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0:06

青少年心理学教育篇1

本文在分析感恩的概念,感恩教育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意义的基础上,分别从社会、学校、家庭及青少年自身等几个层面上提出了对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心理策略,以期对青少年感恩教育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

青少年;感恩;教育

感恩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新专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但国内外关于感恩的研究对象大多为成人,关于青少年感恩的研究还不多,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是感恩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极为重要且势在必行。

一、感恩的概念

感恩一词源出于拉丁文“gratia”,意为慈悲、好心和感激(emmons&Shelton,2005)。其产生主要有四种途径:宗教、个体自我实现、积极的主观经历和对因他人帮助而使个体获得积极结果的知觉。大多心理学家都把感恩定义为:感恩是指个体用感激认知、感激情感和感激行为了解或回应因他人的恩惠或帮助从而使自己获得积极的经验或结果的心理倾向。目前国内外对感恩的概念还没有定论,它经常被定义为一种正性情绪状态、态度、美德、情感特质或者人格特质等。在中国,感恩作为一种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中国文化中从来都不乏对感恩的推崇,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等名言佳句就是佐证。

二、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

1、感恩作为一种人格品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许多心理学的研究中,有大量学者把感恩看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积极的人格特质。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个体的整体的精神面貌,它影响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动。人格既决定个体如何体验和对待外在的世界,也决定个体怎样体验和对待个体本身。感恩这种人格特质具有亲社会本质特性,具有感恩倾向的个体更容易表现出利他和社会性的行为。因此,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角度来看,感恩有利于增加青少年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和人际关系满意度、有利于加强社会和谐与团结、有利于青少年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积极的人格力量。

2、感恩作为一种积极情绪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

青少年阶段正经历青春期的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的危机时期。是人生个性化和社会化的重要时期,这时他们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既成熟又不成熟的特点。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个体处于从儿童的幼稚期走向青年的成熟期的发展过渡时期,他们处于幼稚与成熟并存、面临诸多变化和转变的时期,这个阶段也是青少年个体在认知、情感、意志及人格等方面发生急剧变化和转变的重要时期,感恩作为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能指引青少年个体正确地对待他人的支持与关心,有助于青少年个体形成对他人支持与帮助的积极情感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对健康积极的人格品质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心理学视角

1、社会心理层面

(1)积极营造感恩的社会风气。感恩根植于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交互作用中。作为社会应该建立良好的感恩氛围。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感恩教育并举办各种感恩活动,以营造一个人人都感恩的良好社会氛围。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发展理论认为:发展就是个体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他人与环境和个体的发展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个体不仅是社会文化影响的接受者还是授予者。因此,营造人人感恩的社会氛围是促进青少年个体感恩心理水平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而大众媒介可对受众造成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这种暗示引导受众按照媒介传播者的意图去思考、去认知、去行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很多受众通过接收媒介的信息,改变个体自己的态度,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服从。而大量研究表明青少年群体更容易受大众传媒的影响,因此,积极营造感恩的社会氛围对促进青少年个体感恩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2)积极树立感恩的榜样。及时宣传感恩的事件和感恩个体,树立感恩的榜样,号召大家学习,从而形成人人知恩、报恩的良好生活习惯。根据班杜拉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我们知道,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从而进行学习,被观察者称为榜样。班杜拉认为,行为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我们不需要亲自体察行为的结果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当个体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奖励,个体就可能模仿从而习得这种行为。亲社会行为(如帮助、分享、感恩等)通过呈现适当的模式(他人的亲社会的行为过程)能够施加影响。强制对亲社会行为是没有效果的,有时强制的命令可能会一时有用,但会有反复,只有模式的作用才会更有效,而且持续时间更长。故此,树立感恩榜样,尤其是身边的榜样,对青少年感恩教育有着很大的积极影响。

(3)积极强化感恩行为。通过网络媒体宣传报道、表彰奖励等各种方法对青少年的感恩心理及行为进行积极的、及时的强化,进而让他们形成感恩的习惯。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学习的一种形式,它是指一种自发反应性活动是由于其正性或负性后果而得以加强或者削弱的过程。个体为了得到其期望的结果,就会学会有意地作用于他们所处的情境。个体是否会重复某种行为,取决于该行为是否被及时强化。斯金纳强调强化是塑造行动的基础,不强化就不会巩固和发展某种行为,不及时强化同样不利于个体的行为发展。所以,要促进提高青少年个体的感恩水平的提升,必须积极及时强化他们的感恩意识及行为。

(4)丰富青少年个体感恩经验。如果个体曾经有过一些感恩的经验,那么,在他下次遇到相似的情境时,其感恩的可能性就比其他人要高。依据弗里德曼观点得出:个体通过以前的利他行为的表现,向外投射出一种“利他”的自我形象,而一般个体都具有追求自我形象前后一致的心理需求,因此,该个体以后就容易产生利他的行为。由此可见,青少年个体经历的感恩经验越多以后产生感恩的行为可能就会越多。

2、学校教育的积极干预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也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那学校应该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感恩意识,提高他们的感恩水平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作为学校,要对学生加强感恩观念的教育,积极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感恩意识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有效利用课堂教育的作用,不断激发学生们的感恩情感并强化学生课后的实践能力,进而让他们内化自身的感恩品质;(3)充分发挥教师榜样的力量,身正为范,积极开展各种有效的感恩教育活动,在学校营造一个人人知恩、感恩的校园和谐氛围。

3、不断重视家庭教育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作为父母,要时常教育自己的子女有感恩之心,并要以身作则,比如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之间要互敬、互爱、相互关心,对自己的父母要孝敬,也不吝感恩的表达;在与他人相处时,做到平等、谦恭、有礼和与人为善;在工作中,积极、认真负责,并时刻怀有感恩国家、社会、单位等给自己工作机会的心。父母的感恩榜样作用,是影响子女感恩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父母要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积极主动地给子女营造一个既温暖、轻松,又有理解和民主的家庭和谐氛围,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子女良好品质的养成和发展。还应该注重子女的良好生活态度、独立自我意识的培养,并积极强化子女的感恩行为。也就是说,要培养青少年的感恩意识提升他们的感恩水平,作为父母,应该有效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采取一些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教养方法,注重家庭和谐氛围的营造,不断加强子女的感恩意识、感恩行为,使子女的感恩得到良好地发展。

4、青少年个体自身感恩水平的修养与完善对策

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和对我们的养育;感恩大自然的恩赐;写感恩日记,计数感恩,写感恩日记能激发积极情绪创造幸福感,这已经被国内外众多研究所证明;及时表达感恩,对他人有感恩之意,及时积极表达,如,一句感谢的话语、一个小小的礼物、一条温暖的短信等都是我们表达感恩的方式。不吝表达我们的感恩会使我们更加愉快。

总之,作为青少年个体,我们不仅要善于学习各种感恩的理论、方式和事件,还要学以致用,积极培养和内化自身的感恩品质和意识,进而不断增强自己的感恩行为。

【参考文献】

[1]emmonsRameCulloughme.Countingblessingsversusburdens:an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ofgratitudeandsubjectivewell―beingindailylife.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2003.84(2):377―389.

[2]Smitha.thetheoryofmoralsentiments(6thed.)[m].oxford,england:Clarendonpress.1976(originalworkpublishedl790)

[3]张利燕,侯小花.感恩:概念、测量及其相关研究.心理科学,2010.33.393395.

[4]石国兴,祝伟娜.初中生感戴和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J].心理研究,2008.1(3)34―3.

青少年心理学教育篇2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也是性观念基本形成时期。性教育是家庭和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前苏联现代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性教育问题通常被认作是最困难的一个教育问题[1]”。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性教育就要了解青春期男女存在哪些性心理问题,面对当代青少年良莠不齐的性观念,学校该选择什么样的观点、什么样的方法去教育学生呢?这些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云南省保山市的腾冲益群中学、腾冲清水中学、龙陵一中、保山综合中专、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保山学院七所学校的1139人作调查,其中男生406人,女生733人。

利用自编的三套问卷(初中学生性生理及心理健康知识问卷调查,高(职)中学生性生理及心理健康知识普查问卷,大学生性心理知识普查问卷)对所选对象进行测查。调查问卷中的有关项目参考李银河著的《性文化研究报告》,杨小诚、邓鹏著的《湿漉漉的玫瑰――中国大学生性现状调查》中的有关问卷,这些问卷是在国内广泛应用于测查性心理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二、结果与分析

(一)性知识的来源渠道

对性知识的来源渠道调查中,只有22.2%的学生性知识来源于课堂,来源于父母的占5%,大部分性知识来源于传媒及课外书,还有网络、同学和朋友。而在是否看过色情书刊或电影电视的一项调查中,50.2%的学生或多或少都看过色情书刊或色情电影录像,此比例明显高于目前国内同类研究的数据报告。

(二)对青春期性心理的认知

1.对手淫的看法。

结果认为手淫有害身体健康,是不道德、下流的占到51.7%,他们产生了错误的认知。通过x2检验,p>0.05,在此问题上男女同学无显著差异。

2.对性梦的态度。

从表中可以看出,有31.3%的学生对性梦怀有恐惧、困惑、羞愧、自责的心理,尤其是女生对性梦感到困惑恐惧。男女同学在此问题上通过x2检验,p

3.对性冲动、性幻想的态度。

结果49.2%的学生对性冲动、性幻想怀有羞愧恐惧并自责的心理。通过x2检验,p>0.05,男女同学无显著差异。

(三)对性教育的需求

对是否愿意参加学校开展的性心理知识课程或讲座学习的调查中,有90.8%的学生愿意参加(此问题收回有效调查表970份)。在调查学生对性生理及性心理教育的11个具体内容中,受欢迎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性心理、性健康、性卫生、异性交往、恋爱心理、性生理、预防性病及艾滋病、性伦理道德、避孕、性社会现象分析、性变态。

(四)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

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中,79.1%的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认可态度,只有20.9%的大学生认为在什么情况下婚前都不可以有性行为。男女同学在此问题上通过x2检验,p

(五)教育辅导后对性心理的认知变化

对龙陵一中的学生随机抽样出104人(男生59人,女生45人),对他们进行“无怨的青春――性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并在半年内电话随访辅导,半年后进行测查,并与之前测得的对照组(未进行教育组)102人(男生52人,女生50人)做比较得出表5。

三、讨论

(一)性知识来源渠道

青少年学生的性知识主要来源于传媒、各种课外书及网络,只有22.2%的性知识来源于课堂,来源于父母的也只有5%。说明学生从正规渠道获取的性知识并不多,缺乏系统的性教育,学生从非正规渠道获取的性知识有些可能是片面的,容易误导学生。而现代生活中性信息无孔不入,性诱惑到处都是。如果不进行系统的性教育,让我们的孩子在黑暗中摸索,有的可能掉进黄窝,有的可能毁了人生。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的犯罪数量占总犯罪量的70%,其中有30%是性犯罪。

(二)对性心理的认知与性知识的渴求

以上的调查数据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对青春期出现的手淫、性梦、性幻想性冲动等种种正常生理心理现象出现了错误的认知,对性梦感到困惑恐惧的女生明显高于男生,主要是因为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女性性方面的“双重道德标准”。这样的错误认知又往往是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校没有系统的青春期性教育,对于边远地区人们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大,往往羞于谈性,特别是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父母很少起到性教育的作用。

绝大多数学生希望学校开展性知识性心理的课程或讲座。特别渴求性心理、性健康、性卫生、异性交往、恋爱心理等的相关知识。我们的教育,很少有过告诉学生应该如何与异性交往,如何与异性建立和保持友谊,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树立与异性交往的信心。

(三)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讨论

79.1%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认可态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李银河教授1989年针对全社会所做的调查相比,可以看出现在的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有了更大程度的认可,当然,观念上的认可并不意味着自己就一定会发生。李银河教授对全社会抽样调查结果,有68.7%的人认为,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婚前性行为[2]。性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婚前的性关系对于男性来说,更多的是意味着爱情,而在女性看来,更多的是一种婚姻的承诺。这种心理上的不同,常常导致婚前性关系给女性带来更大的心理伤害。女生选择“怎么样都不可以性交”的比例远远大于男生,说明女生在对待婚前性行为的观念上比较理性。

(四)讲座及辅导的效果

通过对学生进行“无怨的青春――性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并在半年内电话随访辅导后与对照组比较,对性梦、性幻想、性冲动感到困惑恐惧羞愧自责的比例从47.1%下降为15.4%;认为手淫、性梦、性幻想是青春期的正常心理现象从10.8%上升为46.1%。说明了经过教育辅导后大部分学生对青春期的性心理有了正确的认知,性教育的效果是显著的。这些变化将对学生今后的性心理甚至婚姻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四、结论

(一)青少年学生需要学校系统的性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学生由于长期缺乏性知识、性心理教育,他们就从媒体等渠道获取不完整的性知识,导致很多学生缺乏正确的性认知,但庆幸的是大多数同学(90.8%)都认为学校应该开展性教育,这足以证明,研究者提出的青少年学生应该进行性心理性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是真实的。

(二)通过讲座、咨询等多形式进行性教育

青少年心理学教育篇3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界定德育心理环境的涵义,分析了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学生德育心理环境建设及发展现状,论述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青少年学生德育心理环境的构成与影响因素,揭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学生德育心理环境的作用,提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学生德育心理环境建设的几项措施。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真实记录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了解祖国灿烂文明、激发人们爱国情感、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平台,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随着国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只有努力增强积极因素的作用,才能促进基地场馆营造良好的德育心理环境,最终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社会效益,实现其德育功能和存在价值。

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学生德育心理环境建设及发展现状

德育心理环境就是指对学生的心理发挥着实际影响的生活环境。它包括对人产生影响的一切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事、物。[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可以通过组织设计,充分利用社会外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控制各种消极因素,建成某种局部的氛围,建设良好的、富有特色的教育气氛。而建设爱国主义德育心理环境的意义也在于此。

通过建国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发展,应该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德育心理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共建、志愿者队伍建设、青少年社会实践考核等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较好成效;另一方面,除了国家相关制度的制约外,教育基地在青少年学生德育心理环境建设方面自身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很多纪念馆还未认识到志愿者的作用或者未付诸行动,有的甚至忽视了对外宣传工作,这使得学生对教育基地的了解甚少,导致在教育基地和青少年学生之间无形设置了一个屏障,德育心理环境建设更是无从谈起。

目前,很多文博场馆先后免费开放,提高了博物馆的社会贡献率,并且借此机会推动了博物馆的自身改革。这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学生德育心理环境建设将面临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

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心理环境主要构成及其作用

德育心理环境的要素及其影响因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开展青少年教育的校外场所,其环境状况对教育效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心理环境主要构成

德育心理环境的结构是极其复杂的,影响学生心理的各种环境要素包括学校校园环境、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家庭环境、社区环境、民族文化传统、区域性风俗习惯等。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德育心理环境的构成来看,以下三方面特别重要:

1.社会的政治、经济运行方式是影响教育基地德育心理环境的关键因素。社会制度的运行方式体现在政治、经济的运行方式中,而政治、经济的运行方式又必然决定教育基地的运行方式。可见,社会的政治、经济运行方式对教育基地心理环境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具有重大调节、支配作用。

2.民族文化传统、地域性的风俗习惯是教育基地德育的隐形心理环境。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和思维模式。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学生很容易受到这种社会心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各教育基地管理者对此必须给予认同和重视。

3.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等是教育基地德育的显性心理环境。人际环境对人的心理状态有巨大的影响和决定作用。与参观的学生关系不融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同样,同学之间关系不协调,也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参观学习情绪。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感,健全人的性格,而且也能充实和改善人们心理环境的结构。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很可能使人们意志消沉、生活腐化堕落、道德水准下降。

这些德育心理环境构成因素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成长有着很多影响,有的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心理环境的作用

对于青少年来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心理环境有以下几个主要作用:

1.良好的德育心理环境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受教育者对现实德育心理环境所作出的反映与其原来的思想和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如何调解、解决此矛盾则是受教育者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

2.良好的德育心理环境可以增强青少年学生学习的活力。环境的好坏,密切关系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个不好的环境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情绪。人的需要是产生动力的源泉,需要引起动机,动机产生行动,行动指向目标,而目标实现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青少年学生只有在适宜的德育心理环境中,内在需要才会产生并转化为实际的动力。

3.良好的德育心理环境还是影响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文化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环境的熏陶。如果教育基地展陈等氛围文化品位格调高尚,青少年学生就会有比较多的时间投入到健康有益的活动中去,并通过这些活动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学生在其中耳濡目染,他们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和思想品德不知不觉地在提高。

三、加强青少年学生德育心理环境建设的措施

随着我国爱国主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面对德育心理环境构成的复杂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何准确把握影响青少年的主要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呢?就目前青少年德育心理环境的要素及影响因子来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想要建设好一个较为完善的德育心理环境应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基地的硬件与软件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氛围。一方面,围绕核心业务及时改善升级硬件设施以及配套设施;另一方面,加强管理,提高教育基地自身软实力。只有把自身“硬件”与“软件”两手都抓,两手都硬,才能确保基地的健康发展,良好的心理环境氛围的营造才有所保证。

2.联合相关教育机构,在教育基地开展部分德育课程的教学。教育机构相关行政措施的出台,有助于促进德育工作以丰富的形式开展起来,进而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参与度,为德育心理环境的建设营造活跃而健康的氛围,为德育工作的创新提供政策保障。目前,有的城市已将德育课和历史课的一部分转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上,有的地方的教育部门正制定德育教育纲要,使学校与教育基地共同尝试新型的教学方式,以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

3.丰富教育的形式,为青少年德育心理环境建设不断注入活力。一方面,应丰富文博场所社会教育形式。积极拓展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方式方法,主动“走出去”,举办具有针对性强、题材广泛的临时展览。另一方面,展览的内容应增强互动性,打破过去“为教育而教育”的传统教育方法,让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参与其中,变单一说教为寓教于乐。

4.加强宣传工作力度,积极探索有效实现社会效益的新方法。文博场馆免费并不等于脱离市场,至少目前许多非高级别的文博场馆离不开市场。免费开放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对于规模较小、馆陈较落后、地理位置较偏的教育基地,人气不旺甚至冷清的问题较难解决,再好的环境对于青少年德育工作来说就是一种资源浪费,办馆的目的无法实现。因此,加大宣传、努力促成社会团体尤其是学生团体的参观,对于实现社会效益和办馆宗旨意义重大。否则,青少年德育心理环境的建设无从谈起。

5.建立完善青少年学生社会实践考核制度。一个时期以来,有些学校参观过教育基地后,垃圾遍地。在参观的过程中,大声喧哗、嬉闹的现象时有发生。教育基地与校方应该共同建立青少年学生社会实践考核制度,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德育心理环境,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的态度定势。所谓定势是由于先前的影响而造成的比较固定而往往不易意识到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使人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进行认知或作出行为反应。[2]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从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及接受的质量。以考核的方式制约不良现象的发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德育心理环境,有助于消除消极的态度定势,建立积极的态度定势。

6.加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志愿者是每个公民感受社会责任、回报社会的有效渠道之一,也是营造良好德育心理环境的重要途径。作为志愿者队伍的主要组织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当积极配合各团市委志愿者协会建立志愿者组织并具体负责志愿者招募及管理工作。

21世纪,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多是生活条件优越的独生子女,他们头脑灵活、思想活跃,理想化的教育要求与社会现实强烈反差使得传统的忆苦思甜说教已没有实效。新形势要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进行德育思想工作时必须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积极营造健康德育心理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青少年德育教育,才能实现教育基地社会效益最大化和社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青少年心理学教育篇4

关键词: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

abstract:inrecentyears,thepsychologicalhealthproblemsofadolescentshavearousedwidespreadconcerninsociety,andyoungpeopleareinaspecialperiodofrapiddevelopmentofmindandbody.thefamilyenvironmentistheprimaryenvironmentforthelivesofyoungpeopleandthemostimportantenvironmentthatismostaffected.whetherthefamilyatmosphereiswarm,whethertheparentingstyleisreasonable,andwhethertheinternalstructureofthefamilyiscompletewilldirectlyaffectthephysicalandpsychologicaldevelopmentoftheyoungpeople.thestudybelievesthataharmoniousfamilyatmosphere,scientificfamilyeducationandahealthyscientificeducationattitudeareconducivetothehealthydevelopmentofadolescents.

Keyword:family;adolescents;psychologicalhealth;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人们的生活步伐也在加快,而需要面临的社会压力也愈来愈多,大众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略的地步。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其心理健康更需要得到重视,正如《少年中国说》一文中所描述的那样,“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国立则国独立”。青年一代为新时代的骄子,不仅要承担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盼,而且还对国家的繁荣与富强起着极其重要作用。然而,正处于第二关键期的青少年,心理的成熟度还不是太高,学习生活上的各种压力与挫折,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在他们身上引起许多行为问题,由此可知,除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应该引起我们重视以外,心理的健康程度更值得我们关注。家庭作为孩童最先接触而且产生相互作用的环境,也是孩童认知世界的第一步,是孩童获得日常生活习惯与社会文明的主要途径,这也就奠定了青少年未来心理健康状况发展的基础[1]。在当今社会里,青年群体的心理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到了不容被忽视的地步,引起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有很多,而父母教养模式、家庭环境与氛围等对其心理产生的作用最明显。

1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位老师,为其以后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石。其中,教养模式也就是父母在孩子认知世界的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2]。这均是在父母与孩子互动交流的时候形成的。在20世纪末期,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张文新提出以下观点:教养模式就是通过父母个人的教养方式方法与之对孩子的感情表达等形成的一种互相作用形式,因而比较稳定,并且不会因为环境变化而改变,这体现出了亲子互动的本质属性[3]。综上所述,大家可以把教养模式的内涵理解为父母或者别的一些监护者在和孩子进行交流互动时一般所采用的方式方法,这也是由父母或者别的一些监护者的教养模式、教养情绪、教养行为举止等各式各样因素互相作用,从而形成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形式。父母教养方式一方面折射出了他们对待子女的态度,另一方面反映了他们的教育理念。

1.1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的差异

基于要求与反应性两个水平,戴安娜·鲍姆林德(美国心理学家)将教养方式分为以下几种。

1.1.1权威型

指在家庭教育中,在人格平等、尊重的基础上,树立父母的威严,同时对孩子的不妥行为进行指正,除此之外,父母必须对孩子的内心思维做到有所掌握,经常和他们进行一些沟通,通过这些日常情感的互动,孩子可以从中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重视。在这种严格且民主的教养方式下长大的青少年,适应能力强,心理健康水平高。

1.1.2专制型

指在家庭教育中,将家长自己的意愿强加到自己孩子的身上,禁止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凡事都是由家长做主。在这种环境下,青少年会出现恐惧的情绪,抵触家长,在外显的行为上表现出回避。

1.1.3溺爱型

这种类型与专制型相对,指凡事都遵从孩子的意愿,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在这种成长环境下,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缺乏团队精神,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1.1.4忽视型

指在感情上缺少给子女所需要的爱抚与重视,而仅仅是给子女一些物质上的奖励,因而不利于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这种教养方式下养成的青少年,通常情况下,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和温暖,在环境适应和自我控制方面往往会出现问题。

2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孩子自诞生之后最先接触到的就是家庭,这就是说家庭是每一个人社会化的第一步,所以,家庭环境将直接决定了孩子的身心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孩子生活技能的获得、个人习惯的养成、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对待问题的思考模式等等都是在家庭环境下逐渐形成的。

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孩子的个性与品质是在家庭的互动中形成的,也就是在与家人平时相处的时候所形成的行为举止与心理行为习惯。假如家庭可以给子女带来安全感,子女身心就会得以健康发展;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假如家庭使得子女心理抑郁,那么她们会形成闷闷不乐、忧郁等负面情绪,导致其心理健康状态非常差,这是因为他们的家庭充满了矛盾、争执与不幸福等因素。家庭环境就是家人们在日常生活的互动里形成的人际交往的状态和氛围。建设好家庭环境可以使得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并且真、善、美等一些美好的品德能够得以培养,换而言之,假如家庭环境比较差,孩子的心理健康就会存在诸多问题。不良的家庭氛围主要表现为:

2.1家庭关系的不和谐导致其感受不到快乐和爱

家庭不和谐,一般是因为家人之间经常发生争执,引发吵架、冷暴力以及打架等行为举止。这种问题经常出现在父母之间出现争执或者他们均是冲动的性格的家庭中。在该环境下,孩子更多感受到的是失望和恐惧,长期如此在认知上会导致其产生偏差或扭曲。

2.2有失风范的家长行为将影响其思维方式

Jeanpiaget在孩童认知活动方面的研究表明孩子的思考形式和大人是不一样的,并且在其自身发展各个时期也有所不同,包括婴幼儿、孩童、少年等时期。青少年的思维方式直接是受父母不良的行为规范的影响。家庭作为社会组成的基础单元,是大众社会化的最直接渠道,这不单单是人们成长和发展的地方,而且是人们建设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一个组成环节。不管任何家庭,以怎样的结构形式出现,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稳定的个人生活的中心,完整的家庭结构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3家庭教养态度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孩子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人数持续上涨,这一问题愈来愈严重,然而能够对心理健康问题产生作用的因素非常多。我们在呼吁社会、学校、幼儿园的同时,不妨反省一下孩子在第一教育场所———家庭所受到的影响。

3.1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容易削弱孩子的信念,使孩子丧失上进的勇气

绝大多数的父母均想自己的子女能够在德、智、体所有方面均做好,能够尽可能地完美。所以,家长对子女教育付出很多,并且期待有相应的回报。来自父母的期待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作用:正确的期待可以加强他们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促使他们不断地进步。所以,父母对子女的学习要求很严格,家长自身的迷失导致了孩子教育的盲目性。

3.2家长对子女的过分保护导致其过于偏僻和孤独

因为国内教育是应试教育,所以绝大多数的父母还是非常看重学习成绩的,并且觉得子女是个人的所有物,对孩子学习的过分重视导致在其他的生活技能方面教授的缺失,让孩子形成不好的生活习惯,而且使得孩子容易自私自利,漠视身边的事物,一心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并不愿意和他人合作或者共享资源。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苦难需要解决时,就会感到无能为力、惊慌失措,面对挫折就只会怨天尤人,更谈不上正确面对挫折,鼓起勇气去战胜挫折,实现生命的价值。

3.3家长对子女的过多束缚容易把孩子的创造性扼杀在摇篮中

知名的教育学专家陈鹤琴提出,喜欢玩乐、活泼好动等行为是儿童的本能表现,是值得父母鼓励与引导的。但是,绝大多数的大人却在遏制儿童这一天性,具体行为如下:

3.3.1限制孩子交往

儿童喜欢模仿并且喜欢和其他小伙伴玩耍,这有助于其以后在和其他人的互动的时候,能够自主地解决一些问题,培养独立自主的观念,从而可以很好地参与团队工作,做到共享资源,公平公正竞争,并且能够做到谦逊地从别人身上学习自己所没有的长处。

3.3.2扼制孩子创造

在家庭教育的时候,父母往往会对这些行为表现不闻不问,譬如:儿童某些出于好奇而做出的行为举止,可能会惹得大人的不高兴,所以其父母发现后,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打骂,这很可能就抑制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的某些模仿行为,以及某些不成熟的想法,这常常是其能够形成独一无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素材,假如父母没有进行有效的关注与引导,那么会使得孩子受到伤害而遏制这方面天性的发展,这就是变相地埋没子女的创造力与求知心。

综上所述,在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态的众多要素中,父母教养模式、家庭氛围与父母教养态度是最突出的3个要素。只有在父母教养模式、家庭氛围与父母教养态度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做好,形成和睦的家庭环境、情感好的亲子关系,才可以使得孩童的身心得以健康地发展,从而在学业上学有所成,在个人品质上表现出色,然后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田峰溶,李冬,张静,李敏玉.浅述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因素[J].社会心理科学,2012(11):3-6.

[2]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95-103.

青少年心理学教育篇5

【论文摘要】本研究采用由我国多位教育心理学家共同编制的“学习效能诊断5.0版测试软件”随机抽样测查西安市中学生学习效能状况,发现心理因素诊断因子为“很差”等级。青少年心理因素与其生理特点、气质与性格类型、父母与教师的期望、学校与班级的管理方式有关,结合实际,提出热爱学生、提高自信、学法指导、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等教育策略。

青少年(12~18岁),大致相当于中学教育阶段。该阶段的学生处于继续成长期:没有摆脱幼稚性,但也存在着成熟性;没有摆脱依赖性,但还具有强烈的独立性;没有摆脱易变性,但还具有个性倾向的稳定性。同时,该阶段的青少年,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关键阶段,也是养成独立自主个性的关键时期。研究青少年的学习效能问题,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本研究采用由我国多位教育心理学家共同编制的“学习效能诊断5.0版测试软件”随机抽样测查西安市3所中学的310名中学生学习效能状况,研究发现听课、作业、练习、复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人格因素、外在因素、学风、学习习惯、考试、学习动机、自我管理等16个诊断因子评价为“一般”等级,而心理因素诊断因子为“很差”等级。

一青少年心理因素分析

青少年“心理因素”诊断因子测试评价为“较差”等级,说明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普遍较差。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其气质、性格类型;父母、教师的期望过高;学校、班级管理的专制化;沉重的课业负担,是造成中学生心理因素问题和人格因素问题的重要原因。女生的心理素质显著低于男生,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和性成熟,必然对中学女生的心理与行为发生重要影响。“月经周期的第22天”,“大约有40%的女性体验到更为强烈的抑郁、焦虑、烦躁、自尊心下降、疲倦和头痛等感受”(海德,1987)。据笔者的一份调查显示:61.01%的中学女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情感问题,大多具有黏液质或抑郁质气质类型和内倾性性格的学生心理素质一般较差。学校和班级管理的专制化,会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而沉重的课业负担、激烈的竞争压力,会使学生生理、心理紊乱,导致认知失调。

二提高青少年心理因素的策略

1.教师应热爱学生,做好学生的“明白人”和“引路人”

教师要做好角色上的转变,“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型教师转到‘激趣、启思、导疑’型教师”,“由命令主导型教师转变为指导帮助型教师”。教师角色的转变离不开对学生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要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避免空谈。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相信学生;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重视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还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好学生的“明白人”和“引路人”。

2.加强对学生的信心教育,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大多中学生都表现遇事而惊、遇难而退、细心有余而信心不足,自寻烦恼而影响生活和学习。中学教师应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信心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给予学生适当的期望;教育学生不盲目地与人攀比,抬起头来走路,微笑着生活,劳逸结合,学会学习,学会休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己。

3.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学习需要方法和毅力,学习的效果需要时间和时机,巴尔扎克说过:“人类所有的力量,只是耐心加上时间的混合。所谓的强者是既有意志,又能等待时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学业水平的提高,会大大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只有学生学会了生活,才能做到“忙而不乱”。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了,学生的生活“忙而不乱”了,就会大大减少学生的心理因素问题。另外,对于中学生的异往也应给予正确的引导,那种“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与异往是长大以后的事”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成长,而不仅仅是读书”。

4.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营造民主、平等的育人环境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最为繁重的时期,也是学生身心剧烈变化的时期,学校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教育法律法规,不得擅自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得加大学生的做题数量,对于课程表与作息时间的制定,要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的要求。教师应当与学生家长保持畅通的交流渠道,争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尤其是对于放纵型家长和专制型家长,学校有必要定期为其开展家长教育活动,以便促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学校、班级管理应当民主化、人性化、制度化,坚决摒弃所谓的“封闭式管理”模式,不能把育人的学校变为改造人的监狱。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合理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卫生学知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生搬硬套,更不可搞“一刀切”。教育本身就是实现个人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人化的过程,中学教育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人格指导、生活指导和职业指导,为学生打造健康成长、快速发展的动感地带。

参考文献

[1]谢香.二十一世纪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典范[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0:444~1168

青少年心理学教育篇6

关键词:“互联网+”;青少年;健康人格;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基础信息库;网络

前言

“互联网+”时代青少年成长常常有许多“烦恼和困扰”,不但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影响着他们的人格发展和健全。因此必须立足于“互联网+”这一社会、科技大背景,从丰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入手,着眼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培养,将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变革推向全面化、系统化、高效化。

1丰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互联网+”时代中教育的内容和教学的形式得到了极大丰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既面临巨大而严格的挑战,同时也存在宏观与微观上的机遇,进行青少年人格健全的建设必须要立足于“互联网+”的社会特点,要不断深入“互联网+”为平台的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通过“互联网+”的资源加工和信息利用全面认知健康人格对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和青少年自主成长的重要价值与核心功能,采取“互联网+”时代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平台、沟通平台和交互平台进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具体工作,使学生的人格健康和人格完善得到“互联网+”科技的基础支持和平台支撑,整合“互联网+”与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互联网+”与青少年健康人格发展的深层次关系,做到内容的丰富、层次的提升、形式的多样,进一步挖掘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潜能,为青少年健康人格的有效塑造和全面发展提供形式与内容上的保障。

2建立青少年人格健康的基础信息库

“互联网+”是资源和信息在互联网平台上的深层次整合与重构,“互联网+”时代更加需要基础信息的详实、准确和全面,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工作要以“互联网+”科技作为基础,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建设为目标,建立起“互联网+”载体的青少年认可健康信息库。根据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要求设置基础信息库的目类、体系、系统,并根据青少年实际做好人格健康信息的采集、测评和量化工作,使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了解青少年人格健康的信息,以“互联网+”基础信息库的资源整合和信息深加工全面把握青少年人格健康的动态、特点和规律,对于人格健康的问题做到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敢于,发挥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专业型、系统性优势,真正把握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特点,实现对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改革和青少年人格健康建设的全面支持与服务。

3丰富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与交往环境

“互联网+”社会中青少年的学习环境、生活情境、交往方式与传统社会有着继而不同的特点,青少年呈现的状态,表现出的需要也具有巨大的差异性,基于“互联网+”的交际和沟通方式正成为青少年相互联系和交互式交往的基本形式,“互联网+”逐步转化为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的时代和环境大背景。作为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工作者必须重新解读当前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因素和周边环境,正确理解“互联网+”社会带来的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与青少年人格成长的问题和挑战,以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为主题,兴办各类讲座、座谈会、网络宣传,全面渗透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在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指导下,在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进一步优化学习、生活和交往的外部环境,使学生能够稳定获得心理素质养成方面的知识,全方位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多方面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在外部环境和结构上做到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激励、促进、培养和提高。

4建立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新网络

“互联网+”的时代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面临着关系重构的问题,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必须要立足于“互联网+”这一社会和时代标志进行全面整合,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意愿和主动性,主动进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结构和形式的创新与探索,将自我教育和网络教育结合在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细节和过程之中,相信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发展和自我认知有效化解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扰,构建起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新型的模式和工作网络,达到促进青少年心理素质发展,更好进行养成教育的目的。在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实践中可以借用“互联网+”科技建立起微博、微信等it2.0技术为平台的新平台和新载体,加强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私密性、实时性,在吸引广大青少年注意力和兴趣性的基础上,更为有效地进行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在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用互联网技术的核心思想组建起教育新结构和新平台,利用学生社团、心理服务机构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进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的普及、干预、指导,在更大的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提升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和质量。

结语

健康人格是青少年成长的基本目标,同时健康人格也是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健康人格的内容、含义和范围有了更多、更深、更广的变革,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必须结合“互联网+”这一基本社会和教育条件,将健康人格列为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健康人格的塑造更好地提升青少年的核心优势和竞争能力,使他们更够更好地实现自我建设和发展,更好地担负起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迎接来自未来、发展的挑战和需要。

参考文献:

[1]当代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的内涵研究[J].厉红.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16)

[2]试论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的有效途径[J].张剑.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3]人格整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追求[J].邓如陵.现代教育科学.2014(05)

[4]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心理素质[J].杨竞楠.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

本文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十三五”重点科研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研究}一级子课题{等同于省级重点课题}。

青少年心理学教育篇7

一、民族地区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党和政府作出的伟大的战略决策,西部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是为了西部的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的落后已经成为西部大开发、大发展的重要的制约因素,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必将有利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2.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一语道破了教育的本质属性。民族地区要落实这一指导思想,当务之急是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民族地区教育要持续、稳定、长久地发展,也必须走素质教育之路。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地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族地区要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素质,就必须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提高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3.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团结、和睦、共同发展的需要。教育是具有政治性的,民族地区教育更具有特殊的政治性,民族教育的成败得失影响着民族关系,因此,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睦、共同发展。

4.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地区青少年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王极盛教授公开发表了他对全国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达32%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根据我们研究的结论,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内地汉族地区。因此,有必要针对民族地区青少年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从正面给他们以具体的帮助和指导。

二、影响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1.民族地区家庭教育存在误区。从许多民族地区家庭的教育来看,望子成龙的家长为数不少,他们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某些家长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把家庭教育变成了学校课程教育的延续,从而挤掉了培养孩子心理素质的时间,忽视了对孩子进行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生活能力的训练,使孩子对课本以外知之甚少,在步入社会之前没有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第二,某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娇惯溺爱,有求必应,舍不得批评,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惟我独尊的任性性格,心理脆弱,独立生活能力差。第三,家庭不和甚至离异、亲子之间关系紧张等因素也会造成一些孩子自卑、逆反、嫉妒等心理问题。

2.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过分强调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而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民族地区大部分学校只重知识灌输,衡量教学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考分。一方面,教师、家长都无暇顾及心理素质教育,缺乏对青少年进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能力、自制能力以及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训练;另一方面,升学考试给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加重了他们的心理问题。

目前,有不少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还存在观念上的偏差:他们把有孤独感的青少年说成是不热爱集体,认为内向性格的青少年是“思想复杂怪癖”;把人际交往困难的青少年看作是不团结同学;把学习成绩不好,简单看作学习态度有问题,学习不踏实、不刻苦;对自控能力差、违犯纪律的青少年,看作是故意捣乱等。认识上的偏差,使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未能把寻求答案的目光投向心理健康教育领域。

在对青少年的教育方法上,学校方面也有许多不足。相当一部分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一味用教条、主观、粗暴的方法教育学生,伤害了他们的心灵,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3.来自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的影响。作为民族地区最敏锐、最活跃的一部分人,青少年往往率先感觉到民族地区的变化和冲击。他们一方面为民族地区社会的改革、进步而欣喜,另一方面又对某些具体变化迷惑不解。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给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特别是一些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影视以及外来文化等严重污染了青少年的听觉、视觉,对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极为不利。再就是一些宣传媒介的舆论导向发生了倾斜,如报道港台明星多而报道模范英雄人物少;报道大款、大腕多而报道艰苦创业少;报道个人奋斗多而报道互助合作少。以上原因造成青少年中追赶时髦、模仿名人明星者有之;盲目攀比、追求物质享受者有之;孤僻自私、我行我素、人际关系紧张者有之;玩世不恭、自暴自弃、道德淡化者有之等。

三、民族地区青少年和内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

我们对四川、重庆民族地区1012名青少年(有效问卷968份)和内地青少年222名(有效问卷218份)进行了深入研究后认为,大多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素质水平符合其年龄特征,是良好的,但是仍有少数(约20%~25%)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素质水平不是良好的和健康的。和内地比较,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内地青少年,主要表现在:

1.在认知心理素质方面,民族地区青少年总体智力认知水平低于内地,幼稚与早熟两极分化现象比内地明显,观察力和想象力和内地差距比较显著。

2.在学习心理方面,我们认为,由于统一划一的教育模式使民族地区和内地学习要求、教材内容等相同(甚至比内地更多更难,因为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母语大多不是汉语,双语教学困难重重),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条件、学校教学、家庭环境等诸多方面都落后于内地,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学习渠道单一,感到学习困难,少有学习兴趣,对于难学的理科多数不喜欢,考试紧张,成绩不理想,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很难达到。

3.在社会适应方面,和内地相比较,民族地区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稍低,对现实环境的适应性比内地青少年弱。

4.在情感心理素质方面,与内地青少年比较,民族地区青少年比较害怕上学,自身满意度差,稳定性差,少有机变。

5.在性别角色心理方面,民族地区青少年性别角色观念传统、保守、被动,而内地青少年则开放、积极、主动。

6.在人际关系心理素质方面,与内地比较,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同伴关系稍逊,选择朋友幼稚、盲目,而内地青少年则更理智、成熟。

7.在人格心理素质方面,与内地比较,民族地区青少年比内地青少年单纯,少有幽默机变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特点

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要从理念上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更应该从理念出发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这是做好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前提。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可作以下归纳:

1.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缓慢,而且不平衡。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经过了呼吁――起步――发展――提高四个阶段,广大中小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有了很大飞跃,各地普遍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却相对发展缓慢,部分学校受全国中小学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感染,也开展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而多数学校,特别是所处地区偏僻、经济贫困、信息闭塞、观念陈旧、思想保守的学校,并没有开展这项教育活动。

2.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实效不大。多数民族地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党和政府多次强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没有引起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系统、持久、有序地开展起来,实效不显著,远远满足不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

青少年心理学教育篇8

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是西方国家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与任务,在教育目标、内容、模式和方式、保障、平台和载体等层面均进行了很好的尝试,对我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具有诸多启发。提示我们采取科学的教育对策不断提升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水平:一是构建以培养现代公民为主的复合型教育目标和多视角的教育理念;二是凝练和提升教育内容,将人格教育、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等纳入其中;三是采取个性化、生活化的道德实践教育模式,推动教育模式多元整合、创新发展;四是整合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学生工作、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互联网等载体,推动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多渠道进行;五是从制度、组织、人员与经费等层面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提供必要的保障。

关键词

西方国家青少年价值观教育

一、西方国家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做法

1.教育目标

在教育目标上,西方国家基本上都是把培养一个合格的好公民作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大目标。在这个目标下,还对青少年成长发展架构了一套细化的具体目标体系[1]。

2.教育理念

在教育理念上,西方国家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定位视角多元化,价值取向也多元化。主要体现为:一是坚持从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从人学视角出发去思考青少年价值观的教育问题;二是在国家视角下,把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放在国民教育和国家现代化发展视角思考,注重国家诉求和个人发展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三是坚持创新发展的教育理念,注重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模式不断进步;四是坚持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教育理念,将青少年教育纳入科学视角进行思考,按照教育科学的规律运行,注重对青少年价值观及其相关问题系统化处理。

3.教育内容

在教育内容上,一方面西方国家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价值观的教育,还将青少年遇到的日常问题,比如情感问题、犯罪问题、就业问题、学业问题和公民素质问题、人格教育、道德品质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都纳入其内容建构视域之中,注重对青少年进行人性人格和现代公民教育,使其价值观教育富有很强的现实性和亲近性。另一方面突出本国的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特色,在此前提下将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提炼为简明扼要、适合青少年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的话语系统。另外,针对青少年不同时期的接受能力、学习和生活情况,将价值观教育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细化。比如:6岁以下的孩子要求爱父母、7岁培养爱他人与动物、8岁培养同情心、9岁培养助人、10岁培养爱他人和理解尊重各行业的从业公民、11岁培养爱家乡、12岁开始培养爱国的情感等,这就把抽象的价值观教育细化为一个一个逐渐升级可行的任务。

4.教育模式

在教育模式上,西方国家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教育教育范式和模式以及教育机制。一是西方国家重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其中尤其注重隐性教育和实践教育,将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倡导体验式、个性化的教育模式。二是注重与各类课程教育整合,将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他学科教育中,在历史、地理、艺术教育、物理、化学等教育中融入和渗透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三是重视道德实践和志愿服务的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

5.教育途径

在教育机制与途径上,西方国家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也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教育机制。一是形成网络教育平台、家庭、社会和学校等教育载体的联动协作教育体系,形成了一种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合力推动机制[1]。二是注重从认知、实践和情感途径上推动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行进[2],力求多途径对青少年有效实施现代价值观教育。

6.资源配置

在教育的配套工作上,西方国家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做得很不错。这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西方国家对青少年管理的体系比较完备,一般都有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全国青少年事务,制定了相关的青少年教育管理制度。二是西方国家一般都拨付专门的青少年教育管理经费,以便开发教育资源和培训教师的教育能力;同时,引导学术界研究青少年教育问题,鼓励学校、社会、家庭参与到价值观的培育工程中来。三是注重青少年价值观教育队伍的专业化和学者化,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队伍。西方国家均有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从事着青少年价值观的教育工作,在美国,对从事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工作人员要求是硕士以上学历,而且还要经过专门的资格考试才能入行;同时,也鼓励众多的学者参与到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中来。

二、我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我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存在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3]。

首先,从青少年本身来说,青少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践行不够,在职业价值观、爱情价值观、交友价值观、学业价值观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功利性、世俗性和多样化,展现了当代青少年在价值观上的变异[4]。

其次,从教育视角来分析,我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在教育途径上,目前多强调认知途径,对于实践途径和情感途径采纳不多,导致了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实际开展和情感体验不多,很难真正融入青少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二是在教育内容上,我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注重共性的教育,强调一个人社会本位的价值观培育和养成,个人本位的价值观提倡不多,对于青少年个人的追求、爱好和兴趣等方面在意不多,导致了这种价值观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温馨的人文关怀和人性关照。三是在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上,我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工作基本上定位在为意识形态和政治建设服务,从文化、教育和公民素质等视角思考不多,导致了这种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等大打折扣,现代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教育理念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四是在教育模式上,我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模式基本上还是采取课堂理论教育模式,实践教育模式有待加强,网络教育模式起步不久。这些均说明了我国隐性教育模式开发不多。五是在教育的平台和阵地上,我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还是以学校教育为主,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重视不够,三维教育机制不健全,导致我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合力效应不足。

第三,我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主要面临着三大困境:一是青少年价值的多样化选择与价值观教育的一元化要求之间矛盾,彰显了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困境;二是青少年多样化的特点、需求与单一理论化的教育模式之间矛盾,彰显了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模式和方式的困境;三是价值观教育的整体价值和个体价值之间矛盾,彰显了我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价值取向困境。这些困境都严重影响了我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推进。

三、西方国家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西方国家构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做法,启示我们在构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目标时,应该服从国家建设和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将培育现代公民作为我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大目标,在此目标下勾勒出培育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具体目标。

西方国家构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做法,启示我们在推进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时,要有一种宽视角和多视角的思考方式和胸怀。将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提高到公民教育视角,从国民教育视角推动青少年教育和青少年工作,将国民教育和公民教育理念贯穿于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求其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模式、教育平台和载体、教育保障等力求以公民教育的要求来运行和构思。西方国家构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一个显著而重要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就是人本主义和科学化的教育理念。这启发我国在构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理念时,应该坚持以青少年的诉求和存在的问题为核心,构建其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同时,遵循青少年成长的心理、生理、学习规律,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推动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工作科学化运行。

西方国家构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还具有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这种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工作视野和思路启示我国也务必要从全球化视角思考,从当今信息化发展的浪潮来架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工作,将我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纳入国际化和信息化发展的轨道,以此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公民。

西方国家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的教育理念,努力提高其社会适应性和对象适应性。这种与时俱进和不断调适的教育理念启示我国在推进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工作时,务必要解放思想,根据世界、国家、社会发展对青少年发展的要求,科学调整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方式等[5],将我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工作纳入创新发展的轨道。

西方国家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工作注重教育内容的构建与话语系统的创新,启示我国在推进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时,要从以下几方面架构教育内容和话语系统。一是注重吸收西方社会思潮[6]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等的有益成分,不断丰富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文化养分。二是根据青少年的话语习惯和特点,不断变通与调适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话语系统,增强其吸引力和感召力。三是注重吸收国外先进的价值观教育内容,将人格教育、公民素质教育、民族精神、现代法制等纳入其视阈,不断丰富我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体系[7]。

西方国家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工作注重各种教育模式的整合创新,倡导生活化和个性化的体验教育模式,启示我国在推进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时,要积极学习西方国家的教育模式,不断改革创新教育模式[8],整合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模式、理论教育模式和实践教育模式,大力开展生活化教育和个性化实践教育模式,引导青少年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从这些活动教育模式中体验价值观的生命力和价值所在[9],由此推动青少年价值观在认知、实践和价值领域等都取得进展。

西方国家推动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工作注重渠道多元化,启示我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工作开展行进也务必要注重教育平台和途径的整合。一是将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与青少年各个学科的教育相结合,将青少年课程融合渗透到各大学科教育体系中,力求两者互动共赢和驱动创新[10]。二是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渠道,力求形成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整合型动力体系[11],以此增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驱动力。

西方国家在推动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时还特别注重构建配套的保障制度和保障措施,启示我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工作开展时,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提供制度支撑;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体制和机构,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从财政预算上,实施专项经费扶持;教育队伍建设上,多方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和学者加入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和参与工作。

总之,西方国家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存在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目前最关键的是要根据我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有针对性地创新发展,构建起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模式体系和途径平台体系,以此形成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董轶文,姜相志.澳大利亚青少年价值观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

[2]刘正锋.中外大学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途径比较[J].江苏高教,2013(3).

[3]陈延斌,周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3).

[4]崔振成.拯救孱弱的灵魂――我国当前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危机与救赎[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1).

[5]周颖.新时期以人为本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6).

[6]王利华.当代社会思潮影响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及教育,2008(3).

[7]上官酒瑞.核心价值观:新加坡与中国的比较.学术论坛,2008(9).

[8]张陟遥,戴玉琴.核心价值观教育范式问题探析――以新加坡高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例[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9).

[9]李大捷.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的人本性及实施策略[J].社会科学战线,2011(5).

[10]孙宏艳.国外少年儿童价值观培育的经验及启示[J].青年探索,2014(2).

青少年心理学教育篇9

论文摘要:在对青少年的施教中,教师、家长及专职青少年教育的工作者们,普遍感到当代青少年存在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现象,同时又表现出无计可施、无可奈何的状态。因此,逆反心理正在使很多教育者的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打击和动摇。鉴此,揭开逆反心理的神秘面纱,了解其实质、形成的原因、寻求解决它的良策的问题便撂在我们面前,而且,学校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1、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心理机制

所谓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逆反心理并不是无缘无故就会诞生的,它的形成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演变的结果。其心理机制的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首先,是教育的内容及相关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接触并理解教育的内容(信息),并将所理解的信息及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知识修养)和态度观念加以比较;最后,经过比较、分析,作出接受或抵制的态度反应。如果受教育者经过比较分析之后,确认与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产生抵制,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可见,逆反心理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逆向心理倾向。

2、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心理构成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主要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大要素构成的。其中,认知是受教育者态度的基础,在对态度的作用中,认知主要是对逆反心理起准备和导向作用。这是因为,无论什么人(不包括思维不健全者)怎样认识某一现象或问题,在其心理上都具有一定的较为稳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些稳定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所构成的认知,支配人们对某一现象或问题将要采取怎样的做法,即是拥护、支持、顺从态度,还是怠慢、反对、逆行的态度。

情感是逆反心理的第二个构成要素,主要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对认知信息内容的一种情绪体验,即喜悦(愉快)或烦忧、反感。它在逆反心理中起决定的作用或是直接的动力。具体地说就是青少年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当理解掌握了某一信息或观念,一般会感到一种满足、充实和愉悦;而对不理解的信息和观点,一般会感到疑惑、焦虑和烦忧。将这些对新观念、信息的情绪感受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所存储的知识内容、态度加以比较,当原有的不良情绪不能有效地克服和剔除时,不良情绪就会愈加强烈,从而导致产生去抵制有关教育管理的内容和信息的行为意向。当这种意向倾向越来越多时,逆反心理就会逐渐转化为一种逆反行为。

行为意向是逆反心理的第三个构成要素,在逆反心理中是显而易见的,它是逆反心理转化为逆反行为的准备,它直接受逆反情感的作用和影响。充分认清逆反心理的构成及其作用,不但能加深我们对逆反心理实质的认识,而且对我们寻找解决对策,并有效地预防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有很大的意义。

3、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一般原因

影响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主观因素。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首先是和青少年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连在一起的。

3、1、1青少年时期由于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越出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尤其是在接触社会文化和教育过程中青少年渐渐学会并掌握了逆向思维等方法。正是青少年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掌握,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

3、1、2青少年时期青少年在性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由此而引发的性征越发明显和突出,随之性别意识、性意识便逐渐强化和建立。由于性的发育而导致的性别意识、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正是这些意识的形成,使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已。面对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指教,有意无意的回避、反感甚至背离。教师诲人不倦的施教、家长苦口婆心的相劝等等,早已被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意向驱散了。

3、1、3青少年时期尽管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了极大的飞跃,但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又还是不平衡的,甚至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和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具体来说青少年在心理学认知发展中,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造成其认识的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他们认知事物和看问题时的偏差太大,从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对老师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老师的劝说、要求、批评和家长的指点、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进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对立面上。

3、2客观因素。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除了主观因素外,还有诸多客观因素,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2、1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根本环境,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一是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惯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这些都无形的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的积蓄、沉淀,在青少年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便在情感上对家长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说教、劝说产生抵触,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二是某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使用的方式往往有些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附属品或者是把孩子当成孩子,很大程度上没有给与孩子尊重,导致孩子自尊心匮乏、孝心沦丧,最终“被迫”走上逆反的道路,甚至陷入违法犯罪的深潭。

3、2、2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学校是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不良因素的作用也是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又一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学校不良因素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教育指导思想的偏离和方法上的不当。具体来说,一些教师在教育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为完成施教任务而完成施教任务等应付差事的想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不认真探索教育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总是把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照本宣科、呆板乏味,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教育产生反感或心理上的逆反。二是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青少年学生,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当他们出现问题时,不是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导致他们因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进而对教师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三是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不能客观评价,过于注重分数,对学生的一点小错就揪着不放,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此外,教师施教的内容老化及教育上的灌输和填鸭方式也是造成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因素之一。

转贴于

3、2、3同辈群体不良因素的影晌。同辈群体是指同龄或相近年龄组成的群体。在众多同辈群体中,青少年受同辈群体的影响最突出对同辈群体的依赖最明显。这是因为在青少年同辈中,青少年们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它们之间相互容易认同,最能达到或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其中青少年同辈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个体青少年的心理就较为正常、合理;而青少年同辈群体中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则对置身其中的一些青少年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在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等就使一些本来正常的青少年心理上被潜移默化了,再加上青少年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模仿性,容易使其逆反心理形成。为此,在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中同辈群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3、2、4大众传播及社会文化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扩大,不仅给青少年提供了学习、求知和受教育的新途径,而且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选择、制作上因着力大众,而忽视了对青少年受众群体的关照,使一些成人文化中不良的、世俗的因素或因揭示某种现象或因制作节目的连贯性,本来用来警示人们和青少年的内容,却被青少年负面地接受了;另外,由于大众传播还强调新奇性,介绍一些国内外的时尚新奇现象,如朋克、嬉皮士和具有反判精神的摇滚文化等,也影响并辐射着我国青少年的反文化心态和反文化意识的形成。此外,互联网给青少年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不良的网络文化很容易把个性日趋独立,但又无法完全认识事物本来面目的是是非非的青少年误入歧途,而不能自拔,现在网恋给青少年带来的悲剧已经屡见不鲜。

4、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方法

通过前面对青少年逆反心理实质、活动和机制以及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4、1加强教育者指导思想的转变,充分尊重被教育者。从形式上看,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间是一对矛盾性的存在,实质上这两者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我们教育的目的或目标都是有利于被教育者健康的成长和发展,这和被教育者的愿望是一致的。并且教育和被教育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被教育者需要我们的指导,教育者教育指导的作用又具体在被教育者的有效社会化和不断提高健康发展能力方面实现。正确解决这一关系及在指导思想上树立热爱教育工作特别是热爱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识,就会在我们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做到积极探索,敬业工作,尊重青少年。进而就会减少青少年的心理反感,削弱和消除逆反心理。

4、2加强感情投入,密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无论是心理学理论还是大量的社会现实都在说明,感情是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和一些做法。有些事情并非顺理成章,并非符合科学要求,但由于感情的因素,无形地左右着人们的某些行为,这就是情感魅力。对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在其行为意向和决策中,受感情因素影响很大,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好感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们都有体会,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的结果。如果教育者能在感情上与被教育者多些相容、多些亲近,相信在青少年心理上就不会再有那种厌恶和背离,那么,逆反心理自然就会淡化或消除了。

4、3加强同辈群体的指导。任何群体都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可以说是一种生存、生长环境对人的压力作用。积极的群体对个体的正常心理产生的则是一种动摇力量。为此,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指导。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是防范逆反心理和不良习气滋生、扩大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同辈群体中“领袖人物”者有效控制和指导,则更是必要的。

4、4加强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和导向。面对社会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青少年往往还未具备正确的认知能力,常常是因为好奇心驱使进行模仿,难以辨清其实质或其中蕴含着的积极、合理因素。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及时、有效、准确地把握这些现象和问题,把它提出来置于被教育者面前,深刻分析其实质和其中的合理成份,帮助青少年建构正确的认知,避免盲目的追随,起到预防、消除逆反心理的作用。

4、5积极、鼓励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社会心理学家和成功学家却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入,最渴望他人的赞美。他们认为:赞美是一种鼓励,它在人们心屡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种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它是一种兴奋剂,让人更加充满活力和精神;赞美还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能使人们坚定发展的方向。

笔者认为,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装载成功之船的海水,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可能性则是极有可能的,也就是说,对于青少年逆反心理处理得当,则会把青少年从罪恶的鸿沟中拉回来,反之,则会是青少年坠入犯罪的深渊。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知心姐姐”卢勤建议:多一种鼓励,就少一个背离者;多一句赞美,就有可以把摇摆不定的青少年拉入我们期望的行列。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批评虽然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认识错误,但其心理是不悦的,即使表面顺从了,但是,逆反心理的祸根将扎得更深;那么,粗暴的批评,更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做法。

为此,我呼吁!学校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应该由枯燥的应试教育转化为妙趣横生的互动教育!学校对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考核是不容小觑的!同时,加强对青少年的情商教育也是当务之急,加快青少年逆反心理教育的步伐更是势在必行!

重要参考文献

(1)赵雪波黄凤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现代人的心理困惑与自我调适之道,海潮出版社,2004.6

(2)岳珍:青少年心理医生,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6

(3)刘翔平:学校心理学-学生心理教育评估与干预,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6

(4)朱宗顺:现代学校教育导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8

(5)卢家楣魏安庆李其维: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1

(6)宿春礼:自己是最好的心理医生,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9

(7)卢勤:告诉孩子,你真棒!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5

(8)宋晓明:犯罪心理学,人民公安出版社,2005.4

(9)王向阳: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思考,黄河科技大学学报,第7卷第2期,2005年6月

(10)谢伟:当前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着力点",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第1期.

(11)王斌:家庭与青少年犯罪,辽宁警专学报2005年5月第3期.

(12)邹光全:青少年犯罪原因及其对策,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0卷第3期.

(13)曹文慧:构建和谐社会与青少年犯罪预防,武警学院学报第21卷第4期,2005年8月.

青少年心理学教育篇10

关键词:青少年;性心理;教育对策

引言

当前我国的青少年正处于迅速的发育阶段,在性心理的方面也逐渐的走向成熟,在这一重要的阶段会因为缺乏性心理以及性生理的相关知识的疏导,而产生心理上的压力,家长以及学校对于这一问题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这就给当代的青少年在性心理的发展上多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对于青少年而言,这样的结果对其自身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是不利的。对青少年进行性心理指导教育是在性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关于青少年的性教育问题已经成了全球所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1.青少年性心理教育的基本概述

1.1青少年性心理的基本涵义

对于性心理的涵义我国的有关学者从几个重要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释,他们认为性心理是与性问题有密切关系的心理活动,也就是主体有关性生理以及性对象和两性关系这些方面的一个反映,这里所涉及的内容就比较的广泛,其中有对于性的认识以及性的情绪体验,还有就是对于的控制等与之相关的所有心理活动[1]。从其结构上能够分为性感知以及性思维,性情绪以及意志,这四个重要结构。同时还有的学者对性心理的理解是它是围绕着性的特征以及欲望和行为而展开的心理活动,在性心理的构成上主要有性知识以及性意识,性感情以及性经验和性观念等,而从个体的性心理的发展演变则要经过性取向以及性角色和性价值观这些过程。

1.2青少年性教育基本涵义

性教育的涵义则比较的丰富,在其定义上主要是婴幼儿以及儿童到青少年不断的在性的认识上逐渐成熟,而作为教育者通过一些比较有效科学的手段去改正他们在性意识方面的偏差,从而将其引向正确的健康发展的方向的教育。从以上的相关内容即可看出,关于性教育的对象是比较广泛的,而在青少年的性心理的教育上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阶段。

2.我国青少年的性心理现状问题分析

2.1青少年性生理及性心理现状分析

青春期是青少年在个体性机能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青少年不仅在性生理方面出现一些变化,同时在性心理方面也会有着一定的转变,当前我国的青少年的性心理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还较为严峻。首先从性生理的方面来看,为研究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相关的调查,根据这一调查的结果发现,女生在月经期的初潮平均年龄为12岁,晚一些的年龄为16岁;在男生初次遗精现象出现的平均年龄为13.30岁,在这一调查中对于青少年的性生理发育提前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为主要的是和物质条件有关,由于营养过剩等方面的因素使得青少年的性生理发育提前[2]。另外就是在精神环境的影响方面使得我国的青少年性生理发育提前,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基础上,青少年通过网络对于性文化得到了各个方面的接触,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从青少年的性心理的发展情况来看还是比较的滞后,根据此次的调查发现,我国的青少年性生理大约提前提前了两岁,在合法的结婚年龄方面推迟了五年以上,从这一比较大的反差情况来看,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造成了性饥饿的时限加长,也成了青少年未婚发生性关系的主要因素。另外根据这此的调查,对于青少年在初次的月经以及遗精发生时的反应来看,感到惊慌的占据22.4%,惊恐的占据28.9%,害羞的占据40.8%,无所谓态度的有7.9%。青少年对于性知识的掌握不仅是和年龄有着关系同时还和性别有着密切的关联,根据调查发现对于性知识的了解程度男生只有12.65%有足够的了解,而女生则只有6.95%有着足够的了解,大体来看,男生对性知识的了解要比女生要优。

2.2青少年性心理问题分析

在心理的问题上主要有和异往的时候在心理上存在着偏差,根据这次的调查,在好朋友当中选择同行朋友占到49.4%,而异性朋友占到30.9%,同时还有24.7%的同学和异往感到好奇。这些结果表明,在和异性的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在心理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这主要就是心理发育和生理发育的逐渐成熟而在独立的意识上不断的增长,另外还和交友的动机有着关系,倘若在心理偏差上没能够得到很好的处理,那么就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对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3]。

同时当前的青少年在性观念方面开放过度,在调查中能够发现有超过一半的青少年对于婚前在观念上能够接受,而有超过40%的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回答,持反对以及无所谓态度的仅有7.7%。这一结果就显示出了由于青少年在性知识方面的缺乏,对于性的正确认识还不足,从而缺乏道德约束。最后就是性控制意志淡化,当今的青少年很多都在自制力方面不能够有效的控制,从而成了情感的奴隶,过早的谈恋爱导致学业的荒废,甚至是发生进而走上违法的道路,这些主要就是在性心理教育上的不足,在性道德方面的培养力度不够所产生的后果,故此,加强青少年的性心理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3.青少年性心理教育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3.1青少年性心理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青少年的性心理教育问题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首先就是家庭的教育方面,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教育环境,如果对青少年的性心理教育缺乏了科学性以及正确性那么对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在当前由于家长普遍的缺乏正确的以及科学的性教育的观念,所以在这方面的问题就不能及时有效的来处理。在家长对于青少年的正确教育方式方面也比较的缺乏,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实际的性教育问题上就缺乏正确的方式。在学校的方卖弄主要是性教育的体制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在适合当前青少年的性教育教学教材方面也比较的缺乏,同时教师的性观念与性教育的水平相对比较滞后。在网络环境成为青少年性教育的主要途径的同时,网络的性泛化也给青少年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3.2青少年性心理教育对策探究

关于青少年的性心理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要能够从家庭以及学校和社会这几个重要的层面进行着手才能够有效的处理。家庭的性教育作用是其它的渠道所不能替代的,在当前我国的家庭对子女的性教育普及度还不高,故此加强家长的性知识普及是最为关键的,具体的可以让家长通过网络以及书籍来对性生理以及性心理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对于这些内容家长的辨别能力要强一些,能够把一些有用的知识得到及时有效的吸收,从而对青少年的性心理教育起到促进的作用。

同时还要建立家长联合会,把其它的一些家长通过网络平台对青少年的青春期问题以及性知识的学习问题进行广泛的交流,还要定期的咨询一些性知识专家以及老师,在这一方面的正确引导的方法以及教育的方式进行学习,树立科学的性价值观从而来影响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家长要能够在科学的性教育观念上充分的具备,因为家长的性知识以及性心理教育的观念在潜意识中都会对青少年的性心理发展产生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要能够以自然,开放,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性心理教育问题,要以生活化的性教育作为教育的最佳方式。最后家长要能够和学校以及社会在监理全方位的性教育网络方面进行配合。

从学校的方面来看,学校要对性教育的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要能够和青少年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要能够突破传统,广泛的保罗,例如在性心理以及性生理和性伦理、性道德等等方面内容。在专业的性教育的师资队伍方面要加强建设,教育者要能够对于这一方面的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在青少年性心理教育的方式上要科学合理,态度要专业。还要能够开设性教育以及心理咨询的相关课程,这是非常必要的,这样能够对于青少年的性心理及时的进行疏导提供帮助,

使其健康的应对一些性生理以及性心理的问题[4]。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上也要得到有效的加强,扩大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在社会方面要能够制定相关的性教育法规,把其真正的落实到位,社会各界要共同建立文明的网络环境,开发利用好网络这一性教育的渠道对于我国的道德教育将会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整体上协调全民的性观念以及,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另外要构筑青少年自身的防火墙,加强社会思想到的建设。

4.结语

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发展基础上,国外的一些性信息的传播对于我国的青少年性心理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是一次对我国的传统性教育模式以及性的价值观的一次挑战。总而言之,对于当前我国的青少年性心理教育方面要能够得到加强,如此才能够真正的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周政学院心理学系)

参考文献

[1]向晋辉.大学生非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08).

[2]刘伟佳,刘伟,林蓉,张维蔚,吴家刚,杜琳.广州市青少年性相关行为发生情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