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的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1:04

汉语言文学的前景篇1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是中华民族用来了解中国历史,研究中华文化的一门工具,从而提高我们自身素质,对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人文价值和社会科学价值。正因为这样,据调查显示,自各个高校建校以来,几乎有80%的高校建立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并且每年都以稳定的比例吸纳新生,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进入高校以后的学习方向,而目前被社会所公认的事实是,90%以上的人认为师范类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具有发展潜力。据北安高考网的调查显示,在XX年,教师职业已成为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一是工作的稳定性和自主性,二是这些年教师的待遇节节拔高,出现喜人改观。XX年,师范类学生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统计显示,在师范类各专业中,需求较大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教育学、特殊教育、教育技术、数学、英语、日语、物理、计算机等专业;需求相对差一些的专业主要有生物学、地理学、幼儿教育、经济管理、经济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学等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占据首位。主要课程有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中国语言学史、计算语言学、汉语史、汉语方言调查、逻辑学、欧美语言学、实验语音学、中文信息处理等。就业前景主要是到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相关部门从事汉语言文字的教学科研、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文字管理及语言应用方面的实际工作。XX年刚毕业的师范类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对1500元月薪的一份工作应该基本满意,但经过三四年,他们会是很强的“潜力股”。据调查在城区,工作三四年的中学教师平均工资XX元~3000元,在一些企业办的学校,骨干教师的平均工资达到5000元以上。

另外,师范类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的就业范围之广,是其他专业不能同日而语的,除了在教育领域从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之外,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也是本专业极好的出路。

主要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也可在参考资料可知:

考生类别:文史类。

未来热门走向预测:

就业前景:主要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

就业分布最多五省市:

广东、上海、北京、湖北、江苏

毕业生就业分布统计:

中小学及其它教学单位:27.63%

录取研究生:21.12%

其它事业单位:9.63%

国有企业:9.56%

机关:7.7%

部队:2.86%

民营及私营企业:2.83%

高等学校:2.59%

出国:2.23%

三资企业:1.57%

金融单位:1.44%

科研设计单位:0.46%

医疗卫生单位:0.05%

其它:0.02%

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

汉语言文学的前景篇2

作为汉语言专业讲师,应该强化学生对汉语言的应用能力和对语言意境分析的能力,这也是丰富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所以,汉语言的使用和意境分析是所有汉语言专业学习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

语言的生命力在于能够灵活使用,否则,语言就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汉语言的应用也就促成了汉语言的使用意境。语文知识的形成与汉语言素养强化相得益彰。例如,在形容风景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风光旖旎、风景秀丽”,如果用作“风光靓丽,风景艳丽”,不仅读起来拗口,就连基本意思也被扭曲,让美丽的风景变得艳俗无比,让人无语。虽然四个词语单独拎出来都是形容词,但是用法差别很大。所以,汉语言的应用会直接影响语境的塑造,说“风光旖旎、风景秀丽”人们会眼前一亮,甚至可以想象出美好的景色,但是如果用“靓丽、艳丽”形容风景,只会让人们倒胃口,很难找到美的感觉。

2.培养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当今社会,人们除了需要语言交流,还需要借助安静、舒适的文学阅读来提高修养。所以,在品读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时候,不仅需要对汉语言的使用环境进行了解,还要对语言的使用意境进行深入地了解。如果不了解汉语言的使用方法和意境,就无法安心阅读,也不能完全理解文学作品中极尽深刻而优美的语言。例如,在欣赏海子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最后四句包含作者所有的寄托:“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简单的语言朴素明朗却又隽永清新,作者对世界充满希望,充满感恩,善良虔诚的祈祷,愿每一个人在尘世间都可以获得幸福,而自己却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仅仅依靠语言根本无法理解全诗的深刻内涵,必须深入体会诗歌描绘的意境,才能在眼前出现一幅美丽的画面,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诗歌。所以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过程中,文学鉴赏能力会逐渐得到提高,欣赏者的审美观也会更加准确和健康。

二、如何提高汉语言的使用和意境分析能力

1.增加阅读、朗读的训练

朗读是学习语言最好的途径之一,增加文章的阅读量,可以让学生尽快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所以,增加阅读量有助于理解汉语的应用,同时汉语言的意境分析能力会逐渐提高。最终,学生可以准确把握文章的基调,易于挖掘文章深处的含义,提高对汉语言的应用和分析。

2.增加必要的背诵

汉语言文学的前景篇3

关键词: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

现如今,社会属于一个信息技术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大的改变,以前在进行经典阅读的过程中,只能通过纸质书籍进行阅读,而今却可以使用手机、电脑等方式进行阅读,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们阅读更加方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对我国汉语言经典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此,笔者主要对网络时代背景以及经典阅读之间所存在的联系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两者的结合点进行了体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1.网络时代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所造成的影响

1.1网络时代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所造成的积极影响

网络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丰富,阅读人群也得到了一定的扩大,不再仅限于一个地区。除此之外,网络时代背景下,人们在进行经典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查看,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费用,同时还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经典阅读过程中更加方便。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国汉语言文学在网络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净化网络环境的作用,使人们养成较为正确的阅读观念,更好地发扬我国经典文化。

1.2网络时代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网络时代背景下,人们虽然享受到了较为明显的阅读便捷,但是,就某些方面而言,网络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汉语言文学的阅读和体验。网络的出现使得汉语言文学阅读途径得到了扩展,但是同样的也为其它不良作品提供了阅读途径,总的来说,只有较少的学生会真正利用网络进行经典阅读,但是,却会有很多学生利用网络看一些网络虚拟小说、言情小说等等,而这些文章的出现,使得学生很难静下心来进行经典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读者的精力,使得汉语言文学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一样东西在发展过程中,有好的一面,必然也会存在坏的一面,网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同样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就目前而言,生活在网络中的人们,其内心较为浮躁,而这些情绪的产生使其很难静下心进行经典阅读,而这就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所造成了不利影响。

2.网络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体验

2.1将经典阅读转化成网络视频资源,以此来鼓励学生进行经典阅读

网络时代背景对汉语言文学虽然有消极影响,但是也会存在一定的积极影响,在这种网络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找准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使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达到平衡,让学生多进行经典阅读,这样就能更好地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经典阅读转化为网络视频资源,以此来鼓励学生进行经典阅读,在转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文字性经典文学作品转化成具有声音和图像的视频,这样就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2将教学课堂变成舞台,让学生参与到经典阅读当中

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没有太大兴趣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其篇幅过长、情感过于细腻,而学生对于这些文字很难提起兴趣,着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加强对教学课堂的利用,在教学过程中将严肃的课堂转变成学习的舞台,这样就能最大程度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学生一旦产生兴趣,就能静下心进行经典阅读。例如,我们较为常见的话剧排练等方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学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这形式对学生进行讲解。除此之外,在进行话剧演练的过程中,相关的灯光、音乐背景等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制作,这样学生在制作的过程就能对文章内容有一个了解,进而就能更好地对经典文学产生兴趣,而网络技术的使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为文章情绪构建相应的背景和情绪,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无意识想要去阅读《红楼梦》。

汉语言文学的前景篇4

摘要:本论文选取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这个问题进行论述,探讨了对外汉语中文化因素的性质,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关于做好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具体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文化背景;语言教学

作者简介:夏丽珍,女(1985-),江西吉安,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7-0099-01

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逐步提升,学习我们的汉语已经成了外国友人们从事所有活动的重要条件。我们发现,不少人虽然耗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却依然不能够达到顺畅自如地交流的效果,甚至常常还会出现彼此交流双方都不知所云的状况。在他们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除了语言结构上语音,词汇和语法上的问题外,对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东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缺失,已经成为阻碍他们交流的突出因素,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不容忽视。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性质特点

“文化”为何物?简单点来说文化实质上就是生活,其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从社会的生产关系说产生出来的物质生活方式。因而发现,文化包括的范围非常广,大到人生价值观,小到生活起居各种饮食习惯,道德观念,语言思维习惯等。

因为“文化”所覆盖的范围十分广,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明显不能详实地介绍中华几千年的文化,所以有必要区别“文化”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两个问题。“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明显为“文化”范畴中的一小部分,其包括的内容是外国人掌握和运用汉语与中国人沟通交流的时候需要熟悉的那种文化。关键点在对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不同价值观念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的行为方式的比较教学上,应该揭示外国人母语文化和汉文化在这个范内反映出来的文化差异,因而“对外汉语中的文化因素”就是要让学习者明白是怎样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怎样的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让中国人有了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性,这正是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所要传授给学生的“文化”。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重要性

曾经有人提出,“对外汉语教学”既然不能很好地反映教学现状,建议改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该说法好像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割裂开来了,其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化因素在现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流工具,从它产生起,社会就给语言打上了印记,有社会作用,都带有了文化色彩,萨丕尔说过:“语言是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的。”因此,语言的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对外汉语的教学同样也离不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

三、怎样做好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工作

1、将文化背景知识教学贯穿运用于语言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之中

语言教学包括语言要素和文化要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物质文化教学比较简单,精神文化教学则困难,因为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很难理解,所以了解和掌握不同形式的文化,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法。同样,针对处于不同阶段的学习者,也应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

在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中,物质文化应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应随时教授。在语言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之中补充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留学生才能更准确地理解汉语。

在中高级阶段学习中,进一步介绍如思维模式、鉴赏审美等精神文化精神内容的教学,比初级阶段的教学难度大很多,不但要讲授词汇和成语的基本意义,还要讲解相关的引申意义。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讲授精神文化内容时,需要注意适度和适量的原则,讲清问题、点到为止。

总之,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是在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中国文化背景知识介绍,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应以物质文化教学为主,精神文化教学为辅。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做比较的方法,预防“负迁移”影响

社会文化因素会干扰留学生学习汉语。他们经常会将本国的民族文化内容生搬到汉语中,理解和表达的准确性大大受到影响。要讲清楚两种文化背景的差异部分。尤其是涉及词汇时不仅讲授基本意义部分外还要讲清它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在这种文化背景知识的对比教学中,如果它是“背景意义的词”,除了讲清字面意义,还要有效地防止理解和运用上的混淆,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恰当得体地使用汉语。

3、在教学中注意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

在文化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等,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知识。教学中,教师不妨选择与学生本族语言在词汇、结构、文化背景能形成鲜明对比的文学作品。最直接途径学生收看电视节目了解当前社会动态和社会问题。此外,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旅游观光、绘画、书法展览、作文比赛、传统饮食文化节等活动让外国学生能更直观地,切身地去体会中国的文化,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让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多姿多彩。

4、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在对外教学中,汉语教师要发挥其所长。他们不仅中国文化知识传授者,而且中国文化最直接的体现者。无形中我们的教师必须对中国文化有一个全面准确地把握,具备深厚的中国文化知识修养。中外文化上的差异教师需要重视,并深入研究这种差异,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会语言、了解中国社会文化因素,真正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和真正学好汉语。

面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我们要运用文化的概念贯穿在语言教学中,从而提升语言教学。学习者在语言的学习中不仅要学习这种语言文化,更重要的是这种文化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熟练地进行交流、准确无误的表情达意。只有理解了蕴含在汉语之中的文化背景,他们才能真正地学会汉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因此,做好文化的教学工作是对外汉语教学真正取得成功的关键步骤。

参考文献:

[1]、凌娟《关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几点思考》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6月

[2]、谢稚《探索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有效途径》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3月

[3]、赵鹏《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导入浅谈》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1月

[4]、王雅楠《如何突破对外汉语教学的瓶颈》社会科学家2005年5月

[5]、王苹《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贵州大学学报1996年6月

汉语言文学的前景篇5

关键词:语言文化 高职 英语教学

一、引言

语言,作为一种媒介和人类思维的工具,它传达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确认事实,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够脱离语言而独立存在。英语作为目前世界上的最为通用语言之一,在国际交往中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高职学生来说,英语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意图通过中西语言文化之间的对比,探寻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以提高当前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效率。

二、高职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职业教育的生源文化素质也在明显下降,其英语学习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为了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有一个更明确的了解,本文对几所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和期末考试成绩测评。通过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薄弱,水平较差

从成绩上看,学生的英语基础很差,成绩普遍较低,而且水平参差不齐,相差甚大。大多数成绩集中在40~69分之间。职高生试卷虽然非常简单,但其平均成绩仍然很低,只有42.59分。个别院校的个别专业学生英语成绩更差,有的只有20~30分,及格率很低。

2.学习被动,态度消极

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积极性。许多学生是为了逃避英语而选择了非英语专业,结果还要开展英语学习,使他们内心抵触心理严重,学生态度非常消极,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

3.汉语思维负向迁移影响严重

通过教师日常教学总结和期末测验,本文发现学生的英语学习极易受汉语思维习惯的干扰。出现大量的“chinglish”句型,在翻译、作文和日常对话中尤为明显。汉译英中,大部分同学不会调整句式,逐字逐句翻译现象非常普遍,无法应对复杂句型和一些基本的长句。

三、中西语言文化差异及表现

上述现象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中西语言特征及其反映的文化现象没有系统的了解和把握,经常将两者混为一谈。如果教师在中西语言文化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解释,并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的学习,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语法、词汇和语言思维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层面:

1.中西思维方式差异

在语言层面,英汉隶属两种不同的语系,在思维方式和语言构成方面有着很大不同。英语属印欧语系,擅长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在语言表达上多用名词,叙述呈静态;汉语属汉藏语系,更注重用具体形象的方法或词语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在语言上多用动词及其短语,叙述呈动态。通过下面的例句及翻译中可以看出二者的差别

eg:heisagoodeaterandagoodsleeper.他能吃能睡。

hewasanonsmokerandateetotaler.他既不抽烟,也不喝酒。

2.英汉词汇差异

在词汇构成方面,汉语词最基本的构成方式主要是c=a+b(即词语=种差+属性)形式。如通过“鱼(fish)”这个词语,可以产生更多的词语:鲤鱼(carp)、鳗鱼(eel)、鲨鱼(shark),鲸鱼(whale)等。而英语则主要是靠转换、合成和缀合三种构词法构成更多的新词(连,2006)。

此外,即便是面对同一个词,英汉两种语言赋予它的基本语义也有很大差别。如汉语中“狗”具有卑贱的、势力的含义,如“狗仗人势”“狗腿子”等,而英语中的“dog”则是褒义词,如“aluckydog”,“atopdog”等。

3.英汉句法结构差异

句法结构方面,传统汉语句子结构以意合为主,以语序和虚词为主要语法手段,而英语则重形合,结构严谨,具有明显的形式标记,语义关系极其分明(马,1999)。如:英语中“if

youdon’tentertiger’slair,howcanyougetthetigercub?”必须有完整的关联词语联接,而译成汉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言简意赅,不需要任何连接词。

4.英汉句子类型差异

在句子类型方面,汉语中多用主动句、被动句较多地表现不好的事物或倾向。而英语国家中对个人的隐私比较尊重,在很多句子中都不愿意或不便言明动作的施行者,而又必须有主语出现的情况下,较多的使用被动句。如在汉语中,我们会说“我们热情的欢迎马丽的到来”,而英语则表达为“marywasgivenaheartywelcome”.

四、中西语言文化差异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汉英两种语言无论在句法句型以及词语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英语学习。

1.使用对比教学法

对比教学法的本质特征就是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两种语言之间的“比较”。如词汇构成、语法结构和句法类型、时态语态等的对比。

词汇的对比就是在向学生解释英汉两种语言构成的基础上,将英汉的构词方式进行对比说明。如汉语中的词组构成,和英语中的词缀、曲折和复合词的构成意义和含义等。

语法结构对比就是在汉语和英语句法的对比基础上,使学生明确掌握英语的句法和汉语句法之间的根本不同。避免出现语序上的混乱和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用不当,使英汉语的语法符合语法习惯。

时态语态的对比主要是让学生跳出汉语没有明确的时态标记的局限。明确英语的时态意义和构成。并通过对中西文化和思维的对比,指明两种语言之所以出现句子类型差异的原因,使学生知其然,明其所以然。

2.使用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通过对具体知识情景的讲解,创设出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再现课文的情景表象,使学生置身其间,如临其境。教师通过“情景创设”,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情感,启迪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语言情景,话题情景,生活情境等帮助学生尽快的融入到英语情景中去。

语言课堂的主要活动是结构式的口语练习,而且这种练习应该是在设计好的情景下出现。英语语言情景的创设就是为了减少汉语语言对英语学习产生的负迁移,使学生尽快地适应英语表达。

话题情景和生活情景就是在对话和语篇学习的过程中再现英美国家的生活情景,在每一个不同的话题中感知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将知识学习和情景了解结合起来,加深英语学习的印象和感知。

3.实施跨文化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一种语言能够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语言的教学离不开文化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充分诠释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

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要特别注意每个单词在不同语言中的固有的文化意义。如之前本文介绍的汉语的“狗”和英文中的“dog”虽然都指代同一事物,但语义差别极大;类似的还有汉语中的“龙”和英语中的“dragon”,以及数量众多的颜色词和习语等(徐,2004)。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文化的因素传输给学生,使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得心应手,防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现象出现。

五、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职学生英语水平较低,学习积极性差是普遍现象,而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以其对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的理解为前提的。因此,本文认为在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社会与文化内容进行语言教学,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语言语法的对比,情景语境的创设,以及西方文化风俗的介绍等,能够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较为全面的感知英语,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兴趣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

[2]马秉义.英汉句子结构常式比较[j].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3.

[3]覃玉金.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j].柳州师专学报,2006,9.

[4]徐小贞.高职英语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汉语言文学的前景篇6

论文摘要:中西语言在文化特征、思维方式、语法结构、句法类型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贯穿在语言学习中,给高职学生带来了很多困扰。本文在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和中西语言差异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于高职学生的对比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及跨文化交际教学等方法,以期促进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其英语学习效率。

一、引言

语言,作为一种媒介和人类思维的工具,它传达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确认事实,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够脱离语言而独立存在。英语作为目前世界上的最为通用语言之一,在国际交往中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高职学生来说,英语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意图通过中西语言文化之间的对比,探寻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以提高当前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效率。

二、高职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职业教育的生源文化素质也在明显下降,其英语学习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为了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有一个更明确的了解,本文对几所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和期末考试成绩测评。通过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薄弱,水平较差

从成绩上看,学生的英语基础很差,成绩普遍较低,而且水平参差不齐,相差甚大。大多数成绩集中在40~69分之间。职高生试卷虽然非常简单,但其平均成绩仍然很低,只有42.59分。个别院校的个别专业学生英语成绩更差,有的只有20~30分,及格率很低。

2.学习被动,态度消极

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积极性。许多学生是为了逃避英语而选择了非英语专业,结果还要开展英语学习,使他们内心抵触心理严重,学生态度非常消极,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

3.汉语思维负向迁移影响严重

通过教师日常教学总结和期末测验,本文发现学生的英语学习极易受汉语思维习惯的干扰。出现大量的“chinglish”句型,在翻译、作文和日常对话中尤为明显。汉译英中,大部分同学不会调整句式,逐字逐句翻译现象非常普遍,无法应对复杂句型和一些基本的长句。

三、中西语言文化差异及表现

上述现象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中西语言特征及其反映的文化现象没有系统的了解和把握,经常将两者混为一谈。如果教师在中西语言文化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解释,并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的学习,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语法、词汇和语言思维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层面:

1.中西思维方式差异

在语言层面,英汉隶属两种不同的语系,在思维方式和语言构成方面有着很大不同。英语属印欧语系,擅长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在语言表达上多用名词,叙述呈静态;汉语属汉藏语系,更注重用具体形象的方法或词语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在语言上多用动词及其短语,叙述呈动态。通过下面的例句及翻译中可以看出二者的差别

eg:Heisagoodeaterandagoodsleeper.他能吃能睡。

Hewasanonsmokerandateetotaler.他既不抽烟,也不喝酒。

2.英汉词汇差异

在词汇构成方面,汉语词最基本的构成方式主要是C=a+B(即词语=种差+属性)形式。如通过“鱼(fish)”这个词语,可以产生更多的词语:鲤鱼(carp)、鳗鱼(eel)、鲨鱼(shark),鲸鱼(whale)等。而英语则主要是靠转换、合成和缀合三种构词法构成更多的新词(连,2006)。

此外,即便是面对同一个词,英汉两种语言赋予它的基本语义也有很大差别。如汉语中“狗”具有卑贱的、势力的含义,如“狗仗人势”“狗腿子”等,而英语中的“dog”则是褒义词,如“aluckydog”,“atopdog”等。

3.英汉句法结构差异

句法结构方面,传统汉语句子结构以意合为主,以语序和虚词为主要语法手段,而英语则重形合,结构严谨,具有明显的形式标记,语义关系极其分明(马,1999)。如:英语中“ifyoudon’tentertiger’slair,howcanyougetthetigercub?”必须有完整的关联词语联接,而译成汉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言简意赅,不需要任何连接词。

4.英汉句子类型差异

在句子类型方面,汉语中多用主动句、被动句较多地表现不好的事物或倾向。而英语国家中对个人的隐私比较尊重,在很多句子中都不愿意或不便言明动作的施行者,而又必须有主语出现的情况下,较多的使用被动句。如在汉语中,我们会说“我们热情的欢迎马丽的到来”,而英语则表达为“marywasgivenaheartywelcome”.

四、中西语言文化差异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汉英两种语言无论在句法句型以及词语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英语学习。转贴于 1.使用对比教学法

对比教学法的本质特征就是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两种语言之间的“比较”。如词汇构成、语法结构和句法类型、时态语态等的对比。

词汇的对比就是在向学生解释英汉两种语言构成的基础上,将英汉的构词方式进行对比说明。如汉语中的词组构成,和英语中的词缀、曲折和复合词的构成意义和含义等。

语法结构对比就是在汉语和英语句法的对比基础上,使学生明确掌握英语的句法和汉语句法之间的根本不同。避免出现语序上的混乱和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用不当,使英汉语的语法符合语法习惯。

时态语态的对比主要是让学生跳出汉语没有明确的时态标记的局限。明确英语的时态意义和构成。并通过对中西文化和思维的对比,指明两种语言之所以出现句子类型差异的原因,使学生知其然,明其所以然。

2.使用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通过对具体知识情景的讲解,创设出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再现课文的情景表象,使学生置身其间,如临其境。教师通过“情景创设”,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情感,启迪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语言情景,话题情景,生活情境等帮助学生尽快的融入到英语情景中去。

语言课堂的主要活动是结构式的口语练习,而且这种练习应该是在设计好的情景下出现。英语语言情景的创设就是为了减少汉语语言对英语学习产生的负迁移,使学生尽快地适应英语表达。

话题情景和生活情景就是在对话和语篇学习的过程中再现英美国家的生活情景,在每一个不同的话题中感知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将知识学习和情景了解结合起来,加深英语学习的印象和感知。

3.实施跨文化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一种语言能够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语言的教学离不开文化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充分诠释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

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要特别注意每个单词在不同语言中的固有的文化意义。如之前本文介绍的汉语的“狗”和英文中的“dog”虽然都指代同一事物,但语义差别极大;类似的还有汉语中的“龙”和英语中的“dragon”,以及数量众多的颜色词和习语等(徐,2004)。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文化的因素传输给学生,使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得心应手,防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现象出现。

五、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职学生英语水平较低,学习积极性差是普遍现象,而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以其对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的理解为前提的。因此,本文认为在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社会与文化内容进行语言教学,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语言语法的对比,情景语境的创设,以及西方文化风俗的介绍等,能够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较为全面的感知英语,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兴趣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

[2]马秉义.英汉句子结构常式比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3.

汉语言文学的前景篇7

关键词:全球化;汉语言文学;发展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我是演说家》、《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等诸多语言类节目的热播,全国上下都掀起了一股语言文化热潮,汉语言文字汇集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焕发新的生机,它可以绘形、绘色,它亦可以至刚、至柔,通过灵动自由的线条和疏密相称的布局来表达个人思想内涵它的结构、造型、丰富寓意,每一项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探讨。诚然近年来汉语言文化受到各方面的冲击使得我们在前进的途中有些迷茫,但是全球化背景之下,随着我们自身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借助各种媒体手段,终会令汉语言文化再次大放异彩。

1汉语言文化受到的外部冲击

决定我们人生几个重要节点的大型考试包括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等等都把英语列为了一项必考科目,家长们为了我们的学习也是费尽心机,从小就开始给我们选择双语幼儿园,小学就开始接收各类辅导,中学都是觉得语文从小就会可以放一放,英语学习却一刻不得松懈,进入大学之后,我们要通过英语四级、六级的检测,甚至更多的人选择了雅思、托福、GRe……从我们出生开始,咿呀学语知道的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可是漫漫求学路上却要我们一再放弃钟爱的方块字,去研究那26个字母的多样化组合,学校的大环境对汉语言文化的冲击已经显而易见。再来看一下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现在家长们聚在一起除了讨论房子、车子之外,讨论最多的大概就是孩子了,你的孩子大学学得什么专业啊?机电一体化,好专业有前景!你的孩子参加工作了吗?信息工程师,薪资很满意!从进入高中之后,专业和就业似乎就绑住了这个学生的未来,他需要考虑以后的专业选择,更需要考虑未来的就业和择业,甚至连结婚和在哪定居都需要考虑在内,却唯独没有考虑这个学生喜欢什么专业,为什么汉语言文化专业就不再考虑范围之内,为什么学完这个专业就只能当个文员,阅读和写作带给我的乐趣又该何去何从,社会这个大环境也把汉语言文化置于冷门。中国自古以来都是文化大国,但是我们的文化更多时候宣扬的是含蓄、内敛,以及新文化运动时,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全盘否定和对西方思想的过分崇拜,导致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文化信仰缺失,因此我们任由那些所谓的强国他们趾高气昂的对我们进行各方面的打压,我们学习外国的语言,学习外国的工业,学习外国的技术,可以说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思想里面都有一些不自信在作祟,因此,我们学会之后更不可以忘记我们自己的文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于中华文化,我们就要无条件庇护;对于外来文化,就要全部摒弃革除。想要实现“中国梦”,关键在于文化的自强与独立,而文化的复兴,关键在于拥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海纳百川的气魄。是否能够辩证的看待中华文化,舍弃其中不合乎时代要求的落后因素,是否能够敞开胸怀,包容并学习具有不同观点的外来文化,是汉语能否与时俱进的重要原因。只有真正做到取与舍、扬与弃相结合,才能实现胡适所提出的“活文学”的愿望。

2全球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化专业展新颜

2.1主流媒体对于汉语言文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进入高中之后学业越来越紧张了,我可以看电视的时间几乎没有了,但是有几个节目在妈妈看的时候还是把我吸引了过去,《舌尖上的中国》先不说里面的食物经过编导人员的拍摄和演绎之后有多么诱人,妈妈那时候常常去超市买零食,说看电视看得肚子饿,我就很奇怪看电视需要这么费神吗?一天我在书房写作业,单是听到解说员那生动的描述就把我吸引了过去,如果说文字有魔力的话,我想这就是了。很多人大半夜不睡觉在那里观看纪录片,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所在。后来看《我是演说家》清华大学的梁植老师说了一段话触动了我“今年《舌尖ii》在中国热播,然后我发现一个特别神奇的现象。很多美国主流媒体包括《华尔街日报》在内,在它的门户网站上面刊登文章抨击《舌尖上的中国ii》说,这是中国用记录片的方式输出他们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梁植老师所做的总结也非常精彩“现在是一个新媒体的时代,语言的力量越来越强大”,“语言是文化战争中最基本的武器”,“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运用语言的力量,一起用这份最坚实的力量守护我们身下文化的土地。我们一定可以,迎来那个我们共同期待的更美好的中国的梦”。

2.2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广泛:

随着主流媒体的广泛宣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近年来也出现了很大改观。而且本身汉语言文学专业所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有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史,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典文献学,文学文本解读,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近代文学,民间文学,比较文学,外国文学,美学,写作,文艺心理学,文学批评,自然科学基础等,此外除了这些专业课之外,普通话水平测试和英语的四六级各项能力也必须合格,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所能从事的就业范围就非常之广泛。除了教师,作家,编辑,记者,文秘这些行业之外,现在电视台、电台、网站等媒体也向汉语言专业人才敞开了大门,播音主持、策划、翻译等等很多对汉语言的要求高的职位也都接纳优秀人才。此外,近年来国际上也掀起了“汉语热”,有很多外国朋友都来到中国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我们的汉语言文学都在以势不可挡的魅力席卷整个世界。古文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也悄然回暖。随着《甄嬛传》等古装大剧的热播,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古文言妙趣横生,“问君何不随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全球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定当引领新风尚。

参考文献

[1]杜强.全球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6)

汉语言文学的前景篇8

【关键词】小学蒙班语文教师情景教学

面对新的社会环境,我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新的调整,教育改革要求小学生的教学模式得到改善,小学蒙班语文课堂中采用情景教学方法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所谓的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指如何给学生营造一个问题氛围,让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对汉语文问题进行探索,最终掌握相关的汉语文知识。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那么,究竟如何在小学蒙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怎样上好小学蒙班汉语文课。

一、运用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那样死板机械,无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法实现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利于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情景式教学方法的优势就在于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创造合适的情境,根据所学的知识联系现实生活,把学生引入到生动的活动场景中,学生们通过对情景的感知和认识、通过相互的交流和讨论,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当下新课程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大力推广情景教学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问题情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熟识。但是遗憾的是,很多语文教师在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这个问题上还显得一知半解。基于此种情况,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小学蒙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情景教学方法的具体步骤。采用情景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汉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是让学生在阅读汉语文题材的同时渗透情景教学:教师通过创设一种情景,把语言和场景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句子或者短文段落的学习训练。第二、作文教学过程中运用,老师创设一种情景或者景象,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通过思考和想象,激发了多种情感的体验,燃烧同学们的写作热情,从而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第三、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通过音乐、图片等不同的手段,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场景中,通过感受从而触动学生的情感。第四是综合运用以上三个步骤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2)情景教学方法的作用?。首先,情景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情景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利用各种道具创造一种真实环境,通过音乐等道具的采用能够生动的表现现实生活,给人们以启发和享受,触动人的心灵,情景教学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真实生活,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学生们的审美意识,让学生更亲近现实生活。在语文课堂上老师通过模拟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的状况,然后通过教学进行对比,学生很快的理解和掌握了语文知识,提高了教学的水平和效率。

二、转变教师观念、注重教材的选择

新课程的改革对小学蒙班语文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蒙班语文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是强调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小学生理解语文知识,加深记忆,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做好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汉语文知识。

在蒙古族汉语教学中存在着轻课标、普遍模仿或照搬了汉语母语教学的路子、教学没有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规律、造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脱节、注重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的讲授,忽略了汉语实践能力的培养、汉语教材选文跟不上时代、选文的数量较多,题材、体裁不够丰富、选文在具体的教学中未能体现出适应性和选择性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影响提高蒙古族汉语教学质量的瓶颈。据此,通过《全日制中小学民族汉语课程标准(试行)》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两个课标进行系统的比较,来明确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应当体现出自己的教学特点和规律,一线教师应当认真学习《汉语课标》,提高对《汉语课标》指导性的重视度,依据课标要求以培养汉语能力为重点目标。在课标理论下,通过适用于蒙古族学生的小学汉语教材以及人教版普通语文初中教材选文体系的比较,分析汉语教材选文的优点以及纰漏,汉语编写者也依据课标教科书编写要求认真选取材料,根据内蒙古蒙古族学生的实际特点,汉语教材应当有一定的针对性,教材选文既要符合城镇蒙古族w生的学习需求,也要充分考虑农牧区地区学生的实际水平,更要充分体现出第二语言教学的规律和特点。

三、交还课堂主动权,让学生当老师

汉语言文学的前景篇9

1.加强学生汉语言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发现学生的汉语和英语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都比较欠缺。在英译汉时,翻译出来的汉语让人感觉别扭,贻笑大方。如:itisnowthoughtthatthemoreworkwegiveourbrains,themoreworktheyareabletodo.学生的译文是:现在被认为,我们给大脑的工作越多,他们能干的工作就越多。其实正确的译文应为:现在人们认为,我们的大脑越用能力就越强。很明显,英文原句中的单词浅显易懂,句子结构也不复杂,但比较一下前后两次翻译就会发现,学生的译文不仅拘泥于原文的形式,更不足的是没能掌握汉语的行文规律和表达习惯,使人感觉僵硬晦涩。反映出学生对汉语言本身的表达习惯就没有一种认同感。这种翻译水平的欠缺,应归结于母语的知识底蕴不够。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敏锐的感受能力是提高翻译水平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我们在加强英语教学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学生汉语素质的培养。

2.对比英语和汉语的共性和异性,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

英语和汉语都是一种语言,因而它们之间有着人类共性所决定的语言共性,这是英汉双语得以互译的前提。如:"afriendinneedisafriendindeed.患难见真情。"反映了这两种语言的共性。但同时,英汉语言分属两种不同的语系。即印欧语系和东亚语系,在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等方面又存在着很大差别。所以,在进行翻译教学时,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对两种语言的异同点进行比较,以增强他们对这两种语言差异的理性认识,引导学生自觉地去探寻并逐渐掌握两种语言相互转换的基本规律,牢固掌握英汉互译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巧,尤其是应着重培养学生选择词义、同义词(组)替换,适度引申和词性转换等技巧,以便顺利地翻译好一段语篇。

3.从培养学生英语语感的角度出发,用语感的暗示性来提高翻译能力

语感,是指在言语交流中人对词语表达的直觉判断或感受。良好的语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词达意能力,从而减轻翻译的难度。如翻译"对我们来说学好英语很重要。"为"it'sveryimportantforustolearnenglishwell."学生很容易能根据已学的句式感受它的表达。这说明,语感好的学生能从已知词或词组及语境身上感受到词与词、词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语法关系,从而有效地实现翻译过程。

4.通过了解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加强对中西方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

汉语言文学的前景篇10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策略;教学改革

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校教育不再是以往的精英教育,而转变成为了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模式。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此背景的影响下,也面临着新的教育发展挑战。特别是随着学生特点类型的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教育的高效化,所需要考虑到的问题相比于以往会更多,也更容易出现一系列的教育问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了当今许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点讨论内容。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从对我国高校目前的教育现状可以看出,相比于高校扩招之前,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背景更加复杂,许多学生会出现不喜欢本专业、讨厌上课的问题。汉语言文学专业同样如此,许多学生受到固有观念或者周围环境的影响,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在社会上没有直接用处的专业,从而在一开始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另外,目前许多高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方式本身也比较死板,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固定的课堂讲学模式,虽然说教学方式简单直接,但很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改革就变得非常重要,影响着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改革措施,让学生喜欢上该专业,并且优化教学方式,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目前,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来进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改革,都可以获得非常显著的变化,从而让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可以得到改善。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策略分析

在当今高校教育背景以及教学方法发展背景之下,实现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改革可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来进行。特别是在以人文社科为教育发展的高校中,更注意对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策略探究。目前,进行教学改革的策略与方法类型非常多样,经概括之后,主要可以从教学主体、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拓展内容等方面来进行考虑。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如下:

(一)教学主体上的改革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那么教学工作开展的主体理所应当也是学生。但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中,却忽视了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单纯地通过课堂讲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难以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改革中,对教学主体上的改革是最为基础的一项内容。在经过改革后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多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中心,让学生从被动听课向主动探究学习转变。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老师基本上只会在课堂上将所要讲解的知识表达出来,而很少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在改革之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放,在课堂上可以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得到巨大的提升。高等院校的学习空间相对来说非常宽松,当解放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之后,就能够具有非常广阔的学习空间,让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变得十分多样化,避免出现“量产”规格化毕业生的问题。

(二)教学方式上的改革

许多高校中的教师存在着年龄偏大的现象,在思想上与当今的高校学生很难实现同步。特别是对于汉语言文学这种需要文化沉淀的专业来说,任职的教师相对来说会更加注重传统礼仪与思想的培养,而忽视了思想与教学方式上的与时俱进。在近年来,随着网络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许多学生并不能完全接受传统的教学方式。经过教学改革,可以将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课堂、网络、多媒体为一身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对于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出来,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与理解。另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还可以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有助于学生综合专业知识素养的提高。

(三)拓展教学上的改革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并不是非常注重拓展教学,而只是单纯地进行相应专业内容的教学,从而让教学的内容十分枯燥乏味。对于汉语言文学这种专业来说,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如果让教学内容脱离日常生活而单独存在,那么汉语言文学也就失去了其生命活力。在该专业的教学中,人文理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人文理念的支持下,进行拓展教学将更加容易。从人文的角度进行分析,汉语言文学不仅仅是对中国文学知识的深入学习与探讨,更承载着我国文化底蕴以及优秀传统思想传承的重要任务,是我国数千年来的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保证。进行拓展教学,即是以人文理念为基础,将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的生活应用紧密联系起来,让汉语言文学变得更加具有活力,最终实现专业教学的高效化。

三、结语

作为许多高校中的重点专业,汉语言文学承载着发扬传统文化,开创新时代文化的伟大使命,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改革是许多高校的重点工作内容。通过对教学主体、教学方式以及拓展教学方式的改革,可以较好地实现高校汉语言文学文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让更多学生能够具有牢固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好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网络科技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一方面得到更大程度重视的同时,其教学方式将会想着越来越多元化的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潘殊闲.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刍议[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