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的本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8:57

国际政治的本质篇1

关键词:理论联系实际;政治课;素质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增强适应时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党和政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由应试教育全面转向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如何充分发挥其政治思想素质的教育功能,进行有效教学呢?笔者认为理论联系实际是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也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根本途径。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依据

1.理论联系实际是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三个面向”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方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我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的统一。”并重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这“四个统一”与“一个重申”为政治思想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为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指明了途径,也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根本原则的精辟论述。

2.理论联系实际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明确规定

课程标准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

3.理论联系实际是时代与学生的需要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然意味着教育更新和重建,由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现代教育要求改变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状况,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民主教育和活的教育,必须按照青少年学生的实际需要而组织教学。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领导者杜威就提倡“在生活中学,在活动中学,在做中学”等等,其实这就是要改变传统教育中只重知识理论的倾向,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改变目前思想政治课存的在学生轻视、厌学的状况,这就是一个根本的方法和途径,联系学生思想实际,联系学生关心的国内外大事,生动活泼地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操作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既包含着一定的理论观点和理论知识,又与我国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有密切联系的一门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该学科的这个特点决定在教学中要贯彻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这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线。贯彻这一原则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要深入领会理论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简明扼要讲授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观点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要深入领会这些理论,在宏观上首先要把握贯穿于教材中的中心线索,掌握了这条线索,才能领会教材的全部内容的精神实质,才能把握教材内容的本质的联系。例如:高三政治常识的主要线索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讲述我国的政治制度、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及各项重大政策等基本知识,它立足我国、着眼特色,以我国国家制度为核心,以民主建设为主线。其次,要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整体结构就是知识网络,只有掌握了这个“网”,才能熟悉知识纵横联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纵横捭阖、游刃有余。再次,要把握高中政治教材内容在高等教材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全局在胸。

2.要切实把握实际

(1)把握方针大政及重大时事。对时事的学习,首先要立足于平时,养成习惯。通过组织学生收听、收看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新闻联播录音录像,阅读《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半月谈》《时事》等报纸杂志,开展新闻大讨论或时事辩论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国内外大事,使学生养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敏锐的政治素质。其次要抓住重大事件找准热点。国内外政治、经济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复杂多变,作为中学生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都把它掌握。

(2)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当今中学生的思想特点是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注改革开放形势的变化,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开拓进取,具有求实精神。但由于受自身因素的限制和社会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往往会以点概面或脱离现实地看待社会中敏感性、尖锐性的问题,并且展开所谓的“热点”讨论,往往得出不正确的结论。对此政治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不定期展开“热点”问题大讨论。真理越辩越明,经过交流、讨论、引导,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3.要科学指导实际

(1)理论联系实际要体现教育性、科学性。思想政治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战场,必须充分发挥其在培育新人素质方面的作用,在理论联系实际中,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理论联系实际还要注意科学性,有的教师备课不充分,教材未能吃透,实际材料处理不当,而盲目联系实际,牵强附会,让学生怀疑理论的科学性或对实际问题的认识感到迷惘,从而不利于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

(2)理论联系实际要把握好理论与实际的联结点,学生思想认识的疑惑点。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观点,通常给人以抽象、深奥、单调枯燥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联系实际生活事例来说明观点,用观点来统帅材料。另外,实际生活中许多重大问题往往复杂,学生关键是要找准理论与实际的联结点。理论联系实际还必须把握学生思想认识的疑惑点,即只有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才能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相统一。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归宿

国际政治的本质篇2

全球化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增加教育本身的全球化观念。高等教育全球化思潮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当今,美国、韩国、日本及欧盟国家都致力于发展全球化高等教育,这些国家跟随国际形势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相形之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全球化起步较晚。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著名的“三个面向”思想,这成为我国教育理念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开端和标志。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以中国加入wto为契机,经济全球化趋势更要求高校之间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实现教育产业的全球化。在高等教育全球化过程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当因时因地不断更新。为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国际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资源不断整合本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确保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具有国际观念、国际交往能力、国际合作意识与国际竞争能力的新型人才,以更好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然而,全球化意识和观念的形成并不会从天而降,它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增加全球化意识和全球化观念的新内容。

二、全球化趋势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其政治导向功能

全球化趋势并不意味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放弃原有的政治导向功能。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是其本质属性,是应当始终坚定不移贯彻执行的基本原则。如果误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球化就是淡化高等教育的无产阶级专政的阶级属性,那不但是错误的而且是危险的。因此,在全球化趋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导向功能必须进一步加强,务必坚持其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此外,我们还要明确经济全球化的真正涵义――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事实上,不同社会制度之间始终存在着制度矛盾和制度张力。不同民族之间的利益纷争、不同文明体制之间的矛盾冲突、意识形态的差异都不会因为经济的全球化而逐渐淡化。相反,它们会日益深化,并最终表现为政治上的多极化。因此,正视复杂严峻的国际斗争形势并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功能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球化的重要前提。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拥有高素质人才就意味着在全球化形势下提高获得更大收益的几率。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人才教育竞争的全球化过程。因此,国家在推进高校思想教育全球化的同时,绝不能放松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和塑造。尽管各个国家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各不相同,但是每个国家却殊途同归的奉行一个共同原则――坚持人才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事实上,人才的专业素质是在人的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方面对人才提出的要求;而人才的政治素质是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对人才提出的要求。真正的人才不但应当具有高深的科学知识,更应当具有崇高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和端正的政治态度。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们必须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球化的重要前提――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确的政治导向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具有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兼具竞争实力和高尚品德的合格人才。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球化的同时还要保持民族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对我国现行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所有内容进行“全盘西化”。中国历来倡导“扬弃”思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因此,我们也应当本着以往的“扬弃”思想来对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球化过程,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取舍中实现全球化和本土化的有机结合。正如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样,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坚持鲁迅先生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观点,保持民族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会促进各国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新技术的传播,加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的本土化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侵蚀和影响,这会对其意识形态、政治观点、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等诸多方面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化民族化和本土化意识,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球化与高校办学理念有机结合,构筑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球化体系。

国际政治的本质篇3

此书名为“知识不是力量”,目的不是要宣扬知识无用论,而是希望借此名重新思考学习的本质。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1、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3、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使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

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付诸行动。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我国民族自治地区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大方国家机关治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3、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利。实际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

自治权包括: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5、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集中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和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7.、如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① 必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② 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

③ 少数民族地区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积极性;

④ 发达地区在人力、技术等方面对西部地区给与支援,先富帮后富,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三、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包括两方面:保护信仰宗教地自由;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是全面、完整的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5、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既是社会主义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与民族的集体利益

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做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

支持他们与各民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6、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我们要遵循唯物辩证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点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这是我国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3、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一、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和平问题

1、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3、.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它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4、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认识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5、世界人民面临着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艰巨任务。

发展问题

6、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7、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

8、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9、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10、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

11、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贫困和落后是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

建立国际新秩序

1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13、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要性: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而且这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这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维系其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外部条件。

14、内容:

1)要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2)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3)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4)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15、各国应做到以下几点:

1)政治上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2)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3)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4)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推进世界和平稳定;

5)环境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辨析: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越快,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就越大

(1)、这个观点是不科学的。

(2)、一个国家能否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对外政策,而一个国家对外政策是由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并不是由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决定的。

(3)、经济繁荣,且致力于维护世界与发展,不称霸的国家,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才更大。

(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阻碍。这些国家,经济发展越快,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越大。

如何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应以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基础,有赖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同时,还有赖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和壮大。

二、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一个突出特点。

2、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3、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同盟军。

4、意义: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由于世界多极化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5、称霸和反霸的斗争将长期存在,这是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个基本因素。

国际竞争的实质

6、国际竞争便现在各个领域,经济、文化、军备、人才、科技竞争等。

7、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这最终决定本国在国际中的地位。

8、世界多数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9、我国的应对:发展才是硬道理。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才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三、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我国外交政策

2、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纪的和平与发展。

4、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5、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6、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平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谱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8、我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随着在国际舞台上肩负的责任日益重要,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3走进国际社会

一、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主权国家:

1、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主要参加者。

2、三种类型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

3、人口(基本)、领土(发展不可少的条件)、政权、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

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4、国家主权两个特性:对内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

对外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5、主权国家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国际组织

6、国际组织: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处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由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7、国际组织也使国际社会主要成员,主要机构、职权、活动程序以及成员单位的权利与义务,都已正式条约或协议为依据。

8、国际组织的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合作;

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解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联合国

9、联合国: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的产物。

191个成员国过,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10、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①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②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

③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民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

④作为协调各国的活动中心。

11、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12、作用:

①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②有局限性。如何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求发挥更大的作用,联合国面临诸多挑战,其改革任重道远。

13、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世界裁减军队、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国际关系

1、国际关系:国家之间(最主要)、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2、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是最基本的形式。

国家利益

4、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属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决定。

5、含义:国家在独立与生存、稳定与发展及国际参与等方面所追求的目标。

6、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

7、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则是引起过渐渐摩擦或冲突的根源。

国家力量

8、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9、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坚定维护我国利益

国际政治的本质篇4

[关键词]国际争端 和平解决 政治方式 国际仲裁 国际法院

所谓国际争端,是指国际法主体之间,主要是国家之间,关于法律上或事实上的主张不一致,或者是政治利益和特定权利上的矛盾对立。国际争端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彼此地位平等;国际争端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国际争端的解决也受到国际关系力量对比的制约,解决不好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发生战争。

传统的国际法将国际争端分为法律性质的争端和政治性质的争端。所谓法律性质的争端,是指争端当事国提出的要求和论据是以国际法为根据的争端,因此而称为“可裁判的争端”,即可以通过国际仲裁和国际法院的法律方法来解决的争端;政治性质的争端,是指起因于政治利益的冲突而发生的争端,因其关涉到国家或民族的根本政治利益,所以,不能通过法律方法来解决,而只能通过政治的方法(又称外交方法)来解决,称之为“不可裁判的争端”。但是,在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实践中,由于国际争端的性质、内容以及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上述两种性质的争端往往相互交错,很难截然分开。据此,政治的解决方法可以适用于任何性质的争端,只要当事国同意,都可以采取政治的方法来解决国际争端。(1)

一、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联合国的宗旨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联合国的宗旨。《联合国宪章》第1条明确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其第1项规定:“以和平方法且以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又是一项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联合国宪章》第2条明文规定了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当遵守的国际法原则,其中,第3项规定:“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其国际争端,以避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及正义”。

所谓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是指国家之间在交往和合作过程中,一旦发生争执或纠纷,当事国应当通过和平的政治方法或法律方法加以解决,禁止任何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的方法。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是互不侵犯原则的直接引伸。(2)

应当指出,《联合国宪章》特别强调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方法的重要地位,宪章第33条规定:“任何争端当事国,于争端之继续存在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之维持时,应尽先以谈判、调查、和解、公断、司法解决、区域机关或区域办法之利用,或各国自行选择之其它和平方法,求得解决”。

二、我国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理论和原则立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政府成立以来,一贯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并历来以和平方式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和历史遗留问题及现实问题。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和贡献。

我国政府认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国际法的一项主要的基本原则。在我们今天这个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国际社会中,各国只有和睦相处,和平友好,才能求得共同的发展和繁荣。斡旋、调停、调解、谈判是国际法中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一般途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从原则上讲,应当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不得违反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保证国际争端的解决既是和平的,又是合理的。从程序上讲,利用联合国内的斡旋、调停或调解委员会,应有利于加强大会、安理会和秘书长的配合协调,注意它们根据宪章所肩负的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职责分工及平衡。(3)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无论是政治性质的还是法律性质的,如不妥善解决,都可能引起或加剧国际冲突,甚至酿成战争,危及和平事业。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具有减少战争的机会,保障和平的作用。《联合国宪章》第2条确认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宣告了以战争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合法手段的时代已经过去。作为国际法上的一项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在现今紧张、动荡的国际局势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4)

(一)我国主张“对话”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正确途径我国认为,战后以来,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和民族的数目倍增,各国间的联系越来越深,交往越来越频繁。与此同时,各国相互关系中也难免产生各种纠纷和争端。尤其令人忧虑的是,侵犯主权,干涉内政,非

法使用武力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妥善解决国家间可能产生的各种纠纷、冲突和争端日益成为当今国际关系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用何种方式解决这些错综复杂的、不同性质的国际纠纷和争端,不仅影响到各国能否有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建设自己的家园,而且关系到国际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以及国际和平与安全。因此,我国认为,在今天的时代,平等的主权国家之间无论产生什么纠纷和冲突,都应当采取对话的方式寻求争端的解决。因为,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当事国各国的彼此了解,澄清事实,解决矛盾,又可避免可能给双方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对话,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正确途径。(5)显然,我国主张的对话的形式,就是谈判和协商的方法,这是政治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方法。

(二)我国主张加强联合国在预防冲突方面的作用我国认为,应当加强联合国在预防冲突方面的职能,并应当注意:其一,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各个方面相互关联,彼此影响,政治上和法律上都难以截然分开。因此,在研究预防冲突问题时,应注意与其它方面联系起来考虑,避免偏颇。其二,应当注意将宪章有关安理会、大会和秘书长等规定正确运用于预防冲突的程序。例如,在研究加强秘书长在预防冲突中的作用时,也应注意宪章关于各机构间联系和平衡的规定,应注意联合国各机构之间的平衡和协调。(6)

国际政治的本质篇5

关键词:政治安全中国西部地位

我国西部有漫长的边境线,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地,蕴藏的石油天然气及矿产资源、水资源等异常丰富。西部独特的地缘特点,决定了西部的政治安全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政治制度的稳定以及和谐发展的大局,决定了这一地区在国家安全战略殊而重要的地位。

一、政治安全及其特点

政治安全是由“政治”和“安全”两个词组成。政治就是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围绕着国家政权而形成的关系和展开的活动。马克思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在阶级社会,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而政治斗争历来是围绕国家政权进行的。一个阶级要取得自己的统治,必须掌握政权,才能建立自己对整个社会的统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达到维护和发展自己经济利益之目的。因此说,国家政权关系到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在现代社会,国家政权是国家权力、国家机构和国家制度的体系,是政治的根本问题。安全,就是客观上不存在威胁,主观上不存在恐惧,使个人、社会以至国家处于被保护的状态,免受来自内外部的各种危险的威胁。

政治安全,就一般意义而言,主要是指国家政治体系具有对社会矛盾的变迁演化的调适功能,能在社会内外矛盾发生、发展和解决过程中,保持原有基本结构和基本性质,及时有效地保持社会张力,消除不安定因素,防止政治动乱,保证政治运作的秩序性、规范性和联系性。即维护国体、政体和政局的稳定,不受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和颠覆。可以认为,国家政治安全具体体现在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一是对外有效抵制来自国家外部的颠覆和干涉,维护国家独立、领土完整、民族尊严不受侵犯;二是对内有效克服来自国家内部的政治破坏力量,获取公民对国家和政府的广泛政治认同,维护政治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

政治安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根本性。一般认为,国家安全的三个最主要、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其中政治安全是根本、军事安全是保障、经济安全是核心。对于任何国家来说,维护自己现有的政治制度,是最根本的安全,是国家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更是国家的命脉。同时,的独立、政治制度的巩固,是任何一个国家发展经济的根本保障。所以,政权的稳定和的独立成为任何国家在任何时代孜孜以求的根本目标,政治安全是国家要维护的最高利益之一。二是复杂性。政治本身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体系,与一国的经济、文化、历史传统相互交织,维护政治安全更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国内外的方方面面。维护国家政治安全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既要积极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也要妥善解决好国内问题,做好自己的事情,化解矛盾和风险,为实现国家的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保障。三是发展性。政治安全是相对的,没有永恒的、绝对意义上的政治安全,只有暂时的、相对意义的国家政治安全。在维护、巩固国家政治安全的过程中,一时的威胁、危险被消除了,而新的、潜在的威胁、危险又会出现。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政治安全的危险因素逐渐演变,人们的危机意识、对危机的理解也相应随之发生变化。因此要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中,看到矛盾和隐患的存在,加大对国家政治安全的研究力度,并不断调整国家政治安全战略,防患于未然。所谓居安思危,就是这个道理。

二、政治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

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和国民安全称为国家安全的要素。八要素之间存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军事安全为保障,以经济安全为核心,以科技安全为关键,以国民安全为目的,融生态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于一体的关系,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综合国家安全体系。在这个安全体系中,政治安全是前提,为其他安全提供根本保障,同时,其他方面的安全也为政治安全提供支撑和动力。一个国家的政治安全不佳,国家安全的整体状态和其他方面的安全将受到根本性影响。

国家安全首先靠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等支撑,但国家的政治利益对安全的影响也不可小视。一国的社会制度和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该国的外交,而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又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当一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十分强大时,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就成为决定本国和周边安全的决定因素,和平的外交政策可以使国泰民安,而好战的外交政策则会祸国殃民。而一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即使处于相对劣势的情况下,只要政治和外交手段运用得当,也可以同样达到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精神因素在国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假如一国拥有相当的物质力量,但缺乏明确的战略,或者没有贯彻国家既定战略的坚定的决心和意志,那么国力则缺乏竞争力。相反,一国物质力量的不足有时会由民族士气的高昂和战略决心的坚定来弥补。不仅如此,军事能力、经济能力、科技能力等并不能自动地转化为效能,它都是靠人去掌握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凝聚力的加强,国人意志的统一和人心所向,在某种意义上说可能是决定性的。在一盘散沙的环境中,国家不仅无法发展经济与科技,还会大大损伤其在国际舞台中的形象,削弱国家的总体安全。

国际政治的本质篇6

关键词: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发展;新特点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政治发展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全球化的发展是以经济全球化发展为基础的,而政治的全球化也正是相对经济全球化而言的,主要是指全球范围内相互作用的政治结构、机制等等,政治全球化是在世界历史发展到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必然结果,就现阶段来说,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政治发展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发展向着民主化方向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政治也朝着日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比如,越来越多的国际政治参与主体已经超出了传统的要素,增加了大众参政的水平,而且物质要素、信息、文化等的流通,也导致全球范围内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等开始趋于统一,并逐渐形成一个无形的世界经济体系,民主化的价值取向进而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世界。国际政治民主化最为直接的根源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现代企业的发展正逐步发展为一个网络型的管理组织模式,正如信息技术的发展淘汰了更多的非技术人员一样,国际政治的民主化发展也使得信息的发展更加透明公开,从而也进一步增加了国际政治的民主化程度,也就是说,国际政治在新型企业组织的推动下逐渐趋向于民主化。

二、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的运作机制逐渐复杂化

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合作已经成为跨国企业在发展中的重要活动形式,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而利益的分配也逐渐向着共生、双赢的方向发展,尤其是要将各国利益进行专业化、综合化的分析和加工,而这也在国际政治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政治运作机制的复杂化主要体现在国际政治手段逐步过渡到经济、信息、文化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调控。现阶段与信息同样重要的国际政治手段是文化,文化差异如果被一方所利用,就会成为国际政治争端的根源。而且从长远的方向来说,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元素综合在一起会集中影响国际政治的发展,从而构成一段时间之内国际政治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三、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的竞争趋向于焦点化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政治的竞争也逐渐趋向于焦点化,其核心体现在政治制度的质量与效率的竞争,所以尽管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文化环境以及历史发展各有差异,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每个多家都需要服务与经济的运行的结构,以不断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也就是说,现阶段各个多家都在进行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只要一个国家的政治结构足够稳定,就可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另外,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国际政治竞争的焦点化趋向也越来越明显,其一,国际范围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越来越集中,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国际政治的发展走向;其二,国际政治的焦点化发展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发展的重要点,比如,在巴以冲突不断的加剧的今天,虽然这一事件已经得到了国际上的关注,但是其中依然包含了美国、以色列以及阿拉伯国家之间的锚段,除此之外,国际政治的焦点化发展也体现在高科技的发展层面,比如,在当下国际上太空开发等问题上国际政治的焦点化发展趋势也已经成为国际上各国关注的政治焦点,而且国际政治的焦点化趋势本身也是实际经济酷爱书法占的结果,同时也是各国政治参与主体国际化意识、实际公民意识形成的标志。总之,国际政治的焦点化发展趋势就是实际经济专业化发展在国际政治层面上的具体表现,其中也蕴含了世界各国经济和政治势力的不同分配。对于每个国家来说,只有不嗵岣咦约旱淖酆瞎力,才能够在世界政治竞争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四、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行为更加人性化

现阶段,我国际社会中的各种行为主体参与国际政治活动的方式和目的都各有不同,但是每个国家在行动中都会从维护本国家更多的基本权利的角度出发,从而捍卫本国在国际上的人道主义形象。尤其是当今实际已经逐渐从以企业为核心转向以个人为基本立足点,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发展主题,同时也构成了一个国家国际政治行为最本质的规定性,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从而使得国际政治的焦点转向了的重新定义从而使得个人的意识得到更好的提升。当然,国际政治的人性化发展还体现在一国国民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因为国际政治活动中的国家主体在经济发展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所以国际上对人性化要求的标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产生了很多以人性、人道为口号干涉他国内政的问题,从而出现了人性化问题的根源。但是因为市场经济本身是一个主体地位平等、相对只有公平的经济环境,而这也影响了国际政治环境中人的地位和作用,人性化的发展要求也就是自然而然的成为当下国际政治发展的焦点之一。由此可见,当前国际政治发展的人性化趋势是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要求的必然结果。

五、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国际政治开始呈现了多个新的特点,诸如国际政治的民主化、人性化、复杂化等特点都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这些发展变化也会逐渐被更多的公民所感受到。

【参考文献】

[1]易文彬.论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的几个界限之模糊化[J].重庆社会科学,2014(04):74一76.

国际政治的本质篇7

摘要:不干涉内政原则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源于原则,指国家相互交往中不得以任何理由或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务。本文首先简述了不干涉内政原则的产生与发展,继而界定其范围及其在全球化时代遭遇的挑战。

关键词:不干涉含义挑战

不干涉内政原则(principleofnoninterventionofinternalaffairs)是从国家原则中引申出来的一项国际法基本原则,该原则指国家相互交往中不得以任何理由或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务,也不得以任何手段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该原则也包含国际组织不得干涉成员国国内管辖事务之义。

一、不干涉内政原则的产生

不干涉内政原则源于原则,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基石,是国家固有的权利,是国家最重要的属性。国家,是指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对内对外事务的权力,其内涵包括对内具有最高统治权和对外具有独立权两个方面。一个国家根据其,享有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对内对外事务的权力,不受他国的干涉,这样,一国范围之内不受他国干涉的内部事务就是内政。

国家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演进过程。最早是一个宪法学(国内法)上的概念,法国著名古典法学家、哲学家、政治思想家让·博丹于1577年在其名著《论共和国》一书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国家学说”。其后,洛克和卢梭等思想家分别提出“议会”和“人民”概念,但他们所强调的还只是国内法范畴,没有涉及到国际法的问题。

1648年欧洲各国为结束三十年战争而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家的诞生。它第一次以多边条约的形式确认了所有与会国的独立与法律上的平等,概念正式应用到国际法领域中。18-19世纪,在反对欧洲封建统治和反对他国干涉的斗争中,欧美国家学者的著述和政府文件都强调了国家的原则。20世纪,国家在反对武装干涉、维护民族自决和促进国际友好合作中发展为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主要表现在1919年《国际联盟盟约》和1945年《联合国》对国家原则的确认和强化,该原则确认各国有权决定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制度,保证各国处理其国内外事务的独立自主,禁止外来的侵略和干涉,尊重各国政治独立、领土完整和经济权益。

二、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含义

(一)内政的含义与范围

内政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793年法国宪法中,该宪法第119条规定,“法国人民决不干涉别国的政治,他们也不容许别国干涉自己的政治”1945年《联合国》对内政的表述是:“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内管辖之事件”,该表述后经1965年《关于各国内政不容干涉及其独立与之保护宣言》、1970年《国际法原则宣言》以及1981年《不容干涉和干预别国内政宣言》等国际文件的确认和沿用,成为权威的表述。一些国家在某些公开的国际场合对“内政”的解释也类似于《联合国》的解释。

但何为“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国内外未有一个公认的确切说法。正如阿库斯特在《现代国际法概论》中指出的那样:联合国中对内政解释引起的争论比的任何其他规定都更多,但是,在实践中,这一条的解释迄今始终是不确定的。为什么对内政的解释始终是不确定的呢?有学者认为原因有三个:(1)内政的范围不断发生变化,这样给内政下定义比较困难;(2)各个国家由于社会制度、国家利益不同对内政的解释也就不同。

国际法上的内政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属于一国内政,其标准是既要符合国内法,更要符合国际法及条约规定的应履行的国际义务,二者都符合,尤其是在不违反国际法及条约规定的应履行的国际义务的前提下,才是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只符合国内法,而不符合国际法及国际条约规定的应履行的国际义务的行为,就不是内政。

必须指出,内政的范围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国际关系的变化及国际法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及发展的。

(二)“干涉”的界定

实际上,在国内外许多国际法学者的著作当中,对干涉正式进行界定的并不多见,而且至今还没有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这恰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国际法界定干涉的困难。

不干涉内政原则的精华即禁止干涉的主体是国家和国家集团,包括联合国及其所辖机构;禁止干涉的范围是内政、外交事务和各国选择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的权利;禁止干涉的方式是武力、经济、政治等措施。从国际法上对不干涉内政原则的界定,可以看出国际法上不干涉内政原则有两层意思:1.是对于在本质上属于一国国内管辖之事件,别国或国际组织不能列入议事日程,也就是说不能讨论;2.是对于在本质上属于一国国内管辖之事件别国或国际组织无权介入。

三、不干涉原则在全球化时代遭遇的挑战

全球化的直接结果是使整个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各国利益相关体,使得原本属于一国内政的事项变为国际共同关心事项,如在人权、关税、汇率、反恐、禁毒、网络、环境、能源、疾病预防和惩治犯罪等,在全球化的作用下,其范围和影响都是世界性的,在全球化时代“集体利益,就是国家利益”。对于上述任何关涉全球利益的问题的解决需要国际社会的协调合作,而合作的形式就是签订双边的或多边的条约,明确彼此的义务和责任,这又使得本属国家内政问题变成了国际问题。

四、结语

国家是现代国际法的基石,即使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概念和不干涉内政原则仍然是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得以维系的核心价值。

198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不容干涉和干预别国内政宣言》更是强调该原则“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和实现《》的宗旨和原则都最为重要。”可见,和其他国际法律文件对国家内政的维护是明确的和一贯的,它没有也不可能为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干涉他国内政提供法律依据。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中,切实遵循不干涉内政原则,既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保障,又是发展国际合作的基础。

注释:

[1]贺鉴.“人道主义干涉”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冲击.河北法学.2006(11).

[2]李伯军.论国际法上界定“干涉”存在的问题—以《联合国》为视角.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

[3]阿库斯特.现代国际法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81页.

国际政治的本质篇8

“政治生活”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以“公民”为主体展开;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主体是“政府”;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介绍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政治制度,围绕“人大”“政党”和“民族”等主体展开内容;第四单元是“当代国际社会”,主体是国家和国际组织,尤其是国家。

现将“政治生活”所涉及主体及相关知识罗列如下:

一、主体是“公民”涉及的知识点(体现了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1.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一个本质】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行使公民政治权利(3个)和履行义务(4个)――【两个方面】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3个)――【三条原则】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四种途径】

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依法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

6.公民求助或投诉的方式(热线电话,,电子政务,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行政诉讼――法律途径)

二、主体是“政府”涉及的知识点

常考考点的答题模式:政府做一件事体现了什么?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

1.政府做一件事体现了什么?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①国家性质、政府性质决定的;②政府的宗旨和原则决定的;③政府职能的内在要求;④是政府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要求;⑤有利于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⑥有利于树立政府权威;⑦是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代表”的需要;⑧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2.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

①积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能,转变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②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③坚持依法行政,才能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⑤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决策;⑥树立政府权威,建设有公信力政府。

三、主体是“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涉及的知识点

1.人民代表大会

①性质;②地位;③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④职权:立法、决定、任免、监督;⑤体系;⑥常设机关(闭会期间行使部分职权)。

2.人大代表

①性质(法律地位);②产生方式;③任期;④义务;⑤权利(注意与人大的职权区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性质:政体(国体与政体的关系);②地位:根本政治制度;③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④为什么坚持:必然性、优越性。

四、主体是“中国共产党”涉及的知识点

主观试题涉及有关政党的知识分析问题(体现了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一般涉及的知识点:

1.中国共产党

①地位;②性质和宗旨;③党的作用;④执政方式;⑤指导思想;⑥执政理念。

2.多党合作制度

①地位;②内容;③优越性。

3.人民政协

①组成;②性质;③主题;④职能。

五、主体是“民族”涉及的知识点

关于民族方面的主观试题经常性设问为:

1.为什么要民族团结及怎么维护民族团结?

为什么:①国情(多民族);②新型民族关系;③原则之一(团结)及原则之间关系;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⑤公民的义务。

怎么做:①原则;②法律;③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和自由);④义务;⑤行动。

2.某某自治区为什么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者如何促进某某自治区繁荣发展?

①新型民族关系;②原则;③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和自由);④共同繁荣的措施。

六、对外问题(体现了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主体是“国家或国际组织”:

国际政治的本质篇9

关键词:不干涉 含义 挑战

不干涉内政原则(principleofnoninterventionofinternalaffairs)是从国家主权原则中引申出来的一项国际法基本原则,该原则指国家相互交往中不得以任何理由或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务,也不得以任何手段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该原则也包含国际组织不得干涉成员国国内管辖事务之义。

一、不干涉内政原则的产生

不干涉内政原则源于主权原则,主权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基石,主权是国家固有的权利,是国家最重要的属性。国家主权,是指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对内对外事务的权力,其内涵包括对内具有最高统治权和对外具有独立权两个方面。一个国家根据其主权,享有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对内对外事务的权力,不受他国的干涉,这样,一国主权范围之内不受他国干涉的内部事务就是内政。

国家主权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演进过程。主权最早是一个宪法学(国内法)上的概念,法国著名古典法学家、哲学家、政治思想家让·博丹于1577年在其名著《论共和国》一书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国家主权学说”。其后,洛克和卢梭等思想家分别提出“议会主权”和“人民主权”概念,但他们所强调的主权还只是国内法范畴,没有涉及到国际法的问题。

1648年欧洲各国为结束三十年战争而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主权国家的诞生。它第一次以多边条约的形式确认了所有与会国的独立与法律上的平等,主权概念正式应用到国际法领域中。18-19世纪,在反对欧洲封建统治和反对他国干涉的斗争中,欧美国家学者的著述和政府文件都强调了国家主权的原则。20世纪,国家主权在反对武装干涉、维护民族自决和促进国际友好合作中发展为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主要表现在1919年《国际联盟盟约》和1945年《联合国宪章》对国家主权原则的确认和强化,该原则确认各国有权决定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制度,保证各国处理其国内外事务的独立自主,禁止外来的侵略和干涉,尊重各国政治独立、领土完整和经济权益。[论/文/网LunwenData/Com]

二、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含义

(一)内政的含义与范围

内政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793年法国宪法中,该宪法第119条规定,“法国人民决不干涉别国的政治,他们也不容许别国干涉自己的政治”1945年《联合国宪章》对内政的表述是:“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内管辖之事件”,该表述后经1965年《关于各国内政不容干涉及其独立与主权之保护宣言》、1970年《国际法原则宣言》以及1981年《不容干涉和干预别国内政宣言》等国际文件的确认和沿用,成为权威的表述。一些国家在某些公开的国际场合对“内政”的解释也类似于《联合国宪章》的解释。

但何为“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国内外未有一个公认的确切说法。正如阿库斯特在《现代国际法概论》中指出的那样:联合国宪章中对内政解释引起的争论比宪章的任何其他规定都更多,但是,在实践中,这一条的解释迄今始终是不确定的。为什么对内政的解释始终是不确定的呢?有学者认为原因有三个:(1)内政的范围不断发生变化,这样给内政下定义比较困难;(2)各个国家由于社会制度、国家利益不同对内政的解释也就不同。

国际法上的内政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属于一国内政,其标准是既要符合国内法,更要符合国际法及条约规定的应履行的国际义务,二者都符合,尤其是在不违反国际法及条约规定的应履行的国际义务的前提下,才是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只符合国内法,而不符合国际法及国际条约规定的应履行的国际义务的行为,就不是内政。

必须指出,内政的范围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国际关系的变化及国际法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及发展的。

(二)“干涉”的界定

实际上,在国内外许多国际法学者的著作当中,对干涉正式进行界定的并不多见,而且至今还没有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这恰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国际法界定干涉的困难。

不干涉内政原则的精华即禁止干涉的主体是国家和国家集团,包括联合国及其所辖机构;禁止干涉的范围是内政、外交事务和各国选择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的权利;禁止干涉的方式是武力、经济、政治等措施。从国际法上对不干涉内政原则的界定,可以看出国际法上不干涉内政原则有两层意思:1.是对于在本质上属于一国国内管辖之事件,别国或国际组织不能列入议事日程,也就是说不能讨论;2.是对于在本质上属于一国国内管辖之事件别国或国际组织无权介入。

三、不干涉原则在全球化时代遭遇的挑战

全球化的直接结果是使整个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各国利益相关体,使得原本属于一国内政的事项变为国际共同关心事项,如在人权、关税、汇率、反恐、禁毒、网络、环境、能源、疾病预防和惩治犯罪等,在全球化的作用下,其范围和影响都是世界性的,在全球化时代“集体利益,就是国家利益”。对于上述任何关涉全球利益的问题的解决需要国际社会的协调合作,而合作的形式就是签订双边的或多边的条约,明确彼此的义务和责任,这又使得本属国家内政问题变成了国际问题。

四、结语

国家主权是现代国际法的基石,即使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主权概念和不干涉内政原则仍然是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得以维系的核心价值。

198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不容干涉和干预别国内政宣言》更是强调该原则“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和实现《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都最为重要。”可见,宪章和其他国际法律文件对国家内政的维护是明确的和一贯的,它没有也不可能为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干涉他国内政提供法律依据。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中,切实遵循不干涉内政原则,既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保障,又是发展国际合作的基础。[论*文*网]

注释:

[1]贺鉴.“人道主义干涉”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冲击.河北法学.2006(11).

[2]李伯军.论国际法上界定“干涉”存在的问题—以《联合国宪章》为视角.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

[3]阿库斯特.现代国际法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81页.

[4]王庆海,张蓝图.国际法上的内政及不干涉内政原则新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7).

国际政治的本质篇10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覆盖面最广、渗透性最强、影响力最持久的发展态势。它改变社会历史的进程,更新人们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资本、技术和市场力量推动各个民族国家相互作用,其深度、广度和强度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全球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整体性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社会活动跨越国界,实现超出以前特定范围的密切联系。全球性事件影响一国,而一国情况会引发全球性后果。全球化进程使得国际事务与国内事务的界限变得模糊,使得人类活动的空间日益缩小。全球化既不是单一状态,也不是线性过程。经济生活的日益同质,要求不同体制、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遵循共同的游戏规则和制度安排,从而导致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生活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改变。人们高度重视经济领域的全球化,同时更为关注非经济领域的全球化。

如果说,全球化把各个国家不可抗拒地纳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市场体系,那么,全球化也把政治文明送到每个国家。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作为动态的历史过程,政治文明在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内涵。这些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文明,均体现着以民主为核心的实践价值和运作机制。诸如,平等、自由、人权、民本的价值,权力制约、民主监督、公正选举的机制等。政治文明与全球化进程中市场经济的演变十分相似。市场经济的体制、政治文明的价值和机制最初产生于某一国度,但后来却超越了国界,成为整个人类的共同文明成果。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社会都有特定的经济基础,有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因而,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统一体。衡量其进步状态,相应地也就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社会文明在市场经济向全世界拓展的过程中,逐渐裂变为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且三者间相互联接、相互作用,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民族的文明由此才能够成为世界的文明。全球化把各国文明吸纳、揉合在一起,把先进的、具有共性的文明成分和文明因素创新成人类的共同文明。

政治文明在人类社会的文明体系居于重要位置,发挥重要作用。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必然发生三方面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思维的关系,相应地形成社会的物质经济结构、政治法律结构、思想意识结构等三大结构和社会物质生活领域、政治生活领域、精神生活领域等三大领域。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不仅表现为劳动产品的剩余和书写文字的应用,而且表现为阶级的出现和国家的产生。古希腊留下的文明遗产,不仅包括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也凸现出政治文明成果,如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责任,以及城邦制、共和制的理论和实践。近代资产阶级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异彩纷呈,既包含民主政治的基本理念,更突出了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政治文明不能在封闭的环境中形成和存在,只能在开放、交换的条件下,不断地从人类文明的其他形式中吸收营养,丰富和完善自己,在人类社会文明体系的发展中演进。政治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政治现代化的过程。政治文明的演进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不可分割。全球化把碰撞整合过的各种政治文明聚集起来,作为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加以推广。

人类文明的发端,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紧密相联。而政治文明最早萌发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阶级和国家。政治文明从萌发的那一天起就包含着悖论:在私有制条件下,政治文明表现为不同形式或不同艺术的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追求民主、实行平等始终是政治文明的根本要求。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在市场经济这块沃土上,资产阶级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精巧又充满矛盾地揉合在一起。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远远超出了马克思当年的预估。生产力的大发展促进资本主义文明的大飞跃。包括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在内的制度创新,使资本主义社会获得新的生命力。“从宗教到科学是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完成的最为重大的制度创新。”[2-1]没有这个先导性的创新,就不会有随后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资本主义“用议会制取代君主制,用选举制否定世袭制,用任期制废除终身制,并实行两党或多党竞争机制”[2-2],使代议制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核心。资本向全世界扩张,也把具有历史进步性和时代局限性的文明输入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和每个层面。

在人类社会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资本主义面临着深刻危机。全球化给资本运动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突破了原有国家范围的局限,同时也减少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化成本。当今的全球化生产过剩所带来的全球性危机就是明证。全球化将经济、文化、政治统一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之中。“随着各种形式的个人主义把整个政治制度(特别是政党以及工会)销蚀成僵死之物,政治上的倒退趋势很有可能日益加剧,随即吞没新的局面。同时,……借助这种倒退行动赋予被蚀空的制度空壳以新的内容”[3]。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已经不仅是一种国家制度,而且还是一种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其内在矛盾可能导致政治上的倒退,或者以新的民主政治来替代。西方传统的民主制度发展到当代,暴露了许多固有的弊端,出现被西方学者称之的“民主的危机”。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现有的政府和政治机构已经过时了[4]。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尽管形式精致,但与生俱来的弊端决定它仍然是不合理、不公正的政治文明,总是表现着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关系。少数社会成员对于多数社会成员的权力控制是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实质。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更迭依次表现为更高层次的政治文明,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性质,却没有因为在政治文明演进中发生量的积累而导致质的飞跃。马克思主义不否定在西方政治形态中民主作为人的内在要求而存在,但全球化并没有改变人们现实的、具体的、阶级的属性。民主不仅是人的解放的要求,也是阶级的解放的要求。西方民主政治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基础是平等、自由和博爱。全球化使得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和平共处与密切交往成为可能和现实,而民主政治本质上是一种倡导和平与平等的政治。因此,全球化与民主政治并不矛盾。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价值选择上,否定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政治理念,积极倡导社会公正、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统治的主体与客体关系上,第一次实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使人类政治文明真正达到国体与政体的统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发展趋势上,彻底批判旧的政治文明,大胆创造新的政治文明,鲜明地展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优越性。

中国传统政治模式和政治体制使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高度合一。整个政治建构以高度集权为特征,权力的运作走向呈现自上而下、单向发生的特点。

中国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遇到两极偏向的干扰。一种是将西方政治文明看成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全部,主张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政治的政治制度,也就是“全盘西化”;另一种是过于强调中国政治文明的个性特征和阶级属性,否定中国政治文明与人类政治文明的共性,使中国政治文明的建设远离人类政治文明而停滞不前或封闭进行。事实证明,上述情况有碍于中国政治文明的健康发展,会导致中国政治走向歧途。全盘西化的政治文明,把整个人类的政治文明归结于或等同于资产阶级政治文明,这实在有失公允。虽然资产阶级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它确立和发展的原则、法治原则等,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政治文明的阶级性、复杂性、民族性,决定了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如果搞全盘西化,必定会脱离中国国情。任何一种政治文明都是一定社会生态的产物,必然受制于一定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民族习俗、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过于强调一国特色或一种政治文明的优点而去否定政治文明的开放性和世界性,并不可取。政治文明中蕴涵着的共性,实际上体现了人类和人类社会对于政治法则、政治规范的认同和遵从。在现时代,背离人类政治文明的共性,会造成人类文明的中断甚至倒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政治文明,只能按照人类政治文明的普遍规律加以推进和拓展。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对人类历史上其他类型政治文明的扬弃和升华,是人类社会新型的政治文明。

从政治文明的主体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第一次将政治文明的主体拓展到社会大多数成员,真正实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体所包括的政治个体、政治组织、政治群体,都具有共同的政治理想,都体现或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主体的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5-1]。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社会中的政治核心地位,保证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先进性、广泛性、真实性。

从政治文明的要件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所涵盖的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关系,体现着人类政治文明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主张科学的政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以政治改革推进政治文明的发展,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政治体制和政治行为,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经常形式。

从政治文明的关系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能够科学配置、合理调整人们的利益及利益关系。协调的政治关系是衡量政治文明发展水平的尺度,是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关键。政治关系集中反映政治主体的利益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关系具有非对抗性、平等性、和谐性的特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无可例外地成为世界政治文明体系的组成部分。全球化以每个民族国家开放经济体系、文化体系、政治体系为前题。开放的政治体系应对全球化问题,要求中国的政治文明实现两方面特点:

(一)中国政治文明必须遵循人类政治文明的基本法则。全球化对于民族国家的政治价值,要求维护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标准,诸如民主、平等、和平、人权、法治、权力制约……。在全球化大家庭中,民族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文化形态、社会形态,都必须以这些共同价值为取向,将其体现在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关系之中。离开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规定,就会远离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的政治文明曾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创造过辉煌篇章。治国之道在安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理国之道在于公平正直[6-1];为政之弊,苛政猛于虎也,君劣于上,吏祸于下,政事所以不理[6-2]。这些在当时都是比较先进的政治理念,对人类政治文明产生过积极影响。当代全球化把开放的中国纳入国际社会的发展轨道。中国的政治文明在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的前提下,在制度安排、程序设计、行为规则等方面,吸收西方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体现人类政治文明的共性,做到以政治民主、政治稳定、人的全面发展为政治文明的主要价值取向。当然,全球化也会给中国政治文明带来负面效应,诸如全球化对国家的侵蚀、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多党政治等。对此,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

(二)中国政治文明必须根植于中国大地,带有中国特色。全球化是一个国际化与本土化并存的过程。西方国家企图借经济全球化之机,将自己的本土政治与文化价值推广成全球的普遍价值。这实际上是以自己的本土化来否定他国的本土化和真正的全球化。“全球化正在冲破传统的民族国家的壁垒,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国际性标准和国际规范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和遵守……但是,各国在接纳和遵守这些普遍的国际准则时,没有忘记本国的传统和本国的特征,而是将国际准则与本国传统结合起来,使国际准则本土化。”[7-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现代中国政治文明的真实起点。社会主义作为取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更高阶段的文明,创造出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新的文明成果。公有制使劳动者成为经济关系中的主人,进而提高劳动者的社会政治地位。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通过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关系来实现的。这一实现过程使得政治文明具有新质。全体劳动人民共享生产资料不同形式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并在此基础上管理国家的所有事务。这一政治制度构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自然历史过程与自觉能动过程的统一。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封建社会历史悠久、旧体制惯性强大的国度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点。

在全球化背景下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应该充分考虑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以开放的姿态进行政治文明建设

人类政治文明沿着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轨迹发展,呈现渐进的积累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政治文明有了质的飞跃。这不仅表现在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而且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人们享有广泛的自由、民利。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政治财富。政治文明带有浓厚的统治阶级色彩,而这并不排斥和否定政治文明的历史继承性。政治文明的多样性、民族性,使不同政治文明之间的开放、借鉴、依存成为必要和可能。某些类型政治文明的具体规范、程序、形式、载体,可以给其他类型的政治文明提供借鉴。全球化为各国政治体系创造了开放的条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能脱离人类政治文明而孤立存在,应该也能够与其他类型的政治文明通过碰撞发展自己,显示自身的优越性,推进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全球化作为一种载体,大大推进了不同国家间的交流与开放。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层出不穷,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因此有了更多的参照系,以便吸收精华来丰富和发展自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努力探寻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政治体制,实行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理方略,民主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等等。取得上述进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以开放的姿态,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和智慧。

(二)注意全球化带给政治文明的负效应

全球化带来的收益与成本是不均衡的。发达国家收益多而发展中国家收益少甚至受损,是不争的事实。全球化与“意想不到的副作用”联系在一起。“自由的世界市场的预言家在全球的活动愈是成功(这意味着民族国家和领土国家的结构遭到侵蚀),受世界主义观念驱动的威胁就变得越大。西方的‘人道主义干预’将威胁越来越多的世界居民。人们在推行新自由主义的世界政策的过程中,鼓吹并创造一种弱国家世界体系。在这样的世界体系中,帝国主义滥用世界主义使命将不再有任何障碍。”[8]消除全球化带来的负效应,最重要的是根据本国国情,寻求适合自己的社会模式和发展道路。

对于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来说,一是要高度关注全球化对政府能力的影响。全球化经济组织的运行是以传统意义的让渡为条件的,中国也不能例外。随着影响公众的信息源日益丰富、特别是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政府对于组织、公民的影响力呈弱化态势,而国际规则、国际组织对政府的制约力量和约束作用明显增强。因此,通过行政改革应对全球化,才能够全面提升政府能力。二是要高度关注全球化对政治文化的影响。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文化处于强势,借助渗透全球的媒介推行西方的政治价值、政治模式、政治思潮、生活方式。这无疑会影响甚至改变人们的政治理念,产生某种离散效应。“在这里,人们重视的并不是我们的全球化状况,而是其他人即我们的竞争对手或我们的合作伙伴的世界观的形成、改变或者贬值。”[7-2]

(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

政治文明是由政治与文明两个词复合而成的概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文明的一般、即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即社会主义方向与中国国情。中国政治文明是一般与特殊的结合。

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5-2]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制度文明,中国政治文明的关键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核心和根本保证。它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能够根据各个利益主体与政治发展目标间的关系,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目标。

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属性。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来自人民的同意和授权,政权的运作功能是表达和实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立法和对行政、司法实行监督为主要职能。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就是要真正实现绝大多数人对社会的统治和管理。

依法治国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法制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它的本质在于依法治权,内核是充分体现人民意志的、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最高权威的法律和法规。

上述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最终统一于共产党的领导。在全球化进程中,政党政治、民主政治、法治成为各国政治发展和建设政治文明的常项。以全球化为背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在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关系等要件上体现上述内涵。

收稿日期:2002-11-11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2]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73[[-1]],76[[-2]].

[3][德]乌尔里希·贝克,[德]约翰内斯·威尔姆斯.自由与资本主义[m].路国林,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95.

[4][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朱志焱,潘琪,张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486.

[5].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582[[-1]],304[[-2]].

[6]姜以读,李容生.中国古代政府管理思想精粹[Z].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0.127[[-1]],721-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