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教育心理学涉及的要素十篇教育心理学涉及的要素十篇

教育心理学涉及的要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8:14

教育心理学涉及的要素篇1

论文关键词: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困境;制约因素;策略

2009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召开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是,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仍面临许多困难,究其根源,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不足是制约德育工作有序开展的“瓶颈”之一。实践表明,增强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为针对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纪律教育等提供思路与方法,有利于培养出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迫切需要的新型农民、职业农民和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技术与管理人员。

一、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现实困境

(一)德育工作“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的矛盾突出

德育工作的“应然”状态是指德育工作应该放在学校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而“实然”状态是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德育让位于智育或者技能培养的现象仍然存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的战略主题,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以德为先的方针,加强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富有针对性地开展、增强其实效性是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目前涉农中等职业学校从管理者到一线教师、从家长到学生,大多对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德育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口号与行动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口号中重要、行动中不要”是部分学校管理者与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思想”。另外,一部分家长与学生错误地认为,涉农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农业从业人员的教育类型,对“德行”的要求远远低于技术与技能。可见,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存在着明显的、难以调和的矛盾,并已成为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大“顽疾”。

(二)德育内容与农村、农业、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脱节

《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遵循‘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应适应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加强爱岗敬业的职业思想教育、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教育、文明规范的职业纪律教育等,特别是教育学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懂得生产足够数量粮食的重要性,懂得在各种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有效防止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和科学选择食品添加剂的必要性等等。但是,现实与理想往往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学校德育的时空仅局限在学生受教育期间,德育内容仅局限在德育课等教科书中”。这方面的问题,在涉农中等职业学校表现得更为突出。德育工作仅仅是围绕德育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而开展的,教学内容侧重于德育理论的宣读等,严重脱离了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学生的思想与生活实际。此外,德育效果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德育无用论”这一观点的形成。持这一观点的人们认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学校还不如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

(三)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不高

“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德育育人模式”必然要求学校的德育工作者不仅包括德育课教师,还应包括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社团工作者,以及受聘兼职的各类相关人员。教师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和条件,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其中德育课教师对学生进行直接的思想品德教学,促进学生品质和道德的养成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文化课、专业课教师等其他德育工作者对学生施加一种间接的道德教育,主要表现在:文化课、专业课的德育渗透、党团活动对学生的熏陶与感染,以及德育工作者的示范、引领等等。因此,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品德状况、职业道德素质与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者不仅总量缺乏,而且结构不够合理,“全员”的德育育人模式任重而道远;此外,涉农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因工作地点、薪酬、生活环境等条件,缺乏一定的职业幸福感与工作满意度,马虎应对、敷衍塞责。显而易见,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不高是当前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中面临的重大困境。

二、制约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转型期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实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表现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的确立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但由于思想观念和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城乡二元制度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社会转型的后期效应正在影响着农村社会的改革以及农民思想道德的建设。

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瓜农无限制的给西瓜注射生长剂,最后导致西瓜“爆炸”。透过现象看本质,瓜农之所以做出这种损人又损己的事情,是因为社会转型期农村社会潜伏着不和谐的因素——道德危机。“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这一现象在农村地区、农民身上也有体现。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传统道德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而新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制约着农村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重“技”轻“德”观念的误区

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一般本质属性,即职业性与技术性。涉农中等职业教育不仅培养从事种植、养殖等传统农业类型的从业人员,更应该适应现代农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懂销售、会经营的现代农民。农业产业化的趋势下,锤炼农民的经营销售能力、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首先要从思想道德教育入手。诚实守信、勤俭致富、珍爱耕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其次,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应该以加强农林牧渔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为契机,努力实现“乡风文明”的总体要求,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然而,目前许多涉农中等职业学校仍然过分强调学生技能的养成,重“技”轻“德”观念的误区严重影响了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导致了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面临一种“被孤立”的境地。

(三)德育主体自身的原因

按照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小不同,德育主体主要包括施加主体和接受主体两类。前者是指教师、学校管理者、家长、社会等,后者即是学生。教师职业素质的高低,学校管理者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其接受水平等,都影响着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并制约着其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发挥。现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教师的职业素质有待提高,这直接关系到德育的成效;二是学校管理者的德育思想与观念有待进一步端正,这是德育工作有序开展、顺利实施的思想基础;三是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三者彼此分离甚至抵消,应当认识到它们有着各自不可替代的功能,必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形成德育合力,共同促使受教育者品德的养成与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四是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质量较差,思想道德现状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现象,自制能力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等一系列状况制约着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发挥。

三、增强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

(一)明确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

德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活动。因此,增强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首先要明确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对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的具体要求,是德育目的的具体化。”根据涉农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促进农民“学农、爱农、守农”思想的形成;二是继承艰苦奋斗、质朴善良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成为爱党、爱国的新型农民、职业农民和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技术与管理人员。

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已逐步深入。新农村的建设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对涉农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系到涉农中等职业教育“量的提升”与“质的实现”。其中,“质的实现”应该是涉农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统一。培养学生渴望学习农业相关知识与技能,热爱农村、愿意留守农村并服务新农村的建设,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树立学生献身农业的理想,是涉农中等职业教育“质的实现”的途径之一。传统农民的艰苦奋斗、质朴善良等美德在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冲击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在农村社会开始蔓延起来。为此,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诚信守法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

(二)完善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模式

德育课程是德育目标得以实现的中介和载体。《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其中,必修课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等四门课;另外,各地区、各专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选修课的内容。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德育目标,建立并完善具有校本性、活动性、生活性的模块化德育课程。模块化的德育课程设置应包含职业能力模块、职业素质模块、职业心理模块、职业生活模块以及公民教育模块。显而易见,模块化的德育课程应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基础,以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为目标,通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生活教育、公民教育来实现。完善涉农中等职业学校模块化的德育课程是增强德育效果的途径之一,在涉农专业本质属性的要求下,有利于根据新型农民、职业农民和现代农业技术与管理人员的生涯发展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习惯等。

(三)优化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环境

优化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环境,就是建立一种具有“职教特质、区域特色、农村气息”的校园文化和氛围。“职教特质”着眼于涉农中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其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即校园文化的建设应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来办事;“区域特色”是基于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的角度,涉农职业学校依托各地区的特色资源、迥异的地域文化等构建具有区域性的校园文化环境;“农村气息”是指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环境建设不仅要体现出区域特色,反映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面貌与实际情境,还应集中体现在办学目标、管理理念、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着重展示设施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农艺技术、观光农业经营等专业的风格、风貌。涉农中等职业学校一般都设在农村地区,既是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又为新农村建设及现代农业发展培养一大批实用技术人员,是新型农民、职业农民的摇篮。校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的因素,间接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形成及素质的提升。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熏陶、感染学生,使其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

教育心理学涉及的要素篇2

一、院校学生涉法问题的现状及其成因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法律矛盾和纠纷不断出现,并逐步反映到院校学生中。学生自身及家人的涉法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其身心,从而影响院校的管理和稳定。

(一)学生涉法的主要类型

学生涉法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盗窃、抢夺他人财物,主要发生在家境贫困、逐利意识过强、涉赌或惯偷的学生中;二是人身伤害,个别学生在涉及自身利益时容易因情绪冲动、法律意识淡薄、感情纠葛、经济纠纷、酒后闹事、群架殴打等原因而违法乱纪,致人伤残或酿成人祸,不但给自己人生带来很大伤害,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三是法律纠纷,特别是大学生中兼职打工、实习、就业时与用人单位产生工资、工作时间、劳动保护、劳动合同等法律纠纷,这是学生自身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从而容易上当受骗。

(二)学生涉法的主要特点

院校学生涉法问题涉及学生的切身利益和隐私,具有较强的隐避性、突发性和不可控性,给院校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隐患。一是数量越来越多。近年来,院校学生的涉法事故案件层出不穷,每年以(10%)的比例增加,个别单位在个别年份甚至超过(50%)。因为处理学生的涉法问题耗费了学校组织领导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尤其是涉及学生自身的涉法问题更是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二是涉及面越来越广。院校学生的涉法问题几乎涉及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类型法律纠纷。既有民事、经济的,也有刑事、行政的;既有单位内部的,也有单位外部的;既有涉及自身的,也有涉及家庭亲属的;甚至涉及新入校新生的法律纠纷,几乎涵盖了所有院校和人员。三是解决难度越来越大。涉法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我国法律体系还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许多涉法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和公正的审判,甚至久拖不决,引起学生的困惑和不满,从而影响学校的管理和教育。

(三)学生涉法问题的主要成因

对症下药是治病的方法,解决院校学生涉法问题的前提是找准形成涉法问题的原因。当前,形成涉法问题的主要原因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紧密相关。一是社会经济结构和价值观念变革的影响。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使社会不断经济化,人们由过去的重义轻利变为重利轻义,由过去对理想信念和道德完善的追求转变为对物质生活和现实利益的看重。很多人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过程中,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关系,形成利益冲突,造成利益纠纷,甚至构成犯罪,从而产生大量涉法问题。二是市场经济法制化的结果。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随着国家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大部分社会关系以法律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法律成为人们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人们遇到矛盾和纠纷不再依赖于行政手段和道德约束,而是诉诸于法律,涉法问题增多也就成为了历史必然。三是全民普法大大增强了人们依法维权的意识。随着“一五”、“二五”、“三五”普法教育的实施,老百姓息讼、无讼、贱讼、畏讼的价值取向和“一辈子官司三辈子仇”的处事观念一去不返,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成为人们的一种追求和自觉行动。遇到矛盾纠纷,大家越来越注重从法律角度观察思考,用法律尺度衡量是非利弊,借助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为了几块钱的纠纷不惜花成百上千的诉讼费打官司的事屡见不鲜,为的就是求得个公正公平。与此同时,作为学法、用法先锋的院校学生更是把法律当作维权的护身符。四是我国的法制建设目前还不很完备。目前我国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规定不细、相互矛盾、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随意性大、有法不依、司法腐败、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等不法行为,为司法公正设置了障碍,导致老百姓有理无处说、说了无结果、有结果无公正等现象,从而使涉法问题复杂化。

二、教育引导学生依法办事是当前院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现代素质教育中,法制教育即是院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院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现代学校教育是一个既复杂又开放的社会系统,作为这一系统基本要素的教育内容,会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和社会成员素质提高而不断地吐故纳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与引导,实际将直接对建立法治国家、造就法治人才和培养守法公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法制教育即教给学生科学知识,更教会学生一项生活技能,教育引导学生依法办事不但关系着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着素质教育的成败。素质教育的途径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变得越加完善,随着九十年代末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口号的提出,又为学校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那就是法律素质教育,这是社会、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共同要求和必然选择。邓小平同志曾提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他的讲话指出了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指明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也就是加强教育,特别是学校法制教育。如何教育和引导学生由“知法、懂法”,实现“用法、护法”,这是法制教育的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解决涉法问题是院校管理的重要任务

院校学生犯罪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也是经济发

展导致的必然结果。从数量上看,院校学生作案成员占全部刑事犯罪作案成员的比例逐年增长,在九十年代一个时期以来曾经高达73%,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稳定和社会治安,在心理上给人们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恐慌。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是教育学生“知法、守法”,减少学生犯罪的最基本、最普遍、最有效途径。因此,只有加强和重视学校法制教育,利用学校优势,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的放矢地施加法制影响与教育宣传,使学生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而将犯罪扼制在萌芽状态,这既是院校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现代学校对建设法治国家和维护社会稳定应尽的法律责任。(三)法制化管理是院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实行依法治校,科学管理,才能建设良好的法制教育校园环境,法制化管理既是依法治国方略的一种生动体现,同时也是学校得以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实行法制化管理,力求依法治校,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完善法制制度,并严格按章办事,就能在校园内形成讲求民主、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自觉维护校规校纪的良好氛围,这是一种强大的隐性课程,久而久之,在这种制度的科学管理与实施下,学生会养成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善于用法、勇于护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这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法制建设与长效管理,使法制教育事半功倍,最终实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培养目标。

三、解决学生涉法问题的对策措施

(一)营造氛围,预防为主,在宣传教育上下功夫

开设法制课。坚持发挥学校第一课堂的主阵地作用,要把基本法律知识、基本行为规范和现代法治观念作为学生法制教育的重点内容,加强信息报送和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导向作用。院校要逐步实现教学计划、教材、课时和教师“四落实”,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要深入开展“法制教育月”和“警校共育”等活动。学校要主动邀请专业法制人士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并请求其定期到校为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与宣讲,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讲解,使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普遍得到增强。

(二)健全机制,在制度落实上下功夫

院校应高度重视法制教育工作,成立法制教育组织领导机构,定期研究分析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强化组织协调,建立责任机制,营造领导有力,职责明确,分工协作,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学校要明确职责,给教师确定硬任务、硬指标,要将授课的效果与教学实绩挂起钩来,与年终考核、晋级、晋职挂起钩来。同时,家庭及全社会都要共同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各自的优势,努力营造一个学法、守法、护法的社会环境。建立家庭、学校、社会、警局联动机制,形成一套完善的学生法制教育的工作网络,逐步实现学生法制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

(三)协调解决,在处理问题上下功夫

教育心理学涉及的要素篇3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校企合作;共建共享

2020年,我国完成了全面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党中央确立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脱贫攻坚战有序收官之际,乡村振兴开始引发社会关切,并成为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三农”工作的重点。乡村振兴战略立足于国家长期发展需求,切中“三农”问题本质,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其重要性不言自明。为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各地、各部门必须密切协调,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农村美丽,农业兴旺,农民致富”的远景战略目标如期实现。在此期间,各地职业院校将发挥生力军作用,尤其是以涉农专业教学及育人工作助力乡村振兴。为此,各地中职学校要致力于涉农专业师资力量培养,打造创新能力强、专业技能过硬、道德优异的教学团队,确保中职涉农专业育人工作的有效推进。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中职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背景与意义

(一)建设背景

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从国家层面对未来一段时间内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提出了要求。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密切衔接,对促进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在乡村振兴全面推开的背景下,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都在协同发力,以促进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职学校的涉农专业教学直接与“三农”问题相关,理应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的一部分。为此,要加大涉农专业教学创新队伍的建设,为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和育人水平提升创造磅礴动能。以广西地区来说,本地各类职业院校正协同发力,从推进涉农专业教学和育人工作入手,积极改善专业教学基础设施,增强师资力量,促进“产教融合”基础上的实训教学。比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现代农业(种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广西九张创新名片工作方案(2018—2020年)》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广西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明确部署,也为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基于上述背景,推进中职院校涉农专业教学工作势在必行,而增强师资力量,促进专业化教学团队的建设,则更具紧迫性。

(二)建设意义

推进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既是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教学创新的现实需要,也是中职学校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践行“依托行业,立足地方,服务‘三农’办学理念”的基本诉求。同时,着力打造高素质的涉农教学团队,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可以直接作用于涉农专业育人工作,为培养技能型涉农人才、新型农村管理者与新型农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对更好地服务地方“三农”工作有显著作用。正所谓“名师出高徒”,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只有不断提升中职涉农专业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打造一个业务能力强、师德师风端正、甘于奉献牺牲的高水平教学团队,才能提升涉农专业教学与育人品质,进而为乡村振兴提供一大批高素质的建设、服务和管理人才,促进地方“三农”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中职院校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既要具备高水平的服务意识、创新建设与专业技能,又要适应本地乡村振兴工作的现实需求,体现“一体多元”的队伍素质要求,为本专业育人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总之,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无疑是中职院校高水平育人的基本保障,也是学校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及产业发展的必要前提。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路

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求入手,中职学校要发挥生力军作用,着力提升涉农专业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为此,不断加强涉农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全面提升师资能力与质量,无疑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构建“三对接”

产教融合模式,锻造“三能”教学队伍为助力地方“三农”工作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职学校要在涉农专业教学工作中投入更多资源,确保学校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涉农专业直接与农业、农村问题相关,且涉及专业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参与农村建设、农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即战力”。中职学校要重视涉农专业教学工作,全面提升教师的能力与素质,打造高水平的创新团队,确保专业教学及育人工作取得有效进展。我们要始终秉持“产教融合”理念,将教学队伍建设与“三农”工作紧密融合,突出教师技能的培育与提升。要构建“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教师与师傅”的“三对接”模式,扎实推进产业与教学融合,确保涉农专业教学与农业产业发展形成集聚力量,引导教学人员在实践环境中增长见识,提升教学素质,确保教学呈现动态化效果。如表1所示,“三对接”模式强调了产教融合之于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不可或缺性,提出了“三能”诉求,即教学团队要具备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技术研发能力、技术服务能力”,这样才能契合涉农专业教学需求,为育人工作提供支撑。在“三对接”模式下,中职学校要打造一个“懂教学、会科研、善服务、能管理”的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不断更新教学思维及素材,强化课程开发、产业融合,深化实训教学,确保教学日益精进。例如,在中职“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的教学团队建设中,要密切教师与相关企业技术人员的联系,及时吸纳果蔬花卉种植、栽培、田间管理的新理念、新技能,确保教师持续更新教学思维,掌握实践教学方法。同时,要与果蔬花卉企业加强合作,共同编制课程、校本,将实训基地建在企业内部,便于教师深入一线开展教学。在企业环境与氛围下,教师可以获得果蔬花卉的一手教学资料,实现“实训驱动”教学,这对提升中职涉农专业教学水平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强化涉农专业“校企合作”,推动教学团队“四共建”

在中职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目标指引下,教学人员要深入产业一线,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不断提升实务能力,强化实践认识,摆脱教材及理论束缚,为教学工作注入“活水”,全面提升涉农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中职学校在深化“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应立足教师队伍的“共建共享”,确保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能够在农业科技理论指引下开展企业化教学,形成“理论搭台,技能唱戏”的良性效果。要认识到,企业与学校是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双主体”,教师只有深入了解企业诉求,掌握产业动态,形成一体化思维,才能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为此,要细化教学团队共建举措,提升四维驱动能力,不断深化教学队伍培养工作。如表2所示,在“校企合作”平台下,将“四共建”思路作为中职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基本路线,就是要落实校企联动下的“共建共享”精神,提升教学团队建设水平与创新能力。在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同评价与共同培养师资的思路下,进一步细化驱动性策略,实现教学团队建设走深、走实。表2提出的“四维”驱动策略即“以校企融合为纽带,以研发中心为载体,以技术服务为关键,以运行机制为保障”,实际上突出了校企合作的中心地位,强调了研发与技术服务的引领价值,展现了运行保障的重要性。如,在中职“园艺技术”专业的教学中,教学团队建设必须坚持校企合作思路,通过企业与学校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课程的方式,强化教师的技术认知与研发能力。通过校企合作,专业教师可以深入园艺企业公司、基地与培训中心等实体场景中,既可以全面认识园艺产品生产流程与步骤,同时又可以深入掌握实训教学要点,密切与课程、教材的理论对接。同样的,园艺类企业借助与中职学校的合作,在“共建共享”理念下,可以直接指导专业教师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与育人工作,从而为本企业培养对口的技能型岗位人才。

(三)以涉农实训教学为依托,打造平台化的教学创新团队

为更好地对接本地乡村振兴及乡村产业发展工作,职业院校要加大师资力量投入,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创新团队,这是确保教学质量与育人品质的前提条件。以此需求为导引,要强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建构“校企联动”“产教融合”的实训教学平台,通过大量的实训、实操教学引导师生实现“双向进步”,确保教学人员在实训中提升教学认知、感悟与行动能力,夯实教学队伍的技术根基,确保育人工作形成有序业态,产生多元价值。如,中职院校可通过与本地农业生产企业的合作,双方共建“现代农业生态长廊”“果蔬花卉智慧农业大棚”等生产性涉农实训教学基地,制定实训教学制度,安排师生共同参与生产、掌握农业种植及田间管理的基本技巧,在实训模块下提升“教与学”的双向能力。借助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学生可以提升涉农专业技能水平,专业教师还可以在“教中悟”,在“生产中积淀”,形成平台模式下的教法思索与改进,这是传统的课堂与理论授课无法替代的。一言以蔽之,借助实训基地与“校企联动”的平台构建,教学人员能够在实训场景下开展全周期教学,既保证了涉农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又为教学队伍的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因此,平台化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在中职涉农专业教学工作中居于特殊位置,要引起高度重视。要改变“实训教学单一服务学生”的理念,将教学人员的培养和教法成长置于平台化的实训环境中,提升教学团队的创新能力,确保教师队伍真正适应高水平育人需求,推动实训教学稳步发展。

(四)开展有效教学评价与反馈,加大教学队伍支撑与保障

针对教学团队的有效评价与反馈,可以及时检视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同时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形成镜鉴效应,进而推动中职涉农专业教学团队的创新建设。此外,学校、企业及相关培训实体要进一步加大对教学团队的支撑、保障与扶持,确保资金、设备、物资、技术、政策能够满足教学团队成长需求,能够更好地助力涉农专业教学工作。如,在中职“园艺技术”专业教学中,借助紧密的“校企合作”,教师的教学工作既要依照课程与教材有序推进,更要深入基层与种植场景中开展实训教学。在阶段性教学任务完成后,学校、企业、种植户及学生可以针对教师教学工作开展多维度评价,借助不同指标,形成反馈意见。比如,针对“种植理念”“种植效果”“动态种植目标”“种植收益”等具象指标,各评价主体给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形成反馈意见,重点指出教师教学的疏漏、缺陷和不足。通过针对性的评价和反馈,涉农专业教学人员可以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加大教学与企业、产业需求的对接力度。另外,要加大对涉农专业教学团队的关怀、扶持与支撑,形成立体的保障效果,确保教学人员“学懂、弄通、坐实”,不断提升教学素质与育人能力。如,学校要密切与企业的沟通,为教学团队提供充足的技术保障和教学硬件支持,扫除教师队伍的后顾之忧,使之可以专心致志地开展教学。要推动教师与企业师傅的密切合作,形成制度保障,确保教学团队深入产业环境,不断创新教学工作。

三、结论

综上所言,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教学工作大有可为,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契机。为更好地服务地方,助力乡村振兴,中职学校要不断提升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水平,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共同建设思路,践行“共建共享”理念,推动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走深、务实,全面提升教学团队的业务素质、技术能力、服务水平与管理技能,为涉农专业教学与育人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为“三农”工作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创造积极条件。

参考文献:

[1]谢桂芩,李明,杨玉华,等.广西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9(10):69-71.

[2]靳晓璐.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途径分析[J].文存阅刊,2018(3):126.

教育心理学涉及的要素篇4

【关键词】应用型;学前保育学;课程教学;目标定位

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保育学》课程涉及学前儿童生理发育、健康评价、营养膳食、事故预防与处理、疾病预防与处理、幼儿园环境卫生等方面知识。该课程是集知识教育与能力技能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体现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然而,在长期教育的实践中,由于对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造成教学实践中的种种偏差,影响了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在学前教育专业由复合型向应用型目标转变的背景下,对《学前保育学》课程的目标定位进行反思和研究,有利于加强课程建设,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根据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5年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目标下学前保育学教学改革研究(15JG001Q)》的要求,我们对学前保育学课程的目标定位进行了初步探讨。

现在全国各高校相关专业《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名称不尽一致,有《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幼儿卫生与健康》、《幼儿卫生与保育》、《幼儿园卫生学》等等,但课程内容基本相近。就课程内容来说,《学前保育学》课程基本涉及如下热荨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与保健知识。这一部分是本课程知识的奠基部分,旨在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生理发育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为学前儿童保育工作提供主要依据,使学前保育活动能够按儿童生理发育的规律办事。其主要内容涉及人体系统及感觉器官的生理发育特点和主要功能,学前儿童系统、感觉器官的生理特点及其保健要点。

学前儿童健康及评价知识。这一部分内容是学前儿童健康学基本知识,旨在使学生掌握运用健康学的原理来分析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及体格发育评价指标、标准及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学前儿童健康的含义,影响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因素,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及体格发育评价指标、标准及方法。

学前儿童营养卫生。这一部分内容涉及营养学基础知识,旨在让学生了解维持儿童生命和健康过程中营养素的来源和构成,从营养的角度保证提供儿童生长发育需要。其主要内容包括营养学基础知识,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的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幼儿膳食的配置原则,幼儿膳食计划和食谱的制定,托幼机构的膳食卫生。

托幼机构的生活保健制度。这一部分是从制度层面讲解幼儿园生活制度,旨在让学生掌握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卫生要求,从幼儿园生活环节了解卫生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合理科学地制定幼儿园生活制度,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各环节的卫生要求,托幼机构体格检查制度、预防接种制度、隔离制度、消毒制度、环境卫生制度。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预防与处理。这一部分是从幼儿园安全管理的视角讲解安全管理和教育,儿童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和技能,旨在提高安全意识,应对意外事故。其主要内容包括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原因,托幼机构的安全管理及安全教育,托幼机构一般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和技能。

传染病及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这一部分是根据幼儿成长的生理特点讲解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和疾病的基本知识,预防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和疾病的技能和护理技巧,旨在掌握各种病症发生的规律,应对传染病和常见的病症发生。其主要内容包括传染病的发生的基本途径和症状,掌握常用的病症预防和护理技术,能够在教育实践中预防传染病和常见疾病的发生。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这一部分是从儿童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掌握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掌握学前儿童典型心理问题的症状、成因及预防办法。旨在掌握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预防和早期发现学前心理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概述,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的年龄特点,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托幼机构的物质环境卫生。这一部分是从幼儿园物质环境卫生的视角,介绍了托幼机构物质条件方面的卫生要求。旨在让学生掌握的物质环境建设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并尝试进行初步的环境创设。内容包括托幼机构的房舍、场地、常用设备、教具、文具、饮食用具、盥洗用具卫生等。

通过对《学前保育学》课程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前保育学》具有综合性课程的特点。它集知识教学、能力教育、技能训练为一体,涉及知识内容广泛,能力培养要求较多,操作技能具体,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从事托幼机构工作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

1、《学前保育学》课程的价值取向

课程的价值是课程教学追求的目标取向,是课程教学的实际效能。课程价值取向一般可以分为以理论知识追求的价值取向和能力技能培养的价值取向两种类型。如各种原理课程教学,其价值取向就是要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说明实际问题,而有些课程则是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技能技巧。当然对于任何课程的价值取向不可能十分明显的分为理论型或技能型。理论型价值取向中,也强调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技能的培养,能力技能型价值取向也要以知识教学作为基础。但从总体上分析,不同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十分明显的。从《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内容来看,它虽然也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基础知识的传授,但从课程的目标来看,它的价值取向并不是知识教学,知识教学是技能技巧教学的奠基,要求学生在掌握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处理从事幼教职业的技能技巧,能够在将来职业生涯中,熟练地处理幼儿营养、健康、疾病预防和处理、事故预防和处理、幼儿园环境卫生创建工作的实际能力。因此,《学前保育学》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儿童保育的能力和技能。

2、《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学科地位

高等院校的专业具有明确的培养方向,而各专业的培养方向,是通过课程体系来体现的。在课程体系中,不同的课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托幼机构从事教学和保育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和管理人才。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具有保教结合的特殊性,不仅要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教学,还承担着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任务。其课程体系是由学前教育和保育两个部分构成。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音乐、美术、体育、学前活动等教育类课程,这些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从事幼儿教育的能力。而《学前保育学》课程,则主要普及幼儿卫生健康知识,培养学生从事幼教职业中的保育能力,能够在幼儿教育中保证幼儿健康成长,为幼儿教育提供卫生健康保障。因此,《学前保育学》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占有重要位置,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3、《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功能

课程的功能就是课程在专业教育中所起的作用,课程的功能是由课程性质决定的,不同性质的课程在专业教育中有不同的功能。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按课程功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学前教育类课程,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课程等课程系列,这些课程体系主要功能是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培养学前教育教师奠定知识基础。二是艺术教育类课程,包括学前体育、学前绘画、学前音乐、学前手工、学前活动等课程,这些课程体系的主要功能是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各种技能技巧,奠定从事幼儿教育的职业能力。三是学前保育课程,主要包括《学前保育学》课程,其主要功能是让学生掌握在学前教育过程中,促m学前儿童健康成长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功能是为保障幼儿健康成长,为学前教育教学提供重要保障,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重要的职业素质教育。

4、《学前保育学》课程的特点

从课程的内容可以看出,《学前保育学》课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综合性。《学前保育学》课程集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健康知识、儿童营养、托幼机构生活保障、事故预防与处理、疾病预防与处理、儿童心理卫生、托幼机构环境卫生知识为一体,涉及面广泛。第二,实用性。《学前保育学》课程的设置直接针对托幼运机构的卫生保健活动开展教学,它从幼儿生理发育特点开始,涉及到托幼运机构卫生保健的方方面面,是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工作指南。第三,技能性。《学前保育学》课程对于学生学习的要求,是要掌握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所必需的各种技能技巧,这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学前保育学》课程的主要目标。

通过对《学前保育学》课程内容、价值取向、学科地位、课程功能和课程特点的分析,我们可把《学前保育学》课程的目标定位归结为“知识奠基一强化能力一突出技能一提高专业素质”,其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途径,技能是目标,素质是归宿。

知识奠基是指《学前保育学》教学要以幼儿生理学、幼儿园卫生学、幼儿园营养学、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等方面的知识作为基础,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从事托幼机构保育工作的基础知识,做到基础知识扎实。因此,《学前保育学》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引导学生掌握有关知识,为培养能力、训练技能奠定基础。

强化能力是指《学前保育学》教学要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各种知识是什么,还要使学生学会在托幼机构的工作实践中善于利用学前保育学的各种知识分析问题,能够按照幼儿保育的有关要求对托幼机构各种设施进行设计、规划和检测。因此,在《学前保育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增加学生见习机会,利用案例教学,使学生在实践实验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心理学涉及的要素篇5

1.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教育信息一体化现状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与网络的时代,在这一时代之下,人们的生活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与学习都通过信息网络以数据的形式记录下来,伴随着保存的数据越来越多,我们实际上正在逐渐地步入一个充满大数据的时代。有资料将大数据定义为:涉及的、巨大的、没有办法通过人工在所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截取、管理以及整理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信息,以帮助人类能够进行正确的决策目的[1]。

与此同时,大数据也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数据量大、数据形式多样化、数据流动的速度较快以及数据价值密度比较低等。这四大特征的存在,决定了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能够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使得人们的生活形式与学习形式更加的丰富多彩。

我国信息素养教育已开展了二十几年,但主要是以文献检索课方式进行,目前信息素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构建良好的信息素养一体化教育体系是适应这一要求的重要举措。探讨如何将信息素养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和构建全方位、一体化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以实现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整体提升,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十二五”以来,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国高校在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在信息素养教育一体化教育模式等方面存在差距。据笔者调2012年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不高,信息意识不强,信息道德匮乏,如不尊重知识产权、学术规范等,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对信息素养教育重视程度还不够,没有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一体化教育模式。

2.基于创新视角下的分析新型综合网络平台的必要性

时代在发展,亟需创新型综合人才。本科生是创新能力的生力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大学生抓起,夯实基础,才能枝繁叶茂,生生不息。多种模式下的新型综合网络平台集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从多个方面多个视角打造校园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信息时代,而知识经济则是以创新的速度、方向决定成败的经济。在这样的时代里,只有创造性人才才能掌握主动权,也只有创造力开发才是人类通向21世纪的保证。因此,作为21世纪人才培养基地,高等学校,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创新理念。如何引导?首先,必须要走出计划经济条件下传统教育的误区,必须要从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创造教育为中心的素质教育,这有赖于建立一体化的信息化平台。再次,是自主教育,创设问题情景与民主宽松的心理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也许信息一体化平台的支持。

在新时期新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的转折,是适应21世纪新时代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根本标志[2]。因此,如何营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创新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已成为高等院校迫在眉睫的任务。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今高校学生校园网络平台才会像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面对这种形势和情况,高校教育者们必须以全新的态度,重新认识校园网络平台的重要作用,使其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实现培养创新应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3.新型一体化综合网络平台的整合与协同

3.1一体化的总体思路

所谓一体化总体思路,是在综合考虑学校教育、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需求的基础上,从全局和整体的高度规划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方针、策略、发展规划与实施计划,全面考虑硬件环境建设、应用系统建设、管理规范建设和支持机制建设,按照规划协同地推进学校信息化。而要搞好高校创新教育、管理、服务信息化的一体化建设,关键是要抓住科学全面的总体规划和协同有序的项目实施两个环节。

3.2科学全面的总体规划

做好总体规划是搞好高校信息化的关键,总体规划的制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在充分了解学校的信息化现状、需求,特别是学校发展对于信息化的需求的基础上,结合it技术的发展形势做出科学、全面的规划。

3.3协同有序的项目实施

总体规划做好后,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就在于项目的组织实施。项目的实施有很多需要考虑的问题,如项目组织者的选择、软硬件的选型、实施队伍的选择、实施进度安排等等,但是,从宏观组织管理来说,有两个方面一定要特别注意,一是协同,二是有序。

在信息化建设中,硬件环境(包括网络与服务器系统)和软件系统需要协同建设,硬件环境的建设可以适度超前,但不必过于豪华,否则会导致资金的严重浪费;软件系统的建设与应用要及时跟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涉及的要素篇6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家庭因素;心理健康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比以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压力,主要是威胁他们心里健康的因素极为复杂,更甚至于心理状况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素养,因为大学生的人格水平的高低直接被社会各界人士高度关注,普遍的认为应该以贫困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此来进一步的研究家庭因素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的影响。

1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1.1研究的对象及分析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与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河北省某大学2010级学生中抽取200名进行问卷调查,所收回的问卷有190份,有效率为95%,其中男生78人,女生112人。

在此次的调查中,我们认为不同的教育方式对于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具有不同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三类教育方式,第一类为权威型的教育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形成严重的服从、懦弱,甚至于不诚实的人格特征;第二类为放纵型的教育方式,采用这种方法的父母对于子女过于溺爱,造成孩子形成任性、独立性差的人格特征;第三类为民主型的教育方式,这种情况下孩子多表现为活泼、积极、自立的人格特征。

1.2调查方法及工具

父母家庭教育方式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研究,主要有12个因素,即F1(父亲态度温和)、F2(父亲严厉)、F3(父亲干涉)、F4(父亲偏爱)、F5(父亲拒绝)、F6(父亲过分保护)以及m1(母亲态度温和)、m2(母亲严厉)、m3(母亲干涉)、m4(母亲偏爱)、m5(母亲拒绝)、m6(母亲过分保护)。采用1-4计分形式,经过检测各个因素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都在0.464-0.905之间。

人格问卷调查方式也通过成人问卷形式,共名列80道题目,其中包括4个因素表,即e(内外向)、n(神经质)、p(精神质)、L(效用度)。epQ的特使体重的因素分析只要求问答者回答是与否,此因素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8以上。

1.3调查数据的处理

通过本次问卷得到的相关数据,以班为小组进行统一的数据整理,通过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的分析及处理。

2研究结果的分析

2.1男女大学生在人格上的差异

男女大学生在p因素上的差别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在L因素上的差别表现为女生高于男生,见表1

表1男女生人格特征的独立样本t检验

因素表男女

n=78n=112

t检验

p因素6.373.945.672.293.349**

L因素9.342.9811.032.763.778**

注:**p

2.2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家庭教育方式的相关分析

通过调查显示人格特征与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显著相关,主要表现为e因素与F1、m1因素呈正相关;n因素与F1、m1呈负相关,与m3呈正相关;p因素与F4、m2呈正相关,与m4、m5呈负相关,相关结果如表2。

表2人格特征与父母教育方式的相关分析

e因素n因素p因素L因素

F10.202**0.1220.0480.105

F20.0140.0650.0870.243**

F30.1050.0750.0190.057

F40.0070.0050.146*0.161*

F50.0090.0650.0970.187**

F60.0930.0950.0970.054

m10.203**0.178**0.0940.015*

m20.0460.0420.142*0.124*

m30.0860.203**0,.0550.204**

m40.0420.1050.156**0.207**

m50.0140.0350.196**0.146**

注:**p

3结果总结与讨论

3.1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典型性结果讨论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男女在人格特征上存在着显著地差异,主要表现在,在p因素(精神质)上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因素在现实生活中又称为倔强性,并不是人们理解的精神病,它在所有人的身上都普遍存在,只是每个人表现的程度有所不同。结果表明的男生得分高于女生表示男生比女生更有可能表现出孤独感,很难适应外部的环境,同时也不能很好地与他人相处,在调查中因素主要表现为调查者的性格特征为虚假,而女生分数高于男生则表现为女生在遇到不利问题时明显的表现为自我的隐蔽心态。

3.2父母教育方式的不同对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教育方式中F1(父亲态度温和)、m1(母亲态度温和)与e因素和n因素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与e因素存在正相关,与n因素存在负相关,这表明在父母态度温和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大学生性格外向,表现为爱好社交,爱好冒险,很少有闷闷不乐、忧心忡忡的时候,这样比较容易形成健全的人格特征。而与L因素相关性较高的F2(父亲严厉)、F5(父亲拒绝)、m3(母亲干涉)、m4(母亲偏爱)、m5(母亲拒绝)等因素,表明在父母的教育过程中对于大学生大多采用比较严厉或者惩罚的方式,这就使得大学生产生了逃避处罚并喜欢说谎的习惯,而且在母亲身上表现的过于溺爱以及过分干涉孩子的一切,也进一步的说明了父母教育方式的不同对于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有很好的预测作用,其中m4(母亲偏爱)、m5(母亲拒绝)和F2(父亲严厉)因素对于L因素的解释率也表明了在父母的教育方式下,母亲的态度相比较于父亲而言,对于孩子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在以后的家庭教育中应该更重要的注重母亲的教育方式,以避免对于孩子的后天成长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

4结束语

本次的调查研究结果主要表现:第一,男女大学生在p(精神质)因素和L(效用度)因素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第二,家庭教育中父母教育方式的不同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并且从教育方式中F1(父亲态度温和)、F2(父亲严厉)、F4(父亲偏爱)、F5(父亲拒绝)以及m1(母亲态度温和)、m2(母亲严厉)、m3(母亲干涉)、m4(母亲偏爱)、m5(母亲拒绝)等因素与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中的各因素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关系,同时我们可以知道m1(母亲态度温和)、m3(母亲干涉)、m4(母亲偏爱)因素对于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所以,在以后的人格特征塑造中,一定要注意这几个因素的预测作用,以便提前做好大学生人格特征塑造的基础作用。

教育心理学涉及的要素篇7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服务提出新的要求,为此国家已经从政策上鼓励老年产业发展,尤其是推进涉老服务业的社会化和标准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论是从老年群体、及其所在的家庭,还是涉老产业,都需要大量的涉老职业技术人才。有人曾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全国每年需要的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管理、老年养生保健等方面中专以上的专业人才至少在1万人以上(不包括大量的从事老年产品开发的专业人才)。总体上看来,涉老职业技术人才大致可以分成三类:一是涉老机构管理人员。比如养老院、养老服务中心等机构的管理人员,他们的管理理念、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相关机构的服务质量;二是涉老技术工作人员。他们需要用自己所拥有的科学观念、精湛技术、高超技能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护理、心理沟通、精神慰藉等多方面的服务;三是志愿者队伍。近年来,志愿者队伍成为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往往以热情为先导,以使命感为动力,就近对老年人提供临时性的服务,但他们的工作往往具有临时性。从目前的这些服务队伍来看,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很多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者缺乏养老服务的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经验。而目前活跃在养老服务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多为农民工,他们往往将养老服务理解为是简单的生活照料,从观念到技能方面都亟待提高。志愿者队伍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之前往往没有专业的技能准备。由此可见,要更好地服务老年人的需求,必须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技术队伍。但是,我国目前涉老职业技术教育尚不能满足

上述要求,不论是从专业建设、培养体系还是科学科研的水平都尚待提高。到目前为止,只有个别学校在尝试进行涉老职业技术教育,但从职业技术教育的整体水平来看,此类教育尚不成熟。而在发达国家,同类工作起步较早,一些国家已经有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的相关职业教育。早在1976年,美国开设老年学课程的学校就达1275所,其中27%是大学。1980年,美国社区学院中有三分之一至一半开设一门或数门老年学课程。一些发达国家涉老服务人员已占总人口的1%以上,这些人员一般需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如日本,目前有324所大学设置了介护福祉专业,只有考取了介护员资格证书,才能上岗从事涉老产业工作。因此,基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需求,积极进行职业教育的相关调整,既是建设和谐老龄社会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国社会整体幸福感的需要,更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笔者认为,职业技术院校需要着重搞好涉老专业建设、完善涉老职业培训机制、加强涉老课题的科学研究。

二、加强老年学类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

1.坚持实用性的专业建设理念与思路

老龄化社会需要大批经过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懂得现代老年养护技术、有较强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职业技术院校需要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和老龄产业发展的需要,适时建立一系列老年学类的职业技术专业,诸如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体育运动与保健、老年营养与保健、老年休闲旅游等。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应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校政结合、校企结合”的理念。在专业建设时应该坚持的整体思路为:职业技术院校和相关老年学院系要主动与各级老年学学会、养老服务协会等组织,以及民政局、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加强联合,建立与多个涉老行业组织和机构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实施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坚实基础。

2.制定可操作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

专业建设的理念和整体思路为老年学专业提供了宏观的方法论,但是老年学类的专业是一个专业群,包括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服务与管理等具体专业。各专业建设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总体上说来,在培养目标上都应该达成培养具有敬老爱老美德、专业思想坚定、专业理念先进、专业技能扎实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但各具体=号业方向的特色应该鲜明,在具体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确定针对性强、实用价值大、可操作的专业目标。比如老年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设,就应该培养具有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和综合素质、现代化的服务意识与创业精神,不怕吃苦、乐于奉献,能在各级社会福利机构、社区、社会组织等部门从事社会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就应该面向基层民政部门、社区、养老机构和老年社团组织第一线,培养具有助人自助社会工作价值观和创业精神,不怕吃苦、乐于奉献,能从事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专业技术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老年运动与保健方向的培养目标则应该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运动、养生、康复及管理、社工、护理、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胜任社区、大型企业、疗养院、体育健身俱乐部(会所)、高档养老机构、体育与健康产品企业、体育与卫生行政部门等涉及老年运动健身、养生保健领域的研究、指导、推广、组织等工作的全面发展、创业发展、创新发展的一号多能型人才。

3.制定立体的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黾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环节。与专业体系相适应,应该建设一整套课程体系,应该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老年社会学、老年政策与法规、老年心理学、老年护理学、老年教育学、老年生理等多方面的通用知识。还要结合各自具体专业建构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比如老年社会工作专业则要掌握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实务、老年心理学、老年护理与保健、老年运动与保健、老年康复训练、老年活动策划与组织、涉老产业经营与管理、社会调查方法等课程的知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则要掌握老年护理与保健、老年运动与保健、老年中医养生、老年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兴趣活动设计、老年政策与法规、老年康复训练、老年营养与膳食等学科的知识。老年运动与保健专业则应该掌握老年护理与保健、老年运动与保健、老年中医养生、中国传统民族体育养生法、老年兴趣活动设计、老年康复评定、老年康复训练、老年营养与膳食等课程知识。

三、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需求的涉老职业培训体系

可以预见,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及其老年产业的发展,涉老学历教育需求上升的同时,社会对林林总总的涉老在职培训的需求将日趋旺盛。一方面是因为在信息社会和学习型社会,没有任何一种职业教育能够让学生形成一劳永逸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社会对老年学人才的定位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求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工作者,不仅要掌握老年人护理的一般知识、技能,还要掌握老年行为学、老年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但是,当前和今后相当一部分的从业者在从事此项工作之前,不一定有较好的教育准备,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接受补偿教育,要求职业技术院校要提供多方面的培训服务,为此,需要建立好三个体系:

1.建立和完善涉老培训的层次体系涉老工作人员的种类是多样的,因此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必须建立立体的层次体系,服务于多种类型的要求。当前,应该建设好三个层次,一是基础技能培训。面对较早进入社会,基础知识并不牢靠的群体,比如只有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受众,对他们的培训侧重技能技术的掌握;二是中等职业培训。这类培训的受众为知识程度较高的群体,他们需要掌握系统的职业技能,这类培i~iln既要重视技术也要重视知识体系;三是涉老产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涉老产业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的是老年学的原理性知识、涉老工作人员专业发展的规律、涉老产业发展及其运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这类培i#ii~U不应该是技术型的培训,而是层次较高的综合型培训。

2.建立和完善涉老培训的模块体系培训模块是针对涉老产业、行业、机构设计的成型的培训目标与内容的整合。比如针对养老公益事业设计的模块,其目标应该是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促使其更加符合标准与规范。为此,需要开设的课程应该包括人际沟通、营养与饮食保健、老年运动保健、老年健康照护、老年心理护理、养老需求评估、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技术、老年常见疾病康复等内容。针对福利协会设计的模块,其目标应该是针对老年福利协会下属养老机构管理人才缺乏而设置,所开课程应该包括老年社会工作、护理人际沟通、老年运动保健、养老机构管理实务、养老机构信息化管理、老年政策与法规、社会管理学、老年活动策划等内容。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涉外养老将成为一种新兴事物,为此还可以设计涉外养老模块,主要是针对有外国人的家庭,有外国人消费的行业组织、机构设计的,所开课程除了养老照护课程之外,还应该新增英语口语、专业英语、老年心理护理、护理多元文化、涉外岗前培训、世界文化及风俗等。当然类似模块还很多,职业培训单位可以随时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设计、完善和创新。’

3.建立和完善涉老培训的师资队伍体系完备的师资队伍体系应该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职业技术院校优秀的教师。这一部分培训师资需要职业技术院校尽快打造,并针对培训群体尽快形成自己的培训方法,特别是要分析校内学生教学与社会人群教学在方法上的差异;二是来自各高校和研究部门的相关研究人员。这一部分研究人员的优势是他们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能够从思维和方法上启发受众,并为带着问题来参加培训的受众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指导;三是来自一线具有丰富经验的实践型专家。“让实践者走上前台”是目前培训的特色,一线实践型专家的最大优势是实践经验丰富,所掌握的案例丰富,他们能够加强培训的情境性和现实感。这三类培训师资各具优势,职业技术院校应该认真分析区域内的资源,尽快建立起培训师资资源库。

四、加强并促进涉老职业教育研究

1.通过多种形式激励教师进行涉老科研首先,各职业院校应该高度重视涉老职业教育的研究工作,每年拿出一部分经费作为涉老职业教育的专项研究经费,鼓励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申报校级层面的科研课题,这样既能激励年轻教师的科研热情,又能够达到发现好课题、好苗子,为申报更高级别涉老研究课题做准备的目的;其次,应该制定和完善系列“课题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科研奖励办法”。对于公开发表涉老研究的论文、专著及纵向课题立项予以奖励,特别是应该建立学校层面的科研配套政策。目前,很多高校都建立有类似配套措施,比如对纵向部级和部级课题实施一比一配套,对于结题鉴定为优的还有奖励;对于涉老横向课题可以通过减少管理费的形式予以鼓励。这些科研投入必然会激发教师参与涉老科研课题的积极性,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也是巨大的。

教育心理学涉及的要素篇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水利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新知识、新东西层出不穷,职工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变化,对职工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利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培训内容的实效性、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培训方式的多样性等问题都有待探讨。

【关键词】

水管单位教育培训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行各业得到迅猛发展,然而水利管理单位的发展在一段时间内却相对滞后,这可能根水管单位的现行用人体制存在一定关系。水利管理单位中普遍存在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匮乏的现象,而广大职工中也存在“大锅饭”思想,缺乏忧患意识、学习主动性差等等一系列问题。

应该说,当前的水利职工培训工作总体是好的,成效非常明显。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水利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新知识、新东西层出不穷,职工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变化,对职工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利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培训内容的实效性、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培训方式的多样性等问题都有待探讨。那如何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呢?这就要求培训工作不但要在量上努力,更要在质上下功夫。

1职工教育培训要为中心工作服务

职工培训不是为培训而培训,而是要培养职工思维,开阔职工视野,提高职工素质。要做好培训工作,就必须摆正位置,把职工培训作为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紧紧围绕单位的中心工作来开展,为中心工作服务。如果培训工作不与单位的中心工作紧密相联,为培训而培训,那培训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培训工作涉及面广,既涉及培训对象的调训,又涉及培训经费的开支;既涉及培训队伍的管理,又涉及培训基地的建设等等。没有单位领导的重视,一切无从谈起,培训工作也将寸步难行。而培训工作要引起领导的重视,取得领导的支持,为单位的中心工作服务,就要围绕单位的中心工作来开展。当前,水管单位的中心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安全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民生水利四大任务,不断开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水利职工培训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努力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帮助广大职工特别是领导职工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人才观,正确的群众观,为水利现代化建设和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要做到以人为本

要做好培训工作,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从不同层次和不同岗位职工的需求出发,充分尊重职工的意愿,以满足职工的需要为目标。因此,在班次的设置上,要根据各单位的实际及职工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在课程的安排上,要结合岗位、形势要求,针对不同的学员,不同的班次,精心设置,可采用菜单式选题的方式让学员自由选课。在管理上,要体现人性化,充分尊重学员,精心为学员服务,让学员学得安心,生活舒心。在教学方式上,要教学互动,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让学员充分参与教学过程,这样,学员才能开动脑筋,主动参与。总之,培训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围绕培训人、服务人、提高人的这个方向来开展。

3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要紧扣当前的政策、形势要求

职工培训主要包括思想政治、业务技能、实践锻炼等。而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是保证职工队伍稳定的基础。对出现在职工队伍中思想认识问题,要注重加强以下2个方面的教育:一要加强改革与形势教育。随着水利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由于涉及到自身利益等问题,职工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千差万别,不少职工在看问题时缺乏全面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适时地对职工进行形势教育,引导职工学会全面地、辨证地看待问题、认清形势,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要抓好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目前,部分职工中存在的主人翁意识淡薄的问题值得注意;有的受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一切为了钱,以钱多钱少作为做事基础;有的受无政府主义的影响,目无法纪,滋事生非;有的只要权利,不尽责任,光顾眼前,不管长远。这情况下,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就显的尤为重要,而最重要的就是帮助职工树立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要形成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为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升广大水利职工的综合素质,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认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将为加快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4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要以开拓创新为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按照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其他创新的要求,遵循职工教育培训规律,改革职工教育培训的内容、方法、机制。在培训理念上、培训模式上、管理方法上及教学形式上不断探讨新思路新途径。一要创新培训理念,不要认为只有在课堂上上课才是学习。要树立人人都是可学之人,时时都是可学之机,处处都是可学之所的培训观念。二要创新培训模式,不能都是老一套的点名调训职工,而要把请进来与走出去、请上来与走下去、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与专家辅导等培训模式有机结合起来。三要创新管理方法,要实行人性化管理,把尊重人、理解人、服务人作为管理的理念和管理的方式,不断提高管理质量。四要创新教学形式,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把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把理论辅导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要把实践锻炼作为教学的重要方式,要让学员多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方式一定要活,要多样。总之,培训工作要注重创新,这是水利职工培训工作取得实效的动力。

5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要以追求实效为目标

追求实效是水利职工教育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习的目的全在于把知识转化到运用中,从而提高职工的素质。

如果培训达不到这样的目的,那就失去意义。要提高培训的实效,就要不断提高职工学习的自觉性,让职工有一种紧迫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是培训取得实效的前提。同时,培训要理论联系实际,把上级的精神与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注重提高广大职工应对和解决在日常工作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使职工能做到把学习所得转化为工作成果。水利职工培训工作要为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为基层服务,特别要注意与基层实际相结合,这样,培训才有活水源头。

要健全学习制度,抓好考核制度的落实,建立健全学习考核制度。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把职工培训与职工使用结合起来,把培训作为职工提拔晋升的条件之一。这样,培训才能有生机,才会有活力。

可以说,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是关系水利改革与发展的根本问题,水利改革与发展目标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全行业职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取决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职工教育是培养实用人才的主要阵地,是优化职工队伍结构的基本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最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教育心理学涉及的要素篇9

一、当前法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法学教育在起步时是建立在严格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之上的。在人才培养方面,实行的是近乎极端的专业教育,或者说是对口教育,培养目标是专门人才。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严格按照计划经济部门需要设置和管理高等学校,按行业甚至工作岗位需要设置专业。几十年来,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了大量适应计划经济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对口教育却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不能适应依法治国的需要,甚至会起阻碍作用。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人才也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批评与职责:专业口径过窄,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不能适应发展变化很快的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多数院校只设置一两个专业,难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僵化的教育模式更是这样严重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1]在法学课堂上,老师依靠的是一只粉笔、一张嘴喋喋不休的讲理论,学生则被动地埋头记笔记,应付考试只需背笔记,考完之后扔笔记,这样一来学生缺乏踏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不仅如此,当前的法学教育更是远远落后与立法与司法实践,存在法学理论研究与法律实践的严重脱节。在整个法学学习中,学生被枯燥的理论所包围,除了毕业前的实习,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司法实践,很多学生没有掌握一个法律专业人才应该掌握的基本法律技能,以致于法学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面对实际工作却屡屡感到束手无策,不知从何着手,甚至有学生感到学了几年法学理论却头脑空空。

二、法学素质教育的内涵

教育学上所称的素质教育,指的是在教师的积极影响下,注重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和和谐的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变化,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一种良性循环的素质基础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发展、强调内化的教育,它既区别于所谓的专才教育,也不等同于一般的通才教育。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自古有之。尽管素质教育的内容因时代的不同、民族的不同、人群的需要不同而有差异,但重视素质教育这一点却是相同的。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素质教育应当有着更为严重点丰富的内涵。关于法学素质教育的观点则是针对我国传统的法学本科教育普遍存在的法学理论教育脱离法律实践,法学专业本科生缺乏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动手能力差的现象,主张法学本科的素质教育应突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应将本科阶段的法学教育定位与法律职业技术教育,这种观点则容易导致将法学素质教育丰富深刻的内容简化为一般地法律实务操作技能的培养锻炼。上述观点对法学素质教育的理解都有失偏颇,并没有涉及到法学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深刻内涵。

教育心理学涉及的要素篇10

关键词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结构;分析

作者简介武宜娟,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

策划者说

课堂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空间,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理解知识并加以升华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关乎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课堂教学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如今,一些教师在谈及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时,总在说现在的学生不好管、不好教育;课也越来越难做了。反正从老师的口中,很少能听到对学生的赞美和鼓励。究其原因,“是我们把课堂教学的功能极大地缩水了”。我们不是把课堂教学当作一个平台,把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当作一个载体,而是把知识的传授当作了唯一的目的。其实,学生的知识是自己学到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硬灌的;学生的能力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何在课堂上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注重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了中学、在学中会、在会中做、在做中成长,让课堂始终属于学生,这恐怕是夯实和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关键所在。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方式、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地位、教学目标等,都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的趋势,不可逆转。

如何夯实和坚守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如何用现代教学理念构建高效课堂?有人说,那就一定要让课堂教学的过程充分体现“六个度”即:学生主体的参与度;学生心理的适应度;学生思维的有效度;学生情感的内化度;学生语言的鲜活度;学生能力的形成度。要说的是,真正做到这几点,实在是不容易。如果能做到充分领悟和理解并能付诸行动,那么,我们就在夯实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征途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1]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2]作为一门颇具创新性的新型课程,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结构框架体系、课程内容选取及其组织建构方式等不仅透视着课程的理念和价值,也关系到课程的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本文拟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结合笔者在小学的观察情况与研究体会,从综合课程的视角出发,对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结构略作分析。

一、课程的构建思想

(一)课程的形态―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指的是“综合有关联的几门学科,成为跨越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3]。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形态来看,它是一门典型的综合课程。首先,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对原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和社会课程进行有机综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型课程,它涉及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化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有机融合了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诸多教育内容。其次,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整体架构也不是按照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而是围绕着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成就学生的公民素质的课程目标,选取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作为课程内容组织的三个视点,并将各学科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及其经验相整合,实现了课程在更广泛范围和更大意义上的有机渗透和相互融合。第三,品德与社会课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知识学习、情感体验、态度养成、价值观培育和社会参与能力的培养等多重因素有机整合,体现了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方法获取和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并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从而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能力与方法培养和知识学习的有机整合。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程遵循着“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作为贯穿课程始终的一条主线,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按照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范围,建构起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六个学生逐步扩展的社会生活领域,以此作为学生社会生活中的六个“面”,然后,在每一个面上选择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三个主要因素,作为学生认识社会的三个“点”,用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让课程内容、社会要素在不同领域有综合有交叉,在不同年段有层次地螺旋上升,从而形成了一个综合、立体、新型的课程结构框架体系。

二、课程的内容架构

作为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也较为忠实地贯彻了课程的设计思路。为了更清楚地展现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的框架体系,笔者按照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三大要素对六大领域的课程内容作了大致的分类与归纳,见表1。

依据表1,结合课程内容标准的具体条目,我们可以看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架构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从总体看,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通过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领域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构建起了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

课程紧紧围绕学生的社会生活选择和组织学习内容,注重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反映学生的实际需要,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展和生活经验的逐步丰富而渐次展开和深入;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努力使学生能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加深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在搭建结构框架时,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这六大领域作为构建课程内容的一级框架,以每一领域内包含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这三个主要因素作为构建课程内容的二级框架,这些主要因素还可以分解为时间、空间、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日常生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人际关系、社会规范规则、法律制度等具体要素,再以这些具体要素与学生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个“要点”作为构成课程内容的三级框架,从而形成了“一个中心、六大领域、三大要素、数个要点”这样一个覆盖广泛、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综合立体的内容框架体系。

(二)从横向看,六大领域中,每一领域与其中包含的要素之间都呈现出面与点的关系,而品德与社会课程综合性的特点又决定了在点面结合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综合与交叉现象。

六大领域中的每个面都以数条具体内容体现了点与面的结合。比如在学校领域这个面上,7条课程内容中,第1、2条涉及学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体现了社会环境与学校的结合;第3、4、5、7条涉及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参与集体生活等内容,体现了社会活动与学校的结合;第2、4条涉及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第5、6、7条涉及集体生活及其原则、规则等,体现了社会关系与学校的结合。

每个领域内各要素之间、每个要素下各内容条目之间往往存在综合和交叉。课程标准按照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三大要素来选取学习内容,然而这三大要素在生活中往往是综合成整体出现的。课标在表述每条内容时并未将三要素截然分开,实际上这三者也是无法分开的,因为社会活动、社会关系都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中进行和展开的,而日常生活活动和文化、经济、政治等社会活动也必然会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伴生相应的社会规范规则以及法律制度,进而对社会环境产生影响,它们之间是你离不开我、我影响到你的关系。每条课程内容都可能综合了两个以上的要素,每一要素之下的某一主题又可能交叉于两条以上的课程内容之中。前者如社区领域之第2条,既有了解本地区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感受本地区的变化和发展、了解本地区有贡献有影响人物等社会环境要素,又含有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重要人物与家乡发展的关系、学生对家乡及家乡人的热爱等社会关系要素,还隐含着经济活动、学生活动等社会活动要素。后者如世界领域之社会活动要素之下的“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这一主题,既通过世界经济全球化(第4条)、科学技术影响世界(第5条)揭示了这些重大问题产生的原因,又通过全球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第6条)和战争影响人类(第8条)等直接道出了这些重大问题的表现及其已经和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三)从纵向看,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构建还呈现出了遵循学生的生活发展逻辑,由低到高、螺旋上升的态势。

首先,课程标准为每一条内容都标注了年段建议,其中个人、家庭、学校、社区领域的学习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年段,高年段涉及较少;而国家、世界领域的学习内容则更多地向高年段倾斜。从总条目数来看,从仅在中年段学习的16条,到中、高年段学习都有涉及的19条,再到仅在高年段学习的17条,较为清晰地显示出了学习内容上的年段区分和学习水平上的梯度要求,即依据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范围而提供不断丰富、深入的学习内容。这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的,也是有利于学生基于其生活经验展开学习的。

其次,三大要素在六大领域的呈现也在整体上表现出从单一到多元、从简单到复杂的特点。比如对于社会环境的了解和认识,课程内容的呈现范围从学生自身的身体环境到家庭、学校、社区等周边环境,再到国家、世界环境,空间上是逐渐放大的;内容跨度从当下到过去,从现实到历史,时间上是不断延伸的;涉及领域从地理位置、居住环境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再到民族、文化和历史变迁,内容上是逐渐丰富的。对于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诸要素的选取也都是遵循了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的认识路线,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可能遭遇到的具体问题入手,逐渐拓宽、加深和升华,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单一到多样地展现学习内容。

再次,同一内容在六大领域中常有交叉或是循环出现,看似重复,但在不同领域、不同年段的学习要求和学习难度是逐步提高、螺旋上升的。比如“尊重”这一内容,在六大领域中都有出现,但尊重的对象、范围、方式则有所区别,在个人领域,是学会尊重他人(中、高)(第5条);在家庭领域,是尊敬父母长辈,感受他们的养育之恩(中)(第1条);在学校领域,是尊敬老师,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中)(第2条),同学之间相互尊重(中、高)(第4条);在社区领域,是尊重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中)(第3条),尊重和平等对待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人群(中、高)(第8条),尊重在公共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社会群体,平等相待,不歧视,不抱有偏见(高)(第9条);在国家领域,是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中、高)(第2条);在世界领域,则是尊重世界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中、高)(第2条)。从尊重身边的人到尊重陌生人,从尊重个人到尊重群体,从尊重人到尊重人的劳动成果再到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从学会尊重、感受恩情到平等相待、不歧视,再到尊重差异,不同领域、不同年段的学习要求是有层次、有梯度、逐步提高的。

三、认识与思考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有机综合了众多领域和多门学科的内容,在课程的指导思想、设计理念、内容选择和建构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创新性。现有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结构不仅经受住了十年实践的检验,也在十年的风雨历练中日臻完善。然而,只要课程还存在,对它的研究就不应当终止。总体上看,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理念是先进的,设计思路是务实的,设计结构是合理的,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一)课程的内容选取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涉及诸多学科领域、融合了多种教育元素的新型综合课程,其课程内容的涉猎面十分广泛,主要有道德品质、公民、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分析课程标准选取的上述内容,发现各个方面都还存在课程内容中尚未涉及或虽有涉及但表述不甚明朗的现象,需要在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时有意识地加以补充。比如与道德品质教育有关的内容,在课程内容的52个条目中,有30条与之相关,是所有内容中分量最多的。课程内容中提及了自尊自律、自信自爱、知荣辱遵礼仪、诚实守信、欣赏宽容、爱亲睦邻、尊敬师长、友爱同学、文明礼貌、平等尊重、遵守纪律、勤俭节约、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等诸多内容,但这些表述多以个人品德为主,社会公德、社会责任、公平正义等则较少或没有涉及。又如与经济有关的内容,课程内容提及了家庭收支与合理消费、购物常识及区域、国家、世界经济,主要侧重于从生活角度来介绍经济知识,或者从经济与生活的关系入手,让学生了解不同区域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其与工业、农业、交通、现代传媒等的关系,但涉及的主要是生产和消费两大领域,而交换和分配领域却基本没有涉及。其他如公民领域的自由平等与权力责任、历史领域的世界近现代史、地理领域的地理技能学习、文化领域的宗教等内容都应当适当增补。

(二)课程的学习要求

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部分突出强调了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为核心,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这种凸显品德教育、关照学生生活并将之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有机融合的特点,不仅显示了一种颇为独特的课程综合思路,彰显了课程注重学生生活价值的理念,也是对我国重视德治与修身的历史传统的一种继承,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社会对青少年一代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求。由于课程承载了品德教育的重任,课程内容部分认知类和技能类的学习内容不仅是与情感体验类的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且在顺序上往往呈现出一种递进关系,即知识往往是作为学生道德学习的媒介和情感体验的材料而出现的,技能也往往是被作为情感体验的方法与手段而使用的。这固然使得道德教育不再成为生硬刻板、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高不可攀的说教,成为本门课程的一大特色,但也带来了学习要求上知识的浅化和技能培养的弱化。笔者统计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所使用的行为动词,发现课程内容部分与知识学习有关的词汇出现频率较高的主要是知道(27次)、(初步)了解(24次)、学习(8次)、懂得(3次)等,教学活动建议部分与技能培养有关的词汇出现频率较高的则依次是交流(16次)、收集(12次)、开展(12次)、观察(7次)、列举(5次)、讨论(5次)等。可见,课程标准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要求大多是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上的。依据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既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又要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而奠基。它担负的教育任务不是唯一的,在致力于通过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塑造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社会,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社会规范,习得基本的社会生活技能,并具备初步的参与社会能力、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基本的价值判断及相应的社会思考能力,而这些能力单靠热爱、关心、体验、感受、体会、理解、尊重、增强等学习要求是难以完全获得的,它们必须借助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联系、综合、归纳、探究、推理、论证、判断、质疑、反思等来实现。然而,这些较高一些的学习要求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建议中并没有出现或仅出现一到两次。虽说课标中这些词汇出现的数量多少并不一定与教学内容实施所用的时间和所花的精力完全对等,但是作为课程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的这种表述还是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教材的编写和教师的课堂教学,继而可能会影响到本门课程综合目标的达成。

(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结构的一贯化

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其中在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初中则开设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4]课程标准(实验稿)曾以图表的形式显示了这些课程之间的关系,即品德与社会向下与1-2年级的品德与生活相衔接,向上与7-9年级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相衔接,[5]可见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在整体设计思路上是“一贯化”的,但落实到具体课程上却缺少了“一贯化”的表现。首先是课程名称,从品德与生活,到品德与社会,再到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这些名称之间尽管存在交集,但定位并不相同,它们之间的一贯化关系并不清晰。其次是课程形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属于综合课程,思想品德也具有综合性,但历史、地理则是典型的学科课程。第三是课程的基本结构框架,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大致按照“三轴四面”“点面结合”“时空交织”的方式整体架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则是按照“板块组合”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可见,在我国要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真正一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际上,如果能够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放到一起统筹规划,贯穿1-9年级通盘考虑,整体设计,则一贯化就顺理成章,而本文上面提及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及相应的学习要求上的不一致和缺少逻辑线索等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全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