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地理信息科学就业方向十篇地理信息科学就业方向十篇

地理信息科学就业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8:01

地理信息科学就业方向篇1

[关键词]医学信息学交叉学科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赵志升(1965-),女,河北张北人,河北北方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医学信息学;(河北张家口075000)张鹤鸣(1964-),男,河北张北人,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为医学信息学;(河北张家口075061)王效政(1982-),男,河北张家口人,张家口教育学院,助理实验员,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河北张家口07500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社会对医药信息人才的需求是专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医学信息教育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被纳入大学教育体系是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实施意见的通知》全力扶持有发展前景和强烈社会需求的新兴学科,积极培育有专业特色的学科精神下设置的。十年来在培养了大量的医学信息人才的同时,专业建设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与发展。

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与医学信息学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作为交叉学科必须及时进行专业课程调整,以保证教学内容更新的步伐,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新课程知识体系。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医学信息方向本科学科专业设置现状,提出了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整合与优化方案,探索与完善医学信息教育体系,以适应专业发展的新形势。

一、现行课程设置的问题

在我国,医学信息学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学科归属。高校医学信息学专业课程设置虽都有所不同,但通常由医学、计算机软件、管理学三部分组成,这样的课程设置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课程设置多是专业所涉及三个学科方向的课程堆砌、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体现不出学科交叉应用的特点及医学信息的独特性与复杂性,缺乏在新的技术与课程发展下课程的有效整合,在学科结构、课程体系和教材方面都有待优化。其次,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学科的划分和专业内涵的在课程的设置上体现的不够清晰,随着医学信息知识体系在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下的不断完善,应该及时地调整专业设置,并加以规范。再次,因为涉及三个方向的学科内容,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在课程的交叉安排顺序上欠缺合理,课程内容有所重复,缺少课程之间的横向综合考虑及有效的整合措施。最后,作为交叉学科的虽然有特色,但在大学的四年中学到的都是涉及三个学科的基本课程,如果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三不像”。即有别于医学专业学生,而其薄弱的计算机基础又不及计算机专业出来的学生,在医学信息研发公司多数学生从事的都是维护工作。而与管理学专业而言,由于课程学时的所限,又缺少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所必须的学科基础。所以,必须从实际出发,在课程的比例、方向上作进一步调整,使学科的培养方案既突出面向医学信息处理的专业特色,又夯实基础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深造。

二、医学信息学的学科知识体系内涵与发展

国外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现主要应用已从用计算机存储和检索病历、临床数据、医药信息到开发医院信息系统及不同类型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等,其研究领域逐步涉及扩大到医学信息处理的方方面面。我国的医学信息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现研究主要集中在医院信息系统、检索及服务研究等方向。近十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医学的快速发展,各种医学信息、信息系统的标准和规范的研究也得到重视。HiS和医学信息检索与服务系统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无论国外国内,随着支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医学信息研究的深入。医学信息知识体系也随之不断完善。

1.医学信息学的内涵。医学信息学是计算机技术、生物物理学、统计学等与各医疗卫生科学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医学信息学这一术语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前也称医学计算机科学,医学信息科学,卫生信息学等不同名称。国际上将其定义为“一门涉及医学实践、教育、科研中信息加工和信息交流的学科”,是医学、计算机学、人工智能、决策学、统计学和信息管理学的新兴交叉学科。

2.医学信息学的知识体系。医学信息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多年来研究范围与方向没有绝对的界定。近些年随着卫生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管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快速增加,医学信息已突破了传统意义的医学图书情报范畴,更加重视学科专业的实践性,医学信息服务已向知识组织、知识服务和决策咨询方向拓展,医学信息学的内涵外延更加充实。如今所包括的知识体系分支有:医学信息学基础研究、医学信息技术研究等。合并后的研究方向可大致分为四类:医学信息处理方向:包括上述医学信息学基础研究、医学信息标准化研究等。医学信息系统设计方向:包括有医学信息系统研究、医学信息技术研究等。医学信息分析与预测方向:包括有医学知识管理研究、专家知识数据库等。医学信息检索方向:包括有医学信息检索、循证医学等。

3.医学信息学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现在医学信息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有:医学数据挖掘理论、技术与方法的研究;领域数据库与跨库检索;循证医学信息资源的研究;统一的医学信息标准研究;基于weB的电子病历系统研究;整合的医疗信息系统研究;智能化医学专家系统研究;小波理论在医学图象处理中的研究;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系统的研究。随着研究方向的不断扩大与深化,所波及的学科知识也越来越综合复杂。

三、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课程设置优化

科学的课程设置、良好的课程结构、突出的专业特点、优秀的培养机制是一个学科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医学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作为交叉学科,造就了学科本身的具有多样性、交叉性、复杂性的特点。正因为如此,更应该在课程设置、结构等教学的诸方面全盘考虑。针对问题,找准方向,在教学实践中及时修订专业培养方案,不断地完善学科建设。

1.课程设置的思路与依据。(1)针对新形势下学科发展的特点及信息科学在医学的应用拓宽专业思路,进行课程的有效的优化与整合。依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第一,学科的整个知识体系结构、学科发展的准确定位及发展规划与学生培养方向。学科的知识系统与准确定位是为完善医学信息学课程体系和改革培养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参照学生就业情况的统计分析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索质要求和毕业生欠缺的索质。用人单位多方位、多角度来考查毕业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给医学信息教育改革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建议。第三,参照高等院校间相同专业以及相近专业,进行横向比较及纵向延升。第四,现行的学科教学所取得的经验以及师资力量。(2)保证专业设置的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以达到促进学科发展的目的。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应站在整个学科发展的更高层次上统筹考虑、优化整个体系结构。在学生的培养、学科的发展、专业师资力量的加强与培养三个方面全面获得提升。(3)专业课程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以达到“拓宽口径、坚实基础、突出特色、创新培养”的目的,使整个课程设置成为一个知识体系。拓宽口径主要体现在考虑不同学生继续升造、不同就业面的课程;坚实基础的课程主要以学科发展所需支撑的各个学科的所需的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突出特色主要是突出医学信息的特色,从医学信息发展的学科体系出发既有利于发展专业特色,又便于培育学科新的生长点;创新培养主要体现在一是结合当前流行的新技术新知识的课程设置,外延方式进行模块扩展,二是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例如相应的考试方式、科研能力等。

2.课程设置优化方案。明确了专业知识体系结构与定位并以此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学生可在第一、二两个学年期间完成相关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第三、四学年则可选择医学信息学的知识体系不同的方向学习。方案按医学信息基础、计算机应用开发基础、医学信息工程三部分划分,具体课程又按照其在学科的位置按照基础、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三个层次进行具体归类划分。医学信息基础课程:占整体比例30%~40%,此部分主要包括专业所必修的所有的基础课程。包括医学基础、生物物理基础等。计算机应用开发类课程:占整体比例30%~40%,此部分主要包括专业所必修的所有的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数据库等方面。医学信息工程课程:此部分是医学信息专业类课程,占整体比例20%~30%。由于学科的交叉性与时效性,很多学校在师资、教材等教学的诸多方面属于起步阶段,此模块开展的课程也千差万别。经考证,现有关课程有:卫生信息管理概论、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与组织等。

综合以上各高校所开课程,对应于医学信息学知识体系,我们整合分为几类课程:第一,医学信息处理方向。包括医学信息学基础课程:如病案信息学(病案信息管理)。医学数据资源类课程:如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与组织、医药信息服务与用户等。另外还有医学信息标准化的理论和规范、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等。第二,医学信息系统设计方向。此部分是医学信息系统开发类部分,包括:医药管理信息系统、电子病例等课程。第三,医学信息检索方向。包括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医学文献主题标引等课程。第四,医学信息分析与预测方向。包括:医学信息分析、医学信息决策与支持系统等。后续课程的课程设置也以医学信息学知识体系为基线,不断探索与国际医药信息学教育接轨的新的人才培养方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不仅使学科优势得到体现,并以此为学科发展做外延,以便使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接轨,而且又使学生在明确的体系之下规划自己的专业方向与职业生涯。

3.课程设置中应避免的倾向。(1)避免课程体系设置出现两种极端倾向。一是排挤专业课程的核心地位,过分强调技术手段的作用。要区分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体现专业特点。二是弱化计算机技术课程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因为医学信息学毕业生就业很多都要在在医学信息系统的开发方面。关于医学信息学毕业生职业竞争力与专业教育结构的调整关系研究等也有很好的研究价值。(2)避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为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的融合还体现在增强课程设计、社会实习与实践的课程内容,通过这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将学生所学的计算机类课程、管理类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其他课程融会贯通,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综上,以医学信息专业知识体系结构的发展为脉络,不断地调整随学科发展的专业课程体系关系到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培养、整个学科的发展、只有科学的课程设计才能使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发挥出新兴学科的交叉优势,增强学科和专业的竞争力。为社会培养出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和宽口径的具有深厚专业基础和医学信息管理底蕴的复合型人才。在为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的同时,促进我国医学信息专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莘,工飞.医学信息化背景下的医学信息学专业建设的思考[J].医学信息,2010(23).

地理信息科学就业方向篇2

拥有不同学术背景的专家

1937年在上海出生的孙九林院士原籍江苏省盐城县,196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今天在信息科学技术于农业与资源环境中的应用研究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孙院士,却不是学习相关专业出身的,他在大学时期学习的是电力系统专业。

回首这段往事,孙院士笑谈自己在学术生涯中跨越的学科太多了,因此是不专不深的科学家。最初是在大学的电机工程系学习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毕业后主要的工作责任是为国家摸清、研究整体的资源环境问题,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当时在单位的动能研究室,主要从事水电资源的开发和农村能源研究工作。

十年浩劫当中,孙九林调动了工作,为适应当时的工作需要,曾专门自学过计算机科学,后来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就转向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

虽然专业几经变换,孙九林却始终保持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因为出色的基础和旺盛的钻研精神,他在每一个专业领域都做得出色,特别是对于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地球信息科学的研究与应用,既符合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也在专业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钻研地球科学的学者

作为我国地球信息科学与农业信息科学、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孙九林长期从事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科学技术在农业与资源环境中的应用研究,曾亲自主持并完成多项部级攻关项目,解决了一系列关键的技术难题,取得过15项重大科研成果,其中有11项获得了省部级以上的18种奖励,并且出版专著13部,具有科研价值的专业性论文100余篇,将信息科学技术在农业与资源环境中的实际应用推向了一个全新阶段。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孙九林就主持建成了国内第一个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的多品种大面积遥感估产实用系统,并且完成了面向应用的中国农业资源信息系统和青藏高原科学数据库,提出了资源环境虚拟环境的初步框架等论点,在推广实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孙九林主要研究的地球信息科学是一门地球科学与现代信息科学交叉、综合集成的新兴科学,涵盖了多种学科领域,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由于地球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领域内的多门分支学科和技术都融汇进了地球科学当中,所以这一门科学在实用方面也非常具有价值,在人口、资源、环境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中均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孙九林对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和应用持十分乐观的态度。他举例来说,我们国家如今提出的土地保护策略,要监测土地的动态应用是否平衡、耕地保护的成效如何,或者跟踪监测沙尘暴等,就可以应用遥感技术、地面信息系统技术及分析方法实时监测和上报。在检测气体环境污染、天气变化等方面也能够运用地球信息技术进行跟踪监测。

因为拥有用科学、先进的研究方法获得的数据作为支持,孙院士组织了一批有名的专家编著了《地球系统研究与科学数据》专著,将地球系统科学中的主要科学问题和科学数据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详尽阐述了气候、大气、陆地、海洋及生态等方面的地球系统研究和科学监测、分析的成果,整合了全球变化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地球系统研究的主要科学目标和研究方向等重大问题,对于推动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和科学数据资源建设、科学数据共享诸多方面均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

因为长期站在科学开拓者的位置,孙九林院士不局限在自己专业领域内的科学研究,而且目光放得长远,提出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可以在地球系统中的地质、地球物理、大气、气象、陆地表层、海洋等多种学科门类中广泛应用,其中的虚拟技术还可以用在人体本身的健康医疗方面,学科的发展前景十分广泛。

对此,孙院士提出地球信息科学的研究必须标准化、理论化、工程化,努力做到跟国际接轨,并且要做到信息集成化。为此他对年轻一辈的研究人员表达了殷切希望,呼吁年轻人要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既能够在各自的专业学科领域里做深入透彻的研究,又能够有横向拓展的学术能力。

主持国家重点工程研究

孙九林除在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的攻关项目外,还参与了精准农业信息科学开发的工作,著有《信息化农业总论》一书,系统阐述了信息化农业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及相关工程,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信息化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最早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孙九林就曾经主持过西南、洛阳、黄土高原及全国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的攻关,完成全国资源综合决策开发信息系统、中国农业资源信息系统等多项部级重大项目,率先在国内建成多层次适合国土规划和宏观管理的信息系统,由国家计委推广在全国使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孙九林院士是国家著名的“国土资源及农业信息”工程研究与学科应用的带头人,曾经为创立“国土资源及农业信息”工程科学、为国家建设作出突出的贡献。“九五”期间他曾主持面向应用的国家农业信息系统建设和推广,同时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以实际应用为基本立足点,开拓了农学和地学当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发展新阶段。

地理信息科学就业方向篇3

关键词:信息与计算科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践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8228(2012)03-56-03

Reformandpracticeontalenttrainingmodeofinformationandcomputersciences

XuFengsheng

(Departmentofmathematics,DezhouCollege,Shandong253023,China)

abstract:accordingtotheideaofrunningschoolswhichstrengthensmathematicalfoundations,takesintoaccountmixingofsubjects,emphasizesinnovationapplication,theauthordescribesinthispaperthenecessity,schemesandmeasuresofreformsontalenttrainingmodeandanalyzestheeffectofthisproposedtrainingmodeintrainingtalentsofinformationandcomputersciences.

Keywords:informationandcomputerscience;talenttrainingprogram;courseorganization;practice

0引言

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新的专业目录,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就是这次调整中的数学与统计学科的三个本科专业之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由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与控制科学等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数学类专业[1]。这一专业设置的背景是,信息技术已成为21世纪的核心技术,信息时代已悄然而至,为了紧跟形势,教育部设置了这一专业,以期培养出一批有竞争力的人才。该专业的设置,反映了社会对数学学科人才的需求,为这个古老的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各高校数学专业的招生带来正面影响。这些年来,许多高校都陆续开设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并且对该专业的内涵、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认真而深入的探讨。

德州学院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2004年依托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开办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七年的办学实践中,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历经三次大的修订,2010年上半年完成了新一轮的培养方案的制定,并从2010级新生开始实施。本文将围绕“强化数学基础,兼顾学科交叉,注重创新应用”的办学理念,论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实施方案、具体措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希望对同类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建设有所帮助。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涵盖了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学和控制论四个学科。信息科学是最新发展起来的主干学科,主要培养学生信息处理需要的数学基础,相关课程包括现代密码学、图形图像处理和计算机图形学等专业课程;计算科学主要以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和物理学为基础课,此外还有数值分析、数值代数和微分方程数值解等专业课;运筹学方向以最优化理论与方法和运筹学为基础,解决现代管理科学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控制论方向主要研究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中出现的带有控制参数变量的时变系统等[2]。很显然,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一个数学专业,但又远超出数学学科的范围,它应该主要研究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与运用现代计算工具高效求解科学与工程问题的数学理论与方法,专业定位与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工程专业有明显的区别。目前,全国各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开设的课程、设置的专业方向各异。如何定位或者培养什么样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这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不同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定位将导致不同的课程设置和不同模式的人才培养。

全国各地人才市场的统计数据资料显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1]。随着德州市经济的发展,科研院所、信息产业、银行、证券、金融等行业需要相当数量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领域,更是迫切需要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计算科学和金融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但现实是:一方面,市场急需的专业人才缺乏;另一面,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因此,我们培养人才必须变被动为主动,主动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使我们的“产品”成为“畅销品”,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2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按照国家“教指委”的教学规范[3,4],立足德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在对目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现状和毕业生就业情况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遵循“强化数学基础,兼顾学科交叉,注重创新应用”的办学理念,不断调整和完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通过课程体系模块化、特色化等方式,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凸显专业特色,使之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强化数学基础的目标是让该专业毕业具有较好的数学理论基础,能够利用数学理论解决信息科学、金融数学等领域中的实际问题,这是该专业学生最终具有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兼顾学科交叉是指该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专业,取各学科之长,形成本专业的特色,是本专业学生具有更广泛就业去向的优势所在。注重创新应用是指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素养、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切实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根据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分析可知,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工作在科研院所以及信息、金融等行业。参照各兄弟院校的做法[5-10],我们制定了本专业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

⑴专业定位

根据教育部专业规范,结合地方人才需求,我们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计算科学和金融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信息处理、科学与工程计算、金融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⑵教学内容改革

为了落实“强化数学基础,兼顾学科交叉,注重创新应用”的办学理念,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上,采取以下做法:

①教学设计案例化。在数学分析、离散数学、复变函数论、数据结构、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案例,由此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②案例设计主题化。在案例设计过程中,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课程理论与应用特点,将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习内容有机地加以整合,构建成一个个教学主题,主题及案例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又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同时与实际应用密切相连,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有效地学习。

③主题设计项目化。在主题选择过程中,密切联系相关课程的应用和科研,根据学生知识与能力背景,将相关教学内容设计成任务明确的训练项目,按照项目的要求,组织实施教学与考核,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④项目设计科学化。对每个训练项目,按照教学目标科学规划,注重学科能力和课程能力的培养,突出问题,科学设疑,注重过程,讲究实效。

⑶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为了培养市场需要的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强应用”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行模块化、特色化设计。所有课程被分为公共平台课、专业主干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方向(特色)课等模块。公共平台课是指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三类课程,主要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复变函数等。专业主干课是指本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包括离散数学、普通物理、数值代数、信息论与编码、微分方程数值解等。专业必修课是包括运筹学、数据结构、数学建模与实验、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等。专业方向(特色)课主要设置了信息科学、科学计算和金融数学三个方向。其中信息科学方向的主要课程为信息工程概论、计算机图形学、数字信号处理;科学计算方向的主要课程为计算几何、科学与工程计算、应用随机过程;金融数学方向的主要课程为金融工程学、金融市场、国际金融。以上每个模块,根据课程的性质分为理论类课程与应用类课程两个系列,从而构建了新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知识交融链。根据知识模块内容之间的逻辑关联,形成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及优势学科“微分方程及应用”、“粗系统理论及应用”、“密码理论”、“金融数学”等特色方向的系列基础理论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论、离散数学等;系列应用性课程有数据结构、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运筹学、金融数学等。通过这些课程模块的有机整合,实现了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凸显出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专业特色以及“微分方程”、“粗系统理论”、“金融数学”等的学科优势。

⑷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各种实践环节,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实践包括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包括毕业设计及实习)、社会实践、就业指导实践等。课程实践是指数据结构和数学建模实验、数值代数等课程的实验课、课程设计等,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实践中的毕业实习是让学生到实习单位进行实践,把所学专业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实践中的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既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全面总结和检验,也是对教学质量的全面检查。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会与人交际,提高合作沟通协调能力。就业指导实践是指针对社会现实和大学生的求职心态,对毕业生进行就业观教育,引导他们摆正心态、合理定位。

⑸创新课程体系构建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构造了以增强实践技能、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运筹学、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数据结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针对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设计高效的算法、编写程序的能力。运筹学旨在培养和锻炼学生进行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战略决策以及信息系统整体规划的实际能力。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科学的思维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实际上,数学建模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在学生学习上述课程的基础上,我们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3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为了拓宽专业口径,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德州学院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⑴采取“2+2”的培养模式,实行宽口径分流培养。学生在一、二年级按学科大类统一学习规定的专业公共平台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后,于第五学期分流到相应专业继续学习。对未取得规定学分者,编入下一年级作试读处理。学生试读合格后可随下一年级分流到相应专业,试读一年后仍不符合要求者作退学处理。

⑵分流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志愿选择信息科学、科学计算、金融数学等专业方向,学校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学生的个人志愿。但在尊重学生志愿的同时,也会从专业布局、人才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合理调整专业方向人数,避免修读方向人数严重失衡,以保证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⑶每一学年,根据市场调研情况以及学生就业情况,适当调整课程的设置,但调整幅度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课程设置的稳定性、长期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⑷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获得较好成绩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创新学分。

4结束语

德州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之后,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该专业2011年被评为校级重点专业;建立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出版主干课程教材四部;有20多位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赛事中获得部级、省部级奖励,有10多位学生能够自主开发网站等。

结合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下一步我们要在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继续探讨和研究,以期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龙章,王勤,杨帆.新建工科高等学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1:57~59

[2]钟献词,陈良,黄燕玲.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教育,2011.6:18~19

[3]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办学现状与专业建设相关问题调查报告[J].大学数学,2003.1:1~4,6~10

[4]张韵华,邓建松,岳兴业.中国科技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探索[J].大学数学,2009.2:4~8

[5]刘修生,胡鹏.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现状与实践[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10.4:51~55

[6]明廷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10.2:51~53

[7]韩明,张积林.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和探讨[J].科技咨询,2011.10:89~90

[8]郑丽丽,李海东.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科技咨询,2011.20:193,195

地理信息科学就业方向篇4

一、信息革命对管理变革的影响半个世纪前兴起的信息革命正在迅猛发展,随着电脑进入家庭、因特网的普及和电话、电视、电脑三合一的临近,信息革命在21世纪仍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量。信息革命既是技术革命,又是产业革命,它还将引发管理革命,产生以下四个方面的根本性变化。

(一)增强管理功能计算机最早在管理中是作为辅助手段被应用的。但现代信息网络即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的发展,正在使信息网络成为管理的战略资源而成为管理本身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网络已不单是一般地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还将通过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全面增强管理功能,不是被动地适应原有的管理业务流程,而是积极促进管理业务流程的合理重组,综合集成各种互有联系的管理职能,使管理工作的面目根本改观。被誉为结构性商业革命的电子数据交换(edi)把商务活动中票证和单据流转的相关环节,如纵向的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出入库、销售和发送,以及横向的金融、保险、运输、税务等业务活动通过标准化商业文件的联网传输和自动处理整合在一起,即为一例。朝着“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方向发展的,把供货、生产、销售、客户、银行等各个环节形成供销链“一条龙”联网服务的电子商务(ec),将提供另一个新的实例。(二)改变管理组织信息革命通过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使信息传递方式由阶层(等级)型变为水平(自由)型,与此紧密相信的管理组织结构也就从尖顶的“金字塔”型变成扁平的矩型网络,原来起上传下达重要作用的中层组织被削弱或走向消亡,领导单位之间、执行单位之间,以及领导单位与执行单位之间,均可相互联系,不仅领导单位可以决策,而且执行单位也可根据实时情况进行快速决策。在客观环境变化频繁和剧烈的条件下,那种分工过细、相互割裂的管理组织,已不适应发展需要。相反,把相互关联的管理组织加以整合成了大势所趋,柔性的、灵活的虚拟组织应运而生。虚拟组织突破了组织结构的有形界限,有利于借用外力和整合外部资源,将成为21世纪组织管理的重要形式。

(三)完善管理方法管理方法是管理主体根据管理目标作用于管理客体以实现管理职能的原则、方式、工具和手段。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革新了传统信息论在管理中的应用,使70年代出现的管理信息系统(mis)面目一新;而且创造了全新的管理方法,如人工智能方法、虚拟技术等。由于信息网络的发展,政府和企业也在革新管理方法。例如,政府管理将越来越把重点放在跨部门、跨地区的关系到社会和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工作上;企业管理会更注重于员工的培训和学习,甚至强调自学和集体学习,以确立员工的共同目标和协调员工的整体行动。(四)革新管理思想几个世纪以来,尽管管理学派林立,管理理念纷呈,但是新兴的信息革命的巨大影响,十分清晰地使管理思想从物本主义向人本主义演变,从科学理性管理为主向人文价值管理为主提升,从内部管理为主往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相结合而以外部管理为主的方向发展。这种管理思想强调利用团队的知识、经验、技巧、能力、才干和抱负,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首创性,在协同与合作中共同创造未来。新修订出版的《第5代管理》①是体现上述管理思想的代表作。该书作者把管理分为五代,从第二代到第五代都是按计算机的发展阶段来区分的,强调用新的“工作观”和“时间观”来否定工业文明的管理理念,废弃过时的等级制管理,通过建立虚拟组织、动态团队协作和知识联网来共同创造财富。

二、未来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创新管理的发展创新管理有三种互有联系的不同含义,一是对创新活动的管理,二是管理要创新,三是创新型管理。这里指的是最后一种含义。创新型管理的前提和结果必然是管理创新,同时这种管理的内容理应包括对创新的管理。创新型管理不同于守旧型管理,它把创新贯串于整个管理过程,使管理随着技术、市场等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也要求整个组织及其组成人员是创新型的,把创新作为其活动的主旋律。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企业赢得竞争胜利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可靠保证。可以预言,创新管理是未来组织(包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创新管理有助于企业促进全面创新,使创新活动由单项创新转向综合创新、个人创新转向群体创新。

(二)风险管理的兴起

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崛起,市场、金融、经济的全球化扩张,导致不确定因素增长,由于信息不完备与非对称分布,又促进风险加大。人们在管理活动中不能不考虑风险因素,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在捕捉机遇的同时努力防范风险。在风险管理中,不能满足于亡羊补牢,而应加强监督测和预测,以预防为主,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缩小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带来的影响。分析风险形成的因素,预测风险到来的时机,积极采取防范风险的对策,以回避风险、转移风险、分散风险、减轻风险和作好承受风险的准备。风险管理是未来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搞好风险管理,就需要重视信用管理。信用管理是风险管理的前提。发展市场经济,应讲究信用和信誉。信誉乃是否有信用和信用度高低的保证是一种无形资产。在企业管理中要了解和掌握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的信用,甚至对他们的信用和自己的信用进行评估、分级。象美国这样的经济发达国家,就有专门提供企业信用信息的信息服务企业,如已有120多年历史的邓白氏公司。

(三)信息管理的普及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信息化正在往广度和深度发展,并进入了管理活动与业务活动综合信息化的新阶段。管理信息化的新发展进一步促进信息管理的普及和提高,导致信息管理在整个管理中地位的提升。信息管理渗透于和体现在各种管理无论是政府管理还是企业管理的一切方面和全部过程。可以说,若无信息管理,也就谈不上任何管理了。值得注意的是,已经出现了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演进的发展趋势。

(四)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出现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它强调由于资源稀缺、环境有限,为求发展而对资源、环境进行消耗、利用时,必须保障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以避免全球不可持续的发展。在未来的管理中,政府、企业和公众都应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制订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贯彻于整个管理活动。社会要求企业从趋利性经营管理转向“绿色”的经营管理,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美化环境为己任。在管理理论和方法中,和谐理论即研究各种组织内外和活动过程亲睦、协同、配合关系的理论及其应用,将得到更多的重视。

(五)由硬管理为主向软管理为主的转化管理是人的管理。首先,管理主体是人,其次管理客体虽然兼有人和物,但是对物的管理取决于对人的管理,归根到底还是对人的管理,所以管理客体主要也是人的问题。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都很重视发挥人在管理中的关键作用。近代外国管理思想则与工业文明密切相关。本世纪初有基于“经济人”假设的泰罗的所谓科学管理,30年代后有基于“社会人”假设的梅奥等人的行为管理,50年代又有基于“自我实现的人”假设的马斯洛等人的人本管理,80年代以来出现了现代的文化管理,强调超越自我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管理发展史表明,明显地存在着由理性的科学管理即物本主义的“硬”管理向非理性的人文管理即人本主义的“软”管理的转变。“软”管理的发展是以“硬”管理的存在为基础的,而“硬”管理又靠“软”管理来提升,需以“软”管理的指导为前提。“硬”管理主要是高扬理性、崇尚科学的西方管理思想,要洋为中用。“软”管理中含有“天人合一”、人际关系融洽的我国古代管理思想,要古为今用。在中西管理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软”、“硬”兼有和融合而以“软”为主的中国式管理,乃是当今时代向我国管理界提出的历史任务。

 三、知识管理日趋重要

迄今为止,人们对知识管理的认识仍未统一。最宽的理解认为知识管理就是知识时代的管理,最窄的理解则认为知识管理只是对知识资产(或智力资本)的管理。介于上述理解之间的认识,又有两种,一为对知识的管理,另一为用知识来管理。尽管理解不同,但是对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长因而需要加以管理的认识却是相同的,对知识管理日趋重要的认识也是一致的。

(一)从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的演进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如果说信息管理使数据转化成为信息,并使信息为组织设定的目标服务,那么知识管理则使信息转化成为知识,并用知识来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管理经历了文献管理、计算机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竞争性情报管理,演进到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它同信息管理以往各阶段不一样,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通过信息与知识(除显性知识外还包括隐性知识)的共享,运用群体的智慧进行创新,以赢得竞争优势。(二)知识管理的作用在于培育集体创造力从土地、劳动、资本到知识,这几种生

手机号

产要素中知识与其他要素不同,还可以调动别的要素。知识可渗透到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力以及科技、教育等各种因素,其作用越来越强化。知识作为无形资产日益变得重要起来,声望、商誉、商标、专利、注册设计、联系网络,以及员工的经验与技能等等知识资产或智力资本都需要评估和管理。知识密集型的产品、企业、产业和经济,不仅在增加,而且不断显露出它们的相对优势。一个国家未来的兴衰将决定于它发展“头脑型”产业以否取得成功。知识的增加来源于不断学习。基于实践的学习尤为重要。靠权力来组织、实施活动的权力型组织将由通过学习来实施活动的学习型组织所补充,并且部分地被取代。知识管理是学习型组织的特征,它的作用在于培育和提高组织内部个人和集体的创造力。

(三)知识管理的目标是要推动创新创新是技术行为与经济行为有效结合。它表现在技术上有改进,经济上有效益。创新主要有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前提,技术创新是动力,管理创新是保证。企业把一种好的想法,变成有市场的商品生产出来,能获得高的回报,有了回报可进一步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更多更好的商品,赚取更多的钱。这一过程就是企业的知识创新。现在,强调要建立和发展国家创新体系,这很重要,但创新体系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有真正的活力。知识管理就是要促进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之间的联系,加强知识联网,加快知识流动,其目的就是要推动创新。知识管理应创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四)企业的知识主管(cio)与信息主管现代企业有首席执行官(ceo)。80年代初,在首席执行官之下增设了信息主管(cio)。进入90年代后,在信息主管之前又增设了知识主管(cko)。知识主管与信息主管有明确的分工,其工作重点不在于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在于培育集体创造力和推动创新四、管理科学正在变革中管理与技术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两个重要轮子。在我国技术落后、管理更落后的情况下,改进管理就比发展技术显得尤为紧迫。管理科学是研究管理中客观规律的,它源于管理但又用于管理。讨论21世纪的管理问题,不涉及管理科学的变革,就难以把问题搞透彻。

(一)管理科学乃是兴国之道管理科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部,也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突破口。管理科学的重要性既与科学的重要性紧紧相依,又与管理的重要性密切关联。朱基指出:“今天到了要大力提供改善中国的管理和发展中国的管理科学的时候了。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方针,这个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当然也包括了管理科学。现在,确实需要强调管理科学和管理教育也是兴国之道。”②

(二)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新进展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编写的管理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的调研报告,管理科学可分为基础理论性学科、技术方法性学科、实际应用性学科。近十多年来,这三类管理学科在我国都有很大的发展。目前我国设立管理学院的高等院校就已达200多个。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看,近几年来融会古今中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研究成果有突出的进展。例如,关于东西方管理的比较研究,有人提出中、日、美三国管理模式的差别,中国以“情”为特质,日本以“理”为中心,美国以“法”为重心;关于东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结合,有人认为东方管理文化的本质属性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关于集成管理问题,有人强调这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其核心是运用集成的思想指导企业的管理行为,其实施应做到战略柔性化、市场内部化、技术群集化、组织网络化、信息高效化、文化整合化。③由于21世纪管理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和瞬息万变,管理科学的发展为培养和训练一个新型的管理阶层服务,并通过这一阶层进而为改进和完善管理实践服务,这将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四)管理科学在交叉、融合中大发展21世纪管理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是进一步交叉和融合。所谓交叉是指多学科渗透交叉。管理科学的基础本来就包括数学、经济学、心理学,三者在管理科学中相互渗透交叉。管理科学从古典学派到现代学派发展的特点之一乃是向管理科学渗透和交叉的学科越来越多,其中就有统计学、社会学、工程技术学、决策科学、系统科学、控制论科学、信息科学等。著名管理科学家孔茨把这种现象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归根底是由于管理这一复杂问题需要运用诸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共同研究才能解决好。所谓融合是指理性管理理论与人性管理理论、西方管理思想与东方管理思想的融合。不同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的融合统一,意味着它们之间相互借鉴、吸收和扬弃,达到更完美地整合的目的。这种现象的产生,则与复杂的管理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智商(iq)而且需要情商(eq),特别是两者的结合有关。

注释:

①萨维奇著,谢强华等译,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地理信息科学就业方向篇5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地方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4-0100-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管)专业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产生的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70年代中后期电子计算机在管理领域的广泛运用,在我国建立了该专业。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草案修订稿)》[1]中,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林业信息管理专业、科技信息专业、信息学专业、管理信息系统5个分别来自工学、管理学等不同门类的学科进行资源整合,组成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归入管理科学类下。现在开办信管专业的高校已经有600多所,有的偏重于计算机,有的偏重信息情报,还有偏重经济信息管理,所开设的课程也多种多样。那么,信息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其专业到底应该如何定位,本文尝试以衡水学院经管系中的信管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定位、人才素质定位、服务方向定位3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1人才培养定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个经济管理与计算机科学相交叉的专业,其培养的学生应该能够符合社会信息化管理的人才需求,是能够将计算机技术很好地运用于经济管理中的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备经管类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基本知识,还要具备信息分析、决策支持的技能,要求学生具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经济管理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在充分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以全面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通过借鉴文献[2]~[6],并结合衡水学院实际情况得出如下结论。

1.1建立阶段式课程体系

为了实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应分为基础知识培养和专业知识培养两个阶段。在低年级阶段,应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基础课程,如信息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同时还应开设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如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会计学原理、市场营销、运筹学、统计学等。在高年级阶段,应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专业课程,如生产与运作管理、企业资源规划、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网络等。同时,一些丰富学生相关理论知识的课程也在这一阶段开设,如人力资源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等。

1.2建立实践课程体系

以上理论课程的学习是学生成为一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基础,而真正能够合理利用所学知识指导于实践才是关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对于以上课程中的大部分课程,都在同时开设了相应的实践课程,如C语言实验、会计学原理实验、企业资源规划实验、数据结构实验及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统计学实验、运筹学实验、信息检索实验等。

1.3建立校企联合的实践平台

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建立实践基地,形成长久的实习和就业合作的关系。一方面通过邀请企业中学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人士到学校做讲座;另一方面让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试岗实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社会培养的是具有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人才素质定位

本专业培养面向21世纪有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它由知识、能力和素质3个基本要素构成。结合社会需求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按照本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技能,构建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2-5]

2.1知识

由文化基础知识、经济、管理、计算机科学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等构成。

文化基础知识包括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人文、艺术以及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平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知识是从事信息管理工作所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对于该专业人才来说,拥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不仅是胜任当前技术密集型岗位的需要,也是知识再生和迁移,进一步学习与提高以适应将来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2.2能力

由适应社会能力、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再学习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构成。

其中,专业技术能力是指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技术规范,能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从职业目标定位的角度,要求学生具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经济管理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简言之,在具备信息管理业务能力的基础上,形成解决相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职业从业能力。

2.3素质

由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专业素质、法律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等构成。

其中,专业素质是指具有一定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知识、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为了使该专业的人才更快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在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主要体现在:在了解本专业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养成科学的专业的敏感性;将个人的专业兴趣与职业规划(目标)相协调,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效益和持久,并能有效快速的实现就业目标;保持对社会的爱心与责任心,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开朗积极的心理。

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紧密相联,其中知识是基础,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没有丰富的知识,就不可能有强的能力和高的素质;能力是关键,它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和锻炼形成的。丰富的知识可以促进能力的增强,强的能力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对应用型人才来说,加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实践能力,显得更为重要;素质是核心,是将获得的知识、技能,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实践,养成个体的基本品质。高的素质可以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扩展和增强,促进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

应用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培养,只有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辩证统一,注重基础知识教育,突出能力培养,强化素质养成,才能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3服务方向定位

各高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特点不尽相同。根据社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兄弟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方向的设置,以及我校相近专业的优势和师资优势,在按照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基本要求》设置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能够体现我校特色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选修模块课程方向。

3.1企业信息管理

企业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加工、传播、存贮和利用,对企业的信息活动过程进行战略规划,对信息活动中的要素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力求资源有效配置、共享管理、协调运作,以最少的消耗创造最大的效益。企业信息管理内容包括:信息化建设、信息开放与保护、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企业信息管理涵盖大多数行业,因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3.2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

电子商务是以计算机与通信网络为基础平台,利用电子工具实现的在线商业交换和行政作业活动的全过程。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服务,是政府管理手段的变革。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方向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既懂经济与管理,又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可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适应面宽广。该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同时也可从事企事业单位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及eRp项目的应用、实施等。

4结语

在信管专业人才定位方面,不同高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结合衡水学院信管专业建设现状,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信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进行了探讨。同时我们将以衡水学院“进步教育”办学理念为指导、围绕该专业定位,制订师资队伍培养培训计划、加强教学条件与利用、加快教学建设与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强化教学质量、逐步凝练专业特色。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蒋玲,杨溢,刁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与培养方向探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4):41-43.

[3]卢冰原,黄传锋.面向就业需求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3):84-87.

[4]叶南平.南通大学信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3(1):74-76.

地理信息科学就业方向篇6

(一)创新管理的发展创新管理有三种互有联系的不同含义,一是对创新活动的管理,二是管理要创新,三是创新型管理。这里指的是最后一种含义。创新型管理的前提和结果必然是管理创新,同时这种管理的内容理应包括对创新的管理。创新型管理不同于守旧型管理,它把创新贯串于整个管理过程,使管理随着技术、市场等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也要求整个组织及其组成人员是创新型的,把创新作为其活动的主旋律。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企业赢得竞争胜利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可靠保证。可以预言,创新管理是未来组织(包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创新管理有助于企业促进全面创新,使创新活动由单项创新转向综合创新、个人创新转向群体创新。

(二)风险管理的兴起

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崛起,市场、金融、经济的全球化扩张,导致不确定因素增长,由于信息不完备与非对称分布,又促进风险加大。人们在管理活动中不能不考虑风险因素,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在捕捉机遇的同时努力防范风险。在风险管理中,不能满足于亡羊补牢,而应加强监督测和预测,以预防为主,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缩小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带来的影响。分析风险形成的因素,预测风险到来的时机,积极采取防范风险的对策,以回避风险、转移风险、分散风险、减轻风险和作好承受风险的准备。风险管理是未来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搞好风险管理,就需要重视信用管理。信用管理是风险管理的前提。发展市场经济,应讲究信用和信誉。信誉乃是否有信用和信用度高低的保证是一种无形资产。在企业管理中要了解和掌握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的信用,甚至对他们的信用和自己的信用进行评估、分级。象美国这样的经济发达国家,就有专门提供企业信用信息的信息服务企业,如已有120多年历史的邓白氏公司。

(三)信息管理的普及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信息化正在往广度和深度发展,并进入了管理活动与业务活动综合信息化的新阶段。管理信息化的新发展进一步促进信息管理的普及和提高,导致信息管理在整个管理中地位的提升。信息管理渗透于和体现在各种管理无论是政府管理还是企业管理的一切方面和全部过程。可以说,若无信息管理,也就谈不上任何管理了。值得注意的是,已经出现了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演进的发展趋势。

(四)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出现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它强调由于资源稀缺、环境有限,为求发展而对资源、环境进行消耗、利用时,必须保障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以避免全球不可持续的发展。在未来的管理中,政府、企业和公众都应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制订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贯彻于整个管理活动。社会要求企业从趋利性经营管理转向“绿色”的经营管理,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美化环境为己任。在管理理论和方法中,和谐理论即研究各种组织内外和活动过程亲睦、协同、配合关系的理论及其应用,将得到更多的重视。

(五)由硬管理为主向软管理为主的转化管理是人的管理。首先,管理主体是人,其次管理客体虽然兼有人和物,但是对物的管理取决于对人的管理,归根到底还是对人的管理,所以管理客体主要也是人的问题。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都很重视发挥人在管理中的关键作用。近代外国管理思想则与工业文明密切相关。本世纪初有基于“经济人”假设的泰罗的所谓科学管理,30年代后有基于“社会人”假设的梅奥等人的行为管理,50年代又有基于“自我实现的人”假设的马斯洛等人的人本管理,80年代以来出现了现代的文化管理,强调超越自我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管理发展史表明,明显地存在着由理性的科学管理即物本主义的“硬”管理向非理性的人文管理即人本主义的“软”管理的转变。“软”管理的发展是以“硬”管理的存在为基础的,而“硬”管理又靠“软”管理来提升,需以“软”管理的指导为前提。“硬”管理主要是高扬理性、崇尚科学的西方管理思想,要洋为中用。“软”管理中含有“天人合一”、人际关系融洽的我国古代管理思想,要古为今用。在中西管理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软”、“硬”兼有和融合而以“软”为主的中国式管理,乃是当今时代向我国管理界提出的历史任务。

二、信息革命对管理变革的影响半个世纪前兴起的信息革命正在迅猛发展,随着电脑进入家庭、因特网的普及和电话、电视、电脑三合一的临近,信息革命在21世纪仍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量。信息革命既是技术革命,又是产业革命,它还将引发管理革命,产生以下四个方面的根本性变化。

(一)增强管理功能计算机最早在管理中是作为辅助手段被应用的。但现代信息网络即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的发展,正在使信息网络成为管理的战略资源而成为管理本身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网络已不单是一般地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还将通过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全面增强管理功能,不是被动地适应原有的管理业务流程,而是积极促进管理业务流程的合理重组,综合集成各种互有联系的管理职能,使管理工作的面目根本改观。被誉为结构性商业革命的电子数据交换(eDi)把商务活动中票证和单据流转的相关环节,如纵向的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出入库、销售和发送,以及横向的金融、保险、运输、税务等业务活动通过标准化商业文件的联网传输和自动处理整合在一起,即为一例。朝着“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方向发展的,把供货、生产、销售、客户、银行等各个环节形成供销链“一条龙”联网服务的电子商务(eC),将提供另一个新的实例。(二)改变管理组织信息革命通过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使信息传递方式由阶层(等级)型变为水平(自由)型,与此紧密相信的管理组织结构也就从尖顶的“金字塔”型变成扁平的矩型网络,原来起上传下达重要作用的中层组织被削弱或走向消亡,领导单位之间、执行单位之间,以及领导单位与执行单位之间,均可相互联系,不仅领导单位可以决策,而且执行单位也可根据实时情况进行快速决策。在客观环境变化频繁和剧烈的条件下,那种分工过细、相互割裂的管理组织,已不适应发展需要。相反,把相互关联的管理组织加以整合成了大势所趋,柔性的、灵活的虚拟组织应运而生。虚拟组织突破了组织结构的有形界限,有利于借用外力和整合外部资源,将成为21世纪组织管理的重要形式。

(三)完善管理方法管理方法是管理主体根据管理目标作用于管理客体以实现管理职能的原则、方式、工具和手段。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革新了传统信息论在管理中的应用,使70年代出现的管理信息系统(miS)面目一新;而且创造了全新的管理方法,如人工智能方法、虚拟技术等。由于信息网络的发展,政府和企业也在革新管理方法。例如,政府管理将越来越把重点放在跨部门、跨地区的关系到社会和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工作上;企业管理会更注重于员工的培训和学习,甚至强调自学和集体学习,以确立员工的共同目标和协调员工的整体行动。(四)革新管理思想几个世纪以来,尽管管理学派林立,管理理念纷呈,但是新兴的信息革命的巨大影响,十分清晰地使管理思想从物本主义向人本主义演变,从科学理性管理为主向人文价值管理为主提升,从内部管理为主往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相结合而以外部管理为主的方向发展。这种管理思想强调利用团队的知识、经验、技巧、能力、才干和抱负,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首创性,在协同与合作中共同创造未来。新修订出版的《第5代管理》①是体现上述管理思想的代表作。该书作者把管理分为五代,从第二代到第五代都是按计算机的发展阶段来区分的,强调用新的“工作观”和“时间观”来否定工业文明的管理理念,废弃过时的等级制管理,通过建立虚拟组织、动态团队协作和知识联网来共同创造财富。

三、知识管理日趋重要

迄今为止,人们对知识管理的认识仍未统一。最宽的理解认为知识管理就是知识时代的管理,最窄的理解则认为知识管理只是对知识资产(或智力资本)的管理。介于上述理解之间的认识,又有两种,一为对知识的管理,另一为用知识来管理。尽管理解不同,但是对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长因而需要加以管理的认识却是相同的,对知识管理日趋重要的认识也是一致的。

(一)从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的演进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如果说信息管理使数据转化成为信息,并使信息为组织设定的目标服务,那么知识管理则使信息转化成为知识,并用知识来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管理经历了文献管理、计算机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竞争性情报管理,演进到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它同信息管理以往各阶段不一样,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通过信息与知识(除显性知识外还包括隐性知识)的共享,运用群体的智慧进行创新,以赢得竞争优势。(二)知识管理的作用在于培育集体创造力从土地、劳动、资本到知识,这几种生

手机号

产要素中知识与其他要素不同,还可以调动别的要素。知识可渗透到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力以及科技、教育等各种因素,其作用越来越强化。知识作为无形资产日益变得重要起来,声望、商誉、商标、专利、注册设计、联系网络,以及员工的经验与技能等等知识资产或智力资本都需要评估和管理。知识密集型的产品、企业、产业和经济,不仅在增加,而且不断显露出它们的相对优势。一个国家未来的兴衰将决定于它发展“头脑型”产业以否取得成功。知识的增加来源于不断学习。基于实践的学习尤为重要。靠权力来组织、实施活动的权力型组织将由通过学习来实施活动的学习型组织所补充,并且部分地被取代。知识管理是学习型组织的特征,它的作用在于培育和提高组织内部个人和集体的创造力。

(三)知识管理的目标是要推动创新创新是技术行为与经济行为有效结合。它表现在技术上有改进,经济上有效益。创新主要有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前提,技术创新是动力,管理创新是保证。企业把一种好的想法,变成有市场的商品生产出来,能获得高的回报,有了回报可进一步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更多更好的商品,赚取更多的钱。这一过程就是企业的知识创新。现在,强调要建立和发展国家创新体系,这很重要,但创新体系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有真正的活力。知识管理就是要促进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之间的联系,加强知识联网,加快知识流动,其目的就是要推动创新。知识管理应创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四)企业的知识主管(Cio)与信息主管现代企业有首席执行官(Ceo)。80年代初,在首席执行官之下增设了信息主管(Cio)。进入90年代后,在信息主管之前又增设了知识主管(CKo)。知识主管与信息主管有明确的分工,其工作重点不在于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在于培育集体创造力和推动创新四、管理科学正在变革中管理与技术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两个重要轮子。在我国技术落后、管理更落后的情况下,改进管理就比发展技术显得尤为紧迫。管理科学是研究管理中客观规律的,它源于管理但又用于管理。讨论21世纪的管理问题,不涉及管理科学的变革,就难以把问题搞透彻。

(一)管理科学乃是兴国之道管理科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部,也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突破口。管理科学的重要性既与科学的重要性紧紧相依,又与管理的重要性密切关联。朱基指出:“今天到了要大力提供改善中国的管理和发展中国的管理科学的时候了。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方针,这个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当然也包括了管理科学。现在,确实需要强调管理科学和管理教育也是兴国之道。”②

(二)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新进展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编写的管理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的调研报告,管理科学可分为基础理论性学科、技术方法性学科、实际应用性学科。近十多年来,这三类管理学科在我国都有很大的发展。目前我国设立管理学院的高等院校就已达200多个。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看,近几年来融会古今中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研究成果有突出的进展。例如,关于东西方管理的比较研究,有人提出中、日、美三国管理模式的差别,中国以“情”为特质,日本以“理”为中心,美国以“法”为重心;关于东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结合,有人认为东方管理文化的本质属性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关于集成管理问题,有人强调这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其核心是运用集成的思想指导企业的管理行为,其实施应做到战略柔性化、市场内部化、技术群集化、组织网络化、信息高效化、文化整合化。③由于21世纪管理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和瞬息万变,管理科学的发展为培养和训练一个新型的管理阶层服务,并通过这一阶层进而为改进和完善管理实践服务,这将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四)管理科学在交叉、融合中大发展21世纪管理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是进一步交叉和融合。所谓交叉是指多学科渗透交叉。管理科学的基础本来就包括数学、经济学、心理学,三者在管理科学中相互渗透交叉。管理科学从古典学派到现代学派发展的特点之一乃是向管理科学渗透和交叉的学科越来越多,其中就有统计学、社会学、工程技术学、决策科学、系统科学、控制论科学、信息科学等。著名管理科学家孔茨把这种现象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归根底是由于管理这一复杂问题需要运用诸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共同研究才能解决好。所谓融合是指理性管理理论与人性管理理论、西方管理思想与东方管理思想的融合。不同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的融合统一,意味着它们之间相互借鉴、吸收和扬弃,达到更完美地整合的目的。这种现象的产生,则与复杂的管理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智商(iQ)而且需要情商(eQ),特别是两者的结合有关。

注释:

①萨维奇著,谢强华等译,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地理信息科学就业方向篇7

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农业科技成果的总量很大,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另一方面,真正运用于生产,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又很少。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5~85%之间,而我国仅为30~40%;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80%,而我国只有42%。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固然很多,而存在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的与接收诸环节中的各种障碍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这些障碍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信息形式问题。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也同样取决于其传播的深度与广度。

不仅知识的内容决定其是否构成信息,而且知识的传递与表达方式也决定着它是否构成信息[3]。虽然科技成果本身就是一种信息集合体,但是由于科技成果的生产往往相对集中于某些时间和空间,在对其进行相关的信息化处理之前,其本身的形式并不一定适合进行传播与运用。所以科技成果的信息传播形式就成为影响其最终价值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由于农业生产者数量庞大,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虽然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等传媒在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最主要、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仍然是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与农业生产者面对面的沟通。然而,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农业科技信息持有者尚未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和传播特点,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传递者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传递机制,从而造成大多数农业科技成果始终处于“阳春白雪”、深锁春闺的状态,没有以适合农业生产者特点的朴素简洁的形式与他们见面。

2.农业科技信息的载体障碍。农业科技信息的载体主要有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推广组织等。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很快,但网上资源匮乏,因此网络用户稀少,这又使得用户入网费用提高,进一步限制了网络信息的开发。同时,农业信息网络技术水平低,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传递速度缓慢,信息时效性不强,大大限制了信息网络作用的发挥。

由于近年来面对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原本效果不错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在人员与经费规模、工作所需投入上呈倒金字塔结构,即县级农技推广人员占的比重大,而乡村两级农技推广人员所占比重小;而据研究,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村两级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的工作状况(钱永忠,2000)。因此,目前的情况不符合农业科技推广的规律,对农业科技成果信息深入到千家万户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也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是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综合应用,是理论与实践经验的高度结合。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与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技术大量涌现的新形势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的问题日趋严重。

3.信息供体与信息受体的行为动力障碍。信息供给与需求双方的共同作用是农业科技成果顺利进行产业化的前提。

信息供体的行为动力当然地来源于市场诱因,但是又不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研究表明,越接近于科技成果形成的源头,科技成果的转化越依赖于非市场因素的作用;越接近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终端,市场机制作用的强度越大。同时,由于农业科技成果公共物品的性质,免费搭乘“信息快车”,无偿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使得成果拥有人(包括成果转化开发单位和各级推广组织)的经济利益不能得到切实保障,严重者甚至无法收回成本。作为回应,信息供给者常常被迫提高信息产品的价格或信息使用的门槛。这就使科技成果供应陷入了一个怪圈:免费或过低的收费,将使科技成果与信息的供给者血本无归,而过高的收费又往往造成潜在用户的流失。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还是要通过政府行为,提供完善的政策法规或一定的经济补贴来支持信息供体,鼓励其开展农业技术信息的传播与服务。当然,现实中也有少部分信息供应商,如一些刊物、报纸、信息咨询中心等通过有效的市场运营获得了成功,但网络信息供应商目前的经营状况还不甚理想。这主要是因为信息高速公路“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此外,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科技成果研发的困难,也使得技术供给者市场活跃程度较低。

农业科技成果使用者接受农业科技成果的原因来自于农业科技带来的产品创新或土地劳力等生产要素的集约。其本质是带来农业生产机会成本的降低和生产收益的提高,因而带来农民生活状况的改善。

由于农业产业的弱质性,我国农业生产者经常处在被市场挤压的境地,生产效益不高,单位产品的利润有限,加之生产规模较小,因而缺乏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同时,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中国农民更是深受“平安是福”、“小富即安”思想的浸淫,不愿意冒险行事,因此,他们不会轻易接受风险不明的农业科技信息。而等他们看到别人使用某项科技信息获利并开始模仿时,其技术收益又因使用者的增加而往往比预期的要低。这些因素又反过来成为进一步影响农业生产者接受农业科技信息积极性的因素。

4.信息的信度与效度问题。信度是反映事物稳定性、可靠性的指标。信度的作用在于消除不确定性。但是,如果信息路径的噪音太大,那么,科技成果信息的传播过程反而可能成为增加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每一个中间环节的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

信息的效度即信息的准确性和应用效果。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加之农业生产环境的开放性,因此几乎没有具有普适性的农业科学技术。任何一项技术都需要结合一定的生产条件进行适度的改造。而农业科技信息的加工方法和改造程度直接影响着它的效度。

农业科技成果的立意是否以解决特定问题为导向是决定其信度与效度的关键因素。问题导向在决定科技成果内容的同时,也决定了科技成果的信息形式,即它充分考虑了接受者的特点。比如说,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地域性,要提高技术使用效率,就必须使农业科学技术与当地生产条件相结合,实现技术的本地化。

5.信息的不对称性。在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非常普遍。

信息不对称最经常地表现为“不懂”技术的使用者(包括技术开发的风险投资商、科技推广组织、农业企业和农民)和“不懂”市场的技术持有者之间的沟通困难。

进行信息充分沟通的一个前提,是对话双方能够在同一个对话平台上把事情“说清楚”。可是事实上很难做到这一点。而封建社会婚姻中常见的那样一种现象倒是时有耳闻——技术持有者出于对技术保密的心理以及法律、政策所允许的某些保护性措施,使得技术成果的信息不完全,就像一位护雏心切的家长,对自己的女儿娇宠过度,不让她抛头露面,同时又不论其长相如何,在自己看来总是貌美如花,因此希望她能找到一个上好的婆家;而对投资者而言,由于对技术了解程度有限,但出于保护自己投资利益及规避风险的本能,总想更多地获得有关的技术信息,可是科技成果这一待嫁的新娘却总是披着红色的

盖头,在她与自己正式成婚之前,无论如何难睹芳容。于是,双方在成为亲家之前,总要先互为敌人,都想摸清对手的情况,而又往往云里雾里,不知所以,最后是“不打不成交”或者以告吹了事。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经常出现技术持有者对技术效果的高估,而投资者迟迟不予投资的现象。如果信用制度完善的话,这些问题应该不难解决。但恰恰是由于不规范行为的泛滥,政府评奖制度以及中立性的技术评估机构的评估结论往往仍不足以为投资者采信,所以,科技成果使用者对一项科技成果的接受行为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成果持有者的声望,投资者的眼光、胆魄和运气。

信息不对称的客观事实,加之制度的失范,造成了以上的尴尬局面。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当然不能是让科技成果使用者成为技术专家或者使科研人员成为项目经理人。完善法律制度,规范操作行为,确保科技成果评估机构的中立和专业化,提高农业科技信息的信度与效度,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6.信息的梯度转移问题。信息的梯度转移规律是指信息总是按照一定的层次和方向循序进行传递的。

由于知识和文化水平的差异,在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甚至在接受者群体之间都存在着“知识差”[4],由此也就难以避免形成“信息差”。这一差距的大小直接决定信息传递的速度、方向、范围和效果。“信息差”的大小决定了信息转移的梯度。梯度是指某物质的空间分布在一定方向上有规律的递增或递减的现象。实物的能量是沿着梯度最大的方向流动的:水向落差最大的方向倾泻,电向电位差最大的方向流动,热量向温差最大的方向传导,等等。然而,科技信息的传播扩散却与之相反。由于它是一种知识商品,如果接受的一方没有相应的知识、技术和经济基础,就很难接受、消化它。所以,科技成果是沿着应用梯度最小的方向转移的。

科技成果的生命周期与科技成果梯度纵向转移(由科技发达地区转向科技不发达地区,这是地域上的纵向转移;由发达地区的衰落型科技转移到落后地区变为先进型科技,这是时间上的纵向转移)规律,提醒我们要紧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努力推动科技成果的“平民化”和相关科技知识的“普及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工作。

二、政策建议与措施

1.进一步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首先,要进行制度创新,改革农技推广项目的拨款制度,建立推广项目的基金管理制度;建立公开公平的农技推广项目招投标竞争制度;改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和个人发展条件,解决其长远发展的后顾之忧,以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其次,制定政策,健全民间科技推广体系。以农民专业协会为代表的民间科技推广组织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新生力量,它有效地弥补了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的不足,填补了农业科技推广的一段真空地带。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民间科技推广组织的作用,积极扶持、促进其健康发展。

第三,为涉农企业等中介组织提供良好的政策空间。融技术、产品、服务于一体的中介组织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将技术成果、技术转化、技术应用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利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2.消除噪音,提高科技信息的信度与效度。消除噪音的关键就是要控制好信息源的信息行为。从理论上讲,科研人员、推广转化组织(包括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示范户都可能成为信息源。完善法律、行政管理和社会信用制度是消除人为信息噪音的根本。同时,缩短信息传输路径,减少中间环节,尽可能做到信息的直线传递,是减少信息噪音的技术手段。

实施信息的标准化是提高信息信度与效度的重要措施。农业标准信息是指反映农业标准的技术性文献。它不仅技术手段先进,而且通俗易懂,易于为信息用户所接受。农业标准信息对于建立科技成果的市场信誉,加快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努力做到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的准确、规范,实现标准化和统一性的有机结合,避免无效和错误信息的出现。

3.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效率。农业信息化程度决定了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速度与效率。要结合国情,注重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统一,采用多种信息手段,尤其是农业生产者喜闻乐见、易于采用的信息手段来全方位、多角度地传播农业科技信息。

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通过政府和民间、国内和国外等多种投资渠道,加大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的投融资力度,促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网络化,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在线推广。

4.遵循信息梯度转移规律,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发展要求,精心选择技术信息对象,因地制宜地做好科技成果和成果形式的选择工作,以提高产业化效率。同时,根据各地的经济、文化、自然等资源禀赋条件,以提升经济层次为目标,选择适合当地特点的适用科技成果,积极进行尝试,努力实现经济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5.建立完善、开放的科技信息管理体系。由于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寻求自我保护或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其彼此间互相进行信息的封锁,以确保自己处于信息垄断者的地位。然而,这种行为的最终结果是,由于彼此间的不合作,极大地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市场化,最终是打碎了科技信息垄断者获得最大利益的梦想,使大家的利益都受到损害,而科技研究、开发的投资者成为这一行为的最大牺牲者。建立完善、开放的科技信息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做到科技成果信息的公开和共享,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各利益主体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最有效保障。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信息本质,把握其信息特点,遵循信息传播规律,改善信息传播条件,以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参考文献】

[1]孙宝寅,曹自学:《科技传播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

地理信息科学就业方向篇8

论文关键词:信息社会;信息化;就业市场:高等教育改革

论文摘要:迎接信息化的挑战,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世界各国把希望寄托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人才的培养上。我国一般劳动力严重过剩,但符合产业结构、适应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要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不足。要能在信息化社会拥有一席之地,关键是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面向信息时代社会就业市场,加大高等教育改革力度,培养社会发展急需的劳动者和高科技人才。

一 信息化社会就业市场的特点

(一)信息技术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

信息技术是一种有很强操作性的工具,其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形成了高额的超额利润和基于技术阻碍形成的垄断利润,使信息产业成为20世纪末最受人们关注的社会行业。一批又有一批借助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岗位被不断地涌现出来。同时,还带动了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硬件、办公设备及用品相关制造业就业岗位的增加。据统计。2002年10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就业人数为620万人,而1997年仅为150万人,在短短的5年里增加了479万人:我国从事it行业及其it相关行业吸收的社会劳动力达1600万人,占城镇就业劳动力的6,7%。

(二)信息技术引起了就业岗位结构的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就业以及就业结构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一方面,一些新的生产部门开始出现的同时,另一些旧的生产部门正在走向衰退,与此同时,新岗位被创造出来,一些旧岗位在不断消失;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趋势也发生了变化。

在工业化条件下,随着生产规模扩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用于不变资本投资的部分越来越高。而投资于劳动力的可变资本部分相对降低,所以工业化阶段资本有机构成是不断提高的。信息化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动方向出现了新的特点。在知识、技术密集的行业,由于创新劳动的作用逐渐强化,企业投资于劳动要素部分的份额相对于物质资本更快,从而造成这些行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没有提高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这一趋势将使劳动力的需求数量、需求类型发生相应改变。作为一项技术进步的成果,信息技术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效应是不确定的,它取决于就业岗位所需要的技术升级与劳动者实际技术升级所需时间的长短。

(三)信息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使人力资

本投资价值日显突出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劳动者与机器要素相结合,在分工基础上进行规模化集中生产。劳动者在生产之外的消费过程中,只要能恢复必要的体力与脑力就可以了,人力资本投资对于工业化生产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在信息化条件下,技术进步速度大大加快,劳动力群体就业的规模、结构甚至宏观经济的增长都受到人力资本投资的制约,劳动者个体的消费与投资不再是标准化生产过程的附属,而是象其它资本要素一样,也显现出了通过投资实现收益的能力。

(四)信息技术形成了劳动力流动的技术“壁垒”

工业经济时代,劳动力转移普遍存在着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等到第二产业有了一定发展后,又由一、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的现象。这在理论上被称作“配第一克拉克定律”。然而信息化条件下。技术进步的不断加速,使劳动力转移遇到了新的技术壁垒。一些对技术水平要求高的行业,其特殊的技术要求阻隔了其它行业劳动者的流入。其劳动力需求中,尽管也有一部分劳动者越过技术壁垒,由第二产业转移而来,但更多的却是依靠新增劳动力群体中的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来充实。

二 信息化社会高等教育改革趋势

(一)高等教育结构的多样化

高等教育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从单一结构向多种结构演化,这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态势之一。现代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国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不仅需要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且需要大批中级技术人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建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合理的人才结构。改革传统高等教育象牙塔式的结构,实现教育结构类型的多样化。这具体表现为多种形式办学,除扩充原有的大学外,大力发展学制不同的短期大学和初级学院,使各类高等学校并存,培养目标互异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二)高等教育课程的综合化

现代科技与生产的发展。是以综合化为基本特征的,反映到高等教育中就是课程的综合化。所谓课程的综合化。就是使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相互渗透、交叉进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具有解决复杂课题的技能。当今,高等教育课程的综合化已为许多国家所重视,由于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高等教育在课程改革方面已收到了显著成效。

(三)高等教育的科研、教学、生产一体化

科研、教学、生产一体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科学和经济综合发展的产物。从宏观上看。建立以高等教育为主导的、同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的联合体,将是世界各国推行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模式,它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新技术革命和现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反映了科学理论对新技术的指导作用以及科技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而大学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最能产生新知识、开发新技术,与企业合作就可以把大学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新兴产业的建立、新技术的开发,都能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今天,高等教育必须面向现实社会经济,并服务于现代社会经济,这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四)高等教育协作的国际化

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尤其是通讯、信息、航天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各国之间的地理距离,加强了在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诸方面的联系。同时,各国的教育都是国际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都面临激烈竞争。所以,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几乎无一例外地以面向世界为前提,使本国的高等教育向国际开放,以促进学术、文化和教育的交流和协作。这主要体现在交流办学经验、交换情报资料、参与国际学术活动和合作研究与开发项目、交换学者和互派留学生等方面。

(五)高等教育宗旨的终生化

迅速多变的现代科技和生产,对社会在职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不但要具备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而且还要具备合理的智力结构和不断更新的知识结构。能否使在职人员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的新型社会生产者,已成为各国迎接跨世纪挑战的关键所在。为此,很多国家均把终生教育理论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宗旨。

三 高等教育改革的对策

(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适应信息化的大趋势,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真正把教学改革放在核心地位。深化教学改革又应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世界高等教育的实践证明:“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闭哈佛、斯坦福、牛津、剑桥等世界知名大学培养出了无数社会公认的杰出人才,建起了世界领先水平的教学科研设施,具有了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服务的能力,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教育传统,它们成功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重视加强学科建设。在一定意义上说,学科建设关系到整个民族高层次人才群体的素质结构、国家科学技术力量的阵容,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的整体布局。通过一流的学科创建一流的高校。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界的共识。通过创建高水平的高校推动国家科技的进步,也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建立合理的学科结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加强学科建设必须要有创新、探索的精神,彻底解决学科单一陈旧,专业过细、过窄的问题,要瞄准前沿,有机综合,学科交叉。文理渗透,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科环境。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增强、有利于高校的发展和创新,有利于培养高质量人才。

(二)用“跨越式”思路培养人才,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为尽快缩短现代进程,加速实现信息化,我们对人才培养工作的筹划,必须要有一种超前的眼光、跨越式的思路,因为人才培养是一个战略性课题,俗说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教育必须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就培养造就什么样的人才。把人培养目标定位在信息化上,既是一种跨越式发展的确思路,也是一项加速向信息化过渡的战略性举措。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其发展日新月异,所以当今时代的人才培养工作就不能按部就班,冈循传统的思维定式,墨守陈旧的教育模式,沿袭过去的培养方式,而必须积极顺应信息化大潮,主动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把握好今天,设计好明天,预想到后天,以超前的眼光和思路,推动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坚持走“教、学、研、创、产”结合渗透、协调发展的路子

传统意义上的大学,一般是是以积累和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进行教学。在信息时代,这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信息社会要求高校应当以发展人的智力和创造力为教学主要目标。大学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场所,也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研究问题的机构,而是融教育、科研为一体,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在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充分利用先进的研究成果为社会服务,也为自身发展创造条件。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高校必须走“教、学、研、创、产”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路子。这样才能及时跟上科技的发展,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把最新的知识运用于教学,以最新的理论指导科研,将最新的成果投放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礼会进步,同时,_义充分利用教育和科研带来的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高校的建设和发展。

地理信息科学就业方向篇9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入起步阶段。随着社会进步,地理信息产业不断发展,我国地理信息产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十一五”期间增幅超过300%,2011年产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从业人员约80万人,从业机构超过2万家。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推进地理信息产业的目标是到2015年年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到2020年年总产值达到10000亿元。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我国新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其中对高校本科专业行了调整,专业由原来的504个调整为294个,教育部特别增设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这一点说明地理信息产业的特殊优势和生命力。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再次调整,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改名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经各种资料的统计表明,2000年有37所院校设立了GiS专业,2003年有93个高校开设了GiS专业,2007年全国共有161所高校设置GiS专业,2012年全国共有168所高校设置地理信息科学专业[1-2]。从而促进地理信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2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分析

2.1教师专业素养迫切需要提高

目前状况是一些院校现有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师是从相关学科转入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大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又走入学校,并没有机会从事实际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经验[3]。而地理信息科学技术本身发展又很迅速,这使得一些教师很难胜任所承担的核心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任务。

2.2教材建设与培养目标脱节

由于软件的更新速度飞快,相应的实验教材很难跟上。据此有些人提出了要大胆尝试采用电子教材,某些部门或是软件出品单位不要只是将精力放在软件使用帮助上,也应当随之出品入门级或更高档次的电子实验教材,弥补实验教材陈旧落后更新慢的问题。理论教材内容更新滞后非常明显,与各人才培养层次与方向脱节,没有针对各个培养层次和方向的统一化、系统化的教材的建设[4]。

2.3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脱节

各高校开办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时,主要是依托已有相关专业构建课程体系,无论是学科基础课程,还是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皆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及社会需求脱节[5]。大多是根据本校的师资和学生的素质来设置相应的课程。还有因师资不足,涉及地理信息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课程不能开设,学生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二次开发与应用的能力上得不到锻炼,在工作中暴露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能力差的缺陷,直接影响到该学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声誉[6]。

2.4专业目录名称与本学科内涵不相适应

随着形势的发展,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分层次的培养来看,名称上存在不相称,一些专家建议,对于理科院校或从地理科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完全可以称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但对于工科院校或从测绘等方向发展起来的,可以改称为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笔者认为经过多年的磨合共融发展,也可能在将来二者会统一于新的名称。

2.5资金投放不足

目前,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同样受到发展速度与投入增量不同步的影响,专业建设经费不足,仪器设备陈旧且不配套。特别是在一般本科类院校,在追求规模发展过程中,因资金不足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对教学仪器设备与运行保障经费采取紧缩政策[7]。

2.6全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发展没有一个统一的教育培养评价体系

对于这个专业培养的人才没有相应评价体系。尤其针对一般本院校来说,不论是以测绘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还是以地理科学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都没有真正融入到全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大圈子里。要真正服务社会,不应靠少数顶级院校的科学进展,更多是发挥好全国各地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教育资源,让地理信息科学的大众化教育与培养复合型人才可以落到实处,从而彰显地理视角。

3建议与发展策略

3.1地理信息科学教育应遵循应用科学的教育理念

这个专业无论是从测绘工科院校发展起来的还是从以地理学空间分析应用为主的理科发展起来的,大家都会认为本专业是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从现在本科生、研究生的招生就业情况来分析,本科阶段是扎实掌握基本理论的重要时期,研究生阶段可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大学本科阶段要遵循教育的基本理念,而不是一味地追寻市场,更不能成为步入社会的培训场所。大学本科教育是思想和认知善恶发育成型的阶段,让学生有能力去追求知识与真理,这是大学本科的教学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

3.2培养空间思维的教学模式不能变

空间思维能力不只是让人知道东西南北,更多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空间维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地理信息科学的普及也是对全民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eSRi在美国会对小孩子进行免费的地理知识讲解,使他们从小就能接触到地理空间的概念,启发了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3.3人才培养上要在权威机构中划分出层次

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来看,地理信息科学学位教育应强化技能培训,这部分人才培养就落在一些以测绘为基础的工科院校发展起来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培养上,突出地理信息科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而另一类别是以地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院校专业上应突出地学方面的应用。总之地理信息科学人才的培养既需要有能够创新思路的人才,也要培养具有扎实知识的技能型人才,这样才能共同推动地理信息科学和地理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

3.4通过任教资格考试、技术水平认证来规范地理信息从业人员的水平

国家应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来管理地理信息产业。规定必须要有相当水平的从业人员才能承接各种项目。原因就是地理信息产业的相关行业关系人类社会正常发展,如果政策法规跟不上,那么将会一片混乱。3.5为一线地理信息科学教育工作者申请教学或科研项目建立一种运行模式与保障机制笔者认为可以从政府层面上建立一种运行模式,保障地理信息科学教育工作者真正地申请到地理信息科学项目,如教育部科技司、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等等或是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等各级协会都可以组织建立保障机制并实施这种运行模式。

3.6分层次规范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地理信息科学就业方向篇10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个性化服务

1.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类型

1.1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开展信息服务

教学、科研人员是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骨干力量,其教学科研水平是衡量一个学校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向教学、科研人员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是非常重要的任务。教师要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就要充分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数据资料,这需要大量的参考文献,高校图书馆要根据教学人员的实际情况、实际需求,选择最合适的信息服务方式,比如将信息资源通过校园网传递给各教研室等,为他们提供最大的便利。在科研工作中,图书馆可以为科研课题提供相关信息源,根据科研人员(主要针对本校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等)的科研任务和要求、科研课题或工程项目,组织相关信息资源,提供最新技术成果和科技发展动态,从而为科研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提供支持。为重点学科提供对口的信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重要内容。

1.2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成才开展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要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特点,及时地和读者沟通。了解学生的建议和意见,掌握学生阅读倾向以及利用图书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利用丰富的信息文献资源,即各种图书、期刊、报纸、视听资料和现代化服务设备,将读者急需的文献资料及时地发送到他们手中,提高他们利用图书馆的效率。学生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可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学习专业知识、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高校图书馆要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快捷的服务方式、优质的服务质量,吸引他们更好地利用图书馆,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

1.3高校图书馆为社会开展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要走出学校,面向社会、面向企业,扩展服务面。图书馆工作人员主动与用户联系,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开展多种渠道信息咨询,为社会服务。高校图书馆可以主动为企业提供市场调研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为他们定期提供国内外的有关最新科研信息、动态信息和专题信息资料。高校图书馆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开发相关需求的信息,并使信息电子化、有序化,以节省用户时间,有利于用户创造更大价值。

2.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信息中心,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信息资源宝库,同时也是传递科学情报职能、行使教育职能、并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化的迅速普及,高校图书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改革传统的图书信息服务方式,探索新型的服务模式,是信息时代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应根据读者的各种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这也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任务。个性化信息服务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图书馆生存理念、管理思想、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革命和创新的产物,根据信息用户的专业方向、阅读心理、信息需求,有针对性地为其创造符合个性需求的信息服务方式,这是信息服务向纵深发展的新方向。深化信息服务的内容和层次,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任务。要加大对重点学科文献购置经费的支撑力度,与重点学科建立长期稳定的文献保障协调关系,这是高校图书馆提高其在新信息环境下专业生存能力、应对各种挑战和冲击的根本所在。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提高信息服务的主动性

高校读者群具有高水准、多层次和跨专业的特点,信息人员可以直接深入到院系中,与科研人员、教师、学生面谈,或邀请有信息需求的人员到图书馆座谈,全面掌握信息用户的专业、职称、文化、经历、爱好、习惯、专长等特点,了解需求者的研究方向、所缺资料等,建立信息用户档案库,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就能准确的了解用户的研究方向。对读者的个性给予充分关注和认真研究。通过对信息用户档案库的分析研究,随时掌握信息用户对信息的所需、所求和所想,建立重点用户信息档案,定期跟踪调查、定题服务,及时改变服务方式和内容。其中一种最简单、最易操作的调查方法,是现场调研法,另外还有问卷调查法、电话询问调查法和网络调查形式都可以了解用户需求。通过对资源类型、信息对象的系统分析、数字统计,将信息服务实践经验深化为个性化信息服务原则,并把握个的开展及变化规律,建立科学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评价标准,对信息服务效果进行定量管理和分析评估,使信息服务更具针对性、科学性。

2.2开展人性化服务

在图书馆与读者中强调人文管理,重视情感交流、价值标准、行为模式的导向,营造信息服务的良好环境,开展顺应人性、尊重人格的情感服务。首先必须加强与读者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加强思想和情感上的沟通,建立双向平等、温馨包容的亲切关系。图书馆员在阅览室要关注读者,注意读者的语言、姿势、表情特征,寻找读者潜在的、隐形的信息需求。同时加强信息导航力度,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读者开展个性化的信息增值服务,提供经过分类、整理、优化后的信息。利用互联网强大的交互与信息用户联系,通过交流了解需求,融入课题研究中,为其提供定向化的预定信息,并帮助信息用户建立个人信息资源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不仅新颖、快捷,还要求专业化、特色化。通过参加信息会、学术报告会、读者座谈和网络交流联系,编制各种专题信息文摘、题录、索引,并提供相关全文资料等;使读者的信息需求满足之后,再唤起对信息新的期望,形成信息供需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