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国内铁路绿色施工现状十篇国内铁路绿色施工现状十篇

国内铁路绿色施工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06:56

国内铁路绿色施工现状篇1

关键词:绿色通道;铁路;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植树造林、绿化美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是建设和谐铁路的标志性工程,是造福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名词。随着铁路的全面建设和高速铁路的蓬勃发展,为了使广大旅客在旅途中体验到更加舒适的旅行环境,营建“绿色通道”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铁路绿色通道建设问题的由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力开展国土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搞好铁路、公路、江河沿线的绿化,对于构建和完善我国总体绿化格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998年1月27日全国绿化委员会、林业部、交通部和铁道部四部委联合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的通知》,要求从199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以公路、铁路和江河沿线绿化为主要内容,掀起绿色通道工程建设高潮。国务院于2000年10月11日发出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要求绿色通道建设要和公路、铁路、水利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并与工程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宜林则林,宜草则草,适地适树(草),乔灌草综合考虑,优化配置的原则。该通知明确提出,铁路通道的绿化由铁道部负责,要安排相应的资金用于绿色通道工程建设。

二、绿色通道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绿色通道是实现我国从总体上构建以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为骨架,以城镇、村屯绿化为依托,以铁路、公路、河渠、堤坝等沿线绿化为网络的国土绿化战略的需要。实施绿色通道工程,不仅能够保护铁路、公路、河渠、堤坝,改善沿线生态环境,全面推进全国城乡绿化、美化向纵深发展,而且能够促进沿线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尽快改善和优化沿线地区社会及经济环境。

铁路两侧绿化造林是保持水土、巩固路基的一项有效措施,同时对防止风、沙、水、雪等自然灾害的侵袭效果十分显著;是美化路容、减少污染、搞好铁路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铁路路基与国土资源及沿线环境密切相关,路堑开挖、路堤填筑、取土弃土、边坡防护、水土保持、地面排水等的设计与施工都涉及到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问题。而边坡绿化防护工程则是边坡保护和绿化工程的有机结合,是生态恢复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铁路通道绿化的建设

3.1铁路通道绿化的原则

绿色通道建设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部门、各单位要把绿色通道建设作为铁路林业、绿化工作的重点。绿色通道建设主要是在铁路地界内的绿化,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开展绿化,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线路绿化以营造防护林为主,站区绿化以营造特种用途林为主,线路两侧可种植绿篱或花灌木,以美化和保护线路。绿色通道建设应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的用地和绿化原则。

新线绿色通道建设应严格执行《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暂行规定》《铁路绿色通道设计暂行规定》和《铁路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铁路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尽可能不占用林地,必须占用时,要先考虑林木移植,确实无法移植必须砍伐时,要尽量减少砍伐数量。路基边坡坡面防护和加固,应优先选用绿色植物防护或绿色植物防护与工程防护相结合的措施,不得采用全坡面圬工防护。

既有线绿色通道建设应根据《铁路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指导意见》和《铁路林业技术管理规则》有关规定,制定建设绿色通道规划,统一设计,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循序渐进地推进,在确保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铁路沿线地界内的土地种植花、草、树,把铁路沿线营建成“连续不断”“内灌外乔”“整齐美观”的绿色长廊。

3.2铁路通道绿化植物的选择

3.2.1区间绿化设计原则

(1)绿化铁路环境属于大地绿化,多数是水土保持的绿化工程。针对我局沿线的地质和自然条件特点,选择苗木时,考虑铁路沿线恶劣环境,主要选择易种植、易成活、深根性树种,特别是长势好的乡土树种,桂北以耐寒品种为主,桂中、桂南以耐旱品种为主,桂东、西以抗风能力强为主。

(2)高路堤、膨胀土路基、高路堑等,视具体的路基地质条件、边坡高度,分别采用土工网垫、浆砌片石护坡、护墙、网喷混凝土护坡等工程防护措施。与此同时,宜在路基边坡表面采用铺草皮、撒草籽、栽植铺地菊、紫穗槐、三角梅等矮小花灌植物进行绿化美化,禁止种植高大的乔木,避免路基深层受到破坏,影响路基稳固和行车安全。

(3)宜在路堑堑顶排水沟外侧的地界内交错排列栽植乔木和灌木,数量多少视周围具体环境确定;宜在路堤坡底排水沟或挡土墙外侧栽植数行乔木或交错排列的乔、灌木,在线路转弯处,不得栽植影响司机视线的高大树木。

(4)对噪声接近限值的个别区段,可加强林带长度和宽度,一般绿化长度不小于200m,宽度视种植条件确定,一般为10m左右。可选择防噪较好的侧柏、黄槐、合欢等树种。

3.2.2通道绿化种植标准

(1)区间通道绿化位置布置:根据《铁路林业技术管理规则》要求,距离外轨4m以外栽植花灌木,8m以外可栽乔木但要控制高生长;路堑坡面禁栽乔,天沟1.5m及易塌方的堑顶禁栽乔木,从线路侧沟外沿路堑坡面1.5m向上和沿路堤坡面2.5m起向下栽植花灌木。

(2)造林密度要求:土壤瘠薄、慢生树种、小苗造林,抚育条件较差的情况,应适当密植,但乔木不宜小于0.75m×0.75m,灌木不宜小于0.5m×0.3m;土壤肥沃、速生树种、大苗造林、抚育条件好的情况下,适当稀植,但乔木不宜大于2m×4m,花灌木不宜大于2m×1m。;

(3)除熟地、腐殖土、沙地及路堤、路堑坡面及顶面外,造林前要进行整地,其要求为:整地前应将杂草、灌木清除,深度一般为20~35cm,大苗植树要深整,;带状或块状整地宽度为30~80cm,陡坡或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地方,要沿等高线进行局部整地或修筑土埂、梯田。

(4)造林树种及要求:我局管内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水丰沛,光照充足,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日照时间短、天气干暖、少见冰雪,热带或亚热带树种均可生长,考虑到林木生长高度受限于铁路行车安全,乔木主要种植有速生桉、樟树、相思、松树、天竺桂、小叶桉等;亚乔木主要有:羊蹄甲、洋紫荆、黄槐、大叶女贞等;花灌木主要有:夹竹桃、大红花、小叶女贞、黄素梅、三角梅等;绿篱主要有:勒仔树、马甲子等。按照内灌外乔的基本格局进行备耕、种植,要求同一种类的苗木大小高矮相同,种植高度一致,同一高度水平控制在±10cm范围内。

四、绿色通道建设产生的效益

4.1社会效益

铁路的绿色通道工程建成后,沿线各市县地区在铁路附近得到了绿化,环境得以美化,减少了疾病传播,还可以改变沿线地区生态失调的问题,为沿线地区农作物的生长及粮食增产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4.2生态效益

铁路绿色通道与沿线各地区现有的林网、片林相结合,形成一个乔、灌、花、草相结合的综合生态绿化体系。其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2.1保持水土方面

路基绿色防护和铁路两侧绿化植树,可以使地表径流变缓,减少路基水土流失,降低或避免了泥石流、滑坡或坡面坍塌事故,起到很好的稳固路基的作用,同时减少附近河流、水库内水的含砂量,保护各种水利设施。据测定,森林比无植被地域减少70%的土壤流失。

4.2.2涵养水源方面

草坪、森林具有蓄积水分、调节地表径流的能力,促使更多的水下渗,补给地下水源。据测定:1公顷森林每年可蓄水1200m3,茂密的树冠可以截留14%~24%的降雨量,雨水缓慢滴于林地表面,在植被和枯枝落叶的作用下,把大部分降雨吸收储存于地下,在干旱季节通过林木释放到大气中,参加水分的循环运动。

4.2.3光合作用

草坪和森林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能够通过吸收空气中的Co2并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碳水化合物,释放出氧气,将碳储存起来。

4.2.4促进有机污染物的分解净化空气

草坪和森林可作为钢轨与车轮之间摩擦和快速的列车产生的金属、油、脂、燃料及农业、工业的有害尘埃的过滤器,拦截和过滤径流水和空气中的污染物质,l公顷森林每年可吸收有害气体700kg左右。森林还能够吸滞烟灰粉尘、减弱噪声、分泌杀菌素杀死有害菌。

4.2.5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绿色通道工程建成后,将形成一条绿色长龙,为沿线地区的农业生产创造一个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生态环境。据专家分析,森林覆盖率每提高20%,粮食亩产量将增产90kg左右。

4.2.6吸引某些野生动物的栖息

绿色通道的建设可以吸引某些适合生存的野生动物群落栖息,草坪生态系统中生存有大量的无害无脊椎动物。

结束语

铁路绿色通道建设是“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绿色通道工程的建设,对改善铁路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塑造铁路形象,展示铁路职工和沿线各市县人民的精神风貌,加速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支东延.铁路绿色通道建设的研究.中国铁路,2005

[2]刘冀钊.胶新铁路绿色通道介绍[J].铁道知识,2006

[3]孟祥利.喷播植草是铁路“绿色通道建设”的最佳选择[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1.

国内铁路绿色施工现状篇2

“铁路行业有自身的特殊性,节能环保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做得细致。铁路it绿色除了控制it本身的能耗外,以信息技术支撑铁路运输业务降耗更为重要。”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信息工程部副主任朱涛对铁路行业的it绿化有着直接深刻的感受。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铁路行业面临着应用信息技术为业务降耗与控制it本身的能耗两大问题。“铁路过去主要依靠人工管理,近30年来逐步运用计算机对运输组织和生产作业进行管理,建设了一大批应用系统。可以说,计算机与it技术已经渗透到铁路各级、各专业管理部门和生产一线现场以及机车车辆、线路信号等装备与设备上。”在感慨铁路信息化发展速度之快的同时,朱涛坦承,随着各种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投产使用,it系统本身的能耗也相当惊人。

据了解,铁道部下设18个铁路局,铁路局管辖着众多的站段,纵向形成了多级的数量众多的数据中心和应用中心。朱涛表示,面向集约化管理的需求,实施信息资源整合、建设大规模集中化的数据中心和应用中心,将从源头上实现节能减排,一方面可以减少机房的数量,另一方面通过设备更新可以大量减少服务器的数量。

“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绿色标准,统一规划绿色信息化方案。这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进行铁路it绿色的根本和基础”。朱涛如是说。

据朱涛介绍,在信息化建设中优先选用绿色节能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已成为业界共识。铁路在实施数据中心和应用中心整合及升级改造过程中,也将积极贯彻绿色it的理念,优先选用能耗低的节能技术和产品,使得it本身先绿起来。例如,随着应用系统的升级改造以及老旧设备的整合更新,陆续将旧有分散的、独立的服务器等计算机设备更换为更加环保的新技术架构和平台的新型设备。同时,注意使用分区、虚拟等新技术手段,控制服务器的数量,减少机房空间,降低日常运行能耗。

小处着手

做得细致

“从小处着手,把绿色做细是相当重要的部分。”在铁路行业,无论是信息化的推行,还是日常工作的一些小节,把绿色做细的精髓都贯穿其中。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各部门房间内的空调温度调节器旁都有这样一张小纸条:“温度不低于27摄氏度”;每个会议室的出口,也都有这样的提示:“离开后请关闭所有电源”。

在配置pC客户端设备时,朱涛认为,“量体裁衣、循环使用”也是从小处着手、做得细致的一项具体实践。曾经有位专家告诉记者,“在很多政府事业单位,pC机设备是两年一小换,三年一大换,要换全都换,换就换最好”。这样做显然会造成严重的浪费。

“根据实际需要,以‘好用、够用’为原则,追求适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pC客户端办公设备的配置与工作岗位实际需要有相应的技术规范。”据朱涛介绍,“研发类、技术管理类、日常管理类等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对设备性能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向信息中心生产一线岗位倾斜,为研发类岗位配置较高性能的设备,已经成为单位内部的共识和惯例;从研发岗位更换下来的设备并不会直接舍弃,按照产品的生命周期及设备性能,部分状态良好的设备可由管理类岗位继续使用,由此实现了设备使用的良性循环。

提高设备的可管理性是铁路将it绿色做细的另一个要素。“除了在管理上制定相应的标准与规范外,实现服务器、网络和客户端等设备的集中管理控制是铁路信息技术部门一直在不断尝试的事情。”朱涛表示,“铁路是具有分散、联动行为的行业,除服务器设备可以相对集中外,工作岗位设备分散设置,实现对设备的规范养护和全面管理困难非常大。工作人员下班后不关机的情况时有发生,而没有关机的电脑一直处于耗电状态中,长此以往,不考虑设备使用寿命的因素,只是累积起来的设备耗电量也是不可小觑的。因此,如果能借助新技术,提高设备的可管理性,实现对设备的集中管理、远程监控,对降低设备能耗、延长设备使用时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了解,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与英特尔公司已经联合设立了“联合创新中心”,它基于英特尔公司提供的主动管理技术,为铁路实现设备集中管控创造最根本的物质基础。

绿色运输

铁路的“it绿色”,除采用绿色it设备和技术降低it本身的能耗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铁路整体信息化水平,带来运输生产组织的高效,从而实现铁路运输业务的能耗降低,实现更加“绿色”的铁路运输。

国内铁路绿色施工现状篇3

关键词钢铁工业绿色化环境

1引言

中国的钢铁工业历经5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有了巨大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钢产量增加速度加快,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产品结构不断调整,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但是,钢铁工业也是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的产业,是能源、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的大户。目前,钢铁行业的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10%以上,钢铁行业水耗占全国工业水耗的9%左右;而且,我国钢铁工业的能耗、水耗指标大大高于国外的先进水平。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将会带来一系列更加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对于中国钢铁绿色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化迅速发展的状况

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超过1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位,此后我国钢产量一直保持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2002年实现钢产量1.8亿吨,到2003年钢产量突破2亿吨,达到22234万吨,2004年全国共产钢27279万吨,比上年增长22.7%,生铁、钢材的产量分别达到创纪录的25185万吨与29723万吨(含重复材),同比增长均在20%以下。在钢材品种和质量方面,已经逐步形成能冶炼包括高温合金、精密合金在内的1000多个钢种,轧制和加工包括板、带、管、型、线、丝等各种形状的4万多个品种规格的钢材;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提高。从1991~2003年钢产量增加近2.13倍,总能源消耗量只增加1.84倍;吨钢耗新水量下降了75.2l%;吨钢废水排放量下降了82.56%。尤其是吨钢能源消耗大幅度降低,去年我国重点企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764.06kg/t,比1991年下降50.53%;吨钢可比能耗为741.48kg/t;污染物综合排放合格率达到90.59%;废气处理率达到98.31%,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钢铁工业确实以举世瞩目的速度发展着,但是,目前我国综合能源利用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是日本的11.5倍,是德国和法国的7.7倍,是美国的4.3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是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的。

3我国钢铁工业环境危机的原因

从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发展历程看,基本上是"大量开采--大量生产--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目前,我国钢铁工业仍然是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有的企业甚至是只顾发展不管环境的治理,尚未完全摆脱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与世界其它国家的钢铁企业相比,我国钢铁企业存在着很大环保差距。

3.1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装备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现有技术装备平均单机能力小、技术水平低、部分生产能力和工艺技术不配套,使得生产消耗高、效率低、质量差。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国内总生产装备中仅10%~20%可以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已实施高效连铸的铸机只占总数的10%,相当一部分的普通钢材生产能力面临淘汰或改造,而国民经济急需的关键品种仅能满足约2/3的需求。我国钢铁企业有几千座高炉,大多规模较小,大型钢铁企业高炉平均容积为1600m3,这与国外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例如日本高炉平均容积3000m3以上。

3.2节能、环境保护的层次水平低2004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19.7亿吨标准煤,比2003年增长15.2%。其中,煤炭消费量18.7亿吨,增长14.4%;原油2.9亿吨,增长16.8%;天然气415亿立方米,增长18.5%;水电3280亿千瓦小时,增长15.6%。主要原材料消费中,钢材3.1亿吨,增长15.1%;氧化铝1284万吨,增长9.7%;水泥9.6亿吨,增长12.4%。万元GDp能耗1.58吨标准煤,上升5.3%。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钢铁企业吨钢能耗仍高出15%左右。

如下表所示,除宝钢的吨钢综合能耗已达到世界先进国家水平外,其他大中型企业尽管有较大的进步,但仍然有相当差距。比较国内大中型企业的综合能耗,在能耗大于100万吨标煤的45家企业中,综合能耗大于宝钢的有39家大型企业;全国73家大中型企业的吨钢综合能耗介于宝钢与39家大型企业之间。

3.3能源循环利用率低下

目前我国废旧金属回收率为5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80%以上。我国每年平均约有200万~300万吨废钢铁、10万~15万吨废杂有色金属尚未被合理回收。据资料显示,高炉矿渣的利用率约50%,而钢渣的利用率还不到10%,这些废渣中实际上有做水泥的原料、可以轧钢的原料等;钢铁企业把经过处理的污水排出去,实际上把二次能源水资源浪费掉了,如果把这些污水循环利用,可以大大节约水资源;同时,粉尘经过处理也把它倒掉了;高炉的煤气向空中排放,如果把这些废气如二氧化碳、氮气等进行回收,也可以作为资源。

3.4环保理念和环保意识差,法制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一些钢铁企业尚未认识到实施绿色化生产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缺乏参与行动和采取有效的绿色生产措施,通过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钢铁企业少。

4钢铁工业绿色化的必要性

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不断开发"绿色产品",实现"绿色制造"。绿色化是指企业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益于消费者和公众的身心、健康的理念融入企业活动的全过程的各个方面,转变企业生产方式,实行清洁生产,使企业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可持续成长。"绿色冶金"即符合环保要求,做到低能源消耗、低资源消耗、低排放再循环使用。绿色化钢铁制造的目标是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和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从世界范围看,绿色化是不可逆转的浪潮。现在,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都认识到,全球的资源环境危机正日益加深,而企业的粗放生产方式,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了严格的环境标准,规定只有满足这些标准的产品才准予进入本国市场。京都协议日标在气体散发物远远超过周围环境并且达到全球的维持的温室以上才被采用。欧盟钢铁工业已经有助于UnFCCC的目标了,因为它过去20年中已经降低几乎温室气体散发物的数量40%。

绿色化也是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国际竞争形势的要求。我国钢铁工业增长方式粗放,长期以来采用高投入来维持高增长速度的数量扩张型方式,实际上,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多年重复建设造成大量生产能力过剩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对新世纪的到来,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市场与环境的双重严峻挑战。同时也说明了实施绿色化生产的迫切性及必要性。

4.1加强企业技术改造

钢铁工业绿色化对策的重要依托是绿色化技术,只有采用绿色化技术,才能保证绿色化对策的实施,最终实现绿色化的战略目标。建议普及、推广一批成熟的节能环保技术,如熔融还原炼铁技术及新能源开发、新型焦炉技术和处理废旧轮胎、垃圾焚烧炉等与社会友好的废弃物处理技术,通过短流程研究,广泛应用高效单体熔炼精炼、连铸连轧、控温控轧等技术,实现低能耗、少物耗。深入研究冶金反应和凝固过程中所出现的许多新现象,不断催生新的生产工艺。投资开发一批有效的绿色化技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集成为钢铁生产企业的绿色化制造流程。

4.2高效利用资源,使能源消耗最小

利用铁矿石及其他天然矿物资源,多用再生资源如废钢、钢厂粉尘等;少用不可再生能源如煤、油、天然气等,开发采用新的能源如氢、太阳能等,少用淡水资源,发展节水技术,强化水循环,减少废水排放。钢铁行业节水潜力巨大。宝钢等企业每吨钢耗水只有6m3,一般企业为20~30m3,个别企业为50m3甚至更高。通过技术改造,到2005年和2010年,钢铁行业吨钢耗水指标下降到16m3至12~14m3是完全可能的。其中,大型钢铁企业可以下降到6~8m3。钢铁行业可以做到增产不增取水量。

4.3与相关工业链

钢厂不仅要质优、价廉、清洁地生产钢铁产品,而且还要发挥其能源转换功能。因为钢铁工业可向社会提供余热副产品,如煤气、高炉渣、钢渣等,还可消纳社会的废弃物,如废塑料、垃圾、废轮胎、废钢及各种合金返回料等,所以钢铁工业可与相关工业形成工业生态链。传统模式的钢厂没有充分利用能源,钢厂发挥能源转换功能是有希望的。比如钢、电、水泥集成,可以形成一个环境负荷低的生态工业过程。

4.4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的应用

在钢铁企业管理信息化方面,通过建设企业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综合企业的人、财、物各种资源状况和产、供、销各个环节的信息,对生产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使生产经营活动协调有序进行,并对企业的战略计划进行了决策。其中,能源管理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能源计划的编制,能源的生产,供应供需平衡以及能耗考核等功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环保治理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深入的科学研究,才能在对投资较大的环保治理方案选择上从可行性及经济性上提出有力的依据,只有科研与管理并举,在环保治理上才会如虎添翼。

4.5增强环保意识,实现绿色化生产

企业应增强钢铁工业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加强有关专业培训和普及环保知识,将iS01400l认证环境评价、年度环境报告纳入钢铁企业的评价体系。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产业技术政策等,以约束和指导钢铁工业不断改善环境状况并逐步向绿色化迈进。

5结语

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钢铁工业就没有现代工业文明。但是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生产的不文明表现日益突出,工业排放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制约着钢铁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如何才能既满足当代人对钢铁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生存环境的问题,亦即钢铁工业的绿色化问题,是钢铁工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在2l世纪初,如何把"绿色钢铁"这一概念变为现实,如何化解环境危机,如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承载着责无旁贷的责任,更孕育着无限的生机。

参考文献

l徐先养.走向未来之路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2干守兰,武少华.清洁生产理论与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国内铁路绿色施工现状篇4

一、钢铁企业铁路运输发展的时代背景

1.何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2.低碳经济是钢铁企业铁路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其中能源使用而造成的碳排放问题是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面对生存的挑战和压力,我国提出可持续性发展理论,这对于气候和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向和目标。钢铁企业铁路运输要积极顺应时展和理论导向,务必在生产和运输中认真执行节能减排政策,全力部署低能耗、低污染的技术,实现低碳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钢铁企业铁路运输发展低碳经济,首先积极承担环境保护使命,全力实现企业节能减排指标的部署;其次要转变经济结构模式,加强能源使用效率,创新运输方式,搭建绿色运输平台。促使传统粗放型运输模式向现代集约型增长模式转变。钢铁企业铁路运输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既是符合时展潮流的选择,又是企业符合自身发展和转变的必然趋势。

二、钢铁企业铁路运输实现低碳化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1.节能减排原则。钢铁企业铁路运输要确保在运输中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要想实现运输低碳化就要对现有运输方式进行改革,添加新技术的应用,优化运输结构,使铁路运输和能源消耗降低,从而逐步实现节能目标,以达成节能减排的效果。2.良性循环原则。钢铁企业铁路运输中要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首先要降低能源损耗。在确保运输能力的情况下,合理制定运输路线,实现运输流动效率的提高,尽量减少空车的现象发生。其次要加强运输检修及运输管理,强化精准的检修方式,确保运输中实现最佳工作状态,促使燃烧状态和机车性能保持在良性状态。最后要加强废弃物管理工作,对运检修期间的废油等能源并做好循环利用准备工作。3.成本控制原则。钢铁企业铁路运输要提高集约化经营模式,重点凸显绿色运输经营。在运输实际操作上,改革技术创新,运用电子化管理和指挥手段,实现运输过程的效率最大化,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标。成本控制是实现低碳理念的重要措施。

三、钢铁企业铁路运输发展实现低碳经济的措施

1.鼓励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钢铁企业铁路运输要想实现低碳经济,首先要提高铁路运输与低碳技术的结合与研发,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际调查找到运输中降低碳排放的方法和技术,并逐渐提升在实际运输的应用功能。其次积极鼓励员工参与低碳技术的研究和讨论,开发员工的低碳创新意识,并根据效果合理推广及应用。最后要加强向低碳研究部门“取经”,以取得先进的低碳运输管理经验和理念,这对于企业提升自身管理和经济效益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提高运输效率。钢铁企业铁路运输要坚持内涵扩大再生产方式,提高运输技术新突破,重新调整运输产业布局,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运输效率,进而优化运输资源配置。而且还要改革创新运输结构,确保车循环、轮乘制,最大限度地利用铁路资源整体能力。在运输中还要加强钢铁企业工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加强工人的定期培训,使员工具备在运输中面对不同问题的处理能力,从而在运输工作中情绪高涨地高效完成运输任务。3.改善能源利用结构。钢铁企业铁路运输实现低碳的首要目标就是降低能源消耗和废气的排放。所以在运输中要及时更新现有运输工具,逐步淘汰传统的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等重污染机车,而且还要加大对运输设施的升级改造。4.将低碳经济行为纳入绩效考核标准。钢铁企业铁路运输中低碳行为的实现,离不开员工的工作热情,只有让员工真正参与到企业低碳经济目标中来,才会促使运输中低碳经济的全面实现,所以钢铁企业可以将低碳经济行为纳入到绩效考核中来,使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增强,确保工作的可持续开展。5.设立低碳运输专项管理机构。钢铁企业铁路运输要建立低碳运输专项管理机构,负责对运输环保进行监督,并制定相关政策以保证低碳和环保政策的宣传和贯彻。钢铁企业管理层要加强对低碳经济运输的重视,使专项管理机构能够真正发挥功效,使企业运输中逐步完善低碳行为。

总之,可持续发展观明确地指明了钢铁企业铁路运输未来发展的方向,那就是实施低碳经济运输,钢铁企业要加强认识,合理改革,通过积极的手段部署改变现在对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状况。只要坚持发展原则,稳定实施低碳改革方案,在运输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合理解决,相信钢铁企业铁路运输实现绿色进程将很快会实现。

作者:靖玉利单位: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运输部

参考文献

国内铁路绿色施工现状篇5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绿色环保;体制创新

一、我国绿色供应链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发展的现状

据统计,截止2012年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水运通航总里程均居世界第一位。铁路方面,到2013年年底,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已经突破十公里,高速铁路突破1公里。民用航空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到2013年底,总里程为18.427万公里空运能力进一步提高。另外,截止到2012年,我国现有公路港、物流港、无水港、基地等各种物流园区754家,比2008年调查增长了58.7%。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物流基础设施是物流活动得以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绿色供应链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绿色供应链所依存的技术发展现状

对比国外来说,物流在我国起步得比较晚,传统的储运企业经过发展形成了现在的物流企业,但是先天的不足导致我国物流企业在管理理念、使用先进的物流技术装备等方面都要比发达国家落后。欧美和日本已经在物流活动中成熟的运用无线射频、eDi、条形码等技术,而在我国,只有海尔、中远这样的大型物流企业才有所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在绝大多数物流企业都运用较少,原始手工作业在一些中小物流企业还比较常见。

(三)绿色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

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最为重要的宪法依据。我国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另外,我国在防治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各个领域都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促使企业要遵守法律,绿色生产,保护环境,降低能源消耗,注重节能减排与回收利用,为绿色供应链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企业与公众的绿色意识

在中国,供应链管理还处于一个初步阶段,那么对建立在供应链管理之上的绿色供应链就更为陌生,远没有达到企业的自觉行为。作为绿色标杆的iSo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我国通过的企业只有5000多家,不到全国企业总数的1%。而另一方面,我国各地相继爆发雾霾天气以及自来水的化学污染事件,更加唤起了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渴望。意识的提高带来了行动,我国公众在消费时也开始更加倾向于绿色产品,追求一种纯天然、无公害,以维护自身的身体健康。这种绿色消费促使企业更加注重绿色生产,推动了绿色供应链的发展。

二、我国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绿色供应链的认识也不断加深,积极将绿色供应链应用到企业管理之中,以期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能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但是由于绿色供应链在我国引入较晚,发展还很不成熟,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绿色技术创新与能力不足

绿色供应链的实施需要靠强大的绿色技术支撑,同时整个链上各企业的能力也至关重要。而我国由于绿色技术和能力的不足,对绿色供应链还处在探索阶段,相关的实施经验更是匮乏,无法给企业带来真正的利益。同时,绿色供应链所需要的一系列绿色技术,包括源头削减、净化处理等,都还需要一定的提高,甚至有些技术还处在理论阶段,并不能拿来为企业所用,而企业对于自身的绿色技术创新也还缺乏一定的认识,或者由于科研经费的限制而取消或停滞。

(二)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经济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各国都制订了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对比来说,我国虽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法律法规,可是远没有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这些法律法规的范围较为宽泛,缺乏容易执行的细则,在很多规定上面都较为模糊。同时,我国的环保法规对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处罚力度不够,相对于企业通过污染环境的生产所获得的经济利益相比,这些处罚显得微不足道,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对企业形成的震慑力不大。

(三)企业管理者对绿色供应链的认识不足

构建绿色供应链带来的绩效是长期的,短期内效果不太显著,甚至会造成一定的成本压力。目前,尽管资源与环境给我国企业的压力越来越明显,但大多数企业对短期的压力都难以应付,认识不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也缺乏相应的能力。企业能否成功构建绿色供应链,取决于高层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各部门的配合程度。同时,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也是一道难题,各个企业都从自身利益出发,期待其他的供应链成员采用绿色材料、绿色生产和包装等,这样就可以以最小的投入来获取绿色带来的最大收益。

三、我国绿色供应链合理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技术创新

虽然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在近几年有较快发展,基础的物流设施体系已经建立,但是绿色供应链的实施需要一个强大的物流系统来支持,从包装到运输再到仓储,无一不提出了对物流设施的高度要求,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亟需加强。加强物流线路建设,加强物流信息建设,打造物联网。绿色供应链的实施需要借助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才能够充分实现。另一方面,从政府和企业自身加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促使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以维护自身利益。

(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在不断地完善当中,但是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法律法规已不适应环保工作,亟需完善。通过修改环境保护法,改变治理处罚方式,加强监督,建立公众参与制度等方法,借助法律法规和公共的力量,结合激励性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杜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三)提高企业管理者认识,全员参与

绿色供应链管理立足于长远利益,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它从整个供应链出发,链上的各个企业之间要团结协作,信息与利益共享,必须正确的认识绿色供应链。企业从上往下每个职工都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绿色供应链管理为企业和社会带来的回报是长期的,每一个员工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使“绿色”发展成为企业的一种文化,树立起企业绿色形象加强高层领导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并树立全员参与的意识,是成功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关键。

(四)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培育绿色消费市场

环境保护离不开民众的广泛参与,不能单独的依靠少数人和部门,大力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利用媒体网络、电视新闻等途径,加大环保问题的宣传,是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再落实到环保行动上。另外,充分发挥消费市场的调节作用对绿色供应链至关重要,通过市场的手段,可以引导公众的绿色消费行为。培育全民“绿色消费思想”,慢慢形成绿色消费市场。

参考文献:

[1]张东哲.浅析绿色供应链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1(648):7-8.

[2]阳志琼.国内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1(20):80-81.

国内铁路绿色施工现状篇6

关键词行政办公中心;绿化设计;贵州贵阳;花溪区

花溪区行政办公中心位于贵阳市花溪区城东,占地面积10.6580hm2,其中绿地面积4.6931hm2,建筑面积1.7745hm2,道路及铺装面积4.1904hm2。受花溪区政府的委托,由贵州省林业学校对花溪区行政办公中心绿化进行规划设计。

1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城市绿化条例》《贵州省城市绿化实施方法》,坚持“环境建设和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的方针,科学规划,重点建设,强化管理,努力将花溪区行政办公中心建成繁华似锦、疏朗大方、美丽宜人的办公环境。

2规划设计原则

2.1因地制宜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既要依据树木的生态特性和环境的立地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布局,做到“适地适树,选择乡土树种”,同时还要根据设计的需要,合理进行地表的塑造,以创造出优美的景色。

2.2统一协调原则

设计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保证设计的完整性。努力做到内容丰富而风格一致,形式多样而功能统一,使整个行政中心具有一个完整、优美的形象。布局形式与建筑、道路协调,以规则式为主,兼顾自然式布局。

2.3突出地方特色原则

结合花溪区的性质、内容和行政中心建筑风格,采用以本地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的搭配方式。乡土树种最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具有抗性强、耐旱、抗病虫害等特点,为当地人民所喜爱,也能体现地方风格。

选择树形美观、花艳、抗性较强的树种。从乔、灌木的比例来说,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结合形成多层绿化;从速生和慢生的比例来说,以慢生树为主;从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比例来说,以常绿树为主,达到既要一年四季常青,又使景观富于变化。以木本花卉为主,做到四季有花。设计植物中,春季有深山含笑、碧桃、樱花、紫荆、杜鹃等,夏季有紫薇,秋季有桂花,冬季有梅花。

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上的效果。植物的可观赏是多方面的,有“形”,包括树形、叶形、花形、果形,如罗汉松、雪松、苏铁;有“色”,包括叶色、花色、果色、枝干颜色,如银杏、红枫、金叶女贞、红花继木;有“味”,包括花香、果味,如桂花。在花溪区行政中心规划设计时,全面考虑各种观赏效果,合理搭配。

2.4求新求异,强调个性原则

立意新是该中心设计的主要特点,在创新过程中着意吸取国内国外园林,特别是现代造园的精华。如中心的大型旱地喷泉、大面积的入口广场、中心广场以及小桥、流水、山石等设计,使整个行政办公中心个性更为突出,更能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审美要求。

3总体规划布局

3.1园景布局

绿地从南到北以中轴线形成对称布局,轴线的起点为行政中心前的入口广场,广场中央圆形的双手托球的雕塑为主体,设置在圆形的音乐喷泉中,喷泉的以圆弧的彩色植物为地被,在喷泉的四周种植池中,2株古朴的罗汉松、10株金花茶、2组山石围合了广场的空间,体现了政府公务员的公正廉洁,“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入口广场的两侧,分别为嵌草停车场。绿地中设自由曲线形水池,水池中的叠水、水面上的小拱桥、曲折的园路、古朴的植物体现了轻松的办公环境。行政中心后,拟建建筑之前,中央一方形的花岗岩铺装上,十字交叉的小喷泉与人物铜雕,结合两圆形的植物地被铺装;铺装广场的两侧,绿地以方格网式布置,呈“田”字形,象征着都市中的庭院,体现了政府公务员为民爱民、回归自然的理念,具有时代特征。曲折的园路,结合小广场,点缀几组四方亭方便了来访人们的休憩。公检法办公楼前,中轴线上,一大型旱地喷泉,在4个半弧形的大理石铺装围合下,12根文化柱体现了花溪的民族风情。

3.2水面处理

水给园林以灵魂,使水面设计呈自由型,水面上的小拱桥,使人亲近水体,又分割了水面,池底铺装了鹅卵石,山石处理驳岸,增加了自然情趣。

3.3园路设计

园路贯穿连接各景区,形成构图骨架,绿地园路设计在中轴两侧,采用自由与规则式相结合,且运用现代流线处理手法,以求活泼流畅,取得步移景异的效果。

3.4建筑小品设计

建筑小品皆注意体量,与环境协调,少而精,画龙点睛。四方亭设计力求新颖,双手托球主题雕塑、文化柱符合花溪文化特色,绿地中大量地设置草坪灯、庭院灯、地灯,丰富了景区效果。

3.5植物设计

绿地四周以行道树香樟围合,内部乔木选罗汉松、黑松、雪松、紫薇、紫荆、桂花、樱花、碧桃;灌木选茶花、杜鹃、红花继木、金叶女贞,以草坪衬底,体现了花溪植物景观。

4绿化树种简介

(1)雪松(cedrusdeodara),松科雪松属植物。常绿乔木,树冠圆锥形,大枝不规则轮生平展,树体高大,树形优美。具长短枝,叶针形;球花单性异株;球果椭圆状卵形,长7~12cm。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树。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西部自阿富汗至印度海拔1300~3300m的地区。我国多数城市已栽培[1]。

(2)黑松(pinusthunbergii),松科松属植物。常绿乔木,树皮灰黑色,枝条开展,针叶2针一束,束生,粗硬,长6~12cm,树脂道中生。球果卵形,长4~6cm,具鳞盾、鳞脐、鳞脊之分。树形优美,色泽郁黑,具有较高观赏价值,是风景林、行道树或庭荫树的良好选择树种。原产于日本和朝鲜。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土地。对病虫害的抗性较强。贵州省已普遍栽培。

(3)五角枫(aceroliverianum),槭树科槭树属植物。落叶乔木,高6~10m,树形开展,叶掌状五裂,典型秋色叶类树种,秋叶黄色。果翅平展,形似蝴蝶,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贵州野生于海拔1300~1600m的阔叶林中。属阳性树种,抗污染性强。

(4)樱花(prunusyedoensis),蔷薇科樱属植物。落叶乔木,树皮暗褐色,具环状排列皮孔。叶卵状椭圆形至倒卵状椭圆形,边缘具刺芒状尖锐重锯齿,叶柄顶端具腺体。两性花,白色至淡粉红色,伞形至复伞形花序。核果。花期4月。为常见春季著名观花植物。原产于日本。在我国普遍栽培。

(5)慈竹(sinocalamusaffinis),别名钓鱼竹,竹亚科慈竹属植物。常绿乔木,高5~10m,顶端细长弧形下垂。地下茎合轴型,每节具多数分枝,无刺及气生根。叶长卵状披针形,长10~30cm。树形优雅,枝叶繁茂秀丽。具较高观赏价值。原产于中国,贵州省普遍栽植。

(6)苏铁(cycasrevoluta),别名铁树,苏铁科苏铁属植物。常绿棕榈状木本植物,主干柱状。营养叶羽状,长0.5~2.5m,厚坚硬革质,羽片条形,长达18cm。球花单性异株。体型优美,有反映热带风光的观赏效果。花期6—8月,种子10月成熟。不耐寒,温度低于0℃时易受冻害。生长速度缓慢,寿命可达200多年。

(7)马缨杜鹃(rhododendrondelavayi),别名马缨花,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常绿灌木至小乔木,树皮呈不规则剥落,棕褐色;叶革质,长圆状披针形,集生枝顶。花两性,合瓣花,钟状花冠,红色,10~20朵排成顶生伞形花序。树形优美,花大色美,为著名观花植物。产于我国,贵州省有分布,多生于海拔1200~2900m的山坡。

(8)罗汉松(podocarpusmacrophllus),别名罗汉杉,罗汉松科罗汉松属植物。常绿乔木,高达20m以上,树冠广卵形;叶条状披针形,长7~12cm,叶表暗绿色,有光泽,螺旋状互生,球花单性异株。种子卵形,种托肉质,椭圆形,初时为深红色,或变紫色,状似披着红色袈裟正在打坐参禅的罗汉。树形优美。花期4—5月,种子8—11月成熟。较耐阴,耐寒性较弱,抗病虫害能力较强。寿命较长。

(9)铺地柏(sabinaprocumbens),别名爬地柏,柏科圆柏属。常绿匍匐小灌木,贴近地面伏生。叶全为刺叶,3叶交叉轮生,叶基下延生长,叶长6~8mm;球花单性;球果球形,内含2~3粒种子。可作良好的地被植物、桩景材料或山石、草坪的配置植物。原产于日本,我国各地园林中常见栽培。

(10)碧桃[prunuspersica(f.duplexrehd.)],蔷薇科桃属植物。落叶小乔木,叶椭圆状披针形,花单生,径3~5cm,淡红色,重瓣。花期3—4月,果期6—9月。桃花烂漫芳菲,妩媚可爱,故我国南北园林皆多应用。喜光耐旱,不耐水湿,有一定的耐寒力。

(11)银杏(gingkgobiloba),别名白果树、公孙树等,银杏科银杏属植物。落叶高大乔木,树冠广卵形。具长短枝,叶扇形。球花单性异株,种子核果状。其树姿雄伟壮丽,叶形秀美,秋叶金黄,少病虫害,寿命长。为著名的庭荫树、行道树和观赏树。为我国特产,现世界各地及我国南北普遍栽培。

(12)深山含笑(micheliamaudiae),木兰科含笑属树种植物。常绿高大乔木,高达30m,树干端直挺拔。是优良的庭院及行道绿化树种。花大,花径约10cm,白色,芳香,花被9片,是较好的观花树种。聚合果穗状,长7~15cm,明显。花期5—6月,果期9—11月。产于我国,在贵州省分布广泛,是常绿阔叶林中的常见树种,近年来成为庭园绿化“热点”花木。

(13)紫荆(cercischinensis),别名满条红,苏木科紫荆属植物。落叶灌木至小乔木,叶心形,掌状脉,全缘。花两性,假碟形花冠,紫红色,生老枝上。荚果。花期4月,果10月成熟。开花时,满树紫花,艳丽可爱,为著名观花植物。产于我国。喜光,有一定耐寒性。

(14)香樟(cinnamomumcamphora),别名樟树、小叶樟,樟科樟属植物。产于东亚,我国江南多有分布。常绿大乔木,枝叶密集,叶绿色,青翠,花期4—5月,果期8—10月。中性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和深厚肥沃的酸性或中性土壤。抗性中等。

(15)金叶女贞(ligustrumquihoui),别名黄叶女贞、小叶女贞,木犀科女贞属植物。落叶小灌木。叶片金黄色对生,萌芽力强,耐修剪整形,是优良的色叶类地被植物。长江以南的各省区广泛栽培。适应能力强。喜光,抗污染性强。

(16)红花继木(loropetalumchinensevar.rubrum),别名红继木、红叶继木,金缕梅科继木属植物。落叶灌木,叶片小,暗红色。花瓣呈飘带状,粉红色,早春开花,花期较长,良好的观叶、观花植物,多用作地被树种。贵州省产于黎平,喜光,喜酸性肥沃、疏松的土壤。

(17)杜鹃(rhododendronsimsii),别名映山红,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常绿小灌木,枝丛生状,耐修剪性强。花红色或白色,有多次开花品种,花冠漏斗状,典型的花灌木地被植物。在我国分布广,贵州省广为栽培;喜酸性土壤;耐阴。

(18)桂花(osmanthusfragrans),别名木犀、岩桂、九里香、金粟,木犀科木犀属。原产于我国西南部,为我国十大名花,有2500年栽培历史。常绿乔木,花小黄色簇生浓香,花期8—10月,果实翌年4—5月成熟。抗性较强,中性树种,喜肥沃、湿润的土壤。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中等抵抗力。树冠圆整,四季常青,花期正值中秋,香飘数里。

(19)紫薇(lagerstroermiaindica),别名百日红、满堂红、痒痒树、马灵光,紫薇科紫薇属。我国栽培历史1000年以上,是有名花木。落叶乔木,树形优美,枝干扭曲,花红色密集,中型大,艳丽,花期长达2~3个月,故有“百日红”之称。阳性树种,对土壤适应广,能抗多种有毒气体,耐烟尘,宜多种形式种植。花期6—9月。

(20)茶花(camelliajaponica),别名山茶,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单叶互生。花多单生叶腋,大径6~12cm,大红色,两性,无梗。花期2—4月,果秋季成熟。其叶色翠绿而有光泽,四季长青,花色美,品种繁多。是中国传统的名花。产于我国和日本。贵州省普遍栽培。

5绿化施工与管理

5.1绿化施工原则

5.1.1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人员应了解熟悉设计意图,理解和弄清设计图纸,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这样才能取得最佳效果[2]。

5.1.2必须熟悉施工对象。即熟悉各种乔、灌木植物及花草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以及施工现场的状况。因为不同植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适应能力各不相同。

5.1.3必须抓住适宜的栽植季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各种树木均有其最适宜的栽植季节,不可提早和延误。

5.1.4必须严格执行施工操作规程。对临时施工人员要予以培训;施工时,技术人员要亲临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发现不合格者,要及时纠正。

5.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5.2.1技术准备。深刻领会设计单位的设计意图,与业主作进一步的交流、沟通。结合设计图纸,对施工现场再进行1次踏勘,对客观存在的问题做好书面记录,并找出解决办法。充分与土建施工单位交流、对接,对交叉作业部分要统筹兼顾、明确责任,在约定时间内完成。搜集、整理资料,做好分部分项工程中涉及技术数据的计算、统计工作。

5.2.2物资准备。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充分了解当地市场行情和物资供应情况,保证施工所需物资按时、足额到位[3]。

5.2.3劳动力组织准备。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是有实际工作的专业人员;有能指导现场施工的专业人员;各工种应有熟练的技术工人,并应在进场前进行有关的入场教育。

5.3绿化种植施工的主要工序

5.3.1施工现场的准备。①清理障碍物。在施工场地上,凡对施工有碍的一切障碍物如堆放的杂物、违章建筑、砖石块等要清除干净。②整理场地。此项工作可与清理障碍物相结合进行,即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将绿化地段与其他用地界限区划开来,整理出预定的地形。③设置水源。大量进行绿化,水源是必备条件,必要时还要安装电源方可抽水灌溉,这些准备工作不可忽视。

5.3.2定点、放线。绿化区要求种植位置准确,尤其是各空间必须准确无误,以经纬仪测量放线。放线定点完毕之后,现场指挥人员要验点,合理后方可施工[4]。

5.3.3种植池与挖坑。客土回填到位,需对表层种植土壤进行精耕细作。首先,需对表层土壤进行翻耕,捡出杂草和小粒径砂石瓦块,匀施基肥,捣细、平整;其次,用带齿耙整平,然后用1000倍百菌清溶液对表层土壤进行消毒杀菌。挖坑时以定点标记为圆心,按规定的尺寸,先在地面上用白灰画圆,然后沿圆垂直向下挖掘,挖到规定的深度,上下口要垂直一致,挖出的坑土要上下层分开堆放。

5.3.4移植、定植。栽植前应检查栽植坑是否合格、植株根系是否完好,如主根太长可剪除一部分,侧根、须根必要时才剪除。①灌木。地被灌木栽培植物图案需依设计图纸先以石灰粉进行轮廓放线,栽培时需以细土掩根,压实,定植后浇足定根水。裸根苗则以高浓度生根粉溶液蘸根,并以整形剪成绿篱机打叶,修剪成型。②大树。大树移植、定植首先需确保树根土球紧实,不裂不散,土球大小一般不能低于树干胸径的6倍,入坑时捆土球的稻草和草绳等可不解除,包捆土球的化纤材料则需卸下。考虑叶片较多容易蒸发脱水,种植前必须对大树打枝或截冠,并在伤口处涂上油漆或包扎塑料薄膜等;种植坑开挖需挖成正方体,切忌坑体成漏斗形状,上宽下窄,坑体深度以淹没随根土球后再深50~100cm为准,并打泥浆栽植。大树栽植后,应立支柱。

5.3.5灌水。定干后必须灌1次透水,之后应连续灌水,尤其是大树,在气候干旱时,灌水极为重要,千万不可疏忽。

5.3.6养护与管理。苗木栽植后,视天气状况、土壤质地谨慎浇水,直至其成活并开始生长。

6结语

该设计项目在花溪区政府的委托下进行,设计过程符合当前国家有关规定,特别强调“适地适树,选择乡土树种”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统一,同时重点突出地方风格的办公环境。

7参考文献

[1]王浩.城市休闲绿地图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23-30.

[2]黄东兵.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79-183.

国内铁路绿色施工现状篇7

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其工程规模大、项目多、涉及面广,土石填挖工程形成的大量土石边坡,破坏了既有植被,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以往通常采用单纯的工程防护,如浆(干)砌片石、喷锚防护等,这些工程措施都导致原有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滑坡、边坡失稳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和工程问题。国家已经十分重视工程建设中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国务院下达了[2000]3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工程建设中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已提上议程,这对整个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到了推动作用。

2.边坡生态防护现状

近十多年来人们开发出了多种既能起到良好边坡防护作用,又能改善工程环境、体现自然环境美的边坡植物防护新技术,与传统的坡面工程防护措施共同形成了边坡工程植物防护体系。

根据不同的边坡土质条件,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可将边坡植物防护技术分为:①人工种草护坡;②平铺草皮护坡;③液压喷播植草护坡;④土工网植草护坡;⑤oh液植草护坡;⑥行栽香根草护坡;⑦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⑧客土植生植物护坡;⑨喷混植生植物护坡。各类边坡植物防护技术的主要作用及应用条件各不相同。

2.1人工种草护坡

人工种草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坡面简单播撒草种的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多用于边坡高度不高、坡度较缓且适宜草类生长的土质路堑和路堤边坡防护工程。具有施工简单、造价低兼等特点。但由于草籽播撒不均匀,草籽易被雨水冲走,种草成活率低等原因,往往达不到满意的边坡防护效果,而造成坡面冲沟,表土流失等边坡病害,导致大量的边坡病害整治、修复工程,使得该技术近年应用较少。

2.2平铺草皮护坡

平铺草皮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面铺设天然草皮的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具有施工简单、工程造价较低等特点。适用于附近草皮来源较易、边坡高度不高且坡度较缓的各种土质及严重风化的岩层和成岩作用差的软岩层边坡防护工程,是设计应用最多的传统坡面植物防护措施之一,但由于施工后期养护管理困难,平铺草皮易被冲走,且成活率低,工程质量往往难以保证,达不到满意的边坡防护效果,而造成坡面冲沟,表土流失、坍滑等边坡病害,导致大量的边坡病害整治、修复工程。近年来,由于草皮来源紧张,使得平铺草皮护坡的作用逐渐受到了限制。

2.3液压喷播植草护坡

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是国外近十多年新开发的一项边坡植物防护措施,是交草籽、肥料、粘着剂、纸浆、土壤改良剂上、色素等按一定比例在混合箱内配水搅匀,通过机械加压喷射到边坡坡面而完成植草施工的。其特点是:①施工简单、速度快;②施工质量高,草籽喷播均匀发芽快、整齐一致;③防护效果好,正常情况下,喷播一个月后坡面植物覆盖率可达70%以上,二个月后形成防护、绿化功能;④适用性广;⑤工程造价低。目前,国内液压喷播植草护坡在公路、铁路、城市建设等部门边坡防护与绿化工程中使用较多。

2.4土工网植草护坡

土工网植草护坡,是国外近十多年新开发的一项集坡面加固和植物防护于一体的复合型边坡植物防护措施。该技术所用土工网是一种边坡防护新材料,是通过特殊工艺生产的三维立体网,不仅具有加固边坡的功能,在播种初期还起到防止冲刷、保持土壤以利草籽发芽、生长的作用随着植物生长、成熟,坡面逐渐被植物覆盖,这样植物与土工网就共同对边坡起到了长期防护,绿化作用,土工网植草护坡能承受4m/s以上流速的水流冲刷,在一定条件下可替代浆(干)砌片石护坡。目前,国内土工网植草护坡在公路、堤坝边坡防护工程中使用较多,铁路部门相对较少。

2.5oh液植草护坡

该项技术是国外近十多年新开发的一项边坡化学植草防护措施。它是通过专用机械,将新型化工产品hycel_oh液用水按一定比例稀释后和草籽一起喷洒于坡面,使之在极短时间内硬化,而将边坡表土固结成弹性固体薄膜,达到植草初期边坡防护目的,3~6个月后其弹性固体薄膜开始逐渐分解,此时草种已发芽、生长成熟,根深叶茂的植物已能独立起到边坡防护、绿化双重效果,具有施工简单、迅速,不需后期养护,边坡防护、绿化效果好等特点。尽管oh液植草护坡具有理想的边坡防护、绿化效果,但由于该技术所用的这种hycel_oh液还末能实现国产化,使得其工程造价较高综合造价达40元/m2左右,故目前还无法推广应用。只是在京九铁路等个别工点进行了尝试性试验。

2.6行栽香根草护坡

香根草是近十多年才被人们“重新发现”的一种禾本科植物,具有长势挺立,在3~4月内可长成茂密的活篱笆;根系发达、粗壮,一年内一般可深入地下2~3m;根系抗拉强度大,达75mpa,耐旱、耐涝、耐火、耐贫瘠、抗病虫、适应能力极强等特点。行栽香根草护坡就是在土质边坡上行栽香根草进行边坡防护的一种工程措施,该技术充分利用了香根草的优良特征,具有显著增强边坡稳定性和理想的固土护坡功能,大有取代传统片石护坡之趋势。目前国内应用较少,还有待于在公路、铁路、堤坝、城市建设等边坡防护工程中进一步试验推广。

2.7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

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是一项类似于干砌片石护坡的边坡防护技术。是在修整好的边坡坡面上拼铺正六边形混凝土框砖形成蜂巢式网格后,在网格内铺填种植土,再在砖框内栽草或种草的一项边坡防护措施。该技术所用框砖可在预制场批量生产,其受力结构合理,拼铺在边坡上能有效地分散坡面雨水径流,减缓水流速度,防止坡面冲刷,保护草皮生长。这种护坡施工简单,外观齐整,造型美观大方,具有边坡防护、绿化双重效果,工程造价适中,略高于浆砌片石骨架护坡,该技术多用于填方边坡的防护。

2.8客土植生植物护坡

客土植生植物护坡,是在边坡坡面上挂网机械喷填(或人工铺设)一定厚度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或基质(客土)和种子的边坡植物防护措施。该技术的特点是可根据地质和气候条件进行基质和种子配方,从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多用于普通条件下无法绿化或绿化效果差的边坡。由于客土可以由机械拌和,挂网实施容易,因此施工的机械化程度高,速度快,无论从效率和成本上都比浆砌片石和挂网喷砼防护要优越,而且植被防护效果良好,基本不需要养护即可维持植物的正常生长。该技术在公路边坡防护中已被大量应用,在日本等国家已经被作为边坡绿化的常规方法加以应用。

2.9喷混植生植物护坡

喷混植生植物护坡,是在稳定岩质边坡上施工短锚杆、铺挂镀锌铁丝网后,采用专用喷射机,将拌和均匀的种植基材喷射到坡面上,植物依靠“基材”生长发育,形成植物护坡的施工技术,具有防护边坡、恢复植被双重作用,可以取代传统的喷锚防护、片石护坡等圬工措施。该技术使用的种植基材由种植土、混合草灌种子、有机质、肥料、团粒剂、保水剂、稳定剂、ph缓解剂和水等组成,其种植基材的配方是成功的关键,良好的配方能够达到在陡于1∶0.75的岩质边坡上既具备一定的强度保护坡面和抵抗雨水冲刷,又具有足够的空隙率和肥力以保证植物生长。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水利等各类岩石边坡绿化防护工程。

3.边坡绿化工程中的难点问题

随着边坡植物防护技术的推广应用,各类边坡植物防护技术已发展成为公路、铁路绿色通道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存在一些难点问题。

3.1边坡植草的退化

在公路、铁路等工程建设中,其边坡绿化防护上投入的资金比例较低,在低投入、低养护或无养护情况下,边坡草坪处于自生自养状态,极易退化、死亡。因为人工种植草种生长较弱、品种单一,随着时间的增长,在养分水分供应较差的边坡上都会呈现不同程度的草坡退化现象,这是一个十分突出和严重的问题,若草被退化得不到解决,不仅造成重复建设、资金浪费,而且起不到边坡绿化防护效果,最终可能会引起水土流失、坡面坍塌等许多不良后果。

3.2喷播时的植物种子配比与最终植物状态

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开挖的边坡恢复到自然状态,施工者将面临:①植物种子的配比如何确定;②如何考虑当地自生优势群落的结构特点进行种子配比;③如何确定喷播时的植物配比与最终形成的植物群落之间的动态关系。只有对这些问题作详尽的调查研究分析,才能正确指导施工,否则边坡的植物生长将无法实现人工强制绿化向原始植物群落的顺利演替。

3.3干旱对土体很薄的坡面植物构成威胁

开挖后的岩石边坡,岩石层厚、整体性好,坡体高陡,对边坡进行植物绿化后,随着时间的增长,秋冬季干旱、夏伏季炎热,土体养分逐渐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如何解决边坡呈现的无土、缺水、缺肥的状态及边坡植被面临的干、热威胁,这将直接影响到边坡最终的绿化效果和生态效益。

4.边坡绿化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着眼点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对子孙后代的需求;满足一个区域或一个国家的需求面又不损害其他区域或国家的需求。根据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要求,边坡绿化工程中应着眼于与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协调性和环保生态功能,结合目前国内边坡绿化防护工程现状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4.1注重边坡生态防护的设计与资金投入

在公路、铁路设计与建设中,人们常将设计重点和大量资金放在它的工程功能及安全功能上,而生态功能的设计与投资力度不足,生态防护工程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的方式,这种低投入、低质量的恶性循环,使边坡生态环境发展不够好,抗灾能力不强等。应建立和加大公路、铁路边坡建设、养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项资金,在设计上要深入细化,根据不同气候条件、不同环境、不同区域结合具体情况单独设计,注重落实边坡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4.2边坡植草退化的防治技术

防治边坡草被退化的重要措施就是乔灌草相结合,尽量模拟出当地的植物群落结构,走向本地化。实际上国外已经开始流行以乔灌木为主的绿化方式。天然植被一般都是草木混生的,在较高的贫瘠土质或石质边坡上,采用草灌结合的客土喷播或喷混植生技术施工,可以将草种和灌木树种进行混播,早期以草坪防护为主,后期以灌木防护为主,构建乔灌草立体防护生态体系,达到恢复自然植被的目的。植物种子的选择及配置应走本地化的道路,以地带性植被、乡土植物为基调,适当引进适于本地生长条件的野生植物和外地植物。同时也应考虑浅根植物和深根植物的结合、豆科植物与非豆科植物的结合,还要尽可能配置抗逆性强的植物和水、肥、光、热利用率高的植物,这样才能使植物更能适应当地气候与自然植被融为一体,建设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稳定的、生命力强的立体生态群落。

4.3积极引进开发边坡生态防护新技术

边坡绿化工程中的难点问题,是对边坡生态防护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科学技术的挑战,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涉及到工程力学、生物学、土壤学、肥料学、园艺学、环境生态学等学科,必须不断在这些理论领域有所突破,积极引进开发新材料、新工艺及配套施工机械设备,充分吸收新的科研成果、先进技术和工程施工经验,注重国际和行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总之,提高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科技含量,是边坡绿化防护工程成败的重要环节。

目前在边坡绿化防护工程中,液压喷播、客土喷播、喷混植生是具有典型生态防护施工技术;在边坡绿化养护工程中,滴灌、渗灌、注水根灌、插管根灌、膜孔灌等是具有节约水资源、提高成活率、促进草灌木植物生长的灌溉技术;在土壤肥力方面,abt生根粉、菌根菌、农菌及各种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具有促进植物生根、生长和发育,提高植物的生理机能和抗逆性。在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和工艺需要探讨、改进,使其成本更低、操作更为简单、效果更好。随着边坡生态防护各项科研技术的不断深入,其各项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将日趋完善和成熟。

5.结论

①在边坡植物绿化防护施工措施中,根据目前的国情、机械化施工程度、适用性、经济性和质量效果比较,液压喷播、客土喷播、喷混植生是具有典型生态防护施工技术,符合边坡绿化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值得普遍推广应用。

②正确的决策必须建立在相关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在边坡生态防护方面,针对难点问题有必要开展系列研究,加大这方面的科研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鼓励和扶持施工企业朝生态防护专门化队伍方向发展,为彻底解决边坡生态防护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坚定的基础。

国内铁路绿色施工现状篇8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为之不懈努力解决的焦点问题。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不协调,导致了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生态破坏,同时也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构成了威胁。因此,项目开发与环境保护兼顾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在工程建设中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是我们必须正视和认真对待的问题。

   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其工程规模大、项目多、涉及面广,土石填挖工程形成的大量土石裸露边坡,破坏了既有植被,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以往通常采用单纯的工程防护,如浆(干)砌片石、喷锚防护等,这些工程措施都导致原有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滑坡、边坡失稳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和工程问题。国家已经十分重视工程建设中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国务院下达了[2000]3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工程建设中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已提上议程,这对整个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到了推动作用。

   2.边坡生态防护现状

   近十多年来人们开发出了多种既能起到良好边坡防护作用,又能改善工程环境、体现自然环境美的边坡植物防护新技术,与传统的坡面工程防护措施共同形成了边坡工程植物防护体系。

   根据不同的边坡土质条件,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可将边坡植物防护技术分为:①人工种草护坡;②平铺草皮护坡;③液压喷播植草护坡;④土工网植草护坡;⑤oH液植草护坡;⑥行栽香根草护坡;⑦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⑧客土植生植物护坡;⑨喷混植生植物护坡。各类边坡植物防护技术的主要作用及应用条件各不相同。

   2.1人工种草护坡

   人工种草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坡面简单播撒草种的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多用于边坡高度不高、坡度较缓且适宜草类生长的土质路堑和路堤边坡防护工程。具有施工简单、造价低兼等特点。但由于草籽播撒不均匀,草籽易被雨水冲走,种草成活率低等原因,往往达不到满足的边坡防护效果,而造成坡面冲沟,表土流失等边坡病害,导致大量的边坡病害整治、修复工程,使得该技术近年应用较少。

   2.2平铺草皮护坡

   平铺草皮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面铺设天然草皮的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具有施工简单、工程造价较低等特点。适用于四周草皮来源较易、边坡高度不高且坡度较缓的各种土质及严重风化的岩层和成岩作用差的软岩层边坡防护工程,是设计应用最多的传统坡面植物防护措施之一,但由于施工后期养护治理困难,平铺草皮易被冲走,且成活率低,工程质量往往难以保证,达不到满足的边坡防护效果,而造成坡面冲沟,表土流失、坍滑等边坡病害,导致大量的边坡病害整治、修复工程。近年来,由于草皮来源紧张,使得平铺草皮护坡的作用逐渐受到了限制。

   2.3液压喷播植草护坡

   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是国外近十多年新开发的一项边坡植物防护措施,是交草籽、肥料、粘着剂、纸浆、土壤改良剂上、色素等按一定比例在混合箱内配水搅匀,通过机械加压喷射到边坡坡面而完成植草施工的。其特点是:①施工简单、速度快;②施工质量高,草籽喷播均匀发芽快、整洁一致;③防护效果好,正常情况下,喷播一个月后坡面植物覆盖率可达70%以上,二个月后形成防护、绿化功能;④适用性广;⑤工程造价低。目前,国内液压喷播植草护坡在公路、铁路、城市建设等部门边坡防护与绿化工程中使用较多。

   2.4土工网植草护坡

   土工网植草护坡,是国外近十多年新开发的一项集坡面加固和植物防护于一体的复合型边坡植物防护措施。该技术所用土工网是一种边坡防护新材料,是通过非凡工艺生产的三维立体网,不仅具有加固边坡的功能,在播种初期还起到防止冲刷、保持土壤以利草籽发芽、生长的作用随着植物生长、成熟,坡面逐渐被植物覆盖,这样植物与土工网就共同对边坡起到了长期防护,绿化作用,土工网植草护坡能承受4m/s以上流速的水流冲刷,在一定条件下可替代浆(干)砌片石护坡。目前,国内土工网植草护坡在公路、堤坝边坡防护工程中使用较多,铁路部门相对较少。 

   2.5oH液植草护坡

   该项技术是国外近十多年新开发的一项边坡化学植草防护措施。它是通过专用机械,将新型化工产品HYCeL_oH液用水按一定比例稀释后和草籽一起喷洒于坡面,使之在极短时间内硬化,而将边坡表土固结成弹性固体薄膜,达到植草初期边坡防护目的,3~6个月后其弹性固体薄膜开始逐渐分解,此时草种已发芽、生长成熟,根深叶茂的植物已能独立起到边坡防护、绿化双重效果,具有施工简单、迅速,不需后期养护,边坡防护、绿化效果好等特点。尽管oH液植草护坡具有理想的边坡防护、绿化效果,但由于该技术所用的这种HYCeL_oH液还末能实现国产化,使得其工程造价较高综合造价达40元/m2左右,故目前还无法推广应用。只是在京九铁路等个别工点进行了尝试性试验。

   2.6行栽香根草护坡

   香根草是近十多年才被人们“重新发现”的一种禾本科植物,具有长势挺立,在3~4月内可长成茂密的活篱笆;根系发达、粗壮,一年内一般可深入地下2~3m;根系抗拉强度大,达75mpa,耐旱、耐涝、耐火、耐贫瘠、抗病虫、适应能力极强等特点。行栽香根草护坡就是在土质边坡上行栽香根草进行边坡防护的一种工程措施,该技术充分利用了香根草的优良特征,具有显着增强边坡稳定性和理想的固土护坡功能,大有取代传统片石护坡之趋势。目前国内应用较少,还有待于在公路、铁路、堤坝、城市建设等边坡防护工程中进一步试验推广。

   2.7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

   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是一项类似于干砌片石护坡的边坡防护技术。是在修整好的边坡坡面上拼铺正六边形混凝土框砖形成蜂巢式网格后,在网格内铺填种植土,再在砖框内栽草或种草的一项边坡防护措施。该技术所用框砖可在预制场批量生产,其受力结构合理,拼铺在边坡上能有效地分散坡面雨水径流,减缓水流速度,防止坡面冲刷,保护草皮生长。这种护坡施工简单,外观齐整,造型美观大方,具有边坡防护、绿化双重效果,工程造价适中,略高于浆砌片石骨架护坡,该技术多用于填方边坡的防护。 

   2.8客土植生植物护坡

   客土植生植物护坡,是在边坡坡面上挂网机械喷填(或人工铺设)一定厚度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或基质(客土)和种子的边坡植物防护措施。该技术的特点是可根据地质和气候条件进行基质和种子配方,从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多用于普通条件下无法绿化或绿化效果差的边坡。由于客土可以由机械拌和,挂网实施轻易,因此施工的机械化程度高,速度快,无论从效率和成本上都比浆砌片石和挂网喷砼防护要优越,而且植被防护效果良好,基本不需要养护即可维持植物的正常生长。该技术在公路边坡防护中已被大量应用,在日本等国家已经被作为边坡绿化的常规方法加以应用。

   2.9喷混植生植物护坡

   喷混植生植物护坡,是在稳定岩质边坡上施工短锚杆、铺挂镀锌铁丝网后,采用专用喷射机,将拌和均匀的种植基材喷射到坡面上,植物依靠“基材”生长发育,形成植物护坡的施工技术,具有防护边坡、恢复植被双重作用,可以取代传统的喷锚防护、片石护坡等圬工措施。该技术使用的种植基材由种植土、混合草灌种子、有机质、肥料、团粒剂、保水剂、稳定剂、pH缓解剂和水等组成,其种植基材的配方是成功的要害,良好的配方能够达到在陡于1∶0.75的岩质边坡上既具备一定的强度保护坡面和反抗雨水冲刷,又具有足够的空隙率和肥力以保证植物生长。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水利等各类岩石边

   坡绿化防护工程。 

   3.边坡绿化工程中的难点问题

   随着边坡植物防护技术的推广应用,各类边坡植物防护技术已发展成为公路、铁路绿色通道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存在一些难点问题。

   3.1边坡植草的退化

   在公路、铁路等工程建设中,其边坡绿化防护上投入的资金比例较低,在低投入、低养护或无养护情况下,边坡草坪处于自生自养状态,极易退化、死亡。因为人工种植草种生长较弱、品种单一,随着时间的增长,在养分水分供给较差的边坡上都会呈现不同程度的草坡退化现象,这是一个十分突出和严重的问题,若草被退化得不到解决,不仅造成重复建设、资金浪费,而且起不到边坡绿化防护效果,最终可能会引起水土流失、坡面坍塌等许多不良后果。

   3.2喷播时的植物种子配比与最终植物状态

   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开挖的边坡恢复到自然状态,施工者将面临:①植物种子的配比如何确定;②如何考虑当地自生优势群落的结构特点进行种子配比;③如何确定喷播时的植物配比与最终形成的植物群落之间的动态关系。只有对这些问题作详尽的调查研究分析,才能正确指导施工,否则边坡的植物生长将无法实现人工强制绿化向原始植物群落的顺利演替。

   3.3干旱对土体很薄的坡面植物构成威胁

   开挖后的岩石边坡,岩石层厚、整体性好,坡体高陡,对边坡进行植物绿化后,随着时间的增长,秋冬季干旱、夏伏季炎热,土体养分逐渐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如何解决边坡呈现的无土、缺水、缺肥的状态及边坡植被面临的干、热威胁,这将直接影响到边坡最终的绿化效果和生态效益。

   4.边坡绿化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着眼点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对子孙后代的需求;满足一个区域或一个国家的需求面又不损害其他区域或国家的需求。根据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要求,边坡绿化工程中应着眼于与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协调性和环保生态功能,结合目前国内边坡绿化防护工程现状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4.1注重边坡生态防护的设计与资金投入

   在公路、铁路设计与建设中,人们常将设计重点和大量资金放在它的工程功能及安全功能上,而生态功能的设计与投资力度不足,生态防护工程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的方式,这种低投入、低质量的恶性循环,使边坡生态环境发展不够好,抗灾能力不强等。应建立和加大公路、铁路边坡建设、养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项资金,在设计上要深入细化,根据不同气候条件、不同环境、不同区域结合具体情况单独设计,注重落实边坡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4.2边坡植草退化的防治技术

   防治边坡草被退化的重要措施就是乔灌草相结合,尽量模拟出当地的植物群落结构,走向本地化。实际上国外已经开始流行以乔灌木为主的绿化方式。天然植被一般都是草木混生的,在较高的贫瘠土质或石质边坡上,采用草灌结合的客土喷播或喷混植生技术施工,可以将草种和灌木树种进行混播,早期以草坪防护为主,后期以灌木防护为主,构建乔灌草立体防护生态体系,达到恢复自然植被的目的。植物种子的选择及配置应走本地化的道路,以地带性植被、乡土植物为基调,适当引进适于本地生长条件的野生植物和外地植物。同时也应考虑浅根植物和深根植物的结合、豆科植物与非豆科植物的结合,还要尽可能配置抗逆性强的植物和水、肥、光、热利用率高的植物,这样才能使植物更能适应当地气候与自然植被融为一体,建设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稳定的、生命力强的立体生态群落。

   4.3积极引进开发边坡生态防护新技术

   边坡绿化工程中的难点问题,是对边坡生态防护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科学技术的挑战,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涉及到工程力学、生物学、土壤学、肥料学、园艺学、环境生态学等学科,必须不断在这些理论领域有所突破,

   积极引进开发新材料、新工艺及配套施工机械设备,充分吸收新的科研成果、先进技术和工程施工经验,注重国际和行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总之,提高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科技含量,是边坡绿化防护工程成败的重要环节。 

   目前在边坡绿化防护工程中,液压喷播、客土喷播、喷混植生是具有典型生态防护施工技术;在边坡绿化养护工程中,滴灌、渗灌、注水根灌、插管根灌、膜孔灌等是具有节约水资源、提高成活率、促进草灌木植物生长的浇灌技术;在土壤肥力方面,aBt生根粉、菌根菌、农菌及各种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具有促进植物生根、生长和发育,提高植物的生理机能和抗逆性。在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和工艺需要探讨、改进,使其成本更低、操作更为简单、效果更好。随着边坡生态防护各项科研技术的不断深入,其各项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将日趋完善和成熟。

   5.结论 

   ①在边坡植物绿化防护施工措施中,根据目前的国情、机械化施工程度、适用性、经济性和质量效果比较,液压喷播、客土喷播、喷混植生是具有典型生态防护施工技术,符合边坡绿化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值得普遍推广应用。

   ②正确的决策必须建立在相关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在边坡生态防护方面,针对难点问题有必要开展系列研究,加大这方面的科研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鼓励和扶持施工企业朝生态防护专门化队伍方向发展,为彻底解决边坡生态防护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坚定的基础。

国内铁路绿色施工现状篇9

一、建设范围

高速公路、铁路红线范围以外每侧30米、国道、省道红线范围以外每侧20米、县乡路每侧10米范围内空缺地段全部绿化。

二、建设标准

连徐高速每侧30米、国省道每侧20米、县乡道路每侧10米范围内土地全部流转出来,开挖隔离沟,实现所有道路两侧绿化全覆盖。

1、查遗补缺,见缝插绿。实现所有重点干道绿化全覆盖。重点实施323省道牛山街道和曲阳乡空缺段绿色通道建设。

2、认真排查前期绿化地块。检查苗木存活状况,比对周边绿化整体形象,进行绿化提档升级,开展补植改造工作。去年成活率过低绿色通道地块,重新规划、重新栽植,争取一次性建成高标准绿色通道。

3、建设绿色通道亮点工程。选择重要节点,建设一批绿色通道亮点工程,进行系统绿化设计,高标准整地造景,选择适应性强、代表地方特色的树种,合理搭配乔灌树种、常绿与落叶树种,打造绿色通道门户形象。

4、保护现有绿色通道成果,规范各采伐迹地管理。严格控制绿色通道两侧及重要生态区域林木采伐工作,签订限期更新责任书,确保绿化不断档。

5、提升现有绿色通道整体形象。所有绿色通道沿路林木进行统一涂白,白线要成行对齐;杨树要统一进行修枝,修枝高度不高于树高1/3高,枝叉处要平齐。

三、造林绿化模式

各乡镇、街道、场应结合各地绿色通道的土壤、水源等立地条件,适地适树,探索出适于本地区的造林绿化模式(下列造林绿化模式仅供参照)。

1、通道河堤造林:栽植用材林、护岸林,树种杨树为主,株行距3*4m或4*6m,选用2年大苗(地径2.5cm以上,高3.5m以上)。

2、国省干道:由路向外延伸。内侧选择常绿、观花果乔灌木(1-2排),树种选用广玉兰、雪松、碧桃、大叶女贞、栾树、乌桕、红叶李等;中间选择法桐、白蜡、楝树、榉树、朴树、榆树等落叶乔木(2-4排);外侧栽植杨树(1排),作为绿色通道防护林带;林间套种小灌木,树种可选择金银花、红叶石楠、金森女贞、小叶黄杨、侧柏等杂灌。通道外须开挖隔离沟与农田彻底分离。

3、高速公路、铁路(东部):容易产生内涝,须开沟起垄。由路向外延伸。内侧树种选用广玉兰、大叶女贞、栾树、雪松、乌桕、紫薇等常绿、观花、观果乔木(1-2排);中间选择水杉、落羽杉、中山杉、柳杉、池杉等耐水湿乔木;外侧栽植杨树(1-2排),作为绿色通道防护林带;林间套种小花草、杂灌或者农作物,形成一定景观,品种可选择红叶石楠、金森女贞等杂灌,也可选择油菜花、太阳花等草本。通道外须开挖隔离沟与农田彻底分离。

4、高速公路、铁路(西部):由路向外延伸。内侧树种选用广玉兰、大叶女贞、栾树、雪松、乌桕、紫叶李、紫薇等常绿、开花、观果乔木(1-2排);中间选择栾树、朴树、楝树、槐、榆等乡土树种乔木;外侧栽植杨树(1-2排),作为绿色通道防护林带。通道外须开挖隔离沟与农田彻底分离。

5、县乡道路:由路向外延伸。内侧选择常绿乔灌木(1排),树种选用广玉兰、大叶女贞、栾树、雪松等(1排);中间选择栾树、朴树、楝树、槐、榆等乡土树种乔木(1-2排);外侧栽植杨树(1排),作为绿色通道防护林带。通道外须开挖隔离沟与农田彻底分离。

6、通道丘陵岗地:重点发展经济林果,连片栽植木本油料核桃、晚秋黄梨、桃、大樱桃、葡萄等经济林果。

7、通道山体绿化:栽植朴树、楝树、栾树、银杏、黑松、刺槐、侧柏等乔木,林间种植金银花等小灌保持水土,实行块状混交,合理密植,尽快形成绿化效果。

四、绿化营管机制

1、政府主导:土地流转后由各乡镇(街道、场)自主进行绿化、自主管护。

2、企业或个人承包:土地流转后将通道绿化地块及相邻地块承包给企业主,建设高标准苗木林,由企业自行管护。

3、工程外包:政府出资聘请绿化公司进行绿化规划设计,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施工建设完后移交绿化给各乡镇(街道、场)绿化队进行管护。

五、考核评分标准(总分100分)

1、组织领导(5分)

(1)健全机构。成立由乡镇主要领导挂帅的组织指挥机构;(3分)

(2)宣传发动。召开动员会进行安排部署。(2分)

2、科学规划(10分)

(1)任务分解。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并将造林任务逐一分解到各街村;(2分)

(2)落实地块。逐一落实植树地点;(3分)

(3)签订协议。与租地农户签订相关流转协议;(3分)

(4)苗木落实。按实际种植数量落实苗木。(2分)

3、施工质量(10分)

(1)苗木质量。达到设计规格、使用良种壮苗;(5分)

(2)栽植质量。及时栽植、纵横成行,深度达标,踩实垂直。(5分)

4、抚育管护(10分)

(1)及时浇水。栽植后浇第一次透水,以后根据生长、天气酌情浇水;(2.5分)

(2)培土扶正。浇水后及时进行扶正培土;(2.5分)

(3)树干涂白。栽植后对树木树干进行涂白;(2.5分)

(4)管护措施。有健全的管护责任制,无火烧、折干等人畜危害现象。(2.5分)

5、任务完成(65分)

(1)植树宽度。按设计要求的宽度进行栽植;(5分)

(2)栽植密度。按设计密度进行栽植;(5分)

(3)植树面积。应绿尽绿,实现绿色通道绿化全覆盖;(40分)

(4)树木成活率。成活率达到9o%以上。(15分)

六、考核方式和考核时间

考核方式:组成考核评定小组,到各乡镇(街道、场)实地考核完成情况。考评采取听汇报、实地查看现场的方式,听取各乡镇(街道、场)绿色通道建设情况汇报,根据各乡镇上报的绿色通道建设小班地块一览表核实小班栽植质量、面积,最后由考核评定小组进行总分综合评定打分。

考核时间:第一阶段(3-4月):主要对组织领导、部署动员、科学规划及施工质量、工程进度等工作进行检查考核。

第二阶段(4-5月):主要对绿色通道造林质量、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第三阶段(6月底前):主要对新栽苗木的管护及成活率进行考核。

第四阶段(9月底前):主要对树木保存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第五阶段(11月底前):根据绿色通道建设成果,进行总结表彰。

七、奖惩方案

(一)奖补的内容和范围:按照绿色通道建设方案,现场核实各地完成情况,兑现奖补。

奖补标准:高速公路沿线两侧30米、国省干道沿线两侧20米范围内凡新流转出来的土地,用于建设绿色通道的给予奖补;凡建设完成绿色通道重点亮点工程的给予奖补。资金直接补贴给各相关乡镇(街道、场)财政,面积以乡镇(街道、场)汇总上报并经县绿化造林核查组检查验收通过面积为准。

奖补范围:仅限连徐高速、汾灌高速、310国道、236、新236、245、323省道等重点绿色通道沿线建设范围内。

成活率过低造成较坏影响的,不予兑现补助。

(二)奖惩的内容和范围: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的实现所在辖区范围内绿色通道全覆盖的要求,考核各乡镇(街道、场)绿色通道建设完成情况,考评采取百分制,根据得分高低,评出一、二、三等奖,并评出若干先进个人。

国内铁路绿色施工现状篇10

产品绿色化

绿色农产品是指不包括任何化学添加剂的纯天然食品或天然植物制成的产品。它在营销过程中比目前类似产品更有利于环保。毫无疑议,绿色产品是绿色营销的基础和关键。产品绿色化即是将绿色理念系统地融入到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企业只有首先立足于生产不污染环境、不损害消费者健康的绿色农产品,才有可能在其他环节上实施绿色营销管理。

生产绿色农产品,首先要优化农产品品种。如粮食,目前市场上滞销积压的主要是南方早灿稻,全国优质早稻仅占24%,而76%都是口味差、销路不畅的劣质品种。面对这种现状,必须设法改变传统的低层次产品模式,站在迎接市场挑战的高度,使农产品品种专用化、优质化。可以引导农民栽种中优湘早灿稻,在不宜栽种水稻的地方,指导农民发展高蛋白、高出糙率的饲料稻,在黄淮海中北部地区发展优质面包用小麦,南部发展饼干用小麦和蛋糕用软质小麦。

生产绿色农产品,要求土壤无污染,水源无污染。我国广大农村离城镇工厂较远,工业企业少,不少地区水质、空气、土壤污染小,质量好,农药残留量低。例如,按照中国食品发展中心规定标准,有关部门对福建省名优茶叶产地的土壤质量和大气质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武夷山农场、南平炉下茶场和松溪墩茶场茶园的土壤环境属一级土壤,可建立aa级绿色食品基地。我国西部的广阔地区土壤质量与大气环境质量也很好。这些都是开发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天然条件。

生产绿色农产品,必须大量增施有机肥和微量元素肥料。绿色农产品产量主要依靠增施有机肥获得,因此要大积大造有机肥。一是多积畜禽肥。多养畜禽既可以增加养殖收入,又可积造优质有机肥料。二是利用杂草、秸杆、河塘泥、动物粪尿大搞高温堆肥和草塘沤肥。三是秸杆还田,要求每季作物能有200公斤左右秸杆还田。另外,增施微量肥料可大幅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可有效改善农产品品质,使农产品中增加微量元素含量。生产绿色农产品,应少施或不施化肥。施用氮、磷、钾肥过多,会污染土壤,进而污染农产品。在氮、磷、钾肥结构上要加以改善,采取降氮、稳磷、增钾措施,才有利于作物对养分的平衡吸收。

价格绿色化

绿色价格化是指企业在制定价格时要树立“污染者付费”、“环境有偿使用”和“资源节省使用”等观念,把企业用于环保方面的支出计入成本,形成绿色成本,成为绿色价格构成中的一部分。绿色价格意味着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是免费的,产品的价格需要反映环境资源的价格。由于绿色产品在环保方面增加了投入,成本高于普通产品成本。在正常情况下,它的价格要高于非绿色价格。以绿色食品为例,芬兰政府允许其价格比一般食品价格高出30%以上,日本允许高出20%左右。

实践证明,欧美国家半数以上的消费者在购物时要考虑商品的绿色程度并愿意为之多支付30-100%的费用。在我国即使目前绿色知识宣传和普及工作没有到位,市场发育尚不成熟,绿色农产品现行市价仍上浮了10%以上。黑龙江的安庆市,绿色大米比邻县普通大米每斤多卖0.1元,仍然供不应求;广州市花都牌无公害蔬菜虽然价格上比市场平均高出15%-20%,每天仍销售6万公斤,已成为广州鲜菜市场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

渠道绿色化

绿色农产品渠道,也称绿色农产品分配渠道或配销通路,指绿色农产品从生产者手中所经过的由众多执行不同职能、具有不同名称的各中间商连接起来形成的通道。绿色渠道同一般分销渠道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绿色渠道必须确保产品的绿色品质,体现绿色理念和维护企业和产品的绿色形象。对于鲜活农产品或大批量农产品,尽量缩短渠道长度或采取直销形式,缩短其流通路径和时间,减少绿色品质破坏程度,所以一般应在大型农贸批发市场进行批发或与大型零售店、专业商店签订合同直接销售;对保质期较长的农产品,可通过中间商进行销售或利用农民贩运组织销售,或与各地批发商和加工企业签订合同直接销售。

农产品渠道绿色化,更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利用与绿色农产品相配套的绿色通道。所谓绿色通道,是指从满足绿色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的需要出发,通过开辟公路、铁路、航空及水上常年性绿色产品运输通道,发挥各类运输工具的优势,消除不必要、不合理的关卡和收费,在全国范围内甚至在国际上构建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的绿色产品运输网络和联运系统。

在铁道部的精诚合作下,1999年元月5日,湛江到北京、东北,至山东寿光,至兰州、乌鲁木齐的三条铁路鲜活菜蔬绿色直达班车正式开通。到年底,三条铁路绿色通道已开行近200列,调运蔬菜、瓜果达1亿公斤以上,初步形成了辐射华北、东北和西北等40多个大中城市的南菜北运新格局。而且,还将以湛江至哈尔滨等三条铁路果菜通道和湘粤生猪通道为基础,逐步扩展到一些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大型交通要道和一些区域通要道。

促销绿色化

在众多形式的促销手段中,公共宣传是一个重要的工具,特别是在广告媒体费用居高不下、干扰增多、观众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公共宣传是一些公司广泛采用的宣传形式。良好的公共宣传,有时其效果是惊人的。由于绿色食品的促销和宣传应遵循“绿色”原则,应充分节约各种费用和资源,所以公共宣传这种低成本的宣传工具应成为绿色企业广泛采用的宣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