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十篇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十篇

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09:41

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约机制;财务管理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方面就是进行财务的管理,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地资金周转和调度。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同时对于企业的自我约束能力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长此以往,企业的经济发展将呈现出平稳的趋势,不仅提高了管理水平,同时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所提高。可见,在企业的发展中,加强内部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二)保护企业资产安全

从企业的特点来看,进行企业的财产管理是保证企业长足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重中之重。企业进行内部控制主要是对发展中的物资和设备等进行控制,进而保证财产的安全。同时,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的运行需要各个企业之间都存在着沟通和合作。而且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在保证其控制合理性的前提下提高有效性。最重要的是,要对企业的正常运行进行有效保护,抵制一些违法盗窃或者是肆意毁坏物资的实现。

(三)内部控制工作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

企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时期的过程,因此为了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必须要在任何一个阶段都加强内部控制的力度,尤其是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由于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需要对会计工作进行规范。加强内部控制尤其必然性,尤其是对于一些上市公司或者是大中型的企业来说,只有对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进行控制,才能促进企业的的进一步发展。

(四)增强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

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的财务活动,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企业亏损的可能。造成企业风险的因素主要是客观因素与人为因素等。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及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发展,因此,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风险意识十分重要。一是强化企业高层主管的风险意识。企业高管是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具有较强的财务风险意识,并进行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文化知识传递,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强化经营管理者的风险意识。企业内部的经营层必须具备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的方式,以此提高企业经营者工作运营的管理能力,同时增强企业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为企业财务管理正常进行提供良好的保证。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机制,来加强企业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确保企业能够持久的运营下去,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五)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力度

企业内部控制主要通过对现金流量编制预算、现金流通数量来了解企业的资金输出量的,或者通过筹集资金,资金回收等一系列资金活动来实现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内部的资金流通、资金使用的决策以及执行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规范,确保企业内部财务部门的资金能够进行安全流通。此外,还需加强企业的成本目标的管理,并对资金量预算等多方面对企业进行企业内部控制,运用预算执行的情况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之间的区别,进行分析制定相应解决措施,以确保企业财务全面预算的严格性。

1.企业内部控制机制逐渐完善

企业均是存在于某种特定的控制环境内,因此,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科学化管理、控制体系,用来优化企业目标管理与企业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持续走科学发展观的道路。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具多样化

目前,部分企业均是通过内部控制来规范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具使用,比如,某些民营企业在贸易中产生大量支付资金,为了避免对企业造成一定的资金损失,可采取分期付款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现状

虽然各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在具体的工作细节上也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缺乏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进行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自身发展,要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就要对财务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因此,实现综合控制是保证财务内部管理规范性的关键。但是,在我国的一些企业中,进行内部控制主要针对某个或者是某几个部门来进行,这种观念和管理方式是不科学的。不仅会对财务部门的管理和运行产生影响,同时也抹杀了制度和实际操作之间的联系。

(二)缺乏先进的思想观念

现如今,企业的发展需要紧跟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分析市场来改进自身的生产和经营。但是一些企业中的财务内部控制还无法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局限,因此在企业的发展中如果出现管理或者是产品质量上的新问题,企业就会显得无能为力,即使存在着内部控制制度,但是也是针对以前的现状制定的。更为严重的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只是对经济、资本等进行控制,对于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无形的财产等控制不到位。这就大大降低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科学性。

三、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要对财务内部控制加强重视,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要想实现企业财务的内部控制,首先需要相关的部门和领导者对其进行高度重视。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主要包括企业决策层的态度,员工的诚信度以及管理的哲学和企业文化等方面。

企业负责人的重视。企业的负责人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需要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等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负责。只有企业的负责人做到对财务信息进行高度重视,才能做好最基本的管理工作。企业负责人的重视主要表现在遵守传统原则的基础上,全面地了解多变的市场信息,充分利用最前沿的控制技术,做好内部控制工作。

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进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其主体是财务管理人员本身。因此,其素质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和力度。因此,需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二)完善评价和监督机制

进行企业内部控制的前提和基础是对相关的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进行完善和改进,这也是保证财务管理正常运行的必经途径。只有对内部控制机制进行有效地检查和控制,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进行。但是,从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上来看,很多制度还不适应与企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其的监督和完善。

(三)建立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新模式

由于现如今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因此,需要根据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企业的发展模式等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可以进行财务预测、计划以及核算等步骤来提高财务信息的使用率,提高工作人员所传递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优化财务信息结构,进而提高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水平。

(四)加强预算管理

为了建立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加强预算管理力度。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应采取零基预算和细化预算,对具体的收支标准和收支情况进行核定,对于财务费用要进行控制和调节,每一项收入和支出需要出示具体的明细,而且要对项目资金的投入进行细化。另外在预算的执行环节,需要加强其刚性约束,主要是为了减少超预算、无预算的现象出现。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阶段,企业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方法也要随着发生严重的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上进一步强化。尤其是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建立较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来说,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同时也是实现企业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但是不同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状况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进行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方面也存在着不同。企业需要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标准,对财务制度进行完善,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由建鹏.论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3).

[2]褚颖.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农业会计,2012(06).

[3]钟文高.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研究[J].知识经济,2012(09).

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篇2

单位内部控制作为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活动进行自我约束和调节的内在机制,对于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单位财务工作的良好运行等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职能也发生着相应的转变,其经营范围不断扩大,收入来源更为多样化,收支管理相对复杂。这给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也导致了当前其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着不足。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现状

1.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目前,许多事业单位虽制定了相应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但管理制度和体系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单位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不足,制度不够完善,制度执行力度不够等。由于部分单位领导对财务内部控制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单位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以领导为规范。在实际工作中,某些工作甚至缺乏与之对应的制度作为规范,或者财务制度缺乏改变和创新。在制度的执行上,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往往是印在纸上,挂在墙上,落实到单位员工具体的执行上,则显得随意性较大,甚至不以制度办事。

2.财务管理预算控制工作不够到位

财政预算是事业单位最重要的内部控制手段之一,每个单位的年度经费预算就相当于是这个单位当年的财政法规。但目前各事业单位内部实行的部门预算涵盖范围相对有限,各个部门预算项目不够细化,对经费具有审批权力的人不受责任约束,所有预算支出无法逐一核实。同时单位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计划性不强,追加调整预算的现象比较频繁,导致预算缺乏整体约束力。

3.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缺乏监督审查

事业单位中的财务人员是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者,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单位管理层或者外部某些因素的影响,财务人员不能严格按照单位财务制度和年度预算执行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内部并未建立完善的监督审查机构,未能对从财务人员到单位领导、职工的所有人员进行监督,也无法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进行相应的审查,致使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单位内部控制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财务管理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

首先,单位内部控制可以保障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从内部控制入手,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对包括管理层、财务部门在内的单位各部门经济活动进行良好的管理和约束,防止浪费、贪污、挪用等问题的发生。通过对内部资产的科学管理,可以避免单位对外投资的盲目性,降低事业单位的投资风险,保障其资产的安全可靠。

其次,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和可靠。事业单位通过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和明确分工,保证财务管理权力的分散和会计资料的相互牵制。既可以有效地避免财务活动出现错误,又可通过相应的控制制度实现精细化的管理。因此,事业单位获得的会计信息和资料更加真实、可靠,从而为单位的各项活动提供更为准确的指导。

第三,内部控制利于完善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保证单位稳健运行。单位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形成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单位内部各种问题和弊端。同时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体制,增强单位各项管理活动的约束性,保证事业单位开展的各项工作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使保证事业单位朝着更为健康、长久的方向发展。

三、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具体实施方法

1.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单位内部管理体系

行之有效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既是单位全体人员办事的标准和规范,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来说,要加强内部控制,首先必须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比如把以前笼统的财务制度细化到单项管理制度,如资金使用制度、费用报销制度等,加强各项费用的收支管理;建立财务人员工作制度,明确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增加后勤管理制度,如车辆管理制度、业务招待制度等。通过健全内部各项制度,使事业单位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

2.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目前,事业单位内部的财会队伍整体素质较为落后。一方面,具有丰富的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经验的人员,理论基础相对有限,加上国家财政法规、财务制度、工作方式的不断变化和创新,致使其不能较快的适应当下的要求。另一方面,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的年轻队伍,往往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达不到事业单位对财务工作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既要加强财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接触新的财务知识,又要注重引进和培养一批年轻的骨干,为现有的会计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提升团队的活力和整体素质。

3.建立有效监督机制,做好单位内部审计工作

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来说,除了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之外,还应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做到事前预防和事后监督双管齐下。事业单位可以成立单位内部的审计和监督部门,对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进行监督和检查。同时,单位的各项财务活动尽量做到具体、公开、透明,让单位所有的人员既是财务管理活动中的参与者,又能成为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者。

总之,单位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各事业单位必须重视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在本单位财务管理各项活动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12年4月1日

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篇3

摘要内部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制度的改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必须要顺应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变革的要求,建立起符合新时期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内部控制企业财务管理重要性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对明确和规范企业内部各个岗位、各个部门的职责、对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提高管理效率,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1]。内部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企业内部各种形式管理控制的中心,本文就对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及其对财务管理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其对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

一、内部控制实施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其中,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构建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力度,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是通过现金流量编制预算,先进流通数量进行了解企业资金的输出量或者通过筹集资金以及资金回收等资金活动实现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资金进行监控,以保证企业资金安全流通。同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对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2]。由于企业是存在特定的控制环境内,所以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对优化企业目标管理和财务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企业构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地监督控制企业的各项工作,对其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这样就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增加了砝码。比如企业在贸易经营中需要支付大量的资金,为了避免企业资金的损失,则可以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进行降低财务风险,以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第三,在企业构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很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国际化冲突带来的挑战。我国入世程度不断加深,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国际化的工作水准给我国经济的各个部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果要有效地控制这些国际化的冲击,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就一定要把这个部门的财务状况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目前很多企业内控管理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缺乏内部控制意识、缺乏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和相关内控制度等,而这些情况很容易造成挪用公款、携款外逃等经济犯罪事件的发生。并且在企业里,整体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淡薄,不仅没有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更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和缺乏内控制度或者不按照内控制度的要求会对企业造成的危害。企业内部没有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导致企业人员从管理层到下属部门和人员在处理事务上没有相关规定来管理和约束,随意性较强,很容易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3]。或者当审计出现问题时,没有可参照的责任制度来确定具体责任人,企业内部相关人员相互推诿,不仅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损害了企业的利益。

在费用支出上,由于内部控制建设上的不完善,经常会发生浪费材料、损毁物品等不合理消耗的情况,并且没有相应的惩罚机制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另外缺乏完善的内控制度建设,没有实行职责相分离的制度,在物料采购到入库和到最后的货款结算这一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没有由专人来进行,会造成各种严重的舞弊现象,影响财务管理效果,不仅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还会影响企业的信誉,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阻碍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有效完善

1.强化其风险意识,构筑严密的企业内控体系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加强对生产经营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的认识,树立正确的风险官是其首要任务。所以,企业必须要建立动态的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现,强化企业内部员工的风险意识,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预警系统进行构架[4]。企业内部的监督机构必须对做好对企业的经常性检查,查找出影响经济安全的风险源,建立完整的风险信息库,对重大、重要经济风险要有专门预防制度,对一般经济风险要有预警制度。确保企业风险管理在企业控制全过程的渗透。其次,企业应该对严密的企业内控体系进行构建,并对其执行力度加以强化。

2.建立畅通的信息系统,加强内外监督

良好的信息系统,能够确保企业内部个人对自己的职务与任务的全面了解,同时对组织内外的沟通有重要促进作用。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就要建立畅通的信息系统。企业可以对涵盖企业全部重要活动的信息系统进行建立,其中应该包含企业内部全面的财务、经营及管理方面数据等,并确保相关的信息能够及时地传达到相关人员手中,也可以对互联网新技术进行引进和利用,实现企业内信息最大化的共享。此外,企业还应加强企业内外的监督,比如对内部审计进行加强,控制企业日常管理,对“控制自我评价”控制方式加以借鉴,建立岗位责任制等[5]。

3.费用支出的内部控制建设

根据2012年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的要求,首先应在企业配套相应的规定,在各项费用支出上制定出相关支出标准和审批制度,包括差旅费支出、办公费支出、招待费用、公务车管理、会议费、出国经费及物料用品领用情况、各层级主管的审批权限等,来明确企业费用支出的范围和程序,防止不合理花费所造成的损失浪费现象。然后在费用的内部控制上应实行部门核算的机制,并将其作为一项考核指标与部门的绩效相挂钩。在确定费用既定办法时应该根据企业的规模和具体实际情况来进行,但是对于企业都应设置物料用品库来统一管理,用于储存总务部购买的物品,各部门根据需要来领用,对于每笔领用的情况财务都要将其计入该部门的费用账中以便考核。

4.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建设

在采购物品时也要根据相应流程来加强内部控制。首先在请购环节要先制定采购计划,这是在各部门对历史消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来进行的,还要考虑到时令需要的因素,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确切的采购单由物资消耗部门和仓储部门共同商议后提出。在提出采购单后要报至授权评审部进行审批,这需要在评审部与仓储部门配合充分了解采购数量和种类后再进行审批。通过批准后采购部应联系供货商签订正确的订货合同,并将其交与企业总经理审核,经批准后将合同复印出多份,分别送交至财务部门、仓储部门、物资需求部门各一份,最后自留一份。如果物资需求部门提出的物品难以采购的话,要及时与其沟通商议,选择合适的才购物来替代。采购回来的物品要及时验收入库,仓储部门要委派一名监督员根据订货合同来进行验收,编写相应的入库登记单[6]。另外在付款项的管理上,财务部门要对合同和入库单进行仔细核对,确定正确无误后方可核销货款。

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1.建立资金投入的保证机制

加强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在充分考虑企业偿债能力的前提下,为了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建立资金投入的保障机制,强化风险意识,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同时为了保证库存物资的验收入库、存储保管和领料出库业务的规范有序,对库存物资实行“集中控制,分级管理”的原则,统一制定库存物资内部控制制度,组织、协调企业的库存物资管理控制工作,有利于对企业的库存物资进行有效管理控制。

2.加强财务的内部控制监督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为了堵塞采购漏洞,减少采购风险,应加强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监督,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在企业采购方面,遵循“集中采购、相互牵制”的原则,使货物采购与商品销售职能相分离,保证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循环活动的合法性和效益性,并建立完善的管理监督体系,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加强内部控制的主线,并将财务内部审计工作作为加强内部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严格控制成本费用的开支标准,培养财务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制度的理念,严格办事程序,保证筹资活动的合法性和效益性,切实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3.抓好企业资金的流程管理

企业还应高度重视资金管理,抓好企业资金使用审批的流程管理,在资金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上下工夫。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购置处置固定资产的批准人应与执行人分离;在工程项目上,工程项目预算的审批人应与编制人相分离,抓好企业资金使用审批的流程管理要全面掌握资金流向,保持合理的筹资结构,制定合理的成本费用定额标准,保证企业资金得到充分运作和高速运转。在资金使用流程的管理上,从企业资产经营和资产处置入手,不断完善行业资产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的融资行为。另外,企业还应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企业的财产安全,防范担保风险,通过理顺资产关系,来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加强内部控制实施,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力度

1.加强科学管理;完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想要做好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首先应该积极开展企业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工作,并不断完善企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积极改进对会计固定资产核算的方式,以促进企业实施综合性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企业财务部门有较多的固定资产,支出这些资本所需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对所支出的资金应该分期周转,会计确认的方式是一次性的列出支出的费用,费用开支大,资金周转困难,因此运用权责发生制合理的进行核算经费与收入相配,增加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这样更能对会计核算进行科学考核。并且企业所有的收入和支出也应该纳入企业预算中,不断完善企业预算编制程序和管理制度,加强预算执行能力,严格按照执行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加强企业资金管理,规范内部控制制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以能够真实反映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价值,从而为企业成本费用管理打下基础。还应该对企业环境进行控制,以加快企业制度的改革,同时还应该明确财务人员权责范围,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以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提供有效的保证[7]。最后还应该明确企业控制目标,其中管理者的目标主要是保证企业有效运行,而员工的目标就是严格遵循企业规章制度,并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只有明确控制目标,才可以实施有效控制。

2.建立预算保障制度,增设现金支出表

企业财务管理中,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预算保障制度,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增设现金支出表,对减少企业财务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财务部门增设现金支出表。有些财务管理人员认为,会计的基础是收付实现制,所以无需增设现金支出表,但是基于责任发生制正在修正的情况下,增设现金支出表是很有必要的,现金支出表对企业部门中,会计核算引进责权发生值之后,出现现金短缺现象的解决尤为有效。企业部门经费的来源与数量不断的增多,这就要实行有效的资金监管力度,财务报告要做到真实可靠,与此同时,财务部门所承担的受托责任也越来越艰巨,财务报告的信息对内部和外部信息的使用者越来越重要,财务部现金的使用,是做出不同的决策及对各种问题进行不同的分析评价的重要信息尤其是自财务部门有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转变过程中,现金支出表的信息更加重要。

3.实施监督和评审机制,提高财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加强提高企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保证企业财务部门掌握并了解财务风险知识,并能够熟练应用财务风险防范工具,同时还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建立财务监督制度,以保证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会计核算中,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财务工作进行的顺利与否,尤其是正在推行权责发生制的今天,财务部门中,不同专业素质的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做出的职业选择与判断也就不同,由此,就造成了信息在质量上的差异性,严重的还会带来财务管理方面的损失。财务部财务人员一般是由部门内部培养起来的,未经过专业的训练和学习,所以,在工作时整体的业务能力与水平比较差,这与企业的建设及发展的要求极为不符,因此,权责发生制运行中,关键是人才的运用,人才的选用方面,会计必须要持证上岗,认真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以及财经方面的纪律与制度,积极培养更加良好的业务素养[8]。在培养财务人员方面,财务部门还要建立起更加优良的教育体系,让财务工作者都能有不断的学习业务知识的机会,接受与之相适应的知识培训,以不断的更新知识内容,更好的适应新时期财务部门的会计工作[9]。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对内部控制实施有效的监督和评审,并能够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同时企业也应该配备专业人员进行实施评估[10]。在监督评审过程中,应该对内控系统进行全面监督和评审,并将其当作日常经营的一部分,一旦发现内控缺陷,应该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并采取措施解决。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审,是对企业进行现代化规范管理的重要途径[11]。从企业管理机制方面来说,一定要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监督能够利用企业工作的网络化信息,还有员工对企业的舆论监督,这样能够确保企业部门定期掌握实施监督的反馈的信息,然后改正欠缺之处。

六、结语

总之,新时期企业必须要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只有不断的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构筑严密的企业内控体系,建立畅通的信息系统,加强内外监督才能促进企业在新形势下更好的发展。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所以在企业内部控制和应用中,企业必须不断加强科学管理、完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实施监督和评审机制、制定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实现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翠.对新时期企业如何加强内部控制的现实思考.现代经济信息.2011(20):56-57.

[2]高芳.强化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及建议.财经界(学术版).2010(11):58-59.

[3]常红燕.试论信息时代下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China’sForeigntrade.2011(12):46-47.

[4]刘艳.新时期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益思考.经济生活文摘(上半月).2012(4):45-46.

[5]王素琴.浅谈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才智.2009(26):120-121.

[6]曾文英.试论财务管理与企业内控体系的关系.现代商业.2011(12):105-106.

[7]郝绍华.新时期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思考.中国集体经济.2010(26):80-86.

[8]宋红云.以人为本理念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探析.企业家天地.2009.10(31):12-13.

[9]麻佩丽.浅析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控制的实际运用.现代经济信息.2010(21):23-25.

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内部财务控制重要性措施

内部控制是企业保证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企业的迅速发展,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特点,优化控制环境,明确控制目标,改善控制技术,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从而保证经济效益的提高。

一、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性

所谓内部控制是单位为了保证实现经营管理目标,在分工负责的前提下,组织内部经营活动而建立的各职能部门之间对业务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方法、程序和措施,用以明确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控制系统的总称。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因此,内部控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保证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二是有助于管理层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三是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四是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任何一个企业,没有一个完善、科学的内控制度,其经济活动就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巨人集团曾经是我国民营企业的佼佼者,一度在市场上叱咤风云,该企业以闪电般的速度崛起后,又以流星般的速度迅速在市场上沉落了。这样一家资产好几亿,年产值号称数十亿的企业破产,究其原因,管理当局的决策失误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在检讨失败时曾坦言:巨人的董事会是空的,决策是一个人说了算。决策权过度集中在少数高层决策人手中,尤其是一人手中,负面效果同样突出。特别是这个决策人兼具有所有权和经营权,而其他人很难干预其决策,危险更大。

企业应从实际出发,按照企业管理系统要求,实事求是地建立自我调整、检查和制约的内控体系,并形成一个健全完整、运行灵活的控制网络系统。这既是企业组织管理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运行的根本保障以及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重要保证。

二、内部财务控制的措施

我国的内部控制思想较国外起步晚,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控制环境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未能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而债权人对企业的监控作用也很小等,因此造成一些企业看似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对企业效益的提高却很难发挥作用。

伴随我国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许多房地产企业实力不断壮大,做大做强后实现规模化集团化经营,开始涉足产权式酒店。即开发房地产后开发商以房地产的销售模式将酒店每间客房的独立产权出售给投资者。这种经营模式既迎合普通老百姓的不动产投资理财需求,也满足了开发商回笼资金的需求,可谓“双赢”。这类企业的内部控制措施尤为重要,其有以下特点:

以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例,应结合其自身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措施。由于这类企业依靠事后审计监督的方法很难奏效,因此,必需做好工程的预算控制和施工过程中的控制监督,保证其原始资料的真实性。首先,工程预决算部门应该分立出来,成为独立的部门,配备认真负责且精通业务的负责人及技术人员,保证预决算的准确性。其次,应该对采购环节及施工过程进行完善的过程控制,普遍推行招标制,减少不必要开支,同时还要聘请信誉好的监理人员加强监理,争取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效益最大化。最后,销售应该由总部财务审计公司垂直领导,从而保证销售收入的真实完整性。

对于酒店行业,则应侧重于财物流转过程的控制监督。由于没有任何生产环节,做好了收支环节的控制就为提高效益提供了保障。第一,财物部门要加强对采购环节的监督,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压缩成本。第二,要加强对前台收款部门和销售部门的有效监督,防止串通舞弊行为的发生。第三,财务部门要实地巡查,防止个别人员互相勾结截留收入,不能仅仅停留在记凭证做账上,要参与流转过程,对其有效监督。

要使内部控制措施切实发挥作用,首先要加强下属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他们是否强调和宣传内部控制的性质与重要性,是否认真组织和领导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工作,是否以身作则严格遵守控制制度的规定,是否采用了相应的管理政策与措施来保证制度的认真执行及科学评价等。第二:制度执行者的态度与素质。执行内部控制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和企业广大员工是否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各自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及对整个控制与管理的意义;各岗位、各环节的执行者,有无胜任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无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与诚实的态度。

要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规定各职能机构的权限与责任,根据各职能机构的经营任务与特点划分岗位系列,确定需要的岗位,保证不相容岗位之间能够有效制约和监督,根据岗位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人才。要规定各层次主管人员不仅要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且要对其下属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保证各层次目标的实现。组织结构要有利于上下级信息的沟通,避免机构重复,以最小费用取得最大效果。还应该根据执行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适时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修改、完善,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控制功能,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取得更大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池国华,关建朋,乔跃峰.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构建[J].财经问题研究,2011,(5).

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篇5

近年来,上市公司经营失败、公司舞弊的指控以及财务报表的重述(financialstatementrestatements)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充分性上。但综观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财务欺诈案可以发现,像安然、新加坡中航油等财务欺诈案的发生,并不是因为这些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不够充分,如新加坡中航油就一再强调公司有“严格的风险控制程序”,只不过这些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值得怀疑。因此,管理当局如何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报告成为当前紧迫的理论和实务问题。本文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的有关规定人手,结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的意义,分析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对我国的启示。

(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的内涵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2002年的33-8138号提案中首次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了诠释,该提案认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目的是确保公司设计的控制程序能为下列事项提供合理的保证:公司的业务活动经过合理的授权;保护公司的资产避免未经授权或不恰当的使用;公司的业务活动被恰当的记录并报告,从而保证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符合公认会计原则的编报要求。

《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actof2002,本文简称萨班斯法案)404条款要求公司必须就管理当局建立和保持充分的公司财务报告程序内部控制的职责进行报告,并报告管理当局对这些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同时,该条款及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的审计准则要求从事审计的会计事务所也须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和管理当局的评价发表意见。为了配合萨班斯法案404条款有关内部控制规定的实施,SeC在2003年6月正式的最终规则中提出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操作性定义,SeC规则规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是由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或者公司行使类似职权的人员设计或监管的,受到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影响的,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满足外部使用的财务报表的编制符合公认会计原则提供合理的保证。具体包括以下控制政策和程序:(1)保持详细程度合理的会计记录,准确公允地反映资产的交易和处置情况;(2)为下列事项提供合理的保证:公司对发生的交易进行必要的记录,从而使财务报表的编制满足公认会计原则的要求;公司所有的收支活动均得到公司管理当局和董事的合理授权;(3)为防止或及时发现公司资产未经授权的取得、使用和处置提供合理保证,这种未经授权的取得、使用和处置资产的行为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要影响。从SeC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定义可以看出:其一,内部控制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SeC将主体对内部控制的考虑限定在财务报告编制的内部控制范围内,因此使用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这一术语。其二,SeC期望其所定义的内部控制与CoSo委员会报告中的财务报告目标相一致。其三,上述第3点是针对公司资产的使用和处置提出的,表明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萨班斯法案404条款与SeC规则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萨班斯法案404条款要求首席执行官(Ceo)和首席财务官(CFo)对主体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报告。该份报告包括在公司按年度提交给SeC的表格中,为此,SeC已经为其注册成员制定了规则,要求公司提交的表格必须包括:(1)管理当局对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年度报告,具体为:关于管理当局建立和维护适当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责任报告;管理当局用于评价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方法框架的报告;管理当局对到最近年末为止的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包括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声明,其中,必须披露管理当局所认定的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任何重大弱项,如果存在一个或多个重大弱项,则管理当局不得认定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有效的;一个声明,即会计事务所(对公司包含在年报中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机构)已经对管理当局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意见签发鉴证报告。(2)会计事务所的鉴证报告,提供审计人员对管理当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意见的鉴证报告。(3)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变动,对于任何重要影响或可以合理预期将重要影响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任何变动都应予以披露,该项披露要求从2003年8月14日起生效。

二是SeC的S-K规章要求管理当局披露公司主要执行官、主要财务官或履行类似职权的人员在对报告期间的披露控制和程序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就企业披露控制和程序的有效性做出评价。

三是SeC要求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签署两个书面证明,包括在公司提交的表格中。这两个书面证明是萨班斯法案302和906条款所要求的。(1)302条款要求在呈交SeC季度和年度报告时提出证明:包括已经核查了某个确定注册公司的特定报告;报告中没有存在任何重大的错报和漏报而导致对本期报告产生了误导性的信息;报告的财务报表和其他报告公允地反映了注册公司在所报告期间和时点上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动状况;对建立和维护公司的披露控制和程序以及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承担责任;已经向公司的审计师和公司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进行披露(或者行使相同职权的人)等。(2)906条款包括对具体联邦犯罪法典的证明,如证明报告是完全符合1934年证券交易法中的条款要求,报告中的信息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的意义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的有关规定要求报告管理当局建立和保持充分的公司财务报告程序内部控制的职责:并报告管理当局对这些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界定了管理当局的责任管理当局必须承担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责任,并运用恰当的控制标准(如CoSo标准)来评价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形成的评估结果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同时签署一份关于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书面申明。为取得足够的证据支持管理当局的评估结果,管理当局可以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人员、其他人员或第三方的工作,将其作为评价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的基础。相应地,管理当局可以雇佣外部审计师之外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或咨询公司来帮助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进行评价。

(二)强调“人”的重要性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应包含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法律顾问、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经营管理当局、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等各个方面,明确了评估的每个行动步骤由哪些高级管理人员负主要责任,以确保按时完成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三)保证信息披露的质量管理当局作为编制财务报告的一方,直接参与信息的制作,在信息的传输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广大

的股东(投资者)属于被动接受信息的一方,处于劣势。因此为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机构通过制定会计准则、证券监管等,设置外部审计人员、投资分析人员等中介人员,以形成公司财务报告供给链,如图1所示:

在该供给链中,为保证投资者得到准确、及时的信息,其信息传输渠道的各个主体都必须以诚实信用为原则。但由于公司管理当局是信息输出的起点,因此,公司管理当局对编制的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满足外部使用者的财务报表符合公认的会计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合法合规性,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必须有效,其有效性由管理当局提供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和发表财务报告内部有效性声明进行合理保证。

(四)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通过为管理当局评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程序提供建议,使管理当局认识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能够通过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及时发现重大控制缺陷和重要管理要点,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向法律顾问、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报告财务报告中的内部控制薄弱之处,使公司财务报告情况更为透明,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三、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萨班斯法案和SeC有关规则提出的一系列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制度安排,对于我国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和报告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进行强制性规定目前,我国仅有2001年10月证监会的“关于做好证券公司内部控制评审工作的通知”中对内部控制评审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即要求证券公司根据“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聘请有证券执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评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向证券公司提交内部控制评审报告。而在其他规范中,没有对管理当局进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提出强制性规定。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失败和公司舞弊指控的增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这就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应借鉴国外的经验,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对内部控制评价提出明确要求,将财务报告错误表述的风险降低到一个恰当的水平。

(二)制定相关规定要求管理当局提供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报告管理当局不仅要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而且应将评价结果以书面声明的形式对外报告,以使外部投资者能够确定公司提供财务报告的程序合规合法,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对法律法规的遵循性提供合理保证。

(三)明确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目前我国理论与实务界没有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形成一致的意见。由于独立审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时,主要是针对财务报告形成过程中所有重要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因此在确定内部控制评价内容时,一方面应根据注册会计师与委托人达成的业务约定书内容,另一方面还需考虑审计师在审计初期确定的审核标准。除了独立审计师的审计外,企业自身进行评价时的评价内容也有待进一步明确。

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完善;预算部门;财务管理;控制;思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也需要不断完善,它不仅能够有效的缓解财政预算部门的工作压力,同时还能够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促使资产的完整性,甚至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所以完善预算部门财务管理的内控制度,对有关部门或组织机构来说,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就非常具备现实意义与价值。

一、预算部门建立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重要性

一般来讲,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指的是该单位为了提高自身财务的管理效率,以及保证财务信息质量的可真实性与可靠性,保护资金及资产安全的完整性,并达到支出成本最小化取得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也是世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趋势的客观经济规律。因此,作为预算部门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控制制度,将会在预算部门里占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完善预算部门财务管理机制的内部控制制度,对部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目前预算部门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内控观念淡薄

良好的内控意识是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合理且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而一些部门领导对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这一块认识得不够深入,内控观念也比较淡薄,只注重部门事业的发展,对内部的管理不以为然,内控制度也只是财务部门写出来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内部控制若得不到好的解决,预算部门的管理必然会出现混乱和被动的局面,甚至造成财务内控流于形式。

(二)财务管理内控机制不健全

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是财务部门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然而,有些部门领导对内部控制观念认知模糊,不知道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和重要性,致使财务管理部门对内控制度的建立不完善,所以管理机制的约束就很难得到落实。

(三)岗位分工的不合理和不到位

由于预算部门岗位人员紧缺、编制内容不够细致严谨、工作也十分紧凑密集,许多组织机构存在一人多职、一岗多位的情况,岗位不能合理设置,岗位人员职责不明,岗位责任不清,甚至影响部门预算审计、预算执行等工作的开展情况。

(四)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大多数财务部门都没有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一些在财务上呈现的问题,几乎都是凭经验与靠惯例去处理的,对经济事项的业务流程控制也过于简单化,仅仅局限在事后的审批上,缺乏事前的有效控制。

三、合理完善预算部门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强化预算部门财务内部控制意识

提高当前组织机构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提高现代科学化账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水平,积极落实与完善预算部门财务管理的内控制度。企业管理人的态度在财务内部控制中起着主导作用,进而对内控制度的落实情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认真执行和遵守本岗位的规章制度,把财务监管工作放置最重要的位置,以此打造健康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

(二)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指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必须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

2.整体性原则。指财务部门内控制度必须控制预算部门财务工作的各个方面,与部门其他内控制度相互协调,制定的内控制度若不受广大干部职工的理解,制度的可操作性便很难进行。

3.针对性原则。指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需根据部门的实情情况出发,针对部门财务工作的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

4.贯彻性原则。指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具有连续性,不能随时变动,保证财务工作的严肃性。

5.适应性原则。指财务内部控制应根据部门的发展及变化及时更新、调整和补充合理的内控制度,使企业更好更高效的发展。

6.严肃性原则。指内部控制制度经批准开始实施之时,部门全体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杜绝违反制度的现象发生。

(三)落实措施,确保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

结合预算部门的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内控制度,保障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处理好控制成本和控制效益之间的关系,促进预算部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明确内部审计工作控制的规定,提高内控人员的素质。

(四)加强资产和资金管理,强化预算管理

单位或企业部门应建立一个固定的资产总账和明细账,进行恰当的数量管理及价值管理,对固定资产的挪用转让须先评估后通过,对数量较大的款项要重点清理,以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加强产权管理,防止固定资产的流失。

科学、合理、准确地编制部门预算,将各个部门的财务收支事宜全部纳入到部门预算之中,坚持按项目和进度支出,若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预算支出,必须按规定的程序报批方可更改预算支出。

(五)建立内控制度更新及发展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效发展,部门财务管理中的某些内部控制制度也随之失去效力,部门的内控制度不可能一成不变,所以根据部门的实际情况,就需要部门管理人员及时完善和更新内控制度,以便适应环境的变化,更加高效的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目前诸如企业这样的组织机构,既要加大预算部门内部财务控制的建设力度,还要明确企业职工的具体分工。为此,企业需要以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和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为出发点,以提高员工思想的先进性和内部控制以及管理意识等方面为目的,在这个基础上,以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度来完成企业给员工制定的任务,使部门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作者单位: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湘凌.关于完善预算部门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思考[J].财经界,2012,(4):227-227.

[2]易凡炀.完善预算部门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思考[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13(3):142-143.

[3]孙国慧.如何完善国有企业财务预算部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中国经贸,2012,(10):256-257.

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篇7

一、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依据

(一)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类型一致,都属于基于责任方任定的合理保证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类型包括鉴证业务和相关服务。根据鉴证对象信息是否能被预期使用者获取,鉴证业务又分为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和直接报告业务。根据保证程度,鉴证业务可以分为合理保证业务和有限保证业务。内部控制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企业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为发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提供合理保证,并对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进行披露。美国萨班斯法案404条款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均规定,企业管理层(责任方)要事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出具评价报告(鉴证对象信息),再由注册会计师进行内部控制审计。财务报表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旨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而形成的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即为责任方的认定,注册会计师针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因此,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都属于基于责任方认定的合理保证鉴证业务,二者业务类型相同,这为二者的整合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二)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最终目标一致,都是为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内部控制审计是就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独立审计意见,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不存在重大缺陷提供合理保证。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表达表示意见,为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与内部控制审计一样都是直接面向社会公众。虽然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表面上有一定差别,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财务报表合法公允的基础,在判断内部控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时是以财务报表审计中重大错报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为前提。二者都是为了对公司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提供合理保证,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

(三)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审计程序相互关联,工作成果能够相互利用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必须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随后需要进一步执行的审计程序,并在仅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时实施控制测试。对于拟信赖的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要测试其在整个审计期间内的有效性。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评价是财务报表审计的一个必要阶段,同时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要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二者的很多审计程序相互关联,工作成果能够相互利用。财务报表审计中风险评估收集到的有关企业环境的证据、通过重大程序发现的具体错报等都是内部控制审计中选择具体控制实施控制测试的依据,如果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发现了重大错报,则说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肯定存在重大缺陷,可以为内部控制审计提供线索;同样,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发现的控制缺陷也为注册会计师在会计报表审计中究竟对哪些交易和认定重点实施审计指明方向。二者的整合,有利于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四)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都采用自上而下的风险导向审计思路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首先要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以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实施总体反应措施和进一步审计程序,这就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内外部环境、经营战略风险、内部控制等情况,注册会计师可以采取观察、询问、问卷调查等方法,这些方法在内部控制审计中也被大量采用。根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规定,要求注册会计师按照自上而下的方法实施审计工作,并将其作为识别风险、选择拟测试控制的基本思路。审计人员首先应了解并测试公司层控制,然后是报表重要账户的控制,再往下是业务流程和交易的控制,每一步获得的结论都将指导注册会计师关注下一控制层面上的高风险领域。自上而下法使审计人员很自然地驾驭了高风险领域并避免了较低可能性对财务信息有重大影响的领域,指导注册会计师只需要测试那些与是否存在实质性漏洞而获取合理保证相关的控制,其实质也是一种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并能大大地降低审计成本。

二、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实施思路

(一)审计计划阶段高质量的审计计划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合理利用审计资源,控制或降低审计风险。在计划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评价与企业相关的风险、公司经营环境和经营特点、对他人工作的可利用程度等事项对内部控制、财务报表及审计工作的影响,以便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和可获取证据的类型与范围作出初步判断。财务报表审计的计划审计工作则包括针对审计业务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与内部控制审计类似,其在审计计划的制定过程中也强调对被审计单位经营及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等重大事项的了解。风险评估则是二者在审计计划阶段整合的基础,如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发现存在重大缺陷的高风险领域,则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就应重点关注与该风险相关的重要账户可能发生重大错报的风险。而且风险评估是一个连续和动态地搜集、分析与更新信息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审计业务的始终,当发现异常的或预期之外的情况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及时对审计计划作出修正与调整。由于判断内部控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是以控制能否及时防止或发现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为依据的,因此,在计划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使用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同的重要性水平。为保证审计效率,如果注册会计师在此阶段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评价足以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就可以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

(二)控制测试阶段控制测试是内部控制审计的核心程序。按照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财务报表审计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如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和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时,就一定要进行内部控制测试,测试控制在相关期间或时点的运行有效性,这实质就是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实施审计。由此可见,实施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关键点就在内部控制测试阶段。在整合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要同时实现两个目的:(1)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支持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的意见;(2)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支持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注册会计师在测试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时,应当综合运用询问适当人员、观察经营活动、检查相关文件、穿行测试和重新执行等方法。选择拟测试的控制时,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关注企业层面控制,并考虑证据的性质及获得的难易程度。如果有两个以上控制能应对相关认定的错报风险,则没有必要测试所有控制,而应选择更容易获得运行有效证据的控制进行测试。但由于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来支持财务报表合法公允性的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仅对所依赖的控制进行测试评价,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对剩余审计工作的影响,其结果未必足以支持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计意见,其审计范围对内部控制的覆盖面不够全面。因此,在整合审计中,注册会计师还需要补充控制测试的范围。

(三)实质性测试阶段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必须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为支持的审计意见提供基础。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和分析性程序。注册会计师可以利用内部控制审计的结果来修改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并且可以利用该结果来支持分析性程序中所使用的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需要慎重考虑识别出的控制缺陷。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实质性程序中,发现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除了需要考虑对已经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影响外,还要考虑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影响。如果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发现了重大错报,则说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肯定存在重大缺陷。为将在财务报表审计实质性程序阶段获取的证据充分利用到内部控制审计中,提高审计的效益和效率,注册会计师还可以考虑在实施财务报表审计的实质性程序之后,对内部控制进行进一步的审计。

(四)评价控制缺陷内部控制缺陷包括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按其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注册会计师需要评价其注意到的各项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以确定这些缺陷单独或组合起来,是否构成重大缺陷,但在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时,不要求注册会计师寻找单独或组合起来不构成重大缺陷的控制缺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控制缺陷导致账户余额或列报错报的可能性;因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导致潜在错报的金额大小。因此在评价控制缺陷时,注册会计师需要根据财务报表审计中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支持对财务报告控制缺陷重要性的评价。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职业判断,考虑并衡量定量和定性因素,同时要对整个思考判断过程进行记录,尤其是详细记录关键判断和得出结论的理由。而且,对于“可能性”和“重大错报”的判断,在评价控制缺陷严重性的记录中,注册会计师需要给予明确地考量和陈述。

(五)审计报告阶段完成审计工作后,注册会计师应综合评价从各种来源获取的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按照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要求,整合审计时应分别出具两种审计报告。在分别出具两种审计报告时,建议在各自报告中说明已同时审计了企业的内部控制(或财务报表)及发表的审计意见类型。需要注意的是,对内部控制发表了否定意见并不表明财务报表一定存在重大错报(如被审计单位已按照注册会计师的要求对财务报表进行了调整)。此外,注册会计师还可以就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出具管理意见书,帮助被审计单位健全内部控制机制,改善经营管理。

三、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一)审计独立性整合审计有利于注册会计师节省审计成本、控制审计风险和实现两者的审计目标,兼顾了社会公众、被审计单位和注册会计师行业三者利益,也是目前国际上普通采用的方法。为保证审计独立性,本文所指的“整合”不包括注册会计师对同一家企业既作咨询又做审计和代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情形。为此,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还特别规定:负责审计财务报表的事务所不能同时为同一公司提供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的咨询服务,但可提供其他方面的内部控制的咨询服务,以避免咨询服务对审计独立性造成损害。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也明确规定,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咨询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同时为同一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服务。

(二)整合审计需要注册会计师具备更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胜任能力内部控制审计给注册会计师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作为一项新型鉴证业务,需要审计人员重新学习,积累经验。而将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整合实施,在审计计划编制、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和评价、利用企业内部审计或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工作等过程中,都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也加大了审计人员的风险责任。为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在整合审计时项目组人员的配备非常关键。

参考文献:

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重述;内部控制缺陷

一、财务报表重述概述

(一)财务报表重述的概念

2002年,美国会计总署(Gao)将财务报表重述定义为财务报表的重新描述,是指企业对前期公布存在错误的财务报告进行重新表述。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对财务报表重述进行了研究,将其定义为对前期存在差错的财务报告进行更正的过程。

因此,本文认为财务报表重述是指企业对前期已经公布的存在差错的财务报告进行重新确认和表达的一种事后行为。

(二)财务报表重述的原因

1、资本市场的压力。我国证券法规定,上交所和深交所对财务状况存在异常公司的股票可以进行特别处理。正是这种压力,使得上市公司在财务状况出现异常的年度会对财务报告进行重新表述,以降低退市风险。

2、融资需求。股东和债权人会利用财务报表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当公司有融资需求时,财务报表就变得尤为重要,公司往往希望融资成本最低,于是为了满足股东和债权人对公司的期望,公司就有可能重述财务报表。

3、管理层的自利行为。现代企业中普遍存在问题,而薪酬契约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企业通过给予管理层股票期权或其他形式的股票来激励管理者,管理者为了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保持公司股价的持续上市,从而实现自身收益最大化的动机会促使他们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粉饰”,从而做出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4、内部控制缺陷。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就是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企业承担着向投资者提供有利于其做出最优决策信息的职责,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预防财务报告的差错。因此,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会增大财务报表错报和漏报的概率,引发企业的财务报表重述。

二、内部控制的概述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企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为了实现控制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该对内部控制不断进行优化。

(二)内部控制的要素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将内部控制基本要素概括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五要素,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环境除了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的设置外,还应该包括企业文化、审计委员会、人力资源管理等制度的制定等内容。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评估主要包括内外部风险的识别与应对。企业的风险识别包括了对企业内外部风险的识别。风险应对则是对识别出来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进行调整的过程。

控制活动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对不相容职位、企业投融资、销售与采购及子公司的控制等活动。

信息与沟通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企业通过内外部的沟通能够使信息得到有效传递,降低外部利益相关者与企业间信息的不对称。因此,为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企业必须建立和维护信息渠道,保证信息的畅通。

内部监督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可靠保证。企业除按国家规定建立日常的内部控制监督制度外,还需要对具体业务进行专项监督,并根据内部监督的结果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三)内部控制的目标

1、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及有效利用,使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避免企业可能遭受的经济损失。

2、保证会计及其他内部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及时性。避免因误导性陈述、虚假记载和未按期披露可能造成的损失。

3、保证企业管理当局制定的各项经营政策和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4、尽量使成本和费用降到最低,压缩不必要的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5、预防和控制可能出现的各种弊端和错误,及时、准确地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因重大差错和舞弊造成的损失。

三、财务报表重述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财务报表重述是企业对前期编制违法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的财务报表进行重新表述的行为;而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保证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是企业财务报表重述的原因。

(一)财务报表重述受到内部控制的影响

内部控制作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之一,会影响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良好的信息和沟通系统可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但是如果企业管理薄弱,会导致财务与经营的分离。内部监督在内部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的内部监督能够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从而减少财务重述。

(二)减少财务重述是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

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保证财务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财务报表重述作为对前期差错的更正,显然违背了内部控制的这一目标。

(三)财务报表重述反映了内部控制缺陷

财务报表重述作为公司对外公布的信息之一,它在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同时,也会让报表的使用者了解到公司的内部运作情况,从而使得投资者推测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存在缺陷。

四、结论及启示

(一)结论

内部控制在保证财务报告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应以成本效益为原则,充分考虑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特点,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的抑制企业财务报告舞弊和差错行为,提高公司财务信息质量,有效降低财务重述。因此,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的重要任务。

(二)启示

造成企业财务报告重述的原因很多,但内部控制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同时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使内部控制得到有效发挥。

为了尽可能的降低企业财务重述现象,应充分发挥好“高管薪酬”这把双刃剑,一方面对高管实施有效激励,另一方面强化高管对企业财务报告真实性负责的责任,充分发挥其在内部控制抑制财务重述中的作用。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吴锦填,苏宁.基于财务报表重述角度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24:212.

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强化

一、目前高校内部财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部财务控制认识不足

近年来,高校通过加强教学科研工作力度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社会知名度,却忽视了自身内部管理、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由于部分高校对内部财务控制方面不够重视,防范经济犯罪意识淡化,导致高校全面健康发展的基石不够坚固。高校内部财务控制工作是项系统管理工程,不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它需要校领导对财务工作要予以充分重视,通过建立和实施良好的内部财务控制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并且将制度、体系向全体教职员工宣传讲解,在促使大家充分了解的同时努力贯彻执行,从而利于管理控制工作的开展,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防范决策失当、经济犯罪的风险。

(二)内部财务控制不健全

部分高校未能全面控制和监督财务工作中经济业务的各个环节,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使财务工作还有许多急需改善的地方。国家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只是一个大纲,没有充分考虑到各个高校的实际状况,高校在实施起来没有严格的标准来进行参照,而根据高校自身情况设计出的内控措施,虽然考虑了高校的实际财务工作情况,但是这些措施在对业务关键点的控制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完整性。有些高校财务工作人员职务糅杂在一起,身兼数职,严重影响内部财务控制的工作效率。除此以外,伴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拓展,财务工作的环境和业务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而高校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却一直沿用旧的方法,致使执行原有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内部财务工作不能根据这些变动及时进行调整,如果仍依据旧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财务控制的优势就不能完全体现。因此,内部财务控制的健全程度严重影响着高校的财务信息质量。

(三)预算管理缺乏有效制约机制

高校为了控制收支规模和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会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对预算管理严格把关。但是部分高校缺乏合理的内部财务控制措施和相应的预算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在预算时就会出现种种不合理的现象,使预算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也降低了预算的实际使用效率,甚至有些预算人员为了个人利益走上违法犯罪的道理。只有建立预算管理的制约机制,严肃管理预算行为,提高预算的有效性,内部财务控制才能发挥作用。

(四)内部财务控制缺乏有效监督

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作为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一种,需要通过相应监督和考评,才能监测制度的实际工作情况和理论是否存在出入,而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作用效果决定了制度的有效性。因此,内部财务控制制度需要经过相关部门和机构的监督,有助于内部控制制度发挥更多作用,但高校没有相应的机构部门来完成监测的环节,受到其他因素不能独立监督,从而不能保证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性。所以,高校应加强内部财务控制的前期监督工作,在监督工作中发现制度的不足来进行改善,同时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保证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五)财务人员业务能力有限及职业道德淡化

不断深化的教育体制改革对实际的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相关财务人员的自身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不能满足工作要求,使得财务的工作质量打了折扣,并且对实施内部财务控制工作造成阻碍。除此以外,有些高校只重视财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却忽视了职业道德的培养,造成一些财务人员为了个人或团体利益,违反财务规章制度,例如伪造虚假的财务信息等,降低了内部财务控制的效果,也严重影响高校的财务管理质量。所以,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教育,成为促进高校财务工作的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

二、完善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的思考

(一)树立正确的高校内部财务控制观念

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关键是人的因素,只有人人重视并身体力行,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得以落到实处。目前高校教职人员的内部财务控制观念与意识还很淡薄,对此加强学习教育势在必行。只有明确了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性,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才能较好地实施,有了制度的保障和约束,财务信息的质量才会得到提高。高校通过提高内部财务信息质量,可使内部财务控制目标更加明确,从自身管理进行完善,从内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二)建立健全完善内部财务控制

高校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需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财务状况,在能力所及的情况下,编制合理的预算,通过预算的有效实施来完成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加强对资金的控制和监督,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可以避免因其他因素导致资产流失、财务受到影响,保证学校的竞争力。高校为了达到内部财务控制的目标,需要根据相关原则,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严格落实,以合理保证财务工作的合法性和全面性,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让内部财务控制起到相应作用。另外,加强财务人员的监督审查工作,从实际财务工作中发现内部财务控制中所存在的不足,对症下药,完善内部财务控制,提高内部财务控制的适应能力。

(三)强化高校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严重影响着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在财务管理工作时,需要强化对预算的管理,保证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实施。加强财务人员的预算知识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并且配合相应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进行约束,财务人员才能在预算管理时体现出主动性、积极性,预算管理的效率才会明显提高。另外,高校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方法和制度,并且组织相关部门、机构定期对内部财务控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从而保证预算资金的准确性和使用效率。除此以外,高校可以采取相关奖惩制度,鼓励财务人员更好地进行预算,提高和维护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增强预算管理制度的执行力。通过以上等种种措施,强化对预算阶段的管理,预算管理的作用才可以在后期工作中体现出来。

(四)加强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监督

高校需要建立相应的内部财务控制监督制度,确保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实施。依照内部财务控制的监督制度,由学校专门的监督机构或者邀请专业的监督部门来定期对学校的内部财务控制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和改善内部财务控制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完善内部财务控制。

(五)提高财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全体教职工的道德观

内部财务控制中,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对内部财务控制能否有效实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的财务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财务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对相关财经法律规定的熟悉程度,从而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因为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导致财务工作失误的可能性。另外,财务人员加强自我道德观的培养和健全,在财务工作时,严格按照财务工作制度和道德规范,不能逾越道德界限,更不能挑战法律准绳,从而保证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实施。

三、结束语

加强高校内部财务控制是高校健康发展所必须的,目前高校的内部财务控制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诸如:对内部财务控制认识不足、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低及职业道德缺失、内部财务控制不健全、预算管理缺乏有效制约机制、内部财务控制缺乏有效监督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财务信息的质量。为了提升财务信息的质量,需要树立正确的高校内部财务控制观念、建立健全高效内部财务控制、强化高校预算管理、提高财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全体教职工的道德观、加强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监督。在加强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的过程中,需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春富,张莎.我国高校内部财务控制问题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10

[2]彭艺.论高校内部财务控制[J].财会研究,2010

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abstract:inordertostrengthenenterprisefinancialsupervisionandinternalcontrol,theauthorintheenterpriseinternalexistingfinancialriskandenterpriseinnerfinancialcontrolponderquestioncarriesonthecomprehensiveanalysis,andaccordingtoenterprise'scharacteristicpresentshowtostrengthenenterprisefinancialtheinternalcontroliseffectivemeasures.

1.分析企业内部存在的财务风险

1.1缺乏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基础和前提。从当前企业存在的现状来看,其内部控制环境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一方面,我国企业长期处于计划垄断经济体制下,组织机构比较僵化,运作效率也较为低下,表现为多种问题。首先,企业管理结构混乱,工作权责不清,交叉指挥和多重领导现象的存在导致部门间协调和沟通不力。其次,董事会成员与企业管理者高度重合,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监事会难以有效行使其监督职能。另一方面,企业内部普遍缺乏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当前,企业所处的环境中面临多种风险,这些风险要素复杂多变,而企业风险防御体系的建设速度难以保障对风险要素的有效方法和控制,这使得企业财务风险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方面,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管理理念较为落后。很多管理者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经营观念,缺乏现代资本运营的理念和技术和长远的内部控制观念。另一方面,在企业风险控制方面,没有形成健全的风险控制价值观,风险控制观念大多流于形式,缺乏完善的管理机构和考核制度支撑。

1.2风险管理环节较为薄弱

企业风险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目标的实现,风险管理涉及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当前我国企业对于风险的管理十分薄弱,在企业内部从管理者到普通员工都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内部也没有建立起完备的风险识别和评价机制,企业抗风险能力极低,难以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首先,企业在目标的制定上没有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当前,很多企业的风险意识还较为淡漠,在制定企业各项制度和订立企业目标时没有从风险的角度进行考虑,许多企业投融资决策都没有对内外部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客观的判断,往往凭主观判断,导致对风险把握不准确,风险管理难以发挥效力。其次,企业普遍缺乏完备的风险管理机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常会面临安全风险、技术风险、竞争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如此复杂多样的风险使得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具有较高的难度,没有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机制很难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一方面,企业内部缺乏风险识别机制,企业管理者没有意识到风险识别的重要性,对风险缺乏全盘考虑,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简单被动地接受风险之后再对其进行解决。另一方面,企业内部没有适当的风险评估体系,风险应对机制缺失,内部控制往往都是在风险发生之后才进行弥补。

1.3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

当前,很多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内部牵制和内部控制阶段,企业大多把内部控制作为一项规章制度来看待,而没有将其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来应用于实践中。当前,我国企业风险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部控制制度徒有形式,难以发挥作用。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大多局限于在各类管理规章和制度上,而对外部环境和经济业务缺乏考虑,对于新业务甚至都没用及时出台相关的程序和制度。并且对于现有制度的执行也较为不力,很多规章制度徒有形式,而在一些具体事务处理过程中很难发挥其约束作用。第二,内部控制体系缺乏科学性和协调性。一方面,当前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不健全,内部人员受利益驱动,往往重经营轻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迟迟没有健全起来。另一方面,企业内部人员往往重视对有形资源的控制,而对于人员、信息等无形资源的缺乏足够的重视,各部门和岗位之间缺乏配合和协调,从而严重影响了经营管理活动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1.4缺乏有效的审计监控

一方面,企业在内部审计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当前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也没有安排专职人员。企业对运作状况的监控过分依赖外部审计,造成企业内部审计缺乏有效性。另一方面,外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当前,我国企业外部审计大多服务于企业,本身缺乏一定的刚性,甚至还会按照企业管理者的意图进行,这严重影响了审计监督的效果。

2.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思考

2.1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本质了解

财务内部控制的本质就是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交易成本的控制活动。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问题能够通过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活动来解决,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应该能够保证财务信息的可信性,可以弥补财务契约的不完全性和财务责任的不对等性,从机制的角度分析,一个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实际上是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体现。反过来,财务内部控制的深化也将促进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作用。

2.2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分类

依据不同分类标准,可以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分为:

2.2.1以时间为标准可以分为事前财务控制、事中财务控制、事后财务控制;

2.2.2以控制主体可以分为出资者财务控制、经营者财务控制和财务会计部门的控制;

2.2.3以经营活动的业务环节可划分为销售环节财务控制、生产环节财务控制、采购环节财务控制、融资环节财务控制和投资环节财务控制等。

2.3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基本方法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基本方法是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发挥会计控制效能、措施及程序。财务内控制方法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的经济业务和不同的控制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

2.3.1组织规划控制,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职务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控制。

2.3.2授权批准控制,指企业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以便进行控制,授权批准按其形式可分为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

2.3.3会计系统控制,要求单位必须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法规,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严密的会计控制系统。

2.3.4财产保全控制,包括限制直接接触、定期盘点、记录保护、财产保险、财产记录监控。

2.3.5风险防范控制,包括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2.3.6内部报告控制,为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企业应当建立内部管理报告体系,全面反映经济活动,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

3.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3.1建立高效的财务内控制度

建立起完善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就是对企业各部门、各岗位环节的职责以及行为进行规范,从而达到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促使企业资产不数增值。所以,企业内部的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有针对性的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始终。该内控措施应具备的特性有:

3.1.1系统性、整体性。涵盖范围要涉及到各项经济业务,并寻找关键控制环节,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保证各部门和各岗位职责明确并均能按照特定的目标相互协调、检查与监督共同发挥作用,实现内部财务控制系统的总体功能。

3.1.2高率性。任何一个系统比较关键的指标就是效率,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也一样应将成本效益考虑在其中。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要想最大程度提高效益就要做到有选择的控制,做到精简人员和手续,避免重复劳动。

3.1.3适应性、科学性。通过采纳合理化建议,保证内部财务控制的适应力和活力。要用一套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来规范管理的行为,做到有章可循。企业的财务人员针对企业不同的经营管理活动制定出科学具体的标准,在内控制度中起到组织、指挥和协调作用。同时,做到内控制度要随着企业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保证内部财务控制的适应力和活力。

3.2强化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实施力度

好的制度必须要有好的执行能力来保证。财务内控制度有效实施,需要各部门、各员工的共同努力,并有相对独立于财务会计部门和相关业务管理部门的人员对制度的设计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如果制度形同虚设那就失去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检查与考核,对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控制,使各项制度落在实处,使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通过检查、完善性评价、有效性进行评价,来判断制度可以依赖的程度、是否保证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是否能预防和发现错误和弊端,是否能有利于做出经营决策。通过对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评价与考核,一方面检查制度落实情况使领导心中有数,并促进有针对性地改善各项控制制度;另一方面是有利于发现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弱点和优点,逐步完善,同时也有利于内部审计程序和审计职能的扩大,促进财务管理理念、方法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3.3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务内控的完善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实现记帐、算帐、报帐、查帐以及部分需要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判断乃至提供决策的过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3.3.1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一般控制。一般控制是指任何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普遍适用、为系统的安全可靠而对系统构成要素(人、硬件、软件)及环境实施的控制。包括人员组织与管理控制、数据和程序控制、网络的安全控制等等。

3.3.2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控制。应用控制是对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具体的数据处理活动所进行的控制。应用控制可划分为输入控制、计算机处理与数据文件控制和输出控制。

3.4提高企业财务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主体,企业会计控制工作主要由会计专业人员来完成。所以说,企业财务专业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水平。因此,企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包括:

3.4.1具有良好的会计政策的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人员应熟练掌握各项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对企业的这些内容做出职业判断,这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是直接相关的。

3.4.2应具有在本单位组织和实施内部控制的能力。承担起企业内部规范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工作。

3.4.3具有财务管理的能力。重点是结合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进行管理,提出改进措施。

3.4.4应具备一定的政策水平。应关注宏观政策,把握重大会计政策出台的背景、意义、原则,以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陈颖,《财务信息化与集团财务内部控制》,内江科技,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