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的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4:15

智慧课堂的定义篇1

关键词:智慧课堂精神策略评价

在西方教育史上,有许多教育家、哲学家都将发展学生的智慧作为教育的目的。英国哲学家、教育理论家a・n・怀特海就提出过非常著名的论断――教育“全部的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教育学教授马克斯・范梅南的著作《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在中国内地的热销,教育智慧、智慧教育、智慧课堂、智慧型教师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界的热门话语,亦有许多专家学者和学校就此作出了非常积极的实践探索。但总体看来,专家学者们所论述的多侧重于理论层面,“智慧教育”“智慧课堂”多以一种新的教育思想、理论和理念被提出,尚未形成业内普遍接受的理论体系,在具体实践层面涉及更少。一些学校尽管作出了一些探索,由于课堂教学改革面临前所未有的艰巨性、复杂性,以及教学活动本身的特异性、多变性,对教师洞悉复杂局面、应对复杂挑战的智慧品质和智慧水平提出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很多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操作性较强的实践指导策略。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地区名校,自创办以来,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地区领先地位,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尽管如此,仍有部分教师奉行“知识课堂”的一套,扼杀了学生智慧潜能的发展。为此,学校自2011年起连续开展省级教科研规划课题“智慧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究智慧培养理论,构建智慧课堂,打造智慧学校,作了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探索。在此分享,以冀能为同仁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借鉴。

一、“智慧课堂”的基本精神

1.关于“智慧”。

理论界尚未有统一的定义,我们认为,加德纳教授对“智慧”作出的最新的狭义解释,揭示了其真正内涵――“智慧是人的一种处理信息的生理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在某种文化环境之下,会被引发去解决问题或是创作该文化所重视的作品”。

2.关于“课堂”。

课堂就是主体间往,是师生主体间通过交往和对话实现的意义共享。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开放的思维是构建主体间性课堂文化的基础和前提,学习合作共同体是主体间性课堂的核心,智慧生成是主体间性课堂追求的目标。

3.智慧课堂的内涵。

智慧课堂,源于智慧教育。智慧教育主要包括两层含义:首先,从教育目标来看,是把发展学生智慧作为培养目标的教育。也就是说,教书育人,不只是培育学生成为一个有知识和修养的人,还应该努力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其次,从教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来讲,智慧教育是指有智慧的教育,有思想、有文化、有灵性的,充满思维活力的教育,就是要以智慧的教育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这既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措施,又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重要途径。智慧的核心是智力,而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所以,发展智慧的核心是培养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慧,可以通过开设智慧课程、思维课程等进行指导和训练,但关键还是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具体的思维活动中逐步得以实现。

智慧课堂,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包括课前预习、课后作业等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确立为思维而教的理念,通过智慧地设计、引导、对话,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思维活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潜能的充满灵气、灵性的双向教学活动。它是智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体现智慧教育的基本精神和目标追求:一是要在课堂教学、课外作业练习等各项教学活动中有目标有计划地着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智慧;二是要着眼学生全面发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为学生的思维活力、创造性学习提供有意义的情境和时间空间,充分发挥教学过程本身的育人功能。

4.智慧课堂具有“怡情”“适切”“灵动”“创新”等基本特征。

怡情,就是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氛围轻松活泼、自由民主。在智慧课堂里,教师有激情地教,学生在“有意思(有趣、有体验、有启发)”的课堂生活中思维活跃,互动积极,主动探究、感悟,获得情感的愉悦滋养和知识能力的拓展,情智相生,怡然自得。

适切,就是课堂整合有方,适合教师的个性,适合学生的学情。在智慧课堂里,教师心里始终装着学生,不搞生搬硬套,不搞“一刀切”,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流程、教学节奏,真正尊重学生的差异,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关注学生的兴趣生长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展现潜能施展特长的空间或平台。

灵动,就是课堂挥洒开放,开合自如。在智慧课堂里,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灵活调控课堂的内容、节奏、放收,开合自如;学生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伙伴,拥有更开放、更自由的空间,可以自由表达,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可以从不同角度、方向、方面观察和思考问题,灵活应用多种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创新,就是课堂灵光闪现,不断创新创生。在智慧课堂里,教师不仅在课型选择、内容处理、组织形式、教学手段、语言风格等各方面别出心裁,而且善于根据学情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因势利导,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甚至相反的方向对传统观点进行大胆怀疑,推陈出新,从而推动更高水平的互动,使课堂迸发意外的精彩,充满生命的活力。

二、智慧课堂的创建策略

建设智慧课堂,不能单纯局限于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应使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项活动(如课前预习、课后作业练习等)都贯彻智慧教育的基本精神,都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学生能力与智慧。

1.课前准备

正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现行教材、考试说明和学生实际,正确设定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正确把握教学重点,使每堂课、每次作业练习都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内容实在、重点突出。

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思考、系统设计。围绕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对课前学习(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练习三个环节的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设计,使之形成一个相互衔接、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教学过程。

选择有意义的教学材料。必须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生活,广泛收集、合理取舍教学材料,注意其典型性、思想性和现实性,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学习方法,又充分发挥材料本身的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

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课前学习活动、课堂探究活动、课后作业练习等,要统一设计,合理安排。特别是要指向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精心创设课堂问题情境,立意要准,材料要新,设问要巧,能够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思维活力,引领学生开展有意义的问题探究活动。课堂问题情境要少而精,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发言、交流、总结的时间和空间。

2.课堂教学

坚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着眼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倡导少教多学、先学后教、学教互动的主体探究型教学模式,课堂上以自主学习为主体,以问题探究为载体展开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在问题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活动过程中领悟知识,习得方法,提高能力,发展智慧。

给学生学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坚持少讲多学、少问多思,课堂上提出问题、呈现问题情境后,必须给学生以一定时间围绕问题看书、思考、议论、发言交流,进而引领学生归纳知识,提炼方法;课堂上留有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围绕学习重点开展听、说、读、写、做等活动,每堂课都要让学生认真、规范地做1-2道主观性题目,以训练分析问题、表达问题的严密性和规范性。

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及表达问题的方法和技能。结合问题探究或重点习题,指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和逻辑程序,培养学生深思熟虑的学习品质。指导学生善于从个别到一般、具体到抽象,从一个个具体问题的分析中归纳出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指导学生本学科的思想方法,以及归纳、综合、联想、想象等基本思维方法,引领学生善于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特别是教师在分析例题、评价练习时,不能就事论事,必须指导学生悟出一些道理和方法,并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材多用等形式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迁移发散。

激励学生敢想敢说,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思考问题中归纳出知识,或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固然重要,但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引发出新的问题更有意义。必须改变只是教师问、学生答,只重视“学答”、不注意“学问”的局面,把激励学生质疑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真落实。要给学生以质疑提问的时间和契机,可以让学生举手提问和发表不同意见,也可以让学生以递交小纸条的形式向老师提问。要逐步使敢于发表意见、善于质疑提问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

引领学生及时总结反思。及时总结反思,是提高教学效率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发展学生智慧的一个重要策略。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练习评析课,都必须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梳理所学知识,回顾探究的问题,以及时巩固消化有意义的知识和方法,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营造严格而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学活动中必须善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投入的精神状态。教师必须营造民主、开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说话的权利,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激励学生勇于提出尖锐问题,发表不同见解;给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利,允许他们自主选择独立思考、同桌议论,或者小组讨论等参与方式(当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严格要求)。

3.作业练习

精心设计和布置。课后作业练习要少而精,使学生有时间认真完成,有兴趣深入思考。必须加强作业练习的针对性、系统性,紧扣教学目标,并与课前预习、课堂练习相衔接相协调;增强作业练习的探究性、实践性,把巩固训练与生活观察、问题探究、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增强作业练习的层次性、选择性,设计一些供学生自主选择的选择性作业,适切不同学业水平学生的需求。

改进批改与评价方式。教师对作业练习要研究性地批改,要善于发现学生练习中的积极因素,深入研究学生出现差错的原因。不仅批阅练习的对与错,而且要积极关注学生作业练习的态度和规范。通过作批注、写评语、划提示符号等,给予中肯的评价,提出明确的要求,予以具体的指导。

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总结反思。引领学生一周或一个阶段内对自己的作业练习进行总结反思,分析评价,总结收获和进步,发现问题和不足,自觉寻求改进的对策和方法。

使作业练习成为学生与老师对话交流、向老师质疑提问的平台。可以激励和指导学生在作业练习上总结得失,简要书写学习感受;可以提出疑问,向老师请教;可以对老师的课堂教学和布置的作业提出意见建议等。同时,教师可以在作业练习上三言两语,直截了当,对学生的学习作点评、提建议,为学生释疑解惑等。

三、智慧课堂的教学评价

有效的教学评价,是优化教学要素,保证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方法等合理性、有效性的重要手段。通过改进对教师的观察要点与教学评价,能有效引领教师为智慧而教;研究改进学生的学习评价,特别注重把学生的问题意识、思维积极性、思维水平、思维方式作为观察、评价的内容,是促进学生智慧生长的必由之路。

1.创新智慧课堂教学过程观察评价方法。

着重从十个维度观察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1)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2)组织开展2―3个观察、阅读、操作、思考相结合的问题探究活动。

(3)给学生以看书、讨论、交流、展示的时间。

(4)结合知识分析和问题探究,指导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

(5)开展一定的变式训练或拓展性智力训练活动。

(6)激励学生质疑提问,发表不同见解。给学生提问的时间。

(7)及时捕捉生成并利用生成的资源。

(8)重视课堂管理,优化学生学习行为。

(9)指导学生及时总结与反思。

(10)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采用个性化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

2.创新智慧课堂学习教学过程观察评价方法。

着重从三个维度观察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

学习情感:对学习是否有兴趣,能否积极主动;能否认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能否积极参与交流发言等。

学习方式:能否善于把听、看、想、说、做结合起来;能否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能否善于与同学交流合作;能否及时总结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学习方法等。

学习水平:思想方法是否正确,思维是否清晰、敏捷;课堂上问题分析与表达的水平怎样等。

3.开展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慧的检测评价活动。

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些生动灵活的测试题、探究题,开展一些智力竞赛、即兴辩论等活动,既检测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又引领学生开动脑筋,好思善思。

4.优化学习成效的检测评价。

智慧的学习检测评价,在内容上要注意基础性学习与拓展性学习相结合,侧重依据学习目标的基础性学习目标达成性检测,适当增加旨在培养思维能力的拓展性检测;在方法上可采用课堂即时检测、阶段限时检测等形式灵活进行,既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和压力,又能及时了解学习情况,诊断教学问题。

建设智慧课堂,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还包括智慧教师的培养研究、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研究等多项课题。只要理念正确,信念坚定,勇于革新,不懈实践,那么,培养智慧型人才就不再是困扰我们的难题。

参考文献:

[1][英]怀特海,著.徐汝舟,译.教育的目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加]马克思・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李心萤,译.再建多元智慧.远流出版事业股份公司,2000.

智慧课堂的定义篇2

关键词: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分析;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2-0078-04

教育信息化作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是十报告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支撑和推动力。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战场,其信息化工作成为了当前一个阶段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与焦点。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代表的智慧课堂在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增进教学互动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智慧课堂在实际教学应用中仍然存在问题。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及合肥市部分高中的应用实践,对智慧课堂的概念及模式进行分析,探究利用智慧课堂实现高效课堂的方法。

一、智慧课堂的概念及特征

随着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发展,智慧课堂被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关智慧课堂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吴晓静和傅岩指出智慧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是追求学生的智慧发展、师生情智交流和学生智慧发展过程[1]。唐烨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一文中论述了智慧课堂应用的四个层次,提出先思想后应用工具的智慧课堂应用模式[2]。卞金金和徐福荫分析了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认为有助于学生优化学习过程,提升学习兴趣[3]。张丽娟和郑晓丹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在学习者主动、引导者指导的模式下,验证在学生高阶思维发展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智慧课堂的价值和意义,表明智慧课堂对于推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具有积极影响[4]。孙曙辉和刘邦奇认为智慧课堂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课堂,其目的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网端”的运用,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全面变革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构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5]。基于以上研究,结合合肥市高中智慧课堂的应用实例,笔者认为智慧课堂是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支撑下,通过引入新型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将技术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变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构建针对性、互动性和智慧化的高效课堂,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结合上述定义,本文认为智慧课堂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教学针对化

智慧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核心理念,传统课堂教学实现的是大班制、统一化教学,而智慧课堂旨在实现个性化、针对性教学。在具体的技术实现中,智慧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前的资源推送和测评分析、课中互动的及时评价和立体反馈,以及课后作业的个性化推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专题辅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2.课堂互动化

传统课堂教学活动的互动交流依赖于教师的课堂提问,学生代表回答,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一方面由于“互动”由教师单方面发起,缺乏双向性,另一方面,“被互动”到的学生较少,缺乏全面性。基于智慧课堂的核心理念,为实现智慧课堂教学针对性,借助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移动教学、学习终端不断智能化提升,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互动性提供工具支持,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立体化交流。

3.反馈数据化

智慧课堂实现针对性教学的核心优势来自于对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的大数据挖掘与分析。传统课堂教学活动缺乏理念与技术对行为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疏于过程性评价,仅限于对学业成绩的总结性评价。大数据技术的空前发展对于教育教学形成有力支撑。在智慧课堂中,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设备的采用,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伴随式采集师生教学、学习行为数据,最终形成有效的、高价值的教学、学习评价。

二、智慧课堂模式构建

针对当前国内智慧课堂发展和研究现状,为了更好应用智慧课堂提升我市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教学的能力,我市面向全市12所市属高中进行了智慧课堂的全面建设,并于2016年9月全面投入使用。结合合肥市市属高中智慧课堂实践模式,对智慧课堂展开深入分析,从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架构设计两个层面进一步剖析智慧课堂。

1.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智慧课堂的定义篇3

关键词:历史教师;应对;智慧课堂;教学

为推动智慧课堂平台教学应用,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新模式,合肥市于2016年12月22―23日举行了历史智慧课堂优质课评比活动,作为参加此次评比活动的评委和选手,我们见证了合肥市最先进的课堂教学手段、最完美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最“智慧”的师生互动,感触颇多。

什么是智慧n堂?智慧课堂是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软硬件设施为载体,以完善学生的人格成长,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用智慧唤醒学生,用智慧引领教师,师生互动,共同打造出来的智能、高效的课堂。[1]

一、清楚:一样的教室,不一样的装备

美国教育技术教父柯蒂斯・J・邦克说“21世纪的各种技术铺天盖地,而且与此前的那些技术有质的不同,在线公告板、电子邮件、聊天室、ipad、移动电话、维基(wiki)、博客,以及其他交互式头盔装置,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也能为学习者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对个人而言更有意义的项目提供机会。”[2]在我国,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些新技术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作用非常有限,一直难以全面推开。智慧课堂出现后,以其启迪性、创新性、生成性、体验性、艺术性、发展性等特点给课堂教学带来一股充满智慧的清新空气,智慧课堂由云平台、微云服务器、端应用工具等组成,每个教室有一套多媒体设备和师生人手一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软件功能很强大,如智慧课堂全过程动态学习评价智能的推送,教师教学内容的设计,学情与数据的分析,资料的查找,作业的布置,师生远距离互动等,由云平台提供全方位的、立体式的服务。由于教师的端工具功能强大,能支持多终端系统和各种教学资源的网络下载,能一键完成微课制作,支持ppt动画,可随机插入白板,具有板书、标注功能,实现移动设备屏幕的共享,教师使用起来快捷、方便、实用,深得教师喜爱。

二、组织:一样的教学,不一样的风格

教学风格是指一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技能、技巧的合理组合和运用,体现着教师个人一贯的稳定的教学心理品质。它主要包括教学的艺术性,教学的创造性,教学的实效性和教师心理品质的稳定性。[3]

作为安徽省智慧课堂建设的试点学校――合肥市第八中学,是安徽省第一个实现互联网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学校。在合肥市历史智慧课堂优质课评比中,我们的教学得到了评委的肯定。这主要得益于我们能够灵活运用智慧课堂提供的设备,推陈出新,创设出别具一格的教学风格。从获奖的《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可以看出,主要有以下风格:其一,是高屋建瓴的知识架构技巧和导语运用艺术。根据本节课的主题,我们对课文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将知识体系分为以下三大部分:

第一幕定大政方针,破孤立封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第二幕创外交准则,赢广泛支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三幕登世界舞台,展大国雄姿――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三个部分,简明扼要,整齐划一,便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同时,在每一个部分的结尾,我们都能够用包含激情的语言将其串联起来,一气呵成。例如在介绍完第一部分后,我们设置导语说:“强调‘一边倒’是一种意识形态论亲疏的革命外交,这种外交方式阻碍了新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于是,国家利益至上的外交政策应运而生。”

短短61个字,给学生留下了疑问和思考,并很自然地过渡到第二部分。

其二,是充满亲和力的语言和教学行为。上课过程中,教师总是面带微笑,侃侃而谈,手中拿着ipad,或漫步在学生中间,或缓步移动,或站立板书,或与学生窃窃私语,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群体之中。这种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师稳定的心理品质,为师生智慧的迸发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其三,是对端应用工具的科学、熟练的使用。作为实现师生移动化课堂教学应用的基本手段,端应用工具的使用熟练程度决定了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在此次智慧课堂优质课评比中,有的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卡壳”情况,有的教师只是频繁地使用某一种功能,不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最合理的端应用工具的各种功能。

三、活动:一样的探究,不一样的方式

探究式教学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约翰・杜威最早提出来的,它是指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教师只是给学生一些事例和问题,让他们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可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只满足于将课本知识问题化,所有的答案基本上来自于课本,所谓的探究或者仅仅是从课本中找答案,没有跳出课本,没有层层深入的探讨,更没有高度概括的规律总结;或者只是对学生座位的变动,将正规的课桌设置成面对面的会议桌,然后大家共同找答案,这种探究只是简单的形式改变,没有什么实质内容。而我们设计的探究活动是基于材料基础上的层进式探究,是对课本知识的有效延伸。例如在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三大政策时,首先展示了下列三段材料。

材料一“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论人民民主》

材料二“帝国主义总想保留一些在中国的特权,想钻进来。有几个国家想同我们谈判建交。我们的方针是宁愿等一等。先把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清除一下,否则就会留下他们活动的余地。

智慧课堂的定义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方式

智慧课堂是教学改革以来针对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又一创新和创造,旨在通过增加更多探究式、自主式学习成分对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以实现对学生健全人格、品质的辅助发展。

一、小学语文构建智慧课堂的必要性

构建智慧课堂之所以必要,是因为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对语文教学造成的局限与制约难以彻底根除。从小学阶段开始构建智慧课堂有助于小学生从受教育伊始即尝试更多自主学习的摸索,避免传统中以死记硬背应付教师和考试等问题的不断出现。智慧课堂的本质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充分引导,让学生从墨守成规的框架中跳脱出来,始终保有一种从多个角度看待知识、对待学习的热忱和质朴情怀。

二、小学语文构建智慧课堂的可行性

前沿科技的普及与应用已经让当前的学校教育从二维平面转向三维立体,也就是从过去只有教师口述加板书的老传统走向现在的多媒体、网络和信息教学。技术的进步给更智慧的课堂构建创造了软硬件上的条件,也在无形中给了教师拓展教学多元模式的工具。无论是图片、图像,还是音频、视频,当下的科学技术已经让小学语文教师有了多种多样的选择。可以说,只要教师选择得当,那么以更丰富、趣味性强的多重手段构建智慧课堂将水到渠成。

三、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举措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快速导入主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特殊的生长发育阶段性决定了其既对环境充满好奇又容易被各种事物分散精力,在传统课堂教学时常常需要耗费教师不少时间让过于活跃的学生将注意力转向教学主题。而在当下这个多媒体已基本普及的时代,技术的应用则往往能够避免珍贵的教学时间的不必要浪费,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快速导入主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特别是在学习诸如《草原的早晨》、《月亮和云彩》、《小河与青草》、《一株紫丁香》等散文类、科普类课文时,一开场就播放三到五分钟色彩炫丽、动感十足的视频画面,通常就能将学生原本涣散的精神集中到即将开始的教学上。除此以外,在涉及与环境、生物相关的教学主题时,引入恰当的环保题材资源则能够在既定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一番保护环境、绿色低碳生活的素质教育。例如有一则只有画面和背景音乐无解说的视频,就是比较直观的环保教育:一片郁郁葱葱的丘陵上植被茂密繁盛,不过这片丘陵却依托在一个巨大的水龙头之上。伴随水龙头如注水流的倾泻而下,丘陵上茂密的植被渐渐变得枯黄,直至化为片片烟尘被风吹散。当最后一点绿色消失殆尽时,丘陵变成了荒漠,而曾经丰沛的水流也渐变为水滴直至一滴不剩。这类公益广告的引入并不需要教师过多的口头解释,有正常智力的小学生都能较容易地自行理解其中隐含的环保意义。只需要教师选择恰当的时机穿插到课本教学当中,学生就能够从中得到启示。

(二)引入更多现实主义题材的辅助资源。

当今未成年人利用前沿科技获取资讯的能力远远超出成人的想象。但是,与技术的飞跃相伴的除了愈发优越的生活条件外,还有学生对于曾经艰苦的历史岁月的隔膜,反映到现实中就是学生对不少语文课程难以理解。比如学习《七律・长征》,小学生对于战争、革命、军人铁血之类的人事物无法建立起情感和精神上的纽带联系,以致不少学生很难对革命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与生命转瞬即逝的危难现实及和平得来之不易感同身受。

此时此刻,与其白费唇舌,不如引入之间既已学过的革命战争题材课文资料资源进行补充式、对比式综合教学,让学生从真实、客观的真人真事中自主体验、感悟式学习。比如《探母》、《的扁担》等,这些故事中的人物置身真正的战场,明知斗争的危险和生存的艰难,但为了理想、信仰、最终的和平,他们仍然做好放弃生的希望换来革命胜利的准备。

还有一个极佳的资源就是央视记录频道曾经播出的《中国维和行动》,当中有一段中国维和士兵排雷的视频记录――联黎司令部给中国维和士兵下达了排除指定区域内地雷的命令,由于地理环境限制,机械设备无法使用,只能采取人工排雷。当画面中一位中国维和士兵以跪姿轻轻拂去红色标记框内疑似地雷物上面的土块时,话外音开始解说:“……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排雷兵,他曾经多次被记者采访和报道。甚至曾有记者以‘如刨地瓜般’形容他排雷的稳健和迅速。而现实却是,每次排雷时,他都必须如考古学家对待文物般小心翼翼,不敢有一丝大意……”随着镜头移动,士兵顶着厚重排爆头盔的面颊上滚滚而下的汗滴清晰地呈现在特写镜头中,虽然鼻尖和下巴上的汗滴不断聚集,但士兵却恍如无知觉般大睁着双眼,直直地盯着眼前的地面。当灰黑色的地雷终于露出一小片狰狞的外皮时,镜头中的士兵显而易见地松了口气……

有了这样真实、客观的记录资料,再返回课文的学习,教师就可以展开对比和递进的阐释――在貌似回归和平的黎巴嫩,战争遗留的地雷让中国维和士兵面对的依然是和战场相当的雷场。面对地雷的士兵就是面对死亡。然而中国维和士兵为什么没有转身逃跑?为什么明知危险仍然义无反顾、挺身向前?答案就是,他们身为中国军人的铁血精神,这是一份维护和平的勇气和坚毅。无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是现在的和平时期,中国军人都是食人间烟火的普通人,也有作为普通人面对死亡威胁时自然产生的恐惧。但是,军人又不是普通人,军营和战场的磨砺让他们拥有勇气,那就是即使心怀恐惧,也镇定自若、勇往直前。

现实主义题材的学习资源对于构建智慧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这些素材的使用不仅是对既定的课本内容的陪衬,更是让相对平面的教材产生具象化升华。现实主义题材资源的引入能让学生在快速成长的阶段形成一定的生存智慧、学习智慧,也能使这些“温室中的花朵”通过接触适当的挫折教育培养更健全的人格、品质。

小学语文构建智慧课堂同样旨在克服传统应试教学造成的种种弊端,让小学生从一开始接触语文教学就逐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构建智慧课堂并非仅对语文教学具有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这类课堂的构建其实是对行业水平提升的帮助,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智慧课堂的定义篇5

作为课堂纪律管理主体的教师需采取有效的、系统的方法来管理课堂,这时教师教育智慧对达成课堂纪律管理的有效性就显得尤其重要。所以本文从教师教育智慧的视角探讨一下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技巧,其中教师教育智慧主要包括温柔、示弱、沉默、忽视。

关键词:课堂纪律管理;教育智慧

一、问题的提出

时下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问题备受关注,究其原因得知:只有“有效的”课堂,才会有“有效的”教学,可行的、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技巧能够帮助教师有效的阻止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1],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所以无论是教育理论者还是教育实践者都对探讨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技巧趋之若鹜,尤其是一线的教师总是想方设法的运用各种各样的管理技巧来促成理想的课堂教学。但是,一些教师往往只关注教学目的的达成而忽视了学生的本性,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在管理的过程中乐此不疲的采用粗暴、大声喊叫、逞强等所谓的管理方式,这些管理方式会收到一时的“静”效果,可试想如果整个课堂都静若溪水的话那还能是一堂好课吗?无论是全静的课堂还是全动的课堂都是无效的课堂。所以说,在课堂纪律管理中教师教育智慧就显得尤其的重要,教师要善于利用教育智慧中的温柔、示弱、沉默、忽视等管理智慧来促成有效课堂的达成。

二、相关概念界定

1.课堂纪律管理

课堂纪律管理是课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指出课堂管理主要是指为解决课堂上的纪律问题而采取的行动[2],可见课堂纪律管理的重要性。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各种课堂问题行为,干扰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对于维持良好的教学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这里的课堂纪律管理是指为解决课堂上的纪律问题教师应用智慧而采取的行动。

2.教师教育智慧

智慧(intelligence)亦作“智惠”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也指聪明才智;在《大智度论》卷四三中:“般若者,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穷尽到边”;从上可以得出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在生活等其他方面智慧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教育大词典》中对教育智慧的定义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如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一时处于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的能力。”[3]去年教育部部长周济曾说过:“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第一智慧”,那么在教育当中,尤其是课堂纪律管理当中教师智慧更显得难能可贵,教师在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还要善于运用智慧来处理课堂纪律问题。

三、教师失慧在课堂纪律管理中的表现

教师失慧在课堂管理中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比如说情绪的突然失控、语言的暴力性、行为的冲动性等等。本文主要对教师在语言或行为上的失慧表现进行探讨,如粗暴、逞强、嚣叫、过度重视等,从下面几个镜头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堂管理中的失慧行为。

镜头一:音乐课上,人声鼎沸,学生在乱七八糟地大声唱歌,老师声嘶力竭地喊“停!停!停!”用力的、愤怒的敲着黑板和讲台,但学生根本据毫无反应,仍然我行我素地唱着自己的歌曲。

镜头二:班主任王老师做事很是认真负责,对于班级的任何事都是亲力亲为,小到擦黑板、桌椅摆放,大到班级的全部备品管理及每个学生的课堂纪律问题。致使组织课堂纪律占去了正常教学的时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且学生也不买老师的账。

镜头三:数学课上,老师正在黑板上写题,大部分学生在认真的做着,但学生甲、乙两人在下面偷偷地相互递着小纸条,他们看着、写着还偷笑着,更有甚者还开始打闹、嬉戏起来,老师见状,立刻停止上课,大声呵斥这两名学生,一“吼”就是十分钟……

镜头四:英语课上,李放同学把手机拿出来玩,正在上课的张老师看见了并要“收缴”李放的手机,李放不给,发生了争执。无论张老教师如何威逼“恐吓”,李放就是无动于衷,就是不给,这时张老师为了不丢面子就雷霆大怒,甚而动起手脚来。继而又把李放“请出”教室,然后干脆课也不上了,并说“李放不认错,不把手机交出来,我还就不上课了……”。

四、教师教育智慧对课堂纪律管理的贡献

1.教师教育智慧之温柔

《管子·弟子职》中提到:“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这里的温柔是指温和柔顺。艾青《花束·维也纳》诗:“阳光能射进你的窗户,用温柔的手指抚触你的眼帘……”这里的温柔是指温暖柔软。这里教师智慧的温柔是指在课堂纪律管理中教师要像妈妈那样温柔、有爱心、有耐心、有宽容心,用一颗柔软的心来管理学生的管理智慧。看下面的例子同是学生被教师的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丙三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教师甲:(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结果怎样?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太笨了!坐下!

教师乙:(生气,但不表现出来)坐下。谁来帮他?

教师丙:(微笑、和蔼地)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天学过的内容,当时你听得很认真。想想,昨天××同学是怎样回答的?

学生(思索片刻,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的一句话。)

教师丙:(很兴奋)对呀!看来,你是很棒的!

学生:(体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

从三位老师的处理方式显然可以看到教师丙的处理方式相对来说是最恰当的。再看看镜头一:教师失慧之粗暴,老师的声嘶力竭、怒不可解解决不了课堂上的纪律问题。作为一种教育智慧的温柔是一种爱的表达,是一种平等的理念,更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众人都懂得的道理,“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教师在提问或批评学生时,采取一种温柔的方式学生更易接受和改正。这里温柔的方式往往是教师秉承着以弱克刚的原则去感化学生,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易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更易于课堂问题的解决。

2.教师教育智慧之示弱

《后汉书·班超传》:“况今府藏未充,师无后继,是示弱於远夷,暴短於海内,臣愚以为不可许也。”这里的示弱是指暴露弱点,表示软弱。教师教育智慧中的示弱是指在课堂纪律管理中教师适当地表示自己软弱的一面,收敛自己强势的一面的一种管理智慧。适当的示弱能够轻松的营造出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也可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发展的空间,把讲台和探索的机会让给学生,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4]。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交往,是师生心境的开放,是主体性的凸现。而示弱,它首先是一种教学态度,去除“师道尊严”的想法,走到孩子们中间去;示弱更是一种管理艺术,如果教师能够像幽默风趣的主持人(主持“星光大道”的毕福剑、主持“挑战主持人”的马东等等)那样以示弱取悦于观众,那么课堂一定会很快乐,课堂气氛也一定会很和谐、融洽。

镜头二:教师失慧之逞强中的班主任王老师不清楚学生的成长是需要付出必要的代价。学生自己做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错误,甚至会遇到一些危险,但是,这是成长必须付出的学费。如果教师一直怀疑学生自己做主、自我管理的能力,那么,学生就会成为精神的侏儒。他们可能善于服从、听话、俯首称臣,但他们可能缺乏自信、热情、勇气,他们的生命缺乏基本的活力与光泽。学生活在教师的羽翼下永远也飞不起来,所以说在课堂管理,尤其是在课堂纪律管理的问题教师完全可以放权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纪律管理的真正主人,教师在课堂纪律管理方面示弱一下很是必要。教师作为一个人,它不是万能的;在自己力不能及、力不从心时,可以适当的示弱,示弱不是软弱的象征,而是智慧的象征。

3.教师教育智慧之沉默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升沉后进》:“二公沉默良久,曰:‘可於客户坊税一庙院’”,这里的沉默是指不说话,不出声。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他们,不悲叹也不流泪,不呐喊也不说话”,这里沉默是指沉寂,寂静。而教师沉默是指在课堂上教师处理违纪行为时所采用的一种管理智慧。

镜头三:教师失慧之嚣叫,教师处理传纸条、嬉戏等课堂违纪行为时采用大吼的方式,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了喊叫的行为,那么就足以说明教师已经失去控制课堂的能力了。面对课堂上的违纪行为教师可以先暂停2分钟采取静看(静静地看着他)的方式,一开始,学生可能会比较坦然的,但过一会儿,就会感到浑身的不自在,这时学生就会主动先开口说话。“老师,我不敢了,您上课吧,以后一定不会……”。所以,有时候教师不用说话却能达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与此同时,给学生更多的自我反思的时间。作为一种表达方式的沉默,不仅是一种教育智慧,更是一种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方式。在教学过程当中,尤其是课堂失控的时候语言会变得很桑白无力;这种方式在不伤害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可以节省组织课堂的时间,是一种有效的课堂管理方式。

4.教师教育智慧之有意忽视

明朝沈德符《野获编·内阁·仁智等殿宫》:“虽自命清流,忽视武英,不屑与称僚寀,而时论不谓然。”这里的忽视是指不重视,不注意。在提到忽视时,想到更多的是给予的关注过少,然而这里的教师有意忽视是指在课堂纪律管理中教师有意不看、不听、不管、不问,让学生在自讨没趣后主动终止违纪行为的一种管理智慧。

镜头四:教师失慧之过度重视中教师可以就着上课内容的某一“空隙”,比如说:请同学们先研究研究这道例题,想想为什么可以这样解决问题?然后(没准说完这话时,玩手机的同学已经自觉地把手机收起来不玩了)可以轻轻地走到该学生的旁边,提醒一下他,把手伸出来,意思就是让他把手机什么的交给你,你不用厉声喝斥他,没有影响到其他同学的正常上课,如果他给你最好,不给你也没关系,你可以俯在他的耳边,轻轻说,“请把手机收好,上课时间不要玩。”如果你拿到了他的手机,也不用大声宣扬,你可以置之于讲台,下课时故意“忘记”带走了,就什么事也没有了。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处理了一件有可能影响到全班同学上课的事,保全了这位学生的“面子”。还有教室在发怒的时候,尤其当他的脾气完全失控的时候处理不良行为,往往反应偏激,于是反而激怒了孩子,使原本已经够糟糕的情况愈发恶化[5]。教师“有意忽视”不但解决的课堂上的纪律问题,而且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一些捣乱行为,大部分是为了吸引老师和学生的注意。如果这时教师终止讲课,处理学生的捣乱行为,可能正好迎合了这部分学生追求的目的。而采取有意忽视,实际上是向他们表明教师对他们的破坏完全可以保持泰然自若,无须用同样的方式回敬他们,从而使之自讨没趣后,而终止这样的行为。

[参考文献]

[1][英]杰伦迪.迪克西著.王健译.有效的课堂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1.

[2]李保强,夏耀明著.课堂管理探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11):1.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16.

[4]何蓉.浅谈教学中教师示弱策略的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4):63-64.

智慧课堂的定义篇6

关键词:智慧课堂;构建方法;教学模式;学习变革和创新

从事中等职业教育十年以来,笔者发现厌学一直是中职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课堂上,部分学生无法专心听讲,也无法按时完成课堂任务,他们以玩手机、睡觉、玩游戏等方式消磨课堂上的无聊时光。尽管中职的教育目标已经在传统的“学会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掌握相关技能和操作方法”这一内容,提高了对操作和实践目标的重视,但这样仍然很难促进学生主动、发自内心地学习。虽然我国近些年大力提倡教育信息化,并努力尝试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却依然停留在支持原有教学模式的浅层次、辅层面上,中职学校的课程教学模式仍然陈旧,教学方法也相对单一,对学生吸引力不够,显得枯燥无味,显然不符合职校生的实际学情。信息技术的介入并没有使课堂中存在的最本质的问题消除,在此背景下智慧课堂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1智慧课堂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1.1智慧课堂的概念

本人结合多年中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立足当前大环境下智慧教育视角,认为智慧课堂的构建应为学生创建轻松愉快、主动、高质高效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智慧,增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以培养现代智慧型人才。智慧的培养作为最终目标应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达到提升学生智慧,使学生能用创新思维发现问题、用智慧方式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本文将智慧课堂定义为:以智慧培养为最终教学目标,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构建的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高效、主动、有趣的新型课堂。其构建模式如图1所示。

1.2智慧课堂的主要特征

智慧课堂所表现出的主要特征在于教学者与学习者的角色与传统课堂存在本质性差别。在智慧课堂中,需要教师更多地以促进者、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对学生学情进行智慧分析与判断,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选择和设计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为学生创建真正实现主动学习、个性学习、互动学习、移动学习的智慧化环境,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辅以积极反馈和情感激励,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技能的建构和智慧能力的培养。而学习者在老师创设的智慧化学习环境下,摒弃传统教学中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在老师创建的学习情境下,大胆地去发现、构想、探索、协作以解决某一个问题,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综合能力,积累了思维经验,从而成长为具备智慧能力的新型人才。

2智慧课堂的构建方法及实践探究

2.1构建智慧课堂的基本思路

基于以上对智慧课堂概念的界定和主要特征的剖析,笔者认为智慧课堂的构建必须做到以下几步:(1)让学生主动学习: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给学生设置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或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而解决该问题或完成该任务则正好需要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或技能;(2)让学生轻松愉快学习:新知识中的疑难点,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通过一定的努力刚好能够找到有效破解的方法和手段;(3)让学生会发现、会构想、会创造:必须把这个作为教学目标,体现在学习任务的设置中,必须设置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的任务;(4)让学生成为心智丰富,富有灵性,具备完善人格,并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将这一德育培养目标在智慧型课堂的学科教学中内化完成;(5)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动态掌握学习的动向:方法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科学的智慧化的测试方法,智慧、动态地获取学生动态学习数据,并做出智慧化分析和判断,在此基础上,选择并创设出合适的教学模式。

2.2智慧课堂构建的实践和案例分析

在确定思路的前提下,笔者从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两方面进行突破,尝试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中实践对智慧课堂的构建,本文列举了我们在中职计算机专业三个不同学科的课堂中,对智慧课堂构建的实践和探究案例(见下表),通过传统教学模式与改进后的智慧型课堂的对比来实践我们对智慧课堂构建的思路和探究结果。案例点评:培养智慧型的新型人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前提是教学者脑海中具备这样的思路。创造性思维能力绝对不是学会知识转化为能力就培养出来的,而是创设环境,在技术和资源的支持和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尝试、发现、构想、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通过经历过程、积累相应的思维经验,从而达到高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主动性去参与、去投入才能对课堂感兴趣,而这正是传统中职课堂教学所缺乏的,如案例二中教师直接将拍摄的思维导图模型提供给学生,只在模型中给学生留了几个空,让学生来填空,这样学生就失去了通过大胆探索、验证构想的过程。智慧课堂的构建,不着急把最终结果呈现,而是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继而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整个过程中信息技术环境及相关资源都对智慧课堂的构建提供了硬件、软件和环境支持,从本质上实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革命性应用。

3结语

在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大环境下,智慧教育实践永无止境,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应仅定位在支持原有教学模式的浅层次、辅层面上,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恰如其分地融合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支持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的工具和资源有哪些,如何建设和提供这些工具和资源等等仍然成为我们对智慧教育实践和研究的主要目标和方向,笔者将在实践中继续探究和摸索。

参考文献:

[1]周迨琛.以人为本视角下新时代智慧教育的发展理念[n].中国青年报,2020.

[2]刘小琴.以“移动终端”模式构筑智慧教育新生态[J].教师博览,2020,10(33):12-13.

[3]付小华.“智”用信息技术,“慧”见课堂变革——以“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推进会展示课”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0(29):54-58.

[4]马媛媛.利用智慧课堂提升教学质量[J].学苑教育,2020(25):13-14.

[5]朱荣,赵磊.智慧教育视域下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3):94-97.

[6]黄丹华.开展“互联网+”教育打造智慧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7):115.

[7]王忠东,隋晓红,谢永盛.智慧教育对教育改革的功能研究[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0,20(8):1-5.

[8]潘竹.基于教育信息化2.0的智慧课堂发展路径[J].教育现代化,2020,7(51):5-7.

[9]张西宁.基于互联网智慧教育平台的教学案例分析[J].电子技术,2020,49(6):88-89.

智慧课堂的定义篇7

教学主张形成:

我的“‘思想・智慧’数学课堂”的主张一是源于我十七年的教研员生涯对数学教育教学的观察与思考,在亲历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从数学教学来看,数学课堂如何在让孩子学了数学知识的同时,积淀数学素养、培养数学能力、形成数学思维。让孩子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有“后劲”而不是简单体现在短时间的应对考试,这才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这门学科强调的不应该是孤立的数学知识的累积,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的学习让学生喜欢数学,具有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学会数学思考,具有较强数学素养。数学课堂应该是智慧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幸福的。二是源于我对我原有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的执着,是我研究了5年的课题的延续,2007年我参加厦门市专家型教师培养对象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2010年“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被市课题规划办确定为市“十・一五”规划课题。2011年秋,将这一研究课题辐射到全区,研究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领域更广,触及层面更深。《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有效渗透教学研究》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三是源于我对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分析和思考。数学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决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智慧和能力,我国建国以来的小学数学相关的标准和规定,从1950年的《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到1986年的《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再到今天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是一部部描述重视数学思想,开发学生智慧主张轨迹的教育史呈现。实现培养学生基本数学思想、启迪学生智慧的目标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基于以上三点我第一次确定我的个人教学主张是“让数学课堂充满智慧,让数学学习写满幸福。”在经过几次的修订后又定为“思想・智慧”的数学课堂。

摘要

形成用数学思维的解决生活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数学气质、养成学生刻苦钻研的数学精神,进而积淀数学素养、习得智慧。

思想智慧;教学实践

数学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积淀学生数学素养,启发学生数学智慧。要达成这个目标,小学教学课堂就应该是“智慧数学”的课堂。教师应本着为学生智慧的生长而教进行智慧预设,通过挖掘教材中隐性的数学思想、寻求在数学课堂中有效的渗透数学思想的方法和策略,形成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的教学预案。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学习中自主探究、在与教材、学生、教师、自我的对话和思维碰撞中,引发学生深度的数学思考,让学生学会质疑、具有批判性思维、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进行智慧性地学习。

一、关于数学思想与教学智慧

1.关于数学思想: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数学方法,是指某一数学活动过程的途径、程度、手段,它具有过程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小学生常用的数学思想有符号思想、对应思想、化归思想、类比思想等,主要的数学方法有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假设方法等。

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已经被提到重要的位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在“基本理念”中指出:“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史宁中教授认为数学的基本思想应该是数学的产生与发展必须依赖的思想,是学习过数学与没有学习数学的思维差异――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思想“抽象、推理、模型”。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数学思想渗透,引导学生了解和把握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

2.关于数学智慧:数学本身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知识的系统性,应用的广泛性,奠定了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数学思想、启迪学生智慧中所具有的独有的地位和作用。数学的教学应是一种智慧的教学;数学课堂应是智慧生长的“沃土”。课堂上,学生习得的不应仅仅是知识本身,而应是探寻知识的过程中所萌发的智慧,即数学智慧。数学智慧并不等于学生会做几道数学习题,不是外显的知识,而是属于缄默知识的范畴,以数学思维的生成、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数学解题中的灵感萌发作为其内隐的表达形式。数学智慧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数学智慧技能的高低,数学智慧技能是在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和规则的基础上.将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应用于与原本的学习情境相类似或完全不同的新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具有较强的数学智慧技能的孩子在面对涉及知识点多,综合性强的题目时,能显现出较好的解题能力和数学素养,善于从关键点着眼,从整体入手,通过对其全面、深刻地考察和对整体与局部辩证关系的认识,广泛地收集和获取信息,用结构化地思维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利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转化、类比、联想、探究,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小学“思想.智慧”数学课堂的基本特征

(1)传递“智慧”的幸福感

“智慧有其鲜明的外部特征:愉快、欢悦、幸福,这是智慧的表情。”充满智慧的人总是愉悦的,总是充溢着幸福感的,智慧地生活着肯定是幸福的。让孩子学习数学具有幸福感,一直是数学教育的难题,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抽象性、符号化、逻辑性等特点,数学的学习长久以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强制性学于主动学习,如何让学生学习数学有幸福感,对数学有兴趣,是决定孩子能否主动学习数学、主动参与课堂的关键,而这恰恰是影响数学课堂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要充满智慧地预设每个环节,充满激情地组织课堂教学,让孩子愉快、自由的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愉快的心态和自由的氛围才可能有智慧火花,让孩子充满信心、充满喜悦、充满欢乐地去学习和创造。这样才能使数学的学习充满魅力,学生才能在刻苦的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常怀欢喜心,在主动的潜心钻研中开启智慧之门!

(2)创设“智慧”的教与学

智慧的课堂我想应该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教学的智慧,其次是智慧的教学,再次是智慧的传递。智慧的教与学是教师内在教学素质和策略性教学知识的总体体现,具体表现在独到的、创新的、厚实的具有灵性的教学预设与实施。例如张齐华所执教的《负数》一课,没有课件,没有太多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一个黑板,一支粉笔却凭借教师的独到的智慧组织教学。首先,教学智慧,体现在提出的一些问题,围绕目标,按照以定的结构精心设计,通过一个个问题指向教学知识、方法、思想等发生发展过程。在教学中主张老师请学生说“在哪看见过负数?”,再抛出问题“知道是什么含义吗?小组讨论讨论。”,“讨论是用嘴巴,有的同学却把手也比画上了,是不是要借助图形更能说明负数的含义,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就你们发现的负数画一画。”,“请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当老师说一说你们画的负数的意义,其他组的同学可以向他们提问题。”然后教学就在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中,在教师不失时机地点拨和捕捉课堂生成中智慧地推进,教师热情的鼓励,学生热情空前高涨,积极地参与。其次,智慧的教学,在课堂上表现为“教师面临复杂的教学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中敏感、迅速、准确地判断能力。”其核心在于智慧,叶澜认为智慧型教师“具有把握对象实际面临的情境及时作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教师在课堂上要综合地采用各种教学策略、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极度的敏锐和机智,随时捕捉课堂的生成。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生成适时的对学生进行肯定、鼓励、保护,恰到好处地点拨和指导,时时点亮着那盏智慧之灯,才能开启学生的智慧。如《负数》的教学中,学生讲解自己画的楼房“-1层”的时候,教师机智的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组的同学在地板的地方写了一个“0”,并引导说:“老师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有人在地板上看到‘0’的,请他们来说说为什么”。有效地撷取课堂生成,突破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关于“0”的教学;当有的同学发现学生所画的图可以看成数轴时,教师惊喜的说:“当我们都还在纠结楼上一层和楼下一层时,这位同学已经看到数轴了,这就是数学的眼光!”再一次以教师的智慧利用课堂生成,帮助学生实现抽象和建模,使学生对负数的学习融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丰富学生的数感。

而智慧的教学核心在于教学,不是简单的讲解和传递知识而是引发学生深入的、把握知识本质核心深层次思考,是教师运用教学智慧所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表现为教师充满思想、情感的教学;遵循教育思想和教育规律的教学;创造性的教学;真实的教学。其一注重过程性教学――凸显自然和本真。在数学课堂中还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依据学生的思维进程及时的调整教学思路,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地思考与表达,恰到好处地引导和评价,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教才是智慧的教。如《小数的初步认识》创设了课前让学生到超市调查各种商品的价格,课上进行交流的情景,让学生介绍他所调查的商品的价格各怎么呈现,表示什么意思,借此丰富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和感知,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些数和我们以往所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都有一个点)教师再介绍“数学上把它叫――小数点,然后告诉孩子像1.5、2.30、0.86等这样的数叫小数,然后引导学生试着读一读,学生可能会出现读成“二点三十”的错误读法,教师再做正确的引导,指导写小数,然后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哪儿有小数,在小组中交流并在全班反馈,学生可能会说到很多,其中不排除有身高的,这时教师就顺时导入例1的教学,借助米尺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认识小数,这样的教学让还原了小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还课堂教学于本真,让学生在调查、交流、观察和反思中丰富了数感,培养了能力,而不是直接的简单的告诉孩子什么是小数,该怎么读怎么写。其二,转变学习方式――重视探究和创造。要促使课堂充满智慧的魅力,教师就要立足课堂,注重生成,让学生的思维呈“辐射状”向外拓展。自主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由自主展开的学习方式才是有效的,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通过数学观察、实践操作、分析探究,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实现数学再创造。在知识的再创造中,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思维的方法,培养了能力;在知识的再创造中,学生养成了科学的态度和探究的精神,积淀数学素养。在《负数》一课中,教师以高观点为指导,盈动着数学思想和对学生真诚的热爱,在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成为一个幕后的调控者,在关键的时候点燃学生探究的欲望和智慧的火花,让学生经历横向数学化和纵向数学化的过程中完成对“负数”这一概念的丰富感知,在发现、辨析、抽象、概括和建模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中,把握“负数”这一概念的最核心的本质。

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通过教师智慧的教学,达成与学生思维的碰撞,传递智慧,在帮助学生获得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获得探究和活动的体验与经验,挖掘蕴含在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形成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课堂上不时闪烁着师生碰撞的智慧火花,心智的唤醒与开发,需要通过生动的情景,提供各种平台,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争论,教师本身应该是智慧的课堂才能是智慧的课堂,学生也才能有智慧。如《负数》的教学中老师创设了老师的儿子体检单上去年记载身高+3.5cm,今年记载身高-1.2cm,老师智慧设问“我的儿子难道缩水了?”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在稍作思考后突然顿悟“是以某一年龄标准身高为标准的”从而带出了“负数”的另一个知识点――不都是以“0”作为分界点的。还比如在《简便计算的复习课中,学生在练习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利用教师提供的数,编写能简便运算的式子,学生自己上台展示并说明设想,当有一个学生说到“1.2+6.7+8.8”是依据“凑整”法、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时,另一位学生提问“既然是凑整为什么不只选两个数,编一道一步的就好?”发言的女生不假思索的回答“因为必须是三个数两步的计算才能显现出比较简便。”极具机智的对话内容和场景博得在座的听课教师和学生自发的热烈掌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由此可见教师平时的课堂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是自我展示的平台、是师生、生生智慧性对话的平台。

三、用“思想・智慧”视角解读数学文本

本人从教学主张的视角和立场解读数学文本、对人教版小学1―6年级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进行一一的分析整理。使教材中隐含的数学思想变成显性存在(显性化);并把它进行整理从零散存在变成系统存在(结构化)。同时提供了渗透教学的方法和要求。为达成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促进学生智慧地学奠定重要的基础。

小学数学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很多,突出这些基本思想方法,就相当于抓住了小学数学知识的精髓.其中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有三类:抽象、推理和建模。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三大基本思想而派生的思想方法有化归思想、类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符号思想、统计思想、函数的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极限思想、假设思想、一一对应思想等。如:化归思想方法:所谓的化归思想更简单一点说就是将新知转化为旧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等,数学化归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最基本的思想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途径之一,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化归思想主要集中在解题中和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立体图形体积公式的推导中,在新的课程标准。模型化思想:建立和研究客观事物的数学模型,从量的方法来揭示数学对象本质特征和变化规律的方法称为模型方法。模型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探索数学的作用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小学阶段最典型的渗透模型化思想的是:植树问题、烙饼问题、抽屉原理等。

下面就以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册教材中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及渗透方法和要求做简要的举隅和分析:

一年级上册: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1.对比思想、分类思想: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

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

2.一一对应思想:在同样多、比多、比少有对应的数学思想,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

3.符号化思想:在“>”、“

4.统计思想:散布在各练习中,用表格的形式呈现数据,渗透初步的统计表的知识。

一年级下册:教材安排了训练数学思维的内容,加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力度。

1.安排了已经符号化的数学问题,如《找规律》,有利于学生进行主动的观察、猜测、推理、实验等初步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

2.统计思想:在整理和复习的练十一的第十四、十五题出现了统计表和实物统计图。

智慧课堂的定义篇8

关键词:智慧课堂;特征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2-0068-02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怎样才是精彩而富有魅力的智慧课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六个方面去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去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构建轻负高效的智慧课堂。

一、智慧课堂的自主性和针对性

例如,《全等三角形判定(2)》教学时,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画图、实验和探究,学生自主得出“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结论。在自主探究“两角及其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会全等吗?为什么?”时,发现导学案中有画出图形并转化为刚学过的“aSa”来说明;有写“会,aSa”;也有写“不会”,并画出草图说明。从上述情形看:有些学生对“aaS”中“对应”的含义已深刻理解;有些学生不假思索、想当然回答,对“aaS”中“对应”的含义理解模糊;也有些学生忽视了“对应”的含义或甚至还不理解。对此,笔者上课前把一个学生画的图形剪下并在课堂上展示出来,经过合作交流,学生们很快明白了错误的原因,并深刻理解了“对应”的含义。学生刚接触用“SaS”、“aSa”、“aaS”判定三角形全等时,有些学生一直不甚理解,教学中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解释“对应”两个字,现从导学案中展示现场生成的错误资源,并利用这个资源进行纠错,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对应”两字。可见,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以学定教能有效减少低效的教学活动,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知,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学的针对性非常重要,是课堂真正成为智慧课堂的基石。

二、智慧课堂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智慧课堂需要创设多样丰富、有效的情景,以揭示数学规律的发生过程。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判定》中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如果完全按照课本、教参提供的思路来组织教学,留给学生的将只是抽象的推理和枯燥的结论。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交流和陈述自身探究过程的空间。其中一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自己的剪、拼过程,若将三角形纸片按图1所示剪开,发现剪开的两部分不能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动手操作后发现:要想剪、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出的小三角形就必须有两边与剩余四边形两边相等(即图2中aD=DB,ae=eC)。于是通过点a、B重合得到边aB的中点D,同理得到边aC的中点e,然后将纸片aBC沿线段De剪开,并将aDe绕点e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到CeF的位置,得四边形BCFD(如图3),由于点D、e、F在同一条直线上,且CF与BD平行且相等,所以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创设有效性和多样性的教学情境是课堂成为智慧课堂的重要策略,课堂上不断呈现操作、游戏、故事、竞赛等有效情境不但能丰富教学活动,还能促进数学知识高效地传播。

三、智慧课堂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智慧课堂上,教师应预设一些严密性和发散性的题目,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最大程度地把学生的想象和思维引向广阔的“空间”。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一种不定势的思维形式,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猜想、延伸、开拓,具有多变性与开放性特点;思维的灵活性表现在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原有的思维过程与方法。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教学活动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深化知识的发展过程,提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思维灵活性不断发展。培养发散性思维和思维灵活性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使课堂真正成为智慧数学课堂的灵魂。

四、智慧课堂的人文性和互动性

智慧课堂是师生张扬个性的精神场所,是充满人文情怀、闪耀智慧光芒、洋溢成长气息的课堂。如学习用代入消元法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可预设广为流传的有趣的“鸡兔同笼”问题,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主动探究中得到了自信和快乐。之后又提问:你们想不想知道孙子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学生流露出迫切想知道的神情,于是,笔者告诉学生:孙子用“砍足法”把每只鸡变成“独脚鸡”,每只兔变成“双脚兔”……它的思路新颖而奇特,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这时,学生就会感慨:今天的方法原来我们祖先早就会运用了啊,真了不起!崇敬、自豪的神情油然而生。在课堂上,充分挖掘和利用人文价值因素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有效而又无痕地渗透德育教育和数学文化,充分利用情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真正成为智慧课堂的精神磁场。

五、智慧课堂的灵动性和生成性

在复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笔者布置如下例题:如图4,在aBC中,以点a为圆心,r为半径画圆,∠aBC=45o,aB=4■,aC=5,则当r取何值时,a与直线BC有一个交点?有两个交点?没有交点?

通过练习反馈,发现部分学生答题不够严谨,出现了漏解的情况。为此,笔者及时调整复习内容,灵机一动设计了下面的问题作为铺垫:已知:点a在直线l外,以点a为圆心,r为半径画圆,

问题1:如图5,点a到直线l的距离aH为4,分析与a直线l的交点个数?

问题2:如图6,点a到直线l的距离aH为4,点C在直线l上,且aC=5,分析a与射线l的交点个数?

问题3:如图7,点B、C在直线l上(点B在点C的左侧),且∠aBC=45o,aB=4■,aC=5,分析a与直线BC的交点个数?

三个问题串由浅入深,迂回曲折中见奇妙。这时,有位学生发言,说可以利用数轴讨论上述三小题的结果,分析后,学生们都觉得利用数轴分类的方法很直观也不会漏解。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分类讨论思想,又将原题变为:若aB=8,aC=6,则a与线段BC的交点个数如何?这时,学生甲站了起来,很肯定地向全班同学说了他的发现,用字母表示得出一般性的结论,一目了然。许多学生都发出了赞叹,又是惊奇,又是敬佩。这时却听到另一个学生大声说:“这个结论是错的!”刚刚还沉浸在发现的喜悦中的学生们都呆了,眼神凝滞了,真的有假?如果垂足H落在线段BC的延长线或点B、C上就不同了。有道理!这真是一个“意外”的发现!学生通过一番激烈地争论后,不仅找到了a与线段BC交点个数的一般性规律,还发现了不同情形下的不同结果。由此可见,灵动生成的课堂是学生放飞思维、展示自我的舞台,是点燃智慧课堂的绚丽的火花,给学生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惊喜,更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六、智慧课堂的渗透性和总结性

智慧课堂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不断渗透,以转化思想为例,研究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时,由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到列表、描点、连线,再到观察图象探究性质,充分体现了由“数”到“形”,再由“形”到“数”的转化过程,体现了函数解析式及性质与函数图象之间的转化对分析解决问题的特殊作用,是转化思想的具体应用,它与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学习方法是一脉相承的,再一次说明了学习函数问题的一般思路。智慧课堂,应帮助学生及时总结数学活动经验,以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课堂教学这个有效时间内,渗透数学思想和及时总结数学活动经验,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还减轻了教师自身的负担,是智慧课堂的基本素养。

一位作家说过,“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学生带来自信和快乐!”智慧的课堂就是教学中的阳光和鲜花,它能提供发现问题的方法和开发思维活动的策略。采用上述方法,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主动学习,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构建了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数学课堂教学,最终实现了“轻负高效”的教学目标。

智慧课堂的定义篇9

摘要:智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将不再是技术工具在教育教学中的简单辅助应用,而要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真正深入课堂教学中去。“教―学―评一致性”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有效探索,其实践层面的开展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信息化教w、学习和评价环境。通过探究“教―学―评一致性”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开展现状和对其进行问题分析,结合智慧教育理念分析与运用,形成真正适合于学校实施的基于智慧教育的“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智慧教育;教―学―评一致性;智慧校园;智慧评价

一、引言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永恒主题。教师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设计与实施,学生在课程和教师的引领下如何进行有效学习,是广大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教―学―评一致性”作为有效教学的一个基本原理,越来越受到理论与实践研究者的关注。它既反映了课程思维的本质要求,也是教师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的集中体现。进入21世纪,教育信息化在云计算、大数据、无线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智慧教育。传统的数字教育是把技术作为工具与教育教学进行应用融合,而智慧教育是用技术营造环境与教育教学进行全面的融合创新。因此,如何在智慧教育环境下开展“教―学―评一致性”的有效教学研究,如何将我们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课程与教学同智慧教育环境进行深度融合创新是值得我们研究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智慧教育与智慧校园

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已有20年时间,把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战略实施已有十余年时间。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高度发展到某一阶段的新境界,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端形态,旨在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泛在网络等新一代智能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创造具有感知、适配、关爱、公平、和谐特征的教育生态环境,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实践能力的卓越型智慧型人才。杨现民教授等人将智慧教育环境分为两类,分别包括支持学校教育的智慧校园和支持终身教育的学习型智慧城区。本文探讨的智慧教育及智慧教育环境指的是支持学校教育的智慧校园及相关环境建设。

智慧教育在学校的实施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智慧校园环境建设。智慧校园作为智慧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有物联网与环境感知、移动互联与移动应用、基于云平台的教育资源整合与组织、社交网络与学习协作、大数据与数据挖掘、智慧课堂与未来教室六大技术载体,每种技术载体又有不同的智能技术工具支持,如云平台下的同步备课、网络评估、知识图谱分析,智慧教室下的学生学习行为过程记录、实时交互评价等。基于以上分析,智慧校园在应用层面上主要有以下四类功能:

1.教学者视角的智慧教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渗透作用已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种教学方式的改变或者某一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展现,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促使人们思考新技术形势下如何将在数字时代成长起来的数字土著们与我们传统的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进行全面深度的融合创新。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智慧教学下,教师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在共同的智慧教育云平台支持下的教师―教师共同体、教师―学生共同体和学生―学生共同体中的一员。在共同体下,教师可以通过检测、讨论、问卷和查阅学习记录对学生进行预评估,充分了解学情,也可以与共同体内其他教师实现同步教研和同步备课,改“游击战”“独立作战”为“协同作战”。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通过大数据收集与分析,实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进度。课后教师通过实时检测和课堂学习记录,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进而制定下节课的教学策略和进度。

2.学习者视角的智慧学习

智慧教育主张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创建具有一定智慧的学习时空环境,旨在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适应、塑造和选择,以最终实现对人类的共善(对个人、他人、社会的助益)。智慧教育下的智慧学习将真正实现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泛在学习,并最终促进学习者智慧的提升。

祝智庭教授认为,实施智慧学习的智慧学习环境应该具有记录学习历史数据、感知学习情景、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诊断、学习建议和学习服务、拥有随时随地的学习机会、智慧性学习活动设计、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等特征。基于此,本文认为,智慧学习将不再仅仅依靠教师的记录、评价和反馈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因为所有的学习记录和学习资源都是开放的,教师作为辅导者的身份也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讲授和答疑解惑,所以学习者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和根据学习记录(如课堂录像中的自我表现、教师笔记、学生笔记、课堂实时评价结果等)的自我学习,还可以与同伴和教师进行交流。

3.“师―生”共同体下的智慧评价

没有评价就没有反馈,没有反馈就没有教与学的提高和进步。评价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把尺子,没有依据目标进行评价的教与学是盲目的。智慧教育下的智慧评价将不再是简单的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而是“师―生”共同体下的评价,评价工具更加多样,评价的维度更加全面。以一节课为例,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通过智慧教育云平台学生进行预评估,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经历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个性化地反馈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和交流讨论;课堂中可以结合大数据收集、电子书包、网络学习平台等收集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实时评价与反馈,学生通过教师的反馈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目前在班级中所处的水平,进而对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课后,教师可以通过测验、论坛交流、教学录像回放等手段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并为下节课学习做相应的调整和准备。

总之,智慧教育下的智慧评价将真正实现从单一走向全面,从结果走向过程,是依靠大数据挖掘和分析的新型评价方式。

课堂教学中,对学科知识的分析与准备和对学生学情的分析与掌握是教师课前备课的核心工作。智慧教育下,基于智慧教育资源与服务云平台,利用同步备课、集体备课、网上教研、电子教材、精准导学等,教师对学科知识的分析与准备由独立“作战”转为协同“作战”,课前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分享以及精准合适的教学资源不仅保证了基于目标的教学设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教师在教学经验和专业能力上的不足,本身也促进了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样,智慧教育下,基于智慧教育资源与服务平台,利用网上作业、学习行为分析、知识图谱、学习成绩记录等,教师可以全面准确地分析学情,进而把握教学重难点,实现课堂上的有的放矢。

教师可以通过网上平台向学生推送预习通知,具体应该包括课程内容预习建议、学习目标以及学案,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将会学什么,将会达到什么程度,将会怎么学。学生通过平台预习,并可以与同学或者教师进行课前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反馈情况也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

2.课中:基于智慧教室的精准教学和高效学习

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中,课堂上对学生和教师行为信息及时地观察、记录、分析和反馈是确保教学和学习始终围绕目标进行的重要措施。智慧教育下,以智慧教室为依托,利用电子书包、云录播、答题器,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对学生学习行为信息及时进行记录和分析反馈,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时对教学做出调整,确保课堂的高效与目标的达成,学生也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与反馈看到自己的学习情况,如课堂测试成绩、教师建议等,以此对自己的课堂学习进度和方式等做出适当调整。总之,智慧教室下,教师和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及时调整全部是基于数据分析的精确调整,不再仅仅依靠于教师丰富的经验和个别指导。

3.课后:基于智慧教育资源与服务平台的多元评价

传统教学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很难做到全方位的基于数据的评价,主要原因在于课堂证据不容易获得与分析。智慧教育下,基于云录播下对课堂的实施记录和分析,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全方位评价,如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以及主动与被动可以分析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学生的课堂实时测验成绩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等。教师运用视频分析技术也可以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判断,为自身的专业成长提供科学依据,而不仅仅是再依靠于反思和经验。

五、总结

智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态,不再是技术的简单应用,而是智慧环境的全方位创设,也是对“教―学―评一致性”中的教学、学习、评价全方位的支持与变革。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智慧教育下“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不仅仅需要智慧环境创设下智慧教学、智慧学习和智慧评价的实施,更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改变教学观、学习观和评价观,这才是“教―学―评一致性”能够真正实施的根本所在,也是智慧教育的智慧性之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崔允t,夏雪梅.“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J].中小学管理,2013(1):4-6.

[2]黄荣怀.智慧教育的三重境界:从环境、模式到体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6):3-11.

[3]杨现民,余胜泉.智慧教育体系架构和关键技术支撑[J].中国电化教育,2015(1):77-84.

[4]胡钦太,郑凯,林南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J].中国电化教育,2014(1):35-39.

[5]祝智庭,R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5-13.

智慧课堂的定义篇10

关键词:高年级英语智慧课堂

一、智慧教学的内涵和特征分析

在《教育大辞典》中,教师面对复杂的教学情境所展现出来的一种正确、快速、敏锐的推断能力就是智慧教学法。经过对智慧教学内涵的界定,我们能够认识智慧教学法详细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教学环境的繁杂性;第二,教学的情境性;第三,教学的实施性。尤其是在高层次的智慧教学中,教学环境相对复杂,教师不但要具备较为充裕的教学经验与迅速的反应能力,更要把教学艺术水平与自己的建设能力实施有效结合。

二、完善学生的“自我意识”

课堂不再是指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新知的场所,给老师与学生提供应创新的空间与余地。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施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育学生的自立意识。过时的教学法基本上都是老师给出规范答案,学生负责去记忆,这样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创新精神很难在他们身上找到。因此教师应当经过师生互动帮助学生胜利,让他们拾回自信。教师要有意识地从思维的多向性指导,从不一样的角度探讨知识,主动思维,充分施展他们自己的见解,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尽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展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尝试胜利的愉悦多一些,让学生始终不渝地参加知识生成的全流程。

三、机智捕捉生成资源,增添教学的精彩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把执行教案看成课程实践的一个开始,用心收集、捕捉与筛选学习活动中反馈出来的有利于进一步学习的生动情境,以此来调动教学行为,从而让课程实践从执行教案走向师生互动生成。

比如五上Unit3“whatwouldyoulike?”这一课,在教授时,首先师生对话。t:whatdoyoulike,Chinesefoodofwesternfood?Ss:ilike….t:SomelikeChinesefoodandsomelikewesternfood.whatwesternfooddoyouknow?Ss:……t:todaylet’slearnsomepopularwesternfood.在对话中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三文治、沙拉、汉堡包和冰激凌的图片,引出单词“sandwich”、“salad”、“hamburger”与“icecream”。t:Doyouknowwhatenglishpeopleliketodrink?theyliketodrinktea.其次,教师把生词写在黑板上,带领学生读几遍,然后让学生分组比赛读、分男女生读。之后第一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读。最后学生拿出人物头饰,替换对话中的关键词,重新编写对话,然后教师请两三对学生上讲台表演对话。

四、课堂纪律要严抓,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在课堂上我需要学生做到“仔细听,大声说,重点记,工整写,主动练”。在上课前说一些句子,像:“Listen,listen,imustlistencarefully.Speak,speak,icanspeakaloud.Study,study,icanstudyenglishwell.practicemakesperfect.”来激励学生张口说英语,并提示他们一定要遵守课堂纪律。每节课,我不单单是站在讲台上讲课,而是连续穿梭于过道,随时留意着每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状况,并随时对他们实行提问与指导。

通过让学生复习之前的旧知识、单词拼读、重点语言点应用、观看幻灯片回答问题、造句、小组练习、小组调查等活动,阻绝了某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思维、不开口、不参加、说闲话、思想开小差等不良情况,让每个学生在紧急而又活泼的氛围中经过听、说、读、写训练,动脑、动口、动手掌握与运用本节课的重难点。

五、有效的小组活动让课堂活起来

“面向全体学生,重视素质教育”是英语课程规范的基础理念之一,课堂是执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执行素质教育就是要突破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套路,建造具备实际性、教育性、建设性的,以突显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探讨、创新,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智慧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设计不一样的任务让学生经过现实的应用去实现,而且会使用方式多样的活动形式让课堂活起来,像游戏、表演、歌唱、绘画、讨论、争辩、记者招待会等活动。这样经过较好的小组活动设计,能建立良好的英语交际“情境”,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协作”、“会话”,从而实现学生不知不觉中听说能力提升的“意义建设”。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为完成一定教学目标而设置的原则,“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一节课都是不能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只有这样,师生才可以释放出生命的活力,闪耀出智慧的光芒。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