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5:13

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篇1

关键词:常山战鼓;非遗;校园;传承;方法

自2003年起,我国开启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对于长久以来生存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学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有能力更有责任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利用人才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和教育工作,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近期,湖南省共公布了38所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和实践基地名单。韶山学校、白关学校分别将韶山山歌、如意剪纸等“非遗”传承项目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河北省正定县的常山战鼓历史悠久,是河北省第二批被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鉴于湖南省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和实践基地,我们如何将常山战鼓开展可行的校园传承,笔者将做三点讨论:

一、以常山战鼓传承人为代表的团队进高校、中学、小学等各类别学校进行演示、演奏,进行科普类的传承

2013年12月,正定县南牛乡邀请常山战鼓传承人之一的张书社作为顾问在南牛乡12所中小学、1300多名师生中开展“常山战鼓进校园”活动。正定县弘文中学自2006年起将常山战鼓引入校园,作为了学校音乐课教学的一部分内容,并积极参加省、市、县的各类活动。常山战鼓适合在校园中进行演示演奏传承是因为:1,学校中有硬件资源优势。不论学校的类别,所有的学校都建设有操场,操场适合于进行常山战鼓的室外表演。2,学生在正常学习期间,集体观摩欣赏常山战鼓的演奏,可以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调剂学习紧张程度。3,有利于学生增长课外知识,学生们实地观摩欣赏可以认识并了解各个打击乐器的形状以及音色。4,以常山战鼓为范例,进行民族音乐类的欣赏,让学生们真正意识到民间锣鼓以及民间音乐在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重要性。5,小学为起点的广谱性欣赏,可以让学生们从小就树立民族意识,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6,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历史文化名城正定,有助于增进学生的历史荣誉感、责任感以及民族自豪感。

二、以高校的音乐系(学院)为主要阵地,进行课堂性的教育教学

在高校的音乐学院中,无论学生所学哪一种专业方向,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已经系统的学习过音乐理论知识,有一定的音乐功底。那么,在没有任何旋律乐器而只有以节奏变化为主、肢体表演辅助的常山战鼓演奏中,高校的音乐系(学院)学生是完全可以胜任的,他们只需要在单鼓、大钹、铙等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和技巧上加以学习和训练,并且为之进行合奏和队形的排练,因此他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对于有深入学习意愿的学生,我们可以帮助其深入的掌握这些技能,甚至使其成为常山战鼓的大学生传承人。如果能够在高校的教学课程方案中增设常山战鼓的课程,那么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作为一种资源正式的引入到大学教学之中,这对于大学音乐学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常山战鼓的传承都是双赢的。这种传承方式是时代背景下的新探索,符合河北省文化发展的方向,也符合国情。另外,由于高校的音乐系(学院)的学生在就业时,有数量不小的毕业生会成为中小学或者幼儿园的教师,那么只有他们在接触、学习常山战鼓之后,才会为下一代学生接触和认识常山战鼓提供更高的可能性。

三、在高校中,以所有的大学生为主体,开展素质拓展领域的兴趣延伸活动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会接触或参加各种各样的学生社团,例如:交谊舞社团、吉他社团、轮滑社团等等。我们也可以在高校团委和音乐系(学院)的帮助下,成立“非遗”社团,以音乐系(学院)的学生为点,向爱好和有兴趣学习非遗项目的所有在校大学生进行扩散式的覆盖。由于常山战鼓的演奏和学习要有一定的音乐素质为基础,所以这种操作模式必须要以兴趣为基点,先以欣赏和了解常山战鼓为主,慢慢的渗透音乐基础理论和常山战鼓的演奏技巧。同时在已经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的音乐系(学院)学生帮助下,一对一、手把手的把常山战鼓的演奏技巧传承到每一位有兴趣的大学生身上。当然,这种传承只能以兴趣为主,属于广谱性的传承,毕竟其他院系的大学生没有音乐功底,他们在学习和演奏常山战鼓中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也只有这些大学生参与进来,常山战鼓的传承才能更加全民化、大众化。当然,以上讨论的可行性方法也有难点和阻力:虽然高校中并不缺少热衷于传统文化、可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在传承人的大学生群体,但是缺少的恰恰是政策的制定和引导他们真正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的领路人。因此,面对当前地方高校普遍缺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际工作者的现象,政府和学校如何从政策的制定和利用现有人才整合课程体系,真正发挥教育作用和学校阵地,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期待突破的难点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小军.河北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策略研究[J].音乐创作,2014,06:156-157.

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篇2

关键词:高职;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州扇;校园文化建设;融合;实践

“岳州扇”是中国三大名扇(岳州扇、杭州扇、苏州扇)之一。在中国传统手工艺扇系列中,属于后起之秀,就地取材,价廉质优,品种繁多,工艺精美;始于明末清初,从湖北洪湖传入,在岳阳县“三田一洞”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过去以向外地供应扇骨为主,解放后,在岳阳县成立了岳阳制扇厂,专门生产纳凉用纸扇。“岳州扇”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湖湘地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是研究岳阳历史和当地民间工艺的宝贵财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了高校有开展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义务。岳州扇的恢复、保护与传承,对于我国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和地方性非物质文化的研究的意义重大。作为本地高职院校,在非遗项目“岳州扇”的传承与发展上,可根据专业与课程需求来进行设计以此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意义

(一)民族文化自觉性的认知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给大学生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万千学子的背后,是他们的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州扇,也是整个中国非遗体系。所以这种“进校园”理应唤起学生们的文化自觉,培养“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二)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促进

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都有着“重文化典籍,轻活态文化”的重大缺失,这就导致了我们的素质教育成果往往不能尽如人意。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和发展必须要贴合全球化的社会背景。所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我们突破传统课堂里僵化的教学模式,强调课程贴近学生的现实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文化特色教育的价值取向

湖南是文化遗产资源大省,湘绣、黑茶、醴陵瓷、岳州扇等具有浓郁湖湘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它是中国两千年历史文化的先声,是华夏文化重要的时代标志和地理单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技艺的传承,是一段民族文化进入主流教育体系的过程,更是我国文化特色教育事业的创新。在多种文化背景下实现艺术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更活泼多样。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融合与实践

(一)确立目标,构建框架

为了能让传统地方民间工艺薪火相传,我院乘课改之东风,积极探索,锐意进取,将传承与保护岳州扇列为目前我校课改的首要任务,致力于构建岳州扇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岳州扇的优秀制品包括一百多道复杂工艺,还不乏拉“鼠眼”、剖“合青”篾、“油炸骨扇”等民族艺人的绝活。我们的目标就是让这项民间工艺走进课堂,把教室变成工作室,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氛围,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岳州扇的学习可以循序渐进,如第一学年注重于基础知识和生产流程的了解,第二学年注重于熟悉材料和制作工艺,第三学年注重于实践和更为精深的制作工艺的学习。

(二)创新模式,彰显特色

岳州扇在工艺美术中算是一个全新的学科,具有强烈的地方性特色。我们可采取将“非遗”保护和传承与教师队伍相结合。“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举办讲座,开设专修课程,对高职师资队伍是个有效的补充。我们可通过三种方式来进行:一是聘请岳州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我院兼职教师,定期开展文化讲座、常年开设选修课程等;二是可以组建“高校教师+传承人”的教学团队,将岳州扇非遗文化项目传承人聘为课程专业师资。通过民间艺人与高校教师共同参与、同台授业的方式,组建“高校教师+传承人”的教学团队,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化教师队伍。目前岳州扇的制作方面也没有专业的书籍和教材。因此,学院方面应当认真记录、整理、编写和完善教学材料,为我们岳州扇的教学提供实训教材和参考用书,发挥我院的教学教育特色。

(三)建设基地,数字教学

我院校园文化建设与岳州扇进校园的融合需要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州扇传承馆,向广大师生展示岳州扇的诸多制作工艺,保存优秀的岳州扇藏品并展览在校学生的优秀作品。通过建设数据库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数字化和电子化也不失为新时期里的重要手段。文字、图像、音像和影像的收集和整理能够很大程度上满足客户、学生、老师、专家和文化工作者的需求,也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提供岳州扇教学资源和制作素材,完善和提升我们的岳州扇教学水平。

(四)校企合作,订单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教学,师资力量是关键。美术老师、工艺大师以及岳州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三大师资力量的结合可以拔高学生的起点。近年来我国众多民间手工艺的传承经历了后继无人的窘境,原因无非学习过程枯燥和工资低薄。我校与校外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协议,不断推进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之路。我们的岳州扇传承人“批量生产,量身定做”,并且“重点培养”,相信在不久之后定能缓解本地岳州扇的传承悬而未决的境地。

三、结语

校园文化建设与非遗进校园的融合与实践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教学教育工作,能否科学地完成校园文化建设与非遗进校园的融合与实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是否能够取得成效的关键。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当下的无奈之举,是解决问题的手段,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岳州扇人才培养的必然。通过我们的努力与坚持,希望我们的岳州扇专业能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水平,拓宽学生的就职道路,将知识化为技能培养再上升到文化传播的层次,在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做好示范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魏玮著.高校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作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2]曾芸著.文化传承创新视野下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美术教育研究,2015(21).

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篇3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面临着两难选择,是面向未来,还是走向灭亡。学校教育,包括非遗原产地的中小学以及地方高等院校,在未来将担负起非遗传播与传承的重任。因为它们既有传承优势,也有学术优势。这是一条面向未来的传承之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001-02

江西自古以来物产富饶、人文荟萃,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故唐代诗人王勃一到江西省会南昌就慨然歌曰:“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也正是这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江西成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地方,据笔者统计,从2006年至今,国家公布了三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江西就有35项。应当来说,作为一个革命老区,能在国家非遗名录上有如此品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榜上有名,是一大盛事,它说明老区人民对传统的热忱,同时也意味着使命。因为正如王文章先生所说:申报只是形式,科学的抢救与保护才是目的[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农耕文化为土壤的,其传承之路多由爷爷传父亲,父亲再传儿子,代代相续,以求连绵不绝。可是我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狭隘的生存空间使得更多的年轻人把目光转向外面的世界,又有多少人关注那曾经如祖传秘诀般的非遗呢?很多优秀的传统正在一点一点地消失。正因为如此,引起了地方及中央政府的关注。在十上,就把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当作一项重要国策提上了议程。中央文化部门也把目光转向了学校,2008年,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就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2]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江西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此,笔者进入江西一些中小学及相关高校进行了走访与调研,总结出了他们在“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取得的成就,希望它对广大学者与非遗保护的决策者有所帮助。

一、从小抓起:“非遗”走进中小学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第五条第四款规定:“各级各类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要经常举办展示、论坛、讲座等活动,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3]非遗走进中小学,将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种子从小就在学生的心里播下来,将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一方面,它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这颗种子一旦种下,总会有发芽的时候,只要我们稍加引导,就可以激发他们的热情。比如:为庆祝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2014年6月13日上午,由吉安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局主办,吉安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宣传活动在城南凤凰小学拉开帷幕,此项目活动就有力的诠释了“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的重要内涵。如果说以上活动只是一种非遗的传播与宣传,那么江西另外一些学校则走得更前进一步,他们想方设法让我们的后一代融入非遗,走进非遗,最终成为传承非遗的火炬手。比如为了让武宁县的非遗走进校园,政府委托九江职业大学将其非遗项目――18首经典打鼓歌编入音乐教材,在全县中小学试行,使得武宁的孩子打小就学习并传承这一使武宁人骄傲的艺术文化传统。更有意思的是,萍乡市甚至让家长扮成了传播与传承非遗的使者。2011年春节,萍乡市上栗县教育局给全县所有的学校下达了一份具有特殊意义的“寒假作业”――“听爷爷、奶奶讲‘非遗’的故事”,让爷爷奶奶利用寒假尤其是春节的机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农村了解并学习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另外一个维度拓展了非遗传播的途径,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家长,陪着孩子同行。此举惠及全县139所小学,共44612名学生。非遗进校园,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另一方面它又给学生播下了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种子,一旦遇到肥沃的土壤,它就能生根发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过去只是某个家族的祖传秘方,或者是一种手艺活,其传承模式是父传子、师传徒。但是在学校教育通行的今天,这种古老的传承模式早已显得不合时宜。非遗,不能成为一种秘方,或一个秘诀以一种农耕文化的模式家族式流传,它们应当有更广阔的传承路径,而学校传承将会是非遗的不二选择。“非遗进校园”口号正是在这种情境中提出来的[4]。当然,其操作方式因时、因地、因学校而异,比如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展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微电影,在音乐课、美术课或体育课中安排相应非遗传承人授课,或者在学生中举办“我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有奖征文比赛,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等。通过举办一系列宣传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中小学生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从而真正做到“非遗传承,人人有责”,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再上新台阶。

“非遗进校园”的宗旨是提高广大师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营造人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氛围。因此,各地要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精心挑选有地方特色,并适合学校传承的本土非物质文化供学生学习,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并适时传承它。

二、内涵发展:非遗走进高校

现在基本上每个地级市都至少有一两所高等院校,笔者以为它们也应当承担起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重担。因为地方高校是一个地区精英文化的聚居所,是地区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中心。它们有丰富的文献资料与科研资源,更有众多学富五车、熟稔地方文化的顶级学者,这些都是地方政府与民间组织所缺乏的。因此,应当鼓励地方高校科研工作者参与到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去,依靠其深厚的文化教育和科研能力,推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事业更上一层楼。当然,地方高校不仅有着丰厚的资料存蓄优势、科研优势,还有着民间所无法比拟的传承优势,那就是大学学子。一般认为,作为高雅学府的高校,传授的应当是精英文化、前沿技术。但是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境,地方高校也应当与时俱进,承担起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任。民间传统文化与精英文化并非格格不入的两极,在地方高等院校,它们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在这方面,江西地方高校同样也作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7年6月9日,九江学院与湖口县人民政府举行保护和传承青阳腔戏曲艺术合作协议签字暨“青阳腔戏曲艺术中心”成立和揭牌仪式。双方本着互惠共赢的原则,充分利用九江学院的教学体系优势、科研优势和湖口县青阳腔的地方资源优势,把青阳腔这一传统民间戏曲艺术引进校园、带进课堂,使之成为九江学院音乐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这一举措打开了地方高校与政府、民间共同传承与保护部级非物质文化的大门。其后,九江市先后有九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九江学院课程体系,非遗传承人从民间走上高雅学府的讲台,面对莘莘学子传授技艺。九江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势,与九江市的地方资源优势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高校与地方“联姻”,共同开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新路径。鉴于九江学院取得的成就,2011年3月,江西省职业艺术学院也建立了“南昌清音保护基地”,共同传承和开发南昌清音这一戏曲艺术“国宝”,把南昌清音这一高雅民间戏曲艺术引进校园、引进课堂,使之成为艺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并成立南昌清音特色班,面向全省招生,把南昌清音的代表性传承人请进校园,对学员们定期进行培训。

三、总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非遗传承与发展的路很坎坷,也很漫长。过去人们认为源自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归于民间,传于民间。但是,当农耕文化正在慢慢被都市文化挤压,非遗生活的土壤也被吞噬时,非遗的传承也走向了困境。这时地方中小学及地方高校则应当承担起传承的重担。因为它们既有传承优势,也有学术优势,这是一条面向未来的传承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5).

[2]李蓉.在思政课中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177-178.

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篇4

[关键词]民族文化;校园教育;考查;思考对策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19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90

[本刊网址]http://

我国在2004年加合国有《保护非物质遗产公约》后,全国掀起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高潮,中国成为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文化质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为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制定国家+省+市+县4级保护体系,要求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2004年,湘西州被确立为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综合试点单位,湘西自治州就积极开展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2011年5月10日,湖南省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在吉首市乾州古城揭牌开园。湘西州被列入部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1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长年向公众展示,在如此形势下,湘西州各级各类学校也根据学校所处的位置和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纷纷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本文选取凤凰县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凤凰县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历史文化名城”,民族民间文化浓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而且有一部分中小学开展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凤凰县民族文化进校园实施状况

凤凰县总人口42.3万人,由苗、汉、土家族等28个民族组成,其中苗族人口24.4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7.8%,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传统的山区农业县。凤凰古城2001年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6年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凤凰县文物古迹众多,民族文化浓厚,楚文化与凤凰土著文化的结合,苗文化与汉文化的交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地域文化。佩带项圈、手镯、凤冠、花带、戒指等饰物古风浓郁,傩堂戏、阳戏、“文茶灯”等古戏曲广为传唱,蜡染、纸扎、苗族银饰等民间工艺世代传承。目前,共有6名民间艺人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大师”称号,苗族银饰、苗族鼓舞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录。2006年开始,凤凰县一些中小学开始开展课题研究,把民族民间文化融人到课堂教学中来,截止到2014年,部分学校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果。

通过笔者的调研统计,全县30多所中小学,只有8所学校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其中,县城中小学2所,农村中小学6所。县城的两所学校:凤凰一中2007年开展向民间艺人(传承人)拜师活动、学习凤凰乡土人文历史,编印校本教材《凤凰历史文化读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箭道坪小学2006年开展“蒲公英行动”,将美术课程与苗族花鼓、土家织锦、扎染、银饰、苗绣、纸扎、剪纸、版画等结合起来,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2010年随着“蒲公英行动”课题结题,现今只有苗族花鼓坚持开展,其余停止。农村学校:阿拉完小2006年开展“蒲公英行动”,以“服饰艺术”为主,泥塑、剪纸、刺绣、锉花、草编为辅,后期开展苗族花鼓、苗歌,2010年随着“蒲公英行动”课题结题,后期只开展苗族花鼓和苗歌活动;落潮井乡九年制学校,2010年将舞狮、舞龙、花鼓、腰鼓、民间工艺美术、苗歌、十字绣、剪纸、编织、高脚马、竹竿舞、滚铁环等民族民间文化融人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中,编排了一套花鼓操作为课间操,至今,花鼓、龙狮舞、花鼓舞仍然进行,其余停止;山江镇完小2010年开展学习苗族花鼓、苗歌、苗族武术、跳花、剪纸、锉花等活动,2012年随着校长调走,活动全部停止;县第二民族中学2008年开展学习苗族花鼓、吹木叶、跳竹竿舞、唱苗歌等活动,2010年校长调走后亦全部停止;三拱桥乡中学,2013年美术课开展芭茅草工艺画活动,2013年随着美术教师调到县城工作后停止;三拱桥乡完小,2007年开展学习花鼓、苗歌、苗拳、苗族舞蹈、剪纸等活动,叫民族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编写乡土教材,现在还在开展中。

在此特别说明,箭道坪小学一直坚持开展苗族花鼓活动,落潮井学校不仅坚持开展花鼓、苗歌活动,而且还结合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劳动,创编了一套花鼓操作为课间操,三拱桥完小2007年就被州教科院确立为“湘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实验学校”,2012年州级课题《农村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研究》立项,继续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生动活泼的形势赋予了民族文化鲜活的时代特色,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传承了民族文化,盘活了学校教育,陶冶了学生情操,取得了多重效益。

二、民族文化进校园存在的问题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遗产法》中明确指出要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纳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通过笔者深入实地调研,发现凤凰县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发展不平衡。凤凰县各级各类中小学有40多所,但是从2006年开展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活动以来,截止到2014年8月,开展此类活动的学校不超过8所,占全县所有学校的0.2%不到。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政府、教育部门对学校关于非物质文化的传承重要性认识不够,各校负责人对于民族文化进校园不重视,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渠道和主阵地丧失,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文化教育。同时,由于各校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不一样,民族文化进校园开展也呈现发展不平衡的态势。

第二,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不能长期坚持。通过笔者实地调查,上表中的学校,有的因为学校负责人调离、经费困难、升学压力、师资力量等原因,造成有的活动内容削减、有的甚至停止。

第三,民族文化进校园认识不统一,教学内容欠科学。这表现在:课时分配不统一、教学方法不统一、教学内容不统一。有的学校一学期只安排一次民族文化活动,有的课时安排是流于形式,表面过于实质,无法正常保证教学。由于民族文化的根在民间,没有接受过民族文化教育的教师很难适应民间文化的传授任务。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加上开展时间不长,教材内容很难达成相对统一。

三、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思考与对策

(一)政府职能部门要强化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经费投资。教育局和民宗委要联合一起,构建与完善以资金、组织、制度、资源等方面组成的民族文化教育支持体系,使民族文化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始终。按规定的课程标准,在目标、内容、实施效果等方面来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同时,制定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定期对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学校进行评选和表彰。

(二)发挥民族文化传承主阵地作用,学校要积极探寻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课程模式。农村民族学校要积极开发和挖掘本地区的民族民间文化,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将民族文化教育融入到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将本地区的民族优良传统、民族工艺、民族文化等资源引进课堂,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展苗族花鼓、苗族武术、苗族龙狮舞、苗歌等活动;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从而做到,旅游促进教育的发展,教育反哺社会、为旅游服务的功效。

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篇5

关键词:艺术设计;实训教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238-03

实训教学是基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模式,是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消化并巩固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反映出自身的实训教学特点。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实训教学开拓思路,整合校内外艺术教育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引入艺术设计专业实训教学环节,邀请部级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学校开展教学活动,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设计大赛等,使校园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场所,并有效促进现代设计与传统民族文化精髓的融合,走特色之路,对于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应用型人才的探索具有积极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境下的艺术设计实训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艺术设计价值的文化来源,也应成为艺术设计取材的重要宝库,而现代艺术设计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的有效途径,本着走特色之路的专业办学理念,在艺术设计实训教学活动设计中,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注重展示性。实训教学活动立足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貌,让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直接从传承人的言传身教中了解民间手艺的文化特点和工艺产生的全过程,增进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精神内核的理解和把握。文化具有公共性,它会因为享有的人越多而越有价值,越受到尊崇。然而,文化的公共性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有时候文化持有人群不愿意公开或开放自己的文化,有时候文化持有人群受环境、语言、媒介等因素制约不能对外传播自己的文化。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就显得特别重要,这种重要性源自它的双重价值,一是存在价值,包括物质价值和研究、观赏、教育的价值;二是经济价值,包括直接和间接的经济价值。在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文化遗产资源带动的旅游业在整个国家的经济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因此,在实训教学中将民间手艺人的作品进行展示,一方面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更好的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价值,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进一步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产生顺应时代潮流的设计作品,使“遗产”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

2.注重互动性。实训教学活动由传承人现场授课,在课堂上做示范,演示一个完整的产品制作过程,从材料的准备、草图的勾画、颜色的挑选、制作的步骤、成品的展示等环节一一向学生做详细介绍并带领学生完成独立作业。学生现场作业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可以直接和传承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在课堂上形成民主、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在课堂上得到落实和凸显,让学生了解设计原理、掌握工艺流程、熟悉操作环节,从而实现实训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另外,很多传承人来自民间,甚至来自少数民族,对语言和文化的掌握程度良莠不齐,然而在教学活动中,传承人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研究者,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下,研究为何教?教什么?如何教等问题。促使传承人必须思考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传播,使学生能接受并且心领神会。这个学习过程日积月累会转化为传承人的教学经验总结,为下一轮的实训教学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逐步提高教学水平,使实训教学的开展更为有效和顺利。通过师生、生生、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注重可持续性。实训教学活动通过分批次、分类别的办法,逐次邀请不同类别的传承人进入校园开展教学。每个学期初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本学期实训计划,挑选合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入校讲学,逐渐形成一种长期性和系列性的传承人“小分队”,实现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保留下来的可持续性和循序渐进性。从云南民间本土的情况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现有3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为艺术设计提供深厚的文化信息,但在教学活动中,应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可持续性的规划。因此,有计划、有组织的选择传承人授课是保护、传承、利用和发掘“遗产”的历史必然,也是大学完成文化传承功能的使命。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境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内容

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系列活动。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将文化厅组织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和艺术设计专业实训教学相结合,已形成规范化、常态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改革创新活动,截止目前,已涉及六个类别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分别是甲马纸、刺绣、扎染、木雕、剪纸和东巴画,每个类别邀请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传承人进行为期两周的现场传承教学,教学结束后举办教学成果展,展品丰富,富有创新力和表现力,体现了较好的实训教学效果,在社会、学校和学生中引起了较大反响,对学院专业建设、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氛围营造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设计大赛暨设计展。云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繁多、体系庞大、底蕴深厚,凝聚着各民族祖先千百年来的心血和智慧,展现了卓越的创造才能。现代设计固然追求国际化的发展,然而在多元文化共存的背境下,关注传统民族文化,深化设计中的中国元素和民族元素才是使中国设计走向国际的必由之路。“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设计大赛,探索用现代元素包装传统文化,通过设计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整理演绎与设计创新,以视觉设计的方式传播,更好的体现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设计比赛为学校师生提供了艺术创作源泉和社会实践的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境下的艺术设计实训成效

1.特色鲜明,注重实效。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就是对学院办学理念的实践,在云南区域内的高校中率先将民间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纳入到实训教学的环节,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学生经过实践锻炼,提高了动手能力,开拓了文化视野,在毕业设计和设计竞赛等活动中,能将实训教学中学到的技艺和文化应用到现代设计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表现,重新整理演绎与设计创新,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进行延续性发展,在保护与传承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果。

2.师生互动,教学相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实训教学活动搭建起大学生通向民族传统文化的桥梁,为学生提供了认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为学生铺设了一条通往民族民间艺术文化的道路。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带着好奇和欣赏的眼光目识心记传承人的技艺演示,并将这种技艺靠自己的实践练习转化为设计产品或临摹作业。而传承人的角色也从民间艺术家转变为教师,教师就必须把自己的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面对这样的身份转变,促使传承人不得不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语言组织能力,把口传心授的民间技艺变成一种有规范记录、有规律可循的理论方法。

3.“学”与“分”联系,规范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纳入学生的学分体系,跟据学生参与授课情况、作品制作效果、参与设计竞赛等认定学分。出勤率、作业等平时成绩都有量化表格,传承人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学分,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传承人教学的严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会坚持做好每次作业、每件作品,在学习技艺技能的同时,培养了自己的意志力和创造力。学分制的规范管理为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4.完善机制,力求长效。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已于2010年被云南省文化厅授予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基地,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制,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实训教学中有序顺利的开展。相关实训教学内容有,组织专业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组织专业教师参与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记录并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的手工艺技能,切实做好“遗产”的保护工作,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逐项将云南省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进行讲学,陆续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在稳定、完善的管理机制下,形成实训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深度发展,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教学基地和观摩基地,逐步实现实训教学的特色模式。

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民族和国家的“精神的高度”。许多非物质文化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不但遭到破坏,而且由于它的无形特征,其消亡的迹象被漠视。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在艺术设计实训教学中,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引入课堂,一方面使实训教学初具特色,另一方面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工作落到实处,取得艺术设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成效。这种有积极意义的成效在今后的实训教学工作还将继续深入开展,以期形成更加完备的实训教学模式和“遗产”保护与传承机制。

参考文献:

[1]高丙中.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J].文艺研究,2008,(2).

[2]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3]王群.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的现状及保护对策[J].民族艺术研究,2005,(5).

[4]李曼丽.白族民俗的活态文化——甲马及其象征意义[J].装饰,2006,(5).

[5]刘傅森.关于白族扎染的文化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07,(B12).

[6]陈劲松.云南特色民间工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7]程浩.彝族刺绣在云南旅游工艺品中的保护性开发[J].大舞台,2011,(4).

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46-0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各高职院校的竞争形势也愈演愈烈。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当务之急。云南省作为民族文化大省,其独特、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本省的高职院校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必将为云南地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活力和支撑力。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界定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种历史的符号记忆,也是体现民族个性和民族精神的“活化石”。然而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冲击。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来说,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学习和研究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有利资源,尝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成为一门特色课程,对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高职院校应当认识到自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独特地位,充分发挥保护与传承文化的桥梁作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职校园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

高职院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场之一,是职业教育的“地方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土性”的完美结合,云南地区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挖掘、整合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结区域内传统民族文化特点,不断丰富和完善特色课程建设。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以云南省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为例,云南有长达四千余年的制陶史,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景洪曼斗寨、勐罕曼峦站寨、勐海曼扎寨及勐龙寨等地均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傣族传统制陶技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传统的傣族陶器已开始走向衰弱。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针对这一现象开设了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课程中强调民族性与地方区域文化在教学实践中的融合,针对市场需求进行课程内容设置、调整,以期适应社会需求从而打破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作坊式”传授,取而代之的是高职院校的“课堂式”教授。高职院校已成为本土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

(二)非物质文化对高职院校发展的意义

1.文化传承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院校,从其出发点来看都是基于知识的传授,它们只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侧重点有所不同。针对民族文化丰富的云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较好的课程来源,与普通的文化传承相比,它与高职教育的结合更加密切。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着浓烈的本土化气息,而且它本身也有很好的实践性把它开发成特色课程,不仅提高了学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更重要的是丰富了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提升了其核心竞争力。

2.非物质文化是丰富云南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手段。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途径和内容是与大学生的道德情操、知识技能、思维方式、心理素质和文化结构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的。我国的高职院校具有本土性的特点。所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不仅要反映学校的教育理念,还要反映出地方文化特色。我国的高职院校大都起步较晚,缺乏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作为云南省的高职院校,最大的优势就是民族文化底蕴的深厚,高职院校应该基于这种现实,积极整理本土的优秀文化资源,提炼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文化自觉。

3.非遗传承人成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师资力量的短缺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最大困境。在少数民族地区,提高高职师资力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师资队伍的多元化发展,根据地方特色,提高兼职教师的比重,聘请一些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高职院校中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通过这些经验丰富的民间艺人的言传身教,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直接的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和内在价值,不仅最大程度的培养了优秀的传承人,而且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结构提供了重要的师资来源。

三、高职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

(一)特色课程的开发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首先应该考虑其是否具有可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其自身所内涵的价值丰富,并不缺乏其教育功能。而现有的课程很少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满足企业和学习者的需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笔者认为,应该在课程开发阶段综合非遗传承人的意见,考虑此专业开发的可行性,然后对社会用人单位进行市场调研,制定课程目标,借鉴国内与此相类似专业的经验,确定课程门类,并确定其课程的具体课时分配。随后,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授课方式。在课程实施环境开发上,要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优势,与当地的相关企业进行沟通和合作,使课程开发更有实践性。

(二)社团活动的开展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高职院校的社团形式各式各样,但却少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似社团的出现。开展此类社团能够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例如:围绕这些非遗文化进行知识竞赛、文艺演出和学术交流活动、定期的出版一些刊物和报纸、借助暑期、寒假等假期,深入到非遗所在地区去进行实践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从而加深对非物质文化的理解。

(三)理论研究的深入

目前学术界更多倾向于理论上的研究,“非遗”热的兴起无疑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研究课题来源,同时高校学者的加入,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高职院校应该将理论研究与现实运用相结合,建立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同时与周围的社区、学校联合设立研究场所,不但学校的科研工作者要加强其研究,还要让更多的研究机构学者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举办广泛的交流活动

交流活动是高职院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最直接的传承桥梁。各高职院校可每学年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同时,各高职院校还可以相互参观,也为各校提供交流平台,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当然高职院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交流不应单单停留在单个地区举行,还应主动与其他地区的高职院校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借鉴其优势,提升自身水平。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快捷性,开办文化论坛等网站,让学生不受时空和地域限制进行交流。

四、总结

总体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云南地区高职院校的发展密切相关,如果能够将两者很好的结合,无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还是云南地区高职院校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这种理念不仅能调动各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办学的积极性,还在习得技艺的同时传承了民族文化。这将是云南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过程中一次独特并创新的尝试,最终使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得以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规定[R].2000.

[2]黄明东,刘光临.西部高等教育要走特色发展之路[n].光明日报,2004.

[3]傣族慢轮制陶技艺[eB/oL].2011-10-02(6).

http://.

[4]雷久相.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提升高职核心竞争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

[5]黄艳芳.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李重阳.浅谈地方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教文汇,2009.

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篇7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运动以来,世界各国积极响应并遵循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以下简称“非遗”)。中国也积极响应,先后以保护条例、保护法、保护实施方案等方式下发各地,要求各省市自治区按照国务院的文件精神下发和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有效的“非遗”保护传承办法和条例,强调遵循其承诺和公约。宁夏自2004至2010年先后制定了宁夏“非遗”的保护实施方案、保护条例等法规文件,还成功将回族“山花儿”(俗称“干花儿”)申请进入了文化部确定的中国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期间在教育系统的花儿学者、教研专家、研究机构等的参与下,宁夏文化、教育等部门联合发出文件,规划“5年内,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中小学音乐美术课程;音乐课加入泥哇呜、口弦、山花儿等”内容项目。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宁夏“校园花儿”由宁夏高等学府的花儿研究专家、教授与基础教育的教学研究人员、一线音乐教师等,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的方案目标要求,汲取世界各国非遗保护传承的经验,从宁夏本地实际出发,从“教育传承”的理念出发,大胆提出了宁夏“校园花儿”这一概念名词和实施模式,并积极付诸实施,一边实践一边完善使其见到了成效(“宁夏校园花儿”一词见《宁夏校园花儿教程》一书,2007年宁夏教育厅骨干音乐教师培训内部资料)。笔者以为:宁夏“校园花儿”的理论概念是巧妙依托了宁夏“回族山花儿”,曲式结构简、曲调流畅优美、音域不宽,歌词押韵内容丰富,音调与方言、内容与风俗、演唱与形式生动、文化背景深厚等特质,结合学校音乐教育即学校艺术课程要素、“教育传承”要素以及世界性的民族复兴情怀,在教育者的研究成果的支撑下而产生的。因为,只有熟悉宁夏人语言环境、人文地理与“回族山花儿”风格融合点:只有熟悉宁夏不同地区学生的年龄特点、艺术能力、技术技巧、接受程度及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内容以及学校艺术活动教育要素;音乐教师和专家的付出,才能够催生孵化出宁夏“校园花儿”这一接地气、有教育实效的“非遗”教育传承模式。因此被选入宁夏校园的花儿,首先应该回避歌词中不适宜学生年龄的一些不健康的内容情节。其次应该是好听的、受学生欢迎喜爱的宁夏原生态花儿的经典曲目,并在此基础上经过简但是讲究的改编、扩充或增加声部串接和重新填词等手法的花儿,才可称之为“校园花儿”。它们既适合在音乐课中学唱表演又适合在校园艺术活动中展示;既适合师生在乐队中使用各类传统乐器演奏又适合在学生器乐教学(口琴、竖笛、吉他、口风琴、尤克里里)等乐器的演奏;既能结合教科书中各个年级音乐课程标准的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又能独成为元课题开展教学,还能够在大课间以及课余活动、班级和社区活动中开展花儿舞蹈的校园集体舞、广场舞等。因此,“校园花儿”必须曲调优美、音域适当,形象鲜明、歌词内容健康,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音乐旋律、歌词格律都要极具花儿特色,内容通俗、有寓意。同时,还包括在全国及西北地区流传的民间原生态“花儿”和由宁夏回汉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的民族风格鲜明的原创歌曲以及配合开展的一系列与花儿有关的校园文化艺术教育活动。

“校园花儿活动”则是指围绕“花儿”文学、音乐、历史的创作、表演、传承等,结合各个学科教学开展的与民族民间文化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以班级、年级、学校和市县乡镇为位。“校园花儿”的探索实验说明,“非遗”教育传承的实践和探索需要艰辛的付出,执着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推广以及具有先进教育理念方法、敬业的研究团队、教育家和教育行政的支持,才能够不断完善持续发展下去。同理,中国许多优秀文化“非遗”项目均可成为学校传承项目的课程内容,可以移植成为一种推广的模式,包括与音乐、戏曲、美术等有关的“非遗”项目来借鉴和实施。

笔者认为,音乐要素的记忆对于人的成长而言,是具有母语声音性质要素的,是与情感、形象结合的共生体。因此,对于“花儿”音调的记忆和情感体验,就像每个人的方言母语一样,只有在记忆的最佳年龄亲身经历或被其感受、体验过,才能深深刻印在记忆之中一生不会忘记。即便是远离故土,一旦听到便能记起。故乡的方言母语和歌声,就一定会记得家乡、亲人和祖国。这应该是语言音调及音乐性不可磨灭的记忆规律。有人概括地说:“艺术具有形象、情感、感性的特质”,据此笔者认为,“花儿”曲调(“乡音”方言)、“花儿”歌词(“乡情”民风民俗)等,只要在成长的记忆中,利用艺术的情感特征这一音乐艺术规律特点和教育原理,并有效通过现有学校的音乐课程及校园文化艺术实践活动,通过美妙的花儿曲调给教育对象植入终生难以忘怀的记忆和烙印,其重要性和功效也就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情感效应中实现了。因此,音乐研究者、教育者、管理者和社会成员,从教育传承的角度而言,对于社会上已经多年形成的“花儿进校园”(也包括:“花儿进课堂”)等约定俗成的提法与“校园花儿”之间的本质差异,应该从目标、任务、责及内涵上有清楚的认识和界定了。

二、宁夏“校园花儿”的教学途径与方法

1、以学校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

(1)可以以院校、班级为位,开展“花儿”的主题性活动,也可以结合学校的重大节日、教学活动等机会,以地方戏曲、民族民间音乐、画展、文学、服饰展、当地艺人、传承人演示等内容为元的主题论坛、展示和表演活动。可以是一个主题或多个主题的综合活动,比如“花儿艺术周”或将“花儿”内容作为学校艺术节活动中的一个主题,采取表演、回族服饰与民间剪纸、刺绣等内容相结合的形式。也可邀请著名学者、专家、艺人与学生、教师共同参与,将学生在课堂上、书本上以及媒体上得到的认识,在具体活动中得到拓展、提升与认知,使之构建在个人艺术素养和知识结构之中。学校要利用校园网、校园电视、广播、微信、微博、校校通,包括上课铃声等一切媒体平台手段和集会活动,在日常师生、班级、朋友聚会,接待嘉宾等学校、师生的各种活动中,根据需要,有计划的、反复安排播放“花儿”。让花儿旋律在校园、家庭、社区等所有的与生活和艺术有关的听觉活动中,成为朋友聚会、节日活动中一种自发的、情不自禁的艺术活动,使其扎根、加深和留下深刻的记忆,让乡音、乡情伴随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环节。即使初次接触“花儿”的学生都能够产生共鸣,达到由生疏到熟悉、从了解到喜爱、从初步记忆到能够演唱的程度。其功效在于利用民歌音乐及(方言)母语亲情的内涵,使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达到最有效、自然的教育效果。因为,它们一旦根植于被教育者的心灵,会终生记忆、永不磨灭。经过积累,学校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建立民族艺术或以花儿为主题的展室或创作室,通过可见、可演、可听、可讲、可以体验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宁夏回族“花儿”的发展沿革、人物事件、作品以及风格特点。

(2)可以与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技能训练相结合。在音乐基础知识、视唱、视谱、乐理等内容的教学中,将大量流畅的“花儿”曲调选作训练谱例,加深学生对于民族、民间音乐色彩、旋律、节奏、结构、调式、曲式的了解、记忆。在舞蹈教学中,选取流传广泛、好听、节奏感强适合舞蹈的“花儿”曲调,采用标志性动作和集体舞做设计方式,即:将“花儿”的曲调设计出几套固定的标志性(回族花儿舞蹈)动作套路,作为“校园花儿”的特定舞蹈语汇或基本动作的训练,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到“花儿”曲调,都能翩翩起舞。在歌唱教学中,采用“花儿”的曲调作发声练习,用“花儿”的歌词作吐字练习,用“花儿”的音调、语言、节奏等作民族和声作品的二重唱、三重唱、合唱等训练。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与欣赏、鉴赏的乐曲内容、结构、调式、色彩、风格有关联的,即采取把“花儿”的作品与教学的作品先后对比听赏。这样的方式,尤其在欣赏和鉴赏教学中,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也可以把音乐创作与表演教学相结合,根据“花儿”结构、曲式、音调与语言(方言)及演唱的特点,选择短小的作品,从情景、音乐动机、节奏入手,由模仿开始,结合视唱和歌唱教学的曲调记忆,分析音组、节奏的组合,进行曲调的创作练习。可以与戏剧和表演教学相结合,将广为流传的与“花儿”有关的传说故事、人物等编成具有情节、人物的“花儿”剧,结合美术、舞蹈等进行综合艺术的表演与创作教学。还可以与其它学科综合,将语文、地理、政治、美术等学科整合教学,比如,将普通话与方言、方言与口头表达、社会交往以及方言与音乐风格差异等要素结合为开放式、元式、互动探究式教学等。

笔者的体会是:“校园花儿”需要与不同地域、不同学校、年级班级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需要与各个学科的实际教学内容、需要及进度、不同阶段的课程目标要求、风土人情、多元文化以及人文知识的教学结合;不可以脱离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搞所谓的贴标签、走形式的传承教育活动,要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有计划地课程目标及有管理有评价成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到所在地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根脉血肉,最终达到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教育以及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教育的总目标。

2、要以改编、创作及组织管理为切入口

根据教学需要,有时需要将大的结构、过于难的旋律简化,有时又需要将简的、一的结构复杂化;也就是说必须从实际出发选择曲调优美、好听的原生态花儿作为“校园花儿”教材的编选对象进行改编。除了思想教育内容符合外,要符合好听、好唱及不同年级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及演出主题、对象、节日氛围的需要,还要注意要融入时尚和符合活动主题的创新元素。

歌词创作及改编,可以调动所在学校地区有音乐基础的语文学科教师以及当地词作家,率先创作做出示范,并引导学生和音乐教师大胆实践。除了要注意花儿歌词的韵律、格式、曲调情绪上的特点外,还要在联系实际上下功夫,歌词的创作、改编、演唱表演的设计等,一定不能脱离本地区、本学校和活动主题;越接近学校、学生生活、活动主题开展的创作、演唱、演奏、舞蹈等,就越受欢迎,就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花儿”到“校园花儿”和由“花儿”到“花儿素材歌曲”的创作改编是教学和传承的需要和途径之一。要重视创作改编的融合性,教师要结合教学、艺术活动的目标要求,开展以器乐、舞蹈、歌曲、戏曲等为内容的艺术教学活动和艺术创作表演。要大力推行但不能草率随意;保持和忠实原曲调是原则,让学生喜欢并积极参与是策略和技巧;要反复推敲修改试唱,包括附点、换气记号、装饰音、节奏等。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的表演形式需要,可以在不改变情绪、调性、风格等钢性原则下,采取加声部、引子、扩充、副旋律、串接等手法,达到和满足各种演出需要,使其符合“校园花儿”的教学活动。教师要有意识的利用各种音乐资源拓展“校园花儿”的教学渠道、鉴赏形式,使学生的接触面、视野、评价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背唱是检验教学和学生是否掌握的有效方法。必须要求教师先学唱背会原生态的“花儿”5―10首,并进行改编创作、排练演出、录音录像、授课示范。作为教师,对于花儿的传承来讲,教师掌握的多少是衡量其是否了解的重要指标。必须要求学生能够背唱经过改编了的3―6首“校园花儿”;能够听赏出原生态花儿和创作花儿的不同,并熟悉、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流传地发源地等;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爱好填词演唱;能够表达出自己欣赏的理由、能够辨别出它的地域和调令特点等。

我们知道,在原生态“花儿”的演唱形式中,根据环境、背景以及场合、主题即兴演唱、编词、填词是花儿演唱活动中最具有生命力和持久力的根脉所在,是原生态“花儿”演唱活动的灵魂,其中即兴表演又与现代艺术教育观吻合,也是“校园花儿”音乐教学的一个高级阶段。因此,教师要能够借助“花儿”演唱创作中的“即兴”特点和手法,利用民间歌手的示范、教师的演示分析以及学生相互间的创作表演等活动,不失时机的开展“即兴”技能技巧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通过立体的花儿演唱创作活动对即兴表演、即兴编写歌词等方法有所认识和尝试,通过实践使其不断掌握和提高。并讲求教学的生成性、流畅性和创造性等新时代的课程教学理念。因此,花儿的传承,需要将演唱、歌词创作的即兴要素有机的贯穿在校园花儿的教学活动之中,使其成为音乐创新教育要素的又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培训、考核与教学实践的成果验收建立起“校园花儿”教学成果、管理成效的机制,只有获得考核评价验收,才可以获得有某一级教研位或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校园花儿歌手”“校园花儿传承基地”的称号以资鼓励。

3、要以校本花儿教材(教程)的编写为基础

校园是运用民族民间素材,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手段,进行爱祖国、爱家乡、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最有效的场所。让学生从小喜爱家乡的民族艺术,在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让经典的“花儿”民族艺术通过学校的各类有声有色的艺术实践活动,建立和浸透在青少年的文化素养结构中,深深的注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之中。像对于母语的烙印一样,无论走到哪里,乡音、乡情以及民族情怀都会伴随着他们,正所谓:音是家乡亲,情是家乡真,只要曾经有过乡音乡情的体验感受、有过母语音调滋养过的成长,就一定会终生不忘。通过地方、校本花儿教材的创编,不仅传承了民族文化遗产,而且能够促进教师在校本课程资源促进与利用上的潜能,为其它“非遗”项目的教育传承提供可以借鉴的途径办法。

4、要以创新、落实和评价为保证

一是要确立以市县为位、以有基础的骨干音乐教师为主的“校园花儿歌手”培训带动策略和教研小组。通过他们的教学、演唱以及辅导,形成不同区域内的示范效应。并以他们为中心在课内、课外形成艺术教育实践场合,演唱经过精心选择、适合学生的“校园花儿”作品、教学设计案例,使他们成为传承民族文化、搭建符合学校艺术教育和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桥梁与使者。二是要确立以“校园花儿”为主题的综合教育教学活动的创新理念;要提供“校园花儿”教育教学活动有关的教学设计、活动方案与作品目录。结合学生身边事、家乡事以及地方文化生活、民俗艺术等有关的内容有机的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达到育人之事半功倍的成效。举办以民族民间音乐、美术、文学、服饰、民间艺人等内容为主题的艺术周、讲座、展览、创作、表演等活动。“校园花儿”的教学,要与各个学科的实际教学内容、需要结合,要与课程目标中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以及人文知识的教学相结合,可以由市县(区)教育部门或院校、年级、班级开展以“花儿”为主题的活动。重视普通话与方言、方言与口头表达、与社会交往以及方言与音乐风格差异等教学要素、艺术创作的规范融合。不可以贴标签似的作秀、搞形式,要通过不断的教学活动、研讨和体验式的学习,使每次活动都能精心设计、有新意,真正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播,落实好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艺术教育以及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总目标。

三、花儿教材(教程)的编写与收获

教材的编写,目前国家有相关“非遗”的项目经费可以支持学校印刷或出版校本教材。但需要申请协调疏通部门关系,同时注意版权著作权保护意识的提高。根据笔者参与出版的《花儿综艺》为例,依据的是国家教育发展规划课程标准及《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中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目标要求,力图符合教育传承和音乐文化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目标。但是由于国家地方教材编写的限制规定,编委组将《宁夏校园花儿教程》教材名称体系做了改动,成为了一本综合性的、具有非物质遗产教育传承导向的、适合大中小幼及社会各界都能使用的工具性书籍公开出版。其内容体例值得参考,分别为:第一编:“花儿”民歌概论。包括了“花儿”民歌的历史、“花儿”民歌的分类及艺术特点、“花儿”民歌的改编、创新与传承。第二编:原生态“花儿”曲谱,包括了花儿经典的原生态花儿20首。第三编:改编的“花儿”曲谱,包括了作曲家改编扩充的花儿20首。第四编:经典的新编“花儿”及宁夏民歌曲谱,包括了宁夏花儿素材、宁夏民歌素材创作的歌曲20首。第五编:“花儿”改编的器乐曲谱,包括钢琴曲、(乐队、学生教学乐器)能够演奏、训练的器乐曲20首。第六编:“花儿”改编的合唱曲谱,包括了由原生态花儿改编的合唱作品10首。“花儿”素材新编合唱作品10首。第七编“花儿”乐曲新编的适合不同年级学生舞蹈的集体舞等,包括了以宁夏山川著名地域名称、回族用品等标志性动作的校园回族舞蹈基本手位、步伐名称与动作的(照片)示意图及动作组合、音响光盘附录42首。

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篇8

关键词:非遗;皮影艺术;校园;实施性

1实施皮影艺术进校园的背景

为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201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有关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传承中的积极作用,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的普及和传承,根据《关于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通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意见》的相关要求,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广新局决定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我校以多样化发展、特色化发展和优质化发展为办学目标,在继承学校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锐意创新,提出了“点燃教育”的办学理念。如何将传统文化艺术在校园内点燃,让优良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当今社会,多元文化和多种媒介的影响,让手机、互联网、电视娱乐等占据了我国青少年绝大数多的时间,闲暇时光都泡在玩手机、互联网游戏、韩剧娱乐节目中白白浪费,逐渐影响到青少年儿童的价值取,没有了感受传统文化和艺术魅力的机会,失去了感受传统文化和艺术魅力的乐趣。与此同时,我国很多优良的传统艺术伴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逐步消失。如何保护和发扬我国这些优良的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作为美术老师,在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下,更应该去思考承担起这份责任和义务。皮影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他结合了造型艺术与戏剧艺术的特点,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作为民间艺术的皮影戏,他有着距今两千多年的风云历史,记录和传承着中国民间的传统文化,就像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史诗,记录了中华民族不同时代的风雨历程。但现在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皮影艺术还较为陌生,但作为思维逐渐独立的中学生是完全有能力欣赏和感受皮影艺术的魅力的。让皮影艺术走进校园进入课堂,让学生们去发现和探索皮影艺术在造型与戏剧方面的表现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达到最终保护和传承的目的。

2皮影艺术引进校园的意义

2.1对于学生学习的意义

在欣赏和学习皮影艺术的过程中,近距离把玩皮影、近距离制作皮影,做到真真切切的感受中国民间艺术,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对皮影的制作和表演中,让学生感受到造型艺术、色彩艺术、雕镂艺术以及表演艺术的魅力,逐步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皮影的制作与表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另外,皮影戏的完整表演还需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结合语文、历史、音乐学科进行创作与展示,达到学科大融合能力大提升的效果与目的。

2.2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作为教师,尤其是作为美术教师,没有统一的考试标准的限定,更应积极响应国家课程中重视中国传统美术与民间美术的内容,开发具有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课程。皮影课程的挖掘与开发,能很好的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和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尝试通过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结合课题进行研究,能逐渐让教师成为研究性人才,摆脱职业的倦怠感,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2.3对于学校发展的意义

学校将皮影艺术引进校园,体现了学校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责任与担当,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且具有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实现全面育人,全面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这也是积极响应和贯彻党的十关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真正做到“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

2.4对于皮影艺术传承的意义

中国皮影,在2011年被列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让其在各个方面得到合理的利用、传承和发展,得到应有的抢救和保护。其中,学校教育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文化信息能得到有利传播的活动途径。校园内,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通过课内外活动安排,把皮影艺术相关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每一位学生,让一批批学生学会欣赏皮影艺术,并能简单掌握基本的皮影制作技巧,提高他们一代代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这既提高了国民素质,也是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皮影艺术最好的传承和发展。

3皮影艺术进校园之实践建议

皮影艺术是造型艺术和戏剧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美术又称为造型艺术。造型,也是美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种类的一个标志。所以,皮影艺术进中学课堂首先可以从美术课堂开始,同时,也可以在音乐课堂上逐步实施开设。

3.1美术课皮影内容设置

课时1:皮影艺术之初步认识——感受与体验课时2—4:皮影艺术之造型魅力——画皮影(分小组合作)课时5—6:皮影艺术之动手制作——做皮影(剪、刻、缝等)课时7—8:皮影艺术之上手表演——演皮影(根据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课本剧等内容进行改变进行表演)皮影艺术进入中学美术课程,让学生欣赏与评述皮影艺术的同时进行造型表现,设计人物形象,并结合其他学科相互交融,进行综合探索。

3.2皮影系列活动建议

邀请传承人到校表演,学生现场观看美术学科类——皮影画展、皮影剪纸展音乐学科类——湘剧唱腔表演、配乐比赛英语学科类——英语口语配音比赛(为皮影戏配音)语文学科类——语文课本剧皮影表演历史学科类——历史剧皮影表演……

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篇9

招生:中央、地方两重天文化课“卡住”传承人

2012年的艺术类高校招生考试中,非遗专业的招生情况各学校不尽相同。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不同非遗项目当前的不同境遇,也反映出中央与地方院校所享政策和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与此同时,也有着共同的问题和烦恼。

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今年首次招收黄梅戏、梨园戏、粤剧、闽剧4个本科专业,这4个专业连同豫剧专业共计划招生38人,考试内容主要有唱、念、做、打综合测试,戏曲人物分析、戏曲常识(笔试),简谱视唱,剧目片断表演、命题生活小品等。目前,该校的专业已涵盖京剧、昆曲、粤剧三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同时包括越剧、黄梅戏、歌仔戏、梨园戏、豫剧、晋剧、闽剧7个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中国戏曲学院就免收京昆表演、多剧种表演及京剧器乐专业学生学费。今年,为鼓励考生报考非遗剧种专业,多剧种表演(黄梅戏、梨园戏、粤剧、闽剧、豫剧)专业方向也实行免学费政策,免学费专业方向的招生人数达118人,占2012年招生总人数(515人)的22.9。另外,根据该校招生简章,2012年专业免试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对辽宁、福建、山西、浙江、山东五省中国戏曲学院生源基地推荐的戏曲表演、戏曲器乐优秀中专毕业生,按比例给予专业免试;对国家二级(含二级)以上演员、演奏员报考中国戏曲学院相关专业的,给予专业免试。这些政策,同样照顾到了非遗专业。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专业2012年计划招生20人,其中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专业主要针对黑龙江地区非遗传承人进行培养,考生必须是黑龙江省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达斡尔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本民族考生,需提供项目证明原件、传承人认定书、户籍证明、学校或单位的推荐信等,用以证明传承人身份。两个专业方向同属音乐学专业,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传承技艺表演(民族器乐、民族舞蹈、民族说唱等民族艺术)、模唱、节奏模仿等,要求少数民族考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非遗传承技能,要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声乐演唱或回答问题。在优惠政策方面,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对家庭困难的学生,给予学费减半的照顾。

北京城市学院2012年起也将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科专业。学校将把老北京传统手工艺老艺人请进学校,采取艺术家和学校联合培养的模式,努力培养出高学历的非遗传承人、手工艺者。入读该专业的学生可同时享受课堂教学和老艺人“师傅带徒弟”的工坊式教学。

就招生情况来看,中国戏曲学院和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成立于1950年的中国戏曲学院是我国戏剧表演、理论人才培养的重要单位,形成了教学、实践、科研、创作“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一些非遗专业是近些年开设或是刚开始招生,但随着更多人关注民族传统艺术,加之中央院校的品牌吸引力,京剧、昆曲、粤剧等专业报名人数不断增加,今年招生人数与去年持平,并没有增加录取名额,因此生源较充裕,竞争更加激烈。

虽然是教育部批准的重点专业,并设有硕士、博士点,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专业招生情况并不理想,曾经有过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情况。2012年计划招生20人,报名的只有23人,其中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非遗传承人更少,只有7人。面对如此情况,谈到招生问题,该学院副院长郁正民情绪也难以高涨。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居住较为分散,人数较少,一些非遗传承人居住地基础教育条件差,很多人只有小学、初中文化水平。稍有经济能力的家庭也都把孩子送到城市里读书,孩子从小学、初中开始就离家求学,对民族传统文化、技艺缺乏正确的认识,并且有些地区文化氛围不够好,文化站、艺术团较少。虽然政府对少数民族有经济、生活等方面的补贴、照顾,但这些无法吸引年轻人去学习和传承民族艺术,加之一些非遗传承人的生活状况也并不是很好,更使得年轻人觉得学传统技艺不是一条好的求生之路,对传统文化重视不够。这些都影响了学生进入高校学习非遗技能的积极性。更令人无奈和痛惜的是,每年考生中都有“身怀绝技”的非遗传承人,但这些传承人文化课基础较差,根本达不到分数线。如有一位考生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弟子,专业基础优秀,但文化课只考了170多分。学院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展示完“绝技”,然后又回到曾经的生活中。大学依旧是遥远的梦。

考生专业优秀,文化课基础差,已经成为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非遗专业招生的一个主要矛盾。郁正民希望能够出台相关的政策,解决这一矛盾,让更多优秀的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所长傅谨也指出,传统技艺的传承和普通文化教育不能一并去理解。必须文化课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学习传统艺术技能的理念是错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有丰厚的文化传统,通俗地说,唱戏、做手工艺和读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思考:专业开设需谨慎政策、师资最关键

据统计,我国传统民族艺术中,光是损失的剧种已达130多种,占戏剧品种总量的35%左右,一大批传统文化艺术面临后继无人、流失消亡的危险。非遗保护传承人才缺口大,根据相关部门的研究,在“十二五”期间,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人才的缺口就有10万人之多。艺术类高校开始关注传统艺术教学,开设非遗专业,对非遗传承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专家提示,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丰富性、传承技法的复杂性,相关专业的开设一定要谨慎,否则就只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了。

“高校培养非遗传承人,解决核心课程的师资问题很重要。核心专业课必须请高技能传承人教授,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没有好的师资、没有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就搞非遗专业教育,只能是‘赶热闹’。师资中一定要有了解非遗相关政策、保护方式方法的专家,也一定要结合学校所在地区非遗项目,请非遗传承人进学校教授专业课。”

傅谨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田青都强调了非遗专业开设,师资是重中之重。同时,这也是高校面对的一个难题。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就面临这样的困难。非遗专业的公共课利用院校已有师资进行教学,专业课每周4学时,学习传承技能,专业课的师资都是学校请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来校教学,学的都是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技艺。但一些非遗传承人居住

在偏远的村寨,很难定期来校教学,目前的政策,也不允许学院将这些“教师”长期留校教学。不稳定的专业课师资队伍对教学影响很大,没有教师的专业课,学生只能相互学习或自学。另外,一些偏远地区的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思想较为保守,还保留着技艺只传本姓不传外人的传统习俗,不愿开展教学。为动员老艺人打破家族壁垒,更好地传播民族艺术,学院也做出了不少的努力,过程非常艰难,但也逐渐有了一些成效。年轻人不再重视传统技艺,家族式的传承面临严重的危机,学校一方面可以找到愿意学习传统技艺的生源,一方面也为传承人提供了经济来源,解决生计问题,逐渐得到了传承人的认可。郁正民认为,没有政策上的倾斜,这还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困难。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也在想办法自己培养教师,争取让相关专业硕士毕业生留校,继续深造后,让他们再去培养新的传承人。高学历的民族艺术研究者、非遗传承人是稀缺的,民族文化馆等一些对口单位也紧盯着学院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一些学生毕业后就被“抢”了回去。但无论是在学校继续培养学生,还是回到原少数民族地区做非遗传承,或是进入对口单位进行少数民族艺术研究,也都符合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能回到本土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培养从事民族文化研究、教育的工作者。

招生需要政策,师资问题的解决也需要政策。从种种情况来看,非遗专业的开展的确需要政策的关注。

“一些传统戏剧很幸运,一直备受关注,教学体系发展较完善,传承情况较好,比如京剧。但是有很多剧种、很多其他门类的传统艺术没有这样的机会。中国戏曲学院对非遗专业免学费,是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学生的学费是由北京市财政来支付的,单靠学校,很难做到。这样的政策对地方政府、学校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做出了榜样,更多的学校行动起来,就营造出一种高等教育培养传统艺术传承、研究

人才很重要的社会氛围。但是,这些政府的投入和学校的招生政策,都是自发的,这一块还缺乏政策依据,只是靠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和重视。”傅谨希望国家能够立法定规,支持公共财政投入非遗专业教育,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应招生政策,使非遗教育制度化,让更多传承人进入高校学习。

郁正民建议有关部门出台文件规定小学、初中开设传承项目课程,要求学校展开相关教学,解决基础教育问题,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对落后偏远地区非遗传承人给予高考优惠政策,如降低文化课分数线、减免学费等。他认为,目前的政策,还不足以让有能力、有责任、有想法抢救、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传承人的单位把工作做好。以高等院校来说,政策往往照顾到一些中央院校,但是对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来说,非遗绝大多数分散在各地,地方的院校反而更需要政策的支持。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给予招生、师资引进、财政投入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篇10

关键词: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保护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仅是涉及民族命运的重要问题,同时是建设全人类文化、使人类文化得以多样性发展的基础。区分消费文化和认同文化,对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吸纳外来文化和继承固有传统,二者所形成的张力对创造新的文化起着重要作用。优秀的非物质文化具有鲜明的共享性特点,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才具有了世界意义。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缺乏普遍的民族自觉

许多地方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非物质文化保护没有摆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没有行之有效的规划和措施,致使非物质文化不能得到积极保护,甚至遭到不适当开发,加剧了文化资源的破坏和毁灭。同时,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意识不强,还没有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

2.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恶化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的生存屏障十分脆弱,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大批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遭到破坏,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3.非物质文化资源流失状况极为严重

非物质文化资源大多分散存留或流传于民间。最能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文物、工艺品和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实物,由于岁月的流逝和各种劫难,木来就传世不多。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机构和个人,通过各种渠道私下收购、倒卖非物质文化珍品,使这些文化资源大量流失。虽然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以及相关单位做了大量保护工作,但由于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缺少懂行的专门人才、缺少强有力的管理手段、缺少经费的支撑,使得我国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流失愈演愈烈。

4.非物质文化的继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

许多非物质文化艺术属独门绝技,口传心授,往往因人而存,人绝艺亡。目前,掌握一定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为数不多,或年事己高,或生活困难,他们掌握的工艺技艺随时都在消失,民间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

二、开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1.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应树立的意识

(1)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危机意识和安全意识。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资源中相当一部分毁损严重,濒临消失。因此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宣传,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文化资源的保护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对各地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普查、编目,从而有的放矢地依法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管理。

(2)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意识。要实现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就必须实施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战略,建立良好的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好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要及时抢救和保护损毁严重、濒临消失、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同时,要把保护与开发利用结合,在保护的同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3)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彻底抛弃传统的发展观、文明观中的糟粕,树立起新的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既要防止对非物质文化盲目的、无序的、过度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开发,又要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做法,还要特别注意保护好非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着眼长远,合理利用。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

要加大培训力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对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素质要求很高。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抓好业务骨干和工作队伍的培训工作。培训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文化部负责培训到省级文化部门,省级文化部门培训到市县,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人才培训体系。

3.加强宣传教育,在社会营造良好的保护意识和氛围

加强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保护意识的有效措施。人民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倘若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无论多么美好的蓝图,都只能是政府和官员们的一厢情愿。所以,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只是某些部门、某些人的事,而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且常抓不懈的大事,这件大事应当成为全民的共识、全民的自觉行动。我们应通过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人人都懂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明了为什么要保护,以及怎样保护,从而让“保护”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全社会形成爱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气,使每一位公民都能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而自豪,从而自觉地珍惜它。

同时,非遗保护要从小抓起。现在社会已经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就是把学生作为非遗传承的主体,不仅是临时、短期地让非遗走进校园展览、展示、展演、做讲座等,更在学校建立非遗传承基地,由专职教师在学校进行持续性、常态化教学活动,把非遗项目植入校园生活,编写出适合不同年级段学生的教材,并将它们与美术、音乐、体育、德育等课程以及乡土文化有机融合,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让非遗之花在校园绽放。让“非遗”进校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非遗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原则,以文化战略的眼光来审视问题,从全局的、宏观的、历史的和人类文化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和分析问题,我们所从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会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陈华文.关于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