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培训十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培训十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6:59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培训篇1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一、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设计理念和思路

(一)设计理念

1.职业技能训练必须突出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注重和中小学合作,根据“职业岗位—岗位需求能力—确立教学项目”的导向式的运行机制组织教学,保证顺利完成“专业性+技能性+应用性”的英语教师职业人才培养目标。2.注重学生语用能力、语篇能力、英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重点突出行动导向和能力本位,坚持“做中学、思中学、自己学”的教育理念,另外要做到“学以致用”和“用以致学”。3.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发展职业能力,强化意识培养和创新能力。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仅要考量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还需要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为学生今后步入教师行业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

在设计学生的教师技能训练方案时,可以将“校校合作”为切入点,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为总指导,以“培养学生英语教师职业能力”为核心,积极优化评价方法和教学方法,为实现培养目标夯实良好基础。1.校校合作:高职高专学校可以邀请中小学英语优秀教师或者专家到校指导,带领教师走进中小学,互相沟通交流,了解英语岗位需求,结合需求分析岗位职业和课程内容。2.英语职业能力:首先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学生通过基础英语、语音、语法、英语视听说的学习,可以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其次是职业技能: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时,应该将课程布置在最后两个学期,主要是因为已经在所在区域内进行见习和学习,对中小学英语教师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英语教学现状已经有充分的了解,掌握了课堂教学技能。最后在教学法理论方面:职业技能课程和《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职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现代化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例如备课、写教案、课堂管理,提高学生教学技能。

二、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弊端

(一)学生对职业技能缺少深入了解

大部分高职高专学生将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简单化,认为只有板书和普通话,这表明学生并没有深入了解职业技能。学生没有正确认识职业技能,直接决定这部分学生不知道英语职业应该具备哪些技能。在翻阅《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探究》文献中得知:a高职学校针对教师职业技能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发放数量是95,回收91份。通过该调查问卷发现有45%的学生认为“教师职业技能”是非常重要的,37%的同学认为比较重要,18%的学生认为不重要。由此见得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职业技能重要性。“对教师职业技能具体内容了解程度”中,主要涵盖了多个方面,在这些技能中,学生选择语言表达和普通话比例最高,有深入的了解,但是在书面表达和教学设计、教学设施方面的了解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关于“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态度”方面,部分学生积极面对职业技能训练,占总数的65%,不积极的同学占8.9%。由此可知,仍有大部分学生希望借助职业训练提高自身职业水平和技能水平。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高专英语课堂中,在专业设计方面存在不合理行为,主要表现出结构单一、课程比例失调。从课程形式分析,专业课程占据重要地位,专业技能课所占比例较小,并且单一,技能培养方面不完整,尚未做到坚持实践教学。上述问题表明,目前高职高专学校主要将专业课程放在首要位置,侧重专业课程,忽视技能课程,不能起到培养学生专业意识的作用。甚至部分学校将职业技能和教师教育工作当作附加工作,各种课程在整合时间方面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像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和技能课程主要安排在后期,并且课时少,占总课时的10%,教育实习和专业课程间隔时间长。教育课程、技能课程在开设时间上存在晚和短的特点,导致学生不能尽早接受职业技能教育,教学技能没有做到循序渐进,不利于学生培养教师角色理念和意识。

(三)教师技能素养具有缺陷

英语专业学生接受技能训练,教师职业水平是重要保障。但是大部分高职高专职业技能授课教师的综合素养和知识储备含量并不高,并且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存在技能操作不规范和没有实效性特点,因此不能传授给学生专业培训,直接对学生职业技能产生不良影响。养成英语教师职业技能本身具有实践性,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进行岗位实践。很多专业技能培训教师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缺少实践教育经验,在试讲和说课等方面不能做到计划性,因此不能独立担任指导学生实践工作。提升教师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不仅可以在授课过程中进行示范教学,还可以有效引导培养学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为学生提供大量锻炼机会。

三、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策略

针对我国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具备的教师技能水平,首先应该侧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让教师和学生明确教师具备的技术水平是需要进行实践和训练的,制定多元化手段和方法进行专业训练,保证技能训练具有实效性和规范性。另外要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还需要将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

(一)注重职业意识熏陶

强化英语专业学生今后职业教育,提高学生对教师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生在进入到大学前对教师行业认识比较模糊,并且在认识方面比较浅薄,存在误解和感性。因此当学生开始进入到上课前,教师应该向学生传授职业意识,将“职业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在“教育专业”教育全过程。让英语专业学生明确认识中小学阶段教育对今后学习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正确地认识到自身职业和专业的重要性,使其进行充分了解教师行业,逐渐热爱教师职业,而不单单将教师这一职业作为谋生的渠道。为让学生正确认识教师职业,教师可以提前从互联网下载关于贫困地区教学视频或者小学课堂现状,借助多媒体进行展示,并将当前我国小学学生课堂表现和水平做成数据,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使其养成职业意识。另外教师在开展技能训练时,应需要保证内容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将英语教育和技能培训相结合,通过生动和简洁的方法传授专业技能培训内容。

(二)优化课程设置

1.提升实践课程所在全部课程比例根据培训学生技能训练的要求,高校高专在设置课程前应该适当缩减理论课程,增加实践课时。提高英语专业学生技能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是实践课堂,实践课内容要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师岗位需求,并根据教师岗位需求增加其他内容。规范、重视开设的技能课堂,例如多媒体技术和英语写作等。培养学生英语素养和综合素养,在实践课程中将英语教学和技能相结合,提升学生教学水平。2.英语教法课和技能培训先融合在教法课方面,可以每周设置四节,主要围绕实训设计课堂,在教学课堂中渗透技能培养。另外在班型方面应该采用“小班教学法”,小组间进行模式训练,在课堂中完成课堂演练、评价任务。针对专业技能培训要有重点,将各技能间的内容相互渗透,将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落到实处。

(三)多元化教学模式

1.采取“院校结合”培训方法高职高专学下组织教师到教育一线进行教学实践和科学研讨,为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践奠定基础。高职教师通过和教育一线教师相互沟通交流,探究培养师资的举措,保证在学校内可以将学生培养成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2.增加实训比重英语理论课堂应该占总课时的1/3,将剩余的课程安排学生根据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模拟教学和备课、课堂点评,培养学生创新、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3.理论知识和课外实践相结合高职高专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到英语教学课堂中进行实地观摩,并开展课堂实践教学,利用实践活动和教学观摩,让学生的职业技能从课堂中延展到课堂外,确保学生在学校期间可以掌握英语职业技能。4.由“教”转变为“学”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该围绕学生开展教育工作,将“以生为本”理念落到实处,让学生的思想从“我是学生”转变成“我是教师”。而要培养学生具备“我是教师”的理念,需要参加教学活动和教学观摩,培养学生创造性,为今后教师生涯奠定基础。

(四)培养实践技能

培养实践技能,首先让学生具备独立操作板块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将理论知识生动表达在课堂中,因此,在训练操作板块时,应该将板块氛围四个部分,一是训练英语毛笔字,二是训练简笔画,三是学习英语歌曲,四是制作道具模型。在每学期课程结束前,对学生进行检测。开设简笔画和制作教学道具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今后课堂中,可以将其合理应用。另外根据“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技巧”,训练学生教案编写和课件制作能力。根据教师职业和师范教育特点,应该将教学模块分为三个模块:①训练学生的教师基本功、英语专业具备的能力。这个模块中可以开展英语书法和英语口语训练,采取“课堂集中训练”和“学生自练”形式;②开展“微格”训练,利用多媒体和音响设备,将技能训练内容与训练过程进行可视化;③见习、实习。当学生对英语教学技能和教师具备的素养有认知后,安排学生走进课堂进行实习。实习结束后,学生需要上交实习报告,并进行讨论、评价。

四、结束语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培训篇2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内容构成的分析和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的现代教育技术支撑需求分析,提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的现代教育技术支撑体系,并对其应用与实践进行了总结。

一、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内容的构成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是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工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如果没有合格的双语教师,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程很难顺利实施。总书记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专门就加快发展新疆“双语”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我十分赞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大双语教育力度的要求。双语教学可以为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精通双语、有更广阔视野的人才。能不能搞好双语教育,除了教材,很重要的问题是有没有达标的双语教师。”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内容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汉语语言培训、专业知识培训、教学技能培训。

(一)汉语语言培训

汉语语言培训在整个培训时间中所占比重较大。用双语进行教学,必须要解决语言表达的问题,这是基础。因此,对于培训学员最基本的要求是hsk成绩达标。

汉语语言培训与其他语言类教学内容相似,有阅读、语法、听力、口语、写作、综合练习等。

(二)专业知识培训

专业知识培训是补充和提高的培训,在整个培训时间中所占比重较小。主要原因是培训学员大部分是专业课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只是以前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教学。所以,专业知识培训只是对学科的新内容、对转学科的学员的知识结构进行补充,对学员相对薄弱的知识点进行加强。

由于培训学员中有小学各学科的教师,因此,单一学科内容不多,但是学科种类却很多。

(三)教学技能培训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最终的目的是保证学员今后能够用双语进行专业的教学,因此,教学技能培训在整个培训时间中所占比重也较大。

教学技能培训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培训阶段,另一个是实习教学阶段。其中,实习教学阶段为一个学期,且在一所中小学进行。因此,培训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培训阶段。

培训阶段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案准备、说课练习和模拟课堂教学。

二、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的现代教育技术支撑需求分析

(一)汉语语言培训现代教育技术支撑需求分析

汉语语言培训的教学环节主要有:阅读、语法、听力、口语、写作、综合练习、hsk训练等。按照各个教学环节必备媒体类型的比较,如表1所示。

表1显示,口语部分涉及媒体类型最多,在实际教学应用中所需的教育技术手段和设备类型也最多。因此,应对口语部分的支撑需求加以关注和重点分析,如果口语的支撑环境分析清楚,则其他各个环节均清楚。

从教学过程分析,口语的教学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两部分。其中,课堂教学部分又分为内容讲授、课堂示范、领读、提问、课堂练习(对话练习、朗读练习等)、作业布置。

1.应有完整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口语教学环节中内容讲授、课堂示范、领读、提问、课堂练习(对话练习、朗读练习等)与其他教学环节有共同点,教学的课件具有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展示功能便可以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语言类教学的特点是练习多,不论阅读还是听力都需要大量的练习。仅依靠课堂教学的课件无法解决加大练习量的问题。口语更需要较多的练习,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每堂课教师只能提问、指导有限的几个人,其他人无法得到练习和指导的机会。

因此,对于语言类教学教育技术的支撑应有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通过这一系统加大学员课堂练习的量,按照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完全具备制作这一系统的技术环境。

2.应有支持口语课后练习的设备

口语教学环节中最特殊的是作业的布置。由于口语的练习是学员说的内容,教师不论安排背诵,还是朗读内容,学员完成的情况只能靠下次课的课堂提问。但是,提问的人数有限,教师很难完全了解学员的实际情况,更无法布置跟读、对话练习这类的作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人曾经尝试用录音机或者复读机。但是,由于作业的提交和检查都非常麻烦不得不放弃。应选择一种便于学生声音复制又便于作业提交和教师检查的教育技术设备用于口语和听力课后练习的设备。

3.应有足够的语言类教学素材和题库

语言类教学教育技术的支撑必须有充足的教学资源。普通课件需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素材。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要做练习就需要有练习题,不仅要有文字的练习题,还要有大量的音频练习题。同样,课后练习的设备也需要大量的习题才能应用起来。

因此,教学资源是整个体系的基础,特别是音频类资源和题库。

(二)专业知识培训现代教育技术支撑需求分析

通过前面的结构分析,可以了解到相对于单一学科而言,专业知识培训的量比较少。

但是这部分有两个特殊问题:

1.种类多,涉及中小学的各个学科。

2.不确定,由于是补充性和提高性的教学,因此,每届每课学员所要补充的内容有很大的不同。

不确定性是教育技术支撑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专业技术培训的支撑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根据需要搜集、整理、加工,逐步进行积累,最终达到学科种类组成系列,内容全面覆盖。

(三)教学技能培训现代教育技术支撑需求分析

1.应建立一定规模的案例库

教学技能培训阶段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案准备、说课练习等环节教育技术支撑要有课件作为教学的支撑,同时,还要有大量的教学参考资料供学员参考。如教学设计案例、教材分析案例、教学案例、说课案例等等。因此,应有各学科的案例库给予支撑。

2.应提供类似微格教室的新手段

模拟课堂教学环节有其特殊性,模拟课堂需要学员进行模仿实际教学的讲课。这一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指导教师的数量有限、指导的时间有限,导致学员进行模拟课堂教学的机会也有限,每位学员在进人教学实习之前,模拟教学机会太少,效果也不理想。以前教育技术支撑的手段是微格教室。学员在微格教室进行模拟教学,便于观察教学效果、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但是,微格教室建设成本太高,操作也十分繁琐。应提供更加便捷、能够达到微格教室相同效果的新的手段。

三、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的现代教育技术支撑体系

(一)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的现代教育技术支撑体系架构图(见表2)

(二)体系架构图概况说明

整个支撑体系分为软件和硬件两部分。

软件部分面对学员的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而此系统是建立在教学资源库的基础之上,教学资源库按照教学的实际情况分为语言类培训、专业类培训和教学技能培训三部分;类型分为素材库、题库和案例库三类。资源库的底层需要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支撑,而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依托某个操作系统。

硬件部分主要分为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两部分。

通用设备是支撑软件体系的基础,有支撑底层软件的服务器系统,有支撑资源库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有支撑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运行的计算机。

专用设备主要是用于双语教师培训的特殊设备,主要有两类:一是用于口语课程课后作业练习的mp3播放器;另一类是用于教学技能训练,替代微格教室功能的数码摄像机。

四、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的现代教育技术支撑体系应用与实践

(一)语言类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实践

按照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的现代教育技术支撑体系的设想,逐步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其中口语教学环节最具代表性。口语教学的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2008年3月开始尝试在口语教学中运用mp3进行口语录音和口语朗读学习。首先,将课文泛读储存到每位学生的mp3中,以达到课前预习、帮助学生课下指导和纠正口语发音的目的。其次,每堂新课结束后以问答或对话的方式布置作业,并要求学生将答案录制在mp3中,以小组的形式上交作业。教师依据mp3中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形成以下结构: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及时地将口语学习结果反馈给教师,确保教师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其优点是:学生有大量的时间进行口语练习,练习的效果迅速被教师掌握。同时,积极进行计算机双语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及口语素材、习题资源的采集和

第二阶段:2008年9月开始尝试应用自主研发的计算机双语辅助教学系统进行口语教学。课程安排与传统课程安排变化较大,其差异如表3所示。

在机房中,学生借助计算机双语辅助教学系统将练习结果以“语言”的方式录制在计算机中并加以保存,进行自我检查纠错,最后上传。教师对上传结果进行检查、指导,形成以下结构:

通过这种方式既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又充分发挥了学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口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开口练习的时间成倍增加。这种方式不仅能够真实地记录每位学生在练习中的错误,也能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纠错的能力,看到自我的进步,树立学习口语的信心。

辅以mp3方式进行课后的口语练习,使得教育技术的应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论课堂还是课后,效果明显。

其他语言类教学环节,如阅读、听力等一并进人计算机双语辅助教学系统,课程的安排与口语教学相似,均有一定比例的时间在计算机教室中进行,同样达到了每位学员练习时间长、结果反馈快、学习自主性强的效果。

同时,为了支撑计算机双语辅助教学系统的应用,对教学资源进行了收集和处理。其中扫描识别整理双语有关教材7本,共计1600多页,形成200多万字的文字素材。

从录音带转为mp3音频资源16盘,共计约8小时的音频资源。

收集mp3音频资源10g,音频资源共计约30小时。

扫描识别整理口语教材2本,共计280多页,形成40多万字的文字素材,录制了全套教材的主课文和副课文的录音资料共计30课,200m。

(二)专业类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实践

专业类培训主要针对信息技术这一专业尝试应用,根据必修的专业汉语准备了数字版的专业汉语教材供学员参考,并针对专业汉语收集了大量练习题供学员练习。同时,根据学员的实际需要准备了offfice,flash,vb程序设计等课程的素材供学员学习使用。

(三)教学技能类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实践

教学技能类培训也是针对信息技术专业的应用,提供了教学设计案例、说课案例、示范课程录像资料供学员参考,并鼓励学员搜集相关的素材和资料。

在模拟课堂环节提供3台数码摄像机替代微格教室供学员使用。所谓微格教学其核心是将学员的模拟教学活动通过摄像机录制下来,供学员、指导教师观看,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往采用微格教室的方案受到了当时技术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在没有数字化的时期,模拟摄像机很难保证录制的质量,为了保证教学过程录制的质量,要安排多台摄像机和专门技术人员进行录制。因此,整个微格教室的成本很高,还必须配备专门摄像技术人员。

数码摄相机用于教学时,摄录像质量远高于当年微格教室的摄像设备,同时操作极其简便。只要对学员稍作讲解,完全可以由他们自己完成。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学员分为若干个小组。同时开始模拟课堂的训练,学员面对摄像机也很紧张。虽然不完全是面对学生,但效果也很好。学员完全模拟真实教学过程进行讲课,然后观看录像,很多学员立刻发现自己的问题,积极准备重新开始讲课。有的学员面对摄像机讲了十几节课,最少的也讲了七八节课,如果考虑同一节课重复多次的讲解,相对以前每位学生只能模拟讲解两三节课,效果十分明显。

当学员进人实习阶段时,所在的学校不同。同一学校各专业的同学都有,但是实验班的学员都是最早进人实际教学环节的,有的学员比其他学科的同学提前40多天。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培训篇3

一、英国语言师资培训理论的主要内容1.标准的语言教师应具备什么特点?爱丁堡大学应用语言学专家peterStrevens认为应具备三方面特点:(1)个人品质:内在的品质特征应是身体健康无生理缺陷,有较高的智慧,有坚强的性格。感情上达到成熟的程度;通过教育培养而形成的品质特征有:受教育程度较高,有比较宽广的生活知识,精通掌握所教的语言。(2)教育能力:对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有创造性使用的能力,可根据情况进行改编和设计;有控制课堂教学的能力,能识别所教学生的成绩和问题,使学生的学习速度达到最大限度。(3)事业心:能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整个语言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并为之奋斗,能正确理解语言教学形势和发展趋向,并具有正确的观点。2.语言师资培训应包含哪些内容?(1)peterStrevens认为应包含三部分内容:a.技能部分:精通所教语言的技能,掌握课堂教学的技能以及掌握学习者的技能。b.知识部分:首先是有关教育、教学法理论及完成语言教学任务而使用的各种不同方法,其次是有关大纲和教材等方面的知识,再次是有关语言学方面的知识。c.理论部分:语言教学有着十分复杂的过程,它与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心理语言学、社会心理学等关系十分密切。在英国的语言师资培养中,都设置这些理论课,运用理论使教学的知识部分与技能部分结合起来,对从教多年后再返回学校深造的教师,理论课的学习会使他们倍感亲切。目前,在硕士研究生级的教师培养中开设“应用语言学”,效果颇好。上述语言师资培养内容的学习方法,技能部分要在真实条件下通过实践进行训练;知识部分则通过材料阅读和授课的方式进行学习;而理论部分则通过讲授、辅导、讨论和有针对性的实践。1.伦敦ealing高等教育学院英语教学专家Rodellis认为应包含二种实践:a.教学经验实践:接受培训的教师要进行真实的教学实践,可在真实的课堂中进行或在受训教师之间进行模拟教学,其目的是掌握教学技巧。b.提高认识实践:接受培训的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提高他们对语言教学原则的自觉性认识,提高他们对不同课使用不同教学方法和技巧的认识。上述两种实践密不可分,训练时要结合进行,但从事教师工作之前,教学经验实践应多些,从事教师工作中,则以提高认识的实践为主。3.语言师资培训应开展哪些活动?Rodellis主张语言师资培训活动由两方面构成,一是培训者所提供的材料或活动,这些材料或活动符合课堂教学需要,能力受培训的教师提供训练素材;二是受培训教师操作的活动。培训者提供的材料或活动有:(1)真实课堂电视录像,英国这方面的材料比较丰富,如英国文化委员会的teachingandlearninginFocus,编辑了几课书不同教法的完整的课堂教学范例录像,另外还有专题研究的录像,如:“课堂教学”、“如何改错”等。(2)课堂教学的全部或部分书面记录,供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研究。(3)真实的课堂教学、模拟教学或微型教学。(4)有关语言教学的书刊杂志。(5)有代表性的英语课本。(6)教学计划或教案。(7)有关的班级、教师、学生的特例研究。(8)学生的书面作业。上述内容培训者都可以作为资料提供给受训教师,并作为任务要求他们完成。受培训教师操作的活动有:(1)比较。如在提供的二份教案中,确定好坏并说明理由。(2)准备。如准备一份改错的符号标记,用来批改学生作业。(3)评论。如观看教学录像,评论执教者改错的方法是否正确。(4)提出改进意见。如观看教学录像——教师组织小组进行语言操练,列举所使用的步骤、方法并提出改进意见。(5)改编。如为了某种目的,改编某些语言练习。(6)列举。如阅读课堂教学书面记录,列举学生出现的各类错误。(7)选择。如在列举的错误中,选择典型错误进行改错并说明理由。(8)排列。如阅读某个语言教学材料,根据交际性原则重新排列组合。(9)补充。如观看教学录像,列举其中的教学原则,再做补充。4.语言师资培训应使用哪些授课方式?Rodellis主张应使用四种授课方式:(1)讲授课:由培训者提供、讲授有关的知识和信息或为受训者提供进行操作的半成品。(2)示范课:由培训者在真实的课堂或学员之间进行,为学员示范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3)讨论课,包括全体、小组、同伴之间的各种形式讨论。(4)实践课,包括个人或小组编写教材、参考材料,设计教案、试讲、制作教具等。二、英国语言师资培训的特点1.合格语言教师的标准明确、全面。既要求所教语言的水平和能力,也要求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技巧,既要求专业事业心,也要求教师素质修养。2.培训内容突出语言教育专业课程。如语言教育原理、语言教学心理学、语言学科教学法。3.培训过程突出提高教师的实际语言教学能力。通过真实或模拟的教学实践,积累经验,形成教学技巧。4.培训活动突出以学员为中心。主张学员在培训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获得个人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这些活动是语言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符合语言教学的各种需要,能全面培养教学能力。5.授课方法灵活多样,有讲授,有示范,有讨论,有操作。主动活泼,能充分调动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思考与启示我国语言师资培养一直以语言学科专业的课程为主,即语言和文学是其主干课程,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培养的教师具有较系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从事语言专业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但与语言教师的职业需要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重视系统的语言知识,轻视教育理论和教学研究,轻视对学员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英国语言师资培养走的是语言知识、技能和教育教学理论、能力紧密结合的路子,走的是语言教育理论和语言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路子。peterStrevens和Rodellis的理论对我们重要的启示就是要重视语言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合理安排语言知识的课程和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能力的课程。并采用科学的培训方法,原因如下:1.教育教学能力是合格语言教师的重要条件之一。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学目的旨在培养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适应改革开放需要的合格的英语教师,培养的学生除语言技能和文化素养达到规定的要求外,还应具备较强的教育和教学能力。美国有一项关于调查教师素质的组成比例也可以说明培养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即学识20%,教学态度10%,工作计划性20%,组织能力5%,表达能力15%,教学方法30%。2.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当前,我国中学的英语教学质量仍然不能适应改革和开放的形势发展需要。不少中学生感到英语学不会,压力大以致放弃。同其他国家相比,同其他学科相比,我们的要求不算高,课时不算少,教师也比较勤奋,但质量却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不能不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上找原因,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教中小学的任何一门功课都得懂教学法,相对说,也许教外语对方法的需要更大些,要求更高些。如果说,学好语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靠自学,那么,学好外语在同样程度上靠教师的教法。”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都突出强调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已经问世的新教材也不再单纯以语法为纲来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新的教学形势要求中学英语教师必须摒弃传统、封闭的教学思想体系,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英语教学方法。为此,抓师资培训是当务之急,抓教师的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培训篇4

一、技术培训,实用为王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并非我们的原创,但我们原创了“合作课堂教学技能培训体系”,它是使合作课堂成功落地的保证。这个培训体系的内容包括了合作课堂“教”与“学”的几乎所有问题的解决策略,而且它的培训形式和过程本身就是合作课堂的一种标准示范。

(一)培训方式本身就是教学示范

我们拒绝“讲座式”培训,坚持以合作课堂的教学模式培训教师。例如,我们将江南区沙井片区10所小学的全体教师分为4个班:小学语文低年级班、小学语文高年级班、小学数学班、英语和综合班。我们严格按照合作课堂“预习、精讲、展示和小结”4个模块来设计和实施培训。课堂上,学员分为若干个6人小组,全程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学员反复体验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各种状态,参与、互教、展示、互动……

我们为学员设计的培训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最有效的合作课堂教学示范。我们相信,让教师以学生的角色去体验合作课堂的学习流程,可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设计和实施合作课堂,帮助他们坚定改革和创新的信心。

(二)教学技术培训保证课改落地

既然合作课堂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那么教给教师合作课堂教学所需的各种技能,就成了课改落地的一个重要保证。

比如导学案的设计。合作课堂要求教师将“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思维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在合作课堂中,教师要在深入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既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又抓住重点;既设计合适的导学问题,又提供恰到好处的学习方法指导。设计导学案对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专业技能得以迅速提升的有效训练。因此,即便市场上存在着品类繁多的导学案“商品”,我们的合作课堂也不允许学校和教师“现买现卖”。我们坚持让教师自行设计编写导学案,因为这样才能设计出最符合本校本班学生的导学案,进而真正培养出既热爱学习又具有自学能力的学生。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使教师在改革创新的路上越走越有力量,越走越有信心。所以,提高教师设计导学案的能力,成为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精心研磨、开发了好学易懂的“导学案设计11条”,这些方法让设计导学案变得简单,教师按照“11条”的方法操作即可。我们还开发了“既抓住文本重点,又触动学生心灵”的“人本问题设计法”,以及把人本问题和学生自学方法结合在一起的“‘人本问题+学科策略’设计三步法”。

此外,我们的“合作课堂教学技能培训体系”还注重培训教师的展示管理技巧,以确保学生在展示环节的有效参与;提高教师精讲和点拨的能力,以保证教师在有限的话语时间里能精当地讲授知识重点,且引人入胜。

(三)学生技能培训保证“学”的转型

合作课堂既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也改变了学生学的方式。与以听讲为主的课堂相比,在合作课堂中学生有了更多参与的机会,更多与他人合作的机会,更多主动探索的机会,还有更多通过教会他人来巩固学习的机会……为确保学生能尽快适应这样的“学”,我们对学生的小组共建技能、处理问题技能、展示技能、倾听技能、组织互动技能、积极互动技能、评价和分工技能进行了系统规划和培训,目的是让学生逐渐学会学习、学会与人相处,进而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收获终生受益的人文素养。

合作学习建立在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因此,学生除了掌握以上技能,还需要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合作课堂很注重训练学生记笔记、独立完成导学案、使用思维导图和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自学的能力。

江南区许多学校地处农村或城乡接合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较多,有不少教师担心这些学校的学生并不具备独立学习和精彩展示的条件和能力,担心合作课堂不适用于农村学校。但我们开展系统而深入的学生学习技能强化训练后,教师们发现,农村学生也能在课堂上自信大方地展示,而且乐学、会学,教师们对课改越来越有信心。

(四)学科策略培训保证教学质量提升

合作课堂鼓励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可事实上,有许多教师因为担心教学质量不能保证而不敢放手。其实,课改不是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的,学校完全可以从课改中要质量,比如说考试分数的提高,这是课改成功能够带来的红利。

要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科策略训练是法宝。在“合作课堂教学技能培训体系”中,学科策略是指教师教给学生如何学好本学科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学生自学过程中需要运用的学科学习方法和技术。它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渔”。

举例说,某语文课有这样的自学任务:请反复阅读课文,品读文中“宁静”一词的含义。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中,教师会领着学生一句一句地品,教师的水平高,品的水平就高,而合作课堂却是要学生“自品”。那么,学生该如何品呢?这时就需要品读方法与策略的介入了。

合作课堂中,教师会在给出这个自学任务的同时,给学生另外提供一些自学方法,如:第一步,请画出表达“宁静”的句子,圈出关键词;第二步,理解这个词的原义(或文面意义);第三步,结合上下文理解“宁静”在文中的意义,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四步,尝试想象并描述宁静的画面;第五步,尝试通过朗读(整句或整段)表达你的全部理解。根据这样的方法,学生在自学、小组交流、展示时,就知道怎么学、怎么说了。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自己往往能很好地应用学科策略,却不注意把这些策略提炼出来教给学生。合作课堂则不同,它要求教师把学科策略提炼出来,并以科学的方式教给学生,真正实现“授人以渔”。

有策略的学习者,是学习中的高手;会教策略的教师,是教师中的能人。学科策略是我们“合作课堂教学技能培训体系”第二年全年的培训重点,它既是培养学习高手和教学能人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五)课堂观察培训保证课改持续发展

“合作课堂教学技能培训体系”第三年的培训内容是合作课堂的课堂观察。培训中,我们让教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堂观察,然后以工作坊的形式对观察数据进行分析和应用。目前,我们已经开发出5种10个课堂观察工具,应用于江南区合作课堂“培英班”的培训。2015年10月,“培英班”学员在渐次经过了课堂观察培训、实践和工作坊成果整理阶段之后,初步品尝到了这种独特的教研学习和工作方式的甜头,干劲十足。

二、教研管理,实践把关

区域性推进课改项目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通过组织校际间的联片教研活动,在联片教研活动中实践在培训中学到的技术,并反复研磨课堂,准确把握课改前进的方向和节奏。

(一)深度开展学科联片教研活动

以江南区沙井片区的10所学校为例,我们以学科为单位组织了每月一次的联片教研活动,常规做法是,每次活动语文的教研时间为两天,数学为两天,综合科为一天。每天的活动安排是上午听课,下午评课。我们要求沙井片区的10所学校轮流出课,轮流提供上课用的学生,这样既确保了每所学校都有展示的机会,也能及时跟进各个学校的课改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组织赛课评优,激励教师前行

2013年至今,几乎每个学期我们都为江南区合作课堂实验学校设计导学案教案设计评优、说课评优和现场课评优等活动。过程及其结果不是我们组织评优活动的主要目的,我们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这些活动持续激发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并使整个区域的教学长期保有活力。

(三)组织校内教研阶段性验收活动

我们为江南区每一所合作课堂实验学校都制定了校内教研阶段性检验思路,在培训第一年便提出了“三个阶段各一轮达标验收活动”的课改思路,也就是说,要求教师每个阶段都要上一节过关课:如专家审核过关,则该教师完成本阶段的教研;所有教师都过关,则该校可结束本阶段的教研,进入下一阶段。我们验收的标准参照《合作课堂十维度评价标准》。

三、文化内驱,持续推进

文化是推进合作课堂持续发展的内动力。“合作课堂教学技能培训体系”十分关注学校课改文化的建设。在建设学校合作课堂文化中,我们的着力点是打造精英教师团队。以南宁市五一中路学校为例,我们按照大约5∶1的比例,在该校筛选出16位教学理念和技术都比较先进的教师,组成“合作课堂学校文化建设核心小组”。核心小组在专门的培训课程支持下,每4人组成一个工作坊,每个工作坊选择一种形式开展阶段性校内教研活动,如“合作课堂教师论坛”负责组织每个月一次的全校范围的合作课堂实践论坛活动,“合作课堂读书会”负责组织热爱读书的教师开展教育教学读书交流活动,“教学技术工作坊”负责组织各学科教师对各种教学技术的应用进行交流和探讨,“合作课堂教师沙龙”则以一种比较轻松愉快的沙龙方式组织教师进行全方位的交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培训篇5

论文摘要: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从事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的教师,也应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其一,用新课程理念武装学生的头脑;其二,用新课程理念改革课程教学;其三,为学生营造实践活动的真实空间;其四,用新课程理念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教学改革步伐已明显滞后于中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因此,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近年来,笔者从这门课程的性质特点出发,结合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并根据我校学牛的实际情况,对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作了一些探索性的改革

一、以学生为主体,用新课程理念武装学生的头脑

本次新课程改革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具有非常明确的教育理念,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就应该把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学理论内容的重点,用新课程理念武装学生的头脑。笔者认为,作为未来的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以下新课程理念:。

(一)树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学科性质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木特点。”这就把语文课程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

作为教师,在用此新理念武装学生头脑同时,还应贯穿这一新理念,既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职业技能,又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教师应紧紧抓住“师德”这个重点来展开。

(二)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体教育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体教育观。

这一新课程理念教师应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传授的时候,应体现这一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去理解这一新理念。

(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基本理念。这一课程理念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习观、教育观和学生观。

传授这一新课程理念,教师可以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让学生在研究某一有关语文的课题时,既理解掌握了这一新理念,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他们团结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

(四)创设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教育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巴赫金曾经说过:“对话的前提就是对个体的尊重,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平等对话的教育氛围。

作为教师,一方面要传授这一新理念,另一方面要在自己的教学中彻底贯穿这一新理念,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以学习者的姿态参与学生的对话,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得到发展。

二、抓住关键环节,用新课程理念改革课程教学

教师在用新课程理念武装学生头脑的同时,应紧紧抓住关键环节—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的教学职业技能。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教学职业技能,就应改变传统的以理论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用新课程理念改革课程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一)以学生充分发展为主线,强化教学职业技能培训模式。

i.参与式教学。这是语文教学法课堂教学的重要模式,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培养学生的教学职业技能。学生的参与主要体现在:

w参与教学设计。对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选择;而对于教辅资料,除了教师自己选择外,同样可以让学生参与收集,拿到课堂中作为授课内容。另外,教师还应向学生征求意见,以调整教学方法,满足学生需要,促进学生教学职业技能的发展。

c2>参与课堂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应创设平等对话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去。如在讲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节内容时,我就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白己编演课本剧《雷雨》。这样既让学生学习和把握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让学生学习了编演课本剧的方法和程序。又如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模拟教学。模拟教学可以是教学片段,也可以是整堂教学,从而促使学生把所学到的技能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3)参与课堂评价。对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表现,教师可以进行评价,也可以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参与课堂评价,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学生参与课堂评价可分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的相互评价。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以达到学生教学职业技能的提高。如每次学生模拟教学之后,我都会进行自评—互评—师评这样的教学过程。

2.科研式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也应由“传授型”转变为“研究型”。要使学生今后走出校门就适应“研究型”教师的角色,教师就可以运用科研式教学,以培养学生“教师即研究者”的意识,这也是提高学生教学职业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科研式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方法、科研行为。培养科研意识,就是要把所有教学活动科研化,提高目标和行为的档次。培养科研方法与科研行为,主要是把教学、训练、科研有机结合,在模拟教学中科研式备课、科研式讨论、科研式小结,同时还可以结合案例进行教学的微观研究,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成。

总之,科研式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且指导了高师生今后在教学中如何引导自己的学生进行研究与创新。

3.微格教学。这是一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有效教学模式,它将复杂的课堂教学过程细分为单一的技能,再逐项培训,这就使得对学生的教学技能培养变成具体的、可观察的、可控制的、易操作的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一般包括六大步骤:(1)理论学习和研究;(2)技能分析示范;(3)微格教案设计;(4)微格实习记录;(5)小组观摩评议;(6)教案修改后的角色扮演。

通过微格教学的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使得学生毕业之后可以踏实地走上中学的讲台。

(二)与活动课结合,强化教学职业技能培训内容。

要强化学生教学职业技能,光靠72课时的语文教学法课程是不够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时间,最好每个学期为学生开设活动课(每周2节)。活动课上做到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手段综合化,突出师范性、实践性,始终把培养学生的教学职业技能放在第一位。

活动课的内容主要就是技能训练。依据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将技能训练分为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单项训练内容主要有教案设计、问题设计、板书设计、练习设计、课堂评价、课件制作等等。综合训练主要有整篇课文阅读教学训练和写作教学训练。训练的方法主要有观摩评议法、模拟训练法、自主操作法。每次活动课的训练内容由教师科学安排,开始先模拟教学片段,进行单项训练,继而模拟整堂教学进行综合训练,每次训练留些时间进行课堂讨论与总结。单项训练阶段侧重学生某项技能的掌握,而综合训练阶段则要求在单项训练基础上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促使学生把所掌握的技能运用到整堂教学之中,真正做到在活动课中强化学生的教学职业技能。

三、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学生营造实践活动的真实空间

(一)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进行教学示范。

要培养学生的教学职业技能,如果仅仅局限于语文教学法课堂教学的改革,效果仍然不会理想。我们还应把课程改革向课外延伸,特别是向中学延伸。我们可以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学语文教师来校开讲座、上示范课。课后,老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评课。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学到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及时吸收中学语文教学的前沿理论,促使学生教学职业技能的提高。

(二)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

语文教学法课如果不走出课堂,不面向中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教师要经常性地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深人中学课堂.进行观摩和学习,感受和体会中学语文课堂的真实氛围。具体做法如下:

1.教育见习。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到中学去教育见习。(1)教育见习时间:最好能够每周固定一个下午,分配在定点学校并固定班级,每班二人,为期一个学期。本人认为这样的见习时间,肯定比“走马观花式”的一星期见习效果要好。(2)教育见习内容:观摩中学教师的现场教学,看教师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参加语文教研组活动,旁听乃至参与语文教研组说课和教学评议等。通过教育_见习,让学生与中学语文教育有了零距离的接触,了解了教学实际,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从而有助于学生教学职业技能的提高。

2教育实习。这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地技能训练的一种最有效、最具实践性的教学形式。教育实习期间,学生应做好以下下作:(1)备课;(2)听课;(3)上课;(4)作业批改与课后辅导;(5)试题编写与评改;(6)班主任下作。其中上课是最关键的,如条件允许,高师生可以多进行这样的上课实践活动。不过,课后应虚心听取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同时,教师应加强督促检查,把各项实习指标落到实处。实习告一阶段后要进行分析、总结。

3.教育调查。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到中学进行教育调查,调查的内容可以为中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优秀语文教师的优秀之处等。调查的方法主要有问卷法、调查统计法、访谈法等。通过教育调查,可以让学生对中学语文教育及教育对象有更深的了解,有助于他们今后走出校门更快地适应教师角色。

四、以学生发展为本,用新课程理念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一)在评价手段上,注重多样化和灵活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质性评价,倡导形式多样的评价方法,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就应运用新课程理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注重评价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在评价的内容上,教师可以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主要考查学生的课程论、教学论知识(主要是知识的运用);教学能力主要考查模拟教学和教育实习的表现;创新能力主要考查学生的多媒体制作、科研论文写作等。同时,可以实行结构分,将平时成绩与期终考试成绩按6:4的比例确定总分。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除t考试测验外,还有访谈、观察、个人经历记录、档案资料分析等多种方法,并且在评价上以鼓励、表扬为主,尽量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以促进学生教学职业技能的不断提高。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培训篇6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及措施

1我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师学历整体不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学历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在教学的过程中,农村部分的语文教师对语文课改教材所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任务和大纲都理解的不透彻,对课改调整政策不够深入的了解,不能很好的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已有定论的教材处理中的一些老问题,还是未能很好地解决,教学效果自然难尽人意。

我区农村教师队伍中学历整体不高,学历水平偏低,语文的专业知识没有得到更好的更新,缺少系统的专业知识训练,专业知识水平不高,没有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起来,吸取知识的速度不快、教学设备落后,信息渠道来源窄,教学思维不够创新,老师的教学思维与方法跟不上小学语文教材的变化和教学发展的要求,应付式的对待教学工作,不能很好的胜任教学任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教学理念滞后,新课程理念有待提高

在我区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滞后,新课程理念有待提高,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教育实施“机械复制”与“填鸭”等形式,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新课程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正确处理好能力与学习两者之间的关系,一味在于对学生灌输课本的知识,反复训练,忽略培养学生的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加重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

(三)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质量不高

新课改中在课堂教学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灵活化,在农村小学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过度的模仿复制,照本宣科,不能很的领略新课改的实质以致在课堂教学中缺乏课堂的的操作性和实践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兴趣。过度对活动数量的追求,教学质量与效果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以下的几个问题:1.教学大纲的识字任务不能很好的完成,小学生的知识面不广2.学生不能灵活的掌握课文的内容,真正理解课文的意义,2.教师对没有深入吃透教材,遵循教材施教,结合学生知识能力和实际水平,让学生参与课堂的讨论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因此,优良的语文基础创新对优良的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催化作用,有利于学生培养语文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设施不全

在课题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农村语文教师在教学教学方式单一:,四一方式(一个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本教参),教学设备不够齐全,相对落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少用辅助教学设备和辅助教学手段。学生学了教材用书外,课外补充学习材料种类少,不能更好的巩固课堂的知识。自从课改以来,在条件好的、资金充足的学校,资料齐全,教学手段先进,而在在农村地区的学校教学设备相对落后,跟不上教学的需求,对发达地区的这些“先进的教学法”只能是望尘莫及,无从下手。教学仪器落后,信息不够灵通,导致农村学校的教师,无所适从,严重影响语文教学效果。资源缺乏是当前面临的硬问题。尽管近几年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与需求相比,相差甚远,达标学校是比较少。

2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改进措施

(一)实施“学历提升工程”,提高整体素质。

我们在认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区教育发展的需要,确立了教师学历提升目标,制订相应的学历提升方案,并把学历提升目标分解到每个学校,落实到每个教师。着重抓师范专业的培养。为适应教育现代的发展要求,建设一支学习型、创新型、高素质的“留得住、用得上、能带头”的优秀教师队伍,我们加大教育学历的培养力度,先后与师大,师院建立了广泛、密切的联系与合作,扩大招生规模,实行定点培养。

(二)和谐发展,促进公平

为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支持和促进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的对口支援工作,提高农村和薄弱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出台了城镇教师、校长与r村学校支教交流制度,真正把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学校工作落到了实处。扎实推进提升工程项目,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立足实际,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需求与国培、区培和市培项目有效整合,实现各级提升工程项目的有机衔接和补充。

(三)加大投入,添置设施,改善教学手段

农村小学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没有或不完备,图书馆的图书数量少且陈旧,加大对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并保障教育经费真正落到实处不断的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按国家规定的要求配齐教学设备。健全农村教育经费监督保障机制,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合理使用,从农村实际出发,针对师资、生源、教学的现状,扎扎实实做一些基础工作,把农村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工作落实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效上。

(四)拓宽培训路径,突出重点和特色。

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教师培训,以“创新培训理念,注重资源开发,优化培训过程,提升培训质量”为工作目标,继续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市、县(市、区)均已为农村教师开设专门的培训班。“菜单”式培训的运行有需求调查、课程开发、编排菜单、教师选择、分块实施、效果评价六个程序,这种培训模式为教师自主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开展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并强化对“传帮带”工作的考核,帮助新进教师尽快适应岗位教学的需要。通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跟踪评价,举办青年教师技能比赛,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培训、进修,有计划地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及教学水平。为教师提供专业咨询和指导;强化教学规范,加强教师教学工作量化考核。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评比和示范观摩以及教学技能竞赛等活动;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为教师提升教学技能服务,创造充分交流、相互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平台。

(五)转变观念,促进发展

在教学中,要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更要学生个人情绪和心理的的变化。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观念,确立正确的学生观重视学生的感情。要注重课堂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多元化,灵活化,感情化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大力改革,积极推进课堂的有效化建设。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培训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小学语文教学法教学模式技能训练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专业技能人才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必须按照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多元化的改革。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开设初等教育专业,是适应我国初等师范教育模式向职业技能教育模式转变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这种新的教育模式,改变了人们将小学教师这一职业与其他技能类职业区分开来,过于强调它们的不同,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共性,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原则。它更趋向于把小学教师这一岗位看作与其他技术类工种等同的职业模式,在理论“适度够用”的原则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作为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如何适应这一新的教育模式,坚持以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需求为理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走出一条符合小学语文教育规律的道路,是小学语文学科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课题。笔者认为,只有紧扣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际,更新教育观念,创新符合这一新的教育模式的教学方法才是解决这一课题的最好方法。

一、积极参加各类小学语文教师师资培训,更新教育观念。

我国语文教学历史悠久,从最早的讲经,到民国时期的“国语”,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语文”,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教育资讯的迅猛发展,各类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思想层出不穷,小学语文教学法的研究也更加活跃起来。随着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教师的专业化培养也成了教师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与时俱进,紧跟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时刻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经常“回炉”,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而师资培训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回炉”的平台。从国家到地方,从专家讲座到主题座谈,从现场教学到网络培训,可以说小学师资培训已经贯穿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

遗憾的是,作为高职院校小学语文教学法的教师却无法参与到这种只是针对小学教师的培训中来,无法从中受益。在教学中由于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总是追着影子跑,观念更新不及时。造成课程内容与教改动态严重脱节,也就是课程教学滞后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要求,难以反映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法发展的水平。老师拼命地教,学生拼命地学,到了工作岗位才发现知识陈旧,难以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现状,危害可见一斑。由此可见,要想紧扣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际,掌握教学法改革的最新动态,推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课程的发展,我们必须参与到这种师资培训中来。

对此,我们可以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搭建各种平台,鼓励小学语文教学法教师积极参与到各类师资培训中来,积极参与小学语文课的课程改革。(1)将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教师纳入各个层面的小学师资培训计划;(2)聘请各类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方面的专家开展学术讲座;(3)直接聘请小学优秀语文教师担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课的教学任务;(4)走进小学教学第一线,让教法教师切身感受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法的改革。采取以上的方式,利用各种平台,积极参与各类师资培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做到教学内容与教改动态同步,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

二、积极创建各种教学模式,使课程从封闭走向开放。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这门课程的内容和性质,最终指向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应用,它不能仅仅存在于课堂教学和纸上谈兵中。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学习中,我们必须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实际,打破书本至上、课堂至上、试卷至上等旧的教学和评价方法,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整合教学内容,变封闭为开放,将理论性与实践性、技能训练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等结合起来,创造出各种符合小学语文教学法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

(一)适当整合章节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材教法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编辑出版了大量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法的著作,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教材体系。但是,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大部分教材过多注重理论的体系化、逻辑性、学术性,章节多、理论深,而实践环节却寥寥无几,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再加上《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课时安排本就捉襟见肘,这些都背离了小学语文教学法的正常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本着“适度够用”的原则,突出重点,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整合和取舍,做到有的放矢。

(二)充分利用课外小组备课,努力实现全员参与模拟教学。

由于教学法课时有限,课堂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理论教学,教师只能拿出很少的教学时间做一些简单的模拟教学实践,因此只有极少数学生能从中收益,大多数学生参与模拟教学实践根本得不到保证,学到的理论知识更无法应用到实践中。虽然师生一起备课、一起听课、一起评课,没讲课的学生也能从中得到启示,但那只是缺乏切身体验的“纸上谈兵”。因此,本着“做中学,学中做”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各个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集体备课、讲课、评课,教师及时检查,根据讲课情况,小组推荐代表参与课堂教学模拟实践。这样小组模拟教学与全班集体模拟教学评讲结合起来,既可以实现学生全员参与模拟教学实践活动,又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的积极性,在训练中不断提高和强化自己的语文教学技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三)加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强化语文教学相关技能训练。

开设小学语文教学法的目的就是讲授了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基本规律,以及培养小学语文教学的各种技能。美国教育家舒尔曼说:“理论知识是从业资格的基础,而专业实践本身是所有知识指向的终极目的。”①这就决定了《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这门课必须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强化各种语文教学相关职业技能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教学法的教学目标。可是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教学那有限的时间去深入开展各种技能训练,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对教育的理解,只有在丰富的现实的实践生活中才能真正获得”②。笔者非常认同这一观点。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每学期教研组都会举办演讲、朗诵、辩论赛、学生讲说课、讲故事、粉笔字、板书设计等各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应变能力、站在讲台的胆量都有明显提高。在毕业生跟踪调查中,面对“您认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教学内容,对您现在教学工作帮助最大的是什么?”这一问题,85.6%的毕业生都选择了“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强化语文教学相关技能训练”。

以上事例恰恰说明了加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强化语文教学相关技能训练的重要性。笔者认为,针对语文相关专业技能的训练,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我们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课外,变封闭为开放,将其与演讲、朗诵、讲故事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活动中体味中国语言文字之美,在活动中训练教师口语,在活动中锻炼站在讲台的胆量,在活动中理解教学规律,同时在活动中进一步强化小学语文教学相关技能的培养。

(四)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教学评价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评价也是对学生学习课程的最终评价。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往往采用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这两种方式。

终结性评价,其表现形式为利用一张试卷来考察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这种终结性评价注重结果,而忽略了个体的差异性和个体学习的过程性,重理论评价而忽略了实践技能考核。也就是说,单纯采用这种评价方式,培养出来的小学语文教师理论可能很扎实,试卷分数可能很高,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语文教学技能却得不到有效的考核评价。这种考核方式,考虑到了学生学习的横向比较,而忽略了学习的纵向比较,不能真实、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在于及时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情感和态度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从教学实践和技能训练角度看,这种评价方式比终结性评价方式更客观,但它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在教学评价中过多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而忽略了考核的统一性和公平性,考虑到了学习的纵向比较,而忽略了横向比较,也不能真实、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

所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这门课程的评价方式,我们要兼顾学习的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评价,不能简单地采用终结性评价或过程性评价。笔者认为,根据小学语文教学法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性质,我们在教学评价时,只有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将平时考核、考试考核、技能考核融为一体,充分体现考核的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才能对学生进行客观而真实的评价,从而促使学生学习的均衡发展。

1.在评价内容上既要考查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学法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变化。以100分为例,在教学评价时,平时成绩和试卷成绩可以确定为40分和60分。其中,40分为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这门课时的态度、情感,以及完成各类作业、任务次数及质量的评分。60分则作为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评分。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对学生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2.在评价方式上注重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理论知识考核与语文教学技能考核相结合。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学习现状,了解学习的优势与劣势,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

我深信:只要我们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课程教学中紧密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际,与时俱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夯实学生在理论、语文教学技能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创新教学模式,《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教学改革定能在当代高职初等教育改革中生根、开花、结果。

注释:

①[美]李·S·舒尔曼.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王幼真,刘捷,编译.比较教育研究,1999(3):36-40.

②宁虹.重新理解教育——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1(11):49-52.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培训篇8

全英文授课教师培训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加入wto,迫切需要大批了解世界各国文化、科技,具有坚实理论基础、较高学术水平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无疑是这一需要的直接责任者,而且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也需要不断增强。为此,教育部2001年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十二项措施”)(教高[2001]4号),明确提出要在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其中“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还特别强调“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要达到所开课程的5%至10%。”高校纷纷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其中双语教学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领域,各高校纷纷开设双语课程。

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同时,启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该建设项目计划旨在形成与国际先进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接轨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一定示范性和借鉴意义的双语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和能力。从2007到2010共支持建设5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每年将相关学科领域进行重点建设,并为每个项目建设提供10万元的资助。从双语教学推广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积了不少经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极大地鼓励了各校开发双语教学课程,努力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教育的差距归根结底是教师的差距,通过有效的培训,可实现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最大化,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文化氛围。所以,加强全英文授课师资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科研能力,增强高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全英文授课师资培训对象的特殊性分析

全英文授课师资培训的对象是在职高校教师,必须首先了解培训对象的特点,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培训。

高校教师都有系统的学习经历(英语学习时间长达十几年或数十年),具有一定的语法和词汇基础。同时,他们经历过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教育实践经验。高校教师具有一般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但也正因其自身特点,使得培训难度更大。

一方面,高校教师的学习具有与其他成人学习者相同的共性。诺尔斯(Knowles,m)研究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原则奠定了成人学习的基础:

(1)从学习者的个性来看,成人虽然可能在特定情境中暂时依赖他人,但是有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独立自主的心理需求。(2)从学习者先前经验的作用来看,这些经验可以成为其自身和他人丰富的学习资源。与此同时,人们还常常给从经验中获得的知识赋予新的意义,而不是被动地获取知识。(3)从学习的准备性来看,成人准备学习某种东西是因为他们觉得有一种需要,即更加满意地完成实际生活中的任务,或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学习计划应当围绕着学习者的需要来组织,根据学习者所要求的学习步骤安排先后顺序。(4)从学习的倾向性来看,成人学习者把教育看作是一个日益提高能力和充分发挥生命潜能的过程,他们希望把今天学到的任何知识与技能都更加有效地运用于明天的生活中。

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的英语学习同时也具有其个体特性。每个教师都存在个体差异,有自己独特的能力、认知风格、成长轨迹,以及由这些要素经过结合而形成的心理和认知结构。这些个体差异具体表现为:(1)个体学习目的与动机不同。参加全英文授课师资培训的教师中,有些教师的确是为了能顺利进行全英文教学而想提高口语、听力。当然,不乏许多其他目的:有的教师学习英语是为了本专业的进一步发展,能阅读原版资料或;有的是为了出国进修深造,或与国外专业人士沟通交流;还有一些想通过培训提高英语能力,进而通过某种英语考试;而对英语一直保持浓厚兴趣,只想不断提高英语水平的教师也大有人在。(2)个体程度不同。虽然高校教师有系统的学习经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且大多数学习英语长达十几年甚至数十年,但他们的程度却相差甚巨。少数教师多年来坚持英语学习,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很精通,可称得上是高级学习者(advancedlearner);有部分教师平时能阅读专业原版书籍,阅读能力可达到中级或以上水平(intermediate),但由于长期没有进行听、说、写的训练,其它方面较弱。也有为数不少的教师多年不用英语,以前所学内容基本都已遗忘,其水平仅限于初学者(beginner)。

三、全英文授课师资培训目标与模式探讨

实际上,所谓双语教学是在不增加英语授课课时情况下,通过在非英语学科教学中,创设英语学环境,使师生既可学习英语,又可掌握其他学科知识的两全其美的方法。双语教学主要有三种模式:沉浸式双语教学(immersionprogram)、过渡性双语教学(transitionalbilingualeducation)和保留性双语教学(maintenancebilingualeducation)。

而所谓全英文教学类似于沉浸式双语教学,英语成为师生间交流的唯一工具。教师只能通过英语来传递专业知识,由此,教师的专业英语及交际英语的运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英文授课的教师除了需要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技能、能力外,还要精通用英语表达专业知识及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英语基础扎实,表达能力很强,具有学科教学能力,并且可以按照英语思维习惯理解、掌握学科知识,并能融会贯通地进行讲解、答疑,甚至还需具备用英语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我国原有的高校教师培训,采用以政府为主导、集中建设培训基地的模式,这一模式的实施对高校教师发展曾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现如今,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政府主导的培训模式,限制了教师培训的多样化需求,难以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水平,它已经不能适应高校教师发展的要求。因此,在我国,推进高校教师培训中心体系回归到“学校本位”。所谓“学校本位”,是相对于“区域本位”而言。“区域本位”是指培训中心面向自己所服务区域高校,以履行组织协调、师资培训、研究咨询、信息交流四项基本职能为主要任务;“学校本位”是指培训中心从所在学校自身发展出发,以拓展所在学校办学领域、促进所在学校发展为主要任务。这已是必然选择。

必须看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高校已成为教师培训的主体的今天,全英文授课师资培训应该充分依托学校的办学优势,回归“学校本位”的培训模式,让教师把自身可持续发展融入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之中。

四、全英文授课师资培训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一般英语技能培训

首先,主要培训教师听说读写译的一般技能。全英文教学要求教师发音准确,符合语法及外语表达习惯,否则极易误导学生。其次,是使培训教师掌握英语课堂用语(classroomenglish)。英语课堂用语是组织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特定用语,课堂用语的运用会增添课堂内的英语气氛,有助于提高学生听懂教师用英语讲课的能力。教师的课堂用语会直接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典范。准确、流畅并符合英语国家的文化习惯,这是对教师课堂用语的最基本要求。教师在使用课堂用语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及英语水平,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不要追求语言的华丽。

(二)全英文教学技能培训

培训要以发展的眼光,结合我国实际,为高质量教学服务,必须注意全英文教学方式方法的培训。比如,教师设置了希望学生参与讨论的问题,学生能够踊跃投入最好。但有时候,教师会发现没有学生主动举手回答。有的学生是因为口语差不知道如何表达;有的学生则是在思考该如何组织语言;有的学生有自己的观点也知道如何表达,但不愿意第一个发言。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如果通过随意点名的方式,可能会连续叫起几位口语差的学生,他们有的说“iamsorry”,有的好长时间也不能完整地表达一句话,有的干脆低头不语。这样的尴尬局面,会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培训学习教学技巧,先让一些口语不错的学生发言,就不仅保证了进度,而且可激发其他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英语学习氛围。因为班级容量大,为了保证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教师也可以通过认真观察,让一些没有举手却有意愿回答问题的学生参与讨论。此外,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讨论,如何设计一堂课的教案,如何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等,都是需要培训的教学技能。

全英文授课师资培训的具体实施方法包括:(1)根据教师英文程度不同,分a、B班或初、高级班。设计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从一定程度上减少部分教师跟不上教学步伐的顾虑。(2)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把大班教学与小班教学方式相结合。大班教学模式主要是进行教学技能培训,小班教学模式着重于英语口语表达技能培训。(3)适当结合案例教学的方式。可以选一些全英文教学公开课的视频共同分析讨论,内容可以包括课堂语言的使用技巧、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效果的预测及教学材料的选择等。(4)短长期培训相结合。因为全英文授课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仅通过一、二个学期的学习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学员是通过业余时间学习,不可能在承担教学任务之外有过多的时间学习,所以要结合本校的师资力量和受训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长期学习计划。笔者所在学校是采用“百度云”共享资料,打造一个长期学习和互助学习的平台,受到受训教师一致好评。(5)引入导师制。导师的传帮带仍然是最为传统而实用的培训模式。参加培训的教师一般都具有自主学习能力。鉴于面授时间有限,导师制是指导和监督年轻教师学习的最好方式。除了面授集中学习之外,受训教师可以和自己的导师探讨学习的问题,解决碰到的困难。导师最好是在本专业或学科里教学和管理经验丰富,英语水平较高的资深教师,也可以是优秀的英语专业教师。导师的指导要与导师的岗位职责、指导津贴、奖励评优等挂钩,避免导师徒有虚名,传帮带流于形式。

五、全英文授课师资培训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体上来讲,全英文授课师资培训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师培训积极性不高;教师空闲时间不一致;学校基础设施配置跟不上;教师教学科研压力和家庭负担大;部分教师英语水平有限,学习吃力。但也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教师学习目标明确。那么如何做好教师培训呢?笔者认为,应本着“以教师为本”的原则,从教师英语水平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培训中注意以下问题:

1.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图板、网站、即使通讯软件等做好培训的动员。高校教师培训是人事部门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可是久而久之,教师似乎厌倦了单纯的课堂教学,参与培训的热情不高;新进教师根本不知道学校有此类培训;个别教师说这种培训没有效果,还不如自学的好等等,这些不积极的态度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也就更显得宣传动员的重要性。

2.精心安排,做好教学管理。教师学员大多数具有高学历,有相当的教学经验、人生阅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优质的教学才能激发他们参加培训的动力,只有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使得他们安心培训。因此完善的课堂管理体系、优秀的师资阵容是做好培训的关键。

首先,安排好上课的时间、地点、教材。这些虽都是小问题,但却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学院情况不同,教师承担着大量的教学科研任务,上课时间不同,加之家庭负担,对上课的时间和地点尤为关注,因此组织管理部门每一个环节,哪怕是点滴细节,也要尽量做到尽善尽美。

其次,安排好课程的开设和相关活动。每一位受训教师都想好好学,为自己多充电,所以他们对授课教师的要求很高,课堂教学质量更是他们按时上课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精心选拔授课教师,授课教师既要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底,观点新颖、视角独特,又要具备一定的授课艺术,课堂才不会沉闷乏味。另外搞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增加教师学习兴致,也让教师在疲惫的工作之余寓教于乐。

再次,完善教师培训的组织管理、奖惩。教师培训必须有专人负责、执行考勤制度,有事有病要请假,必须对教师培训状况追踪服务。也许一句关心的话语,一杯热腾腾的水就会成为教师学习的动力。同时将培训成绩计入业绩档案,作为考核的一个依据;成绩优秀的教师免除职称外语考试;培训合格的教师优先考虑推荐出国研修……给教师学员一个保障,从真正意义上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3.积极沟通,做好反馈。教师对培训的意见反馈是做好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相关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授课教师、受训教师沟通,不定期地询问教学成效,采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对不当的地方要及时修正,并将双方的意见或建议互相反馈,促使教学管理公开化、透明化。

全英文授课师资培训是高校教师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全英文授课师资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管理者用更多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做好它,从而促进高校教师国际化。

参考文献:

[1][美]马尔科姆・诺尔斯著.廉延梓译.现代成人教育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徐金明,杨瑾,余艳.我国高校教师培训改革发展的前瞻与对策[J].教师教育研究,2004,(4):13-20.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培训篇9

关键词:“粤教云”;实验;抓手;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5-0102

2015年5月23日,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山东青岛开幕。本次大会由教育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主题是“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变革”。来自90多个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企业的代表出席会议。国家主席给大会发去贺信,强调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由此可见,掌握信息技术能力已成为当今一线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之一。一线教师应该更新理念,提高认识,为做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努力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为此,我们采用的策略是:

一、更新观念,对掌握与提升信息技术能力的认识

1.社会发展呼唤教育新改革

如今,信息科技的更新之势可谓是迅雷不及掩耳。移动终端日益普及,无线网络迅猛发展,特别是2010年后,信息技术逐步普及,教育信息化从校校通、班班通,逐步进入人人通时代。以“电子书包”项目为例,2011年以来,提出此项目的就有上海、江苏、陕西、浙江等城市。2012年后,国外的新概念“翻转课堂”、“可汗学院”随着网络掀起一股教育改革的热潮。最近一两年,微课、慕课、云课、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在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也大热起来,将pad之类的移动终端及相关应用运用于学校教育实践之中,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发展最为快速的领域之一,尤其是在无锡、深圳、上海、北京等地。有人说这是一个大数据时代,是一个“云时代”,是一个“人人为师,人人为学”的时代。

2.教师专业发展要注入新内涵

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中发表重要讲话――学校是教育的细胞。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在学校,关键靠校长、教师。我们必须大力推进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在基础教育领域,要“提高所有学校在信息基础设施、教学资源、软件工具等方面的基本配置水平,全面提升应用能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

从刘副部长的讲话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大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显然已不是一枝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嘴的工作方式了,她为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正如JohnDewey所言――如果我们还像当年我们被教授的那样去教学的话,那么,我们就掠夺了我们儿童的未来。是的,教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焦建利教授曾在他的讲座中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的天职,是安身立命之根本。他还说当今教师应具备5项基本功――搜(search)、拿(take)、做(create)、用(use)、享(share)。语言学家RayClifford说:“科技不能取代教师,但是使用科技的教师却可以取代不用科技的教师。”

作为奋战在教育一线的我们,是选择接受现实、转变观念还是守住传统的宁静?我想,现实已给出了回答。她告诉我们,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可以有效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而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

二、学习培训,练就与时俱进的信息技术能力

1.入校培训接地气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请进来”的培训,我校是“粤教云”实验校,为了更好地开展实验,我们邀请专家对教师的教案进行指导,修改,然后针对课堂实验要用到ForClass支撑系统,又邀请了技术工程师到校对实验教师进行平台操作培训,对上实验课的教师,采取“一对一”请进来的指导方式,让教师快速地熟悉操作、制作上课资源,并流畅地应用在课堂上。这项培训,有针对性,效果明显,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迅速。

2.校本教研讲实际

当我们学校24间教室的白板全部安装到位后,为促进电子白板、多媒体技术和学科教学、校本课程的有机融合,同时也为了稳步推进“粤教云”实验,学校教研室结合学校实际专门制定了校本教研方案,开展了以《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的专题培训,培训做到全员参与,定主题、定时、定点;分享、总结、考核相结合。在进行统一的全校培训和分学科学习操作后,我们组织了此专题分享会,在会上,各学科派出一个优秀代表,现场操作演示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该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体现,如数学学科就以“角的知识”为例展示了智能笔及图形工具的强大功能,智能笔能快速规范画出几何图形,使用多学科学库资源里的坐标轴能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对称图形,使抽象的几何图形具体化;英语学科展示了屏幕批注功能、聚光灯和激光笔的使用,并采用白板的相机模式截图进行课堂反馈;尤其是游戏练习,生动有趣,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分享会上,笑声、掌声不断,教师的精彩示范,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了电子白板的特性和基本操作方法,从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服务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现在,教师均可以利用白板的常用功能辅助自己的课堂教学。此外,我们结合学校的信息化特色实际,举行了由学校信息中心负责为教师进行量身定制的培训,如微课制作培训,就是由学校信息中心副主任主讲,并把培训和校本教研相结合,这样不会额外增加教师的负担,通过集中培训和分组练习、交流,到学期末,收到教师自制的微课、数字故事等作品一批,学校信息中心将之分类打包上传学校服务器,这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丰富了学校的教学资源。

三、课堂教学,实践扎实有效的信息技术能力

1.课堂教学求扎实

课堂,是教师实战的舞台。一个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可以直接预见。所以,我们通过教导处牵头,组织一批比较年轻或是敢于在这方面做出尝试的教师上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实验课。上课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利用粤教云公共服务平台的各种资源和ForClass等信息技术,设计教学。教师有的在班级教室里上云服务课,有的在云教室上云互动课,一些年轻教师还自己制作app,为学生创作特别实在的学习资源,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目前,我们已经在语文、英语、数学、美术、科学、综合实践学科进行了云互动课堂教学尝试,如语文课《落花生》;数学课《周长》;英语课《animals》;美术课《变照片为黑白的画》;科学课《蚂蚁》;综合实践课《我为交通绘蓝图》等。其中,多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参加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暨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评审分别获得二、三等奖;多位青年骨干实验教师在市区的“一师一优课”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一部分一等奖的课例被评为省级优课,科学课《蚂蚁》《果实里的新生命》和语文课《扁鹊治病》最终获得国家部优课例。

2.展示观摩促提高

当我们新建成集录播等功能一体的云课室后,先后组织举办了多次云实验展示和观摩活动。省内外市区教育系统领导以及兄弟学校教师代表陆续到校观摩,学校为这些来宾展示了云服务、云互动课堂教学、实验教师经验分享、学校开展实验经验介绍等活动。

如英语三年级云互动课《animals》课堂展示:利用粤教云平台的媒体资源和个人的本地资源设计了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整合粤教云的“个性内容分发、即时评测统计、即时展示个性作品”等特色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关动物的单词,如拼写和发音,学习简单的问与答的句型等。整个教学过程流畅生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

又如语文五年级云互动课《落花生》课堂展示:学生登录课堂后,首先点击pad上的资源进行生字词自主学习和测评,教师根据平台即时测评统计功能实时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并以此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在精读感悟环节,学生根据教师发送到pad上的学习指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谈感悟,紧接着利用平台的“投票”功能,升华文章主旨;在总结延伸环节,教师又结合个性内容分发和即时分享展示功能呈现学生作品,使学生在习得语文知识同时深刻感悟做人的道理。该课目标明确、环节清晰,课堂互动有效、富有语文味,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赢得了在座观摩领导和教师的热烈掌声,让大家深切体会到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课堂的独特魅力。

在交流展示中,教师在信息技术能力上又得到进一步的历练和提高。

四、课题研究,推动信息技术能力稳步提高

课题研究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突显学校特色的重要途径。我们把学习培训、课堂教学实验和科研相结合,鼓励教师借助教科研力量,积极申报小课题。2014年,我们申报的3个课题被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立项。这三个课题分别是《基于校园云环境下小学英语作业的自主设计研究》《以“粤教云”实验促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发展研究》《以陶艺校本课程丰富小学美术内涵的研究》;3个课题举行了开题论证会,并认真开展了研究,目前正准备结题。2015年,在“粤教云”实验专家组的带领下,我们又申报并成功立项了3个人实验研究课题和1个集体研究课题(其中两项被列为重点课题),分别是《基于云互动环境下小学综合实践课的开展与应用研究》《基于云互动美术课堂下的个性化学习模式与应用效果研究》《云互动课堂在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及《“粤教云”实验与校本教研结合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研究》,现在各课题研究在主持人的带领下稳步推进。

我们就是这样,以“粤教云”实验为抓手,从以上几个方面努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当然,一路走来,也遇到不少的困惑,而这些困惑正好指明了我们努力前行的方向,我们坚信:在这个数据大爆炸的时代,课堂变革势在必行。

我们渴望教师轻松点击就能调动丰富的素材资源和教学工具;学生能随时进行分组练习、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即时完成批阅、反馈、个性辅导@样融合了信息技术的生动课堂;渴望所有教师、学生甚至家长都能随时随地共享教育的优质资源;渴望亲身感受教育云时代、智慧大课堂的盛况……

而这一切均有赖于身为教师的我们具备顺应时展的信息技术能力,做到脚踏实地,努力创设开放自主、互动高效、资源支持的交互式信息化课堂教学环境。在教育教改的路上,让我们努力前行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培训篇10

(小学语文学科培训第一期)

兴仁市第九小学姓名:阳秀

我有幸参加州教育局主办、兴义市向阳路小学承办的黔西南州2019年新市民学校教师全员培训小学语文学科培训第一期培训会,由衷感谢教育部门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优秀的学习提高平台,使我在老师们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下受益良多,让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整个人都充满了干劲。

在开班仪式上,我们知道此次培训是以提升黔西南州义务教育阶段新市民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夯实新市民教师教学技能,切实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教师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邀请兴义市向阳路小学名师、骨干教师担任主讲教师,通过分学段、分学科、分层次,开设师德修养、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等方面课程,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以及教育扶贫相关政策解读等相关内容的培训,使每一名参与培训的老师均有所收获。仪式的最后,我们还一起重温了《贵州教师誓词》,再次让自己审视了从教的初心,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继续谨记誓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落到教学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