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十篇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十篇

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2:39

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篇1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B-0096-01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学理念之一,而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正是此教学理念的体现。在此,笔者主要谈谈在初中体育课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一、根据学生差异,合理划分层次

不同的学生,其身体素质不同,所掌握的体育技能水平也有所不同。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初中生,致力于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合理分层,既要重视体育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的体育发展,同时也要重视体育基础较薄弱、体育技能水平较低的学生的体育发展。学生的层次不同,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不同,教学的侧重点也不同。

例如,在体育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差异,将其分为3个层次:a层为身体素质较好、体育技能水平较高且对体育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其学习目标应高于课程标准,侧重于掌握专业体育技能。B层为身体素质一般、掌握一定体育基础知识的学生,其学习目标应低于a层学生,与课程标准同步,侧重于巩固体育基础知识。C层为身体素质较差、对体育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且对体育不感兴趣的学生,其学习目标应低于a层学生与B层学生,侧重于培养学习兴趣和掌握基础体育知识。通过合理分层,使学生能够准确定位自己,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进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体育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二、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施教

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为分层次施教,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是这样进行分层施教的:a层学生已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选择使用启发、点拨的方式,侧重于对学生探究及创新能力的培养。B层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常选择提示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目标。C层学生的体育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通常为其详细讲解体育基础知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对教学任务设置多个完成步骤,并引导学生逐步完成,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增强其学习体育的信心。

例如,教学篮球技巧。笔者在课前对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的篮球水平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学生从未接触过篮球,只会双手胸前投篮,而有一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接触过篮球,掌握三步上篮法,并对比赛规则有一定的了解。为此,笔者将学生分为三组,进行分层施教。a组为篮球水平较高的学生,笔者运用比赛的方式,加强a组学生对篮球技能的学习。B组为具备一定篮球基础知识的学生,笔者运用两人一组抢球的方式,巩固学生的篮球基础知识。C组为未接触过篮球或者篮球基础知识较薄弱的学生,笔者运用原地运球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识,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篮球知识。在这样的分层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差异得到尊重,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根据学生差异,给予分层评价

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学评价方式也应有所不同。过去,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将注意力放在体育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身上,其所运用的激励方法通常只针对体育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而忽视对体育基础较薄弱、体育技能水平较低的学生的激励。笔者认为,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分层评价,以此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例如,对于体育技能掌握较好的a层学生,笔者在评价过程中以激励为核心,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在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基础上,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更高一层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水平。对于具备一定体育基础知识的B层学生,笔者除运用激励的评价方法外,还侧重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鼓励学生不断克服自身的缺点,为其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信心,使其牢固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对于体育基础知识较薄弱的C层学生,笔者主要运用表扬的评价方式,肯定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激励其不断前进,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使其自觉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体育水平。

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篇2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分组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引言

从我国以往中学体育教学经验来看,统一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使不同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内容表现出十分显著的学习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能力较差的不仅会丧失体育学习兴趣,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未能发挥。基于这种现象,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和特点的基础上,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合理调整。

一、分组教学模式

(一)分组教学模式的概念

分组教学模式指按照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要素将一定数量的学生分成不同组别。当组别确定之后,利用该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当教师向小组成员布置学习任务之后,由于小组中成员的基础、能力相同,共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差异较小,因差异过大失去学习信心的现象发生概率相对较小。当某个小组学生学习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进而促进该小组学习质量的提升[1]。

(二)分组教学模式的应用原则

就体育教学而言,分组教学模式的应用原则包含以下几种:

1.因材施教原则。

这种原则指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首要参考因素。在契合学生学习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生应用不同教学策略,以促进所有学生共同发展。

2.学生主体性原则。

这种原则指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体育教学课堂学习主体,在尊重学生意志、价值的基础上开展体育教学。基于这种原则,学生地位提升会使其对体育学习产生更多兴趣,进而促进体育教学活动顺利展开[2]。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分组教学模式的应用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分组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中学体育教学中可用的分组方式

就中学体育教学而言,能够产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作用的分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竞赛内容分组方式。

竞赛内容分组方式的作用主要是检验学生以往学习成果,因此这种方式通常应用在已经开展一段时间体育学习之后。与基础分组方式不同,这种分组方式更强调小组力量的均匀分配。在竞赛开展过程中,小组之间的竞争使学生所学体育技能和知识得到合理强化,同时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合理培养。

2.学生体育基础、学习能力分组方式。

这种分组方式指将学生体育基础、学习能力作为参考依据,将一定数量学生分成不同水平的多个小组。由于每组学生学习水平相同,其达到的学习效果大致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分别应用不同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实现提升各个小组学生学习质量的目标[3]。

3.兴趣分组方式。

这种分组方式建立在中学体育教师能同时为学生提供多种不同学习内容的情况下。以球类学习为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选择学习排球或者篮球。基于兴趣的分组方法有助于最终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分组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充分了解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

分组是分组教学模式应用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为了保证分组有效性,教师在正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之前,首先应该加强对学生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的了解。教师需要在参考这两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学习能力、体育学习基础对学生进行分组,为小组共同进步、针对性指导目标实现奠定基础。

2.对体育分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

分组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另一重要环节为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由以往中学体育教学经验可知,学生很容易对单一、传统的教学内容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教师可以将原本教学内容转化成游戏模式。例如,当教学内容为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时,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定人方式开展教学,四个小组分别作为两组逃脱组和两组游击组。

3.学生参与体育教学兴趣提升。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这种现象,在应用分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与竞赛模式结合起来,利用相应体育学习项目,激励不同小组开展竞赛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参与兴趣、积极性提升会促进教学目标实现难度降低。

(三)分组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作用和优势

从整体角度来讲,将分组教学模式应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优势及产生的作用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对于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差异现象的产生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挫败感和自卑感,进而引发心理问题。在分组教学模式中,每个小组成员的情况大致相同,因此体育学习过程中不会引发不良心理问题。因此,基于分组教学模式的体育教学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2.学生锻炼更平均化。

我国以往中学体育教学中得到锻炼的学生数量有限。例如,教师在开展足球射门技能训练时,通常会让两名学生进行示范训练。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观看状态,得到锻炼的机会较少。应用分组教学模式之后,教师提供的教学内容需要所有学生共同完成。这种平均化锻炼现象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目标的实现。

3.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分组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大多是基于竞赛活动形式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为了获得胜利,会与小组中其他同伴合作。因此,这个过程具有提升学生交往能力、合作水平和培养团体凝聚力的作用。形成这些能力之后,学生会将其不自觉地应用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进而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结语

统一化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引发的学生厌学、教学质量较差等现象,由于分组教学模式与我国中学体育教学需求更加契合,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可以将该模式应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在充分了解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应用适宜体育教学内容对不同小组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在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林国忠.中学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2010,03:63-64.

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篇3

关键词:菲律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效果评价

一、出台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菲律宾家庭十分重视家庭成员的受教育权利。《2011-2016菲律宾发展规划》(thephilippineDevelopmentplan2011—2016)亦强调教育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最近几年,菲律宾基础教育的质量受到人们的质疑,学生的入学率有所下降。2008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2009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education.forallGlobalmonitoringReport2009)指出,从1999年到2006年,菲律宾学生基础教育的净入学率降低了,超过5000万学生退学或未接受教育。尽管菲律宾政府在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方面不断努力,但形势并不乐观。基础教育年限短、学生课程压力大、教育质量低下等原因促使菲律宾教育部放弃了以往十年制的基础教育体制,转而开始实施K—12基础教育体制。

2012年,菲律宾公立学校开始实施K-12基础教育体制。从此,菲律宾政府将为国民提供13年的免费义务教育,并根据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学生的发展需求革新基础教育课程,以适应K-12基础教育体制要求,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加快与国际社会接轨。K-12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目标是培养具有21世纪技能的公民。各级教育课程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学前教育以生活教育为主,初等教育课程突出当地语言教学,中等教育课程,尤其是新增加的两年高中教育课程全部是新制定的。具体来说,学前教育没有正式课程,多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主要聚焦幼儿的生活技能,教学内容涉及自我概念、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周边事物等,聚焦性格或价值观培养、身体健康和运动发展、社会和情感发展、认知或智力发展、创造力或审美观培养、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六大主题。至于初等教育课程,小学一年级伊始,学校就设置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教育及地方语言等课程。在学习课程上,本次改革最大的变化就是将母语作为一门课程。中等教育课程改革也发生了变化。之前的中等教育课程倾向学科教学,而K-12基础教育课程则强调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进行循序渐进地教学。新增加的两年高中课程是K-1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课程由普通课程逐渐步人专业课程,为学生升学或就业提供必要的技能和能力。根据高等教育委员会(CommissiononHighereducation)制定的《大学入学标准》(CollegeReadinessStandards),高中课程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教师不仅要教授英语、菲律宾语、科学和数学这四门核心课程,还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教授专业课程。十一年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课程,而十二年级学生则以实习为主。那么,在菲律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能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学校和教师又是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学习效果的呢?为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菲律宾教育部了《学习效果评价指南》(GuidlinesontheassessmentandRatingofLearningoutcomes)。

二、实施内容

鉴于菲律宾K—1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具有21世纪技能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菲律宾教育部了《学习效果评价指南》,其基本理念就是把评价作为一种质量保障工具,跟踪学生学业是否达到标准,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负责,从而为评价学生学业提供参考。

(一)评价标准

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菲律宾教育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习效果划分为四个层面,即知识(Knowledge)、过程(process)、理解(Understandings)和产出(products/performances),所占比重分别为15%、25%、30%、30%。学生在课堂中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将反映在这四个层面。知识,主要指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及与课程相关的信息。过程,指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中的一种认知过程,为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奠定基础。理解,指的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使自己能够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本质内容。产出,指的是学生如何将理解了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这可以根据学生对真实任务的执行情况判断。因此,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是依据学生的学习表现来观察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以促使学生达到相应的等级标准,并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的学习表现主要以学生的能力发展等级为基础。学生的能力发展等级可分为初等水平(Beginning)、发展中水平(Developing)、接近熟练水平(approachingproficiency)、熟练水平(proficient)和高级水平(advanced)。处在初等水平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存在困惑,没有足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辅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处在发展中水平的学生拥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能理解课程的核心知识,在实践运用中需要得到一定的帮助才能完成任务。处于接近熟练水平的学生和发展中水平的学生相似,拥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也能理解其核心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只需要得到教师的些许指导或同伴帮助,就能很快地将其理解力转化为实践力。处于熟练水平的学生拥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能理解课程的核心知识,在实际操作中不需要任何帮助就能很好地运用知识。根据对学生不同水平的评价结果,可用等价数值(equivalentnumericalvalue)表示这五种等级,分别为≤74%、75%-79%、80%—84%、85%-89%和≥90%。根据各学科的具体情况,教师可对学生的学业进行测试评分,了解学生的学业能力水平及学习效果,进而改善教学方式和方法。

(二)评价方法

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不能仅限于对学生考勤、小型测验、阶段性测验和家庭作业的考察,因为这些只是考察学生学习表现的手段或工具。针对学习效果评价标准的四个层面,其评价方法也相应地分为四类。

首先,知识层面上的评价。以往,菲律宾学校通常采用传统的笔试方法检测学生对特定知识或事实的学习情况。但是,仅依靠笔试难以了解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因此,若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则需要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相关性和充分性进行评分。知识的相关性,指要求学生掌握的相关信息或数据。知识的充分性,指学生是否具有充分的知识储备以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其次,过程或技能层面的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是否完全掌握所学知识内容以及学生分析信息程度的深浅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技能。这一评价要求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总结、解释分析和转述表达,并能构建自己的知识图表或思维导图。教师将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价学生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能力。

再次,理解层面上的评价。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可分为六类:解释(explanation)、阐释(interpretation)、运用(application)、视角(perspective)、移情(empathy)、自我认识(Self-Knowledge)。教师将根据这6类知识理解能力,评价学生能否清楚、深入地表达对某一主题或概念的理解。

最后,产出层面上的评价,即学生将理解的知识转移到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知识输出和技能表现两方面进行评价来了解学生的实践技能。知识输出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创造性运用,而技能表现则可以反映学生是否熟练运用和理解所学知识。

总之,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菲律宾政府通过学习效果评价的四个层面,并根据学生学习的掌握程度进行评分,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三)结果反馈

每所公立学校在评价学生知识、过程或技能、理解、产出这四个层面后,应当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同时要求学生认真反思评价结果,以便知道自己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然后针对不足制定有效的计划,逐一改进。比如,在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能力进行评级后,如果他们的能力水平还处在初等水平,那么课后就得留下来补习。如果到了学期末,他们还处在初等水平,那么就要上暑假班。因此,学校十分注重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结果的反馈。

三、结语

为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全面发展技能,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同时为进人大学继续深造、发展中级技能、就业和创业做准备,菲律宾教育部实施了K-12基础教育体制,并对菲律宾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改革,了《学习效果评价指南》。那么,相比以往课程,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有何优缺点?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有保证?

在菲律宾十年制基础教育课程体制中,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学量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而且学习内容分散,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就业和升学,也使得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针对十年制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不足,K—12基础教育课程更加注重对学生理解力的培养,缩短了学生每日的学习时间,减轻了学习压力。菲律宾教育部长强调:“我们将每日的学习时间由6小时减少到4小时,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此外,K-12基础教育课程还根据社区发展要求培养人才,强调母语和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欢迎。基础教育和文化委员会主席桑迪·奥坎波(sandyoeampo)指出:“我们将大力支持政府实施K-12基础教育改革,这不仅包括为基础教育提供经费,还赞成通过《2012基础教育法》(Basiceducationactof2012),确保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篇4

关键词: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基础教育改革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是20世纪中叶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思潮。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机械的环境决定论,又反对精神分析本能的生物决定论,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本性、潜能、尊严和价值,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现实问题。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正是建构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自诞生以来,便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本文拟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涵义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的几点启示。

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涵义

传统的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映之间的连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批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应运而生,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完整的几个部分,应该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应该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尊重学生,成为学生的伙伴和朋友。

二、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启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众多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思潮和流派中的“异军突起”,使我们不得不认真研究和思考这一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分析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问题。运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分析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问题,我们认为它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有所启示。

(一)教育目标:培养“完整的人”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需要、感情、价值观、潜能和人际关系等和谐、整体发展、成为适应社会的健康的人,而以往的教育目标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正像罗杰斯所说的那样“现代教育的悲剧之一,就是认为唯有认知学习是重要的”,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也是只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的情感发展和价值观养成。所以,我们要培养“完整的人”,也就是我们在重视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养成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真正全面的落实培养目标,不让现代教育的悲剧再次重演。

(二)教育内容:“真实情景”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真实生活环境、真实问题更有利于学生有意义学习。因此教师的关健就在于为学生创造各种学习契机、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构造充满自由的有意义的学习空间,提倡从做中学,鼓励学生自由探索。为实现,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提供学生学习所需要的资源,如学校内部资源、学校外部资源等。但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正在力图把学生与生活中所有的现实问题隔绝开来,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导致学习理论与生活现实的脱节,课程与教学资源匮乏。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首先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景和贴近现实生活的问题。其次,在课程与教学资源上,要注重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并重开发;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并重使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让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真实问题情境和真实生活环境中,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三)教育方式:“非指导性”

我国中小学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具有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特征。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非指导性”教学,这一指导较少地采用直接告诉、简单命令、详细指示等形式,更多地运用间接的、不明示的、不命令的、不作详细指导的形式。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四)教育主体:“学习的促进者”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可以通过讲演、考试甚至嘲弄等方式来支配学生的学习,而学生无所适从;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服从者”。因此,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废除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角色,以促进者取而代之,注重发挥学生的潜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信任学生。要改变我国基础教育中教师为主体、教师是权威的师生关系,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成为学生的伙伴和朋友。从而形成一种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汹涌澎湃,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势不可挡。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需要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思路的支持。相信加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能够为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促进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提供一个积极的参考,同时为我们构建适应21世纪时代精神的新的教育模型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胡敏中.论人本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4:62-67.

[3]李定仁,胡斌武.20世纪西方课程实验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3,03:72-77.

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篇5

1965年,法国著名成人教育理论家保罗・朗格让(paulLengrand)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巴黎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著名的终身教育理论。该理论一经提出马上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并很快发展成新的国际性教育思潮,为不同社会制度的许多国家所接受,几乎成为一条各国教育改革都遵循的基本原则。

追根溯源,终身教育最初只是应用于成人教育的一个新术语,后来被逐步扩展至职业教育,随后又涉及到整个教育活动范围内发展个性的各个方面,即“智力的、情绪的、美感的、社会的和政治的修养”。目前,终身教育被普遍认为已经包括了整个教育过程,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未来的成人,使学生具备从事各种形式自治和自学的能力。“因此,终身教育就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表达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进终身教育思想。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提出了要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的观念日益受到人们更加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能力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这是因为,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能够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音乐是人类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是人类精神活动最精致的产物。音乐素养有必要通过毕生的探求来塑造。

对音乐艺术孜孜不倦地追求是一个无止境的学习过程和完善过程。这一过程发轫于基础音乐教育。良好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能为学生终身依伴音乐奠定坚实的基础。基础音乐教育通过其情感性、人文性、创造性、群体性、个性化等特点实现美育目标,它是致力于全体学生音乐智能有效开发所不可缺少的教育。如果将终身教育理念导入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从理论上说,能使基础音乐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并驾齐驱,确保音乐教育体系的完整性;从实践上说,能为基础音乐教育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造就对音乐乐此不疲的心态和自我提高的能力。所以,将终身教育的理念运用于基础音乐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着眼于终身教育的基础音乐教育,拥有不同于传统音乐教育的独到特征:

1.音乐教育思想的革新性

第一,基础音乐教育要帮助学生树立在其一生中不断完善音乐素养的目标。

基础音乐教育不仅要为学生上好每一堂音乐课,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喜爱上音乐,自觉自愿地把提高音乐素养作为其毕生的目标。要做到这一点,音乐教育必须要能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学习兴趣的产生与保持取决于学生能否在音乐学习中获得美的享受和身心的愉悦。因此,着眼于终身教育的基础音乐教育要遵循学生学习音乐的规律,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魅力,让学生体会到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其永葆学习音乐的旺盛热情。

第二,基础音乐教育要帮助学生掌握进一步学习音乐的方法。

基础音乐教育只是学生音乐学习历程中最初的阶段,要继续完善音乐修养必须持之以恒地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着眼于终身教育的基础音乐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掌握进一步学习音乐的方法。或是接受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或是从此自己钻研所喜爱的音乐,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音乐教育资源利用的充分性

80年代末,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的报告――《学会关心:21世纪教育》指出:“要想形成21世纪要求的学习,教育体制应不同于目前的模式,可能其最重要的方面将是社会更多地参与学校和学校更多地参与社会。”所以,着眼于终身教育的基础音乐教育应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使非常规的教育工作者也投身于基础音乐教育。学校将主动架设起与社区沟通的桥梁,除学校音乐教师以外,应号召来自各行各业的助手和专家(如:少年宫教师、学习家长等)一起参与基础音乐教育工作。学校还应促进中小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音乐,让他们明白在共同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既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同伴。

3.音乐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音乐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音乐课堂。着眼于终身教育的基础音乐教育应该具有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把课外音乐教育与课堂音乐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唱歌曲活动、歌咏比赛、专题音乐欣赏或音乐讲座、综合性的音乐比赛、音乐会及艺术表演活动;还应筹备合唱团、乐队、音乐兴趣小组。另外,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广播站、电视节目、校园音乐刊物、音乐墙报、音乐橱窗专栏等各种形式做好音乐教育工作。形式多样的音乐教育能使学生深刻感受到音乐与人生的和谐贴近。

4.音乐教育内容的多元性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蕴藏着深厚的人文内涵。学生学习音乐不止是学、习技能,更是学习人类文明。因此,着眼于终身教育的基础音乐教育应该具有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音乐教育不但要涉及有关音乐学科的知识技能,还要包括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音乐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相关文化,以利拓展学生的音乐艺术视野。

5.音乐教育手段的时代牲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社会,基础音乐教育必须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着眼于终身教育的基础音乐教育将进一步推进音乐课程的信息化与现代化。现代信息技术与基础音乐教育的整合将融于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学校将在传统音乐教育基础上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注重多媒体音乐软件的开发和运用,建立音乐教学的多媒体资料库,以改进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拓宽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6.音乐教育对象的全面性

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篇6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院校全程并行式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模式

一、地方综合性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

教师教育专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育实践通常安排在大四上学期,与学生准备考研和找工作的时间冲突,导致部分学生精力集中放在考研和找工作上,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实习。第二,中小学领导和教师,以及中小学生家长担心实习生大规模地教育实习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和升学率,不愿意放手让实习生独立承担课堂教学任务。第三,地方综合性院校大多是由师范专科学校升格而成,一些师专中老年教师仍习惯用传统的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内容来培养人才,这样势必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教学技术和综合素质不能很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第四,虽然地方综合性院校意识到师范生实习时间的不足,适当增加了实习时间,但也只是机械地延长时间,再加上师范生人数多,中小学实习基地相对较少,学校无法对实习进行妥当地统筹安排,学生大多是集体安排到课堂扎堆听课,很难保证师范生实习质量。

这四个因素严重影响教育实习的效果,导致实习生心里很愿意走上中小学课堂,却没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学生对教师职业缺乏整体深入的认识。地方综合性院校必须跳出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旧框架,对其进行创新和改革,建立与新基础教育改革相适应的专业化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全程并行式”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

总结国内外发展教师教育专业的成功经验,通过借鉴美国威尔明顿大学师范教育实习采用的“协同督导教育实习模式”,并结合当前我国国情,我们首次提出了构建“全程并行式”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核心概念

1.“全程并行式”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指贯穿于整个大学四个学年的全部学习生活并以“大学――中小学合作协同发展”为原则的全程教育模式,在学习教育理论课程的同时学习教育实践课程,通过统筹安排,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全程并行式”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从入学起就开始接触中小学校园,并持续不间断地认识所学职业岗位的内容,既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强化了师范实践教学,又促进了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

2.“全程协同实习小组制”:指实习生、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协同参与,从学生一进大学校门,就开始进行高校教师督导、中小学教师协同实习过程,形成“双导师”立体式、互动强的开放型教学体系。“全程协同实习小组”由1名大学教师(负责安排实习进度和中小学教师的联络工作)、5名实习生和5名来自不同学校的中小学教师(负责协同实习过程)组成。

“全程并行式”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全程协同实习小组”的组织形式,将大规模的实习改为分散的互动式教学,不仅较好地减少了对中小学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的负面影响,而且促进了师范生、中小学教师、中小学学生对新的课程改革的认识和理解。

(二)基本特征

1.全程连贯性。把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贯穿于大学四年。实习基地包括中学和小学,使实习生可以完整体验整个基础教育过程。

2.服务地方性。地方综合性院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服务地方发展,承担着为当地或周边地区的中小学输送合格师资的任务。地方综合性院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比地处大城市的院校更易了解农村基础教育,因而更应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意识,协同地方政府满足农村基础教育的需要。地方综合性院校中学生来自农村家庭所占比例比较大,在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中设置农村题材的教学专题研究,并在教育实习基地中设立农村中小学校,有利于增强学生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意识和情感,并提高学生在农村从教的能力。

三、“全程并行式”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尝试

对传统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是一个集专业课程设置、教育实践、管理与评价体系、保障机制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考虑其实践设计复杂,工作量浩大,历时长,我们开展试点实践。

(一)建立实践试点小组

九江学院师范学院从2011年3月开始选取一个2010届新生班与九江市中心城区实习基地小学结对,推行“全程并行式”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二)改革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结构体系由四个模块组成,即通识课程模块、学科专业理论课模块、教师教育专业理论课程模块和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模块。在传统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大部分课程都是纯理论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我们对课程结构体系进行了整合和优化,精简传统课堂理论教学课程,增加教师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通识课程重在加强师范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学科专业理论课模块主要是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主要包括教育类、心理学类等课程,并增设一些必要的课程。另外,还根据地方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需要,增加了一些地域性强的选修课程。

在时间安排上,第一学年侧重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和部分基础专业课程,第二学年开设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课程,学生可以用所学到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到市中心城区小学进行班主任实习工作,第三、四学年开设学科专业课程,同时到市中心城区小学实习基地进行课程教学实习。为了保证在市中心城区小学基地开展的教育实践能有秩序地开展,大部分理论课程实行“小学期制”。课程的“小学期制”要求剔除对一些过时的教学内容,精炼一些经典且应用性强的课程内容,将课程的授课课时适量缩短并对所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形成教学日历。规范教学日历有利于保障学生大规模地、有秩序地开展实习,在高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同时到市中心城区小学基地进行教育实践。

(三)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以新的评价体系,对“全程并行式”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运行进行调试,不断完善。分为六个板块:1.师资队伍。主要对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教师创新教学激励机制、小学教师协同参与激励机制、大学教师实践督导考评机制、小学教师实践协同考评机制、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2.办学条件建设。主要对市中心城区小学基础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基础教育研究基地建设、教学辅助设备(含基础教育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实习专项经费投入进行评价。3.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主要对校本课程设置情况,实践课改科学性、可操作性及实践效果进行评价。4.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主要对微格教学、全程协同实习情况、学生对教师教学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5.教学管理。主要对“全程协同实习小组”实施制度、实习导师双向选择制度、小学教师选聘制度、小学基础教育实习基地管理、学生实践学分考评制度等方面进行评价。6.人才培养质量。主要内容为小学生对师范生课堂教学实习评价,实习教师对师范生实习评价,教师技能资格考试通过率,小学教师选聘考试通过率,学生就业于教育系统比例,社会对学生在工作中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满意度进行评价。

(四)强化体制机制保障

1.组织保障。建立了资源互享、合作互惠的组织管理机构,由九江学院师范学院领导担任组长,由试点实践小组组织者和实习基地市中心城区小学分管副校长担任成员。开展教育实践的统筹协调工作,负责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结构的设置、教学环节的运行和实施,加强九江学院师范学院和各小学相关职能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交流。

2.实践教学基地保障。目前,九江学院建立了50个师范教育教学实习基地和6个基础教育研究基地,为试点实践提供了广阔空间。与地方教育局合作,结合高校教学的需要,邀请市中心城区小学优秀教师和教育专家给师范生开设教育教学讲座,并通过讲课让师范生进行观摩学习。同时,以基础教育研究所为平台,通过教学调研、参加地方教研室的教研活动等方式,让高校教师进入市中心城区小学课堂,促进了高校教师教育专业与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理念上的对接、课程上的衔接。

3.教师激励。对参加指导的高校教师、小学教师在职称评定、访学进修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和物质奖励;把指导师范生教育实习等工作作为对教师考核指标之一,把教育改革课题的研习等同于在核心期刊上的工作量,吸引优秀的教师加入到教育实习的队伍中来。

4.学生激励。支持师范生强化实践、师范技能竞赛等计划;对学生实践课程部分实行学分制度。

(五)阶段性的创新成果

通过两年半的试点实践工作,已完成部分实践内容。我们向参加试点实践和没参加试点班级开展问卷调查发现,参加试点实践班级教学效果明显较好。参加试点实践班级93%的人对“全程并行式”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表示认可,职业认同感和投入热情高,认为业务素质训练效果好。

与传统的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全程并行式”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在于:第一,结合当前我国国情,首次提出了一种以“全程并行式”为特征的地方综合性高校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较好地破除了传统“先理论――后应用型”教育模式带来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认识误区,改变了传统“先理论――后应用型”教育模式带来的师范生理论强、技能弱、与实际教学不适应的现状;第二,构建了“全程并行式”地方综合性高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积极地有作为地给专业地方中小学培养符合要求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复合型”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阳.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教育实习模式[J].外国教育研究,2008,(9).

[2]黄正夫.李尚卫.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专业发展定位与策略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0,(10).

[3]贾金玲.加强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篇7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体育教学,健康,兴趣,评价,关怀

一、新的课程理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这一决定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它既考虑到我国体育课程的历史与现状,又考虑到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既考虑到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形势对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又考虑到体育课程本身的特点及其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基础,力求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新的体系,以适应世界体育课程发展的要求。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水平”。在此基础上,《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对整体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改变课程结构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往与合作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功能。随着我国加入wt0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整个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组织、评价等亟需改革。

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创新

1.新课程目标注重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人

新课程的目标正确处理了学生本位。学科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关系,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不再只是一句动听的教育口号。课程目标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教育民主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反映的是一种教育全人化的价值取向。又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人文化、综合化与生活化关于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改革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人文化、综合化与生活化发展成为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2.新课程实施中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与新课程同行,教师将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并将这种发展的成果用于新课程的建设,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因素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3.新课程实施中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积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为改变学生过多地接受学习,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新的学习方式对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促进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

三、新体育课程的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充分体现了体育新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强调要将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旨在说明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都要围绕学生的运动兴趣。因为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它充分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从多层面。多功能角度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具有主动学习和主动创造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依据,构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新的教育理念,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需条件。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这样可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学生如果不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常常遭遇学习的失败,他们就不可能也根本不会喜欢体育课,也就不会主动地参与到运动中来。

四、新体育课程理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

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篇8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基础课”;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5-0040-02

高职教育要进行改革,高职教育改革要以就业为导向。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轴心,高职教育改革应伴随着高职“基础课”教学体系改革。既然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那么高职“基础课”教学体系也必然要以就业为导向。本文旨在从后现代课程观的视野,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基础课”教学体系。

一、后现代课程观视阈下的高职“基础课”教学体系

现代课程观在当代教育中依然有着重要影响,在一些高职院校行政教学人员的观念中仍然根深蒂固。然而,现代课程观以“泰勒范式”为典型。它过于注重科学化的预测与控制而缺乏弹性,无法应对多元而又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高职“基础课”教学体系固然以就业为导向,但是所就之“业”乃变动不居。“后现代”作为一系列思潮,企图解构行为目标、标准化测验、量化研究及一切科技主义,崇尚非线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后现代课程“设计一种既能容纳又能拓展的课程,这种课程通过不平衡与平衡之间的基本矛盾以促成新的具有综合性及转变性的再平衡化的出现。”[1]后现代课程观为建构高职“基础课”教学体系提供了宽广的视野。

二、建构职业能力导向高职“基础课”教学体系

无论如何,“泰勒原理”提出的基本问题,是任何对课程的研究都无法回避的。课程编制必须考虑四个基本问题:学习目标的选择与界定,即学校应实现那些教育目标?学习经验的选择和创造,即要实现上述目标学校应提供何种学习经验?学习经验的组织,即如何有效组织上述学习经验,以实现最佳效能?课程评价,即学习经验的效果如果评价?[2]

1.高职“基础课”教学体系目标制定

以高职院校为主体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形成独立于“一般本科院校”之外的独立的高等教育体系。高职院校与所谓的“一般本科院校”,并非层次上的差别而是类型上的不同。前者属于职业应用型的高等教育。培养理论型、学术型的人才并非高职教育的追求。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因此,构建高职“基础课”教学体系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顺理成章。第一,高职“基础课”教学体系目标制定要把握行业发展动态。要了解国家关于该行业的相关政策、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可以聘请行业中精英人物,为校内专业提供行业信息并进行分析。第二,高职“基础课”教学体系目标制定要与企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尽管有一些短视的企业不愿意培养人才,但是一个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就不能没有一个人才培养规划。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双方的合作,决不能理解为学校成为企业的人才培训加工厂,学校领导与企业都必须有一套长远的人才培养规划,而此种规划应是学校领导与企业的对话中产生。综上,高职院校各个职能部门应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基础课”也应与教务处等学校部门以及二级学院(系)共建共享教学平台,共同制订规划。“基础课”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目标以及教科书开发,不应从国家课程标准的条条框框出发,而应参照上述培养规划并提出反馈。

2.高职“基础课”教学体系内容设计

根据上述高职“基础课”教学体系目标,高职“基础课”教学体系内容应贴近行业,贴近企业,贴近实际。落实到高职“基础课”教学体系内容上,就是要以高职生的职业体验为中心。高职生的职业体验不仅仅是实习、实训,而是理论与实践的磨合,更是品性德性的历练。

高职核心课程,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三条主线”。“一个中心”,即“以就业为导向”,提供给高职生切实的职业体验。三条主线”,一条为公共基础课,包括普通基础教育和人文教育课程;一条是专业理论课,包括专业理论和为专业理论学习奠定基础的相关理论课程;一条是技术技能课,包括校内技术技能基础素质训练和在生产一线顶岗实训课程。“三条主线”不是先后关系而是平行关系,它们贯穿于高职生学习的始终。当下高职“基础课”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是:第一、第二条主线往往脱离高职生的职业体验,陷入空头理论;而第三条主线又脱离理论教育,尤其高职生在“下厂”实习时几乎与学校失去了学业上的联系。

因此,在课程内容上应围绕如何实现培养目标这一中心,并着力将此种目标转化为高职生的职业体验。这必然伴随着原有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基础课”课程体系的解构,进行学科统整和学校教学资源的整合。

3.高职“基础课”教学体系实施

杜威在论述经验的重要性时讲道:“在我们对事物有所作为和我们所享受的快乐和所受的痛苦这一结果之间,建立前前后后的联结。在这种情况下,行动就变成尝试;变成一次寻找世界真相的经验;而承受的结果就变成教训――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结。”[3]笔者认为,“基础课”虽为各门“专业课”之“基础”,但也应关注高职生的职业生活体验。这种职业生活,不仅是将来工作岗位要过的生活,也是当下就体验的生活历程。而且,只有将高职“基础课”教学体系转化为高职生的职业生活体验,他们才能在学校学习与岗位工作之间实现无缝对接。

三、高职“基础课”教学体系评价

高职“基础课”教学体系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高职“基础课”教学体系评价不能不参照到高职“基础课”教学体系目标。高职“基础课”教学体系目标不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相当部分高职生曾经一度被“应试教育”边缘化,坦率地说,高职生本来就是高考造成的“弱势群体”:他们不适合学术性、学理性的教育,他们已经厌倦了灌输式、知识性的教学,他们甚至逃避与现实无关的课程学习……但是,高职教育为高职生成才提供了发展平台,如果高职院校帮助高职生善加利用之,就会在“有人无业、有业无人”的结构性失业形势下,化高职生弱势为强势。高职教育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就业率,课程评价要实现从关注学业到重视就业的转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业状况是衡量高等教育成效的综合性指标。

因此,评价高职生不应考察其掌握了多少死记硬背的知识,而应着眼于他们能否在复杂环境下,将固定的知识转化为娴熟的高级技能。也正是如此,知识不是体现于凝固的课堂教学,而是体现在驾驭客观事物中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可养成。以模具专业的“基础课”教学为例,学生不仅要掌握机械设计知识,还要能进行模具设计――但模具实训的重点不应在于加工出一模一样的模型,更重要地是追求完美的过程以及提高效率的方法。与此同时,也应培养学生的劳动意志力、审美能力等人文品格。

总之,高职生不是掌握技能的劳动工具,更不是机器人。评价高职生成才,应该将其视为完整的“人”的存在。

参考文献:

[1](美)小威廉姆・e・多尔,(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篇9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与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儿童向少年的过渡阶段,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体育教学作为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意义已经尤为突出。在许多中学的运动会中,学生都积极参与50米,400米,800米,跳远等运动的比赛,在体育竞技中不但提升了身体素质,也培养了勇于拼搏的精神。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由于体育课不被学校重视,尤其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许多老师认为文化科占中考比重大,体育科占比重小,而忽视了毕业班的体育课,为了挤出时间让学生冲刺中考,而缩减毕业班体育课。然而体育中考为广州中考必考科目,体育中考成绩足可以影响学生的中考成绩和升学情况,且运动不但能够让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也能够让学生的心理得到放松。在与他人一起配合的过程中使学生增强沟通能力,在心里产生一种愿意与人交流的亢奋心态,打开了封闭的心理,这种兴奋对人的情绪会产生特殊的陶冶作用,可以侧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育部新出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健康第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这一新的教学理念的提出,打破了原有的教学理念,重新定位了体育教学的目的与目标。我们需要寻找一条师生能够共同沟通与配合的教学途径,顺应学生兴趣,让学生在短暂的时间里进行相关的素质教育训练,并且在训练的同时能够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自由发挥的时间与空间。

二、当前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现状

1.现在许多初中的体育老师在教学方法上,运用的依旧是理论讲解,简单动作练习等教学内容,无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对新知识、新方法的认识仍处于教学的浅显位置,每节课重复讲解一样的知识,这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2.部分老师强调学生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听从自己的命令,不允许他们对运动的兴趣得到释放,使得课堂气氛枯燥无味,也扼杀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最终让教学缺乏趣味性,使学生失去对体育的兴趣。

3.忽视放松运动及基础知识普及。部分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忽视运动的损伤问题,认为体育课只是简单的基础训练,很少出现运动损伤的现象出现,因此也很少对学生的伤后处理的基础知识进行普及。对于下课之后的放松运动,为了节省时间,一些老师也忽视这一过程,因此容易造成学生的暂时性脑贫血,严重时产生休克的现象。

三、优化体育课堂的实践与反思

1.转变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中,要在大纲要求的基础上,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不能单纯地为实现教学目的而去进行教学,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勇于创新,目标明确,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多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多去询问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程内容。在所调查的几个班级的学生中,97%的学生希望能够在课堂中去除一些枯燥无味的基础性教学,加入一些趣味性的游戏。虽然一些基础性训练是务必要求掌握的,但是还有一些本身是属于学生能够容易掌握的动作,尽量减少课上的练习时间。学生对于游戏的兴趣比单一的基础性的练得多,因此顺应学生的要求,我会将一些基础性的练习融入小游戏中去。

2.定期举办小型比赛,培养学生兴趣。光有基础性的体育练习是远远不够的,一般体育教学中,分课时将基础训练讲解完之后,教师基本不会再回顾过去的知识,但是为了能够提升学生兴趣,巩固所学知识,我会在课堂中定期举办小型的比赛,取名“趣味运动会”。在比赛中,我会让学生两人一组夹着球跑50米,提升速度与肢体协调性,然后投掷手球等。这样定期的比赛,能够让学生对体育运动提升兴趣,并且能够巩固基础知识。赛后,我会增加对学生进行赛后点评等教学的内容,巩固学生的体育基础知识,并且能够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3.加强体育运动的科学性。对于以往的一味地体育练习,只会让学生的身心疲惫,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阶段,高强度的练习会让学生疲惫不堪,甚至影响学生学习的状态。在实际训练中我注意结合科学理论知识,注意劳逸结合,让学生身心不再紧张。比如在中长跑这一阶段的教学,因为是极费体力的一项运动,而学生的体力是一定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盲目地为了让学生完成课堂内容而去加大练习强度。学生在经过强度负荷的跑步练习后,肌肉中的乳酸堆积,会直接引起肌肉的机能下降。很多学生由于平时不运动,在每星期的体育课后会肌肉酸痛,两三天内行动不便,因此我们需要注意这一情况,将课时尽量分为小的多段时间,在中间休息的5~10分钟时间,带领学生多做一些拉伸运动,让肌肉放松。

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篇10

关键词:中学,年段长,管理格局

基础教育改革是学校管理推陈出新的动力,促使学校管理层级和模式发生嬗变。同时,学校管理变革也对基础教育改革产生作用力。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核心理念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造就21世纪的合格公民。”①国家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学校管理者变革学校管理理念与思路,重建学校管理体制机制,确保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学校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心,年段长在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起到成败攸关的作用。

从关于年段长管理格局的调查问卷上来分析,年段长在“召开教师会,布置、检查、总结年段教育教学工作,研究学生状况”、“组织教师分析学情,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及时解决,确保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等工作的认可度较高,在“促进年段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和学校沟通的桥梁”“开展年段教师思想工作,加强师德教育,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积极给老师减负增效”等工作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和目的在学校都要以年段为单位进行实施与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体制、新机制、新文化、乃至新课程等,都要通过年段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来体现。

一、年段长管理,要谋在人本思想

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学生的理念。《厦门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立足本市实际,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积累经验。”②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理念必然促使年段长在理念上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即在年段管理活动中把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全面关注学生、教师个性化发展,关注其存在和价值,关注其情感与沟通,以关心、尊重、激励、发展学生和教师为年段管理核心思想。

年段长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前线组织者和执行者,为年段综治管理第一责任人。年段长在工作中要坚决贯彻实施国家、上级部门、学校各部门制定的相应法律、法规、政策及各种决定,要及时组织年段老师学习时政方针政策与现代教育理论、学习课程改革的有关精神与内容。年段长基本任务是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纵观年段全局,把握本年段教育教学情况,上循下达,组织年段全体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关心教育和管理学生,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履行教师总职责。

二、年段长管理,要重在民主决策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指出:“地方一级的教师、家长与所有公众之间的更好的合作需要条件,首先的条件是中央政府要表现出应有的意愿,去开辟民主决策的场所。在这个场所里,地方社区、教师、学生家长协会或非政府组织的期望都能受到重视。”③

一方面,年段长要善于谋事,作为年段负责人和带头人,担负着带领教师共同实施年段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任。年段长要注重调研年段教师与学生基本情况,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学校要求、制定本年段学年学期教育教学计划,做好年段记录,及时总结年段、班级先进教育管理经验,做好年段学期、学年总结。年段长还要善于决策,要善于思考年段的目标定位,要善于思考如何开展和落实年段微观任务,要善于深入研究,开展问卷调查,年段长还要全面思考和规划如何为学生创设全面发展的平台,如何让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如何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如何让年段蒸蒸日上地发展等问题。

一方面,年段民主决策管理核心是年段内的任何一个人,包括全体年段教师都要能参与年段的行动,重新创造年段教育。年段民主决策就是指年段全体教师参与年段决策和管理,参与年段目标、发展规划等重大方案的制定,讨论表决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年段民主决策有利于尽可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力实现群策群力;有利于广泛征询意见,集思广益,实现年段管理决策最优化。

实现年段管理民主决策,转变管理理念,年段全体师生都是管理者,年段全体师生有义务有责任参与年段事务的管理,激发师生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意识,全力以赴投身于年段管理,实现民主决策的优化管理,构成了学校中异质人们交流与共享多样教育文化的公共空间,为融合教育改革的多方面力量搭建了一个极其有效的平台。

三、年段长管理,要赢在调控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④

《厦门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也指出:“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质量检测体系,积极探索以完成各学段国家规定教育目标为基本标准,以学生水平测试和学生综合素质等为主要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对教育质量监控的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监控的效度和信度,严格执行教学常规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课程管理,规范教学基本环节,提高课堂教学和作业的实效性。”⑤

年段长在面对初中电脑派位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的实际,要学会面对新情况不断地进行探索,在探索中不断调整、在调整中不断改进。年段长要始终充分借助年段领导小组的集体力量,抓好方向、信息、协调、士气、落实,做好年段各项工作的落实。要构建以班主任为主,家长为辅的强大教育队伍,抓好学生理想、常规、心理、体育、卫生、学风、家庭、后进生等教育。要构建以备课组为主,科任为辅的强大教学队伍,发挥以备课组为中心的教学集体作用;要强化教学过程的优化管理,把对学科“双基”的落实贯彻于整个教学过程,激活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因材施教,分类推进,提倡个别辅导,部署班级建立学习小组制度,完善年段班级潜能学生监控制度,以全科及格率潜能学生为追踪重点,赢在落实;要注重学情分析,统筹安排统一练习,及时反馈,补缺补漏,实现动态管理,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要抓紧各阶段质量分析,准确把握学生水平,年段长要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和表彰并提出下一阶段目标和计划,形成激励机制。

四、年段长管理,要胜在周密部署

初中学生是电脑派位而来,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思想品质参差不齐,优劣互见。年段长得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首先确定“千头万绪得从德育抓起”的工作方针,强化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以德育为工作根本,分阶段各有侧重,抓本务实,不断推动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如初一结合新生身心特点,狠抓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初二注意学生青春分化、春风化雨讲究工作方式;初三狠抓学生感恩爱校,培养成才意识过硬心理。

如初一新生刚入学,对新的环境还比较新奇,对新的学习还充满热情,同学之间还比较陌生,对老师也心存敬畏,年段长得抓住这个契机,狠抓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从听课的坐姿到作业的收缴,从班容班貌的布置到个人座位的卫生,从校服的穿着、头发的长短到桌椅的摆放,方方面面规范学生,要求他们准时到校,认真听课、学会笔记、书写端正、衣着整齐、爱护公物、文明礼貌,以“勤、毅、信、诚”的双十校训要求他们,让他们尽量、尽快成为合格的双十学子。对这些童心玩意还很浓而且本身行为习惯就不太好的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要抓细抓实,要常抓常讲,有时甚至宁可在教学上作出一点牺牲,也要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由个人行为规范的要求,进而到班风的建设,确保良好的段风。

当然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处于运动变化发展,如到初三学年,年段长工作重心是率领年段师生备战中考,踩准中考复习节点就是初三教育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踩准节点就是备考的关键:从初三学年初至十月下旬是“正常教学稳步行”阶段,以数学、英语分层教学为契机,各科重点开展辅导学困生的工作,再结合《人在初三》的征文活动、年段氛围营造和讲话动员,强化初三中考意识,营造良好的初三氛围;十一月上旬至第二年一月是“加强落实迎质检”阶段,如果说九月是初三调整准备月,十月份是初三意识体验月,那么从十一月份开始就是初三高效行动月,遵照厦门市中考p值评价参数,年段长这阶段应加强各学科的落实工作,以提高全科及格率为工作重点,结合新年心愿活动,树立质检考试目标,要让孩子更加体验到初三的紧迫,进一步强化初三意识,这阶段重要节点有十一月上旬半期考试和全体学生家长会,十二月上旬阶段检测,第二年一月上旬质检和全体学生家长会,以及寒假作业的安排,尤其是学生寒假在家的体育锻炼;二月至四月是“全面复习打基础”阶段,三月体育中考的成败决定年段士气统筹,一模成绩则是初三备考的重要参照系;五月是“综合训练上台阶”阶段,二模考后查缺补漏,整装再战;六月中考前两周是“考前调整稳心态”阶段,剑指中考,舍我其谁。

年段长管理统筹上是将教育教学的重心下移到年段,以年段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有助于使先进理论转化为生动实践病产生积极成果,有助于有效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种种疑难和困惑,提高实践的水平,有助于把教师从单纯的被动执行者的角色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开发者、创业者,提高教师执行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也有助于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忙,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学校年段文化环境,使年段成为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是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共同体。⑥

注解

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

②《厦门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试行)》.2011.

③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53.

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试行)》.2010.

⑤《厦门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试行)》.2011.

⑥余文森,谌启标,涂怀京,叶信治.新课程与学校管理创新校长读本[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68.

参考文献

[1]《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厦门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