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温室效应对全球的危害十篇温室效应对全球的危害十篇

温室效应对全球的危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5:23

温室效应对全球的危害篇1

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它微量气体,如甲烷、氟里昂等,能够吸收地球的长波辐射,阻碍地球向外空散发热量,就像在地球周围形成一个温室一样,于是科学家们把这类气体称做“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吸收地球的长波辐射再反射回地球,从而减少地球向外层空间的能量净排放,大气层和地球表面将变热,这就是温室效应。

大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已经发现的约30种,其中二氧化碳起主要作用,甲烷、氟里昂和氧化亚氮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世纪以来所进行的一些科学观测表明,大气中的各种温室气体都在增加。按一些专家的测算,地球表面温度已经上升了0.3℃~0.6℃,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25厘米。许多学者的预测表明,到下世纪中叶前,世界能源的格局如果不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地球表面温度将进一步上升。

温室效应的主要危害

海平面上升全世界大约有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公里的范围内,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可能在2100年前使二氧化碳增加和气候变暖,可能会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延长生长季节,使世界海面上升50厘米,危及全球沿海地区,这些地区遭受淹没或海水侵入。

加剧洪涝、干旱及其它气象灾害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灾害增多可能是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厄尔尼诺现象就是一例。厄尔尼诺出现时,东南太平洋高压明显减弱,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的气压升高,同时,赤道太平洋上空的信风减弱,因此有时候人们也把厄尔尼诺称为暖信风。目前对厄尔尼诺的认识还很不够,要彻底解开这个谜尚待时日。但很明显,厄尔尼诺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严重的,最主要的就是使全球气候失调。

温室效应对全球的危害篇2

对人类来说,现代天气,气候与水日益取得巨大的,新的价值,但又处于变化和危机发展的时代。自古以来,危机都是发展的动力,当前的危机主要来自人类自己,在认识与处理现代气候变化与水荒问题的过程中,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思维方式也随之改变。

大气就像一部大机器,它的能源是太阳辐射。主要受到天文因子(如纬度的差别)和地表层因子(如海陆差别与地形,植被等)的影响,转变成为热能,一般用温度表示。温度有纬度的差别,也有区域与地方的差异。最突出的区域差异是海洋与陆地热力性质不同造成的。温度差异是产生气流的主要动力。一般大气环流,季风环流与其它风系被称为热力环流,因为它们都是热力差别推动的环流系统,前苏联科学家舒列金形象地简称之为热机。气流循环又带动水分循环。这两种循环是互相影响,共同产生各种天气气候与水文现象。

水分主要通过海水蒸发进入大气,并由气流输进大陆后,以降水的形式到达陆地表层,形成多种多样性和五光十色的水气现象。降水与温度是地球上产生各种气候带与气候区的原因,当前人们所说的气候变化主要指的就是长时期里温度与降水的变化。降水的强度与持续的时间对生产生活有决定性影响,也是风调雨顺或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天气气候与水分循环在正常情况下,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但是,在几千年的历史里累次出现人们难以适应的异常现象,这就是灾害。涝灾就是降水量超过农业生产承受能力的上限,旱灾则是低于需水量的下限,热害是温度高于生产承受能力的上限,冷害则是农作物难以忍受的下限。因此,几千年的历史既是人们开发利用天气气候与水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们同旱涝与冷热灾害的斗争史。夏禹治水与羿射九日等传说故事就是人们对古代灾害的回忆与想象的文学表现。

美好地球上的天气气候与水都是宇宙中极其珍贵的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灾害从反面反映了这种资源的价值,告诉人们如何去认识和珍惜自然给予人类的这种恩赐。

更值得人们担心的是,自从工业迅速发展以来,天气气候与水文现象的人为因素逐渐强化。工业使用化石能与机器,有力地推动生产能力加速提高。从此人类不再完全听命自然,而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动权。然而,生产的发展不可能不影响自然界,这个影响首先原于化石能(煤、石油、天然气)加速消耗所产生的严重后果。

化石能源供不应求发出了了自然资源危机信号,而化石能源燃烧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全球性的大气污染的灾害性的结果,把全球变暖变成科学的热门课题,都反映自然界的物质与能量平衡因人类滥用资源而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能量收支失调在现代最突出地表现在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所引起的全球增温;而自然界的物质平衡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物的增加与现代水荒问题,这两者都具有恶性发展趋势,可能引发全球性灾变,因而得到社会各界与科学界的高度重视。

全球增温实际上是人为提高大气的能量水平。应当认为,人们利用化石能极为粗放,低效多耗,导致能源匮乏,而燃烧过程中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数量很大,并却未经处理地排入大气。自然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大量吸取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支出之一,而人类又大量破坏植被,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收入猛增而支出剧减,所以温室气体的浓度与温室效应有增无减,是全球增温的气候变化的原因。

应当认为,事实是最强有力的证明。近百年来,世界平均温度上升了0.6℃。如果这个升温值果真是几千年来未曾有过的大值,那么设想(虽然不能最后断言)当前的增温有可能不是自然因素所为,而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然而,这里也有一个重要问题,科学家至今还拿不出几千年来每百年的平均温度数据,那么这个结论也带来了问号。我国气候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先生的《中国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著名论文根据公元533~544年出版的著名农书《齐民要术》中的物候与现代(1906~1961年)物候比较,认为当时年平均温度比现代约低1℃,他考证一百多年后,即唐代6,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50-847年的史料,认为那时温度高于现代,也就是说,100多年间温度上升1度多,已经大于近百年0.6℃的升温记录。应当指出,在同一时期里全球也是增温的,所以竺可桢的估计有全球代表性。虽然竺可桢的研究并不精确,但却是唯一的有数值意义的估计,它不低于现代0.6℃的增温值。

虽然论据不够充分,但全球升温的现象仍然值得高度重视,因为毕竟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增温,而这个增温是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同步上升的。何况以上质疑只不过说明了全球增温难以定论,但没有否定它的根据。何况自然环境变化的速度不如人类发展的速度快,人类影响突破自然界承受的上限是必然的趋势,问题只在早晚,所以全球增温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全球增温的呼声能够引起社会重视,使人们醒悟到现有发展方式孕育着重大危机。

更重要的是,升温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内在联系。工业时代城市具有无比的重要性,城市不但是人们的聚居中心,而且也是消费中心,生产中心,污染中心,物资交流中心,在市区集中排放着大量污染物,加上自然植被遭到人为改变,因此城市就是人类影响自然的前锋地区。研究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城市有最关键的意义。

城市化的进程是随着工业化而加速的。在1800年全世界人口只有9.6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2.5%,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到了2000年世界人口上升到60亿,城市人口的比重增加到30%以上,很多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甚至超过总人口的2/3,而且城市化的势头方兴未艾。估计到了210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的比例将会达到现在发达国家的水平,即城市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3。不仅如此,乡村的生活方式也在迅速城市化,故城市化的浪潮不限于城市,而是遍及全世界,是未来发展战略问题和研究人类同天气气候与水的关系的重点。

有些学者对此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全球增暖可能是城市热岛的影响。由于城市人口与建筑物密集,耗能很多,故城市的温度高于农村,在温度较低的广大农村海洋,城市犹如在点点星星的暖和的岛屿,故叫城市热岛。原来全部气象站在初建时都位于乡村,但由于城市范围迅速扩大,气象站的环境也就由乡村变成城市,在城市热岛影响下,所测定的温度也就上升了,所以这种升温不过城市热岛的影响,未必能代表大气真正的温度。

城市热岛有相当的强度,如上海的城市热岛的强度在冬季达到6.8℃,在夏季达到4.8℃。高纬度地区则达到10℃以上。但是这个质疑并不具备实际意义,因为城市热岛实际上就是全球增温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当前城市化的浪潮中,小城市纷纷扩大成中,大城市,而大量的小城市正在迅速涌现。许多城市联成了城市带。在城市带里热岛已经扩大成区域规模的大气热源,故全球升温里应当有城市热岛所占的比例。

全球增温会引起热性灾害(热害,暴雨,台风等)的增加与冷性灾害(寒潮,冷害,霜冻等)的减少。近年来不少城市出现破纪录的高温,例如,北京北面的避暑胜地,承德与朝阳在2000年7月14日都出现43.3℃的高温。纬度在齐齐哈尔以北的巴黎1998年出现39℃的高温,类似报导年年出现,呈现有增无减的趋势,有人认为热害的增加有全球增温的影响,是有道理的。

有人认为全球增温未必就是坏事,因为有些地区气候恶化了,而有些地区气候优化了。其实这两者是不能抵消的。因为气候恶化的是现在的发达地区,而优化的是高纬度人烟稀少地区。生产带的长途转移是要大量投资与长期经营才能见效的,后果绝不会得失相当。

此外,城市化也对水资源有严重影响。应当注意,现代水荒正是在雨水不多地区的城市里首先涌现。其关键在于市区范围内所能得到的自然降水远远少于城市的实际需水量。可以说,现代水荒就是城市水荒的扩大化。

假设城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万人,降水1000毫米,那么人均降水量约33立方米。如果达到人均400立方米的低供水指标,则至少需要13平方公里的雨水才能满足1平方公里人口的水分需要。那么除了自己的1平方公里的雨水滴水不漏地供给使用外,至少还需要另外12平方公里的全部雨水输进市内。

何况能够从外地调进市区的水分主要只能是径流,而且径流在雨水中所占的比例(径流系数)是十分有限的。像我国华北这样雨水不多的地方径流系数约为20%,也即只有雨量中的1/5才能输进市区。在上面假定的条件下,1平方公里的市区需要60平方公里的径流补充才能满足城市水分需要。如果遇到干旱少雨的年分,径流系数还要大幅度减少。因此,城市的涌现改变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水分平衡状态。这就是现代水荒首先出现在雨水不多地区(如我国的华北地区)的城市里,再由城市向农村扩大的原因。

更加严重的是,城市既要供水,还需要排水。排出的水都是经过使用而受到污染的水。工业生产主要是物理化学产业,甚至农业也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这就使得污染极大地恶化了水源与大气层,使其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其结果,水环境恶化,水资源失去使用价值,有水等于无水,甚至比无水更加严重,这又使现代水危机雪上加霜。

应当认为,全球增温与现代水荒又是互相增强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大,需水越多,水荒的影响也就加强。世界地图上的沙漠带主要位于副热带降水不多的陆地,就是高温与缺水共同影响的结果。这种情况也在城市得到突出的表现。

中国古代对祸与福早有深刻的哲学认识。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明确指出,危机并不可怕,它可能是以后繁荣的契机。儒学认为:“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指出天灾是可以防制的,人祸则是致命的,其涵义之深远,简直就是直指现代的各种危机。又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以在灾祸面前应当求诸人,不应当求诸天,对现代天气气候与水荒也应当这样认识。

值得高兴的,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应当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各种文件,力图规范各国的生产方式,达到减轻温室效应与水荒继续恶化的目的,加上现代人类拥有的强大科学技术力量,这些努力都是很可取的,反映人类在技术进步的同时,本身也有了新的觉醒,这对走可持续发展的路是极其重要的。

温室效应对全球的危害篇3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也开始向农村蔓延,并已经成为环保工作的一项现实而严峻的课题。我国明确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我们构建生态新农村提出了方向、明晰了思路。我们只有切实解决好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才能使农村真正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

环境污染已经到了不可不解决的程度,昔日的先污染在治理的方针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在的形势。目前人类已经部分认识到了自身与环境的唇寒齿亡的关系(人类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或者任意排放废弃物等有害物质时,便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同时人类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解决办法。现在就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有关的环境污染情况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吧。

一、水污染

1、概述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其实就目前人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们使用。淡水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其再生性取决于地球的水循环。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体被污染;为抽取河水,许多国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坝,改变了水流情况,使水的循环、自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80年代后期全球淡水实际利用的数量大约为每年3000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总量的1/3。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也以几何级数增长。另外,淡水资源的分布与人口的分布并不一致。例如1980年加拿大人均取水量1500立方米,仅占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的1.2%;而埃及1976年人均取水量为1180立方米,已接近该国人均可利用总量1470立方米的极限。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2、水资源保护

抽取地下水是缓解淡水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过度抽取地下水会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在我国的苏州、无锡、上海、北京等地,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了明显的地面沉降,有的地方甚至损坏了地下管道和道路。因此,在发展工业,建设城市的同时,就要注意到水资源的保护。因为一旦水资源受到污染,将严重的制约工业、农业的发展。要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还是在于要发动全球人民,增强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意识。同时大力研制循环用水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污水净化技术等,并对排放污水或污染物质严重的企业、生活区进行合理管制和必要的惩罚,以增强保护水资源意识。

二、大气污染

1、概述

在干洁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所谓干洁空气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大气(由混合气体、水气和杂质组成)除去水气和杂质的空气,其主要成分是氮气,占78.09%;氧气,占20.94%;氩,占0.93%;其它各种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气体(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种复杂的成分,在燃烧后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即使不含杂质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也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为燃料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发温室效应,致使地球气温上升。所谓的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就像温室一样,促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约占大气总容量的0.03%,许多其它痕量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其中有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强。

2、大气层的保护

许多环境问题是跨国界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如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大气污染,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决。人们在70年代早期开始认识到氟氯烃可能对环境有害,并且开始寻找代替品。到了80年代中期,臭氧层破坏的证据已经日益清楚,采取共同行动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到了1987年,许多国家的代表汇集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这个协定书是对付世界环境公害的一个开创性的国际协定,目的是控制氟氯烃和其它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的消费量,保护地球的外衣,也保护人类自己。经过修正后的蒙特利尔协定书是一个有约束力的国际协定。按照规定,工业国的氟氯烃和其他受限制物质的排放量必须立即减少,在2000年以前逐步完全停止使用这类物品。发展中国家在1996年以前可以继续有限度的增加这些物质的消费,然后就应当逐步减少,到2010年时必须完全停止使用这些有害物质。除了时间上的优惠以外,这一协定书还包含了两个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条款:一个是建立一项临时多边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采取代替氟氯烃的技术;另一个是技术转让条款,要求签字国把最好的技术按照公平和最有利的条件转让出去。

我国已加入了修正后的蒙特利尔协定书,并且制定了履行国际义务的国家行动方案,包括建立保护臭氧层组织管理机构,制定有关行业的管理规范,积极开展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研究,为企业的替代技术改造安排配套资金等等。根据我国政府制定的方案,到2000年,所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总量至少要减少60%,到20xx年则完全淘汰这些有害物质。

三、固体污染

1、概述

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固体废物实际只是针对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所有者对原料、商品或消费品,往往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对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数固体废物中仍含有其它生产行业中需要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环节,可以转变为有关部门行业中的生产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可见,固体废物的概念随时、空的变迁而具有相对性。提倡资源的社会再循环,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增加社会与经济效益,减少废物处置的数量,以利社会发展。

垃圾正成为困扰人类社会的一大问题,全世界每年要产生超过计划10亿吨的垃圾,大量的生活和工业垃圾由于缺少处理系统而露天堆放,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成堆的垃圾臭气熏天,病菌滋生,有毒物质污染地表和地下水,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这种现象若得不到遏制,人类将被自己生产的垃圾埋葬掉。

2、解决办法

要解决固体废物的危害,惟有全体人民集体行动起来,充分利用资源,加强资源再利用,不随便抛弃固体物质。政府应出台一系列关于固体废物处理的条例,以规范大众的资源利用行为,减少废物排放。公民应该从小事做起,为人类自身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无垃圾困扰的环境里。

四、水土流失

1、概述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坡地还能保持完整。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总的情况是:点上有治理,面上有扩大,治理赶不上破坏。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解放初期为17.4亩,到1980年约治理6亿亩。由于治理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却扩大到22.5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全国山地丘陵区有坡耕地约4亿亩,其中修梯田约1亿亩,而另外3亿亩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损失n、p、k元素约4000多万吨亩,到1980年约治理6亿亩。由于治理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却扩大到22.5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全国山地丘陵区有坡耕地约4亿亩,其中修梯田约1亿亩,而另外3亿亩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2、水土流失的防治

温室效应对全球的危害篇4

世界粮食危机是粮食供需严重失衡导致粮价飞涨而引起的。近年来,由于粮食生产增速减缓,甚至不增反降,赶不上世界人口的增长,消费粮食的渠道增加,出现求大于供的局面。为了填补粮食供应链缺口,有的国家不得不动用库存,世界粮食储备急剧萎缩。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本年度世界粮食库存将由2002年度的30%下降到14.7%,为30年来最低;现在世界粮食储备仅为4.05亿吨,只够人类维持53天,而2007年初世界粮储可供人类维持169天。粮食短缺、存粮锐减,加上投机盛行,使得粮价飞涨。过去一年,粮食整体涨价83%,其中小麦涨价181%,大米价格一度突破每吨1000美元,比平时上涨三倍。直到现在,粮价还在疯涨,造成了近40年来前所未有的粮食恐慌与危机。

粮食是人类第一生活必需品,也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当今维系国家生存与安全的三大支柱即粮食、军力、能源中,粮食居于首位,其重要性在军事、能源之上。所以,粮食危机的影响超出粮食问题本身。

首先,粮食危机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粮食短缺、粮价飞涨使广大居民生活水平锐降,贫困阶层更要遭受饥饿之苦。这不可避免地要加剧社会矛盾,爆发不测事件。现在粮食危机已使33个国家动荡不上述因素共同推高了粮食生产总成本,从而引起粮价上涨。以玉米生产为例,每亩玉米生产成本呈逐年增加趋势,从1995年~2007年,总成本上升了50.4%,生产成本和土地成本分别上升了34.1%和260.7%。生产成本构成中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分别上升了26.9%和43.6%。

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来看,粮食实际价格上涨是工业化中后期必然面临的问题。中国经济目前处于“费景汉一拉尼斯拐点”,而在超过了“费景汉安,在加勒比、非洲和亚洲地区不少国家发生骚乱和,海地总理还因此而辞职下台。

其次,粮食危机激化了南北矛盾,是造成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紧张、动荡的一个新因素。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是这次粮食危机的主要受害者。它们由于种种原因粮食普遍不能自给,其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很高,在平常年份都要将其收入的60%以上用于购买食品。现在粮价飞涨,他们为购买活命粮须付出加倍的代价,这是他们无法承受的沉重负担。发达国家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只有15%,粮食危机对其影响不大。这些国家又都是世界粮食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它们趁粮食短缺哄抬粮价大发横财。粮食危机因而深化和加剧了南北矛盾,使南北关系趋于紧张与对立,将对国际关系和国际形势全局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世界粮食危机是地球温室效应的恶果

多年来,尽管世界人口增加较快,但随着农业科技和耕作水平的提高,粮食产量增长一般高于人口增长,全球粮食供给和需求之间保持了总体平衡并略有节余,世界粮价因而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较低水平上。现在全球粮食供需平衡被打破,发生粮食短缺、粮价高企,从而爆发大范围的粮食危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因之一是全球温室效应加剧对农业生产的灾难性冲击。一拉尼斯拐点”之后,购买相同数量的农产品需要更多的货币,必须出售更多的工业品才能实现。“费景汉一拉尼斯拐点”的意义是,如果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不重视农业生产,不断向工业转移农业资源,就会出现全社会资源都趋向于赢利高的行业,社会资源开始撤离农业,造成农产品总供给的结构性短缺,农产品价格上扬,粮食问题将不可避免。

其一,地球变暖使得农业灌溉的淡水主要来源――冰川加速融化。现在,南北两极冰架先后断裂,冰层大幅缩小。其他冰川地带的冰层融速也在加快,2005年至2006年的融速比2004年至2005年的融速快一倍。2006年地球冰川平均厚度减少1.5米,而2005年只减少0.5米。这导致地球上淡水大规模流失,旱情加重,地下水位下降,土地沙漠化、盐碱化严重。专家统计,世界上现有土地的20%出现程度不等的盐碱化,可耕地大幅减少,其生产力严重退化或下降。

其二,极端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近年来,随着地球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发生的严重旱、涝、酷热、苦寒、飓风等天灾和异常气候次数之多、为害之烈都打破历史记录。这对农业生产造成破坏性影响。2007年,澳大利亚、欧洲国家、孟加拉等世界重要粮食生产国因气候灾害造成粮食减产。今年,世界大米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缅甸遭受强热带风暴袭击,水稻歉收已成定局。

其三,气候变暖利于各种害虫繁育孳生,对粮食生产带来危害。如去年世界大米第二大出口国越南发生虫灾,水稻产量和大米出口下降,导致亚洲米价翻番。受温室效应冲击,世界粮食生产出现下降趋势。2006年,全球粮食产量由2005年的60580万吨降为59180万吨,减少1400万吨,减幅达2.3%。其中低纬度的发展中国家受打击最大。鉴于温室效应难以根本缓解,低纬度发展中国家粮食产量下降趋势将持续较长时间。到本世纪80年代,印度农业生产可能下降40%,非洲国家可能减产30%,拉美国家将减产20%以上。

美国是世界粮食危机的主要推手

现在一些西方国家认为,随着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经济发展,其居民食品结构升级,吃肉太多,消耗了大量饲料粮,造成世界粮食短缺。事实上,仅就粮食消费而言,美国是世界上人均消费粮食和人均吃肉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的人均粮、肉消费在世界平均线以下。2007年,美国人均消费粮食达1046公斤,分别是印度和中国的6倍和3倍;美国人均年消费各种肉类超过120公斤,也是中国和印度的好几倍。就中国而言,粮食自给率在95%以上,每年进口少量粮食主要为了调剂粮食口味和补充饲料,去年中国还出口了1000万吨粮食。中国利用只占全球7%的耕地解决了占全球22%人口的吃饭问题。

当前这场世界粮食危机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美国要对世界粮食危机负主要责任。

第一,美国是世界温室气体的最大排放国和国际社会减轻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障碍。美国人口只占世界5%,温室气体排放量却占世界25%,人均年排放20吨,是中国的7倍。美国拒绝《京都议定书》规定的起码减排义务,使国际社会缓解温室效应的努力不能奏效,它的所作所为是全球温室效应形成和加剧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二,美国是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的第一大户。为了缓解进口高价石油的压力,美国利用其世界最大粮食生产国和最大储粮国的优势,率先大规模生产生物燃料乙醇。2007年,它将粮食总量的1/3用来生产乙醇,用掉玉米8100万吨。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全球粮食紧缺和供求关系紧张。

第三,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严重冲击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美国为鼓励粮食出口,长期对农产品实行高额补贴政策。1995年至2002年,美国农业补贴达1140亿美元,年均补贴142.5亿美元。美国高额补贴粮食出口,压低了世界粮价,使发展中国家粮食出口和粮食生产遭受沉重打击。现在粮价劲升,美国的农场主又有补贴之利,在国际粮食市场竞争中占尽优势,同样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

第四,美国放任美元大幅贬值,造成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资本大举涌入粮食市场,哄抬了粮价,加剧了世界粮食危机。

美国粮食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垄断和操纵世界粮食市场,最大限度地增进其国家利益。它除了利用粮食杠杆影响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外,在经济上也大发粮食危机之财。尽管美国近年耗费大量粮食于生产生物燃料上,粮食出口有所减少,但高粮价使其出口收入不减反增。2007年,其粮食出口收入达1010亿美元,比2006年净增190亿美元,增幅达1g%。

温室效应对全球的危害篇5

包头地区共有变电站62座。其中,500kVSF6断路器23台,220kVSF6断路器166台,110kVSF6断路器270台,GiS断路器共计98台,运行的SF6断路器共有557台。现在部分的SF6断路器已进入了设备陈旧老化更换阶段,给设备检修维护增加了很多的工作难度。在运行中断路器常常出现爆炸、漏气、补气现象以及设备大修工作。据统计2010年补充SF6气体的断路器共有48次,SF6气体的危害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保证人身健康,保护大气环境是作为一名电力工作者的职责。

2、潜在危害

SF6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在空气中不燃烧,不助燃,与水、强碱、氨、盐酸、硫酸等不反应;具有优异的绝缘,灭弧性能,外型优美,电气性能良好,体积较小,无需另设消防设备。所以SF6断路器在电力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SF6气体在大功率电弧、火花放电和电晕放电作用下产生有毒气体。有毒气体的来源主要从5个方面:产品不纯;SF6气体在高温电弧发生作用时而产生的某些有毒产物;SF6气体分解物与其内的水分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某些有毒产物;SF6气体及分解物与电极及金属材料反应而生成某些有毒产物,SF6气体及分解物与绝缘材料反应而生成某些有毒的产物。这些有毒气体对人体和环境有很大的危害,其中在人体表现在乏力、记忆力差、打喷嚏,呛咳,咽部干燥,咽痛,有烧灼感,呼吸不畅,胸闷气短,吞咽困难,皮肤瘙痒,头痛,严重时呼吸困难,喉头水肿、溃烂,昏迷以及甚至致死亡。另外,SF6气体暴露在空气中对温室效应具有潜在的危害。据资料调查,现在全球每年生产的大约8500tSF6气体中,约有40%用于高压开关设备。因此,SF6气体的使用和管理必须引起重视,减少排放量,加大治理力度,做好SF6气体防护和回收是管理人员和执行层需要重点落实的工作。

3、存在的问题

3.1安全意识淡薄

SF6断路器在日常运行、维护、检修工作中,多数注重机构本体、操作机构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而往往忽略了主触头断弧能力的介质所产生的危害,当遇到各种气体排放故障和漏气异常时,急于抢修却忘记穿防护服,气体回收处理不当造成对大气排放污染,操作不讲究检修工艺,工作安全措施执行不到位,一些员工明知道其危害性确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图省事,忽略了自我防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等现象。产生以上原因根源在于管理层安全意识淡薄,员工安全意识模糊的集中体现。

3.2环境意识淡薄

SF6断路器释放出的气体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和危害在一些员工缺乏认识,对环境保护知识缺乏教育,只想到释放的气体对大气来说微乎其微,缺乏全球意识和累加效应。近年来,大气的温室效应对全球的气候影响提到了日程上,SF6气体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对气候产生致命的影响。由于使用者的环境意识淡薄,在生产使用和管理各个环节存在着漏洞,造成气体回收不到位,处理不当。

3.3回收处理不到位

SF6气体回收装置的使用和管理不到位,使用不方便,操作者缺乏操作经验,回收装置缺乏,回收后处理手段缺乏。SF6气体的回收处理更差,废气几乎都是一放了之或经过简单的过滤吸附而排放到大气中。从整体上看SF6气体回收到处理全过程缺乏治理力度。

温室效应对全球的危害篇6

1.臭氧层的破坏

臭氧的分子式为o3,它的氧化性极强,极易分解,很不稳定。臭氧层分布在海拔15千米至35千米的平流层里,对地球的生命体起着一个保护作用。它能够吸收太阳释放出来的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动物和植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过多的紫外线照射会诱发皮肤癌、基因突变、破坏植被和农作物。但是随着氟利昂在压缩机里的使用,平流层里的臭氧层越来越稀薄,在南极、北极、等地已经出现了臭氧层的空洞。

氟利昂分解臭氧的反应式为:

①CFCl3CFCl2+Cl;②CFCl2CFCl+Cl;③Cl+o3Clo+o2;④Clo+o2

Cl+o2;⑤o3+o

2o2。

其中,氟利昂分解出来的氯原子成为促使臭氧变成氧气,而氯原子作为催化剂,本身并无变化,一个氯原子破坏臭氧分子的数量可以达到10万。

臭氧层被破坏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如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氮的氧化物,硫酸的酸雾,火山灰粒子等。要怎样才能保护臭氧层不再受到破坏呢?

科学家们早已经尝试用其他的物质来替代氟利昂的位置,减少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然而对于一些工业废气,如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企业在排放之前应当做出相应的处理。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大家都应当努力。

2.光化学烟雾和灰霾的危害

近年来在我国的上海、南京、深圳、武汉、北京等地陆续出现了光化学烟雾污染和灰霾天气,证明我们的生存环境已经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光化学烟雾是指汽车的尾气、工厂排放的废气里包含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这些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醛、酮、酸等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形成浅蓝色有刺激性的烟雾。经过一次污染、二次污染,光化学烟雾的成分已经变得非常复杂,具有强氧化性,能刺激人类和动物眼睛及呼吸道黏膜,伤害植物叶子,加速橡胶等材料的老化,并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灰霾是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的含量过高,让空气变得浑浊、能见度很低。灰霾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灰霾的粒子比较小、分布也比较均匀,用肉眼无法看到。灰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灰霾的成分很复杂,包含了上百种颗粒物,进入呼吸道,会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引发鼻炎、支气管炎甚至肺癌等疾病。紫外线能杀死大气中大部分的细菌和病毒,灰霾天气还会导致近地层紫外线减弱,使传染病患变多。灰霾天气还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让人产生悲观情绪。灰霾和光化学烟雾还是一对孪生兄弟,灰霾天气会让光化学烟雾提前到来,让空气更差,环境污染更加严重。

3.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温室效应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二氧化碳又被称为温室气体,它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越积越多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屏障,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反射,地球表面变得越来越热。温室效应的直接危害是引起全球变暖,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淹没地势较低的土地,进而导致生物群落的纬度变化和物种的变异及灭亡。

4.酸雨的危害

酸雨也是目前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酸雨的形成主要因为水蒸气从大气中溶解了大量的酸性物质,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汽车的尾气、工业的排放、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是这些酸性物质的主要来源。酸雨可导致土壤酸化,建筑物和雕塑被腐蚀,损害森林和植被,破坏鱼类和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

温室效应对全球的危害篇7

[关键词]家用电器室外设备雷电危害防雷措施

[中图分类号]tU856[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4)-4-269-2

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不断扩大。住房鳞次栉比地建造起来,各种家用电器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在享受这些先进的家用电器的带来便捷、舒适生活的同时,建筑物内灵敏的家用电器因雷击造成的事故也不断发生。因此本文就热水器系统、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空调系统等自身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有关现代防雷技术理论,提出相应的防雷安装措施,为以后家用电器的防雷安装提供参考。

1雷电的危害方式

1.1直击雷的危害

直击雷是指雷电直击在建筑物和构筑物上,它的高电压和大电流产生的电磁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会造成许多危害。在文中会提到直击雷对热水器、空调室外机,卫星电视接收器的损害。直击雷几率小但危害大、范围广。

1.2静电感应的危害

静电感应是指雷雨云闪电时强大的脉冲电流使云中电荷与地面中和,从而引起静电场的强烈变化,导致附近导体上感应出与先导通道符号相反的电荷,雷雨云主放电时,先到通道中的电荷迅速中和,在导体上感应电荷得到释放,如不就近泄入地中,就会产生很高的电位,造成火灾损坏设备。

1.3电磁感应的危害

电磁感应是指雷电流在50―100us的时间内,从零安培变化到几十安培,再由几十安培变化到零安培,在其周围中产生瞬变的强电磁场,在空间变化电磁场中的被保护物,不论是导体还是非导体均做切割磁力线运动,使其产生很高的电磁感应电动势造成危害;同时闪电能辐射处从频率为几赫的极低频率到几千兆赫的特高频率,其中以5―10KHz的电磁辐射强度最大。建筑物距离雷电较近时,主要受电磁辐射的影响,轻则干扰信号线、天线等无线电通讯,重则损坏电器设备。

1.4雷电波侵入危害

雷电波侵入是由于雷击而在架空线路上或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线或管道迅速传播的雷电波。雷电波侵入可毁坏电气设备的绝缘,使高压窜入低压,造成严重的触电事故。属于雷电波侵入造成的雷电事故很多,在低压系统这类事故约占总雷害事故的70%。例如,雷雨天,室内电气设备突然爆炸起火或损坏,人在屋内使用电器或打电话时突然遭电击身亡都属于这类事故。

1.5球形雷危害

球形雷(即球状闪电)是一种橙色或者红色的类似火焰的发光球体,偶尔也有黄色、蓝色或绿色的。大多数火球直径在10―100cm左右。球形雷出现的次数少而不规则,因此取得的资料十分有限,其发生的原理现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球形雷能从门、窗、烟囱等通道侵入室内,极其危险。

2家用电气系统组成分析

2.1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太阳能热水器系统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辐射能把水加热的一种装置,是目前太阳热能应用发展中最具经济价值、技术最成熟且已商业化的一项应用产品。

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包含有集热器、保温水箱、连接水管等三大部分组成。集热器,顾名思义,是集热元件,安装在空旷向阳的屋顶,利用的是太阳的辐射热量把水加热。

保温水箱是储存热水的容器,把集热器在白天产出的热水储存起来供人们在晚上使用。

连接水管是将热水从集热器输送到保温水箱、将冷水从保温水箱输送到集热器的通道,使整套系统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路。设计合理、连接正确的循环管道对太阳能系统是否能达到最佳工作状态至关重要。

由于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器和保温水箱安装在空旷的屋顶上,易遭受雷击造成损坏。

2.2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卫星电视是由设置在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卫星,先接收地面电视台通过卫星地面站发射的电视信号,然后再把它转发到地球上指定的区域,由地面上的设备接收供电视机收看。采用这种方式实现的电视就叫卫星电视。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包括室外机(俗称锅盖)、室内机(接收机、电视)、传输线等三部分组成。锅盖通过抛物面天线、馈源、高频头等用于接收、放大、传输卫星转发的信号给接收机。卫星电视接收机是指将卫星降频器LnB输出信号转换为音频视频信号或者射频信号的电子设备,通过电视成像。卫星电视传输线和一般的有线电视线的线是一样的,学名叫75欧姆-同轴电缆。

2.3空调系统

空调即空气调节,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速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空调系统由空调主机、空调内机、铜管、电线等部分组成。空调制冷(热)的四大部件: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中前三件都在室外机,室外机中的压缩机是空调的心脏。室外机室内机中间通过管路和电线连接,实现对空气的冷热交换。

3雷击造成的损害预测

由上述各电器系统的组成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它们都有室外机部分、室内机部分,和连接部件组成。在该家用电器所在的建筑物遭受雷击时,这些家用电器的室外部分很容易就直接受到雷击,或者因雷击电磁感应上强的雷电流。强雷电流通过室内/外机中间的连接部分传到到室内机上。从而使得家用电器设备上产生强的雷电流。如果此时有人在使用太阳能设备,则会发生触电伤亡。如果雷电流过大且不及时疏散,会形成暂态电位,在建筑物中形成电位梯度,当建筑物内有人在活动时,就会造成跨步电压,当跨步电压超过允许值时,也会造成人员伤亡。当雷电击中在卫星电视和空调室外机上时,雷电流经电视机和空调线路造成电器火灾对人产生二次伤害等。

4防雷措施分析

现代防雷技术的原则:全方位防护,综合治理,层层把关,把防雷看成一个系统工程,这是由于雷电灾害的无孔不入,到目前为止人们仍没有完全的避免雷击的方法。“防雷”并非是预防雷电的发生,而是给雷电流设计出一条流入大地的通道,而不是让它流过被保护建筑和设备。

防雷的基本原理就是提供一条使雷电(包括电磁脉冲辐射)对大地泄放的合理低阻抗路径,而不是让其随机性选择放电通道,其含义就是要控制雷电能量的泄放与转换。防雷措施可以简要的概况为:

(1)躲:就是避开雷电的侵袭。在建设规划选址时,需要考虑防雷,尽可能的躲开雷电易发区,比如说山顶、湖边,这样可以减少费用。这样会使建筑或建筑群安全。另一种是在雷电来临之前,切断电源,使雷电不能进入用电设备等,像卫星电视、空调就不会发生损坏。

(2)引导:利用避雷针等装置,在建筑物高处设置,保护电器设备的外机,将雷电流通过引下线传导至接地装置泄入大地,从而防止雷电电流经过建筑物,从而做到防护雷电流直接击打在电器外机上。

(3)分流:对一切可能入雷的通道,如空调电源线、卫星电视天馈线和信号线等安装上避雷器并接至地线,把沿导线传入的过电压波经避雷器分流入大地。类似于吧雷电流的所有通道堵截了,而且不止一级堵截,还可以多级堵截。

(4)接地:接地是防雷的基本措施,所有防雷措施都离不开接地系统,雷电流入地都要通过接地系统,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越小,其防护的效果越好,可以在热水器金属框架接地空调外机接地。

(5)屏蔽:用金属网、箔、壳等导体把需要保护的电子设备包围起来,雷电电磁脉冲等电磁干扰都讲被屏蔽,它是最有效的防雷措施,但是投资太大,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和依据经、济原则来选择。

(6)塔接:也是等电位联接。是在电气装置或某一空间内将各种金属导电部分以合适的方式互相连接,使其电位相等或相近,从而消除或减少其间的电位差。为了消除雷电引起的破坏性电位差,需要吧防雷地线、电源地线、信号地线及埋在地下的金属管道(自来水管、煤气管道、暖气管道等)都连接在一起,同时吧楼顶上的各种金属物,包括各种天线、灯架、广告牌、装饰物等也都与防雷接闪器和地线连接,使它们处于同一电位。

温室效应对全球的危害篇8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全球69%的农田遭到侵蚀或退化,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四分之三的土壤退化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土壤退化(包括土壤侵蚀、盐碱化、酸化以及物理和生物性变劣)的现象还在扩展。在北非和中东的干旱地区,以及南亚、东亚和拉美的部分地区,土壤风蚀尤为严重。赤道以北非洲的全部土地的11.5%受到水的侵蚀,22.4%受到风的侵蚀;中东全部土地的17.1%受到水的侵蚀,35.5%受到风的侵蚀。土地退化很大程度是因使用不当和种植结构不合理所致。全球有4000万公顷的灌溉面积由于排灌不当,不是水涝就是盐碱化,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在亚洲和非洲由于无控制地抽取地下水,蓄水层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使一些牧场和耕地荒芜。

随着干旱和过度开发,农田变成沙漠,荒漠化问题在亚非拉越来越严重。据统计,非洲可耕地的73%(约140万公顷)面临荒漠威胁。80年代荒漠化迫使1000万非洲人迁居,每年造成的损失达90亿美元。全世界100多国家存在荒漠化问题,其中80个是发展中国家。从土耳其到印度的西亚地区、从墨西哥到巴西的拉美地区、以及南美洲西部沿岸也都受到荒漠化的严重影响。沙尘暴掠、田毁人亡。荒漠化的不毛之地使人们失掉了赖以生存的沃土和家园。

2.温室效应升高

全球变暖已成举世关注的问题。在过去一百年中,全球气温平均上升了0.3-0.6度。80年代的十年中,竟有五年为本世纪以来气温最高的年份。最新的科学研究预测,21世纪空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还将继续增加,气温继续变暖,其速度将超过过去一万年中的任何时期。21世纪末全球气温平均将升高3摄氏度。全球温度升高,可能导致海平面升高,大片陆地被淹没,土地干旱和荒漠化,疾病蔓延,生物物种减少等严重问题,从而给全球生态及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带来重大影响。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是温室效应,即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烷烃等气体,释放到包围地球的大气层后形成了一层类似“温室玻璃”的气体层,阻碍了地球有效散热,使地球气温升高。

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换言之,分布在非洲、中东、东南亚、中美洲这四个温室效应重灾区。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发表的报告指出,在拉美(特别是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厄瓜多尔和秘鲁)已受到季节性或周期性的气候偏差(如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不利的社会经济后果”。气候变化可能对拉美人民的福利、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居住在洪水易发地区的贫民区的人们威胁最大。此外,在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一些最依赖于环境资源和污染严重的工业(如化工)发展最快,但减少或防止破坏的能力又较低。

尽管国际上采取了各种措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缓解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变暖现象,但直到90年代上半期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继续上升,1990年至1995年期间,发展中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比例从29%上升到35%。今后随着亚洲、拉美等地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到2100年全球的能源消耗将比1750年工业革命前成倍增长,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预计也将增加一倍。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全球平均每消耗千美元能源燃料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约为0.3吨,其中发达国家只有0.27吨,而发展中国家却为0.42吨。

臭氧位于大气的平流层,它可以吸收太阳发出的紫外线,从而防止紫外线对人体的有害辐射。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和辐射的增强,将会严重影响粮食等农作物的增产。工业制冷、气雾剂及溶剂所排放的含氯氟烃等,是导致臭氧层出现空洞的根本原因。最新资料表明,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面积已达2000多万平方公里,约为欧洲陆地面积的两倍。有关人士指出,如果人类再不改变发展模式,21世纪人类面对的将是“温室效应”的挑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3.森林面积锐减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和效益。据史料记载,地球上三分之二的陆地曾被森林所覆盖,森林面积达76亿公顷。估计,到20世纪末,世界森林面积已下降到占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到2020年将下降到七分之一;如果任其发展下去,170年后全世界的森林将消失殆尽,人类将陷入巨大的灾难。

在世界林业中,热带森林又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据统计,全球现有20亿公顷热带雨林。它是地球上拥有生物量最高的天然生态系统,为人类和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它是巨大的物种贮存库,在雨林天蓬遮盖下栖息的物种占全球物种总数的一半。热带森林还是人类医药宝库。据不完全统计,生长在热带森林中可供提炼抗癌药的植物就有3000多种。

然而,近几十年来,森林无节制的采伐,以及经常不断的森林火灾,导致森林面积骤减。尽管近10年来,全球环保意识有所加强并采取了一些雨林保护措施,但是全世界热带雨林仍以每分钟29公顷、每年约154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毁林面积最多的是美洲,每年为561.1万公顷。被称为“世界之肺”的南美亚马逊热带雨林,其面积约占世界热带雨林的三分之一,对全球的气候变化和生态平衡影响甚大。由于无计划砍伐森林,亚马逊河平均每年丧失200万公顷绿林。如果按目前每年减少5.5万平方公里林区的速度计算,再过80年,亚马逊原始森林将要消失而成为一片沙漠。

其次是非洲,每年被毁面积达367.6万公顷。亚洲虽然仅为201.6万公顷,但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到2010年东南亚地区的大部分热带雨林可能消失。目前,热带地区发展中国家平均10%的人口就业有赖于雨林,热带国家中共有3.5亿人年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雨林。

制止乱砍乱伐,植树造林,为农业发展筑起绿色屏障,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头等紧迫任务。

4.水资源面临危机

保护水资源已刻不容缓。80年代末全世界年淡水用量为4.13万亿立方米。据专家测算,到20世纪末,全球年淡水用量将增至7万亿立方米,年人均可供水量将由90年代中期的3000立方米降至2280立方米。根据关于一个国家如果平均每人每年供水不足1000立方米即为缺水国家的标准,目前世界上有80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不足,其中26个国家(11个在非洲、9个在中东、6个在其他地区)的3亿多人生活在缺水状态中,到2010年还将增加8个国家。据世界银行预测,在今后30年,中东、北非地区的水源供应量将比60年代下降80%。

更为严重的是,水源污染日趋严重。现在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水,17亿人没有充足的卫生设备。估计,在发展中国家,95%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即排入江河湖泊;80%的疾病是由饮用了不净水而引发的,水中的病菌和污染每年造成250万人死亡。

缺水问题还将严重制约21世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制约其农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水,现在全世界每年用水的80%用于水利灌溉。

此外,水资源日益短缺,甚至导致一些国家为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国际舆论认为,20世纪发生的许多战争都是为了争夺石油而引起的,到21世纪将多半是为水源而战。当今世界上有40%的人口居住在两个或两个或更多国家共享的流域之中,淡水的短缺加剧了一些国家的水源政治纠纷(如以色列与阿拉伯邻国的约旦河水之争)。在南亚、中亚、中东地区,由于水引起的争端和冲突可追溯到数千年前,至今这些地方仍存在出现紧张局势的可能性。合理分配用水,保护现有水源、开发新的水资源已迫在眉睫。

5.海洋遭到污染

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长期以来,人类把海洋视之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据统计,7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产业产值每10年就翻一番,估计2000年可达到1.5万亿美元。

随着人口的增加,开发利用海洋的强度加大,进入海洋中的污染物质会越来越多,海洋成为人们藏污纳垢的无底洞。当前,农药等有机物和无机元素,以及汞、铅等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的重金属均被大量排入海洋。世界每年向海洋倾倒的废弃物达几十亿吨。排入海洋中的油类达数百万吨,其中通过河流排入约500万吨,船舶排入约50万至100万吨,海上油田排入约100万吨。

大量的污染物毫无节制地排向诲洋,使沿海河口、海湾以及沿海大中城市毗邻的近岸海域污染加剧,海洋环境质量逐年下降,近海污染范围扩大。海洋的污染造成海洋环境灾害不断发生,海洋资源与生态破坏严重,海洋生物物种减少,一些世界上著名的渔场基本上不再形成鱼汛,对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有或长或短的海岸线,也面临着海洋污染问题。例如赤潮五、六十年代只发生在工业发达国家的沿岸水域,现在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海洋环境灾害;且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

对海洋构成另一种威胁的是温室效应。大量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全球气温升高、极地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据测算,海平面每上升100厘米,意味着人类生命、财产将蒙受巨大损失:如在中国,这将危及沿海地区7000万人口的生存;在埃及,人口的七分之一将被迫迁移;孟加拉国受害人口将高达60%;而马尔代夫和马绍尔群岛共和国等海岛国家将面临灭顶之灾。

6.生物物种减少

人类的生存与动植物的命运密切相连。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最重要因素。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动物和植物?目前人类尚不知详。据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的粗略估计,世界已识别的物种(包括各类动物、鸟类、鱼类、植物、昆虫以及其他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共计139万种;加上尚未命名和识别的,总计超过3352万种。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预测,20世纪90年代世界生物物种的5%至15%将消失,每天可能有40至140个物种灭绝;未来20至30年内将有25%的物种有灭绝的危险。热带森林生物灭绝最为严重。由于中美洲、南亚和东亚的原始森林遭到砍伐烧毁,数以万计的昆虫、动物和植物已经绝迹,数以万计的物种也面临绝种的危险。估计,今后30年内大约有5%-10%的热带森林物种可能消失。在地中海气候区,如非洲南部、智利中部等地方,至少有10%动植物处在危险之中。

同时全球淡水系统物种消失也十分惊人。墨西哥流域所有本地鱼类已经绝灭;马来西亚原有266种鱼,现已灭绝了一半。与陆地相比,濒临海洋的各国状况稍好一些,但也不容乐观。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也出现了“全球性危机”,大马哈鱼、海龟、海鸟、鲨鱼等海洋生物正在遭到大量捕杀;河湾、盐沼、海草层等沿诲生态系统已严重退化,威胁着赖以生存的沿海动植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人类最紧迫任务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的课题。

7.能源消耗增长迅速

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世界能源消费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发达国家的比重逐渐下降,而亚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比重大幅上升。1995年世界能源消费量达36490万亿热单位,比15年前增长了将近77%,其中发展中国家整体能源消费量增长了近252%,而亚洲国家和地区增幅高达268%。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增长率仅为48%。石油、天然气和煤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三大主要能源。

石油素有现代经济的“血液”美称。在两次石油危机冲击下,发达国家因能源效率提高、产业结构优化,石油需求减缓。而发展中国家的石油需求增长却持续强劲。1986--1996年期间,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费量由7.46亿吨增至11.41亿吨,年增长率为4.3%,为世界平均年增长的3倍。尤其是,亚太地区消费剧增,10年间石油消费年均增长率高达5.4%,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区;预计,今后10--15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量的一半以上将来自亚太地区,并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区。

国际能源机构预计,今后15年内由于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钢铁、化工以及火力发电等高能耗工业,其能源消耗将超过发达国家。到2010年,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费量可达到每天3100--4300万桶;发展中国家消耗的原油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将从目前的三分之一上升到约二分之一。

据美国能源部的报告预测,在未来20年内,煤仍是世界发电以及诸如钢铁、水泥和化工等工业的主要能源;到2015年煤消费量将达13470万亿热单位,年均增长约1.9%。煤的消费增长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中国和印度就占了煤消费增长的82%。

虽然在工业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也在努力实现能源多样化,但是石油以外的能源开发和利用遇到来自资金、技术以及社会方面的制约。例如,在全球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和防止温室效应的呼声下,进一步增加煤炭的消费日益困难;由于社会舆论的压力,核能的发展也受到限制。至于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海洋能、风能和生物能,需要大量资金和先进技术。今后除非技术上出现重大的突破,否则难以广泛、大规模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如何选择利用能源问题上,何去何从,对发展中国家将是一个难题。

8.固体废弃物处理能力有限

目前,世界各国抛弃的垃圾越来越多,甚至被认为全球净土的珠穆朗玛峰、南极,都有垃圾“光顾”。近年来,垃圾又在太空“落户”。在太空轨道上高速运转的太空垃圾,成为危险的“飘游炸弹”。

世界上产生垃圾最多的是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仅美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垃圾就达20亿吨以上。发展中国家所产生的垃圾问题也相当严重,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许多城市产生固体废物超出了它们能够收集和处理的数量。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处理城市废物的费用常常要占到市政预算的1/5到1/2,即使这样也还有大量废物待处理:雅加达(印尼)30%、卡拉奇(巴基斯坦)2/3、达累斯萨拉姆(坦桑尼亚)4/5的垃圾被随意弃置,没有收集和处理。

虽然贫民区产生的人均固体废弃物数量相对少些,但是这些地区收集和处理废物的服务也最弱、最差。即便市政当局为收集废物安排足够的费用,但安全处理废物仍然是个问题。还有,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主要的处理方法仍是露天倾置堆放和场地填埋。因此,由废物燃烧造成的大气污染、气体泄漏、甚至爆炸,时有发生。

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有毒废料还不是一个普遍问题;但是随着工业发展,这类物质的数量会不断增加:泰国有2.6万多家工厂产生危险废物,是10年前的三倍。近年来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西方工业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急需外汇的心理,把被称作有“致命危险”的工业有毒废料运往亚非拉等地。发展中国家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危险废物的堆放地。国际舆论愤怒地指出说,亚非拉“不是富国的垃圾箱”。一些有识之士呼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一道来解决这个可能遗患后人的全球问题。

9.自然灾害仍频

20世纪90年代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旨在通过一致的国际行动,将当前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特别是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失减轻到最小程度。随着科技发展,目前人类已经有一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尽管如此,自6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愈加频繁,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没有减少,反而有上升趋势。据统计,60年代大型灾害16起,70年代19起,80年代则有70起;造成的经济损失,60年代估计为100亿美元,70年代则为300亿美元,80年代高达930亿美元。

80年代非洲大干旱至今令人难以忘怀。那次大干旱持续时间达4年之久;旱灾覆盖地域波及非洲34个国家,总面积占非洲大陆的44%:从东非的非洲之角,横贯中部非洲,到西非沿岸,北起撒哈拉沙漠,直至南部非洲;受灾人口达1.5亿,约占非洲总人口的1/3。这场20世纪罕见的特大旱灾造成无数良田颗粒不收。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84年非洲谷物总产量比正常年景减产20%。80年代后期,非洲大部地区气候转人正常,但又遇到前所未见的蝗灾。

20世纪90年代,气候异常又是颇为引人注目的。以洋流水温上升为特征的厄尔尼诺刚刚离去,以洋流水温下降为特征的拉尼娜又迅猛袭来。厄尔尼诺、拉尼娜对热带地区,尤其是对太平洋地区的影响最为强烈。太平洋东岸的智利、秘鲁等南美国家暴雨(大雪)成灾,洪水泛滥,大片农田被淹;而加勒比地区的海地、洪都拉斯却发生了严重的高温干旱天气;在太平洋西部地区,印尼、菲律宾等国遇到了最严重的干旱,干燥的气候还导致了大范围的森林火灾;非洲许多国家自1997年10月以来多次发生严重洪水,数十万人被迫离开家园。拉尼娜现象通常是紧随着厄尔尼诺之后出现,主要与飓风、大暴雨和严寒的气候相联系。

世界气象组织认为,厄尔尼诺一拉尼娜的影响已超过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全球气候异常的主要因素。环保专家认为,厄尔尼诺现象实际上是人类长期破坏地球自然环境造成的恶果,是人类咎由自取,并且祸害无辜的下一代。

10.人口压力巨大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人口作为基础。1994年在开罗举行的联合国第三次人口与发展大会提出的口号是人口、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可待续发展,把人口、发展、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

目前,世界大约80%的人口居住在发展中国家,而有74个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在今后30年里人口翻一番的局面。联合国估计,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5亿,其中新增人口的90%将在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虽不是导致发展中国家贫困化的根本原因,却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使贫困化问题更加严重。人口的增长增加了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但也对自然资源形成额外的压力。尤其在城市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其承受能力,如住房、医院和其他基础设施等。更多的人还将产生更多的废弃物,生活环境更加恶化,传染性疾病更易流行。联合国人口委员会预测,2006年世界城市人口的一半将生活在城市中;到2015年,全世界将有26个城市跃入特大城市行列,其中22个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展加重了地球的环境污染。

温室效应对全球的危害篇9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防护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833-01

1消毒供应中心内的危险因素

1.1消毒供应中心弥散气体的危害常用含氯消毒剂释放出氯对皮肤黏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溅入眼内可导致烧伤[1]。

1.2消毒供应中心仪器物品的危害

1.2.1粉尘吸入护士制作各种辅料、棉球、纱布可产生粉尘,空气中粉尘微粒浓度高,极易吸入呼吸道,长期刺激可损伤呼吸中枢系统。

1.2.2噪声长时间暴露于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可影响人的内分泌,心血管和听觉系统的生理变化,工作易疲劳、烦躁、头痛、听力下降等。

1.2.3高温、潮湿环境用于灭菌的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温度范围121―134℃,高温环境工作出汗多,易导致中暑,从高压蒸汽灭菌器、烘干机中取送物品时操作不慎易被烫伤,由于初洗去污区地面潮湿,空气湿度大,易引起关节炎。

1.2.4紫外线紫外线对眼睛、皮肤都有损害,它所产生的臭氧浓度〉0.3%会导致人体中毒。

1.2.5锐器损伤回收清洗包装医疗器械时,接触各种锐利器械如各种穿刺针、剪刀等很容易被刺伤,锐器刺伤可传播30余种血源性传染病,污染的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因素[2],有发生HiV、HBV、HCV的危险。

1.2.6微生物气溶胶世界上约有500多种致病菌,经气溶胶传播的至少有100多种,占全部传播途径的首位[3]。超声清洗、用毛刷手工清洗及压力水枪喷溅会产生微生物气溶胶,吸入呼吸道对健康造成危害。

2管理措施

2.1提高护士的个人意识定期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操作规范,把职业安全教育作为培训、考核的主要内容。

2.2树立“关口前移”的预防理念使护士牢固树立“任何患者的血液及污染有血液的物品都存在严重潜在感染”的观念,在清点回收、清洗处理污染物品时,严格执行标准防护:戴帽子、口罩、双层橡胶手套、防护眼镜,穿隔离衣、防水围裙,穿防水鞋。

3技术性措施改进消毒物品,用无毒代替有毒,用低毒代替高毒。配备噪音小、性能好的设备,采用隔离操作,减少人体接触。

4预防措施加强防护品的检查维护和保养,发现不符合要求及时更换。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人员实行定期体检并建立体检档案,定期接种乙肝疫苗,提高机体免疫力。定期对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测,以便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5针对性安全防护措施

5.1化学因素损害的防护凡接触化学消毒剂应佩戴防护用具,浸泡消毒加盖以减少挥发。5.2物理性危害的防护紫外线消毒后注意通风。对产生噪音的设备安装隔音材料或为员工配备防护耳塞,工作完毕及时关闭灭菌器和排气扇,减少噪音污染。高温工作区域安装降温设备,取放物品应戴手套,穿长袖衣服以防烫伤。在制作敷料、纱布、棉球等物品时,应戴口罩,减少动作幅度。

5.3加强生物因素损伤的防护和处理一旦发生锐器损伤应立即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再用肥皂液流动水冲洗后,用0.5%碘伏消毒,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确认污染HBV阳性,误伤者又没有免疫力,应在误伤后24小时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未接种乙肝疫苗则应同时接种第一针,接受过乙肝疫苗则应确认其抗体水平,不足的则应补充注射。确认污染HiV阳性,应立即应用一些如aZt等抗病毒制剂或联合用一些蛋白酶抑制剂,以降低感染率,根据不同传染病最长的潜伏期,确定对伤者追踪观察时间。配备收集锐利器械的耐刺容器盒,规范操作行为,把防止锐器伤害的各项操作要求纳入操作规程。超声清洗时加盖,手工清洗时在液面下刷洗,避免压力水枪冲洗时喷溅,减少微生物气溶胶污染。

参考文献

[1]赖美玉,李晓玲,陈碧英,等.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J].全科护理,2009,7(8B)2134.

温室效应对全球的危害篇10

的有可持续性的发展等内容。本文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试论述在国际环境保护法律不公正、无作为的当今社会,一国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的发展困境。

关键词:环境保护;国家利益;国际法

中图分类号:F3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近100年逐步认识到的一个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切切相关的领域。人类在不断的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在不断的从大自然中巧取豪夺、大肆破坏受到惩罚后,逐渐认识到环境的恶化对人

类自己生存发展的威胁。

一、生态环境破坏的危害

1、酸雨

酸雨是当降水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其酸碱性值小于5.65的降水。1酸雨主要是通过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过量量酸性物质造成的。该种生态问题危害很大,可以腐蚀古建筑、文物、工业机械,使

其使用寿命缩短;沉淀于河流、江湖之中,合成某些重金属化合物被水生动植物吸入体内,最终危害人体的健康;酸雨可以使土壤酸化,降低土壤肥力,对农业破坏甚大;也会侵蚀森林、湿地,尤其是

热带雨林,造成全球生态系统的紊乱。

2、全球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是由于人类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同时也有一少部分森林大火等自然因素。全球变暖所带来的负效用远大于正效用,全

球变暖可以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威胁近海城市的安全;通过影响气候,影响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可能导致大量动植物灭绝;气候所决定的年平均降水量和气温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全球性的气候

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

3、水污染

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水体污染的影响不仅在于工农业生产之中,更加严重的是饮用水的污染,饮用水的污染会严重的危害人体的健康。

二、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利益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污染问题的治理与解决是关乎人类生存的重要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影响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也同时更加对我们的子孙影响甚重。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时,不应该回避在解决当今

国际性生态环境问题时所面临的困境:

首先,国际性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国际性的生态环境问题,都是影响范围广、受灾人口众多的环境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都牵扯多个国家。如一条河流流经5个国家,河流在源头处污染,以至于流经的其

他4个国家的人畜饮水都受到了污染,在处理这样的问题时,责任本应该属于造成源头污染国家的,但找出解决这种因落后工业体系、技术手段落后而造成的河流污染治理的解决方法就十分的困难,本身

无法凭借自身力量改善本国工业体系落后、粗放型的现状,而本国的发展又不能停滞不前,发展又要继续,又不太可能依靠其他受灾的4个国家为其进行全套的产业升级买单,因此,这种问题就很难解决

。国际性生态问题的流动性使得解决这些问题时难以明晰责任、划分任务。

其次,国家利益与国际性环境保护之间的博弈。现代社会的组成是各类国家,不论是民主国家还是专制政体,他们的政府在做任何决定之前都要考量该项活动是否违背了自己的国家利益,危害自己国家

、利益的任何国际政策他们都不会有任何认同感。同时,我们知道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所涉及的地区范围,牵扯的国家,所影响的人口数量是无法想象的,同样的,如此巨大范围的环境问题在解决

时,必然话费也是超乎想象的,设想我们一个地区的环境治理的提议都被当地政府极力的推三阻四,这种短时间收不到任何经济效益的高额投资是很难让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政体的决策者点头的。

再次,有限政府与全球性生态问题治理长期性的矛盾。当今的国家领导政府的性质都是有限性的。绝大多数的国家政府都是在有限的任期内,行使有限的国家权力,最大程度上的行使权力。因此,为了

选票与政绩,政府都会极尽可能的运用在任期内的各种国家权力,实现民众在就业、医疗、养老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实惠。“有限政府”的有限性不仅体现在任期的有限性,更多程度的体现在有限

权力,政府所能调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是极为有限的,如果在让政府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短期基本不会取得成效的生态建设中去,也是不切实际的。无论是靠政党轮流执政的西方政体,还是能够保

持政策一贯性的社会主义国家对此都是无能为力。

三、对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建议

首先,在保证本国国家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将全球性生态问题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国际性问题只有依靠各国各地区的协同合作才能真正的解决。对于诸如全球气

候变暖的生态环境问题,单独的一个国家或一个国际合作组织也是无法实现彻底解决的,单独的依靠经济发达国家或单方面的通过制约经济落后国家的发展都是无法真正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治理全

球气候变暖这个问题的。

其次,在解决全球性气候问题时,发达国家应该更多的承担责任。经济发达的国家都是通过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实现发展的,全球性的气候问题责任也应该由那些经济发达的国家来承担。那些指

责当前中国国内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大的言论都是不切合实际的诽谤。真正污染全球的不是欠发达的国家而是早已完成工业转型的发达国家,以当前碳排放量来划分一国在治理全球气候变暖活动中的责任

是不正确的。

最后,尤为重要的是,要坚持在达成任何的双边、多边合作政策的前提就是本国的国家利益不受侵犯,在不受侵犯的前提下,各国间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合作计划才能切实的进行下去,在各国协同合作

时,可以让渡一些利益,以求同,但就绝对不可以侵犯到本国的根本利益。只有在保证各国国家利益的神圣不可侵犯,才能真正实现合作的长久牢固。“全球治理”在谋得了各国共识之后,才能真正的

发挥作用。

国家利益与“全球治理”本身存在着种种矛盾,但坚持人民的根本利益才是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国家利益绝不可以向全球气候问题治理让步,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应走独立自主之路,不应给任何形式的

以环境保护为借口的侵占国家利益的行为开绿灯。在肩负国际责任的同时,要把国家与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与国际各国合作时,要切实地把国家与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参考文献

[1]霍寿喜.酸雨危害健康[n].大众卫生报,2000(3):15

[2]酸雨是什么?[n].经济消息报,2000(2):42

[3]郑楚光.温室效应及其控制对策[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