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十篇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十篇

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2:35

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篇1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河南省

一、河南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河南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点

从全国来看,由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比较大,人口老龄化程度和老龄化速度差异也比较大,基本上是由东向西呈梯次降低的状况,东部发达地区远远快于西部欠发达地区。2005年11月1日,河南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24%,远远超过衡量老龄化程度的世界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目前,河南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年人口比重和老年抚养比将逐步上升。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河南省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4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96%。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河南省65岁及以上人口为77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24%,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上升了1.27个百分点。

第二,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明显,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老年人口多数生活在农村。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老年人口主要分布于城市,河南的情况则不同。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和农业大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是河南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特点。2005年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城市高出0.71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农村青壮年劳动人口迁移和流动到城市从事务工经商、参加学习和培训等。

(二)河南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根据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河南省老年人口总量将由2009年的771万逐渐增加到2050年的2432万人。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将成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群体。老年抚养比将从2009年的10.4%上升到2050年的40.06%。

二、河南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对劳动力数量和结构的影响

老龄化对劳动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年龄结构。一般而言,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从而导致劳动力短缺。河南的老龄化特点具有规模大、速度快等特点都对劳动力的供给产生深远影响。根据预测数据,河南2030年以前0岁-14岁、15岁-64岁和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组人口变动情况,呈现少儿人口比重逐步下降,老年人口逐步上升的趋势,而劳动年龄人口则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在2015年以前不断上升,此后则处于下降态势。从短期来看人口老龄化还不会给河南劳动力市场供给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河南的老龄化速度快,河南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比较优势局面也将在2015年前后结束。我们应该认识到河南省劳动力短缺是必然出现的现象。

(二)对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老龄化带来的是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与之对应的就是老年人口大量增加。老年人口的增加抑制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生产率上。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老龄化造成老年人体力或精力下降,反应速度变慢,劳动能力衰退,不宜继续从事繁重的劳动和快节奏的生产,从而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二是与年轻劳动力相比,老年劳动力容易生病误工,加大企业经济负担,不利于企业增加利润,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三是劳动力高龄化后带来的知识老化,这将会给技术更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一定困难;四是科学史表明,青年人才对科学的创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天才大多是在青年或中年时期出成果的。

人口老龄化问题尤其是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对农业的基础地位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河南农业基础地位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稳定,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由于城市经济发展引起的农村劳动力流动主要是劳动年龄人口外出,农业劳动力的老化,导致现有农村的农业的人口减少,并且在农业中的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这不利于河南省农业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中有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劳动力的年龄要求比较严格,目前沿海地区已经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状况。无论劳动力短缺是结构性的短缺还是数量的短缺,都说明适合这种产业的劳动人口在减少。随着河南的经济发展,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适龄劳动力的减少将会对第二产业的发展带来影响。

(三)对养老保障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于社会养老负担的方面的影响可以通过抚养比来进行衡量,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是劳动者和非劳动者人数之比,实际上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一般以百分数表示。它表明,从整个社会来看,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多少非劳动年龄人口。河南人口抚养比在未来50年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老年人口抚养比则从13.7%上升到54.6%,上升了40.9个百分点。同期,少儿人口抚养比下降,少儿人口抚养比从1990年的43.1%下降到2050年的28.8%,下降了14.3个百分点。由于老年抚养比增加的速度远远快于少年抚养比的下降速度,导致总人口抚养比从2000年的56.8%增加到2050年的83.3%。人口老龄化使得劳动年龄人口的经济负担大大加重。

老龄化对养老保障制度的影响还体现在养老金的支出上,随着河南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快,离退休职工也迅速增加,相应的养老金支出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河南的养老负担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农村的养老保障,由于河南老龄化的一个特征就是农村老龄化比城市更加严重,使得农村的养老负担日益严重。目前,农村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超过城镇。在未来,这一趋势将继续。与城镇相比,农村面对的养老问题更加严峻。

(四)对储蓄的影响

当代西方经济学界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对储蓄的意愿是下降的。我国的学者通过实证研究也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从2020年前后开始,我国将由目前的高储蓄率国家逐渐转变为一个低储蓄率国家。老年人口比重每上升1个百分点,储蓄率可提高0.37个百分点,远远不及劳动年龄人口每上升1个百分点,储蓄率提高1.47个百分点。老龄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老年人自己的储蓄减少,而且还会影响到家庭中年轻人的储蓄行为。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基本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老年人口的增加对于家庭来说消费呈现增加的趋势。随着老年人的消费特别是医疗费用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储蓄减少的同时,将会影响到下一代人的消费和储蓄行为。河南人口预测数据表明未来少年人口的数量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也就是未来老少扶养比的总体是增加的,人口负担系数的增加必然会减少家庭的储蓄。

(五)对消费的影响

按照消费经济学理论来说,消费水平的基础是收入水平,一般来说,老龄人口退休后,由于所领取的退休金、养老金只及原来工资活薪水的50%或70%,有的甚至更低。老年人口的消费水平一般要低于劳动年龄人口的消费水平,老年人的消费倾向较劳动年龄人口低。现有研究的结论中一般认为老年人的消费是劳动年龄人口80%,也就是老年人的消费系数是0.8,这个数字在数据上可以得到比较好的估计检验。

三、应对河南人口老龄化的对策与建议

人口问题是河南的基本省情,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河南人口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关系着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关系着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要从战略的角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更要认真研究人口老龄化可能产生的消极后果,尽量避免或减缓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消极影响。

(一)协调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一,加快河南的科技创新步伐。对于老龄化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的解决办法是是刺激技术进步,提高生产力。在人口不断老龄化的情况下,技术进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源泉。因此,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刺激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利用河南最后的人口红利期发展经济,为老龄化社会做好经济积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加强对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尤其是对于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的劳动力进行教育和培训。促进河南的经济有劳动力密集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为老龄化社会做好准备。对于老年人也要加强教育培训,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探索实行富有弹性的退休制度,让健康低龄老年人中的高级专家和经济社会高级管理人员及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继续发挥作用。

第三,大力发展老龄产业。老龄化给老龄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利用老年消费的特点来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鉴于老年消费品市场的特殊性,政府应当及时出台正确引导老龄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企业向老龄产业投资,以满足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同时也为经济增长创造机遇。

第四,促进河南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为老龄化积累更多的资金保障。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年人口的养老基金及证券、基金投资的保值增值都要求完善的资本市场来保证。这就需要健全河南的资本市场法规体系,加强监管,增加老年人口的财产性收入。

(二)协调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把养老保障放在工作的首位,城市应当继续推进养老保险制度,使得所有老年人都享有老年保险;农村也要积极推进老年养老保险,探索和土地结合的养老保险,一定要加强对农村养老保障的投入,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特别是把农村老龄事业发展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予以重点照顾和扶持。

其次,需要控制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成本的增加。要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城市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城乡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制度。要树立全新的医疗卫生观念,实现健康老龄化。

再次,针对河南国情,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的老年养老服务工作,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弘扬敬老养老美德,发展和谐文化。老年社会化养老不能单纯的依靠市场的力量来解决,要有政府引导,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合理配置资源。在土地、税收等方面对养老社会化服务给与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属于社会公共事物,政府要高度重视,在公共财政上加大投入,出台优惠政策引导民营资本进入,重点扶持社会急需的老年服务产业的发展。探索各种养老模式,把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结合,为养老事业做好软硬件的设施配套,加强人才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技能和服务水平,保障服务人员的待遇。

参考文献:

1、孟宪臣.河南省人口发展战略研究[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2、河南省人口普查办公室.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河南卷)[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3、张原震.统筹解决河南人口问题的对策研究[m].原子能出版社,2007.

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篇2

1.老龄人口心理特征

认知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注意、记忆及抽象思维能力。认知既包括知识形成的认知结构,即心理结构,也包括知识积累过程中形成的认知机制,个体的认知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由一系列心理能力共同构成的。影响老龄人认知功能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年龄、生活习惯、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较多的依赖内在情感、动机和价值观。

老龄人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认知功能不会减退,反而能通过接受教育训练提高认知能力,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未来将会显示出老龄人口较高的认知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老龄人的思维速度、短时记忆能力会下降,但一般推理能力、语言能力和经验评估能力并没有明显下降。

2.老龄人口心理需求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出现新陈代谢减缓、活动能力下降、组织器官功能衰退,老龄人口除身体机能的变化以外,其心理需求更大程度地决定了老龄产业的服务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老龄产业的发展。老龄人口普遍的的心理需求主要包括:健康需求、工作需求、支配需求、精神需求、尊敬需求、求偶需求、依存需求、和睦需求等方面。

3.老龄人口消费心理及特征

(1)老龄人口消费心理

老龄人口的消费特点主要是由于其生理特征的变化而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变化,生理机制的变化引起了老龄人口在吃、穿、住、用、行及精神等方面具体需求的变化。老龄人口不同于中青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或疾病的限制,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饮食方面,更倾向于易于消化、绿色健康等类型的食品;衣着方面,更适合舒适、轻便、保暖的衣服;日用品方面,老龄人要使用针对老龄人口的特点专门设计的商品;居住方面,老龄人需要安静、慢节奏的生活,因此居住环境和贴身用品方面需满足这方面的特点;精神方面,老龄人口在精神方面的需求表现最明显,需要旅游、医疗、文娱、保健等休闲服务型消费。

不同年龄阶段的老龄人口,存在生理机能和个体两方面的差异,导致消费倾向、需求程度有所不同,因此老龄产业企业在设计生产适合老龄人口的产品、对老龄人口提供服务和劳?帐庇Τ浞挚悸钦庖惶卣鳎?提供差异化、明细化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老龄人口的物质精神需求。

(2)老龄人口消费行为特征

老龄人口在消费心理、消费倾向、消费行为等方面有着与其他年龄群的人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具有较强的理智性。老龄人口在消费时会体现“货比三家”、“消费预算”等思维模式,表现出具有策略性、理财性的消费行为,也会结合商品表面化的特征、性能和非表面化的特征、价值等多方面的因素权衡自己的消费选择。

第二,具有较强的消费惯性。老龄人口在消费时,对产品有一定的了解、认可和信任度后,会表现出使用的习惯性,对产品产生一定的忠诚度,不会轻易更换品牌或产品。

第三,追求安全性和实用性。老龄人的消费需求决定了他们对产品要求,购买动机也以实用、方便、安全为主,在购买过程中也希望能提供良好的接待服务。

第四,需求结构细化,需求层次提高。老龄人口消费结构占比较大的是食品和医疗、保健两方面,而用于穿、住、行等方面的支出占比则较低,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老龄人口在图书、文娱活动、旅游等方面的心理、情感方面的精神需求逐渐增加。

二、老龄产业消费市场潜力分析

市场的活力取决于消费者和供应商两方面,消费者方面影响市场的因素包括人口、消费偏好和购买力,供应商方面影响市场的因素主要是商品的易得性,各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此,一个有活力的老龄产业消费市场是消费者和供应商之间良性互动的结果。由于老龄化进程加快,老龄市场将是潜力非常巨大的市场,老龄人在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条件下,自然会产生消费意愿,而购买力则对老龄产业的发展有着关键的影响,所以,对老龄人口购买力进行估计则能预测老龄市场未来的发展潜力。

1.人口因素

根据国际标准,一个国家的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该国即为老龄化国家。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总人口的10.2%,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人口基数大,联合国对全球老龄化发展情况预测显示,老龄人口数将达到全球老年人数的20%,老龄人口规模成为全球第一。根据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里来的生育率和人口出生预期寿命,测算出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如图1所示。

虽多年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了人口出生率,但也加速了老龄化的进程,根据人口统计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东西部老龄化进程有区域差异,而且由于农村青年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导致留守老人比例增大,农村老龄化现象更明显。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却落后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现有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还不足以解决老龄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快老龄产业的建设,在老龄人口规模巨大的条件下,使老龄产业强化商品的易得性,将潜在的老龄产业的消费能力转变为现实的消费能力。

2.消费意愿

消费需求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新的起点,满足消费需求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老龄人口的消费意愿是形成有效市场的必要条件,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可支配收入,达到一定数量的可支配收入是将潜在消费意愿转化为现实消费意愿的重要条件,也是形成新的消费意愿的“催化剂”。二是老龄产品对老龄人消费意愿产生的诱发和引导,因此老龄产业想要更好地发展应该深入了解老龄人口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以此来指导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根据老龄人对产品和服务有一定忠诚度这一特点,通过老龄人的消费实践可以强化更多更强的消费意愿,这就形成了消费者和供应商之间良好的互动机制。

3.购买力

购买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用于实际购买商品或劳务的货币支付能力,与市场容量成正比关系,其大小取?Q于可支配收入的多少。我国老龄人口的消费潜力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效支出、人口数量的估计值等因素的影响,较难做出准确的估计。

本文采用朱国宏的“老年人口与总人口各自平均消费需求量之间的比值(t)”变动趋势为基础进行预测的方法,预测我国老龄人口的潜在消费能力。

首先,根据发达国家老龄化经验和我国2050年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经济发展目标,假定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消费水平与美国、日本相当,那么t值变动区间[1.44,2.01]的中间值为2.01。假设在2020年至2050年间t值均匀变化,则年增长率为1.3%,t值的变动趋势如图2所示。

其次,根据图1、图2有关数据和公式1,可以得出老年人口的市场需求量在整个消费市场中所占比例的变动趋势,见图3。

最后,根据全国居民平均消费需求水平和总人口估算出的我国人口市场总需求的结果,利用回归方程进行拟合后得出2020年至2050年老龄人口市场需求水平,即老龄产业市场潜力,见图4。

三、结论与展望

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篇3

具有双重性:同一性表现为福利需求受年龄特征影响、与残疾特征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并且呈现出全方位、低层次的特点;福利需求的差异性体现在需求程度、需求偏好和需求的主体地位方面。这一特征为老龄化背景下残疾人福利政策改革提供了潜在的转型方向,即在由传统劳动福利型保障转向适度普惠型保障模式的前提下,通过构建多支柱分层次的残疾人福利体系来满足其福利需求多样性。

关键词:残疾;老年人;福利需求;政策转型

中图分类号:D66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68(2013)04-0096-05

一、引言

党的十报告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进一步显示了国家和政府着力推动残疾人事业快速进入制度性保障发展阶段的决心。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中国60岁及以上的残疾老年人口已经成为残疾人口的主体,其数量规模为4416万人,占残疾总人口的53.24%[1](p.16)。在人口老龄化加速推进的趋势下,到2050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残疾人规模将达到1.03亿人,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残疾人的规模约为4473万[2]。残疾老年人口是兼具年龄与残疾属性的劣势叠加群体,深入研究和探讨该群体的福利需求特性、进而为老龄化背景下中国残疾人福利制度的优化完善提供决策参考,对于增进残疾人福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残疾老年人福利需求研究方面,刘宏义(1990)认为残疾老年人的最主要需求是“老有所医、老有所养”[3](p.251);郑晓瑛、孙喜斌、刘民等(2008)指出残疾老年人口对长期护理的需求远高于无残疾人口[4](p.38);杜鹏(2008)分析了残疾老年人狭义的康复需求[5];姚远(2007)提出对医疗与康复的需求成为北京市残疾老年人的最主要需求[6](p.102);张敏杰(2010)在浙江省6个县调研了农村高龄残疾妇女的需求[7];许琳(2010)分析了残疾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的状况与特点[8]。总体看来,现有研究大多是在认定残疾老年人群体具有均质性的基础上展开的,忽视了对不同特征群体福利需求差异性的分析与研究。然而事实上,需求具有明显的双重性,即既具有类别化的特征,表现为群体具有某些相同指向的需求;同时需求还具有差异化的特征,表现为若干个体或群体与另外一些个体或群体具有某些不同指向的需求。就残疾老年群体而言,其福利需求具有明显的双重性,既表现为整体的同一性又兼具不同特征子群体的差异性。本文以此为基点,利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相关数据,对残疾老年人口整体的福利需求特点以及残疾老年人口不同特征子群体的福利需求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初步的探索性结论,并提出促进老龄化背景下残疾人福利制度健全完善的对策建议。

二、残疾老年人口整体福利需求的同一性分析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残疾人口的基本需求涵盖了十三个项目,其中医疗服务与救助、贫困救助与扶持、康复训练与服务、辅助器具、生活服务等五项内容与残疾人福利制度的联系更为紧密。数据分析显示,残疾老年人口在以上五个方面的需求相对较高,相应比例分别在20%~75%之间。从福利需求的构成来看,上述五项需求所占比重的总和约为94.53%,成为残疾老年人口福利需求的主体内容。其中,贫困救助与扶持、医疗服务与救助、辅助器具需求三项合计占总需求的比重超过3/4,成为核心需求;康复训练与服务、生活服务需求所占比重低于10%,成为次级需求;医疗服务与救助需求所占比重最高,达到30.80%,成为最主要的核心需求。从需求偏好来看,残疾老年人口对医疗服务与救助、贫困救助与扶持、辅助器具、康复训练与服务、生活服务项目的需求依次排在第一至第五位。

通过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残疾老年人口整体福利需求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残疾老年人口的年龄特征影响着其福利需求的特点。不同年龄段残疾人群的需求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残疾老年人的福利需求具有自身特点。通常而言,青壮年群体由于正处于生命历程中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需求更为强烈,老年人群体随着步入老年期而逐渐退出劳动力市场与主要的社会活动,因此对维持自身基本生活方面的需求更为关注。与0~14岁和15~59岁年龄段残疾人口相比,在贫困救助与扶持、医疗服务与救助、生活服务、辅助器具需求项目中,残疾老年人口占总需求人口的比重最高,均在48%以上。其中,医疗服务与救助、辅助器具、生活服务需求项目中的残疾老年人口占总需求人群的一半以上。

第二,在某种程度上残疾特征与福利需求特征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与老年健全人群相比,残疾老年人口的最主要障碍来源于残疾,其相应需求也体现出主要应对残疾方面的特征。残疾老年人口存在不同程度的活动和参与障碍,因此他们非常需要通过相应服务与设施得以正常地融入社会生活。在基本需求项目中,医疗服务与救助、辅助器具、康复训练与服务、生活服务、无障碍设施和信息无障碍需求均直接与残疾相关,是解决和缓解由残疾产生的障碍的重要项目,残疾老年人口对它们的需求之和约占所有需求项目的71%,可见残疾老年人对该类项目的需求强烈程度。而残疾老年人口收入贫困与残疾间接相关,因此残疾老年人口对贫困救助与扶持的需求同样非常强烈,占所有需求项目的比重约为25.46%。

第三,残疾老年人口的福利需求表现出全方位、低层次的特点。如果把相关需求项目划分为生存型需求项目、发展型需求项目和生活质量型需求项目等三个需求层次,则可发现残疾老年人口的基本需求虽然包含了以上所有方面,但仍以生存型需求为主,发展型需求与生活质量型需求较低。残疾老年人兼具年龄与残疾双重弱势,属于劣势叠加群体,因此迫切需要最基本需求的满足。医疗服务与救助、辅助器具、康复训练与服务是克服残障困难的最低要求,而贫困救助与扶持、生活服务是维持残疾老年人口基本生活的起码条件。残疾老年人口的这五项生存型需求约占所有需求项目总和的94.53%,成为其主要需求。而其就业安置或扶持、教育费用补助或减免、职业教育与培训等三项发展型需求所占比重均在0.3%以下,三者比重合计仅为0.35%。残疾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型需求比重也较低,无障碍设施、文化服务、信息无障碍等三项生活质量型需求所占比重均在1.5%以下,三者比重合计仅为2.53%。

三、残疾老年人口福利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中国残疾老年人口不仅规模庞大,同时更需引起注意的是残疾老年人口不同特征子群体的异质性非常明显。残疾老年人口的不同特征子群体涉及分年龄、分性别、分残疾类别、分城乡与分地区残疾老年人口,他们的福利需求有着各自的特征,因自身特点而存在比较明显的类别化差异[9]。

(一)分年龄残疾老年人口的福利需求

其一,分年龄残疾老年人口在福利需求程度方面存在差异。从分年龄残疾老年人口的各需求项目比例来看,贫困救助与扶持、医疗服务与救助、生活服务、康复训练与服务、辅助器具项目的相应比例较高,处于20%~76%之间,其余需求项目的比例均低于4%,此五项需求成为各年龄段残疾老年人口的主要需求。就医疗服务与救助而言,60~69岁低龄残疾老年人口对该项目的需求程度相对最高,分别高于中龄(70~79岁)与高龄(80岁及以上)残疾老年人口相应水平约1.3个百分点和2.9个百分点。同时,低龄残疾老年人口对贫困救助与扶持、康复训练与服务的需求程度也相对最高,前者需求比例接近2/3,后者需求比例超过1/4。高龄残疾老年人口对辅助器具、生活服务的需求比例依次超过54%和接近22%,分别高于中龄与低龄残疾老年人口的相应需求程度。

图1分年龄残疾老年人口主要福利需求

其二,分年龄残疾老年人口在福利需求偏好方面存在差异。不同年龄段残疾老年人口在前述五项主要福利需求的排位并不完全一致,显示出需求偏好的年龄段选择特征。低龄、中龄和高龄残疾老年人口的前三项内容与排位相一致,依次为:医疗服务与救助、贫困救助与扶持、辅助器具需求。但低龄与中龄残疾老年人的康复训练与服务需求比生活服务需求更为强烈,两者均分列第四位和第五位,而高龄残疾老年人口的生活服务需求,排在康复训练与服务需求之前。可见,与中、低龄残疾老年人口相比,高龄残疾老年人口的生活服务需求相对突出,其群体需求特征比较明显。

其三,分年龄残疾老年人口在福利需求的主体地位方面存在差异。在医疗服务与救助、贫困救助与扶持、辅助器具、康复训练与服务、生活服务等项目的需求方面,均是中龄残疾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最高,低龄残疾老年人口比重次之,中龄与低龄残疾老年人口的需求比重之和均在75%以上,这两类残疾老年人口成为上述项目的主要需求群体。

(二)分性别残疾老年人口的福利需求

其一,分性别残疾老年人口在福利需求程度方面存在差异。从分性别残疾老年人口的各需求项目比例来看,贫困救助与扶持、医疗服务与救助、辅助器具、生活服务、康复训练与服务项目的相应比例较高,处于19%以上,其余需求项目的比例均在4%以下,此五项需求成为男女残疾老年人口的主要需求。但就生活服务、贫困救助与扶持、医疗服务与救助方面而言,女性残疾老年人口的需求程度相对较高,分别高于男性相应水平约1.7个百分点、3个百分点和3.5个百分点以上。而男性残疾老年人口对康复训练与服务、辅助器具的需求程度相对较高,其比例分别超过女性残疾老年人口相应水平1.2个百分点和5.3个百分点以上。

图2分性别残疾老年人口主要福利需求状况

其二,分性别残疾老年人口在福利需求的主体地位方面存在差异。从前五项主要需求中的性别构成状况来看,女性残疾老年人口在贫困救助与扶持、医疗服务与救助、康复训练与服务、生活服务等四个项目的需求比重超过二分之一,均高于男性相应水平,其中前三者的需求比重更明显高于男性7个百分点以上,因此女性残疾老年人口成为以上四项的主要需求群体。

(三)分残疾类别老年人口的福利需求

其一,分残疾类别老年人口在福利需求程度方面存在差异。从分残疾类别老年人口的各需求项目比例来看,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与多重残疾老年人口在贫困救助与扶持、医疗服务与救助、康复训练与服务、生活服务、辅助器具项目的相应比例较高,处于11%~90%之间,其余需求项目所占比例均低于6%,此五项需求成为上述五类残疾老年人口的主要需求;而精神、智力残疾老年人口在贫困救助与扶持、医疗服务与救助、生活服务、康复训练与服务项目的相应比例较高,均在28%~89%之间,其余需求项目所占比例很小,此四项需求成为两类残疾老年人口的主要需求。但在视力残疾老年人口中,有医疗服务与救助需求的接近90%,其需求程度均高于其他残疾类别老年人口的相应比例。智力残疾老年人口对贫困救助与扶持、生活服务的需求比例分别超过3/4和1/3,其需求程度均高于其他残疾类别老年人口的相应水平。听力残疾老年人口对辅助器具的需求程度相对最高,其需求比例超过3/4。言语残疾老年人口对康复训练与服务的需求比例为47.4%,明显高于其他残疾类别老年人口的相应需求程度。

其二,分残疾类别老年人口在福利需求偏好方面存在差异。不同残疾类别老年人口在主要需求项目的排位并不一致,显示出需求项目的残疾类型选择特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多重残疾老年人口的前五位需求均包含了贫困救助与扶持、医疗服务与救助、生活服务、康复训练与服务、辅助器具项目;而精神残疾老年人口的第一至四位需求分别为医疗服务与救助、贫困救助与扶持、生活服务、康复训练与服务,其辅助器具需求仅仅排在第八位。视力、言语、肢体、精神、多重残疾老年人口的医疗服务与救助需求最为强烈,均排在第一位;听力残疾老年人口的辅助器具需求最为强烈,占该群体各项需求总和的32.90%;智力残疾老年人口的贫困救助与扶持需求排在第一位。就生活服务项目而言,视力、智力、精神残疾老年人口的需求程度最为强烈,均排在第三位;在康复训练与服务方面,言语残疾与肢体残疾老年人口的需求最为强烈,均列于第三位。

图3分残疾类别老年人口主要福利需求

其三,分残疾类别老年人口在福利需求的主体地位方面存在差异。在医疗服务与救助、贫困救助与扶持、辅助器具、康复训练与服务、生活服务各项目中,听力、肢体、视力、多重残疾老年人口的比重之和均在90%以上,这四种残疾类别老年人口成为上述各项目的主要需求群体。其中,在医疗服务与救助、辅助器具项目方面,听力残疾老年人口是最主要需求群体;在贫困救助与扶持、康复训练与服务方面,肢体残疾老年人口是最主要需求群体;在生活服务项目方面,视力残疾老年人口是最主要需求群体。

(四)分城乡残疾老年人口的福利需求

其一,分城乡残疾老年人口在福利需求程度方面存在差异。从分城乡残疾老年人口的各需求项目比例来看,城乡残疾老年人口在贫困救助与扶持、医疗服务与救助、生活服务、辅助器具、康复训练与服务项目的相应比例较高,处于19%~74%之间,其余需求项目所占比例均低于7%。此五项需求成为城乡残疾老年人口的主要需求。就贫困救助与扶持、生活服务、医疗服务与救助而言,城镇残疾老年人口的该项需求低于农村残疾老年人口的相应比例水平。特别是贫困救助与扶持,农村残疾老年人口对其需求程度相对更高,比城镇高出24个百分点以上。就辅助器具、康复训练与服务而言,城镇残疾老年人口对其需求程度相对更高,比农村残疾老年人口高出3~6个百分点。

其二,分城乡残疾老年人口在福利需求偏好方面存在差异。在需求偏好方面,城乡残疾老年人口在主要需求项目的排位并不完全一致,反映出福利需求选择的城乡差异特征。具体来看,虽然城乡残疾老年人口对辅助器具、康复训练与服务、生活服务项目的需求排位相同,均依次列为第三至第五位;但城镇残疾老年人口的首位需求为医疗服务与救助,而农村残疾老年人口将其列在第二位,其首位需求为贫困救助与扶持。

四、残疾老年人口福利需求特征所蕴含的政策转型方向

通过对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相关数据的整理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第一,贫困救助与扶持、医疗服务与救助、康复训练与服务、生活服务、辅助器具需求成为残疾老年人福利需求的主体内容。第二,残疾老年人整体福利需求的基本特征,首先表现为残疾老年人口的年龄特征影响着其需求特点;其次,在某种程度上残疾特征与需求特征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再者,残疾老年人口的福利需求表现出全方位、低层次的特点。第三,残疾老年人不同特征子群体的福利需求呈现出差异性。分年龄、分性别、分残疾类别、分城乡残疾老年人的福利需求存在比较明显的类别化差异,即不同特征子群体在福利需求程度、福利需求偏好和福利需求的主体地位方面存在差异。

综上所述,残疾老年人口的福利需求既有整体的同一性特征又具有子群体间的差异性特征。残疾老年人口的这种双重福利需求特性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残疾人福利制度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潜在的政策转型指向,即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体系建设必须以需求满足为导向并且由只关注同一性需求向兼顾差异性需求转变,其保障模式必须由传统的劳动福利型向适度普惠型保障模式转变。在某种程度上,虽然传统的劳动福利型模式是与当时的制度发展阶段与客观的历史局限性相匹配的,但劳动福利型保障所引发的制度效应,必然是过度关注残疾人群的医疗康复需求以实现尽可能恢复其劳动能力的目的,从而无意间忽视了残障者的其他福利需求以及需求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劳动福利型保障也极易导致残疾人福利制度过度倾向于关注劳动年龄段残疾群体的需求而忽视其他残疾人群的具体福利需求。在当前人口老龄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残疾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残疾老年人口已成为残疾人群的主体,其福利需求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的特征日益明显,因此,传统劳动福利型保障模式的残疾人福利制度已远远不能与老龄化背景下残疾人口的发展状况及其福利需求特征相适应,必须及时进行转型。这预示着残疾人福利制度的未来改革亟需关注一个重要方面:即在转向适度普惠型保障模式的前提下,必须通过构建和完善多支柱分层次的福利制度体系来满足残疾人群的福利需求多样性;以专项式保障辅助普遍式保障的双轨路径,在满足残障人群整体同一利需求的基础上充分照顾其不同特征子群体的差异利需求,进而实现促进其防范生存风险、提升生活质量、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切实受惠于以适度普惠型福利为目标的制度设计。

在适度普惠型保障模式的宏观指导下,多支柱分层次的残疾人福利体系的构建应在现有制度框架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内容的充实与完善。其体系内容应包涵基本生活保障、康复护理服务保障和无障碍环境支持保障等。在继续丰富完善传统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福利服务项目的同时,应适时考虑普及残疾人福利津贴、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积极拓展社区康复服务。与此同时,构建和完善残疾人福利体系,还需要在制度理念上由传统残疾观向公民权利的新残疾观转型,保障主体上由政府绝对主导向社会广泛参与转型,保障对象上由个体保障向个体结合家庭兼有保障转型。特别是,应明确政府在建立残疾人福利体系中的主体责任,另一方面应合理界定社会责任以推进残疾人福利的社会化。此外,残疾人福利体系建设还需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法制化进程等配套措施的辅助与推动。最后,同样重要的是,完善残疾人福利体系,必须坚持“以残疾人为本”的原则。即必须立足于实地调研,切实倾听残疾人群体的利益诉求,客观分析他们所反映的制度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必须把满足残疾人的基本需求和回应其政策反馈效果作为未来完善政策体系的参照基础和根本落脚点。

参考文献:

[1]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手册[Z].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2]丁志宏.我国老年残疾人口:现状与特征[J].人口研究,2008,(4).

[3]北京市老龄问题委员会.北京老年人口论文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

[4]郑晓瑛,孙喜斌,刘民.中国残疾预防对策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5]杜鹏,杨慧.中国老年残疾人口状况与康复需求[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8,(3).

[6]赵春鸾.北京市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课题研究论文集[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7]张敏杰.农村高龄残疾女性生存状态调查[J].中国残疾人,2010,(6).

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篇4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对策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和特征

人口老龄化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国际上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造成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主要是人口政策所致。1973年以来,我国逐步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大幅度下降,1990年总和生育率为2.31,这20年的降低量占到1950年以来的40年的降低量的99%。人口年龄结构从年轻型转变为老年型是人口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从2000年到200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1.26亿增长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0.2%提高到11.6%,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到2010年中国老年人已占全世界22%,60岁以上的老年人1.74亿,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2.76%。

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为五点: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速增长;人口老龄化高龄特征突出;老人基数大;老年抚养比大以及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大。

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挑战

随着经济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快,高龄老人比重大等系列问题,对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险制度造成了冲击。老年抚养比上升,使得制度供养人数增加。2030年,这些劳动力都将退休,老年人口抚养比的上升之于养老保险制度来说就是领取养老保险金的人数增加,而为制度缴费的人数不变甚至减少,当制度运行到成熟期时,面对领取人数的增多,基金往往形成人不敷出的赤字局面。退休老年人寿命增加,制度给付年限延长。在我国目前人均寿命已经是72岁。这同时意味着退休余命的增加,人均领取养老金的年限越来越长,需要给付的基金量越来越多。随着经济发展,制度内离退休费用刚性攀升从2005年开始,国家连续6次提高企业养老金水平,平均每年涨幅10%。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已由2005年的月人均714元增长到2010年的1200元。其养老金标准的不断提高为基金的财务平衡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三、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险改革之策

面对老龄化的日益严峻,我们应该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逐步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支持体系,形成全社会合理的养老格局以建立老人自立为主,社区服务为辅,调整机构养老功能和布局,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支持体系。我们着重从这几个方面人手:

(一)逐步提高退休年龄,严格控制提前退休

人口老龄化我们无法控制,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资金筹集上规范化加大缴费力度,在退休年龄上进行改革,结合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情况。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这种变化可以看出,21世纪10年代,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将达到一种十分严重的程度,老年人口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将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水平,2015年老年人口数大约2.4亿,老年人口抚养比约为27%,养老的压力巨大;而从就业的角度来看,这个时期,就全国总体而言,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在到达峰值后开始下降,就业的压力相对减轻。也就是说此时存在着一个养老压力加大,就业压力相对减轻的时机,因此从全国的范围来看,此时应该是提高退休年龄的一个好时机。

(二)做实个人账户,提高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能力

我国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虽以国务院文件的形式在全国推广,但并未能够真正落实。截至2005年底,国内个人账户空账已达到约8000亿元,并以每年约1000亿元的规模迅速扩大。个人账户没有做实,未能真正实现部分积累的制度模式,难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需求。为此,2001年,中央决定在辽宁试点做小做实个人账户,以做小来保证做实。即降低个人账户中缴费工资比例,所缴费用与统筹账户缴费基金分账管理,以确保个人账户真实积累。有关研究表明:从辽宁的试点看,这一模式是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有效抵御人口老龄化风险的理性选择。做实个人账户,并认真做好个人账户基金的保值增值,真正实现部分个人投资性质的养老保险制度,对应对人口老龄化风险有重要的意义。

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篇5

引言:自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这次普查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中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而人口老龄化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其影响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因此,企业管理者对中国老龄化的新变化了解是十分必要的。

一、人口老龄化的标准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新变化

到目前为止,关于人口老龄化,世界上尚无统一的标准。但为了研究方面和进行国际间的对比,专家和学者们常常用一个重要的指标来界限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否大于7%。

根据六次的人口普查的资料,我们整理了与中国人口老龄化有关的统计数据(见表1)。我们可以发现,从前面提出的指标来看,在2000年中国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我们再看2010年的数据,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在加快,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8.9,高于2000年的7%;老龄化指数更是翻倍地增长了:从2000年的28.7%上升到2010年的53.4%,表明中国人口老龄人口比重不断增加时,新生人口在不断地减少,这主要是计划生育使得出生率下降而造成的。可见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在加快,特点突出。

表1中国人口老龄化有关的资料

资料来源:stats.gov.cn/

备注:①本文人口数据均不含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和金澎、马组岛屿人口。

②老龄化指数(也称老少人口比)=(65岁以上人口数/0~14岁人口数)×100%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新变化的特点

速度在加快,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都很大。2000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为8838万,占世界老龄人口的21.4%,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而2010年达到了11883万,绝对数已经突破千万,依然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

老龄化指数上升迅速。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老龄化指数从1990年的20.2%上升到2000年的28.7%,上升幅度只有8.5个百分点;而2010年的老龄化指数上升到了53.4%,上升幅度高达24.7个百分点。可见中国人口老龄化指数上升之迅速。

经济发展水平跟不上老龄化的进程,“未富先老”特点突出。与世界其他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跟不上老龄化的进程,而且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极大。一些发达国家在1900年左右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均已超过了2500美元(1990年的美元)。而我国即时是2009年的人均GDp换算成1990年的美元也只为2440美元,也就是说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接近10年后人均GDp才勉强达到发达国家刚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的水平。

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篇6

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严岭的形势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人口老龄化将通过消费结构、就业结构等方面影响着我国的产业结构。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必须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发展比较优势产业与加快第三产业的转型相结合;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努力提升人力资本水平。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产业结构

从已经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来看,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岭。人口的老龄化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将通过消费结构、就业结构等方面影响着我国的产业结构。

一、新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特点

(一)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学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的结果。也是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率,即老龄化率处于7%-14%时,称为老龄化国家,若老龄化率超过14%则称为老龄国家。从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看,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显然,我国目前处于老龄化国家阶段。由于30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寿命的提高,以及出生高峰期的那些人口队列目前将进入老年,因此,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老年人口规模增长迅速。

(二)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不同步,未富先老

虽然改革开放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人均的各种指标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一般认为,发达国家是在人均GDp一般在1万美元以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2000年我国步入老龄社会时,人均不足1000美元。可见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的发展,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这必将给我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巨大压力。

(三)人口老龄化程度不均衡,差异显著

从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来看,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迁移,农村面临更为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人口老龄化,我国存在城乡倒置现象,而且这一趋势仍在持续。从地区人口老龄化发展来看,我国区.域人口老龄化程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大体一致,由于不同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与此相适应,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

(四)劳动年龄人口高龄化与劳动力资源丰富同时存在

中国目前确实已开始步人了老龄化阶段,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目前中国社会抚养率仍不高、根据人口模型推算,离人口深度老龄化阶段至少还有10余年的时间,因此,我国从中期来看,还处于劳动力增长的阶段。但是,尽管现阶段我国劳动力资源很丰富,但随着我国人口逐步迈进高龄化,劳动力年龄也将出现高龄化现象,并且这一趋势会越来越严重。

二、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和方向

英国学者分析整理了40多个国家不同时期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移动的统计资料,考察世界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和方向。得出以下结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后,劳动力便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从而揭示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趋势。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不断降低,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则不断提高,而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则大致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再下降的过程。而就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而言,其规律均为由技术含量较低的传统产业向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产业转变。

(二)人口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人口与产业结构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客观联系。人口与产业结构的相互适应、协调发展,是取得最优人口经济效益的一个先决条件。一国产业结构的发展,既要考虑产业结构的演化进程与现存劳动力技术结构的差距及其就业目标,又要考虑到一定时期内劳动力技术结构演变的刚性对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制约。一定的产业结构对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相互适应状况有重要的影响,就产业结构本身的发展来看,一定时期的产业结构是生产力长期发展的结果。产业结构的变动直接影响着人口职业、行业结构的变动。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是受生产资料总量和技术构成制约的,也就是说社会各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与生产资料总量成正比,与生产技术构成成反比。从人口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来看,由于各个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分布状况和比例关系的变化,将会影响到不同时期的劳动力资源状况,进而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状况。人口的年龄构成决定了不同年龄组的人口素质的差异,以及从事具体职业的不同。

从中国的人口发展和老龄化趋势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来看,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其吸纳劳动力就业的力度,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但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应进一步调整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提高其劳动生产率,从而优化第三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提升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水平。

(三)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影响

首先,从人作为生产者的角度考察。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劳动力老化程度的加深,将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双重影响。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来看,我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在客观上要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短期内我国劳动力资源数量与青壮年劳动力相对充足,劳动力老化程度和总抚养比均相对较低,能够保持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增长率,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协调发展与合理布局。但从长期来看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受其文化素质与劳动技能偏低的制约,其转移大多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其他服务行业”,难以适应以农业科技成果创新与应用、发展高效农业与生态农业为目标的农业结构调整需求,进而将对农业结构调整带来消极影响;也难以完成由劳动密集型为主体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主体的方向转化。

其次,从人作为消费者的角度考察。一切经济活动是从需求开始的,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人的需求是具有层次性并发生阶段性变化的。不同年龄段的消费结构和消费量不同,消费方式也大有区别。对于老年人口来说,其消费倾向、消费行为等方面都具有与其他年龄人口不同的特点,这也决定了老年人口的消费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变化,需求结构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结构性变化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的演化。因此,老龄化的人口结构状况和变动趋势必将通过消费结构的变化引致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动,从而要求各大产业内部次级产业结构做出相应的长期调整。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人口结构的转变通过“储蓄率”对消费产生影响,由于消费和投资的变化决定了消费资料产业和资本资料产业的生产,因此,消费和投资的比例变化对产业结构也将产生直接的影响。二是老龄人口将产生新的消费需求进而引导相关产业的出现。因人口老龄化而带动的以老年人服务为目标的老年产业的需求,将有效地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有助于调整国民经济增加值的产业结构,并有力促进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实质上是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实现劳动力就业的产业结构调整。

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大力发展比较优势产业,加快第三产业的转型

在人口老龄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基于人口老龄化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不会影响到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供给的国情,首先要重视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兼顾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产业和企业的协调发展及合理布局,特别是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其次,产业升级应同时体现在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动和产业内部的优化。对于第三产业,必然经历由传统服务业向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服务业转变。现代服务业要求用新的服务方式、新技术和新业态为生产和生活提供高附加值、高知识含量的新兴服务,这个过程既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也涵盖了对不同环境下现代服务业的自我塑造。

(二)积极发展老龄产业,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对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人均寿命的提高,老年人在消费需求上的特点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变得十分明显,持续不断的经济发展,需要在产业政策上提供新思路,必须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人口老龄化将促进老年产业的发展,老年产业是一种综合的非独立的产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老年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在整个产业中所占的份额逐步增加,与老年产业有关的产品和服务增长速度加快。为此,有必要更具体地分析其表现,特别是针对与未来老年产业相关的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具体的分析,大力发展包括老年医疗与生活服务行业、老年食品与用品行业、老年居住需求、老年旅游与娱乐行业、老年教育等行业。

(三)提升人力资本水平,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把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对养老负担问题的根本策略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必将导致劳动力数量的稀缺,企业将采用更多的劳动替代性技术。因此,企业要求劳动者积累更多的知识技能以实现劳动力数量的节约。随着老龄化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经济发展也由对“人口红利”的依赖转向对“人力资本”的重视。因而,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产业结构调整中应作为长期考虑的应对养老负担问题的根本策略。衡量人口老龄化时代的生产力将由劳动力数量向掌握不同程度知识技能的人口质量转变。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建立全社会的宏观教育网络,一手抓复合人才的培养,造就更多的高素质新人,另一手抓在职人员和下岗待业人员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逐步提高他们职业变动能力。目前,产业转移的劳动力的基本国情是以质量比较低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为主,因此,提升人力资本水平,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杨光辉.中国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统计研究.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6.

[2]杨雪,侯力.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宏观和微观影响研究.人口学刊.2007(7).

[3]包玉香.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

[4]滕菲.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1.

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篇7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障;体系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同时也是世界人口大国,人口总数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有本国自身的人口老龄化特点。总的来说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以下特点: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而老年人口众多,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可以说我国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我国未能在人口老龄化到来之前富裕起来;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农村老龄化水平比城镇高,东部发达地区的人口老龄化比西部落后地区水平高。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主要呈现“三大二高的特征”:地区差异大;老人数量大;老年抚养比大;高龄;高速。

二、在人口老龄化影响下,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1)养老保障资源匮乏。家庭养老这种方式仍然占主要地位,社会保险覆盖面较窄,集体养老功能弱化,储蓄养老保障功能不足。据世界银行估算,我国的养老金隐形负债约为我国GDp的50%。(2)社会养老意识不足。由于政府缺乏对养老危机的宣传,老百姓缺少养老保障的必要知识,全社会普遍缺乏对养老问题的紧迫感,然而养老是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3)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的养老基金实行个人账户混账管理与社会统筹,所有基金均从一本帐中支出,剩下的部分作为积累。社会统筹基金长期透支个人账户基金,造成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由于社会统筹资金不足,实质上执行的是现收现付制度,并且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空账正以每年1000亿元的规模迅速扩大。

三、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对策

(1)对养老保障基金加强管理与监督。第一,实行三位一体的养老基金管理模式,明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主体,实现“税收部门征收、财政部门管理、养老保险经办部门发放”,从而使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第二,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基金的严格监管体系,实行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制。(2)各级政府部门加强引导与重视。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舆论宣传与具体引导,制定相应的对养老中介服务机构的扶持和优惠政策,以加强对发展养老社会化服务的组织推动与引导并提高政策吸引力。(3)建立“三结合”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立“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和国家扶持相结合”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农村地区,实行基本养老保障试点,政府建立养老保障基金统筹账户,拿出部门资金给予补贴;个人、村集体出资计入个人账户。优先推进计划生育对象、小城镇农转非居民、被征地农民、农民工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国家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发展,实施东中西部的农村养老保障的区域差异补助。(4)城市养老保障体系改革进一步推进。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劳动力转移的不断升级,建立城镇就业人员百分之百的养老保障制度。针对目前人口转变的新特点,实行老人原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的过渡方式。“老人”的养老保障仍然由国家承担;“中人”是转轨的一代,依靠现收现付积累的养老金取得养老保障;“新人”的养老金完全实行个人账户制,个人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作为强制性养老金储蓄。(5)根据各地具体情况,推广各种补充养老保障模式。积极试点、因地制宜,推广各种补充养老保障模式。在城市,逐步推广“住房养老”,即老年人自愿将自己居住的房屋抵押给金融机构,获得“倒按揭”贷款,每月从贷款中获得一定数量的生活费,老年人去世后,由金融机构对房产按法定程序进行处理或由后人还贷。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集体经济较强地区,推广“土地养老”,即将分散在农民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经营,以土地所有权作为抵押,将经营土地获得的资金收入按相应比例配备农民个人的养老储备金。60岁以下农民将每年土地分红一定比例用于提高个人养老储备金,60岁以上老年人将每年土地分红作为养老金的补充,以切实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栾世生.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对养老保障体系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19)

[2]孙端.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基本状况及养老保险模式选择[J].统计与管理.2011(5)

[3]张然.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0(8)

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篇8

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是老年人口规模巨大。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接近1.8亿。预计到二0五一年将达到四亿多的最高值,之后将维持在三至四亿的规模。根据联合国预测,二十一世纪上半叶,中国将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

二是老龄化发展迅速。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百分之七提升到百分之十四,发达国家大多用了四十五年以上的时间,而我国只用二十多年就接近了这一指标,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还会保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一。三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1979)和最迟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2012)比较,时间跨度长达三十三年。

四是城乡倒置显著。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中国的情况则不同。目前,中国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一点二四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本世纪后半叶,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才将超过农村,并逐渐拉开差距。五是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我国则是在仍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五千到一万美元以上,而中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不足三千美元,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二、我国现有养老模式及存在弊端

目前在我国主要养老模式为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按照投资主体可分为政府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两类。政府养老机构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及集体供款。资金来源单一、数额有限造成了机构数量少、规模小、收养人数少、社会效益不高等问题。民办养老服务业属于新兴的公益行业,其特性是投入大、收益薄、收效慢。如果单纯按照成本核算,其创办初期基本处于亏损状况。

机构养老均存在一定弊端。比如,对在养老人的照顾并不完善,在养经济负担也较沉重。

这令大多数老人难以接受;护理条件较差,大多数的养老机构仅能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与饮食服务,而只有部分养老机构可以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更为严重的是,为减轻负担,一些养老院不准自理能力差和不能自理的老人入住,严重违背了设置养老机构来帮助不能自理的高龄老人、独居老人的初衷。

家庭养老作为中国最为传统的主流养老模式,是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方式,形式是在家养老。但这种养老方式也随着现代生育观念、生活节奏和生存压力的改变,受到严重冲击。独生子女家庭作为21世纪城市的主流家庭,独生子女父母的这一代,既要抚养和教育子女,又要赡养和照顾护理四位老人。预计到2039年,我国将出现不足两个纳税人供养一个养老金领取者的局面,这被称为“老龄社会危机时点”。在这种家庭结构变迁的影响之下,传统家庭养老的经济支持、照料、精神慰藉功能逐渐弱化。虽说“百善孝为先”,但面对老人所需要的长时间与专业的护理,子女也会觉得分身乏术,产生“照料疲劳”的感觉。且面对着越加激烈的竞争,一些青年夫妇更重视子女的照顾和教育,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多花在子女身上,而对老年父母的照顾却有所忽视。所以,以子女供养为主的家庭养老也不再适合社会的发展。

三、公寓化养老模式初讨

面对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和社会化养老有待进一步发展的局面,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党和政府都明确提出在我国要保证“老有所养”,还要“优先发展社会养老事业”,把养老事业提高到了一个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因此,充分发挥个人、家庭、社会、社区的力量,利用合力加强社会养老工作,探讨新的养老模式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老年公寓是一种新的居家养老方式,不仅拥有分散的居家养老所没有的各类保障服务设施,让老人居住得安心、舒心,又拥有一般养老机构所没有的家庭氛围。所以,其比较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减轻子女养老压力,提高社会效率;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服务专门化、系统化,老年人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首先,新型老年公寓起点高、理念新、融入市场会很快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变老年人“望寓生叹”为“养老首选”,让养老产业的经营者看到了光明的前程。老年人养老观念的革新又直接影响年轻人的择偶观、家庭观、生育观和事业观,将拓宽更大的养老产业市场激活“老年经济”,形成养老社会化的良性循环。

第二,新型老年公寓是一个探讨养老社会化的实验平台。新的经营理念可以加速养老福利型向社会化养老型转变;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供养型向康复型转变;“注入型”向“自我造血型”转变。

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篇9

论文摘要:聊城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具有速度快、程度低、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受人口政策影响较大等特点.人口老龄化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根据聊城市人口老龄化的特点,针对其产生的社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聊城市,人口老龄化,对策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一种普遍规律.20世纪中叶,法国率先进入老龄化,随后有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也出现了老龄化问题.老龄化问题在“二战”后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银色浪潮”.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深切感受到这种浪潮的挑战.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又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由“成年型”转向“老年型”.随着上海市的年龄结构在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老年型”,老龄化问题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聊城市地处鲁西北平原,是山东省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近几年来,发展经济一直是该区的工作重心.在这种情况下,协调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尤为重要,而人口问题突出表现在人口的老龄化.因此,研究聊城市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特点和发展趋势,对解决其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1聊城市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通常为60岁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经重逐渐增长的过程.它的形成和出现是由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引起的.老年型人口结构的标准是儿童、少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小于30%,老年人口(65岁以上)比重大于7%),如果老年人口下限为60岁,则老年人口比重应大于10%,年龄中位数大于30岁.据欧洲学者研究,引起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的下降.出生率的下降在老龄化的各个阶段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老龄化的初期,生育率的下降是人口老龄化的主导原因.但在人口老龄化的后期,由于生育率已稳定到最低水平,死亡率下降所引起的作用将超过生育率下降对人口老化的作用.

人口再生产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人口老龄化的形成和出现也是人口发展的必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得以改善,生育率和死亡率迅速下降,人口年龄结构了生了急剧变化,青少年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老年人口比重迅速上升,聊城的人口老龄化的形成是客观规律作用的结果.

1.1聊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形成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前,聊城市人口年龄构成为“青年型”,人口再一产类型为“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原始型,人口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建国后,由于新旧体制的更替,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特别是人民的医疗卫生条件获得了很大改善,人口死亡率特别是婴儿死亡率迅速下降,育龄妇女生育水平高且生育期长,出生人口增多,形成了建国后第一次人口出生高峰,0~14岁年龄组所站比重快速上升.中青年和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迅速下降,人口构成趋向年轻化,到1964年已属典型的“年轻化”.人口年龄构成的年轻化和人口再生产类型呈现“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长”的过渡型同步出现.0~14岁年龄组人口所占比重已高达40.9%,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时期.50年代聊城人口增长已属较高水平,进入60年代后虽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聊城人口还是继续增长,出现了第二次人口高峰,持续达9年之久,使人中年龄构成更加年轻化,这也为以后的人口问题埋下了隐患.

进入70年代后,聊城开展了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政策得到较好的贯彻,育龄妇女生育水平下降,出生人口减少,人口死亡率基本稳定在较高水平,同时,0~14岁年龄组人口减少,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中青年和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上升,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开始由“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化,到1982年人口年龄构成已发展为“成年型”早期,65岁以上占总人口比重的5.6%,年龄中位数为24.5岁.80年代以来,聊城人口出生率比70年代有了进一步下降,1984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3.8%,人口年龄结构继续老化.到1990年,人口年龄中位数已由1982年的24.5岁上升到36.6岁,0~14岁人口比重已从31.04%下降到26.6%,成为典型的“成年型”年龄结构.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在此期间,60岁及以上的老人以3.01%的速度增长,开始向“老年型”逼近.

50~60年代出生的人口以经过半个世纪之后,均步入老年人口行列,到20世纪后期,聊城人口年龄构成步入“老年型”,人口急剧老龄化.1995年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27.28%,65岁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6.99%,2000年为7.2%.这标志着聊城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年型”.

聊城市所经历的独特的人口发展过程使聊城市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特征:

1.1.1人口老龄化速度快.大多数发达国家从“成年型”人口转入“老年型”人口要经过100年,短的如日本也用了50年,我国仅用20年左右.而聊城市人口年龄结构由1982年的成年型到1995年准老年型只用了13年.据推测,聊城到202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增长到14,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

1.1.2人口老龄化进程相对较低,但高于全国水平.1990年,聊城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为9.43%,高出全国0.85个百分点,与同期的其他国家相比,1991年已有9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20%,其中瑞典已达22.8%,由此看来聊城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

1.1.3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很高水平,基本完成现代化以后才开始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如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初进入老龄化社会时,其经济发展水平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聊城市的老龄化是在计划生育政策作用下实现的,而经济发展水平却不能同步进行.1990年,聊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足340美元,远低于70年代初的日本的2500美元.在农村,这种差距更加显著.

1.1.4人口老龄化进程受人口政策的影响.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以日本为例,战后的日本出现生育高峰是补偿性的特殊情况,生育率下降随着经济发展早已开始,人口政策未起多大作用.对聊城而言,虽然经济的发展对人le出生率的下降有一定的作用,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大大缩短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历程,促进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聊城人口老龄化受人口政策影响较大.

1.2聊城未来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受前两次人口高峰的影响,在未来几十年内,聊城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人口急剧老龄化.其发展变化过程分为以下阶段:

1.2.12001~2013年,人口老龄化进程较为缓慢阶段.从2001~2013年的13年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3.92个百分点,0~14岁人口比重下降9.95个百分点,少儿人口下降速度较快,老年人口增长缓慢.

1.2.22014~2038年,人口急剧老龄化阶段.2038年,聊城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比1990~2013年阶段高出0.44个百分点,老少比达到194.94,年龄中位数达到48.78岁.同前一阶段相比,聊城人口老龄化程度大大提高,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1.2.32039~2090年聊城人口老龄化渐趋稳定阶段.到2050年聊城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29.09%,到2055年达到顶峰,为31.51%,此后老年人口数量呈减少趋势,到2090年减少到30%,并保持稳定.这时期,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超老龄型,年龄中位数在48岁左右,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放慢,人口年龄结构逐步稳定.

2聊城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后果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口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和内生变量,其自身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2.1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人口老龄化不仅使总人口的年龄结构老化,而且也使劳动适龄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见表1.)

未来劳动适龄人口的变化也比较大(见表2).从整体上看,在较长时间内劳动适龄人口增长较快,少儿人数减少,老年人口增长缓慢,从而使社会抚养系数在未来20年内稳中有降,到2050年为50%,此后由于老年人增长速度加快,社会抚养系数开始逐年上升,到2038年为100%,以后逐渐稳定在120%左右.

大量增加的劳动适龄人口需求更偏重于质量,给就业产生很大压力,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更偏重于质量.因此这必将进一步提高就业成本,给新生劳动力就业带困难.在农业劳动力占较大比重的聊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将对经济现代化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2家庭结构和养老模式发生重大变化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经济转型的影响,传统的大家庭观念日益淡化,家庭结构日益核心化.随着未来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型”老人家庭和单身老人家庭迅猛增加,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功能削弱,并引起人际关系在供养方式、居住方式、照料方式、交往和沟通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家庭养老必将向社区和社会养老转化.

2.3社会活力受到影响

保持社会活力和改革进取意识是实现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老龄化时代,由于参与社会生活的青年人口比重降低,整个社会发展的活力可能会下降.聊城正处于经济腾飞准备期,需要勇于创新,敢于进取的劳动力,而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使劳动力平均年龄偏高.从观念上看,老年人的改革意识一般比年青人差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放慢社会改革的速度,社会活力也受到抑制.聊城目前老龄化程度较低,这个问题表现不是很突出,只要合理.科学地配置劳动力资源,就可以把老年人的经验变成财富.

3目前应采取的对策

3.1大力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

我国的人口控制政策不仅控制总人口的膨胀,而且改变人口年龄构成.目前,聊城人口年龄结构处于“老年型”初期,15~60岁劳动力数量占绝对比例,充分利用这~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条件,大力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提高社会人口承载力.在农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只有大力发展经济,才能充分解决就业与隐性失业的矛盾,缓解日趋严重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随着老龄化的推进,社会老年抚养比也会上升,雄厚的物质基础是解决未来养老问题的有利保障.

3.2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家庭养老是传统的养老方式.聊城农村人口占较大的比重,目前家庭养老仍为主要方式.但是,传统的养老方式存在着很多问题,子女责任心差,拒不赡养老人是目前在农村养老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因此,子女与父母、乡政府签订养老合同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合同应包括生活照料、物质保障等各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用各种各样文化活动宣传子女养老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但是,仅靠家庭养老是不现实的.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实施,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再加上老人寿命的增长,以后每个家庭可能要负担2~4对老人的养老问题,负担十分沉重,因此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的办法,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三者负担养老保险金.社会也要大力发展“老年人社会活动中心”“托老所”“特别护理老年之家”,兴办各种家庭服务事业,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3.3继续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

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篇10

关键词:老年市场老年产业

1999年我国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25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我国首次步入老年化国家的行列。据统计部门的估计,在今后50年里,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总量将急剧增加。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达到18.5%,而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的比例将处于最高峰值,达到25.2%。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和比重的大幅度的提高,老年市场将成为众多市场中一个极具魅力、潜力巨大的市场。本文试图在简要分析我国老年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之后,重点阐释我国老年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今后的发展前景。提出笔者对老年市场的理解和界定,为进一步分析老年产业及开发老年产业提供思路。

对我国老年市场的界定

市场最初的含义是指买者和卖者于一定的时间聚集在一起进行交换的场所。但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市场的含义也随之发生变化。经济学中的市场一般是指商品交换关系和(或)供需关系总和:而在市场营销学的范畴里,市场被定义为“市场是指某种产品的所有实际的和潜在的购买者的集合”(菲利普・科特勒)。

全球及我国老龄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欧洲发达国家最先开始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早在1865年,法国就第一个成为老年型国家,随后,挪威和瑞典于1890年、英国于1931年加入到老年型国家行列。在20世纪中叶之前世界上老年型国家数量还不多。但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到1984年已有42个老年型国家,1991年已达48个,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均加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而且,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将加入到老年型国家的行列中。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的老年人口绝对数将达到112.1亿,占总人口比例的9.5%,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将继续发展,范围将更为普遍,速度将明显加快。老龄化社会将成为所有国家的归宿。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数量在急剧增长的同时人口年龄结构也经历了飞速的转变。先后经历了年轻型人口结构、成年型人口结构及老年型人口结构。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末,我国人口的出生率非常高,导致老年人口比重减少,这一段时间我国人口年龄属于年轻型。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使出生率大幅降低,成年人数在总人口数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由年轻型转向成年型。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绝对数和相对比例均在增加,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已由成年型人口转向老年型人口,并于1999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中国60岁及65岁以上人口比重分别为12.18%和8.12%,2020年为16.23%和11.30%,2030年为22.34%和15.21%,2040年为25%和20%。到2030年时中国将进入“超老年型”社会。而到了2050年,60岁以上的人口总数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5%,届时,每4个中国人中间就有1个老年人,中国将成为高度老龄化的国家。

我国在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特点:一是老年人口规模大,发展速度快。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已达到1.3亿,约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1/5。虽然我国进入老龄化时间迟,但老龄化发展速度大大快于世界平均水平,老年人口比重从7%升至14%,预计只需要27年。二是人口老龄化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平衡。2025-2050年将成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严重阶段,此后中国的人口比例分布将逐渐稳定下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沿海与内陆之间、中部与西部之间的差别很大。三是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三者大致是同步的。而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综合国力不强,人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到来的,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老年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有着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老年人拥有一定的购买力和特殊的消费需求,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老年市场。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老年人购买力的逐渐增强和老年人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改变,我国的老年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老年市场有了较快的发展,并且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体系。根据目前我国老年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可以将我国的老年市场细分为以下八种市场:

发展我国老年产业的思路

所谓老年产业,是指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产业。它包括所有有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需求以及其他特殊需求的商品生产和服务,是从第二、第三产业以及第四产业(信息产业)派生出来的特殊产业。

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年均消费额为4000元,全国老年人消费额在3200亿元以上。如果加上子女、亲属为老年人支出的消费,则实际消费总额还要增加。但这个诱人的市场却存在着太多的空白,老年人多层次的消费需求还不能得到较为全面的满足。1999年中国老龄协会调研部主任程涌认为,目前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老龄产业还未形成。老年人认为这是一个真空地带,应该大力发展;而商家却说却认为这里是雷区,不敢轻易涉足。

我国老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提出发展老年产业时,有些企业一哄而上,竟相推出一些老年产品。但由于未对老年人的购买力水平、消费习惯和消费特征进行准确的分析,很多产品不适应市场的需求,最终这些企业一哄而散。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消费观念发生较大的改变,我国老年市场潜力增大,老年人的需求开始向个性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然而,尽管企业界和理论界均认为我国的老年市场亟待开发、老年产业潜力巨大,但大部分企业却不敢轻易涉足老年产业。只有少数企业将目光瞄准了老年市场,推出了一些老人生活用品、老人保健品、老人服装、老人化妆品等商品。

目前,我国的老年产业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进入老年市场的企业偏少,老年产业的发展缓慢;适合老年人生理特征的产品品种少,主要集中在老年保健用品等少数几种商品上;为老年人开发和提供的服务项目少且质量低下,如家政服务、医疗护理等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很多老年公寓虽名义上是为老年人开发的,但功能上并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发展我国老年产业的障碍

观念上的障碍。首先,老年人的经济地位和价值是由其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所决定的。在工业社会,机器化大生产使得老年人在家庭中地位下降,在劳动力市场中成为弱者。于是,一些厂商认为老年人的消费在家庭支出中的比例下降,不值得开发老年市场。

其次,传统观念总是认为老年人不太舍得花钱,企业认为老年人的生意难做,而且利润空间很小。但通过笔者的研究以及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发现,我国当前老年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第一,他们越来越注重满足自身的需求,而不是主要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下一代,特别是第三代上;第二,他们已经成为“理智型”的消费者,在购买时除了考虑价格因素外,更多考虑地时质量和性能,价格不再是影响其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第三,他们有着较强的补偿型消费动机,在子女长大成人并且自己收入较稳定的情况下希望弥补年轻时消费受较大约束的遗憾。

认识上的障碍。购买力是组成市场的三个必要条件之一,而购买力则是以收入来作保证的。发达国家老年人的购买力在社会各年龄段群体中是比较强的。我国老年人所具有的购买力,不仅无法与发达国家的老年人相比,而且与国内在职人员相比也较低。因此,很多企业认为,由于老年人的收入水平较低从而整个老年市场的潜力不够,目前还不值得开发这一市场。

而他们却忽视了老年人作为一个日益庞大的社会群体,其购买力总和是相当大的。以城市老年人为例,一是领取退休金的人数占有相当的比例,1999年我国离退休人员退休金总额达2068亿元;二是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退休后又重新找到工作,我国城市60-65岁的老年人口中约有45%的人还在业,他们除有退休金之外,还有另外的收入;三是一部分老年人或多或少从子女那里得到一部分赡养费;四是一部分老年人拥有一定的储蓄,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城市老年人中有42.8%的人拥有储蓄存款。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收入将呈不断增长之势。根据预测,仅退休金一项到2010年就将增加到8383亿元,2020年为28145亿元,2030年为73219亿元。老年人收入的不断提高,为老龄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理论基础方面的障碍。国内学界对中国老年产业的研究应该说是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初的研究比较关注中国人口老化与老年市场发展的关系,认为中国老年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自1997年以来,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老年产业理论和现实发展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起因是当年召开了中国老龄产业座谈会。这一段时期研究的重点放在老年产业的界定、老年产业所涉及的服务领域以及影响老年产业发展的因素上。但是,对于当前我国老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方面的研究却较少,仅见少数学者在对部分城市老年消费者的调查后发表的不多的文章,没有系统考察当前我国老年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行为方面的特征。

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中国老年人的消费行为特征已经发生了许多重要的转变,表现出消费观念年轻化、消费心理成熟化、家庭角色弱化和补偿心理强化等特点。然而,目前还缺少对我国老年消费者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系统研究。

老年人口的急剧增长,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心和关注。总书记曾做过重要指示:“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2000年,全国老龄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老龄产业发展。2000年12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提出要“大力发展老龄产业。研制、开发、生产适宜老年人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产品,鼓励和引导老年用品市场的发展。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发展城乡养老社会化服务,建立、发展为老年人服务的设施和网络。采取税收、信贷等优惠措施,多渠道筹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老龄产业。”从而,为我国企业开发老年产业奠定了制度基础和指明了发展方向。

参考资料:

1.穆光宗:中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市场潜力和战略取向,《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