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2:58

生物化学报告篇1

8月9号,我回家了,很开心,万千思绪汇成一句话:回家真好!按照学校的要求,第二天,我便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早早结束候好安心的看奥运会比赛.没有去外地考察,我只想把我的家乡介绍给更多的游客认识了解.一个小小的偏远县城却有着惊人的民族文化,老地方--安塞县文化文物馆.说是老地方是因为我大一暑期实践也干了这个,但感触却另是一般滋味!

经面试,我参加了安塞县文化文物馆民间美术陈列的志愿讲解工作.展厅共分为六大区域;民间珍贵出土文物,安塞民间绘画,安塞民间剪纸,安塞腰鼓摄影展,安塞民歌发展与成就,陕北窑洞及刺绣布艺.到达文化文物馆走近前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xx在陕北过大年与陕北老百姓的合影,看了真是舒服,我们如此偏远的地方竟能亲身体验到总书记的关怀,参观着们不约而同的走向那张照片,每当这个时候,我都特想提提嗓子多说两句总书记来安塞的事,告诉游客们,他们选择了安塞算是选对了.步入展厅首先踏入的是民间珍贵出土文物展,大家先看看这帖子上对于安塞人文地理的介绍吧.详细就不说了,安塞是安定边塞的意思,据说在宋朝的时候这里是羌族人和汉族人生活的交界处,根据出土的文物看,这里以前有游牧民族生活的足迹,所以传下来的文化遗产便别具一番韵味.来安塞的人,无疑最大的目的之一就是亲自瞻仰一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间艺术大师们的"毕加索之作",奇特的构思,大胆的夸张,欢快的意境,生动的神态,是一些专业画家连想都不感想的,它把生活美和理想美结合起来,把爱与恨,苦与乐,真与善,美与丑,甚至是意念中的东西大胆的表现出来,其中也包括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等.

其中有幅代表作名叫牛头,是艺术大师薛玉芹老太太画的,艺术大师是国家赋予她们的荣誉称号,她不识字,没文化,与她一样的有高金爱,曹佃祥,李秀芳等,她们大都出过国.其作品均获过大奖,有的还被国外博物馆收藏.自古以来,牛是老百姓的大功臣,农民靠它来春天耕种.作者或许想让我们记住它们的功绩吧!

除了众多农民画作品,安塞剪纸也是参观者观赏的一大亮点,安塞剪纸俗称窗花,是民间靠口授心传的民间艺术.剪窗花的大多是妇女,安塞民歌迎亲歌中有一句:"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看谁家的女子是否聪明灵巧,总是要与剪花连在一起.所以,不少目不识丁的老婆婆,中年妇女成为剪纸能手,十二位民间剪纸能手被授予"民间美术大师称号",曹佃祥,白凤兰,高金爱,胡凤莲等四位民间剪纸能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艺术大师"称号,远赴十多个国家献艺.常振芳剪的龙与凤使人能联想到五千年前的人类在龙飞凤舞的年代。白凤兰剪的《牛耕图》和《猴吃烟》,专家们认为是我国古代作为“物候历法”和生命象征的鹿图腾崇拜在安塞的遗址。高如兰剪的《抓髻娃娃》是别处早已失传的商代民俗文化,是研究我国北方民族文化与民俗的重要史料。中青年剪纸艺术家们也毫不示弱,她们秉承先辈,敢于创新,创作了许多以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绘画剪纸作品,还有不少与奥运有关的作品。做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生物化学报告篇2

本次研讨会共有32个报告,分别从等离子体生物效应等4个专题展开了最前沿的报道和交流。

1.1等离子体生物效应专题

本专题共有2个主题报告。日本丰桥科学技术大学的水野彰(akiramizuno)教授首先发表了题为“inactivationofBio-particlesbytheplasmaexposure”的报告,概述了该领域此前的研究成果,简述了等离子体对生物的致死效应,并详细介绍了自己课题组在利用介质阻挡放电消毒灭菌、基因毒性的酵母菌报告评价系统、噬菌体破坏和利用等离子体炬进行基因传染等方面最新研究进展。来自大连海事大学的白敏冬教授发表了题为“KillingoceanicHarmfulorganismsUsingoHRadicalsBasedonStrongelectric-fieldDischargeplasma”的主题报告,介绍了利用强放电产生的oH自由基杀灭船舱压载水中有害微生物的系统装置、工程应用,该装置取得了非常好的杀灭效果。来自浙江大学和日本丰桥科学技术大学的学者们分别发表了“由低温等离子体导致的基因破坏的单分子测量”、“水体表面大气压脉冲放电杀灭水中细菌和生物气溶胶电收集”等方面的研究报告。由低温等离子体造成生物效应和利用低温等离子体进行消毒灭菌和生物污染控制一直是低温等离子体应用领域的热点,这一议题受到了与会代表们的热烈讨论。

1.2等离子体气体净化工艺专题

本专题共有3个主题报告。来自荷兰埃因霍温科学技术大学(tU/e)的e.J.m.vanHeesch教授发表了以“FrompulsedpowertoChemicalprocessintensification”为主题的报告,介绍了脉冲电源与化工过程相匹配的相关背景,以及其中反应器阻抗、化学反应、等离子体能量密度和自身时空分布等重要影响因素,发表了他所在课题组的相关理论与实验研究成果,展示了在气体净化方面的实际工程应用。来自沙特阿拉伯阿普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minSukCha博士发表了题为“RecentDevelopmentinplasmaassistedCombustion”的报告,综述了近年来在等离子体助燃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其所在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来自日本osakaprefectureUniversity的okubomasaaki教授发表了题为“DevelopmentofSuper-cleanDieselengineandCombustorUsingnon-thermalplasmaHybridaftertreatment”的主题报告,介绍了其研究的用于轮船的超净柴油机和燃烧炉系统,结合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做到更高的燃烧效率,更低的颗粒物和氮氧化物排放。随后,来自国内的学者分别就“甲烷与二氧化碳的低温等离子体转化”、“介质阻挡放电氧化柴油机尾气黑烟”、“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重油废水”“、低温等离子体对壳聚糖表面处理”和“介质阻挡放电氧化元素汞”等方面分别发表了报告,在场的专家学者就此专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1.3等离子体催化专题

来自英国利物浦大学的屠昕博士发表了题为“plasma-catalysisforGreenhouseGasConversionintoFuelsandValue-addedChemicals”的主题报告,论述了用于将甲烷、二氧化碳转化为合成气和其他更高价值产品的催化剂研究,介绍了介质阻挡反应器以及相关研究进展。来自中国、日本、比利时的学者就这一专题发表了“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与催化结合的放电和反应器研究”等方面的报告。等离子体催化是等离子体科学技术环境应用方面重要的研究方向,其中还有很多问题尚未探究清楚,与会代表们就相关报告展开了讨论。

1.4等离子体高级氧化专题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BruceR.Locke教授发表了题为“FormationofHydrogenperoxideUsingwaterSprayplasmaReactors”的报告,介绍了用于产生双氧水的喷雾等离子体反应器,以及该条件下双氧水形成机理和测试方法,比较了不同结构反应器对双氧水产率的影响,阐述了该方法的应用前景。来自中国、日本的学者分别发表了“反应器模拟”、“气液两相介质阻挡放电”“、芬顿试剂促进等离子体消毒与降解效果”“、等离子体光催化”、“等离子体氮氧化物存储与还原”、“水中放电等离子体震源”等方面的报告。等离子体高级氧化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该方面的研究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2会议成果及感想

本次大会比较系统和全面地展示了近年来全球低温等离子体研究者在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在环境方面的应用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对今后利用等离子体技术进行环境保护相关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参考和技术借鉴。本次大会加强了各国等离子体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提升我国低温等离子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水平、人才培养以及促进国际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化学报告篇3

第一条为了规范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工作,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危险特性尚未确定的化学品进行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鉴定与分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化学品,是指各类单质、化合物及其混合物。

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是指依据有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进行测试、判定,确定化学品的燃烧、爆炸、腐蚀、助燃、自反应和遇水反应等危险特性。

化学品物理危险性分类,是指依据有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对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结果或者相关数据资料进行评估,确定化学品的物理危险性类别。

第四条下列化学品应当进行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

(一)含有一种及以上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的组分,但整体物理危险性尚未确定的化学品;

(二)未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且物理危险性尚未确定的化学品;

(三)以科学研究或者产品开发为目的,年产量或者使用量超过1吨,且物理危险性尚未确定的化学品。

第五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指导和监督管理全国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工作,公告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机构(以下简称鉴定机构)名单以及免予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的化学品目录,设立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技术委员会)。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本行政区域内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工作。

第六条技术委员会负责对有异议的鉴定或者分类结果进行仲裁,公布化学品物理危险性的鉴定情况。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以下简称登记中心)负责化学品物理危险性分类结果的评估与审核,建立国家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信息管理系统,为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承担技术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二章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

第七条鉴定机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科学、公正、诚信地开展鉴定工作,保证鉴定结果真实、准确、客观,并对鉴定结果负责。

第八条化学品生产、进口单位(以下统称化学品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生产或者进口的化学品进行普查和物理危险性辨识,对其中符合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化学品向鉴定机构申请鉴定。

化学品单位在办理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过程中,不得隐瞒化学品的危险性成分、含量等相关信息或者提供虚假材料。

第九条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申请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的化学品单位向鉴定机构提交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申请表以及相关文件资料,提供鉴定所需要的样品,并对样品的真实性负责;

(二)鉴定机构收到鉴定申请后,按照有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进行测试、判定。除与爆炸物、自反应物质、有机过氧化物相关的物理危险性外,对其他物理危险性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出具鉴定报告,特殊情况下由双方协商确定。

送检样品应当至少保存180日,有关档案材料应当至少保存5年。

第十条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与爆炸物、易燃气体、气溶胶、氧化性气体、加压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自燃液体、自燃固体、自热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液体、氧化性固体、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腐蚀物等相关的物理危险性;

(二)与化学品危险性分类相关的蒸气压、自燃温度等理化特性,以及化学稳定性和反应性等。

第十一条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化学品名称;

(二)申请鉴定单位名称;

(三)鉴定项目以及所用标准、方法;

(四)仪器设备信息;

(五)鉴定结果;

(六)有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中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十二条申请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的化学品单位对鉴定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鉴定报告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原鉴定机构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向技术委员会申请仲裁。技术委员会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仲裁决定。

第十三条化学品单位应当根据鉴定报告以及其他物理危险性数据资料,编制化学品物理危险性分类报告。

化学品物理危险性分类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化学品名称;

(二)重要成分信息;

(三)物理危险性鉴定报告或者其他有关数据及其来源;

(四)化学品物理危险性分类结果。

第十四条化学品单位应当向登记中心提交化学品物理危险性分类报告。登记中心应当对分类报告进行综合性评估,并在30个工作日内向化学品单位出具审核意见。

第十五条化学品单位对化学品物理危险性分类的审核意见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审核意见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技术委员会申请仲裁。技术委员会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仲裁决定。

第十六条化学品单位应当建立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档案,内容应当包括:

(一)已知物理危险性的化学品的危险特性等信息;

(二)已经鉴定与分类化学品的物理危险性鉴定报告、分类报告和审核意见等信息;

(三)未进行鉴定与分类化学品的名称、数量等信息。

第十七条化学品单位对确定为危险化学品的化学品以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的免予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的危险化学品,应当编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根据《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按照有关危险化学品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加强安全管理。

第十八条鉴定机构应当于每年1月31日前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上报上一年度鉴定的化学品品名和工作总结。

第三章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化学品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对化学品进行物理危险性鉴定或者分类的;

(二)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建立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档案的;

(三)在办理化学品物理危险性的鉴定过程中,隐瞒化学品的危险性成分、含量等相关信息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

第二十条鉴定机构在物理危险性鉴定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从鉴定机构名单中除名并公告:

(一)伪造、篡改数据或者有其他弄虚作假行为的;

(二)未通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仍从事鉴定工作的;

(三)泄露化学品单位商业秘密的。

第四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对于用途相似、组分接近、物理危险性无显著差异的化学品,化学品单位可以向鉴定机构申请系列化学品鉴定。

多个化学品单位可以对同一化学品联合申请鉴定。

生物化学报告篇4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课;多元评价体系;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21-0289-02

生物化学是农学、生命科学、食品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一门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结论全部源于实验结果,这决定了实验操作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大部分高校在开展生物化学课程时,与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同步开展,以此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并且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目的。然而,笔者在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传统的实验课堂评价体系很难满足现代学科发展的要求,表现出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在实验中往往不明就里以及实验报告作假抄袭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用多元评价体系来综合鉴定学生的实验课表现。从实践效果来看,该评价体系可以较好地提高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率。

1传统实验课评价体系的弊端

传统的生化实验课流程常常是课堂讲解―学生实验―提交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报告打分。这种简单地根据实验报告打分的评价体系,往往造成学生篡改实验数据、编造实验结果、相互抄袭等不良现象。而且,在小组合作实验中,同组的部分学生可能蓄意偷懒,仅在一旁观看其他小组成员操作,甚至是仅在实验室里闲聊闲逛。另外,部分学生对这种应付任务式的实验过程,往往是课堂做完,课后就忘,结果还是一问三不知。以上种种问题,都很难简单地在实验报告中反映出来,从而无法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实验动手能力[1]。因此,该类传统评价体系有很大的弊端,严重影响了生化实验课的教学效率。

2多元评价体系在生物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既然实验报告不能真实客观地反应学生的实验课表现,那么重新建立实验课堂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倡导的多元评价体系,就是要从多个实验课中间环节对学生进行打分,从而完整客观有效地获得评价结果。以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为例,其多元化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在该评价体系中,将评价打分环节划分为4个大环节,执行标准如下。

2.1实验课前评价环节

在该环节里,教师有3个主要任务:①在生物化学理论课上将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讲解透彻,夯实基础。②就实验相关理论内容提出思考问题,使学生在实验课前就开始关注实验原理和内容[2]。比如,在“葡聚糖凝胶色谱”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这2个实验中,蛋白质分子得以分离的原理是截然不同的:前一个实验中大分子蛋白质移动快,先流出色谱柱,小分子蛋白质移动慢,后流出色谱柱;而后一个试验中大分子蛋白质移动慢,迁移的距离短,小分子蛋白质移动快,迁移的距离长。这些可以预计的实验现象要求学生仔细对比2个实验的原理,从而得出答案。同时,在实验课前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是为了实验课上进一步解答问题,这样前后呼应的问题设置,使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更为深刻。③布置预习报告。预习报告的作用是提前让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和步骤,做到心中有数,而不至于到了实验课上才忙乱地打开实验教材学习。同时,对于预习报告,必须要提出合理的要求。笔者一直强调学生在写预习报告时,实验原理部分可以从简或者简要归纳一下即可,而不是一字不漏地抄袭实验教材的内容。学生只有在归纳和整理过程中才能真正理解实验的原理和内容。

相对应地,在该环节学生也应积极完成以下任务:①理论课上认真学习实验相关理论知识。②思考和回答教师布置的实验预习问题;③按照教师的要求认真地准备预习报告。

最后,该环节需要就学生的实验预习报告进行打分,打分比例占实验总成绩的10%。该评价打分环节的设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实验课前预习的积极性,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地预习实验内容,对实验课的开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实验课中评价环节

实验课中是该评价体系的核心环节,又可以分解为以下2个小的环节。

2.2.1讲解和演示环节。在该环节里,教师有3个主要任务:①讲解实验原理和步骤。经过学生的预习后,教师在讲解实验原理和步骤时就可以有的放矢,要重点针对原理中难懂的部分进行解释,以及步骤中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强调。比如在“酵母Rna的提取和鉴定”实验中,须强调在添加乙醚试剂时一定要在通风橱内操作,以免强挥发性的乙醚试剂危及大家的身体健康。②就课堂上讲过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提问。该环节可以很好地解答实验课前环节布置的思考题,或者就实验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问题及现象进一步提出新问题,从而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实验内容。③演示关键实验操作步骤。对于一些学生以前没有操作过的实验仪器和步骤,要在学生动手实验前讲解清楚并进行演示,以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而损坏仪器、浪费材料甚至引起实验室安全风险。比如在“葡聚糖凝胶色谱”实验中,由于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色谱柱,纯粹靠课堂讲解或课本上文字描述很难获得色谱操作技术的感性认识,因此必须要求教师演示色谱柱的组装、加样和回收等过程,使学生能正确地学会该实验技术[3]。

相对地,在该环节学生也应积极配合完成以下任务:①认真听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和步骤,若有不明白之处一定要及时提问,以免实验过程中出现错误。②积极回答和思考问题,进一步理解实验原理和内容。③仔细观看实验关键技术演示操作过程,确保能独立完成实验内容[4]。

最后,该环节需要就学生的课堂反应和回答问题的完整性及准确性进行打分,从而进一步确认学生思考问题和课前预习的能力与力度,打分比例占实验总成绩的10%。

2.2.2学生动手实验环节。在该环节里,教师有2个主要任务:①仔细观察和监督每个学生的实验操作,确定其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阻止部分同学偷懒闲聊及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②及时纠正实验错误。对于发现的实验操作不当和安全隐患要及时指出和纠正,比如在“蛋白质的两性反应”实验中,用来调节pH值的盐酸或者氢氧化钠试剂一定不能滴加过快过猛,否则不容易观察到等电点时的蛋白质沉淀现象。

相对应地,在该环节学生也应积极配合完成以下任务:①认真完成实验操作,及时记录实验结果和现象。②实验过程中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向老师提问和报告[5]。比如多个生化实验中涉及离心机的使用,若发现离心机出现故障或者运转声音不正常,一定要及时切断电源并向教师汇报,避免引起安全事故。

最后,该环节是学生实验能力的直接体现环节,需要就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打分,打分比例占实验总成绩的30%。

2.3实验课后评价环节

在该环节里,学生需要撰写实验报告并经教师批改打分,该环节打分比例占实验总成绩的30%。需要强调的是,实验报告的格式和内容一定要做出明确要求。一般来讲,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需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及思考题等6个内容板块。在多元化评价体系中,特别强调实验结果和分析及思考题这2个内容板块是要重点详细记录的板块,并且明确要求学生杜绝弄虚作假、编造篡改数据和相互抄袭等行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点措施确保实验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①鼓励原始数据记录,即使没有达到实验预期的结果,但是只要分析讨论该类非预期结果出现的可能原因,同样给予高分评价。比如在“考马斯亮蓝显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实验中,一般要求将标准蛋白质样品的浓度和对应吸光值拟合成标准曲线,该曲线的参数R2≥0.98才算标准曲线合格。但是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可能出现R2

2.4考试考核环节

对于生物化学课程,部分高校和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上,而其他高校和专业把它当成生物化学理论课的一部分来完成。这使得两者的考核机制略有不同。前者需要在所有实验内容完成后,进行单独的笔试或实验操作考试,这就要求教师提前设计考试内容。对于实验操作考试,可以将之前讲授过的所有实验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小实验,要求学生抽签决定需要操作的实验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对所做过的实验要烂熟于心,而不是边学边忘[6]。后者的考核形式宜和理论课的考核相统一,例如在理论课的期末试卷中,将部分实验关键原理作为考核内容,督促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该环节打分比例占实验总成绩的20%,至此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所有打分环节结束。

3多元评价体系的实践效果

自从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生物化学实验课开展以来,明显提高了教学效率,表现在如下几点:①学生在课前能认真地预习并完成预习报告。大部分报告中字迹端正认真,不少学生能创造性地用图、表等形式将原理和步骤进行归纳。由于认真地准备了预习报告,学生在实验课上基本可以不翻看实验教材,只需根据报告中归纳的实验步骤往下做即可。②实验课上师生互动明显提高。由于课前环节思考题和预习报告的设置,学生对实验内容早就有了充分了解,只需教师轻轻点拨即能完全理解,同时学生在实验课上会根据已经掌握的原理和内容主动提出新的问题。③由于每个环节都是打分环节,在实验课上基本上没有学生做与验无关之事。④实验报告实事求是,杜绝了抄袭和编造数据。部分学生虽然获得的实验结果不够理想,但是因完整地记录和分析原始数据而得了高分,反而激发了其端正科研态度、实事求是的学术美德。⑤学生牢固掌握实验原理和内容,即使经过长时间后仍能回忆起和重新使用学过的实验技术。

4存在的问题

虽然多元评价体系在生物化学实验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也存在如下问题:①需要教师投入大量时间设计实验打分环节。②对教师的知识要求更高,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中经常会提出很多实际问题,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更新自我知识体系。

因此,想要按照多元评价体系上好一门实验课,必须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断提高自我修养,才能收获满意的教学效果。

5参考文献

[1]孙新.农业院校提高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实践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2015(19):341-342.

[2]王叶菁,何华伟.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J].蚕学通讯,2014,34(4):54-58.

[3]马晶,赵继英,丁诚实.设置障碍法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尝试[J].宁夏农林科技,2011,52(9):87-88.

[4]杨靖,郭敏亮.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的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方案[J].现代农业科技,2016(13):333.

生物化学报告篇5

一、叙述视角的选择

对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叙述模式研究的第一步,即是对其叙述视角的选择与变化趋态 的考察。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暂以帕西•拉伯克的“视角”(perspective)来取代对 这一事物的其它多种说法,也无论视角的指称有多种多样,它们在指涉叙事文本中叙述 者或人物观察、讲述故事的角度——即热奈特所言“选择(或不选择)某个缩小的‘观察 点’”(注:杰拉尔•热奈特:《论叙事文话语》,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240页。)这一核心内涵上却并无太大的语义阻隔。视角之 于报告文学,与其之于小说等虚构性叙事文本,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对后者,英国批 评家路伯克曾这样说过:“小说技巧中整个错综复杂的方法问题,我以为都要受观察点 问题——叙述者所站位置对故事的关系问题——支配。”(注:胡亚敏:《叙事学》,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9页。)我以为这段话也同样适用于报告文学,这意 味着,视角的类型、选择及其变化在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叙述模式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它无疑是一个具有前提性意义的存在。

至于视角的基本类型,我仍然想以热奈特的叙说为依据,将其作全知视角、限制视角 和客观视角的划分。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类视角在叙事文本中往往发生相互作用,即产 生交叉与转换,导致同一文本中存在两种视角,此可看作视角的变异,可称之为“转换 视角”。

在对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叙述视角的选择与变迁的考察中,我们发现,客观视角几乎 未能出现,其它三类则同时存在于这一时空域中,不过,其消长的趋态各有不同。我们 对1927年至2000年间的498篇(部)报告文学进行了叙述视角、叙述时间和叙述结构的抽 样分析与统计,以期获得最为直接、真实的印象(注:为保证样本的权威性、代表性和 普泛性,这498篇(部)报告文学主要来自以下资讯:《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 报告文学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报告文学 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6)•报告文学集》(中 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1977—1980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选获奖作品集(一、二)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981—1982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选获奖作品集》(人 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1983—1984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选获奖作品集(上、下)》( 作家出版社,1986年)、《1985—1986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选获奖作品集(上、下)》(作 家出版社,1988年)、“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获奖作品(1987—1988)、《1990—1991 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选获奖作品集(上、下)》(作家出版社,1993年)、《鲁迅文学奖获 奖作品丛书——报告文学(上、下)》(华文出版社,1998年)和首届“505杯”中国报告 文学获奖作品及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等。)。以下是对这一时域报告文学叙述视角类型及 其变化的统计:

表一 叙述视角的选择与变化

全知视角

限制视角

转换视角

样本的时间域

样本数 篇数

百分比 篇数

百分比 篇数 百分比

1927—1937

119

33

28%

86

72%

1937—1949

103

36

35%

67

65%

1949—1966

109

61

56%

41

38%

7

6%

1977—1980

30

19

63%

10

33%

1

3%

1981—1982

24

14

58%

6

25%

4

17%

1983—1984

27

16

59%

6

22%

5

19%

1985—1986

21

5

24%

4

19%

12

57%

1987—1988

14

4

29%

8

57%

2

14%

1990—1991

26

13

50%

5

19%

8

31%

1992—1993

8

2

25%

2

25%

4

50%

1995—2000

17

12

70%

2

12%

3

18%

从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到,20—40年代,报告文学文本的叙述视角主要体现在对于全知 视角和限制视角的选择上。作为中外传统(或曰古典)叙事文的首选,全知视角在叙述模 式、传播与接受方式相对单纯的时代,通过强化叙述者的权威性,使之充当一个无所不 在、无所不知又无所不能的“叙述君王”,以此满足受众的好奇心的功能显然是不言而 喻的。脱胎于以全知视角为主的新闻文体的中国报告文学,也在20世纪的时间域中使这 种视角成为主打。这一方面表明,报告文学作为一种现代叙事文本对传统叙事方式之不 能割舍的承继关系;另一方面,它也再好不过地显现出全知视角对于报告文学文本的适 应性。这种适应性源自对报告文学文体规范的深度契合。我以为,报告文学文体规范体 现在三个维度之中,这即是非虚构性、文化批判性和跨文体性。其中,非虚构性在报告 文学文本中是指一种不以主观想象为转移的、与特定历史或现实时空所发生的事实(即 经验世界中给定的现实)相符合的特性。它要求这一文体对所叙说的对象保持全面、客 观、真实的再现,作为异叙事者叙述的全知视角正好能满足并实现这一要求,可以说全 知视角是报告文学非虚构性得以显现的一个关键性筹码。

除全知视角之外,限制视角在20世纪报告文学文本中也占有着相当比例。不过,这里 应提请注意的是,与小说这样虚构的叙事文本略有不同,报告文学中以第一人称“我” 或“我们”为标志的限制视角,一般来讲,除却口述实录——即文本中的叙述者“我” 多由故事中的人物来充当之外,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我”或“我们”并非故事中的 人物,而是文本的制作者——作家本人。因此,这里的“我”常常就是作者与叙述者的 合二为一,而缺少像小说那样出现叙述者与作者关系或分而治之或基本等同的复杂关系 。梁启超于《新大陆游记》开篇所写:“余蓄志游美者既四年,己亥冬,旧金山之中国 维新会初成,诸同志以电见招,即从日本首途。”(注:梁启超:《新大陆游记》,湖 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页。)这里的“余”既为叙述者,又是作者。赵瑜写于90年 代末期的《马家军调查》则更为清晰地将叙述者即作者本人与所述人物区别开来,他写 道:“匆忙之间,一个星期过去。我渐渐觉得差不多可以去开发区拜访马俊仁了。听说 马俊仁轻易不想接待搞宣传摇笔杆儿的生人,我以哪种方案进入为佳?找个介绍人引见 一下很重要。”(注:赵瑜:《马家军调查》,《中国作家》1998年第3期。)在此,文 本中的人物“马俊仁”与“我”并非处于一个平等的层级上,“我”的兼具叙述者与作 者的双重身份,比“马俊仁”更有优势——一个视角上的优势。也就是说,这里的“我 ”之限制视角其实是全知视角的变形,它与全知视角的惟一区别即是,后者以第三人称 叙事,而前者则为第一人称。但这里的第一人称视角其实是潜藏着的“上帝的眼睛”— —它能在其视野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旁观或俯视故事或人物,而不至于像小说那样在多数 情况下,仅仅为某个被叙述的虚构人物的有限视野所局限。因此,若从这个意义上说, 报告文学中的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实际上是一种亚全知视角。这样一来,全知视角和亚全 知视角在20—40年代中占据绝对地位的事实就是毫无疑问的了。那时,全知视角与限制 视角的交叉、渗透与转换,至少是在文本形式上还比较罕见,这表明报告文学在这一时 间域中仍遵循着传统意义上的叙述视角,以转换视角为标志的艺术革新仍迟迟未至。

50—80年代中期,尽管全知视角在整个报告文学叙述视角的选择中仍居半壁江山之势 ,但预示着视角变异的转换视角的崛起,却初步打破了全知视角垄断的格局。一个新的 由全知、限制和转换视角三足鼎立的平台正在建立起来。及至80年代中到90年代初,转 换视角还曾一度跃升为视角选择的主角。在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中,转换视角主 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在同一文本中嵌入两种视角,如由全知视角转换成以第一人称 为主的限制视角,或者反转过来,多次交叉,形成“全知限制全知”或“限制全 知限制”等排列方式。值得强调的是,这里用于限制视角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即是作 者本人——一个非虚构、但又不参与故事进程的人。另一种形式是,在同一文本中同样 嵌入如上所述那样的两种视角。不过,承担第一人称限制视角的不再是作者本人,而是 那个参与故事进程的人物,这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若干个。如果是后者,那么,这个 文本就形成了一个多重限制视角——它们或是以多个人物的视角来叙述不同的故事或理 念,或是让多个人物的视角来观察同一故事或理念。这在80年代中后期全景式与集合式 报告文学文本中最为多见。钱钢的《唐山大地震》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代表。表面看来, 这是一个从“限制”到“限制”的回环性视角建构。即文本开头的“我和我的唐山”和 结尾的“我的结束语”均是以第一人称限制视角来设置的,这里的“我”无疑是作者本 人。但文本演进过程中,视角的切换就显得十分丰富,犹如视角的蒙太奇。其中全知视 角是一部分,而许多部分是混合了全知、第一人称限制视角的两种形式的综合体。文本 中的“第一章 蒙难日‘7•28’”即是如此。它首先进入全知视角(描述地震时的概况 以及所选多个人物个案在当时的感受),为了更进一步聚焦地震时的细节,文本进入“ 目击者言”——一个包括护士、农民、工人、干部、调车员、副处长等人在内的以第一 人称“我”为限制视角的叙述。在这些类似于口述实录体的文本中,对“地震瞬间”的 感受与情状的描述多方位、多元化了。这里的“我”是参与事件进程的人物,而非文本 的作者。本章结束时,视角又转回到以作者之“我”的限制视角上来。

转换视角体现于中国报告文学中的这两种形式,在某种意义上说,显示出报告文学叙 述视角上的革新,这种“双声话语”或“多声话语”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文体因其叙 述的内指性束缚而导致的种种艺术性的不足,从而使之生发出叙事的生动性。而这种生 动性的意义又是十分重要的——它突破的是报告文学以全知视角这一单一视角垄断的线 性与平面,呈现出至少是两个视窗的风景,形成多方位、多层面的表达。其结果是使报 告文学对事件、人物或问题的把握在逼近其原生态的同时,更具信息来源的广度与个性 思辩的深度。进一步说,报告文学叙述视角所展示的多元化取代一元化、单一性走向多 样性的趋态,一方面表明报告文学文体自身不断进行更生代谢活动的旺盛,另一方面它 也昭示出特定时域里小说等叙述方式变革对它的深刻影响,以及报告文学进行应对的积 极姿态。它在20世纪初还是一种新兴的、被人忽视的“亚流文学”,此后一跃而为主流 文体的生命力在此可见一斑。

二、叙述时间和叙述结构的选择

叙述时间,是展示作家叙述艺术的演兵场。根据叙事文故事时间在叙述中重新排列的 种种关系,一般将与故事编年顺序与叙述时间大致相似的,称为连贯叙述——这是一种 以一维线型线索发展的叙述。而将回头叙述过去发生(如果我们设定一个故事的开端时 间的话)的事件、出现的人物即追述或回忆为特征的倒装叙述(有时又称为闪回),以及 综合有过去、现在、将来时态的人物和事件的交错叙述,一并统称之为逆时序叙述。第 三种情况为非时序叙述,它“是指故事时间处于中断或凝固状态,叙述表现为一种非线 型运动。在这类作品中,不存在完整的故事线索,共时叙述代替了历时叙述。”(注: 胡亚敏:《叙事学》,第64页。)与热奈特主张淡化虚构与非虚构之间在叙述体制方面 的先天性区别一样,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在叙述时间上的选择和演进,也并不比小说等 虚构性叙事文本逊色多少。应该说,它充分显示出丰富性,即无论是较为传统的连贯叙 述、倒装叙述,还是更具现代感的交错叙述、非时序叙述,这一时域的报告文学文本均 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我们将1927年至2000年498篇(部)报告文学文本样本在叙述时间的 选择与变化方面的情况列表如下:

表二 叙述时间的选择与变化

连贯叙述

交错叙述

倒装叙述

非时序

样本的时间域 样本数 篇数 百分比篇数 百分比篇数 百分比 篇数百分比

1927—1937

119

99

83%

3

3%

17 14%

1937—1949

103

66

64%

16

16%

2

2%

19 18%

1949—1966

109

44

40%

33

30%

17

16%

15 14%

1977—1980

30

18

60%

3

10%

6

20%

3

10%

1981—1982

24

4

17%

8

33%

1

4%

11 46%

1983—1984

27

4

15%

9

33%

7

26%

7

26%

1985—1986

21

1

5%

6

29%

5

24%

9

42%

1987—1988

14

1

7%

1

7%

12 86%

1990—1991

26

3

12%

8

31%

4

15%

11 42%

1992—1993

8

2

25%

2

25%

2

25%

2

25%

1995—2000

17

10

59%

3

18%

4

23%

表二中显示,倒装叙述与交错叙述于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变迁中发展平稳,而连贯 叙述与非时序叙述的变化曲线则呈现出两两相对的“∨”形和“∧”形。这也就是说在 20—70年代区间内,连贯叙述处于上升和鼎盛状态,80—90年代初,其比率下降至最低 点,90年代中后期又逐渐恢复上扬,因此,它的轨迹正好形成一个“∨”字形状。有趣 的是,非时序叙述的前行曲线正好与之相反,它在80—90年代初达至顶峰,而在其余时 域则保持上升或下降趋势,即一个“∧”字形状。这两个相对的字符说明,传统叙述时 间方式与非传统叙述时间方式实现着交错发展,它们都在一定时域各领,成为特定 时域里的艺术先锋。应该肯定的是,连贯叙述作为一种传统型的叙述时间,在传达较为 单一线索的事件或人物活动断片时,其优势是显明的。中国报告文学萌生、形成时期梁 启超的《新大陆游记》、瞿秋白的《饿乡纪程》、丁玲的《多事之秋》、柔石的《一个 伟大的印象》,以至后来出现的曹白的《杨可中》、丘东平的《第七连》、黄钢的《雨 》、沙汀的《随军散记》(《记》)、周而复的《海上的遭遇》、王石等的《为了六 十一个阶级弟兄》、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等文本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当然,仅止 于此,对于报告文学的演进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而,进入80年代,中国报告文学叙述 时间的变化达至活跃的峰值。其中一个标志即是,以叙述时间上的非时序叙述和叙述结 构上的非线型结构相结合的集合(或曰集束、集纳)式文本的时兴。在这种文本中,一维 线型的时序概念被多维、立体的时序所代替。更重要的是,它对事件、人物的再现,不 再局限于历时状态,而是将之凝聚成共时状态下的事件、人物集合或某种现象与状态的 形象化概括。当然,非时序的出现也并非一蹴而就,其较早的文本可追溯到30—60年代 出现的夏衍的《包身工》、邹韬奋的《萍踪寄语》、李乔的《锡是如何炼成的》、茅盾 的《记“鲁迅艺术文学院”》、华山的《童话时代》、东升的《看愚公怎样移山》、冰 心的《咱们的五个孩子》、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徐开垒的《十一户人家》、黄 钢的《拉萨早上八点钟》等。

如果说,非时序叙述文本在80年代以前还是处于少数裔之列,那么,这之后此类文本 便逐渐成为主流。其与前期非时序报告文学文本的承继关系应该说是明显的,但其在共 时的理念以及描述的时空把握等方面更具理论化色彩,以至有评论将其以及由其代表的 这类文本称为“学术论文”式或“调查报告”式报告文学。

从连贯叙述与非时序叙述消长起伏,以及交错叙述和倒装叙述渗入其间、推波助澜的 情形观之,报告文学作家通过对时间的“歪曲”、“变形”,以求得文本叙述艺术的推 进、更具广度与深度的人物心态、世相写真与思辩的“美学目的”已昭然若揭。我们也 不妨将之看作是报告文学文体由对小说等虚构类叙事文本的简单模仿,逐步走向在多元 化叙述时间的抉择中突显自身个性的文体变革之路。

与叙述时间相联系的是叙述结构问题。

对报告文学叙述结构的考察,有些类似于小说等虚构性叙事文本中的情节研究。情节 在此的含义可理解为文本中事件的形式系列或语义系列。我以为托多罗夫将叙述结构视 为作品组织形式的做法,更具概括力,也更适用于理解报告文学的结构。那么,作为文 本的组织形式,结构有哪些主要类型呢?托多罗夫认为:“我们将根据托马舍夫斯基的 建议将作品组织形式分为两大类:‘主题内容的安排是根据两个主要类别进行的:它们 或者遵循因果关系原则,即按照某种时序组织起来;或者以脱离所有时间概念的形式被 表现出来;即组成无视任何内部因果关系的序列。’我们把第一类叫作逻辑和时间布局 ,第二类——即托马舍夫斯基对之持否定态度的一类——叫作空间布局。”(注:兹维 坦•托多罗夫:《文学作品分析》,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第74页。)

对托多罗夫所称第一类即逻辑与时间布局的结构形式,我们不妨称之为线型,即它们 大多显示着情节的变化脉络及其组织关系。其子类可细分为单线(仅有单一线索并且人 物有限)、复线(拥有主线、副线甚至非动作因素)和环形(缺少贯穿始终的主线,全文由 若干呈连环状或并列状的小故事构成)等三种。至于第二类——空间布局结构,我们称 之为非线型。这种在一些人看来是淡化线型情节、打乱时序与内在因果关系的结构,多 显现于许多现代或后现代小说之中。在谈及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叙述结构时,我们借 用此名称来描述和评价与小说等虚构叙事文本略有不同的这一文体的结构选择与变迁。

下表为1927年至2000年间(498个样本)报告文学文本叙述结构的选择与变化情况(见表 三):

表三 叙述结构的选择与变化

线型结构

非线型结构

样本的时间域

样本数

篇数

百分比

篇数 百分比

1927—1937

119

100

84%

19

16%

1937—1949

103

83

80%

20

20%

1949—1966

109

94

86%

15

14%

1977—1980

30

27

90%

3

10%

1981—1982

24

7

29%

17

71%

1983—1984

27

20

74%

7

26%

1985—1986

21

8

38%

13

62%

1987—1988

14

2

14%

12

86%

1990—1991

26

14

54%

12

46%

1992—1993

8

6

75%

2

25%

1995—2000

17

13

76%

4

24%

表中显示,线型结构与非线型结构的涨落曲线也分别呈现“∨”和“∧”字形,这恰 巧同连贯叙述与非时序叙述的发展曲线相似。也就是说,线型结构自20—70年代末呈持 续攀升之势,在80年代比率降低,90年代之后又呈恢复性走高。而非线型结构则在80年 代中至90年代初保持兴盛地位,这之前呈逐渐发展,这之后又显下跌趋势。

在线型结构的报告文学文本中,它们又多以单线式为主,体现为一人一事的叙述。早 期的报告文学中,线型结构的文本与一般短篇小说几无二致,丁玲的《多事之秋》即如 此。这篇报告文学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议论性文字极少,如果文中没有上海的诸多地名 以及“九一八”事变作为一个真实事件背景的间接讲述,将此文当作虚构的小说来阅读 也不会觉得有多少障碍。类似《多事之秋》这样的文本,在报告文学的发生、形成期占 有相当的比例。而在文体发展比较成熟的时域,报告文学的线型文本已注意在叙述、描 写的同时,加入叙述者的主观性评价,以此形成与一般线型文本有所区别的叙一议结构 ,这种结构的意义在于,它既得益于小说生动的叙述与描写,以此克服了报告文学文本 过于直白的通讯化趋向;又在加入议论成分的同时,逐步完成了对小说式线型结构简单 模仿的超越。它不啻是对报告文学文本构建个性化叙述结构的一个贡献。

80年代初中期,报告文学出现全景式结构的文本。此结构以线型中的复线为主,不再 局限和拘泥于单一事件或人物的叙议,而是以某一重要事件为叙说主体,多方位、多层 次地展示其“台前幕后”的萌生、发展以至高潮、结局的脉络。在这里,人物较少成为 被叙述的主角,他们常常仅仅只是作为叙述的片断而存在,以为整个事件的叙说服务为 目的。与复线式小说有别的也不仅是人物形象的安排,它还缺少或不经意、不刻求严格 意义上的情节的紧密连贯性,而是间以相当比例的非叙事性话语,形成叙一议一体的特 异结构,同时还渗入史料记载、报刊消息、电影分镜头剧本、备忘录、日记、口述实录 等多种文体因素,在造成对情节连贯性的主观性间隔、以强调叙述者权威的同时,营造 出一个“全息之眼”,使受众不仅从叙述者的叙述,也从其引述的多种非情节性资讯、 构建的各种非叙事性话语(在此主要指以评述、议论为主的文字)中,全方位地理解事件 的表层与深层因素。全景式结构文本于80年代初中期较早出现于杨匡满和郭宝臣合作的 对1976年“四•五运动”作出描述的《命运》。随后,李延国《在这片国土上》,钱钢 《唐山大地震》、《海葬》等接踵而来。90年代又出现麦天枢、王先明所著《昨天—— 中英鸦片战争纪实》、邓贤《中国知青梦》,以及张建伟《温故戊戌年》、《大清王朝 的最后变革》等晚清系列报告和李鸣生《走出地球村》、《飞向太空港》等航空航天系 列。

与线型结构涨落曲线相反的非线型结构,到80年代达至顶峰。这样一种与非时序叙述 时间相匹配的结构,体现于诸多被人称之为“集合式”的报告文学文本之中。而此种文 本又大多表现为对“社会问题”的展示与关注。在此,具有空间意义上的“问题”、“ 焦点”、“热点”等字符,取代了事件、人物等具时间意义的因素。这使得这一时期风 行的非线型结构变成一种酷似三段论式的提出问题(中心论点)分析问题(以事例作证 据)解决问题(结论)的论文结构。它的一般程式由三大板块组合而成——开篇:提出 总观点或概括一类问题的总体现象;中间:以叙述事例或统计数字作证明(多为各种现 象或人物心态的组合);结尾:叙述者的议论,此常常是对所叙内容发表的有一定理论 反思色彩的话语。孟晓云曾于1986年发表过报告文学《多思的年华》。这一文本并未沿 用传统的线型结构来描述事件或刻画人物,而是在极富浪漫色彩的正标题下,嵌入“中 学生心理学”这样一个学科性颇强的副题,其用意正在于运用非线型的三段论式论文的 结构,来概括、说明某个社会问题。它的开篇即提出问题、亮出观点:“五千万中学生 是一个最色彩斑斓、最生气勃勃的世界。他们不仅需要教育,需要爱,也需要理解。” (注:孟晓云:《多思的年华》,《十月》1986年第5期。)

接着,叙述者便分别在“哦,老师”、“哦,爸爸妈妈”、“哦,我们”、“早恋” 等四章中以近十个个案(人物或事例)的组合分别表达三个分论点:第一,中学生对现行 教育的逆反心理,教育者应倾听被教育者的呼声;第二,父母与子女间因代沟而产生认 识及情感上的偏差;第三,正确对待中学生早恋,及时进行爱的教育。最后,在对个案 生动描述的基础上,借助一位女教育家的讲话,道出全文的结论。类似上述《多思的年 华》这种结构的文本,在80年代比比皆是,以至于在破除了线型结构一统天下的霸权之 后,它们又陷入了新的趋于呆板的模式化之中。尽管一些论者将之贬为“学术论文”或 “调查报告”,但此种结构的新意仍是显而易见的:它的理性思考大于感性的描摹,抽 象的概括力胜过具象的个体事物的罗列,宏观观照的视野超越于微观与局部的写真。它 既保持着线型结构叙事时的生动性与客观性,并以此来突显报告文学的非虚构性;又具 有较强的主体性,以此来展示报告文学的文化批判意识。

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文体由早期对小说等虚构性文体结构形式的简单模仿,发展到以 显示叙述者主体性为主脉的全景式结构和非线型结构,正是其不断挣脱作为别种文体附 庸,争取自身独立的鲜明表征。希冀以叙述的主体性来强化报告文学文体规范之一的文 化批判性,力求以文体的倾向性与虚构性文体的客观描述相区别,以此来显示文体的个 性,这样的方式无疑是可以理解的。然而,20世纪末兴盛的报告文学非线型结构——尽 管它有着许多新意,但它在力避一种倾向——诸如小说化的同时,又陷入了诸如论文式 的困惑之中。这似乎又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如何认识与解决这一问题,尚需报告文学的 创作者和批评者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并获得新知。

三、叙述者类型与非叙事性话语

叙述者,从叙述学角度来看,即是指叙事文中的声音、讲话者或曰陈述主体。比之小 说复杂的叙述者建构,报告文学则显出相对的单纯——它的叙述者多数情况下主要由作 者本人来担当。这正体现了报告文学作为非虚构文本的内在本质。

当我们对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文本叙述者类型进行考察时,就不难发现,如果从叙述 者对所述故事的态度上作一个划分的话,其类型主要表现为干预叙述者,而非客观叙述 者——一个较少或极少在文本中表达自我主观判断的叙述者。前者的内涵在于在客观陈 述事件或人物时,还兼具评议与解释功能,即加入了诸多形式的非叙事性话语。其目的 主要是为显示其主体意识,此不仅在全知视角、也在第一人称(限于叙述者)限制视角中 体现出来。赵瑜的长篇报告文学《马家军调查》以“马家军兵变”事件为契机,对马俊 仁及其领导的女子中长跑运动员作出全方位的深入报告。其叙述者以第一人称“我”( 即作者本人)限制视角切入,在叙述事件及人物之时,渗入了大量的评议与解释,是比 较典型的干预型叙述者。譬如文本中在描述了叙述者对邱立斗先生的采访情景后有这样 一段文字:“他不再陪我等待,而我非常理解他,他自有他先走一步的道理。从十几天 的采访中我已经感到,马俊仁的同行们虽然没有直接讲老马的不是,但是与老马的 关系都有点儿别别扭扭,至少不那么融洽正常。……我想,是不是马俊仁在成功以后, 不经意间竟伤害过这些老黄牛一般勤奋的人呢?而这些人把一颗颗茁壮成长着的好苗子 拱手交给马俊仁之后,他们并没有得到更多的什么。那一群群坚强的男人们的内心亦有 脆弱的一面,倘若马俊仁果真轻视乃至忘却了这批人,这批人就会记恨他无疑。中国社 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很深奥又很简单。人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注:赵瑜:《马 家军调查》,《中国作家》1998年第3期。)

上述这段文字无疑是叙述者对人物行为的解释,以及由此而生发出来的极具文化意味 的深思。这体现出叙述者对所述事件及人物的“干预”,它最终突显的是带有强烈主体 意识观照的叙述者对所述内容的个性化思考。因此,某种程度上说,干预叙述者的讲述 功能比呈现功能更为重要。

当然,对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叙述者类型的考察,除却上述视角外,还可从叙述者与 所叙故事的关系上把握。这即是说此时域报告文学的叙述者类型多表现为异叙述者,即 独立于故事之外而讲述别人的故事的人。少数的情形体现为同叙述者(即由故事中的人 物来讲述),此例常见于口述实录体或日记体的报告文学文本中。需要说明的是,许多 报告文学文本在以异叙述者为主的同时,还加入了同叙述者的成分,此在80年代全景式 或集合式文本中尤其多见。譬如《唐山大地震》,其文本以异叙述者,即由作者本人追 叙、描摹和评述为主。但在“唐山—广岛”和“渴生者”等章节中,异叙述者则转换成 口述实录(文本中的人物)式的同叙述者。这种变化我们可称之为叙述者类型的转换。这 种转换与叙述视角的转换一样,使得叙述空间得以扩展,一维向度变幻成多维向度,最 终使异叙述者的权威、客观性与同叙述者的个人、主观性得以融合,显示出报告文学叙 述者类型在晚近20年里的新变。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使干预叙述者这一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主要叙述者类型得以 突显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即是非叙事性话语的渗入。一般而言,作为一种与叙事话语 、人物话语相并立的话语形式,非叙事性话语(这主要指叙述者在陈述故事的过程中, 对其进行的评述与解释)在小说等虚构性叙事文本中也有存在的空间,尽管这个空间相 对于报告文学来说显得狭小些。在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文本中,一方面,通常存在着 侧重于事件、人物或某些问题的叙述与表达的叙事性话语,它规范着文本的叙事性;另 一方面,还大量留存有显示叙述者主观意识与情感的非叙事性话语,它在相当层面上为 报告文学有别于其它叙事文本了富于特征性的内容。它大抵与我们过去所言的报告 文学的“政论性”语义相近,但显然它的涵盖面要广泛得多——除却政治性、时事性评 论之外,还应该有叙述者对文本所述事件、问题及人物的主观评价与理解。从此意义上 说,非叙事性话语也是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作家包括文化观念在内的意识形态的特殊传 达方式。报告文学文体规范中的文化批判性也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非叙事性话语的设置 。与小说等虚构的叙事文本中叙事性话语占绝对优势的情形相比,报告文学文本中的非 叙事性话语往往控制着叙述者的叙事。

从功能上看,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文本的非叙事性话语主要表现为抒发、揭示、解析 和衔接等四个方面。

抒发,即是在文本中明确表述叙述者对所述事件、人物或问题的情感倾向,以达到对 受众的感化与情绪控制作用。它的特征即是带有强烈的情感性。麦天枢与王先明合作的 长篇报告文学《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在陈述五口开埠通商后不断发生的当地民 众与“夷人”纠纷与冲突的事实时,即有一段这样的文字:“英国舰队可以在不满三年 的时间里,使北京的政权臣服,而英国人在天朝民众依然如昨的巨大心理和伦理对抗面 前,绝难表现得得心应手。王朝可以在瞬间屈膝,文化和文明不可能轻易低下它高贵倔 强的头颅。那是武力不能征服的难以清晰捉摸的巨大对象物。不论远来的夷人还是土生 土长的历史解说者,在日后更为长久的时间里对此也将无以确解或者半知半解。这正是 一个伟大的精神文明的实质所在,这更是一个真正富有个性的文明的生命力所在。”( 注:麦天枢、王先明:《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 458—459页。)在这里,叙述者由具体的冲突行为而感慨不同文化与文明间的隔阂,并 以强烈的情感对民族生存之伟力予以赞颂。

“揭示”的功能往往表现出叙述者对人生、社会的探讨与看法,它的重点在超越文本 所述事件、人物或问题的一般层面,对人类生存本质进行哲学的、伦理的和道德的深入 思考,表达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它还可以显示叙述者对人生意义的发现,肯定或否定一 些社会现象,以求得对读者理性思维的引领。《没有家园的灵魂》的叙述者在完成采访 、走出看守所高高的门楼时,不禁涌出诸多的感慨:“贪官倒下了,倒下的都是为了金 钱。因为金钱能给某些人以逃避人生不道德的;能给一部分人以实现人生梦想的机 遇;能使一部分人消除恐惧,以获得人生的安全感。可是,人们对金钱的欲望,封闭了 人生的理智。使人生常常忽视了一个铁的现实:不干净的金钱,恰恰是最不安全的。所 以,我希望人们拥有一个‘枕头’。一个能给你最大安全感的,使你安然入睡的‘枕头 ’。这是人生最可贵的财富。”(注:杨黎光:《没有家园的灵魂》,中国文联出版公 司,1997年,第318页。)

以上这样的非叙事性话语,没有拘泥于具体人、事或问题的阐释,而是对其进行了超 越,与“抒发”相比,其叙述的语气、用词更富理论性,也并不显得那么“煽情”。

如果说“抒发”和“揭示”多少需要超越所述事件、人物或问题本身的话,“解析” 则主要围绕这些内容进行,它的功能在于对叙事作某种阐释或介绍,以使读者对事件的 始末、问题的重点和人物的特征有更为全面的把握,因此,它更类似一种细致的分析。 这里有对事件的解析,如《唐山大地震》在追叙地震现场惨景时写道:“这无疑是人类 史上最悲惨的一页。无辜的死难者,几乎都是在毫无准备的状况下,被突如其来地推向 死亡的。太匆忙,太急促,死亡就在一刹那间。”(注:钱钢:《唐山大地震》,《解 放军文艺》1986年第3期。)这里有对人物的解析,如《歌德巴赫猜想》中叙述者对陈景 润这一人物的解析即是如此。这里还有对某种现象、状态或问题的解析,譬如《昨天》 中对“跪”所体现的封建秩序等内涵的评议:“跪是对权威的认可。一旦跪着的人不愿 再跪或者试图改变跪的方向,这金字塔便立刻发出哗啦啦的倾塌之声。即使山如旧,河 如旧,生铁大炮如旧,皇冠便如临飓风,权威便如同落叶,天下便如同沸水,这巨塔的 每一块砖石都将经受无秩序的炼狱。自然,通常是最上面的摔得最重。因此,不论揭竿 而起的造反者还是挥戈而来的征战者,谋求天下就是谋求脚下那一跪;维持天下就是力 图使那跪千年万岁,永跪不息。这跪已是一个文明的某种象征。这跪已是一部庞大社会 机器得以运行的必不可少的‘软件’。”(注:麦天枢、王先明:《昨天——中英鸦片 战争纪实》,第11页。)

“衔接”,在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非叙事性话语中有着起承转合、联结上下文意的作 用。这种功能使报告文学文本的“夹叙夹议”特征更为显明,它时常中断叙事,既是对 叙述者声音存在的强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受众的阅读作一种具有倾向性的引导。

以上所述非叙事性话语中的四种功能,在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各个时域均有不同程 度的呈现,这其中又以80年代的文本为典型。实际上,在多数文本中,四种功能的运用 是交叉互渗,而非孤立使用。它们与叙事性话语和人物话语一道共存共荣。非叙事性话 语之于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来说,还具有这样的意义:

第一,非叙事性话语能够在叙事中起到间离效果。它使得受众不致如阅读小说那样陷 入叙事之中不能自制,它不时中断叙事,实际上是在控制、引导受众对文本的读解,使 之做一个冷静的默观者。而此时,叙述者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及其对文本中事件、人物 或问题有个性的认识也尽在其中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报告文学的文体魅力多数应来自 非叙事性话语,因为受众最希望了解的是叙述者对人所共知的事件、人物和问题的真知 灼见,而不仅仅是事件、人物和问题本身。

第二,非叙事性话语在某种意义上说,扮演着叙述者们不同文化观念的宣泄角色。在 特定语境中,非叙事性话语为作家们在“说什么”和“怎样说”上创造了自由抒发的空 间。因此,不同文化观念的作家在报告文学文本中大多形成不同的叙事性话语和非叙事 性话语,这就为产生夏衍、徐迟、刘宾雁、萧乾、范长江、黄钢、黄宗英、苏晓康、钱 钢、麦天枢、陈祖芬、赵瑜、卢跃刚、张建伟等各具自身风格的报告文学作家提供了一 个重要的前提和平台。

四、叙述模式流变的意味

我十分看重热奈特对非虚构性叙事文(纪实叙事)的重视,但下面他的这句话,我以为 只说对了一半,他说:“一部非虚构性散文文本完全可以引起读者的审美反映,引起读 者反映的不是形式,而是文本的内容。”(注:杰拉尔•热奈特:《热奈特论文集》, 史忠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06页。)其实,非虚构性叙事文本形式的重要 性在文体的流变过程中,与“内容”也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叙述 模式的流变同样也是我这一想法的最好证明。尽管我们仅仅只考察了这一时域报告文学 的叙述视角、叙述时间、叙述结构、叙述者以及非叙事性话语等五个方面的问题,但作 为支撑叙述模式的主干内容,它们已完全能够说明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叙述模式演进的 一些具有普泛性的规律。

首先,它体现出由一体到多元的总体趋态。这里的“一体”是指以传统叙事文的叙述 模式为主,而“多元”则是标明在扬弃传统叙述模式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叙述观念与技 巧,并融合报告文学自身文体特点的“多元”。具体来讲,就是在叙述视角上,由全知 视角为主转变为全知视角、限制视角以及转换视角的多视角并立;在叙述时间上,由以 连贯叙述为主转移到以交错、连贯、倒装叙述以及非时序叙述等多种叙述时间的并立; 在叙述结构上,由以单线式线型结构为主发展成单线式、复线式线型结构与叙—议等非 线型结构并立。这无疑是一条由单纯模仿小说等虚构性叙事文本,以及依附新闻文体的 叙述模式,走向更具文体叙述自觉与独立的艺术之路,这也是由“必然王国”向“自然 王国”的转换。在这里,我无意对传统的“一体”和现代的“多元”作出非此即彼、孰 优孰劣的简单二元判断,但我们也应看到在叙述模式由一体到多元的变迁中,20世纪中 国报告文学的文体面貌确实发生了改观:它愈来愈具有自身的特性,而在多数情形下不 再会与别的种类的文本发生混淆;它也愈来愈富于文体的弹性,即在保持文体自身核心 规范的前提下,不断拓展吸收其它文体叙述模式之优长的空间,以使之更具现代感、更 能适应当代受众的阅读心理和欣赏习惯。

其次,它又体现出叙事性与非叙事性的阶段性更替。我们在前面考察20世纪中国报告 文学的叙述时间与叙述结构时发现,体现叙事性的时序(即连贯叙述)与逆时序(即交错 、倒装叙述)、线型结构在这一时域中涨落情形恰成“∨”字形,而体现非叙事性的非 时序叙述和非线型结构在这一时域中又成“∧”字形。二者的起涨跌落曲线正好呈此起 彼伏的阶段性更替状。此种更替,我以为正反映出报告文学作家的主体意识对中西叙述 观念认同的融合状态。浦安迪(andrewH.plaks)曾认为希腊神话具有“叙述性”,而中 国神话则具有“非叙述性”,他说:“希腊神话的‘叙述性’,与其时间化的思维方式 有关,而中国神话的‘非叙述性’,则与其空间化的思维方式有关。”“在西方文学理 论中,‘事件’是一种‘实体’,人们通过观察它在时间之流中的运动,可以认识到人 生的存在。”“在大多数中国叙事文学的重要作品里,真正含有动作的‘事’,常常是 处在‘无事之事’——静态的描写——的重重包围之中。”“因此,‘事’常常被‘非 事’所打断的现象,不仅出现在中国的小说里,而且出现在史文里。”(注:浦安迪: 《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2、46—47页。)在此,浦氏谈的虽是 神话,但其认定西方叙事文本重叙述性,而中国重非叙述性的说法,对我们理解报告文 学中叙事性与非叙事性的阶段性更替不无裨益。这至少说明作家们对叙事性与非叙事性 在不同时域的不同程度的追捧,是他们叙事观念中中国传统与西方传统的冲突、交融的 产物。正像一些论者将80年代风行一时的舒婷、北岛、顾城等人的朦胧诗归功于中国古 典诗词的浸染,而非常人所理解的受西方现代派影响一样,80年代非叙事性在报告文学 文本中成为某种时尚的时候,其实也正是中国传统叙事观念的某些因素强烈反弹之时。 这也旨在表明,报告文学中的叙事性更多源于西方传统叙事观念,而非叙事性更多则来 自中国本土之传统叙事理念。报告文学在叙述模式演进的最活跃时期,以表达作家的主 体意识为内核的非叙事性也达到了一个峰巅状态,这是对过去一个时域以公共意识(主 要体现为主流意识形态)取代或压制作家个体意识为表征的、强调按某种思维模式进行 现实再现的叙事性的反拨与扬弃。同时,这一现象也告诉我们,所谓传统与现代,不过 是一个人为的时间概念,一些被认为是现代的,可能在其内质上仍然是传统的。当然, 报告文学中叙事性与非叙事性的阶段性更替,并非平面与线性的循环,而是不断扬弃的 螺旋式过程。譬如90年代叙事性重新占领报告文学的话语权,不能认为是世纪初乃至更 长一个时域中这一文体叙事性的简单重复,它已经变成一种叠印,即在新的画面上刻有 旧的痕迹,但毕竟成了新质。

第三,它还体现出正反合题的话语格局。这主要是就非叙事性话语的变迁而言。如果 我们将个性化、具有强烈文化批判性的非叙事性话语作为“正”题的话,20世纪初至30 年代可归于这一区域。梁启超的《新大陆游记》、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和夏衍的《包 身工》等文本可归于此类。而从40—60年代的大部分文本(徐迟《祁连山下》等除外)则 可以其突显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公共空间话语)、弱化文化反思与批判、弱化个性特征, 将之归于“反”题之中。80—90年代则是“合”题时期的到来。在此时段,出现了以个 性化和注重文化反思与批判为主,兼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或其它形式话语的多元并存情 形。

总的来说,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叙述模式的演进,显示出这一文体在文本构架运作上 的某些特质。纵观20世纪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报告文学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迅速 崛起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说,在这20年时域的前一阶段,其崛起更多依赖于社会因素与 政治文化的推波助澜,于叙述模式而言,它并未完全走出过去既往叙述模式的范式;那 么在后一阶段,叙述模式上的翻新与语言体式上的求异,便使其文体面貌大为改观。但 不管怎么说,80年代报告文学叙述模式的多元化努力功不可没——它一定程度上改写了 报告文学文本以题材、人物的重要性与新奇性取胜,以新闻性、社会性和伦理性因素赢 得轰动效应的历史。而90年代的报告文学通过保持叙述模式的活力与语言体式的魅力, 使相当部分的文本具有了较强的审美价值,以至于使之成为即使是时过境迁,也能跨越 时空、被人反复诵读、长盛不衰的经典。

从另一角度看,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叙述模式的流变实际上也是一个建构与解构的动 态过程,一体到多元是这样,叙事性与非叙事性的更替是这样,非叙事性话语的正反合 题也是这样。在这一过程中,文体于不断扬弃中获得新质与活力,当然这应当在坚持其 核心规范的前提之下进行。建构与解构的过程不完结,文体才能保持被受众关注的引力 和被写作主体不断实践的魅力。

生物化学报告篇6

培训工作由教研员主持,首先进行的是教研员领导老师们认真学习了《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物理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课程标准还详细提出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并着重指出教学评价的内容要多元化,要为学生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空间;评价形式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提倡建立学生学习记录档案;提倡多主体评价;提倡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培训内容接下来进行的是由孙西革老师做了题为《高中基础年级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精彩报告,指出目前我县高中物理教学缺乏和探究;教师的教学设计直白,不能有效的创设情境;解题示范性不强,有的教师没有读题、审题等环节,不能及时拓展升华。教师要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尝试现代化教学模式。教师角色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转换。

然后由陈辉老师进行了题为《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备考意见》专题报告,报告中提出的一轮复习策略是:明确高考特点,抓好基础复习;淡化特殊技巧,注重通性通法;强化答题训练,提高应试能力。并提出了培养学生如何提高审题能力的方法;强调如何正确对待错题和改正错题;要重视物理实验的复习。

高三复习课与新授课是不同的,进入高三,要上好复习课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信恒光老师在他的报告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一轮复习要抓基础,抓好中、低档题目,抓好概念、规律;抓薄弱环节,注重计算题结果的分析论述;抓好两大主线力和能;抓好应用物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模型意识;培养良好的物理习惯,要严谨认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

为了让老师们对高考改革前后物理试题的变化有个清楚的认识,张殿龙老师做了题为《山东高考试题与全国高考试题的比较》的翔实报告,通过张老师的报告,消除了老师们对高考改用全国卷的陌生感和恐惧心理,并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并特别提醒老师们要重视学生数理模型的构建和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最后的报告是由刘新华老师做的题为《打造高效课堂,追求高考辉煌》的精彩报告。刘老师在报告中指出了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介绍了高效课堂的特征和操作方法,并介绍了教学管理经验及圣泽中学利用该教法取得的优秀教学成果。

生物化学报告篇7

关键词:医学检验单;标准化管理;计量单位

中图分类号:R1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7-094-0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检验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各种检验申请单和报告单,发挥着临床医师与检验科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是广大检验人员劳动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医疗文书和法律的依据。近年来,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医疗纠纷的增多,由检验报告单引发的纠纷也屡见报道。检验人员应加强医学检验单的标准化管理,防止差错发生,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更好地为临床诊疗服务。

1医学检验单的法定计量单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计量单位不统一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我国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计量单位(以下简称法定单位)是唯一合法的计量单位。

报告单上的计量单位描述不准确、不规范、不全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常规检查的物理性状、内容、用词,各医院均不相同。如尿沉渣检查,有的报告为XX个/μL,有的报告XX/高倍视野,未注明换算关系,如果计量单位不采用标准化的计量单位,无疑给临床医师带来不便,也容易造成医疗事故。医学检验单上的法定计量单位的标准化迫在眉睫。

国务院已于1959年《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1984年1月20日国务院第二十一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家计量局《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请示报告》、《全面推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运计量单位》。文件规定1990年底以前完成向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过渡。1991年1月起,除个别特殊领域外,不允许再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包括:①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以及辅助单位;②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③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④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⑤由词头和以上单位构成的拾进倍数和分数单位。

医学检验领域中过去所用单位很混乱,如百分浓度、克分子浓度、克当量、毫克当量等,对临床医学及国际交流带来很大麻烦。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凡是已知分子量的物质,在人体内的浓度都要应用物质的量单位mol(摩尔)表示,其分母都以L(升)为单位,或用mmol/L(毫摩尔/升)表示。

血红蛋白(Hb)的换算:用物质注明单位(Hb(Fe))或四聚体(Hb(4Fe))以mmol/L表示,但由于n的Hb往往有Hba,Hba2和HbF的混合物,比例各人不同,因此可用质量浓度g/L(克/升)表示。氢离子浓度:虽然有些实验室用物质浓度mmol/L代替pH报告氢离子浓度,但多数仍可沿用“pH”计”来计量。

酶:酶催化活性的国际制单位是摩尔每秒mmol/S,即每秒转化的底物量。iUpaC(国际纯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暂时承认Katal(Kat)作为这种单位(即1Kat=1mol/s)。但尚未被CGpm(国际计量会议)所公认。摩尔秒(mol/s)如被采用,将取代国际酶单位(符号U)。换算因数iU=1μmol/min=16.67nmo1/S=16.67nkat(nkat=nanokatal)。开(尔文)(kelvin)与西尔萨斯度:“西尔萨斯度”已为CGpm承认,与开(尔文)单位相等,但是某一特定温度在两种温度计上的数值不同。

温度K=℃十273.15,如℃=273.15K。

细胞计数:以前用每mm3若干个细胞,因1mm3=1μ,Si要求用L为分母,如:报告为500万/mm3其分子分母同乘于106,即为5.0×1012/L。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还应注意:①不能用m代替mol/L,mm、nm也不能代替mmol/L、nmol/Lo;②分子量不确切的物质(如igG,alb)仍可用质量浓度单位表示,但分母一律用升(L)不能用分升(dl);③配制试剂不再用克分子浓度(m)和当量浓度(n)等己取消的单位,一律改用摩尔单位。如:nnaoH改为Lmol/LnaoH;2nH2So4应改为1mol/L。目前医学检验中用的标准品及检验数据,尚有很多仍延用旧制,应及时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

2检验单填写、领取方面的一些建议

目前,报告单描述不准确、不规范、不全面的问题普遍存在。如常规检查的物理性状,内容,用词各医院均不相同。如尿沉渣检查,有的报告为XX个/μL,有的报告XX/高倍视野,未注明换算关系,无疑给临床医师带来不便。

一份化验单涉及多个部门的质量和安全,往往需要共同努力,检验科有责任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督促临床医师按要求填写申请单,在保证检验单权威性、合法性上应得到全院的足够重视。各实验室应当与临床共建必要的防范措施,从而保障检验单的质量和安全。

要选择高年资检验师担任终审,核对每天报告单有无差错,建立终审登记制,对错漏、异常复查后的结果都记录在册,查出可疑结果,及时复检,复查后仍超出医学决定水平者,当即与临床科室医师联系,先作口头报告并征求临床医生意见,再作相关处理。

化验单包含着病人的隐私情况,其隐私权应受到尊重,一般而言,门诊化验单由病人自行领取。为此,在领取报告单的同时,检验科应设立领取登记制,避免被他人冒领,做到有据可查,避免发生隐私权纠纷。

参考文献:

生物化学报告篇8

《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Ca)

《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简称Ca,是世界最大的化学文摘库。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最为重要的化学、化工及相关学科的检索工具。《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收录世界上150多个国家、56种文字出版的16000种科技期刊、科技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资料汇编、技术报告、新书及视听资料,还报道30个国家和2个国际组织的专利文献。收录的文献占世界化学化工文献总量的98%,该数据库是世界化学化工领域最权威的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创刊于1907年,由美国化学协会化学文摘社编辑出版,Ca报道的内容几乎涉及了化学家感兴趣的所有领域,其中除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外,还包括冶金学、地球化学、药物学、毒物学、环境化学、生物学以及物理学等诸多学科领域。Ca特点:收藏信息量大、收录范围广。

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

《医学文摘》收集内容广泛,不仅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还包括与医学相关的许多领域(生物医学工程、卫生经济学、医学管理、法医学等)。创刊第一年只有8个分册,目前有42个分册,各分册的文摘统一用英语刊出,每一个分册代表一个学科。em各分册根据其学科的大小和收录文献量来确定年卷期的多少,各分册根据文献量的多少,每年出1-4卷不等,每卷出8、10、12期不等。收录期刊达5400余种,其中属于纯医学类的有3000种左右,这类期刊中的大部分论文都以文摘形式报道;属于与医学相关学科类的有2400余种,对这类期刊的论文只选有关文章做摘录。em与im所收集期刊的交叉量为1700余种。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用英文出版的大型医学文摘,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二次文献之一。

俄罗斯《文摘杂志》(简称pЖ/aJ)

于1953年创刊。收录了全世界130多个国家的66种文字的科技文献,包括22000多种期刊、10000多种图书、6000多种连续出版物、15件发明证书和专利以及会议录、科技报告、标准等。是目前世界上引用出版物最多、报道量最大的一套文摘刊物。其所收录几乎包括了所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业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美国生物科学数据库(BioSiSpreview简称Bp)

《美国生物科学数据库》是由美国生物科学信息服务社(BioSiS)生产的世界上最大的有关生命科学的文摘和索引数据库。Bp收录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500多种期刊和1650多个会议的会议录和报告,每年大约增加28万条记录。报导的学科范围广泛,涵盖所有生命科学内容,其中包括(不局限这些学科):空间生物学、农业、解剖学、细菌学、行为科学(BehavioralSciences)、生物化学、生物工程、生物物理、生物技术、植物学、细胞生物学、临床医学、环境生物学、实验医学、遗传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

《科学文摘》(Scienceabstracts,简称Sa)

《科学文摘》(Scienceabstracts)是英国电气工程师学会(iee)出版的检索性情报期刊。1898年创刊。供查阅有关物理、电工、电子学、计算机和控制方面的学科文献,简称Sa。该刊主要报道由英国电气工程师学会的情报服务处搜集的文献,其来源包括世界各国出版的各种文字的期刊、科技报告、会议资料、专利和图书等,取材较为广泛。

生物化学报告篇9

报告文学曾盛行于20世纪初期的苏联和欧美。“五四”运动以后,在中国某些通讯、旅行记和叙事散文已具有报告文学的部分特性。但正式倡导和自觉创作报告文学是从30年代初开始的,并与左翼文艺运动和外国报告文学的传入有关。第一部以报告文学名义出版的作品集是《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1932)。稍后有《活的记录》《中国的一日》等专集和《包身工》(夏衍)《1936年春在太原》(宋之的)等名篇。30年代末期以后,中国报告文学获得很大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重要的文学品种。

报告文学是采取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文体

19世纪的晚清,报纸登陆中国,散文与新闻相结合的产物——报告文学才开始孕育。鸦片战争之后,出现了第一批初具报告文学雏形的作品,但只是到了梁启超的《戊戌记》才明显具备了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梁启超之后,报告文学作品慢慢多了起来。

“五四”运动为中国的思想、文化带来深刻的变革,报告文学在题材和思想内容上取得了巨大突破。冰心、瞿秋白、梁启超、鲁迅、柔石、谢冰莹和文学研究会的诸位作家都积极写作报告文学。除坚持一贯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宣扬外,同情人民生活疾苦、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罪恶、寻求中国出路、赞扬苏俄革命、表现北伐革命等思想内容,更多地表现在他们的作品中。作者们多以亲身经历的事件为素材,作品的抒情性大为增强。到这时,作者们尚没有文体的自觉性,“报告文学”这一名词直到1930年才正式被引进。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报告文学往往像新闻通讯一样,善于以最快的速度,把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件及时地传达给读者。报告文学之所以受读者欢迎,就在于它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把群众关心的现实情况迅速地反映出来,发挥“文学轻骑兵”的作用。

报告文学不能像小说那样虚构人物、情节,它必须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写真纪实是它的重要特征。

一般来说,报告文学要写真人真事,但不是任何真人真事都能成为报告文学描写的对象;报告文学要追踪事实,但并不是任何事实都值得它们去报告,而是要有所选择和提炼。

报告文学不能像新闻报道那样,只有事件梗概,它必须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必须有生动的形象化的细节。

报告文学不同于小说,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但它在艺术形象性上的要求是很高的。人物特写自然必须在介绍人物事迹中努力刻画人物,即使在以写事为主的作品中也离不开写人,如果能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必然会大大加强感染力。

报告文学还可以吸收小说的描写技巧、戏剧的对话艺术、影视剧分镜头的叙述方法以及诗歌的跳跃手法等。

生物化学报告篇10

一、海尔集团环境信息披露

(一)披露方式海尔集团是国内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实践的领头人,于2005年首次公开环境报告书后连续五年了独立的环境报告书,2010、2011年的环境信息通过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其中2010年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将对环境的责任阐释为“绿色发展——珍视资源、可持续发展”,且多为文字性描述,2011年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将环境责任以一个单独的部分来呈现,层次更加明显,但是量化的信息仍然较少,只提及“2011年万元产值能耗为0.01222,比2005年下降19.61%”,相比之下,2009年的环境报告书内容更为全面,对环境信息的披露较为集中。因此,选取海尔2009年环境报告书为例来做说明。

(二)披露内容海尔2009年独立环境报告书的编制依据为《山东省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指南》(DB37/t1086-2008)。其中,主体部分“环境报告”主要包括环境管理、环保目标、环保投资与分析、物质流分析、环境绩效、降低环境负荷及绩效。

(1)环境管理。海尔在报告中明确表示要持续开展清洁生产,贯彻“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环境政策。截止2009年,海尔集团及其下属的17个子公司全部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提高了海尔的环境管理水平。

(2)环保目标。海尔在环境报告中具体列示了2009年企业在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废物的控制等方面的具体数量,例如在2009年节水5.5万吨,节电910万千瓦时,万元产值能耗降低13.8%,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9吨,化学需氧量排放3.3吨。另外,也列举了不同类别的产品所要达到的环保标准及要求。

(3)环保投资与分析。在环境报告中,海尔集团披露了环保投资数额。2009年,海尔针对环境管理投资38万元,在污染防治上投资623万元,对节能降耗活动投资355万元。对费用计量方面进行了细分,在环境管理中具体包括培训及宣传费用;污染治理中包括大气、水等污染防治费用及废气排污费,环保配套投资,日常监测费用,中水回用设施运行费用;节能降耗中包括改善工艺设备、提高效率、减少能耗物耗以及节能降耗宣传费用等。

(4)物质流分析。报告中列示了能源、水、原材料、包装材料、化学物质等资源的输入数据,向外界环境排放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输出数据,阐释了绿色研发、绿色经营、绿色制造、绿色回收的具体做法。

(5)环境绩效。报告中,海尔集团以量化和柱状图的形式对环境绩效进行了披露。披露的项目包括单位产值能耗、水耗,单位产值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以及单位产值废水产生量,如单位产值二氧化硫排放量较2008年下降了7.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了4%。此外,还披露了2009年海尔各种能源消费的具体数据,其中电的消耗最大。

(6)降低环境负荷及绩效。在环境报告中,海尔披露了办公中进行节能环保改造所节约的成本。同时,也披露了生产节能改造措施,通过改良生产方式,改造生产系统、使用清洁能源等方法,降低了污染清理费用、节约能源费用、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成本。针对“低碳行动”的主题,报告书将所披露的节约能源数量折合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例如控制办公照明区,每月节约用电1.5万千瓦时,即每月节约费用7500元,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4.9吨。

(7)第三方认证。在报告书的最后,还公布了海尔对环境报告书进行的第三方认证。山东省环保厅领导及节能减排相关专家对《海尔环境报告书》进行了评价和认定。一致认为海尔集团的环境报告书质量及内容都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对鼓励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起到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为我国的环境信息公开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松下集团环境信息披露

(一)披露方式松下集团从1997年开始环境报告(environmentalReport),自2005年开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CSRsocialreport),此外作为补充信息。自2006年起开始发行《环境数据册》(environmentalDataBook),考虑到环境可持续管理的重要性,2010年将其名称修改为(ecoideasreport)。在报告中对公司环境经营的年度状况进行披露,将企业自身的环保方针、计划和业绩等对外公开,供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管理进行评价。松下将其环境保护成本和经济效果与环境负荷量(削减量)联系起来,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统计工作,并将其作为环境经营的基础信息,推进其在公司内部的有效利用。此外,为了能将公司的环境经营与绿色创意战略联系在一起进行理解,公司将“环境保护成本”和“经济效果”与商品、生产和推广三大绿色创意的各个项目联系在一起进行公开。

(二)披露内容松下的《绿色创意报告2010》(ecoideasReport2010)以日本环境省的《环境报告书指南2007年版》及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2006》为依据编制。刊登的信息主要为以全球数据为基础的信息。报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生活的绿色创意、经营模式的绿色创意、环境管理、第三方意见及独立鉴证报告。

(1)生活的绿色创意和经营模式的绿色创意(ecoideasforlifestyleandbusinessstyle)。报告前两个部分主要对松下的绿色创意产品及推广进行了展示和阐述,突出体现了产品的节能功效,松下在经营过程中的节能环保方式,包括工厂的生产及污染物排放、办公室节能、废物回收利用等。

(2)环境管理。一是环境业绩,环境业绩信息是在环境管理中体现较多的内容。这一部分信息涵盖了:松下2009绿色计划的目标实现情况及2010年的目标设定;集团内部环境管理经营体制,员工的环境教育;环境体系认证情况及环境风险应对。二是环境会计专栏:在这一部分中,主要披露了两方面指标:环境会计(environmentalaccounting)和环境保护效果(物质量)(environmentalconversationbenefits,inphysicalterms)。环境会计部分,具体写明了对象期间为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统计范围是panasonic株式会社以及日本国内和日本以外地区的子公司,计量单位是百万日元。这一部分使用货币计量,包括商品、生产和推广三个大类中各个细分类别的投资及费用额度(见表1)。环境保护效果以物质量进行计量,主要是生产活动中污染物的排放量、化学物质的排放削减量以及废弃物的最终处理量等(见表2)。

(3)第三方意见及独立鉴证报告。报告的最后,首先公布了naturalStep作为第三方对松下绿色创意战略的意见(thirdpartyopinion),对松下三年的绿色创意战略提出肯定,认为松下是全球的典范,但也指出绿色创意战略的缺陷在于产品的改善不可能在三年之内实现,应制定20、30年的一个长期计划,然后再分解成若干中期计划,就能产生更大的激励。其次公布了KpmGaZSaSustainability株式会社为松下集团出具的独立鉴证报告(independentassuranceReport),说明松下集团环境报告的可靠性满足日本一般社团法人可持续发展情报审查协会的规定。

三、通用电气环境信息披露

(一)披露方式通用电气(Generalelectric,Ge)受到美国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的约束,作为上市公司必须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通用电气的绿色创想计划自2005年开始启动,一直持续对外绿色创想报告。“绿色创想”是通用的一个倡议,用来满足客户对更节能产品的需求,并推动Ge的经济增长。Ge的“绿色创想”进步通过报告公开,报告反映了Ge公司的承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公司盈利增长的同时向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除此报告之外,通用电气还通过更多的方式公开信息,其中有:开设绿色创想网站()、与利益相关者的各种活动、与绿色创想顾问委员会的合作以及参与新的公共政策。

(二)披露内容以通用电气2009年绿色创想年度报告(ecomagination2009annUaLRepoRt)为例,绿色创想报告中,将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分为六个部分,包括(1)未来环保计划目标;(2)预计由绿色创想产品带来的收入增长额;(3)预计将投入绿色创想研发中的资金增加额;(4)温室气体的减排;(5)节水方案;(6)通用在各行各业的电气产品中的节能突破性成绩。

《绿色创想报告》对通用电气2009年在绿色创想计划中各部分的成绩进行了整体概括。报告书中大部分数据以柱状图的形式展现,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底,Ge“绿色创想”研发投入已超过150亿美元,环保产品及解决方案为Ge带来收入180亿美元,公司运营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2004年的基准线(745万吨)上减少了约22%。另外还提出了未来3-4年的目标。

报告详细介绍了Ge的各个公司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成效,Ge能源金融服务公司制定了与投资有关的排放准则,明确表示将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发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成本纳入到交易审核流程,通过美国气候行动合作组织(USCap)来与非政府组织开展政策建议方面的合作,以确保新建的煤炭发电设施在设计上考虑到将来的碳成本。由于业务与产品较多,Ge在报告中对不同的研发产品与服务进行了分部分的说明,在说明中对节能绩效的描述占据了较大篇幅。

四、中外企业环境报告书对比分析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发现海尔2005年至2009年以环境报告书的方式来进行环境信息的披露,在披露内容和质量上都可圈可点,但是之后将环境信息体现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则有被淹没的趋势。相比之下国外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信息的披露,从早期的环境报告书已经发展到绿色、生态创意(创想)等。从中可以看出,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海尔为代表的国内企业与以松下、通用为代表的国外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上还存在差距。