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技术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1:21

机电技术工作总结篇1

机电技术员工作总结【1】我作为机电科供电车间的技术员,立足于本职岗位,在做好全矿上下供电技术任务的同时,着重于自身供电系统业务的掌握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利用先进的技术,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将供电技术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中。

一、积极学习技术,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年7月,在有关部门的带领下,我随队到河南济源市防爆设备厂进行了考察和学习,掌握了新型设备的新技术、新工艺,并积极地和同行探讨与交流。随后邀请了该厂家与南京国辰电气的相关技术人员来到我矿,为供电职工进行电气设备的应用与维护培训,为我们相关技术人员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解决了不少的技术难题。我把平时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记录下来,向供电车间老师傅们求教,直至弄明白为止。每当厂家相关技术人员来矿解决设备大的故障时,我更积极向他们进行请教。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我逐步的熟悉了井下供电系统和高低压设备的应用,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合理供电系统设计,科学编制技术措施

在分管供电科长的指导下,我逐渐进行各采区工作面的供电系统设计。由于对工作面及其机械设备不熟悉,为合理的布置高低压电缆线路的走向,我经常跑现场,测量距离,科学整定计算,合理选择电气设备和电缆型号,不仅满足实际需要,还能节省不少人力物力。我先后为井下8171、7198、7196、7174(2)、8172、7199等采煤工作面的供电系统进行了设计。

我本着一工程一措施的原则,除了固定每月两次的高低压电气设备检修,还有敷设或回收高压电缆、设备安装、标准化工作等工程,我都要提前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严谨组织、科学编制,使安全技术措施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经过有关部门领导的审批后,在施工前传达给每位施工人员并签字,严格措施的兑现,令措施真正地起到了防范在前、全过程监督指导的作用。另外,我还协助车间主任做好设备检修计划、材料计划,并对出现的机电事故提出安全防范技术措施。

三、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任务显成效

为贯彻落实矿下达的质量标准化工作,针对供电班组对井下主要巷道及变电所的电缆按标准化要求进行整理吊挂的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制定科学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2xxx年我主要参加完成了以下几项大的工程:Ⅱ(3)采区上部变电所安装及其供电线路的敷设;皮带暗斜井皮带电控系统安装;东三及Ⅱ(3)采区变频绞车电控、信号系统的安装;井下8171、7198、7196等采煤工作面的供电系统安装;-750掘进面大型综掘机供电系统安装;-750行车间供电安装及掘进队供电系统改造;主井变电所更换变压器等。通过参加这些大型工程,我一边指导技术上的工作一边再进一步学习,积累为以后更好的做好供电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做好本职工作,提高职工技能水平

在日常工作中,我针对井上、下高低压供电系统有变动的地方及时对供电系统图进行修改,可以随时了解各变电所所带负荷,并负责对井下远程监控系统的维护。同时,我对矿井的高压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参数进行了重新计算和对井下高低压电缆统计。在系统领导的指导下,不定期地组织电工进行技能培训,学习新技术,提高理论文化水平和业务操作技能,并经常组织各项技能比武,积极开展QC小组和手指口述操作法等活动,通过这些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车间电工的业务水平和处理开关故障的能力,大大缩短了处理事故的时间,有力保障了全矿的安全供电。

我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指导下,逐渐熟悉自己的业务,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深知自己的不足之处,如事故处理经验少。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戒骄戒躁,积累经验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实践中磨练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的学习与创新.不辜负矿、科领导对我的信任,努力成为优秀的技术人员,争取为矿的发展多做贡献。

机电技术员工作总结【2】忙碌中又到了月末,回顾这个月来来的工作历程,总结一个月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从领导身上我体会到了敬业与关怀,在同事身上我学到了勤奋与自律,繁忙并充实是我工作的最大体会。

通过各级部门的多次检查和验收,我在技术方面暴露出了许多需要整改的问题和低级错误。这给我指明了改进的方向,也相应的督促和提高了我的整体水平,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加强工作责任感,及时做好个人的各项工作

前不久我刚刚开始开拓三队的机电技术员工作,这对技术员各方面素质的要求相当高,我必须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更强烈的责任心投入到工作中去。现对我在开拓队的工作计划做如下陈述:

一、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深入开展职业化队伍建设活动。

进一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防止骄傲自满和松懈麻痹的现象,以零起点的精神,把过去的作为镜子、作为动力,抓好今后每一天、每一时和每一分钟的安全工作,不断培育企业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提炼形成引领企业发展的并以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为主要内容的职业精神。

二、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全员的教育培训。

号召全体员工进行零敲碎打事故预想,目的在于通过员工的思考,来提升整体安全水平。为了实现资源共享,现对矿井比较典型的案例进行了整理、汇编。该案例集内容丰富,有些案例、现象平时不被广大员工了解和重视,但如果不能做到资源共享,及时吸取前车之鉴,后来者重蹈覆辙。利用每月的周一和周三,将往年发生在本月的案例讲给职工听,认真学习领会,通过学习提升全员素质,实现全员安全,最终达到矿井安全。对现有人员将按照岗位要求,进行优化调整,确保所有岗位人员都符合任职要求,并做到全员安全教育不断线,不断提高职工技术素质。

三、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机电技术工作总结篇2

时光清浅,岁月嫣然。携一抹感悟于流年里,那些刻在生命平仄的韵律中的温暖与感动,那些光阴浸染的情怀,始终停留在记忆深处,明媚了岁月,芬芳了生命。

悄然间,与新员工青涩共舞的时光,即将结束。又是一年6月高考季,学生时代的余音早已经远去,职业生涯风帆已经航行一年。随着在电厂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对各个系统学习的深入,对现场的愈加熟悉让我对后续系统的学习感觉变得越来越轻松。每个系统都相互重叠的部分,重叠部分等同于是对新学系统的一个预习过程。而且在跟着师傅巡检、操作过程中的讲解,让陌生的专业词汇变得熟悉。这样学起来就会更加轻松。与之初学厂用电时期囫囵吞枣般生硬地背下规程、图纸的“佯作镇定和负隅顽抗”的迷茫相比,现在的释然是一路成长过程中的一次次沉淀。

2017第二季度,前后学习了发电机及其辅设、励磁、直流以及安稳系统。其中任何一个系统在电厂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饱满的热情视之,学好每一个系统。

一、心路历程:现场做实训,实干练精兵

第二季度的结束,也是岁修工作的尾声。通过检修接触了更多的设备,自己不再是雾里看花,想象内构件的样子,而是能够身临其境地看到设备的“内脏”,让规程和培训教材上的图片和理论变得“触手可及”。

随着岁修工作接触的深入,现场实际操作,亲眼目睹设备的样子以后,很多内容很好地串联起来,融会贯通。与此同时,很多现在觉得“被忽视,被隐藏”的内容,也逐渐豁然开朗。

岁修就是大课堂,岁修就是练兵场。

通过岁修工作中的实际操作,大家以充沛的精力完成岗位工作,以昂首的姿态迎接各项挑战,追求快乐工作,快乐生活,时刻保持对工作的热忱与活力,活跃在岁修现场的各个角落。岁修中,结合现场工作及多部门联合工作的契机,师傅带着我进行指导,既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更注重实际操作的培训,整个岁修现场呈现出一派浓浓的“学、帮、带”气氛。通过岁修平台,我们所学理论知识得到了真正实践,同时锻炼了工作能力,也激发了工作热情。

二、系统培训:循序渐进,让学有所获

2017第二季度,前后学习了发电机及其辅设、励磁、直流、epS以及安稳系统。为了让筹备组更好地了解我的学习情况。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我的学习成果,对所学知识点进行简单的陈述。

(一)、发电机及其辅助设备

1、发电机总体结构

溪洛渡电站三种机型的发电机型式均为立轴半伞式密闭自循环全空气冷却三相凸极同步发电机,俯视顺时针旋转,发电机转子上方设有上导轴承,布置在上机架上;转子下方设有下导轴承和推力轴承,下导轴承和推力轴承组合设于同一油槽内,布置在下机架上。发电机主要部件包括:定子、转子、上端轴、发电机轴、滑环装置、上机架、上导轴承、下机架、推力下导组合轴承、盖板、油水管路和辅助接线等造。三种机型总体结构基本类似。

2、溪洛渡电站发电机辅助设备原理

溪洛渡发电机的辅助设备主要有:碳粉吸收装置、轴电流监测装置、各轴承冷却系统、油雾吸收装置、高压油顶起装置、制动及顶起装置、制动粉尘吸收装置、空气冷却系统、发电机消防系统、基坑加热器系统、蠕动探测装置等。

(1)碳粉吸收装置

碳粉吸收装置用于收集机组运行时碳刷与集电环摩擦产生的粉尘,布置在发电机滑环室内,包括吸尘器、吸尘管路和吸尘罩等。吸尘装置系统具有自动启动、自动延时停机和自动清灰功能。发电机开机时,吸尘装置启动,机组停机后,吸尘装置可延时工作。溪洛渡电站He机组设置2套碳粉吸收装置,VHS和DeC机组均设置3套碳粉吸收装置,电源均取自发电机动力柜。

(2)轴电流监测装置

为防止轴电流的产生,顶轴和滑转子之间设有轴绝缘。在绝缘层中间层间设置铜箔,并留引出端头用于监视轴电流,机组配有轴电流监测装置。该装置能以间断的方式对发电机轴绝缘进行监测,并提供报警及跳闸接点,并能给出绝缘电阻值。溪洛渡电站为监视发电机轴绝缘,在三处设置接地碳刷,分别为:水车室、滑环室和上导轴领。大轴接地碳刷的作用是将发电机转子在运行中产生的轴电压接地,防止这个电压在大轴上产生涡流使发电机转子温度升高,对设备产生危害。防止发电机运行时发生转子一点接地非正常电流经导轴瓦等途经接地,对发电机的导轴瓦产生危害。

(3)油雾吸收装置

上导轴承油雾吸收装置:为减小上导轴承油槽内产生的油雾对发电机的污染,溪洛渡电站三种机型均设置了上导油雾吸收装置。推导轴承油雾吸收装置:为减小推导下导组合轴承油槽内产生的油雾对发电机的污染三种机型均设置了推导油雾吸收装置。

(4)高压油装置组成及其作用

高压油顶起系统的作用:是在机组启动和停机时向推力瓦与镜板之间注入高压油以形成油膜,保证机组转动过程中推力轴承处于良好润滑状态,减少磨损。左岸3号机组采用弹性金属氟塑料瓦,拆除了高压油顶起系统进轴瓦的高压油管,未使用高压油顶起装置。机组停机过程中转速至90%额定转速时高压油泵自动投入,停机后自动退出;机组启动前高压油泵投入,转速至90%额定转速时自动退出。高压油顶起装置主要由油泵电机单元、管路、阀门和自动化元件等组成,三种机型均配置有两套油泵电机单元,布置在发电机下机架支臂上。

(5)制动及顶起装置组成及其功能

发电机组机械制动和顶起装置由制动器(风闸)、管路以及电动油泵、阀门和机电元件等组成。在机组正常停机过程中,当机组转速下降到额定转速15%时投入机械制动,加速停机过程;在紧急情况下,当机组转速下降到额定转速35%时投入机械制动加速停机过程。在维护检修过程中,制动器可兼作千斤顶用,通过外加顶转子油泵向制动器下腔充入高压油将转子顶起,使镜板和推力瓦脱离便于维护,以便检查、拆卸和调整推力轴承。在顶起位置,将制动器的锁定装置投入,此时可将油压撤除,转子被锁定在既定位置。

(6)制动粉尘吸收装置

为防止制动时制动块与制动环摩擦产生的粉尘污染定子和转子,在每个制动风闸上设置集尘盒,所有集尘盒通过管路与机坑外的吸尘装置相连,在机组停机过程中可以吸除粉尘。集尘盒出口处的管路为金属软管,可有效防止过热粉尘烧损管路。详见图17。吸尘装置系统具有自动启动、自动延时停机和自动清灰功能,发电机开始制动停机时,吸尘装置启动,机组停机后,吸尘装置延时工作1分钟。

(7)空气冷却系统功能

溪洛渡电站发电机为全空冷结构。采用密闭自循环、双路径向、无风扇端部回风方式。这种通风系统结构损耗小,风量分配均匀,上、下风路对称。发电机内的空气由转子支架、磁轭和磁极旋转而形成压力,使气流经过磁轭、气隙、铁心和机座进入空气冷却器,由空气冷却器冷却后的气流又经上、下风道流回转子。

(8)基坑加热器系统

发电机机坑内设置一套完整的电加热系统,以防发电机停机时绝缘受潮结露,并可维持机坑内温度不低于10℃,以利于轴承系统随时起动。电加热系统可手动和自动操作,加热器电源引自发电机动力柜。He和VHS机组每台发电机配置16个加热器,沿机坑圆周均匀布置,每台加热器的功率为2Kw,分两组控制,每组8个;DeC机组每台发电机配置18个电加热器,沿机坑圆周均匀布置,每台加热器的功率为2Kw。

(9)蠕动探测装置

水电机组停机之后,由于水轮机导水叶关闭不可能绝对严密,漏水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漏水严重,则水流冲击水轮机转轮,有可能使机组转动部件产生非常缓慢的旋转运动,这种运动在短时间内肉眼是观察不出来的,即机组出现蠕动现象(即爬行现象),对机组轴承产生危害。因此,需要配置机组蠕动检测器(即机组爬行监测装置)对机组的蠕动现象进行监测,及时发出报警信号,以便运行人员采取措施,防止故障扩大。蠕动探测装置动作后会联动投制动风闸和启动高压油顶起装置。哈电机组和福伊特机组采用气动摩擦式,东电机组采用电动摩擦式。

(二)、励磁系统

1、发电机励磁系统简介

同步发电机运行时,必须要在励磁绕组中通入直流电流,以便建立磁场,这个电流称励磁电流,而供给励磁电流的整个系统称为励磁系统。

励磁系统是同步发电机重要组成部分,励磁系统的特性对电力系统及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无论在稳态运行或暂态过程中,同步发电机和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以及事故情况下的运行特性,都和励磁系统的性能密切相关。性能良好的励磁系统不仅可以保证发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发电机及其相联的电力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

2、励磁系统的主要任务

(1)维持发电机或其它控制点的电压在给定水平是励磁系统的最主要的任务。

(2)控制并联运行机组无功功率合理分配:

并联运行机组无功功率合理分配与发电机端电压的调差率有关。发电机端电压的调差有三种调差特性:零调差、负调差、正调差。

(3)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励磁系统对静态稳定、动态稳定和暂态稳定的改善,都有显著的作用,而且是最为简单、经济而有效的措施。随着电网的扩大,大电网弱联接易产生低频振荡,在大型发电机组设置电力系统稳定器pSS作为一个附加励磁控制器,可以抑制低频振荡。

(4)提高继电保护动作的灵敏性:当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时,对发电机进行强励除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外,还因为加大了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而使继电保护的动作灵敏度得到提高。

(5)快速灭磁:当发电机或升压变压器内部故障时,为了降低故障所造成的损害,要求发电机能快速灭磁。

3、溪洛渡电站励磁系统介绍

溪洛渡左岸电站每台机组配置一套国电南瑞生产的neS5100励磁系统,右岸电站每台机组配置一套能事达组装的aBBUnitRoL6800励磁系统。两套系统均采用静止晶闸管三相全控桥整流的发电机自并励励磁系统。左右岸励磁盘柜及励磁变压器并列布置在发电机层机旁三、四象限。左岸电站每套励磁系统共11面盘柜,因1F机组和其他机组主梁位置不一致,盘柜布置和其他机组不同;右岸电站每套励磁系统共9面盘柜。励磁变压器采用户内、自冷、无励磁调压、环氧树脂浇注的三个单相干式变压器,左岸励磁变压器由海南金盘电气生产,右岸励磁变压器由广东顺特电气生产。

4、基本原理

溪洛渡电站励磁系统主要设备包括:励磁变压器、励磁调节器、功率柜、灭磁及过电压保护装置、起励装置、励磁系统控制、检测、保护、测量设备等。两套相互冗余的励磁调节器采集发电机机端电压、机端电流信号,结合其他开关量、模拟量信号,经过调节器内部一系列计算处理,通过控制晶闸管全控桥的控制角,调节励磁电流输出。

当机组灭磁停机时,调节器开出逆变令,通过交流灭磁开关Q07、直流灭磁开关Q02、灭磁电阻、跨接器等灭磁,当转子产生正向、反向过电压时,跨接器动作,投入灭磁电阻吸收转子过电压,保护转子回路。

(三)、直流系统

1、直流系统简介

直流系统是电站的重要设备,为控制信号、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断路器跳合闸操作回路等提供可靠的直流电源,对电站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安全运行的保证。溪洛渡电站220V直流系统选用许继电源有限公司生产的“pZ61-2000智能高频开关直流操作电源系统”。

2、直流系统组成

溪洛渡电站220V直流系统设备,按照区域和机组兼用原则划分,每3台机组与附近公用设备配置一套220V直流系统,左右岸机组各3套,左右岸500kVGiS开关站各1套,左右岸进水口各1套,右岸控制楼1套,溪洛渡左右岸电站共设有11套“pZ61-2000智能高频开关直流操作电源系统”。

3、直流系统配置方案

溪洛渡电站直流系统有两种配置方案:左右岸副厂房、主变洞、安装间、开关站共8套直流系统采用三套充电装置、两组蓄电池配置方案;左右岸进水口、右岸控制楼共3套直流系统采用两套充电装置、两组蓄电池配置方案。

4、直流系统构成原理

溪洛渡电站直流系统由交流配电单元、高频整流模块、蓄电池组、绝缘监测装置、电池巡检装置、配电监测单元、集中监控模块等部分组成。交流正常工作状态:在直流系统的交流输入正常供电时,通过交流配电单元给各个整流模块供电。整流模块将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然后经熔断器输出,一方面给蓄电池组充电,另一方面经馈线开关给直流负载供电。交流失电工作状态:在直流系统交流输入故障停电时,整流模块停止工作,由蓄电池组不间断地给直流负载供电。集中监控装置实时监测蓄电池组的放电电压和电流,当蓄电池放电至设定的终止电压时,监控装置报警。

(四)、安稳系统

1、安控装置原理

安稳装置是当电网发生故障,重合不成功或线路发生跳闸,这个时候机组多余的负荷会分到其他的线路,引起其他线路的频率升高,为防止发生震荡,需要将多余的负荷切除。安稳装置是保证电网安全的第二道防线,是继电保护装置第一道防线的补充。

2、针对电网可能遇到的扰动设置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快速可靠的继电保护快速切除故障元件,确保电网发生常见的单一故障时稳定运行和正常供电;

第二道防线:采用稳定控制装置及切机、切负荷等稳定控制措施,确保电网在发生概率较低的严重故障时能继续保持稳定运行;

第三道防线:设置失步解列、频率及电压紧急控制装置,当电网遇到多重严重事故而稳定破坏时,依靠这些装置防止事故扩大、防止出现大面积停电。

3、左岸安稳简介

左岸电站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由南京南瑞集团公司生产的2套分布式安全稳定控制装置、2套失步解列装置和2套调度数据网接入设备等组成。SCS-500e分布式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以下简称“安控装置”)主要由安控主机柜、执行机柜和通信接口柜组成。

当系统故障时,根据判断出的故障类型、事故前电网的运行方式及主要送电断面的潮流大小,查找存放在装置内的预先经离线稳定分析制定的控制策略表,确定应采取的控制措施及控制量,如切机、切负荷、解列、直流功率紧急调制、调机组出力、投切电抗器/电容器等。安控执行机负责接收并执行安控主机送来的切机命令,经跳闸压板出口后切除相应机组。

切机顺序为“7#-4#-1#-8#-5#-3#-9#-6#-2#”,按位切除当前运行可切机组。

4、左岸安控装置切机原则

(1)对电厂的发电机组按照出力大小、保厂用电的情况及人为设定的要求进行切机顺序排队。根据确定的切机容量、事故前排好的切机队列、选择被切对象,执行切机控制。切机选择的原则主要是:

a)机组在投运状态、且出力大于某一门槛定值;

b)如果给出的是切机台数,则选切出力较大的机组或人为设定机组;

c)对于因某些原因不希望切除的机组,可通过人为设置的方式输入,使这些机组不参加排队;

d)对在故障过程中跳闸的机组和线路故障自动带掉的机组,装置动作切机时,考虑在内。

(2)安控装置对被切机组应按上述原则进行排队,排队的情况可以显示和打印出来,以便运行人员检查和监视。

(3)所有的策略均按台数切机。每台机组均设有一个优先级定值,其范围为0~9。优先级从高到低为1~9,优先级越高(数值越小)越容易被切。优先级设为0时,机组不可切。

(4)停运的机组、已判出跳闸的机组、允切压板未投入的机组、已被切除的机组均不可切。

(4)当元件故障的同时有机组发生跳闸,此时的切机措施需要考虑:实际切机台数=策略需切台数-已跳闸机组台数。

(5)多重故障下,如果后一个故障或者是组合故障的控制措施比前面措施严重(切机台数更多),则:实际切机台数=后一个故障需切机组台数-前面故障已切机组台数。

三、青春正当时,当继续前行

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去永远禁止不动。对过去的总结,是为了抓住飞逝的现在,以更加完美的姿态迎接收姗姗来迟的未来。面对全新的每一天,即使是重复性的工作,我们谁也无法预知发生的事情。经历过的,所学到的,想要沉淀下来成为自己的东西,这个时候总结就想的尤为重要。抓好总结的良机,对过去的自己进行梳理,优点保持,不足改进。

机电技术工作总结篇3

1.1电力系统简述

我们所说的电力系统实质是一种电能的产生系统和总的消费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发电机发电、变电器变电、线路输电、和配电以及人们用电的各个环节。电力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这些环节将自然界不能直接使用的一次能源通过一系列的发电装置主要包括:大型锅炉、汽轮机以及发电机等转化成企业使用的电能,发电还要经过输变电系统和相应的配电系统才能够将电能供应到各个使用中心。

1.2电气自动化简述

我们所说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指的是结合每一种电气及自动化设备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电力自动化技术、电气技术、供用电的电气设备系统安装技术以及一些设计和技术改造的高级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结合的高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执行指令主要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自动工作,排查和清理系统故障。电气自动化中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当今较为重要的技术领域。电气自动化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凭借其独特的自主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获得了很高的地位。不过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我国还在起步中,不过在实践中也结语了一定的经验。

1.3电气自动化工作内容

实际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的工作内容是进行自动化调度、自动化发电控制、自动化配电等工作,同时在电网的使用过程中,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利用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和网络技术以及较为重要的传感器技术控制和协调指挥电力系统的各个工作环节,保证整个电网在电子自动化的控制下能购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运行,促进我国电力工程和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

2电气自动化的技术分析

2.1网络计算机技术分析

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是依靠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才得到相应的提高的,计算机技术改善了电力自动化的各个方面,能够帮助电气自动化实现在电力系统工作过程中各个环节应用。计算机技术通过运用智能电网技术与电气自动化向结合,通过联机的电网调动技术促进电力系统和电力工程在配电和变电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以及进行信息收集和信息共享的工作,最重要的是智能电网能够拥有自主调动不同领域电网的能力。

2.2pLC技术分析

pLC技术指的是网络技术和继电控制技术的组合,pLC技术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可以实现自动编程电力工程的工作指令和记录重要信息并自主进行运算。pLC技术不仅能够降低电力系统工作的耗能状态,也能够促进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运行。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pLC技术能够智能的分析和采集数据,能够将数据进行精确地传递转。pLC技术将数据的应用能力体现在控制电力系统的应用和对相应的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以及柔性操作。并且研究发现,pLC技术可以通过对控制电力工程中的一部分重要信息,达到在信息总线中进行通信连接,通过这个通信连接和控制作用能够帮助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的整个工作过程中的科学控制,协调电力系统的运行。

3电气自动化应用于电力工程的具体技术分析

3.1总线技术分析

首先是总线技术,总线技术就是pLC技术的一个技术体系。总线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阶段的工作进展是能够进行控制网络和现场设备的完美对接,电力工程中的控制器和智能化仪表以及对应的执行机构等都能够连接具体的控制系统,同时通过利用总线技术帮助其完成网络系统的远程监督调控,从利用网络系统达到控制系统的一体化连接,从而提高通信设备在控制中心的总体控制效果。实践过程中的总线技术通过不断的完善,已经较为简单,总线技术不仅能够联网还能对电力控制进行分散调节,实现电力工程的自动化智能管理,通过网络的实时控制实现有效管理。

3.2数据库技术分析

数据库技术也是pLC技术的另一个应用,不同于传统的数据库技术应用与电力系统中的数据库较为自动化。这项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总线系统、网络系统相结合,将需要获取数据的工作对象和新型的数据库技术相结合,准确的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计算。主动数据库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主要的作用是,改善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促进电力控制技术和系统软件的发展以及进行数据的适应性调适;同时数据库技术还能够为电力监控系统提供一系列较为精准的数据支持,智能化的判断可以帮助管理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提高自动化控制的水平和能力。此外还能实现,供电触发机制的准确应用,两者协调实现数据的高效处理帮助电力系统实现实时的电力控制自动化。

3.3互连技术分析

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另一个技术就是光互连技术主要原理是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通过波导光和自由空间光的互联技术进行信息传输的抗干扰功能,这些新型介质的传播技术也是较快的。在数据监控和信息互动以及数据采集方面实现电力网络的重组,提高管理效率。光纤互联技术巧妙地运用了光纤的抗干扰技术实现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便管理人员进行计算以及进行精确的判断和决策制定,为妥善解决电力系统故障,提供了保障,同时促进了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

4结语

机电技术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焦化;电气设备;技术管理;质量标准化

城县众泰煤焦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一家集焦炭、煤焦油、粗苯、洗精煤等多种产品生产为一体的焦化企业,地址在拜城县重工业园区内。目前已形成年产焦炭60万吨、精煤180万吨、煤焦油2.5万吨,粗苯5500吨的生产规模。公司在2016年顺利通过国家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组的验收,通过这次评定过程,机电设备管理维护方面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

1完善技术管理制度,健全技术管理体系

公司建立了以机电副总为主导,机电部为中心、车间层层反馈落实的电气设备管理体系。机电部分多个专业管理小组,明确分工,各负其责;部室、车间有技师、技术员、技术尖端人才多名,有精细化的上下级互联互报制度。车间建立了电气设备管理网络图,主要由技术员、技术大拿、拔尖技术工人组成,互联互包。通过健全技术管理体系,精细分解技术管理要求,使技术管理要求更贴近于生产[2]。为使电气设备技术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每月召开由机电副总主持的设备技术管理专题会议,每周召开由机电部主持的技术汇报总结会,总结并布置每月、每周的电气设备技术管理工作。(1)维修方面:该公司从检维修前的检修措施编写与审定开始,逐级建立健全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完善了安全技术管理审批制度。在检维修过程中详细记录技术数据,检维修完成后要编写检维修成果报告,且有详尽的设备点检制度,做到痕迹管理。并为以后的检维修工作提供详细的技术数据和完善的技术台账,使检维修制度化、规范化。(2)职工培训方面:建立职工培训制度,做到培训内容鲜活生动易于员工接受和吸收。(3)台账管理方面:建立设备台账管理制度,将所有设备技术参数以及设备保养周期录入台账。

2夯实设备基础管理,切实保障安全生产

公司从设备基础管理入手,健全各级岗位责任制、设备点检制度、设备定期保养制度、设备包机制度,并汇编成册并组织各级人员认真学习,如遇设备技术更新,随时修订。针对近年来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更新迅速、变化复杂的现状,公司及时有针对性的对机电设备技术特征普查,编写了《众泰煤焦化有限公司主要机电设备技术特征》,将机电设备基本参数,规格型号详细信息录入公司设备台账,并在日常工作中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不间断的对其内容进行补充。细化到大型固定设备一机以台账,每台设备的原始资料一律归档,分类保存,确保精确技术数据指导实际生产。公司对核心设备煤气鼓风机、焦炉四大车、除尘站风机、合格重介质泵、脱介筛等机电设备进行周期性设备技术测试和检定,确保焦炉、洗煤厂安全连续性生产,针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重要高危区域如焦炉地下室、副产品回收的化产区域、高低压供配电等防静电接地极、避雷器等进行每半年预防性试验及检测,确保安全生产。鉴于新疆的极端天气(夏季47℃,冬季-37℃)对上述重要机电设备的油品定期取样化验分析实时更换,并采用先进仪器对设备进行探伤、振动测试、转速检测等多种手段监护设备状态,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设备安全高效连续运行。

3理论与现场相结合的培训提高培训效果

公司采取多级培训:公司技术专家授课培训、部室专业技师现场指导培训、车间讲师授课与现场结合培训、班组一对一指导培训和每日一题等多种形式,强化机电各岗位职工职业技能的不断提高。此外,公司要求各级培训讲师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教案,培训结束后写出培训心得和培训总结。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不定期抽查,查阅其培训签到表、培训教案、授课记录、职工考卷、成绩统计、培训总结等多项内容,并不定期旁听授课。公司精选技术大拿和技术骨干做导师,开展导师和带徒活动,从根本上机培养高技术机电设备维修后备人才。每年工会都组织年度职工职业技能技术比武,开展技术对抗赛和岗位练兵,激励职工学技术、钻业务。在企业文化、安全生产和岗位技术等方面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修养、安全生产意识和设备检维修技能。

4在生产实践中开展技术攻关

机电技术管理突出表现在安全生产、管理决策服务等方面[3]。在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设备选型定型和设备购买过程中,众泰首先进行充分技术探讨,然后对其经济性做出论证,为管理层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针对安全生产中的难题,召开局部“诸葛亮智囊会”,各路“诸葛”献计献策,开展技术攻关;同时成立专业技术创新工作室和技术创新小组,组织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公司举办的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活动;每季集中验收评审,根据项目价值给申报者以适当奖励。公司积极运用各方面的力量,为焦化安全生产出谋划策。

5注重人才培养,加强素质考核

提高技术人员待遇,稳定技术队伍。培养工作基础好、有事业心的技术工人,逐步提高独立工作和独当一面的能力,增强技术后备力量。为在全公司范围内营造尊重技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激励更多的职工钻研业务、学习技术,众泰煤焦化制定了评定职工技术大拿实施办法,在全公司职工中评聘技术大拿,各车间部室内部评聘技术能手,形成了职工积极学技术钻研业务的进取局面。每年度对技术大拿和工人技师考核评聘1次,实行能上能下制度,充分发挥其技术骨干作用;公司还推行人人讲述身边发生的安全案例进行集体分享和员工每人1题等方式,为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提供依据和保障。

6设备管理

各单位设专职人员负责设备相关技术管理工作;部室设专职或兼职专业员负责公司相关技术管理工作;每台设备都必须制订完善的设备要求,设备图表的内容是:定点:规定部位、名称及加油点数;定质:规定每个加油点油脂牌号;定时:规定加、换油时间;定量:规定每次加、换油数量,并严格执行。专业人员要做好设备新技术推广、油品更新换代工作和废油的回收管理工作。

7结语

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工作是保障焦化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也是焦化行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的重心任务之一。完善的机电管理系统可以改善焦化行业的生产环境,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工作效率,同时更多的创造企业经济效益,加速焦化现代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铁岗.煤矿安全技术基础管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

[2]能源部.煤矿安全规程[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

机电技术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机械电子工程;现状分析;问题;未来趋势

机械电子工程是一门基于计算机学并结合各种工程技术的学科,又叫做机械电子一体化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和电子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社会科技发展和进步是机械电子工程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其科技水平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在不断提高,机械电子工程行业促进了社会发展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在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现状分析中,仍然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中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现状

(一)行业地位

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我国已经逐渐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高度发展,产品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中国对外贸易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而作为生产产品的电子机械在近年来,行业获得了全面发展,涉及各行各业,例如房地产的塔吊技术、汽车的稳定系统技术、高铁的轨电技术等都在行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已成为我国的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行业。

(二)行业水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为中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促使中国对外贸易已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而作为工业生产的助理,机械电子工程行业随着我国机械电子系统的逐步成熟和稳定,在发展和扩张的过程中,更加多样化,发展也更加地明确,不断地促进国民经济和对外发展。机械电子工程行业,技术进步的飞速发展,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国际竞争力也在上升,据相关统计资料,中国机械电子产品出口逐年增加,总出口量也不断扩大,机械电子出口已经成为中国机械电子工业出口的主要国家之一,发展了许多国外的市场和空间,总体处于中上水平,但整体上与发达国家例如德国、日本、美国等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存在问题

在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尽管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成绩,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的机械工程科学相较发达国家仍处于落后状态。主要问题在于中国机械工程理论、方法和技术对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和发展的贡献不显著;其次是在机械领域提出的新概念和新理论不多,理论和技术自主性不强;再则就是对机械工程理论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不够,相关的方法和技术不多;国际机械领域学术界对外国学者的影响很小。总的来说,中国机械工程的学术地位上跟不上制造业在国际制造领域的地位,下面将对具体的问题进行介绍:

(一)行业关联低

中国机械电子工程产业发展市场集中使机械电子产品在发展中面临巨大风险,易受波动的影响;另外机械电子工程产品结构单一,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市场结构不利于单一产业的发展和创新,随着时间的推移,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将会导致其国际竞争力。

(二)缺乏技术创新

机械电子产业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要研发,在民用机械上电子化水平和科技含量还不高,而且这些机械电子工程企业对自主创新和产品研发没有足够的重视,使得资本投入不足,从而使行业的发展受制于人,创新乏力,相关的创新基地、人才培养机制也不完善。

(三)缺乏人才

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市场化机制下培养和使用人才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就是人才缺乏的问题,缺乏人才会直接导致行业发展的局限性,因为人才在机械电子工程行业是领导者,是实施者,是技术开发者和创新意识的开拓者,为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各方面都需要人才的参与,人才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因素,可以提高工业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产业竞争力,但由于起步晚和科技水平总体落后等原因,我国人才培养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中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在未来发展中强调专业培训的深度,摆脱发展和团结的局限性,积极培养机械电子工程行业未来技术发展和科研的复杂人才,提供更多人才适应未来的机械电子工程行业需要满足市场变化,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一)机电一体化、信息化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带动了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电子工程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方向。科技作为电子工程行业发展和创新的基础,在计算机网络技g和电子技术的整合发展中,已成为未来机械电子工程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同时改变传统生产方式的机械技术,虚拟电子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导致生产,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发展都有一个重要影响。机械电子工程行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在未来发展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这需要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加大技术研发,以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科学提高了机械和电子技术制造水平。总体来说机电一体化、信息化交叉发展是未来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发展的方向。

(二)民用行业应用范围更广

电子和力学是机械工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学科。我们应更加注重制造与控制的跨学科研究,在设计理论和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同时,要更加注重机制基本理论的研究,使我国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主导地位。开发性能优良的新机构和新设备。在航天,机器人,纺织机械,工程机械,微纳米机构和仿生机构等工程中运用机械电子设备,把其运用到民用行业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四、结语

从现状分析到展望未来,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一些时间来实现发展目标。在机械工程领域,虽然中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实现国际化还有很大的距离,所以我们必须坚持自主创新,不懈努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规划,积极培养相关人才。在继续保持现有技术,总结经验实现技术创新,做技术的领头羊,通过政策保障来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机电技术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矿用机械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128-01

在现代化矿井建设中,凡要求较高的场合,都离不开自动控制。矿用机械的启动、加速、调速、制动和停车都可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来实现,对不同的矿用机械需要不同的自动控制方式,虽然控制方法不同,但都是根据生产机械工作时物理量的变化确定的。因此,针对不同的物理量就有不同的控制原则。

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电控系统设计涉及到的范围较广,系统从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到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与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密切相关。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过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以下几点。

(1)最大限度地满足机械设备对电气控制提出的要求。生产机械的电控装置是为生产机械按预定规律完成一定动作和保证部件协调运转服务的,电气设计必须满足生产机械对电气控制提出的技术要求。

(2)妥善处理机与电的关系,采用机电结合的方法,达到系统的控制要求。现代生产机械的机械运动是机电结合的结果,机与电两者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只有统筹考虑两者关系才能达到整机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

(3)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设计方案力求简单,避免盲目地追求高性能、高指标。评价生产机械电气设计水平,并不是电气控制的功能越强,技术指标越高就越好,而是以设备的性能价格比和运行可靠性来衡量的。高功能、高指标往往使系统的生产成本和复杂程度剧增,系统越复杂,所用元器件越多,系统的可靠性就越低(不包括冗余设计而增加的元器件)。因此,在满足生产机械提出的技术指标前提下,电气控制设计应力求简单,提高系统工作可靠性,提高装置的性能价格比。

(4)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任何设计在实施过程中都存在着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从减少设计风险角度考虑,应尽可能采用成熟的、经过优化和实际运行考验的材料、元器件以及制造技术与工艺。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出现,往往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益,成功地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会使产品在品质、功能、成本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在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同时,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进行必要的试验,才能作出决策。

(5)正确合理地选用电器元件,尽可能减少元器件的品种和规格,降低生产成本。

(6)操作、维护要方便,外形协调、美观。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任务是根据生产机械的控制要求,设计和完成电控装置在制造、使用和维护过程中所需的图样和资料。这些工作主要反映在电气原理和工艺设计中。

2电气控制装置的设计步骤

电气控制装置设计一般分成三个阶段: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产品设计。

2.1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是研究系统和电气控制装置的组成,并寻求最佳控制方案的初步阶段,是技术设计的依据。初步设计可由机械设计人员和电气设计人员共同提出,也可由机械设计人员提出有关机械结构资料和工艺要求,由电气设计人员完成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机械设计人员提出的要求,尽可能收集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有关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积极而又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并对某些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组件等进行必要的原理性试验研究或提出试验研究大纲,提出系统中必须采用的专用元器件的技术要求。初步设计主要是给上级部门或用户的一份总体方案设计报告,这份报告是进行技术设计和产品设计的依据。只有在总体方案正确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生产设备各项技术指标的实现。如果在设计过程中只有某个细节或环节设计不当,可通过试验和改进来达到设计要求,但总体方案出错,将导致整个设计的失败,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大的。因此,初步设计必须认真做好调研,注意借鉴已获成功应用并经过生产考验的类似设备和生产工艺,在几种可能实现的方案中,根据技术、经济指标及现有的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决策。

2.2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是根据上级部门审查批准的或经用户同意的初步设计中提供的内容和方案,最终完成电气控制设计,完成电控设备布置设计。技术设计需完成下述内容:(1)对系统设计中某些环节做必要的试验,写出试验研究报告。(2)绘出电气控制系统的电气原理图。(3)编写系统参数计算书。(4)选择整个系统的元器件,提出专用元器件的技术指标,编制元器件明细表。(5)编写技术设计说明书,介绍系统原理、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及有关运行维护条件和对施工安装要求。(6)绘制电控装置组合布置图、出线端子图等。

2.3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是根据上级审查批准的或经用户同意认可的技术设计,最终完成电控设备产品生产用的工作图样。产品设计需完成下列内容:(1)绘制产品总装配图、部件装配图和零件图。(2)绘制产品接线图或接线表。(3)进行图样的标准化审查和工艺会签。一般来说,电气控制装置的设计应按上述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中的某些内容可根据设计项目的具体情况有所调整。

3电气控制的设计要点

电气控制设计内容很多,这里仅对一些较为重要的设计作进一步探讨。(1)控制系统的选择。控制系统是电控装置的核心,它对整个装置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装置的控制系统选用应根据机械设备对电气控制提出的技术指标,综合考虑控制系统的功能、抗干扰能力、系统可靠性、环境适应性、软硬件工作量、执行速度、带载能力等。(2)电气传动调速方式选择。机械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完成机械运动。一台机械设备必须完成相互协调的若干机械动作,这些动作的协调依靠机械和电气传动系统来实现。合理地选用电气传动调速方式是决定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条件。选用时应综合考虑传动调速的调速性质、调速范围、平滑性、动态性能、效率、费用等指标。(3)设计中应考虑的环境影响。任何电气控制装置都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储存、运输和工作,环境条件必然会对设备工作可靠性、使用寿命带来很大的影响。在电控设备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适当调整设计参数,这对减少设备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是相当有效的。影响设备工作的环境因素主要指气候、机械振动和电磁场。(4)工艺设计问题。工艺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电气控制设备的制造和使用要求,在正确的原理设计前提下,系统的可靠性、抗干扰性、可维修性、结构合理性等都与电气工艺设计密切相关。电气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电气控制设备的总体配置(总装配图)、总接线图(表)、分柜装配设计(元器件布置)、接线图(表)、柜、面板、导线等设计和选用。

参考文献

机电技术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金属结构机电设备表面技术

1引言

表面工程,是经过表面预处理后,通过表面涂覆、表面改性或多种表面技术复合处理,改变固体金属表面或非金属表面的形态、化学成分和应力状态,以获得所需表面性能的系统工程。三峡工程通常被人们称为“土木”工程,但是大坝全长2309.47m中,实际上起挡水作用的溢洪闸门、电厂进水口闸门、船闸人字门和输泄水闸门占坝线全长的72%(1679m),实际上就好似一个“钢秩”工程。三峡工程作为一项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工程,其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的总重量达50万t,其费用占工程总概算的1/3。

表面工程以多个学科交叉、综合、复合为特色,以应用多种表面技术及其复合表面技术为特点,是主导工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三峡工程是“千年大计”、“国运所系”的世纪性工程,一定要重视质量问题,把质量看成是三峡工程的生命。在国际招标的机电设备技术条件中,明确了应用表面加工技术、表面技术和复合表面技术的要求,以改善提高零部件材料表面性能,有效地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和方便维护和修复。表面工程技术在三峡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2三峡工程应用表面技术的对象

三峡水利枢纽由挡水和泄水建筑物、发电建筑物和通航建筑物组成,大坝轴线全长2309.47m。泄水建筑物位于河床中部,设有表孔、深孔和导流底孔;电站厂房位于泄水建筑物左、右两侧,为坝后式厂房,共装设26台700mw水轮发电机组。通航建筑物布置在枢纽左岸,包括双线连续五级永久船闸、单线垂直升船机和施工期通航的临时船闸。

2.1水轮发电机组和其它机电设备

三峡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及辅助机电设备总重量约达26万t。埋设在混凝土中的设备部件、常年受含沙水流冲刷的水轮机过流部件和常年暴露在空气中的机电设备表面都需要应用表面工程的基础理论,提出优质、高效、低耗的表面工艺技术,在设备和零部件的表面进行严格的处理以保证设备可靠运行。

2.2水工闸门和金属结构

三峡工程的水工闸门埋设件、闸门本体、输水钢管及启闭机等金属结构总量约26万t。其中大坝及电站合计共有30种不同规格的闸门539扇,永久船闸有各类人字门、充泄水阀门等共89扇,两者共约7.3万t。其中工作环境最恶劣的是导流底孔和泄洪深孔的弧形工作门,最高工作水头达85m,流速达35m/s,并有局部开启的要求。

2.3对外交通工程

三峡工区对外交通工程的金属结构表面防护,包括桥梁表面涂覆、装卸重件码头上的起重设备和金属结构的表面处理以及集装箱码头钢管桩和粉煤灰钢罐内表面的防腐等。

三峡工程对外交通金属结构工程包括大中桥梁34座,其中联系坝区两岸的西陵长江大桥1118.66m。

3三峡工程应用表面技术的试验与实践

3.1三峡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表面的工作环境

三峡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表面,根据其功能要求,分别暴露在在室内外大气和潮湿大气中,干湿交替环境。在静水工况、动水工况、高速含沙水流中和与混凝土结合的环境下工作运行。

(1)暴露在大气中工作的有:大坝顶部门式起重机及轨道、自动抓梁、厂房顶敞开式高压电气设备、高压出线塔、主厂房大门、电站尾水门式起重机及轨道以及部分闸门的局部外露部分。还有永久船闸、临时船闸和垂直升船机的桥机、大梁及清污机等。这些暴露在大气中的结构和装备表面,常年经受日晒雨淋、风雪冰霜的袭击。

(2)在室内大气中工作的设备主要有:水轮发电机组、变压器的外露表面、主付厂房内各种桥机、大梁、轨道、厂内高压设备、大电流母线设备和其他机组辅助设备如水泵、空压机、制冷机表面,电站厂房屋架、船闸人字门启闭机及其附属设备、中低压配电盘、动力盘、保护盘柜表面等。

(3)在潮湿大气中工作的结构和设备如:电站厂房进水口竖式液压启闭机、长期存放于门库中的检修门及埋件、闸门吊杆、尾水排水阀、水轮机顶盖排水泵等。这些设备常年处在潮湿的空气中,易锈蚀和腐蚀。

(4)在干湿交替环境中工作的结构极易发生表面破坏如:船闸人字门、所有闸门的门槽埋件、船闸浮式系船柱、泄水表孔闸门和检修门等。有的干湿交替频繁,有的交替频度不大,对结构表面影响也有所不同。

(5)在静水状况下工作的装备有:船闸人字门、检修闸门和叠梁门,电站进水口检修门,泄洪坝段深孔和表孔检修门等。他们都是在闸门前后平压后才开启或下落的。

(6)动水工况下工作的电站进水口工作闸门、压力钢管、拦污栅事故检修门、水轮机过流部件包括涡壳、导水机构、转轮、基础环和尾水管里肘等。

(7)在特别恶劣的环境中工作的排沙孔工作闸门及事故检修门、底孔工作门、深孔工作门、船闸输泄水廊道阀门、钢衬护以及水轮机转轮都是在高流速的含沙水流中工作和运转的,泥沙磨蚀的破坏作用,对其材料和表面的处理都有特殊要求。

(8)一些与混凝土面结合的钢结构,如压力钢管外壁,所有闸门和启闭机构以及钢结构的埋件、水轮机钢里衬、蜗壳、座环以及发电机埋件、设备基础埋件等。

3.2三峡坝区的空气和水环境特性

三峡坝址位于湖北宜昌市二斗坪镇,此区域属南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带,其气候特征是高温、高湿、雾多风小,秋雨多温差小。坝区大气年平均相对湿度75.8%,平均温度21~22C,最高温度43.9C,最低9.8C。年平均降雨量达1251mm,以7、8月份较高。大气中S02浓度较高,酸雨比较严重,降雨pH值为5.44,大气环境腐蚀性大。

三峡坝址处多年平均水量达4500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14400m3/s,水中含有泥沙,多年平均含沙量1.2kg/m3。实测最大含沙量10.5kg/m3。泥沙中推移质相对较小,悬移质居多,平均粒径小于0.1mm。水中有生物作用,如海蜊子等。江水的pH值为7.95,水中溶解o2为6.4mg/L。在动水下工作的装备和结构,承受的动水速度多不相同,拦污栅的过栅流速约lm/s,压力钢管内约8m/s,船闸输水廊道内约20m/s,深孔、底孔闸门处30~35m/s,排沙底孔内18~28m/s,水轮机转轮叶片约30~40m/s。这些结构和装备特别是在高速含沙水流中工作的结构和装备,面临空化和泥沙磨损的联合破坏。

3.3三峡工程设备和钢结构的表面技术应用试验

为了使表面科学与工程相结合,为了结合三峡工程的空气环境、水环境和工作环境特点,通过试验研究提出有效的工程措施,达到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能、有效延长使用寿命、节约资源、提高生产力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为此,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委托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进行了不同涂覆材料和多种表面技术复合处理的实验。

(1)大气暴露实验从1995年1月开始,在三峡坝区、宜昌市区和秭归县城,对30多个国内外厂家的120多种防腐体系的试件作挂片试验,其中有机涂装体系42种,热喷涂金属体系7种。现在试验仍在进行中。

(2)水环境暴露实验分别对全暴露在水环境中(全浸)和干湿交替的环境进行了试验。实验安排在三峡坝址下游40km处的葛洲坝水利枢纽进行,全浸试件浸没在葛洲坝二号船闸上闸首的人字门上,干湿交替试件装设在葛洲坝二号船闸下闸首的人字门上。试验涂装材料有,有机涂装体系35种,热喷涂金属体系7种,电化学保护1种。

(3)室内加速腐蚀实验分别对13个厂家的34种防腐体系,即4种水溶性无机富锌类、3种醇溶性无机富锌类、4种环氧富锌类、13种富锌底漆/中间漆/面漆、5种金属喷涂层、8种金属喷涂层/封闭底漆进行试验,分别应用常规试样和划叉破坏性试样在中性盐雾条件下进行加速腐蚀试验、在5%盐水溶液中浸渍试验、紫外线加速腐蚀老化气候试验、在自来水和盐水中的电化学对比试验、涂层电气学保护性能试验以及涂层与基体(或其他涂层)界面粘结力试验。

上述各项现场挂片试验的初步成果,已在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招标文件的技术规范中得到应用,供货厂商将根据合同的要求进行表面涂覆和表面改性处理。

3.4三峡工程应用表面技术的实践

三峡工程自1994年12月正式宣布开工以来,表面技术在桥涵、码头、施工变电所和储运设备等方面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

(1)桥梁三峡对外交通工程桥梁中特大桥4座,大桥7座,中桥23座,合计34座,累计长3793m其中较具特色的有莲沱大桥、黄柏河大桥、下牢溪大桥和横跨长江南北两岸的西陵长江大桥。

莲沱大桥全长340.87m,主桥为中承式三孔钢管混凝土连续拱桥。拱上桥面总宽20m。钢管的寿命直接影响大桥的安全。钢管拱表面防护,采用三道漆,分别为底漆、中间漆和面漆,干膜总厚度达305μm。在涂装前表面经除锈处理达Sa2.5级,粗糙度Ra30。

下牢溪大桥全长286.06m,为六孔三柱墩结构,最大跨径160m为钢管拱结构。钢管拱表面防护采用热喷铝。

黄柏河大桥全长284.76m,为七孔桩台式双柱墩结构,最大跨径160m为钢管拱结构。钢管拱表面采用热喷锌。

上述钢管拱的涂装寿命要求达到20年。

西陵长江大桥是横跨长江的坝区南北重要通道,和其他大桥一样,都是永久性的公路大桥。大桥全长1118.66m,主孔跨度900m为单跨双铰式钢箱加劲梁悬索结构。两座主塔高120m,为钢筋混凝土三层门式柜架结构。主塔基础为12根中Φ2.2m挖孔灌注桩。两根主缆各由10010根φ5.1mm镀锌平行高强钢丝组成,直径为φ570mm,每根主缆长约1478m,重约2300t。两岸各有一重力式锚锭。在大桥施工过程中,为了解决悬索鞍座的推移以调整力的平衡,全军装备维修表面工程研究中心提出了复合减摩涂层设计及相应的现场施工方案,替代国外采用的在鞍座磨擦副中安装数千枚滚针的方案,使鞍座顺利推移到位。采用这种复合减摩技术使磨擦系数降低1倍以上,大大节省了施工费用。此外,主塔表面和钢缆都采用了表面涂装防护,主塔表面总漆膜厚度达280μm。涂装寿命为5年,修复不需铲除只需在原涂装上再次涂覆。

(2)公路专用公路采用封闭管理,为保证昼夜行车安全,设有公路防眩网及护栏,网和护栏波形梁表面采用热浸镀锌防护,锌层厚度在61~85μm。

(3)码头在三峡坝区设有一座杨家湾港口集装箱、杂货码头和一座重型设备装卸的重件码头。码头是三峡坝区水上的货物吞吐口,保证安全运作十分重要。

杨家湾码头的水下φ800/1000的钢管桩是码头的基础,钢管桩采用16mm的3号镇静甲类钢,其表面用氯化橡胶铝粉和氯化橡胶防腐漆进行处理。

2×300/50t重件码头的起吊设备为2台300t小车的桥式起重机,桥架结构总重300t。桥机及吊梁金属结构的所有内、外表面,机械零部件非接触表面,都进行了表面涂装处理。表面先经喷丸、机械手或手工除锈处理,然后涂以底漆、中间漆和面漆,分别采用环氧铁红车间底漆、环氧云铁防锈漆和可涂覆聚氨酯面漆。

(4)粉煤灰储运罐罐体为钢结构,全部储运罐总重约1830t,对其罐体、中转仓进行涂装处理,用铁红为底漆,合成树脂调和漆用作中间漆和面漆,输送粉煤灰的地下管道用环氧煤焦油沥青涂料。

表面工程在三峡工程的应用实践,不但起到了对金属和非金属表面的防护作用,还增添了建筑物的美感。据不全面的检查,涂复材料和工艺的应用是成功的,其使用寿命还有待进一步跟踪调查和考验。4机电设备、金属结构表面技术应用展望

迄今为止,三峡工程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的招标工作还在进行中。已完成招标的项目有左岸电站14台700mw水轮发电机组,合同金额7.4亿美元。二期工程厂(房)坝(溢洪坝段和永久船闸闸门及金属结构)采用国内公开招标,合同金额10.7亿元。现在在正进行500kV高压电气设备(15台840mVa变压器和全封闭组合电器)国际招标,电站主厂房1200t桥式起重机国内招标、500kV电抗器,20kV大电流封闭线的招标。还有大坝顶部和电站尾水平台的门式起重机等还未招标。这些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是2003年发电、通航的关键设备,这些设备和构件的表面处理,影响到设备的寿命、大坝整体建筑艺术处理甚至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4.1水轮发电机组和辅助电气设备的应用展望

在机组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和合同文件中,对工厂涂装和保护涂层都有明确的规定,明确规定按SSpC—pal、aStmB456、aStmB633和aStma164进行表面涂层处理。明确规定涂层必须在合适的气候条件(环境温度低于7C或金属表面温度小于外界空气露点以上3C时不能进行)。

同时明确了设备表面的清扫要求。选用溶剂清洗,进行喷丸发亮处理。使金属表面发亮呈均匀的灰白色。

对在运输过程中暴露在大气中的重要机械加工的黑色金属表面,先用溶剂清洗干净,并涂一层厚的防锈化合物。

所有暴露在大气中黑色金属非机械加工表面,如水泵、空压机外表面需喷砂发亮处理。再涂2层防锈漆,并明确涂层厚度要求。

所有与混凝土接触的非配合黑色金属埋件表面,如水轮机蜗壳外表面需进行机械清扫。并涂一层保护层,便于运输、堆放。在安装时必须先清理保护层,以利埋件表面与混凝土有效结合。

所有与水接触的非配合黑色金属表面,如活动导叶表面,蜗壳内表面,需用喷砂发亮处理,流道内的焊缝需用砂轮打磨光滑,在工厂涂两层环氧树脂富锌漆,安装后再涂一层保护漆。水轮机转轮是在含沙水流中运转的部件,其不锈钢表面未要求特殊处理。

所有盘、柜、压力油罐、泵组和管道外表面,在机械清扫后深4层装饰颜色涂料。盘柜的非工作内表面,进行机械清扫后,再涂两层防护漆。

对油罐铁质金属全部内表面需进行喷砂处理,直至露出金属光泽为止,再按要求涂保护层。

其他小型辅助设备,如电动机、接触器、开关和其他设备的表面,需按相应标准进行涂覆。

4.2水工闸门和金届结构的应用展望

在水工闸门和金属结构的招标文件中,参考了三峡地区挂片试验的成果,按国家和行业规定的标准,对不同工作环境下工作的设备和构件,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对经常处于水下或干湿交替环境,不易检修,或检修对航运、发电及泄洪有重要影响的设备或结构。要求采用具有高机械强度的防腐体系,有较好的抗冲刷能力,附着力极强,抗微生物和附着生物的性能优异,其保护年限长达20年。

对经常处于水下或干湿交替的环境,但易检修且对发电、航运、泄洪影响不大的钢结构和设备。要求采用粘附力强、耐水性的、抗微生物和附着生物性能优异的防腐体系,其保护年限可达10年。

对在大气环境中,包括室内与室外的钢结构和设备,要求采用具有较强的耐气候变化性能的装饰性能好的防腐体系,表面涂料要求不易变色,不粉化,其保护年限应达15~20年。

对这些设备和构件的表面处理,要求按国标GB6484-6487规定,要求基体清洁度达到GB8923规定的Sa2.5级。

对防腐材料亦作明确的规定,要求采用国家或行业标准产品系列,底、中、面漆最好选用同一厂家产品。

对各类水工闸门和金属结构的具体表面涂覆要求,合同中都有具体规定,例如:

永久船闸人字工作门和第一闸首事故检修门及其埋件,总重约23865.2t。门体和底层采用热喷锌,最小局部厚度不小于160μm,封闭层为磷化底漆一道,面漆为氯化橡胶两道,干膜厚度100μm,涂层总厚不小于260μm。

电站压力输水钢管14条,总重2万余t,对钢管的明管内外壁和钢管内壁,底漆采用无机富锌漆,面漆为厚浆型环氧沥青漆,漆膜总厚度不小于450μm,钢管外壁与混凝土接触面涂无苛性钠水泥沙浆,厚度约500μm。

电站压力输水钢管14条,总重2万余t,对钢管的明管内外壁和钢管内壁,底漆采用无机富锌漆,面漆为厚浆型环氧沥青漆,漆膜总厚度不小于450μm,钢管外壁与混凝土接触面涂无苛性钠水泥沙浆,厚度约500μm。

电站进水口快速工作闸门、排沙孔工作门约4911t,表面涂覆采用底层热喷锌加封闭涂料防腐。热喷锌厚度为120~160μm,封闭漆为不饱和乙烯树脂一道,干膜厚30μm,中间漆环氧云铁一道,干膜厚50μm,面漆为改性耐磨坏氧两道,干膜厚100μm。涂层总厚300~340μm。

泄洪深孔弧形工作闸门23扇、排漂孔弧形工作闸门2扇及其埋件,息重约10306t。门体采用底层热喷锌加封闭涂料防腐休系。要求热喷锌厚120~160μm,封闭漆为不饱和乙烯材脂一道,于膜厚30μm,中同漆坏氧云铁一道,干膜厚50μm,面漆为环氧金刚沙二道,干膜厚100μm。涂层总厚300~400μm。

5结语

表面工程技术在三峡工程的应用,一直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单位的重视,通过上述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表面技术与三峡工程成功建设、运行可靠和市省维护费用息息相关。

(1)三峡工程在中国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如“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攻关项目的安排,在三峡工程重新论证和投计审查中,始终是一项研究和讨论的重要课题之一。从材料表面加工工艺选择、涂覆材料及喷涂工艺研究以及表面电化保护等在“九五”三峡工程重大装备研制项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三峡工程开工后,为有效的使用有关表面处理材料和适应三峡坝区的环境,迸行了多厂商多种材料的涂装挂片试验,以便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涂装材料和工艺,以使表面材料应用达到寿命长、装饰美的效果。

(2)如前所述,所有机械设备、金属结构、水工闸门都在不同程度上离不开表面技术,他们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都在不同程度上仰仗表面技术的应用,这牵涉到多专业、多学科的应用,不但是简单的现场的涂装技术,还有许多是在设计中要求应用的在工厂实施的技术、工芝,从目前的应用范围看,它是一项在工程中无所不在、应用广泛的技术。欢迎国内外表面工程学界积极参与三峡工程表面技术应用研究。

(3)随著国内外表面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将使三峡工程通过表面技术的应用广泛受益。采用长效且与坏境相宜的表面涂装材料和工艺,对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维护性涂装的周期,有着重要的经济效益。与整个建筑和周边环境协调的装饰涂装,将会给人们美的享受。针对三峡工程具体的环境、目标进行研究和开发的成果和产品,将会给三峡工程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4)对三峡工程表面技术应用的跟综研究将水电工程或类似工程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三峡工程表面技术应用广泛,应用材料品种之多,应用对象工作坏境的千差万别,按照目前技术和工艺水平应用的表面工程技术能否获得预期效果,还有待长期跟综研究和改迸。毋容置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表面工程技术作为现代科学的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必将得到迅速的发展,三峡工程必将从中获益。

参考文献

1徐滨士等.中国表面工程的发展.中国科学技术文库院士

卷(4)p3784-3789.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机电技术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

abstract:themechanicalandelectricalintegrationistheinevitableoutcomeofthedevelopmentofmodernscienceandtechnology,thispaperintroducesthebasicoverviewofmechatronicstechnologyanddevelopmentbackground.analysisofthedevelopmenttrendoftheelectromechanicalintegrationtechnology.Discussionoftheelectromechanicalintegrationtechnologyfortheimportantroleplayedbymetallurgicaltechnologyanddevelopmenttrend.

applicationofelectromechanicalintegrationtechnologykeyword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机电一体化的产生与应用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得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后,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更进一步奠定了技术基础。20世纪80年代末期,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各国均开始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给以很大的关注和支持,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了深入发展时期。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展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机电一体化研究和应用,如今,机电一体化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

二、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微电子、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发展和进步有赖于相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其主要发展方向有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人性化、微型化、集成化、带源化和绿色化。

1、数字化

微控制器及其发展奠定了机电产品数字化的基础,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崛起,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铺平了道路,数字化的实现将便于远程操作、诊断和修复。

2、智能化

机电产品有一定的智能,使它具有类似人的逻辑思考、判断推理、自主决策等能力。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

3、模块化

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模块是一项复杂而有前途的工作。

4、网络化

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应朝网络化方向发展。

5、人性化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最终使用对象是人,机电一体化产品除了完善的性能外,还要求在色彩、造型等方面与环境相协调,使用这些产品,对人来说还是一种艺术享受。

6、微型化

微机电系统是指可批量制作的,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直至接口、通信和电源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或系统。微型化是精细加工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提高效率的需要。

7、集成化

集成化既包含各种技术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各种产品不同结构的优化与复合,又包含在生产过程中同时处理加工、装配、检测、管理等多种工序,使其性能最优、功能最强。

8、带源化

是指机电一体化产品自身带有能源,具有独特的好处。带源化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发展方向之一。

9、绿色化

保护环境,回归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在其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产品寿命结束时,产品可分解和再生利用。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冶金技术中应用

在冶金技术中,机电一体化系统是以微处理机为核心,把微机、工控机、数据通讯、显示装置、仪表等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采用组装合并方式,为实现工程大系统的综合一体化创造有力条件,增强系统控制精度、质量和可靠性。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冶金技术中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化控制技术

由于冶金技术具有大型化、高速化和连续化的特点,传统的控制技术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因此非常有必要采用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专家系统、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等,智能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生产、控制、设备与产品质量诊断等各个方面。

2、分布式控制系统

分布式控制系统采用一台中央计算机指挥若干台面向控制的现场测控计算机和智能控制单元。利用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随着测控技术的发展,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多。不仅可以实现生产过程控制,而且还可以实现在线最优化、生产过程实时调度、生产计划统计管理功能,成为一种测、控、管一体化的综合系统。

3、开放式控制系统

“开放”意味着对一种标准的信息交换规程的共识和支持,按此标准设计的系统,可以实现不同厂家产品的兼容和互换,且资源共享。开放控制系统通过工业通信网络使各种控制设备、管理计算机互联,实现控制与经营、管理、决策的集成,通过现场总线使现场仪表与控制室的控制设备互联,实现测量与控制一体化。

4、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是将人与生产经营、生产管理以及过程控制连成一体,用以实现从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到产品发货的整个生产过程全局和过程一体化控制。为了提高生产率、节能降耗、减少人员及现有库存,加速资金周转,实现生产、经营、管理整体优化,关键就是加强管理,获取必须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5、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是连接设置在现场的仪表与设置在控制室内的控制设备之间的数字式、双向、多站通信链路。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取代现行的信号传输技术(如4~20ma,DC直流传输)就能使更多的信息在智能化现场仪表装置与更高一级的控制系统之间在共同的通信媒体上进行双向传送。

6、交流传动技术

传动技术在冶金中起作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复杂的矢量控制技术实用化得以实现,交流调速系统的调速性能已达到和超过直流调速水平。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它是许多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当然,与机电一体化相关的技术还有很多,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广阔

参考文献

1、唐怀斌.工业控制的进展与趋势[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1996(4)

2、王俊普.智能控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

3、殷际英.光机电一体化实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4、芮延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李建勇.机电一体化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机电技术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彩色电视机 调试与维修 新技术 新工艺

《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程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随着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彩色电视机也从普通型(屏幕在21寸以下的电视机)发展到新型大屏幕(屏幕在25寸以上)彩色电视,它已成为一个宽泛的概念,目前这类电视机包括了采用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板(LCD)、等离子体显示板(pDp)和高清晰度的大屏幕彩色电视机,这就增加了彩色电视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难度。而且当前山区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因此,在讲授这门课程时要突出以下特点:在原理阐述上贯彻一个“浅”字,化繁为简,定性叙述,化抽象为具体,侧重应用;在内容上要体现一个“新”字,讲述彩色电视机的新技术及新工艺电路;在调试、维修方面注重一个“用”字,即着重于实际维修的训练。

一、以“浅”字为原则,定性分析彩色电视机原理

彩色电视机原理的阐述是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展开的,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接受能力不强,面对复杂的彩色电视机原理的定量分析,学生学习的难度比较大。这就要求老师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定性地讲授彩色电视机原理。

1、化繁为简,定性叙述

在“彩色电视机的解码器电路”这章内容中,有很多概念、原理是通过数学和物理相关公式运算过程进行定量讲述的。在授课时,要根据各个概念、原理的特点,尽量减少有关的数理运算,以定性叙述为主。

比如在“同步检波器的基本原理”这部分内容,课文是通过色度信号uF=UsinωSCt+VcosωSCt和本机色副载波信号UFo=sin(ωSCt+φ)在同步检波器的模拟乘法器里数学运算的过程来定量讲述同步检波器基本原理的,运算的过程复杂,学生很难理解。授课时可作适当的处理:让学生不必理解u0=uF×uF0的运算过程,而只应用其运算结果u0= cosφ+ sinφ,再结合同步检波器基本原理的方框图,进行定性分析。

(1)当φ=0°,即本机色副载波与色度信号的UF分量的色副载波同相时,cos0°=1,sin0°=0,则u0= U/2×0+V/2 ×1=U/2 ,同步检波器的输出信号为U/2 ,V分量为零,即只有蓝色差信号。

(2)当φ=90°,即本机色副载波经移相器移相90°后去乘色度信号uF时,cos90°=0,sin90°=1,则u0= U/2×0+V/2 ×1=U/2 ,同步检波器的输出信号为U/2 ,U分量为零,即只有红色差信号。

这样,就讲述了利用同步检波器解调出正交平衡调幅的两个色差信号U和V了。

2、化抽象为具体,侧重应用

彩色电视机基本原理有很多抽象的知识,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因此,老师在授课时,就可将抽象的知识,结合到应用方面展开讲解。比如在“色纯度的调整”这节内容,课文是在画出显像管的后视图,通过图形的变化,来讲述色纯度的调整过程的:当两个色纯环同向转动时,改变合成磁场的方向,即改变三电子束移动的方向;当两个色纯环反向转动时,改变合成磁场的强度,即改变三电子束移动量。因此,适当调整色纯磁环所处的位置方向和夹角,可使三电子束同等位移,从而使其中心与彩色中心重合,达到调整色纯度的目的。可以看出,由图形的变化来讲述色纯度的调整过程是很抽象的,学生也难以理解。授课时可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彩色电视机显象管实物演示整个调整过程,边演示边讲解色纯度的调整的原理。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色纯度的调整原理,又掌握了色纯度的调整技术。

《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教科书中还有很多章节都存在通过数理运算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和叙述比较抽象的内容,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认真贯彻“浅”字原则,以彩色电视机电路原理图为主讲线索,灵活处理教学内容,以学生能够应用学习到的彩色电视机原理阅读电路原理图,并能通过电路原理图进行故障的分析与维修为目标安排好授课内容。

二、以“新”的内容,阐述彩色电视机的原理

新型大屏幕彩色电视机已经进入了普通的家庭,大屏幕彩色电视机采用了很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但现在中等职业学校有关《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的教科书中教学内容往往滞后于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这就要求授课老师正确处理彩色电视机基本原理和新技术、新工艺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掌握彩色电视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接受彩色电视机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1、新技术的应用

普通彩色电视机的整机电路是通过调节电位器、电感器完成调整任务,而大屏幕彩色电视机在整机调整方面多采用i2C总线控制的新技术。在教学上,应以大屏幕彩色电视机整机电路组成原理为主线,讲授采用新技术的电路。

如在授课时,先讲述i2C总线概念:i2C总线又译为集成电路间的总线,它是由一根串行时钟总线(SCL)和一根数据总线(SDa)组成的具有多端控制的双线双向串行数据总线,其核心是主控件CpU。CpU通过寻址方式去控制各被控的集成电路,它可对(eepRom)储存器、视频、色度、扫描、调谐、aV切换、音频处理、画中画等电路进行控制。而i2C总线的操作功能是完成用户对电视机节目预选、音量、亮度、对比度、色度的控制操作;调整功能主要完成电视机对各单元电路的工作方式进行设置和调整;检测显示功能是CpU可通过i2C总线对所挂接的集成电路进行扫描检测,并将故障的集成电路显示在屏幕上;自动调整功能即所谓数据自动恢复功能。

再结合电路原理图,阐明i2C总线的操作功能、调整功能、检测显示和自动调整功能的工作原理,并与普通彩色电视机的工作原理进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采用新技术的认识。

2、新工艺的应用

大屏幕彩色电视机在大量应用新技术的同时,其新工艺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授课时老师也要进行举例讲述。比如利用色滤光镜制作工艺的LCD(液晶)显示屏,这种显示屏的制作工艺要求有非常先进的制造水准:在色滤光镜本体还没有被制作成型前,就先把构成其主体的材料加以染色,之后再加以灌膜制造。这是一项新工艺,其制造出来的LCD显示屏能在高分辨率环境下创造出色彩斑斓的画面,且使用寿命长。

大屏幕彩色电视还采用了高画质处理(包括了梳状滤波器进行Y/C分离电路、在亮度通道中设置黑电平扩展电路、在显像管管颈上设置扫描速度调制线圈等)、高音质处理(包括了准分离式接收电路、Hi-Fi高保真音频处理电路、环绕声电路等)的新技术以及100HZ/120HZ倍频的场扫描电路的新技术等,在课堂上要结合这些新技术、新电路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整机电路图上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阅读大屏幕彩色电视机的电路原理图。

三、以“用”字为导向,指导学生调试和维修彩色电视机

彩色电视机调试、维修方面的教学上要注重一个“用”字,即着重于实际维修的训练。由于彩色电视机发展很快,大屏幕的彩色电视机已进入老百姓家庭,得到广泛使用,其电路结构也从简单到复杂,且很多电路都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彩色电视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在讲授普通型彩色电视机维修的同时,还要从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去指导学生进行调试和维修大屏幕的彩色电视机。

1、普通型彩色电视机的调试和维修

虽然大屏幕的彩色电视机是当前家庭普及程度高的电视机,但其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都是在普通型彩色电视机电路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这门课程中,以调试、维修普通型彩色电视机的训练为主讲内容,选用最具代表性的松下m11机芯(采用松下m11机芯的彩色电视机有松下tC-201D、tC482C、牡丹tC-483D、乐华tC-371等数十种机型)为例,讲述彩色电视机调试、维修的过程,并在整机电路板设置不同的故障点,让学生进行检查、维修。同时要加大维修的实训量,如现在很多家庭都将普通型彩色电视机更换为大屏幕彩色电视机,学校可以通过旧货市场购买一批不同品牌及型号的旧彩色电视机,集中学生进行维修实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普通型彩色电视机进行拆装和调试、维修,以增强学生实际动脑、动手的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义务维修,打破只在实习室进行维修训练的模式,解决彩色电视机维修的实用性与学生维修实习的局限性的矛盾,以扩大学生维修彩色电视机的范围,使学生熟练掌握彩色电视机维修的方法和维修的技术。

2、大屏幕彩色电视机的调试和维修

在积累了普通型彩色电视机维修经验的同时,应指导学生进行大屏幕彩色电视机故障维修,特别是结合新技术、新工艺方面的特点引伸出来的特殊的检修方法。比如i2C总线控制系统的调整与维修:普通型彩色电视机在调整电路工作状态时,一般是通过各电位器、电感器等进行调节;而具有i2C总线的新机型,若要调整和维修,必须通过遥控器或手工将微处理器调整到维修状态,然后根据各受控集成电路的数据要求,通过i2C总线和微处理器对整机进行调整和维修。如通过长虹SF2583机型的大屏幕彩色电视机示教板电路,由老师演示微处理器CHo5t1606集成电路和i2C总线控制系统引起的“三无”(无光栅,无图像,无声音)、“一条水平亮线”等故障,并通过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指导学生进行故障的检测及排除,同时与普通型彩色电视机的“三无”(无光栅,无图像,无声音)、“一条水平亮线”等故障现象的检修进行比较,从而总结出i2C总线控制的大屏幕彩色电视机的维修方法和维修的思路。然后,在长虹SF2583机型的整机电路板上设置不同的故障点,让学生进行维修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大屏幕彩色电视机的维修技术。

所以,在熟练掌握普通型彩色电视机维修的基础上,对于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的大屏幕彩色电视机,也要强化维修的训练,以适应大屏幕彩色电视机的发展要求。同时,在维修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维修思维的改变,根据新技术、新工艺的电路原理,采用一些特殊的维修技术,全面提高学生的彩色电视机维修水平。

四、教学过程要处理好的问题

在开设《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这门课程,实施“浅”“新”、“用”的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以下问题:

1、不能只追求单纯的“浅”字,而是要以学生易于理解彩色电视机电路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为教学目标。授课时要深入浅出地处理课文中比较繁琐和抽象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应用基本原理阅读彩色电视机整机电路原理图,并能根据整机电路原理图进行故障的分析与维修。

2、讲授“新”的内容时,考虑到这门课程总的授课时数的限制,对于宽泛的彩色电视机的概念,特别是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普遍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所侧重: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以普通彩色电视机和阴极射线管的大屏幕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为主讲内容,扼要地介绍液晶显示、等离子显示及高清晰度的彩色电视。

3、在注重实“用”性的维修训练时,由于提供给学生维修训练的还是以普通型彩色电视机居多,所以仍要以普通型彩色电视机的维修训练为主讲内容,让学生熟练掌握普通型彩色电视机的维修方法和维修技术,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大屏幕彩色电视机故障维修,使学生尽快进入大屏幕彩色电视机的维修行列。

总之,要合理、灵活安排授课内容,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既要让学生精通普通彩色电视机的原理与维修,又要使学生掌握大屏幕彩色电视机采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电路,熟识新型大屏幕彩色电视机的维修技术,并及时了解彩色电视机的发展方向,不断完善彩色电视机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维修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伟辉主编电视机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机电技术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运用

电力工程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电力工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升级,能够有效地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在电力工程中的运用也越来越纯熟,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升了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节约运营成本,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也有重要帮助。

1自动化技术的评价

自动控制技术就是指能够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利用以计算机为主的自动控制装置。自动化主要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能够很好运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目前,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现阶段的电力工程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管理,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结构如图1所示。

2自动化技术的有效运用

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我国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升级,为电力工程自动化改造提供技术支持,有效地提升了电力行业的稳步发展。下面就对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有效运用进行详细分析:

2.1现场总线技术的运用

现场总线(Fieldbus)属于工业数据总线的一种,借助现代通讯设备将工业现场的仪器仪表、设备控制器以及其他机构和高级控制系统连接在一起,利用控制信号,汇集电力变送器的电量使用情况,让后将其传输给高级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计算,并最终将指令发送给控制系统的设备上。由于现场总线技术简单、经济、可靠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在电力工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2.2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运用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主要是在监控功能以及对象函数的基础上,设计的一套应用于电力工程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该项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的缩短数据传输的时间,提供工作效率,并且给人工操作带来更多便利。

2.3光网互联技术的运用

光网互联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限制电力设备探测器的功率,不受电容和负载的影响,有效地对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提高电力设备运行的平稳性,确保电力设备能够更加有效、灵活的运转。

3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趋势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运用,涉及到自动控制系统中所有元器件的构造原理和性能,以及控制对象或被控过程的特性等方面的知识,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控制用计算机,能作数字运算和逻辑运算的控制机的构造原理和实现方法。电力工程设备的主要是由供电系统进行控制,监控设备也要导入系统,而且这些设备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能够有效提升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运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与此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升电力工程设备的供电性能。在构建电力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结构时,一方面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还要保证进行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和数据处理的有效性,积极提出一些应急的措施,来保证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态良好。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未来发展的应用过程中,能使工作机器更加的流畅,能减少一些人文操作产生的失误。通过计算机编程系统向工作各部分下达指令,是电力工程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方面。电力工程自动化发展的趋势是现代开放式、分布式的信息化。开放式信息化主要是要这些系统跟外界进行联系,使每个方位都与网路进行连接,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分布式的结构是在网络中建立独立的网络,危险来临时能及时有效的分散危险,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信息化的电力工程自动化主要是将电力工程设备与计算机网络进行结合运用,从而实现计算机与管控的一体化操作。我国电力工程自动化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是开创数以自己的电力工程自动化时代。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赢得价格战的胜利,就要不断的吸收先进技术来进行电力工程自动化的设计。

4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加速了电力工程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使有效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把生产成本的费用降低。这样一来,电力工程的发展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加大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力度,可以很好的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水平,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电力工程自动化生产技术方面的差距,我国现阶段所引用的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在整体的适配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伴随着电力工程自动化的不断发展,结合现代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其在计算机网络的操作之下,各个部分配合个紧密,实现操作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石海青.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2).

[2]霍明飞.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15(22).

[3]于涛.浅谈电力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科技视界,20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