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2:29

民族文化的核心篇1

[关键词]民族旅游;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F590.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065-03

[作者简介]谢维光(1978-),男,黑龙冈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规划;杨光(1978-),女,黑龙江牡丹江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民族史;刘彦亮(1979-),男,天津武清人,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经济。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研究”(项目编号:2012e108)。一、民族旅游与文化变迁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创造了灿烂的民俗文化,加上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优美,成为散发迷人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在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文化的变迁。

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同地区、不同宗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交往日益频繁,异地文化渐渐流入旅游地,导致各种不同文化的交融、碰撞,这样旅游地居民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其行为和意识受文化漂移、文化涵化的影响不断强化,并发展成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社会文化形态。旅游地文化变迁分为良性变迁与负态变迁两类。良性变迁指旅游地文化系统的整体优化,各文化层次、文化特质趋向协调并有利于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为旅游地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旅游地人际关系的改善,社会和家庭凝聚力增强;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等。负态变迁指旅游地文化系统的异化,各文化层次、文化特质相互冲突并导致文化系统功能的弱化,主要表现为旅游地贫富差距扩大、不良生活方式蔓延;旅游地本土文化舞台化、商品化、庸俗化;传统观念沦丧,道德标准扭曲;人际关系恶化;崇洋或盲目排外等。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落后,文化结构简单、原始脆弱,本土文化受旅游业开发影响较大。由于过度追求比较显性的经济效益,忽视比较隐性的社会效益,一些少数民族旅游地原生文化失真化、空心化、舞台化和商品化问题严重。在此背景下,如何引导民族旅游健康发展、推动社会文化正向变迁成为相关各方普遍关注的课题。

二、发展民族旅游需正确处理的四个关系

1.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

民族地区的传统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是一种小生产的封闭经济。相对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而言,民族地区在传统经济上所保留的小生产经济的生产、生活和风俗是他们不熟悉或久违的,也是他们感兴趣的。于是,民族地区的传统经济便与现代经济联系在一起。然而,在世界经济与文化交往及开发的潮流下,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构建在小生产经济上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最终是要放弃的,不可能用某种封闭的形式或以生态博物馆的形式,将一个民族聚居村落作为鲜活的整体文化,包括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固定下来,从而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其实,一旦将民族生活与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投入旅游开发时,民族地区的传统经济就已经被现代经济打破。而且,民族是变化发展的,民族地区有发展现代经济和现代文化,共享世界现代文明科学进步成果的权力。

2.“原真”传承与创新传承

民族文化的传承来自民族的自觉,来自民族的自身造血。民族文化传承的危机不是来自民族旅游,也不是来自市场经济,而是来自民族自身。目前年轻一代对传统民族歌舞、乐器、服饰的兴趣愈来愈淡漠,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后继乏人。

民族旅游的原真性与民族生活及民族文化的原真性是直接相连的,然而,民族生活和民族文化的原真性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和缺乏与外界交流状态下形成的,随着封闭环境的逐渐开放和与外界交往不断增多,保持民族生活和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受到了挑战。

民族地区需要从民族文化原真传承走向民族文化创新传承。民族文化创新传承重要的是学习新的理念、新的文化、新的智慧,并将之融入民族文化中,作为传承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开放的环境中,增强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能力,追求在现代民族旅游经济与现代文化交融中,既传承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又推动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

3.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

在民族旅游发展的初期,少数民族群众、开发商、政府都在追求经济利益。面对旅游经济对民族文化的破坏,最根本的保护者就是民族自身。民族地区要从自发到自觉,从自觉到创新,保护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没有民族的觉醒,政府对旅游开发损害民族文化的行为也很难掌控。因为,民族文化的根本是民族属性,需要各民族在发展旅游经济中,坚守民族文化最根本的民族属性,学会在发展中吸收新经济与新文化养分来壮大和发展民族文化。

民族旅游的发展过程愈来愈证明,民族文化对于民族旅游的价值与重要性。民族靠文化存在,民族旅游也是靠民族文化存在。然而,民族经济的发展,最终都将触及民族文化,或推动民族文化发展,或毁损民族文化。面对民族旅游的来临,是主动,还是被动,就关系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毁损。主动对接民族旅游发展,民族文化就得到自觉保护,就会获得发展。被动进入旅游业,民族文化仓促应对市场经济,民族文化就容易受到毁损。实践证明,民族文化保护和民族旅游发展是辨证统一的,良好的民族文化保护会带来民族旅游经济的发展,反之则滞缓民族旅游的发展。太多民族文化因旅游而被破坏的惨痛教训,使我们更坚信要正视旅游经济对民族文化的双重作用,推动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走向和谐发展的道路。

4.迎合市场与引导市场

发展民族旅游产业,跟随而来的必然是民族文化的市场化。面对旅游市场,有两种不同的市场策略和市场原则,一是迎合旅游市场,二是引导旅游市场。

在迎合市场原则下,民族地区的一切环境、民居、饮食以及文化都有可能被开发为旅游产品。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就必然要遵守市场经济规律,将民族自身及其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商品化处理,而且要做到适应旅游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于是,一系列商品经济与生俱来的问题就必然会带给民族地区,如民族文化的商品化、舞台化、雷同化、格式化、庸俗化,民族群众也将在发展商品经济中,由纯朴善良变得斤斤计较。

面对旅游市场,面对游客,民族地区不应是被动的,而需要认识旅游市场规律,学会利用和控制旅游市场,不要被旅游市场所左右,成为旅游市场的附庸,同时要认识自己的文化,发展自己的文化。引导旅游市场,就是发挥民俗文化的旅游吸引力,引导市场去欣赏民族文化,体验民族文化。科学利用市场的经济原理,既收获市场效益,又收获民族的进步与发展。

三、民族旅游地社会文化正向变迁的途径

1.着力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文化传承应是民族发展的基本理念,包括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推陈出新。“传承”不仅基于原民族文化基础,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还需进行吐故纳新和扬弃。民族文化传承的着眼点是民族集体的认同,不受市场交易原则的束缚。民族文化传承需要对民族群体文化进行传习和教育。

强调民族文化传承,并不意味着保守传统或甘居落后,而是使民族求得在新时代的新发展。在民族旅游发展的实践中,正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带给民族旅游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和效益。正是民族文化与众不同的原始、纯真和生动,传承了民族旅游的原真性,成为民族旅游发展的根基。

2.恪守民族文化“原真”

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根本在于核心文化的区别,即一个民族总是能在核心文化上与其他民族区别开来。核心文化的本质就在于民族文化的“原真”性。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原真性的关系,就是在旅游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原真性,在民族文化原真性原则下的民族旅游。

民族旅游所具有的市场价值与竞争力来源于原真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又源于传统的耕作、放牧、渔猎等多类型的民族生产和生活,展现的是中国传统社会经济与文化下的民族文化形态。在民族旅游发展中,强调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并不意味着直白地展现传统社会经济与文化下民族生活的原始性,更不能以所谓的“民族文化原真性”的原始与落后来满足游客的好奇心,也不能为了取悦游客而任意混淆民族文化间的区别。

恪守民族文化“原真”,不等于抱残守缺,更不等于固步自封,将民族隔离于现代文明之外。民族地区在发展民族旅游事业中,需要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同时要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文化精华。民族地区通过发展民族旅游业,不仅要获得民族旅游的发展,还要传承民族历史的辉煌,创造民族未来的辉煌。

3.致力于民族旅游“创新”

确保旅游市场中的民族文化的原真性是民族旅游创

新发展的基础。传统民族文化的原真性,主要包括民族文化生存的原真环境和原真的劳作与生活方式。在现代文化与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民族地区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于形成新时代的民族文化生存的原真环境和原真的劳作与生活方式。因此,民族旅游产品中的原真性,既有传统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又有现代社会民族文化的原真性,以原真性为要求的民族旅游规划,需要进行现代民族文化旅游项目与产品的创新。

创新民族旅游可以将隐性的民族文化进行形象化或符号化,通过旅游策划,让游客感知民族所特有的原真文化。民族地区一定要始终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市场的大潮中,创新民族文化,创新民族旅游,使民族获得新发展。民族旅游创新应基于民族文化的原真性,进行民族原生文化的凝炼。民族旅游创新不能违背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否则民族旅游创新就与伪民族文化、假民族文化别无二样。

[参考文献]

[1]GosslingS.Human-environmentrelationswithtourism[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2(2).

[2]杨俭波.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1999.

[3]杨慧.民族旅游与族群认同、传统文化复兴及重建——云南民族旅游开发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J].思想战线,2003,1(29).

[4]谢红勇.基于保护视野下的西南少数民族旅游[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2).

民族文化的核心篇2

[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构成;培育

民族地区是指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却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随着国内旅游发展浪潮的兴起,民族地区也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但是随着新型旅游地的不断兴起,传统旅游地的创新发展,区域间的旅游竞争日益激烈。民族地区旅游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正确认识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所在,并积极培育。而目前的相关研究不为多见。因此,本文对此展开研究。

一、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内涵和特征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两位教授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第一次明确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他们指出核心竞争力是能使企业为客户提供附加价值的一组独特的技能和技术的综合体,而不是单个分散的技能或技术。它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然而,在实际研究中,很多学者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研究层面形成了资源观、能力观、知识观、系统观和文化观等几种观点。

本文结合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特征,将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界定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是在竞争中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源泉和动力,是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高层次竞争能力。

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具有以下特征:(1)价值性。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能够显著地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能够更好地、更全面地满足顾客需要,最有效地向顾客提供价值和使用价值。(2)独特性。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是在民族地区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区位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培育和沉淀而成的,是一种独特的、不易被其他区域模仿或学习的竞争优势。(3)整合性。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是旅游产业对内在旅游资源等整合的基础上,整合旅游产业资源形成的。(4)长期性。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是在一定的自然历史基础上经过长期演变而逐步形成的。(5)动态性。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可以长时间地拥有和保持,但这种优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具体内容和作用方式需要随着旅游者市场状况变化而变化。

二、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分为核心资源、核心能力和核心产品三个层面。核心资源是土壤、核心能力是树根,核心资源经由核心能力的整合,培育出核心产品,核心产品是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的展现,是满足顾客需求的价值体现,以核心产品为主干,结出硕果累累的最终产品。

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资源主要指旅游资源、人力资源等能为区域旅游发展带来独有的、难以模仿和转让的、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它是构成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基础。核心能力是利用核心资源,能给区域创造具有价值的,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的核心产品的关键性能力。核心产品实际是产品的核心部分,主要指产品的基本效用和价值。本文结合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来探讨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三个层面。

(一)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资源——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指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指各少数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建筑、饮食、服饰、娱乐、节庆等物质文化,也包括传统习惯、礼仪、宗教、公共道德和价值标准等精神文化。旅游是一种文化体验的审美行为,游客看的是文化,并且希望看到独具特色的文化,从这一意义上说,民族文化就是独具特色的重要旅游资源。民族地区大多也存在较高等级的自然旅游资源,但是这些自然旅游资源型吸引物都不可避免地要被特定的当地民族赋予一定的本民族的社会含义,也被打上深深的民族文化烙印。

民族文化具备构建核心竞争力的特点。(1)独特性。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创造和发展了带有本民族特色的独特的民族文化。例如服饰。服饰是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有形文化表现形式,可以说每个民族都有代表本民族特色的服饰,没有哪两个民族的传统服饰是完全相同,甚至同一民族内部不同支系的服饰亦相异甚远,可以说到底有多个款式的民族服饰将是一个难以完全统计的数字。(2)区域环境根植性。民族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类适应特定区域环境的产物,能够经过千百年的流传而积淀下来的文化,都与其特定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有很强的联系。即使是同一民族,其分散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自然环境必须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与之相适应。这使民族文化牢牢根植于特定的民族地区,不能脱离本身的存在环境。因此,民族文化体验是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资源。

(二)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能力——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能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多种能给民族地区旅游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的合力。其主要表现为:(1)整合能力。整合能力是指民族地区协调其控制的各种旅游生产(服务)资源并使其发挥出最大效益的技能,即对旅游生产(服务)的资源进行最优配置的方法、技巧和手段等。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所拥有的包括核心资源在内的多种资源,但旅游生产(服务)的资源并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具有使这些资源有效发挥作用的能力,才能转化为核心竞争力。(2)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能力,即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所带来的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还包括管理创新、过程创新、产品创新等非技术的创新能力,如利用民族文化开发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旅游的发展是置身于动态变化的环境中的。民族地区旅游要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具有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创新,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因而,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民族地区旅游竞争力中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同时,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长期存在于区域独特的内部环境,体现在区域旅游运行和管理过程中,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因而,依靠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所建立起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长期性。

(三)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产品——民族文化体验

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任何产品都由三部分组成,即产品核心部分、形式部分和延伸部分。其中,旅游产品的核心部分,主要指各种旅游吸引物和旅游劳务而给旅游者带来的美感和愉悦,是满足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最主要的需求,也是整个旅游产品形成的基础。旅游活动在根本上是旅游体验,旅游体验是旅游的内核。对于民族地区旅游产品而言,满足旅游者审美和愉悦这些精神层面的核心价值实际是购买、消费和享受民族文化所获得的体验。因此,民族文化体验才是民族地区旅游竞争力的核心产品。

根据民族文化利用形式和真实性划分,民族地区构建的民族文化体验存在民族文化展示、民族文化活动项目、民族文化休闲活动等表现形式。(1)民族文化展示。它包括民族文化静态展示,如民族博物馆等;动态展示,如民族歌舞表演、民族文化村等。民族文化展示只是民族文化体验的初级形式,缺乏真实性。旅游者则主要通过视听感官对民族文化展示内容进行欣赏体验,从中获得的愉悦感受。所获得的体验是一种表层体验,一种被动参与的体验方式。(2)民族文化游戏或节事活动。它是一种根据民族文化中的原型,经过设计和组织的民族文化体验方式,比民族文化展示更具参与性。旅游者主要通过参加设计的游戏或节事活动,获得愉悦。如参加民族新年活动等,这种体验是一种有限的主动参与的体验。(3)民族文化休闲活动。旅游者完全融入旅游目的地中,与民族地区各种要素,尤其民族成员进行零距离接触,并体验民族文化的真实性,获得充分真实感受。旅游者在文化获取时自由的主动选择,实现了较为充分的双向交流和互动,并形成深刻的旅游体验感受。

前两种民族文化体验方式是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初级阶段和旅游消费较低层次时,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体验的主要形式。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旅游者消费理念和行为的成熟,旅游者越来越重视旅游体验的质量。民族文化休闲活动将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构建高质量的民族文化体验将成为体验经济时代民族地区需要发展的旅游核心产品。

可见,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由三个层次组成,民族文化是核心资源,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核心能力,民族文化体验是核心产品。民族文化是旅游核心竞争力构建的根基,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对民族文化利用和提升的关键,是民族文化是否能成功转化为民族文化体验尤其高质量的民族文化体验的关键所在。民族文化体验是前两个层次综合的结果和最终表现形式,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价值体现。

三、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基于以上分析,为了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核心资源、核心能力和核心产品三个角度来,来培育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

(一)保护和利用民族地区核心资源

1.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无法再生,也不能完全复制,丧失了就无法再找回来。但是民族“原生文化”是多种文化在此长期交融而形成的,它也会因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及政治等诸多因素而发展变化。旅游发展中要关注民族文化的变迁,注重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质文化,让它永远传承并发扬光大,最终实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加强民族文化的整理和挖掘。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是一种严密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的内在结构十分复杂庞大。对旅游者来说,大多只能感受到异质文化的某些表征,凭借这样的感受去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但是这种满足是粗浅的。这就需要加强对民族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尽量将民族文化精髓的东西加以提炼,实现民族文化的利用、共享和传承。

3.突出民族文化内涵。在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中,应充分挖掘当地的民族文化底蕴,利用文化的互异性,提炼文化精品。真正把旅游做成“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追求;既是一种闲暇,也是一种充实;既是一种放松,更是一种文化领略”的高层次文化行为。

(二)提升民族地区旅游核心能力

1.加强生产要素整合能力。民族地区可以建立旅游产业协调管理机构和协调整合发展机制,加快建成快捷方便的交通网络体系,以休闲为主要功能的民族文化旅游的接待服务设施,加快开发、生产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围绕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整合现有的相关生产要素,促进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合力。

2.提升旅游创新能力。民族地区可以组建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或旅游产业集群,建立依靠产学研联合,采取“高校+院所+企业”等形式,建设旅游创新系统,培养创新团队,引进消化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方法等知识,在学习中提高创新能力,实现民族文化的旅游利用形式、旅游发展形式的创新。

(三)发展民族地区旅游核心产品

1.构建以民族文化体验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体系。基于民族文化体验在民族地区旅游产品中的核心地位,应当在旅游产品的发展中认识民族文化体验的重要性;有意识地提升民族文化体验的核心价值;围绕民族文化体验融合观光旅游、休闲旅游、特种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构建民族文化体验为核心的复合结构旅游产品体系。

民族文化的核心篇3

【关键词】价值体系核心价值社会主义价值民族教育

引言

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的研究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途径。

1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1.1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保证

在民族地区高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能够凝聚和统一广大师生的思想,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和健康发展。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不仅对于抵御和抗衡西方社会价值对民族地区的渗透和影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在民族地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统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价值取向,具有促进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因此在民族地区应当把政治建设、军事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民族地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深化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中的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一言以蔽之要让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有科学思想的指导和统领。

1.2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需要

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入批判旧的意识形态,用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去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作长期的、彻底的斗争,这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特点,同时也是一个包括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倡导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系统的、基础性的文化工程。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把握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我国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着高校的性质和方向,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指导地位的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当前,民族地区所面临的国内和国外的现实状况,要求我们必须有计划、分步骤地加强民族地区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各族师生头脑,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真分析民族地区社会矛盾各方面的变化,揭示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形成、传播的社会基础和演变规律,针对各族师生思想中存在的各种疑惑做出符合实际的、有说服力的解答,帮助各族师生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1.3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思潮,是高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任务,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保证。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文化是根本,坚持用校园文化所蕴涵的人生信仰、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等文化因素去引导师生塑造灵魂,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基和主干,它指明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指导理论和灵魂,确定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揭示了和谐文化建设的精髓和动力,规定了和谐文化建设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

由于民族地区特殊的文化环境,以及民族地区高校内部特殊的主体构成,使得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此外,由于历史、宗教以及思想认识等多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对滞后,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民族地区高校的发展。因此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的新型管理模式,对于加快民族地区高校的稳定发展、促进民族地区高校校园和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不同民族师生员工的交往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就不可避免。因此,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搭建有效的交流平台,对于增进各族师生相互了解、促进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4培养各民族合格大学生的现实需要

各族大学生是未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骨干力量。他们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决定和制约着民族地区小康社会的实现和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讲,谁赢得了年轻人,谁就赢得了未来。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我们必须站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高度来认识民族地区高校建构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性,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深化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中的指导地位,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树立共同的理想,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培养各民族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理想信念的合格人才。

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建议

2.1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

高等学校和广大青年学生历来是西方敌对势力争夺和渗透的重点。民族地区严峻的现实状况,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解决好办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如何办好高等教育和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面对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我们更需要强调和坚持指导思想和主导价值的一元化,重视和巩固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在读学生的理想信念,确立和壮大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必须始终坚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关键时刻不动摇,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和主导价值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意识,确保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执行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落实,确保宣传思想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做到清醒、坚定、有作为。

2.2民族之间的“和合”教育

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师生要弘扬和合精神,并不是抹杀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的特点,而是要特别强调同族师生之间的协作,使各民族师生在沟通和交流中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养分,实现个人成长的提高和升华,达到所谓的“和合而生”。为此,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各族师生必须以和合精神为理念,用这个精神支柱团结起来,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战略目标的实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价值观的多样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我们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和而不同的社会,允许和而不同的多种价值观的存在,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做到“和”就要控制多种价值观的冲突,这就要求在价值导向上坚持一元性,即要坚持社会主导价值观,而坚持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前提是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师生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以,必须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才能产生实际效果。

2.3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有效载体。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通过开展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学术、艺术、文化、体育、娱乐等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无形的价值理念直观化、具体化。高校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人才培养基地,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杠杆。因此,为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作为中心环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力图建设高品位、形式多样、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独特的精神。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学校传统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学校优良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体现;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时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独有的文化因素往往蕴涵着深刻的价值观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必须要坚持和发扬具有民族地区高校特色的优良传统,积极培育具有民族地区高校特色的精神。要对学校传统深入挖掘,特别是挖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密切相关的传统,如爱国主义传统、民族团结传统等。要加强校史研究,加大校史馆、人物展等展示学校传统的展馆的开放程度,鼓励各族师生参观,积极推进学校传统教育。充分利用一些广受学生欢迎的精品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校园电影节、名人访谈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价值观的熏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体化,引发学生的共鸣,在此基础上以事述理,以理服人,以行动促教育,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深入人心。

2.4发挥政治理论课的渠道作用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要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探索新途径,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运用各种手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各族师生所感知、所认同、所喜爱、所接受,以在脑海中形成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必须接受大学学校教育所代表的主流文化的价值和要求。然而这些主流文化价值和要求必然会与母体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产生冲突。所以有必要实施文化精品品牌战略,增强先进文化的影响力,以提高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同。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应加强对理论教育工作的特色管理,以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和主导权,还应该做到加强对理论教育阵地的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有效管理,牢牢掌握理论教育工作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2.5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队伍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组织保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具有政治坚定、爱岗敬业、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要做到以专职人员为主,兼职人员为辅。把少而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人员,从兼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中分离出来,负责学生的教育管理;把一批适合从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工作的干部,从正常的教育管理活动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者中培养一批德育专家,从事德育研究活动。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必须使广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者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必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者提出明确的专业要求,使从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的人员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相应的工作能力。

3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引领的功能,从社会价值取向上巩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高校作为社会各种思潮的生产、的集散地,客观上需要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进行引领和整合,使之朝着有利于实现社会预期目标的方向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稳固占领意识形态阵地,主导各族大学生价值追求。文章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除了要应对与内地高校面临的共同挑战外,还必须正视由于地缘、人文历史潮流、风俗习惯等因素带来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一定要在高度关注其特殊地位、特殊人群、特殊的教育背景和方式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体现人本精神,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民族文化的核心篇4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价值目标

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对于某一事物价值的基本认识和评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繁衍生息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摄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引领着社会思潮,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旗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内核。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动力。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只有建设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坚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与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单一的价值观,而是一个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多层次的有机整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一般来说,“精髓”是指事物的精华内容,这个内容具有事物的本质规定性,是事物存在、发展根本意义的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之所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因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价值目标,而价值目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着精神旗帜的作用,具有凝聚人心和引领社会前进的功能。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的统一。在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全民族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能够激发全体人民共同奋斗,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根基。

时代精神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和现实升华,是被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改革创新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旋律,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要求,成为爱国主义的新形态与时代精神的核心。这种时代精神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本质上是相互交融的,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构筑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是时展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所在。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内容的关系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其他内容是有机统一、相互贯通的。

第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价值诉求方面相契合,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社会发展大势,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但是,任何旨在推动或指导社会发展的理论,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氛围和民族土壤。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传播和发展,就是因为它同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价值诉求相契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两者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中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及社会心理基础,忽视或离开这一基本国情,就不可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与包括传统文化精华在内的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在中华民族精神的社会氛围中形成的。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目标上是一致的。理想是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愿景,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选择,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全社会树立共同理想创造了历史前提。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历经艰辛探索,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民族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民族的共同利益所在。

第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个体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上的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合了价值理想、文化素养、公共行为和个人修养等方面的是非判断标准,适应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客观要求,鲜明地体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正是针对当前一些社会成员爱国主义精神缺失适时提出的。它把是否热爱祖国、增进祖国的利益作为社会对个人道德评价的首要标准,并以荣辱观的形式唤醒人们对这一道德标准的心理体验。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深刻体现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中,提出“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等,其目的就在于以荣辱观的形式进一步激励人们树立尊重劳动、艰苦奋斗等道德意识。其他诸如“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也都体现了改革创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既深深扎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又符合时代潮流,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第一,要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国民教育具有系统性和广泛性的特点,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途径。青少年是教育的重点,学校教育要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贯穿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当中去,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树立和增强国家意识、团结意识、自强意识、科学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创新意识等现代思想观念。社会教育也是对全体国民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都来关心和支持。社会舆论和传媒要积极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营造浓郁氛围。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应该将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渗透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必须正确处理古今中外文化的相互关系,既要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又要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世界文化发展前沿,汲取世界各民族有益的精神成果,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任何文化都是在各自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变革中,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我们强调弘扬民族精神,决不意味着闭关自守、搞狭隘的民族主义。当今世界和时代的变化,对各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提出了严峻挑战。每个民族只有根据这种变化,不断对其民族精神进行丰富发展,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我们主张弘扬时代精神,也决不是搞。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才能在历史提供的高起点上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和谐文化。总之,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建设和谐文化强调各种健康思想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这既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也符合文化发展和建设的内在规律。

民族文化的核心篇5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近年来,由于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局势不稳,存在分裂主义隐患,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产生影响。因此,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特殊性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构成高校大学生群体的重要力量。进入大学校园之前,大部分学生在民族地区成长,受到本民族文化环境的熏陶,其思想观念具有先在的民族性。因此,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特殊性。

(一)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

民族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作为人类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各民族长期生产、生活的产物,是该民族智慧的结晶。在现实生活中,每个民族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显示自己的存在。①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同时又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价值观作为文化的核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为祖国的统一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创造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文化。由于自然历史条件不同,文化水平呈现差异,影响着价值观取向。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民族地区成长,受到当地环境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本民族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伴随其成长,在生活方式、处事原则、思想构成上均有体现,必然与核心价值观的传输产生碰撞。

(二)特殊的宗教信仰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各民族的发展中,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而宗教信仰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众所周知,我国的少数民族存在着信仰宗教的情况,如藏族学生普遍信仰佛教,回族学生信仰伊斯兰教,蒙古族学生信仰萨满教等。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因为从小在家人的影响下信教,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而且能够正确理解教义。但在社会上,仍然存在一些反动的人士,在利益的驱使下,故意歪曲宗教教义,以蒙蔽和束缚人们的行为,使得个别学生对社会上的大是大非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心理

近年来,由于党和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走出边远地区,来到中东部地区接受高等教育。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特殊的文化环境下成长,深受本民族传统文化、行为方式的影响,由此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边远山区来到内地高校,不仅意味着离开土生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更意味着他们必然会比非少数民族大学生遇到更多的适应问题。在学业、生活习惯、人际关系、民族的认知认同、价值观差异等方面,都容易因为适应不良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证分析

为了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及其培育程度,特对中南民族大学本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基本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概述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其中回答了全部项目的问卷为500份,即实际有效问卷为500份,有效率83%。调查对象共500名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他们分别来自壮族、回族、苗族、畲族、藏族、蒙古族、满族、侗族、黎族等40个少数民族。其中有81.6%的大学生来自普通中学,8.4%的大学生来自民族中学;政治面貌方面绝大多数学生为共青团员,只有极少部分学生为中共党员或群众。

(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专业背景不同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程度不同,从而导致了他们对其认同程度也不同。在是否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的问题上,500名调查对象有9%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47%的学生认为比较了解,38%的学生不是很清楚,还有6%的学生表示不了解。这说明我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缺乏一定的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处在了解较少甚至不了解阶段。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团结问题的认识

在问卷中,所有调查对象中有88%的学生认为可以把“民族团结”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其中包括92%的文科生、82%的理科生和93%的预科生。而仅有极少数学生对是否要把“民族团结”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表示无所谓或者没必要。由此可看出,不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程度如何、是否认同和接受,他们对“民族团结”的诉求是非常高的。这也说明,民族高校大学生不仅有“民族团结”的意识,也认为民族高校教育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宣传形式单一、宣传力度不足、培育效果不显著、在培育过程中忽视了民族团结教育等。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途径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一定的方法指导,更对学校的各项机制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各种途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通过校园文化传递出来。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在校园的每一建筑、每一角落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可以将民族元素融入到校园景观的建设之中,创造一些有历史文化感的场所与设施,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同时受到文化的熏陶。例如,中南民族大学就设有一面民族墙,上面刻画着每一民族的人物形象。这面墙吸引着众多学生,使学生在欣赏工匠精湛技术的同时,还能够学习到各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切身感受到56个民族一家亲。由于受到社会多元价值观念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和培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仅凭教师课堂传授引导和自身的感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探索和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制度,以完善的制度来保证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序进行。

(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活动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也是民族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少数民族都发展了与其生存、发展环境相应的、各具特色的文化。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在少数民族文化的熏陶之下,对本民族文化有特殊的敬仰和尊崇,常常以参加民族或宗教节日的活动来表达信仰。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努力挖掘少数民族文化中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资源,阐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会贯通之处,组织相关的活动倡导全校师生参与,从而更好地引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使其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作为行动的准则。如中央民族大学每年都会举办藏历牛新年、“三月三”歌节、彝族年、那达慕大会、盘王节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通过文艺晚会、座谈会、知识竞赛、聚餐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极大地吸引全校师生。这些活动的举办,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归属感,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开拓了新的渠道。

(三)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前提是心理素质的发展和提升,心理发展是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大学期间的学生,心理和思想还处于未成熟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入学之后,由于自身文化背景和知识背景的差异,会产生众多的心理问题,他们会有意识地去观察和模仿他人,以寻求群体的认同。这段时期,正是培养其健康心理和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学校应当有所作为。首先,重视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讲座、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活动。其次,开设定期的心理健康咨询日,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咨询,以便及时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现状。最后,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校的主流思想,让正能量的信息在整个校园中传播,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2014年1月在内蒙古考察期间,指出:“要始终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精心做好民族工作。”高校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民族团结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要内容,更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时,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不仅要有理论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在理论层面上,要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使其树立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同时,加强“三个离不开”的宣传教育,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明确自身与非少数民族、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自觉树立民族团结意识。从实践层面上,不断探索和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形式。通过开展高校民族文化展览、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竞赛、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调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实践中感受到民族团结教育所带来的益处,形成民族团结意识。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未来的储备干部,其价值观取向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关系到国家安定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而在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的同时,须要切实了解其自身的特殊性,掌握其思想和心理现状,方能提高培育的实效性。

民族文化的核心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蒙古地区和谐文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对于内蒙古地区来说,加快其文化建设和发展,事关整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而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内蒙古地区的文化建设,关键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内蒙古地区的和谐文化建设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内蒙古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维护边疆稳定、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交融、相互依存,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奠定了中国在古代的辉煌历史,而且为中华民族在当今的伟大复兴确立了认同的基石。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以各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既尊重差异性,又包容多样性,积极引导各民族的和谐文化建设、对维护稳定边疆有着重要意义。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北部边疆,是各种文化思潮交融碰撞的地区,面临着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威胁,面临着维护边疆稳定、社会和谐的重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光荣传统和优秀文化,大力宣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的辉煌成就,建设和谐文化,能够进一步巩固内蒙古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民族凝聚力,维护边疆长治久安。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一种在边疆民族地区进行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标准,为增强各民族人民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2.有利于遏制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敌对意识形态对我国的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近年来,西方国家在进行技术输出、商品输出的同时,还加紧了对我国的文化渗透,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各种手段向我国宣扬西方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试图达到其“和平演变”的目的。而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分布在祖国的边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成为西方国家文化渗透的首选目标。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抵御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维护民族和祖国的统一,任务紧迫。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夺取斗争的胜利,归根到底,要靠巩固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来保证,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重要保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内蒙古和谐文化建设,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有效抵御西方不良文化和腐朽文化渗透,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阵地,切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3.有利于加快内蒙古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我区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

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自然条件的先天劣势和经济发展的滞后性,长期以来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薄弱环节。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是促进当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更是促进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新的出发点,站在新的高度,针对当前我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政治意识情况,开创的一项历史性的工程。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历史性的工作,要全面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同时更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当中。《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将精神文明建设“总的要求”概括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项主要内容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内涵中思想道德部分的最重要内容。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紧密相连的,二者互相促进,互相渗透,共同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当中,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能够更好地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国家作出贡献。

4.为内蒙古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思想文化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近几年来内蒙古地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但是我区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一基本区情要求内蒙古必须加快发展。和谐文化包含着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根本方法。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有助于引导全区人民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加快内蒙古地区和谐文化建设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为内蒙古地区和谐文化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精神动力,明确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内蒙古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必须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内蒙古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根本方向,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取向。现阶段,我们正面临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艰巨任务,内蒙古地区和谐文化建设要积极有效地进行多样化整合,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一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念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之真正入心入脑,转化为内蒙古地区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和谐文化建设的自觉行动;二要加快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内蒙古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三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努力形成思想共识,共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提高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群众基础

如何促进内蒙古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早日实现我区各族群众的小康,建立稳固的物质经济基础,让发展的成果由群众共享,是解决内蒙古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性问题,只有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才能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带来牢固的物质保证。要做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健康快速的发展,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创新发展思路,改变现有的落后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大力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是硬道理,解决当前中国的问题要依靠发展,解决民族地区的困难和问题也要依靠发展。民族地区面临的问题很多,经济落后是主要问题。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各族群众的热切期盼。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和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来抓,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增强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夯实抵制各种反动思潮、落后文化特别是民族分裂势力煽动影响的物质基础,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条件。

3.发挥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传播

正确的价值体系只有被人民群众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成为核心价值体系。媒体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推广主流价值观念的主渠道,在建设和谐文化过程中肩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一要认清肩负的责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贯穿到日常宣传报道之中,广泛宣传和谐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和先进典型,努力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舆论强势。二要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合作的有利时机,在开展经济协作的过程中宣传民族地区独特的文化资源,把民族地区文化推向国内,推向世界,扩大民族地区文化对其他地区和周边国家的影响。三要把宣传民族优秀文化与倡导社会主义新风尚结合起来,引导人们辨别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健康文化与腐朽文化,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地遏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通过宣传科学知识,宣传移风易俗,倡导社会主义新风尚,达到统一认识、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

4.加强民族地区文化基础建设,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平台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族地区的和谐文化发展,需要一定物质基础支撑,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设施,和谐文化建设将会成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目前,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简陋,文化艺术人才缺乏,文化建设仍然落后于内地,特别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比较大,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民族地区已经初步具备了加强文化建设的现实条件。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民族地区应该把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场所、文化队伍的建设,特别要面向广大边远农村,重点建设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娱乐场,并发挥他们在宣传先进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的引导作用,既起到宣传教化,又达到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的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队伍的重要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民族文化的核心篇7

关键词多元文化碰撞;核心价值观;德育实践

作者简介陈新叶,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教授;赵雪,山东女子学院讲师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1]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培养已成为当今和未来我国道德教育所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为德育的根本功能在于实现个体乃至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培养与塑造,构建民族文化品格与民族精神信仰,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当前,面对多元文化碰撞、多元价值抉择的境遇,我们如何实现在多元文化碰撞中的价值抉择和德育自觉呢?这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重大课题。

一、文化自觉、价值自觉与

德育实践的理性逻辑

文化的核心功能在于通过对个体的观念与行为的价值规范与引领以塑造其文化品格,文化自觉归根于价值自觉。德育的功能在于使教育对象在多元文化碰撞中学会正确处理多元文化生态中的各种文化关系,自觉自律地进行价值抉择,从而概括化为德性,具体化为德行。德育的本质在于实现文化的教化意义。在当下的多元文化生态中,自觉的德育实践之过程,就是与时俱进地将文化建设的主要结果自觉主动地向受教育者进行全员、全程、全景、全息式的传播,使其得到充分沐浴、熏染,并能自觉地选择主流本质文化范式,同时自觉地认知、内化主流本质文化所承载着的核心价值观,从而达到文化自觉、价值自觉。

德育是第一性、统帅性的教育,是诸多具象教育上的一般教育。德育实践的本质在于使个体就核心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与理想进行内化积淀而文化化、信念化、情结化、普遍化、品格化;德育之归宿在于民族与个人的文化养成、品格形成。对于个体而言,德育过程是形成个人价值、为人成人的过程,最终是内化为那些有利于维护人们共生共荣的社会秩序的核心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与理想,并自觉成长为精神、品格的过程。体现社会关系、承载价值观念的文化具有传承性、自新性、境域性,决定了道德教育的革新实质上是文化传统的自我更新,使自我的文化生命在合理的、必然的境域选择下,在自我自觉选择的时空绵延体上,完成基于自我发展的张力使然的自然的、生态的、新生性的蜕变。显然,文化自觉、价值自觉与自觉的德育实践是有机统一、辩证统一的内部应然关系。

二、价值抉择与德育实践

必然应对的文化生态

文化是品格塑造的土壤、空气、水,是品格生成的生态的、自然的境域。文化的多元化与碰撞是必然的。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只能在多元文化的交互、冲突、碰撞中,汇聚养分以促进自身的发展。文化的多元从根本上讲是价值取向的多元,必然导致人们价值观念与体系、态度与行为方式的多元化。因此,多元文化的碰撞是价值抉择与德育实践必然应对的文化生态。面对多元文化碰撞的现实,我们对于事物的价值不可以就表面而情绪性地、机械地、二元论式地进行判断和抉择,主观盲目的拿来主义和否定主义都是错误的。

在多元文化境遇中,当下主导文化发展的方向和机理在于,在合理的碰撞、冲突中自觉自信地去整合包容,以形成新的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规范,从而引领人们自觉地进行态度与行为方式的自主调整。当然这些调整必须是推动社会向着发展方向递进、演进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中的碰撞与冲突、整合与包容也是硬道理。因此,如何在碰撞与冲突中使当下的本根文化韬光养晦,使核心价值观新陈代谢,是为要务。这需要价值澄清、文化新生的伟大的创建实践,需要民族的自觉、自省、自信的文化大建设与主导文化的重构,需要通过道德教育使个体在这一不断发展着的文化的滋养中自觉完成核心价值取向的选择与内化,从而使道德教育完美地实践“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道。通过道德教育实现文化选择、价值构建、品格塑造,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培养自由、民主、自律的新民。所以,承载民族文化自省与重建这一重大时代责任的道德教育,要直面多元化的社会事实及其价值影响,自觉而理性地迎接多元文化生态的挑战,切实肩负起促进新时代的民族及个体的价值观与品格的健康发展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提供精神支持的历史重任。

三、多元文化关系中核心价值的

抉择与构建

面对文化多元化的生态事实,梳理与辨明多元文化间的内在关系,以兼容并包的态度融合多元文化的同一性、差异性、多样性特征,最终实现核心价值的抉择与构建,是完成道德教育承载的实现文化自觉、价值自觉之重任的应然路径,亦为德育实践的始点与归宿。任何民族的文化个性都是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内化中而形成的,其文化本根性与核心价值观赖以持续发展的纵向和横向的繁荣大道,需要在多元文化生态中通过动态的、循环交互式的碰撞与整合而铺就,从而实现其出淤泥而不染,经砥砺而成为美玉,自然、自觉、自信、自扬,最终自秀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弘扬民族主导文化,兼容外来文化

道德教育的根本功能和价值取向在于根基于既有的民族文化传统,自觉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化价值,实现文化承续与文化创新,规训民族与个人完成文化与价值的内化而自觉化,亦为德性自觉。在多元文化碰撞的生态境域中,道德教育应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理性地应对多元文化的碰撞、冲突,合理吸收、弃旧纳新、共生融通、壮我本体;以民族文化为基础,以外来文化为参照和给养物,实现多元文化的相互理解与共生,实现核心价值的抉择与构建。

作为民族精神内核的民族主导文化是实现民族文化精神延续与拓展的基石、脊柱、脊梁。在认知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时,要确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在当下时代和未来的多元化的碰撞与整合中,正沿其精髓实现自觉自主的、螺旋演进的提升与发展。当下中国特色德育的重要使命是要立足于民族文化基础,自觉地在多元文化、多元价值之间的碰撞、融合中求同存异,保持坚持民族文化的精华和勇于否定自身糟粕的自觉性,合理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使发展着的民族文化内秀于本民族又可推己于全人类。历史事实和现实足以证明,多元文化的冲突与整合是伟大的文化和伟大的社会实践的活力源、动力机。民族主导文化要主动地吸纳外来文化的时代精神与积极要素,就像星云、恒星的形成一样在吸纳中凝聚、在碰撞中纳新,实现聚能而自强。百家争鸣后的秦汉王朝,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后的大唐盛世,汉儒文化与多民族多元文化汇通后的康乾帝国,无一不是弘扬民族主导文化与兼容外来文化再整合创新后屡结硕果的不争之证。没有多元文化的碰撞,就不会有新精神、新品格孕育诞生的内外环境、内生力源和外动力源。

(二)内化传统本根文化,构建核心价值观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文化本根性,它是民族文化继往开来、代际传承的文化基因,是当下文化新生的起点,也是民族文化创生、创造、创新的自然前提。任何一个民族从本质上是保持其本根文化的独立性并在多样性文化境域中适者生存着的。经过一代一代人的文化选择、融合、凝聚、积淀而生成的主导文化图式和核心价值观,历经大浪淘沙、洪流砥砺、熔融锻造、藏古纳新,有机有效地进行着对历史传统与当下文化的同化与顺应。在此意义上,文化的本根性及其赖以存续的核心价值构成,作为内聚的共性意识,会在时代的洪流冲击中内化为民族与个体的心理的暗能量,自觉地选择并核聚式吸纳本根文化外的文化资源,吸其精华,养我本体。

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是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塑造民族灵魂与民族品格,其关键是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民族德育的任务在于培养自觉价值选择的综合素养与能力,实现民族自我与个体自我的文化生命的存续。因此,凸显民族文化与基本精神的核心价值观是本民族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面对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汇,自觉地建构和内化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保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风骨与气质,是当下品格教育的伟大任务。

(三)建构主流核心文化,养成文化自觉与价值自觉

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交流,会对彼此的发展带来生命活力或助推力,自然也会产生新的价值取向、文化品质。以梳理、传承文化精神与资源为根本内容和任务的道德教育,应立足于多元文化的生态事实,遵循和而不同、包容共荣的原则,建构主流核心文化,倡导核心价值观,尊重文化与价值多元性,培养文化自觉与价值自觉;弘扬传统的发展着的民族的主流文化、包容外来的现代的以及亚文化的发展;承担起树立民族本根文化、主导文化的历史使命,同时也要担负起营建保持文化多样性、生态性发展态势的重大责任。

在营建多元文化生态关系的实践中,首先要确立主导性的、先进性的、公理性的文化,而后在遵循和而不同、包容共生、坚持多样性与差异性统一的原则下,实践文化自觉与价值自觉的多元生态统一。在德育实践中,应树立和而不同、扬长取长的自觉意识,建构一种基于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共生并存,本根主导性、主体多样性与价值多元性和谐相处的目标体系与实践体系。换言之,应确立既尊重差异以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又坚持认同追求文化的统一性的原则,[2]着力于建构主流核心文化,实现培养民族与个体的文化自觉与价值自觉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

四、营建文化建设与

道德建设的生态系统

(一)建设塑造德性的文化生态情境

在全球化、多元性发展的今天,现代文化愈来愈具有共享性品质。[3]这里需要特别指明的是,由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主导价值与核心价值取向构成的民族传统主流文化,是价值与文化多样性、差异性、有序性统一的基础,是推动民族创造性、创新性发展进步的核能,是创设统一文化建设、价值建设、道德建设为一体的德性发展情境的根本指针。

在文化主体与文化类型多元化的时代,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在于发展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使其学会在多元文化中进行自主价值选择。[4]在德育实践中,应以道德素养、价值意识的元认知能力培养为基础,培养个体自觉地进行价值判断、澄清与选择,学会多元价值与文化比较,完成主导价值的自我构建,确认自己的文化归属,形成具有普遍意义和广泛推动社会发展作用的核心价值观,塑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良好的文化个性和民族品格。

文化建设、价值建设、道德建设浑然一体,价值建设是本根,文化建设是灵魂,道德建设是本体主干。目前,我国的道德教育应引导社会及个体在汲取传统文化精要、民族精神精华的基础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导航,引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习得、内化一些普遍的核心价值,如诚信、自尊、自立、勤奋、自强、责任、正义、合作等,形成自觉建构主导文化品格的意识与观念,养成自觉独立的价值抉择、道德判断与践行的能力。

民族的道德教育应坚持内敛于传统、创新于当下、创生于未来的指导思想,坚持始于人之初、起于家庭与重构于社会文化大熔炉相结合的实践原则,实现家庭文化、学校文化、社会文化的自然的生态的统一,积极营建主导文化彰显、多元文化鲜活繁荣的文化生态环境。由此,基于个体德育发展历程而言,在生命早期的道德教育中,应立足其生活实践与文化生态事实,通过“遇物而教”让其自然体会,逐步培养其对多元文化与价值的分析、比较、鉴别、同化的实践能力,使其自主建构明确而坚定的价值体系,最终养成德性而实现德行自觉。

(二)构建全息式的道德教育实践体系

面对多元价值、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道德教育实践中需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全息式地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知性、道德情感性、道德意志品质和道德行为素养,塑造受教育者与时俱进的价值自觉、文化自觉、道德自觉。

全息式地培养个体的德性及其价值自觉、文化自觉的一体性,需要构建全息式的道德教育实践体系。一是明确价值抉择、文化与德性自觉的核心时期为青春期至青年初期,德育实践一定要抓住这一发展的关键期,走在发展的前面。二是围绕世界观、价值观、理想、信念、态度与行为方式等核心范畴,重构民族品格特质的塑造系统,培养个体学会在价值与文化多元时代实现文化认同与价值自觉。三是立足于个体成长的家庭、幼儿园、学校及社会这一自然环境,立足于婴幼儿、小学、中学、大学到进入社会这一自然成长与生存的生命全过程,实现发展环境与成熟阶段的横纵交互、生态交互、循环交互的发展统一,建构民族的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并使其彰显于社会生活的宏观与微观的鲜活的核心环境之中,让文化价值的空气和着道德自觉的自然之风,随时随地沁人心脾。四是评价德育成败的核心标准在于,个体是否自觉地以普遍的良心和道德原则的热血铸就了自己的主体性道德人格。五是进行教育规训的核心机制是,形成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一体化的良好的自主自动的心理联系与意识流,形成自觉自由的价值选择与道德作为的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19.

[2]于海.价值观的多元化与道德教育的多层次[J].复旦教育论坛,2005(3).

民族文化的核心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129-03

党的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练地阐明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和共同道德行为准则,这对中国社会力量的凝集、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价值的达成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内蒙古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位于我国大陆北部边疆,同蒙古国、俄罗斯接壤,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以蒙古族为主体,以汉族为多数,满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回族等49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区域特色,同样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引领和精神支撑。通辽市作为一个地级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总人口309.1万,其中蒙古族人口143.9万,占全市总人口的46%,蒙古族人口是全自治区,也是全国最多的城市。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时,较之其他地区具有更强的代表性。

一、少数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迫性

(一)少数民族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基础

曾深刻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1]内蒙古丰富独特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明”“和谐”的最高再现。在内蒙古多族杂居的通辽市,双语、多语现象十分普遍,这种方言、语言的互动从深层次上增进了各民族间的情感。而对蒙古族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尊重,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媒介,也体现了对当地人民和文化的尊重。文学、故事歌谣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基本上都依赖于本民族语言的传承。在少数民族地区,教人向善的宗教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等都体现了各民族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这些都为在少数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无形之中提供了重要的视阈和思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方向

十报告指出,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其首要便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及在它的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创新。这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指航标,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内在要求的观念体系和价值目标。在实践中推动文化价值观念的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选择。我国各民族文化在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有精华,也有糟粕。而少数民族文化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和活力,不仅要看它在历史上所产生的影响,还要看它能否穿越时间和空间及时有效地应对当前与未来所遇到的重要问题。我们要在对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借鉴和吸收过程中提升中华文化的自信,重铸中国人发奋图强的民族性格,使之与当代“文明”相适应,这无疑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所肩负起的重要历史责任。

二、少数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有所发展,但具有滞后性

经济的稳健发展为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坚固的物质保障。我们也应在更加关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协调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同发展,使人民在“富强”的基础上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通辽市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依赖于经济发展水平并受其制约。通辽市位于内蒙古东部地区,属内陆城市,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第一,经济基础底子薄,起步晚。1999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通辽市由一个县城变为地级市,通辽市的经济才得到了真正的发展并逐渐建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但由于通辽的经济起步比较晚、底子相对较薄弱,而伴随着农牧业资源丰富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产业结构严重农牧化。通辽市的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融资困难使得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第二,品牌战略缺失,自主品牌不多。除蒙牛、晶牛等少数几家企业外,在全国没有其他比较硬性的名牌产品。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并未利用这一优势发展出具有规模的大型企业。第三,交通基础差,城市建设不够规模。通辽市总面积约5.95万平方千米,南北约长418千米,东西宽约为370千米,总人口309.10万,辖2个市辖区、1个县、5个旗、代管一个县级市,交通设施相对不健全,城市建设中人口数量不多,不集中。这些因素综合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特别是城市辐射能力不强,人们的交流相对不便利,也会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范围和方向。

(二)人口素质有所提高,但具有不均衡性

作为当今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之一的人口的素质对全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影响深远。通辽市作为多民族杂居的少数民族地区,近年来人口素质总体上有很大的提高,但仍然具有相对的不均衡现象,整体素质较全国水平仍然比较低,这也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的推进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具体表现在如下3个方面:第一,农村、城镇人口素质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辽市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和计划生育工作实施不严格造成的“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农村生育模式,降低了新生代的整体素质水平,进而拉大了农村人口素质同城镇人口素质的距离。第二,通辽市由于教育条件和经济条件有限,使得人们的整体受教育意识相对浅薄,特别是偏远地区,不重视教育,读书无用论占据一定市场,使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和人口文化素质的参差不齐。第三,通辽市医疗保障体系的相对不完善,也使得人口整体身体素质水平低下。以上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使当地人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改善当下生活水平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提高,从而难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民族文化有共性,但也有差异性

文化作为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直接影响着人的意识,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价值观念等,其中价值观就是对现实文化的直接反映,但由于国情、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往往不同。通辽市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各民族之间由于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也会存在着文化的差异性。内蒙古作为一个以蒙古族为主题的省份,有着浓郁的蒙古族风情,特别由于蒙古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生活的大区域相对稳定,但小区域就相应的具有很大的流动性。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牧民政策的改变,很多蒙古族有了相对固定的草场。但由于草原的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远,各个牧民家之间距离相对较远,牧民在自己草场范围内活动,牧民之间的交流很少,与外界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这种状态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时、全面地传播至牧民群体并为他们所熟知和接受。

(四)宗教极端势力的破坏

宗教是自古以来是作为部分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而存在的一种社会文化历史现象。一般而言本质是给人在精神上的一种“终极关怀”,集中表现为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在通辽市,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来讲是普遍存在的,很多信教群众把宗教所宣扬的思想观念当作其价值观念的评判标准。在部分地区仍然存在分裂民族和国家统一的宗教极端势力,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尊重宗教并积极引导其在“法治”范围内活动,以“法治”思维引导少数民族群众的者自觉抵制以煽动民族对立和仇视的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少数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便是经济发展,只有实现了“富强”,其推进工作才能事半功倍。通辽市经济发展应充分抓住机遇,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区域经济。首先,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创新能力。蒙牛、晶牛等大企业必须做好长远企业规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绿色、资源节约型经济,广泛吸纳高科技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劳动者素质;也要鼓励发展民营企业和自主创业,这更是实现通辽经济发展的关键。其次,实施区域战略,发展区域自主品牌,提高品牌建设和创新能力。发挥好通辽自然资源优势,在引进技术和人才的同时,发展相关低碳环保型加工企业。再次,进一步完善交通条件。根据城市规划,做好公共交通发展事业,降低百姓出门成本,提高交通运作效率。最后,出台相关政策吸引外来人口前来投资、居住,增加城市人口、形成城市效应,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只有将以上工作做好,才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提供更有力的经济支持,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发展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全方位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素质

少数民族群众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价值观与民族、民俗的联系紧密,即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2]。公民素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作用,公民价值诉求统领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是促进公民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帮助公民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不断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实现核心价值观目标过程中提高公民素质。首先,农村必须积极宣传科学生育观念,平衡男女比例,保证孩子有相对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生活教育条件,使孩子享受最好的资源,缓解我国人口压力;其次,优化教育资源,完善教育环境。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修建校舍、提高农村师资队伍质量,引导农民树立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信念进而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区域经济发展在形成自身特色的进程中都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人才智力支持,政府对教育财政倾斜的同时,更应制订政策吸引青年大学生回乡建设家乡,为当地建设添砖加瓦;最后,完善通辽市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政府财政对医疗、养老的补贴,普及各项医疗和养老保险;增加农村医疗保健投入,保证农村基本医疗需求;加大社会福利投入,对于社会弱势群体尽量给予生活保证。只有解决好社会底层人士的生活文化教育问题,尽量缩小贫富差距,才能保证社会和谐,才能是公民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才可能得以贯彻。

(三)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它本身就是一种先进文化,也是面向现代与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文化也具有相应的特色,因此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导地位,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并找准核心价值观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契合点以引领民族文化的发展,使少数民族文化在“自由”“平等”“民主”的基础上具有相应的民族性、时代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并坚持贯彻我党的宗教政策,尊重公民信教自由,使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引导人的思想意识。如佛教所主张的“庄严国土”“无我无私”的理念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的“爱国”“和谐”“友善”“诚信”的精神相一致,可以将这些理念相融合来倡导爱国爱教相统一,以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宗教观来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服务。

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复兴与重建要在充分借鉴现代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把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当代中华文化向前推进与发展的重要资源。首先要汲取少数民族文化中最具活力和价值的思想,激发其中活的因子。二是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本身的批判和反思,找出其中超越时空的思想因子,使其成为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因素,引领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四)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制度保障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政府治理能力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治理的主要途径,集中体现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理念,体现了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认真贯彻落实少数民族政策,保证少数民族切身体会到发展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在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法治建设,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并集中体现“民主”“法治”,为民主法制建设提供依据,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制度上提供一定的保证。

(五)以实践教育活动为纽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伴随着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整个社会的思想氛围逐渐被弱化,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微观生活而较少考量社会宏观价值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以实践教育活动为纽带将崭新的思想和正确的观念渗透到群众的意识中和习惯中,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以达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首先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基层。我们应该充分看到少数民族发展的特殊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培育在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的前提下予以贯彻执行并落到实处。我们要充分考虑到蒙古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所具有的生活特点,在城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不要忽略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应充分发挥基层干部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其次,在通辽市城市社区居民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该认识到城镇居民中有很多蒙汉、满蒙等不同民族结合的家庭,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日常服务管理中,着眼城市社区居民的关注点和兴趣点,结合当地的风情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再次,依内蒙古自治区规定,通辽从小学到大学都有开设蒙语授课,甚至小学到高中设有专门的蒙古族学校,但也有很多蒙古族学生选择从小学开始便接受汉语授课,不论是从儿童便接受蒙语教育的学生,还是蒙古族接受汉语授课的教育,他们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授课语言的不同,因此在对学校的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时应有针对性的、分两种语言并结合他们本民族所具有的特质进行,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镌刻在每一位草原儿女心中。

总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密联系,同时兼顾社会宏观和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人口等各方面的发展,着眼于群众的广泛参与,利用各类载体、机遇和场所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搭建一个广阔平台。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文化的发展,要坚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与改革创新相结合,积极引导人民群众的文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相适应以使其内化为人民群众自觉追求的价值导向,引导当地人民主动积极抵制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增强各族人民群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注入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

民族文化的核心篇9

第一,普世性原则。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和行为走向,因而它应当奠基于对整个人类发展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之上,要将整个人类文明积淀下来的最本质的价值准则结合进去,惟此才能吸引和召唤更广泛的人们去遵循和坚守,才能以此支撑和谐社会的构建,支撑和推动和谐世界的形成。只有坚持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普世性原则,民族间的交集点和相通性才会形成,共存共荣才能实现。

第二,民族性原则。由封闭到开放,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中国社会,需要构建新的与时代背景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必须建立于民族文化传统之上,而不是奠基于外来文化。这一点对世界各国都具有规律性。以西方民主、自由、人权的核心价值为例,其成就于几百年资本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精神因子甚至追溯至古希腊文明,追溯于基督教教义。当然,对于历史文化必须持以科学的态度,不行,民粹主义也不行,惟一可行的就是寻找民族文化中最优秀的成分,结合现代文明,予以发掘、归纳和整理,力求使其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第三,政治性原则。在一个价值观念多元的社会里,要形成主流精神与核心价值观,没有执政党的倡导和推动是难以想象的。同时,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必然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当一个民族选择了某一政党,即意味着这个党的政治思想、执政理念可以满足民族的要求,集团的核心价值观与民族核心价值观有着相通性。以中国共产党为例,所强调的构建和谐社会,即建立于“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这基本上满足了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需求,或者说支撑了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与推行。所以说,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一定不能脱离执政党的执政理念。

民族文化的核心篇10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三个省区,其中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是达斡尔族三个最主要的聚居区,另外,在吉林、辽宁、北京、上海、天津、陕西、四川、广西、浙江等21个省市均有人数不等的达斡尔族人。达斡尔族人口现在大约为13万。17世纪前,达斡尔族人主要分布在外兴安岭以南精奇里江(今俄罗斯境内结雅河)河谷,东起牛满江(今俄罗斯境内布列亚河),西至石勒喀河的黑龙江北岸河谷地带。17世纪中叶,由于沙俄殖民者入侵黑龙江流域,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族的受到野蛮的掠夺和屠杀,被迫内迁,达斡尔族多数迁至嫩江流域。后来,由于清政府征调达斡尔族驻防东北及西北边境,有一部分达斡尔族人迁居海拉尔、爱辉、呼兰,远至新疆塔城等地,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局面。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未来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在全国各族人民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r值观的培育和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国各族人民行动的指南。研究达斡尔族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有利于民族文化认同,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于价值观的研究,在学术界有不同的概念,不同学科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价值观进行定义。我们通常理解的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主观能动的反映。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动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人,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而少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不同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形成与构成也有其独特性和丰富性。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指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每种文化模式都有一种主要目的,一种主题,一种主导观念,表达着一种文化心理趋向,也可称之为文化价值观。一定的文化体系和社会结构,会把某种价值体系传递给人们,使人成为文化的传播者和保存者,并塑造一代一代人的价值观。袁金山在《少数民族文化品牌战略的思考》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沉淀、积累起来的生活习惯、风俗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总和,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少数民族的生活虽然各有不同的历史传统、生活环境、习俗规范等,但在传统价值追求、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等方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有着契合性、一致性。如人口较少的达斡尔族的传统价值观方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很多的契合点。

一、达斡尔族崇尚英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

达斡尔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达斡尔族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达斡尔族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优秀伦理道德、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达斡尔人历来崇尚英雄,男人以英勇、坚韧、高大、勇猛的形象出现各种文学作品中。在历史上,涌现出许多保家卫国,维护国家统一的英雄人物,在抗击沙俄、保卫边疆、去新疆戍边、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达斡尔族人都做出可歌可泣英雄壮举。如,民族英雄少郎与岱夫、雅克萨战役首领孟额德、剿匪英雄鄂明福、巾帼英雄海瑞、达斡尔族杰出将军王海山等。达斡尔族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是向往美好生活,具有乐观向上的民族,这体现了达斡尔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价值取向,达斡尔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是国家发展目标的价值追求,是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表达。

达斡尔族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例如民族神话故事、传说中都有丰富的关于美好生活的描述,这些美好愿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

二、达斡尔族自然生态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

达斡尔族人在历史上长期依水草而居,大自然是赖以生存的资源,也是达斡尔族人的生活生存的丰富源泉,因此,达斡尔族人热爱大自然,更知道保护大自然,形成了朴素的自然生态观。达斡尔人从不乱砍滥伐,破坏自然环境,有严格的禁捕期,什么时候猎捕什么动物采集什么果实都有规定。保护自然平衡,达斡尔族人才能从大自然中得到源源不断的生活生产物品,保证本民族繁衍生息,这样自然形成了全民性的生态平衡意识和观念。又因达斡尔族人先民以万物有灵的思想为基础,是多神信仰的民族,主要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对天神、山神、地神、河神、火神、祖宗等膜拜与敬畏,这种宗教崇拜精神逐步形成了达斡尔族人爱护自然、崇拜自然的意识和观念,尊重自然规律。达斡尔族人结合自身生产生活方式的需求对自然资源的理解和认识,形成了保护自然环境,得以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朴素认识,形成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关系,这些自然生态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美好家园的建设是统一的。

三、达斡尔族的伦理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

达斡尔族优秀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层面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现代文明社会对公民道德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本质要求。达斡尔族具有优秀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以尊敬老人、诚实守信、热情好客、朴素实干、勤劳勇敢、帮危济困、爱国护家等为主要内容,也都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如,尊敬老人是达斡尔族人社会生活中表现最突出的伦理要求,年青人不能与老人同坐,不能同老人并排走路,年青人或晚辈人如果三天没见到长辈人就要请安、行礼等。在达斡尔族人中很少有不孝敬老人的事件,??统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法院在处理一千多例儿不养老人的案件中,无一例是达斡尔族人。达斡尔族民间形成了尊老敬祖,孝敬长辈的风气是达斡尔族优秀传统伦理观念的体现。待人热情诚实守信,对待客人“有牛不杀羊”,“上山打猎,见者有份”等,现在有的村民还保留着这个习惯,每年年底杀年猪时,要请全村人吃肉。帮危济困也是达斡尔族人一大伦理风尚,帮助困难的人是达斡尔族的又一道德要求,老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谁也不能带着家走”,因此,达斡尔族人对于求宿者,不论是否认识,都要热情招待。这种不分等级高低一律平等好客之风一直影响着现代达斡尔族人的善良与友爱。

达斡尔族原来生活的环境都恶劣艰苦,打猎、捕鱼、农耕都要克服各种困难,要勤劳勇敢,具有顽强的毅志力,才能保持世世代代的繁衍、生存、发展,因此,达斡尔族人形成了自强不息精神和人生态度。这些伦理观念都体现了达斡尔族对真善美的追求,其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

四、达斡尔族的婚姻风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