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疾病健康宣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7:33

儿童疾病健康宣教篇1

1实施方法

由妇幼保健所领导带头,组织技术骨干对全县进行县、乡、村三级网络筛查,同时协调社区妇幼人员及乡村妇幼人员配合工作,共抽调人员78人对全县7岁残疾儿童入户调查做到不遗漏一名,切实完成统计,准确反馈,合理分析。从2011年9月19日至2011年9月29日为期十天时间,乡级分村,县级分片、分街道进行入户排查,并做好相关数据的统计和整理。调查中以化德县残联促进残疾保障,提高儿童健康为中心,化德县妇幼保健所全面认真细致对7岁以下儿童开展残疾调查。

2调查方法

对每位7岁残疾儿童进行系统查看病因、病情、病况,家庭成员、经济收入、患病治疗情况、是否参加医疗保险进行统计汇总。

3调查目的

分析化德县人口质量,查看7岁儿童残疾人数,残疾病因,救助情况,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对残疾儿童进行有效治疗,预防遗传疾病,避免没必要的后天致残。

4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致残人数比较大。一类是先天遗传所致,一类是后天预防不当所致;农村人数比城镇人数占比例大;低收入家庭比高收入家庭占比例大;接受健康宣传的比末接受健康宣传的占得比例大;进行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的基本没有致残疾。

5致残原因

化德县属于贫困县城,经济不发达,医疗技术迟滞,医疗经费不足,缺乏先进检查仪器,健康宣传末到位,家庭不够重视儿童体检的重要性,另外发现疾病由于家庭经济收入低不能及时治疗。

6处理情况

根据所调查的情况,妇幼保健加强出生缺陷管理,免费发放叶酸,减少出生缺陷人数,同时提高健康宣传服务力度,要求相关医疗单位加大妇女和儿童系统管理,县政府要求残联积极救助残疾儿童,减少致残率。

7个人分析

7.1调查统计信息反馈

通过工作人员详细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共有7岁以下儿童残疾56名,其中视力残疾3人、听了残疾5人、言语残疾5人、肢体残疾11人、智力残疾21人、精神病3人、先天性心脏病8人、低蛋白血症1人、大小便失禁2人。56人中男的29人、女的27人,先天所致残疾51人,后天导致残疾的5人,接受治疗34人,未接受治疗21人。

7.2信息分析

7.2.1先天性残疾大于后天性残疾人数。说明化德县在孕产妇系统宣传工作中有失误,宣传未到位。主要因素是农村的孕产妇对婚前检查和孕产妇产前检查认识不足,导致造成先天性残疾人数比例增高。目前化德县妇幼保健所已经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巩固三级网络妇幼管理,提高妇幼队伍建设,实施免费检查,免费发放叶酸,同时要加大儿童科学管理,积极防止疾病致残。

7.2.2全县仍有21人未进行治疗。经过调查及分析,原因家庭贫困,经济负担不起;本身缺乏医学知识,对治疗没有信心,耽误治疗最佳时机;家庭医盲,不懂的治疗。

7.2.3分析化德县7岁儿童致残情况,各地都应加强妇幼保健保障投入,推进两个系统管理,加大咨询宣传服务,做到优质技能服务。围绕“未病先防,即病防变”提高各地人口素质,降低致残率。

7.2.4继续加强健康教育

7.2.4.1利用特定的医学宣传日进行健康教育。

7.2.4.2利用社区组织的宣传活动入户进行面对面讲解。

7.2.4.3书面教育,制定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手册、知识卡、健康教育卡、社区卫生服务卡、每月出一期关于预防残疾儿出生的黑板报进行宣传。7.2.4.4口头教育,针对一些入院治疗的儿童,由病房护士对所负责的病人按入院、住院、出院三个阶断进行一般的健康教育,包括入院须知,医院环境、规章制度等各种检查、治疗、护理、康复指导。

7.2.4.5进行示范性教育,护士亲自向病人或家属演示一些功能锻炼方法,某些器具的使用,手术配合方式,各种训练。因直观易于掌握,从而保证患者准确执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7.2.4.6调查结束后做好详细的出院指导,发放健康教育指导卡,为病人建立社区服务卡,详细记录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家庭关系、疾病名称、治疗情况、出院状况。对有电话的病人经常保持联系随访,随时解答病人所提出的问题。对无电话联系的病人则采取社区卫生服务的方式定期进行宣传教育,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

7.3建议

儿童疾病健康宣教篇2

一、上年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健康档案的建立,存在电子档案的录入与纸质档案不同步现象,建档率低,致使各项重点人群的筛查率低于理论数字。

2、健康教育及健康咨询活动次数未达到项目要求。

3、由于慢病患者外出,致使慢病管理频次及管理率不达标。

4、由于村卫生室人员业务能力有限,慢病随访和其电子录入工作未能及时完成,个别随访无意义,甚至不真实。

5、与门诊大夫未配合好,档案未很好的利用,大多数成了“死档”,失去了建档的意义。

6、由于仪器及试剂等原因,65岁老年人体检中的辅助检查工作未完成。

二、20__年的工作目标: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国家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惠民政策,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全体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长期工作安排:

1、健康档案。继续建立健全信息化档案,及时更新档案,并做好保密工作。在上一年度工作的基础上将继续完善返乡及流入等人群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

2、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至少四次面对面的随访,定期进行咨询服务和用药指导,并及时对其电子录入,尤其是高血压人群,应分级及时按月做好随访工作。利用随访宣传防病知识,使农民对重点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并做好资料汇总和信息上报。对慢病的管理率达80%以上,慢病的控制率达25%。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测血压率达100%。同时加大筛点人群,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做好门诊日志记录。

3、健康教育工作。要真实,有意义。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季节防病重点,每月更换一次室外及室内健康教育宣传栏的内容,印刷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覆盖率达60%以上;要求相关人员在上门访视时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使居民基本卫生常识知晓率达80%以上;组织动员孕妇及3岁以下儿童家长参加我院举办的孕妇和儿童健康教育讲座;孕妇在孕早期或中期接受一次健康教育的覆盖率达到85%以上,3岁以下儿童家长覆盖率达到85%以上。每个月进行一次健康知识讲座;每个月利用集市开展一次健康咨询活动;每天循环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六种;提供不少于十二种的印刷资料,居民覆盖率达30%以上;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达60%以上,其相关资料(通知、照片、记录、教案、试卷等)必须规范存档。

4、老年人保健。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四次面对面的随访和一次健康管理服务,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护和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尤其是管理的老年人辅助检查工作,今年至少完成95%以上。65岁以上的老年人管理人数达到90%。加强体检宣传工作,确保65岁以上老年人、特困残疾人、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体,体检率要求。全年对上述人群进行四次面对面的随访和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同时做好宣传发动,积极参与强化免疫,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健康干预。

5、档案(纸质和电子)的利用工作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今年不漏来院的任何一个就诊、咨询者,未建档的建档;建档的充分利用档案,如信息的更改,内容的填充,随访等,除特殊情况下,必须当面立即完成。

6、预防接种。建立规范化的免疫门诊,建立健全计免制度,规范计免接种操作,每月接种不少于8天,同时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做到安全注射,为我镇儿童提供安全、有效、免费、均等化的免疫规划疫苗的预防接种服务,熟练掌握接种前、后的全面情况,做好接种反应事故的处理登记,加强冷链管理,做好疫苗的进出管理、冷链远转管理、失效报损登记。根据上级疾控中心的要求,进行相关疫苗的强化和为重点地区的重大人群提供疫苗接种服务,有效预防和控制疫苗针对性的传染病。新生儿建卡率、建证率、卡证符合率都达到100%。入托学生验证率达100%。

7、传染病防治。

(1)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组织和传染病管理制度,全面规范使用门诊日志,建立健全发热、腹泻门诊登记,认真做好疫情报告、疫区管理及疫情登记。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传染病防治法》,让医务人员全了解法定传染病的病种分类、法定报告人、报告时限、方式、程序等业务知识。同时让更多人群认知疾病防治的重要性。要及时、准确上报疫情,及时完成疫情登记,保障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正常运行,每月至少报一例传染病,报告率100%,报告卡及时、准确、完整率100%,疫情登记率100%。

(2)积极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病人转诊率达100%,同时开展病人的追踪治疗及随访管理,督促其定期复查,并将信息及时上报贺州市疾控中心。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强普及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建立规范的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

8、儿童保健。加强儿检工作,三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75%以上,新生儿访视率达90%。加强散居儿童保健管理,使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达80%以上,婴幼儿系管率和使用生长发育图监测率分别达75%以上。及时发现与治疗影响儿童健康的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开展儿童保健技术培训。

依法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管理。对新入托园的幼儿一律进行体检,合格者方能入托。5-6月份完成所有幼托儿童的健康体检。保证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要求达到80%以上。

免费向我镇0-6岁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同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辅食的添加等营养及护理的咨询指导,对常见病的预防、心理发育、意外伤害的预防指导。对贫血、佝偻病、肺炎、腹泻等疾病进行预防,规范儿童保健服务,逐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9、孕产妇保健。免费向辖区孕产妇提供基本保健服务,规范孕产妇保健,做好早孕建册、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工作,并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追踪、随访和转诊等工作。继续加大实施母婴安全工程的宣传力度,以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为目标,广泛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掌握育龄妇女和孕妇情况,动员和通知怀孕妇女进行孕产期保健管理。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99%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7%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以上。孕产妇产后访视率85%以上,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减少孕产妇死亡。叶酸及孕产妇分娩补助及时发放。

10、重性精神患者管理。完成四次的随访等工作,如患者等情况许可,进行一次健康检查,逐步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防治能力和管理水平。年底,在对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率达到95%以上。

11、每月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人、重性精神疾病、孕产妇、儿童进行免费体检(辅助检查:彩超、尿常规、血糖、全血细胞分析、乙肝表面抗原、肝功、肾功、心电图等)

12、每月的22日各专项小组上报纸质的工作情况及相关数字到卫生院项目办公室,项目办公室审核完成,25日前上报旗卫生局。

四、阶段性工作安排

一月份:①召开第一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下发今年总的工作计划。③各专项小组上报各自的工作计划。④开展孕产妇健康知识讲座。

二月份:①召开第二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全院职工及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公共卫生相关知识培训。③对九个村卫生室人员的工作进行第一次检查、督导。④开展儿童保健知识讲座。

三月份:①召开第三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我镇九个村的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人群进行今年的第一次面对面随访并及时电子录入。③利用三八妇女节、3.24结核病防治宣传日,开展两次健康教育咨询活动两次,重点宣传生殖健康知识、结核病防治知识。对结核病的防治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一次。

四月份:①召开第四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利用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进行儿童预防接种知识的讲座一次,并开展健康咨询活动一次。

五月份:①召开第五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九个村卫生室人员的工作进行第二次检查、督导。③利用5月3日世界哮喘日进行相关知识讲座一次,针对5月31日世界无烟日,重点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知识咨询活动。

六月份:①召开第六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全院职工及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公共卫生培训、学习、互相交流。同时召开一次村委会协调会议,并邀请分管镇长参加。③对我镇九个村的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人群进行今年的第二次面对面随访并及时电子录入。④利用6月6日爱眼日进行眼部疾病及保健方面的知识讲座一次。对公共卫生半年工作进行总结。

七月份:①召开第七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开展碘缺乏病的预防知识讲座一次,并对相关知识开展健康咨询活动一次。

八月份:①召开第八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九个村卫生室人员的工作进行第三次检查、督导。③进行滥用抗生素对人体的危害相关知识讲座一次。

九月份:①召开第九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进行村卫生室及全院职工公共卫生知识培训工作。③对我镇九个村的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人群进行今年的第三次面对面随访并及时电子录入。④结合9月20日全国爱牙日,开展口腔保健防治知识宣传教育讲座一次。

十月份:①召开第十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总结一年的工作进展情况。③结合10月8日高血压、世界精神卫生日,大范围开展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和心理卫生知识的讲座及健康咨询活动各一次。

十一月份:①召开第十一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我镇九个村的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人群进行今年的第三次面对面随访并及时电子录入。③对九个村卫生室人员的工作进行第四次检查、督导。④结合食品卫生宣传周和11.14的全国防治糖尿病日,开展食品卫生与营养、糖尿病防治的讲座及宣传教育。

十二月份:①召开第十二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利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日,重点开展性病、艾滋病防治的讲座、宣传教育。③各专项小组对工作分析、总结,上报下年计划等。

五、临时性工作安排:

1、如有特殊情况,以上时间、工作临时调整。

2、按时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

3、根据工作情况,对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培训、检查、督导。

4、抓住机会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如集市、学校开家长会、家长接送学生、接种日等。

5、根据情况,进行居民健康档案的整理工作。

展望未来,前景无限美好。但工作任务是繁重的,我院全体职工将更加团结一致,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与时俱进,扎实工作,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绩。

儿童疾病健康宣教篇3

【关键词】健康教育;儿童;计划免疫

【中图分类号】R18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103-02

计划免疫是指将传染病疫苗按照科学免疫程序,有计划的接种于对应人群,从而达到疾病防控的目的。预防接种可使儿童机体形成特异性免疫功能,起到预防疾病发生的作用,是我国疾病防控、提升儿童生存质量、保障人口素质开展的重要手段[1]。以往主要在婴儿出生时,对其家长进行计划免疫的相关教育,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不断发展,儿童计划免疫在疾病防控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社区儿童计划免疫的健康宣教工作,对免疫工作顺利开展具有积极效果[2]。笔者在社区开展儿童计划免疫的健康教育工作,对其价值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防保科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管理的768名1岁以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4例。对照组:男性213例,女性171例;年龄3~11个月,平均(9.5±1.2)个月。观察组:男性216例,女性168例;年龄2个月~10个月,平均(9.2±1.4)个月。纳入标准:儿童年龄为1岁以下;符合儿童计划免疫相关指标;家长愿意与本组研究配合。排除标准:儿童患有严重免疫性疾病;家长存在精神疾病;家长与本研究不配合;家长为文盲者;因多种原因转到其它地方预防接种者。两组儿童性别、年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根据儿童预防接种要求,在出生后1个月,儿童应建立健康档案,发放健康手册,将国家相关规范制度于宣传栏内进行公示[3]。观察组实施细节健康教育,详细措施如下。

1.2.1孕期教育孕期通过孕妇讲座进行儿童计划免疫相关内容宣传,根据孕产妇对宝宝健康的关注心理,与妇产科联合开展健康宣教工作。由计划免疫相关医护人员详细讲解计划免疫的目的、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及相关注意事项等,使孕妇了解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主要途径,预防接种证为入园、入学主要凭证等。

1.2.2产后教育新生儿出生后,需要开展产后健康教育工作,告知卡介苗等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满月后,进行建卡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将接种预约单交给家长的同时,可针对家长看不懂、不愿看的内容进行讲解,通过疑问解答、针对性介绍等方式,使家长进一步了解计划免疫的相关注意事项及流程。

1.2.3满月婴儿宣教课堂针对满月婴儿开设宣教课堂,由资深医护人员担任讲师,着重针对需要接受免疫的相关流程及接种预约、禁忌症、一类疫苗与二类疫苗含义等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并开展问答环节,家长可针对性提出疑问,由专家解答,促进家长与家长、家长与专家之间的交流[4]。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儿童疫苗接种及时率及全程规范疫苗接种率。疫苗接种及时率:指1岁内(国家规定的一类全部免费疫苗)均按规定的时间段按时接种。全程疫苗接种率:指1岁内(国家规定的一类全部免费疫苗)均全部接种。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以调查问卷方式获取,问卷内容包括:是否认为计划疫苗可有效预防传染病;1岁以下儿童应当接种何种疫苗;各种疫苗所预防的疾病;疫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等,共10个项目,总分为100分,80分以上为完全知晓,60~80分为部分知晓,60分以下为不知晓。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检验,采用百分率(%)表示,p

2结果

2.1两组疫苗接种情况比较观察组疫苗接种及时率及全程规范疫苗接种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家长知晓率对比观察组家长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儿童计划免疫是一项极为繁琐的工作,经过一次性健康教育难以取得效果,多数家长难以理解,重视程度不够,只有通过不断进行知识灌输、循序渐进的方式才能使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相关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5]。因此,在社区计划免疫工作中,开展细节健康教育,对改善儿童计划免疫存在的问题,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均有重要意义[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疫苗接种及时率及全程规范疫苗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研究发现[7],通过在不同阶段开展健康教育,可针对不同阶段家长心理需求进行知识讲解。另有学者表示[8-9],制定个体化健康宣教方案,针对每一阶段中可能存在的疑问制定计划,解答相关问题、纠正知识误区等,诱导家长自愿参与到儿童计划免疫的相关课程中,因课程灵活性大,能避免枯燥,加深家长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家长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较对照组高(p

综合上述,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中,开展细节健康教育能加深家长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从而提高接种率,对社区预防接种工作顺利开展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薛颖.健康教育在提高儿童计划免疫率中的应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10):47-48.

[2]元国志,陈明清.社区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的干预效果[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8):931-933.

[3]陈卓英.系统化健康教育在儿童计划免疫中的应用与效果[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3,7(8):460,459.

[4]贺景云,邱桂华,万桂荣,等.家长健康教育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9):33-34.

[5]胡娟,付梅,汪振林,等.健康教育对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687-1689.

[6]余芳.免疫接种工作现状及宣教方式的改进[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6):868-869.

[7]赵翠燕.社区儿童计划免疫的现状分析与研究[J].河北医学,2012,18(4):559-560.

[8]隋凤湖,张艳玲,李振玲,等.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社区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0):1452-1453.

[9]杨丽娜,窦靖,唐静,等.护理干预对提高儿童家长计划免疫信息知晓率的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4):259-260.

儿童疾病健康宣教篇4

一、居民健康档案

(一)健康教育我院将采取多形式、多样化进行宣传教育,例如悬挂横幅、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黑板报、标语、面对面宣传(患者就诊时、入户宣传)等形式。

(二)健康档案(1)、健康知识培训时间:XX年2月培训对象:本院参与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乡村医生。培训内容: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要求、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必需的知识、健康档案的管理和使用规范、健康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技术等。(2)、健康档案建立1、本年度安排建档数14230人份,将逐月分配数据,按月入户建档,具体数据详见(附表—1)。2、严格按照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技术要求,确保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的质量,即科学性、合理性、真实性。(3)、健康档案内容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服务记录。居民健康体检内容包括一般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以及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症精神疾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4)、健康档案归档1、筛查重点人群通过疾病筛查,筛选出65岁以上老年人、0-36个月儿童、孕产妇、慢性病和重症精神疾病,并进行分类标记。2、装订健康档案将健康档案按村名、按标记分别进行装订,分类归档装入资料柜,并于资料柜注明标记。3、进行周期体检,管理重点人群辖区内居民到卫生院可进行免费体检,每年1次。重点人群如65岁以上老年人、0-36个月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和重症精神疾病患者每季度体检1次,由接诊医生为其建立动态的就诊信息记录,完善重点人群的管理(即0-36个月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和重症精神疾病管理)。

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一)预防接种1、对所有预防接种点开展资格认证。2、每年冷链运转12次,要求不留空白村、不留空白月。于每月14日召开乡村医生例会,安排当月的工作计划,通报上月的工作情况。及时建卡,确保建卡率达到10‰以上,按照免疫规划程序规范接种,确保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达到95%以上,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达到95%以上,扩免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3.每月及时上卡、上机。

(二)传染病预防完善传染病报告制度,加强本辖区内的传染病监测与防治,采用定期对辖区内的学校等单位进行水资源监测、开展学校晨检工作等措施预防传染病,发现传染病及时上报。

(三)阶段性工作01月消灭麻疹工作辖区内所有的儿童进行查漏补种03月“3.24”世界结核病日结核病宣传、管理肺结核病人04月“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规划免疫知识12月“12.1”世界艾滋病日宣传艾滋病知识。

儿童疾病健康宣教篇5

儿童口腔健康是一生健康的基础,我国儿童龋病患病率高,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5岁儿童、12岁儿童、35岁-44岁人群组、65岁-74岁人群组的龋齿患病率分别是66.0%、28.9%、88.1%和98.4%。其中,5岁儿童龋齿患病状况处于世界较高水平,且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养成率低,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口腔卫生服务能力较弱,儿童口腔卫生工作亟需加强。

我县于2011年开始实施该项工作,通过有组织地开展群体口腔疾病预防干预,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促进了我县儿童口腔健康,提高了儿童口腔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带动了口腔疾病防治队伍建设。但口腔疾病防治的严峻形势迫使我们需要探索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1现状

儿童口腔疾病防治是业务广泛,多学科、跨部门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综合性。中央财政从2008年起设立了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支持在项目地区建立儿童口腔卫生工作机制,开展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基层口腔卫生专业人员培训,对适龄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窝沟封闭等。项目对探索适合我国中西部地区特点的口腔卫生工作模式,增强中西部地区口腔卫生保健服务能力,改善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健康状况,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口腔干预不仅是在防治的方法,还体现组织管理、宣传动员等方面,是社会化的工作体系,综合性防治措施。

1.1覆盖范围较少我县开展的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由于受经费和医疗水平的限制,导致该项工作不能全面覆盖,受益人群较少,大部分儿童仍不能得到较好地口腔卫生保健服务。

1.2口腔卫生保健工作发展不平衡由于受领导重视程度、技术条件,地区经济状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县各地也存在口腔卫生保健工作不平衡,部分地区缺乏长期有效地工作机制,网络建设、服务内容和质量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1.3口腔专业医务人员和设备缺乏目前全县67个公立医疗卫生单位,能从事口腔治疗的单位只有15个,有资格人员25人,且相应医疗设备不足,远远无法满足我县口腔卫生保健的需求。部分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低、主动性和责任心不强,对工作方法、工作内容不了解,也在一定程度影响项目的开展。

1.4口腔疾病综合干预单一口腔综合干预还只停留在单一的宣传和窝沟封闭的方式上,未更深入开展干预工作,虽然项目的实施为我县在口腔疾病预防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但相对日益增长的口腔卫生保健需求来说,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服务的质量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对策

2.1加强组织领导在实施过程中各相关单位或部门应充分认识当前口腔综合干预项目工作的重要性,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有关部门各尽其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组织管理体系,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规划。充分发县级医院的资源和技术优势,逐步建立以卫生行政部门为主导,县级医院为技术主体,各镇乡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的口腔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

2.2加强口腔医师和相关工作人员培训力度加强基层口腔医师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各级已经从事口腔综合干预的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培训内容要符合实际工作需要,要让基层管理人员明白做什么、怎样做,使他们掌握工作方法、程序,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技术水平,同时在全科医生培训中增加口腔防治内容。

儿童疾病健康宣教篇6

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在全世界儿童非感染性疾病中高居首位,根据上海医学会的调查数据表明,其中6~14岁的小孩患病率高达3.4%【1】。支气管哮喘的反复发作给患儿的生理健康、心理、学习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带来重大影响,而长期坚持用药是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最佳手段。但由于患儿及家长对哮喘疾病的了解不足,常导致其在哮喘防治工作上的耽误。本研究对哮喘患儿及家长应用健康教育护理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儿童哮喘免疫中心建立档案的1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及治疗均参考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及防治指南》【2】。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健康教育护理组)和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各80例。其中观察组男56例,女24例,年龄为5~15岁,平均年龄是(9.47±2.35)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5.36±1.54年;对照组男53例,女27例,年龄为4~14岁,平均年龄是(9.13±2.52)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5.68±2.18年。两组患儿在年龄分段、性别、病程、病情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差异性(p

1.2方法

1.2.1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未予以系统、规范化地对患儿及家长进行教育宣讲,仅根据某些有疑问的个体进行经验指导。

1.2.2观察组:成立健康教育指导组,由专门有经验的护士进行系统的健康宣教,凡年龄小于12岁的患儿,由其家长充当宣教对象。建立专门的患儿档案,记录患儿治疗过程、发病情况、健康教育后效果等内容。

1.3健康教育护理内容①远离诱发因素生活环境圈中的花粉、尘螨及刺激性气体,食物中的鱼虾、牛奶制品等均可诱发哮喘,指导患儿家属如何避免,必要时可找出过敏源进行清除。②心理指导支气管哮喘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反复发作,患儿及家人长期备受其困扰,给他们心理带来一定的压力。因此,要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让患儿及家属保持乐观心态,相信持之以恒的规范化防治能战胜疾病。③规范化防治凡是确诊为支气管哮喘,规范的防治对减少该疾患复发十分关键。首先对支气管哮喘疾病的发生机制、发展过程及疾病的预后向患儿及家长宣教,让其对哮喘有所了解,消除内心的担忧感。其次让患儿及家长明白,预防哮喘发作,需长期吸入含糖皮质激素的药物抗炎症反应,而单纯的局部用药,副作用轻微,不应过度担心激素的不良反应而减少或杜绝用药。最后要求每位接受治疗的患儿,在接受治疗及复诊方面要提高遵医依从性,以便达到对该疾病早救治,早预防的效果。④吸入技巧对于需储雾器辅助治疗的患儿,应教授患儿及家长如何正确使用吸入剂,需进行现场吸药操作演示,直至每位家长真正掌握其中的操作技巧,年幼的患儿由家长监督使用。在每次使用后,嘱其漱口清除口腔内残留激素。④运动指导安排合理的运动计划,通过散步、游泳等方式进行锻炼,一方面可提高免疫力,另一方面能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情况。但应避免过度运动或在严寒条件下锻炼,易诱发哮喘发作。

1.4观察指标随访3个月,①对两组患儿病情复发、服药依从性、复诊依从性及吸入技术的掌握进行数据统计分析;②在患儿随访结束后,邀请患儿家长对满意调查单进行选择(包括满意、非常满意及不满意三类,总满意=满意+非常满意)。

1.5统计学方法检验水准α=0.05,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分析,凡计数资料按构成比或率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

2结果

表1不同护理方式下,两组患儿或家属获得成效比较[n(%)]

表2不同护理方式下,两组家长对护理工作

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健康教育是经过多年护理工作的探讨及总结,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护理模式,它的目的给予患者系统化、规范化的护理宣教,让患者更加了解自身疾病、药物使用、疾病防治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3】。健康教育的实施,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但对于护理人员自身,也需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和患者及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患者能够自我预防、规范化治疗、遵医依从性强、提高临床疗效及尽可能获得病情痊愈【4】。

儿童疾病健康宣教篇7

目前,在我国青少年的人群中弱视的患病率约为2%―4%,是一种可治疗的缺陷疾病【1】。弱视儿童不仅单眼或双眼视力明显下降,而且失去双眼单视和立体视,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为使儿童健康成长,必须关心他们的视力保护,不仅需要积极防治近视,还要大力开展儿童弱视的防治与健康教育,以免延误治疗良机,给儿童视觉发育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对儿童斜弱视的防治与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1健康教育内容及防治方法

1.1健康教育讲座

专科医护人员对儿童家长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防治与健康教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家长传授儿童斜弱视的有关眼保健知识,让家长了解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成功治疗儿童斜弱视的关键,充分认识学龄前是治疗儿童斜弱视的有利时机。

1.2采用面对面的交流

利用就诊时机进行健康宣教,让其了解视觉检查是发现儿童斜弱视的重要途径,对首诊儿童必须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准确的屈光检查及验光配镜对诊断斜弱视和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1.3儿童弱视的防治

通过健康宣教,使儿童家长增长了一定的斜弱视防治知识。临床治疗斜弱视的主要原则为合理矫正屈光不正和增加弱视眼的使用。弱视治疗需要综合进行,具体方法包括:(1)键眼遮盖法:其为一种传统而有效地弱视治疗方法。遮盖健眼或视力相对较好的眼,遮盖必须严格彻底,避免患儿偷看。遮盖的时间根据患儿的视力和年龄而定,年龄越大则应酌情延长遮盖时间。每月复查一次,复诊时注意双眼的视力变化,警惕发生遮盖性弱视。(2)视觉刺激训练:运用弱视治疗仪的红光(波光640μm)闪烁刺激弱视眼,使视觉中枢提高兴奋性。每日治疗一次,直至弱视治愈。(3)家庭治疗方法:患儿家长可在家对患儿进行精细目力训练,包括穿针线、穿珠子、描图、用筷子夹珠子等增加弱视眼的应用。此方法不仅可以训练眼、手、脑协调能力,还可以唤醒黄斑部休眠的视细胞及其视觉通道,以促进视觉中枢的兴奋。弱视治疗虽然方法很多,但要因人而异,治疗过程短则半年,长者达到2-3年,且方法繁琐枯燥,所以说,儿童和家长对治疗的依从性与治疗效果关系密切。

2结果

通过防治与健康教育,使儿童家长充分认识到:学龄前是治疗斜弱视的有利时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成功治疗斜弱视的关键;视觉检查,散瞳检影,验光配镜的必要性,弱视训练的重要性;健康教育科普知识的传播,使儿童家长对眼保健知识和斜弱视防治知识有所提高,增加了自我保健意识,建立了良好的遵医行为和正确的健康行为观念,从而增加了弱视儿童的就诊率。

3讨论

弱视是儿童发育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其发病率高,对视力影响较大。近年来,儿童弱视的防治与健康教育受到广泛关注,防治与健康教育的宗旨是通过专业医护人员对患儿以及广大家长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眼部健康教育及宣传,使其了解弱视的防治和眼部保健知识,用知识的力量理性的正确的与疾病斗争。防治与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医护人员在患者整个医疗护理中对其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宣教,内容及方法包括健康教育讲座、面对面交流、与医护配合,使其了解有关疾病的康复和保健防治知识,用知识的力量与疾病作斗争。结果提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成功治疗斜弱视的关键;有目的、有计划实施防治与健康教育是降低弱视儿童发生率的重要和有效措施。

综上所述,临床在不断提高眼科工作者对斜弱视的防治水平的同时,应在全社会普及眼保健和弱视的防治与健康教育知识,确保儿童弱视的防治与健康教育工作,将温馨和健康献给儿童。

儿童疾病健康宣教篇8

[关键词]儿童保健;家长;健康教育;关键

[中图分类号]R1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8(a)-236-02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消除危害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1]。随着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儿童是21世纪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的健康水平,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我院始终把0~3岁婴幼儿的保健工作放在首位,遵循“以保健为主、临床为辅”的方针,大力开展对婴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使他们了解婴幼儿保健的重要性,从被动接受婴幼儿健康体检,到主动带婴幼儿到医院做健康体检。现将我院的具体教育措施报道如下:

1健康教育步骤

1.1新生儿家长的健康教育

1.1.1向新生儿家长讲解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必要性、重要性。主要包括:眼部检查、口腔检查、听力筛查、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苯丙酮尿症的检查。若新生儿有先天性疾病,可早发现、早治疗。

1.1.2新生儿家长在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时,向家长发放婴幼儿营养指导书、儿童保健手册(卡),嘱其满月时到本院儿童保健科为婴幼儿体检及预防接种,使家长对儿童保健有初步的认识。

1.2满月婴儿家长的健康教育

1.2.1医生查看婴儿有无黄疸,对黄疸未退婴儿,要进行黄疸指数检测,若指数偏高,应延缓预防接种,积极治疗黄疸。告诉家长黄疸可影响婴儿大脑和智力发育,嘱其母亲暂停母乳喂养,给婴儿口服妈咪爱,3次/d,1支/次,5d为一疗程。待黄疸消退后,再到医院预防接种。

1.2.2对婴儿进行常规生长、体重、头围、前囟、心肺等检查,并为婴儿建立健康档案,将体检结果打印出来,并附本次体检的评价标准、儿童保健指导,主要包括:动作方面、语言方面、对周围环境方面、平衡膳食指南。这样家长可一目了然地知道婴儿的健康情况,并可根据其上各个方面的知道内容,在家训练婴儿,进行早期教育。

1.2.3为了预防儿童佝偻病发生,常规指导家长给婴儿口服小儿五味赖氨酸糖浆,2次/d,2.5ml/次;维生素aD滴剂,每晚3滴。嘱家长经常带婴儿进行户外活动,进行空气浴、日光浴和被动体操,以增强体质。

1.33~11个月婴儿家长的健康教育

1.3.1此期保健重点:合理喂养、加强日常护理和早期教养、预防疾病和意外、按计划免疫程序完成基础免疫、定期进行健康和体格检查,以促进生长发育[3]。

1.3.2对满3个月的婴儿常规进行智力检测,向家长介绍智力检测是对婴儿智力发展指数以及运动发展指数的检测,达标分数是90分以上,若在90分以下则再做进一步检查。到儿童保健科早教训练基地做Vojta测定,标准是7项合格,若有3项不合格,则怀疑此婴儿有中枢性协调障碍,建议家长对婴儿进行早期干预治疗,越早越好。

1.3.3常规对婴儿进行骨密度检查。向家长宣传它是一种无痛、在婴儿左腿胫骨处进行的骨B超检查,主要检测骨中钙的情况。如Z值在-1.0以上,则表明此婴儿缺钙,建议家长为婴儿补钙,以预防儿童佝偻病的发生。

1.3.43~6个月内的婴儿提倡母乳喂养,到第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为断奶作准备。嘱家长合理添加辅食,正确选择和制作食物,如先添加米糊,再添加蛋黄、水果、蔬菜。遵循从少量到多量,从稀到稠,从一种食物到多种食物的原则,循序渐进,使婴幼儿渐渐适应。

1.3.5督促家长在婴儿1岁以前,每个月或每隔3个月对婴儿进行生长发育检查,查看生长曲线是否正常,若体重、生长未达标,应及时向家长指出,了解是喂养不当,还是血中微量元素缺乏、血铅偏高等,这些都可影响小儿食欲,导致小儿生长发育迟缓。

1.41~3岁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

1.4.1此期的保健重点是保证均衡的营养、合理安排小儿生活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和意外、进行生长发育系统监测、完成计划免疫[4]。

1.4.2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医院应经常开展大型婴幼儿营养咨询活动、儿童营养专家讲课,帮助家长了解儿童进食特点,现场示范指导家长掌握食物的搭配、合理的喂养方法和技巧,教育家长自己要注意不挑食、不偏食,为儿童树立好榜样。

1.4.3幼儿期是小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及时教会小儿说话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因而家长要多和小儿说话,认真回答小儿提出的问题。对于不喜欢说话的小儿,建议家长带其到我院早教基地,由专业早教老师来训练小儿说话,效果理想。

1.4.4教育家长定期带幼儿进行口腔检查。可用软毛牙刷刷牙,尽量少吃糖果,以预防龋齿。

2健康教育方式

2.1语言教育

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与婴幼儿家长面对面交流、沟通。医护人员对于婴幼儿家长提出的儿童保健方面的知识,要一一耐心地进行解答,使家长了解婴幼儿保健的重要性,并习惯性、经常性地进行儿童保健。另外,我院坚持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同步进行,婴幼儿到医院接受预防接种时,应先接受医生的健康检查,发现生长发育不良时,及时向家长提出,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

2.2书面教育

向家长发放儿童保健手册(卡),其上有儿童保健的项目介绍,可提醒家长带婴幼儿进行儿童保健。在显眼的地方放置健康教育处方笺,向家长宣传通俗易懂的儿童保健知识,如“新生儿疾病筛查须知”,“重视孩子就餐环境、培养良好进食习惯”,“积极行动预防儿童铅中毒”等,这样家长在婴幼儿日常生活中可依照书面说明去做。

2.3形象化教育

儿童保健科门诊走廊、室内墙上悬挂图文并茂的宣传牌,内容有母乳喂养的优点、预防接种须知、实行早期教育挖掘儿童潜能等,以增加婴幼儿家长的保健知识。

2.4电化教育

利用电视、VCD在儿童保健科门诊每天按时播放婴幼儿喂养方法、婴儿操和儿童早教节目内容。

2.5电话教育

在儿童保健科门诊专门设立健康宝贝热线电话,通过电话回答求询者提出的健康知识、卫生保健、心理等问题,由于此方式不受空间、地域的限制[5],在传播儿童保健知识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6社会性教育

医院经常开展大型婴幼儿营养咨询活动,利用家长带婴幼儿参加活动的机会,宣传儿童保健知识,为婴幼儿进行体检,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7健康教育大课堂

儿童保健科专家定期为婴幼儿家长讲解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儿童喂养方面的知识,并现场示范,教家长怎样进行食物的搭配,受到婴幼儿家长的欢迎。

3结果

3.1家长高度重视

通过对婴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大大提高了家长对婴幼儿保健的重视。据统计,来医院进行儿童保健的婴幼儿,从2002年的60%,上升到2008年的95%。

3.2拓宽了儿童保健内容

几乎所有在本院出生的婴幼儿,都能在家长的带领下按时到医院做儿童保健。医院的保健项目,由原来的生长发育监测,发展到现在的智力检测、骨密度检查、Vojtai测定、营养指导、婴幼儿早教等。

3.3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检测起到了早发现、早治疗的作用

如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诊断治疗,儿童营养不良、小儿佝偻病等的预防治疗,减少了儿童患病率,降低了死亡率,促进了儿童健康成长,确保了21世纪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实现。

4讨论

4.1坚持对婴幼儿家长开展健康教育是保证婴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

只有家长的保健意识提高了,才能带婴幼儿到医院儿童保健科接受儿童保健服务,医院的儿童保健项目才能得以实施。

4.2搞好婴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关键是健康教育方法要多样化

医护人员可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宣传儿童保健知识,传授儿童保健技术,特别是医护人员与婴幼儿家长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可达到预期的目的。

4.3我院始终坚持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同步进行

这样可使家长在节约重复来医院时间的同时,接受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学习保健知识,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进行全面检查,使婴幼儿的一些疾病得到了早发现、早治疗。建议可以在综合性医院推广我院的方法,以确保每位婴幼儿都能接受儿童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1]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

[2]胡伟民.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计划[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0.

[3]崔焱.儿科护理学(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4,36

儿童疾病健康宣教篇9

一、工作任务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今年继续建立健全信息化档案,及时更新维护档案。基层医疗机构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建立健康档案服务。居民健康档案可以在辖区居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服务时,由首诊医生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填写相应记录;也可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有组织地在居民家中或工作现场为辖区内重点人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0-6岁儿童健康管理和预防接种服务专项档案在新生儿访视时建立;孕产妇保健服务专项档案在早孕诊断确认后建立;纸质和电子档案同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要及时录入信息系统,电子化健康档案要同步更新。年度内实现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65%的目标。

(二)健康教育

各实施单位要拟定全年工作计划,并对健康教育工作指定专人负责。认真做好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防治麻风病日、2月4日世界抗癌日、3.24世界防治结核病宣传日、4.7世界卫生日、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4.26全国疟疾日、4月的第4周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5.15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5月20日中国母乳喂养日、5.31世界无烟日、6.6全国爱眼日、9.20全国爱牙日、10.8全国高血压日、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11月的第1周全国《食品卫生法》宣传周、11.14世界糖尿病日、12.1世界艾滋病日、12月5日世界残疾人日、12月15日世界强化免疫日的宣传咨询活动,拟定活动计划、写好小结、留好图片、宣传材料样品等佐证资料。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更新宣传栏一次,每年至少开展9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每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每年提供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资料,并及时更新补充,保障使用,在正常的应诊时间内,在门诊候诊区、观察室、健康教育室等场所或宣传活动现场播放音像资料,每年不少于6种。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两个月至少更新宣传栏1次,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医务人员在提供门诊医疗、上门访视等医疗卫生服务时,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教育。

(三)预防接种

巩固和完善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掌握辖区内0-6岁儿童人口(包括外地儿童和超生儿童)基础资料和流动儿童信息并登记建立预防接种证(卡)及儿童流进流出记载。建立健全计免制度,规范计免接种操作,进一步调整接种日安排,确保运转儿童能及时得到接种。做到安全注射,熟练掌握接种前、后的全面情况。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及时向县疾控中心报告,并协助疾控中心进行调查处理。加强冷链管理,及时登记疫苗出入库和报废、破损情况,及时清理过期疫苗,每天及时查看并登记冰箱温度记录2次。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国家没有规划疫苗,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90%以上。

(四)传染病报告与处理

1、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组织和传染病管理制度,疫情报告有专人负责、无迟报和漏报发生。全面规范使用门诊日志,建立健全发热、腹泻门诊登记,认真做好疫情报告、疫情登记。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培训《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让医务人员全面了解法定传染病的病种分类、法定报告人、报告时限、方式、程序等业务知识。同时让更多人群认知疾病防治的重要性。要及时、准确上报疫情,及时完成疫情登记,报告率100%,报告卡及时、准确、完整率100%,认真做好死亡病例登记报告工作。

2、积极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病人转诊率达100%,积极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追踪治疗及随访等系统管理,督促其定期复查,并将信息及时上报县疾控中心。县疾控中心要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强普及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强普及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继续做好肠道传染病、疟疾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

(五)儿童保健

继续开展儿童保健工作,免费为辖区内0-6岁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80%以上,7岁以下儿童管理覆盖率达90%以上。

(六)孕产妇保健

做好早孕建册、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工作,并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追踪、随访和转诊等工作。继续加大“降消”项目的宣传力度,以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为目标,广泛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掌握育龄妇女和孕妇情况,动员和通知怀孕妇女进行孕产期保健管理。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80%以上。

(七)老年人保健

65岁以上的老年人规范管理率达到65%以上。加强体检宣传工作,确保65岁以上老人每年接受免费体检一次(体检要求按照2011年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执行),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干预措施。

(八)慢性病管理

高血压、糖尿病两类人群规范管理率均要达到50%以上,各村按照辖区人口比例推进。确保这两类人群每年接受免费体检一次,按规范进行不少于4次以上的面对面随访,为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利用随访宣传防病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使80%以上居民对重点慢性病防治知识有所了解,并做好资料汇总和信息上报。35岁以上患者门诊首诊测血压达100%,并做好门诊日志记录。做好高危人群的筛查、评估和生活方式指导。

(九)重症精神病患者管理

全县范围内发现的重症精神病患者纳入健康管理,全年对管理的重症精神病患者至少进行4次免费随访,做好随访记录。建立重症精神病患者监护人制度,加强分类干预工作。

(十)、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执行卫生监督协管员制度,协助开展辖区内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购血工作实地巡查次数,做好巡查记录。

二、工作职责

(一)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职责

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承担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主体,应按照《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将任务明确到具体责任人,按各自分工和指导辖区内一体化村卫生室完成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

2、一体化村卫生室是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力以赴协助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和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

3、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根据年度任务要求及工作实际制订具体实施计划,明确阶段性重点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二)技术指导单位职责

县疾控中心、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县妇幼保健所、县血防站要根据各自职责和业务范围,进一步强化对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定期进行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建立健全功能互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县疾控中心、县监督所、县保健所作为我县指定的业务指导机构,要指定分管领导和专兼职人员,根据各自职责和业务范围对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成立公共卫生管理办公室,指定分管领导和专兼职人员,并结合本单位实际,组建服务团队,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在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同时,建立规范的业务管理台帐。

一体化村卫生室应分别接受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并建立规范的业务管理台帐。

(二)营造舆论宣传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形式对我县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在各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和人员密集场所广泛张贴横幅标语;二是利用宣传日,卫生下乡等多种活动进行宣传;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主动为居民进行相关健康知识宣讲。

(三)加强业务学习培训。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业务培训,确保全县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全面、准确地掌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及相关政策,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有效实施。一是积极选送相关人员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班;二是充分利用上级培训的师资力量,层层举办拓展培训;三是邀请上级部门到我县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培训;四是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培训;五是适时在工作开展较好的乡镇、村召开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会。

四、工作要求

儿童疾病健康宣教篇10

关键词:儿童;集居儿童;健康

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对未来人口素质有着深远的影响作用,为了及时掌握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制订有效的方法,我们对远安县2013年集居儿童共4017例进行常规体检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远安县2013年4017例集居儿童进行调查分析。

1.2方法按儿童体检规范测量身高、体重;采用视、触、叩、听等方法进行常规健康检查,必要时作相关辅助检查;用新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XK-2血红蛋白仪测定;按照2005年卫生部妇社司组织相关专家研究制定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进行体格发育评价》进行体格发育评价。

2结果

2.1疾病发生情况本次统计的资料显示常见疾病有扁桃体肿大162例,检出率4.03%,占检出疾病的%,二度营养不良138例,检出率3.43%,占检出疾病的%,中度以上贫血25例,检出率0.62%,占检出疾病和%,支肺炎7例,检出率0.17%,气管炎7例,检出率0.17%,占检出疾病的%,以上4种疾病占检出疾病的%,见表1。

2.2缺点发生情况本组资料的主要缺点是龋齿1102例,检出率%,占检出缺点的%,轻度贫血126例,检出率3.13%,占检出缺点的%,鼻炎29例,检出率0.72%,占检出缺点的%。以上3种缺点占检出缺点的%,见表2。

2.3体格发育情况体重正常3966例,占98.73%,身长正常3912例,占97.39%,体重≤-2SD138例,检出率3.43%,身高≤-2SD85例,检出率2.53%,儿童肥胖者49例,肥胖发生率1.22%,见表3。

3讨论

集居儿童健康状况值得重视。本组资料疾病检出率为%,表明应该对集居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有效的干预。其中扁桃体肿大检出率最高,达%,占检出疾病的%,其它依次是低体重检出率%,占检出疾病的,中度以上贫血检出率%,占检出疾病的%,以上3种疾病占检出疾病的%,反映出我县今后一段时间集居儿童疾病干预的重点应是上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和贫血,控制营养不良和贫血的有效措施是合理膳食。体弱儿296例,体弱儿发生率7.36%,集居儿童缺点以龋齿和轻度贫血为主,其中龋齿检出率%,轻度贫血检出率%,两者共占检出缺点的%。儿童龋齿发病的高峰期在6岁左右[1],因此集居儿童是龋齿防治的重点,应加强对儿童口腔保健的宣传教育,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龋病,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少吃甜食,进甜食后要及时漱口,小儿3岁以后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开展爱齿日活动。贫血高发于6个月~3岁的儿童[2],轻度贫血完全可以通过饮食平衡得到矫治,因此,要注意膳食营养的搭配和对家长进行合理膳食的宣传。

集居儿童的营养情况值得重视。本组资料显示,二度营养不良发生率%,有报道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为9.08%[3],本组资料虽然较低,但仍是我县集居儿童检出率较高的疾病。本组资料贫血检出率%,与报道儿童贫血检出率为14.42%相近[4],表明本县集居儿童同样存在膳食平衡差的问题。

另有报道,集居儿童肥胖率为5.71%[3],而本组资料显示的肥胖发生率仅为0.21%,说明营养过剩的情况较少,也反映不足的情况相较多一些。

参考文献:

[1]马爱义.2000~2007年银川市集居儿童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3,18(8):489.

[2]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