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08:44

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篇1

【中图分类号】G527【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2-0006-04

一、充分认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多次在不同场合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江苏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教育部就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先后提出了相关要求,省委还专门出台实施意见,对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全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从的重要讲话和省委、省政府、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推动党的事业前进、教育事业发展和青少年全面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要深入学习、深刻理解、深切领会。

(一)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迫切需要

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党的工作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它彰显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价值追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动力,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道德支撑,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保证。因此,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落实好“四个全面”战略部署要求,具有重要的精神引领和现实推动作用,意义深远,影响重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思想上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根本任务

指出,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每一次活动不仅健康身心,而且陶冶性情,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基础工程,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的主导,就不可能培育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地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地方教育总体规划,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每个环节。各中小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摆在突出位置,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和保障,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学计划、进学生课堂、进师生头脑,为全面实现教育目标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

基础教育阶段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期,对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长期性、系统性、科学性。高度重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针对少年儿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要“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针对青年学生,指出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既是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也是学生个人成长的迫切需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十三五”教育规划都强调加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地各校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研究探索出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具时代性和实效性。

二、切实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各项重点工作

深入推进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在深刻剖析面临的复杂形势和难点问题的同时,认真研究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中,体现在日常管理中,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中。着力抓好以下七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立足课堂教学,筑牢育人阵地

课堂是学校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中小学生品格建设的重要载体。各地各校要以国家新课程改革为契机,落实德育课程要求,确保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地位有保障、时间有保障、队伍有保障、条件有保障。要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特别是道德与法治、思政、语文、历史等学科的独特育人效应,不断提升数、理、化、科学等学科的普遍育人价值,实现全学科育人。要加强课程教学建设和管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目标和内容具体化,通过改变传统的重道德说教、轻真实体验,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养成,重学业分数、轻情感发展的倾向,使课堂呈现强烈的感召力,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要积极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教与学模式的变革带动有感召力范式课堂的生成。要力求通过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设计,辨析式学习过程的价值引导,综合性教学形式的积极倡导,系列化社会活动的有效开展等途径,探索构建新型的德育课堂模式。要充分运用各类课程基地的实践成果,进一步加强学科间的拓展与融合,形成综合育人的合力,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全学科育人新模式。总之,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喜闻乐见。

(二)融合教育资源,形成整体优势

各地各校要对现有的各类德育资源进行挖掘、重构、整合与升华,建立育人资源、共享、拓展、更新与再创造的有效机制,让全体学生能够按照个人发展需求平等、充分、便利地获得育人资源。各中小学校既要立足校内资源,也要重视开发校外资源,加强与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德育资源的互通,拓展与博物馆、科技馆及红色教育、劳动教育、科学教育等专题教育场所的资源共建共享渠道,努力将这些资源有效运用到实践育人之中,不断丰富实践育人的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内化为行为习惯和道德自觉。要进一步推m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研学旅行运行管理和经费保障,健全研学旅行科学评价体系,推进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的具体实践中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理解。要重视开发运用网络德育资源,研究“互联网+德育”模式,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师生进行广泛的、鲜活的德育资源定制与获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有益补充。要创新学校资源载体,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学校建设要体现教育价值、课程意识、学科文化、人文寓意和学生身心需求,促进学生自觉地学习、快乐地生活。

(三)关爱身心健康,促进全面发展

各地各校要加快建设一批功能完善、设备齐全,能够引领学生思想方向、指导学生克服困难、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有利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建设健全德育工作体系。各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整个德育工作的必备内容,并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要求,全面落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软硬件条件。要依据教育部2015年颁布的《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建设符合标准的心理辅导室,把心理辅导室作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切实发挥心理辅导室在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学段学生的不同问题,提供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育、指导和帮助,让每一个孩子都在充满阳光和正能量的校园中学习和生活。

(四)培育发展社团,丰富育人载体

学生社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社团活动是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的有效形式。各地各校要大力鼓励和支持组建具备育人功能、展示学生特长的各类学生社团,既要不断丰富学生社团种类,提高学生社团数量,更要注重学生社团覆盖面、参与度和活动品质。要充分发挥各类社团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革命传统教育、推进法治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社团活动的教育性,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自我教育的主动性。要让“德育在行动”伴随学生社团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志愿服务、未成年人文明礼仪教育、《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公民教育等教育内容在社团活动中得到生动体现。要积极引导和科学统筹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和班级工作,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团队日和班队会活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注重规范引导,强化养成教育

中小学生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变化性大、可塑性强。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要靠灌输引导,也要靠制度规范的导向、约束和激励。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做好相关制度规范的设计、制订和完善工作,使教育教学、培养培训、督导评价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要积极开展“八礼四仪”教育,促进中小学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要贯彻教育部部署要求,积极纠正家庭溺爱子女、学校劳务全盘外包、劳动教育不受重视等现象,提倡组织更多的校园内劳动,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身体验;同时,将校园内劳动与家庭劳动、社会服务有机结合,使劳动教育能够在更广的范围内落到实处。要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团组织和校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作用,不断优化学校治理环境。要加强法治教育,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养成遵纪守法、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习惯。要进一步落实好《中小学生守则》,将《守则》张贴上墙入屏,制订落实细则,纳入督导评价,引导中小学生记住每一项要求、遵守每一条准则。要严格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九部委《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认真开展预防欺凌和暴力专题教育,会同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切实呵护好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

(六)坚持多措并举,加强队伍建设

各地各校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德育主任、品德课教师、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少先队辅导员、校外辅导员等工作队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骨干作用。要通过构建德育教师专业成长发展中心、名师工作站等方式,为德育教师开展课题科研、实践探索、培训交流、职称晋升等创造积极条件,落实各项待遇,努力培养造就专家型、名师型的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打造具有区域、省域乃至全国影响力的名师团队。要积极开展区域和校际间的德育工作交流,加大乡村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德育名师和团队的引领、辐射和示范作用,实现区域和校际之间的协调发展。要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等一系列文件要求,严肃查处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把师德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轨道。

(七)构建共育格局,凝聚工作合力

各地各校要加快构建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有效育人格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工作开展得如何,切实关系到立德树人目标能否实现。各地各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进一步明确和突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以家长自觉学习引领孩子主动读书,以家长行为端正引领孩子举止文明,以家庭气氛和谐引领孩子在校与同学和睦相处,以家长的规则意识引领孩子在校理性处理偶发的矛盾。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要充分调动社区教育力量,推进中小学生德育工作,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社区教育网络和教育资源,延伸德育工作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要主动配合社区,推动建立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的适应社区中小学生教育需要的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

三、加快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保障体系

持续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科学统筹多方力量,协调推进落实。各地各校要切实承担起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责任,加快完善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保障体系。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各校要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切实发挥教育的主体作用。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署要求,在课时、经费、人力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确保相关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要深入研究德育工作,了解学生身心特c和成长规律,及时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问题和难点问题。要建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学校制度,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推动学校持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与文明办、团委、公安、司法等协调合作,充分发挥多部门、全方位的工作力量,凝聚工作合力,共同推进中小学生德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加强督导考核

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强化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督导考核,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及责任督学的工作范畴,督导结果要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对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考核评优的重要指标。要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情况及中小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价学校和学生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研究宣传

各地各校要广泛组织专家学者、教研人员和教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努力形成一批符合地方实际、满足学生需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要加强教育宣传工作,强化对师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深入一线、了解基层,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各校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种力量的作用,为进一步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篇2

一、“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释了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

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我们越是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越需要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越渴求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强调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阐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意义和目标任务,深刻揭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辩证关系,为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

首先,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四为”新人的必然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这里,首次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四为”方向,科学回答了我国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具有鲜明的导向性,集中体现了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全面反映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对高等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四为”目标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高等教育及其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内在地要求高校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其次,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把德育摆在教育方针的首位。“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专门培养高级人才的学府,更要贯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最后,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必然要求。“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这就明确回答了我国高校是为党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最后做到“四个坚持不懈”,即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

二、“讲话”从规律性认识出发提出了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做大学生的工作。所以,高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讲话”从学生成长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的高度对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基本要求。第一,大学生成长规律对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讲话”正是基于这一规律性?J识,提出了四个“正确认识”:一是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自觉树立和增强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二是正确看待外部世界,在比较鉴别中坚定四个自信;三是要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梦同国家梦、民族梦紧密结合起来;四是要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的关系,“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既要仰望星空、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远大抱负,又要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对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使然。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第三,教书育人规律对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高校党委要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学的主体责任,把意识形态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三、“讲话”从实践出发提出了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举措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强化思想理论建设、加强改进工作能力对于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首先,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得到加强的新形势下,提到更多的更受重视的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对而言,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合理的定位,重要性被忽视。一方面,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重视程度不够,队伍建设亟待提高;另一方面,在教学上,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仍沿用传统的模式和方法。仅仅是依托教材和讲义进行授课,通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不够深化,内容较为陈旧枯燥,形式比较单一的以课堂教学的灌输法为主,“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较少。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改革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由此需要强化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工作创新能力,强化队伍对思想政治工作思路理念、内容实际、方法载体的创新能力。指出,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要深刻把握时代环境的变化,始终坚持“因势而新”,紧跟时代步伐和中央号召,以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更接地气、更顺应时代、更有成效。在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强化高校思想政治队伍的工作创新能力,强化思维创新能力、强化理论创新能力和强化方法创新能力。

其次,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体制一般是国家通过行政命令规定高校对学生开展宣传思想教育,以期通过系统的意识形态教育达到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思想品德。但宣传思想工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现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缺乏对各高校完成任务情况的评价考核机制,国家对学生是否接受主流意识形态以及接受程度的多少缺乏科学准确的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党和政府高校宣教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进行动态管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肩负着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确保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崇高使命,其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以及成效、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在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强化组织协调、信仰引领、意识形态传播和工作创新能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强化组织协调、信仰引领、意识形态传播、工作创新能力。

最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主要面临着市场化冲击和西方价值渗透两个层面的冲击。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调节的一些弊端逐渐显现并影响到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形式主义和一切向钱看等不良思想价值观念和社会现象。高校学生身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中的阴暗面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在领域和程度上的不断扩展,西方国家积极向我国进行价值观念的渗透,从而使得西方的思想文化对中国青年学生的影响益愈明显。值得注意的是,传入中国的西方价值观念有合理的成分,也有落后的成分,其本身需要有一个甄别和判断的过程。但由于青年学生的判断能力尚待发展和西方国家对西方腐朽文化价值进行“包装”后渗透,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弘扬主旋律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外环境复杂化。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剔除思想杂质,维护好高校意识形态重要阵地十分重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肩负着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确保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崇高使命,其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以及成效、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以及人才培养质量,锻造思想政治素质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意义重大。在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锻造铸造队伍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等内在品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四个意识”为思想引领和首要遵循,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篇3

学校与学生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基于《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公法所产生的教育管理法律关系。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依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这种过程是为了“达成促使学生能够得到健康发展的教育目的,其中,自然包括身体免受伤害”Ⅲ。这种描述恰当体现了我国教育实践中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即学校与未成年学生之间应为一种教育管理法律关系。

一、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安全注意义务层级

注意义务(dutyofcare)是“一种为了避免造成损害而加以合理注意的法定责任”,它在司法实践中有三个层级,反映社会对行为人注意程度的合理期待。一是普通人的注意,即“一般人在一般情况下能够注意却没有注意,为有过失”。二是应与处理自己事务为同一注意,即以行为人平日处理自己事务所用的注意事项为标准,是一种主观标准。三是“善良管理人”的注意,指要以一般观念认为具有相当知识经验的人对于一定事件的所用注意作为标准客观地加以认定。行为人有无尽此注意的知识和经验,以及他一贯对于事务所用的注意程度如何,则不予考虑。比较之下,善良管理人所用之注意,应当比普通人的注意、与处理自己事务为同一注意的程度更高。

如前文所述,学校与未成年学生之间是一种教育管理法律关系。而未成年人作为特定群体,由于身心发展水平与认知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出台也说明了对未成年学生需要特别加以关注。因此,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注意义务,应当归属于第三个层级,即“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在司法活动实践中,判断学校是否尽到了“善良管理人”的义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判断:学校有没有注意义务、学校应负注意义务的程度、学校是否实际违反了注意义务。这种法律精神在《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中都有体现,并有相应的法条规定。反之,只要学校违反了这些义务,就可以认定学校违反了教育法规所规定的法律精神,需要承担过错责任。

当然,学校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注意义务程度也是有限制的,事实上无论注意标准定得多高,都无法将所有的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全部纳入学校所能够注意的范围。而且,由于“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不同,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伤害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不等,使学校在个案中承担具体义务仍会有差异,”所以,对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标准的确立还应做到公平公正。

二、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学校注意义务的现实考察

处理学校事故的重要原则是做到法律上权利与义务的均衡。既要保护学生的安全,使学生能够拥有身心健康的学习生活,同时,又要保护学校工作的积极性,保障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然而,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当学生伤害事故发生时,却往往发生责任归属纠纷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家校责任归属不明

从法理上看,在学校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中,通常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一般处理原则,以公平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为辅。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对学校注意义务的规定不够具体明确,在伤害事故发生时,学校与学生监护人之间往往容易产生互相推诿的状况。如前不久福建南平实验小学3・23惨案发生后,有些家长认为学校在规定的上课时间之前大门紧锁是造成学生群堵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学生都拥堵在校门口,导致了凶手有连续行凶的可能性,某种意义上引发了凶手作案的动机。而校方认为家长在送孩子上学时,应该在孩子进入学校大门之后,才能离开,否则就是对孩子的监护不力。

这种争议的产生正是由于家校监管学生的责任区间分配不明、家校之间缺乏信任感造成的。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有现实原因的。当学校伤害事故发生时,社会舆论有时会在未辨明是非曲直的情况下,偏向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和家长,导致学校注意义务加重,增加了学校管理者的压力。而家长则在痛失亲人之后,基于心理等众多原因,往往会把责任归咎于对学生具有教育管理责任的校方。

事实上,对于学校过于苛刻的要求,被动的不仅是学校,其实质应该是伤害了正常的教育关系,伤害了家校之间的信任关系。学校为了方便管理而追求形式上的秩序,如减少或取消校外活动和实践活动,然而这种做法恰恰伤害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关系。反之,当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被要求承担更多注意义务时,容易导致其对学校教育管理能力的信赖缺失。因此,责任归属不明既是造成事故发生时权责纠纷的主要原因,也是破坏正常教育管理关系的重要因素。

2 法条规定相对模糊

在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中,尽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多部法律都提到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也规定了国家、社会、学校和监护人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义务。但总体来说,由于新中国的法制建设起步较晚,很多法律规定还是显得比较单薄,主要表现为法条高度概括性和责任划分的模糊性。

比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法条只规定了应该根据各方的过错程度比例及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划分责任,但在司法实跋中,各方的过错程度如何确定?行为的违法性与损害后果之间的相关性有多大?都没有明确的操作标准。

再比如,关于注意义务的标准,罗马法把注意分为“疏忽之人”应有的注意和“良家父”应有的注意;前苏联学者把注意分为“中等标准说”、“高标准说”和“中等偏上标准说”。而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精神,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当尽到“善良管理人”的义务。但是何谓“善良管理人”?它与西方的“良家父”标准相比哪个对注意义务的层级要求更高?具体应注意到什么程度?相关的法律规定是比较模糊的,司法解释也不够详尽。然而,这恰恰是划分学校事故责任、明确各方责任最需要的。因为,如果把学校注意义务标准定得过低,不利于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人身安全,而定得过高,“要求学校对学生尽到无可挑剔的注意义务,要求学校预见到自身所有的行为后果,甚至要求学校预见到学生所有的行为后果,并对避免这一后果的消极性可能采取完美的措施而不出任何差

错,这对于防范学生伤害事故固然是有利的,但对于学校来说,无疑过于苛刻”。

3 司法判例难成范例

判例是指法院先前的某一判决具有法律的效力,从而成为以后审判同类案件的依据。判例法是英美法系国家的主要法律渊源。随着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有些新型法律案件类型的频频出现,使现有法律条文无法适应其需求。因此,在司法实践中,我国事实上也参考了英美法中关于判例的做法,例如,最高法院对具体案件的司法解释、个别指导等,都有与判例类似的作用。

具体到教育司法实践领域,由于我国教育立法起步比较晚,法律规定也存在许多空白之处,有待补充。然而,不是所有的案件都能够上升到最高法院进行批复或指导,因此,法官的自由裁量权限比较大。各级各地法院在处理学校伤害案件时,或因法官自身法学素养不同,或受社会舆论的影响,或受法学专家的意见左右,相似案件的处理结果因时因地因人差异很大。差异大示范性就差,长此以往,形成的“判例”很难成为今后类似案件的判例,也致使学校的注意义务难以形成一套系统的、规范化的标准。

三、关于学校注意义务的教育法思考

基于以上论述,确定学校注意义务的明确界限,明确家校双方及相关各方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责任,是顺利预防及解决各类未成年人伤害纠纷的保证。关于注意义务的理论,西方有些国家的解释已经相当完备,但各国国情不同,贸然参考只会出现水土不服的尴尬局面。结合我国司法实践,笔者认为,要明确学校的注意义务界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 细化学校的“善良管理”标准

学校的注意义务可以划分为法定的注意义务和酌定的注意义务。法定的注意义务根据相关教育法规而来,包括保障校舍及设施设备不存在瑕疵、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不组织或安排学生从事不当活动、及时救助生病或受伤学生的义务。而酌定义务包括因特定承诺、特定场景、特定课程和特定活动而产生的义务。

尽管这样的划分已经对法律起到了补充解释作用,但仍然缺乏具体可行的标准。例如,在法定注意义务里,“不组织或安排学生从事不当活动”,其中的“不当活动”的范围具体如何?笔者认为可细化到诸如:不带领学生参加与其身体条件不相适宜的体力劳动、野外探险活动或是其他实践考察活动等。鼓励在学校举行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但是要制定详细的安保措施。如配备足够的带队教师(可以设立具体的师生人数比例),在学生队伍里安排责任小组长,并做好活动前的安全教育等。有了具体的参考标准,学校才能安心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而不至于因噎废食,为了不背负过多的责任而对学生实行禁足,取消所有的校外活动。

2 开展务实高效的法制教育

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一般认为,学校法制教育包括法律知识、法制思想理论和法制观念的普及,还关系到对学生日常行为的引导。笔者以为,以未成年学生为对象的法制教育,应以日常生活安全的具体法律行为指导为先、为重。理由是:相对于法制教育,多数学校更加重视升学率,重视抓学科教学,没有多余课时开展更多的法制教育。其次,目前担任中小学法制教育的老师,除了偶尔由校外法官作讲座指导外,多数仍由没有受过专业法律教育的政治教师担任,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再次,有些学校将法制教育的对象仅界定为学生,这是对法制教育的一个误读,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的教师,更应该受到专业的、完整的、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

那么,具体如何开展务实有效的法制教育?笔者以为,找到了当前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症结,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良药。如,针对学校重视学科教学、忽视法制教育的现状,可以考虑从改革教育评价制度着手。联合教育界与法律界之力,共同制定一套有效的教育法制评价制度。针对法制教育教师不够专业的问题,可以考虑通过教育行政干预的办法,要求学校聘用专门的法制教育教师,并且应该拥有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实效考核制度等。这些措施看起来似乎是加大了学校的责任范围,但从长远来看,当学校在教育管理中尽到了足够的责任,作足了充分准备,对于有效减少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减少因此而产生的法律纠纷,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3 实行校内安全注意义务分配

在细化学校注意义务标准,开展有效法制教育的同时,需要在学校内部实行安全责任分配。学校是一个拥有严格规章制度和完善管理体系的法人,如果能够将学生安全保护责任具体分配到相关责任人身上,则能有效减少注意区间空白,并避免当伤害事故发生时,发生相互推托责任,导致发生受害学生权利得不到有效救济的遗憾。

例如,学校的注意义务多数时候是由学生的直接管理者――教师来执行的。因此,教师的注意义务在学校注意义务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相对于学校而言,教师的注意义务该怎样界定呢?我们认为,教师注意义务“可界定教师基于职业性质在教育活动中负有防止学生的身体和生命因教育活动而遭受分割的义务。”具体说来,判断教师有没有尽到注意义务,主要考察教师有没有违反在学校管理职责之下的注意义务(breachofcare),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作为善良管理人,教师是否能够预见到可能产生的伤害;伤害产生后,教师行为是否符合及时救助与行动注意标准。

这里的“教师”既指从事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也包括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和辅导员等担任其他职责的教师。实行校内安全注意义务分配,能够明确各岗位教师的职责,既是对学校注意义务的有益补充,又是顺利解决事故纠纷的保证。

4 协调家校之间安全注意界限

前文提到,在强调学校责任的同时,联系学校与未成年学生关系的另一个重要纽带――家庭(或家长)责任,是不容易忽视的。只有学校与家庭双方就未成年学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和协调,尽可能明确双方在保护学生安全问题上的注意义务,划分责任范围,才有可能从实质上保障未成年学生时时处于注意安全监管范围之内,从而避免出现一些安全管理上的“空档期”,给意外事件或者故意伤害制造机会。笔者以为,目前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借助于家校双方在教育教学上的合作便利,将学生安全问题也纳入家校合作的计划,由家校双方,甚至可以吸收未成年学生参与,共同商讨保护未成年学生安全的实施细则,明确家庭和学校的责任范围,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达到减少学生伤害、密切家校关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方益权,校园侵权巨额赔偿伤害了谁,中国教育报,2008-12-15(5)

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篇4

关键词:市场经济;职业院校;学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问题,是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对当前职业院校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所谓价值观,就是如何对待个人利益与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它对一个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帮助和引导职业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生价值观的内涵

人生价值观问题,历代思想家、伦理学家都进行过详细的论述,儒家的观点是重义轻利,孔孟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墨家和法家则反对儒家学派的重义轻利的道义论,主张义利合一的功利论,认为物质利益是“义”存在的依据和前提条件。古代的思想家、伦理学家都从道德与利益的关系的一个侧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既有合理的因素,也存在不足之处。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作为传统的价值观值得我们借鉴的方面主要有:一是道义论强调道德在人们追求物质利益过程中的导向、协调作用,使道德成为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需求的制约因素,这对于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人们的道德标准,遏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蔓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功利论”强调以“利”生“义”,把道德的提升建立在人们物质生活温饱的基础上,这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西方资本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强调个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以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为前提,这一点也是值得借鉴的。

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生的价值观,应当成为人类发展历史上一种新型的道德论,它的内涵更丰富,不仅要把道德和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结合起来,而且要始终坚持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标准,坚决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的腐朽思想。

二、当代职业院校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方式、社会组织形式以及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当代职业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呈多元化的趋势。从其主流发展方向来看,绝大多数职业院校学生能够以国家、社会、学校和班集体的利益为重,发扬集体主义的精神,做到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积极为班集体和同学做贡献,有的学生甚至不为名,不为利,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科学技术知识,争当模范和表率。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职业院校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认识模糊,有的可能处于人生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出现了轻义重利,轻纪律约束、重个人自由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崇尚自我设计,追求个人自由,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喜好独来独往,我行我素,离群索居;在一些攸关学生利益当中,抛弃公平竞争原则,拉关系,走后门,不讲诚信原则,随意毁约和违约,崇尚极端的利己主义;在择业观念上,选择单位考虑主要因素是“工作时间短,工资待遇高,工作环境好”,呈现一种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部分职业院校学生受资产阶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在理想、道德、信念问题上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过分追求目标的功利化和短期效应,过于讲究实惠,放弃艰苦奋斗的精神,人生价值观严重扭曲,产生这种消极的价值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金钱强化意识的负面效应。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一些职业院校学生崇尚“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资产阶级信条,认为“学不在精,有钱则灵;知不在深,赚钱就行”。因此,他们对金钱产生了一种盲目崇拜的心理,以金钱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价值标准。其二,个人利益主体化的倾向越来越浓。伴随金钱意识强化的结果必然是个人利益越来越主体化,这表现在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这三者关系问题上,一些职业院校的学生更重视个人利益的实现,认为只有个人利益的实现才能体现个人的价值。因此,他们越来越崇尚“重利轻义”、“重索取、轻奉献”的价值观。其三,专业知识和技能趋于实用化,轻视个人的品德修养。一些职业院校的学生为了毕业后找到一个赚钱的好工作,对一些热门的专业学业习的兴趣较浓,对一些基础课则采取应付的态度。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对文凭、专业证书的重视,使得一部分职业院校学生认为只要有了几张专业技能证书就可以“横扫天下”,外面有大把的工作机会和高薪在等着他们,至于如何冷静地结合自己的专业制定明确的目标努力学习则很少主动思考。表现在行为上不求上进,上课玩游戏、睡觉;在思想品德上缺乏诚信、阳奉阴违,破坏公物和环境卫生等现象。其四,择业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功利化。当前,一些职业院校学生所崇尚的是“到外资企业去,到最赚钱的地方去,到最轻松、环境好、待遇最高的单位去”的择业取向,与以前职业院校毕业生所信仰的“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择业取向,形成鲜明的对比。当代职业院校学生当中流行这么一句话“宁可坐在宝马上哭泣,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这句话可能只是少部分职业院校学生的真实想法,但那种急功近利、贪图享乐的思想暴露无疑。这些学生急于从对财富的拥有上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而且这种成功的获得可以是自私的,甚至是不择手段的,是“只要结果,不在乎过程”的功利思想。在这种思想意识指导下,他们把个人主义作为自己立身行事的准则。因此,许多职业院校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其择业的功利主义色彩越来越浓。

三、加强对职业院校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

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来评价职业院校学生的价值观问题,是检验当代职业院校毕业生价值观是否正确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尺度。具体来说,就是加强对职业院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他们解决为谁而学,为何成才,如何择业,怎样谋生,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等问题。

第一,要正确处理国家和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关系。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决定了它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要求人们将国家、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一方面,市场经济使国家和社会利益得以物化,从根本上保证了个人利益的实现和发展,因此,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就要求在承认国家、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统一的前提下,必须发展社会的共同利益,在道德上维护这种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强调个人利益对于社会经济行为的积极作用,从道德上纠正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忽视和否定个人利益的倾向,从而使个人对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有了可靠的保障。我们作为职业院校的老师,要教育职业院校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整体,没有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个人的合法利益就不可能得以实现;反之,个人合法利益的实现必将促进国家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职业院校的学生只有做到先公后私,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二位,才能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第二,要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的辩证关系。市场经济是以利益为价值取向的经济,它要求人们不是重义轻利,也不是重利轻义,更不是见利忘义,而是奉献与索取相结合的合法取利的价值观。所谓合法,就是坚持“义务的履行”和“权利的享受”相统一,以诚实守法为准则;所谓取利,就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手段,获取物质利益来满足自己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马克思主义是奉献和索取相统一论者,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和力量源泉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说明我们党重视个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强调公民应当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实际上,奉献和索取是人生价值中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因此,当代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应当正确认识和处理奉献索取的辩证关系,懂得没有奉献,就不可能有索取。在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上,我们要反对两种错误观点:一种观点是只讲索取,不讲奉献,认为索取越多,人生的价值就越大。这种观点是极端错误而有害的。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只有大家都自觉地为社会做贡献,社会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国家才能繁荣昌盛,才能为每个社会成员的需求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另一种观点认为,要奉献,也要索取,不占便宜,也不吃亏,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这种观点貌似合理,但实际上这种做法这是“只索取不奉献”改头换面的巧妙说法而已。我们知道,每个人降临到世界上,总是把前人创造的财富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样道理,他也必须为下一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社会才能延续和发展。如果奉献多少、索取多少,人类社会就会停滞不前,奉献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涵义。因为,同量的奉献之于同量的索取,并没有给社会增添价值,奉献仅仅是对自己而言的。可见,“奉献多少索取多少”与“只索取不奉献”一样,其实质都是个人利已主义,这样的人生实际上也是毫无价值的。因此,当代职业院校学生应当摆正奉献和索取在人生价值中的位置,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多做有益于社会、国家和人民的事情,少计较个人的得失,只有这样做,才能称得上是有价值的人生。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作为职业院校的老师要紧密联系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实际,使他们正确认识到国家、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帮助学生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含义,真正确立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杨鑫辉.现代大教育观中外名家教育思想研究[C]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5

[2]李德顺.价值学大词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

[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人民日报2004.5.5

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篇5

【关键词】中国新加坡高校德育内容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数超过2700万。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人才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能否将这一庞大的潜在“人才资源”真正转化为现实的人才资源,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局。而在这一转化的过程中,高校德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据2009年6月重庆工商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周顺文副教授自编调查问卷对重庆地区的8所高校的1200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政治和学习能力方面是目前高等学校的主要德育内容,对大学生影响较大的德育内容是品德、学习能力、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和爱国主义等方面的培养教育,在高等学校德育内容与其对大学生影响程度的关系上,教育越多的内容不一定对大学生的影响越大,两者不一定成正比。由此可见,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在新形势下未能很好地适应时展的需要,适应高等教育大发展的需要。因此,比较研究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高校德育的内容的相异点和共同点(本文以新加坡为例),有利于适应这些需要,揭示高校德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健全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体系。

中国和新加坡的高校德育由于社会发展需求、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在内容选择方面各有侧重,自成特色。

1中国高校德育内容

我国对高校德育内容一直有着明确的规定。1995年11月23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在颁布试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通知中提出,我国高校德育的内容为以下10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学风教育;劳动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又提出要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等。归纳来讲,我国高校德育内容一直围绕以下几点开展:

1.1理想信念教育

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是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国内外各种思潮层出不穷,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这是我国高校德育极其重要的内容,也是德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1.2道德教育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着力点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三大领域。社会公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最一般的关系,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它是保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最基本条件,所以它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高校德育的基础性内容。

家庭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等等。因为学生的道德养成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所以家庭道德教育也是高校德育的重要方面之一。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大学生成就未来事业的基础,我国高校所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在中专以上各高校中进行。

1.3主旋律教育

我国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它们同时也是我国思想道德领域的主旋律。

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之一。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中国各级各类高校德育的核心内容,我国高校德育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理论及实践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集体主义是调节三者关系的重要原则。我国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价值观教育,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树立奉献精神,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我国,集体主义教育是贯穿在高校德育其他各方面内容中的带有根本性的教育内容。

1.4民主法制教育

为达到建成法制国家的目标,我国高校德育坚持不懈地对青少年进行民主法制教育。从1986年开始,全国中学和高校就陆续开设了“法律常识课”和“法律基础课”,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讲授有关法律知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明确民主与专政、民主与法制、民主与集中、民主与纪律的相互关系,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民主观念、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

2新加坡高校德育内容

新加坡教育部对高校德育内容没有统一的规定,因而不同高校有不同的德育内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培养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新加坡大学生首要的德育课程就是培养国家意识。在高校德育中,从课程设置,到日常行为教育,都始终贯穿“我是新加坡人”的爱国精神主线,激发大学生树立起国家意识,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引导大学生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奋斗。自1988年开始,新加坡每年都要开展一次“国家意识周”活动,以凝聚国民的国家意识,这些活动常常又是由大学生发动和组织的。在这些活动中,有效地加强了大学生的国家意识。

爱国主义教育是新加坡德育的重要内容。新加坡高校总是采取各种手段,通过各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每年8月9日是新加坡的国庆日,在这一天,全国每个家庭都要挂国旗,而大学生就是这个活动的组织者,升国旗的仪式使他们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亦激发出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90年代以后,在新加坡高校中,不论是道德教育课程,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弘扬国家利益为先和培养国家意识始终是新加坡高校道德教育的主旋律。

新加坡的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教育还体现在“共同价值观”的教育上。新加坡在1991年提出了五条“共同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人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共同价值观是在博采新加坡各种族价值观念共同精华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既包容了东方文化的传统价值,又确定了作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所应具有的基本价值取向。新加坡高校将此作为高校德育内容之一。

2.2儒家伦理教育

为了培养具有高尚品格的新加坡公民,新加坡有些高校将儒家伦理课程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为了适应新加坡社会的现实需要,新加坡高校还对儒家思想中一些“过时”的观念或内容进行了现代化转化和创新,舍弃有些不适合培养现代人的内容,对有些内容加以认真改造。例如,新加坡将“五伦”观念作了修改,把“父子”改为“父母与子女”,把“君臣”改为“国家和人民”,把“兄弟”改为“兄弟姐妹”,并对“五伦”的内容赋予了现代解释,如强调男女平等,强调国家领袖和普通民众都应该对对方尽职尽责等等。在课程设计上,显示出新加坡建设自身文化的一般特点:整个教学结构是以东方价值观念为内容,以西方教育原理和方法为形式,即东方内容和西方形式的有机结合。

2.3品德教育

近年来,新加坡高校普遍重视学生的品格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爱国、诚实、勇敢、善良等良好品质。比如,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在1997年推行“品德教育”课程,增设了社区服务,以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该院院长拉保绍说:“品德教育课程通过个案、讨论和郊游等方式将廉洁、进取、毅力、关怀、合作与尊重别人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这些价值观不但对学生将来有所帮助,在个性发展上也将身受无穷。”

2.4国民教育

1998年,新加坡总理宣布教育政策的三大措施之一—国民教育,也就是实施国家意识教育计划。前总理吴作栋指出:“国民教育,应该培养出共同的国家意识,使学生了解我们的情感。”在国民教育政策指导下,新加坡的高校德育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革,将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作为主要渠道,推展国民教育,对学生灌输政府所提供的为国尽忠的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对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人。

3中新两国高校德育内容的共性与差异

3.1中新两国高校德育内容的共性

德育内容的选择是以实现德育目标为依据的,基于中新两国在德育目标方面具有许多共同点,我们可以看出,在高校德育内容方面,两国也同样拥有很多共同点,经比较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中新两国都是以德育课程为主要渠道,把社会上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并遵循基本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

(2)社会规范的传递。即通过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掌握维护社会秩序所必不可少的社会生活原则,能顺利地参加社会的正常生活,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

(3)维护国家利益。虽然中新两国的意识形态不同,政治经济体制也不尽相同,但维护国家利益都是两国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3.2中新两国高校德育内容的差异

由于中新两国社会制度不同,两国在高校德育内容方面也具有明显差别。

在德育工作中,我国一直强调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相结合,具有我国自身的特色。德育内容强调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将政治思想教育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它培养大学生坚持稳定、健康的政治思想;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具有政治敏感性、洞察力以及鉴别力。

新加坡德育虽然也强调国家意识,但由于其国家的根本制度,它的德育内容包含强烈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色彩。当然,这是因为新加坡建国以来一直为资产阶级服务。新加坡德育的指导思想是遵从于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理想,它目的是鼓励个人自立、积极参与竞争,使人减少依赖性,争取独立性。

4新加坡高校德育内容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发展的启示

在政府的重视下,我国高校德育一直在不断完善。但是,在社会变革的巨大冲击下,我国的高校德育工作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奢待改革和完善。通过对中新两国高校德育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新加坡高校德育内容有许多宝贵的成功经验,可以作为我国德育建设的参考。

4.1确立“以人为本”宗旨

在高校德育内容方面,应确立“以人为本”的宗旨。根据马克思的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尺度”理论,主体性价值是内在价值,是工具性价值(外在价值)的源泉。无论是从道德的产生还是从它的存在意义来说,道德的宗旨都应是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绝不仅仅是政治的传声筒、经济的扬声器、文化的维护者,道德以及道德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满足人自身的需要,人的需要才是它的终极目的和根本动力。所以,道德教育应该确立“以人为本”的宗旨。从这层意义来说,是否以人为本也就成为区分现代与传统德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的高校德育必须顺应“以人为本”的世纪潮流,把学生的发展置于教育中核心的、本体性的地位。而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调整有关的德育理念。

4.2更多关注学生成长

从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内容看,应更多关注学生的心理、生理成长,将德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有机整合。德育不仅仅对个人起到规范约束的作用,而且也对个体生活起着推动和提升的作用。所以,现代德育必须着眼于关怀学生的成长,以德育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3德育课程安排应有针对性

根据高校学生各个年级的特点,针对性地安排高校德育课程。在纵向上,应遵循发展的一般规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设立德育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阶段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的差异性,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编排德育教材内容。在这一点上,我们应借鉴新加坡的做法,扭转高校德育中的“倒金字塔”序列。

4.4丰富德育内容、思想与时俱进

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只有体现时代精神,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需要的德育内容才能取得好的德育效果。所以,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应重点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生态与环境道德教育、知识道德教育、协作精神教育等方面的道德教育,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地调整更新思想道德文化、价值观念,以满足青少年的内心追求。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我国高校德育对于意识形态教育比重过高,道德教育的内容仍然强调不够,德育内容脱离现实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把学生的需求与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内容枯燥呆板,缺乏生动和吸引力,这样既不能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也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此外,对教育对象的批判和省思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我国的教育内容基本上是以绝对真理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这无疑对学生的价值批判能力和创造型人格的培养起很大的抑制作用。

总之,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在继承党的德育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尤文.新加坡公共行政[m].时事出版社,1995:264.

[2]杜珠成.新加坡的国民教育[J].中国德育,2001,(02).

[3]刘自尊,孔琳.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07).

[4]高楠.中国、新加坡学校德育比较[J].技术与教育,2006,(02).

[5]梁金霞,黄祖辉.道德教育全球视域[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6]戴胜利.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7]王学风.多元文化社会的学校德育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8]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9]王永炳.公民与道德教育[m].新加坡莱佛士书社,2000

[10]冉小先.新加坡德育特色及对我们的启示[J].前沿,2006,(02)

[11]刘红英.新加坡高校德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

[12]罗春洪.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05).

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篇6

在三市检查期间,采取随机抽查方式,共检查学校51所,其中,小学29所,初中22所;核查了三市的相关文件资料及数据;召开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长、教师、家长、学生座谈会19个;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3382份,回收有效问卷3380份;通过随机及电话访谈等方式,征求了299人的意见。

检查组对三市的督导检查意见如下:

一、主要指标达标情况与检查结论

按照《办法》规定,检查组对三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公众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检查,结果如下:

(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

《办法》规定,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评估认定,应在其义务教育学校达到本省(区、市)办学基本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各省(区、市)应根据相关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国家标准,制定既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又与国家标准基本相符的省级标准。江苏省结合本省实际,就办学基本标准制定了六个方面20项指标。检查组重点核查了三市义务教育学校的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体育运动场馆、图书、实验室、专用教室、计算机、师生比、高一级教师学历比例、每校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数等10项核心指标,审查结果是:各学校均达到了省级评估标准。

(二)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

《办法》规定,对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的评估,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分别计算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评估标准为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分别小于或等于0.65、0.55。计算差异系数的8项指标数据来源于国家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差异系数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均值之比,是测算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差异系数的值越小,说明县域内校际间的差异也越小,即学校间的均衡程度越高。核查结果是: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张家港分别为:0.291、0.280,常熟市分别为:0.276、0.465,太仓市分别为:0.549、0.253,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三)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工作情况

《办法》规定,对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主要从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四个方面17项指标进行,省级可适当增加指标,总分为100分,评估标准不低于85分。江苏省在本省实施办法中增加了4项指标,共21项指标。核查结果是,张家港、常熟、太仓三市的得分情况分别为99分、97分、97分,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要求。

(四)公众满意度调查情况

《办法》规定,评估认定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需对公众满意度进行调查,就有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问题,征求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等不同群体的意见。江苏省对张家港、常熟、太仓满意度调查结果分别为95.66%、94.26%、91.55%。我们对三市的满意度也进行了调查,结果与江苏省调查的情况基本相符。

综合以上结果,检查组认为,张家港、常熟、太仓三市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标准。检查组将把此次督导检查结果向教育部和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报告,提请最后认定公布。

二、主要措施与经验

(一)坚持“三个先行”,切实落实党委政府教育责任

三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摆在教育发展重中之重地位,坚持“三个先行”,切实落实国家及江苏省、苏州市有关政策要求,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坚持理念先行,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惠及人民群众的奠基工程和幸福工程,从政府到部门、从干部到群众普遍形成了办公平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共识。二是坚持规划先行,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签定目标责任书。三是坚持投入先行,把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关键举措,重视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拨款逐年增长。通过均衡发展督导评估,2012年,张家港、常熟、太仓三市义务教育总投入分别达到12.6亿、16.8亿、7.6亿。

(二)注重“三个结合”,着力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三市根据国家、省制定的办学标准和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督导评估指标,落实苏州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六个统一”(管理体制、规划布局、办学标准、办学经费、教师配置、办学水平)政策,注重与学校建设标准化、区域教育现代化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有机结合,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一是严格执行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督导评估标准,努力将所有小学、初中学校都建成标准化学校。近年来,张家港市累计投入40亿元完成20所村小现代化建设和36所义务教育学校新改建任务。二是结合开展苏南教育现代化工程试点工作,努力提高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水平,实现区域现代化发展目标。以点带面,由乡镇到县域,由农村到城市,持之以恒不断推进。通过努力,义务教育学校均达到省教育现代化建设评估标准。三是以开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注重科学规划并及时调整农村教育布局,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流动,基本实现“城乡学校规划建设一体化、城乡教育管理体制一体化、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城乡教学管理一体化”,夯实教育均衡发展基础。

(三)创建“三个机制”,提升教师队伍均衡配置水平

三市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工作,建立师资队伍的长效补充机制、培养培训机制和交流结对帮扶机制,大力提升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水平。一是不断加大教师队伍补充力度。张家港市自2011年开始,科学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教师编制,配齐配足各学科教师,小学、初中师生比分别为1:17.8、1:10.8,优于省定标准。二是不断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三市设立名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不同级别骨干教师系列,广泛开办“名师工作室”,实施千名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三是建立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张家港采取区域流动、组团支教、结对挂钩学校互派教师顶岗交流等方式,积极促进教师均衡分布。太仓市采取组建教育集团、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捆绑联动、集体教研备课等方式;常熟市借助学校共同体、协作区等形式,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进行深度合作,帮扶薄弱学校提升教师水平。

(四)构建“三个体系”,切实保障弱势群体教育权利

三市在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都能就近入学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入学保障体系、残疾儿童入学全覆盖体系、学生关爱资助体系,保障孩子们平等入学。一是提出“同城教育、同城待遇”,积极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入学。目前,张家港、常熟、太仓分别吸纳3.22万、2.6万、1.8万,分别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45%、32%、40%。张家港市每年根据办学质量考核给予“同城化教育先进学校”10-20万元奖励。二是各设立1所特教学校,为残疾儿童提供免费入学、康复费、营养餐等,给予特殊关爱。目前,三市残疾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100%、99%、99%。三是进一步完善了“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三位一体的“免、补、助、奖”全方位学生助学体系。太仓市从2001年起开办“初困生免费教育班”,实行全免费教育。

(五)建好“三个课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三市作为江苏省素质教育先进市和苏州市素质教育实验区,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学校内涵建设为手段,以课程改革为载体,以学校特色发展为目标,建好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一是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建好“第一课堂”,开足开齐各门学科课程。大力推进“阳光体育”和体艺“2+1”工程,义务教育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均超过90%。二是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好“第二课堂”。推动学校“一校一品”建设,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广泛开发特色校本课程,配备专用教室,形成学校特色文化品牌。目前,80%以上的学校均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学校特色,如科技、艺术、球类、评弹、楹联、航模等,种类丰富,异彩纷呈。张家港市每年投入300万元实现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公办、民办、乡镇全覆盖,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选择,每天一小时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三是开发校外教育资源,建好“第三课堂”。张家港市投资1.2亿元建立了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开设了100个实践课程。常熟市利用红色景区沙家浜等资源,建立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科技教育基地。太仓市各类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基地)有100多个。

三、问题与建议

(一)三市随着外来务工人口急剧增加,公办教育资源还不能完全适应城镇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进程,完全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仍有一定压力。今后,应强化政府统筹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职责,健全学龄人口变化监测机制,落实适时扩大教育资源的举措,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篇7

1.1中学体育家校合作教学有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等一直都是素质教育实施以来中学体育教学的首要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大多数人在面对繁重生活压力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加班加点的工作,而对处于青少年时期孩子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关心,而中学体育家校合作教学则可以通过让家长扮演教学助手的角色,增加其与学生更多的相处及交流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更多来自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的关爱,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1.2中学体育家校合作教学对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培养起着促进作用

素质教育要求体育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及自主锻炼能力为主,而要想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自主锻炼能力并非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个需要引导学生爱上体育运动并培养其长期将其坚持下去并最终形成良好锻炼习惯,众所周知,中学体育课程的安排一般一周只有1~2节课的时间,想要在如此之短且间断的时间内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是很难实现的,在这种现实情况下,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家长就可以充分扮演好教学助手的角色,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督促和鼓励,如早晨早起一个小时带孩子一起出门晨练、晚饭后和孩子在楼下散散步亦或是进行一些像打羽毛球之类轻松愉快的体育运动,在增加与孩子交流沟通的同时,有利于孩子良好锻炼习惯的形成。

1.3中学体育家校合作教学有利于家校双方更全面、更客观的了解学生,有利于学生发展

体育课不同于其它文化课,学生在文化课上往往需要面对较重的学习压力,同时与学生及老师的交流沟通有限,而体育课不同,体育教学活动的进行过程需要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的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因此,体育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着人际交往的过程,同时,也因其少了文化课中的学习压力,学生可以在体育课上更好的释放压力,展现出一个较为真实的自己,而通过家校合作教学,教师可与学生家长将学生在校以及在家的表现进行交流,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身心动态,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并针对其所展现出来的问题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以及其日后的发展。

1.4通过中学体育家校合作教学可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以及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学生家长可能会对学校教育也有着新的看法和要求,同时,学校随着教学模式等的不断进步也有一部分更有利于学生成长和进步的教学理念需要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当然,家长和教师的出发点都是要不断完善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因此,中学体育家校合作教学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生和生活环境方面就显得尤为必要。

2学校体育家校合作教学的现状

2.1家长及教师缺乏对家校合作教学的正确认识

首先,家长对家校合作教学方面的认识存在误区,我国大部分家长错误的认为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学校的任务,而家长基本没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意识,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家长并不关注除孩子分数之外的其他教育收效,再者就是由于家长本身文化素养不高,没有主动或引导孩子的能力。其次,一部分教师并不愿意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活动中来,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认为一部分家长因自身素质问题不仅不会配合教学活动,反而会给教学活动制造麻烦;二是觉得大部分家长没有相关专业知识,在教学活动中并起不到什么积极作用,这样的认识是完成错误的,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除老师和同学之外就是家长,而其中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其它任何方面都无法取代的。最后,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实施已经有了几年时间,但大多数中学还是在盲目的追求升学率,分数和升学率几乎成为了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收效唯一的衡量标准,而家校合作也仅仅局限于学校要求家长督促学生进行提高分数方面的学习,而忽略了家校合作教学的真正意义。

2.2家校合作缺乏计划性

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家校合作一般只是以家长会这种单一的形式展开,且学校往往并不将此纳入教学工作安排,其偶发性较强,如大部分家长会之前是因为在教学活动中已经出现了某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学校才会想到通知学生家长来学校讨论,而家长对这些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不能提前预见,更谈不上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而这样缺乏计划性,且目的性不强的家长会很难会起到什么实际的作用,久而久之,家校合作教学只能沦为“面子工程”而变得毫无实际意义。

2.3家校合作缺乏互动性

真正意义上的家校合作教学是需要家长和教师就学生情况相互交流和探讨的,而目前我国家校合作的实际情况则大多是采用教师说家长听的方式进行,这样的家校合作方法并不能使教师深入、全面的了解学生,也无法对其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对实现家校合作教学的意义并无帮助。

2.4家校合作缺乏平等性

我国目前的家校合作往往是以学校为中心,往往只从学校单方面的便利出发考虑,而很少顾忌到家长的想法和实际情况,无论是在时间、地点的选定上还是在活动进行时,家长往往只有听教师讲的机会,而显有表达自己意见和看法的机会,因此,目前的家校合作教学存在着严重缺乏公平性的问题,因缺乏对等的交流机会,使得这样的家校合作教学并起不到多大作用。

3家校合作教学中常见问题的相关对策分析

3.1正确认识家校合作教学

家校合作教学并非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家长会,而是为学生家长和老师就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提供一个进行深入交流的平台,从中发现一些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配合以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之更好的投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

3.2学校要定期组织与家长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活动

中学生正处于一个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身心活动较为活跃,面对社会上的不可控因素很容易被诱惑,因此,学校应定期组织家校合作相关活动,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动态,尽量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而不是一味的进行事后补救。

3.3家长在家校合作教学中的地位同样重要

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篇8

[关键词]俄罗斯 学校德育 变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4-0128-04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处于社会转型的剧烈动荡与变革之中。在对前苏联时期的一切采取全盘否定态度的氛围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主义道德失去了它的主导地位,原有的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为核心的德育体系被全盘打破和否定,俄罗斯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不再制定统一的德育大纲和具体的学校德育标准,致使俄罗斯学校德育陷于混乱无序的状态;而这期间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世界全球化进程迅猛,尤其是公民教育成为国际趋势,这一切为俄罗斯学校德育的改革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以俄罗斯社会转型为大背景,结合俄罗斯政府所推行的一系列德育改革的政策与措施,从德育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分析并揭示当代俄罗斯学校德育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发展路向。

一、德育理念:从“国家与社会本位”到“以人为本、尊重个性”

众所周知,苏联传统的教育理论是把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放在首位的。在社会本位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苏联时期的学校实行的是整齐划一的德育目标,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被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抑,学生的逆反心理不断积郁,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日趋下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意识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消除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突出人本主义成为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早在1988年,苏联在一份名为《通过人道化和民主化达到教育的新质量》报告曾明确指出,教育的出发点首先是人,教育的人道化和个性化就是要通过教育使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校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尊心,信任他们,承认他们的个人志趣、爱好和需求。1992年俄罗斯颁布了第一部教育法,在这部《俄罗斯联邦教育法》中对“教育”作了如下的界定:“本法中的教育指为个人、社会和国家利益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教学教育过程。”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俄罗斯政府通过法律规定将教育的服务对象按照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顺序进行排列,凸显了个人的地位和价值,明确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尽管俄罗斯国内各派学者对此持有不同的见解,但教育人道化、个性化方针的确立,对于转型期的俄罗斯德育改革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俄罗斯德育界提出:“学校德育应该从泯灭个性向全方位发展个性过渡;从背记教条向认识与改造世界过渡;从独裁与孤独向人道与合作过渡。好的德育应该致力于培养人面向生活中最重要的三个角色,即公民、工作人员、家庭成员,并对三个角色提出具体要求。”在俄罗斯学校德育改革中,“以人为本”德育理念的确立是对其传统教育观念的重大突破。首先,“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确认。俄罗斯学者认为,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键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唤醒其自我意识和发挥其能动性。其次,“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尊严和人格,需要教育者给予关心、呵护、理解和尊重。总而言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旨在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二、德育目标:从培养社会主义的“政治人”到培养“合格公民”

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篇9

[关键词]大学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放性;文化建设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已经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善。老百姓的口袋满了,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不能落后。作为祖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接班人,高等教育背景人才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国家关心的重要部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从民族、时代等不同层面不断提升、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让高等教育背景人才能够在和谐、先进的文化氛围中更好地完成学习和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建立。

一、开放大学的具体概念

本文我们着重研究的是“开放大学”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因此先对“开放大学”这一概念加以充分了解。所谓的“开放大学”,其办学特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其办学基础是: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地方广播大学的基础上,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没有“围墙”的新型大学。建设开放大学,开启了电大教育的战略转型期、电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电大事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期以及电大体制与机制的改革期。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首次提出:“办好开放大学”,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对大力开展“开放大学”的建设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开放大学”这一具体概念,我们需要通过以下两组关系的对比,更清晰地了解“开放大学”在教育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一)开放大学与普通高校的关系。我们所熟悉的普通高校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水平提升被逐渐普及的高等教育。具有丰富的高等教育教学资源和文化底蕴,同时也吸引着众多的优秀人才在此汇集。而开放大学则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国民教育与继续教育中都有所作为。一方面开发大学借助自身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为普通高校提供了教学资源、人才推介、教学服务平台等。另一方面开放大学也通过与普通高校的合作,提高自身学科、专业以及课程建设等方面的能力水平。两者相辅相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完善与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作出突出贡献。(二)国家开放大学与地方开放大学的关系。开放大学的办学基础是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地方广播大学,也就是早期电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开放大学体系的理想状态,应该以国家开放大学为核心,以地方性开放大学为骨架,以地方学院、函授学习中心等为基础,在统一的网络平台、公共服务认证体系、学分体系、继续教育资源下,建立“开放大学群”。这样既可以保证中央对地方开放大学的管理,也可以根据地方不同发展特点在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优质调整,让办学更加灵活,以适应人才需求。这样在国家为主,地方为基础,统一标准认证的情况下,可以让我国的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事业更具活力。对开放大学的概念及其与普通国民教育体系的关系加以了解之后,我们就来具体探究校园文化建设在开放大学中的意义所在。

二、校园文化建设对开放大学的重要意义

高校的校园文化,即是高校整体精神的具象化、集中化体现,也是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于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基础之上的独特校园精神。是关系到高校前途与命运的重压影响因素,校园中的每一位成员也深受其影响,特别是作为国家栋梁的高等教育背景人才,其精神文明建设对学校甚至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至关重要。而以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为主的开放大学,其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主要有:(一)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开放大学的办学特色就是其在授课方面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学生只需要打开有网络的电脑,按照规定的课时进行学习,学生彼此间的交流互动机会较少,与老师和学校间的接触也大多为程式化的接触。这样的远程网络学习,不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在校学习的氛围。因此对学校管理归属感较差,时常会出现缺勤、缺考、作弊等违规违纪的行为。此外,缺少精神文明内容的引导和渗透,学生无法深入体会开放大学的校园文化内涵所在,凝聚力匮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引导,首先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另外这样普及度高、应用度广的价值观念,更便于开放大学模式下的学生根据时讯进行交流学习。加强学生间交流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学校教育与社会问题的关注意识,增加学生对开放大学学习经历的归属感,提高学生的社会凝聚力。(二)提升校园精神内涵。电大是开放大学的前身模式,这一模式下更注重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快帮助学生完成专业与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对文化内涵方面的提升。在这样的模式下,开放大学的校园文化只停留在办学特色上,没有实质的精神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组织学生进行线上的学习交流活动,参加线下的宣传与实践。利用开放大学“没有围墙”的特点,更广泛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终身学习的价值理念进行结合并借此推广,能够更好地对开放大学的办学模式进行宣传,也让开放大学的校园精神因为学生线下的宣传和实践更具实质内涵。(三)为国家输送精神文明与专业技术双优人才。开办开放大学的首要意义就是深入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和人力资源开发。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应服务于这一目的。在开放大学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可以让人才利用闲散时间进行深造学习、终身学习等,努力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也借助这一教学平台构建的校园文化,对主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扬和传播,让开放大学的学生做到德才兼备,为国家输送精神文明与专业技术双优人才。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结合

要具体地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需要学生、老师和学校的三方配合。因此其具体的结合措施也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一)校园文化之本———学生。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本,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精神,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摒弃面子工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打下坚固基础。开放大学的学生较为复杂,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与学习水平也参差不齐,要在这样的学生群体中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较大难度。这时就要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精神,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例如,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专业结成“学习互助组”,然后定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小组作业,在网络上进行评比,对优秀作品进行学分奖励。(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程的衔接设计师———老师。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传递者,在校的老师对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衔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校园文化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贯穿于学校建设和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日常的课程学习也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开放大学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其价值体系的传播和衔接一定要与学生的专业教学相融合。这就需要老师做好准备工作。例如,专门开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录播讲座,方便学生随时进行下载观看。整理历年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将突出的个人事迹向新生进行传承教育等。利用好开放大学的网络信息平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开放大学的校园文化做好引导和传承的工作。(三)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引导者———学校。开放大学作为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无“围墙”校园,学校的教学管理情况更为复杂,因此一定要通过决策、工作和管理等方面充分做好引导工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建设充分结合。例如,每日在网课首页上最新的时政讯息、网络课程直播过程中安排每日要闻推送、定期举行在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知识问答竞赛等,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学分挂钩,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的校园文化更紧密地与学生实际学习生活连接起来。

四、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的注意事项

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除了要从学生、老师和学校三个不同方面开展工作之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与时俱进。校园文化的传播除了要对过往精神文明的建设进行积累与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跟紧时代的脚步。要将最准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中,就需要保持积极向上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二)弘扬主流文化。在开放大学中,学生应该有自身独到的观点,但是这些观点的建立基础应该是以主流文化为主。应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文化的差异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师生在和谐先进的校园文化中,得到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成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进行开放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学习的工作,应该引导学校从基层做起,保持学习的热情,更好地为校园文化建设发光发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传播与发展做好风向标。

作者:韩菲单位: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篇10

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是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积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是先进文化的传承者,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是新世纪的创造者和接班人。学生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持久、深入地开展国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学生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今世界风云变幻,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流。但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民族冲突不断,在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尚未形成之前,各种势力的斗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世界并不安宁。在新的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改革不断深入。在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面临的国防压力也不断加大,部分西方大国不愿看到中国的强大,想方设法阻扰中国的前进。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学校,必然要为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人才的准备,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从小树立青少年报效祖国的意识,培养保卫祖国的强大后备军,是我们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加强国防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国防意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族前途,关系到青少年能否成为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合格接班人。俗话说,“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国家的独立、领土完整、安全统一和稳定。无论是确保国家的内政不涉、不被侵犯、领土不被分割,还是实现祖国统一,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都不能没有强大的国防。在中学阶段适时进行国防教育,是党中央的一项英明决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必须在完成科学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的开展国防教育系列活动,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做好它。

二、我校开展国防教育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果

兖矿集团济东中学现有30个教学班,1700余名师生员工,是一所年轻而又现代化的山东省国有重点煤矿达标学校,近几年来,学校以改革为动力,以科研为先导,积极探索现代化企业办学规律,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升学率一直名列集团公司前茅,各类竞赛连年夺魁,在济宁地区小有名气,成为了集团公司兄弟学校学习的榜样。近年来连续被评为“集团公司教育先进单位”、“集团公司模范党支部”、“济宁市遵纪守法光荣校”、“济宁市绿色环保学校”!

近年来,我校在上级武装部门以及新村武装部的指导下,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以“强健意志体魄,加强学生的国防意识、普及国防知识”为总体目标,以争创“国防教育先进学校”为动力,认真开展了轰轰烈烈、富有成效的国防教育活动,做到了制度完善、措施有力、落实到位,效果明显,使我校的国防教育工作扎实有效的向前推进!

(一)、国防教育的内容

1、帮助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增强国防意识。

2、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国史、军史的教育,帮助同学们了解中国人民革命的历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献身精神。

3、进行科技强军、国防军事形势教育,增强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责任感、紧迫感。

4、定期进行军事化训练,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顽强的意志。

5、向青少年普及国防军事知识,了解重大国防事件,居安思危,帮助学生树立忧患意识。

(二)、国防教育的的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学校国防教育的领导,切实做好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学校成立国防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范恩亮吉孟涛陈跃隆

副组长:郝轩山张强宝张宪领

成员:冯雪亮付清晨刘防修韩同奇杨洪波田记孔彬各年级组长、班主任

学校国防教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由冯雪亮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协调处理、安排、落实、检查学校国防教育的日常事物工作。

(三)、实施国防教育的措施

1、建立国防教育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布置国防教育的具体内容,形成计划,并落实专人负责,使国防教育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发挥政治课、历史课、地理课课堂主渠道作用,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国防知识,把知识的传授与国防教育爱国、报国结合起来。

3、利用宣传栏、黑板报、读报栏,广泛张贴国防教育知识,创设较好的学习氛围。

4、利用升旗仪式,结合国内外重大时事,对学生进行有国必有防、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育。

5、通过纪念日,举办演讲会、报告会、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树立建设强大祖国的思想。

6、每年举行一次军事化集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和组织纪律观念。

7、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定期放映革命战争题材的影片,提高国防教育的吸引力,增强同学们对国防的感性认识。

8、每年建军节期间,举办黑板报展览、国防知识答卷、国防征文活动,积极宣传《国防法》、《兵役法》等法律知识,在武装部的指导下开展系列参观活动。

9、开展“拥军爱民”小卫士活动,组织青少年成立拥军服务队,帮助周边地区军烈属义务劳动。

10、学校图书馆订阅《报》、《国防》、《军事知识》、《中国国防报》、《兵器知识》、《航空知识》、《舰船知识》、《纵横》、《军事史话》等国防教育刊物,积极组织学生阅读,定期举办读书会和读书笔记竞赛。

国防教育可以说不单单是对学生进行军事教育和军体训练,她还有许多教育功能: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可以让学生从小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接受共产主义信念教育、法制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基础道德,使他们真正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国防教育也是我校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正是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近几年来,我校国防教育工作开展的轰轰烈烈,军训等国防教育活动屡屡在济东新村、兖矿电视台报道,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由于我们把学校的常规教育与国防教育机制相结合,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规范行为和勤奋学习的良好作风入手,进而促进学校优良校风形成、促进我校学生自主教育的更好实施,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有人认为,在中学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增加学生负担,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前途,而我校国防教育的成功实践证明,在中小学开展国防教育,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更是培育21世纪钢铁长城捍卫者的主要渠道。兖矿集团济东中学浓浓的国防教育氛围,使学生们逐渐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行为准则,端正了学习态度,学校校风逐步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重大突破。

三、下一步济东中学国防教育工作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国防教育法》为指导,以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提高学生的素质为重点,全面贯彻《中小学国防教育纲要》和《山东省小学、初中学生国防教育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国防教育在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继续深化学校的特色建设,坚持“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国防教育新的形式、方法和途径,力求与“雏鹰争章、新世纪我能行”、“争创校园之星”等活动有机结合,在各级武装部门的指导下,大力开展轰轰烈烈的国防教育活动,争创“国防教育先进学校”的光荣称号!

按照中央关于抓好全民国防教育的指示精神,认真组织学习国家教委颁发的《小学、初中国防教育纲要》(试行)、《学校国防教育常规》,把国防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多渠道、有特色地开展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

1、抓好课堂教学渗透工作。

把课堂教学作为国防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学校学期(学年)计划中要充分体现国防教育的内容。每学期开学初各教研组都要集体讨论并梳理、摘录出可供联系的国防教育素材,以便于教师备课、上课时有机渗透。地理课主要渗透祖国的疆土、国界线、边界线,让学生初步了解“三防”知识。历史课要结合中国近代史上的抗倭寇、郑成功、义和团起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等历史事件,突出帝国主义入侵和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事迹。语文课要结合反映志愿军的一些具有国防教育意义的课文,使学生认识到军队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音乐课通过教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打靶归来》等军歌,歌唱人民军队,沤歌英雄人物,美术通过画军人,画飞机、军舰等,对学生进行爱军队壮军威教育。政治课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宪法》、《兵役法》讲解,使学生从小就明白依法服兵役,参加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组织,保卫祖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职责。自然学科等要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适当渗透有关兵器知识,教育学生树立起落后就要挨打的思想意识。体育课要进行基本的军事技能

教育和训练、培养。

2、抓好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延伸和拓展。要通过观、读、议、写、讲、训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国防观点。观: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爱国主义影片,特别是《上甘岭》、《甲午风云》等涉及到国防教育的影片。读:要求学生每学期读五篇以上有关国防教育的文章,并作好内容摘要,写好心得笔记,定期交老师审核。议:全校每学期都要举办一期“国防辩论会”,选择辩论主题如:“当兵傻不傻”、“小家与大家”、“让出一些国土可以吗?”等论题,让学生面对面地争一争,议一议,唱: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举行一次军歌歌咏比赛。像《一、二、三、四歌》、《大海,啊故乡》《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风采》、《望星空》等军歌,要求学生人人会唱。写:就是组织少年军校中的小记者对熟悉的军人及身边的“优秀学员”进行采访报道,歌颂他们的崇高品质。训:就是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让学生着绿军装,顶酷暑骄阳,像一样摸爬滚打,军衣浸湿,膝盖磨肿,手臂磨破,来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

3、开展讲座辅导

针对学生对高科技军事技术及现代武器不熟悉的实际状况,请校外军事辅导员来校作“伊拉克战争”、“高科技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国防实力”、“我国先进武器在世界的位置”等讲座,通过讲座使学生明白高科技在国防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学科技、爱科技的热情。

4、进行角色训练

每隔两年,学校组建一期少年军校,根据学生对兵种的喜爱程度,进行不同的训练。通过着军装,唱军歌,过军营生活、学军事知识,练军事本领,仿军事战争等系列活动,做到学生日常行为军事化,学生时时处处事事觉得自己既是一个遵纪守法好学上进的好学生,又是一名肩负神圣职责保卫国家安全的“军人”,大大增强爱国主义的使命感、责任感。

5、基地熏陶

利用当地有革命的历史基地开展国防教育。我们把驻军守备营选为正常的国防基地。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每次参观后,要求学生写出观后感,在学校广播站开辟学校“我爱国防”热线,选播优秀观后感。

6、建立评价激励机制

每年评选出50个优秀少年军校学员,其中包括10名遵纪守法的好学员,10名国防知识掌握得最多的“小博士”、(文秘站:)10名军歌唱得既多又好的“小歌手”10名善讲国防故事的“故事大王”、l0名为军烈属最佳服务的标兵,激发学生关心国防的热情。

7、利用榜样引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树立榜样可以使学生学有目标,行有方向。首先,我们要求学生从保卫国防的英雄中自己找榜样,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说榜样,通过讲述榜样机智勇敢的对敌故事,学生自然而然地学到了榜样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热爱祖国的坚定信念,最后,组织全体学生学榜样,要求他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以榜样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把学榜样与日常行为规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树榜样、说榜样、学榜样这“三步曲”,使学生的榜样意识明显增强,人人争做榜样。

8、设立国防教育班

在初一年级中,选取部分班级作为试点,建立国防教育班。在课程的安排上,每周保证一课时进行国防教育。教师要确定,内容要确定,时间要确定,评价要客观,检查要到位。把国防教育与学生的品德培养、纪律观念以及集体主义结合起来。学期末进行总体评价,做好总结,并及时上报武装部。

9、搞好阵地建设

学校要设立国防教育专栏,由团支部和政教处负责。要求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定期更换,突出热点,抓住焦点,图文并茂。

“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座谈会

济东中学汇报材料

一、对开展国防教育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是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积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是先进文化的传承者,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是新世纪的创造者和接班人。学生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持久、深入地开展国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学生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