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业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6:34

美业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美术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态度重要性提高

我们一般认为理论的学习是从属于专业,但事实上历史证明艺术与理论这两个东西是实现创造的双翼,缺一不可。所以我认为,要真正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把理论教育作为教育的有机部分。随着现代社会的逐步发展,单纯的专业学习已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了,现代社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那么高等学校美术院系的学生就应该努力的提升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现实的的需要。不光是因为社会的需要,美术本身就不是一门单纯的技术课,他还包含着更深层的文化底蕴,即便我们的专业技能已经成熟,也还需要掌握与他所相关的其他综合文化,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提高。

一:目前学习美术理论知识的现状

从报考大学开始学生们就进入了一个误区,认为报考美术院校,专业课的学习尤为重要而文化课次之。因为现行的高考制度,报考美术院系的学生必须在高考之前就参加各省的美术联考或是个美术院校的专业课考试并取得合格证。这一政策虽有利于个大院校招收优秀的美术人才,但由于各学校专业课考试的时间不同,学生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奔波于各大学之间考试专业课,这样一来就开始偏重于专业课的学习而忽略了文化课,这种现象在高三尤为明显,他们为了专业课能够考出一个好的成绩,穿梭于各画室,美术培训班之间,所以文化课就被他们忽视了,这样他们的文化基础就差了很多,而进入大学以后,他们同样认为专业理论课是次要的,只有专业课才是他们需要认真学习的,美术课程自身的特殊性又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情感投入,艺术的本质又不同于其他学科,艺术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需要学生拥有想象,创作和发挥的能力,习惯了这种学习氛围的学生自然不会对枯燥的专业理论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另外专业技法的掌握和熟练又是一个既费时又费力的过程,学生也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实践与创作,这样一来,学生们只好挤掉专业理论课的时间来学习专业课。

二:学习美术理论知识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逐步发展,单纯的专业学习已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了,现代社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那么高等学校美术院系的学生就应该努力的提升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现实的的需要。不光是因为社会的需要,美术本身就不是一门单纯的技术课,他还包含着更深层的文化底蕴,即便我们的专业技能已经成熟,也还需要掌握与他所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提高。

有些同学一味的进行临摹,并把这视为是对艺术的执着,甚至认为美术是手上的功夫,是情感的体验,而不是理论,如果向他们提问关于美术理论方面的知识,他们的回答总是让人啼笑皆非。在我看来,他们所认为的执着实在是令人感到扼腕叹息。如果没有理论知识的积淀又何来灵感?没有理论知识的引导情感表达创作定会显得苍白无力。美术史的学习,对于美术院校的学生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无论学习任何专业的人都应该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的历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知道自己所学专业的历史进程中所处的位置,状况。俗话说:“读书可以使人明智”美术院校的学生通过对美术史的学习,不仅可以认识和了解过去美术史的发展现状,更在于他们可以去传承其中优异的部分,去开拓更加宽广的艺术局面,对于美术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美术史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可以从我国丰厚的文化积淀中去汲取养分,获取灵感。

三:如何提高美术专业理论知识

要解决目前状况,必须从提高文化素质入手,提高高校美术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改变目前高校美术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重技法轻理论的不合理做法:改善目前高校师资队伍的结构配置,通过人才培养,再教育等手段,加强高师美术专业的理论教育。只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真正收到理论与技法相结合。

第一,应该改革现行的美术专业考试制度,由于考试时间的不统一,考试地点的分散,学生们就不得不全国各地的跑,就是为了在专业课方面考出一个好的成绩,这种做法不仅浪费了考生的资金,更耗费了考生宝贵的时间与精力。当其他同学在忙着复习文化课准备模拟考试的时候,他们却不得不耗上一个月甚至是两个月的时间开始准备专业课,参加训练班的学习,美术专业的考试是确定学生美术基础的重要衡量方法,也是为了确保招生公平的重要手段,因此,是十分可行的。但是笔者认为,对于专业课的考试应该和文化课一样,由国家统一组织进行,统一划线。这样一来,考生就不必将宝贵的复习时间浪费在重复的专业课考试上,这样既节省人力和财力,又有助于各学科学习时间的分配,可以让他们从步入大学校门的时候就意识到文化课的学习和专业课的学习是同样重要的,等他们真正开始大学的生活和学习的时候也就能更合理的安排自己在大学期间专业课和理论课的学习。

各高校的美术院系・也应提高对公共基础课的重视,加强公共科目的管理与考核机制。对于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在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方面尤其要加深,加宽,加厚。时代在飞速的发展,教育也应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学生专业理论的提高还有赖于学生自己。毕竟外因还是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学生本人应充分认识到新时代对于大学生的新要求,在新的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审美的水准应该是越来越高,我想坦白的说,学美术不能太窄太单一,要重视和关注自己的审美质量和文化含量。一个好的艺术创作,应该需要取自一个丰富的文化基础。只有将艺术看作文化的艺术或艺术作为文化,我们才可以理解艺术存在于我们生活世界中以及它所存在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因为,文化决定了人在社会中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它通过生活经验以及个人对精神需要和日常需要的创造表现出来。这样看来,专业理论知识对艺术的创作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在注意到就业和竞争的压力之下,学生应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完善和充实自己,扩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

参考文献:

[1]袁运甫.高度重视和培育“艺术创造力”[J].艺术教育,2009,3:8.报告

[2]周星.中国艺术教育基本状况与学科发展[J].艺术教育,2007,2:4.论文集

[3]云起.艺术教育重要的是改变观念[J].艺术教育,2007,1:7.论文集

美业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美育;中等职业学校;价值观

G711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什么是美?什么是真正的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或许是一知半解,或许是一无所知。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以“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为主的美育课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不可缺的。美育c其他学科之间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一、美育的含义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察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可见,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性,它的最终价值是指向“至高的善”。它所要培养的审美意识及其倡导的审美的人生境界,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共同追求的至上理想。

二、美育教育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美育既通向人类历史文化的最大纵深,又关联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它是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对话的桥梁。美育的加强与否,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更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生存质量。所以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美育学习,不仅能学习美学知识,步入美的王国,还能学会如何鉴赏美、评价美、追求美。通过美育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进而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一)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美育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与提高,有着特别重要作用。历代思想家、教育家和艺术家,都十分重视美育对学生情感的陶冶和净化作用,强调通过美育来培养学生美好、和谐的情感和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构建。

(二)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审美教育之所以在整个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是因为他可以培育和健全学生的审美结构,培育学生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有利于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培养。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将知识等转化为人的一种精神素养,使之具有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

三、美育教育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美育教育教学是通过学校各种艺术课以及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其中音乐教育教学就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音乐教育是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灵魂的美育过程。音乐教学中美育的重点是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学唱歌曲或听教师领唱时,通过第二信号系统,根据书面歌词或口头唱曲的表达,在头脑中重现某一事物的形象,这只是再现型的想象;而如果学生能通过积极的记忆联想活动,将原有的审美表象生发,有所补充,或重新加工组舍,创造出新的形象,这就属于创造型想象。因此,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体验美,不能一味地把自己已体验到的美解说给学生听,那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其发现音乐美、认识音乐美、品位音乐美的能力也就得不到提高。所以,教师在上音乐教学时要特别注意让学生当课堂的主人,在音乐课上注重采用游戏体会音乐美,把游戏带进课堂,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让他们感到音乐课是有趣的课;理解音乐的情感美;感受旋律节奏美;育教于美,为学生创造美的情景。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修养和审美情趣。

四、美育教育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美育是一种实践活动,其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它不仅包括对文化艺术的鉴赏,对自然与社会生活中美的鉴赏,也包括对教学科学的审美。而接受美育的对象也是十分广泛的,包括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各种人。对于不同类别的人应采用不同重点的美育途径和选择内容不同的形式。学校的美育教育教学要围绕培养目标进行,结合专业特点进行。要注重专业特点,挖掘专业中的美育因素,提高学生在专业课程中对美的认识,更好地促进专业课的学习。

(一)在美育教学中应以“陶冶情操为目的”。教师教学的出发点要避免“以学生一定要学会某种知识或某种技能为目的”。应该以陶冶学生美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探索求知的兴趣为目的。我们欣赏天鹅湖舞姿的艺术得到美的享受和启迪,但我们不一定要学会跳芭蕾舞,也不一定要花许多时间去跳芭蕾舞。

(二)教师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做具体的实践性指导。比如学生日常作业、试卷、绘图、实验过程的设计与操作,学校、班级、寝室环境的美化,都应做到正确、美观。只有平时注意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良好意愿、习惯和实践能力,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绍萍.试析美育在现代化教育中的实施与影响[J].青年文学家.2009(09)

美业的重要性篇3

abstract:artaccomplishmentisthesoulofadvertisementdesign.ifadvertisingprofessionals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mustpayattentiontoartbasiccourse,wecanovercometheproblemsthatthepresentstudent'sartfoundationisweak,school'sattentionisnotenoughandteachingtimeisless,andstrengthenartbasiccourseteachingfromtheideological,teachers,teachingcontenttoimprovestudents'artisticaccomplishmentandcultivateoutstandingadvertisingdesigners.

关键词:高职院校;广告专业;美术基础课教学;现状;重要性;提高

Keywords:highervocationalcolleges;advertisingprofessionals;artbasiccourseteaching;status;importance;improve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237-01

作者简介:冯靖宇(1975-),男,辽宁昌图人,文学学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教学、教学管理。

0引言

任何专业的学习都必须有一定的基础课程作为铺垫,才可以进入专业领域研究和探索,广告专业美术基础教学就是这样的基础课程。目前,各高校的广告专业也都深知美术基础课教学的重要性,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开设了一定量的美术基础课程,而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身有着一定的特殊性。那么,作为高职院校的广告专业美术基础课教学现状怎样呢?高职院校又应该如何去开展美术基础课教学呢?

1高职院校广告专业美术基础课教学现状

1.1高职院校广告专业生源美术基础薄弱在我国现在的高考制度中,本科高校艺术类学生的招考要经过艺术类的单独考试,广告专业考生通用的考试模式是素描和色彩写生。所以考生在步入高校之前一般都经历过一定时间的美术基础学习,都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而很多高职院校,特别是非艺术类的高职院校的广告专业,在招生过程中并没有单独设置艺术类单独考试,这样势必导致生源美术基础薄弱,或者说美术基础为零。

1.2高职院校重技能培养,忽略审美意识培养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培养,这种理念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但是,由于美术基础课教学对学生的审美意识的提高是缓慢的,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往往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很多高职院校广告专业的美术基础课教学被弱化或者忽视,而大量开设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

1.3高职院校学制短,课程多,导致美术基础教学薄弱高职院校一般的学制是3年,而本科院校一般的学制是4年。从学制上,高职院校要比本科院校教学时间少,而在课程设置上却基本差不多。因此,高职学院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就要比本科院校少很多时间。另外,一般本科院校在进入二年级之后,可以分专业,学生会在选择专业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而高职院校基本不分专业,广告专业的课程基本都要学习。这样也导致了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压力大,课时紧张。基于这种现象,很多高职院校的广告专业便开始压缩课程门数和课时量,而此时往往首先被删减的课程就是美术基础课,势必导致美术基础课教学的薄弱。

2美术基础课教学对高职院校广告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2.1美术基础课教学是院校学习与职业技能培训班主要区别

前面提到过高职院校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是正确的,但是不能把工艺与技术课程的作用过分放大,那是急功近利的表现。如果学生每日都在电脑上制作各种设计图,而忽视美术基础课教学与艺术修养的培养,那与社会上的职业技能培训班有何区别?院校学习的优势就在于能循序渐进的、全面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及人文修养、创新精神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是职业培训班所无法比拟的。

2.2美术基础课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广告专业的美术基础课主要包括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这些课程是广告专业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的必修基础课,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3美术基础课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和手绘能力计算机在广告设计领域的应用,不论从视觉效果、工作效率,还是从作品储存、设计面貌等各个方面都比传统的设计工具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是,不能夸大计算机的作用,计算机在进行广告设计的过程中只能是一个辅助设计工具,优秀作品的诞生不是取决与是否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而是取决与设计师的专业修养。美术基础课教学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手段,加强美术基础课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驾驭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美术基础课教学,特别是素描和色彩课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手绘能力。手绘能力是考察广告设计师设计能力的重要标准,在广告设计师的创意设计中经常要进行手绘,设计的诸多元素中常常有手绘的成分,比如说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一些矢量图形等。

3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广告专业美术基础教学

3.1提高美术基础课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美术基础课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学校要提高认识;其次是任课教师要提高认识;最后是学生要提高认识,学生本人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广告设计师一定要加强自身的美术修养,这是对广告设计师提出的基本要求。

3.2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加强美术基础课教学,首先就必须提高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这里所说的专业素质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不但是指基础课任课教师的绘画水平、审美意识,还包括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等,特别是作为广告专业的美术基础课教师还要广泛的涉猎,包括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知识。

3.3加大美术基础课教学比重,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学生美术基础水平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要提高学生美术基础水平就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调整课程结构,尽可能多地分配给美术基础教学,并且将一些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职业院校学制较短,时间显得尤为珍贵,任课教师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宝贵的教学课时,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区别纯绘画专业和广告专业的美术基础课教学的区别。

总之,美术基础对于广告设计从事人员艺术修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高职院校广告专业的学生美术基础较薄弱,在美术基础课教学必须加强艺术修养的培养,才能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美术设计师。

参考文献:

[1]吴宝德.再谈美术基础教学在设计专业中的作用[J].中国美术,2007,(1).

美业的重要性篇4

(一)与美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脱节

为美术基础教育储备高品质的优秀师资力量是我国美术教育专业的最主要的教学目的。就当下我国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发展状况而言,其与美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联系不够紧密,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过于局限,科目大都偏重在某画种的技能技法上,没有以美术基础课程内容为依据,使受教者在有关教学内容上存在知识空缺,在一定程度上为受教者毕业后的实践教学工作造成了阻碍;我国美术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教育以美术技法为核心,另一方面,现代美术基础课程的教学重点为设计应用与赏析评论,二者强调重点不同,缺乏协调性;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我国美术基础课程为充分发挥其美育功能而逐渐加强了教育中的人文性。相对而言,美术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人文性内容依旧不足,二者在发展中的错位状况十分明显。

(二)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式及教学评价标准陈旧

我国部分美术教育专业的管理人员及有关专业教师,对新时代的人才要求没有明晰的认识,对素质教育实施和推行的目的及意义理解程度不够,忽视了以新《标准》为背景的教育专业发展的新趋势。与美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内容脱节,未能充分重视美术教育专业的师范属性,忽视了素质教育推行要求下的教育专业转变的必然性,过于强调美术教育专业中的“美术”性质,单纯以美术文化的传授及延续为教育重点,受教者的综合素质培养及教学能力的提升,被作为非重要教学内容而忽视了。在教学方式上依旧沿袭旧有的理论知识传授和美术技能灌输,课堂内容单调,限制了受教者的学习热情和积极主动性;而教学评价标准过于重视教学成果,不可避免地为学习过程添加了一定的功利性色彩,不利于受教者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甚至不利于学生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

(三)人才培养观念不正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使美术专业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认可和欢迎。美术教育专业的生源不断增多致使高校产生了安于现状的消极思想,竞争意识不断消减,对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够在未来激烈的岗位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不关心、不重视,无论在教育教学理念还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上都存在十分明显的消极特征。美术教育专业将重点集中在美术知识及技能考查上,并不重视对考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核;对其他学科的综合成绩要求过低,学生未能为其后所要接受的高等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涉及美术领域的考试内容单一不变,疏于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衡量,刻板的人才筛选模式消磨了受教者的艺术天性。

二、美术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构建的原则

(一)实践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从其本质上看,美术是实践性艺术,美术教学工作究其根本来说是一种实践性的艺术教学工作。因此,我国美术教育工作需要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艺术性实践内容作为教学侧重点和重要评价标准。只有技巧同个人综合艺术素养的有机融合,才能充分体现出个体在美术领域中的艺术魅力,美术教育本质上可以说是以实践为媒介的审美教育。因此,美术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坚持实践与审美的有机融合。

(二)多元化与民族性的统一

在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的当下,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现象频繁。基于此,我国美术教育专业应坚持有本国特色的民族性发展趋势,改变旧有的侧重西方美术文化的教育模式,以中华民族美术文化为框架和基础,创建并完善有民族特色的美术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三)与美术基础课程的统一

我国美术教育专业的受教群体是美术基础教育的后备师资力量,美术基础课程的教育理念和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美术教育专业的发展方向。因此,我国美术教育专业应注意与美术基础课程的教育理念及发展趋势保持一致,重视专业的师范性、学术性,引导学生实现理论知识体系与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美术专业技能与综合文化素养的积累,使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综合的发展,进而顺利适应之后的美术基础教育工作。

三、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构建的设想

(一)明晰美术教育学科发展的方向

我国教育部门在关于艺术教育专业的规程中明确表示,师范教育的发展要以构建具有开放性和终身性的师范教育体系为目标,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无论是在数量、规模还是在质量、构成上都能适应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新趋势的师资力量。为美术基础教育培养能够适应其发展趋势的师资队伍是我国美术教育专业必须担负起的重要职责。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美术教育专业大都存在办学理念模糊、人才培养目的不够明确的缺陷。因而明晰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凸显专业的教育属性,改革传统上以培养美术创作人才为教育目的的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师范性为中心、培养学生美术知识技能和综合文化素质为目的的科学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模式,是我国美术教育专业在新时展下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优化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

1.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比例

我国美术基础课程包括“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四大学习模块,内容丰富多样且涉及领域更为广泛。相对而言,我国美术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大都为西方油画或中国国画技法,课程比例畸形且多样性差,涉及范围过窄。突出体现为美术教育专业中关于设计类的教学内容过少,课程不足,与美术基础教育之间的差异性过于明显,这将导致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构成不能与美术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相适应的不利情况出现。因此,美术教育专业应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比例,适当增加有关设计类的课程教育内容。

2.增强专业教育的人文性色彩

由新《课标》内容可以看出,我国美术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的美术文化素养,而非针对某画种技法的教授。因此,我国美术基础课程的授课教师应具备深厚的美学素养和较高的人文素质,这与我国现有的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建有很大的差异。就现实情况而言,我国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建及人才培养的重点依旧落在专业知识的储备和技能学习与实践上,人文色彩淡薄,不利于受教者个人人文素质的积淀,影响了教师人才的全面综合发展,难以满足美术基础课程对教师的全新需求。因此,美术教育专业要适当增加人文性内容。

3.以“课标”为学习指导思想

美业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美术教育学前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幼师专业学生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我国教育家蔡元培在建立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之初,就提出推行艺术代替宗教:“使国人的感情勿受污染和刺激,使其受艺术熏陶而纯正”。而人在幼儿园时期形成的经验对其一生都有巨大的影响,这个时候幼师的引导显得特别重要。美术学科一直以来都是幼师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要求在幼师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是进行简单的知识讲授和相应的技能训练,而且要让其从真正意义上适应幼儿教育,注重培养美术教学能力[1]。对于我国当前幼儿师资培养的整体要求而言,美术教育不仅能提高幼儿教师美术教学能力,在其个人的艺术综合素养上也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美术教育与幼儿教师综合素养的关系

(一)美术是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爱好美术,是幼儿的天性,大部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就是从绘画开始的。“以美引善、以美启德、以美怡情”,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心理健康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2]。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可以培养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发展幼儿的智力及幼儿肌体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3]。学龄前儿童的个性正处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这个阶段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学前教育专业面向工作对象的特点,决定了其自身接受美育的科学性和必要性。幼儿教师的综合艺术素养会对学龄前儿童产生直接影响,接受全面科学的美术教育尤其是美术史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进行的重要环节。

(二)美术教育与教师综合能力培养的关系

幼儿自出生直至接受小学教育的0至6岁,通常称为学龄前儿童教育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处于前运算阶段,“已经能使用语言及符号等表征外在事物,不具保留概念,不具可逆性,以自我为中心,能思维但不合逻辑,不能见及事物的全面性”。[4]因此,学龄前儿童阶段的美术教育虽然与中小学美术教育同属于通识美术教育,但又不同于小学、初中美术的学习。学龄前儿童教育方式的特殊性对幼儿园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是综合教育,不分科目,美术教育是融合在其他教育教学当中的,也是教学比重非常大的一部分。我国从小学阶段开始,美术是单独一门课程,有独立和系统的美术教材,但在中小学所有学习科目中是一门副科,一周上一次或者两次美术课。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的课程中显得不那么重要。但学前教育阶段不同,幼儿园美术教学区域是教室的必备区域,常设在教室里,幼儿每天都可以参与美术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某一期的主题创设相关美术教学内容,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有很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具备更强的综合应变和运用能力。其次,幼儿园教学用具的综合性与特殊性。中小学的美术教具除课本外基本与成年人的美术工具相同,而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根据学龄前儿童的认知特点和生理发展特点,幼儿园的教材和教具都以图片和实物为主,很少有文字部分,需要教师综合运用读图和图示能力。教师为了实现向幼儿有效传递必要的教学内容,往往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准备恰当的示图和教具。这要求幼儿教师具备把美术基本技巧和内容以最简单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的能力,不仅需要扎实的美术操作能力,更需要全面的美术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美术经验,只有经过系统全面的美术教育才能实现。最后,大部分的家长在儿童的学龄前阶段对美术学习都非常重视和支持,儿童也非常喜欢美术课程。美术的基本技能被称为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因此,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美术教育环节,美术教育对幼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课程设置及作用

(一)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美术教育课程设置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育的美术教育课程分为美术基础、幼儿园实用美术和美术教育理论三个类型的课程。从课程的先后顺序看,基本遵循先实践、后理论的顺序,既注重结合幼儿园美术实践环节,也注重整体美术理论功底的培养。同时,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的内容应侧重学龄前儿童生理及心理发展与美术教育之间的关系,美术教育应是基于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自觉、自发的艺术活动,需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幼儿教师只有充分了解、掌握儿童美术活动身心发展基本规律,才能转换思维,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以孩子喜欢的角度来思考和表达,理解幼儿美术教育与青年阶段尤其是成人美术教育的异同之处,从而实现科学、有效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幼儿教育过程从来都是一个综合的教育过程,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实践及动手环节,更是幼儿美术视野和概念的建立过程,同时也是幼儿通过美术的手段表达和宣泄的过程。因此,幼儿教师不仅需要会教,更需要从儿童的角度欣赏、肯定儿童的美术行为。

(二)美术史相关课程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美术史的学习是现代美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我们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有其历史渊源。美术史课程不仅仅是美术专业才有的科目,应该成为教育类专业所必须学习的科目。美术史中包含着众多画种及创作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尽可能了解和感受不同美术形式的优长和特点。让学生饱览各种美术风格,体会线描画的黑白韵律、水彩画的透明清澈、水粉画的亮丽、油画的厚实饱满、版画的奇妙肌理、中国画的笔墨情韵[5]。不同的画种不仅有着各自的艺术特征,更有着各自的文化历史渊源。如何以最简洁和直接的方式展现出画种的特点,不仅需要提升幼儿教师的美术基本素质,更需要提升幼儿教师的美术感悟力和鉴赏力。同时在学前专业美术教学中,始终都应注重幼儿与美术之间的关系。如漏印游戏是一种安全有趣、适合所有年龄段孩子的幼儿美术活动,其基本原理属于版画艺术中的漏版。漏版印刷本身是一门工艺性很强的现代工艺技术,漏版源自于民间美术的布艺印染,现在服装的装饰上仍然普遍使用。如果学生能充分了解其渊源,便能将漏印游戏变换出更多切合幼儿生活经验的美术活动,既可以满足幼儿创作的欲望,又能帮助其了解版画艺术和现代工艺技术。这要求幼儿教师充分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动手操作能力,选择适合不同年龄孩子的版画创作方式。

(三)美术创作工作室实践环节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美术创作工作室往往被认为是专业性的要求,但其实美术工作室不应该是曲高和寡的地方,应该成为学生实实在在实践其艺术创想的地方。因此,学前教育的美术创作工作室是学前专业美术教育重要的一部分。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美术实践课程的教室及学生美术创作的场所,首先必须提供必要的工具设备,与其他美术创作室不同,这里工具设备的设置主要满足幼儿美术活动需要;其次,材料和工具以安全性为第一,因为只有在实践中了解幼儿在使用工具材料可能遇见的问题,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今后工作的问题;最后,美术创作室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为幼师学生提供了美术实践的场所,大家可以大胆发挥并实现自己的想象。在平时的创作中,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让他们大胆的展示自己的才能,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中,幼师专业学生表现出了独特、多变的思维方式,创作出了众多美术作品。因此,对幼儿教师美术素养的提升不是单一绘画能力的培养,而应当能从教学实际需要入手,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学会恰当运用各种美术形式与方法。在学前教育的美术教学环节不应强调美术的专业性,更应强调综合性、适用性和灵活性。

美业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艺美术;教学

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是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工艺美术人才的重要专业,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加强基础教学,注重校企合作,对工艺美术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加强工艺美术教学理论层面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工艺美术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一些学校的工艺美术专业课程体系尚未完善,实际的教学管理层面的力量相对薄弱。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的随意性较大,专业知识结构相对单一。这些问题影响了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的健康发展。

2.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部分教师在以往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在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状态比较被动,这影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部分教师采取单一讲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发,就会对工艺美术教学的整体效率产生不利影响。

3.教学设计和社会实际缺少联系

部分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教学设计和实际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这不但会导致人力与物力的浪费,而且影响了整体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的创新策略

为确保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的健康发展,教师要努力优化教学方案,加强校企合作,创新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提高工艺美术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

1.创新教学模式

在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运用新颖的教学模式,并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总结中探索课程发展的规律。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思想观念,通过创新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模式,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注重日常的沟通与交流。教师还要不断加强专业技能方面的基础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工艺美术的兴趣。

2.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

为了提高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学校要充分重视校企合作的意义。学校要以开放性、职业性为标准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不断强化师资力量,为专业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技术的应用水平,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同步发展。学校要注重加强教师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将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工艺美术的相关教学相结合,注重优化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这样有助于工艺美术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3.注重创建校外工艺美术实践基地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工艺美术的效率,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工艺美术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学校可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定岗工作、参加岗位培训,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起来,熟练掌握相关的环节,关注学生校外实训的质量,将校内教学和校外实践相结合。企业可直接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让人才培养能够和经济发展相协调。学校要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企业可对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进行全程指导,科学规划学生的发展方向。

4.注重课程开发的科学性

学校要结合相应的专业标准,科学地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将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水平作为主要目标。只有加强这些基础教学层面,才能提高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的整体水平。

结语

提高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质量,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培养专业人才,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彬.美术毕业作品展对民族地区高校就业率提升的策略研究.戏剧之家,2016(19).

[2]沃野寻芳.中央工艺美院在河北李村.河北学刊,2016(5).

[3]侯建芳,余育新.在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初探.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14(12).

美业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高等师范专业美术教育普通美术教育职业心理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常指高等院校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美术教师的教育。“专业美术教育”指培养专业美术人才的教育,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美术某一方面的深度知识,而不需要具有覆盖美术宽度的知识。“普通美术教育”指普及美术知识和美术文化的教育,也称基础美术教育,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覆盖美术宽度的知识,而不要求其具有美术某一方面的深度知识。

在当今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中,一些美术教师还存在着“重视专业美术教育,轻视普通美术教育”的职业心理。

一、这种职业心理形成的原因

目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从事教师职业的资格要求很高,除了具有专业学历外,还要到师范院校接受师范教育的第二学历的学习,之后才有资格从事教师职业。在我国,教师的培养一般是由师范院校将专业教育和师范教育合在一起来完成,更为特殊的是,高等院校的教师大多是由一些名牌高校的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直接担任。从事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教师也不例外,其主要来源是专业美术院校毕业的学生,他们接受的是专业美术教育,由于在专业院校没有受过师范教育,不了解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普通美术教育特征,在一些教师的潜意识里只有专业美术教育,普通美术教育却被其忽视。一些教师认为只有多培养几个艺术家,自己的教学成果才能得以体现,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一些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特点和以后的走向缺乏正确的认识,对成名成家抱有强烈的愿望,这加剧了一些老师重视专业美术教学的职业心态。由于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师范性缺乏认识或认识上有偏差,造成了师范美术教育中一些教师“重视专业美术教育而轻视普通美术教育”的职业心理。

在“文革”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小学的美术作为副科而不被重视,普通美术教育的价值没有得到普遍认可。所以,在那段时间里的师范美术教育中,普通美术教育被忽视,专业美术教育得到重视,这种职业心理仍遗存在现在的一些高等师范美术教师中。

从美术教育界内部来看,长期以来,专业美术教育条件优于师范美术教育,地位也高于师范美术教育。而从高等师范院校内部来看,其他学科的条件往往优于美术学科。这些原因造成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内部人心浮动,师资不稳。所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在专业、学科上竭力效法专业美术,力图培养一些专业能力强的学生,以提高专业或学科的地位。或者,一些教师将成为艺术家作为目标,以提高知名度和在美术界的地位。一些高等师范美术教师“重视专业美术教育而轻视普通美术教育”的职业心理也是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作用中形成的。

由于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自身的发展和目的的演变,现阶段的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由原来的师范美术教育分化为专业美术教育和师范美术教育两块,美术教育的重心倾向于国画、油画、艺术设计等专业美术教育。财力、物力和优秀的教师资源都向专业美术教育倾斜,作为普通美术教育之一的师范美术教育常常被轻视或淡化,其规模从整体看不到专业美术教育规模的四分之一。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师范院校的一些美术教师“重视专业美术教育而轻视普通美术教育”职业心理的形成。

二、这种职业心理对美术教育的影响

在这种职业心理的影响下,一些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常常把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美术教育等同于专业院校的美术专业教育,把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等同于专业美术院校的学生,根本没有注意到两种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走向是完全不同的。直接把专业院校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复制到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中,导致师范美术教育偏离了应有的方向,达不到师范美术教育的目的,致使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化,并直接把重视专业美术教育轻视普通美术教育的职业心理“嫁接”给了学生。一些学生无法树立从事普通教育的职业观,他们不愿意从事基础美术教育。即使这些学生别无选择地到了中小学从事美术教育职业,也无法安心从事基础美术教育工作,其教学任务不可能按要求完成,将直接影响中小学美术教育目标的实现。三、矫正这种职业心理之我见

其一,师范美术教育的教师要明确师范美术教育和专业美术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学生的工作走向。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学生毕业后主要是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而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任务是素质教育中的美术教学活动,目的是普及美术文化和以审美为目的的素质教育以及培养美术文化发展的专业美术人才的后备力量。专业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专门的美术创作和科研人才,学生毕业后大多是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研究,其目的是创造更先进的美术文化。

其二,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师必须认知专业美术和普通美术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理解普通美术教育和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以及专业美术教育的关系及其各自的教育目的,及时把握中小学美术教育目标和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发展脉络。同时,专业美术人才到高等师范院校从事美术教师职业,应对他们进行师范性教育,培训其正确的职业心理和教育理论及教学方法,使他们了解师范美术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强化他们作为中小学美术教师的职业意识,并对确有发展潜力的学生进行普通美术教育的综合素质培养,在此前提下进行专业美术教育,不能片面地对所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美术的教育。

美业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工艺美术;高等教育;传承

在当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传统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开始重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技艺。在高校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工艺美术在高校中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工艺美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

工艺美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与发展,工艺美术教育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进入到大众高等美术教育中。针对当前我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工艺美术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型是当前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19世纪末期,清政府设立了实业教育,可以说是我国现代工艺美术教育的起源,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工艺美术从实用美术向商业美术转型以紧跟时代的步伐,满足社会发展需求;20世纪30年代,工艺美术引入我国高等教育,被称为手工课程和图案专业;到50年代,工艺美术向装潢设计和染指设计两大方向发展,符合当时社会大力发展建筑和纺织业的需求;70年代,社会对工艺美术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工艺美术增加了工业造型、室内设计和服装设计等方向发展,形成了综合性学科,并逐渐与国际接轨,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进入90年代,高校对专业目录设置进行了调整,艺术设计取代工艺美术,保留部分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而工艺美术则以专业方向的形式存续。20世纪末尾,拥有50年办学历史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并正式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象征着工艺美术教育逐渐发展成综合性的美术院系;进入21世纪,工艺美术完成了从实用主义向现代设计的转变,反映时代特征,并与国际化接轨,展现文化多样性。目前,国内仅有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一所本科院系和几所工艺美术高职高专院系,教育体系较为薄弱。2012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重新命名为工艺美术,突出强调工艺的特征和重要性,开设烧造、锻冶、染织、编扎、金工、髹漆等课程,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促进工艺美术教育专项。由此,更多的学校开设工艺美术专业,培养专业化人才,推动工艺美术教育改革。

二、工艺美术高等教育体系

我国工艺美术高等教育体系可分为专业型和普及型,前者是教授与工艺美术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专业型人才,后者是指高校非美术和设计类专业开设的人文课程,培养人文知识,两种教育体系面向的群体不同,教学目标和成果均有所不同。

(一)专业型教育

专业型教育是指专业进行工艺美术教育的高等教育,是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工艺的主要途径。早期我国高等工艺美术教育注重技能培训,培养从事专业生产的人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改革开放后,国内引进和吸收西方现代化教学内容,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民族传统工艺美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工艺美术课程从边缘性状态向核心课程发展,并有一定的创新。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始思考符合时展的中国工艺美术教学方法,促进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推动教学改革创新,深入高校教育改革。

(二)普及型教育

随着专业型教育的深化改革,工艺美术的普及型教育也逐渐受到重视。普及型教育与专业型教育同等重要,是复兴中华民族文化,重建工艺文化的重要举措。只有大众了解工艺美术,才能对其感兴趣,产生热情,参与到民族文化复兴工程中。普及型教育是传统文化普及和传播的重要手段。高校普及型教育是将工艺美术从专业院系扩展到非专业院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普及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知识,辅以主题活动和专家讲座,提升学生人文修养和素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传统工艺美术的认知和理解,影响其审美和消费,进而带动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市场增长,使融合民族元素的现代设计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从而建立起全面的工艺美术教育体系,推动我国传统工艺文化产业发展。

三、工艺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工艺美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手工艺品的重要途径,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经之路,更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

(一)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工艺美术作为造型艺术,结合创作与美,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起到美化生活环境的作用。工艺美术强调以美术技巧制作出具有审美性的实用工艺品,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审美性。工艺美术与生活息息相关,工艺美术教育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专业体系,在各个专业体系发展的同时,更应注重工艺美术本身特征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工艺美术的本质。为此,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法规,以推动工艺美术的传承,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1997年),加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保护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发展工艺美术。此外,我国建立起部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四级的传统文化形式和文化空间保护体系,包含传统(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等;而且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的成立,象征着工艺美术民间组织的发展与壮大,组织开展编纂《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文化工程,发掘和抢救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传统手工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耕社会经济的产物,凝结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髓。保护传统手工艺就是保护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手工艺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识,高等教育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高等教育应当发挥其人才优势,结合传统手工艺教学方法和手段,融合应用型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理念,保持工艺美术的活力,在新时代保护、传承和发展工艺美术。

(二)建设文化强国

近1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明显增强。人们在满足于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对文化的消费逐渐增强。艺术品收藏的火热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文化市场的繁荣。我国艺术品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对生活品质和精致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艺术品是艺术家原创作品,不同于大规模生产的商品,每件作品都凝结了创作者的智慧,独具匠心,个性化十足。工艺品不同于昂贵的艺术品,价格不高,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并且具有一定的审美性,符合大众消费需求。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美观、实用、经济的工艺品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美化生活环境,陶冶情操,带动工艺品产业的发展。政府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促进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大量的人才需求,从而推动了工艺美术教育的改革,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责任,应当认识到社会的新需求,改革教学,为工艺美术教育和工艺美术创作带来更广阔的前景。

(三)提升学生人文素质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阐述了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多种传统手工艺,保留传统的民族和地方特色,保护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习相关理论和知识,接受基本训练,掌握专业领域的设计制作基本能力,掌握必要的工艺技能,以培养具备审美和创造力的工艺美术人才为目标,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鉴赏能力。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文明历史,农耕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工艺美术的发展,诞生了种类多样、造型独特、用料考究、造型精美、工艺精湛的工艺美术品,反映了各历史时期的最高生产力和民族审美观念,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知识讲授和技能教授,组织学生阅读文献或参观博物馆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提高其审美能力。艺术来源于民间,民间艺术为工艺美术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民间艺术以传统的民间生活和审美为出发点,大多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将普通材料经过精湛的技艺和创新制作出美观大方的工艺品,造型独特,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为当代工艺美术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工艺美术作为本土艺术,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灿烂文化。如今,全球化发展迅速,工艺美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代表,是促进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工艺美术教育应当进入国际化视野,并将最新的设计理念、新材料、新观念、新工艺融入到工艺美术的创作中,促进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工艺美术教育不仅是培养专业型人才,而且要培养具有人文素质的人才,通过他们将工艺美术推向世界,促进工艺美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扬光大。可见,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是工艺美术教育的根本要求,只有具备深厚的人文素质,才能更好地理解工艺美术,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推动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

四、结语

工艺美术品以其美观、实用和经济著称,体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虽然我国工艺美术教育经过1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综合性的教学体系,但是保护和传承工艺美术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工艺美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手工艺品的重要途径,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经之路,更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工艺美术教育需要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符合市场需求,展现时代特征,以高校教学改革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福文.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工艺美术教育[J].艺术教育,2013(10).

[2]许奋.当前办好高等工艺美术教育的对策思考[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5(1).

[3]孙井义.试论工艺美术教育的当代价值及发展方向[J].艺术科技,2016(4).

[4]龙辰.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J].艺术科技,2016(4).

[5]杨林.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下的工艺美术教育改革[J].美术大观,2012(10).

[6]刘语.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育对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启迪[J].艺术教育,2012(8).

[7]刘茂大.基础美术教育中工艺美术教育的构成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2).

美业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新时期;职业学校;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266-02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都得以全面提高,相应的物质需求已经不再成为主要部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精神消费环节,这就需要大量的高素质职业型人才。对于职业美术教学工作来说,如何在新时期背景下保证职业学校美术教育的有效性,为培养高素质、专业程度高的人才做出贡献,是每一个职业美术教师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新时期背景下的职业学校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新时期背景下的职业学校美术教育,是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基地前沿,其肩负着培养美术人才的重任;是优化我国职业教育体制的重要内容,能够促进我国教育专业的全面性发展;是学生美术梦想的实现温床,对于美术技能和素质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是提高全民精神文明水平和素质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美术氛围。

二、新时期背景下职业学校美术教育的特点

新时期背景下职业学校美术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对于新时期职业学校美术教育策略的制定、教学方式的优化、教学观念的改变都起着决定性作用。详细来讲:其一,职业学校美术教育的实践性。时展需要的美术人才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美术知识,更要具备相当强的实践能力,这是满足现代社会市场需求的关键所在。其二,职业学校美术教育的社会性。所谓社会性,就是其教育的开展必须要符合社会的需求,学生在经过学习之后可以顺利地实现职业规划。其三,职业学校美术教育的个性化。这是指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尊重学生的美术表达形式,引导其个性化没事特征的形成和发展。其四,职业学校美术教育的文化性。美术教育应该能够在学生文化内涵培养、审美情趣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使得其文化素养不断提高。

三、新时期背景下的职业学校美术教育的现状

1.职业美术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过于执着于传统美术教育理念,以计划性、终结性、专一性的教育理念贯穿教学过程始终,使得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形式僵化,缺乏对于现代化美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了解,从根本上来讲是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的。二是开展职业技术美术教学理念改革的过程中,部分教学者过于关注技能训练,忽视了构造美术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美术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2.职业美术教育专业设置不合理。首先,很多专业之间的区别性不大,忽视了专业之间的差异性,由此导致人才培养的同质化,极大地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其次,美术专业设置忽视了社会性,很多美术专业的存在已经脱离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最后,美术专业学习的教材内容缺乏交叉学科的学习,出现美术教学的孤立状态,这是不符合美术教学特点的。

3.职业美术教学的模式单一化。由于职业美术教学的观念守旧,使得其教学模式出现单一化的缺陷。首先,现阶段,多数的职业学校开设的美术课程内容,是在沿袭美术学院的教学模式,实践性不足,理论讲解过多,忽视了美术教学与市场化设计之间的联系。其次,职业学校过于强调热门专业,在教学模式上缺乏长期的眼光去审视,造成人才资源的过多浪费,忽视了学生的职业规划。

4.职业美术教学资源不足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硬件设施的投入不足,缺乏必备的画室、设计室、电脑室、专业器材等,难以给美术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完善的美术教学环境;其二,教师素质较低,教学水平难以满足需求,美术专业性素养不高,难以在开展美术教学工作中切合实际地去执行教学目标,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到美术教学课程的效果。

5.职业美术教学考核制度不科学。现阶段的职业美术教学考核制度同样存在不科学的地方,将理论知识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忽视了美术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使得原本应该是一种趣味十足的课程成为学生们都厌烦的理论学习课程。职业美术教学考核制度中,笔试内容往往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使得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美术理论上,导致其实践能力的低下,一旦进入社会,才发现自己所学习的美术知识起不到作用,实践能力表现不佳。

四、新时期背景下职业学校美术教育策略

1.积极改变美术教学观念。首先,教师方面的美术教学观念改善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注重职业教师的聘用和选拔,将美术技能强、美术教学观念先进的人才纳入到学校美术专业教学体系中去,保证其对于传统美术教学观念的冲击作用。二是不断开展先进美术教学观念的宣传和教育,倡导教师开展教学理念的学习和交流,由此肃清传统美术教学观念对于教学活动的影响力。其次,对于学生方面的美术教学观念,积极鼓励学生去接触现在先进的美术观念、技能、表达方式、主题诠释、实际应用,保证其与社会时代美术思想的同步发展。最后,对于社会方面的美术观念,应该强化宣传和教育,端正社会对于美术教学点看法,形成良好的美术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

2.注重美术专业的合理设置。结合美术教育发展的特点,充分理解专业设置的重要性。一方面,关注于美术专业设置的实践性特点,保证学生在美术课程中能够实现实践能力和知识理论的全面发展,为其后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一方面,注重美术专业设置的社会性特点,结合市场发展需求的特点,切合实际的设置美术专业,保证以长远的目光去添加美术专业,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做好打算。

3.促进教学方式多样化发展。在美术教学方式,首先保证在先进的教学观念的引导下,积极尝试开展教学方式的实践;其次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教学方式,结合自身教学情况,探索切合实际的教学方式;最后,借助现代教学工具开展教学工作,保证美术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发展。

4.加大教学资源的投资力度。针对于职业美术教学资源不足现象,需要各方面通力合作。首先,积极借助国家的资助,加强对于美术专业基础设置建设;其次,注重学校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美术教育事业的长久性发展;最后,不断强化学校与外部企业之间的联系,借助其实践机会,为学生争取接触真实社会的机会,保证其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下开展美术教学。

5.积极促进教学考核制度优化。高度重视美术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保证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全面考核,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其未来的职业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的同时,不断培养其美术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职业学校美术教育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我们需要不断地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析,争取在职业美术教育方面形成全面的理论实践体系,以应对新时期背景下的美术教育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叶飞.浅谈职业学校美术教育[J].广西教育,2009,(21).

[2]鲁志富.浅谈职业学校美术教育的未来之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6).

[3]沈亚威.浅谈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新课程(教师),2010,(12).

美业的重要性篇10

我国职业学校美术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发掘并培养具有美术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的历史使命。然而,职业学校美术教育不同于高中以及本科学校的美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进行职业学校美术教育改革时不能盲目地承袭普通美术学校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在教育思想、理念、手段、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结合职业学校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改革。职业学校美术教育如果失去了其职业性的特色,不仅会浪费职业教育资源,还会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因此,职业院校美术教育必须在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学生素质等多方面走创新发展之路,突出自身的职业化特色。

(一)强化美术教育理念,增强美术教育认识

美术教育思想的基础理念指的就是“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当前,人们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普遍存在三种观点:一是实现个人艺术价值;二是传递、继承精神文化遗产;三是发挥美术的社会特色。当前的职业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应转变职业学校美术教育专业传统的教学理念,以人本主义为出发点,切实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突出美术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和社会性。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发掘,凸显美术的魅力,淡化单方面的知识传授,避免传统的填鸭式的技能训练。美术教师要成为教育思想的传播者和倾听者,要注重加强师生学术与精神上的交流,把正确的态度、价值观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启迪,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探究、发现和体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全方位地提高美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学生打开美术的大门。

(二)转变美术教育体制,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传统的以素描为基础的西方教育模式体系无论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还是对于学生的培养力度上都已不再适应我国当前的职业学校美术教育,它制约着职业美术教育的发展。因此,职业学校美术教育必须面向经济社会,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做到美术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需求和发展相统一。首先,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主体因素——社会需求。我们在制定教学规划时,应将学校的总体规划与学科自身特点相结合,同时要适应时代需求,增加拓展性较强的专业,摒弃盲目设置的专业。其次,要全方位地审视美术专业。我们在美术教育改革中要加强专业划分和系统整合,着力发现专业设置的缺陷,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此外,我们还应结合自身优势,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再次,要在美术课程的设置上,根据社会对应用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来设置专业课程,课程内容要注重对基本知识以及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的职业灵活性和适应性,要着重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同时,我们还要及时有效地了解市场需求及技术发展趋势,掌握先进的材料和技术方法。

(三)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学生德育水平

教师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美术教师更是要有良好的人文修养、与时俱进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美术教师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要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从而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并将学生带进艺术的殿堂,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的价值,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让美术摆脱“花瓶”的称号。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第一,对在岗教师要进行定期培训,或选送部分教师到专业院校进修,帮助他们及时更新并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第二,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提高教师自身的硬实力;第三,实行教学科研相结合的方法,与企业合作,将教师送到企业和实训基地进行培训和实践,提高教师的艺术实践能力;第四,聘请校外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教学。通过以上四点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使美术教师成为具备深厚艺术知识底蕴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传授者,并使教师可以在对学生的传道授业中渗透人文精神,使教师可以借助美术教育帮助学生净化心灵,从而使学生的自我人格得以升华。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