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的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4:26

广播电视的定义篇1

【关键词】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同步播放版权

【中图分类号】D913【文献标识码】a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我国广电行业很快意识到互联网给广播电视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全国的广播电台电视台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通过互联网播放自己的广播电视节目。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在21世纪的飞速发展,手机电视、“微电台”等已逐渐成为广播电视新的传输平台。在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电信网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下,广播电视通过信息网络同步播放将更加普遍。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对于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广播电视节目相关版权问题所做出的规定,主要借鉴了《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以下简称《伯尔尼公约》)《保护表演者、音像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罗马公约》(以下简称《罗马公约》)的相关条款,而在这些国际版权条约制定之时,广播电视基本上都是通过无线模拟信号传播。在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这一“新事物”大量涌现的情况下,我国《著作权法》无法就一些相关的版权问题给出明确的答案,这必然会给著作权人、版权使用者、执法者、司法者带来困惑。本文将从这些版权问题出发,结合广电行业实际,以利益平衡的视角,探寻比较合理的答案。

一、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的法律性质

本文所称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是指依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设立的广播电视台,在利用传统的无线、有线、卫星、微波等手段传输广播电视节目的同时,通过信息网络同步播放广播电视节目的行为。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通过央广网或微电台播放广播节目,中央电视台通过央视网或CCtV手机电视播放电视节目。本文所称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不包括仅通过信息网络播放节目的网络电台(如猫扑网络电台、豆瓣网络电台等)及网络电视(如pptV网络电视、风云网络电视等)的网络播放行为。

广播电视节目通常由若干素材制作而成,这些素材中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作品、戏剧作品、曲艺作品、舞蹈作品、杂技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等等。对于这些作品的著作权人而言,他们享有“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著作权。如果把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定性为“信息网络传播”行为,那么,广播电视台不仅要得到前述著作权人有关“广播权”的授权,而且要得到其有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授权;如果把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定性为“广播”行为,那么,广播电视台取得前述著作权人有关“广播权”的授权即可。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如何定性,不仅关系到节目素材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而且关系到广播电视对作品的传播。

1.能否定性为“信息网络传播”行为

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的本质就是将数字化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利用信息网络进行传播,毫无疑问是一种通过信息网络进行传播的行为,那么,我们能否据此把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定性为《著作权法》所规制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十条对“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了定义,“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从该定义中不难发现,版权法上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必须具备“交互性”的特征,公众对于获得作品的时间与地点必须具有可选择性。而在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过程中,公众不能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而是与收听收看传统广播电视一样,播什么就听什么、看什么,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具有典型的“非交互性”,因此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不能定性为版权法意义上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

2.能否定性为“广播”行为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十条对“广播权”进行了定义,“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由此可见,“广播”行为的具体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狭义的“广播”(即通过传统无线方式传播);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同步传播前述狭义的“广播”(不包括直接以有线方式传播作品的行为);通过扩音器等工具传播前述狭义的“广播”。我们能否将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归入上述第二种情况,从而将其定性为“广播”行为呢?

我国《著作权法》对“广播权”的界定来源于《伯尔尼公约》第十一条之二第1款,《伯尔尼公约》相关条款制订时,有线传播与无线传播特指通过有线广播电视、无线广播电视的传播,其对“有线传播”“转播”的界定显然不涵盖互联网、电信网上的传播行为。如果仅从这种“历史解释”出发来理解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显然不能将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归入上述第二种“广播”行为。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著作权法》在定义“信息网络传播权”时也使用了“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的表述,但却没有将“有线或者无线方式”限定于互联网或电信网,这里的“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甚至可以涵盖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只要具备“交互式”特点,就构成“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由此看来,我国《著作权法》中“有线方式”“无线方式”的表述已经不仅涵盖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无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而且涵盖计算机互联网、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等信息网络。因此,我国《著作权法》中“有线传播”“转播”(无线同步传播)宜理解为可以涵盖各种网络上的有线、无线传播。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是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同步传播广播电视(即前述狭义的“广播”)的行为,符合我国《著作权法》对“广播”行为的界定,因此可以将其界定为“广播”行为。

除此之外,“网络同步播放是传统意义上的广播在网络空间的延伸,两者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最为明显的体现在它们是由同一信息源在同一时间向公众中的成员传送同一节目的行为。实际上,网络同步播放只不过是改变了广播信号的承载和传播形式,它所播送的内容仍然是广播组织以无线信号方式所播送的广播节目。”①把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定性为“广播”行为,也更符合客观实际。

从其他国家的立法来看,英国于2003年颁布的《版权及相关权法令》第4(1a)条款明确规定,广播不包括任何互联网传输情形,除非:(1)互联网传输和其他方式的传播行为同步进行;(2)对现场事件的实时传输;(3)传输已录制的图像或者声音构成了传输者所提供的某一节目的组成部分,而该节目是被该传输者在其确定的时间内进行传输。根据这一规定,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在英国应被视为“广播”,与无线广播享有同样的法律地位。对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做出这样的界定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值得我国在修订法律或解释法律时吸取借鉴。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是一种“广播”行为,广播电台电视台在通过这种广播行为传播各种作品时,无需从作品的著作权人那里取得“信息网络传播权”,只要享有“广播权”就可以合法地实施这种“广播”行为。

二、网络同步播放中广播组织作为邻接权人的权利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四十五条对“广播组织权”做出了如下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其许可的下列行为:(1)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转播;(2)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未经广播组织的许可,其他组织在信息网络上同步播放广播电视节目,是否可以定性为上述规定中的“转播”行为,是否构成对“广播组织权”的侵犯?

根据《罗马公约》第三条的解释,转播是指一个广播组织的节目被另一个广播组织同时广播。根据这个定义,转播只能发生在不同的广播组织之间,不包含非广播组织转播广播组织播放的广播、电视的情况;转播只能通过无线电磁波的形式进行传输,不包含信息网络传输的情况。《罗马公约》对“转播”(rebroadcast)做出的这个定义被国际版权界广泛接受。如果据此来解释我国《著作权法》中“转播”的概念,那么,其他组织未经广播电台电视台许可就通过信息网络同步播放广播电视的行为不构成对“广播组织权”的侵犯,广播电台电视台就此无法得到法律的救济。

随着三网融合的飞速发展,通过互联网、电信网传播广播、电视节目的情况逐渐增多,在网络上盗播广播、电视信号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这对广播组织的危害非常大,因为信息网络的传播能力远胜于“转播”和“录制复制音视频载体”,如果不赋予广播组织许可或禁止网络传播其播放的广播、电视的邻接权,广播组织所拥有的权利便会成为一纸空文。如果说当初各国著作权立法纷纷创设“广播组织权”是为了保护广播组织以制止第三方对其节目信号的非法盗用,就有必要与时俱进,把对广播组织权的保护延伸到通过信息网络盗用广播电视信号的行为。

近些年来,国际上一直在积极考虑将广播组织邻接权的保护延伸到信息网络,目前已形成《关于保护广播组织的草案》。该草案规定广播组织享有的权利包括:“授权以任何方式转播其广播节目的专有权;禁止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利用擅自制作的录制品向公众提供其广播节目,使公众中的成员可以在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该广播节目的行为。”②本文认为,我国《著作权法》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将“转播”做扩张解释,广播组织权的内涵应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做必要的延伸扩展。

综上所述,未经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许可,其他组织在信息网络上同步播放广播电视节目,构成对“广播组织权”的侵犯,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制止这种侵权行为。

三、“准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的版权问题

1.“准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的界定

本文所称“准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是指与“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相类似但又有细微差别的行为,具体指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广播回听、电视回看(时移电视)功能的行为。例如央视网提供的对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的回看功能、央广网提供的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节目的回听功能。这种行为与“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有着高度的相似性:首先,二者都是广播组织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的行为;其次,二者都是为了使公众能够更加便利地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第三,二者都不直接以盈利为目的;第四,二者都是将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直接上传网络,未改变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对各种素材作品的使用方式。这种行为与“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仅有一点差异:前者可以使公众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时间,而后者仅仅是增加了公众“非交互式”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渠道。鉴于二者的紧密关联,本文将二者放在一起进行探讨。

2.广电节目网络回放与一般音视频点播行为的区别

从表面上看来,广电节目网络回放与一般音视频点播行为都符合《著作权法》对“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界定:“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然而,二者却有本质上的差异:首先,前者在网络上传播的是完整的广播电视节目,后者通常传播的并不是广播电视节目;其次,前者是为了使公众更加便利地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后者是为了使公众更加便利地获取各种音视频素材;第三,前者未改变传统广播电视节目中对各种素材作品的使用方式,后者直接通过网络交互的方式传播各种音视频素材。由此观之,广电节目网络回放不宜与一般的音视频点播行为相混淆,直接简单地将其界定为版权法上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并不符合客观实际。

3.“准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的法律适用

如前所述,广电节目网络回放是一种“准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信息网络音视频点播行为。因此,在解决广电节目网络回放版权问题时应参照“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的规则来执行。也就是说,广电节目网络回放也是一种“广播”行为,广播电台电视台在通过这种广播行为传播各种作品时,无需从作品的著作权人那里取得“信息网络传播权”,只要享有“广播权”就可以合法地实施这种“广播”行为。

另外,本文建议把“准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界定为“广播”行为而不是“信息网络传播”行为,除了前述理论上的原因,还有不可回避的现实原因。如果把广电节目网络回放定性为“信息网络传播”行为,那么广播电视台不仅要得到素材作品著作权人有关“广播权”的授权,而且要得到其有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授权。然而,广播电视台为制作节目而使用的作品范围广泛、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且广播电视节目时效性极强,节目制作周期非常短,广播电视台在使用素材作品制作节目前一一找到作品的权利人取得授权显然不可能,那么广播电视台就只能通过法定许可制度解决节目素材作品的版权问题。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取得“广播权”授权有可能通过法定许可制度来实现,但取得“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却不可能用这种方式来实现。要求广播电视台在使用素材作品制作节目前,一一找到作品的权利人取得“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实在是勉为其难,而立法的宗旨应是顺应社会生活发展趋势,促进权利保护和资源的有序顺畅流动。事实上,广播电视台为了给公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提供新的便利,而通过信息网络提供回听回看服务,仅仅是增加了传统广播电视的传输方式,并不会给节目素材的著作权人带来任何损害,从知识产权利益平衡的角度来看,版权问题不应该成为阻碍新技术给公众创造福祉的桎梏。

综上所述,从理论与现实两方面来看,把广电节目网络回放这种“准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界定为“广播”行为,并适用相应的法律规范,具有较强的合理性。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注释

广播电视的定义篇2

中国的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承载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广播电视事业既是意识形态,又是经济形态,有产业功能。融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服务多种元素于一身,集政治属性、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于一体。

第一个阶段:1949年到1956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极为重视广播事业的发展及法制建设。1949年成立广播事业局加强对人民广播事业的领导;1950年4月《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这对于改进广播工作,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个阶段:1956年到1966年广播事业受“左”的影响,走过一些弯路。1963年8月,在北京首次召开全国优秀广播节目欣赏会,并起草了《优秀广播节目标准(草案)》。1964年第八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召开,着重讨论了中央广播事业局制定的《宣传业务整改提纲(草案)》,提出了改进节目的意见,在动员社会力量办广播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第三个阶段: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经历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新闻宣传中受“左”的错误倾向影响,广播电视法制建设处于停滞状态。

第四个阶段:1976年10月到1986年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方针、政策。广播电视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恢复和加强批评报道,开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1986年1月,广播电影电视部成立部法规领导小组并在部政策研究室成立法规处。

第五个阶段:1986年至今广播电视法制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1)1986年至1990年明确了广播电视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组建了立法机构,1988成立政策法规司,制定立法工作计划。

(2)1991年至1995年针对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接收等新技术带来的问题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加强了广播电视系统依法管理制度。1995年成立部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

(3)1995年至2002年广播电视法制建设工作处于调整、清理、完善、加强状态,逐渐适应新形势下广播电视发展的需要。

(4)2003到2005年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启动了《广播电视传输保障法(草案)》起草工作,2005年上报国务院。

(5)2007年国务院法制办、国家版权局、广电总局开展《广播电台、电视台法定许可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办法》的立法调研,促进《付酬办法》尽快制订出台。

(6)2009年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办法》,在信息时代,与时俱进,将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一、我国广播电视法制建设的调整范围和体系

(一)我国广播电视法的调整范围

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专门的广播电视法,这里所提到的广播电视法是泛指由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关于广播电视活动的法律规范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是总局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的调整广播电视活动中的各种社会关系的行政法规和管理性规章。概括起来,广播电视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范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广播电视运营机构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广播电视法限制广播电视运营机构的所有权过度集中、禁止垄断和不公平竞争、合理分配广播电视频率资源。二是广播电视运营机构与国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广播电视运营者可以依法监督国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国家机构可以依法监管广播电视运营秩序。广播电视法规定了广播电视的许可、监管、处罚、救济等制度。三是广播电视运营机构与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广播电视运营者应当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方便公众接收,允许公众最大限度地通过广播电视媒介发表意见主张。广播电视法规定了广播电视的普遍服务、协商服务、更正报道等制度。四是广播电视运营机构与其工作人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广播电视运营者应当为其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其工作人员应当约定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这主要由劳工法、劳动合同法予以调整,广播电视法对广播电视运营者的领导人在公民身份、道德品质、政治面貌等方面有特别的要求。五是因广播电视报道而引起的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广播电视法要求广播电视媒介客观准确平衡报道各方面的意见,被报道的公民有反驳抗辩的权利。[1]

(二)我国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体系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由《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等法律规定构成的广播电视法规体系,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五个层次。

1、宪法层次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闻广播电视事业(第22条);公民享有言论、出版等政治自由(第35条);公民有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第47条)。

2、法律层次包括民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社会法、刑法、诉讼法等。比如民商法中有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著作权法等涉及到广播电视;经济法中有广告法、证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涉及到广播电视;行政法中有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涉及到广播电视;社会法中有环境保护法、气象法、语言文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等涉及到广播电视;刑法中规定了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等相关罪名。

3、行政法规层次目前主要有五件行政法规:(1)1997年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对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立,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设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放等进行了全面的规定。(2)2000年的《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对广播电视设施安全维护进行了规定。(3)1993年的《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对卫星接收设施的生产、销售、安装、使用环节进行了规定。(4)1990年的《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对有线电视系统的设立、节目转播等进行了规定。(5)1990年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受外国卫星传送电视节目管理办法》,对卫国卫星电视节目落地范围、卫星接收设施安装使用等进行了规定。

4、地方性法规层次主要是各省(区、市)、省会市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广播电视法规,共有20多件。1989年吉林省制定的《吉林省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广播电视地方性法规

5、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层次目前广播电视部门规章有30多件,地方政府规章有10多件。

我国广播电视的法规数量很多,但法律效力等级较低;有的法规过于宽泛粗糙,缺乏可操作性;有的法规之间有重叠、不一致的规定;有的法规文件缺乏必要的法律授权。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清理,这些问题已经逐步得到了解决。

二、我国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我国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涉及: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立和布局;广播电视事业所有制改革;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播管理;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管理和广播电视设施保护、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制度、广播电视涉外制度等。

(一)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立和布局

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明确了我国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广播电视专业人员;(2)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广播电视技术设备;(3)有必要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稳定的资金保障;(4)有必要的场所。审批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还应当符合国家的广播电视建设规划和技术发展规划。国家禁止设立外资经营、中外合资经营和中外合作经营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对擅自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教育电视台、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广播电视站的予以取缔,没收设备,并处以罚款。

(二)广播电视事业所有制改革进程

多年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运行模式。广播电视事业所有制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8年到1983年广播电视事业由国家垄断向行政性垄断发展阶段。我国的广播电视是国家垄断事业,完全由国家财政拨款办电视,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形势决定着广播电视的生死存亡。这个时期的电视指导方针是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1983年在广播电视机构的性质和职能问题上,提出了“双重职能”的思想,即中央和地方各级广播电视机构既是新闻宣传机关,又是事业机关,中心工作是宣传,形成了新闻宣传、事业建设和行业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

第二阶段:1985年到1999年广播电视事业行政性垄断下的相对自由竞争阶段。1985年上海市广电局开始在上海电台、电视台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拉开了广播体制改革的序幕。1997年上海市政府授权市广电局作为上海广电系统国有资产的委托人,对国有资产进行运营管理。1999年,我国第一家广电集团——无锡广电集团挂牌成立,采用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

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广播电视事业从相对自由竞争向经济性垄断过渡阶段。2001年中办、国办《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规定: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属于事业性质,发行集团、电影集团属于企业性质。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成立的广电集团都采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在广播电视领域企业单位主要有国有独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上市公司等企业形式,主要从事影视剧、音乐、科技、体育、娱乐等节目制作以及广播电视传输介入活动。

广播电视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明确产权关系、优化资源配置、重组管理体制,在整体上以经济性垄断代替行政性垄断,从而应对入世后,国外传媒的渗透和冲击。

(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播管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播管理涉及禁播、审查规定、限制播放规定、直播和群众参与直播节目规定等。

1、禁播规定《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禁播内容:(1)危害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2)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3)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4)泄露国家秘密的;(5)诽谤、侮辱他人的;(6)宣扬淫秽、迷信或者渲染暴力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2、审查规定我国对广播电视节目审查制度包括两种:(1)播出机构审查,即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播放的节目内容进行播前审查、重播重审,付费频道开办机构对付费频道的节目内容进行播前审查、重播重审,播出机构一般设有编辑委员会;(2)政府部门审查,对用于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的境外电影、电视剧,由国务院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进行审查批准;用于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的境外其他节目,由国务院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或其授权机构审查批准。

3、限制播放规定,涉及涉案剧、广告节目的限制播放:(1)涉案剧限制播放2004年4月19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强涉案剧审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规定,所有电视台的所有频道(包括上星频道和非上星频道)正在播出和准备播出的涉案题材的电视剧、电影片、电视电影,以及用真实再现手法表现案件的纪实电视专题节目,均安排在每晚23:00以后播放,特殊需要的需向总局专项报批;(2)广告节目限制播放依据《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每套节目中每天播放公益广告的数量不得少于广告总播出量的3%。每套节目每天播放广播电视广告的比例,不得超过该套节目每天播出总量的20%。其中,广播电台在11:00—13:00之间、电视台在19:00—21:00之间,其每套节目中每小时的广告播出总量不得超过节目播出总量的15%,即9分钟;播放广播电视广告应当尊重大众生活习惯,不得在6:00—7:00、11:30—12:30以及18:30—20:00之间人们用餐时播放容易引起受众反感的广告,如治疗痔疮、脚气等类药品及卫生巾等卫生用品的广告。

4、直播节目规定,涉及重要政务新闻、群众参与的直播节目的规定;(1)重要政务新闻的直播规定包括重大政治会议报道直播:中国共产党每届每一次党代会;全国人大和政协每届每一次代表大会报告直播等;各类政务会议报道;领导同志出访、接见外宾活动的报道;推行政务公开活动的报道。如农村村务公开、乡镇政权机关的政务公开等。(2)群众参与的直播节目规定依据1999年广电总局《群众参与的广播电视直播节目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开设群众参与的直播节目,必须经过审批、备案;必须具备“延时装置”、“储存电话”等技术保障措施;对导演、导播、电话编辑、节目监制等编播人员都有一点要求;有比较完善的节目操作程序和管理规定;有处理不测情况的应对预案等。未经批准擅自开设直播节目的要责令立即停止,通报批评。发生政治性事故的,应当暂停节目,予以行政处罚,对负责人和责任人予以行政处分。

(四)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管理和广播电视设施保护

1、广播电视设施管理,依据《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保护广播电视设施的义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私分、截留、破坏广播电视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危害广播电视设施的行为,均有权制止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刑法》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中设定了“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第124条),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规定了过失犯罪的处罚。

2、有线广播电视管理有线电视台、有线电视站管理播放的电视节目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部门关于电视节目和录像制品的规定。严禁播映反动、淫秽以及妨碍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自制电视节目或者录像片。必须完整地直接接收、传送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的新闻和其他重要节目。用于国防、公安、国家安全业务的有线电视系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关部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分别管理。

3、卫星广播电视接收管理依据《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受外国卫星传送电视节目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对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实行审批制。境外加扰卫星电视节目的接收范围限于:(1)三星级或国家标准二级以上的涉外宾馆;(2)专供外国人和港、澳、台人士办公或居住的公寓,可申请设置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收卫星传送的境外加扰娱乐节目;(3)级别较高,规模较大的教育、科研、新闻、金融、经贸等确因业务工作需要的单位,可申请设置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收与本单位业务相关的境外加扰专业节目,个人不得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严禁将所接收的外国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在国内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录像放映点播放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传播。

(五)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制度

根据2004年广电总局颁发《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暂行规定》,我国对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等实行资格认定制度。其在执业活动中享有的权利主要有五项:(1)以所在的制作、播出机构的名义从事广播电视节目采访编辑或播音主持工作,制作、播出机构应当提供完成工作所必需的物质条件;(2)人身安全、人格尊严依法不受侵犯;(3)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4)指导实习人员从事采访编辑、播音主持工作;(5)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同时应当承担八项义务有八项:(1)遵守法律、法规、规章;(2)尊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3)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4)恪守职业道德,坚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5)严守工作纪律,服从所在机构的管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6)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7)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8)依法应当履行的其他义务。

根据《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中的共产党违反宣传纪律党纪处分暂行规定》,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工作人员和共产党员违反宣传纪律的行为包括十个方面:违反政治纪律、宣扬邪教、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违反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播出淫秽、等内容、违反新闻真实性原则、侵犯他人人身权利或其他合法权利、工作中失职或者严重不负责、以及违反有偿新闻等宣传管理规定。处理方式主要是行政处分和党纪处分。

(六)广播电视涉外制度

1、境外资本和投资者准入规范我国法律禁止设立外资经营、中外合资经营和中外合作经营的广播电台、电视台。2005年《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规定:禁止外商投资设立和经营新闻机构、广播电台(站)、电视台(站)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及播放公司、利用信息网络开展视听节目服务等。

我国广播电视领域对外实行有限开放政策:一是允许通过贷款等方式,利用境外资金投入广播电视建设,如宁夏、青海等地利用日元贷款建设广播电视基础设施;二是允许境外机构设立驻华广播电视办事机构。2004年广电总局的《境外机构设立驻华办事机构管理规定》对此进行了全面规范。广电总局已批准韩国广播公司、新加坡新传媒集团等在我国设立办事机构;三是允许境内电台、电视台引进播出境外节目,允许中外合作制作(联合制作、谢志制作、委托制作)电视剧、电视动画片等广播电视节目等。[2]

2、境外节目播放比例进行规定2004年广电总局颁发的《境外电视节目引进、播出管理规定》规定:电视频道每天播出的境外影视剧,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影视剧总播出时间的25%;每天播出的其他境外电视节目,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总播出时间的15%;未经广电总局批准,不得在黄金时段(19:00—22:00)播出境外影视剧。2003年《广播电视有限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付费频道播出境外的电影、电视剧及动画片的时间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总播出时间的30%,不得以任何形式转播境外广播电视节目频道或栏目。我国台湾地区要求无线广播电视播出本地自制节目不得少于70%,有线广播电视播出本地自制节目不得少于20%。

3、境外记者到境内采访管理依据1990年国务院《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外国常驻记者、外国短期采访记者、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新闻采访报道业务的必须:(1)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2)应当在注册的业务范围或者商定的采访计划内进行业务活动。(3)应当遵守新闻职业道德,不得歪曲事实、制造谣言或者以不正当手段采访报道。(4)不得进行与其身份和性质不符或者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统一、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

5、外国人参加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活动管理依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外国人参加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活动管理规定》,在有特殊需要或国内缺少相关人员的情况下,可聘请外国人参加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活动,包括除新闻类以外的广播电视节目(含专题、综艺、外语教学类等)、电视剧、电影片的制作以及以制作广播电视节目为目的的各类文艺演出。但是要注意:(1)广播电台、电视台不得聘请外国人主持新闻类节目,包括新闻、新闻评论、新闻专题等。(2)广播电台、电视台经批准聘请外国人以专家身份参加外语教学节目并付给报酬的,纳入聘请外国文教专家系列管理,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3)原则上外国留学生不得参加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活动。因节目制作需要邀请外国留学生参加临时性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的,制作单位应事先征得学生所在学校同意。

总之,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时至今日,广播电视已经发展成为包含地面广播电视、有线广播电视、卫星广播电视、互联网广播电视等传播方式复杂而庞大的门类,与之相适应,中国建立了广播电视许可制度、所有权制度、节目标准制度、网络制度、用户制度、从业人员制度,基本适应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需要,但面临三网合一、三屏合一的发展趋势,中国仍要加快广播电视的立法速度,强化依法行政,全面实施普法教育计划,增强版权意识以适应广播电视飞速发展的需求,可以说,中国在广播电视法制建设上依然任重道远。

广播电视的定义篇3

广播电视事业法制化管理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究其本质是法治经济,广播电视事业虽然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具有特殊属性,但同时也具有商品属性。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广播电视领域进行的产业化、集团化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明确产权关系、优化资源配置、重组管理体制、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正是这一属性的反映。近年来,虽然我们已经探索建立了一系列的广播电视管理体制,但法制化管理广播电视事业是其必由之路,是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是对管理科学化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广播电视事业的法制化管理首先能够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执行的过程中,它通过制定和执行各种法律、法规、条例、规章等法律文件,依法管理,能够有效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地保证和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法制化管理的规范是这一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这些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条例或行政法规,以及其他有关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制定的规章,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这一管理模式最大的优点是法制面前,人人平等,有利于培育公平的创新竞争环境,公平由“人人期待”变成“人人可见”。比起其他的管理模式,法制化管理更加稳定、公正、更有活力,也更能服众。

法制化管理是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要求,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依法治国,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依法治理广播电视事业,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广播电视事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广播电视事业法制化管理的社会基础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法制化管理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标志性事件是1986年广播电影电视部成立部法规领导小组,正式设立法规处,1988年升格为政策法规司,职责是制定立法工作计划,随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加强了广播电视系统依法管理制度建设。15年来,我国基本形成了广播电影电视管理的法规体系。

这一体系由以下各部分组成:第一是《宪法》的有关部分,《宪法》第22、35、51、53条涉及新闻工作基本规范、基本原则和保障公民的权利义务等方面;第二是法律有关部分,如《民法》、《刑法》、《著作权法》等法律中的相关条款;第三是行政法规,主要是国务院颁布实施的若干条例、办法,如《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第四是部门规章,如广电部的《广播电台电视台设立审批管理办法》、《广播电影电视行政复议办法》、《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有线电视管理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等。此外,还包括广播电视同业组织、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等制定的有关职业道德的自律性规范文件等。2009年,《广播电视节目审议规则(建议稿)》是我国广播电视法制化管理和建设的重要创新成果。国务院颁布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1997)、《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1990)、《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1993)、《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00)、《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暂行办法》(2010)等行政法规和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布的《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1990)等部门规章是目前法律效力最高的广播电视业管理法规。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高速发展,各地均认识到法制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各地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同时,还建立健全了各项地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随着各地、各部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健全完善,广播电视工作将更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广播电视业的经济属性日益凸显,各单位法制观念、法律意识也在逐步提高,更意识到法制化管理对于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上述成就,为开展广播电视事业法制化管理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和优势。

广播电视事业法制化管理的症结

我国现行的广播电视管理体制是与上世纪8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90年代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其体制的局限性弊端日益明显,但受各种因素制约,目前仍在艰难的探索之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破解。诸多法律法规还是在法规包装下的行政管理,重律轻法、重管理轻权益,管理薄弱、立法滞后。

首先,广播电视管理的法律法规不系统,缺乏完整立法。目前为止,我国的《广播电视法》尚未出台,许多规范性文件还停留在较低的“规制”层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法制。大多数规制属于限制性的“义务”,而不是保障性的“权利”,缺乏有效保护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大众媒介的采访权、报道权的规定。

其次,机构建立不科学,立法程序不足。目前针对广播电视管理的立法工作,缺乏公共立法程序,只有内部工作的技术性程序,没有立法听证,因为公共规范和政策产生于非公共的程序,所以“系统内”、“体制内”特点鲜明,执法者的自由裁量权过于宽泛,以至于必须依靠行政指令三令五申、反复推行,才能奏效,法规管理过程中甚至有某些低效率的行政干预和过度保护垄断经营的行政操作等。

再次,广播电视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滞后。广播电视已初步形成了广播产业、电视剧产业、网络产业和广播电视广告产业等蓬勃发展的格局,如何进一步完善电台电视台、电视剧制作单位的许可证制度,如何进一步完善广播电视节目审查制度,严厉打击虚假新闻、虚假广告在广播电视领域的泛滥,如何进一步加强网络管理,尽快从立法层面遏制“网络水军”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广播电视事业法制化管理的思考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成就巨大,已经发展成为包含地面广播电视、有线广播电视、卫星广播电视、互联网广播电视等传播方式复杂、庞大的门类,高度行政化的管理体制已经不再适应市场经济和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迅速发展的新形势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的出台。

法制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必须提高立法的紧迫感,促使广播电视事业管理法规与国际接轨,加快法制化进程。通过法律引导、法律规范、法律保证,对广播电视产业进行法律化、规范化的协调与管理,使广播电视产业化真正纳入法制化轨道。同时,要对已有的广播电视法律法规等进行全面的修改或废止。

法制化管理建设总的目标是探索和构建以宪法为根本,以广播电视管理专业法律为主干,法规、规章、政策相互配套,协调统一,集立法科学、普法广泛、执法从严、违法必究于一体的,符合国家法制建设总体要求,符合广播电视基本规律和特点的广播电视政策法律新体系。

立法过程中,必须启动公共立法程序,处理好保护新闻自由权、舆论监督权、采访报道权和公民人身权、财产权、法人身份权、名誉权等的平衡,实现“第四种权力”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要通过立法明确准入条件、禁入情形、属性界定、产权关系、内容标准、垄断制约、主体制度、保护知识产权和报道权的商品化等焦点问题。避免部门利益法制化,有效地解决阻碍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法律之忧,为依法管理,推进广播电视事业的法制化建设,创造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另外,面对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必须适应新的技术条件和形势的要求,尽快出台互联网基本法,建立准入和审查制度,规范互联网信息传播行为,完善互联网违法信息投诉机制,强化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营造一个干净的互联网环境。

从2010年开始,我国大力推进三网融合,广播电视事业被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之中,这对广播电视事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任重而道远,相信通过法制化管理,一定会推动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实现新跨越。

参考文献:

1.汪凯、詹小路:《广播电视业:走向制度化的自律》,《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7)。

2.王敬松:《我国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及其改革》,《中国行政管理》,2007(3)。

3.邱履曾:《三网融合立法为先》,《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8)。

4.《中广协会推介广播电视节目审议规则》,《新闻战线》,2009(5)。

5.王军:《新中国广播电视法制建设回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9)。

广播电视的定义篇4

关键词:广播电视设备;维护理论;广播电视技术

广播电视设备作为广播电视媒体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和手段,在广播电视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保证良好的设备维护才能使信息的传输畅通无阻,传播的音频与视频才能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促进广播电视领域的发展向更加蓬勃的方向开拓。

1广播电视设备的维护理论

1.1发展概况。广播电视设备的维护理论是人们对于广播电视正常运行的一项合理的人为操控,是人们在这一方面认识水平的不断完善。从旧有的对于设备的管理忽视,到及时修复设备出现的故障,再到提前对设备进行保养,是人们认识程度不断加深的体现,都为广播电视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1.2旧有的广播电视设备维护理论。广播电视设备作为广播电视无误发送的重要保障,设备的健全无损对于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意义非凡。旧有的广播电视的维护理论强调重视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完好性,即对“修复”的重视。这就是保障设备在购进时保证渠道的合理。在使用的过程中减少对于设备的磨损,对于发现的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合理的修复。更多的强调对于设备的“事后修复”。这种维护理论对于设备的维护相对较少,而更多地是强调设备的可使用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种旧有的维护理论显然与时代的发展不符,无法满足更高水平的技术使用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是需要被取代的。

1.3现有的广播电视设备维护理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水平也日益更新完善,人们的思想产生了进一步的变化。原有的维护理论被新的广播电视设备的维护理论所取代。所谓“维护”,顾名思义,是保护对象免受破坏,是一种维持和保护。从后半句哈来看,维护理论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维护理论已经突破原有的单方面防止设备的破坏,到事前的预防和控制,强调更多的维护和保养的意思层面。维护理论是需要相关的维护保养人员,通过对于广播电视设备的专业知识技能的了解,从而能有效、经常性的对于广播电视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状态进行合理的评估并予以保护。这里的设备维护理论,就更加强调事前的控制,发现设备出现不良情况的趋势,并查明原因,防患于未然。通过维护人员对于潜在的“隐蔽功能故障”进行有效把握,提高广播电视的设备维护的能力。

2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2.1认识的盲区。在广播电视发展的各个阶段来说,人们对于广播电视设备维护的认识经历了很多阶段。现在的广播电视的发展中依旧存在对于该方面的错误认知。比如,将设备的性能好坏与使用的时间长短紧密的联系起来。将现有的设备无误与设备的无风险、无威胁联系在一起,是对于设备的维护方面认识的悖论。这些错误认知都会阻碍广播电视媒体设备的维护保养以及技术更新,对于广播电视的发展都是一种桎梏。

2.2制度的不合理。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广播电视设备的维护理论完善,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维护理论的提出与实施效果不配比,体现了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广播电视的管理缺少合理的制度体系来对相关问题进行合理的管控,使管理者不明职权,对待工作缺乏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广播电视的管理有时呈现放任自流的状态,设备缺少及时的查修。因此,就易造成电视广播播放过程中出现图像不够清晰,音频突发的卡顿情况,对播放效果带来消极的影响。

2.3广播电视维护人才的缺失。在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愈加迅速。因此,能做到对于广播电视设备的运用自如对于从业人员来说,意义重大。在发展的现阶段,我国广播电视设备维护人员的自身素质还处在十分低下的水平。很多的设备维修人员仅仅是了解电路修理修配,无完备的广播电视设备的精准认知,无法实现对于广播电视中的潜在故障的排查,对于维护理论的实现,仅仅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

3改进措施

3.1明确认知。只有对于广播电视设备的维护有正确的认识,才能保证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相关的工作者要摒弃曾经的错误认识,与时俱进,对于设备的维护秉持着早发现、早处理的积极态度,才能使广播电视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态度是维护工作进行的准则,也为设备的维护与更新提供了依据。

3.2健全制度。广播电视的维护理论已经提出有一定的时间,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实施不利的问题,因此,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迫在眉睫。国家相关机构要建立健全法规,明确维护人员的权责关系,使相关的领导者做到对于设备的定期的监管的监督和管理,做到有法可依。只有用法律加以管理和规定才能保证广播电视发展的秩序性和有效性。因此,国家的相关部门需要在广播电视的权责管理方面多下功夫,在设备的维护方面明确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广播电视这一主流传播媒体更好的发挥功效,保证广播电视播出的质量,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3.3培养专业的维护人才。现实中很多工作人员对于广播电视的维修工作通常很难做到经常性的排查,而且技术不够过硬,在维护工作的过程中通常只是应急的作用,而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难以应付。针对维护人才不足的问题,我国需要加强在这一领域的人才培养的工作。同时根据人才不足的现状,机构需要增设在广播电视方面需要专门设置与广播电视设备有直接关联的专业技术人才,对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的处理与维护。提高人才的专业素养,能对于广播电视设备的知识技能做到了如指掌,轻松地应对设备出现的故障,特别是潜在的故障。只有在专业技术领域十分过硬的专业人才才能保证对于设备的维护保养更加在行,增加更多的现实意义。

3.4技术推动。随着广播电视设备的更新发展,广播电视技术才能不断上升。在设备维护的进程中,科技力量得到保证,为广播电视的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进程起到推进作用。技术的不断上升,促进广播电视与网络化融合,使传播途径更加高速、便捷,使卫星传播等一系列手段在广播电视的传播中不断应用,提高技术的发挥空间。在广播电视设备的维护中,出现了很多如管理不善,专业人才不足,技术力量匮乏的问题。但设备的维护对于其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不仅对于行业的技术发展有推动作用,也会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信息与便利。因此,提高广播电视设备的维护水平,发挥更多的时效性,才能更好地推动电视广播技术以及行业的发展水平。

作者:王彦军单位: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局红旗微波站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的定义篇5

【关键词】英国公共广播电视体系

1927年,英国确立了以英国广播公司(BBC)为主体的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广播体制。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英国公共广播不断革新,当前英国的公共广播电视体系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面向全体公民服务的公共广播机构英国广播公司(BBC);二是实行商业运营模式的公共广播机构,如第四频道(C4);三是具有公共服务义务的商业广播机构,如独立电视网(itV)、第五频道(C5)。

面向全体公民服务的公共广播机构

BBC是英国公共广播电视的主营机构,也是英国公共广播体系的核心。它始创于1922年,由伦敦六家大型无线电制造商联合成立,最初是旨在获取商业利润的私营商业机构,后被政府收购,于1927年改组成为公共事业运营主体,以最大限度地为所有公民提供信息、教育和娱乐服务为宗旨。作为公共服务的主体,BBC主要面向全英公民提供具有普适性、多样性和独创性的节目和服务。BBC的产权属于全体英国公民,经营权归BBC公司所有,实行以电视执照费收入为主体、多种资金来源为补充的公共资金保障机制,主要由英国公民按照户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广播电视收视费用,由政府转拨给BBC用于节目制作、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法律禁止BBC在提供公共广播电视服务时播放广告。但是,BBC可以利用其自身的有形和无形资产,销售节目、音像制品,开展合作与公益活动,提供技术服务等,所获收益主要用于BBC的公共服务。随着BBC财源制度改革的推进,其商业收益总体上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近年来BBC的年商业收益最高时占总收入的将近五分之一。作为公营广播电视机构,BBC既对议会也对政府负责,但保持政治独立性,政府和议会相关机构不得干涉BBC理事会的决策。BBC的最高决策机构是BBC信托委员会(BBCtrust),该委员会专门负责监督BBC,并组建负责日常管理的执行委员会,以进一步将日常管理与监督分开,使BBC变得更加公开透明。BBC信托是公民的人,代表公民定期对BBC所体现的公共价值进行审核,并与执行委员会签定服务执照,以保证BBC的产品与服务达到最高标准。在规制方面,BBC信托委员会与英国通信办公室(ofcom)一起规制BBC的竞争和商业行为,确保BBC符合公平竞争和新的事先规制条例,并促使其商业运作符合公共服务的宗旨、提高效率、保护品牌和避免扭曲市场。

实行商业模式的公共广播机构

为促进英国广播电视业的多元化,打破公共广播电视BBC和商业广播电视itV寡头格局。1982年,一个实行商业化运营的公共服务电视频道――第四频道(C4)应运而生,该频道定位为“为那些没有从现有频道中获得满足的群体提供选择机会的公共服务电视媒体”。其使命是满足多元文化社会中公民的多样化文化需求,同时还要提供个性鲜明的教育类节目。与BBC这样的公共广播机构所不同,C4主要服务于小众和边缘化的群体,它本身基本不制作节目,主要播放由英国独立节目制作公司生产的节目,其财源保障主要依靠广告收入,是实行商业模式的非赢利的公共广播机构。C4由第四频道电视公司负责经营,该公司的最高决策和管理机构是董事会,董事会成员和主席由英国通讯办公室任命,由文化、媒介与体育部批准。与BBC实行自我规制和外部规制相结合的治理结构所不同的是,对C4的规制主要由英国通讯办公室负责。

具有公共服务义务的商业广播机构

除BBC这样的公营广播电视机构之外,英国的商业广播电视媒体也承担公共服务的义务。英国奉行广播电视服务公众的理念,其所有广播电视机构,除卫星和有线电视外,均须承担公共服务义务。根据英国政府对公共广播电视性质的界定和对社会责任的要求,商业广播电视媒体在承担公共服务和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原则上与BBC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广播电视媒体的经营方面,允许以广告收入作为财源,并允许其依法取得利润。1955年成立的独立电视网(itV)是英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地面商业电视网,其成立初衷是为了改变BBC以公共广播公司的身份一直垄断英国广播电视业的格局。总体来说,作为具有公共广播传统的代表性国家,英国本土的广播电视机构都肩负着公共服务的职能。

参考文献:

[1]金冠军,郑涵.当代西方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基本类型[J].国际新闻界,2002(2).

[2]陆地,高宝霖.中国是否需要建立公共广播电视[J].声屏世界2005(8).

广播电视的定义篇6

挑战――深刻理解当前广播电视节目监管面临的新环境、新形势、新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国际国内因素相互影响,敏感问题多、热点问题多、突发事件多,舆论环境十分复杂。从国际环境看,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实力,利用文化产品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冲击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习俗,侵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媒体发展看,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使媒体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各类新兴传播渠道不断涌现,媒体的分众化、对象化趋势日益明显,互联网已经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西化、分化的主战场。

在复杂的新形势下,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部分传统媒体在面对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各种媒体激烈竞争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复杂变局时,办台宗旨和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偏差,在坚守媒体责任和社会效益第一上发生了动摇,在如何继续改革创新发展上陷入了迷茫。一些新兴媒体则盲目追求点击率,不惜用低俗、庸俗、媚俗内容吸引大众眼球,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上与主流媒体相去甚远。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从认识论的高度和方法论的角度,深刻阐释了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应具备的战略视野、全局意识,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具体要求,指明了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管工作努力的方向和途径。面对新环境、新问题,要求我们科学把握国内发展的趋势,清醒认识我国现在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的形势,切实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管水平,为广播电视宣传管理保驾护航,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回顾――充分认识节目监管在广播电视宣传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监管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世纪之交,传统的播前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广播电视发展的需要,节目播出内容问题日益增多,社会各方反映强烈。为进一步加强全国广播电视特别是上星频道的内容管理,1999年,国家广电总局收听收看中心应时而生,旨在掌握广播电视宣传动态,反馈广播电视宣传效果,发现广播电视节目中存在的问题。

在总局的指导下,中央电视台和广东、浙江、北京、河南等地局陆续将广播电视节目监听监看工作纳入系统管理,及时利用各种手段对节目进行点评,反思节目中存在的导向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自此,各省监听监看机构和工作逐渐铺开,在把握正确导向、优化内容结构、维护健康节目生态、抵制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成为各级广电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宣传管理的重要抓手。

2007年,总局在原有的播前调控制、诫勉谈话制、通报批评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界定罚则,建立了全国广播电视红牌停播、黄牌警告、白牌整改机制,针对监听监看发现的重大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2007-2014年,广电总局共发出停播通知单近三十个,针对红黄白牌处理中存在的广播电视节目问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宣传管理规范性文件,如《关于进一步规范群众参与的选拔类广播电视活动和节目的管理通知》《关于规范使用情景再现和故事演绎等手法的通知》《关于规范未成年人参与的广播电视节目的通知》等。由监听监看机构发现问题到宣传管理部门针对问题制定节目标准和规范、调整宣传管理政策,再由监听监看机构检验效果、核查节目、反馈意见,广播电视节目监管的定位、任务和手段逐步明确和成熟,广播电视节目监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逐步显现,广播电视宣传管理实现良性循环。

2011年9月,总局监管中心成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管借力部级监管大航母重装起航。监听监看机构承担的任务,从最初单纯的内容监听监看,逐步发展为以内容监听监看为基础的集纳监督反馈、评价推优、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监管体系。

一、它是广播电视宣传管理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抓手。广播电视节目监管是宣传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广播电视宣传管理政策的制定,来源于监听监看提供的基础数据和实际问题,而管理政策实施的效果如何,也依靠监听监看机构进行验证和动态调整。目前,我国广播电视节目已经形成了科学有效、权威监管、重点突出的日常监管形态,对实现动态调控、全程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它是广播电视宣传管理的观察哨、千里眼、顺风耳。近年来,广播电视节目监听监看中发现了暴露未成年人隐私、炒作争议另类人物、传播网络虚假信息、选题策划边缘猎奇、播出涉性低俗节目等突出问题,为宣传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广播电视播出情况、加强分析研判、动态管理调控、引导正确走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也成为各地广播电视机构和各级领导及时了解广播电视宣传管理情况的重要参考。

三、它是确保广播电视节目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广播电视既是重要的意识形态阵地,又是受众广泛的大众媒体,决定了广播电视宣传管理必须做到符合宣传规律、顺应群众需求、各方普遍接受,因此,广播电视节目监管在遏制错误导向和低俗节目的基础上坚持“倡优抑劣”的机制。2007年以来,总局先后向社会推介了108个广播电视优秀栏目,在鼓励支持创新、引导优秀作品、促进繁荣发展,确保广播电视节目健康发展方面功不可没。

创新――积极探索广播电视节目监管水平提升之道

认清新形势、新挑战,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监管水平,积极探索广播电视节目监管工作水平提升之道,必须紧密结合监管工作的实际情况,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符合新闻宣传、文艺宣传的基本规律,始终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创新。

一、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面对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弊端,必须全面深化改革,但不管怎么改,“改革不能改方向,变革不能变颜色”。落实的讲话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广播电视节目监管工作,就要坚持党的领导,树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意识,把坚守党性原则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统一起来。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做好广播电视节目监管工作的基本准则,要求监管工作人员牢记宣传责任,明确工作任务,不断探索新思路,运用新办法,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转变成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可操作的工作措施和工作项目,切实把党的各项宣传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在节目监管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为广播电视宣传管理提供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保障,集聚推动广播电视发展的正能量。

二、讲好中国梦,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追求,其基本内涵和“三个倡导”的24字核心价值观高度统一。在讲话中要求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广播影视覆盖面广、传播力强、影响力大,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做到让人知、让人信的重要途径,是直接面向受众的载体平台,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广播电视节目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传播展示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用中国梦来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信仰支撑。党的十以来,总局认真贯彻中央部署,加强广播电视宣传管理和内容监管,一手抓宏观调控,一手抓正面引导,刚柔相济、疏堵并举,收到了良好效果。按照“总量控制、分散播出、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原则,对晚会和歌唱类选拔节目进行宏观调控,同时加强节目模式管理,倡导广播电视节目差异化创新、多样化发展,涌现出了一批类型多样、形态各异的优秀原创节目,荧屏结构不断优化,更好地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机制,推动广播电视节目监管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的这一重要论述,透彻地分析了宣传思想工作改革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并为包括广播电视宣传管理和节目监管工作在内的整个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创新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他还明确指出,手段创新,就是要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特别是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当前,我国广播电视及新媒体高速发展,节目形态千变万化,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广播电视节目监管工作要在加强理念创新、理论创新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实践探索,加大手段、方法创新的力度,实现转型升级。及时跟踪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新动向,加强超前性、预见性,及时发现苗头、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标准、规范,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造成既成事实带来更大损失和恶劣影响,正确引导广播电视节目走上健康轨道。

四、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监管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打造复合型节目监管队伍。推进广播电视节目监管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将是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法制化”要求节目监管在依法治国的方略下开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规范化”要求节目监管有规范、有标准,避免随意性和滞后性;“制度化”要求节目监管有科学合理的程序,防止顾此失彼,打乱仗;“科学化”要求以科学的手段和科学的态度来认真研究广播电视传播规律、宣传规律和管理规律,制定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监管政策。

重视广播电视节目监管队伍建设,加强骨干人员的培养,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复合型监管队伍。同时从工作规范、业务研讨、日常管理、准入退出等多层面统筹规划监听监看专家管理,切实提升监听监看专家的工作质量和监管水平。在机制建设方面,充分利用群众投诉渠道,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成为内容监管的第三只眼睛;加强与地方监管部门的高效联动机制,理顺沟通,及时发现并通报地方广播电视节目中的典型性、苗头性问题,确保监管不留死角。

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广播电视是我们党和国家极其重要的意识形态工具,是兼具新闻信息传播功能和文化娱乐功能的综合性大众传播媒介。因此,广播电视节目监管必须深刻认识当前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以前所未有的责任担当、前所未有的战斗激情,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为广播电视宣传管理保驾护航,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为中心工作服务,为稳定大局助力。

广播电视的定义篇7

关键词:广播电视;信息化;运用方式;措施

中国的广播电视因为受到了国情以及媒体行业因素所具有的影响,往往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企业,企业的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均具有非常大的特殊性。他们不仅具备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且还具备了事业单位管理机制。就如同一般企业那样,广播电视媒体信息化过程中也具有了大量变革以及问题,而以上问题往往又具备了极大的行业特点,所以,应当依据广播电视行业信息化的实际状况来进行深入研究。

一、广播电视信息化建设发展状况分析

鉴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传输技术的极大发展,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也从局部化引用数字技术往全系统数字化加以发展。在现代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推动的情况下,广播电视类节目的制作系统与播出控制系统、技术管理等方式变得愈来愈网络化、智能化以及信息化。我国各地的广播台和电视台等相应地设置起了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前提的节目制作和播出体系、节目制作体系、办公自动化体系以及网络广电节目传输体系以及安全监控体系等相关的应用体系。因为地面数字电视以及直播卫星等大量新技术的持续展现,因为有线电视网的改造以及整合,广电信息化建设持续加以推进。然而,广播电视信息化也具有大量的难点。比如,应当继续健全各地数字电视网之改造和农村广电村村通工程之建设,依然还需投入非常多的资金,也能够让广电网络保持距离上的统一以及双向网络还有较大的距离。

二、广播电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为了适应于当前持续推进的新形势,广电行业一定要不断强化广播电视信息化建设。为了不断强化广播电视媒体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可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行业的管理工作,进而提升决策的效率以及水平。在我国广电信息化建设之中,立足于创建信息化系统,从而让信息变得更加全面与准确,让信息化的流动更加流畅,这样一来即可提升广播电视行业管理决策之效率以及水平。通过强化广电信息化建设,即可提升该行业干部职工的总体素质,而广播电视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电脑技术的全面和深入运用,所以一定要制定出更为严格的操作办法以及措施,这就需要对干部职工实施经常性培训与教育,让其持续进行学习,切实掌握更为先进的管理技术,这样一来就能够全部提升干部职工的总体素质。通过强化广电信息化建设,能够提升广播电视行业的信息安全管理能力。鉴于各种监控与自动化技术的全民研究和运用,把提升广播电视的播出环节和传播途径的安全、实时监控力。通过强化广电信息化建设,就能强化对内和对外交流,从而创设出更加多的机会。由于现代信息技术、数据交换以及电商技术的大幅度运用,一旦不强化广播电视信息化建设,也就难以更好地实现对内交流和对外交流,因而也就难以深入地进入到国内外市场之中。

三、广播电视信息化的运用方式

一是对广电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使用广播电视信息化建设,即可有效地应用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对电视节目进行循环化的播放,从而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经济的不断增长。观众们在广播电视信息化后,立足于信息化建设对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从而把观众们的信息均能准确地传送至工作人员们的手中,这要比一般的调查问卷显得更为便捷,如此即可创造出观众们更加喜欢的节目,从而为广播电视媒体创设了更加多的权益,并且能够更好地为受众们提供服务。二是及时反馈观众们的信息。立足于广电信息化建设,能够及时地接收到听众与观众们的反馈建议,在全面收集与整理以后,全面总结与归纳好的内容,更多地播出观众们所喜爱的节目,并且在黄金时段播出更受广大受众欢迎的节目。三是明确广播电视节目的选择性。传统意义上的广播或者电视节目往往均是直播或分时段加以播出的,以至于许多观众错过了大量精彩的节目,以至于遗留了大量的遗憾,诸多观众都有这种想法,期望能够自主地选择自身最愿意观看的广播或者电视节目。在广播电视信息化体系建成之后,即可弥补上各位观众的巨大遗憾。立足于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完全可以将已经播出的广播或者电视节目进行录制,并且储存于公共化信息体系,只需要注册账号就能够登陆,这样一来即可让观众们随时观看自身喜爱的节目,不仅十分便捷,而且还有诸多选择。如今,广播电视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播放传统意义上的广电直播节目,而且还能随时播放以往所录制的节目,让广播电视能够面向更加大多数的观看人群,从而受到了更加多受众群体的喜爱。四是对市场调查数据进行搜集。通过实施广电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好地搜集市场调查的数据。数据最能真实地体现出广播或者电视节目受到受众的喜爱状况,运用广电信息化体系来搜集市场调查的数据,即可极快地整理相关数据。依据数据所提供的结果,能够极大地提升广播或者电视节目的实际质量,切实降低广电节目的制作成本,并且提升广电节目所具有的经济上的效益。

四、进一步推动广播电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是运用信息化战略让广播电视媒体技术朝数字化与高清化趋势加以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广播电视业务之中的地位也变得愈加重要。现代信息化战略已难以避免地成为广播电视企业整体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广播电视媒体决策层必须意识到现代信息化发展战略不但只是广播电视行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且更是关系到广播电视媒体开发大局的重要战略。应依据信息化战略所具有的总体战略,从全局与现实的背景抓起,全面顾及信息化建设对于业务流程以及管理观念的重大影响,从而制定出重要的信息化发展策略。同时,还应当依据广播电视业务之中内容的不断变化而进行全面调整,从而让广播电视信息化发展战略就能够围绕广播电视媒体营销之所需,如此才可全面发挥出广播电视信息化对于广电媒体经营管理所具有的主动作用。二是打造高素质的广播电视信息化人才队伍。广播电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于运用业务流程之转变,不断推动广播电视媒体管理能力的提高,从而让广播电视媒体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以及活力。所以,在广播电视信息化体系建设中,一定要对技术设计以及业务流程予以同样地重视。一定要充分发挥媒体技术专家的重要作用,而且还应当注重于发挥业务专家所具有的决定性的作用。为了让业务专家和技术专家具备一样的发言能力,就应当明确以业务建设为主、以技术为辅助的广播电视信息化体系建设原则。唯有如此,才能把业务管理之中的实际问题加以体现,才能让广播电视信息化流程更为科学化,才能切实处理掉现实工作之中的不足,让广播电视信息化体系焕发出新的活力。三是要强化广播电视行业文化建设。行业文化具备了极大的导向力与凝聚力,而且还具备了等级观念比较强、人际关系较为复杂以及行为较为保守等特征。以上特征对于广播电视信息化体系建设具备了不一样的影响。唯有全面克服行业文化之不足,结合广播电视行业人士的鲜明特征,以求符合广电信息化体系建设之需求。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持续深入,我国广播电视媒体也从只重宣传却忽视经营切实转换为以确保宣传功能为基础往拓展媒体经济含义的趋势加以发展。在如今的实际状况下,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已经逐步实现了往市场经济加以转型的局面,广播电视之管理变革十分需要有新的推进器,而强化信息化建设恰好是实施该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高质量的广播电视信息化体系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表达出各类信息,从而推动各个部门之间的全面协同化工作,并以此为前提来推动广播电视管理的全面化、精细化。广播电视信息化之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唯有和先进的管理观念、机构设置以及运转流程进行全面结合,如此一来,广播电视信息化才能够体现出最佳能效。所以说,随着信息化的推进,能够为广播电视媒体的宣传、管理等业务带来非常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田伟莉.基于三网融合的广电信息化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1).

[2]李吉孟.对新时期广播电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思考[J].电子信息,2014(18).

广播电视的定义篇8

一要增强责任意识。着力净化荧屏声频,坚决抵制低俗之风是我国广播电视根本性质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确保广播电视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省各级广播电视部门高度重视抵制低俗之风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监督管理,加大查处惩治,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扭转了低俗之风蔓延的势头。但由于一些电台电视台片面追求视听率、追求经济效益,仍然播出一些不适合未成年人的广播影视节目和不良广告,严重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全省广播电视系统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坚持正确导向,把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作为神圣职责,始终把国家利益、公众利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健康、文明、向上的道德风尚,把净化荧屏声频,抵制低俗之风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二要完善制度建设。要认真落实把关责任,切实加强对广播影视节目的审查把关,形成一套严格的广播影视节目审查把关制度。要严格执行三级审查和重播重审制度,对选题管理制度、播出管理制度、分级审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奖励惩罚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要加以充实、调整和完善,并努力做到执行制度要严。在内容和时段上坚决控制不宜于未成年人收听收看的广播节目、影视剧、动画片和纪实电视节目播出。

三要加强日常监管。要进一步加强对广播电视的收听收看和视听评议工作,完善评估标准、奖惩规定、管理办法,对各类节目进行全方位的监督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切实解决广播电视节目的低俗倾向问题。同时要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和科技多种手段,积极探索建立抵制低俗之风的长效机制。

广播电视的定义篇9

关键词:广播电视;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前正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逐步贯彻实施。广播电视作为极具影响力的传媒,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肩负着重要责任。

一、舆论引导

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广播电视忠诚捍卫的生命线。《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要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凸显了宣传思想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赋予了宣传思想战线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历史使命。在当前这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在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交织,先进文化、有益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并存的复杂态势下,广播电视传媒更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己,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练就一双慧眼,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要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增强媒体公信力,努力营造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良好舆论氛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新闻报道要注重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用科学的手段引导舆论。有人认为舆论纷繁多变,不可捉摸,只能听其自然。实际上,舆论的动态可以把握,趋势可以预测,是需要也是能够进行引导、调控的。舆论宏观调控是社会舆论本身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正确引导舆论必不可缺的机制。要在对客观实际作出科学分析、预测的基础上进行舆论的宏观调控,取得舆论引导的主动。要改变舆论引导方式,变训导式的宣传方式为诱导式的宣传方式,变灌输式的宣传方式为启发式的宣传方式。对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要着眼于疏导,采取平等相待的态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寓教于乐,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确思想的熏陶。要了解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掌握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摸清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决策是否满意、是否赞成,以便把握社会的脉搏,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去统一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实现新闻舆论的正确、有效引导。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会不断出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党和政府会根据相应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方针、政策,这些方针政策与百姓的实际利益相关,往往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议论。在公众对政策的细节不清楚甚至出现误解的情况下,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及时介入、跟踪、报道显得尤为重要,引导的及时、准确,舆论就会平稳、和谐。从民众的角度上对方针政策予以解释和沟通,保证政令畅通,增强人民群众对党执政能力的信心。针对热点问题,广播电视要旗帜鲜明地发出强势的正确声音,展示主张和见解,用正确的舆论纠正由热点问题引起的社会舆论的偏差。热点问题报道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党和政府工作,帮助人们积极解决实际困难或思想问题,而不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

二、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广播电视传媒的基本作用之一。它包括对党务、政务的公开,对国家机关各级公务人员施政活动的监督,以及对坏人坏事,特别是腐败行为的揭露,展示公众对于国家机关人员的批评和建议,帮助党和政府克服不足,完善制度,强化人民群众同党和政府之间的和谐关系。促使社会沿着科学、法制和正义的轨道前进。广播电视传媒的新闻舆论监督由于负载着社会公众的注意力和社会压力,因此,它干预社会生活的能力,其威力是巨大的。干预的本身,是对社会和谐的一种“软协调”。比如孙志刚案的舆论监督,促使国家废除了实行长达21年的收容遣送制度。

各级电视台要加强道德舆论监督,开辟专题、开设栏目,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进行报道。像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就牢牢把握住社会的脉搏,真实地反映真实的真相,成为敏锐的社会观察者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正义力量。广播电视工作者也要把镜头、话筒对准现实生活中的不道德、不文明行为,如官僚作风、铺张浪费、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不讲信用、欺骗欺诈、见死不救等,对其进行揭露和批评,促使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广播电视传媒的舆论监督具有透明度高、影响面大、时效性强等特点,但在舆论监督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舆论监督要有利于维护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舆论监督要做到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有利于人民群众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广播电视媒体要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做国家和人民的传声器,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保持政府和人民之间的联系,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广播电视媒体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一点。

(二)舆论监督要讲究科学方法。

要善于从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心、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寻找典型,抓住那些带倾向性的问题进行监督。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监督。既要监督到位,同时又要坚待看主流、看大局、看趋势,不信马由缰,图一时之快,随意炒作,产生误导。要以恰当的方式方法开展监督,做到“解难不发难,补缺不拆台,帮忙不添乱”。既反映人民群众议论、关注的焦点问题,又帮助党委政府做好疏导工作;既揭露问题和矛盾,让群众看到解决问题的前景和希望,同时又要及时报道党和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成果和方案。

(三)舆论监督要慎重把关。

一是从真实方面把关。任何夸大、缩小、失实或隐性失实的舆论监督的报道,在新闻规律和有关法规法律面前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对事实是否确凿必须一一核实,确认准确无误。二是从法律法规方面进行把关。为避免产生不良后果,对于即将报道的内容,从法律法规的角度进行把关是完全必要的,必要时,还可以咨询法律工作者。三是让监督对象及有关部门把关。倾听被批评、被监督者的意见,提高报道的准确性和舆论监督的有效性。

三、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一)大力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元素。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丰富而又独特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观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

一、天人一体,重视尊重规律、休养生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志同道合,重视家庭和睦、融洽相处;在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和而不同,重视睦邻友好、互利互惠。这些道德规范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精神之中,千百年来一直是支撑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重要思想道德资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这些传统美德仍然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仍然是衡量人们道德素质的重要价值尺度,仍然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继承和弘扬这些传统美德,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维护和谐的浓厚氛围,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道德因素,必须站在时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沿,扎根现实生活,紧扣群众思想脉搏,使传统美德得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得以新生,实现民族道德文化的现代转型。

要加强对各种传统节日的开发利用,充分利用反映团结和睦、爱国爱乡、孝敬父母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民族传统节日,并赋予其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更加丰富的新的道德内涵,使人们在各种节日活动中学习和实践传统美德。要多创作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影视文艺作品,以现代形式巧妙地展现传统美德的独特魅力,使传统美德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所实践。

广播电视要加强可以促进传统价值和文化回归的节目的创办和开发。像中央电视台的《央视论坛》、《百家讲坛》栏目就很好的促进了传统价值观念和现代社会观念的衔接,起到了较好的社会教化的作用。它们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全社会获得精神文化享受的同时,也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洗礼。另外,公众喜闻乐见的电视剧也应“铁肩担道义”,发挥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二)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广播电视媒体不单单是传播信息和输送娱乐的媒体,它还担负着培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职责。社会的意识形态正确与否关系到社会能否安定,也关系到能否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根本性问题。广播电视具有渗透性强、说服力大的特点,并且由于社会人群的广泛的和长时间的接触,对人们意识形态的形成和改造具有无比强大的威力。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重塑人们的思想观念,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是广播电视媒体应该而且必须要起到的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除了包含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外,还包括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关系的和谐。而做到这些,就要求广播电视媒体在制作和播出节目的时候要考虑到整个社会的情况,考虑到国家建设社会和谐的需要,帮助培养积极的社会意识形态。要大力颂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弘扬时代精神与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辨别是非、善恶、美丑,要培养健康理性、友善宽容、自信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人的心理和谐。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和谐文化,用和谐之美陶冶人们的精神。

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精辟深刻,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与现代革命精神结合的法宝,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最佳道德准则。我们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传播功能,加强宣传“八荣八耻”,把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融入大众的头脑里、行为中和举止上。

(三)积极促进先进文化的宣扬。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道,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明确提了出来。弘扬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三个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对人本思想的重视,是和谐社会理念得以提出的最根本的原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地宣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理念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需要,是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履行党的职责的需要,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党的任务的需要,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直接体现。广播电视肩负着重要的现实和历史使命。我们的广播电视要切实承担起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光荣使命,促进先进文化的宣扬,提倡人文思想、人本理念,早日促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和谐文化,有灵魂,也有载体。文化作品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也是和谐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繁荣和发展,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和谐文化,要求创造更多的符合和谐要求、倡导和谐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需要。要通过鲜活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反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反映人类向着和谐世界不断前进的强烈要求和发展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和谐的思想理念教育和激励人民,给人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力量,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进程。按照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理念的要求,精心组织,精心创作,生产出更多真正称得上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具有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优秀作品,积极报道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典型,积极播出体现和谐精神,讴歌真善美的文艺作品,让受众在享受多彩文化生活当中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和谐共生。

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急迫工作。广播电视工作者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完成和谐文化建设的神圣使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留下坚实有力、自豪而光荣的足迹。

四、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新技术应用

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民众的收听收视。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是民生广电理念的基础。没有广播电视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广播电视采编播设备的正常运转,谈广电民生理念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广播电视的投资力度,强化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在提升广播电视宣传保障能力,扩大广播电视信号覆盖,解决广大偏远地区群众收听收视难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效果。工作中,我们始终把推进广播电视事业建设进程作为树立民生广电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放在心里、落实在工作中。按照无线、有线、卫星信号混合覆盖原则,不断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收听收视难问题。解决弱势群体和边远地区收听收视难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要逐步实现广播电视公共覆盖城乡一体化,让城镇和农村都能收听收看到同等数量和同等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让城市居民和农村用户都能享受平等的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

要不断推进技术改革创新,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通过数字化,把广播电视建设成为政务信息平台、教育培训平台、生活信息服务平台、电视商务平台。要把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放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环境中来运作,既要符合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又要考虑低收入群众的承受能力,充分尊重不同收视人群的选择权,不搞强制转换。把整体转换工程作为民心工程,做到群众满意、政府放心、和谐转换、平稳过渡。同时,要在改造传统产业过程中,大力引进高新技术,带动传统媒体的升级,采用高新技术发展新产业,积极开拓数字电视、高清电视到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数字新媒体阵地,以丰富广电精神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提高广电精神文化产品的传播效率。

五、建设新时期的广播电视人才队伍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才为根本,建设一支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广播电视人才队伍。要致力于培养和造就身心健康的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获得事业的全面进步。要尊重人才,广纳群贤,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各尽其才、充满活力的有效机制,营造“事业留人、文化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和谐人文环境,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形成人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干事创业的良好文化氛围。新晨

(一)不拘一格广罗人才。

要以高标准衡量广播电视水平,制定广播电视人才标准,面向全国选拔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人、主持人,吸引有真才实学的记者、编辑和新媒体技术人才。不但要挑选名牌大学培养的高才生,还要看重经过实践锻炼和考验的资深人才,对于深受观众和听众喜爱的播音、主持人以及有特别专长的优秀人才,要不拘一格,破格录用,委以重任。

(二)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要站在战略高度,全面调查分析广播电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人才状况,加强业务培训,完善知识结构,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采用送院校进行高层次深造、上专业培训班更新专业知识、请专家带学徒提高专业水平等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培养人才。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级广播电视部门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市和区县两级广播电视部门除了有针对性地开办专业培训班外,还要选送有培养前途的广播电视业务和管理人员到中央和市级广播电视机构进修学习。

广播电视的定义篇10

1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的重要性

1.1增加播出频率和播出时间

目前,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广播电视单一的频道播出模式严重制约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完善广播电视技术的维护管理工作,引进先进的技术系统,扩展广播电视的覆盖范围,有利于增加电视频道的数量,延长电视频道的播出时间,对提高广播电视行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2保证两大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两大系统的支持,分别是:控制系统和传输系统[1]。目前,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广播电视应用了较为复杂的传输系统和控制系统,比如综合性的播放控制的应用,实现了外场转播车和电视台的有机整合,凸显了强大的音频和视频转切功能、同步播放功能和制式转换功能等。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的重点就是在这些功能运行的过程中,通过特定的方式消除故障隐患,保证两大系统的稳定运行,保证节目播出的正常性。

1.3维护节目播出效果

信号传输的覆盖面小、信号传输的容量有限是广播电视发展的瓶颈,随着传输技术的发展,新型传输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有效的实现了节目信号的多通道传输。为了保证信号在多通道传输之后的完整性,做好技术维护工作是关键。技术维护人员通过不断吸收先进的维护技术,做好对新型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保证各项设备都稳定运行,对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对维护节目播出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1.4促进广播电视功能的多元化

目前,在广播电视的发展方面,多功能化和数字化逐渐成为发展趋势,在广播领域正在逐步向DaB过渡,在电视领域正在逐步向DVB和HDtV过渡[2]。在此阶段,广播电视的播控系统、传输系统、发射系统要逐步引进数字化技术,比如:图文电视技术的引入、数字压缩技术的引入、数字信息传输技术的引入、多声道传播技术的引入等,实现了原有设备的升级。在这种情况下,做好广播电视技术的维护工作,对促进广播电视功能的多元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的目标

第一,将设备的故障率降低,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广播电视技术维护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保证设备的硬件系统始终处于稳定运行的状态,有利于将设备的故障隐患有效的消除,有利于促使设备使用寿命得以有效的延长。第二,有利于将人为责任事故的发生概率降低。随着广播电视设备可靠性的提高,设备本身发生故障的概率正在不断的减少,人力事故就占据了主位。因此,完善技术维护规范,约束技术维护人员的行为,降低人为故障的发生几率就成为管理目标之一。第三,防止非技术性故障的发生。非技术性故障指的是由广播电视系统的各部门的违规操作或者工作疏忽引发的故障,其中最关键的部门就是编播部门与技术部门[3]。所以,技术维护管理的目标就是做好这两个部门的协调工作,妥善的处理技术与编播之间的关系,防止非技术性故障的发生。

3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的策略

3.1完善技术维护管理体制

广播电视机构要通过教育和引导提高工作人员对技术维护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完善技术维护体制,促进广播电视的技术维护管理工作逐渐制度化、规范化,以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保障节目的播出质量。完善技术维护管理体制,健全设备的检修制度,健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应急制度和报告制度,建立节日安全的检查制度,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建立安全保卫制度等。除此之外,还要完善各转播台的设施和机房设施,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和机房管理制度,在技术管理部门实行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中继站的管理制度、操作制度和交接班制度等,各节目播出必须由相关的技术人员签字确认,保证节目的信号质量,保证节目的播出效果。

3.2构建安全运行制度

针对广播电视系统构建安全运行机制,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分别是:第一,对机房环境加强管理,为设备的运行和值班人员的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机房环境管理需要从清洁、通风、滤尘、配置照明设备、设置消防器械和完善防雷电设备等方面来进行。第二,定期检查播控系统,检查周期为一日、一周、一月、一个季度和一年,检查的内容要全面,对安全隐患的排出要彻底,保障设备运行的稳定性。第三,完善监控系统。完善监控系统,在信号传输和节目播出的过程中实时的查看信号质量、声音质量和图像质量,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第四,维护保养发射设备。受到节目播出时间和播出频率的影响,发射设备长时间的处于高压运行状态,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要定期维护和保养发射设备,保证发射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3.3健全设备维护档案

健全设备维护档案的目的是为设备的维修和零件更换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健全设备维护档案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针对设备的基本信息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包括设备的名称、设备的用途、设备的使用环境、设备的使用时间以及设备易发生的损害现象等。第二,针对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建立档案,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的记录,如果设备需要维修,要落实第三人复查制度,检查维修结果,做好相关记录,为以后的设备检修提供相应的依据。第三,针对重要元件建立档案。技术维护人员要定期对设备的重要元件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做好记录。如果元件运行的环境温度较高,要定期对元件的温度进行测试,做好记录。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