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监督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2:19

会计监督的含义篇1

【关键词】会计监督职能会计监督概念混乱区别使用

在我国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中,“会计监督”这一概念被广泛使用,而且频率极高。但是,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其含义却不尽相同,较为混乱。这种现象造成了人们对会计监督概念理解的歧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会计法规的制定与会计理论的探讨。为此,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对会计监督的涵义进行一些分析,并结合我国目前会计监督机制现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对读者有所裨益。

一、会计监督涵义的演变

对于什么是会计监督,直到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界仍没有统一的认识和完整的界定。有的认为,会计监督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经济活动的监督;有的认为,会计监督,就是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有的认为,二者兼而有之。这种认识上的不同,其实是由我国经济体制现实造成的。

传统观念认为,会计有两大职能。一是核算,二是监督。会计监督就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工作人员依据《会计法》赋予的权力,对本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的监察和督促。从1985年颁布实施的《会计法》中就规定,“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制度、财务制度规定的收支,不予办理。”在1999年重新修订的《会计法》中还是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

这种会计监督,在计划经济时期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都是国有或集体所有,单位负责人是企业的职工,会计人员也是企业的职工。企业是公有制,每个人都可以认为自己是企业的主人,每个人都应该为企业的利益负责。“会计法”赋予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监视和督促会计主体经济活动行为的崇高权势,来达到保护国家资产不受侵害的目的。会计人员自然有权力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会计人员的监督行为是受法律保护的,单位领导人也无权辞退或开除会计人员。

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这种监督职能却是行不通的。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都是私有制,单位负责人就是企业所有者,企业一切事务的决定权都在负责人手里。会计人员是企业招聘的员工,听话就用,不听话就辞退。会计人员根本没有权力监督企业负责人。一些国有企业,虽然体制没变,但现在普遍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一把手说了算。在对职工的管理上与私有企业一样,都实行合同制,所以,现在国有企业的职工也很少有人还认为自己是企业的主人,去对厂长、经理进行监督。现实中,有些会计人员对单位领导人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抵制,但往往招致严重的报复。在这样情况下,让会计人员代表国家实施监督职能,实际上是不现实的一种空谈。另外,会计信息失真,都是与会计人员的直接操作有关。如果强调会计的监督职能,让他们自己监督自己,那么,这种监督也等于形同虚设。由于会计人员并不具备监督者应有的独立地位,其人事关系、切身利益从属于所在单位,因此无法很好地行使对所在单位,尤其是对其上级――单位负责人的监督。会计监督的作用难以真正发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有增无减,会计监督有名无实,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难点和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可以看出,会计代表国家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的职能逐渐弱化。会计监督的涵义也不断改变。1999年新修订的《会计法》中,对会计监督的规定就完全反映了这种变化。新《会计法》提出了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规定了注册会计师要对有关单位实施社会审计;强调了财政、税务等政府部门应当依照规定,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新《会计法》的这些规定是完全符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现实的。将过去传统观念中会计是监督的主体转变为被监督的对象,使会计监督的涵义能够真实地反映我国的经济实践。同时,根据我国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客观实际,构建一个由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三者相互联系,又各有特定职能范围的全方位的会计监督体系,对有效遏制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找到了准确的切入点。

二、“会计监督”概念使用混乱

在1999年新修订的《会计法》中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而同时又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有关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须经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显而易见,前者应该是对如何发挥会计职能所作的规定,而后者才是对如何进行会计监督所作的规定。

《会计法》将监督性质、监督范围、监督主体和监督客体根本不同的两种情况都作为“会计监督”加以界定,这显然造成了“会计监督”概念混乱,也是对“会计监督”概念的不适当应用。《会计法》在“会计监督”一章的规定中,就既包括了会计监督职能的内容,也包括了真正意义上的会计监督内容。例如,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督应属于“会计监督职能”的内容。而在《会计法》的同一章中规定的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及会计师事务所对会计所进行的监督,则应属于“对会计进行监督”的内容。

在《会计法》中,将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进行的监督与其他部门和组织对会计进行的监督写入同一章中,这种作法从表面上看似乎问题并不严重,对两种情况作不同的理解就可以了。但结合《会计法》的其他规定去看,有些问题就不好解释了。比如,在《会计法》第一章第五条的规定中,已经将“实行会计监督”作为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加以确认,而在“会计监督”有关条款的规定中,却又加进了“对会计监督”的有关内容。如果这种将“会计监督”与“对会计进行的监督”划等号的作法能够成立,那么,“会计监督”是会计的职能,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对会计进行的监督”也可以被理解为会计的职能了。这样的认识和理解已对人们产生了一定的误导。

由于《会计法》中对“会计监督”概念的不当使用,引起了会计理论和实务界对这一概念理解上的混乱。在讨论问题时,把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督叫“会计监督”,而把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及社会审计组织对会计所进行的监督也称作“会计监督”。这样,就造成了对“会计监督”概念从不同角度作不同的解释,使人们不知是指会计人员进行的监督,还是指对会计进行的监督。许多讨论“会计监督”的文章,也是忽而指这,忽而指那,各持一端,莫衷一是。

三、当前对“会计监督”概念的几种认识

最近几年,经济发展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所以,会计监督问题被社会广泛关注。在讨论会计监督过程中,不少学者发现,会计监督概念使用上的混乱现象,已经对会计监督理论研究和会计监督体系的形成产生了影响。一些文章已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力求寻找解决的办法。目前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对现有的“会计监督”定义进行修改,使之符合《会计法》中的规定,即在“会计监督”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进行的监督原有定义的基础上,再加入近年来新衍生的对会计进行的监督的内容,构成完整的新的“会计监督”定义。实际上,这是比较困难的,难点在于新的定义实在不好梳理。因为在新的定义中必然既要包括“会计进行的监督”的含义,也要包括“对会计进行的监督”的含义,会带来文字表述上的繁琐累赘不说,更大的问题是,这两种行为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硬要说“会计监督”既包括这个,又包括那个,最终所给出的定义有可能会“非驴非马”,反倒增加了理解上的难度。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建立一个新概念来表述“对会计的监督”,叫“监督会计”,使之与“会计监督”区别开来。“会计监督”代表传统的含义,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督。“监督会计”则指对会计行为及会计信息的监督。建立起“监督会计”的概念,使之与“会计监督”截然分开,各有所用。实行这种方法存在的困难有:第一,人们长期使用“会计监督”这个概念已经习惯,再造一个新概念一般不太容易被人接受;第二,“会计监督”与“监督会计”只是词序的颠倒,好像一种文字游戏,容易被人误解;第三,“监督会计”与“建筑会计”、“监理会计”或“管理会计”等概念相类似,会被人认为是一种会计的类型。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与经济管理急需在会计监督理论上有所突破,能够在新的会计监督理论指导下,形成我国会计监督的框架体系,使其在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出无可比拟的作用,显示出巨大的威力。

四、分别使用“会计监督职能”与“会计监督”两个概念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果运用“会计监督”一个概念对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表达,在讨论问题时很容易产生混淆。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根据我国会计界的实际情况及人们的一般思维习惯,笔者建议,应分别使用“会计监督职能”和“会计监督”两个概念。“会计监督职能”代表传统的含义,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督;而“会计监督”则专指对会计工作进行的监督。这两个概念虽然有一定的联系,同属于经济监督范畴,但其监督的主体、客体、目标及内容均不相同,完全是两回事。“会计监督职能”是一种微观经济管理活动,而“会计监督”则是一种宏观经济管理活动。所以,分别使用“会计监督职能”和“会计监督”两个概念,对不同的事物进行表述,各有所指,互不相混,内容明确,便于理解。

1、会计监督职能

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职能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功能。因而,监督是会计本身的功能,而非会计身外之物,所以,这种监督应该叫会计监督职能。

这种监督的主体是经授权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经授权”概念,因为监督是一种权力约束机制,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只有经授权才能进行体现授权者意志的会计监督。比如,在企业,企业领导作为授权者,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为了本单位的利益,授予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一定的监督权力后,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其会计管理过程中,必须贯彻领导的意图,实行会计监督。发挥会计监督职能的授权,只能是会计主体领导人的授权,不可能是国家的授权。

监督对象是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这里的“特定主体”,就是会计主体,即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这个特定单位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也可以是政府机构。这里的“经济活动过程”既包括着经济活动引起的经济现象,也包括着同这些经济现象相联系的经济关系。

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其特点就是寓监督于核算之中,在执行核算职能的同时进行监督。监督目的是确保特定主体的各项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理性,最终能够提高特定主体的工作效益。

所以,会计监督职能是特定主体利用会计对本单位的资金运动过程进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是代表单位领导人进行的监督,而不是代表国家进行的监督。

2、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是指由法定组织对会计主体会计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与合理性所进行的监督。监督的本义是外力对某一事物的制约或约束。按照我国的传统文字使用与思维习惯,平常使用的“卫生检查”、“旧城改造”等等概念,人们一听就知道是指对卫生进行检查,对旧城进行改造。“会计监督”也是一样,大家都知道是对会计进行的监督。

会计监督的主体是法定组织,由国家监督机关与社会监督组织构成。对会计进行监督的国家机关包括政府的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相关部门;社会监督组织指依法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如果会计监督体系还包括内部会计监督,那么,内部会计监督机构则是指单位的内部审计与稽核部门,而不是会计机构本身。

会计监督对象是各单位的会计行为,监督的内容是会计资料。会计本身具有监督职能,那只是按照本单位领导人的授权,为了加强经营管理,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的监督。会计监督职能的范围仅限于本单位。那么,很多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领导人指示或授意会计人员进行造假,会计人员是没有能力阻止的。况且,会计人员的利益与单位的利益关系具有很大的“趋同性”,许多会计造假事件都是会计人员主动参与。那么,对会计行为的监督只能由外部来实现。

会计监督的目的是通过对单位会计行为的监督,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保证单位的经济活动合规合法,保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发展、全面开放和中小企业的陆续上市及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显得愈加重要。失去会计监督,会计信息质量是无法保证的。

【参考文献】

[1]王利丽:论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及对策[J].时代经贸,2007(7).

会计监督的含义篇2

【论文摘要】目前,“会计监督”概念的含义较为混乱,有时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经济活动的监督,有时指法定组织对会计工作的监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会计监督”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为了加强会计理论与会计法规建设,应将“会计监督职能”与“会计监督”区别使用:“会计监督职能”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督;而“会计监督”则指法定组织对会计工作进行的监督。

在我国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中,“会计监督”这一概念被广泛使用,而且频率极高。但是,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其含义却不尽相同,较为混乱。这种现象造成了人们对会计监督概念理解的歧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会计法规的制定与会计理论的探讨。为此,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对会计监督的涵义进行一些分析,并结合我国目前会计监督机制现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对读者有所裨益。

一、会计监督涵义的演变

对于什么是会计监督,直到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界仍没有统一的认识和完整的界定。有的认为,会计监督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经济活动的监督;有的认为,会计监督,就是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有的认为,二者兼而有之。这种认识上的不同,其实是由我国经济体制现实造成的。

传统观念认为,会计有两大职能。一是核算,二是监督。会计监督就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工作人员依据《会计法》赋予的权力,对本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的监察和督促。从1985年颁布实施的《会计法》中就规定,“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制度、财务制度规定的收支,不予办理。”在1999年重新修订的《会计法》中还是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

这种会计监督,在计划经济时期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都是国有或集体所有,单位负责人是企业的职工,会计人员也是企业的职工。企业是公有制,每个人都可以认为自己是企业的主人,每个人都应该为企业的利益负责。“会计法”赋予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监视和督促会计主体经济活动行为的崇高权势,来达到保护国家资产不受侵害的目的。会计人员自然有权力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会计人员的监督行为是受法律保护的,单位领导人也无权辞退或开除会计人员。

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这种监督职能却是行不通的。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都是私有制,单位负责人就是企业所有者,企业一切事务的决定权都在负责人手里。会计人员是企业招聘的员工,听话就用,不听话就辞退。会计人员根本没有权力监督企业负责人。一些国有企业,虽然体制没变,但现在普遍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一把手说了算。在对职工的管理上与私有企业一样,都实行合同制,所以,现在国有企业的职工也很少有人还认为自己是企业的主人,去对厂长、经理进行监督。现实中,有些会计人员对单位领导人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抵制,但往往招致严重的报复。在这样情况下,让会计人员代表国家实施监督职能,实际上是不现实的一种空谈。另外,会计信息失真,都是与会计人员的直接操作有关。如果强调会计的监督职能,让他们自己监督自己,那么,这种监督也等于形同虚设。由于会计人员并不具备监督者应有的独立地位,其人事关系、切身利益从属于所在单位,因此无法很好地行使对所在单位,尤其是对其上级——单位负责人的监督。会计监督的作用难以真正发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有增无减,会计监督有名无实,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难点和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可以看出,会计代表国家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的职能逐渐弱化。会计监督的涵义也不断改变。1999年新修订的《会计法》中,对会计监督的规定就完全反映了这种变化。新《会计法》提出了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规定了注册会计师要对有关单位实施社会审计;强调了财政、税务等政府部门应当依照规定,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新《会计法》的这些规定是完全符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现实的。将过去传统观念中会计是监督的主体转变为被监督的对象,使会计监督的涵义能够真实地反映我国的经济实践。同时,根据我国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客观实际,构建一个由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三者相互联系,又各有特定职能范围的全方位的会计监督体系,对有效遏制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找到了准确的切入点。

二、分别使用“会计监督职能”与“会计监督”两个概念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果运用“会计监督”一个概念对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表达,在讨论问题时很容易产生混淆。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根据我国会计界的实际情况及人们的一般思维习惯,笔者建议,应分别使用“会计监督职能”和“会计监督”两个概念。“会计监督职能”代表传统的含义,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督;而“会计监督”则专指对会计工作进行的监督。这两个概念虽然有一定的联系,同属于经济监督范畴,但其监督的主体、客体、目标及内容均不相同,完全是两回事。“会计监督职能”是一种微观经济管理活动,而“会计监督”则是一种宏观经济管理活动。所以,分别使用“会计监督职能”和“会计监督”两个概念,对不同的事物进行表述,各有所指,互不相混,内容明确,便于理解。

1、会计监督职能

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职能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功能。因而,监督是会计本身的功能,而非会计身外之物,所以,这种监督应该叫会计监督职能。

这种监督的主体是经授权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经授权”概念,因为监督是一种权力约束机制,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只有经授权才能进行体现授权者意志的会计监督。比如,在企业,企业领导作为授权者,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为了本单位的利益,授予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一定的监督权力后,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其会计管理过程中,必须贯彻领导的意图,实行会计监督。发挥会计监督职能的授权,只能是会计主体领导人的授权,不可能是国家的授权。

监督对象是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这里的“特定主体”,就是会计主体,即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这个特定单位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也可以是政府机构。这里的“经济活动过程”既包括着经济活动引起的经济现象,也包括着同这些经济现象相联系的经济关系。

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其特点就是寓监督于核算之中,在执行核算职能的同时进行监督。监督目的是确保特定主体的各项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理性,最终能够提高特定主体的工作效益。

所以,会计监督职能是特定主体利用会计对本单位的资金运动过程进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是代表单位领导人进行的监督,而不是代表国家进行的监督。

2、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是指由法定组织对会计主体会计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与合理性所进行的监督。监督的本义是外力对某一事物的制约或约束。按照我国的传统文字使用与思维习惯,平常使用的“卫生检查”、“旧城改造”等等概念,人们一听就知道是指对卫生进行检查,对旧城进行改造。“会计监督”也是一样,大家都知道是对会计进行的监督。新晨

会计监督的主体是法定组织,由国家监督机关与社会监督组织构成。对会计进行监督的国家机关包括政府的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相关部门;社会监督组织指依法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如果会计监督体系还包括内部会计监督,那么,内部会计监督机构则是指单位的内部审计与稽核部门,而不是会计机构本身。

会计监督对象是各单位的会计行为,监督的内容是会计资料。会计本身具有监督职能,那只是按照本单位领导人的授权,为了加强经营管理,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的监督。会计监督职能的范围仅限于本单位。那么,很多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领导人指示或授意会计人员进行造假,会计人员是没有能力阻止的。况且,会计人员的利益与单位的利益关系具有很大的“趋同性”,许多会计造假事件都是会计人员主动参与。那么,对会计行为的监督只能由外部来实现。

会计监督的目的是通过对单位会计行为的监督,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保证单位的经济活动合规合法,保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发展、全面开放和中小企业的陆续上市及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显得愈加重要。失去会计监督,会计信息质量是无法保证的。

【参考文献】

[1]王利丽:论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及对策[J].时代经贸,2007(7).

会计监督的含义篇3

(一)公司治理的含义及功能

1.公司治理的含义

公司治理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这一概念来源于西方,在国内一般称之为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规范委托—各方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并由此而形成的具有分权制衡关系的企业组织体系和企业运行机制。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关于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和利益,以及为维护这种关系和利益在体制或制度方面所做出的安排。而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涉及不同利益相关者(股东、贷款人、管理人员、职工、客户、供应商、社会公众等等)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整套制度安排来实现各自的经济目标。

2.公司治理的功能

就公司治理的功能而言,首先,是权力(剩余控制权)配置功能。包括所有权与公司治理结构的权力配置、公司内部剩余控制权的配置。其次是权力制衡功能。其核心是明确划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力、责任与利益,形成四者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确保公司制度的有效运行。再次是激励与约束功能。激励指通过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使人除了按照契约的要求去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外,还能给人产生强大的激励,促使其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实现委托人的利益或目标。

(二)会计监督的含义及内容

1.含义

会计监督就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凭借经授权的特殊地位和职权,依照特定的各种合法制度,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综合地、全面地、连续地、及时地监督和督促,以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保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从而达到提到特定会计工作效率的目的。

2.内容

会计监督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财务会计监督与成本管理会计监督。财务会计监督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2)对会计帐簿的监督。(3)对实物、款项的监督。(4)对财务报告进行监督。(5)对财务收支进行监督。(6)配合搞好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成本管理会计监督则包括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评价三个方面。

会计监督的内容覆盖企业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具体包括:监督流动资金的使用,保证流动资金的完整与合理;监督成本和商品流通费用,促使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效益;监督收益和利润,促使企业完成和超额完成拟定的利润计划指标;监督企业资金收入和支出,检查企业完成国家预算情况;监督企业遵守财政政策和财经纪律的情况,提高企业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三)公司治理下的会计监督的特点

公司治理框架下的会计监督必须与公司治理相结合,在内部成为股东大会、董事会等对经理人进行监督和控制的工具,在外部成为政府、社会公众等监督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和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公司治理下的会计监督有如下特点:

首先,会计监督更加具有独立性。在公司治理结构下,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得会计监督的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能够做到真正的独立。会计监督工作只有做到独立,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再次,会计监督的形式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内容更加广泛。在公司治理框架下,为适应新的公司治理环境,满足股东、债权人、投资者、政府、社会公众等多方面的不同要求,会计监督的内容变得更为复杂,也必将形成以微观会计监督与宏观会计监督相结合的新的会计监督体系。

最后,会计监督的目的更加具有普遍适用性。在公司治理框架下,公司治理的目标是通过会计监督要求达到股东会、董事会的有关规定能贯彻实施,以便发挥其作用,达到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而会计监督的主要目的则是保证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四)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监督之间的关系

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监督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公司治理结构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从而影响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公司治理框架影响着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内容与质量。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明确治理结构中相关各方的责任,从而保障会计监督取得良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会计监督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直接关系到公司治理的成败。一个强有力的信息披露机制是对公司进行监督的典型特征,是影响公司行为和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有力工具。借助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职能来确认不同的权益,可以将产权关系揭示清楚,这样就为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创造条件。

二、我国公司治理下的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1.会计工作中有些概念混淆

在会计工作中有些概念混淆,比如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概念模糊,以致淡化企业会计监督的事前监督职能,或者根本没有事前监督,因而导致会计监督的职能淡化,效果不佳。

2.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造假

一些会计人员受个人利益的驱动,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

3.公司负责人以公谋私

在公司治理框架下,某些公司负责人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或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帐,办理违法事项,从而使会计信息披露失真,阻碍了会计监督的有效进行。

(二)原因

1.公司内部治理不善,内部控制制度失调

有的公司根本缺乏相应的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而有的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却形同虚设,没有得有效的执行,因而导致会计秩序混乱,现象时有发生。巨人集团之所以会倒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2.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

会计人员出具的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的,他们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现阶段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职业道德水平也有待于提高,因而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易弄虚作假,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3.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外部治理很不完善,经理人市场缺乏;在内部治理中,经理人员又具有很大的经营自,因而一些公司负责人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指使会计人员对外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使得会计监督职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加强会计监督,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的对策

(一)加强企业内部监督的措施

第一,要建立严密的会计监督管理制度。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合理运转的基本保障。在公司治理的框架下,企业应充分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合法有效的会计监督制度,不断健全内部会计监督机制,制定好会计监督的实施细则,把会计监督工作做到实处。

第二,要设置合理的会计监督机构。在实施公司治理的企业,设置合理而运行良好的会计监督机构是进行会计监督工作的基础。基于公司治理框架下的企业,要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对经营者的监督机制,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或财务总监负责如实编制会计报表,披露真实的会计信息。

第三,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的实质就是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因此,要制定一套科学、严密、有效、可操作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要建立健全重大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工程预算、对外投资、对外担保等重要事项的内部牵制、监督与集体决策工作,确保会计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

第四,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与职业道德水平。会计监督要落实到位,人的因素非常关键。会计监督需要会计人员具体执行。会计人员的素质与知识直接影响到会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强化会计监督的根本要求。因此,作为会计人员,要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树立高度工作责任感,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去公平地对待利益各方。此外,还要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与全面性。

第五,会计人员之间进行相互监督。在公司治理中,可以建立会计人员流动制度,逐步实行定期轮岗制和末位淘汰制。根据会计人员工作业绩和工作态度淘汰不称职的人员,使会计队伍处于学习、竞争的气氛中,通过正规的工作交接达到防止会计舞弊行为的目地。另外,还可以通过随时清查财会人员掌握的现金、实物,检查账证、账表、账物是否相符等方式来预防会计人员的舞弊行为。

(二)加强企业外部会计监督的措施

外部会计监督是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对社会总资金的运动和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的监督和控制,监督主体主要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公众。加强外部会计监督的途径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要完善各项会计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因此要加强我国法律体制的建设。要制定和颁布《会计监督条例》等法规,为会计监督的实施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并保证监督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要加大对会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另外,还要依据《会计法》、《证券法》、《审计法》等法律法规,强化一些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通过完善各项会计法规来规范治理。

会计监督的含义篇4

一、委派会计与派驻单位的关系问题

目前委派会计主要指委派到被监督单位的会计机构的会计主管、财会机构负责人,其职能主要有两点:他代表国有资产所有者对企(事)单位的财务会计活动以及企(事)单位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监督,即具有监督稽查职能;他也是所在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即具有参与决策管理的职能,要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负责。因此,委派会计与派驻单位的关系既是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又是一种“目标一致”的关系,两者的关系必须妥善处理。

1.委派会计与派驻单位应相互理解、支持与信任。委派会计与派驻单位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监督与服务的关系。一方面委派会计代表委托机构对派驻单位进行国家法制、法规宣传,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如实反映派驻单位的经济运营状况,这是监督关系;另一方面,委派会计又以管理者的身份站在派驻单位的经济利益角度,维护整体利益,为派驻单位服务。因此,委派会计肩负着双重责任,既要对委托机构负责也要对派驻单位负责,为了更好地发挥会计委派制的作用,确保委派会计更好地履行职责,派驻单位必须对委派会计的工作给以支持与信任;而委派会计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获得派驻单位的理解与支持,以达到共同提高,使派驻单位不断发展的目的。

2.委派会计要正确处理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委派会计对派驻单位的经济运行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这就意味着手中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同时委派会计处于当家理财的地位,掌管财权,参与决策,对派驻单位的资产保值、增值负有一定的监管责任;所以,委派会计的权力与责任是紧密相连的。作为委派会计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

3.派驻单位应正确理解审计监督与会计委派制监督的含义。有些企(事)业单位认为既然有审计监督就没必要会计委派制监督,其实不然。审计监督与会计委派监督虽然均属于经济监督范畴,但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具体对象和不同的监督方式。审计监督一般多属于事后监督,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是对所审计的企(事)业单位做出较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会计委派制监督则多属于事前与事中控制,即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问题。审计监督与会计委派制监督不能相互代替,必须与其他监督(如社会监督)方式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相得益彰,共同构成经济活动的监督体系,来监督企(事)业单位的经济行为,因此,派驻单位只有正确理解审计监督与会计委派制监督的含义,才能支持委派会计的工作,以致达成共识。二、会计委派制的利弊问题

1.实行会计委派制所取得的成效。从试行会计委派制多年的实践来看,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实行会计委派制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起到了“防火墙”的作用,减少了经济案件的发生。会计委派制改变了过去企(事)业单位自己任命会计主要负责人的做法,委派人员的工资福利不是直接与派驻单位的经济效益挂钩,使委派人员的身份、地位和权限比较超脱,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会计人员对会计制度“执行难、难执行”的局面,委派会计站在监管的角度促使派驻单位遵纪守法,不仅对保护国有财产的安全、完整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而且对保障国家税收如数上缴,为企事业单位经营提供可靠的数据和资料,确保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2)会计委派制对派驻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层次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由于会计委派人员直接参与派驻单位的管理与决策,所以要求委派人员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业务知识和较强的政治素质,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和管理水平,因此,作为会计机构主要负责人的委派人员,必然要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并且带动其他财务工作人员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派驻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层次。

(3)会计委派制能促使派驻单位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由于会计委派人员对派驻单位的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和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的质量等负有监督、检查的责任。因此,委派会计有权督促派驻单位其他会计人员“不做假账”,做到自律、自重,依法理财,从而为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有效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

2.会计委派制存在的弊端。经过试行会计委派制的企(事)业单位证明,会计委派制主要有以下不足之处:

(1)会计委派制与现代企业制度不相融合。所以会计机构理应是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能机构,会计与企业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而会计委派制则割裂了会计与企业之间天然的血缘关系,与现代企业制度格格不入,不仅会束缚企业的手脚,而且会影响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与企业的发展,这是会计委派制最根本的弊端。

(2)委派人员与派驻单位的关系问题难以处理。委派人员受托到派驻单位工作,履行对派驻单位的经济行为进行监督和参与管理等职能,有时难免会对派驻单位的利益造成影响。因此,往往可能因双方观点不一造成工作上的矛盾,时间长了,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必然对委派人员怀有戒备之心;结果委派人员可能被“孤立”,也可能与企(事)业管理人员“同流合污”,共同作假账。

(3)委派人员的业绩考核、提拔问题难以划分职责。因为委派人员具有双重身份,如果由派出单位考核、提拔,必然脱离实际;如果由派驻单位考核、提拔又与委派制相矛盾,这是一个较难处理的问题。

会计监督的含义篇5

作者:向镇宇

我国财政监督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公共财政实践中蕴含的矛盾与财政监督现代公共财政实践中蕴含的矛盾与财政监督使其应普遍实行“零基预算”,但事实上很多现代公共财政实践中蕴含的矛盾与财政监督在分配经费预算指标时,仍然习惯于使用增量预算或减量预算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简便,对原有利益格局影响较小,不容易引起更大矛盾。但该方法以过去的水平为基础,实际上就是承认过去是合理的,无需改进,因循沿袭下去,这样容易导致安于现状和资源浪费,或者是造成预算不足,容易造成计划与实际业务的脱节。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公共财政体制中蕴含着一个深刻的内在矛盾,即国家与社会的分离所导致的政府与人民之间的矛盾———国家的所有财产本为人民所有,政府仅仅是接受人民之委托而行使公共资财的处分权利,从此种意义而言政府仅仅是人民的“人”而已。这样,公共资财的最终所有者与“人”相分离,必然在客观上酿成某种风险,此即政府官员因为理性之盲目或自利之动机而产生滥用权力恣意处分公共资财的可能性。在政府与人民之间的矛盾关系中,人民之所失即政府之所得,其间所蕴含的经济、政治冲突,唯有在公共财政体制按照制度的逻辑逐步建立完备的财政监督权力体系之后,才能趋于缓和,公共财政权力体制也才可能在整体上趋于理性化与民主化。因此,有效的权力监督乃是现代制度的核心内容。(二)财政预算的性质与财政监督财政监督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监督政府各部门执行财政预算的具体情况,故而财政预算的性质认定实际上也关系到财政监督行为之性质确定。关于财政预算的性质,域外法学中素有“形式法律说”、“预算行政说”、“政治性法律说”、“预算法规范说”、“措施性法律说”等,在我国法学界也存在有关财政预算审批权之“立法权说”与“决定权说”的理论争议。(三)积极组织收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以及我国加入wto以后,政府、企业和学术界都意识到完善单位内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开始注重其发展。目前,我国的内部财务预算管理水平的研究发展已初具规模,良性发展的局面真正逐渐形成。同时,内部财务预算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货币为手段,是有限的经济资源在市场各主体之间进行再分配的过程。它体现为价值的运动和利益的转移。但是,财政预算与一般法律的共同性大于其差异性,因为财政预算乃由民意机关所审议和通过方具有正当性与合法性,其在执行过程中虽具有一定的弹性,却并非可以由行政机关随意改变,行政机关等执行单位擅自篡改财政预算者,必须追究其法律责任,以体现财政预算的权威性。故而,因财政预算所具有的不同于一般法律规范的特征,在此可以将之认定为一种“特殊法律”;违反财政预算的行为亦应该被认定为“违法行为”,应该由相关部门予以监督,并追究其违法责任,财政监督行为在本质上也是一种认定和追究财政违法责任的公权力行为。

完善财政监督法律的对策

(一)加快财政监督立法进程财政监督在国际上根据监督主体的不同,主要分为四种类型:(1)立法监督制度。即制定财政、国有资产、财务管理、会计的相关法律,依法管理国家财政,监督机关向国会负责,如法国、英国、美国等。(2)司法监督制度。即按照宪法和其他专门法律审核国家财政预算决算、税收和财务等,而掌握执法的主体是独立的审计法院,具有司法性质,如西班牙。(3)行政监督制度。即由政府部门根据核定的财政收支计划,检查处理违法行为,其特点是置于政府领导之下,隶属于财政部门,如瑞典、冰岛及我国。(4)日本的财政监督制度。其会计检察院既不属于内阁,也不属于国会,与其他司法机构一样平行隶属于天皇,是专司国家财政预决算编制,会计财务的检查机构。(二)发挥综合监督效能1、协调好财政监督与其他监督部门的关系。目前代表政府行使经济监督权力的主要有财政、国税、地税、物价、审计等部门,这些经济监督部门,都有固定的监督范围,但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又有可能出现“业务交叉”,财政监督如果不处理好与其他经济监督部门的关系,就会造成执法部门内耗,削弱监督力量,造成处罚不规范,损害财经法纪的严肃性。因此,要严格执行国家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国家规定的各项财政财务规章制度及财经纪律,是支出管理的基本行为规范,在办理各项事业支出时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反。比如,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支出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单位职工的工资、津贴、补贴和各种福利待遇,均应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来执行,不得违反。2、我国财政监督法律制度的管理水平已经可以提供多种方法和技术。我国财政监督法律制度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遵循“大而全”、“小而全”的管理模式,往往自成一个封闭的系统,与开放式的相去甚远。我国财政监督法律制度的管理工作往往只考虑单位本身,而没有考虑更多方面的影响:有些政策和政策的实施其实是各自为政,相互脱节,管理工作人员之间缺乏良好的合作关系,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内部财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及资源配置重叠,效率低下、工作不积极、工作人员及资产成本居高不下现象比较严重;大多数较多地追求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影响和制约了工作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完善我国财政监督法律制度的管理水平的创新,以提高管理水平,降低人工成本,这对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理论意义。四、结论加强财政监督是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确保财政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而市场秩序和财政分配秩序都是通过法律、法规予以规范的。同时,人们对本地区、本单位的行为是否符合市场经济秩序和财政规范的要求,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也有差异。因此,必须根据国家的财政法规和相关法规进行检查监督和处理。

会计监督的含义篇6

关键词:工程造价各个阶段控制措施研究存在问题

abstract:projectcostmanagementisinvolvedintheimplementationofvariousconstructionprojectsofabroad,difficultandimportantproject.Firstly,themeaningoftheprojectcost,meaningitsheadintheissuesdiscussed.projectcostmanagementasanimportantmeasuretocontroltheinvestment,inordertoachievethebestresultsoftheprojectcostmanagement,itisnecessarytodoacomprehensiveanalysisandconsiderationoftheengineeringandconstructionprojectsatallstagesofthecontrolmeasures,thepaperagaintoexploretheconstructionprojectcostcontrolmeasuresontendering,constructionandcompletionofthesettlementinthreestages,controlmeasuresaimedatareferencevalueforthedomesticconstructionprojectcostmanagement.Keywords:projectcost;atallstages;controlmeasures;research;problems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工程造价的含义

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工程造价是衡量工程建设投资效益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其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程造价管理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它是集经济、技术与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工程造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投资效益的好坏,充分体现了建设单位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2目前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2.1工程造价监督主体不完善

目前,工程造价监督主体是主管部门授权的质量监督和造价管理机构,即各级质量监督和造价管理站。十几年来,我国各级质量监督和造价管理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工程造价监督机制并不完善。首先是各级质量监督和造价管理站所行使的监督工作缺乏公正性和权威性。目前,各级质量监督和造价管理站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这种企业化管理的运行方式无法保证监督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其次,监督重点定位不准,监督手段苍白无力。目前监督工作的重点定位在工程建设期,没有把握住监督工作的最佳发力点。最后,监督机制未成网络,监督工作难成气候。

2.2工程造价计价模式落后

现行的工程计价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工程造价计价模式落后,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病。目前,现行的工程计价模式它的特点就是套定额。具体地说,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根据工程图纸计算出工程量,然后套定额单价求得工程造价。这种僵化的工程计价模式,是来源于计划经济时代,客观地讲,它在计划经济时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目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进一步开放市场的需要。这种僵化的工程计价模式,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也不利于微观主体的充分竞争。

2.3工程建设项目造价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薄弱个人认为,工程建设项目造价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薄弱,不仅指职工缺乏建设项目造价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而且领导干部也缺乏建设项目造价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首先表现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和相互沟通,建设单位在立项阶段往往从主观意志出发,对工程立项缺乏科学的论证,估算不足,造成缺口;其次表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在建设项目造价全过程综合管理中瞎指挥,不能将质量、进度、经济三方面有效地统筹起来考虑。由于工程建设项目造价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薄弱,我国建筑工程“三超”现象严重,严重困扰着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效益管理。

3招标阶段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招标阶段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工程建设标准的确定、施工设备选用、工艺标准的选择等,都将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管理。招标阶段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程度较高,因此,工程招标阶段的控制措施竟成为决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基础,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性、适用性、客观性等重要问题,也关系到投资方的实际经济收益。

3.1工程量清单的控制措施

在招标阶段,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人员对于工程量清单控制的重点是: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必须全面了解工程有关资料,了解投资方意图、技术规范、实施勘察现场的情况,为计算工程量打好基础;工程量清单重要内容的项目特征的描述,项目特征的清晰与否为投标单位报价的准确合理做铺垫。招标阶段工程量清单的控制工作中,由于建筑原始数据的形式基本上是由数字、文字和图形等组成的,它们的含义以及相互之间联系也是非常复杂和隐蔽的。造价审核人员应该积极应用现代计算技术对其进行分类,这些数据大致可以分为:数量值、定性值、隐含值等。数量值是表示尺寸、重量等度量值等数据。定性值则是基础类型、楼层构造等定性的文本型数据。隐含值,象建筑形态系数B,形态越复杂的建筑,其造价也会越贵,通过多次应用数据处理技术我们得到一个描述其形态的十分简洁的隐含公式为B=m×n/m,其中m为标准层建筑面积;n为建筑总数;m为总建筑面积。

3.2注重标底的编制审核

标底反映的是投资方的工程预期价格,并不是越低越好,应遵循价值律。标底价格水平的确定应详细地进行大量市场人工、材料、机械行情调查,并掌握较多的与该地区条件相近同类工程项目的造价资料,经过认真的研究、分析,将工程标底控制于同类工程社会平均水平上。目前招投标实践中,常把标底作为投标报价的上限来对投标人报价进行分析。

会计监督的含义篇7

一、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基本概念

(一)内部审计的含义

在我国,内部审计是指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

(二)内部审计监督的职能

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代表企业的领导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监督,对本部门成员是否遵循单位内部的方针、政策、程序、制度及履行其职能进行监督;二是代表国家对本部门、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对法律法令、公认会计准则遵守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对会计核算内容、会计报表和决算进行审计评价和签署意见,目的是维护国家经济法规,保障经济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

(三)内部审计服务的职能

我国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为领导在宏观决策、制定政策、解决问题提供真实数据,为本部门、本单位的领导做出正确决策服务,为实现本部门、本单位的经济效益服务,为保护本部门、本单位的合法权益服务;二是为国家审计机关、为上级管理部门服务。业务上接受审计机关的指导和监督,按要求上报审计报告,提供有关的数据、信息,为国家实行宏观控制服务,为全体人民的利益服务。

二、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即在监督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是同一职能的两个方面。内部审计监督是内部审计服务的基础,内部审计服务又融于内部审计监督之中,服务是监督目标和宗旨,监督是手段,服务是目的,二者相互依存。服务职能的有效发挥,可以促使其监督职能的到位,监督职能的到位又可从全局意义上实现了其服务职能。一旦离开内部审计监督,内部审计服务就会缺乏感染力,丧失权威性。离开内部审计服务,内部审计监督也就自然起不到应有的监督效果。可以说内部审计监督是治标,内部审计服务是治本,标本兼治,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作用。因此,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是制约与支持的相辅相成关系。

三、加强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关系的措施

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是不可分开的,但是内部审计部门在日常工作当中,往往只注重内部审计监督,而忽视内部审计服务,这种对内部审计职能的片面认识,不利于全面完成内部审计工作任务。因此必须加强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结合某行业实例,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监督就是服务的理念

重新认识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树立监督就是服务的理念。内部审计履行监督职能,有利于促进单位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规范单位管理。与此同时要认识到监督本身也是为本单位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发展大局服务。明确了两者的关系,就是找到了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基准点,树立内部审计必须树立“监督就是服务”的理念,准确了解企业经营目标,这是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立足服务、坚持监督,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标准,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通过内部审计监督,更好的为企业的整体发展服务。

(二)调整完善审计体制机制

1.清理和修订现有审计制度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法制建设的逐步规范,以及市场主体遵纪守法观念的加强,经营主体将逐步走向规范化,依法经营尤为重要。作为审计部门,内部审计工作要从抓审计基础工作入手,对现有的审计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和修订,特别是不合理的规定要清理。并及时出台一批新的规章制度,努力做到审计评价公正,结论准确。

2.规范审计程序

在完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统一规范的工作标准和流程。首先制定严格的内部审计标准,为内部审计监督提供依据,为审计结果的准确;其次要形成规范的内部审计流程,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合理的审计程序可以为审计的公正。

3.转变内审工作重点

内部审计要紧紧围绕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特别注意选择对单位效益影响较大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审计,只有这样才可以不断提高审计成果的效用和影响,使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审计内容除了对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还应逐步扩展到绩效审计和审计咨询,按照资金流的走向,对人、财、物进行更为全面、综合的监督,通过设立内审指标体系,提高资金运行效率,为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服务,以达到内部审计为企业经济效益服务的目标。

4.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

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其目的是避免审计工作中的舞弊现象,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增强审计结果的执行力度。一是要继续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奖惩分明,充分调动审计人员以及各个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广泛推广参与式的内部审计方式,即在整个内部审计过程中努力保持与被审计对象,也就是相关部门良好的人际关系,让被审计者认识到彼此的利益相同,都是为本单位经营效益服务,然后确立统一的目标,建立协助关系。

(三)加强领导的服务能力

领导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制约着监督服务的实质性成效。首先,企业各级领导要牢固树立内部审计监督就是服务的理念,认识到加强审计是改进管理的重要内容,并持之以恒地重视、关心、支持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工作。其次,要积极支持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包括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特别注重选拔输送优秀人员充实到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在经费上给予足够的保障,从而为审计人员发挥职能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最后,要协调好审计部门与其他各个工作部门的关系,为审计人员了解和掌握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和政策变化提供条件,保证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更好地为本企业服务。

(四)强化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

会计监督的含义篇8

一、文献回顾

中国财政学家在苏联财政学家提出的财政职能两分法的基础上,先后提出财政职能的三分法和四分法,均认可财政监督是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至于什么是财政监督,叶振鹏(1980)说,“监督职能就是利用社会再生产的四环节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通过财政资金运动来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活动情况,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的平衡关系,使国家有可能有计划地分配资金、调节和控制国民经济中的各种比例关系,经常自觉地组织平衡实现对社会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核算与监督。”[1]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的学者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财政监督的考察,间接提出了与一个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的财政监督的特征。如徐瑞蛾对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多个国家财政监督的状况进行了整理。并提出其共同点是:公共资金是一个立体化、全方位的体系,包括财政部门监督、审计监督、议会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财政监督高度法治化、透明度很高[2]。还有不少学者指出,财政监督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财政监督包括财政、审计、税务、司法、社会团体、群众组织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对财政收支进行的监督。狭义上的财政监督是指财政机关及其专职机构对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执行财税法规和政策的情况以及对财政收支等事项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督察、调查和检查活动。

针对中国现行财政监督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傅道忠认为,“目前财政监督的方式“专项性和突击性检查多,日常监督少;事后检查多,事前、事中监督少;对公共收入检查多,对公共支出监督少。”[3]部分研究者对此提出改进建议,如贾康认为,财政监督机制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要从事后检查、事后处罚为主向事前、事中监督和及时纠正调整的方向转变;二是要从合规性检查向合规性与合理性检查相结合,并且加强政策性、纳税绩效性的检查方向转变[4]。

二、财政监督与监督财政的重新界定

在界定“财政监督与监督财政”之前,有必要明确“监督”和“财政‘的概念。《辞海》将“监”释为“监视、监察”,《新华辞典》将“监”释为“察看”,将“督”释为“监管、察看”,因此“监督”连成一词,基本意思是从旁察看,发现问题。从经济角度看,监督是委托人通过预算约束、要求和制定操作规则等方式来控制人行为所作的努力,目的是为了减少便车行为以及偷懒行为,从而使效益最大化。中国财政监督与监督财政的理论思考,从管理角度看,监督是为了达到某种既定目标而对社会经济的具体运行过程所实施的检查、审核、督导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活动。

什么叫“财政”,20世纪40年代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对“财政”一词做如下解释:财政谓理财之政,即国家或公共团体以维持其生存发达之目的,而活动收入、支出经费之经济行为也。陈共教授对“财政”的解释是,从实际工作来看,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它的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国家(或政府)的职能。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理解,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5]。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贾康所长指出,财政是“以政控财,以财行政”的分配体系。这种“以政控财,以财行政”①的分配体系必然引出了对财政活动进行监督的问题。

至于什么叫“财政监督和监督财政”,从前面的文献回顾来看,学界都没有把“财政监督”和“监督财政”的概念区分开来,把监督财政的概念并入财政监督的概念来理解,普遍认为财政监督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②我认为,这样对财政监督进行下定义过于含糊,真是概念和范畴没有搞清楚,在财政监督过程中很难处理好各种利益集团的关系。

三、财政监督与监督财政的联系及其主要区别

1.财政监督与监督财政的联系。财政监督与监督财政所进行的各类监督活动,都是国家履行经济管理职能的重要体现,都是国家监督活动,都有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督程序,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两者的作用都是维护全局利益和社会公共需要;防范财政风险;保证财税政策的贯彻落实;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6]。

会计监督的含义篇9

一、引言

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反腐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党的进一步明确目标: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开展协同治理是反腐败工作的大势所趋。“协同”,哈肯将其定义为: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使整个系统形成微观个体层次所不存在的、新质的结构和特征。行政监督是指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社会团体、新闻舆论等多种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对政府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其本身就是多元化主体参与的过程。自《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来,国家审计作为腐败治理的一支强大监督力量,正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审计监督与行政监督作为监督体系的两大子系统,都是依靠权力制约和监督权力来实现监督功能。针对腐败问题,二者在价值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可以通过整合监督资源、分享监督信息、共享监督成果减少腐败问题,提升腐败治理效率。因此,运用协同治理的思想,探索审计监督与行政监督的内在协调规律和管理规律,对腐败治理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政府审计与行政监督在腐败治理中的权责分析

(一)政府审计在腐败治理中的法定职责

在腐败治理过程中,政府审计主要发挥的是揭露和抵御功能。审计署出台法律法规具体包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和国务院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以及审计署《关于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意见》。《国家审计准则》要求审计人员应当对重大违法行为的动机、性质、后果和违法构成进行充分评估,并保持执业谨慎,确定检查重点等。《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强调:“推进廉政建设,对审计发现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要查深查透查实,揭露以权谋私、失职渎职、贪污受贿、内幕交易等问题,促进廉洁政府建设”。审计署《关于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意见》强调:“加大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审计力度,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加强对腐败案件发生规律的剖析,推动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促进廉政建设”。《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提出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实施审计监督全覆盖,从侧面反映了对领导干部腐败的重视。尤其是我国领导干部拥有对部门资源很强的支配权,腐败案件的发生大都与部门领导有关或者在部门领导授意下进行,因此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从权力配置的层面抑制腐败问题。

(二)行政部门在腐败治理中的法定职责

在腐败治理中,腐败问题都需要一定的载体,行政部门作为公共资源的配置方,往往是腐败事件的高发领域。在公共受托责任下,政府部门作为人,行使对公共资源的经营管理权,并以委托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但是在权力运行过程中,由于政府部门信息相对闭塞,道德风险发生的几率较高,机会主义倾向较为严重――腐败就是表现形式之一。政府部门在腐败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主要在于规范管理制度,以起到事前预防的功能,客观有效的方式是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进行法治政府建设以及接受其他主体的监督。

政府部门有信息公开的责任,该责任背后有充分的政治学、法学和经济学基础[1],同时信息公开制度有利于增强政府信息透明度,减少腐败行为[2]。美国1966年制定的《信息自由法》、1976年制定的《阳光下的政府法》、1996年制定的《电子化信息公开法》,标志着较为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我国自2003年提出“打造阳光政府”以来,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取得了丰硕成果,2004年由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之一是推进政府信息公开。2007年1月,由国务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简称《条例》),确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方式和程序以及相关监督和保障,使得政府信息公开以制度性的形式得以确立。

法治政府就是政府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法治原则,严格依法行政,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从而对政府权力的使用以法律的形式进行了约束。政府部门通过法制化建设和依法行政有利于减轻腐败问题[3]。对于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问题,2004年由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后文称《行政纲要》)以及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后文称《法治纲要》)做出了具体要求。《行政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法治纲要》进一步提出了“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旨在“建立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进一步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腐败治理和廉洁奉公成为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之一。

三、政府审计与行政监督腐败协同治理的现实探索

(一)可行性分析

在腐败治理实践中,审计机关与行政部门二者之间既存在不同的分工,同时也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二者在腐败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和相互联系使得腐败协同治理具有可行性,表现在:(1)价值目标趋同。政府审计的目标是通过开展审计业务活动,以发现是否存在权力滥用导致的违法违规问题,并对腐败问题予以揭露和监督整改。行政监督是行政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针对行政行为和行政权力进行监督,防止权力的异质化。在国家治理框架下,政府审计和行政监督都可以抑制腐败问题。(2)职能相同。审计监督和行政监督都是监督体系的子系统,由于腐败源于权力的滥用和私用,二者的监督职能都表现在以权力制约和监督权力。(3)?o督客体的一致性。行政部门是审计机关的客体之一,同时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使得政府审计不止局限于部门层次,而且深入到个人层次。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作为权力运行的载体,也是行政监督的客体。(4)监督内容交叉。政府审计是一种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在腐败治理中,审计机关需要收集腐败的证据,审计机关通过审查财政财务收支等会计资料以及相关经济活动,可以发现权力的违规使用问题。而行政监督,主要是对权力是否存在失范和失效行为进行监督。在监督内容上,就权力的使用是否合规和有效,二者存在着共性。(5)信息的共享性。审计机关与行政机关在腐败治理问题上有不同的侧重点,一般而言政府审计机关主要侧重于揭露问题,并将发现的腐败问题依法向纪检监察等行政机关移交。而行政监察也可将腐败信息告知审计机关,令审计机关介入调查,并反馈调查结果。这种配合和信息共享极大提高了反腐效率。

(二)现状分析

从反腐败实务角度来看,首先,财政资金违规背后暗藏着的是权力的滥用和腐败问题,表现为公共资源的非法转移或者公款私用、公权滥用等,加强对政府财政的监督,建立法治财政,有利于从源头上抑制腐败问题[4]。审计机关与行政部门的协同治理,主要方式就是审计机关向行政机关移送案件,行政机关就移送案件进行相应处理处罚并向审计机关反馈情况[5]。近年来,审计投入产出比显著上升,暗示了发现的违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二者对腐败问题的对接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

从反腐学术研究角度来看,我国学者对如何有效预防腐败问题,在理论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包含了政府审计以及政府审计如何协同其他监督主体发挥腐败治理功能。腐败治理是一项长期任务,但是学者对于政府审计在腐败治理中的定位却有不同的见解,主要有以下两类:(1)政府审计作为腐败治理的主体。政府审计可以在腐败治理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主要是发挥的预防、揭露和遏制功能,但是审计机关的惩治功能是否有效方面,存在着意见分歧[6-7]。(2)政府审计协同其他监督主体进行腐败治理。政府审计协同治理是审计制度创新的必然要求,协同治理可以提高权力监督的质量和效率,但同时这也是一项复杂性的管理工作,需要考虑协同治理的各方要素[8]。在协同对象上,由于审计机关在处理处罚权限上的短板,使得违法违规问题依赖于纪检和监察等部门的及时介入,纪检监察和政府审计在腐败协同治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比较显著。

综上所述,政府审计与行政机关在价值目标、职能、监督客体、监督内容以及信息等方面的共性,使得二者在腐败治理方面可以发挥协同治理功能,提升腐败治理效率。但是,从当前的状况来看,实务界对于腐败协同治理工作开展得并不深入,理论界对于二者的协同治理研究工作探讨得不够全面。

四、政府审计与行政监督腐败协同治理的模型构建(见图1)

(一)战略层面政府审计与行政监督协同治理模式

战略层面下的协同治理模式是站在宏观层面,立足于国家治理的大背景之下。战略协同的目的在于使得政府审计与行政监督要素之间进行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从而提高腐败治理的一种战略协调状态,这要求二者在战略制定、实施和控制方面相互协调匹配,并与腐败治理的长期目标、发展方向和资源配置相一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长期目标协同。在全面提升国家治理功能的框架下,腐败治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审计监督与行政监督的长期目标应当趋于一致,以推动腐败治理为切入点,提升国家治理效率。政府审计旨在从经济领域入手,预防和揭露腐败问题,抵御腐败风险,提升政府治理效率。行政监督在于通过创新政府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加强对体制内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的监督,防止权力的滥用和权力腐败问题。(2)任务协同。腐败治理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持之以恒,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在腐败任务的制定上,审计机关和行政部门需要紧密围绕特定区域下腐败治理的工作重心以及主要目标,任务相互协调匹配,共同开展监督服务,促进区域腐败治理任务有效完成。(3)职能协同。作为国家监督系统的内在组成部分,政府审计和行政监督都具有监督功能,监督功能的实现都有赖于以权力制约权力和监督权力,并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履行着特定的监督职责。政府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免疫系统”,具有抵御、预防和揭露的功能,行政监督通过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也可以实现预防和揭露功能。将二者职能进行有效融合与整合,有利于形成权能互补、机制衔接和办案效果相互促进的腐败治理新格局。(4)价值文化协同。价值文化是组织的内在精神底蕴,为组织工作的开展营造了基础氛围,文化价值观作为一种精神理念和信仰,必要的时候对组织活动具有约束、激励和辐射作用。审计机关与行政部分都应当营造以反腐和勤俭节约为主导的组织价值文化观念,增强反腐斗争的凝聚力。(5)基础制度环境协同。这里的基础制度环境指为基本工作开展设计的流程和政策,并且这些流程和政策并不因部门职能不同而不适用。审计监督与行政监督都是专业化的监督活动,因而执行业务工作需要特殊的制度安排。但是,协同治理就需要将专业化分工比较强的两大体系有机地进行结合,形成新的系统结构,实现“1+1>2”的整体功效。基础管理制度为协同的开展提供了契合点。此外,战略层面的协同治理模型的构建是否合理,还需要一定的评判原则,包含了系统性原则、指导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

(二)管理层面政府审计与行政监督协同治理模式

管理层面协同是中观层次上的协同,既包括审计机关与行政部门的内部协同,也包括二者之间相互协作的外部协同。内部协同指的是监督主体通过整合自身的内部资源,加强自身管理层面建设,以使得监督活动达到高效有序状态的过程。内部协同包含了组织为实现组织管理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并直接决定了腐败治理的效果和质量。对于政府审计而言,加强审计工作的管理建设包含了建立和完善以下管理系统:依法审计的法律法规系统、成熟的技术方法系统、完整的业务流程系统、及时的结果公告系统、信息反馈系统及问责系统。对于行政监督而言,完善管理建设的努力通常包含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完善权力制约机制、建立科学的监督程序和方法、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完善违规违法惩戒机制。审计机关与行政部门开展腐败协同治理的前提是加强自身管理建设,否则任何形式的外部协同都是无效的。

腐败协同治理不仅可以通过加强监督主体自身的管理建设,还可以通过外部协同进行。外部协同所考虑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建立具有通用性的管理制度,将政府审计与行政监督进行有机结合。在自身内部建设的基础上,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1)组织结构协同:组织结构由一系列不同职能的单元组成。应当设置能够实现上述重要职能的组织部门。设立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分别设立,定期进行经验交流,也可以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招募人力资源、设计协同流程用以协调二者的日常工作。(2)信息协同。信息共享是提高腐败治理效率的重要因素,原因在于协同治理通过信息的共享,减少了重复工作,节约了监督成本。因此,必须建立起快速高效的信息管理平台,以实现信息共享、线索迅速移送、成果及时利用,提高腐败治理效率。(3)制度规范协同。随着监督体系的不断完善,审计机关与行政监督在腐败治理上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为协调不同主体下的利益关系与制度冲突,政府审计与行政部门需要做好规范与制度协同,将惯例、规范与制度方面上的交叉事项协调一致。制度规范协同,可以有效避免针对同一问题按照不同的规章制度出现意?分歧的情况,减少不必要的争执。(4)方法技术协同。科学有效的方法技术是针对腐败问题最为直接和有效的因素,因为它被用来直接发现腐败问题。政府审计准则对于审计人员如何开展审计业务做出了比较系统的规定,尤其是对于可能产生重大违法行为的迹象保持执业谨慎。政府审计一般采用检查书面资料与实物证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腐败治理。行政监督通常采用检查、审查、调查等方法。由此可见,虽然腐败治理的手段不尽相同,但是依然有很多的重合性,这将利于彼此技术共享、方法互用。(5)管理业务协同。管理业务协同是针对具体的业务而言的,包含了针对腐败治理在内的、具体业务的统筹管理性协同。一项完整的管理业务协同涵盖了业务流程协调、工作内容协调、专业能力协调以及共同研究判断协调。审计监督与行政监督都是监督系统,只要是存在权力腐败的事项,都可以作为他们的业务范畴,需要统筹二者在腐败治理过程中的管理业务协同。

(三)操作层面政府审计与行政监督协同治理模式

操作层面的协同治理是从微观层次对腐败治理进行操作,是基于具体的腐败项目而言的。腐败治理的操作层面包含:(1)计划机制。计划机制发生在腐败治理工作之前,是整个过程最为基础的环节,其目的是为了腐败治理目标的实现。计划通过运用一系列的文字指令或数据指标对腐败治理工作做出总体安排,确定协同治理的监督内容、监督方式、监督范围以及监督方向。(2)准备机制。准备机制主要是对腐败治理所必需的基本条件进行认同。在腐败协同治理环节中,各监督主体除了要准备自身开展业务所需的条件之外,还要考虑准备协同治理的条件,包括治理机会识别、协同条件分析、协同方式的确定。其中协同机会是基础,也是协同治理的契合点,只有准确、及时地识别协同机会,才能围绕协同机会采取措施和方法,取得操作协同应有的效果。(3)实施机制。实施机制是腐败治理工作的核心环节,该环节用来直接揭露腐败问题。协同治理下的实施机制,实际上就是对协同资源进行有序整合的过程。业务的开展需要一定的资源保障,审计机关与行政部门开展业务都需要人、财、物,但是不同于监督主体单独开展业务,协同治理就是把双方的资源进行有序整合,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即通过综合、互动和必要的要素结构重组等协调方式,使不同的协同要素融合为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实现整体效应。(4)评价与反馈机制。协同治理是一项资源的投入和产出过程,需要对资源使用效率进行评估。由于环境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计划的制定很大程度上不能按照预期执行,?u价与反馈机制就是对整体协同过程、协同行为以及最终协同效果做出判断、分析与评定,并在此基础上出具评价意见。评价和反馈是腐败治理工作持续进行的关键,治理总是存在偏差的,需要及时进行评价,促进腐败治理工作的稳步推进。

五、政府审计与行政部门腐败协同治理的启示和思考

(一)协同治理是相对异质性条件下的协同

在腐败的协同治理上,参与的主体应当是多元化的,至少有两个相对异质性的主体参与。在相对异质性条件下,针对预防、揭露和抵御腐败问题,各主体虽有专门应对的管理制度、操作方法,但需在各有特点的情况下,寻求协同治理的条件,开展协同治理工作。协同治理的精华之处就在于可以将不同的资源进行有序整合,发挥整体功效。强调协同主体的相对异质性是一个前提,原因如下:管理层面的腐败协同治理模型,将协同分为了外部协同和内部协同,内部协同仅仅侧重于某个监督主体内部的资源整合,是狭义的协同治理,而广义的协同治理应当指的是外部协同。如果主体之间不具有相对异质性,那么在制度建设、业务操作等方面二者有类似性,此种条件下的协同,实质上是一种广义的内部协同,无法充分发挥协同治理功效。而依赖不同的方法或者从不同来源获得的腐败证据往往更具有信服力,腐败治理质量较高,这就要求参与主体治理存在着相应区别和特色。相对异质性的启示在于,审计机关与行政部门的关系处理上,各自进行腐败治理的方式和特色是前提。尤其是审计机关,在双重领导与双重报告体制下,审计机关在业务的开展上受到行政部门的影响较大,应当加强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建设。

(二)强化协同意识,有序开展腐败治理工作

通过对腐败协同治理的现状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协同思想在腐败治理过程中的应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各主体之间的协同程度不够,腐败治理的效率和效果不高。腐败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一颗毒瘤,腐败协同治理是一个必然趋势,原因如下:(1)腐败问题涉及精心策划和蓄意隐瞒,单个监督主体的孤军奋战,很难充分揭露腐败问题,主动识别腐败问题的难度较高。(2)监督资源不足是制约反腐工作的一大瓶颈。反腐问题是一个长期问题,需要资源的长期投入,不同的监督主体有各自的职能,并且随着任务量的加剧,继续强调职责范围内的监督活动已经满足不了腐败治理的需要。(3)协同治理可以实现专业互补、信息共享、案例共研、优势共鉴、发展共谋,使资源优化配置,有效节约腐败治理成本,并大幅降低协同主体自身风险,高效提升权力监管质量。(4)顺应了环境变化,也符合国家治理的需要,增强了腐败治理的可持续性。在模型构建的基础之上,腐败协同治理至少应当从三个方面展开:战略层的协同,宏观层次确定腐败治理的长期方向;管理层面的协同,中观层次完善管理设计和制度设计;操作层面的协同,在微观层次对腐败治理进行运作。

会计监督的含义篇10

什么是质量

质量的内容十分丰富,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充实、完善和深化,同样,人们对质量概念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历史过程。主要有代表性的概念有

(一)朱兰的定义

这一定义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即使用要求和满足程度。用户对产品的使用要求的满足程度,反映在对产品的性能、经济特性、服务特性、环境特性和心理特性等方面。因此,质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并不要求技术特性越高越好,而是追求诸如:性能、成本、数量、交货期、服务等因素的最佳组合,即所谓的最适当。

(二)iSo8402“质量术语”定义

质量: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总和。

(1)在合同环境中,需要是规定的,而在其他环境中,隐含需要则应加以识别和确定。

(2)在许多情况下,需要会随时间而改变,这就要求定期修改规范。

(三)iSo9000:2000“质量”定义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上述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质量是相对于iSo8402的术语,更能直接地表数质量的属性,由于它对质量的载体不做界定,说明质量是可以存在于不同领域或任何事物中。

(2)定义性是指事物所特有的性质,固有特性是事物本来就有的,它是通过产品、过程或体系设计和开发及其后之实现过程形成的属性。

(3)满足要求就是应满足明示的(如明确规定的)、通常隐含的(如组织的惯例、一般习惯)或必须履行的(如法律法规、行业规则)的需要和期望。

(4)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产品、体系或过程的质量要求是动态的、发展的和相对的。它将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5)“质量”一词可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等来修饰

二、对监督的理解

(一)监督概论

监督是一门科学,它是管理科学中的一个分支。监督是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管理应该是包括监督的。但通常人们所说的管理,主要是指“指挥”、“调配”、“安排”、“计划”、“规划”等,而往往忽略了监督。

(二)监督的方式种类种类

1.直接监督即利益相关者亲自来对对方实施监督。

2.委托监督是指利益相关者委托他人来对对方实施监督。这种监督必须由利益相关者来对监督实施者予以授权,明确授权范围、权限。

3.法定监督指法律上明确规定的监督职责,例如国家监察局等等机构。它是属于委托监督的一种。

4.职务(职能)监督它也是委托监督的一种,一般是指政府或民间机构担任监督职责的部门、人员所进行的监督。

5.有限责任监督和无限责任监督无限责任监督是指对被监督者一切事情负责,不论什么原因发生什么问题都负有责任。有限责任监督则是只对某些指定了的事情负责,在这些事情上监督者尽到了职责,那么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与监督者无关

6.公开监督也叫群众监督,它没有固定的监督人员,也就没有授权,所以也可以称作无授权监督。

(三)监督实施的三个阶段阶段

监督实施的三个阶段是: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

1.事前监督是在做事之前对做事的条件、方式方法等进行检查,具备条件才准做,不具备条件就不准做,并督促做好准备工作。2.事中监督是在做事的过程中监督。3.事后监督是在事情做完后才进行检查督促。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这三种监督既有宏观上的,也有微观上的。宏观上是针对整个事件而言,微观上是针对整个事件中的一个个具体内容而言。对三个监督阶段都实行监督叫做全面监督,它是最严密的监督。

(四)监督的几个基本手段手段

1.旁站。旁站是最原始的、最简单直接的监督,也是显形监督。尽管如此,它仍然是今天乃至今后在很多情况下不可缺少的一种监督手段。2.巡视检查。巡视检查一般是利用被监督者的工作步骤之间的间隔时间来对不同的多个被监督者进行监督,或者是忽略一般性工作而只对重要工作进行监督,也可以是对一般性工作进行抽查。3.了望监视。远距离采用望远镜进行监视。这种监视方法监视面较广。4.摄影、摄像、录音、电视播。这是利用现代科技(电子)产品代替人进行旁站的一种监督手段。5.抽查(或叫翻查)。对已完成的资料、产品等进行随机抽查或指定抽查。6.连续编号登记。规定将资料、事件进行连续编号登记,可以防止篡改、隐瞒和遗漏,又便于查找、检查。7.回执。给予回执就是给当事人以知情权,并让他能够掌握证据,以便进行监督。8.复查。对已采用其他方式检查过并已封闭的东西再次拆开来检查。例如工程监理中对已砌筑好的砌体拆开来检查内部质量。

(五)现代监督的特点

现代监督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多种监督方式、手段交叉运用,而且是多重监督和多层监督。

(六)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主体方面的也就是监督者方面的体系和制度。另一方面是客体方面即被监督者方面的,它主要是在被监督者的管理制度中蕴藏的具有监督作用的、有利于监督的内容。这两方面往往是相互有联系的、相辅相成的。

所以,现代管理中的机制指的是一种完美的管理体制。因此我们只能说“我们的体制有问题”,而不能说“我们的机制有问题”,只能说“体制改革”,而不能说“机制改革”。然而,实际上,人们建立的体制是不可能达到绝对完美的,也就是说,管理中真正的机制是不存在的。于是人们就退而求其次,把那些近乎完美的体制也称之为机制。不是所有的体制都可以称之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