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7:44

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篇1

【论文摘要】循环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荃础上,而且体现了生态价值论的荃本理念。在循环经济活动中人们以复杂劳动创造了价值,复杂劳动主要包括通过科技创新对工业工艺流程进行改造,通过系统工程协调工业布局。人们不仅在循环经济中创造了价值而且保护、节省和储存了生态价值,因为循环经济拓宽了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提高了单位资源的产出率,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传统工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在于没有解决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平衡关系,对劳动价值的单一追求,意味着对生态价值的忽视,这是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狭隘的致命之处。生态经济价值是循环经济富有特色的价值形态,体现了循环经济将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兼顾和融合的特点,体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视野即经济活动应该具有环境良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经济价值是在劳动价值与生态价值对立关系基础上实现统一关系的产物,体现了经济领域中的价值关系辩证法。

一、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

将经济与价值联系起来进行哲学思考,马克思做出了杰出贡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经济与价值的关系真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马克思的价值论贡献是伟大的,主要在于劳动价值论。当考察当下人类遇到的环境与经济关系问题时,我们发现仅仅以劳动价值论来说明现时代的自然资源、劳动、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当时的研究条件和应用条件,重点揭示了微观领域的劳动价值关系,对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作出了近似于忽略不计的处理。随着经济学的深人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的拓展,经济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劳动范畴。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第一卷)中引用威廉·配弟的话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在这里承认了经济财富的全面价值来源在于人类劳动和土地等自然资源。遗憾的是马克思赋予了劳动以价值,却没有赋予土地等自然资源以价值,而仅仅是承认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相容的关系。

由于自然物的使用价值是无法计量和难以比较的,而经济学基本上沿着数学化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经济学的发展没有重视自然资源,不仅仅是因为其与人类劳动的区别,还因为其不容易量化和比较的特征。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既没有价值当然也不能以数量进行比较的财富来源,在经济学发展的第一阶段被忽略了。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作为后来者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前人的理论创造,也不能无视现实的要求。立足于现实,从逻辑上说,生态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的补充,二者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我们仅仅从劳动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谈自然资源的价值是不合适的,因为劳动价值论的学术前提与生态价值论是不同的。比如说,以前人们说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该结论显然是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自然资源没有价值,是违背常识的。中国的《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都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现在看来,这些解释都将价值的含义作了狭隘的理解。相反《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把价值的常识理解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value:qualityofbinguseful。:desir-able:有用性,重要性,价值”。从常识的角度来说,价值既包括可以数学计量的劳动价值,也应该包括不能数学计量的,如使用价值。在使用价值概念中,汉语构词是偏正结构,暗示了“使用价值也是价值”的理解。由于马克思明确划分了价值与使用价值,所以就造成了学术界对自然物价值的误解。实际上马克思谈到的价值不是“价值”,而是劳动价值,用劳动价值代替价值,有以偏概全之嫌,并且很多事情就说不通了。因为就概念来说,价值的宽泛含义显然不是劳动价值所能涵盖的。但是把马克思理解的价值表述为“劳动价值”,那么自然物的价值就容易理解了:自然物不是人类的劳动创造,没有劳动价值,但是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所以显然是具有价值的。既然自然物有价值,那么保护环境和节省利用自然资源就合情合理了。要不,说自然资源没有价值,那么就可以浪费自然资源了,这根本说不通。

由于概念使用和理解上的问题,我们误解了马克思,马克思的价值是指劳动价值,不是一般所指的“价值”。从逻辑上说,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应该包括所有的价值形态,如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伦理价值、宗教价值,等等。这样的话,我们在劳动价值之外,就能够承认生态价值的存在了。生态价值的存在证明自然资源和环境对人类来说是有价值的。从哲学角度来说,自然资源作为客体满足人类作为主体的各种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就是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具有价值是我们保护环境的价值前提。没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的肯定,循环经济的保护环境初衷是不可思议的。

自然环境不仅具有价值,而且具有人类所不能创造的价值。人类凭借自己的脑力和体力,长期致力于经济财富的创造,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创造巨额财富使得人类对自己的创富能力的认识急剧膨胀,人类获得了有史以来最积极的自信心。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创造一个自然界作为自己的生存环境,人类的创作力不能代替自然界的创造作用。美国科技界启动“生物圈2号”工程,目的是再造一个人类的生态系统,可是最终失败了。“生物圈2号”工程的失败让我们懂得,目前自然界是人类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实事求是地说,迄今为止人类所有的创造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人类自己的欲望和要求,在很多的方面并没有考虑到自然界生态循环的规律要求,比如工业流程的孤立设计就与物质、能量的自然生态循环相违背。人类与自然不协调的经济行为破坏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及其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告诉人们,人类应该在自然界面前谦虚一点,人类经济行为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界的规律要求,人类的创造不能取代自然界的创造。人类社会不过是整个自然界系统的一个部分,这个系统的命运不是掌握在人类手中。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要取决于自然界的选择,这就是“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

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体现在真、善、美多个方面。“真”的价值体现在人类科学研究、模仿自然界智慧等方面。“美”的价值就是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审美对象、影响人类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生活、宗教等方面,其中自然界的经济价值是本文的主题之一。自然界的经济价值绝不仅限于传统经济粗放利用的自然资源价值,比如森林作为木材的价值。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自然界经济价值的发挥取决于生态条件的状况。直接来自于自然界的经济资源同时也是生态资源,同一资源综合地发挥着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由于生态价值的作用,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得到了可持续的发展。

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不仅体现为自然界对当代人类的价值作用,也包括自然界对人类后代的价值作用。人类后代的命运寄托于现有的自然资源能否有效的保护,也就是说自然资源的生态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保证人类后代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其他价值。生态价值是自然资源的基础价值,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是以生态价值为基础的,生态价值的缺失将大大降低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耕地的沙化就大大降低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人类的发展不仅是自身种的延续,还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条件。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然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存在上,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存在有利于自然资源生态价值的发挥。

广义而言,生态价值不仅包括自然界对人类的生态价值,还包括人类对自然界的生态价值。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对人类正面的价值作用。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界—人类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所以人类对自然界具有价值关系,人类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都体现了对自然界的良好价值。

二、循环经济:创造价值

既然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那么自然界创造的生态价值以及人类创造的劳动价值就是经济价值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也就是说经济系统所涉及的价值类型至少包括生态价值和劳动价值。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主要是三类: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当然与此相应地就产生了三大价值: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资本价值以及劳动力价值。从终极源头来说,资本价值来源于劳动创造价值。也就是说,经济活动中主要包括两类价值即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运作模式,相对于传统经济模式在价值创造方面,必然具有更大的优势。那么循环经济是如何创造价值的呢?循环经济作为人类的行为选择,它创造的价值必然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价值,而不是自然界创造的价值。自然界创造的价值集中于人类经济活动开始之前。经济活动开始之后,主要是人类劳动创造价值,无论这种劳动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相比较而言,循环经济要比传统经济更能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循环经济创造价值的主要手段是科技进步和策略智慧。由于科技含量的提高,’循环经济创造的价值主要是由人类的复杂劳动带来的。

循环经济中的人类复杂劳动是立足于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生态目的的劳动。具体来说,包括各经济环节的技术改造、工业流程重组、产业衔接整合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循环经济关注的重点不再是经济环节的微观部分,而是经济运行的宏观系统以及系统之间的联系和协调。为了发展循环经济,我们要改造工业流程,对工业环节进行技术改造,最终要实现经济系统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良性对接。

循环经济创造价值,“创造”一词在这里的意思决不仅仅是源头性的产生,还包括价值的储存和转移。在循环经济中,人们的劳动创造经济价值。人类节省资源和减少污染排放的行为也是劳动,创造的是生态价值。人类的循环经济行为阻碍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对自然环境是有益的,这反过来又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具有生态价值。当然循环经济创造的价值主要还是经济价值。自然界创造的生态价值在循环经济中被节省、储存和循环,体现在不同层次的生产成品上。人类减少污染排放而产生环境价值,降低了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相对于传统经济粗放利用自然资源价值的方式,循环经济变相地创造了生态价值。在经济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自然资源利用率,就会延长自然资源的存续和保护环境,所以说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显著的生态价值。具体来说,循环经济创造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能源开发环节。在该环节,循环经济由于置人了保护环境的理念,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回采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重视开发可再生能源,而避免了由于大规模开发不可再生资源而威胁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区别和采取不同策略,就是基于循环观念的引人和理解。实际上不可再生资源就是资源循环生成极其缓慢的资源;可再生资源就是循环生成比较快的资源,如风、太阳能等。循环生成缓慢的资源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具有维持环境稳定和完整的生态作用,其开采和使用应该降低,否则生态环境将面临较大威胁,人类将难以适应环境的巨大变化。相反,循环生成快的资源具有无限的可利用量,并且大规模利用不影响环境的美丽、完整和稳定,没有明显的生态负面作用,并且充分利用了不断循环产生的大量资源和能源,为大规模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2)工业“三废”的回收利用环节。适度延长工业流程,整合工业布局,对工业“三废”进行再加工和深加工,既提高了单位资源的产品产出率,又减少了污染排放,对生态环境具有增益作用。比如糖厂的甘蔗渣和甜菜渣可以用来造纸,造纸排放的废水可以用作水泥制造。(3)消费品报废后回收再利用环节。随着经济发展,报废的消费品数量日益增大,其占有的可利用资源相当可观,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加强对报废消费品中可利用资源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比如报废的家用电器,其中有很多零部件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另外像汞等有毒的物质会因为不回收而污染环境。

总之,循环经济是将经济过程的循环与生态系统的循环融合起来,协调经济循环与生态循环,减少两个循环之间的冲突,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目标。

三、生态经济价值:循环经济的价值选择

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诞生的背景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经济,从传统工业经济到循环经济经历了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传统工业经济以“大规模消耗自然资源、造成大规模环境污染”为主要特征,该经济模式具有显著的生态和社会负面效应,从而引发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担心。为了确保人类的经济前景,循环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循环经济从微观上说,起步于工业流程的生态设计.如清洁生产,还有垃圾等工业排放物的再利用,但是由于经济属于宏观范畴,其涉及范围远远超过工业工程,在单一的工业工程之外,循环经济发展了不同的工业工程之间的复合设计、不同企业之间的工业工程循环设计,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循环设计,最后是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复合设计和循环运作。这个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反映了循环经济由循环工艺到循环经济的发展历史。

循环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区别的关键在于不同的经济价值观,即在经济活动的价值追求中体现了不同的经济目的。传统经济模式的目的是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基础上生产和销售更多的商品,获取利润,积累财富。由于人们对成本的理解是狭隘的,没有考虑环境成本,所以这样建立起来的经济模式利用了甚至是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破坏和污染了自然环境,总之是牺牲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循环经济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基础上兼顾了生态环境的规律要求,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利用,同时减少了排放物,有利于环境净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价值观上,循环经济与传统工业经济的差别是明显的。传统工业经济只追求经济价值,没有考虑生态价值等其他价值的意义。循环经济不仅体现了经济价值,而且体现了生态价值,这种对多种价值的兼顾使得我们发掘出这样一种价值,即生态经济价值。所谓生态经济价值就是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融合的价值形式,是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共生、兼顾的产物。循环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原有经济模式的调整,意味着过高的经济增长会出现减缓甚至是负增长,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就是暂时牺牲部分经济价值,保护和发挥更大的生态环境价值。这是对过去片面强调经济价值的一种纠偏,纠偏的目的在于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在经济活动中的相对平衡。我们知道健康的必然是相对平衡的,相对平衡的经济活动、价值结构有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地发展即可持续发展。

传统工业经济单一地体现了经济价值,循环经济不仅体现了经济价值,而且补充体现了生态价值,这是对传统经济的价值结构的有效调整。由此可提出如下问题:有没有一种经济模式单一地体现生态价值,而没有经济价值?在比较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背景下提出这个问题是合乎逻辑的,但是从事实的角度来说没有意义。因为经济价值是所有经济活动的核心价值,取消了经济价值,也就无所谓经济活动、经济发展和经济模式了。

人类现在的经济活动之所以要兼顾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因为经济活动是一个系统,相比较生态系统来说,它只是一个微观的系统,该系统的健康运行要受到其环境的严重制约。经济活动的环境就是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在内的宏观系统。有人说,经济学家把生态环境当作经济活动的一个微观系统来研究,而生态学家则把经济活动当作生态系统的一个微观部分来研究。这话说的是对的,学科研究的视角差异必然造成世界理解的差异。简单比较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谁比谁更宏观,没有太大的意义。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本来就不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不是一个谁包含谁的关系。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是一个交叉关系结构,两个系统有一个巨大的重合部分。如果说这两个系统没有重合的部分分别体现了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那么这个重合的部分就体现了生态经济价值。只有这一部分才最有价值,真正体现了这两个系统关系发展的前景,体现了人类对经济发展的期望。

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篇2

关键词:价值;自然资源价值;劳动价值论

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生产技术的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大。以能源为例,世界能源消费连续多年保持增长势头,其中亚太地区占据了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三分之二。特别是,中国占据了全球能源消费的一半,紧跟其后的是美国和印度。快速的经济增长导致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煤、石油、天然气如今成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成为制约许多国家发展的瓶颈。再加上一些认为自然资源无价值的跟不上当今形势的传统的错误理解,使得自然资源的定价不合理,导致对自然资源的滥用,这进一步加剧了自然资源的稀缺性。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更是使得我们人类直接面临一个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遭破坏,经济增长成本和代价越来越高的现实。要使这种现状从根本上转变,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学术界在自然资源价值的理论上能够得到合理解释和发展。

一、关于自然资源有无价值各种观点

第一,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马克思自然资源无价值的观点。许多学者都已关注到自然资源越来越遭到滥用及面临的稀缺性,并把归责的目光聚焦于马克思在《资本论》对价值的传统界定:“它们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灵般对象性,只是无差别人类劳动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耗费的单纯凝结。…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的价值。”按照此界定,马克思所坚持和认为的是劳动价值论,自然资源,如空气,天然草地,野生林,矿藏等虽然具有使用价值,但是因为它不是劳动产品,即没有包含生产使用价值所耗费的劳动,也就没有人类劳动的凝结,故自然资源无价值。“然而,若问:自然资源有没有‘价值’?长期以来在我国人们的回答却是否定的,其理论依据就是劳动价值论,依据这种理论,价值只由劳动所创造,商品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量;自然资源是‘天赐之物’,不是劳动的产品,本身没有包含物化劳动,因而没有价值,虽然它们对人类有巨大的效用。”

第二,自然资源有价值的观点。许多学者在面对自然资源被滥用的残酷现实时,不断反思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马克思自然资源无价值的观点,并认为自然资源具有价值,但是建立在不同的价值论的基础上的。按照我们的归类,他们的理论所解释的价值论基础基本上可划分为非劳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主张非劳动价值论者对自然资源有价值进行分析典型的有:有的从效用价值论方面(如当今主流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以其稀缺性把自然资源纳入到供求均衡分析当中;有的学者(如晏智杰教授,2004)从哲学意义上(即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方面)的价值概念对自然资源价值进行剖析并认为自然资源价值“它来自自然资源能够满足人的需求的物质属性(物理的或生物的属性等),即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前提,包括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提供场所、对象和手段,有的则能直接满足人的需要”,而且进一步指出当今自然资源被滥用的现实应归咎于劳动价值论,认为“…而自然资源无价值观念又同劳动价值观念互为表里…”。主张劳动价值论者认为不能离开劳动价值论来探讨自然资源价值,一方面批判效用价值论的主观性及侧重需求因素,另一方面也不认同晏智杰教授的从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对自然资源价值的分析。例如,额尔敦扎布教授认为,“这里讲的价值(指的是晏智杰教授的从哲学意义上展开分析的价值,引者注),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至少不是马克思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客体满足主体的效用,是一般意义上的使用价值。”他并坚持认为“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并不一定有价值。如果没有投入生产和再生产的劳动就没有价值。”然后通过引进和解读1844年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对价值的界定即“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来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重新构建自然资源具有价值的理论。学者蒲志仲(1993)和额尔敦扎布教授(2006)并认为自然资源现有的掠夺性开发、惊人的浪费以及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生态环境危机所导致的再生产资源和平衡资源、生态环境所投入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构成自然资源价值。额尔敦扎布教授(2006)并进一步认为:“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原始的自然资源就不因为其未投入人类劳动而无价值。”但其分析角度和侧重点是建立在恩格斯的“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的价值定义基础上,我们与之不同,这也是我们进行本文写作的缘由。

二、现有观点评析

文章认为,传统意义上所理解(或认为的)的马克思自然资源无价值的观点,只是在片面上或部分地认为马克思主张自然资源无价值,是不科学的。本文后面的第三部分将从另一个角度对马克思的价值概念展开分析,并结合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并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全面(从微观和宏观的结合上)探析和构建自然资源价值理论。我们赞同额尔敦扎布教授对非劳动价值论者离开劳动价值来探讨自然资源具有价值的批判(如上文所提到的),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意义上的作为生产关系的价值,只能从人类劳动里得出;但我们同时也认为,我们不赞同其通过引进和解读1844年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对价值的界定即“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并以此作为建立自然资源具有价值的理论的基础。其实,恩格斯此“价值”的界定并不是针对于商品经济社会的,而是针对于未来时间经济(无商品的计划经济)社会的一种构想。“社会一旦占有生产资料并且以直接社会化的形式把它们应用…各种消费品的效用(它们被相互衡量并和创造它们所必需的劳动量相比较)最后决定这一计划。人们可以非常简单地处理这一切,而不需要著名的‘价值’插手其间。”并对此价值注释到:“在决定生产问题时,上述的效用和劳动花费的衡量,正是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所能余留的全部东西。这一点我在1844年已经说过了(《德法年鉴》第95页)。但是,可以看到,这一见解的科学论证,只是由于马克思的《资本论》才有可能。”因此,我们认为用恩格斯的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的价值界定来作为我们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自然资源价值的理论基础是有些不合适的。而且学者蒲志仲和额尔敦扎布教授对自然资源价值的来源问题,仅仅解释了部分附加在自然资源上的劳动而凝结的价值,而并没有全部的反映和解释出自然资源的整体价值,因此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说明自然资源价值问题。

三、自然资源价值论新解

要论证自然资源具有价值这个命题,首先应从价值概念进行入手分析,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价值概念是建立在马克思经济学意义上的,而不是其他的效用价值或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下面我们试着从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角度对马克思的价值概念进行分析,并结合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全面探析和构建自然资源价值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界定价值概念和论述价值理论,是从单个商品开始的,理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接着分析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根据系统抽象法然后得出不同使用价值可以进行交换以及交换价值根源于价值即“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并接着分析价值量的计量,认为“可见,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因此,含有等量劳动或能在同样劳动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具有同样的价值量”。同时对决定价值量的社会必要时间进行了科学的界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按照我们的理解,这是马克思从微观的角度(即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细胞”――商品交换)入手来界定价值的定义并得出价值量的决定理论,接着分析劳动的二重性,并系统地科学地建立起了劳动价值理论。从微观上讲,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是分析商品的,并得出“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无疑是科学的和正确的,但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观点就此得出当今自然资源因其没有人类劳动的凝结而没有价值的结论是歪曲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本意。接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剩余价值转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里的补充说明里又指出“每一种商品的价值,都不是由这种商品本身包还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虽然此论断是马克思论证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而提出来的,但是我们却得出这样的理解:这是马克思在宏观上对价值问题的精辟分析,尽管里面也渗透着微观上的因素,也就是说从宏观的角度上看,一种物品是否具有价值可以与他本身包含的必要劳动时间多少(更进一步抽象为其本身是否包含直接人类劳动)没有直接的联系。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也在宏观上进行论述过,“确定价值的东西并不是产品中所包含的劳动时间的数量,而是当前所必需的劳动时间量。”从马克思在宏观上对价值所进行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仅从马克思的微观角度上的价值界定而认为当今自然资源无价值的传统意义上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不科学的。同样,我们可以通过结合马克思对价值的宏观和微观分析来进一步论证当今自然资源具有价值。在当今市场经济主导的商品经济社会,人类在科学技术和先进工具帮助下,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蹂躏和污染都达到空前的地步,一些自然资源在人类利用的巨大欲望中开始走向经济学意义上的稀缺,生态环境的危机、资源的稀缺也使人类在环境的维护和资源的科学利用以及再生产上面付出了巨大社会劳动,这一切也都深深的烙上现代社会的印记。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在市场经济的法则引导下,迫使人类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合理规划利用以及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再生产。可见,自然资源的价值是在自然资源具备稀缺性的前提下,凝结人类劳动(并非自然资源其本身包含人类劳动,而是映射在规划和再生产自然资源所投入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而形成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稀缺性的物品,一个物品的价值与其劳动投入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与其在现有的社会正常条件下合理规划利用和再生产它的所投入的必要劳动量相关的。也就是说,在具备稀缺性的物品在市场经济中,有劳动投入和无劳动投入的同种物品在具备价值上是无歧视的,无劳动投入的物品的价值由在现有的社会正常条件下合理规划利用和再生产它的所投入的必要劳动量决定。但是,稀缺性是一个很关键的前提,如果自然资源不具备稀缺性,那就不会有合理规划利用和再生产它的必要劳动量的投入,因而也就无价值,如当今社会的空气,阳光等。同理,有些自然资源,在目前生产技术下,没有能力合理规划利用(如通过物化和和活劳动投入以提高其开发及利用效率)及再生产出来,也不能认为其不具备价值,如当今的在特定气候环境种长出来的天然植物药材;相反,我们认为这些自然资源仍然具备价值,但其价值量现在难以计量(其价值量在数学上可描述为趋向无穷大,因为不是人类不想投入劳动量,而是投入再多劳动量也无济于事,当然,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将来当能够合理规划利用和再生产出来时,其价值量是可以从无限量变成为有限量并得到计量),且其价格只能由供求关系去决定。这样我们就从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微观和宏观结合的角度上,并导入稀缺性,论证了自然资源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价值。

四、自然资源价值问题的一些延伸

根据我们上面从另一个角度对马克思的价值概念入手,并结合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全面(从微观和宏观的结合上)探析和构建的自然资源价值理论,在自然资源价值的来源方面,不仅仅解释了部分附加在自然资源上的劳动而凝结的价值,而全部的反映和解释出自然资源的整体价值,因此也就从根本上说明自然资源价值问题。同时,要正确理解稀缺的自然资源价值量决定问题,即决定于在现有的社会正常条件下合理规划利用和再生产它的所投入的必要劳动量,合理的必要劳动值不值得投入或者说能不能得到弥补,这就涉及到合理的必要劳动成本和需求所引起的稀缺程度所导致的价格之间是否均衡的问题。但这已超出了自然资源是否具有价值的范畴,而是自然资源价值量的计量问题,那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晏智杰.自然资源价值刍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3、额尔敦扎布.自然价值辨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6(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人民出版社,1971.

5、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5.

6、伊恩・斯蒂德曼,保罗・斯威齐.价值问题的论战[m].商务印书馆,1990.

7、张熏华.〈资本论〉脉络[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篇3

论文摘要:自然资源无价值这一传统的价值观是对马克思自然资源价值思想的片面理解,是简单的一概而论的结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有害的。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相关论述,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依据,具体地分析马克思自然资源价值思想如下:从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看,在非商品经济社会,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在商品经济社会,自然资源有价值。从自然资源的生成和利用来看,在生成上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在开发利用上自然资源有价值。从自然资源的种类看,部分可再生资源没有价值,不可再生资源和部分可再生资源有价值。

自然资源是指那些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自然物质与自然条件,以及这些物质和条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诸如阳光、空气、水、森林、土地、矿藏、自然界的动植物等。它们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资源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传统理念把人们引入了两个误区:第一,在理论上,把自然资源没有价值的认识等同于马克思的自然资源价值思想,从而导致了不少学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怀疑和指责。第二,在实践上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无偿使用和浪费,使自然资源迅速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恶化,降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全面认识马克思的自然资源价值思想,消除传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加强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提高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价值”概念的界定

目前在学术界有“自然价值”、“环境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等价值范畴,其“价值”含义各不相同。不少学者在谈论它们的时候,由于缺乏对“价值”这个概念的明确界定,对命题的有效域缺少必要的交代,因而讨论中造成了人为的困难和混乱。因此,我们有必要首先对“价值”这个概念的含义和本质作出明确界定和逻辑把握。

据专家考证,在西方,“价值”(value)一词最初来自梵文wer(掩盖、保护)和wal(掩盖、加固),拉丁文vallo(用堤护住、加固、保护)、valeo(成为有力量的、坚固的、健康的)和valus(堤),取其“对人有掩护、保护、维持作用”的意思。后来逐渐演化成“可珍惜、令人重视、可尊重的”的词意。在我国,据何新先生的考证,价的字根是贾;古无价字,只有贾字。贾字的本意就是买卖物品(贾古音读“沽”,沽、购是同源辞),值的同源字是取得的得。买卖物品的所得,就叫“价(贾)值”,这是价值一词的本义。现在“价值”一词具有三种不同的含义,第一是哲学的“价值”,泛指在主体认识和改造客体的实践中,客体对于主体的某种意义。第二是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价值”,有“有意义”、“重要”、“宝贵”、“有用”、“好”等含义。第三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价值”概念,这正是本文所指的“价值”。

马克思的自然资源价值思想主要体现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依然是当今诊释自然资源价值坚实的理论依据。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与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价值概念有两方面含义,其一,价值是商品经济所特有范畴,用来反映人们互换劳动的社会关系,商品之所以要体现价值,不在于它是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而在于它是用来交换的。在非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劳动产品是没有价值的。其二,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的凝结。自然物之所以可成为可供人用以交换并为他人消费的商品,根本原因在于人对其物质形态的改变,人是通过自身的劳动实现这种改变的。“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只有劳动才赋予已发现的自然产物以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当劳动产品进人交换成为商品时,生产这种商品的劳动才能表现为价值,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论断是劳动价值论的核心观点。

所以,这里所谈的自然资源的“价值”,不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概念,它仅指政治经济学意义上商品的价值。离开商品,就不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论述的价值概念。离开商品和商品经济谈论价值毫无意义。正如恩格斯所说:“经济’学所知道的唯一的价值就是商品的价值。

二、马克思关于自然资源价值的辩证思想

对自然资源有无价值的问题,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地系统地加以论述,但在《资本论》中多处谈到。马克思一方面认为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因为自然资源是先天形成的天然的自然物,不是劳动产品,有些自然资源是不能被人为生产和创造出来的。“瀑布的推动力,那是自然界现有的东西,……瀑布是一个自然的生产要素,在它的生产上没有任何劳动曾经参加进去。瀑布和土地一样,也和一切自然力一样,没有价值,因为它不代表任何在其中物质化的劳动。但是马克思另一方面又认为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煤有价值,必须支付一个等价物作为报酬,它是有所费的。”因为煤是“劳动的产物”。金和银有价值,因为“金和银,一从地中心出来,就同时是一切人类劳动的直接体化物”。可见,马克思对自然资源有无价值的问题并不是一概而论,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时期来看:在非商品经济社会,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在商品经济社会,自然资源有价值

自然资源的价值并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表现出来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认识自然和改造利用自然的历史,是一部自然资源开发史。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我们可以把这一历史长河划分为两个阶段,即非商品经济社会和商品经济社会,前一个时期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后一个时期自然资源有价值。

非商品经济社会是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在这一时期,由于人口数量相对较少,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有限,自然资源相对富足,自然资源的供应完全凭借自然再生力,社会没有任何劳动投人,人类无需对自然资源进行社会再生产,因而自然资源没有价值。然而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在这一时期以自然经济为主,生产者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生产出来的原材料,虽然是劳动产品,但主要是为满足个人或单位生产或生活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不能转化为商品,其中凝结的劳动就不能转化为价值,因而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这一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商品的二因素时也作了明确地阐述,他说:“一物可以有效用而又为人类劳动的产物,但不是商品。用产品来满足本人需要的人,固然创造了使用价值,但是没有创造商品。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为别人的使用价值,社会的使用价值。并且,还不只是简单地‘为别人’。中世纪的农民,为封建主生产了租税谷物,为牧师主生产了十一税谷物。这种租税谷物和十一税谷物,不会因为它们是为别人生产的,就变为商品。要变为商品,这个产品必须通过交换,转移到别一个把它当作使用价值来用的人手里。

商品经济社会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当今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一时期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生产关系正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通过对商品价值的分析,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以及剩余价值的来源,揭开了资本对雇佣劳动者剥削的秘密。马克思认为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价值不是伴随劳动产品而来的自然范畴,而是商品经济关系下形成的社会范畴,它是商品特有的范畴,是在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来的共同的东西。“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一下,在什么情况下,产品会全部或多数取得商品形态,我们就发现,这种现象不过在一种非常特别的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发生。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相当发达的社会,一切生产要素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是商品。资本家为取得剩余价值,“他已经在商品市场上买到劳动过程所必需的一切要素,物质的要素或生产资料,和人的要素或劳动力”。自然资源经过人工开发加工而形成的劳动产品就是生产资料,经过市场的配置形成商品,所消耗的劳动形成了自然资源的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指出:“煤、机器等等,就是采矿业者、资本主义机器制造业者等等的商品资本。“采矿业是完全不用材料的,因为劳动对象(例如铜)是一种自然产物,不过要由劳动去占有。还不过要去占有的铜,后来当作商品或商品资本流通过程的产物。马克思不仅认为煤、金属等矿产资源是商品,而且认为土地资源也是商品,他说:“土地的买卖,土地作为商品的流通,会发展到这样的一种程度,实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结果,因为在这里,商品已经成为一切产品和一切生产工具的一般形式。根据马克思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大多数自然资源是商品,因而具有价值,自然资源的价值是由勘探、开发和提炼过程中所消耗的劳动量决定的。2.从自然资源的生成来看,自然资源没有价值;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来看,自然资源有价值

自然资源的生成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亿万年的地质变迁和生物进化循环的漫长过程而形成的,是自然生成,自然存在,没有人类劳动的凝结,所以,从自然资源的生成来看,自然资源没有价值。“一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只要它对人类的效用不是由于劳动,情形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自然草地,野生林木等等。一切自然的没有人协力已经存在的生产资料,例如土地,风,水,矿脉中的铁,原始森林中的木材等等,也没有价值。因此,马克思的自然资源无价值论是指处于纯粹自然状态下,人们没有或未能加以主动利用的自然资源。

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来看,自然资源有价值。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马克思指出:“各种商品体,都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个要素的结合。……人在生产上只能和自然一道来进行工作,那就是,只能改变各种物质的形态。不仅如此。在这种改变形态的劳动中,他也要不断由各种自然力得到支持。所以,劳动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威廉·配第说得好,劳动是它的父,土地是它的母。但是,绝大多数自然资源效用性即使用价值不会自发发挥出来,作为生产要素不会自动进人生产过程,必须依靠人类劳动的开发利用才能实现。自然资源经过人类劳动的开发开采成为劳动产品,其中凝结了人类劳动,因而有价值,其价值大小要根据开发中所耗费的劳动量的大小决定。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谈到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他说:“金刚石很少在地面上出现,平均地说,它的寻找很费劳动时间。所以,它在小容积中代表着许多劳动。……从而代表着更多的价值。显然,金刚石的价值是由寻找发现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金刚石的稀缺决定的。马克思在谈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时进一步指出:“如果劳动者不是从事纺纱,而从事开采煤矿,劳动对象煤炭便是自然存在的。但是,尽管如此,从煤矿采出的一定量煤,例如100磅煤,仍然不过代表一定量已被吸收的劳动。“纯粹采掘工业的产品,例如煤、金属,本身就是劳动的结果。不仅把它们开采到地面上来需要劳动,而且要使用它们,例如金属,具有能在工业中充当原料的形式也需要劳动。马克思在谈到货币或商品流通时说:“一吨铁所包含的价值或人类劳动量,是由想象中的一个包含等量劳动的货币商品量来表现。由此可以看出,自然资源的价值是人类劳动创造的,是由勘探、开采它们的劳动耗费决定的。即使是天然林,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也凝结了人类的一定劳动,如病虫害的防治、防火灭火、制止乱砍乱伐等方面,人们直接或间接地为保护天然林的正常生长发育付出了一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这就形成了天然林的价值。

人类社会发展到后工业时代,自然资源再也不能完全凭借自然恢复能力来满足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了保持经济社会长期的、稳定的发展,人类必须对自然资源的再生产投人劳动,使资源自然再生过程和社会再生过程结合起来,因此在现代社会,自然资源的再生过程中是自然再生过程和社会再生过程的统一。以可再生资源森林而言,人们不仅保护天然林,促其繁衍,而且不断增加人工林的种植。以不可再生资源矿藏而言,人们不仅加强对以消耗资源矿产地的寻找,同时,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开发可替代资源。自然资源再生产过程中伴随着人类劳动的投人,已凝结了人类劳动,具有价值。其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再生产过程中人类所投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从自然资源的种类来看,部分可再生资源无价值;不可再生资源和多数可再生资源有价值

自然资源的种类繁多,分类也多种多样。通常,人们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将之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大类。可再生资源,主要包括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其中气候资源、空气、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自然资源不仅在生成上没有人类劳动的凝结,而且它们对人类的效用也是自发实现的。所以,这部分可再生资源无价值。其他的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是矿物资源)从生成来看无价值,但对它们的开发利用和再生产都凝结了不同量的人类劳动,因此,它们是有价值的。

三、结语

自然资源具有价值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自然资源的价值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商品经济条件下,人类对其勘探、开发、再生产过程中投人的劳动形成的。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过人类劳动勘探、开采、提炼加工以及再生产从而进人生产要素市场配置的自然资源都有价值,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篇4

   ,也称之为“资财之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给自然资源的定义是: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大英百科全书》把自然资源定义为: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及生成这些成分的源泉的环境和功能。于光远把自然资源定义为: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如土地、水、生物、能量和矿物等。

   基于研究领域和研究角度的差别,自然资源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界里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的总称。自然资源从本质上来说是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一种价值判断,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以人类利用为标准的。

   狭义自然资源则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实体性资源,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或生态价值,并能提高人们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其关键与核心在于“能够产生价值”。

   二、自然资源价值的特殊规定性

   价值理论在整个社会科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几乎所有社会科学都与价值理论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目前,在价值问题上主要存在着两种认识:一是认为价值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的,是由人类的主观意识来决定的。另一是认为价值一种超现实的规范或理想,事物有无价值在于观念体系的逻辑规定。根据自然资源的不同分类,抽象出其本身的特点,对自然资源的价值可以列出如下的特殊性:

   1、自然资源价值具有延展性和时间性。自然资源价值的延展性体现在自然资源不仅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基础,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不断发展和完善对自然资源的认识,由完全经济意义上的价值取向,逐渐拓展到伦理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等方面。

   自然资源价值的时间性,包括自然资源用途的时间变化,以及自然资源未来的发展在价值上的体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需求增加,使得单位自然资源满足人们需要的功能越来越大,单位自然资源的价值体现也越来越大,这就是自然资源在时间上的分配及其可用性在价值上的体现。

   2、自然资源价值具有整体性和多样性。“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就是人类对自然资源整体性的认识。自然资源是环境的构成要素,自然资源之间的互相联系不是机械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及相互转化共存共荣。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是统一可分割的整体,经济价值的不断开发必然引起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流失和缺损。自然资源的整体性,决定了三种价值的不可分割性,取用任何一种价值的同时可能甚至必然造成其它价值的流失和毁灭。

   自然资源价值内容的多样性体现在,自然资源的价值可以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可直接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体现的是直接经济价值。二是虽不能直接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却具有间接价值。三是那部分能满足人类精神文化和道德需求的资源价值,体现的是文化价值。自然资源产品作为特殊的商品,除了显而易见的经济价值外,其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往往只具备公共物品的属性,体现的是信息和服务功能。

   3、自然资源价值具有地域性和社会性。一方面,自然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差异性,不同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特征致使自然资源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丰度,因此不同地区对同一资源的消耗在损失补偿上具有差异;另一方面,相同的自然资源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可利用方式、程度和环境效应,因而价值体现也不相同。

   自然资源是全社会、全人类共有的财富,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原则上不能限制任何人享用。因此,自然资源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多数自然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其外部效应也多转嫁于社会。人们对自然资源价值的认识水平,对环境保护的关心和重视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的自身素质、社会氛围、受教育程度等社会因素有关。涉及到未来自然资源的利用、子孙后代的利益等问题大多属于社会公共产品的范畴,因此自然资源价值具有社会属性。三、哲学视角下的自然资源价值透析哲学的研究不是为了直接改造具体的客体,哲学是通过改造我们的主观需要,来改造客体的。从哲学的角度,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价值,主客体之间存在着认识关系、实践关系和价值关系。价值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客体对主体的效应,最终体现在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方面的“肯定或否

   定”,体现为一种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商品经济时代,虽然自然资源产品具有商品性质,但却不能完全简单地用一般的价值理论分析自然资源价值。要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根据哲学中对价值的解释,结合现代科学的发展,来理解自然资源的价值。

   (一)从自然科学的进步和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理解价值理论

   自然科学作为知识体系,总要求助于一定的理论思维形式;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总是不断地从自然科学中吸取营养,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于是,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也产生很大影响。当自然科学取得全面的发展时,唯物辩证法的形式和内容也会发生变化,它在各个科学领域中的表现形式也随着变化。

   人类的历史进程就是自然界的物质系统、生物系统、社会系统在现实中自身作用、相互作用、共同作用的过程。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存在着主客体相互作用,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并且使其成为产品或者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为生产产品和服务提供条件。自然资源作为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反映了其作为一种客体对人类的满足和效用,这也正是哲学角度上自然资源价值的普遍意义。

   (二)自然资源价值的能量通约性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宇宙间万物是运动的,在物质的一切属性中,运动是最基本的属性。物质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个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都存在相应的能量形式,当运动形式不同时,可以相互描述和比较的物质运动特性的物理量就是能量,可以说,能量特性是一切运动着的物质的共同特性。由于任何物质之间的能量传递和能量变换,都遵循着“能量守恒定律”,不管物质之间怎么相互作用,总的能量不会发生变化,故可认为宇宙总的物质运动规模不变。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相对孤立的非孤立物质系统。一方面,作为一个相对的孤立系统,其内部发生的过程,包括人类的价值增殖过程,即不断地耗损自然能量;另一方面则是地球与太阳等宇宙天体的能量交换中,得到能量的增量补充。实际上,地球资源的再生,其大部分能量正是源于这种系统外能量的增量。生物是一种典型的耗散结构,人类是一种高度发达的耗散结构。人类相对于地球则是一个非孤立系统,其全部价值增殖的基础,均来自于其外部的自然世界中之能量补充的获得。

   自然资源是自然系统转换、贮存太阳能的一切资源;人的智能具有最高能量的能级,人智慧的创造和应用,对价值创造系统的能量,具有最大的反馈调控作用。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相互作用,使自然物质经过形式变化,被加工转化为人化自然。对于人化自然的价值来说,其实质就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统一。能量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看,代表社会财富创造与积累的本质。人类社会通过各种能量转换获取不同性质的能量,来支撑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这其实也就是人类社会价值的深层次内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李德顺.《价值新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会,1993.

   [3]安晓明.《自然资源价值及其补偿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经济学院,2004.

   [4]白暴力.《论价值理论的构成及内容》[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3,2.

   [5]陈星.《自然资源价格论》[D].中共中央学校,2007,5.

   [6]白玮,郝晋珉.《自然资源价值探讨》[J].《生态经济学》,2005,1.

   [7]陈征.《自然资源价值论》[J].《经济评论》,2005,1.

   [8]仇德辉.《从能量角度看价值,从价值角度看世界》[eB/oL].

   tieba.baidu.com/f?kz=66791249.

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篇5

论文摘要:伴随着经济增长和工业化,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以往较为丰富的生态资本变得日益稀缺,阻碍着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各国纷纷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希望由此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进行生态资本价值核算,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其目的就是使人们正确地看待经济增长成本,注意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只注意到了对社会经济的正面效应,没有反映负面效应所造成的影响,从而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陷入到一个环境恶化、资源缺乏、生态失衡和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之中。因此,改革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资源环境进行核算,走“绿色发展”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经济活动离不开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三者共同作用。“绿色发展”就是以“绿色GDp”为发展目标,从现行的GDp中扣除资源环境成本和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在保障生态资本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更多地以人力资本代替资源资本和环境资本,提高物质和能源的使用效率,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污染。

1生态资本内涵

1.1生态资本定义

生态资本是相对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实物资本与金融资本)而言的,表现为生态系统所有的资源生态潜力、环境自净能力、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整体有用性等生态质量因素的总和,是具有生态价值的资本。生态资本按空间构成关系可分为三类:(1)地质资本,包括矿物资源和化石资源;(2)地理资本,包括土壤资源、水力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3)星际资本,包括光能和风能。而应纳入生态资本价值核算体系的只包括地质资本和地理资本这两种数量有限的资源。

1.2生态资本的特征

生态资本作为参与经济活动的要素之一,同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生态资本的特征也具有二重性:一是具有生态资本的本质属性,具有自然生态功能,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表现为生态资本的使用价值;二是具有资本的共同属性,即以保值增值为目的,遵循市场供求与竞争规律,表现为生态资本的价值。

但是,生态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生态资本具备其它资本所不具有的特征:(1)整体增值性。资本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或盈利最大化,由于生态资本受到生态系统整体性的制约,保持生态系统内各因子的平衡协调,是实现生态系统整体价值最大化或盈利最大化的前提;(2)长期受益性。通过合理利用生态资本,其使用价值与价值将不会永久丧失。并且,可再生资源还能依靠其自生的累积性,使生态资本自动增值,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3)双重竞争性。生态系统各因子是在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中得到发展的,遵循共生、相生相克等自然生态竞争规律;同时,生态资本又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存在着市场竞争,遵循市场竞争规律;(4)开放性与融合性。生态资本既具有生态环境系统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又具有一般资本的融合性与扩张性,生态资本经营可以采用产权主体多元化、利益共同体等方式;(5)极值性。生态资本能够承载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经济功能的需求,但是,生态资本对人类的需求并不是无限满足的,其承载力具有一定的极值,超过极值进行开发和利用,将会导致资源环境的退化;(6)不动性与逃逸性。生态资本既具有资源环境的空间固定性,又具有一般资本规避风险的逃逸性。低回报率的生态资本会转移地域或变换形态,流动到回报率较高的领域,引起生态资本的资本功能性逃逸;(7)替代性与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生态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间能够相互替代或相互转化;(8)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严格的区域性。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的组合和匹配都不一样,而“因地制宜”是合理使用生态资本的一项基本原则。

2生态资本价值理论

生态系统依照其是否凝结人的劳动可分为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我国目前的经济价值核算体系不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价值核算,导致生态资本价值被低估和人类对资源环境需求的过度膨胀,从而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自然生态系统是否具有价值在理论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劳动价值理论、效用价值理论、要素价值理论和供求价值理论等主要价值理论都对此有着不同的认识。

2.1劳动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理论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广泛地应用于价值的确认和计量中。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劳动是衡量物品是否具有价值的唯一标准。如果生态资本具有价值,该价值就是物化在资源和环境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人们的抽象劳动与生态系统相结合,生态系统就具有价值;相反,当某一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和环境没有投入抽象劳动时,该生态系统也就不具有价值。而生态资本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生态资本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在实际中,不管人们是否承认没有投入人类劳动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否具有价值,该生态系统都是客观存在的,发挥着具体的生态服务功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化,没有投入劳动的生态系统或部分投入劳动的生态系统同样具有价值的观点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劳动价值理论在生态资本价值计量方面存在着困难。

2.2效用价值理论

效用价值论认为价值就是人们对物品效用的感觉和评价,效用是价值的源泉。自然生态系统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求,具有价值。但是,效用价值理论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它仅能为生态系统的存在价值、选择价值的确定和计量提供可行的方案。

2.3要素价值理论

要素价值理论认为自然生态系统等非劳动要素与劳动要素一样共同创造价值并参与到价值分配中,所以自然生态系统同样也具有价值。但是要素价值理论模糊了劳动创造价值这一科学定义。

2.4供求价值理论

供求价值理论认为有需求的东西就具有价格,供求决定价值,供求关系是价值规律的内涵。该理论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稀缺的资源,通过市场可使得其价值能够充分得以体现,在价值确认和计量上具有可行性。

总的来说,自然生态系统也具有价值,并且与人工生态系统一起组成生态资本,参与到价值创造的经济活动中去。

3生态资本价值核算方法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将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了一套资源环境与经济一体化核算体系(Seea)。该体系能准确地表现资源和环境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并以最简明的经济指标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本质。Seea核算法通过把资源和环境账户作为Sna(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体系)的卫星账户,然后与核心账户(货币型账户)对接形成一体化核算。由于资源和环境是物质型账户,需要先将环境账户和资源账户转换为货币型账户。目前生态资本价值的核算方法有以下六种。

3.1补偿价值法

补偿价值法根据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凝结抽象劳动后的资源环境具有价值,从补偿角度看生态资本价值(w)包括三部分:

w=C+V+m

式中,C、V、m分别为补偿、保护与建设某项资源环境所投入的物化劳动价值、活劳动价值和活动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该法以实际投入的补偿支出计量资源环境的两大价值,应用了历史成本属性,可靠性较高但相关性不足。同时,没有收入劳动的资源环境与少量投入劳动的资源环境同样也具有价值的观点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对这部分资源与环境不进行计量的话,资源环境总价值易被低估,造成资源环境的滥用。因此,补偿价值法主要适用于资源环境补偿增值的计量。

3.2总经济价值法

总经济价值法根据效用价值理论,将资源环境价值(teV)按效用不同分为两大类:使用价值(uv)和非使用价值(nUV,又称存在价值);又将UV细分为直接使用价值(DUV)、间接使用价值(iUV)与选择价值(oV)。其计量关系为:

teV=UV+nUV=(DUV+iUV+oV)+nUV

式中,DUV是指资源环境直接满足人们生产和消费需要的价值,表现为物质功能,可直接根据市场价值法计量;iUV不直接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但可为生产和消费创造必要条件,表现为环境容量和舒适,可采用生产函数法、损失规避法、预防支出法等计量;oV是人们愿意保护现有资源环境以备未来使用的支付意愿,相当于消费者为一项未使用的资源环境所愿意支付的保险金,表现为资源环境的自行维持功能;nUV为人类对资源环境的永久享用价值与资源环境潜在功能价值的合理评估。目前DUV与iUV可应用于历史成本、现行市价等属性进行直接或间接计量,比较可靠;oV与nUV均仅能采用价值评估法进行计量,计量的主观性强,可靠性低。因此,企业在进行资源环境价值核算时,只要同时符合可定义性、可靠性与相关性要求,企业就应将其拥有的或控制的资源环境确认为自然资产,并同时确认相应的生态资本。

3.3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

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根据地租理论和财务管理理论,将预期的资源环境在未来一定年限内产生的两大价值(即预期的租金或收益)按社会贴现率折现后的现值作为资源环境价值。其计量公式为:

V=V1+V2

V1=qRo/r

V2=a(1+K)/(nQ)

式中,V为资源环境价值;V1、V2分别为资源环境的商品价值与服务价值;Ro为基本地租或基本租金;r为地租率或平均利息率;q为资源等级系数;a为投入总额;Q为受益资源总量;n为受益年限;K为资金利润率。该法应用了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属性,可较为准确地反映资源环境的未来经济利益。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法主要适用于融资租人、借人资源环境的价值计量。

3.4边际机会成本法(moC)

边际机会成本法基于效用价值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经济活动的成本代价不仅包括对生产各个要素的消耗,而且也包括由于外部不经济行为对生态系统所造成的代价。因此,理论上任何资源环境产品的价格p等于其边际机会成本(moC),moC又等于资源环境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mpC)、边际资源耗竭成本(mUC)与边际环境成本(meC)之和。即:

p=moC=mpC+mUC+meC

生态资本价值(V)=mUC+meC=p-mpC.

式中,mpC常用生态价格定价法或影子价格法计算,较为准确、简便;p为资源环境产品的现行市价。该法主要适用于生产性资源环境价值的核算。

3.5总和价值法

该理论认为生态资本价值核算方法应该从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全部论述中去寻找结果。这部分学者认为,生态资本价值不单单是指直接投入其中的人的劳动价值,还包括生物有机体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价格,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地租。也就是说,生态资本的价值等于人类直接投入的劳动、生物有机体的使用价值与所有权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级差地租之和。投人生态系统的人的劳动包括投入人工生态系统的劳动和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劳动,是抽象的一般社会必要劳动;生态有机体的使用价格实际上是生态系统服务所有权与使用权转移的货币表现,它是经济所有权存在,生态系统被所有者控制,生态系统因所有权规律而产生一种现象,即当社会需要交换资源环境时,生态系统由于有用性而获得价格;生态系统服务级差地租是生态系统服务的差别为基础的地租。

3.6替代价值法

替代价值法根据效用价值论,将不能直接进行价值计量的资源环境,按其各项主要功能分别选用合理的计量方法进行功能替代,计算各项功能的价值,将总价值视为资源环境价值。替代价值法主要有较为可靠的市场价值法、旅行费用法,以及主观性较强、可靠性较低的调查评价法、支付意愿法等。它主要适用于计量资源环境的服务价值,应用时应优先选用较为可靠的替代方法。

4生态资本价值核算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理论认为,能够带来收益的东西称为资本。生态系统,无论是天然的生态系统还是已投入了人类抽象劳动的人工生态系统都可以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社会财富。按照资本能带来收益和财富的概念以及生态系统为人类带来巨大收益和财富的事实,生态系统无疑是资本。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都没有对这种资本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经济发展也为之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并不明显。所以,加强生态资本管理,制止生态系统耗减和质量下降的趋势。通过技术进步、资源利用和环境改善,限制不合理的经济增长计划,适度地开发和利用资源环境,加强生态系统的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进行生态资本的价值核算,准确评估经济活动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退化数量,事前分析不同经济政策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以便决策,从而构建一套能够提供可持续经济增长趋势和经济预警信号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4.1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的属性,长期以来,资源环境的产权很难界定清楚或产权得不到保障。众多微观个体构成的群体共同拥有、享用资源环境,对于占用或利用资源环境的利益相关者来说,这些生态系统产品具有稀缺性,对于构成这些群体的个体来说,由于权益分别、交换的代价远远大于它们获得收益,人们更乐于作为免费搭车者,而不愿为享受生态系统付出代价。因此使用者感受不到生态系统的稀缺性,价格机制不能刺激使用者保护生态系统。市场机制的引入,由于使用者已经逐渐意识到生态系统潜在或实际的短缺,价格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强烈刺激使用者投入资金保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可为经济绿色发展奠定基础。

4.2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长期以来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但是,20世纪末兴起的知识经济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经济的发展的主要源泉不再是劳动力、资本或原材料,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从增加投入型变为知识和技术进步型。我国已经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将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一套绿色资源环保型社会经济发展体系,走持续发展道路。:

4.3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共同决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伴随着经济增长和工业化,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以往较为丰富的生态资本变得日益稀缺,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各国纷纷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希望由此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现在,各国在进行政府决策时,更多的是将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进行资源环境核算,使人们正确地看待经济增长成本,注重经济增长质量。

4.4健全相关法制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篇6

关键词:自然资源;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私有制的形成,为天然产物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创造了条件,人们开始意识到自然物质是“资财的源泉”,从而形成自然资源的概念。

《辞海》把自然资源的定义为:天然存在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壤、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资源,是生产的原料来源,也称之为“资财之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给自然资源的定义是: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大英百科全书》把自然资源定义为: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及生成这些成分的源泉的环境和功能。于光远把自然资源定义为: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如土地、水、生物、能量和矿物等。

基于研究领域和研究角度的差别,自然资源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界里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的总称。自然资源从本质上来说是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一种价值判断,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以人类利用为标准的。

狭义自然资源则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实体性资源,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或生态价值,并能提高人们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其关键与核心在于“能够产生价值”。

二、自然资源价值的特殊规定性

价值理论在整个社会科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几乎所有社会科学都与价值理论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目前,在价值问题上主要存在着两种认识:一是认为价值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的,是由人类的主观意识来决定的。另一是认为价值一种超现实的规范或理想,事物有无价值在于观念体系的逻辑规定。根据自然资源的不同分类,抽象出其本身的特点,对自然资源的价值可以列出如下的特殊性:

1、自然资源价值具有延展性和时间性。自然资源价值的延展性体现在自然资源不仅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基础,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不断发展和完善对自然资源的认识,由完全经济意义上的价值取向,逐渐拓展到伦理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等方面。

自然资源价值的时间性,包括自然资源用途的时间变化,以及自然资源未来的发展在价值上的体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需求增加,使得单位自然资源满足人们需要的功能越来越大,单位自然资源的价值体现也越来越大,这就是自然资源在时间上的分配及其可用性在价值上的体现。

2、自然资源价值具有整体性和多样性。“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就是人类对自然资源整体性的认识。自然资源是环境的构成要素,自然资源之间的互相联系不是机械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及相互转化共存共荣。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是统一可分割的整体,经济价值的不断开发必然引起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流失和缺损。自然资源的整体性,决定了三种价值的不可分割性,取用任何一种价值的同时可能甚至必然造成其它价值的流失和毁灭。

自然资源价值内容的多样性体现在,自然资源的价值可以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可直接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体现的是直接经济价值。二是虽不能直接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却具有间接价值。三是那部分能满足人类精神文化和道德需求的资源价值,体现的是文化价值。自然资源产品作为特殊的商品,除了显而易见的经济价值外,其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往往只具备公共物品的属性,体现的是信息和服务功能。

3、自然资源价值具有地域性和社会性。一方面,自然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差异性,不同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特征致使自然资源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丰度,因此不同地区对同一资源的消耗在损失补偿上具有差异;另一方面,相同的自然资源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可利用方式、程度和环境效应,因而价值体现也不相同。

自然资源是全社会、全人类共有的财富,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原则上不能限制任何人享用。因此,自然资源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多数自然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其外部效应也多转嫁于社会。人们对自然资源价值的认识水平,对环境保护的关心和重视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的自身素质、社会氛围、受教育程度等社会因素有关。涉及到未来自然资源的利用、子孙后代的利益等问题大多属于社会公共产品的范畴,因此自然资源价值具有社会属性。

 三、哲学视角下的自然资源价值透析

哲学的研究不是为了直接改造具体的客体,哲学是通过改造我们的主观需要,来改造客体的。从哲学的角度,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价值,主客体之间存在着认识关系、实践关系和价值关系。价值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客体对主体的效应,最终体现在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方面的“肯定或否定”,体现为一种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商品经济时代,虽然自然资源产品具有商品性质,但却不能完全简单地用一般的价值理论分析自然资源价值。要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根据哲学中对价值的解释,结合现代科学的发展,来理解自然资源的价值。

(一)从自然科学的进步和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理解价值理论

自然科学作为知识体系,总要求助于一定的理论思维形式;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总是不断地从自然科学中吸取营养,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于是,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也产生很大影响。当自然科学取得全面的发展时,唯物辩证法的形式和内容也会发生变化,它在各个科学领域中的表现形式也随着变化。

人类的历史进程就是自然界的物质系统、生物系统、社会系统在现实中自身作用、相互作用、共同作用的过程。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存在着主客体相互作用,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并且使其成为产品或者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为生产产品和服务提供条件。自然资源作为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反映了其作为一种客体对人类的满足和效用,这也正是哲学角度上自然资源价值的普遍意义。

(二)自然资源价值的能量通约性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宇宙间万物是运动的,在物质的一切属性中,运动是最基本的属性。物质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个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都存在相应的能量形式,当运动形式不同时,可以相互描述和比较的物质运动特性的物理量就是能量,可以说,能量特性是一切运动着的物质的共同特性。由于任何物质之间的能量传递和能量变换,都遵循着“能量守恒定律”,不管物质之间怎么相互作用,总的能量不会发生变化,故可认为宇宙总的物质运动规模不变。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相对孤立的非孤立物质系统。一方面,作为一个相对的孤立系统,其内部发生的过程,包括人类的价值增殖过程,即不断地耗损自然能量;另一方面则是地球与太阳等宇宙天体的能量交换中,得到能量的增量补充。实际上,地球资源的再生,其大部分能量正是源于这种系统外能量的增量。生物是一种典型的耗散结构,人类是一种高度发达的耗散结构。人类相对于地球则是一个非孤立系统,其全部价值增殖的基础,均来自于其外部的自然世界中之能量补充的获得。

自然资源是自然系统转换、贮存太阳能的一切资源;人的智能具有最高能量的能级,人智慧的创造和应用,对价值创造系统的能量,具有最大的反馈调控作用。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相互作用,使自然物质经过形式变化,被加工转化为人化自然。对于人化自然的价值来说,其实质就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统一。能量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看,代表社会财富创造与积累的本质。人类社会通过各种能量转换获取不同性质的能量,来支撑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这其实也就是人类社会价值的深层次内涵。

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篇7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01

一、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研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与自然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1]但是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目前却还没有形成一致的和成熟的意见,目前的主要观点有:第一,理论需要抽象,在我们将人口、资源、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时,因为人口、资源、环境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对象,所以首先要进行抽象。第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广义和狭义的两个范围,广义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不仅要覆盖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内容,还应包括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内容。第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口再生产、狭义经济再生产与环境再生产三位一体的广义国民经济再生产体系。[2]

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没有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表面现象抽象出这一学科最基本的概念,不是从一个基本概念入手,进行科学的演绎,形成其学科体系,而是对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关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而治之的研究。(2)没有形成一条研究的主线,在内容安排上存在或然性,明显存在切蛋糕式研究的缺陷。(3)没有按照经济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即不是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与概念体系去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和问题,而是采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关系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之所以归纳出以上问题,是为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充分了解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才有可能有所进步,使学科建设逐步走向成熟。

二、二元价值论的研究方法

二元价值论基本思想的形成是从考察生产要素开始的,任何商品生产过程都必须有两个基本生产要素:人类劳动和自然资源,或称人力与自然力。如果自然力是无偿提供的,人人都可以享有,这时交换的双方在认定对方的物品对自己有用的基础上,他们愿意付出的只能是花费在商品上的劳动,这就是劳动创造价值的一元价值论。如果我们对劳动创造价值的一元价值论进行深层的追问,还会发现一些未被揭示的问题:为什么自然力可以被设定为无偿的,这种假设成立的条件是否永远存在?人类劳动为什么必须是有偿的?合理的报偿是多少?沿着这个思路走下去,就会发现人与自然共同创造价值的二元价值论。事实上,自然力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都是有限的。对于可再生资源而言,如果人类利用的速度不超过其再生速度,它的补偿可以凭借自然力自发地进行,这时相对于人类而言,自然资源就是无偿的;如果人类利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依靠自然力的自我恢复更新无法满足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这时自然资源要素与劳动要素一样,在生产过程中的耗损也需要通过交换得到补偿;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由于其储量是固定的,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总量必然单调减少并逐渐趋于耗竭,为了维持社会生产的持续进行,必须在利用可耗竭资源的同时积极投入替代品的研发,以便在可耗竭资源耗尽之时,有可资利用的替代品,避免由于资源耗竭而导致的经济崩溃。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如果假定自然资源是无偿的,商品交换价值的本质就是生产商品过程中的劳动耗费;如果自然资源不是无偿的,那么商品交换价值的本质就是劳动耗费与自然资源耗费的总和,二者都是形成商品价值的源泉,这就是二元价值论的基本思想。

借助二元价值论这个概念,不仅可以把人口、资源、环境引入经济系统,使之成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阐明人口、资源、环境在经济系统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以及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而且可以借鉴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价值这个经济学和核心概念开始,依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三、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研究方法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指的是一类组成部件非常多、结构非常复杂,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理论。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的人口、资源、环境三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体系,所以,用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思路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完全可行的。几乎所有的学者都承认系统理论方法是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必不可少的方法,但是此学科的任何一个方面如人口部分又同样可以看作一个子系统,所以,这个学科可以分为许多子系统。而且在每个子系统研究过程当中又会生出许多变量。虽然我们也是用系统理论来进行研究,但是目前的研究几乎不能逃脱一个套路:那就是总是偏向于细化每一个子系统,抽取主要因素,再加上几个假设条件,做出适合于某个子系统的一定条件下的模型。而这类模型与整个复杂系统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纵使把这些离散的模型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大的模型,也总是与现实情况相差甚远。所以,笔者认为,正是这样的研究方法导致了目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分块式研究的结果。正是因为学者们对于此学科的研究对象没有一个统一的成熟的意见,而且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将这些分块式的研究综合起来,如果长期以往下去,这个学科将有被分裂的可能。

综上所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不是一门由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拼凑起来的学科,而应该是一门反映人类社会生态文明发展的以物质变换为核心的具有严密科学体系的新兴经济学科。从研究方法而言,我们应尝试运用二元价值论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理论,利用大量专家和知识库、信息系统、各种人工智能系统、大型计算机,真正把人口、资源、环境看作一个整体的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只有以这样的思路进行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的研究才可能从分块式研究模式转变到经济学的研究模式,才可能从原来模糊的定性研究转变为精确的定量研究。

参考文献:

[1]赵桂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北京第一版.

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篇8

按照人类利用的目的分类,自然资源可分为:①空间资源:即人类生存活动的地球外层各个层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大气层外空间。②物质资源:以空间资源为载体,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人类能够利用的包括非生物资源和生物资源。③能量资源:包括太阳能和转化太阳能、水能、风能以及地热。

建立自然资源经济补偿机制的基础

是否应该建立自然资源补偿机制的根本点在于自然资源是否具有价值,这里专指经济价值,即市场价值。

长期以来我国对自然资源价值的研究甚少,资源低价或无价现象严重。这一观点的盛行一方面是由于马克思的价值论比较重视讨论了人的劳动,使得我们忽视了自然资源的社会属性,片面强调它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由于自然资源国有制的长期实践,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下,自然资源产权、使用权、经营权交易市场发育的不完善。这种体制对我国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就企业层面而言,负的经济外部性,使环境污染的成本无偿转嫁给社会,同时掩饰了企业低下的管理、生产效率;其次,就区域层面,在自然资源价值价格缺位的约束条件下,各个地区各个单位都尽力多占、多用自然资源,“跑马圈地”而不考虑成本,对环境的整体性造成了影响;就全国而言,忽视自然资源的价值导致现行GDp计算公式长期以来建立在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基础上,使得当前生态建设欠缺,资源利用恶性循环。

因此,应当抛弃自然资源无价值或低价的观点,明确树立自然资源价值观,从而为建立自然资源经济补偿机制奠定基础。其理论基础有两点:其一,西方经济学的边际价值论,认为自然资源的价值是由其稀缺度决定的,即萨缪尔森所说的“狗尾巴”(稀缺性)决定“狗身子”(价格);其二,从反面考虑,即自然资源被耗用破坏、自然环境被污染对整个社会的负价值,如缺水造成工业的减产、停产,治理环境污染的巨大费用等都是缺少自然资源时的负价值。

自然资源的经济补偿机制具体形式

按照国务院“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自然资源补偿的实践中应贯彻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具体办法如下:

1界定自然资源产权,完善自然资源产权、经营管理权交易市场,优化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由于自然资源的公共产品的特性以及中国自然资源管理的实践,现阶段政府必然在自然资源的经济补偿制度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管理的临界点应当是政府、企业和市场这三种制度的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处,当政府管理自然资源的边际成本高于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时,就可以采用市场制度去配置自然资源。当自然资源的产权明晰,经营权和管理权按照市场资源配置的要求合理分离同时相互制衡时,就可以最大限度节约交易费用,同时对所有者、经营者、监督管理者产生最大的经济激励,驱使他们各安其责,以最小的成本使自然资源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以这样制度性的安排使自然资源的利用得到最可靠、最完善的经济补偿。

2对于经济消费型的自然资源而言,占用资源的经济补偿方式应当区别非消耗性资源和消耗性资源。对于非消耗性资源,即空间资源,可以考虑实行租用制,即根据占用资源的数量确定租金,而不必涉及占用资源后的生产经营规模。对于消耗性资源,即物质资源,可以实行补偿制,即不仅要根据占用资源数量的多少,还要根据消耗资源的多少来确定租金。当资源消耗不易计量时,可以用产量或产品销售收入代表资源消耗。对于恒定性资源,即能量资源,由于资源消耗后能够即时自动补偿,在经济上可以理解为未发生消耗,因此可以参照非消耗性资源的处理原则。

3对于公益型的自然资源,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公共产品的特点以及正的生态外部性,应当考虑政府采用法律制度的形式对自然资源加以保护和补偿,同时引入市场机制,以确定合理的经济补偿金额,优化资源的补偿制度。以我国对于生态公益林的生产经营者所进行的经济补偿的实践为例。我国政府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把全国30%的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并规定把补助金纳入国家每年的公共财政预算内。2001年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选择了11个省区的658个县(单位)和24个部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效益补助金的试点,从而正式拉开了中国实施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序幕。专家认为:在现阶段,中国的各级政府应该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提供者,即中国的各级政府是生态效益的主要购买者。森林这样的消耗性的物质资源,由于其生态效益的消费者为全社会,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生态林的所有者经营者,因此政府理应代表社会支付其经济补偿。

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篇9

关键词水经济模型水产业产出现代水经济

没有任何一种资源,对人类至今的发展,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也没有任何一种资源,将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这种资源,就是水资源。水资源对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发展已经显现出其绝对重要的地位,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水经济”,已经开始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1水经济系统

从有生产活动开始,人类就在不停地探索利用水资源创造财富的途径,这些途径日益得到拓展,时至今日,人类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根据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已经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经济系统,我们称围绕水资源属性建立的经济系统为“水经济系统”。

2水资源

大家都知道“石油经济”的概念。但是,对于人类而言,水比石油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水具有比石油复杂得多的资源属性。认识水的复杂资源属性,对于形成现代水资源价值观念,建立现代水经济系统,意义重大。

2.1按水资源用途划分的属性

(1)水的自然资源属性。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属性是指其作为生产过程的投入要素所体现的特征。与铁矿作为投入物经过冶炼和加工以后,能成为钢材、铁等生产资料和其它如汽车、水管等消费品等一样,水经过提炼和加工以后能成为工业用蒸馏水和生活消费用的饮用水、洗漱水等。当然,水还可以作为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其它必不可少的直接或间接投入物。水资源的这些属性,表现的是其自然资源属性,它能为人类提供效益,能够产生经济价值。

(2)水的资产属性。水的资产属性,是指仅仅通过水的所有权的运用便能为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所体现的特性。当某一社会单元取得一定的水域的所有权后,便能将其作为生产的工具,为产权(使用权)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水的资产属性有如铁路、公路、土地,但比它们具有更加复杂的特点,如一定的水域不仅可以作为交通运输的资源,还可以作为养殖业、水力发电等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水的这种特性与其自然资源特性的重要区别在于,它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直接消耗掉,而是像工业生产的设备和厂房一样,其物质形态并不会被直接转移到产品中,而是通过占用方式将其价值逐步转移到产品中。与工业生产设备一样,水资源在作为资产使用时,由于水质在降低,水的使用价值也在降低。就像企业的资产在经营过程中要通过修理、更新来实现保值增值一样,水资源的保值增值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水的环境资源属性。自然环境可以接受、分解、还原、转化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和其它有害影响,从而满足人类的生产和发展的生态需求。这是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所表现出来的资源特性,它已经超出了自然资源的范畴。自然资源所具备的这部分特性,环境和生态学家们称其为环境资源特性。它包括依托自然资源的物质实体产生的景观的可观赏性与舒适性(景观优美性)、环境容量与其自身的调节(分解、转化废弃物)能力。水具备以上环境资源定义的所有属性,这一属性的意义在于它能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功能。

(4)水的生态资源属性。水资源还具备与人类生产生活间接相关或无关的生态功能。这部分生态功能表现为:水不仅是生命的构成要素,而且是包括生命系统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维持的必备要素。所有的自然生命体都包含水,所有的自然生命系统需要水来维持,部分非生命系统缺乏水将会退化。在沙尘暴肆虐、土地大面积沙漠化、人类付出惨痛代价的今天,人们开始意识到水的生态资源特性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

2.2水资源的经济学特性

(1)系统性。以上使用特性不仅构成一个复杂的经济学系统,涉及经济学的供给、需求与市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均衡、边际效用等问题,还涉及目前的前沿学科和理论,包括资源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系统性决定水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复杂性。

(2)稀缺性。理论上说,任何资源都具有稀缺性,对于水资源而言,存在现实的稀缺(中国北方的水资源状况)、潜在的稀缺、结构性稀缺和季节性稀缺四种情况。稀缺性为发展水经济提供了基础。

(3)竞争性。表现在同类厂商之间对水资源的竞争性使用和水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竞争性(作为自然资源投入和作为资产、环境资源、生态资源之间的竞争性)。竞争性决定了水资源产权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必要性。

(4)兼具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特性。水作为生态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特性决定了政府在水经济系统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而水作为自然资源和资产的准公共物品特性决定市场机制在水经济中的地位。

3水产业

水产业是水经济的主体。根据水资源的用途,水产业涉及的产业领域,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从水的自然资源属性发展的水产业,包括水利工程、自来水供应、其它水产品、节水技术和产品等,作为现代水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节水技术和产品是现代水经济未来的重点发展领域。

(2)从水的资产属性发展的水产业,包括水电工程、水产养殖、水运、港口、码头、运动、休闲、水权价值评估与交易等。其中,运动、休闲、水权价值评估与交易是现代水经济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

(3)从水的环境资源属性发展的水产业,包括房地产、旅游、水环境监测与评估、污水收集、处理、水体修复、水生态保护与恢复等技术、产品和服务,其中非接触性旅游、水环境监测、污水收集、处理、水体修复、水生态保护与恢复等技术、产品和服务是现代水经济未来的重点发展领域。

(4)从水的生态资源属性发展的水产业,包括绿化、植被建设与恢复、湿地保持与再造、地下水保护等。这类水产业都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

4水产业的产出

4.1水产品和服务

水产品和服务与一般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具有相同的特性,水产业的这部分产出具有完全的私人物品特性。因此,具有完全的市场化特征。由于它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一般国家都采用的是政府垄断经营的方式,但是,这种经营是按照市场化的机制在运作。

4.2水环境质量

传统观念上,人们一般认为水环境是产业的投入要素,人们并没有认识到,水环境资源在可以作为生产过程的投入或消耗的同时,就像制造业使用的钢材本身就是冶金行业的产品一样,现代经济系统中水环境质量本身就是产品和服务,并且存在现实的市场需求。

4.3生态平衡

以水作为重要一环的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一种标准的公共物品。人类从事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活动,是关系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活动,水环境的生态效益是一种社会效益。作为水产业的重要产出内容,生态系统的恢复必须完全依靠政府的力量和社会公众的参与。

5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5.1政府的作用

包括:水资源产权的所有权属国家和集体所有,各级地方政府的水务管理部门行使该权利;水资源的使用权实施部分市场化的原则;政府保留水资源用于生态保护的使用权,并行使生态保护的一切职能;确定不同水域的功能,制订水资源产权相关法律和规划;制订一般水产品和服务产业的市场运作规则;建立水资源产权交易市场和污水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水资源“使用者付费”机制,控制水资源的定价权,利用价格调节水资源的使用,并获得水资源使用收益;建立水环境“受益者付费”机制,获得水环境收益;建立水环境“保护者受益”机制;建立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在使用上的优化配置机制;建立水资源(包括水环境)使用监督机制,行使监督职能;建立水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和水资源价值核算体系。

5.2市场的作用

包括:按相关法律和规划配置水资源的使用权;由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决定水产品和服务的供应数量和价格;优化配置水环境保护资源,包括资金、技术、资本、人力资源等;刺激技术进步机制。

6现代水经济

6.1传统水经济

传统水经济,是主要是围绕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属性和资产属性而建立的经济系统。传统水经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七个“强调”和七个“忽视”:强调由自然资源属性所体现的经济价值,忽视其环境和生态资源价值;强调直接效益和直接费用,忽视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强调利用,忽视开发和节约;强调占用,忽视保值增值;强调自然资源产权,忽视环境资源产权;强调产品价值,忽视资源价值(产权价值);强调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忽视市场的作用。

6.2现代水经济

现代水经济,是围绕水资源的属性体系建立起来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经济系统。现代水经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九个方面:经济价值与环境生态价值并重,强调可持续发展;直接效益、间接效益、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并重;开发、节约与利用并重;自然资源产权和环境资源产权并重;在水资源配置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并重;形成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在使用上的优化配置机制;形成水资源价值评估体系;注重水资产的保值增值,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建立水资源价值核算体系。

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篇10

关键词:新经济条件;人力资源价值;价值计量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力量的进步推动中国的经济形势和经济体制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以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为载体的新经济形式正在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个崭新的契机,国家和世界都迎来了新一轮产业革命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在新经济时代,企业需要通过对网络经济、电子商务、云计算、分享经济等新业态模式的利用,以崭新的思路走上新经济模式下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新道路。

一、人力资源价值与计量

1、人力资源价值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中的特殊资产,对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并增加隐性产值有着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指的是企业劳动能力,即社会财富创造能力的综合。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资源。企业通过招聘、录用、管理、培训、开发等手段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力资源将逐步转化为企业的人力资产。举例来讲,企业的管理者、技术人员、科研开发人员和一般生产工人都属于企业的人力资源范畴,这些劳动者在各自的岗位中,通过劳动为企业创造经济收益,从而产生价值。通过劳动,这些人力资源逐步转化为企业的人力资本,以经济效益的增长带动企业财富的增长。

2、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

人力资源价值对于企业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西方经济学在人力资源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计量。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理论认为,人力资源价值同经济资源和其他资源等共同创造了企业的经济价值。在计量上,一般采用货币型和非货币型的两种计量方法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计量。(1)以工资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工资是企业最具可操作性的人力资源计量方法之一。目前,几乎所有企业的货币型人力资源价值计量办法都是建立在工资计量的基础上。在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资源,通过发挥其自身的价值为企业创造出经济效益和产业价值。通过对这些物质价值的计量,采用货币,即工资、奖金、福利等形式对劳动者所产生的物质资源进行计量。从资本定义的角度上来讲,工资是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取得的劳动报酬。而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劳动者取得的工资实际是其劳动所转化得到的劳动价值。因此,对于人力资源的计量来讲,工资是最为基础的人力资源计量办法,也是劳动者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测定和计量后的基本单位。(2)非货币性人力资源价值计量。人力资源除了以工资为代表的货币型计量方法外,还有一种非货币型计量办法。在工作过程中,每一位劳动者的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性格、责任感、进取心、情感因素、学习能力等都会对其在工作中的表现产生一定的影响。非货币型人力资源计量办法一般是通过成立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技能信息库对劳动者在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归档与分析,根据所得出的数据对劳动者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态度进行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评价。

二、新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构成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国跟随世界经济发展的脚步正在走向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代。信息化产业成了目前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带动了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的萌芽与发展。在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依据与计量结果,都会受到来自时代经济价值取向的影响,从而产生了新的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式。

1、新经济条件的特点

(1)资产要素的超区域化配置。国家新经济的发展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方面提出了新的侧重点和增长点。随着网络时代通讯和物流速度的加快,国际化的资源配置成了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常态。因此,超区域化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了当前新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的生产要素更加具有流通性和自有性。在这样的经济趋势之下,人力资源在物理和管理中的作用也就越发明显,企业发展对于人力资源的依赖性也在逐渐增加。(2)以知识经济和技术产业为主导。21世纪的新经济时代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时代。通过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整合,知识资源可以快速转化为物质资源从而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因此,在新经济时代,企业要走上以知识经济和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发展道路,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将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2、新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价值变化

随着新经济条件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逐渐深入,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计量在新时期最大的变化集中在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中心逐渐向着智力劳动计量的方向偏移。随着市场物质资源多元化和多极化的发展以及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等新型经济业态的推广,产品中研发、设计、包装、创新等凝结了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商品将会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占据更大的市场经营份额。同时,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科学的经营管理办法、信息化的企业管理系统等都将提高企业经济产值的增加速率,并降低企业在生产中的消耗,从而无形中增加企业财富,增加企业产值。在新经济条件下,相对于传统人力资源价值计量中以体力劳动和财富资本为导向的人力资源计量方式,将完成逐步向智力劳动价值偏移的过程。

三、新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价值计量

1、计量方法的评价准则确定

(1)一般计量方法的评价准则。企业人力资源一般计量方法就是以劳动者的工资为计量标准,通过对劳动者的劳动在企业经营创造的剩余价值以工资为单位进行折现。这种计量办法可以有效地反映出劳动者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资源劳动价值。然而,这种计量方法对于劳动者在工作中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状况则不能做到有效地计量。因此在新经济条件下,一般计量方法由于无法很好地反映出企业劳动者,尤其是智力劳动者的劳动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的隐性资产价值,在人力资源计量上,一般计量办法只能为人力资源计量提供基础性的参考依据,其适用的局限性在逐渐增大。(2)期权化计量方法评价准则。相对于一般计量方法,期权化人力资源计量办法更加适用于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发展模式。企业在人资源管理过程中引入实物期权对人力资源在市场流通过程中产生的交换价值进行有效的计量。这种方法通过引入市场对于资源的调控作用,在智力劳动为主导的企业发展中,人力资源计量上比一般计量法更有优势,同时也更加方便企业及时掌握市场因素对人力资源的影响,以便加强企业市场的灵活性和敏感度。(3)综合评价准则。综合性评价准则的理论基础在于,虽然人力资源计量方法和侧重各有不同,任何计量结果都是企业主观判断和客观数据相互平衡的产物。因此,企业计算人力资源价值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所计算的结果应呈现并保持一定的同一性,否则企业在人力资源价值计量过程中必然存在失误。综合性的计量办法可以通过不同计量方法对计量结果进行佐证,及时发现在人力资源计量中出现的错误,方便企业进行计量结果印证和纠正,保证其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准确性。

2、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评估

上诉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计算是在不考虑期权时对人力为企业创造的价值进行的评估与计算,在考虑期权对人力资源评估产生的影响时,根据Black-Scholes定价模型理论,人力资源群里价值代表着期权影响下人力资源所创造的价值同本期发生成本之和的基本概念。在确定人力资源价值波动率、企业年度创收标准差、人力资源创造价值波动率,即企业风险陈谷的前提下,可以对计算期权影响下人力资源在企业中所创造的价值。在新经济时代下,由于智力型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的作用逐步增大。由于新经济时代下新的交易模式的和新业态的逐步发展,企业在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上也逐渐向着复杂化方向发展。根据一般计量方法和期权计量方法两种方法的比较,企业针对智力型人力资源在评估过程中,期权影响下的计量办法下人力资源的价值要远高于传统计量方式所得出的结果。也就是说,当引入市场风险的概念后,人力资源的价值同市场的风险程现正相关的关系。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受到能够承受的市场风险越大,企业所得到的收益也就越高。因此,虽然人力资源难以事先完全量化,但在新经济时期,企业只有选择有效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办法,才能够事先对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进行正确评估。为了应对新经济环境下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无论采用上述哪一种人力资源价值计量基本原理,都需要建立一定的企业管理信息数据基础。随着数据云储存和云计算功能的出现和普及,在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面,企业要根据自身效益的现状以及对未来发展决策的预测在所收集的人力资源价值量历史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测算,从而正确对当前人力资源价值进行计量。尤其是,当企业的发展进入一定规模以后,在个人人力资源价值的判断上,为了简化繁琐的计量工作,提高信息化测量工具在人力资源量上的作用,并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能力成为当前企业提高人力资源价值计量工作能力和效率的中心环节。在此基础上,企业才能着眼于当期发展中的主要战略问题,有根据、有目的地进行管理和经营上的改革,从而满足企业在新经济时展中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子约、秦伟:新经济2016中国发展新引擎[J].中国中小企业,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