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6:56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篇1

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突飞猛进,推动了中学Cai的发展,网上教学和远程教学已在许多学校展开。开展Cai使传统学校教育发生了根本变化。[1]

1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1.1现代信息技术呈现教学资源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呈现形式,是地理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除了传统的印刷教材、视听教材以外,由于现代信息技术技术的迅速发展,内容丰富、各种媒体信息都同时具备的现实教材和现代信息技术教材不断涌现,使地理“教课书”并不只局限于书本化的教材,而是指呈现课程内容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呈现教学内容就是指将教材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形式呈现出来,将声音、直观图像和文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网络实现教学的交互性,即异地交流,达到地理教学信息的海量呈现和即时呈现,能够使地理事象真实性地呈现。

1.2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凸现个性化的自主性学习

教师根据不同认知水平、不同生存环境、不同文化特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计程序化教学模式,利用计算机的教学设计软件轻松实现程序化教学,为不同学情的学生个体学习提供了可能。同时,由于计算机的普及与因特网、校园网的连通,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并根据自己的爱好任意选择学习内容,也能与教师和伙伴实现即时交流,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过程得以真正体现。

1.3地理事象的情境虚拟与直观化

基础教育过程中,对于生活阅历浮浅的学生而言,地理课程所呈现的地理知识是复杂的,也是抽象的,许多地理事象比较难以理解。就有些地理事象而言,直观形象思维很难建立,例如,大气环流、城郊环流、水循环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技术可以对这些难以理解的地理过程和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进行模拟,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如通过计算机现代信息技术Cai创作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动画模拟城郊环流,通过媒体信息图解演示“热岛效应”所产生的“城郊环流”,使学生可轻松掌握有关城、郊地面温度差异所产生的气压差异不同,进而认知了地面大气、垂直方向大气运动、补偿效应的特点,理解了“城郊环流”形成的有关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以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和地理问题探索的兴趣。[2]

2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

地理课程中明确要求“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和丰富地理教学,提高学习效率。”显然,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不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明确要求,也是摆在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面前光荣而艰巨的重任。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不是地理课程与计算机技术的简单相加,而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的媒体、资源和手段。从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计算机媒体技术必将在地理课程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非常适合地理学科信息容量大、知识开放性高的特点,对于解决地理学科知识时空跨度大的教学难点非常有利。多媒体地理教学(mGt)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地理教育中的主要应用方式。多媒体地理教学是教师将地理教学信息通过计算机多媒体,与学生构成的一组地理教学交互系统。教学中,教学信息用文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方式以一定的结构形式在计算机中交互呈现,使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给出的提示识记教学信息,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媒体对信息加工、获取、传递的速度慢、容量小、方式单一落后的教学特点,而以立体、交叉、高速、便捷和美观的显著优势而受到欢迎。实施地理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往往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自身风格、学校教师设施和拥有的教学资源、素材的多寡、设计许多课堂教学事件(例如,开讲的导入事件、学习某一知识点需要学生指地图、教师板演或板画),地理知识的某些内容。例如,“黄河地上河的形成原因探讨”,教师利用常规的口头、文字、板画教学方式,使学生很难掌握和真正理解其知识,但Cai教学对这样一类地理知识进行动画模拟,并且放大、放慢帧速夸张表现“泥沙在黄河下游河床内沉积……”防止汛期河水泛滥而加高河堤,河床沉积促使河床继续增高,河床最终高于地面而形成地上河的形成过程,比如此类地理知识信息的教学事件的设计采用Cai的模拟方法,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3]

3结语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篇2

1引言

由于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促进了信息技术的极大发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各种信息系统,对特定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储存、分析、处理,为日常工作提供参考,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或提供决策,而水文地质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地下水资源,包括其形成、分布、理化性质、资源及合理利用,对工程建设、采矿的影响、地下水灾害防治等几个方面,从其研究方向可知,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信息管理分析,信息处理的结果,无论在生活方面还是在安全建设方面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所以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水文地质信息管理中,能够极大地提高对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的水平,从而为相关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好的决策基础。

2水文地质信息范围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表以下水的学科,在人类从事开发利用地下水活动的漫长过程中,通过长期实践经验和认识的不断积累,逐渐形成和发展了有关地下水的知识,按其内涵范畴涵盖水文学、土壤学、地质学与流体力学等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地下水的形成与转化:地下水起源与形成的基本知识,探讨各类水体间的转化、交替规律。2)地下水的类型与特征:地下水储存条件及基本类型,包括地下水主要理化性质。3)饱水带及包气带中水分和溶质的运动:地下水流基本微分方程,包括地下水向井、渠的流动,揭示地下水位、水量时空变化规律,探讨包气带水与地下水溶质运移的基本方程。4)地下水动态与水均衡:不同条件下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和水均衡方程。5)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局部开采、区域性大面积开采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主要方法,有关含水层参数测定及地下水补给量、排泄量计算方法,地下水水质评价知识[1]。6)地下水资源系统管理: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基本知识,建立管理模型并应用。在水文地质信息中包含森罗万象的信息分类,现阶段主要考虑工程建设、采矿工程中的信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水文地质信息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条件、岩土工程地质性质、地下空间可利用程度、水文地质结构条件、地下水分布规律、地下水水质水量、地下水补给排泄和利用程度以及与水文地质条件影响的地质灾害问题。在采矿工程中需要关注的水文地质信息主要包括:矿床水文地质条件,重点是矿床充水条件、可涌水量、实际涌水量;影响矿山开采的水文地质条件及相关防水、排水工作效果的信息;影响矿山设备、岩体稳定性的水文地质条件,解决矿山对地下水综合利用的有效信息。

3现代信息技术在水文地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3.1信息管理系统在水文地质信息管理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对相关指定的水文地质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储存、分析、处理,相较于以往的人工方式以及资料台账、卡片、图纸式的信息管理方式,首先其效率大大提升,其次对于指定的信息可以借助专用的水文地质信息模型进行有效分析和模拟,在不做重复工作的前提下提高了水文地质工作的效率,提供了更便于查询、分析的信息管理方法。特别是现阶段数据库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使得这些采集的固定数据得以互联互通、全面共享,日常计算机技术中软硬件的加入提供了友好的用户界面,提高了系统管理的可操作性[2]。3.2成图管理系统现有的计算机系统支持相关的水文地质信息自动成图,大量的图形数据形成数据库,同时具备基本的编辑、输出功能,不但提高了基础水文地质信息图的编辑效率,同时使得相关成图的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相关的水文地质信息变化可以及时录入到系统中,编入成图内容,实时体现。3.3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由于我国整体地理形势复杂性,使得各处的地理信息都是一个繁杂的系统,而在水文地质信息管理中采用信息技术,可以将这些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并通过建立模型,使得水文地质信息与地理信息共同结合为一个综合性的信息管理系统,为使用者提供了空间对象的位置分布,还可以知道具体属性参数,同时提供互相查询的系统功能,,可以说空间的信息查询分析是这个信息系统的核心,为各类评价、决策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3.4人工神经网络现阶段的人工智能发展非常迅速,2016年年底,谷歌公司的阿尔法围棋程序完虐人类围棋精英,但是在1989年,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2∶0战胜超级计算机“深思”,两者差距不到30年,可见人工智能无论如何发展都是人为创造,所以在现阶段的信息技术当中同样有利用计算机软硬件建立起来的人工神经网络,它模拟了生物神经网络结构和功能,通过各种自适应的处理单元链接构成复杂网络,使得信息可以并行处理,对人类神经网络特征进行简化、仿真,借助实例解决非结构性问题,用于分类、预测、模式识别、优化、联想记忆等方面的问题解决,此类问题作为水文地质信息中大量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方式很难找到其规律,人工神经网络在处理此类信息时有很大的优越性。3.5遗传算法遗传算法是通过把待解决问题参数进行编码,形成个体,同时以优化目标确定适应性函数对种群性能进行评估,判定该种群对环境适应的依据。在水文地质信息管理过程中应用于各类非线性函数信息处理,有很强的自适应性,同时可以高效对水文地质信息进行处理。

4水文地质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4.1多元化水文地质信息系统经历了eDp、miS后已经到了决策支持的阶段,从最初简单代替手工操作处理信息到现阶段综合性信息处理系统的出现,克服了之前信息处理手段的缺点,提高了水文地质信息对决策行为的支持。现有的水文地质决策支持系统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多元化的发展,融合了许多技术方向,构建水文地质信息数据库,对详尽的数据进行大规模分析比对,用于发掘隐藏信息从而服务于预测和决策行为4.2智能化结合人工智能系统,对水文地质信息进行普通的统计分析,同时模仿大脑机制获取信息并进行处理,针对非结构性问题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法。4.3可视化随着各类VR实景技术发展,在水文地质信息管理过程中,可以根据现场实体环境建立相应的三维实景用于表达、分析和处理其各个维度上的信息,相较于现有的成图更为直观,在三维数据结构支持下对空间实景进行绘制、显示是现阶段比较前沿的研究课题。

5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在信息采集、存储、分析、处理和等方面都有了质的提高,各类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投入应用,使得水文地质信息工作更为高效,减轻了信息处理人员的负担,同时使得信息处理更为简便。今后随着对水文地质信息的资源共享,将使整个地质勘探工作得到更为显著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惠德,侯旭辉,李喜盼,等.基于arcGiSengine的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J].工矿自动化,2009(10):124.

【2】刘伟韬,张文泉,李庆忠.水文地质信息可视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其在矿井水灾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0(2):78-80.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篇3

关键词:地理教育;教育观念;教育手段;信息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浙江省新课改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地理教育也要迅速的进步,它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地理教育的现代化,这便是现代信息条件下,地理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的现代化

1.教学理念:变“重师”为“重生”

改变教学观念是充分运用现代化电教手段的前提。传统教学一直存在着以结果为中心的教学观,即只注重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的外部行为,因而形成了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如果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地理教学无异于用新瓶装旧酒,最终将导致“人灌”变“机灌”更沉重的注入式教学,所以首要的就是更新教学观念,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去指导教学实践。

2.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地理教学发展的主旋律。素质教育包括学生潜能的开发、心理品质的培养和文化素养教育这三个方面。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读各种地图的能力,不仅是地理教学的特点,还是地理学习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需要。对学生潜能的开发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地理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便逐步掌握了地理思维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的精神,因此也培养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3.教学目标变“学会”为“会学”

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要让更多人获得更多的信息,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驾驭飞速增长的各种知识,只有“会学”了才能“学会”,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优化地理教学,不仅可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且解决了有限的教学时间与不断加大的教学信息之间的主要矛盾。那么,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首先便是让教师实现优化。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体教学集影像、图形、文字、动画、声效于一体,图文并茂,引人入胜,给学生营造一种主体的、全面的、动态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能较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教材内容吸收得快,理解得深,这也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提供了空间。

1.课件的开发要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的低层次开发

现代的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强调备课组的协作团结,甚至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共享。在信息社会,虽然可以实现教学的自动化,但教师的作用仍不能减弱,教师在资源开发上,避免在低水平的重复开发上浪费时间,把省下来的时间用在研究利用现代化技术支持情感教育与创造教育上。

2.利用网络,使教学与先进地区、先进国家接轨

internet可以使全球的地理教育信息连成一个信息的海洋,供教师与学生共享。教师可充分利用网上的资源,为知识更新、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方法多样化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还可以及时借鉴先进地区兄弟院校的教学经验。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地理教育的新观念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此也使我国的地理教育进入了空前发展阶段,正逐步与发达国家相接轨。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融合,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而是把信息技术与地理知识、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有机整合。

三、现代信息条件下,更要注意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而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尤其是课堂信息量猛增的现代,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为重要,有些地方的地理教学中,师生都戴着耳机,面对着计算机屏幕,一切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活动都通过网络进行,整个教学过程基本看不见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

我们要明确,课堂教学中,一切媒体资源都是对教学活动的补充,如果仅仅是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动手操作能力,仅仅是为了使用网络而使用网络,其结果是以牺牲课堂效率为代价,而且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恐怕会失去一些人性化的东西,显然这与现代地理教育的发展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条件下地理教育的发展方向,即不断满足地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需求,达到教学信息化,将教学信息融入教育的每个环节中。我们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占有知识、储存知识,另一方面还应使他们学会对知识的选择、判断,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探索科学规律、提高科学素质。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篇4

一、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感到疲劳和枯燥,导致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而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教学法,则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制作地理教学课件,并通过信息的图像、视频、音频和动画等优势,使呆板的、单调的地理教材内容更具体化和形象化,如此一来,就给学生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不仅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还使他们对地理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进而他们就会积极地、主动地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探索,这就相应地提高了高中地理教学效率。

二、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情境探究,并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化静为动,为学生充分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使之成为学生愿意学习的工具。此外,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最根本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亲身发现并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通过自己的思维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在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给学生观看课件展示,而这些课件往往是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制作的,学生也只会是沿着设定的路线进行学习,他们缺乏独立思考和观察的过程,容易产生“老师讲的就是正确的”错觉,这种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势必会使学生对知识理解产生片面性和肤浅性,使学生很难形成思维能力,导致他们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反之,教师引导学生对教学资料进行信息的检索、归纳、分析和处理,在此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错误并进行纠正,有时可能要反复多次才能获得正确的地理知识。但此过程不仅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对地理知识进行了有效学习,还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和能力。例如,教师在教授《海水运动》时,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而学生的主体性却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若教师在讲解之前,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一幅地球上存在的行星风系图,再将世界大洋中主要的风海流分布图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针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就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三、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亲手制作某些地理表格或图形等,并通过讲解、演示等加深他们的印象,采用这种方法,不仅能让学生以愉快的、探索的好奇心理投入到地理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还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并使他们对地理知识产生极大的求知欲和兴奋度,进而激发他们的思维、想象空间,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此来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对信息教学的积极创造性,进而才能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地对信息技术进行更全面和深层次的了解与掌握,以此来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不应该只体现在播放教学资料上,而是要及时地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潜力进行充分的挖掘,并将信息教学法进行更深度、更广度的拓展和丰富,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从而有效地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的最终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篇5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地籍管理,房地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C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或Geo-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它是特定而又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是空间化数据,特点是其强大的空间数据分析处理能力。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房地产管理工作不断深入发展,各房地产管理部门纷纷加入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改革大潮中。房地产管理日益呈现出的集成化、智能化、自动化趋势,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管理房地产相关数据并将数据分析整合,能为各级房地产部门的日常工作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和服务,也能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了数据平台和分析工具。

一、GiS技术在房地产管理的应用方式

1、GiS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

地籍管理历来是国家行政管理的措施之一,是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房地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我国地籍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分类、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等。从技术上来说,地籍测绘和地籍管理经历了从按照地籍号排序立卷的纸质实物管理模式,过渡到以计算机辅助制图为辅助手段的纸质档案为主,电子图形文档为辅的半电子管理方式,因为没有建立系统的管理平台,因此缺乏从空间信息分析的角度对地籍实体的综合和深入分析。传统的地籍管理是以地籍图为核心的,侧重点在于建立数据库或者满足于制图的要求,所以说传统的地籍管理无法满足现代房地产管理所要求的统计、趋势分析等功能。由于地籍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空间的地理数据及其附属的属性数据,GiS用于地籍管理,能将图形数据与相应的属性数据链接起来,能够实现图形的拓扑查询以及图形、属性数据的相互查询。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旨在管理海量的土地地理数据和权属信息数据,首先可以实现房地产管理部门的自动化管理,然后,还将为“数字城市”或者“数字房地产”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

2、GiS在房地产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房地产利用动态监测是及时、准确掌握房地产利用状况,为政府决策以及各级房地产管理部门制定管理政策和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手段。由于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具有覆盖面广、宏观、强、快速、多时相、丰富的综合信息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获取和提取各类专题房地产信息。

利用航空像片高几何分辨率与卫星影像的高分辨率的融合的复合多源遥感影像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此外,通过GiS技术进行房地产评价及发展趋势预测、利用GpS技术作为主要定位手段的3S技术在房地产动态监测中的综合运用,还可以更及时、可靠的获取信息以及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辅助决策服务。

当前,由于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土地利用和房地产利用状况、价格分析等成为政府决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利用GiS中的各种工具,通过建立科学的数学模型,可以模拟房地产开发,通过对比不同方案可以甄选出最优方案,各类高效的分析工具也可以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GiS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房地产利用规划是依法管理房地产和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房地产资源的依据。规划的现势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待房地产管理工作的成效,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布局和发展速度产生重大形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规划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房地产利用规划的现势性要求,也无法体现房地产利用总体规划对房地产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而且房地产利用规划涉及到大盘的图形、属性数据和专题数据的处理、管理和统计分析、空间分析问题。所以必须采用GiS技术和其他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相应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才能使规划管理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水平,而且随着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GiS技术在房地产利用规划中将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4、GiS在土地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GpS技术在房地产管理的外业作业中,作为取代目前手工作业方式完成的大多数野外作业的有效手段,将会大幅度地提高作业精度和节省大量的费用和时间。这种数据与遥感数据一起在对自然界的描述过程中将会发挥很大作用。在房地产管理中,除了一些数据的规范化工作需要人工完成外,大量的图纸录入、绘制以及有关数据信息的管理、录入,都将由于计算机科学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并行处理技术的发展而在GiS的支持下成为自动化作业。作为GiS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房地产管理数据库在结构上也将发生重要的变化。这些数据库存贮的数据总量将会更大而且具有更强的联网功能,涉及的地理范围也将明显扩大。这是因为多维数据信息的引入,将会使数据库中的数据密度激增。与此同时,由于联网环境的支持,使通过GiS使用房地产管理数据库信息的用户,以及可用的数据资源种类在数量上也会急剧增加。

二、GiS在当前房地产管理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数据来源的不稳定性与数据质量的不确定性

房地产资源的影响因素复杂,需要大量的数据,且精度要求较高。目前,收集到的数据普遍存在来源不一、数据格式各异、时间尺度不一致等原因造成房地产资源管理数据质量难以保证,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数据的共享以及GiS的推广应用。

2、专业模型缺乏通用性

现代房地产资源的研究已进入侧重模拟、监测和管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模型的建立,然而现有的模型多是面向某一地区特定条件下建立的,大多不具有空间和时和时间上的可移植性。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地理知识探究性学生兴趣

“与时俱进”这四个字可以用在各个领域中,中国的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以适应这个经济和各种文化、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现代信息技术将改变以往枯燥、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为学生的学习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

以前的地理课堂,教学靠的就是老师、课本、粉笔、黑板和地图,可以说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时处在一个比较被动的状态,而且地理教学中会涉及到很多的图片,图片的内容又和风景相关。现代的高中生,生活在一个网络与电子技术十分发达的时代,大量新奇的事物会不断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而地理教学如果还是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将会让学生感到“无味”、没意思,对学习地理知识产生消极的情绪,这样就导致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慢,记忆不够清楚,从“学”边为“背”。而现在信息技术,如互联网、多媒体等,不但可以完善课本上的地理知识,更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还可以让学生有足够的自由学习时间,也就是学生可以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方面结合,加快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速度和巩固学生的记忆。

把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到地理教学中,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地理这门学科兴趣的关键所在。

二、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地理学科的探究性学习

1.丰富课本内容,使地理更加生动有趣

在地理课堂上,最初讲述地球的时候,老师会用到地球仪和世界地图等相关材料,但这些对于现代的高中生来说已经是过时的旧东西。学校针对这方面就可以根据情况开放多媒体教室,体用生动、立体的画面,加深地球的视觉效果,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地球”的形态与样貌。而在讲到其它地理知识,如海洋、山峰和各种不同的地形时,学生对于课本上的文字讲解不能做到最形象的理解,单单凭空的想象和课本上一张图片,还不足以让学生真正明白复杂的地理形态,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学生就可以用最直观的方式,深入了解地理知识。

2.合理利用网络,提高高中生探究性学习的效果

现在的教学中,学生遇到的问题,都是课本上或老师根据教材所提出的,虽然学生也会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交流,但其内容仍是课本上的东西,学生的想法和表达受到了限制,学习处于较被动的状态,积极性不高。在学生进入高中的瞬间,会在心里告诉自己已经脱离了“小”学生的范畴,即自己已经不完全是“小”孩子了,同时他们的个性和想法都会发生根本的转变,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性格特征彼此产生“区别性”的成长,也就是说高中生独有的性格将更加的明显,那么在面对地理知识的时候,无论是感兴趣的“点”或分析问题的思考方式,都会有所不同。

在讲到山峰、沙漠、峡谷等地理特征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回到家里利用网络查找与之相关的最新或最特别的信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查找到和学习到不同的地理知识,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通过不同学生交流彼此查找到的地理知识,学生们就可以学到更多的地理知识。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普遍有着这样的现象,学生记忆最深刻的是最高的山峰和最大的沙漠等与“最”相关的地理知识,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但是第二高峰,第二大沙漠,学生可能就不太清楚。这是因为课本的内容有限,所以只能记载最有代表性的地理知识,老师如果一味的依靠教材,将不利于地理学科对学生的真正教育意义,最后导致学生只是在“背”地理,以及分数高低的短浅目标。而多姿多彩的互联网信息,其中含有与地理相关的知识可以说是“无穷无尽”,在这里,不同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分析问题的时候,可以达到踊跃参加的目的,而不是被动的因为老师的话而加入到讨论、交流中去。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加学生与老师的互动

在地理课堂上,很多老师都想要增加学生之间或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但效果不是很好,只有少部分对地理感兴趣的学生会主动对老师提出问题,或是积极的与老师讨论相关的地理知识,大部分的学生只是在默默地听着老师讲课而已。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一些学生害怕自己的说法是错误的,从而被别的同学看不起、嘲笑,有的则是性格内向,不习惯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总之,原因很多。老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隐蔽性”,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地理老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可以根据情况让学生发到自己的邮箱中,或是在自己的微博、QQ空间与地理相关的日志、图片,然后让学生对其发表自己的想法,在下一堂地理课上,老师就通过整合学生在自己邮箱或微博上等地方的留言,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详细讲解,以循序渐进的方法提高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度,从而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探究性学习的效果。

三、结语

总之,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促进高中学生地理探究性学习,需要学校和老师长时间的努力与共同配合,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让过多的现代信息技术进入到学生的地理学习中,而是要把现代信息技术当做辅助的工具,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地、主动地在地理课堂上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参考文献: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篇7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信息化浪潮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面对信息化的趋势,各国政府都在采取有效措施,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其中加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也成为各国的共识,各国都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本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我国政府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教育部做出了“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决定,面对全世界和全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趋势,教育技术工作者应该做些什么工作以及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关系如何,这是教育技术工作者必须关注的内容,我就此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和当前工作重点

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信息素养即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而必须具备的收集、分析、处理、交流和呈现信息的素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同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精神、道德、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所以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二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当前我国正在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同时注意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问题,二者同时前进。

按照教育部的总体规划,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开设信息技术必须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根据全国的总体规划,为实现这个目标,教育部设定了各个层次不同的阶段性目标,从而分层次、分步骤地实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

在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积极努力地探索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思路与方法,鼓励教师在课堂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真正融入到其他课程中去。

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目标是用5年到10年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的中小学能够上网,教师学生能够共享网上教育资源。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将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必将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面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使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环境、空间和氛围,促进教育技术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教育技术工作者必须抓住这个关键时机,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事业。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硬件条件

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必将带动中小学的信息技术硬件设备建设,通过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努力,中小学的信息技术硬件设备必将得到一个跨越式发展,多媒体设备和网络等设备必将走入教室,硬件设备的提高必将产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需求,从而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的广泛应用。

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意识准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促进了硬件设备的建设,同时也促进了广大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面对大量的信息技术媒体,如何应用就成为关键,这样广大教师必将学习教育技术理论,探索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建构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自主学习的学习情景,从而有利地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的广泛应用。

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内动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促进了硬件建设,调动了广大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同时也调动了广大教育技术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紧迫感,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内动力,促使广大教育技术工作者,迎接时代挑战,转变观念,真正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而努力,从而使现代教育技术得到发展。

总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必将为现代教育技术提供各种条件,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必将有利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面发展。

三、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

现代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即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其正在影响着教育的各个领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革新,改变了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技术正在显示它的巨大生命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必将促进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真正地实现教育部提出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相关目标。

1、现代教育技术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开展的作用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因此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必须体现这个原则,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必须是在基于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环境中,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教师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建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情景,如何建构这样的学习情景,这就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以建构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强调对学生的学习环境和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是要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来帮助和促进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则是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激励认知主体即学习者,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自主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真正实现了对学生的学习的设计。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建构有效的学习环境,现代教学媒体都有其独特之处,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效地建构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习环境,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现代教育技术对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的作用

实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的重要层面,必须考虑在其他课程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革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各种能力与素质。但是如何实现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必须依靠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在当前形式下,课程整合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但是若想真正实现课程整合,必须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因为课程整合不是机械地把信息技术强加在课程内容上,而是考虑课程的具体内容,考虑学生特点和媒体特性,以实现课程的最优化实施为最大目的,这些内容就是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领域与范畴,因此必须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成果来指导我们的课程整合,那样我们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创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其真正地在一定情景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从而真正让技术来支持学生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可以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探索,极大地有利于他们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和发展。

3、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作用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篇8

关键词:数字化工程测量测绘新技术应用

前言

测绘是一项工程中最先进的施工步骤,工程测量中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对工程测绘工作进度的加快和施工质量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新的技术和工艺促使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改进,也极大的推动了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基于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不但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而且有效的确保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更是加快了施工速度和缩短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一、认识现代信息测绘新技术

自上个世纪以来,随着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精密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先进机械控制措施为主的现代化机械逐步出现在人们眼前。在上个世纪末期,随着电子测角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信息测绘技术的更近和完善提供了发展依据,使得电子测绘技术在应用中精确度大大的提高。现代信息测绘技术主要包括数字化地图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遥感系统技术以及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以下将分别给予详细的说明。

第一、数字化地图技术。所谓的数字化地图技术就是实现纸制地图的数字化处理,对于精度和比例尺能满足具体要求的纸质地图,就可以利用当前比较常用的数字化地图处理仪将即扫描矢量化仪器和手扶跟踪数字化仪器的处理后,将处理生产的数字信息输入到计算机,经过编辑完善后就可以生成相应的数字地图。而且数字化地图技术具有便捷、高效、保真的特点。

第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即GiS,它是集计算机技术、空间科学技术、遥感测绘技术于一体的一项现代信息测绘技术。该技术已广泛的应用到相关领域的基础平台的搭建,并成为了地理学空间信息显示的重要手段。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显著特点就是它可以实现地理数据信息资源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可视化立体显示的流程化操作,同时该技术还具有实现信息预测、空间提示以及辅助决策等功能的特点。

第三、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即GpS,该技术可以为全球的所有GpS使用者提供实时的、高精度的三维速度和三维坐标等其他一些相关信息。该技术当前广泛的应用在陆地上的车辆导航、地质勘探、市政规划以及航空航天中的飞机和导弹导航中。

二、现代信息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测绘技术在通过结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的各种实际情况分析,以实际场地的地形,工程性质以及建立中需要采用的各种施工方案为基础平台,利用对地理技术、地图分析和地理信息处理技术为一体的影像测量技术方式,通过对不同因素和地理条件继续拧分析,旨在为当前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合理的依据和参考。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不但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同时也大大加快了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一)用于工程测量中的工程控制网的建立

工程控制网的建立是实现工程测量的重要前提,工程控制网的性质和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工程的测量精度。实践证明,工程控制网的规模越小,其工程测量精度就比较高。通常采用现代信息测绘技术(主要是GpS系统)所建立的工程控制网,具有作业时间短、成本投入低以及测量结果精度高的特点。其中利用GpS系统所建立的工程控制网广泛的应用于工程变形监测以及工程勘探和工程施工的工程测量等。一般多采用载波相位静态差分方法来应用GpS系统建立工程控制网,在这种方法下可以实现工程测量的毫米级精度要求。另外由于采用GpS系统建立的工程控制网的点与点之间不需要通视,所以即使设置边长很长的GpS三角锁,仍然可以保证线路坐标控制的一致性,从而有效克服传统三角锁测量技术的误差问题,有效提高工程的测量精度。

(二)用于工程测量中的变形监测

工程测量中的变形监测主要用于水库大坝、大桥、高层建筑物的位移以及整体建筑物的倾斜等状况进行监测。变形监测工作所处的监测环境比较复杂,而且监测的对象多是一些体积庞大的建筑物,而且监测技术要求高,所以那些常规的变形监测技术很难实现其测量结果的精度要求。然而通过构建高精度的基于现代信息测绘技术的变形监测机制,可以得到毫米级精度的监测数据,甚至有可能得到亚毫米级精度的相对垂直监测与绝对平面位移数据,另外在存在解决途径的前提下还可以利用基于现代信息测绘技术的变形监测技术,从而在充分保证检测结果高精度要求的前提条件下,有效提高工程变形监测工作的效率。

(三)用于工程测量中地下管网的测量

工程测量中的地下管网具有种类多、专业性强的特点,而且分属各个不同的专业部门管理。因此,要做好地下管网的测量工作,首先要弄清各种管网的种类、规格、材质及其设计施工要求等,以便选择合适的探测仪器和方法,保证地下管网测量的质量和效率。

三、现代信息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改进意见

(一)提高现代信息测绘新技术的实时性

就当前现代信息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现状来看,测绘技术处理的数字信息在传输和处理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延时,可见测绘技术的实时性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因此,为了能有效提高测绘技术的实时性,需要不断的提高数据传输和处理的准确性、快捷性、实用性、及时性等,实现现代信息测绘技术所使用的各仪器数据处理的同步,从而有效提高现代信息测绘技术的实时性。

(二)改进现代信息测绘新技术的水下数据测量方法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独立的技术和设备可以用来实现水下数据的获取,当前现代信息测绘技术的水下数据获取还往往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和设备组合来实现的。然而这种方法由于实施起来比较复杂,影响因素比较多,所以最终获取的水下数据的精确性得不到充分的保障。为此,有必要改进现代信息测绘技术的水下数据获取方法,尽可能实现一种利用独立的一种技术或设备就可以获取水下数据的方法,从而来有效提高水下数据测量的精确度。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美术;教学效果;新型教育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的价值

小学美术教师在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运用的过程中,主要以小学美术教材为基础,以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兴趣点为辅,进而达成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运用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学生对美术这一艺术的理解难度,提升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通过图片、视频展示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在脑海中快速形成对美术的印象,更透彻地学习美术。此外,教师开展实践演示,让学生能够按照视频临摹,这可以为小学生美术思维的培养打下基础。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一)教师提升自身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

想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自身必须要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进行提升,很多小学教师具备美术专业知识,但是缺乏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了解,他们习惯了运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对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着怀疑、抵触的心理,这无疑会影响教学质量。作为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主要操作者,如果教师不能够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提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那么现代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也就无从谈起。小学美术教师必须要具备搜集美术资源、制作美术课件的能力。除了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之外,教师更应该在美术作品选择、讲解等步骤中下功夫。这一点需要广大小学美术教师注意。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

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来说,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很多美术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自身需求,降低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同感,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对美术进行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其今后的发展。所以,教师需要保证美术教学的多样化形式,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学校充分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并加大投入

想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运用,学校就必须要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大经济投入,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实事求是地说,我国学校在美术教学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的时间还不长,经验还不足,因此,对于教学方案的设计来说,学校必须要投入一定的财力用于开发。由于小学的经济有限,因此,其可以向上级教育部门申请经费,支持现代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总的来说,对于小学美术教学而言,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十分必要,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保证教学效果。所以,学校的管理者、教师需要应当加深对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小学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篇10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发展

一、电子信息工程以及其现代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电子信息工程

作为计算机技术运用地信息处理和电子信息控制学科,电子信息工程对信息获取和处理,以及信息统计和电子设备地设计、开发、集成与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目前,电子信息工程涵盖了社会很多的领域,比如,电话公司对各种信号电波地处理,手机对声音和图像地传递,以及现代军队里对信息传递地保密技术等,都会包涵有关电子地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应用,电子信息工程在我们国家已经被广泛应用,也出现了同其它行业现代化技术相交叉的现象,并且伴随着产品开发与应用部分的不断提高。作为新兴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离不了电子信息工程的大力支持,这种产业主要是以信息产品和电子产品的经营为主,我们通常使用的手提电话、电话、电子学习机等都是电子信息产品,这些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研究必要性

现代化技术和信息工程在我国反战是比较快的,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虽然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可真正核心技术十分缺乏,我国也缺少属于自己的电子信息工程和其现代化技术发展的体系,很多先进技术都是直接引进了发达国家的成果,这也给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和技术的长期发展带来了不好影响和障碍,缺乏核心地自主研发技术和产品是无法在电子信息工程长足发展中拥有立足之地的,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使电子信息工程成为了现代社会地推动者,其在社会各领域里地作用也在不断加强,特别是电子商务领域,一些非常优秀地企业已经实现了信息地公开化进程,且建立了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地管理平台,完成了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步地过程,带动了战略性产业发展和产业的升级,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家安全的力量防御,电子信息工程已成为国家发展的必须力量,所以,加强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研究发展是很有必要地。

二、加强电子信息化工程过程中现代化技术的措施

(一)加强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实施新增长点的培育

若想促进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就应该不断地加强产品和服务地创新和融合,培育新增长点,国际竞争在不断地加剧,伴随着后危机时代地到来,企业要不断推陈出新才能获得发展。而电子信息产业要想获得更好地发展,就要建立以企业作为主体地技术创新体系,并且要加强与工业制造业之间地合作,要想实现我国产品技术地创新,并且加强我国关于现代化技术地研发性和制造性,就必须提升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电子产业要向智能化和数字化进行转变才能更有效地满足增强竞争力和实现企业地现代化的要求,同时还应加强产业技术的发展,对通信设备和技术以及信息服务等领域地新点进行发展。作为电子信息产品的最大出产场地,我国在数字电视,通信和高性能计算机等方面获得了十分大地技术进步,随着后经济危机时代地来临,国际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等的增加,使得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得以各行业中广泛地发展和运用,加强了产业换代和产品的创新,在国际竞争中的综合实力也充分增强了。

(二)加强政府政策的支持

电子信息工程要想实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得到政府地大力支持,提高政府对电子信息工程的投资力度,扶持良好信息建设的项目发展,推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现代化技术更好地发展,需要通过政府不断地拓宽投资和融资渠道来实现,并且通过建立有关地工程基金,推动电子信息工程的快速发展。并且还要对跨越式发展地移动通信产业给予引导,充分加强软件信息服务、互联网应用、电影推广和数字电视等一些相关工程的研发,有效促进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地顺利进行。

(三)优化企业环境,培养创新人才

人才是电子信息工程能够实现现代化良好发展的关键,创新人才更加如此,二十一世纪是人才型社会,电子信息工程作为最前沿,其发展也离不了创新人才地支持和加入,要通过创造有益于人才创新发展地环境来发挥自身创新潜能,并且通过树立人本型氛围环境来留住人才。加强公平和公开的环境和机制建设、创立公正、创新型企业环境。同时,要努力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提高相关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地创新思维能力,充分提高其潜能,以获得相关人才竞争意识的提高,使企业能够不断适应越来越激烈地社会竞争,同时留下优秀人才。同时,企业还要通过国际交流的加强,尤其是同发达国家地技术合作与交流来实现人才的引起和企业水平地提升。要让有着丰富海外管理和经营经验地人才加入到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和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当中来,提高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水平。

(四)推动企业技术水平发展,提高自主产权地保护意识

要想在现代社会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机会,企业就必须加强电子技术的发展创新,优化投资结构。支持和保障电子信息现代化地关键技术突破,促进自主创新战略工程地发展,要实时跟踪相关国际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动态,同时也要支持企业运用重大电子信息项目和市场化利益共享机制来建设技术创新地联合体,实现有关服务和电子信息工程产品总体水平的提高,使企业产业结构能够优化升级。我国现代化技术要想得到良好地发展,需要将加强产品地自主研发力度、能力、技术结合起来。同时,构建相关知识产权的战略,推行知识产权战略地科普。使得我国地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得以提高,同时还要完善相关地方知识产权以及法律法规,并且加大知识产权违法处罚力度,信息技术创新者地创造热情得以提高。

三、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等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变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地重要驱动力,其中地电子信息产业也变成了我国经济地战略性、先导性和基础性地重要产业,要想在现代社会经济中不断实现发展壮大,我国企业就必须加大对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地资金投入,使其充分与企业自身产品融合,同时要优化企业产业结构,以提高现代化技术,加强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