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亚热带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之一。

优势主导产业基地的发展促进了品牌农业的发展,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途径。比如,××县着力打造绿色无公害"八桂××"茶叶品牌,积极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建成了××唯一的无公害茶叶生产种植基地6.1万亩。××农工贸有限公司率先注册了该县历史上首个农产品品牌商标"六香宝",接着其他企业注册了"福东香米"、"增年牌"山茶油品牌,等等。企业通过抓好原料基地建设,强化自身的质量管理,不断提升产品品位和档次,借助先进的网络和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主营产品的商品率、知名度、销量均有大幅度提高,打出了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产品品牌。

(四)以培育重点专业市场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流通网络逐步完善。

截至目前止,全市已经建立4个县级批发市场、183个乡镇农贸市场。××县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20__年被评为首批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已发展成为中国西南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乡镇(村)一级的交易点已发展到30个,形成了以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为龙头,各乡镇、村批发交易点为网点,周边县(区)互动的市场网络。专业市场龙头企业(市场)的带动效应和蕴藏的无限商机,使农村经纪人等各种中介组织应运而生,这些中介组织,在支持各种工商、个体营销大户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建立跨地区、跨行业和多渠道、多成份、多形式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五)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据统计,我市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3个,年销售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有28个。20__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会员总收入3495.5万元;直接带动农户5261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人均比上年增收178元;辐射带动农户2.56万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人均比上年增收91元;全年为会员代销各类农产品14935吨,代购各种农用资料总计1934.5吨。这些合作经济组织在带领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抵抗市场风险能力,保护农民经济利益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地方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阶段我市农业和

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对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我市农业竞争力意义重大。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技术生物化、产品标准化、经营一体化,就必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就是要加快现代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组织化程度,搞好全程服务,大力发展生产力。因此,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一定要高度重视,狠抓落实,抓出成效。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把城乡联结起来,走城乡一体化的路子,使工业向农业渗透,农业向工业延伸,以工带农,以农促工。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加快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因此,要理直气壮,下大决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带动力量。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对农产品品种和质量、农业区域布局和产后加工转化进行全面调整的过程。通过发展农产品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可以有效地延长产业链,提高其附加值,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形式,带动千家万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避免盲目性和趋同性,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带动农户"结构调整新机制。

(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阶段我市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尽管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产业化经营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较差,农产品加工业基础薄弱,具有一定规模、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少,技术装备落后,科技含量低,有效地组织特色产业建设和优质产品开发能力不足,产业链难以形成;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尚未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还没有广泛形成,自发、随意、松散的联结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仍缺乏主动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亟待加强;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仍不健全,龙头企业市场开拓乏力,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直接导致我市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快,最终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加。

因此,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拓宽思路,与时俱进,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把推进以"十个百万工程"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摆上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三、狠抓关键,重点突破,加快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是关键。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是产业化经营的具体组织者。因此,我们要把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产业化经营的两个重点,通过重点扶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通过它们建立优势产品基地、发展优势产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全面提高我市农业竞争力,带动农民增收。工作别注意抓好六个方面:

(一)加强基地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夯实基础。

建设稳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使生产基地专业化、优质化、标准化和规模化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基地建设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一要抓示范基地建设。按照基地建设标准化的要求,通过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辐射带动面上发展。同时扶持建立一批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通过国际质量认证的优势农产品出口生产、加工基地。在全市二次人代会上,我市提出了"十个百万工程",即百万亩优质高产粮食基地、百万亩无公害标准化蔬菜基地、百万亩优质水果基地、百万亩高产高糖甘蔗基地、百万亩笋材两用竹子基地、百万亩高效八角基地、百万亩低改油茶基地、百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百万亩牧草种植基地、百万亩新兴优势产业基地,这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分别制定详细、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认真抓好抓实。二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建基地。基地是农业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要积极引导,加强协调,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扶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化、优质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基地。三要做好服务。要围绕产业发展,切实做好种苗繁育、技术推广、产销信息、经营管理等服务工作,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要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努力提高基地规模经营水平。

(二)狠抓关键,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在龙头企业。要把发挥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一要培育发展。进一步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有关扶持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为龙头企业的培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特点,尽快发展壮大一批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型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良机,千方百计吸引外来资金到我市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引进培植高科技、高利税、高就业率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企业。今年重点引导和扶持8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申报1家部级龙头企业。二要倾斜扶持。积极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资本经营、企业改制等不断扩张,通过技术引进研发、人才引进培养、品牌经营等提高竞争力,使龙头企业不断上规模、上档次,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三要加强保护。对新兴办的加工、流通和服务型企业,要简化手续,各种收费能免则免;要参照一些地方对重点企业的保护办法,对龙头企业实行"挂牌保护",杜绝一切对企业乱收费行为。

(三)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作用。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是保护农民、促进农民与龙头企业、与市场联结的重要组织。要充分发挥其在生产、加工、销售方面的组织、协调作用。要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规范合作组织和行业内部经营行为,增强凝聚力和发展后劲,切实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鼓励农技推广、供销合作、技术研发等部门和龙头企业、农村能人,遵循"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原则,牵头领办以农民为主体、真正体现农民利益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根据产业组建、按照国际惯例运作的农产品行业协会。年内力争扶持20家农村合作组织、225户龙头大户,全力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化进程。

(四)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构建货畅其流的农产品销售网络。

要在资金、规划、土地、市场准入等方面积极支持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建设,依托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村经纪人,缩短优势农产品与市场的距离。农业等有关部门要建立、完善网上交易平台,鼓励开展网上交易,积极推广连锁经营、直销、等新型交易方式,构建货畅其流的农产品销售网络。

(五)建立连动机制,合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一项意义重大、涉及面广、需要上下和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必须建立上下左右密切配合的联动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层层落实责任制,把干部考核和奖惩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挂钩,形成领导、干部、群众齐抓产业、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六)优化环境,强化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企业工作总结篇2

一、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形势良好,产销衔接顺畅

截至2012年末,全市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853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94家,大中型企业79家,上市公司10家。2012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达752亿元,比上年增长7.2%;产销率达到98.5%,产销衔接顺畅,整体的经济效益较好。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总产值347亿元,食品制造业总产值238亿元,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总产值167亿元。

(二)产业集聚形态基本形成,区域布局趋于合理

北京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中有农副食品加工企业135家,食品制造业123家,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企业41家。主要集中在通州、顺义、大兴、昌平4个区县。充分发挥各郊区县劳动力和土地优势,不断加大用地、税收等政策扶持和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结合园区建设重点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吸引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园区、进驻小城镇,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目前,京郊已建立15个基础设施完备、优惠政策多、一条龙服务到位、以食品制造为主的部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形成13家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42个重点小城镇已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聚集区。

(三)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北京市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品牌,对获得北京市著名商标与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与奖励,企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批具有总部经济特征的企业。截至2012年底,通过iSo9000、HaCCp、Gap、Gmp等质量认证体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139家,获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驰名)商标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66家,获得“三品”认证的产品数量有501个。全市农产品共有中国驰名商标27个,北京市著名商标112个。华都肉鸡、鹏程肉食、三元牛奶、汇源果汁、牵手果汁、燕京啤酒、牛栏山二锅头等品牌知名度不断上升,品牌价值超过1000亿元。此外,北京市市政府一直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创新。近年来通过科研联合攻关,逐步完善了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与服务创新机制,大力促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目前,全市拥有全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创新机构和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共21家。

(四)原料基地建设卓有成效,带动作用持续增强

北京市形成了一批以央企与市属龙头企业为代表、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加强。2012年,共吸纳11.2万人就业,比2011年增长4.3%。初步建立了畜禽、奶业、蔬菜、果品、花卉、牧草、中药材等种养殖原料生产基地,总面积达到82万亩,带动基地农户增加收入62.6亿元。此外,农产品加工企业突破发展空间限制,立足首都,带动周边,在河北、山东、内蒙古、山西等省区建立原料与生产基地,为首都企业对外扩展、占领外埠市场、增强辐射能力、提升国内和国际影响力奠定了基础。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科学规划布局,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

2012年3月,《北京市“十二五”农产品加工发展规划》正式,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北京将按照“三区两环一带”的空间结构对北京农产品加工业进行布局,形成“三区统筹发展、两环拓展提升、一带特色添彩”的空间发展格局,基本建成产业聚集、带动有力、效益突出、全国领先、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区。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原料基地及食品加工园区的建设,充分发挥北京市15个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基地和13个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的作用,以重点龙头企业为依托,带动基地发展和周边农户的增收致富。

(二)推进结构调整,引导领军企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北京市支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加工总部经济。对新引入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或上市农业企业总部给予奖励,同时对企业入驻所在乡镇政府或园区管委会给予奖励。支持盘活存量土地吸引农产品加工大项目入驻,借鉴镇级统筹、整合产业用地的经验,鼓励乡镇政府或园区管委会完善企业退出和土地置换机制,通过“腾笼换鸟”,引导农产品加工大项目入驻,实现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依托首都区位优势,北京市吸引和培育了一大批农产品加工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众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将总部设在北京,北京市正成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总部聚集地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展示窗口。

(三)支持企业品牌建设,着力提升品牌竞争力

农产品加工业品牌的建设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强劲动力。北京市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品牌,支持龙头企业申请商标国际注册,申报和推介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原产地标记、农产品地理标志,对获得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的企业,以及产品新获得部级、市级品牌认证的企业,分别给予定额奖励。

农业产业化企业工作总结篇3

一、“九五”回顾

“九五”以来,我市各级以“奔小康”总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切实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为“十五”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一)主体农业稳定发展,大宗农产品供给充裕。

“九五”期间,全市各级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农林牧渔全面发展,1999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41.5亿元。粮食生产保持了基本稳定,1999年全市粮食总产169.5万吨。“菜篮子”生产不断发展,1999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08.5万亩,肉、禽(出栏)、蛋、奶、鱼、菜产量分别达到23.09万吨、3833.47万只、5.68万吨、3.86万吨、8.65万吨、203.07万吨。大宗农产品供给充裕,结束了长期短缺的历史。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九五”前四年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55.11亿元,完成土石方18830万立方米,建成钱塘江标准堤塘56.6公里。综合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建立现代农业园区99个,面积9.87万亩。加快农机应用推广,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64.41万千瓦。进一步健全农机服务体系,提高农机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

全市绿化造林70万亩,森林覆盖率从“八五”末的61.9%提高到62.8%。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农业气象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全市建成较为完善的气象业务、科研和服务网络。

(三)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显著,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发展。

“九五”期间,认真组织实施《杭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全市建成各类农产品基地437.18万亩,兴办农业龙头企业1626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0家。

茶、桑、果经济特产稳步发展。茶叶生产连续五年增产增值,1999年全市茶叶总产量24915吨,总产值4.01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7478.6吨,产值3.3亿元。全市蚕茧总产量8349吨。水果总产量13.07万吨。

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加大优质良种、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1999年,全市引进粮油、蔬菜新品种129个,良种推广面积470万亩,良种覆盖率在95%以上。

(四)深化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乡镇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1999年,全市共有乡镇企业10.9万家,从业人员108.1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3.5%,完成企业总产值1468.88亿元,“九五”前四年平均年递增17.8%。外向型经济持续发展,1999年完成出货值167.7亿元。个私经济迅猛发展,到1999年,全市共有农村私有企业10.24万家,完成产值751.7亿元,占全市乡镇企业总量比重51.2%。“九五”以来,全面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乡镇企业转制工作,到1999年底,全市乡村集体企业转制面达96%。乡镇企业整体素质明显改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有78只产品被评为市级以上名牌产品。

(五)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九五”期间,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大扶贫攻坚和帮扶工作力度,加快全市农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到1999年底,全市除淳安外的区、县(市)都实现小康,163个乡镇实现小康,占全市乡镇总数的70%。1999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315.0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209元。

“九五”期间,我市农业农村经济虽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主要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增产不增效、农产品卖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缓解,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还不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农业生态环境仍显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先进适用农业科技在生产领域的应用不够普遍,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还不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市场缺乏有效联接,农产品的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和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体系有待加强;农村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农村工业化步伐,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突出,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五”计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Ht〗

(一)指导思想。

“十五”期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围绕《杭州市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规划(1999-2010年)》确定的总体目标,突出阶段重点,积极实施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形成产业优化协调发展的新布局;坚持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改革,完善农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构建农业支持和保障的新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和健全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新机制,努力加快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二)基本原则。

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应坚持的六条基本原则。

一是增长速度、结构优化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实施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要措施,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认真贯彻计划生育、土地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保护和合理开发各种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是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的原则。充分发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省会城市的区位优势,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积极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和中西部的技术经济互利合作,大力提高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外向度。

四是坚持充分依靠科技的原则。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和乡镇企业,使农业和农村经济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主的发展路子。

五是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通过政策倾斜和增加投入,促进生产要素和人才有序流动,加快西部山区和欠发达乡镇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六是坚持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建设同步推进的原则。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现代化建设的突破口,拓宽就业渠道,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三)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五”计划的总体目标。

——农村经济综合实力全面增强。到“十五”期末,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300亿元,年均递增10%;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农业增加值达到130亿元,年均递增5%左右。

——农业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明显提高。实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到“十五”期末,种植业中,大田粮经作物种植面积比调整到55∶45,养殖业(畜牧、渔业)产值占农业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农业投入产出水平比“九五”明显提高。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100万亩高标准商品粮田;加大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完成钱塘江标准堤杭州郊区段的建设,水库完好率提高到90%,全市增加蓄水量5000万立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3.5%,森林蓄积量达2500万立方米;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到288万千瓦,每公顷平均农机动力15千瓦,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60%。

——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进一步重视适用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每年引进、改良示范新品种100个以上。加强基层农技队伍建设,全市50%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达到“五有”要求。“十五”期间分别培训农民和持“绿色证书”的骨干农民50万名、5万名。

——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十五”期末,乡镇工业年增加值达到415亿元,年递增12%以上。提高经济外向度,出货总值占工业销售产值的15%。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促进产业和乡村人口向小城镇集聚,农村城镇人口的比重达到42%。

——农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保障体系更为健全。农民人均收入达到

5600元,年均递增5%。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明显见效。农民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到0.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享受一项社会保险。

——现代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到2005年,郊区和萧山、余杭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富阳、临安、桐庐、建德进一步加快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淳安加快小康建设步伐。加大对中西部山区帮扶开发的力度,加快欠发达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向现代化迈进的条件。

三、“十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筑效益农业发展新格局。

“十五”期间,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要进一步稳定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实施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着力提高养殖业占农业的比重。按照优质、高效的原则稳定发展生猪生产,形成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格局。根据市场需求和自然资源条件,积极发展优势畜牧品种。积极发展城市郊区奶牛业,提高乳品生产加工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保护和合理开发宜渔水面,在巩固提高渔业现有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比重。建立完善畜禽、水产品储藏、保鲜、加工体系。合理调整种植业区域布局,积极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形成特色明显的专业化、集约化的产业带、产业区。粮食生产要按照稳定总量,改善品质,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高效益的总体思路,在保持全市175万吨粮食生产能力,生产总量150万吨左右的基础上,压缩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和品质差的粮食品种,大力发展优质作物品种,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适应发展养殖业的需要,积极扩大优质饲料作物生产。城市郊区要积极发展城郊型旅游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扩大设施栽培,稳定“菜篮子”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丰富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东部平原要巩固发展高效农业和外向型创汇农业,不断提高生产的集约化水平。西部丘陵山区要加大资源的综合开发力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积极发展农产品产后加工。

(二)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十五”期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多形式投入机制,持续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到2005年完成水涛庄水库和分水江水利枢纽的建设,加快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因地制宜兴建一批中小型水库,抓好渠系配套建设。发挥市场调节配置资源的作用,逐步推行业主经营机制,调整利益分配关系,探索资源共享,提高效率的市场营运模式。加快气象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加快防洪减灾的现代化决策系统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工程带动,对全市中低产田(地)实行综合治理和改造,提高全市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改造要推广实行项目管理制,注重实施质量。继续抓好多类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根据粮食生产型、多种经营型和设施栽培型的不同需求,完善设施装备,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应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园区的科技含量。重视老鱼塘改造,加大商品鱼基地建设力度。加快农机化建设步伐,因地制宜引进、开发、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重点提高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完善农机服务网络,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使全市农业生产条件比“九五”有明显的改善,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有较大提高。

坚持长期稳定林业政策,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改革,逐步实行森林分类经营,调整林业发展结构。把以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为主的各类防护林和特用林划为生态公益林,到2005年,全市建成生态公益林面积400万亩。加快实施城市周边绿化,改善生态环境。把以经济效益为主的各类经济林、用材林等划为商品林,按照“谁开发、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商品林基地建设,满足社会的经济建设需求,到2005年,全市建成商品林基地面积395万亩。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格局。

深入实施《杭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围绕主导产业,加大投入力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发挥资源优势,坚持老基地改造和新基地建设相结合的方针,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培育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一起上,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择优扶强,到2005年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10家,提高企业对基地和农户的带动作用。依托主导产业和主要农产品,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形成以产地专业批发市场为重点,乡镇综合交易市场为基础,各类农贸市场为补充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培育发展农民中介服务组织和农民贩销队伍,开通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促进农业与商贸业联合,多形式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到2005年,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到70%。加快农业质量标准的制订工作,强化农产品标准的实施与示范。

“十五”时期要以培育农业龙头组织为重点,大幅度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宏观指导,按照“扶大龙、兴小龙、育新龙”的思路,积极扶持发展加工、市场、信息和种子种苗四类农业龙头企业,增强对广大农户的带动。引导乡镇企业参与创办龙头企业,深化国有农林牧渔场、供销社经营体制改革,转型创办龙头企业,鼓励镇(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大户创办龙头企业,吸引外资创办龙头企业,到2005年,全市创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0家。正确处理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合理调整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分配机制。积极探索农民与企业以产品和生产要素入股,采取多种方式合作、联合,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切实增加农民从加工和流通环节获得的收益。探索以订单方式引导农产品生产,形成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格局。依托龙头企业,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程度,开展农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引进国(境)外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及管理方法,积极发展外向型、出口创汇农业。

(四)广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十五”期间,我市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兴农力度,着力提高科技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坚持自主研究与引进消化相结合,成果研究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扩散速度,重点开发和推广现代化集约种养技术,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增加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储备,逐步形成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发展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支持科研院所参与兴办研究、开发、应用一体的农业企业,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先进技术产业集团。提高农业园区的科技应用水平,加快科技应用的更新。面向农业和农村,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稳定农技推广队伍。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性,鼓励个人以技术要素入股参与开发经营。扶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与各类专业服务组织开展技术服务,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扩大实用技术培训范围,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素质,造就一支掌握农业新技术的劳动者队伍,提高农村基层管理干部的专业技术水平。

(五)积极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十五”期间,按照城乡一体、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的原则,认真实施《杭州市小城镇发展规划》,重点发展7个县(市)城和对区域经济影响较大的中心城镇,切实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比较完备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城镇防洪、污染治理的现代化配套市政设施,加强以新能源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深化小城镇综合体制改革,扩大小城镇政府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强化协调与服务功能,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工业和商贸小区建设,促进人口和产业向小城镇集聚,增强小城镇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功能。保护和改善小城镇生态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快文化卫生事业发展。

乡镇企业要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机构和内部各项制度建设,推进企业经营机制创新。加快调整产业产品结构,结合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运销业。结合小城镇建设,积极发展商业、饮食服务和旅游等第三产业,积极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在现有基础上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力度,逐步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到2005年,乡镇企业要创60只市级以上名牌产品。引导和培育特色优势明显、产品市场覆盖广的块状经济。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政策环境,促进个私经济健康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和企业文化建设。

(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农村经营管理,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坚持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确立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各业承包合同的管理制度,规范合同档案,及时调处纠纷,组织合同兑现。在有条件的地方,继续探索和完善土地、山林、水面使用权流转制度,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以专业大户为主的规模服务。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完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益分配制度。

继续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推进经营管理体制创新。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管好用活集体资金。通过开发资源、开展服务、开拓市场,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壮大集体经济。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健全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的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盘活存量资产,化解不良债务。引导和规范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改善管理方式,活跃农村经济,扩大农民就业。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制创新。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引导促进农村资金、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联合,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综合型、网络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发挥合作经济组织在生产经营中的组织协调作用。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民负担执法检查。坚持和规范政务、镇务、村务公开工作,完善决策民主制度。

(七)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切实加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以“六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配套建设,进一步把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组织建设好,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鼓励和支持农民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业余文体活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健全农村各项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

农业产业化企业工作总结篇4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加速工业发展对于安徽省经济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农村工业水平的提升又是安徽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农村工业发展模式的分析,阐述了安徽省农村工业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安徽农村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安徽;农村工业;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103-03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中以工业扩张、结构变动、产出增长、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为基本特征的特殊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从不发达状态进入发达状态的目标追求。农村工业作为我国城乡分割背景下形成的特殊工业发展模式,是实现我国工业化的关键。农村工业是从改革开放以后才真正形成的,短短的三十多年内,农村工业企业异军突起,已经成为了我国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省工业基础较差,农村工业发展与沿海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差距,但是,农村工业的发展对于安徽省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农村工业发展模式分析

我国农村工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轻工业发展不足、农村地区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发展初期是“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也就是依托农业原料和农村市场,供应当地农村市场的农产品加工业和农资加工业发展模式。但是,随着农村企业的发展壮大,许多地区的农村企业在产业升级的促使下,开始脱离农业这一基础:一方面,一些企业依托城市经济,在城郊地区开办工厂,利用城市工业的剩余原材料生产一些市场短缺的工业品,或为城市大工业生产一些辅助配套产品;还有的企业,接收国际定单,进行贴牌加工,转向外向型的出口加工业发展模式。例如,苏南地区邻近上海,区域内又拥有苏州、无锡、常州等科技先进、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其农村企业就是依托城市经济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一些企业转向采掘业,兴办起许多小煤矿、小铁矿,这种模式形成的主要条件是有一定的矿产资源储量,交通运输较为发达。

实际上,发展农村工业,就要充分发挥农村工业的比较优势,农村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还是农产品加工业。因此,安徽作为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应把发展重心放在农产品加工业上,坚持面向“三农”,围绕农产品加工来调整和提高安徽的农村工业水平。

2安徽存在哪些农村工业

安徽农村工业的发展借鉴了一些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工业发展模式的经验,但是并没有全部照搬,安徽农村工业具有自身的发展特色。安徽省总体经济实力较弱,二元经济结构分化明显,农村工业企业基本都分布在城乡结合的地区,因此可以将安徽农村工业看成县级行政区及以下的工业。在此基础上,安徽农村工业主要包括4个方面: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的加工以及农村范围内的其他工业。

首先,安徽地处中部地区,南北方气候差异明显,各地区特色农产品种类繁多,已经形成了水果、茶叶、中药材等10大主导产业,同时,皖北规模农产品种植和畜牧养殖业、皖南、皖西地区特色生态农业、江淮之间的高效农业等区域特色农业经济逐步兴起,为农村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农业基础,进而形成了如食品加工、中药材加工等一系列农副产品加工业。其次,作为矿产资源大省,安徽省具有多品种、高储量的矿物质资源。截至2011年,全省已发现的矿种为158种,形成了煤、铁、铜、硫、明矾石等五大优势矿产,同时,煤、铁等矿产的保有储量全国均名列前茅,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供应基地。依附丰富的矿产资源,成立了恒源煤电、铜陵有色、马钢股份等大型上市公司。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上,形成了以采矿为主的自然资源开采业和采掘品加工业。再次,安徽县域范围内还存在着过去留下来的、技术含量较低的轻纺、服装、小型化工、传统机械制造等农村工业种类。

3安徽农村工业的发展现状

3.1农村工业取得积极进展,但相比先进省份,水平依然较低。

安徽农村工业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得到很大发展,到2008年,农村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数量达到8.4万人,总产值达到53.02亿元。但是,与广东、福建等农村工业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从表中可见,不论企业单位数、从业人员数,还是总产值和利润总额,安徽省均不及农村工业发达的广东、福建等省的指标,同农村工业化发达地区的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主要因为安徽省农村地区多以发展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相对这些地区都比较落后,同时这些地区的农村工业多以发达沿海城市为依托,发展比较迅速。而且,安徽农村大量劳动力外流,形成马太效应,导致农村工业发达的地区农村工业发展越迅速。

3.2南北地区工业发展不协调

安徽工业化程度呈现出“南部地区发展迅速,北部地区行动迟缓”的特点。安徽北部地区多以农业为主,工业化基础较低,超过90%的工业强县集中在淮河以南的地区,尤其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等皖江城市带市周边居多。由于南北工业基础的差异,造成了安徽省农村工业发展不协调。皖北地区的宿州、淮北、亳州、阜阳、淮南和蚌埠等6个主要城市,虽然国土面积占了全省的三成,同时,拥有全省一半的人口资源,但经济结构依然以第一产业为主,导致了工业发展严重落后。以2010年为例,皖北六个市的工业总产值仅占安徽省工业总产值的22%。其中,宿州市国土面积9781平方公里,人口651.66万人,芜湖市国土面积5988平方公里,人口384.5万人,但是宿州市的工业总产值676.92亿元,芜湖市的工业总产值2251.01亿元,宿州市工业总产值仅为芜湖市的30%。

3.3农村工业集聚效应差,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

目前,安徽农村工业企业的空间布局依然较为分散,没有形成工业发展所需要的集聚效应,不利于农村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全省聚集在产业园区内的乡镇企业数量仅占全省乡镇企业总数的20%左右,依附在产业园区内的乡镇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只占全部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的30%左右。同时,由于安徽农村工业企业布局分散,没有形成集聚效应,因而不能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就没有有效地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加剧了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的矛盾。2009年,78个县(市)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仅为22.3%,而全省工业化率为40%,全省城镇化水平已达到42.1%。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导致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3.4农村工业企业环境污染防治的意识不强,资源浪费依然存在

目前,安徽农村工业依然存在一些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的传统粗放型加工业。大多数农村工业企业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环保意识不足,使得农村地区环境问题层出不穷,污染问题已然成为了安徽农村工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同时,由于农村工业自身发展的缺陷,粗放型的产业结构使得企业不能从源头上有效的解决污染问题,造成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不足。

4对策建议

4.1利用安徽农业优势,发展特色农村工业

安徽以第一产业为主,具有十分明显的农业优势。许多地区都具有良好的农业资源,例如,皖北砀山的酥梨、亳州的中药材,为发展农村工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今后安徽农村工业发展的重点,不仅能够发挥安徽农业的优势,同时,还可以拉动包装材料工业以及农产品的储藏、运输、供销等产业的发展。同时,发挥安徽特色农村工业,还应发挥安徽省特殊的区位优势,依靠皖江城市示范区的建立,增强区域内特色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利用芜湖奇瑞、马鞍山钢铁、铜陵有色等企业产生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带动安徽农村工业的发展。

4.2促进农村工业向城市工业协调发展

我国在体制转轨时期发展起来的农村工业,技术上相对落后,但机制却是先进的,而同一时期的城市工业,技术上相对先进,体制却是落后的,但是,安徽省城乡产业结构趋同,各自成体,未能形成相互协作、合理分工的城乡一体化工业体系。安徽省应改变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分割的局面,促进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融合发展,实现彼此的分工与协调发展。鼓励城乡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发挥农村地区的比较优势,将一些土地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部分分包给农村地区的企业完成,使农村中小企业同城市大工业相互配合,共同促进。

4.3农村工业的发展需要人才引进

现代工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和高科技人才,而单纯的依靠农村劳动力的话,由于农村教育水平低,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不适应现代工业经济的要求,因此,应该鼓励高层次人才到农村去,来实现安徽农村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安徽省是科教大省,拥有许多一流的大学,涉及到农学、工学、经济学、法学、等各个学科,为社会输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2012年,安徽省应届毕业生数量达到27.59万人,政府应该鼓励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带着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投身到农村工业的建设中去,这样既能缓解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时,能够带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减少安徽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

4.4重视农村工业污染问题

首先,提高农村工业企业的环保意识。农村工业企业是农村工业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农村工业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只有企业自身发挥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切实解决农村工业污染的问题。各基层政府不仅要在农村地区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还要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活动,提升农村劳动力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能力。其次,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对企业进行严格审批,从源头上杜绝粗放型、重污染的企业项目投入生产。同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故意进行污染排放的企业予以严惩。再次,增加环保资金的投入。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农村工业解决环境保护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注释:

①安徽统计年鉴(2009年)。

②福建统计年鉴(2009年)。

③广东统计年鉴(2009年)。

参考文献:

(1)王震。新农村建设的收入再分配效应[J]。经济研究,2010(6)。

(2)郭书田。对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1989(02):20-23.

(3)刘平量。论中国农村工业向城市工业的转换[J]。求索,2003(4):8-12.

(4)张德元。安徽农村工业化研究。中国三农研究中心[eB/oL],http://www。snzg。com。cn,2007-4-27.

(5)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农业产业化企业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新疆兵团第六师;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7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一、师市农产品加工的总体发展势头

六师地处天山东段北麓,雨水丰富、气候宜人、光照充足,生产各种名优特色农产品,不仅为当地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了充足、优质的原料,也为本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六师棉花生产虽在2009年有大的下降,但2009年以后都保持了较大的增长,增长到2011年的13604吨。六师农产品产量可以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丰富、优质的原料,六师以“6168工程”为抓手,围绕六大主导产业,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配套工程,农产品加工企业尤其是规模企业发展越来越快,支撑与带动能力越来越强,基地建设水平与订单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联结与互惠共赢机制越来越紧,团场与龙头企业经营质量效应越来越好。2010年,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94家,其中兵团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8家,师级重点龙头企业16家;农工专业组织达到42家,其中农工专业合作社16家;注册品牌35个;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31.5亿元,龙头企业农产品销售额总值达到43.5亿元,其中企业销售收入过10亿元2家、亿元7家、5000万元4家,利润总额达到4亿元;农产品加工率由2005年的40%提高到85%,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2005年的0.2:1提高到0.6:1。虽然总体上有成绩可喜,但六师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五少五多”的现象,严重制约着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即精深加工的农产品数量较少,初加工的农产品数量较多;名优农产品加工较少,普通农产品加工较多;中高档农产品加工较少,抵挡农产品加工较多;系列农产品加工的较少,单一农产品加工的较多;使用高新技术的企业较少,使用传统加工技术的企业较多。总体来看,六师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不高,产业链延伸不够,部分产品使用的加工技术和包装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竞争力不强。

二、规模以上农产品企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六师着眼于握大局,积极响应号召,依托资源,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引进和改组了一批传统农业加工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聚增加,截止到2011年,六师有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6个,总产值达到299230万元,当年的工业总产值是1473025万元,比重为20.3%。规模以上的食品制造业、纺织业和农副产品制造业占农产品加工业的比重大,对六师经济的贡献大;从行业数量分布上看,数量多的行业正好产值大,占有的比重也大,对六师经济的贡献多,但每个行业的企业数都没有超过10个的,最多的是食品制造业9个,说明六师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近几年有所增加,但由于底子差起步晚基数少造成了现在每个行业企业数不多这个实际情况;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占据工业总产值比例为20.3%,从兵团在农业上有比较优势这个角度上看,20.3%份额不高,农产品加工以及各企业产业链的延伸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规模以下农产品企业不干示弱

六师规模以下农产品加工企业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截止到2011年年底,六师规模以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总共有4家,当年实现产值为1572万元,占当年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为0.53%。六师规模以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第一,规模以下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太少,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二,六师农产品加工企业几乎都是微型的,规模小,产值占的比重不大,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影响不大;第三,从行业分布的个数来看,分布很均,但每个行业仅有一个企业,市场潜在扩展空间很大,竞争力不强。

四、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整合,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企业

当前六师农产品加工企业整体上发展较好,但企业数量较少,规模小。为了集中优势资源、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间的关联度、谋求长远竞争优势,一方面,师市政府应立足于地区优势资源和当前产业布局中存在的空白,有目的、有选择地引进一些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师市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发展,使企业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提高各个行业间的关联度,进而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企业。

五、加快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促进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形成

六师的行业协会多具有浓厚的官方或半官方色彩,因而其地位、智能模糊,无法发挥行业协会应有的职能。为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师市政府的职能不在“管”,而在于对行业内部进行协调、服务和监督,即把国家宏观经济目标、政策趋向传达给企业,把企业意见和行业的要求变成政府行动的方向,搞好信息集散与展览促销等开拓市场方面的服务工作,协调行业内部资源配置和价格等利益关系,制定行规行约,组织行检行评,开展技术指导、咨询、培训等工作,对企业加以支持和引导。

六、大力推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农业产业化企业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产品结构;质量标准体系

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包括食品加工制造业、饲料工业、纺织业、服装业、皮革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农产品化工和制药工业以及文教艺术用品工业等。农产品加工业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的统计标准,与农产品加工业有关的行业有: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和橡胶制品业等12项。笔者将就这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态势

1.农产品加工业总量快速增长。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十年来,农产品加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其增加值已占中国GDp的14%,并形成了涉及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和皮革等12个行业,具有多层次、多特色、多样化特点。许多加工产品由于风味和工艺独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农产品加工出口额现已占中国出口总额的30%以上。根据初步统计数据,2005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4.1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全国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7万多家,从业人数达1785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28%。从1995年至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总产值从15931.13亿元提高到近40000亿元,年均增长10.77%;销售收入从15076.94亿元提高到39104.63亿元,年均增长11.2%;利润从262.16亿元提高到1825.83亿元,年均增长24.1%①。目前,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也是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九五”以来,农产品加工业以年平均8.6%的速度增长,初步统计“十五”期间,农产品加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15.4%左右,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2.12个产业均得到发展,食品工业仍占绝对优势。从1998至2003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十二个产业的增长情况分别为:农副产品加工75%、食品制造88.6%、饮料41.3%、烟草62.7%、纺织业76.5%、服装69.8%、皮革90.8%、木材101.7%、家具144.3%、造纸103%、印刷材料86%、橡胶71.5%。经过六年发展,除了纺织业结构比例提高1.5个百分点外,其它各业所占比例基本持平,包含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在内的食品工业依然占1/3强,大体上体现了食品工业在加工业中“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地位。

3.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态势与世界工业化国家趋同。按照世界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产品加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其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应有所提高。1995年至2004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均呈增长趋势,但农产品加工业的增长趋势远低于工业,略高于农业,2003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达1.04∶1。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27.49%下降到2004年的21%,与农业产值的比例由1998年的0.76∶1提高到2004年的1.1∶1。这说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态势与国际上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态势基本一致。

4.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加工业为龙头,以种植业为基础,中国现已形成诸多有特色的产业带,出现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业专业乡、专业村,或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特色块状经济格局。如浙江的水产品加工,山东、陕西的果品储藏与加工,黑龙江的优质大米和土特产加工,内蒙古的乳品和羊绒加工,新疆的棉花、葡萄和番茄加工等。农业部在确立13种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农产品加工九大产业带和以大城市郊区为依托的加工区,使农产品加工向产区和大城市郊区集中,初步形成了一批优势产业集群,使规模优势、区域优势和市场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5.农产品加工企业实力不断增强。1998至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从57170个增加到72701个,每个企业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由1998年的0.32亿元增长到0.39亿元,年均增长1.66%。近年来,国内已涌现了一批起点高、成长快、规模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的中坚力量。如北京燕京啤酒、深圳农产品、温氏集团、内蒙伊利、鄂尔多斯、上海大江、吉林德大、江苏如意、河北三鹿、四川希望和云南玉溪等,都是国内著名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的20%以上是由固定资产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创造的②。

6.农产品加工业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随着农产品直接消费需求的下降,加工制品的比重上升,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品结构开始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方便食品、快餐食品、休闲食品、营养保健食品等发展迅速,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主要农产品深加工或二次以上加工的比例达到30%以上。仅以速冻食品为例,中国的速冻食品从无到有,目前已发展到数百种。就某一种产品加工来说也在细分化。例如玉米加工,目前国内已有玉米方便粥、玉米爽饮料、玉米淀粉、玉米油、玉米蛋白、玉米糖浆、果葡糖浆、淀粉糖浆、饴糖、酒精、各种变性淀粉,还有黄原胶、甘油、山梨醇、各种味素和氨基酸等20几种产品。品种结构细分化趋势表明,中国开始出现了农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好兆头③。

二、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尽管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成就举世瞩目,但中国的农产品加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农产品加工率低。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粮食、油料、水果、肉类、蛋类、水产品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30%左右,与发达国家80%以上的加工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一般为农业产值的2-3倍,而中国还不到1倍;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标志,现代农业发达国家都在2-3∶1的水平,我国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在0.3-0.4∶1之间,其中西部地区仅为0.18∶1,远低于发达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都是食品工业,美国、法国、日本全部如此,食品工业的产值占这些国家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0%以上,是第一大产业;而我国只占7%,头几名都排不上。

(2)地区发展不平衡。全国282个重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中,西部地区少,沿海省区多,如西藏3个、青海6个、宁夏8个,而沿海省份山东44个、浙江30个。全国约70%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与农产品原料产地相分离,而既有原料又有市场潜力的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则为数不多,严重失衡的区域布局使农产品加工业总体优势不能发挥,整个行业的效率和效益难以提高。

(3)农产品加工业从业人员增长缓慢。统计数据表明,1998至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由18619.19亿元增长到40000亿元,增长了114.83%,几乎呈直线上升趋势;而从业人员从1559.37万人增长到1795.72万人,仅增长15.16%。至2005年加工业总产值增长到4.18万亿元,从业人员却下降到1785万人。

(4)加工企业效益低。1998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利润率为1.63%,同期工业企业为2.03%;2004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利润率为4.67%,同期工业企业为6.04%。农产品加工业的效益低于整个工业的平均水平。

2.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1)缺乏专用规模化加工原料基地,原料价高质低。国外发达国家用于加工的原料都有专用的加工品种并建有固定的原料基地。长期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强调数量和高产,对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发展加工专用型农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的投入严重不足,使得农产品品种类型单一,适宜加工的优质、专用品种缺乏。如小麦、苹果、柑橘等都缺乏相应的加工品种,专用基地建设在一些地区刚刚起步;油料作物中,高芥酸、高硫苷的油菜籽品种种植比例过大(95%),从而使加工成本增加,油品质量不高。中国小麦、玉米、稻谷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2-7成,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了竞争优势,直接影响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质量标准低,产品出口受阻。国际上许多国家要求农产品加工业采用国际统一标准或较高的国家(地区)标准进行生产和经营。一些国家的食品工业实行“良好生产操作规程”(Gmp),在安全控制上普遍实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和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而中国国内5万多个食品加工企业中,只有100多家企业达到国家二级企业标准,HaCCp体系和iSo9000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更为薄弱。中国现在是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并用,而现行的国家标准有56%与国际标准有显著差距,按此标准生产的农产品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要求,必然影响农产品加工品的出口。

(3)技术水平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进步率只有35%左右。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技术储备严重不足。许多企业设备陈旧,技术人员数量少、水平低,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有些企业仍停留在手工操作和土法生产。2004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平均固定资产余额为0.15亿元,只相当于工业企业平均数的1/2;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拥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不到10%。这一切都直接制约加工业的进步和发展。

(4)管理不科学、效率低。管理不科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多头管理,即与其它产业不同,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分属于轻工、农业、农垦、乡镇等十几个部门管理,使生产能力重复分散,缺乏地区和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二是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为私营企业,家族特色明显,企业制度不健全,无法按照规范的公司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使企业缺乏市场开拓能力,难以建立自己的优秀品牌,只能在低层次运行。

(5)农产品加工业税负重。1998年至2004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销售税率从8.10%下降到6.49%,但同期工业企业销售税率从6.33%下降到4.72%,加工业比工业企业平均税负高出近2个百分点。

三、推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1.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支持体系。农业是弱质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离不开政府有效的支持与倾斜。2002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些促进农产品加工的政策措施,如2003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意见》,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同年,农业部出台了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方案。这些政策都在信贷、税收减免、技改等方面给农产品加工企业提出支持措施,有力地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但是优惠政策并非都能真正落实到位,贷款难、税负重,仍然是众多中小企业生存的难题。因此近期内,建议出台有关农产品加工的税收优惠政策、贷款贴息政策、土地优惠使用等政策,开展政策落实大检查,建立一整套支持加工企业建立、生存、发展、扩张的政策体系,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优惠政策能真正变成惠民政策。

2.加强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根据各地资源优势情况,开展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规划。采用多元化投资方式,大力开发和推广加工专用品种和加工性能好的农产品品种,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地,逐步实现农产品加工原料规格化、质量标准化、品种专业化和生产规模化,将工业原料作物向适宜种植区合理集中,实现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发展。国家要出台农产品质量标准,加强生产基地的质量检验与监督,使农产品适应加工业标准化、优质化的要求④。

3.尽快推行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标或企标都是20世纪80年代前制定的,与国际通用标准有较大差距。应采取法律与经济措施,推行Gmp、HaCCp及iS09000族系管理规范,尽快实行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来提高我国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竞争力。

4.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能力。中国农产品加工业要实现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由粗加工向精加工的转变,关键在于科技进步。各级政府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全面部署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发展规划,确定重点发展领域和技术方向,定期组织各部门、各行业专家对农产品加工业重大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加大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力度,加快传统企业技术改造步伐。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落实科技创新优惠政策。近期应开展粮油、果蔬、畜产品、林产品等大宗农产品的深加工关键技术与设备、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和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与设备等研究,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和产业化示范生产基地等,以此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扩大出口规模。

5.调整产品结构。目前,国际食品生产和消费正在向安全性、营养健康性、功能性、方便快捷性食品方向发展。打造中国农产品加工业要紧紧围绕国际国内市场发展趋势,基于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利用我国农业资源,积极发展深、精加工食品,在开发新兴工业化食品的同时,提高我国传统食品档次,优化产品结构。

6.加强部门协调。成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联合会,协调部门关系,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产品加工行业管理″婆婆″过多的现实,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打破部门和地区界限,通过″超部门″的协调组织,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引导和调控,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建立一个稳定和开放的宏观经济环境指导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7.支持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一是完善法律法规,确实保护私营企业主的合法权益;二是建立经理人人才库,完善经理人监管措施;三是加强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技能。从而使农产品加工企业成为自觉推行现代管理的主体。此外,政府部门还应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收购、兼并、联合、控股等方式,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结和重组,促进存量资产的优化组合,促使一批上规模的企业集团尽快成长起来,发挥现代管理的引领作用。

注释:

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5年的相关数据整理。

②参见《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6-2005年的相关数据。

③胡东升:《中国农民如何富裕起来》,《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2月2日。

农业产业化企业工作总结篇7

一、发展现状

(一)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初具规模。近年来,*县按照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农民的思路,坚持“大规模、高水平、外向型、强带动”的标准,把着力点放在发展壮大具有市场开拓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上,初步建成了海阔、福润、大丰、天顺、帝苑、春光粮食等一批拉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推进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开辟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目前,全县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386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45家,县内共有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1家,县级龙头企业42家,形成了阶梯式、递进式的发展格局。20*年13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1.2亿元,利税1.04亿元。

(二)农产品加工体系初步形成。在386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中,生态肉鸭、创汇特菜、优质稻米三大优势产业,企业总量达130家,占整个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33.7%,形成了以福润禽业、桂柳禽业、海阔农业为龙头的生态肉鸭集种鸭孵化、规模养殖、宰杀分割、羽绒加工、饲料生产、禽药生产于一体的产业体系;以帝苑食品、大丰食品、天顺农副产品加工为龙头的创汇特菜集采后分级、包装、保鲜、速冻、脱水及精深加工于一体的产业体系;以春光稻米、龙泉粮食、月星粮食为龙头的优质稻米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是*县独具特色的农业三大经济板块。

1、生态肉鸭

一是基地规范化。*县生态肉鸭养殖已形成了集繁育、养殖、加工、冷藏、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区域化、规模化发展的新格局。全县肉鸭饲养总量达到亿羽以上,常年占领南京肉鸭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辐射带动了周边省、市、县肉鸭养殖业的兴起,形成了沿龙河路的林间生态养殖、沿*龙路的小区规模养殖、沿微山湖及沿大沙河的水面养殖三条肉鸭养殖带,共有鸭棚9000余个,其中20*年新建鸭棚2000多栋;全县20万羽以上的规模养殖小区86个,5万羽以上的养殖大户166个,百万羽以上的专业村24个,千万羽以上的专业镇5个,已全国最大的生态肉鸭养殖、加工第一县。张庄镇的姚楼、张孟庄、潘庄新建了3华里的肉鸭养殖带,*城的鹿湾、朱寨的马元、鹿楼的林场三分场、栖山胡楼、龙固三河尖、杨屯的西仲山、大屯的王坑、安国的蔡家等新扩肉鸭养殖基地均在100亩以上。

二是产业链条化。全县肉鸭加工企业23家,年加工肉鸭8500万余只,可创总产值25亿元(每年按8个月生产周期计算),吸纳农村劳动力2200余人。11家省市县级龙头企业中肉鸭企业年加工能力4500万余只,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占全县生态肉鸭加工企业总数的50%以上。其中江苏雨润集团投资1.2亿元肉鸭加工项目,日加工能力5万只;徐州中意食品有限公司日加工肉鸭6万只,成为目前*县加工量最大的企业,新建孵化厂也已投入生产,产业化初具规模。形成集种鸭养殖、孵化、加工一条龙的徐州恒丰畜禽有限公司,日加工肉鸭能力达到1.6万只。海阔集团投资5000万元,形成了年加工饲料24万吨,孵化鸭苗1060万只,加工肉鸭1000万只及羽绒洗涤、烘干等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另外,朱寨镇的腾龙鸭业有限公司、胡寨镇的徐州汉刘邦食品有限公司畜禽宰杀厂日加工能力也可达到1万只。

2、创汇特菜

20*年全县创汇特菜总面积达到50万亩,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菜达到46万亩,使全县蔬菜复种面积达到百万亩以上。建成了西南部100华里特菜长廊,中部20万亩设施菜基地,西北部5万亩瓜菜立体间套基地。蔬菜总产值达到37亿元,总效益达到2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4.9亿元、4.6亿元。全县创汇特菜加工企业23家,年加工能力20余万吨,可创产值5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1000余人。10家省市县级以上龙头企业中创汇特菜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6万吨,出口创汇达到600多万美元,占全县创汇特菜加工企业的45.5%。高效农业精品点建设迅速提升,辐射带动效应不断增强。

创汇特菜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县西南片的河口、敬安、栖山、张寨四镇,主要加工山药、牛蒡、洋葱、青花菜、白花菜、绿芦笋、胡萝卜、毛豆及水果罐头,运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河口镇有14家蔬菜加工企业,占全县一半以上,所产保鲜牛蒡出口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栖山镇的徐州美加万福莱有限公司、胡寨镇的帝苑食品有限公司及河口镇的天顺农副产品有限公司、顺德果菜有限公司年加工特菜达3000吨。胡寨镇帝苑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蔬菜,成为全县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中“订单农业”的典范。

3、优质稻米

*县水稻生产拥有沿微山湖生态区资源和区位、交通等优势,生产技术、质量水平已达到全省领先。2002年被列为“部级无公害稻米标准化示范区”,通过了环境认证,单产稳定在575公斤以上,优质稻米致力建好“沿湖一条线”。以东部沿湖地区为轴线,规划并落实优质稻米53.8万亩,其中:无公害基地30万亩,绿色稻米基地10万亩、有机稻米生产基地0.2万亩,全部实现了粳稻化、优质化。

目前全县稻米加工企业(含个体户)84家,有稻米加工设备84台套(色选机20台),日加工稻米5500吨,年可实现产值15亿元(稻米加工季节性较强,按年生产3个月计算),吸纳农村劳动力2300余人。龙头企业中优质稻米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约30万吨,占全县优质稻米生产企业加工能力的三分之一。日加工稻米达100吨以上的企业有20家,如杨屯镇的春光粮食公司、玉龙粮油公司、月星粮油公司,五段镇的微山湖米业有限公司,龙固镇的龙泉粮油有限公司等。近年来,企业注重技术改造,新上了先进稻米色选机设备,提高了稻米质量,产品深受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已注册的稻米品牌有“*禾”、“苏杨”、“*珍”、“一季春”、“千荷湖”等二十余个,其中“一季春”、“*禾”被评为市名优品牌。杨屯镇有46家稻米加工企业,占全行业的55%,形成了全国小有名气的稻米加工市场。

(三)农产品加工带动初见成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推行标准质量体系认证,有效地带动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全县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81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1个,绿色食品33个,有机食品9个,获省、市名牌农产品称号2个,为农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了“绿卡”。春光粮食有限公司生产的“契旭”牌无公害大米畅销上海、苏州,恒丰畜禽有限公司的无公害肉鸭闯进了关东,帝苑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蔬菜远下东洋。三大主导产业带动本县农民人均年增收达2000余元。

(四)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地位不断提升。20*年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超过了全部规模企业的一半,实现销售收入64.1亿元,利税2.2亿元,分别占全县规模工业企业的44.2%、37.3%,几乎占据了全县工业的半壁江山。其中近三分之二的企业从事以生态肉鸭、创汇特菜、优质稻米三大主导产业为主的生产、加工、销售。

(五)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形式,带动千家万户的农民发展生产,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特别是省、市级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近年来得到进一步的增强。通过与农户签订协议,制定保护价格,减轻了农民的风险性,增加了农民种植和养殖的信心,同时也保证了企业的货源。另一方面随着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不断发展,为农民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工资水平、福利待遇方面也有所提高,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这些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的增收。

二、主要做法

(一)优化环境促发展。以招商引资为契机,把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优化内外发展环境,引进了一批重量级的农业龙头企业,借助外力,将本地农产品的资源优势变成了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南京雨润、河南华英、浙江黄岩、广西桂柳等一大批部级龙头企业落户*县并建成投产;广西桂柳集团年孵化亿羽苗鸭、无锡虹达食品公司年加工万吨出口特菜等投资超亿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这些企业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亿多元,实现利税3000多万元,带动基地农民人均增收5000多元。为使新建或原有的农业龙头企业早日投产达产或扩大规模,政府各有关部门以创建“服务型政府”为理念,积极为企业搞好协调服务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龙头企业的发展。

(二)集聚种养上规模。立足*县实际,瞄准生态肉鸭、创汇特菜、优质稻米三大主导产业,制定县、镇村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产业基地,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规模成片的良好发展格局,全县高效规模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例达48.5%以上。一是通过培植一批专业养殖大户、养殖专业村、养殖专业镇,生态肉鸭养殖量迅速攀升。形成了西部林鸭复合养殖、中部小区规模养殖、东部水面养殖三条生态肉鸭规模养殖带,全县养殖生态肉鸭达亿羽以上;二是以西南部高效特菜基地、西北部瓜菜高效复合种植基地、中部设施菜基地建设为重点,扩大规模,巩固提高,创汇特菜面积稳步增长。全县全年特菜种植面积50万亩,蔬菜复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三是以打造*县“绿色农业品牌”为目标,优质稻米实现标准化种植。形成了以东部沿湖路为轴线的50万亩生产基地全部实现区域化布局、粳稻化栽培、标准化生产。

(三)建设基地创优势。龙头企业只有规范操作,推行标准化基地,才是实现创汇农业的必由之路。目前,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但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原料达不到规定标准和基地不成规模两大后顾之忧。针对这一问题,*县积极引导农民超前运作,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为龙头企业生产优质产品进军国内外大市场扫除障碍。目前,全县创汇特菜面积达到50万亩,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菜达到46万亩,蔬菜复种总面积达到百万亩以上。优质稻米达到53.8万亩,其中:无公害基地30万亩,绿色稻米基地10万亩,有机稻米生产基地0.2万亩,全部实现了粳稻化、优质化。生态肉鸭发展势头迅猛,全县20万羽以上的规模养殖小区86个,5万羽以上的养殖大户166个,百万羽以上的专业村24个,千万羽以上的专业镇5个,养鸭专业户每年纯收入均达万元以上。去年饲养总量8000万羽,今年达到亿羽以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态肉鸭养殖、加工第一县。

(四)利益联结抓机制。加快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将其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载体,现已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438个,会员8.3万人,参加农户13万户,其中60%以上的合作经济组织达到了有章程、有组织、有机构、有内部管理制度,农民联手闯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联系更加紧密,关系更加和谐。一是政府由干预型转为服务型。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协调企业与农户的关系。从法律的角度在合同上把关,做到有法可依;对合同中没有订到的内容,掌握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做到合情合理。二是合作经济组织由政府部门组织改为企业与农户自发组织。通过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和龙头企业原材料没有保障的问题。协会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企业按合同以“保底不封顶”的定价方式收购农民的原料,有效地保证了农民的利益,解决了农户与企业相互脱节的问题。三是农户由被动服从型变为积极主动型。农户根据市场情况,结合本地的龙头企业发展,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种植、养殖中去。

三、发展探索

发展壮大*县农副产品加工业,应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农户参与的模式,积极实施产业化、标准化、外向化及科技带动战略,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运用现代科技,打造新型企业形象。科技兴农是科技兴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龙头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要继续加强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协作,加快现代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新产品的开发步伐。立足科技兴企,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因此,我们应对一批科技含量高,有发展前景和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改力度。通过不断引进人才、引进技术来打造新型企业形象,进而不断提升龙头企业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以及市场竞争力,为龙头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二)规划引导,打造名优品牌。结合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竞争力。在现有一批省级名牌产品的基础上,再重点培育一批名牌产品,进一步增强品牌效应的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切实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竞争力。同时积极抓好质量体系认证和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强化企业人本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用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行为。通过优势资源的转移和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创品牌、上特色、出精品、增效益,使大量的劳动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农业产业化企业工作总结篇8

中国农业银行1994年实现由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轨,在城市地区和非农业领域取得较大发展的同时,“面向三农”始终是农业银行不能割舍的传统领地。农行北京分行1984年恢复成立以来,在支持首都郊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菜篮子”工程、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农行北京分行除了门头沟以外,每一个区县都整建制地保留有一个处级支行,营业网点遍布城乡。

截止到目前为止,农行北京分行近年来支持北京“三农”纯涉农贷款余额达114.16亿元,占贷款总额的12%;其中农业产业化贷款余额27.54亿元,乡镇企业贷款15.98亿元、供销社贷款5.91亿元,专项贷款14.83亿元,农网改造贷款8.05亿元,农户贷款20.05亿元。重点支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22家,授信金额35.2亿元,用信余额28.7亿元。其中以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以蒙牛乳业(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卓宸畜牧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通过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也带动了其上游和下游产业的发展。

日前,记者走访了这些农行重点扶助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有关人士。

牵手农行,龙头企业步入快车道

服务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是农业银行面向“三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农行北京分行与众多农业相关的企业建立起了战略性的合作伙伴关系,银企双方真正实现了双赢。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综合性、国际化的国有中央农业企业,对外致力于国际合作,开发利用农业、渔业资源;对内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远洋捕捞及农业资源开发、生物疫苗和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研发生产销售、农牧渔业相关配套服务为核心的三大主业。

公司财务资金部总经理侯士忠告诉记者,“公司与农行的合作历史悠久,已形成了递延式的发展态势。农行提供的不仅仅是信贷金融服务,而且还建立了双方高层对话的制度。在办理开证业务、中间业务、保险业务等方面,农行的服务很到位。农行还采取总、分、支三级行联动的形式到公司现场办公,帮助我们解决业务经营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可以说:农行是我们可信赖的银行,农行伴我们成长。”

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王金明告诉记者,顺鑫农业是北京市第一家农业类上市公司,被农业部等八部委确定为部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公司也是农行aa信用企业。2006年农行给公司公开统一授信7.4亿元人民币,其中6亿元流动资金借款,1.4亿元项目贷款。2007年公司向农行申请可循环授信9.2亿元人民币,其中8亿元用于流动资金借款,1.2亿元活期帐户透支。在农行北京分行的支持下,2006年公司销售收入达32.1亿元。“农行的信贷支持使公司的业务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据希森中联马铃薯产业集团技术总监、研究员孙慧生介绍,希森集团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集马铃薯育种与种薯繁育、科技示范推广、销售与进出口业务一体的生态农业高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伊始微型薯年繁育能力为8000万粒,运行半年后迅速增加为2.5亿粒,至2008年与北京中联宏业可共同完成4亿粒微型薯的生产规模,可满足全国微型薯总需求的80%。孙慧生表示,“尽管在生产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但在农行的大力支持下,公司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产业报国的夙愿。”

北京资源集团是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生猪一条龙产业,首个成立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企业。集团在农行的信贷支持下,已发展成为一家以安全猪肉为核心,集饲料、添加剂、兽药、种猪养殖、商品猪养殖、生猪屠宰、肉制品加工、生物制药及商业连锁于一体的农业高科技企业集团,形成了稳定的资源盈利模式。拥有饲料、种业、食品三个占地面积500余亩、具有当今国际先进设备及科学管理水平的现代化产业基地和一个在同业中设备最先进的饲料、食品实验检测中心,形成了全国最具规模独一无二的生猪一条龙生产服务网络体系。北京资源集团董事长刘钧贻说:“我们坚信有党的十七大给我们提供的好政策,有农行多年合作的良好基础,到2014年,集团各产业将进入全国行业前10强。”

农行助力名牌企业做大做强

蒙牛乳业集团的乳制品生产能力达400万吨/年。2007年上半年主营收入100.2亿元,净利润4.85亿元,居全国乳业首位。目前,蒙牛集团在全国15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蒙牛乳业(北京)有限公司2002年建厂,基本帐户就开在农行。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事业部部长、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明告诉记者,2003年,在公司资金急需的情况下,农行提供了贷款3000万元,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农行通州支行还派专人专车上门服务,为近2000名员工工资,还在公司安装了atm自动取款机。在农行的大力支持下,蒙牛奶源基地将围绕“限距、减站、保质、增量”的宗旨,逐步实现奶源基地的规模化、集中化、机械化、标准化、服务化,进而打造中国的第一奶源基地,引导中国奶源发展方向。

北京御香苑集团总公司董事长王建华介绍说,御香苑集团是集肉牛的饲养、屠宰加工、产品销售、出口外销及餐饮、娱乐、住宿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总投资近1.2亿元。如今的御香苑已经创造出的“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建立了万头牛肉养殖基地,投资1.2亿元建立肉牛屠宰加工基地。公司下设两个实体、40多家连锁店。御香苑与农行合作已经七年了,“农行不仅在信贷资金上给与我们支持,而且还给我们提供了多种金融服务。我们希望今后得到农行更大的支持。”

北京千喜鹤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工业开发区,是集生猪屠宰、高低温肉制品加工、物流配送及销售为一体的大型食品加工销售企业,被指定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冷鲜猪肉及猪肉制品独家供应商。2007年预计屠宰生猪100万头,实现销售收入9亿元,创利2100万元。

千喜鹤公司董事长刘延云表示,中国的农产品加工业正面临着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期,尤其是屠宰加工正在朝着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方向飞速发展,是一个发展前景十分美好的朝阳产业。刘延云透露,千禧鹤公司获农行北京分行综合授信借款额度1.36亿元,目前使用农行资金1.33亿元。公司在4年的经营运作中,已与农行建立了良好的银企关系和深厚的友谊。公司在农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已发展成为资产规模近10亿元的现代化民营股份制企业。

北京卓宸畜牧有限公司是北京市现代农业示范企业,2006年出口创汇635万美元,其产品――清真排酸牛羊肉在国内已经形成了稳定的销售网络,涉及20多个省市自治区170多个客户,带动了当地22个自然村的3000多农户发展牛羊养殖业。

谈到农行北京分行,北京卓宸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常亮介绍说,“卓宸畜牧公司已连续7年被农行北京分行评为aaa级信用企业。自2000以来,农行北京分行对我公司累计发放贷款4.52亿元,使企业的资产总额由初期的7824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9272万元,2006年公司销售收入22816万元,实现净利润2754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面向三农是农行发展的主流

中国农业银行农业信贷部产业处张一民处长透露,目前,中国农业银行已在七个省确定了服务“三农”试点单位,得到各省市地方政府的极大关注,社会反响强烈。农业银行希望通过服务“三农”的试点工作,总结服务“三农”的工作经验,按照“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的原则,积极努力地以实际行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区县经济处处长姚忠阳在参加一次农行与企业的座谈会时曾经表示,农业产业化的提高,有赖于龙头企业的发展,而龙头企业发展的又离不开金融部门的资金支持。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一直对支持“三农”工作很重视,在今后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方向、政策环境、行业指导、基础设施硬件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农业银行在支持都市型农业的过程中,应该针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瞄准市政府规划,在郊区结合金融政策搞一些试点。不断加强银企、银政的信息交流,为都市型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地服务。

北京银监局吴静春处长认为,面向“三农”是农行改革的基础导向和首要原则。首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客观上需要商业性金融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商业银行拓宽发展空间、提高综合竞争力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和增长方式变化,农行北京分行需要把握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在农村金融体系的主渠道和骨干作用。以改善金融服务、增加信贷投入、提升创新能力作为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积极配合国家各项建设新农村政策的有效实施。尤其应该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突出支持科技农业、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同时,防范金融风险,坚持循序渐进发展业务。

农行以服务三农为己任

中国农业银行党委委员、北京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朱洪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向三农,服务城乡”既是贯彻国家金融服务三农的政策选择,也是农行调整优化农业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改善经营绩效的现实选择。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农行服务“三农”的重中之重,通过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通过产业链的传导,促进农民创业和就业,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促进农业的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化企业工作总结篇9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南通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精神,回顾总结近年来村企共建工作,动员全市工商企业与所有行政村结对共建,进一步激发农村内生动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努力实现聚居化、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互动并进,共同促进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在,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深化认识,增强实施“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百村万户”帮扶工程为载体,积极鼓励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村企结对方式参与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经验。特别是去年以来,各镇(区)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结合“双帮”工作和助推全面小康村(社区)建设,组织推进“村企结对共建”活动,使“以工促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内容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力度得到了进一步加大,成效得到了进一步凸显。

1.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去年以来,各结对企业积极参与村企结对工作,主动与结对村共谋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共商发展大计。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结对村提供信息、技术、资金和人才,通过招商引资,促进结对村快上项目、上好项目,增强村级经济实力。部分村级班子带头领办、创办企业,形成紧密型的共建模式,直接为村级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兴办实事。南通吉利思服饰有限公司积极为吴窑镇钱庄村招商引资,介绍台湾客商投资豆类蛋白提炼加工项目。如皋市双马化工有限公司结对东陈镇南东陈社区,积极实施以企招商战略,目前,经该公司引进的投资5000万元的赛孚机械制造项目和投资1500万元的格林运输公司已相继落户,两家企业正式运营后,可增加经济总量1.5亿元,转移劳动力150人。

2.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紧扣农民致富增收,结对企业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人缘、地缘、信息优势,大力挖掘结对村特色资源,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帮助引进、建设高效农业项目,引导农户与市内外农业龙头企业对接,帮助结对村发展规模种植养殖业,各结对企业去年以来共帮村发展高效种植业项目169个,建成高效养殖业项目167个,促进了花木、湖桑、高效蔬菜面积的扩张和设施农业的发展,为全市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部分企业通过自身做大做强,尽力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去年全市企业帮助挂钩村培训农民1.5万人次,推动了农民转移就业,增加了农民工资性收入。

3.助推了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建设“不含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要求,广大企业针对挂钩村存在的行路难、排灌难、引水难等问题,多方筹措资金,帮助挂钩村推进道路、桥梁、农田水利、公共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村容村貌全面改善。去年全市企业为结对村捐助资金共251.58万元。如皋市皋翔水泥粉磨有限公司、南通吉泰服饰有限公司、南通华冠电器有限公司分别捐助水泥350吨、出资5万元、2万元用于结对村(社区)的公共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南通锻压机床有限公司出资2万元帮助柴湾镇双楼庄村购进树苗,植树造林。

4.构建了村企双赢局面。在村企共建新农村活动中,部分企业为了解决用工不足的难题,主动与结对村进行用工对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结对村劳动力,此举不仅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也促进了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南通市恒康海绵有限公司结对丁堰镇鞠庄村,不断加大技改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投资了1.6亿元,新建了恒康家纺园,累计吸纳村富余劳动力300多人。

在充分肯定村企结对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村企结对共建工作对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少数企业主的认识模糊不清,没有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对村企共建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行动不快。二是村企共建活动推进还不够有力有效,机制还不够健全灵活,传统式输血比较多,项目式共建、造血型共建比较少。三是镇村主体推动作用发挥还不够,企业参与面还不广,结对共建的不平衡性还比较大。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改进。

总结经验有利于我们增强信心,查摆不足有利于今后有的放矢,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好村企共建工作,我们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化认识。

1.从村企共建的实践看,实施“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企业可以大有作为。一年多的实践告诉我们,广大企业通过结对共建这个载体,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建设,改善了农村环境,树立了自身的良好形象,构建了村企之间的和谐关系,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双马化工通过实施村企共建,不但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而且还成功地走出国门,实现了自身的裂变式发展。“双马”成功实践充分说明,广泛开展合作共建,实现多边共赢,把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区域经济大格局中才是谋求长远发展的最高境界。

2.从当前发展的阶段看,实施“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企业能够大有作为。当前,如皋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面对宏观调控趋紧,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的难题,推进村企共建可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使不同所有制的市场主体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14日下午的座谈会上,不少企业负责人对未来的前景充满信心,他们认为通过村企共建,优势互补,能够以项目为载体,推行贸工农一体化,共同发展产业经济;能够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共同进行资源和环境保护;能够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在加快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效。

3.从实现双赢的目标看,实施“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企业一定大有作为。村企共建是一项互补、双赢工程,不仅可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而且可以解决企业劳动力、资源和市场等现实问题。广大企业通过带着感情结缘,带着责任共建,带着义务奉献,努力发挥人才、技术、产业、资金等各方面的特点优势,必将整体提升区域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后劲,进一步开创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广阔空间。

二、高点定位,突出重点,明确实施“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的目标要求

推进“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载体,是深化“学赶张家港、建设新如皋”的具体举措,必须坚持高点定位,突出重点,创新举措,努力开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实施“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全市规模以上工商企业全部主动参与村企结对共建,鼓励市内其他各类企业(个人)和市外各类企业(个人)积极参与我市村企结对共建,实现村企结对全覆盖。市内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建筑业总承包一级以上、房地产资质三级以上企业,批发年销售1亿元、零售年销售5000万元以上服务业规模企业,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技术、信息和资本等优势,加大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村企互动、合作共赢。所有行政村都要主动参与结对共建,深化共建内容,拓展共建领域,努力在发展村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上实现新突破。

全市参与村企结对的企业要通过“共谋发展、合作开发、产业带动、招商引资、培训就业、公益捐助、帮扶济困、文明共建”等八种主要形式,突出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共建和谐农村三大重点,创新思路,创新载体,创新举措,谋求突破。

(一)以村企结对为载体,共兴农村经济。

村企结对工作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抓手。因此,要把又好又快发展农村经济作为村企结对的首要任务。

1.共同谋划发展。村企双方要高度重视结对共建工作,在共同发展壮大村域经济上发挥积极作用。帮助理清发展思路。企业经营者(个人)可以担任结对村的“经济顾问”,发挥企业人才智力、市场信息等优势,以新的经营理念、新的发展思路和新的工作方法,帮助结对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村庄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创业引导和实业指导,为结对村提供智力支持。帮助解决发展难题。企业经营者(个人)社会关系广、人缘关系熟、协调能力强,要积极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大力帮助结对村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矛盾。直接参与村务管理。企业经营者(个人)符合条件的,也可按规定程序兼任村主要干部或两委会成员,直接参与村务管理。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运用企业管理的新理念,提高村务管理的层次和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2.共同推进现代农业。企业要积极帮助结对村用发展企业的理念、思路谋划农业发展,推动农业通过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管理创新,实现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快把农业建设成为技术、资金、效益密集的富民产业和功能多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直接参与发展农业主导产业。鼓励企业围绕花木盆景、栽桑养蚕、外向果蔬、优质畜禽四大高效主导产业,以农业园区为载体,直接投资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鼓励企业把推进“三大合作”与发展现代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鼓励企业通过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在结对村直接建立农产品原料基地;通过合同定购、定点采购等形式,在结对村建立农副产品供应基地;通过多种形式帮助扩大当地农副产品直接进入大型超市,进入大中型城市,带动种养殖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市场化水平。积极参与项目合作开发。以项目合作开发为纽带,由企业(个人)提供资金、技术、品牌和管理,结对村提供土地、劳动力,共同开发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农副产品专业市场。

3.共同推进全民创业。企业要帮助结对村营造支持创业、崇尚创新、鼓励创优的良好环境,推动全民创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建设配套基地。规模工业企业要围绕自身产业特色,突出围绕主导产品上、中、下游配套产业链的拓宽和延伸,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各种方式,积极寻求与结对村合资合作,实现产业配套本土化,形成一批经济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配套能力强的企业联合体,发展壮大特色经济板块,帮助结对村争创“民营经济发展明星村”。兴办建设标准厂房。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镇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参股等方式投资建设标准厂房,为全民创业提供载体。培育创业主体。鼓励企业充分发挥人才素质较高、观念理念较新、发展经验较多的优势,以企业成长的经历和经验帮助农村党员干部、农村能人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创业意识。广大企业经营者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帮助村干部转变理念,投身创业,成为“双强”、“双带”型村干部,同时,积极帮助结对村能人实施创业,主动帮助收集在外能人信息,鼓励和吸引在外能人返乡创业。

4.共同推进招商引资。企业(个人)要在符合结对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的前提下,帮助结对村包装特色产业项目,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借助自身招商平台,通过网上招商、以商引商等多种途径,实现招商建厂、建园、建场等新突破。招商建厂。企业通过自身的信息、市场、人才优势,帮助结对村引进农副产品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和无污染、劳动密集、适宜村域的工业企业、商贸企业。招商建园。现代农业园区是农业现代化的先导区、试验区和示范区,代表着农业作业方式、经营模式的发展方向。企业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帮助结对村引进工商企业带信息、带技术到村兴办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建成一批标准高、规模大、效益好的现代农业园区。招商建场。鼓励和吸引境外资本、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专业市场,充分发挥各类市场对高效农业快速扩张的引导作用。引进流通企业和农民经纪人。企业要通过多种方式,帮助所在村引进流通企业和农民经纪人,充分发挥其在农产品流通中的生力军作用,带动农副产品基地建设。

5.共同推进农民培训转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综合素质好的新型农民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一要构建培训互动平台。鼓励企业充分利用自身培训资源和现有的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点等平台,采取知识讲座、现场指导、广播电视、网上课堂等培训手段,与结对村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培训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创业和转移就业能力。二要推动农民转移就业。鼓励企业结合自身用工需求,在挂钩村建立劳动力就业基地,开展“订单式”“定向式”等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与结对村建立就业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吸纳更多的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在帮助结对村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的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帮助农民转移就业、外出就业。

(二)以村企结对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快全面小康、推进持续腾飞的基础工程。结对企业要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农村环境建设。

1.共同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个人)通过捐赠资金、物资等方式,积极帮助结对村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帮助加快村庄聚居化修建性详规编制与报批。鼓励企业参与结对村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参与村庄河道清理整治和防渗渠建设、泵站改造等农田水利建设等,改善结对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加快推进通集中居住点道路、农村危桥改造和农村村组道路建设、管护,确保老百姓出行便利,共同营造“道路平整畅通、交通标志齐全、绿化达标、环境整洁”的农村道路环境。

2.共同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鼓励企业(个人)积极参与以清洁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多种形式参与绿化造林、清洁河道、垃圾处置、户厕改造、秸秆还田等工作,推动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努力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全面禁烧工作是二季度环境整治工作的重点,鼓励企业(个人)帮助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秸秆收购点建设工作,积极推广应用秸秆饲料、秸秆建材、秸秆沼气、秸秆食用菌等综合利用技术,通过项目带动,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率的提高,为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作出贡献,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卫生村、生态村创建,帮助结对村建成省级卫生村、生态村和绿化合格村。

3.共同参与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要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关于“继续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以集中布局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和“结合新农村建设村庄布局调整,采取有吸引力的补助政策,让农民将老宅基地置换出来”的工作要求,全面贯彻《关于鼓励农民进城进镇居住的激励意见》精神,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按照“三集中”的要求,全面参与结对村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妥善安置农民,复垦农户宅基地,整理土地,发展现代农业。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参与结对村进城进镇居住农户宅基地复垦、土地整理工作。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结对村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加快区内道路、供电、供水、通讯、排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引导企业发展村级物业,兴建房屋出租,建立或帮助建立物业公司,参与结对村物业管理,提高小区管理水平,共同将农民集中居住区建成功能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帮助结对村创建示范居住小区和合格居住小区。

(三)以村企结对为平台,共建和谐农村。

和谐农村建设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村企结对工作要围绕构建和谐农村的总体要求,以共同培育文明新风、共同兴办农村社会事业、共同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共同构筑扶贫济困平台为重要内容,精心组织,务求实效。

1.共同培育文明新风。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结对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尊老爱幼优良传统和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鼓励企业结合自身文化建设,通过文化设施共享、文体队伍共建、文化活动联欢等形式,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共建和谐文明小康村。鼓励企业深入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法律”等活动,努力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共同兴办农村社会事业。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村文化活动室、卫生室、老年活动室、农民公园、体育健身中心、“农家书屋”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帮助结对村大力推进有线电视、调频广播“双入户”工程,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

3.共同构建农村社会保障。鼓励企业(个人)采取多种形式,帮助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

4.共同构筑扶贫济困平台。企业(个人)要发挥自身人力、财力、智力优势,采取“一助一”、“一助多”等多种形式,在结对村开展扶贫济困活动。要充分考虑低收入户的经济基础、生产资源条件、生产能力等因素,积极开展扶贫济困、应急救助、送温暖献爱心、创业援助等活动,积极加大对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救助力度,采取项目扶贫、科技扶贫、就业扶贫等形式,做到一户一策,个性推进,扶“志”与扶“智”、“技”互补,“输血”与“造血”、“活血”并举。大力实施“一美元”工程,助推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企业要积极帮助结对村提升“爱心超市”星级,通过捐资捐物等多种途径保证物资持续供给。

三、科学筹划,精心组织,确保“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取得实效

实施“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是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实际行动,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更是建设新农村、推进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中,我们一定要注重活动的实效性,讲究方法,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要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1.要在“对接”上下功夫。结对共建,能否取得实效,既取决于组织领导,更取决于结对双方。市、镇(区)和新农村建设领导组要加强村企结对工作的组织、协调、服务和推进。结对双方要增强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企业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结对共建工作,明确专人负责推进,积极参与结对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村(社区)要进一步增强主体意识,迅速、主动地组织与企业对接,争取企业支持,综合村情企情,明确实现村企共建双赢的科学发展思路,努力使广大村民在村企结对中得到实惠。结对双方要建立结对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开展人员、项目等对接活动,确保结对共建工作快推进、快突破、快见效。

2.要在“共建”上下功夫。结对共建是一项双向、互动的活动。结对双方要以共建互赢为原则,积极开展各类共建活动。工商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职责,防止和克服以单纯送钱送物代替共建的现象,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结合结对村实际,高点定位,科学规划,选准对接项目、制定共建方案、落实共建项目。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要强化主体意识,克服“等、靠、要”思想,主动加强与结对企业的沟通联系,梳理需要结对共建的项目,争取企业支持。结对双方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创新共建方式,打造结对特色,形成结对经验,叫响结对品牌,确保结对工作结出感情,结出友谊,结出成果。

农业产业化企业工作总结篇10

一、塔城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情况

(一)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塔城地区把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工作,强化各种扶持措施,按照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原则,以基地为依托,积极推动龙头企业发展,为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稳步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地区先后引进了乌苏麦科特棉纺、沙湾秦岭棉纺、屯河乌沙番茄、裕民悦羊肉品加工、中粮北海油脂、金牛沙湾盖瑞乳业、金牛额敏生物等一批龙头企业;通过企业改制和扶优扶强,组建了沙湾棉花产业公司、沙湾天宝绿色食品公司、塔原红花有限公司、乌苏啤酒等一批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有力地推动了我区农业产业化进程。金牛沙湾盖瑞乳业120吨乳品项目、山东高密化纤有限公司3万吨棉浆粕项目、新疆天鹰有限公司6万吨棉蛋白项目等一批新的农副产品加工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天海、瑞隆、盘龙、天宝等粮油加工企业不断强化农产品加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出了“福临门”油脂品牌,进一步做大“沁康”面粉品牌,年内油脂加工行业企业日处理原料能力可达2000吨,生产成品油、面粉10万吨以上。额敏万通活畜交易市场已成为塔城盆地四县(市)牲畜主要集散地,日交易牛120头、羊2000只,并辐射到周边地市,占有了克拉玛依市牛羊肉80%的市场份额。到目前,全区规模以上龙头企业54家,固定资产总值16.44亿元,年销售收入19.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的2个,1000万元以上的15个),辐射带动农户9.68万户,占全区总农户总数的75.1%,带动基地面积264万亩,占全区播种面积的57.2%;农牧民人均收入中来源于产业化经营的收入达1525元,占农牧民人均收入的38%。

(二)地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加快,产业规模化经营效应日见显现

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已初步建立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农产品基地,棉花、番茄、粮食、奶牛等基地建设都初具规模,为吸引龙头企业发挥了积极作用。2005年全区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461.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48.1万亩,增加15.06万亩(小麦95.69万亩,增加7.02万亩,玉米41.71万亩,增加3.34万亩);棉花面积121.37万亩,增加19万亩;油料作物46.35万亩;饲草料基地43.55万亩;区域特色产品基地面积102.43万亩。

畜牧业优势凸现,长足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区牲畜饲养量达724.73万头(只),比去年同期增加27.13万头(只),增长3.89%,其中牛62.3万头,增加4.2万头;羊590.5万只,增加15.67万只。全区已培育养殖专业乡34个,专业村161个,养殖大户2773户,15个千头牛养殖小区共完成投资6673万元,建成棚圈10.6万平方米,进入小区的养殖户700余户,存栏牛7480头。为全面提高畜牧产业水平和综合效益,地区不断加大品种改良工作力度,大力推广牛胚胎移植技术。2004年全区牛胚胎移植投入资金671万元,完成牛胚胎移植1303头。今年地区下达牛胚胎移植任务2005头,安排补助资金200万元,目前已组织受体牛6455头,移植395头。

(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日趋活跃

积极扶持和引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协会和经纪人等产业化中介组织发展,涌现出了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服务信用好、自身效益高的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农村经纪人队伍也日趋壮大,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组织形式实体化。在开展经济活动中,以实体形式出面,组织形式的不断发展、完善,经营规模逐步壮大。二是在经营范围上趋向多元化。由单一生产环节上的联合经营向全程经营转化,由以种植业为主向各业综合经营方向发展,由主要在流通领域内从事经营活动向生产、消费等领域延伸。三是经营模式逐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多数组织都制定有规范的章程制度和管理体制,内部分工明确,组织运行正常有序。2004年底,全区建立各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协会)190个,会员2.7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0.6%,农民经纪人1400多名,其中年经销额在10万元以上的农民经纪人350名,带动、服务面积101万亩。

(四)农业产业化领导体系、服务体系、激励机制建设不断加强,成效明显

为切实加强对地区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领导,加快地区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地、县两级都成立了推进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下设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2003年,地区制定出台了《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意见》,明确了地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总体思路,确定了奋斗目标和保障措施。地区在每年年初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农业产业化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对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中做出成绩的县(市)和部门予以通报表彰,对发展支柱产业优秀乡镇、地区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表彰奖励,极大地激发了各级各界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近年来,地区始终注重发挥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作用,不断加强农业产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产业化链条上的主要生产单位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专业化、全程化服务。一是大力组织和实施“种子工程”,培育优良农作物品种、苗木、畜禽品种,促进种养良种化、优质化。2005年,全区共引进农作物新品种(系)186个,落实良种生产面积10.06万亩,种植业良种覆盖率92%,其中玉米、棉花、油菜、甜菜良种率达到100%。二是不断强化农业技术服务,提高产业化基地发展水平。地区各县(市)普遍开展科技入户工程,把农业科技人员任务落实到具体地块,确定增产目标,实行不达标不脱钩责任制。全区落实各类作物高产综合配套技术推广148.5万亩。落实高新节水面积13万亩;推广地膜覆盖增产技术166.9万亩;推广测土施肥面积33.64万亩,专用肥推广落实面积1.1万亩。目前,全区实施自治区级重大农业科技项目33项,“100万亩优良品种推广高产高效示范”、“优质小麦554高产技术工程建设”、“农业植保体系建设”等一批对我区农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课题项目正在抓紧实施。三是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地区通过开展“科技之冬”活动和“三下乡”服务,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广大农牧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工作,广泛宣传农业生产、养殖技术,传授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的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塔城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过几年的努力和探索,已形成了良好的基础,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思路和构想

为进一步做好农业产业化工作,地区已初步制定了农业产业化“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提出了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确定了未来农业发展的重点产业布局及优势主导产业体系,出台了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具体措施。

(一)指导思想及奋斗目标

“十一五”期间,塔城地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体制创新、经营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坚持用现代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着眼于现代企业集团参与现代农业的走向和程度,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尽快建成一批具有特色优势、品质优势和规模优势的农产品基地,走城乡经济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路,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加工、商品化经营,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引导并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分享到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增加收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体目标是:突出地方特色,优化区域布局,逐步建立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符合市场化要求、能确保农民增收的乳、肉、绒毛、油料、棉花、粮食及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龙头企业。到2010年,建设规模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20个,其中:年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12个,超过1亿元的8个;列入国家和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家;按照市场规律与农民签订规范订单合同的龙头企业20个。创建省级以上名优农产品品牌4-6个。做到乡乡有专业协会,村村有合作经济组织。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数占总户数的85%以上,农牧民人均收入中来源于产业化的收入占80%以上。

(二)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方法与步骤

从本地资源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经济要求进行运作:

——沿天山北坡经济带基础较好、发展较快的乌苏市、沙湾县,应在近两年内充分依靠棉花、番茄、蔬菜等基地和牛奶等农牧产品,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建成2到3个自治区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取得经验,带动全局。

——经济条件较好、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塔城市、额敏县,重点围绕红花、粮食、糖料、番茄等基地和肉、毛、绒等农牧产品,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建成1到2个自治区级产业化龙头企业。

——托里县、裕民县、和布克赛尔县,农业产业发展应尽量向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县(市)靠拢,同时因地制宜地继续加速建设山羊绒、优质牛羊肉等畜产品基地。

——我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前两年重点是协调好现有龙头企业发展建设和基地建设的关系,积极开拓产品市场,实施名牌战略,提高农产品和加工成品知名度,这一时期企业可通过“订单农业”等形式与农户建立比较松散的利益联结机制;条件较为成熟后,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农牧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并探索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型利益联合体。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区域布局

1、优质畜产品产业

乳品产业带:建立塔额公路沿线和乌沙沿312国道的两条奶牛养殖带。建成塔城盆地和乌沙经济区两个2万头奶牛养殖基地,年产商品奶20万吨。在支持现有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的基础上,重点在塔城盆地引进新的龙头企业,在塔城、额敏、乌苏、沙湾分别形成日处理120吨鲜奶的乳品产业。

肉品产业带:建立环库鲁斯台草原优质牛、羊养殖育肥圈。年出栏优质肉牛10万头,优质肉羊80万只。在乌苏、额敏、裕民形成5万吨加工能力的肉品加工产业。

毛绒产业带:重点在塔城、额敏、乌苏、沙湾建立50万只细毛羊养殖基地,年产优质细羊毛2000吨。在和布克赛尔、托里、额敏、乌苏建成50万只规模的优质绒山羊养殖基地,年产优质商品绒100吨。积极支持金塔毛纺做大做强,形成年产100吨绒纱、6000锭毛纱生产能力,形成毛绒产业。

2、优质农产品产业

红花油脂产业带:按照龙头企业发展要求,重点在塔城盆地建立100万亩油料种植基地,年产油料10万吨,红花丝4000吨。积极支持中粮集团等大企业参与整合地区红花等油料加工资源,组建产业集团,提高产品的综合开发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利用我区及周边区域丰富的油料资源在沙湾县和塔城盆地建设上规模的油品收购、加工包装、批发集散基地。到2010年各类油品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以上,形成红花油脂产业体系。

棉花产业带:在乌、沙经济区和和布克赛尔南部建立120万亩优质棉花种植基地,皮棉总产达到13万吨。积极发展棉花及其副产品深加工,引进大企业集团,整合乌、沙棉花资源,到2010年,棉纺生产能力达到60万锭。同时,大力发展棉浆粨、棉蛋白生产,形成集轧花、纺织、榨油及棉浆粨、棉蛋白加工为一体的棉花产业体系。

粮食、饲料产业带:以塔城盆地为重点建立100万亩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年产优质专用小麦30万吨。以沙湾县、乌苏市、农九师等面粉加工企业为龙头,积极推进粮食深加工,日加工标准粉达到500吨以上,形成集专用面粉、面食为主的粮食加工产业;以塔城盆地和乌沙沿天山一带为重点,围绕畜牧业调整种植业结构,建设150万亩人工饲草料种植基地。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引进建立饲草料加工龙头企业,形成50万吨的加工能力,形成饲料产业。

制酱番茄产业带:重点在乌沙建设20万亩、塔城额敏建设15万亩两个高标准制酱番茄种植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年产30万吨番茄制品的生产能力,形成制酱番茄产业。

蔬菜产业带:在乌沙建成15万亩、塔城额敏建成5万亩优质蔬菜种植基地,满足周边大中城市和克拉玛依、独山子石油基地的需求。依托巴克图口岸,以三宝公司、三诚农副产品公司等为龙头,建设万亩无公害蔬菜出口基地,大力发展蔬菜的加工、贮存、包装和保鲜业,全力开拓国外市场,年出口蔬菜达到3万吨。

3、区域特色产品产业

特禽产业带:在额敏河流域建立150万只塔城飞鹅、20万只火鸡养殖基地。以额敏县库鲁斯台草原牧业发展公司为龙头,形成年加工100万只特禽的能力。

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在塔城盆地建设15万亩甜菜、20万亩亚麻、40万亩打瓜、枸杞10万亩,2万亩酸梅、1万亩啤酒花等区域特色产品种植基地。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年加工甜菜60万吨、亚麻6万吨、酸梅3万吨、打瓜籽3万吨,形成区域特色产品产业。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具体措施

1、依靠科技进步,抓好农业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

继续加强农牧业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以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为核心,以优势区域、生产基地为重点,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保证龙头企业收购半径内的农产品基地实现优质、高产、高效,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的原料保障。一是建立优质品种繁育推广体系。到2010年,我区畜牧业良种及改良牲畜比例要由目前的60%提高到85%,其中养殖小区内要全部实现良种化。种植业良种普及率90%以上,有龙头企业带动的种植基地内良种普及率达100%。二是加强优质农产品的规范化生产。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强“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标识管理工作。三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在2010年前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积极指导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开展检测工作。

2、积极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促进产业化利益连接机制建设。把龙头企业的引进、培育作为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着力点,创造灵活机制,营造投资环境,吸引各方面资金参与龙头企业建设,形成多元投资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格局。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发挥协会在处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中的协调作用,争取到2007年,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订单全部由村级协会统一签订,到2010年全部由乡级协会统一签订。促进“订单农业”农业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建立风险基金,实行最低收购保护价,与农户之间建立比较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

3、发展壮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进一步完善和发挥现有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加快培育农民经纪人和运销大户,真正发挥农村能人和营销人才在促进农产品产供销衔接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关部门要抓紧完成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章程的制定,做好登记管理工作,引导其逐步走上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4、积极开拓市场,促进产销衔接。在注重发挥传统农产品市场作用的同时,要建设一批以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为依托,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农产品及加工制成品的专业批发市场。实施名牌战略,集中树立绿色优质的品牌形象,加快形成一批名牌农产品。

5、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生产者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

开展“再教育工程”,对农口管理干部、科技人员和农村中介组织进行现代农业知识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和掌握应用农业实用新技术的能力;加强对养种植大户、养殖专业户和农村青年的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力争使农村青年普遍掌握1-2门标准化、规范化的种养殖技术。加强对企业经营者和农民的法制教育,提高自觉履约意识,保护企业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6、切实加强农业产业化的组织领导

地区成立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和指导,统一领导全区农业产业化工作。各县(市)的农业产业化工作。实行领导责任制,按照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套思路、一套政策、一套措施的工作机制,由党政领导牵头,分工负责。各涉农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努力,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完善农业产业化考核体系,每年进行一次考核。

做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试点、示范和推广工作,通过试点,总结经验,发现典型,逐步推广。地区每年三年评选命名一批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予表彰奖励。

三、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为产业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综合性工作。政府在产业化发展初期的规划和推动作用至关重要,没有政府的领导、组织、协调、服务,产业化必将发展缓慢且盲目性很大,特别是对新疆这样一个远离中心市场而自身市场容量有限的地区而言更是如此。建议自治区加强对区内外产业化发展状况的调研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全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加强对地州市工作的指导,加大扶持力度,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策保障。同时,建议自治区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的示范引导工作,为产业化发展提供适合区情的发展经验。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一项新事物,各地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有些地方也出现因为各种因素造成失误。建议自治区加强产业化发展示范引导工作,在各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重点龙头企业和产业化基地优先扶持,总结成功经验,加以推广普及。同时,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典型,引导全区农村合作组织发展。

(二)出台优惠扶持政策,为产业化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

目前,各地在推进产业化上都出台了各自的相关政策,但在促进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方面还普遍缺乏强有力的政策资金保障措施,特别是畜牧产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建议自治区不断调整和完善促进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政策,积极推动各级财政逐步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规模,金融机构放宽贷款担保条件、增加贷款额度、改善金融服务等,继续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

(三)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工作,为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在自治区贯彻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意见中,提出了多项加强农业科技工作的政策,大幅度增加了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建议自治区加强对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推广机构的指导工作,加强农科教结合和产学研结合,提高产业化基地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同时,加强对地(州、市)产业化科研基地建设支持,推动各地围绕主导产业,加快技术推广步伐。

(四)重视国营农牧场改制后的发展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后,通过转移支付,乡镇基本能够做到“五个确保”,但是由于政策因素影响,国营农牧场职工与农民负担出现差距,企业职工意见很大,并且管理费收取困难,在农业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化发展上出现问题。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尽快解决国营农牧企业改制后遗留问题。

(五)有关塔城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