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的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09:38

家校合作的趋势篇1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13—0016—0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家校合作是家庭与学校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的双向活动。现代教育呼唤现代教学手段,家校合作作为新型的教育模式,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一、家校合作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家校合作教育模式是教育规律的需求。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势,也有各自的不足,如果两者能够巧妙结合,就能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教育发展。家庭教育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主要场所,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和天然的亲子之情是无可比拟的,但家庭教育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个人意志,在教育孩子时往往缺乏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机构,是促使青少年儿童社会化的专门场所,但同家庭教育的连续性相比,学校教育具有阶段性,而且学校教育内容的稳定性、系统性一般不能因人而异、随意更换。

教育青少年是家长和教师共同的职责,虽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目标、要求以及教育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但它们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总的来说,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教育对象也是一致的,因此,只有家校合作才能充分发挥两方面教育的优势,取长补短,才能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

其次,家校合作教育模式是历史发展的需求。在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古代社会,家庭是基本的生产单位,家庭的生产和经济功能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家长对其家庭成员的劳动和劳动产品具有绝对的支配权,其中也包含着对子女教育的支配和控制。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社会发展带来了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家庭不再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而逐渐变为经济共同体和消费单位。生产的社会化、工业化促使学校尤其是公共教育取代了父母相当部分的教育权利。在现代社会中,孩子的教育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担负。用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的局限,这样才能促使家庭和学校形成教育合力,相得益彰,携手并进。

再次,家校合作教育模式是以人为本的需求。以人为本就是要遵照孩子的发展特点,顺乎孩子的兴趣特长,做到人人都成才。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只能依靠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参与。今天的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的急剧变化也影响家庭结构的变化,在当前家庭中,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正逐渐成为家长一代。而这些人中,有的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有的缺乏必要的教育知识。为了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学校应当发挥积极的作用,既帮助家长解决教育方法的缺失问题,又给孩子们以心灵上的安慰,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二、家校合作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20世纪后期,世界各国政府为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把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颁布行动纲领,强力推进。我国家校合作教育从20世纪末开始探索实践,但合作的水平较低,在实践上还有许多未开辟的领域。由于家校关系没有理顺,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家校双方立场的差异问题,如观念有差异、角色定位不明、相互缺乏了解等问题。具体来说,在目前家校合作关系中,偏重的是层次较低、时效性较短、单向的或者说比较简易的家校合作关系,形式比较单一,常以家长会为主,以集体活动为主等。另一方面,在内容上局限性比较大,常以学习为主、以家长陪读为主;在合作效果上表现为频率较小、程度较低等特点。这就急需要双方在以后的合作中加强沟通,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强化各自责任。

家校合作的趋势篇2

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发展趋势

回顾高校内部审计发展历史,自从20世纪80年代高校开始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以来,高校的内部审计就自然的被赋予了监管职能。由于这种监督、维护财经法纪的职能是在政府的直接推动下发展起来的,而不是高校根据实际需求建立的,所以一直被内部审计业界视为国家审计的延伸。但是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大和各高校筹集资金的多元化,这种“查错纠弊”、“堵塞漏洞”的职能已经不能适应新环境下高校发展的需求,不仅体现在同上层的使命、目标的协调性上,而且体现在对下层的机构设置和内部审计职责和职权的指导上,更重要的是无法满足高校对管理审计、教育效益审计、教育质量审计等新的审计需求。

这些新的需求使得高校内部审计职能的发展必须跟上整个审计职能发展的趋势。而职能的发展趋势又会受到组织结构、职能存在的环境、组织的战略甚至组织的决策者的主观意识等多种因素影响,预测起来比较困难,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发展趋势也是如此。尽管对于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发展趋势进行精确预测起来比较困难,但整体的发展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一些高校内部审计已经试图适应环境变化和管理现代化的要求,在不断转变和开发在监督、评价、鉴证的基础上又开发了建设、管理、控制、服务等职能。www.133229.com笔者将近几年高校在这方面的趋势进行仔细的总结,归纳出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明晰性

从公共事业视角来看,未来高校内部审计职能方面会变得更加明晰,这是既现代高校内部管理的需要,也是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发展的需求。由于现代内部审计逐步转向以风险为基础的风险导向型审计,风险会对高校内部审计职能的发展和确保职能的实现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这就需要有明晰的职能定位,进而准确的定位内部审计的职权和职责,以确保降低审计风险和高校发展中的风险。

这种明晰性可能会表现在,在涉及国家审计重合部分的职责如经济责任审计、法规法纪审计职能,会被逐步淡化或者逐步降低其在总职能中的地位。在所负责任方面,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对此类审计结果不再负保证类责任。也就是说高校内部审计部门不必再为没有查出高校的违规、违法而负失职的责任。在此类审计中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只负责向主管此类审计的国家审计部门提供正确、合法的、尽量充足的证据,至于定性或其他决定应该由国家审计做出。而涉及到鉴证性的职责则需要进行外包处理,如基建工程审计等,而内部审计部门过程中只负责对外包项目的成本、质量等进行控制。

通过上述职能调整,高校内部审计可以将精力集中在高校的战略审计、流程审计、内控审计、风险审计职能方面,还可以适当开展教育教学质量审计等新的职能,最终形成职能、职权、职责明晰的高校内部审计职能体系。不再会出现“该做的没有做好,不该做的到处伸手”的尴尬局面。

二、综合性

综合性是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发展的另一个明显的特征。如果说明晰性是对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在“职”的方面的要求话,那么综合性就是在“能”这方面发展的一个趋势。尽管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在职权、职责方面力求明晰,尽量使自己置身于各项具体管理事项之外,最终到达独立客观的评价、审计效果。但并不影响高校内部审计“一专多能”的职能设计理念,而且从管理成本的角度来看,设置“一专多能”型部门职能也是合理的。为此最终形成两种综合性的发展趋势:一是技能和应用工具的综合性。也就是说,高校内部审计在履行职能时会综合应用到各种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技能和应用工具,以实现最终的审计目标。正如本文前面运用公共管理的分析工具一样。二是功能的综合性。为了高校最终发展的需求,高校内部审计可以将不同的职能加以整合,衍生出新的审计职能。例如可以将风险审计职能和流程审计职能相结,形成流程中的风险审计职能等。这种搭积木式的职能组合不仅为高校内部审计发展极大的拓展了空间,更重要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估、监控高校个方面发展情况,最终为高校健康高效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三、开放性

虽然内部审计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内向服务性。但随着整个社会共事性事务的公开、透明的趋势要求,高校作为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审计也很难在自我封闭中寻求自我发展。为此实现高校内部审计的内向服务与开放性的统一构成了高校内部审计发展的中大挑战。但一些富有经验的高校内审部门通过设计有限的开放性模式来应对这个挑战。既通过职能和服务相剥离的方式来解决。也就是在职能定位上采取开放的方式,而在服务上采取局部内向性的方式。用职能的博采众长,来实现服务上的为我所用。在开放性的职能设计中,高校内部审计职能的一个形象比喻就是分水阀。它将有利于提升高校形象、公信力等,有利于鉴证信息向社会予以公布,而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管理层或决策层予以解决,并进行跟踪。

采用这种形式避免了以往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只是言过不言功,或者只闷头做自己的工作情况。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同时职能上开放,使得高校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特别是社会审计资源,有利于内部审计职能充分发展。

通过前面对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发展趋势的分析与预测,有利于高校内部审计自身对职能进行重新设计与定位,为高校提高其运营管理水平以及资源的运用效率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家校合作的趋势篇3

【关键词】发展趋势参考和借鉴体系创新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172

一、物流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1.现代人才观导引的教育理念革新化趋势。

2.岗位定位对应的培养多层次化趋势。

3.教学内容的实用化、技能化趋势。

4.物流人才知识体系创新化趋势。

二、发达国家和地区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

近年来,我国的物流教育发展势头迅猛,但各个高校专业培养方案不分层次,定位模糊,目标游移,课程随意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较为系统全面的梳理和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物流教育模式与教育水平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的问题,特别是市场需要的适用性、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与高校现有物流人才培养供给模式之间的矛盾已严重影响了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需要瞻望物流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研习国外及港台物流教育经验,为我国的物流教育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物流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市场和社会的不断变革与发展,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做法来看,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呈现出若干新的发展趋势。研究和认识这些趋势,对于改革我们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物流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总括起来看,这些趋势包括:

(一)现代人才观导引的教育理念革新化趋势

传统的人才观将人才的能力局限于认知、操作等少数几项能力。根据现代人才观,人才的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物流教育理念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物流人才要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就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未来的物流教育将侧重于对学生自学能力、为人处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岗位定位对应的培养多层次化趋势

物流既是一个行业,同时作为一个职业岗位――物流又存在于众多不同的行业之中,而每一个行业中又客观上存在着不同层次的物流工作岗位。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不同,对物流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也就各有不同。这就要求物流教育界要根据社会用人单位对物流人才的具体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物流人才。

(三)教学内容的实用化、技能化趋势

物流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如果只掌握物流理论,不熟悉物流工作所要求的实际操作技能,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物流人才。在物流人才的国际竞争中,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物流教育机构都非常重视物流教学内容的实用化、综合化。这就要求物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努力做到理论结合实际,既重基础,又重实用,实现物流人才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

(四)物流人才知识体系创新化趋势

物流之所以被称为现代经济和现代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是因为物流工作者能够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节约生产经营的成本,使同样成本的资源比过去带来更多的有效产出和利润。也就是说,物流知识的创新、扩散和运用带来的更高的生产力,是“第三利润”得以增长的根本原因。因此,物流知识创新化趋势要求物流教育界加强对科技型和知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四、发达国家和地区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

目前,国外物流课程的设置一般是基于配送和运输等物流核心要素开展的。典型课程包括物流战略、配送系统设计、运输与仓储的规划管理、配送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的开发与使用。其中商学院设置的物流管理专业强调供应链管理,课程包括供应链管理技术和应用、供应链物流、战略与应用、战略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也包括相关的分析管理技术和方法,如仿真技术、统计学、运筹学、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法律与商业之间的交叉学科。土木工程系开设的物流课程包括:港口规划与管理、运输系统分析、智能交通与车辆系统、运输管理与政策、道路网络管理系统、交通流理论、地理信息系统等。工业工程系开设的课程包括运营规划与控制、工业物流、库存系统等。

国外物流纵深研究领域包括:配送战略与规划、配送与运输管理、仓储与物资处理系统、信息技术与物流、物流系统设计、自动仓库设计、供应链管理、在线车辆调度的算法,智能交通系统与多式联运,港口的网络模型联系和市场分配,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

除了在高等院校培养物流专业人才外,发达国家各种非正规的培训也非常普遍。物流行业协会和高校开展物流职业教育,开设的课程既涉及整个物流流程,又各具专业针对性,明确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大纲,能够使学员有针对性地去选择所需课程。同时,欧美日等国都建立了物流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德国的学生则是一方面在学校接受教育,另一方面在企业接受培训,这种形式的学习被人们称为“双元制”,它被人们称为德国高等教育的秘密武器。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物流产业发展,已经形成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相结合的物流人才教育体系,能够有效地满足物流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我国香港与台湾地区的物流教育与内地相比起步也属较早。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开设了物流相关课程。由于香港各大学开设与物流相关课程均与运输(航运)相关,香港理工大学设有国际航运与物流管理系,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开设了运输物流管理。台湾地区的成功大学开设了物流管理、国际物流专业,新竹交通设有交通运输研究所和运输科技与管理系。

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物流产业发展,已经形成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相结合的物流人才教育体系,能够有效地满足物流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刘联辉,应用型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柳和玲,物流管理专业集群式模块课程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4.

[3]周江华,刘桂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探讨[J],中国水运,2003.12.

家校合作的趋势篇4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战略规划 发展趋势 英国 美国

[分类号]G259 G258.6

目前,英美知名高校图书馆规划制定已非常成熟,涵盖了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各个方面,有很多新思路和新策略蕴藏其中,值得我们去挖掘。通过笔者前期对这些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必备要素――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所进行的分析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对自身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并充满自信,每年都对战略规划进行修订,每3到5年出台新的战略规划,从战略规划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其崭新的发展轮廓。因此,探讨英美知名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借鉴价值。文章基于英美知名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的研究,归纳出未来五年英美知名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特征、变革趋势及没想。

1 英美10所知名高校图书馆范围界定

世界一流大学的图书馆应当保持世界一流的地位,根据tHe2010年度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笔者选取排名前30位的高校进行网站调研,浏览其图书馆网站,选取具有较为完善的图书馆最新年度规划或中期战略规划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出10所高校,见表1。

下面就以上10所大学图书馆(截至2011年2月在其官方网站公布)的中期战略规划及最新年度规划文本展开讨论。

2 各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中有关发展趋势的阐述

国外知名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制定、修订和完善已经形成良好的机制,专门的战略规划团队会定期在网站上最新修订成果。本节所提到的发展趋势多数从战略规划各部分的阐述中提炼,有的则通过新老战略规划的比对得出。如表2所示:

3 各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分析

3.1馆藏发展趋势:建设世界级馆藏

未来世界一流高校图书馆馆藏发展趋势正如剑桥大学提出的“强化世界级馆藏”。具体体现在:

3.1.1加大印刷型馆藏的建设与保存力度 图书馆应逐渐减少研究资料的复本,增强研究型馆藏资料的深度,涵盖更广泛的学科范围;支持购买多复本的教育型馆藏资料;建设高密度存储库。

3.1.2加强数字馆藏建设 图书馆应尽可能多地获取数字资源而非纸质资源。建设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是应有之义,数字资源保存将成为行动的重点。图书馆必须通过订购、开放获取、数字化等方式提高电子资源的可用量,提供更加便于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新界面,同时继续加强对各种形式的特有的、珍贵的和特殊的馆藏资源的数字化。

3.1.3重视馆藏评估 图书馆应具有预见财政开支和评估馆藏的能力。要加强资源建设委员会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印刷材料和电子期刊的订阅价值。

3.2信息技术与服务发展趋势: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

无处不在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技术与服务发展的最基本趋势,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则是终极目标。高校图书馆需要结合自身的定位和职能,朝这个方向努力。

3.2.1成为无处不在的图书馆 无论读者在哪里,图书馆都能提供无缝访问。信息技术在使图书馆如何改造成为教学和研究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撑方面存在巨大潜力,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广泛有效的应用会成为必然趋势。各高校图书馆规划都强调了技术是如何辅助教学科研以及支持整个学校的学术使命。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要求图书馆必须每6个月重新审视信息技术战略,每3年或每5年对信息技术规划做非常大的调整。正如哈佛大学图书馆信息系统办公室(oiS)的战略目标是建立以用户为中心,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保障的图书馆系统。图书馆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和空间障碍,将读者所需要的内容以最方便的形式及时地提供给读者。

3.2.2成为无所不包的图书馆 图书馆必须强化最基本的信息收集功能,能适应高度专业化的研究和跨学科探索,最大化地链接相关数据,包括博物馆、出版社、档案馆,甚至将高校所有信息都集成到一个通用的框架,进行知识管理和数据挖掘。

3.2.3成为无所不能的图书馆 图书馆要提供有效的服务、全面的信息资源和实用的管理系统。具体包括:引人统一检索平台,设计灵活的网站架构,集成一个直观的用户界面环境,提供无缝和“一键接入”;审查和定期更新资料库系统;探索如何与同类机构在数字化保存方面的合作。

综上所述,读者必须能够访问和使用不熟悉的新资源,信息技术才能真正成为图书馆的利器。为了在效率和效能上实现最大化,图书馆的服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至关重要。图书馆必须要做的努力包括:

・高密度的读者需求调查。目前国外在调查用户需求过程中,广泛使用“focusgroupsandsurveys”(目标群体调查)的实证方法。

・专业化的情报咨询服务。建立情报咨询综合团队(包括教师、学生及图书馆员),以学科教学为基础进行学习、研究和实验。学科馆员必须掌握某学科的印本和在线资源。在开展基于学科的读者服务过程中,巩固和增强学科馆员的关键性作用。

・高水平的信息素养教育。图书馆为读者设计有效的培训工具,拓展读者教育项目。以低年级的本科生为主要对象,培训学生如何寻找有效的信息。向高年级的本科生、研究生传授高级的、熟练的信息技巧和研究技巧。通过互动式的指南、播客(podcast-ing)和博客,开发受欢迎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比如耶鲁大学图书馆开展的“个人图书馆计划”,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图书馆开展的信息素养计划。在数字技术在高校越来越普遍的今天,这些活动将变得更有价值。

3.3空间发展(thelibraryasplace)趋势:成为学校最受欢迎的场所

图书馆必须实现由单纯的物理空间向物理与虚拟相结合的空间转变。虽然越来越多的工作通过远程方式完成,但是,物理环境还将继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优化学习及科研环境,改进图书馆物理设施和提供适当的软硬件,满足读者(单独或群体)的工作,图书馆将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场所。

3.3.1图书馆在文化宣传方面的功能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改变图书馆的空间配置,通过特藏在物理和虚拟空间的频繁展览、举办讲座等方式吸引读者。

3.3.2图书馆在传承文化和保存特藏的优势将日益凸显 古籍、手稿等特藏的保存对于文化传承相当重要。特藏保存需要特殊的物理环境。图书馆必须思考如何提供最佳的条件以确保长期保存。

3.3.3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学习空间建设将逐渐普及 信息共享空间、学习空间的建设将越来越普遍。如哈佛大学图书馆设有19个不同的学习空间,用来举办专场学术研讨会,也可作为小型会议室和研究室。

3.4对外合作趋势:共享实现共赢

高校图书馆对外合作目的在于节省成本,减少重复建设,包括在高校范围内寻求合作、校外合作、与部级单位合作、与其他国家合作等等。

高校范围内的合作可以从人员共享、资源共享、技术共享、机会共享等方面开展,例如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与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合作开展了“2UCL计划”。又比如哈佛大学等高校参与的图书馆联盟BorrowDirect。同时,高校图书馆也可以与高校出版社、搜索引擎、大型网络书店等机构开展合作。

3.5馆员专业发展趋势:图书馆员是业务能手,更是学术专家

图书馆员在数字化时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图书馆员素质,将有利于图书馆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的高效开展。鼓励图书馆员专业发展,提高服务技能将继续成为确保学校保持世界一流的教学和科研支撑环境的重要手段。

・战略规划的引导作用显得日益重要。全体馆员都要以图书馆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作为指引,参与其中,使战略规划能有效实施,同时打造出鲜明的图书馆文化。

・学术水平的整体提升成为重中之重。图书馆必须实行全面的个人发展计划以及培训计划。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数字化研究和学术中心(CDRS)创建了一个密集的内部专业发展方案,通过让馆员参与项目来提升学术水平。

・绩效评价的合理机制提供强劲动力。图书馆必须确立个人岗位绩效目标,馆员要明确岗位职责,通过绩效评价体系的考核,达到提高个人和组织绩效的目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促进图书馆员个人的业绩和图书馆整体业绩的提高,有助于将个人行为与图书馆的战略目标相结合。

4 结语

未来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在有限的财政预算下,建成全面覆盖、类型多样和传承文明的一流馆藏,向实现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信息服务而努力,继续推广多方合作与共享共赢的模式,建设一支业务能力突出,学术水平拔尖的图书馆员队伍,使图书馆成为学校最受学生欢迎的场所。建成世界一流高校图书馆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为建设一流馆藏,图书馆必须找到在物理馆藏与数字馆藏管理相结合的模式中寻求平衡的方法,必须探讨如何使各个馆藏分支机构的运转达到效率最优化,必须建立一整套易于使用的保存体系。

・为使以读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趋于常态,图书馆必须提供各领域(包括学科服务、情报咨询服务、信息素养教育服务等方面)的服务。

・为塑造受读者欢迎的图书馆环境,必须重新定义和配置图书馆空间。图书馆必须转变为跨学科的、多功能的学习空间,支持团队以及个人的研究,有先进的技术系统作为支持。

・为更好地服务读者,必须提高图书馆员的技能,必须采取相应的战略方针,部署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学习机会,提高应用新技术的技能。

家校合作的趋势篇5

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教师教育教学过程

近年来,高师美术教育在“艺考热”、扩招热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推动下,其办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数高师院校打破了单一培养教师的传统,面向市场设置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一种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强劲态势。同时,在基础教育新课改和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两种趋势也十分明显给高师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培养目标趋于多元化

(一)设计艺术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新的生长点

传统上,我国美术教育大体延续着美术学院工艺美院和高师美术教育三大类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术学院设置国、油、版、雕、史论等传统专业,培养专业美术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工艺美院以实用设计门类划分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大体沿袭了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为专业培养目标。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社会对纯艺术类人才需求量不断缩小,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大中城市也渐趋饱和,而设计类实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至90年代,设计类专业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热点。全国各大美术院校都争相开办设计类专业,而高师美术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增设了“平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以教育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设有综合绘画、美术教育和环境艺术设计三大学科,并按“综合绘画和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招生;东北师范大学设有美术教育、油画、水彩画、中国画、雕塑、环境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与电脑美术设计等7个系,其中只有美术教育系为师范类专业;陕西师范大学设油画、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四个系,并按照美术教育、绘画、装潢设计三个专业培养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专门培养从事美术、书法、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西南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及雕塑四个本科专业,只有美术学为师范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为非师范类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三个本科专业,设有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系,多数为近年来新兴的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

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席卷全国的大学综合化总趋势的一部分。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种综合化趋势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美术教育的综合化。在以往,美术学专业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师范类”被“教师教育”所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为培养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当前,不少艺术学院都开设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其在师资、科研、教学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并对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劲的挑战。二是教师教育综合化。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991年,在欧洲教师联合会上,由欧共体12个成员国60位专家共同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2003年11月,全国一百多所非师范类院校召开会议,共同《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明确指出:“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办学经费充足、硬件设施先进、学校认同感较好等优势,他们的毕业生后劲足、适应性强,更加受到中小学校和同行的好评,这也成为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目标多元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但在现有的高师本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是大势所趋。主要途径有:一是形成“大美术”的理念。今天,美术在人们的观念中除了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外,还有建筑设计、工业造型、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艺术、多媒体网页设计等等,在这些专业中还可以分出多个分支,它们都是美术的范畴。二是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当前,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基础教学,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之后,再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少高师院校,已经开始试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二、教师教育趋于专业化

家校合作的趋势篇6

一、我国高职教育背景

就高职教育发展轨迹而言,数量急剧增加的高职院校呈现出明显的两面性: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发展弥补了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中人才结构的不足,培养了大批的实用性人才,为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知识更新周期的加快,以及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但另一方面,过渡膨胀的高职教育,导致教育质量急剧下滑,教育取向、培养模式,甚至是办学条件都受到社会的质疑,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受到严重的影响,对高职教育的深层反思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面临众多发展困境,主要表现为:

首先是硬件设施的困境。高职院校迫于教育成本的压力而改变培养方式和目标,导致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难以对接市场经济行为。与普通高校而言,高职院校准入门槛相对较低,硬件设施的配置相对落后于普通大学,加之以自主经营的模式,使得教育投入相对缺乏,办学条件不足。显然,职业教育的初衷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缺乏教学基础设施的高职院校,为规避教育成本的增加问题,转而向理论型、知识性教育目标靠近,逐渐发展成为重理论、轻实际的教育培养方式。与普通高校相比,理论型教育和知识型教育正是他们的优势所在。可以说,高职院校用自己的“短处”和普通大学的“长处”相比较,其结果早已注定。从这点上说,高职教育不仅偏离了自身的教育初衷,而且违背了基本的市场规律,为后期人才培养和自身的发展制造了巨大的麻烦,也使得我国职业教育面临全局性的发展困境。

其次是教育实施中的困境。教材陈旧、教法落后是困扰高职教育的诟病。整体而言,我国职业教育教材缺少职业教育特色,各类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交叉重复的现象,不仅没有专业方面的区分度,而且缺乏实际操作的针对性,严重影响教育效果。此外,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国现有职业教育系统的师资绝大部分来自于普通大学,他们大都从事理论教育和学科知识教育,较少接触一线实际工作;而外聘技工类教师比例很低,缺乏理论教育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培养环境,因此在教育模式上倾向于“知识教育”,技能操作方面的实际应用教育比较少。由此造成的高职教育只能园囿于狭隘的知识型、理论型教育,极大地影响了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

再次是教育现代化面临困境。无论从教学技术、教学水平还是教学设施上,我国高职院校都缺乏现代化要素的注入。比如说教学理念没有脱离传统教学模式,教育水平还停留在课本教材等传统媒介上,教学设施还没有跟进现代先进电子技术发展步伐等等,这些都是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亟需解决的瓶颈问题。因此,培养和引进一大批能够掌握现代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设备的专业教师队伍,提升教学设施建设水平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高职教育发展趋势

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适应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高职教育不可或缺,虽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会减缓高职教育发展的步伐,但高职教育的前景依然广阔,其发展趋势也具有明显的特征:

一是高职教育的终身化趋势不断加强。不论是普通大学教育还是高职职业教育,都将面临教育终身化趋势。作为实用技术型的高职教育,其终身化趋势更加明显。社会结构的进一步分化加剧了职业分工的精细化,而职业流动趋势的加强又极大地刺激了岗位的稳定性,加之以现代工业技术力量的加速更新,“社会人”已经不再停留在相对稳定的职位和技术水平层面了,以电子信息化、电子科技化为代表的现代化趋势正在改变着整个社会结构,职业教育也必须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职业教育的终身化趋势也就在所难免。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以往将“青年学生培养后送入社会就完结”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已经不再适应市场需要了,很多已经毕业的学生需要回到学校进行“再教育”,甚至是终身教育,这就是我国高职院校当前需要调整的战略。换言之,我国高职院校还必需做好社会技术工人的“回头教育”准备,这才是现代化趋势下完整的职业教育方向。

二是我国高职教育的规模还将继续拓展,教育质量要求还将进一步提升。尽管高职教育面临生源上、硬件上、教学上甚至是教学目标上的困境,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规模和覆盖面还将进一步拓展。可以预见,未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还将进一步加剧,一定时期内人口总量还会呈增长趋势,劳动力就业仍将是一个多元化的传统格局。而对于职业教育,其教育对象和教育层次将随着产业结构的高层次、技术水平的高要求和人才结构的多元化趋势不断发生改变,相当一部分的从业人员需要进行普通的职业教育,另外一部分人则需要进行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下某些技术和管理技能相结合的职业岗位要求。

三是我国高职教育的专业特色程度将会愈加明显,技能教育将引领高职教育培养方向。面临激励竞争的高职教育,在经历若干年市场竞争和调整后,具有独特优势的院校将会继续发扬其独特性,并力求向更深、更新的方向努力。对于没有竞争优势或显著办校特色的高职院校,将被市场所淘汰,而模仿和跟风的高职院校,也将面临教育体系内部的重新洗牌,其命运走向最终还是取决于各自的办学水平和专业特色适应市场程度,说白了,就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市场竞争力的问题。

家校合作的趋势篇7

关键词:德育国际趋势

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德育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重视德育,可谓古今中外教育的普遍现象。然而在本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这20多年间,许多西方国家却忽视、冷淡了学校德育。近10多年来,德育问题重又引起国际社会和西方国家的广泛注意,重视德育,已逐渐形成教育的一种国际性趋势。本文拟对这一历史现象作简要评述。

一、本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对学校德育问题给予了很大的关注

1978年,联合国秘书长向关于道德价值观、课程设计与当代世界需求之间关系的国际讨论会发出贺电,表示对讨论会及会议主题的深深关切:“我谨以联合国秘书长的名义,祝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召开这样一次重要国际会议。……尤其令我感到鼓舞的是:关于国际合作的教育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的有机部分。”第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召开了分析“课程设计”与道德教育关系的国际性会议。会议着重分析了影响道德教育质量的各种社会力量,指出这些社会力量的作用大小在各国不尽一致,但必须认真对待。会议在有关道德教育的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1986年的国际教育大会更是明确地提出要求,即“通过智育、德育、体育、美育来教育青年,促进个人全面和协调的发展”。

进入80年代,许多西方国家也表现出对学校德育改革的迫切愿望。

英国教育大臣贝克于1987年发表了《教育改革议案》的报告,提出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他认为,学校不仅应当重视提高教育质量,而且应当重视培养学生深切了解生活,了解人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辨别是非等能力。90年代初,英国教育部颁布了《道德教育大纲》,规定学校必须向学生传授道德价值观。

近年,日本社会关于加强学校德育的呼声很高。文部省在1988年度教育白皮书中强调:“道德教育在培养心灵丰富的人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其规划的《21世纪教育目标》中指出:“只有重视思想素质的培养,才能保证人才的健康成长。”该《目标》要求学校以“德、智、体”为顺序来实现培养目标。

1988年,美国联邦教育部长贝内特在向总统递交的报告中强调这样

一个观点:美国的教育必须在道德课、纪律秩序和勤奋学习三个方面取得显著改进。

1986年,新加坡政府公布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各种族都能接受的五大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新加坡新一代的学校道德教育就是在这五大价值观指导下应运而生的。

上面列举的只是部分西方发达国家(这里的“西方”泛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形,其他西方国家对学校德育的关注,大同小异。

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重视德育已成为近些年教育的一种国际性趋势。

二、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德育问题会引起西方社会如此关注,以至形成一种国际性的教育发展趋势?探讨这个问题,必须联系到80年代以前的时代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社会进入以电子计算机、遗传工程、光导纤维、激光等新技术的广泛利用为特征的新技术革命的时代。同时,以美国和苏联这两个战胜国家的对峙为轴心所形成的国际紧张局势日益加剧,使各国间的关系进入了空前紧张的冷战状态。生产能力的迅速发展和军备竞赛的加剧,都要求培养大批具有高度科学技术能力的人,因而对各国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量。50年代末,苏联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惊慌与震动,触发了一场世界规模的教育改革运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联邦德国等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纷纷制订和颁布新的教育法案,重新设计和改革了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结构、课程和组织,大力发展技术教育。在此背景下,技术至上主义、学历主义对教育起到支配作用。人们对教育如何去应付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如何开发智力,如何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作了许多探讨,把教育改革的重点只是放在“教育内容的现代化”上,甚至把掌握现代化知识作为现代教育的核心,并且把知识、分数加以绝对化,而把伦理道德、情操教养等内容,从教育领域淡化而出。教育的这种潮流和倾向,掩盖了教育理应对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予以关注的问题,从而扭曲了教育的本质,留下了后患。

后患之一,是新一代人的片面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反思六七十年代的教育时,常常痛感尝到忽视德育带来的人才片面发展的苦果。人们看到,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虽然给人们带来了优裕的物质生活,却未能提高一代人的道德水平。发达的教育,没有培养出理想的公民,却造就了“迷惘的一代”。美国的一份有关学校德育的抽样调查表明:80年代美国研究生入学的主要动机是:(1)赚钱发财;(2)扬名天下;(3)统治他人;而以献身社会、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种族关系为目的而进研究生院的学生,寥寥无几。在西方世界,这种状况绝非个别。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西方现代学生的一个特征是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满足,某些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却相对淡漠了。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在多元社会生活的准备,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不能很发地对待职业、个人生活和政治,不能很好地利用闲暇时间,许多年青人在寻求“个性实现”中获得的只是物质的享受和性的刺激。

后患之二,是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受到影响乃至破坏。统计资料表明,近20多年来,许多西方国家青少年犯罪现象颇为严重,已成为困惑朝野的重大社会问题。同时,校内暴力事件和学生不良行为表现也较为严重。1985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发表报告指出:“近几年来,激烈的入学考试竞争、欺侮弱小同学、逃学、校内暴力、青少年不轨行为等现象越来越突出,事态令人深为忧虑。”日本是一个素有道德教育传统的国家,情形尚且如此,其他西方国家的状况,总的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对六七十年代教育留下的后患,在70年代后期,西方社会舆论对教育的指责日益严厉:教育对于这类现象的出现,不能仅仅说自己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它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日本一位教育家深深地叹惜:一面是教育的热心,一面又是教育的荒废。英国著名教育家劳顿也认为,没能系统地教授道德体系,也许是学校课程中最严重的缺陷。西方社会对教育的反思,最终演化为对道德教育的呼唤。

重视学校德育之所以成为一种国际性发展趋势,当然不仅仅源于对过去教育失误的反思。从根本上说,它体现了教育本质的要求。教育的本质在于“树人”,这不仅是智力的开发、知识的传授,也包括政治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塑造。80年代重塑道德重要地位的趋势出现,一方面固然出于统治集团、统治阶级的需要,正如本世纪初列宁针对当时资本主义教育指出:“教育这些青年的目的,就是训练对资产阶级有用的奴仆,使之既能替资产阶级创造利润,又不会惊扰资产阶级的安宁和悠闲。”这是一针见血的。另一方面,近年来重视德育这种趋势的出现,还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对学校德育的需求。市场经济的基本特质,一是在竞争机会上要求人人均等,一是通过追求自身利益来增进社会利益。这种以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经济运行状态,固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诱发种种道德沦丧行为,但它却趋向于要求公德、秩序、平等、法制以及与之相应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唯其如此,市场经济才能在自身唤起的道德环境中得以存在和发展。当达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教育肩负起改善社会道德环境的责任。

三、近年来,许多西方国家从各自的国情出发,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学校德育。这主要表现在课程教育和实践培养两个方面

西方各国对学校德育课程称谓不一,美国、法国称为“公民教育”,英国、加拿大、德国称为“政治教育”,西班牙称为“共处之道的教育”,日本称为“社会科”和“道德时间”,新加坡称为“生活教育”。尽管称谓不一,但大都把德育课作为正规课程来讲授。各国德育课程的设置也不尽相同,例如美国道德教育渗透于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以及“现代社会”、“社会问题”等学科之中,并常常与结合在一起。日本的“社会科”经过多年的实施、修正,其内容已基本定型,在学校课程中已是一门具有一定地位的、基本成熟的学科。日本的学校还开设“道德时间”课,旨在对学校整个道德教育起“补充”、“深化”、“综合”的作用。德国则在普通教育的教学计划中,安排了政治教育、和平教育、环保教育等德育内容。

各国德育课的称谓和课程设置虽然不尽相同,目的却大体一致,就是通过“灌输”(这是国外学校普遍采用的施加意识形态影响的基本方法),使青少年学生关心和认同社会,参与社会事务,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重,成为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积极因素。

为了取得德育的最佳效果,弥补德育课程的局限,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强调德育实践,注重德育实践的作用。

德育实践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课外活动。各国对课外德育活动的管理、引导方式及开展程度不同,但课外德育活动均受到普遍重视。不少国家还将德育课外活动纳入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另一种类型是劳动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大会的决议阐明了这样的思想:“教育与生产劳动一体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这样做可造就熟练的劳动力,而且可以使教育与日新月异的劳动条件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并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这已成为众多国家的共识。在一些西方国家,学生的生活与职业指导,是借助劳动教育进行的。学校常向学生提供“打工”的机会,搞些有酬劳动,还聘请校外专业人员如博物馆解说员、图书馆管理员、文化活动主持人、工程技术人员、导游人员等,帮助学生从事技术性劳动。一些亚洲国家把卫生大扫除作为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法国、芬兰、日本等国将劳动课列入教学计划,对劳动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近年来日本很推崇艰苦劳动的教育,有意识安排学生到边远地区体验艰苦生活,经受锻炼。

在我国,由于“”的影响,也一度忽视了德育的问题。80年代后期,邓小平同志一再指出我国教育存在的失误,他说:“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忽视学校德育带来的消极影响,已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从长远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将以其必然法则,越来越显著地将学校德育问题提到全社会的议事日程上,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这个过程中,对于重视德育这一国际性发展趋势,以及近年来国外德育所取得的成果,应当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家校合作的趋势篇8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区域性产业结构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对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主动服务于经济和社会,教育部于2007年决定组织开展对现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的修订工作。确使中等职业学校能够科学合理地设置和调整专业,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与地区产业结构相适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本文通过对莱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及管理情况进行调研,形成总结报告,并就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一、产业结构概况分析

近年来,莱州市优化调整经济发展布局,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增强工业对农业、服务业的支撑带动作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形成了机电、石材、黄金、盐化工4个支柱产业为龙头,传统建筑、工艺品、水产养殖,新兴旅游、商贸行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通过表1,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2000年至2007年,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由17.8%下降到10.7%,呈稳步逐年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最大,2000年至2002年间波动极小,自2003年开始发展迅猛,呈逐年上升趋势,具有强劲的发展潜力。第三产业发展有一定的波动性,但基本态势平稳,均保持在30%左右,呈稳定发展局面。由此可见,莱州市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布局。

二、专业设置现况分析

2008年莱州市现有各类学校162所,其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6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人数11107人,约占全市学校总在校人数的10.5%。

截至2007年底,据表2粗略统计,我市6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涵盖了9个一级类专业,42个专业种类。可以看到,莱州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基本符合当地产业结构布局。2007年第二产业招生人数为1575人,第三产业为1295人,第一产业没有招生人数,呈二三一格局,与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布局一致。

专业布局基本符合莱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产业结构发展趋势。机电类专业招生人数及开设专业数量均居首位,增幅远远大于其他专业,加工制造类专业细分明显,根据用工企业需求,数控专业从机电专业中分化独立,并发展壮大,二者成为莱州重点专业,领跑烟台;商贸、旅游类专业随着商贸、旅游行业兴起繁荣,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飞速发展;建筑、服装专业跟随各自行业发展规模平稳前进,为行业提供大量技术工人。

全市形成了以莱州高职、二职机电类专业为龙头的数控集团和以烟台信息工程学校信息类专业为主的信息集团的两大职教集团,既优势互补又合理分工。

三、专业设置优势

1.组建职教集团,发挥集团优势

职教集团与本地产业密切结合,以重点学校为龙头,骨干专业为纽带,整合教育资源,突出专业特色,增强职业学校的整体实力。莱州高职牵头组建的烟台市数控职业技术教育集团,共有莱州二职、烟台信息工程学校等12家职业学校,莱州行星机械有限公司、莱州三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等27家重点税源企业参与。通过参与职教集团,学校可根据企业需要进行“订单教育”,合理设置、调整专业结构,企业可到学校预定人才,节约新进人员的教育成本。

2.整合趋同专业,优化教育资源

市场利益的驱动,一些学校盲目追赶潮流,忽视区域市场容纳量,随意增设专业,导致专业名称混乱,专业重复设置。近年来,莱州一直致力形成切合产业结构布局的合理专业布局,不“求大求全”,不盲目新增专业,整合趋同专业。2007年将信息技术类专业几乎全部划入烟台信息工程学校,规范专业名称、合理规划专业,整合师资、教学设备等教育资源,提升学校专业优势。

3.紧贴区域结构,扶植骨干专业

专业设置要贴合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特别是主导产业的实际要求,着重发展一批切合当地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势骨干专业,成为学校的标志性专业,带动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高职的机电、数控专业,烟信的计算机专业、餐旅服务专业为省骨干示范专业;二职的机械加工专业、三职的服装专业、中华武校的武术等近20个专业为烟台市级骨干示范专业。

四、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1.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结构间存在差距

从表2看出,全市中职学校都未开设与第一产业有关的专业,自2000年后,农林水专业逐渐取消,基础性行业空白,与传统支柱产业黄金、盐化工相关专业对接率不高,重点产业水产业相关的专业也未开设,支持力度不够。

2.第三产业对应专业比重偏大,发展不均衡

虽然第二产业对应专业招生人数占多数,但一直以来第三产业专业个数比例偏重,2007年达到27个,占64.3%,尤以信息类专业为多,占第三产业相关专业总数的三分之一,与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不适应。优势传统专业发展滞步不前,幼师、烹饪、餐饮服务类等供不应求专业在招生规模、开设数量等方面几年来均未发生多大改变,专业覆盖面相对薄弱。

3.专业建设重复,专业名称混乱

幼师与礼仪、家政与幼教专业主要目标都是培养幼儿教师,但学校的专业名称却容易使人产生歧义,误认为是2个不同培养方向专业;几乎每所学校都开设了信息类相关专业,趋同现象严重,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名称混乱,无法了解专业重点方向。

五、对专业设置的建议

中职教育专业结构应根据经济结构、区域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其专业设置及规模必须与产业结构的变化相适应,同时应瞄准新兴产业和产业发展趋势来设置调整专业。首先,要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通过合作,共同促进,实现共赢。学校与企业联合进行“订单教育”,设置“企业冠名班”,共同商讨专业设置内容,专业发展方向,制定教学计划。学校之间也可进行合作,将几个学校同时开设的相同专业进行合理调配,学分互认,优化整合学校的师资、设备,一个用于理论学习,一个用于实践操作,做到1+1>2;其次,要打造品牌专业。一所中职学校最主要的是要办出特色,优势特色专业是中职学校的支柱和窗口。中职学校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尽最大可能支持与地方支柱产业相匹配专业发展。

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是相互支撑,互为导向的关系。区域产业结构的变迁是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市场导向,专业结构要真正实现与地方产业结构的有效对接。做到针对性强,适应面广,使之能够适应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梁忠义等: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引论[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43-48

[2]教育部: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相关工作的通知[eB/oL].moe.省略/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1183&infoid=34795,2007,10

[3]莱州统计局.莱州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07

[4]张雯芹.贵阳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目标定位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

家校合作的趋势篇9

1.1通过调研与考察明确了发展目标

围绕党校图书馆“如何做好数字化建设、如何实现创新管理、如何提供优质服务”等议题,与各校的馆长、同仁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学习考察使我们眼界大开,深刻认识到我们的不足和差距,明确了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的发展目标,增强了自信心。

1.2学习兄弟党校数据库建设的经验

为更好地完成中央党校课题子课题,各家图书馆在网页设计上都找了专业人员帮助设计,以色彩、音频、视频、图片等多方位地展现图书馆的资源,力求实现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规范性、特色性。

1.3明确了党校图书馆发展新趋势

我们在数据库建设的前期准备中感到新时期党校图书馆发展主要有四个明显趋势。

1.3.1数字化建设呈快速发展趋势。以完成中央党校课题为契机,加快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中共辽宁省委党校、中共吉林省委党校、中共大连市委党校(以下简称“五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早在2005―2008年间都有过一定投入,但近年来由于各校资金不足和对数字图书馆的认识不足,各校均在后期维护投入上力度不够,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告一段落。

1.3.2资源采购呈电子化趋势。目前各家都以电子资源采购为主,尤其增加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源采购,并逐年减少纸质资源采购。我们在参观中发现各家的期刊、报纸订购种类都不多。

1.3.3文献信息人员专业化趋势。时展要求,今后的图书馆员将逐渐成为网络信息导航专家和信息咨询专家,图书馆员的角色将逐步朝这一方向转移。近几年党校在招聘新人上,不再局限于学图书馆专业的人,更重视招聘计算机专业+专业学科的复型人才,比如:计算机专业学士+哲学硕士等。

1.3.4服务呈主动推送趋势。兄弟党校图书馆都积极采取各种方式,主动推送服务。服务推送主动,才会赢得尊重。

2.加强资料整理研究,彰显党校资源特色

市情特色数据库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数字资源的采集、加工、组织、管理、保存和服务等整个生命周期,而且,资源建设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效能。所以,我们在数据库建设之初,反复商榷一个问题:数据库建设一要突出地方特色,适合党校教师教学、科研之需,二要注意把握采集资料与信息的范围和覆盖面,同时,对信息资源要进行二次深加工处理。忽视对信息资源的深层加工处理而形成的数字资料是空洞乏味的,这样的数据库建设也只是重复建设的、单纯的搜索引擎,缺乏需求的针对性,不能满足党校教师的检索信息要求。

在选定目标时,我们决定不能好高骛远,不能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以避免数据库建设出现盲目性。为此,我们多次召开课题组会议,确立我们的数据库建设目标:提供丰富全面、准确权威的特色市情资料;及时、全面地采集、处理和存储市情资料信息;快速准确地进行资料信息的查询、检索及编辑处理;通过统一的网络平台实现与全省党校系统内部联网,达到资源共享;开展系统的市情信息组织,为党校教学科研及政府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产品。

3.特色数据库建设中积累的经验

3.1着重要在“特色”二字上下功夫

学习兄弟党校的数据库建设经验,我们的数据库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立足于本地区的市情建出鲜明的特色。在现有的条件下,主要从选题角度、信息来源、信息组合力求体现出自建数据库的特色。

3.2及时补充数据,确保数据库的可持续发展

特色数据库除了地方性、权威性、实用性、专业性、学术性、共享性等作为其评估指标外,“可持续性”也应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估指标。而做好数据的修正、更新和维护工作,是数据库保持其生命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3.3高度重视知识产权问题

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数据来源一般有三方面:一是网络资源;二是利用已有的数据库获得的资源;三是自己所独有的资源。这几种数据来源在加工整理时大部分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因此,必须对作者的知识产权特别加以保护。虽然版权法赋予了图书馆对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信息资源合理使用的权利,但必须遵守版权法所限定的范围。“哈尔滨发展战略数据库”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本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服务和本校学员研究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遵循“合理使用”的原则,反对恶意下载和商业性操作,校园网外用户要求其鉴定合作协议,从而较为妥善地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对转载部分文献载体或有关网站上的文字、图片资料,我们都会注明出处,以示资料来源的客观性和对原创者的尊重。

家校合作的趋势篇10

关键词:Swot;高校稳定;“四个深刻”;态势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6-0094-03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社会的政治敏感区、社会矛盾的高压区、社会动态的晴雨表,是政治和思想极为敏感的领域。高校稳定,是保证高校自身的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也是保证国家和社会政治稳定大局的需要。当前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即“四个深刻”。在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和变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可能诱发影响高校稳定的诸多隐患。因此,把“四个深刻”对高校稳定的影响运用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稳定工作研究现状和趋势

目前我国对于高校稳定工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性研究;影响高校稳定的主要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做好高校稳定工作的对策研究。(1)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性研究方面,研究学者普遍认为,高校稳定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确保国家政治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2)影响高校稳定的主要因素分析和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国际因素、国内因素以及高校及师生自身因素三方面的研究,国际因素方面主要是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国内因素主要包括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三农”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网络异化问题等;高校自身因素主要包括高校办学条件问题、学校管理问题、学生就业问题、贫困生问题、学生心理素质问题以及部分师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等。(3)做好高校稳定工作的对策研究方面,研究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维护高校稳定工作体系及运行机制建设、加强高校稳定队伍建设、做好高校稳定的预案工作等。另外,有学者将数学模型引入高校稳定工作的研究,建立了影响高校稳定的突发事件的预警模型。

研究趋势方面,高校稳定工作方面的研究,有逐渐从意义研究转向影响研究和对策研究的趋势,“四个深刻”的影响研究在一定时期内可能要占据相关理论研究的主流趋势。把高校稳定问题放在整个经济社会形势下进行分析,把高校稳定工作的研究与“四个深刻”的影响研究相结合,是高校稳定工作相关理论研究的研究趋势所在。

二、“四个深刻”的含义及其对高校稳定影响研究的意义

“四个深刻”是中共中央对中国经济社会形势的科学判断。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是党中央在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形势进行综合分析之后作出的科学判断,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供了重要依据。

把“四个深刻”的形势分析引入对高校稳定问题的研究,为高校稳定研究提供了一个基于“四个深刻”的多维角度,不仅对于在新形势下做好高校的稳定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有利于丰富高校稳定工作的研究广度,把高校稳定工作的研究与当前社会的最新形势相结合,有利于准确把握高校稳定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对维护当前高校稳定工作有积极的时代意义和实际的指导意义。

三、Swot分析法应用于“四个深刻”对高校稳定的影响分析

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Swot中,S代表优势(strength),w代表弱势(weakness),o代表机会(opportunity),t代表威胁(threat),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对高校稳定影响的Swot分析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建立,但还不够完善,生产力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机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体制创新的任务十分艰巨,深化改革必然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高校稳定的工作中,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对高校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内部因素方面,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内容进一步深化,有利于维护高校稳定;同时由于经济体制的变革,造成大学生学费、住宿费等价格与市场经济接轨,费用不断上涨,同时大学生在校的生活成本(食堂饭价、电费、上网费、书费、文具等)随着物价的攀涨不断上升,另外,贫困生、特困生人数在高校学生中的比例不断上升,这些都是高校稳定的不利因素。

外部因素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推动高等教育进一步对外开放;另一方面,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东、中、西部收入差距较大,导致来自不同地域、区域的大学生家庭收入差距较大,同时高校教师与社会人员收入差距的拉大,都是对维护高校稳定的威胁因素。

(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对高校稳定影响的Swot分析

我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包括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城乡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组织形态发生新变化等方面。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就高校稳定方面而言:

内部因素方面,高校管理作风日渐民主,去行政化趋势明显。不利因素方面,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大学校园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大学校园环境日渐开放,导致校园内人员结构日趋复杂,而校园内部的治安管理水平低下,导致高校不稳定因素增加;同时校园后勤服务的质量提升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高校内部的行政改革与实际的管理之间存在的不协调问题也是高校稳定的不利因素。

外部因素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呈现多样化,大学生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趋势日趋明显,从大学生就业方面说,有利于维护高校稳定;但同时城乡二元化的户籍制度对大学生上学、就业的影响,社会变革和地域、区域的人才竞争问题,以及大学生普遍存在对就业环境、地域、工资的期望值与现实落差比较大的问题,都是维护高校稳定的不利因素。

(三)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对高校稳定影响的Swot分析

我国改革发展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基础发生重大变化,利益关系更趋复杂。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改革发展的社会预期普遍提高,对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明显增强,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对高校稳定带来的影响有:

内部因素方面,大学生在高校事务管理中,尤其是学生事务的管理中话语权增加,参与的范围扩大,是对高校稳定的有利因素;同时,由于社会利益格局调整问题的复杂,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的学校稳定工作体制与校园治安属地管辖原则的矛盾性、渗透于高校中的大学生“官二代”、“富二代”现象、高校校园中存在的腐败问题和不合理收费、变相收费等问题均是维护高校稳定的不利因素。外部因素方面,随着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高校在整个社会体系中的地位处于上升态势,这是维护高校稳定的有利因素。但随着社会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影响社会稳定的很多不利因素同样影响到高校:如油价、房价的攀升,社会分配的不公,境外敌对势力、宗教势力对高校的渗透活动增强等。

(四)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对高校稳定影响的Swot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不同的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的利益表达和利益维护方式,社会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反映在高校中,大学生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大学生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

内部因素方面,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接受新的知识和事物的能力增强,高校德育教育的方式也随之增多,这是对高校稳定的有利因素。但随着社会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高校德育教育有所缺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不佳,大学生信仰缺失,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缺乏,以及大学生群体/个体的不健康心理状况均构成了对高校稳定的不利因素。

外部因素方面,社会成为了一个大课堂,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均成为了高校教育可以利用的工具,高校教育载体多样化和高校舆情监控手段的多样化为做好高校稳定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随着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变化,民族宗教问题对高校(尤其是西部/民族高校)的影响、“”等对大学生蛊惑传播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同时众多新闻媒体的负面报道、网络媒体的恶意炒作、突发事件(包括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事件)均对高校稳定工作带来了比较大的威胁。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