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计算机在教育中的运用十篇计算机在教育中的运用十篇

计算机在教育中的运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6:44

计算机在教育中的运用篇1

关键词:科学技术;教育教学;教育模式

1计算机科学技术对教育的意义

回首过去,社会生产力低下,生产手段简单,生产劳动的传递只凭借经验以及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手艺”就可以进行时,不需要专门教育机构承担这方面的社会职能。但生产力不断发展,很多技能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教授。社会化大生产出现,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人才的需求加大。新的教育体制产生,新的教育家出现,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理论出现。新的教育体制比旧教育体制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是社会进步的提现。随后新的技术革命出现,出现计算机与现代信息技术,这场大变革深入各个领域,即使是教育领域,也因此发生着变化,可以说没有计算机就没有现代化。

如今,不仅大型的现代科研课题离不开计算机,现代化生产和管理离不开计算机,教育教学中对于课程的编排打印更是使用计算机,因此,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成为对未来劳动后备力素质的新要求。培养有较高文化科学素质,有较强适应力和富于创新精神的一代人,决定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这也奠定了计算机与教育,成为教育科研的重要课题,教育是前瞻性的,能让社会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产生良性循环。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实现现代化的进步。这种良性循环是需要两方面配合,一方面是物质生产部门重视后备劳动力的培养重视教育,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武装教育部门,促进教育改革;另一方面是教育部门要充分发挥原有的,特别是新的现代教育手段的社会效益,用较短的时间把学生的基本素质、知识水平和创造能力都提高到社会需求的水平上来。

2计算机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对于爆炸的信息时代,使计算机可以辅助教育系统,不仅是科学发展的趋势更是教育界的趋势,对其教育的影响有:

2.1对教育模式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影响了其传统行业,而且对传统教育也产生了冲击。使教育方式方法产生巨大变革,连同教育观念都有所影响,让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随之改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怎么能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才是重点。但学是枯燥无味,怎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怎么让学生可以更好的享受学习过程,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于现今社会的教学需求。如何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到教育教学中去,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让教育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更具有开拓性,就成了现今新型教育模式创新形成的动力。提高教学环境,帮助教师更好地讲授课程,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进行个性化的创新教育,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多媒体化的教学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2.2对学校的影响

现今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会再是发达城市,重点学校的专利,它的应用普及性,已经在各个教学领域运用。无论是正规的大型教学院校,还是私营的教育教学机构,都能使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丰富其教学内容,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现今的教学知识,模块功能化的教学方法,个性管理式的教学方案等,并促使Cai被不断深入研究,不断扩大受众覆盖面积。

2.3对施教者的影响

在信息时代之前“传道授业解惑”的渠道方式很窄,老师教授,学生单一受教,对教学知识的整体性也由学校控制,并无针对性,it时代,教师是教育的核心,是知识和思想的引导者。老师以往的教育思维是无法跟上时代步伐,应该打破这种教育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信息技术来改变这一局面。这个形式下,老师不在是知识的独占者,任何学生都可以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系统全面地获取海量的信息和知识,因此,教师的角色也必然要随之改变。老师更应当成为“导师”,使得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

2.4对受教者的影响

计算机科学技术对于学生而言,可以让学生不再枯燥乏味的听着老师教授大道理,却没有任何概念。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影响,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方案,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学习习惯有很大帮助。

3在教育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3.1远程教育的作用

远程教育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必然产物,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跨越时间、跨越地域受到更好的教育。全世界对于教育的重视,人才的需求是极大的。现代的远程教育是一个新兴项目,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都能学到自己想学习的知识,自行的调控学习进度,根据自身情况来调节学习的节奏。现今的远程教育不仅成为学习的平台,更成为一个交流答疑解惑的便捷途径,这就是远程教育在教育教学中起的作用。

3.2辅助的作用

在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21世纪,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才是我国教育的目的。如何使人们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得到更好的教育,用电子计算机来辅助学生学习是帮助学生形成主动获取知识的众多学习途径之一,电子计算机又像是老师,又像是学生,我们能从计算机中获取新知识、新信息,还能从中得到交流指导。计算机在做辅导者的时候是可以进行管理工作,学生更能通过他完成作业。作为辅助工具更能帮助学生查找资料,整理数据,更安全有时效的存储。在其中还有很多应用软件可以使用,可以通过这些给学生带来有效的帮助,计通过图像,文字和声音各种形式的传达,来辅助学习。

3.3管理引导作用

计算机针对教学有很多教学管理系统可以进行管理对教学进行分析管理,这样使得老师可以节省时间来与学生有更多的交流学习,更能运用计算机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

首先,可以在教学初期,运用多媒体的声像效果,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运用媒体的声光、色形、图象的翻滚、闪烁、定格及色彩变化、声响效果更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由被动到主动,轻松愉快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其次,在通过媒体动画等效果,来突出重点,攻克难点。运用多媒体的动态画面展示事物发展或推理全过程,利用它的图画特性将抽象、理论的东西形象化,将空间、难以想象的内容具体化。最后再用多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巩固知识,提升能力。通过娱乐性的分层测验,轻松巩固已学知识,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心的学习兴趣,达到“减负提素”的目的。

4总结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教育方式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教学模式都有所提高。新的教育技术的改革和创新也在不断的进行过程中,相信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一定会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洁.基于积件的高中化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12-16

2张虹波,郑晓齐.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1999(l)

3张晶,李洪洋.高校多媒体教学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3)

4李嘉郁.多媒体技术在文化教学中的应用[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2)

5童保红,胡晓武,李育林.多媒体教学实用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陈俊珂等.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m].北京院科学出版社,2007

application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ineducation

(JiangxiprovinceelectronicinformationengineeringSchool,nanchang,Jiangxi330000;Jiangxiprovinceelectronicinformationinstitute,Jiangxinanchang330000)

计算机在教育中的运用篇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10-0000-02

素质教育的实施,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解放,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之上实现主动探索、合作学习以及独立或缺学习知识的机会。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通过为学生提供相对开放的自主学习的环境、资源等条件,培养了学生们坚持学习的态度与能力,最终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进行服务。在二十一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顺应潮流发展与现代教学相适应的需要。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顺应潮流发展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需教师提高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们的素质也需要须知配合不断的进行提高,只有与时代同步而行,才能以最终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因此促使教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教育教学中,一方面提高教师所具有的素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开拓,为社会主意发展培养全面的优秀人才。而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只要掌握汉语拼音,会汉字就可以对网络技术进行操作。因而为了让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成更突出的作用,需要教师对自身的素质进行提高和学习。

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被教师运用在备课、上课以及教学的研究之中,因此教师对网络技术辅助教学的认识需不断提高,然后逐步建立一种适宜的教学理念。作为教育的知道折合组织者,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快的接受,不仅在知识上,方法、能力、品格以及工具都需要不断提高。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事业发展中是一种必然趋势

21世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以推广,在教育教学事业中,为了能够与现代化相协调,实现共同进步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素质义务教育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师们的备课、上课以及研究过程中都有所介入,并且随着教师们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认识的不断加深和了解,建立新的教学概念,而教学概念的建立也使得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合作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环境是集主动发现、自主探索以及具高超技艺于一体的现代教育过程,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们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在教育教学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有所突破与飞进。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劣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教育教学中新兴起教学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却也存在着优点和缺点。在此我们也从两个方面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给予分析。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优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具有巨大的优越性,这些与互联网络本身的优势是分不开的。

计算机网络技术因为具有灵活性,所以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对于学习者来说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充分的灵活性,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来安排学习进度。同样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一种极其有趣和新鲜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强直观性与宽阔的知识面,能够让学生轻轻松松的享有各种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并且有利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中的超文本链接功能获得更广泛的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与资料,这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教学方式。

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可以极大的方便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特别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方便大家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工具:电子邮件与网上聊天室。教师可以利用电子邮件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而网上聊天室,则为学习者解决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能够让各个地区的学习者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交流,共同分享经验和学习的乐趣,在这个共同探讨学些的过程中,不仅解决了困难和遇到的学习问题,还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通过了解还能够建立深厚的友情。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缺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其开放性与课堂教学的任务存在着矛盾,因为计算机网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学生对于网络运用的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就忽略了学习内容,而在网络中盲目无目的的浏览网页,甚至有的学习为此沉迷于网络聊天和游戏中,这样就浪费了学习时间。从而不能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其次,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这种通过网络技术自主学习、自主交流、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并不放心,常常以传统的教育方法将传统想法接入到学生的学习中。

再就是对于计算机以及网络搜索引擎的运用,部分学生并不能够熟练的掌握和使用,因而在对学习资料与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综合运用中存在着极大的不足之处,这样也将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学习效果。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缺乏相应的软件,这些急需软件开发商的开发与研究,而教师的信息素养也有待提高,当前不少教师对于网络课件的制作并不擅长,制作的课件过于简单,与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并不符合,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育教学资源也亟待丰富。而网络技术教育教学这种虚拟的学习环境,虽然解决了时空的限制,增进异地交流练习,却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学生与身边学生之间感情变冷漠的可能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一种多媒体的技术可采用全新的整体教学过程及训练方式,将教学过程与学习紧密的融为一体,真正的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为学生创设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

三、理想的教学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一般通过对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以及视频进行集成处理之后,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所显示的信息更具生动、丰富的特色。

在教育教学中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就是为学生创建了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能够有利于教学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这种信息技术化的教学系统实现了学习资源的共享,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能够将教案库与教学软件库中的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备课的质量,更有利于在教学课程中的实施运用。

对于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师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做足准备,只有通过不断的浏览、选择与组编才能设计出符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课件,而最终取得快捷与高效的成绩。

互联网为教师提供了特别知名的栏目网站,在这里教师可以对优秀的教学思想进行学习,也可以借鉴教学艺术从中寻找启示,这些丰富的知识内容能够为教师在教学之前的备课中提供充足的资源。整个教学设计格局科学性与新意。因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有着十分的必要性。

互联网提供的教学系统能够为学生们创建教学情境,激发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同时对学生们的学习动机也起到了强化的作用。

四、总结

素质教育的事实就是要对学生解放,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获得主动探索、合作学习以及获取知识的机会。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需要得到教育者与学习者的高度重视。教师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素质必须要提高,学生也要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健康、健全的网络学习心态。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从根本上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突破与产生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委会.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7,1

[2]孙成明.高校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功能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2

[3]翁克山,李青.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技术局限性及应对,2010,10

计算机在教育中的运用篇3

时期下,随着我国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技术逐渐应用与社会的各个领域以及各个行业中,而在远程教育中,计算机技术也实现了广泛的应用,促使远程教育内容以及形式更加丰富,提高远程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主要针对远程教育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教育行业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远程教育;计算机技术;应用;分析

新时期下,远程教育主要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为重要基础,通过视频以及音频信息,将教学资源共享给学习者的教育模式。随着我国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异地资源共享和通信成为了远程教育的主要形式,从文本信息的传输逐渐过渡到视频信息以及音频信息的传输,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呈现多元化,教师能够将教学内容以多种媒体形式展示给学习者,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利用。

1现代远程教育的积极意义

1.1引发教学变革

随着远程教育的不断发展,其势必会引发教育变革,实现教育模式的创新。远程教育体现了现代化技术的优势,将教师从学习集体以及学习活动中分离,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让教育过程在脱离教师的情况下,继续开展并且取得成功。远程教育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完整性,而我国传统远程教育主要采用电视授课以及函授的形式,其在交互性以及时效性方面,都不具备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

1.2体现技术优势

现代远程教育能够将不同地点的学生和教师,通过计算机技术有效组织在一起,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撑下,学生能够开展自主学习,同时也可以通过虚拟教室的形式,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和交流,其具有独立性、时效性、共享性、交互性以及超空间性的优势,让继续教育、职业培训以及学校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1.3解决学习和工作矛盾

现代远程教育是当前我国新兴的教育技术和教育思想,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廉价、广泛以及公平的教育方式,学习者不再受到上课时间和地理位置的制约,所有优秀的教学资源都可以提供给学生使用,同时,学习者还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间,有效解决了学习和工作的矛盾。

1.4让学习更加主动

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凸显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学习者不受教学进度以及时间的制约,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在遇见学习遇难后,可以向教师网络求助,让学习变得更加主动。

2在远程教育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主要作用

2.1创新远程教育思维

新时期下,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教育辅助技术,需要以先进的教育思维与教育理念作为重要指导,并且以自主学习为核心内容,对学生的创造意识以及创新思维进行培养,改变了以往的课堂教育形式,并且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生动形象的、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源,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带给学生愉悦的学习体验和享受。

2.2完善远程教育理念

具有较强综合性的计算机技术可以为远程教育提供基础平台,并且进一步开发教育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适应远程教育形式,有助于促进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3完善评价管理体系

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为远程教育的教务工作提供便利,进一步完善评价管理体系,促使远程教育的管理更加智能化以及公平化,为远程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保障。

3在远程教育中计算机技术的具体应用

3.1建立安全的网络课堂

在建设网络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修改网页源代码,致使学习者不能直接获得源码,对网页内容进行有效保护,进而实现网页保护以及文本保护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为学习者构建安全的网络课堂。

3.2管理课件素材库

课件素材库主要是根据素材内容,将其以数据可的形式进行组织和管理,其是一种管理、储存以及组织形式。当前,素材库主要分为以下五大类:视频类、动画类、音频类、图形类以及文本类。通过计算机可以完成对素材库的有效管理,并且对素材进行下载、删除以及增加。同时,素材库还有利于学习者对教学资源进行下载、浏览以及检索,需要计算机技术作为重要的技术支撑。

3.3视频观看

视频观看主要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将连续的声音和影像经过压缩后,传送到网络学习平台,学习者可以一边收听、观看,一边下载,不需要将文件下载后,才能进行观看,实现在线观看的整个过程。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后期处理,并且将其进行加工,制作成教学课件,传送到网络平台上,学习者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根据自身需求随时观看。

3.4实时视频

实时视频可以充分解决师生不能面对面交流和互动的问题,在实时视频技术下,教师和学习者只需要拥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话和电脑,并且安装相关浏览器,就能够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进行一对一以及一对多的教学,为学习者创设拟真的教学环境,体验真实的课堂气氛,成本要比课堂教育更加低廉。其系统功能包括以下几方面:作业修改功能、交作业功能、发言功能、讨论功能、授课功能、管理功能以及点名功能等,而上述实用的功能都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同时,实时视频还拥有学生反馈、在线考试以及录制重播等传统教学不具备的功能。

3.5在线答疑

在线答疑是计算机技术在远程教育中应用的关键环节,其不受地点以及时间的制约,通过网络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学习者能够随时向教师提出问题,而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不定时的回答问题,属于一种教学网络交流。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其在远程教育中也逐渐实现了更加深入而广泛的应用,而合理而科学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同时也是远程教育创新的关键内容,只有提高远程教育的科技含量,才能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让远程教育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程楠,刘健.探究远程教育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4):217+219.

[2]宋杨.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远程教育的应用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21):5221-5222.

[3]耿才华.基于ipV6组播技术的远程教育应用探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32-34+14.

[4]师军,曹菡.计算机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陕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9(01):85-87.

计算机在教育中的运用篇4

abstract:Literaturereview,expertconsultationandlogicalanalysisareemployedinthispapertodiscussthenecessityoftraining,majorconstructionanddisciplineforcomputersubjectinsportscollege,andproposethestrategytoofferusefulreferencetoactualizethetargetofcomputersubjectinSportsCollege.

关键词:高等体育院校;计算机学科;发展现状;对策

Keywords:sportscollege;computersubject;status;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197-02

0引言

高等体育院校担负着培养体育师资、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科研、体育新闻、体育经济与管理以及社会亟需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目前信息社会对体育人才培养的需求是: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理论,对于新技术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能快速适应和驾驭的复合型人才。很大程度上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即利用计算机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自动吸取计算机发展的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前沿性还对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学科与专业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前沿性突破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同时,在学科的相互促进作用中,计算机学科在体育学科也会得到特色和壮大发展。本研究通过计算机学科在体育院校人才培养、学科与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出发,对计算机学科在体育院校未来发展作初步设想与构思,希望对高等体育院校计算机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参考。

1高等体育院校计算机学科发展概况

1.1计算机学科为高等体育院校各项工作提供支撑情况计算机学科为解决体育教学、训练领域诸多问题提供了便利的方法和手段,其重要性体现在:丰富了体育教育教学形式、内容,对常规教学形成有益补充,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整体水平;准确分析了运动技术各项数据,合理制定运动训练计划,使得运动训练更加科学、合理,为提高运动成绩提供了条件;提高了体育教学管理与竞赛管理效率,使得体育教学、体育竞赛、课余体育活动、体育合格标准、资料文档管理等工作,以及竞赛报名准备、编排名册、成绩记录、统计结果的管理等工作高效有序[1]。

1.2体育院校计算机学科自身发展现状计算机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一直以来在体育院校担负着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教学任务,主要教学方式是必修课和选修课,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软件、计算机语言及若干多媒体软件操作等内容,与计算机学科在体育院校各项工作中的应用程度相比,建设力度稍显单薄。

2计算机学科对高等体育院校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

发展计算机学科,能够有效提升高等体育院校学科队伍学科素质与研究生等高级人才的培养水平。

2.1有机融合计算机学科知识,有助于学科队伍创新性研究能力的培育学科建设是带动高等体育院校各项工作向前发展的龙头,其发展方向和水平决定了学院整体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学科建设中首要因素是人,作为学科队伍一员,要有敏锐的学科前沿洞察力和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具有将前沿计算机学科发展成果与学科问题相结合的理念和思维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学科技术解决本领域问题,因此能够有机融合计算机学科知识,对于促成学科问题的解决和促进学科队伍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2灵活运用计算机学科知识,有助于研究生自主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生等高级人才的培养体现了高等体育院校最高办学水平,自主科研能力则是培养工作的核心。信息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能有效地掌握并应用计算机工具、技术和方法,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是当代研究生必须具有的科研基本功,也是提升研究生自主科研能力的重要支撑点。掌握与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能够有效地表达思想,彼此传播信息、沟通知识和经验;掌握基于信息技术的团队协作方式;充分认识互联网的参与性、广泛性和自律性,自觉遵循并接受信息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并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则是现代社会高级人才的重要要求。通过常规计算机教学,普及了计算机知识,提高了研究生计算机操作能力,还需进一步拓宽计算机学科知识面,深入学习计算机学科相关知识,并与研究生课程结合,将会很好的拓宽研究思维,增强自主科研能力[2][4]。

3计算机学科对高等体育院校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

3.1网络支撑下的学习能够增强本科生等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网络是人们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网络学习是对计划内教学安排的有益强化,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网络学习的开放性、异步性、交互性、信息量等特点,还能为学生提供锻炼其全方位能力的更为广阔的平台,依托计算机网络,可增强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从“要学习”到“会学习”的转变,学生在感受自我价值的同时,实现了学生全面发展。

3.2网络教学资源能够让不同学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直接促进高等体育院校课程建设水平伴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发生着变革,学校教和学方式得到了明显改变。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等网络教学资源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一重要举措带来了高校开放式课程建设的新高潮。诸多高等体育院院校也先后推出不同级别、课程的精品课程。通过网络媒体,不同学生可平等共享这些优质的课程资源,网络环境为不同学生提供了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机会,并促使其他更多的课程产生了危机感,以促进该课程资源的进一步整合,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从而提升高等体育院校课程建设水平[3]。

4发展计算机学科,能够激发高等体育院院校主体学科等学科群前沿性突破

4.1国外利用计算机促进体育学科发展的典型案例[2]1989年至1997年,德国通过举办“运动与计算机科学”研讨会、成立“体育计算机应用”分会、召开多届国际“运动与计算机科学”大会、成立国际体育计算机应用协会(iaCSS)和出版电子期刊(iJCSS)等多种有效举措,成功的将计算机研究成果与体育学科相结合,并花繁叶茂、硕果累累。

1990年至2001年由德国计算机在体育领域中应用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水平具体体现在:将现代计算机科学最新知识的基础上(如互联网、多媒体、虚拟现实等),与体育运动紧密结合;如在“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介绍该学科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包括数学建模和模拟理论、模糊数学、人工神经网络、数据库、网络信息等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在计算机建模入门的课程中重点介绍体育科研中的模型理论和模拟技术。

德国利用计算机促进体育学科发展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吸引了一批大学或研究所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教师、研究人员共同参与,使得计算机科学技术中的最新成果很快在体育领域中得到应用;其二是与运动训练实践紧密结合,如各种运动项目的计算机辅助训练系统、球类比赛分析系统的研制,与运动训练相关的数据库开发等;第三是重视“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

4.2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结合计算机学科前沿性研究概况当前我国体育高等院校计算机学科知识的应用还停留在基础运用阶段,在体育测量、运动测量等方面发明创造方面还没有自主研发的成果,与国外的一些体育院校相比较,计算机科学术在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首先从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结合体育问题发展计算机学科,对于我国体育领域前沿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发展设想

5.1高等体育院校发展计算机学科的特点高等体育院校计算机学科的主要特点是:①知识更新快。由于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要求人们不断学习,否则很快会被新的技术与理论所淘汰。②知识综合程度高。结合体育问题的计算机学科应用不是一门单一的领域,而是一个由体育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交叉组合的领域,要求人们既有体育科学知识,又要有计算机技术知识。③实用性强和不可回避性。与其他学科的发展一样,体育科学的发展如果不借助于计算机科学技术是不可想象的,它已深入到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对提高我国科学训练、高等体育教育和科学研究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2高等体育院校计算机学科的课程体系设想改革目前较为单纯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开设一系列结合体育问题的计算机课程,该课程体系涉及一系列与运动和计算机科学相关的学科群,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在体育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例如,计算机辅助训练和比赛分析、体育管理、体育信息传播和体育科学研究。另一主要部分是体育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理论。如模型理论、模拟技术、专家系统和数据库等在体育科研中的理论问题等。课程内容则主要包括层次数据库模型、网状数据库模型、关系数据库模型、面向对象数据库模型等各类数据库模型介绍及有关的应用等,以使学生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要,以及提高他们的体育科研水平[5][6]。

6结束语

根据国内计算机学科与体育学科相结合的具体情况,做有价值的前沿性思考并尝试做出成果,这既是从无到有、无畏开拓带来的巨大挑战,更是国内范围内这个区域的首次突破,对计算机技术在体育领域的深层次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齐芳,李虹飞,石文娟等.我国体育院校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4):131-132.

[2]时松和,冯春琴.医学院校研究生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3,(4):61-64.

[3]杜芸芸,袁媛.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计算机教学研究[J].科技信息,2008,(27):543-543.

[4]王家宏,周英,陶玉流.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设置[J].体育学刊,2006,(6):67-70.

计算机在教育中的运用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体育教学训练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2-0185-01

对于体育来说,教学和训练过程都是一个非常复杂和迅速的运动过程,正是由于体育教学训练的这种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刚刚过去的动作能再重新呈现给教练员及运动员,可以对教练员的教学与训练起到一个非常理想的参照物。所以说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对相关教学训练的信息数据进行分门别类的收集处理时科学合理训练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高科技无处不在的体育领域,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高速摄像机技术、无线通信书籍采集技术等相关技术融合发展,充分运用于现代的体育教学与训练过程中是很多教练员和运动员非常关注的事情。

1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在日常体育教学中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利用计算机摄像机辅助教学,对学生要学习的知识视频化展现,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大家对课堂的兴趣,促进探索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所讲的体育理论知识及相关概念。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也对体育教师本身的知识储备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抽象的文字、数字通过电子表格或者幻灯片等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形成一个形象具体的图片或者制作成雷达图、柱状图、饼状图、条形图等形式形象地传达给学习者。

同时在处理体育领域中的一些数据的时候通常都会运用到计算机计算方差、回归分析等问题,计算机的应用省去了大量的运算时间,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其他的一些信息技术软件的应用也在体育教学科研领域起到了很大作用,如SpSS统计软件及扫描仪等设备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2信息技术在体育训练过程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也非常常见。应用最多的要算是计算机技术处理在训练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训练信息。现有的一些运动训练计划都是通过计算机在平时训练中积累起来而研究分析总结出来的。通过记录训练信息和相关资料,可以将不同的信息以不同的形式在计算机储存起来,建立训练信息库,根据训练所需的要求进行调整组合,最终形成最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搜集各种资料更加方便。

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教练员和运动员可以更加快捷方便地制定训练计划,极大地提高了教练员的训练效率,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浪费。通过计算机可以迅速、及时地准确地更好掌握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及训练情况,随时收集、保存完整系统的训练计划。合理撰写近、远期目标,安排适当的运动负荷,使运动员通过合理的体能消耗后,得到最佳的超量恢复,从而取得最佳的训练效果;通过计算机记录运动员的耐力、力量、负荷量及强度等数据,定量地评价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及水平,为运动员训练提供具体的科学的数据参考。通过记录运动员在最佳运动状态的运动技术参数,如角度、高度和位置等数据,并随时将训练过程中的情况与最佳数据进行比较,借助生物力学进行分析处理,纠正运动员的动作误区及缺陷,为教练员指导训练提供可靠依据。

3信息技术在体育训练疲劳恢复领域的应用

对体育领域来说,现实中对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并不是很清晰,但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以及相关科学信息的相关理论探索,使得运动性疲劳所产生的机制愈发符合科学本质。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使得运动性疲劳的诊断有原来的单一的教育观察法和自我测评手段及心率测量方法等简单易操作的测量方法逐渐转变到现在的定量性的生理指标的测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先进信息理论研究的结合给体育领域带来了有目共睹的贡献。这一系列的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运动性疲劳恢复变得更加科学快速。

4信息技术对体育领域的整体

信息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普遍地改变着现代体育领域中的训练手段及比赛结果。高科技手段是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结晶,具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对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技术。随着各种科学学科的发展对体育科学的发展促进作用,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也被应用到了体育领域中的运动员选拔、训练、管理及比赛过程中。信息技术指导体育教学训练也具有着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及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持,训练学、心理学、生物力学及营养学等多学科理论的研究促进了教学训练成绩提高与信息技术发展的相互促进。

5总结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发展的现代运动竞技场中,计算机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例如: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办公自动化;利用仿真的方法研究体育领域问题的综合集成的实验科学,从而制定出准确地更好技术指标,更加有效地指导训练;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处理技术,将体育比赛视频进行处理、分解,科学地分析对手情况,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对手的缺陷,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体育决策支持系统,采用先进的算法进行分析判断,提供完善的数据报表可以使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科学的决策;通过体育专家系统来完成运动员的选材、辅助训练和评价等等。

(淄博市周村区南郊中学,山东淄博255000)

参考文献:

[1]龚铭新.帆船运动———可视化远程实时指挥训练分析系统设计与应用的探索研究[a].2006年全国体育仪器器材与体育系统仿真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177-182.

[2]魏娟丽.基于运动过程的计算机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5):102-105.

[3]李弼程,彭天强,彭波等.智能图像处理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4]李阳.校园网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影响和支持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2-5.

计算机在教育中的运用篇6

【关键词】计算机云技术现代教育信息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004-02

计算机云技术作为新时代信息化网络技术中的科学产物,必将成为我国未来的网络技术发展方向。计算机云技术以其巨大的计算机技术优势,在教育行业中逐渐被应用。但是,在计算机云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仍旧存在诸多困扰教育工作者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成为现代教育所面临的难题。

一、计算机云技术的特点

计算机云技术较之以往的信息化技术具有其特殊的优势,云技术的这些特点使其成为了信息化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计算机云技术实际应用于现代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云技术的这些优势与特点必将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

1.在计算机云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这一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系统需求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规模调整,同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可以实现计算机系统与云平台的虚拟技术进行有效结合,这为计算机云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及应用创造了有力条件。

2.在计算机云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用户通过云平台可以享受到无限的信息化资源,为用户的工作与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云技术以其庞大的数据中心与信息网格为用户创造了无限的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下,提供了切实的优质计算服务。

3.在云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有效降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行成本,有效改善当下国内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高成本运行问题,为我国普及信息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基于计算机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不存在网络技术与底层物理之间的联系问题,所以,用户可以直接通过云平台直接使用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不用对这些信息进行理解。这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为用户提供了高效快捷的平台信息化服务。

5.计算机云技术的安全性问题也是当下信息化服务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拥有全球较为先进的数据管理中心,使用户在通过云技术处理和分析信息的过程中得到了信息数据的有效保护,避免了用户数据丢失和病毒入侵等问题,实现权限管理的严密性,为今后计算机云技术更好地服务社会创造了良好的安全保障。

二、云技术在国内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计算机云技术作为新型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我国教育行业进行推广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08年Google在台湾开展了计算机云技术的推广工作,通过与台湾多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将这种先进技术快速地推广到台湾的大部分院校及教育机构。2008年4月,清华大学成为中国大陆首所参与Google开展全球化计算机云技术合作的高校。通过与Google进行合作,清华大学在计算机云技术实际应用于教学的过程中取得了极大的教学突破。计算机云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数以亿计的数据,并对它进行分析处理。这个技术也为大学教授的资料整理加工提供了便捷条件,有效保证了资料数据的安全性,为学校构建信息化校园提供了充充的保障。

在国内当下的教学过程中,包括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都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了计算机云技术。通过大规模的数据处理方式来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质、更加便捷的学习环境。但由于计算机云技术在国内的发展时间较短,国内科学技术水平与国外仍存在一定差距,这些因素导致我国计算机云技术在我国教学中的推广与普及受到了一定的阻碍,造成目前国内计算机云技术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不佳,还没有推广和普及到中小学教育。

三、云技术在国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个人信息泄露

在计算机云技术的实际应用中,使用者往往需要通过实名认证才能正常使用计算机云技术的相关应用软件,在这一过程中极易造成用户的个人信息泄露。在当下网络环境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个人信息的泄露极易造成各种安全隐患,从而为计算机云技术的使用者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比如西安市某中学在实际应用计算机云技术辅助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处理不当,导致学生与教师信息大量泄露,出现资料被盗用、用户密码被更改等情况,严重危害到了学校师生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国内的计算机云技术实际应用于教学的过程中,个人信息泄漏问题成为计算机云技术管理者与研究者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云技术运营成本较高

计算机云技术在现代教育的应用实际中,因其高效性普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但是,遍观国内教学中计算机云技术的实际应用状况,可以明显地发现,计算机云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实际应用往往只是存在于各大高校以及发达城市的中学课堂之上。国内计算机云技术在运营过程中普遍存在运营成本较高的问题。比如,抚州市某高校,在实际教学中尝试应用计算机云技术进行课堂教学,通过3个月的阶段性试验,学校的实际教学质量通过应用计算机云技术而获得了提高,但是在这3个月内,计算机云技术教学所耗费的运行成本占了学校总支出的40%,这种较高的运行成本成为计算机云技术在实际教学中普及与推广的抑制因素。因此,如何有效降低计算机云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运行成本,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成为制约计算机云技术在我国教育行业中有效推广的重点因素。

(三)云技术人才稀缺

计算机云技术作为高新科技,在现代教育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大批的技术人才负责运营,需要相应的计算机云技术设备管理及维护人员,也是这一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遍观国内计算机云技术的实际发展状况,我国当下严重缺乏相应的计算机云技术从业人员,特别是云技术研发人员与技术创新人员更是极其匮乏。在国内教学领域,云技术的教学仍旧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使得学生对云技术一知半解,无法进行深入探究。比如,德阳市某民办高校利用计算机云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人员的维护与管理,在应用的半年内,校内多次出现计算机云技术终端被恶意篡改、盗用的情况,也多次出现长时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故障,严重影响到师生正常的校园生活。

四、云技术在教学应用实际中的建议

随着计算机云技术的逐渐普及,其计算机网络化的运营模式以及先进高效化的技术特点使其逐渐被应用于社会发展中的各个方面。教育作为世界文化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教育问题一直是困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难题,随着当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尝试性地将计算机云技术应用于教学实际,大量的信息产业开始与各个高校之间建立合作关系,逐步着手培养计算机云技术方面的人才。因此,如何有效地在国内教学中更好地应用计算机云技术成为当下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相关文献,经过长期的总结与探索,为今后的计算机云技术教学应用给予几点建议。

(一)云技术安全性的加强

计算机云技术作为信息化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中所形成的高科技产物,这种技术实际应用于教育工作是时展的必然要求。通过计算机云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为国内教育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环境,为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但随着计算机云技术在教学中的逐渐应用,学生及教师等使用者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当下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因此,加强云技术安全性成为这一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计算机云技术需要对其自身进行系统管理上的完善,保证用户在使用云技术软件的过程中不会发生个人信息泄露现象。同时,对云平台进行有效约束,坚决实行实名注册,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云平台进行危险或有害操作,进一步保障使用者的个人安全,真正为计算机云技术在今后国内的发展奠定安全的基础。

(二)降低运营成本

计算机云技术作为高新科技,在国内教育行业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只有不断降低其运营成本,才能使计算机云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及应用。首先,对计算机云技术设备的应用,采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将计算机云技术设备进行精简化,依靠网络云平台的形式实施云技术辅助教学。其次,在计算机云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合理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在校园内定期进行维护,有效保证云技术设备的正常运作。计算机云技术的相应管理也是有效降低其运营成本的重要方式,通过这些方式为今后计算机云技术在我国教育行业的普及提供有力保障。

(三)大力培育云技术人才

计算机云技术作为高新科技,是分布式计算机技术的一种新形式,其技术原理是计算机通过网络将信息量巨大的计算处理程序有效分拆为无数个小单位的子程序,再将这些子程序交由大量服务器所构成的搜索系统进行计算与分析,最后将所得出的处理结果回执给计算机用户。我国针对这一技术,应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首先,加强对云技术的了解与认知,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为培养云技术人才提供良好基础。其次,加大对云技术的研究,有效合理地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云技术应用经验,发展我国云技术。

综上所述,计算机云技术可以为我国现代教育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针对国内云技术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现状,我国要在云技术上进行更多地研究,努力培养相应的云技术人才,在计算机云技术的应用上进行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我国现代教育提供优质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黄胜利.探索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河南教育,2014(14)

[2]卢飞.虚拟云技术在计算机实验室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中等专业学校,2013(25)

[3]黄胜利.简述计算机云技术的实现[J].河南教育,2014(14)

计算机在教育中的运用篇7

1.1缺乏全面实施计算机文化教育的强烈意识

当前在计算机领域出现的许多事件,如“黑客”攻击、偷窃信息、计算机病毒泛滥等,有的是集体行为,有的是个人行为,这些人都是计算机高手、计算机“怪才”,他们利用高超的计算机技术进行犯罪,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危害,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负责任的算机文计化修养。因此,高校计算机教育,必须树立强烈的全面教育意识,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计算机文化教育。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个问题,只重视知识与技能传输,却忽视了计算机文化修养教育,使高校计算机文化教育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没能真正发挥计算机文化教育的社会功能,影响了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

1.2缺乏超前的新技术发展观念

随着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群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模拟仿真技术等已广泛地运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对高校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舍此难以担负起高技术条件下经济建设的重任。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束缚,缺乏超前的新技术发展观念,既影响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同时也不能更加敏锐地把握高技术的发展,更影响了计算机教育自身的发展。主要表现就是缺乏接受新技术的积极态度,导致利用新的信息技术的能力滞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结果便是计算机教育理论修养欠缺,将新信息技术应用于自己学科领域的意识不强,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能力不够。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影响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培养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十分不利。

1.3缺乏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教育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它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重点和主要方向。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已建立了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各单位也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计算机。但是,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作用,还是停留在黑板加粉笔、教科书加教案的水平上,其中重要原因在于高校教师缺乏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对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储备,不能熟练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以充实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怕运用不当降低教学效果,从而导致先进的信息技术不能充分被教师利用的状况。

1.4缺乏良好的计算机文化教育环境

高校计算机文化教育环境主要包括,进行计算机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如普通教室、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等;支持教学和计算机应用的各种软件和信息资源;进行计算机文化教育健康向上的良好的环境氛围。目前,在高校计算机文化教育环境建设上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计算机硬件设施比较落后。计算机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数量相对较少,无法满足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用机需求等等。二是计算机软件资源比较贫乏。重硬件建设、轻软件投资的现象比较严重;软件资源的管理不够集中,致使一些优秀的、新的软件不能被充分利用;教学资料软件贫乏,不能充分地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工具软件相对落后、贫乏,一些工具软件已经过时,一些需要用的新工具软件不能及时提供。三是计算机教育的环境氛围还不够完善。计算机文化在相当多的院校内还没有被高度重视,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创造相应的具有良好氛围的计算机教育环境。对计算机文化修养重视不够,没能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需求相应地开设一些相关知识教学,如运用信息网络实施远程教学、进行网络协作实现信息共享和合作攻关、进行信息网络防护、预防计算机犯罪等等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限制了计算机教学向社会化、应用化领域进一步拓展,不利于培养良好的计算机文化意识和学习交流的氛围。

1.5缺乏与计算机文化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标准

当前,影响高校计算机教育深入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教育目标的层次偏低。高校计算机教育没有确定一个总的教育目标,只是对一些具体的计算机教育课程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目的,就只提出了某一具体课程的能力培养要求,没有提出总的教育目标。这样必然使高校计算机教育难以适应信息社会计算机文化的发展,也就难以培养适应信息技术条件下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确定科学合理的计算机教育目标,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培养高校学生什么样的计算机文化素质。从发展的角度看,高校计算机教育目标的确定,应立足于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着眼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化应用,对学生进行综合计算机教育,在突出知识传输、技能培养的前提下,提高其包括计算机技术发展观、计算机应用意识、计算机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感等在内的全面素质,从而使高校计算机教育提高到一定层次。

2.成因分析

通过以上对高校计算机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可以发现,高校计算机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决不是偶然的,既有思想观念和认识上的问题,也有着一定的历史和社会根源。综合分析主要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

2.1计算机技术发展和应用对教育领域的冲击所带来的短暂的“不适应”

计算机技术作为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早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不仅其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是史无前例的,而且其应用领域的广泛深入也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9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已从单机应用发展到网络应用,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建立与普及,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利用计算机可以获取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使用信息,也可以直接在计算机网络上访问著名学者、查询你所感兴趣的国内外信息、异地同步进行信息交流等。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也必然对应了其它领域发展的“相对”滞后,这就使得人们往往难以适应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社会发展的快节奏,有的表现了一种无所适从的“无奈”。尽管最终还是要依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各个领域包括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但这个“短暂”的、“不适应”的“阵痛”,就会使许多领域在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面前显得有些落后,反过来导致人们在意识、观念等方面对计算机在各个专业领域的运用意识不够、重视不强,制约了计算机教育的发展,使计算机教育落后于计算机技术自身的发展。

计算机在教育中的运用篇8

【关键词】计算思维计算机基础教育医学院校

当今社会,随着计算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深入,需要更多同时具备自身学科领域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人才。因此,培养能将计算机科学应用于专业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非常重要。

2010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的首届“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简称C9会议)。C9会议讨论并形成了一系列共识,发表了《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声明提出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将实现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融合,给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者一种新的视界和思考。

目前基本上所有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关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课程,但现阶段课程安排并未体现出在医学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前景,也未体现医学领域对计算思维的需求。对这部分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内容改革成为势在必行的一项任务。因此,我们提出“计算机思想教育”。面向医学信息化发展,以培养“计算思维”为着眼点的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什么是计算思维

2006年3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Jeannettem.wing)教授在美国计算机权威期刊《CommunicationsoftheaCm》杂志上给出,并定义的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thinking)。周教授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简而言之,计算思维就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去解决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的行为,利用启发式推理来寻求解答。将来计算思维将渗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那时诸如算法和前提条件将成为每个人日常词汇的一部分。我们在医学生教育中提出“计算思维教育”,是因为我们坚信医学生能从计算思维中获益。计算机科学对于医学生的贡献绝不限于能够在大数据中搜索寻找模式规律,而是能够以其计算方式和方法改变医学生的思考方式。

2.目前医学院校计算机课程现状

在医学院校里推行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有了较长的时间,现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模式是:大屏幕加展台、多媒体设备等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和展示,并结合上机练习。不可否认,该模式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但这种方式对处于地方院校学生而言仍有一定的不足,例如,信息量大、速度快;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等。因此我们主张开展计算思维教育的行为具有了紧迫性。“计算思维教育”其主要目标是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点从软件操作上转移到计算机思想的教育上来。

3.培养“计算思维”的方式

我们要将“计算思维”的观念注入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完成的工作是从课程内容体系的角度把握系统化的计算思维知识,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强调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当中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当前分级教学的基础上,我们还需更进一步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效果考核进行深入思考。具体内容包括如下方面:

3.1教学理念的转变

从当前单一的应试型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体系优化入手,分析课程体系的定位及构成要素,摸索适合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构成要素。在基于知识点的讲解、演示教学的基础上,借助项目形式的任务案例为依托,能有助于学生系统理解基本知识,掌握运用计算机的理论、技术、应用等内涵的较好方法。

3.2教学内容的革新

我们需要思考究竟教什么内容才能使所有的学生真正受益,而不是仅仅能够拿到等级证书。计算机学科中有很多普适思维,这些思维不仅反映了计算、计算机的原理,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基于计算技术/计算机的问题求解思路与方法,从而有助于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未来应用计算手段进行学科的研究与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和对信息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的了解,使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得到不断提高,使其计算思维能力,尤其是在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处理能力等方面都得到比较全面的提升,使他们更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3.3教学方式的改革

运用计算思维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因此,在计算方法课程的教学中建立以问题、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即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更好地适应课程学习和思维训练的目的。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4教学效果的考核

为了使教学考核结果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对知识、计算思维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中,应有部分题目结合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在每次教学中对学生的任务完成过程和程度进行评价,既可以客观评价学生对知识点和计算思维的理解和运用情况,又可以促使学生真正重视日常的学习,从而使教学与评价融为一体,做到在评价中学习,在学习中评价,促进教与学的协同发展。这样不仅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应该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成为计算机基础扎实的复合型人才。

4.结束语

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能力培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大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中担负着重要的启蒙任务。它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未来应用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解决自身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计算思维的培养是一种计算机技能的培养,它的核心教育观考虑的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和掌握终身运用计算机解决各种应用问题的能力。因此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J].中国大学教学,2010(9).

[2]何钦铭,陆汉权,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解读[J].中国大学教学,2010(9).

[3]董荣胜.《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呼唤教育的转型[J].中国大学教学,2010(10).

[4]Jeannettem.wing.Computationalthinking[J].CommunicationsoftheaCm,2006,49(3).

计算机在教育中的运用篇9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互动教学;联网模拟;实践操作

中图分类号:tp399-C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3)10-0192-01

随着计算机计算的新型发展,计算机技术在教育系统中的应用逐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高职教育教学方式与内容在计算机方式介入之后,更加丰富教学环境,变化多样的教学手段,情景再现的场景教学,实践现场模拟的体验学习,让高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学习方式与体验,改变学习原有刻板、枯燥的学习过程。通过制定特殊专有的教学程序,创造更多更好的实践锻炼模式,使高职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丰富多彩,教学效果更好。

一、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实践指导意义

通过计算机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嵌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模式,转变至现代多维、快捷、多样的教学环境。高职教育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可以提供课堂实景模拟,教学软件同步使用,使学生学习过程中,手、脑、心整体参与,不仅增加课堂氛围的多样型,更是将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出来。对高职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实际操作能力应用都有更深刻的认识的帮助。

通过计算机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资源的广阔度与使用效率。计算机拥有强大的存储空间、运算能力,可以使教师的课件、教学资源、模拟软件实现快速共享、查阅与调用。同时也方便学生学习过程的重复锻炼与使用,为学生的提供足够的创意、学习空间与舞台。教学环境也远远超越地域空间的限制,使教学双方的知识传递更加有效、快捷。

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多方应用

(一)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互动性作用

计算机通过独特的计算功能、存储功能、网络功能从而实现强大的人机互动性。高职教育的变化,正是从传统的板书模式,实现教师与学生的现场互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程序模式教学的引入,改变原有教学模式,改变教师全程一家之言的课堂模式。老师可以为课题设置专门的教学课件、教学程序、实践程序等,学生学习过程中,计算机技术为教育双方的互动性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与便利。

其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实现,不仅拓展学生学习资源的素材量,增加教学资源内网与因特网资源的互动,从而获取更多的网络世界的资源。学生学习材料的模板、实践结合度等提升效果非常明显。同时,通过网络远程教育教授与学生的互动,减少教学工作的局限性。不再受具体的教学地点的约束,通过教学两端的视频设置,即可视线教学任务。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实现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互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引入,尤其是科技型新兴科技企业,通过计算机网络对学生设定工作任务、布置实践课题。学生即可以通过网络对网站运行代码、网站平面设计、网站客户数据、货源数据等进行远程操作锻炼。远程教学模式即使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远程控制技术将教学课件、教学资实时传送给课堂中的学生。老师可以通过网络远程修改学生提交的课件作业,直接对学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资源、学习素材实时管理与查阅。保证学生享有教学资源的公平性。

(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辅助作用

计算机技术在教育的辅助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教学内容的辅助与展示。为提高高职教育对于课堂内容的讲授效率,教师提前对课件通过多媒体方式、教学程序模式、教学软件进行提前设定,将教学内容的展示方式、课件内容的运行机制通过计算多媒体、计算机模拟运算展示出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深度与广度。例如计算机无盘站的建立,对学生知识内容的学习提供相同的平台,学生可以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课件任务,在计算机平台上,进行模拟实践,运算。

另一方面是提供大量教学数据及信息辅助管理。教师的课题内容如果设计大量的物理演示、数据运算、化学分析、平面展示等综合信息管理,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对提高教学信息的管理与调用,提供巨大的便利。教师在教授过程的教学数据、课件演示、各类教学信息的调用、学生现场实践的方式与时间控制,都提供足够效率支持。目前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普遍使用在各类教学活动中,是目前普遍的应用方式。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老师的教学带来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与学习提供多样化的接收途径。

(三)计算机技术为学生提供足够广阔的实践锻炼平台

随着计算机技术逐步发展,学生需要良好的现场自学平台。高职教育对于学生重要的培养方向就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计算机虚拟技术则为锻炼平台提供足够的支持。

教师通过提前对课件程序、学习程序的设定,为学生提供模拟实践模式。计算机已逐步渗透到工作中的个个方面,学生在计算上可以模拟诸多工作情形:会计专业的数据统计,老师可以为学生演示会计学的统计理论、统计方法。计算机专业网络编程与程序编写、电脑平面设计更是离不开计算机使用、甚至音乐系歌曲的电脑编排等均可使用计算机完成,因此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则为学生的实践锻炼提供足够的实战平台。

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引入与使用,给传统教育带来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与体验,让教学不再局限在课堂内。它不仅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更是为学生提供足够宽阔的动手锻炼平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教育的内容、方法也将受到更加深入和广泛的印象。但是也需要注意其中的问题,对于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调整计算机教学模式、合理使用网络技术、提高学生对课件的主观思考和能动性,保持老师对学生的引导、点拨地位。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教学方式的理解与操作规范性,使教学过程更加顺畅,教学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李润启.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多方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129-130.

计算机在教育中的运用篇10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实训基地;建设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9-0055-02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环境下,我国it产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空间,而且,“以信息带动工业、工业促进信息产业”的运行理念逐渐成为我国发展的基本战略,因此,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就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在现阶段计算机产业运行的过程中,专业性的计算机人才相对短缺、而且,专业计算机人才质量较差,这主要的原因就是现阶段教育环境下缺少专业性的培训基地,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而且一些计算机人才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现阶段“互联网+”时代下,应该构建专业性的人才培训基地,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为人才的培养及实训基地产业的创新提供有效依据。

1“互联网+”的概述分析

“互联网+”时代的出现是社会呈现出一种全新性的经济形态,也就是将互联网的生产要素作为基础,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充分的融入社会经济环境之中,从而有效提升产业的经济创新能力以及产业的生产能力,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全新发展形态。因此,在计算机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通过“互联网+”理念的融入,可以构建创新性的服务理念,并在云计算、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环境下,促进专业性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从而为计算机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有效保证。

2“互联网+”对计算机教育的影响

2.1“互联网+”对计算机教育的积极影响

首先,促进教育基地建设的合理性。在互联网环境理念的构建之下,使传统的教育基地建设摆脱了传统空间的限制,通过资源的融合,将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先进的教育设计理念与计算机训练基地的建设进行融合,而且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构建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使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教育资源,从而实现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良好保证。其次,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在网络环境构建的环境下,不仅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及高效性传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共享,而且也可以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有效研究,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的高效发展。最后,降级教学的成本。在互联网时代下,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教育成本,并为互联网教育理念的创新及教育基地的建设提供创新性的发展。

2.2“互联网+”对计算机教育的消极影响

在互联网基地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区域的限制性,导致我国现阶段互联网的普及率较低,有很多少数民族区域的院校并没有构建实训基地,导致其教育资源的短缺,同时也出现了教育信息基础建设中呈现差异出差异性的变化。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充分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导致“互联网+”不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展现,而且,教育资源的优化内容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使教育系统缺乏一定的完善性,从而为教育方式的制定及教育的创新造成了制约。同时,在教育创新的过程中,由于互联网与教育呈现出一定的融合性,因此,应该构建完善性的教育理念,并在教育资源优化及教育模式体现的过程中,实现“互联网+”环境下计算机教育基地建设的稳定性。

3“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基地建设的研究

3.1进行科学化的市场定位

在计算机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其基本宗旨是将诚信作为基础,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关的教育单位、教辅单位以及行政部门,实现行政准则的有效退订。而且,在这种环境下,学校硬件设施以及教育系统的应用功能应该得到充分性的m足,而且,在教育基地建设中,也应该引进先进的教育思想、技术理念等,并在设备构建以及社会运用中,为教育基地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方向,并根据社会行业的需求以及人才需求的分析,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并在科学化市场定位的环境下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建设网络技术训练室;第二,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第三;设计多媒体实训室;第四,构建软件技术实训室,第五,构建电子商务实训室。通过这种多元化实训室的构建,可以为计算机实训基地的设计提供良好的服务资源。同时,在实训室构建的基础上,也应该配备相关的实训项目,其具体的项目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应该合理设计计算机软件安装系统,以及调试技术,例如,计算机基地的数据库系统、答应机等。第二,设计计算机硬件组装以及故障检测系统,如计算机硬件拆卸装置以及较为常见的故障排除系统。第三,应该设计局部网络的构建及时,通过网络系统的构建实现组网技术的综合运用。第四,实现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运用。在计算机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构建完善性的建设制度,进行良好的网络基地建设,使硬件系统以及软件系统的运用得到更好的延伸。

3.2完善教育基地的师资力量

在计算机教育基地建设的过程中,专业性的教育教育人员会为教育的优化及创新提供稳定性的技术支持,通过教育的优化,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提高教学质量的稳定性,从而为教育的优化及创新提供充分性的保证。同时,在专业教育教师引进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训练思维,充分彰显教育课堂的氛围,保证教育质量的完善性,并在保证教育目标的同时,强化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在计算机实训基地构建的过程中,通过师资力量的强化,是促进计算机人才培养以及行业发展的核心,因此,应该加大教育人员的投资力度,聘请专业性的教育人员。例如,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综合性教育人员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性、全面性的培训,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可以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增加教师的实训机会,使教师及时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有效提升教师教学的专业性及积极性,为实训基地师资力量的完善提供有效保证。

3.3有效实现多边合作的教育理念

在高校计算机教育资源设计及优化的过程中,计算机实训基地主要可以分为不同的模式,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保证政府及相关单位得到合理的财政支持,并在教育体系、设备系统中构建更加完善的教育成本,引进先进的基础工程,通过对学生的管理以及教育理念的创新,保证教学思路以及教学基础的先进性。第二,实现学校与民营企业相互合作的帮学理念,通过教育资金、设备资源的合理提供,实现“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在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使企业中的技术人才第一时间得到专业性的培训,并实现教育基地的创新及可持续建立。第三,实现院校间的合作及投人,在教育模式设计及基地建立的过程中,应该实行院校间合作投入的稳定性,实现教育资源以及企业资源的共享,并在最终程度上实现教育成本的合理运用。第四,保证人才培养以及训练的充分融合,在企业培训、实训关系建立中,强化学士对计算机行业的认识,并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专业性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4构建专业性的软件实训室基地

在计算机基地构建的过程中,基地管理者应该根据建设的基本要求,构建企业管理模式,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校企合作及共建的教学模式,设计的“软件开发实训室”,将企业管理模式作为基础,采用一天八小时动作制度,并将学员准则作为基础,教师可以作为经理的身份开展实训计划,进行专业性的技术指导,从而提升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一般的实训周期应该为45个工作日,在这种实训环境下,进行项目信息的设计,保证实训平台控制的管理理念。在管理系统设计中,应该注重信息的开采,通过实训管理平台的控制,利用系统进行电子签到,进行任务的合理分配,进度的控制,从而为实训内容以及软件系统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利用价值。在软件系统设计中,其具体的设计结构如图一所示。

6“互联网+”时代对计算机实训基地的管理要求

首先,在计算机实训基地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进行综合性的培B,将政府、教育部以及相关单位进行充分性的融合,实现实训基地构建的科学、合理发展。其次,在实训基地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发展为基础的实训理念,将计算机技术与学生管理进行充分融合,保证制度建立的完整性,激发学生的来那个号平的,并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以及纪律性。再次,应该在实训基地管理机构构建中,掌握实训基地的基本状况,设计实训基地的未来发展方向,从而为基地产业的管理及组织机构的设计提供充分性的保证。最后,实现经济环境下人才培养的合理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办学的成果,更应该进行经济效益的分析,充分保证经济基地建设的合理性,从而为实训基地和谐、科学、健康的发展提供稳定性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