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十篇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十篇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4:09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个合格而又优秀的人才不仅仅需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还要求有扎实而完备的知识体系,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能够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古诗词和文言文等我国古代文学是我国五千多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沉淀下来的精华,初中学生学好古代诗文是为了打好古代文化的根基,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对于文言文教学,大家的共识是减少烦琐的讲解;注重朗读、背诵;注意字词的迁移运用;培养文言语感。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课程改革要求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自身发展上面,坚持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方面的兴趣和爱好,真正实现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发展,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然而,结合当前初中语文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情况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现详述之。

一.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现实及存在问题

(一)观念陈旧落后,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效果不佳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学习是功利的,学生考试成绩分数的高低仍然是评定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在这种思维习惯下,文言文和语文科目中的其他题型相比较来看,所占分值的比重比较小,通常只占几分,所以有的教师及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上都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不同程度地忽视了文言文阅读的重要性。总认为在以现代文阅读为主的今天,文言文的阅读微不足道。另外,有些老师在给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往往侧重于对学生“填鸭式”的教学,一张嘴和一支粉笔成为他们进行教学的唯一工具,很多情况下根本就没有指导学生去思考,学生都是死记硬背老师教授的重点知识,这种学习方法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对古文的理解也只能局限于理解词句应付考试的表面阶段,对于文言文中包含的人生思想则完全没有领悟。

(二)教学条件制约,文言文的应用范围狭窄

初中语文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之所以得不到学生和老师们的重视,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其应用范围过于狭窄,文言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之间存在脱节的情况,除了在考试时会考到文言文阅读相关的知识以外,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交际中很难运用到文言文的知识,大家在日常的交流中都基本不会用到文言文,文言文离我们确实有些遥远,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范围是很狭窄的,这也使文言文阅读教学越来越得不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所以学生在文言文考试中的成绩也受到了影响。

(三)学生学习压力巨大

对于很多学生来讲,初中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体系极其庞大且相当繁琐,不仅包括古诗词背诵,也包括古文阅读和翻译等方面,刚开始接触时,由于中学生特有的对事物新鲜感的原因,他们也许是热情高涨,但随着教学的深入进行,他们日渐失去新鲜感,文言文的学习学习变成一件极其痛苦和枯燥乏味的事情,上课时他们难以提起兴趣,不能跟着老师的思维前进,下课后不能顺利完成作业,或者不会做或者是不愿意做。

二.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一)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乐趣

在文言文的教学课堂上,老师要注重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点,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是不一样的,而且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学习《六则》时,语文老师可以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记忆其中的名句,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两两结对,一个学生问另一个学生:“《六则》富含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智慧,如果用《六则》中的话来回答学习和思考之间的辩证关系,应该是哪一句啊?”,另一个学生肯定会回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过创设生活中具体的情境,可以让学生们感悟到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减少疲惫感。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们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个性,发表对于问题的不同看法,鼓励他们相互讨论,且要多鼓励少打击。

(二)古诗文的默写做到理解与记忆相结合

语文老师在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向热爱古诗文学习的方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理解古诗文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切不可盲目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那样只会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时,可以先教导学生准确理解这篇文章的大意,理解每一段文章的中心句,然后把握文章结构,将文章划分为分段的部分进行理解并加以记忆。

(三)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习惯

随着中考试题的改革,文言文的阅读试题越来越侧重于考察学生的思考理解能力,题型设计上更加地偏重于主观试题的考察,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语文老师们要注重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做题,使学生们觉得文言文阅读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这篇文章是讲什么主题的?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可以划分为几段?每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例如在学习柳宗元的经典之作《小石潭记》时,老师们可以首先引导学生们大致读懂课文,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来分析“小石潭”名字的由来。这样,学生们便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和思考,能够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有效地提高了阅读效率。

(四)文言文阅读要多练习,进行拓展练习

在平时的文言文阅读教学课堂之外,老师们也要善于和适时地引导学生们在生活中积极地运用文言文的知识,比如逢年过节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们利用文言文来编辑几条对仗工整、语义明确的短信,或者写几幅对联等等。这些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提高学生们的文言文阅读学习兴趣,还能于运用中更好的把握相关的文言文阅读知识。

总之,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应从以上方法出发,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提高文言文阅读教学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钟先奎: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初探才智[J],2011年33期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篇2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还原策略;过程策略;定位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199-01

阅读是听、说、写的基础,阅读是获取基础知识的有效手段和关键性策略,是语言输出――写的前提和保证。因此,阅读教学的探讨应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的课题之一,教师们不容回避。

下面,结合初中英语教学案例,谈谈初中英语阅读策略的探讨和实践体会。

一、还原策略

还原策略,就是不能眼里只有课文,应回到语篇中。走出语言点学习的浅层阅读法,利用语篇的整体分析框架方式,分析和呈现语篇的真实语用功能。

语篇阅读的真实语用框架的阅读策略,应包含阅读文章谁写的、写的什么,写的谁,人与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即抓住who;文章是什么话题,什么内容,运用什么语法知识等,即把握what问题;把握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即解决why问题;把握when、where的问题,也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等,这样,阅读才能构建整体阅读,否则,“块块阅读”,使学生“见树木不见森林”。

如九年级上册的Unit3的Reading,拿到这个阅读材料,应首先明确两篇短文的作者分别是millie和Simon,他们写短文的目的是叙述自己的困惑问题,向mrSigumondFriend而征求解决困惑的建议;millie写了自己作业多而导致睡眠不足,第二天上课效果不理想等的困惑;Simon叙述了父母严要求,自己的业余爱好无法兼顾的困惑。这样,学生也明确了二者写文章的目的――征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引起学生们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思考和建议的给予。

再如学习naturealdisaster的Reading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明确作者就是故事的主人公――timmy,作者叙述了自己经历的地震前、地震中和地震后的真是的心理感受以及所见所闻,明确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是自然灾害的危害性以及如何在灾害面前,自救或者他救,明确这篇文章的背景是1999年台湾大地震,采用的时态是过去时和过去进行时……

这样的阅读教学,不再是简单的讲解单词、突破重点,不再是语法举行的讲解,而是以篇章为重心的教学,学生阅读时关注的不再是新单词、固定短语,也不再是新的语法知识点,而是整篇文章。

二、定位策略

阅读教学的定位策略,指的是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语言运用、人文意识、阅读技能等方面的教学目标的落实。

如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首先,故事性的阅读文章,可以开展讲故事的方式,了解故事人物之间的关系,把握故事发生、发展的经过和结果。如theghostinthepark的教学,教师通过故事的讲述,让学生明确主人公是millie和amy在公园里遇到“鬼”,然后Sandy“抓鬼”,最后“送鬼”、“看鬼”,故事情节简单,易于把握故事的梗概。

其次,把握中心和关键词。阅读文章,首先应把握文章的中心,即主题,抓住几个关键词,进行内容的掌握。如thestoryofXiwang的教学,让学生明白这篇文章的中心是保护动物。关键词,包括Xiwang的成长历程――thegrowthofXiwang、希望所面临的危险――thedangerofXiwang,以及我们应采取的措施――whatactionweshouldtake.落实了这三点,阅读教学的三维目标才得以突破和落实。

三、过程策略

阅读教学的过程策略,指的是采用语言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的途径和方法,以及为学生提供在情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

针对学习过程而言,一般指形成兴趣和动机,在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为此,教授应首先创设情境,巧妙设计导入的方式,以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激活阅读兴趣,以促使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

如学习theghostinthepark时,教师可以以Haveyouseenaghost?Haveyouheardastoryofaghost?millieandamymetaghostinSunshinepark.Doyoubelieveit?thetextisaboutthestoryhappenedinthepark.areyouinterestedinit?这样的导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阅读的兴趣,为有效阅读打下基础。

根据阅读材料,开展语言活动,也是落实语言学习的主要策略。如theghostinthepark的教学,教师可以设计表演的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millie和amy、Sandy讲述这个故事,学生们在角色表演中,自主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实现以讲故事促读的效果。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阅读教学的有效课堂,更需要教师们精心打造,巧妙设计,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从落实还原策略、过程策略、定位策略等,探讨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阅读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运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英语成绩,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冯朱芳.突出任务引导,指导阅读探知――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之探析[J].考试周刊,2014(34).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篇3

1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阅读是很让学生头疼的问题。很多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动力不足,方法不当。认真探究其中原因,也并非与老师完全无关,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更侧重于语篇的分析理解,语法知识点的讲解,而对于阅读方法的培养,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的现象。多数学生采用一个单词对应一个汉意,直接翻译成汉语的做法。

另外学生的阅读量少,仅仅局限于课本中安排的篇目以及部分习题中出现的文章,课外读物涉及的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就会对阅读失去兴趣,学习英语的动机也会减弱,进而影响英语教学和学生的英语学习。

2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2.1阅读材料的选择

老师可以介绍阅读材料的背景来历,特别是与我国不同的英美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或者通过直观的形式引导学生猜测生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来进行。如初一、初二的阅读材料,倾向于生活实际功能,问路、指路,接听电话,天气表达、寻物、招领等,而在初三、初四的阅读材料中,人文情感、社会责任、道德伦理深深隐含在其中。另外多选择一些与所学课文训练要点相契和的文章,以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强化课内学习。

2.2阅读问题设计的策略

2.2.1读前活动(pre-reading)。

读前活动的问题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课文阅读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

2.2.2读中活动(whilereading)。

读中活动是整个阅读过程的重点,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口头的或者书面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有目的和针对性。老师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教会学生粗读文章,以了解大意,并能够快速查找某一特定信息。教会学生分段细读,抓住主要事实,关键语言点,明了文章结构,深度理解。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3读后活动(post-reading)。

这部分应是前面几部分阅读活动的综合,目的在于语言的输出和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分为小结和升华两部分。

⑴小结(Summingup)部分的问题设计。

这部分主要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加工处理信息等能力。可采用填空式小结文章大意、给提纲复述课文等形式,以达到学生对整篇课文的内容及词汇的深化理解和综合运用的目的。填空式问题在设计空格时应突出本课的生词,学生回答问题时,通过解释这些词语帮助学生理解生词。

⑵升华(Sublimating)部分的问题设计。

这部分主要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完成语言的输出,实现阅读的情感目标,使阅读教学效果得以升华。同时,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问题的设计应贴近学生生活,目标具体;应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体会成就感;应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必要时提供一些重点词汇,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说和写的任务。

2.3结束语

通过应用以上的阅读问题设计策略,阅读课的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前学生为了回答问题而阅读,阅读缺乏动力,更没有积极地去思维。而现在学生在读前活动阶段思维就活跃起来。层层深入的读中问题和表达能力的读后问题都与他们的切身体验有关。学生获取的信息一步步由浅入深,不断地体会到成就感,促进了阅读教学。

2.3.2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前的阅读课处理方式使学生和老师觉得花费了大量时间,效果也不佳。但是阅读问题设计策略之后,教给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略读,寻读,学生通过阅读不同题材的文章,积累了阅读经验,提高了阅读质量和速度,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篇4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策略指导缺失建议

引言

英语阅读能力是学习英语中必须培养的技能之一,要求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养成阅读习惯且成功运用阅读策略,最终实现阅读目标,发展阅读能力。但是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主要是对文本进行分析,忽视了对学生语篇分析能力的教学,造成学生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缺失。本文就初中英语教学指导的欠缺问题展开分析,提出指导建议。

一、初中生特点

初中生特点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个是性格特点,一个是学习特点。从性格特点上进行分析,初中生处在幼稚与成熟的交替阶段,所以也是依赖性、独立性、自觉性的矛盾时间。所以整体认识能力相对较差,个性倾向不断发展,趋于不稳定阶段,所以家长的关怀以及教师的指导对于初中生的自我修养以及学习问题具有直接影响。从学习特点上来说,初中生刚刚跨过小学,对于中学的学习以及生活均处于好奇阶段,部分学生由于学习科目的增多,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厌学、逃学等问题;部分学生还会因为不断地努力,但是成绩一直不高,从而丧失信心的情况。所以对于中学生来说,其需要教师――新的大家长对其学习上进行指导,并帮助其进行合理安排。

二、初中英语阅读策略指导缺失

就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工作来看,教师的指导方法缺失没有针对性,所以学生根本无法集中课堂注意力,具体总结阅读教学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教师会安排学生进行Skimming,然后综合文章研究的内容对学生设定相关问题。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一系列阅读,当然阅读的方式完全是学生自己选择,有的选择大声朗读,有的选择笑声阅读,有的还会默读,有的学生完全在假装阅读。其次,教师会在课堂中间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例what’sthemainideaofthetext?。每一位英语教师为学生上课的初衷都是好的,都是希望学生能够学好英语,所以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借助多媒体视频或者音频软件,来让学生了解阅读课文时候的读音以及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等等,但是往往这一类方法都会干扰学生,学生无法成功进行语言表达。最后,问题阅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会为学生提前设定问题,在学生快读阅读完的前提下进行提问。很显然,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将过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了自学,而每一个学生其本身知识构成能力,所以想要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完成阅读工作,无疑浪费了阅读速度较快学生的时间,影响了学习的效率。

三、初中英语阅读指导对策

在对初中生进行阅读指导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到学生本身的性格特点、学生在学习上的能力等情况,确保指导对策能够适用于每一类中学生。

1.进行针对性指导。针对性指导需要对英语教师提出建议,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提前为学生进行示范、讲解,这样做能够直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并延伸学生的阅读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借助总结、学习、再总结的方式展开教学。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课文内容的阅读――学生发言――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文章内容阅读――教师准确表达文章叙述内容――总结与学生发言中的相似点,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很显然,在教师完成整个文章的阅读以及讲解工作之后,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有更为明确的对象以及学习目标,今后在针对性的环境下,不但能够产生阅读的兴趣,还会强化阅读能力。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在进行策略指导中不要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要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我们知道学生的兴趣以及自由发挥有利于思维的养成,但是相对于高中生或者大学生而言,初中生还处在创建学习结构的初级阶段,其学习结构创建的良好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指导水平。

2.技巧性指导。

首先,要推断词义。所谓推断词义,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对某一个陌生单词进行推断和理解。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内容来进行词义推断。

其次,略读。初中生接触英语的时间较短,所以其在略读上有明显的不足,要求教师去引导学生学会略读,只有学会略读学生才能了解文章所要表述的大致内容,对于后期学习有积极意义。

最后,明确主旨。教师要在综合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接受程度等情况的基础上,为学生设定学习目标,以便于学生对课文所要表达主旨的充分理解。

四、结语

初中英语阅读策略指导需要教师本身的锻炼与提升,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根据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情况动态选择,选择适合课堂教学发展的策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另外,要从生活上关注中学生的发展,合理的关心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冬兰,黄雪祥.初中英语阅读策略指导的缺失及建议[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9,11(3):53-57.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篇5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词汇积累策略

阅读能力是学生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是通过阅读去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细节、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的能力。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一直是深化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所要重点研究的命题。英语阅读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着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从中学习到阅读的策略,这对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将十分有益。

一、导致初中生阅读能力差的原因

1.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普遍以精读为主。“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多通过精读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很大程度上都停留在以文章作为语言实体的基础上。”学生过于注重对细节内容的捕捉、辨析及对课文内容的重组或复述,在阅读中偏重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操练,而忽略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信息。

2.词汇量小,对词汇掌握的程度不够。大部分教师都要求自己的学生机械地记忆单词,让学生对所学的词汇进行巩固,但学生的词汇量不但不能增加,反而会减少。而阅读活动的第一步就是认读字词、领会字词的意思。我们学生在阅读时常抱怨文章生词多、读不懂,这都是平时的积累不够所致。因此,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要提高学生学习单词的兴趣。

3.对英语背景知之甚少。中英文两种语言,由于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如果一个人所掌握的背景知识不够,那读到有关历史、地理、政治、文化、风俗等方面的文章时就会遇到问题,因此了解一些文化背景是很重要的。

4.教师不放心让学生自主阅读。不少中学教师始终认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在于教,教师教了多少,学生也就学到了多少,于是不断研究应如何更详细地讲解知识点、如何让学生能在考试中提高分数、如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与此同时压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空间,就更不用说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阅读里学到的知识了,从而导致阅读教学的目标仅仅停留在知识认知的层面上,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和情感的培养。

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策略

英语阅读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取并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要加强学生在篇章结构、信息内容及阅读技能与策略等方面的学习和培养。阅读是学生理解文章信息的主要手段,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1.对于初中阅读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教师应很好地重视它。词汇是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的关键。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没有词汇,任何语言都是无法形成的。可以说,词汇是语言大系统赖以生存的支柱。在阅读中,词汇量是影响阅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积累词汇是提高阅读效率的前提,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一定要培养学生积累词汇的好习惯,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整体的阅读水平,进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的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合理选择符合学生口味的阅读材料是诱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直接手段。因此,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阅读材料是首要任务。教师可让学生找来自己喜欢的英语文章并相互传阅,让学生阅读他们感兴趣的英语阅读材料,如幽默故事等。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地明白,阅读其实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让他们真正地认识到阅读并非一项空洞乏味的活动,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阅读,从而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3.营造课堂气氛,改进教学方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应该充分围绕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来进行。初中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题材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将学生耳熟能详的实例导入新课,学生容易对教师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创设一种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差异参与的学习氛围,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阅读氛围,来提升课堂的整体效率。导入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文章的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性。

4.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培养强大的阅读能力。阅读分为精读、泛读和快速阅读,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前要先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对于泛读和快速阅读,要用眼读而不是用嘴读,逐句读而不是逐字读,没有必要去弄懂文中的每一个单词和句型,重点在于读懂文章的大致脉络,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5.充分认识课本价值。英语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教师进行知识传授的主要依据,教师应该在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前提下深入透彻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将教材内容与自己的教案紧密结合起来,将教材知识有侧重点地教给学生。

6.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以巩固语言知识。阅读不单单是一种知识的积累,也是一种技能。在实践中完全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阅读技巧,教师要善于变换与整合教学资源,使学生从根本上学会阅读,逐步培养其阅读能力。例如可以将阅读材料改为听力材料,也可以将其变成完形填空材料或可以讨论的话题,将同一个知识点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力争让学生乐学、乐思、乐得。

三、结束语

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在大量阅读实践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所以,培养阅读能力需要采用多元化的形式。在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实践中,科学地运用并渗透阅读策略,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取信息,提高阅读兴趣,而且能让学生开阔思维,全面提升学习能力。

总之,教师要根据阅读教学所考查的目标和内容,再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高效阅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由读到悟、由悟到用,从而扩展课堂教学的外延,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程苏纹.关于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若干思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篇6

关键词:图式阅读理论;阅读策略;问题设计;阅读三阶段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90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按照三阶段阅读教学:读前“有趣热身”,读中“提问和应答”和读后“热烈讨论”设计阅读教学。但是,在这样的阅读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处理阅读文本比较粗糙,问题设计仅限于一些事实细节信息的查找,停留在浅层信息理解上。问题设计随意性和盲目性比较大,学生阅读理解只是“蜻蜓点水”。教师花大部分时间在阅读文本的语言点分析和讲解上。阅读文本在教师眼里,往往只是充斥着单词、短语和句型等语言点的书面工具。教师缺乏对阅读文本的充分解读,忽视阅读文本包涵语篇结构、阅读深层理解、文化情感、文体特点和写作技能等解读。英语教师如果停留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那么就不适应时展了。

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加大了对文章阅读的检测力度,进一步从速度、语篇、能力等方面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了新教材、新大纲着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新要求,加大了对考生理解、概括、推理、判断能力的考查。从宏观上看,这是时代的发展对教学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领悟文章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和技能,学会学习,成为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人,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图式阅读理论

语篇阅读理解的图式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具影响力的语篇阅读理解理论。图式理论(theSchematheory)被成功地运用到外语阅读教学中,产生了一种新的解释阅读过程的理论。所谓“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融进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阅读理解首先是输入一定的信息,然后在记忆中寻找能够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当作以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被找到以后,就可以说明产生了理解。图式阅读理论将阅读过程解释为读者在语篇的各个层次上和各个层次之间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两种信息处理方式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读者的已有知识和语篇各个层次的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在理解过程中,加工的层次是循环递进的,随着阅读行为的不断进行,更高层次的图式被激活,理解的循环就走向更高的层次,产生对句子的理解以及对语篇的理解。

ClarkeandSilberstein所指出,“读者控制的信息要超出字面所提供的。读者之所以理解读物是他们能把读物透过其文字,与记忆中已存的相应概念联系。阅读的技巧在于语言知识与图式知识有效地相互作用。”同样,文章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如故事、寓言、说明文、议论文等,故事都有开头、结尾,中间有各种情节;情节又有开始、发展、结局等。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读者对某种文章结构越熟悉,阅读时就越能把握思路、层次,对文章的特定框架和各段落的组织排列,及文章的逻辑关系等就越清楚,因此读起来就得心应手,阅读速度也随之提高。因此,教师在设计阅读理解问题时,要注意读前调动和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读中要注意设计问题的层次性和梯度,让语篇阅读理解不断循环,产生更高层次的理解。理解文章的深层意义和作者的意图还必须引导学生学习从宏观的角度分析语篇结构,通过设计参阅型问题,引导学生对整个语篇的层次结构、逻辑关系、主题思想和作者的立场观点全面领会,进一步进行评论和欣赏。

三、初中英语阅读问题设计的三个类型与阅读策略

1.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三个类型

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问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展示型问题、参阅型问题和评估型问题(梁美珍,2011)。展示型问题一般用于文本阅读的初始阶段,提问的内容涉及文本的词句、细节理解或篇章结构,学生凭借表层理解、短时记忆或快速查找文本便能回答。参阅型问题是在学生理解并获得文本的事实信息后,进一步理解挖掘文本信息而设计的问题,学生作答时参阅文本内容,同时调动已有的阅读图式,结合自身的认知和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理和总结后得出结论。评估型问题一般用于文本处理的最后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评价、拓展和运用。这三类问题设计有梯度,层次鲜明,围绕阅读文本,即抓住了双基教学,有兼顾了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

2.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运用的主要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是指阅读者在阅读活动中进行有效阅读和解决问题而采取的方式、技巧或行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用的阅读策略有:略读(Skimming),读(Scanning),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Usingcontext),使用背景知识预测(predictingwiththebackground),辨别文章结构(analyzingthestructureofthetext),查阅字典(Usingthedictionaries),使用关键词(Findingthekeywords),寻找主题句(Findingthetopicsentence),类推(Deducing),比较(Comparing),推理(Consequence),概述(Summarizing)等。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三阶段中应指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理解文章。阅读前阶段主要是通过使用背景知识预测和辨别文章结构,预测标题等阅读策略,预测文章大意和文章结构,激活背景知识的图式,为下一步的读中活动做准备。阅读中阶段主要是为了验证读前预测,获取更多的文章信息,更深层理解文章、作者意图和句子结构等,因此主要使用的阅读策略是略读,验证读前预测,通过读,找事实,获取表层信息,并使用关键词,上下文猜测词义,比较,推理等策略。阅读后阶段主要是评价文章,拓展与运用,因此主要运用的策略是推理和概述等策略。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阅读文本的需要适当引导学生正确运用阅读策略,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同时教师在设计三个类型的阅读问题时,注意结合阅读策略而设计问题,让学生根据解决阅读问题的需要正确使用阅读策略,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借助策略理解文章、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初中阅读教学三阶段中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文本信息处理和问题设计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分三个阶段进行阅读理解教学。教师在每个阶段中设计阅读任务,使设计的任务与任务之间相关联,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运用阅读策略从标题、图片的预测到验证预测结果,由获取事实信息表层理解文本到通过事实信息分析、推理得出结论达到深层理解文本,最后通过评价欣赏文本,了解作者意图,拓展阅读文本输出阅读信息。学生在完成各阶段的阅读任务中,不断激活背景图式,阅读理解不断循环上升,最终达到深层理解文本信息。笔者分别在三个阅读阶段中引用阅读教学课例片段进行探讨处理阅读文本信息的问题设计。

1.阅读前活动阶段

阅读前活动可以称作导入。其目的是降低阅读活动中的难度,让学生做好阅读准备并熟悉阅读任务。本阶段主要是通过创设情景、学生预测和讨论、头脑风暴等方式激活学生原有背景知识,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图式。一般是对文本标题、图片等预测和探究或补充阅读的背景知识。

2.阅读中活动阶段

本阶段的目的是验证前一段的预测,获取详细而确切的信息,了解和熟悉课文中生疏的词、短语、结构等语言现象。教师就阅读文本进行表层提问即展示型问题,学生通过快速查找等方式掌握文本大意或段落大意,构建较详细的语义图象,梳理全文的信息脉络和语言,基本理解文本内容。并设计参阅型问题,对文本进行深层加工,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挖掘探究性阅读,让学生理解和推测作者意图。这一阶段的阅读任务和问题设计不易过多,过散,必须有梯度,严谨和逻辑性。一般设计三个阅读任务:task1,task2和task3,每个任务之间必须有梯度和逻辑性。

(1)task1通常设计文章体裁提问,段落大意与段落匹配、文章大意概括或简单了解故事情节等问题,让学生运用略读策略,快速阅读,掌握文章大意,对文本有大概的理解,并对读前预测进行验证。

【阅读课例片段1】上海牛津(广州版)八年级上册Unit4readingathenightofthehorse《木马计》这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但学生并不熟悉这个历史背景,因此在读前通过图片介绍这场战争的历史背景,但没有告知故事经过和结局。

while-reading:

task1Fast-readingandanswer:(readthebeginningandendingofthestory)(自主阅读)(2分钟)

1.Howlongdidthewarlastfor?

2.intheend,whowonthewar?

3.thewinnersucceedednotby,butwith.

【说明】这三个问题的设计主要让学生运用略读策略,对故事内容大概了解,知道谁打败了谁,历时有多长时间,通过什么打败的,为第二个任务做铺垫。

(2)task2通常设计展示型问题为主,让学生运用读,找关键词,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等策略,获取文本事实信息,为深层理解文本,完成第三个任务做准备。

【阅读课例片段】上海牛津(广州版)八年级上册Unit4readingathenightofthehorse

task2:readcarefullyandtrytofindoutthedetails)(自主阅读,再小组讨论)(5分钟)

1.“Captain,they’vegone,”“they”refersto________.

a.theguardsB.theGreeks

C.thesoldiersD.thecaptains

2.wheredidtheyleavethewoodenhorse?

a.outsidethecityoftroy

B.Bytheriver

C.inthecityoftroy

D.onthewalloftroy.

3.whyisthewoodenhorseonwheels?

a.BecauseitiseasyfortheGreekstotakehomewiththem.

B.Becauseitiseasyforthesoldiersoftroytopullintothecity.

C.BecausetheGreekswanttoseizethecaptaininsidethehorse.

4.whodidtheGreeksseize?

a.thecaptain.B.thesoldiersoftroy.

C.theGreekarmy.D.thecaptainandotherprisoners.

5.whichisintherightorderaccordingtothestory?

①theGreeksoldiersopenedthemaingate.

②thesoldiersdraggedthewoodenhorseintothecity.

③theGreeksleftthecityoftroy.

④theGreekarmycapturedthecityoftroy.

⑤thetrojanscelebratedandwenttosleep.

a.③①②④⑤B.③②①⑤④

C.②③⑤①④D.③②⑤①④

【说明】这五个问题中第1,2,4,5题为展示型问题,训练学生运用读和根据上下文猜词义等策略寻找答案,从而理解故事细节。问题3是参阅型问题,学生通过运用推理策略,深层理解文本,才能做出正确选择,同时为第三个阅读任务做铺垫。

(3)task3通常设计参阅型问题,在学生理解文本事实信息后,进一步理解挖掘文本信息,学生作答时参阅文本内容,同时调动已有的阅读图式,结合自身的认知和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理和总结后得出结论。(教学案例略)

3.阅读后活动阶段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评价,拓展和运用。此阶段主要任务是检查学生对课文中语言形式的掌握和运用,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使他们把所读到的东西与他们所掌握的东西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的输出。教师可以设计评估型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对作者的观点,谋篇布局等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质疑和评价,培养阅读的思维能力。这一阶段是阅读理解的核心部分。

五、结束语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214-02

1.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背景

目前,许多英语阅读课教学很大程度上是在以文章为语言实体的基础上,主要通过阅读材料来传授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语言材料是课文,同时也是学生接受语音、词汇、语法等等的最为重要的来源。但是仅仅从教科书上提供的语言材料作为阅读的量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接触的英语语言环境非常有限,因而对语言的掌握就不牢靠。这就需要学生做到保证课内阅读质量的前提下,加强课外阅读,把在课堂里面所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和充实。通过累积大量的语言感性知识,学生们才有可能在精读中进行对比、概括,从中总结一定的语言规律。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阅读教学策略或方法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开展阅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自主学习提供策略上的帮助。英语阅读教学最初阶段只是在挑选一本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按部就班进行教学,既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谈不可能谈及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逐渐地意识到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不断地研究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策略,以真正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2.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阅读在英语学习中极其重要。按照我们学生英语学习的规律,当学生们有了一定的词汇积累基础之后,就需要不失时机地加强阅读方面的学习。然而,简单机械的重复让学生们受益不大,效果不好。由于缺乏英语语言环境,使学生们在课堂外比较少的机会接触英语,所学的英语知识得不到有效地巩固。因此,很难与中学阶段的英语阅读学习接轨。有一些英语阅读材料原本是适用于母语为英语的儿童学习的阅读材料,内容难度较大;还有的一些英语阅读材料过于强调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学习,而缺乏对学生关键阅读技能的培养和良好语境的创设,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发展训练不够,使得学生们阅读效果不好。

3.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效果的教学方法

3.1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指对认知过程加以认识并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价等对认知过程进行调控或进行自我控制的方法。应用元认知知识的学习者,可以监控并判断自己的思维过程,同时对解决问题的满意程度进行有效评估。基于对元认知策略的认识,我们尝试着用多种阅读策略灵活地进行英语阅读教学,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从课堂上的阅读走向真正的课堂以外的阅读,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有较大提高。

3.1.1处理好课内与课外关系。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紧密结合的,教师要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内学习的延续。要重视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指导,为其进一步进行自主课外阅读打好基础课。外阅读对精读有补充和促进作用,课内精读对课外阅读有提高和夯实的作用。

3.1.2选用最佳的阅读材料。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起“桥梁”作用。以教材为载体,选择与教材有关的阅读内容或教师自编阅读材料。兴趣是成功的原动力,作为教材延伸形式出现的阅读,材料要多样化,要讲求趣味性。浅易的内容有利巩固基础知识,引起兴趣;较难的便于启发思维,增添知识。因此,阅读材料的难度要适中,原则是:先易后难,多易少难。学生通过阅读大大开阔了眼界,有效地培养了观察力与判断力,使英语整体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

3.1.3形成自我评估的习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与效果。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有效手段是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自我促进。让学生把英语阅读与词汇学习有效结合,并检查自己的阅读效果,激发学生持续阅读的动机。老师通过定期检查学生的评估表以及了解实际阅读效果,协助学生制定下一阶段的阅读计划和目标。

3.2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实施“任务型教学”,达到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实施“任务型教学”是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研究是个热门话题。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实践、体验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生命成长的意义。

3.2.1组织比赛。教师可以以竞赛形式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们反应积极,思维活跃,讨论热烈,竞争激烈,教学效果和质量才能得以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比较显著。

3.2.2克服词汇障碍,提高阅读信心。因为初中学生词汇量不大,阅读材料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单词附注,从而节省学生翻阅词典的时间。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单词,可以指导学生有自己的单词本摘抄单词,帮助学生日后定期复习。增加单词重复记忆的机会,有效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篇8

一、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策略

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速度的先决条件,也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养成看读的习惯。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大声朗读,有用心阅读,还有用眼来看读等。看读对看书和读书进行了充分的融合。读书是“词形―词音―词义”的过程,而看书则不一样,省略了“词音”这个过程,是“词形―词义”的过程。平时的阅读中,我们会发现看书的速度要比读书的速度快,甚至快很多。因此,要想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就需要让学生从声读中转换过来,逐步过渡到看读,提高学生直接理解书面意义的阅读能力。

二、充分融合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的策略

英语教学中,有些特定语篇涉及国外当地的风俗习惯,如果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就会对英语课文的阅读理解造成障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并积极指导学生掌握阅读课文相关的如词汇、语法功能、话题等语言知识,从而确保顺利完成阅读任务,理解英语课文内容。

三、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策略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英语阅读速度有具体的要求:每分钟达到50-70个单词。要学生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特别是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阅读技巧训练。要教会学生几种阅读方法。

1.粗略阅读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文体,对文章的结构有清晰的掌握。运用这种阅读方法时,首先要能够掌握不同文体的特点,能够找准每个段落的主题句子,再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去理解文章大概的意思。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篇9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教学探究性阅读

1.引言

探究性阅读教学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探究型学习方法,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对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2.语文探究性阅读的内涵与特征

2.1语文探究性阅读的内涵界定

探究是深入探讨、反复研究的意思,从广义上来说是追根究底及好奇等,而狭义上通常是指科学探究或科学研究等。语文由于其学科特点在整合知识、技能培训及思维训练等方面的探究空间比较大[1]。因此,语文阅读探究性教学是把探究引入语文课堂,让学生通过质疑、提问、探索、交流、归纳及总结的方式寻求对文本和自我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

2.2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特征

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比较复杂的教育教学活动,虽然是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相关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学生,但是主张让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因而符合教学的一般特性,同时又具备一些独有的特征。

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一般性特征主要表现在:首先,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主要以问题的形式来现,问题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和起点;其次,探究性教学更加注重探究的过程,而不是知识的讲授,更加关注学生的体验和表现;最后,探究性教学不仅注重知识能力的获得,更注重学生的认知及情感体验。

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首先,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重视师生间及生生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共同探究的过程获得对知识的体验;最后,探究性阅读教学不仅是一种体验过程,更是一种对话过程。通过体验和对话,学生逐步形成对语文美的认识和对人生意义的理解。

3.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策略

初中生在阅读时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认识误差,基于此,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中应采用以下策略。

3.1探究性阅读教学主体确定策略

探究性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所以教师要正确定位,注重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具体而言,教师应做到: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与倾听学生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以一个参与者或者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这不仅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且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表达,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因为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需要学生思维发散才能获取灵感,领悟内涵。同时,注重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增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探究性阅读教学方法选择策略

初中学生对外界事物的了解差异性很大,让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探究性问题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小组合作是不错的形式,可以将三至六人分为一组,组长可以轮流担任,每个成员都分工明确,同时要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发挥群体优势,实现探究目标。同时,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及知识结构,充分发挥组员间的优势。

3.3探究性阅读教学内容分析策略

探究性阅读教学内容分析策略主要是对疑难问题的分析策略。一般而言,阅读中的疑难问题,一方面表现在文章的具体表达上,另一方面体现了文章的内容。对初中语文而言,诗词赏析是探究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因为诗词作者与我们无论是在阅历和思想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难领悟诗词内在的含义[2]。另外,为了体现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无言之美,很多作者只是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基本的结构框架。这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比如在一些记叙文中,一些用来表现人物的语言因为种种原因欲言又止,将其作为探究性问题提出,让学生联想特定环境下人物的语言、神态或心理活动,对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大有帮助[3]。

4.结语

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是一种以科学探究式教学为基础,结合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以引导为主的方式形成的一种教学形式。笔者对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继而对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主体确定、教学方法、内容分析等策略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孙春成.新语文课堂:探究教学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篇10

在英语教学中,阅读课一直是最受重视的课型。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目标却相对比较单一,课堂训练形式多以学习语言知识为主,教师重点讲授语言点和词汇及句式结构,阅读的目的似乎仅仅是借助所读课文的语言材料来学习语音、语法、词汇,而忽略了对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这种将词汇和语言点从上下文中分离的阅读教学只能使得学生“见木不见林”,无法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不利于拓展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而阅读教学目的单一,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对于文本解读的狭隘和片面,因此,要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成效就需要教师较好地解读文本、利用文本,从而借助文本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学家Scrivener曾提出,教师需要俯视教材、平视课标、仰视学生[2],才能更好地解读文本,从而满足有效教学的需求。

笔者最近参加了宁波市2013年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本次评比课例均采用了人教社2012年修订的《英语(新目标)》八年级上册SectionB的阅读课例,在参评12位教师的课堂展示中,笔者发现部分教师能巧用“三视”策略,有效解读文本,进而提升教学成效。下面结合文本解读的“三视”策略对于部分精彩课例进行评述,以帮助教师反思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二、探究初中英语文本解读的“三视”策略

1.俯视教材,用活教材

《英语(新目标)》教材的编写原则涉及发展性、拓展性、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针对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3]有效的文本解读恰恰也要求教师能改变教教材的理念,努力做到俯视教材,即教师能解读到教材内容所体现的语言信息之外的,包括跨文化意识、阅读策略、情感态度和英语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变基于阅读的词汇教学为基于词汇的阅读教学,并能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提供具有真实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知识和阅读技能的教学目的。

【课例回放】a教师执教的内容为Unit2Howoftendoyouexercise?的阅读部分,教材通过让学生对图表信息和语言信息进行阅读来了解第五高中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从而提醒学生要注意劳逸结合,关注身心健康的均衡发展。a教师用一幅宁波外国语学校的校舍照片吸引学生进行观察――liveinthecityorinthecountryside,接着鼓励学生以向老师提问的方式,自主探究老师平日有哪些休闲活动。生师问答互动,显得非常自然清新,不仅为文本阅读做好了话题的铺垫,同时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为有效课堂教学奠定了情感基础。教师采用师生交际互动的形式为文本阅读奠定了“意念驱动”,同时大胆地将教材中读后环节的调查放到读前环节,从而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动机,增加了阅读的意义。其次,教师从学生对自己日常休闲活动的探知出发,鼓励学生进行班内同伴之间的调查,然后借助文本内容让学生对初高中学生日常休闲活动进行对比感知,最后以自编调查问卷完成更高要求的调查报告为输出,不仅让学生对于文本的阅读有了较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而且能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试图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了新课标英语课程设置的要求,及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合作探究,最终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评析】a教师打破了传统的“以本就本”的教学理念,大胆跳出文本,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也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知识和阅读策略等,而试图借助文本帮助学生熟悉英文调查报告,并通过有效的课堂活动设计让学生感知如何进行问卷调查以及用英语撰写调查报告,即将语言知识和语言功能的学习合二为一,因此教师的“俯视”教材策略不仅提升了阅读教学成效,也提升了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符合新课程提出的语言学习之工具性原则。

2.平视课标,立足课标

新课标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并鼓励教师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而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要关注“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活动要能够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教学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可见,教师设计的任务活动必须能符合课标的要求,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尽量真实,平视课标的策略能较好地帮助教师设计有效的课堂互动活动以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课例回放】本次评比课例中绝大多数教师在文本解读时能基于课标的要求,努力通过任务型教学途径来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如B教师在设计Unit5Doyouwanttowatchagameshow?的阅读任务时能较好地使用平视课标的策略,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而有助于思维提升的英语学习空间,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读前,教师首先通过播放一组学生熟悉的动画短片开门见山引出本课的话题“CartoonCharacter―mickeymouse”,然后教师借助Freetalk和SmallQuiz来激活学生对话题的原有知识并积极鼓励学生讨论文本可能会涉及该话题的内容,并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在此环节中教师巧妙地处理了一部分四会单词,自然地帮助学生扫除了阅读障碍,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于文本阅读的兴趣,即奠定了阅读的“意念驱动”,为有效阅读作好了铺垫。

读中,教师结合读前活动中学生的预测内容有机地进行了略读和扫读,分别将文本后的相关阅读练习改编后融入其中。任务驱动的阅读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和动机,并且小组合作能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和效度,教师改变其在传统课堂中ppt的播放者或问题的抛掷者角色,在活动中担任了帮助者和语言把关者,提高了活动的成效。从关注教为重心到关注学为重心的改变让教师的话语权下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读后的拓展环节更是将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并博得了全场观摩教师的掌声。首先,“华人之光”李安导演的经历紧密契合本堂课“littleman’sbigsuccess”的立意,而以记者采访名人这种现场情景还原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感甚至是浓烈的表演欲。考虑到学生的程度差异,教师采用语言栏的形式为学生的采访活动提供了支架,使得学生的展示效果极佳,在原先设定的问答基础上,甚至出乎意料地爆出诸多闪光点,如问最想感谢的人是谁,一个扮演李安的男孩说“iwanttothankCCtV,CntV,andsoon.”引得在场观摩教师阵阵笑声和掌声。课堂教学预设和生成之间完美的结合也体现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

【评析】从B教师的课例中不难发现,在阅读课堂的拓展环节,教师只有将学生已学到的新知识和生活实际交织在一起,并适时为学生提供语言输出的支架,培养学生的英语思辨意识,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课堂观察,笔者发现平视课标的教学任务设计须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语言、情景真实性原则。授课教师设计任务时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语言形式和语言情景,因此学生能在自然、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其次授课教师注意了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任务来理解目标语言的功能,并在交际活动中加以合理运用。再者教师设计的任务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帮助学生构建合理有效的任务链,学生自始至终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学习目标语言,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提高了语言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4]

3.仰视学生,以生为本

笔者对于仰视学生的理解是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语言基础,巧妙科学地帮助学生建构语言学习支架,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从调研中笔者发现,较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任务设计中过多关注了形式方面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而往往忽略了学习者的实际学习情况,即教师的文本解读常常忽略了解读被教学对象的思维能力和学习需求,不符合“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更加不考虑“以学为中心”的有效课堂教学过程。

【课例回放】在本次评比课例中,C教师对所执教课例Unit2Howoftendoyouexercise?导入部分的设计令人印象深刻。该教师摒弃了用阅读材料包裹着课程活动开展这种更为大众所熟识的方法,大胆地为“whatDono.5HighSchoolStudentsDointheirFreetime?”这篇材料定制了一件合身、得体的新衣裳:有100只青蛙新同学要去no.5HighSchool上学,30只坐车头,20只坐车尾,49只坐车身,还有一只叫tina的青蛙去了哪儿?(见图1)用简单的方式处理了本课重点――百分比与饼状图,将单词percent的教学任务做到自然连贯有效,不仅为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扫除了障碍,同时也增加了学生阅读的“信息驱动”,为有效阅读奠定了基础。C教师的此项设计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原则,与传统的教师直截了当的词汇教学相比更具有人文性和趣味性,将英语教学与趣味游戏结合起来,也符合义务段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其次,本课例中教师能让课堂教学评价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首先导入部分的趣味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英文百分比的表达,接着借助文本中的图表和文字信息给予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学习,在拓展环节教师又能设计基于学生认知特点的活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后教师对于各组评价得分的比例点题,起到了前呼后应、画龙点睛的作用,将话题和主题采用主线串联的形式帮助学生较好地感知文本、理解文本、欣赏文本和运用文本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评析】本次评比课例中笔者观察到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较多考虑到学为中心的因素,即能做到仰视学生,以生为本,改变了传统教师一言堂和教师权威的教学方式,具体表现在:能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能营造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能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能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能结合英语教学和情感态度教育等,让英语课堂成为学生接触英语、了解英语、运用英语和欣赏英语的过程,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成效。

三、教学启示

英语课堂教学的成效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于教材内容的处理,即对文本的有效解读,优秀教师往往能做到基于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实际合理重组和建构文本,并适度超越文本以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成效,即教师只有时刻将“三视”策略较好地贯彻到文本解读中,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效,倡导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GReLLetF.DevelopingReadingSkill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0:F4.

[2]SCRiVeneRJ.Learningteaching[m].oxford:macmillanpublishersLimited,199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